作为一名业余跑步爱好者,家庭有必要买跑步机吗进行系统的跑步训练吗?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你会跑步吗:&什么才是正确的跑步姿势
日08:01&&来源:
原标题:跑步有段时间了,可是你会跑步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跑步仿佛是一种天生的技能,并不用学习就可以拔腿就跑。所以很多业余跑步爱好者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跑步,他们可能也从来没有被教过如何用正确的姿势和符合人体力学结构的方式来跑步。
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似乎与损伤防护不太相关的话题――该如何跑步。不过请大家先要清楚一点,今天这里讲的绝大部分内容是针对跑步新手的。已经有经验和坚持跑步多年的跑者,如果没有遭受过什么明显的损伤,最好还是按照你的习惯继续跑。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科学含量,改善你跑步方式的最好办法就是多跑,行动需要理论指导,但要好的结果则一定要行动。
先说说跑步的技术原则,最重要的是提高你的步频以及降低步幅。步幅指的是每分钟跑步的步数,大多数优秀的跑者的步幅是每分钟180步左右(双脚都算)。理想状态下跑得比较舒适时,你的步幅最好要达到每分钟170步,当你跑的速度加快时达到这个频率并不太难。如果还达不到这个频率,可以每隔2-3周左右增加5%。最新的研究表明,较高的步频会降低双腿受到的冲击力,提高跑步效率以及减少损伤几率。
正确的蹬地时间。跑步新手往往为了达到更大一些的步幅,有向前“伸脚”的倾向,这样做的话就会造成足跟过度向前着地,这个着地点会超过你整个身体的投影线。这是必须要避免的。正确的做法是,应该让你的脚着地点在你的身体下方,而不是超过你的身体。而跑步新手往往只是注意脚的哪个部分先着地,这相对于保持脚的着地点在你身体下方来说并不那么重要。保持步频在每分钟170步以及保持脚的着地点位置,就会大大提高你的跑步效率。所以在你跑步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两点,而不要把你的脚或腿伸到你身体的前面去。
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在跑步的时候尽量保持身体抬高的姿态,这样就会尽量减少含胸驼背的不良姿势。不少跑步新手虽然知道在跑步时需要身体前倾,但是往往做的却是弯腰前倾,换句话说就是只做到了躯干的前倾,而腰部以下的身体部位并没有随着躯干向前倾斜。正确的姿态是整个身体从脚踝处就整体地向前微微倾斜,使躯干和腰臀部及下肢保持一条直线。当你注意在跑步时保持拔高身体、腰背挺直的时候,这一点会自然做到。想象在你的头顶有一根线垂下来连着你的整个脊柱、腰臀部和下肢,有个人在你的头顶向上拉这条线把你的身体拉直,这样你在跑步时就会抬头挺胸,保持身体抬高的姿势了。
当你能逐渐有意识地把这几项落实到你的跑步实践中时,你会渐渐感觉到跑得会越来越舒服,并且会减少受伤的几率。事实上多数的业余跑步者都没能够遵循这些原则,而他们就会面临更长时间的瓶颈期和更多的慢性劳损。
特别是那些想要参加比赛的业余跑步者,这些原则更显重要。在训练的过程中,除了单纯的跑步训练外,保持有规律的力量训练,强化跑步方式和姿态,注重身体恢复的多样化训练,都是十分必要的。设立长久目标和循序渐进的实施计划达到这个目标,比仅仅追求每周跑多少量的意义要大得多。
最后总结一下跑步新手常见的一些错误技术动作。
1.脚跟先着地。跑步时脚跟着地相当于给你自己刹车,由于脚跟先着地时的着地点一般是在身体重心前面,这样的动作会使你要重新启动而消耗更多的能量,不能利用身体向前的惯性动力,同时还会大大增加下肢各关节的负荷力。同前面讲过的,增加步频会减少足跟着地。试试赤足跑步你就会充分感受和理解这一点了。
2.身体后倾。正常良好的跑步姿势是整个身体微向前倾,而不是弯腰,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腰部,少受损伤。
3.手臂侧摆。跑步时手臂应该和你跑步的方向一致进行有规律的摆动,而不是左右侧摆。跑步时,躯干是会有自然的扭转活动的,而手臂前后对应摆动的作用是会将躯干的这种扭转最小化,以保持尽可能的稳定性。如果手臂有过多的侧摆动作,则会通过肩部的传递而将躯干扭转作用加大,逐渐就会引发各种关节问题。需要注意的细节是,手臂前后摆动时,向后摆动的幅度要稍大而向前摆动的幅度要小些,这样也可以减少步幅过大的现象。手臂前后摆动的高度是依据你跑步的速度而定,加速快跑时,前臂向前应该摆动到自己下巴的位置,此时对侧上臂向后摆动时的位置差不多和地面平行,而肘关节大约为90度左右;慢跑时上肢摆动幅度下降,关注点在放松和保持平衡上。
4.“坐着”跑。如果在跑步时腰臀提升不够的话,腿部向前后的伸展很难做到位,这样应该有的膝部抬起就很难做到,进而造成足弓的弹力下降,主要依赖股四头肌的发力,而大腿后群肌和小腿三头肌发力不够全面。
5.钟摆腿。由于大腿后群肌肉参与发力不够,造成脚抬离地面不够,因此膝关节也随之抬高不够,后果就是步幅过小,看上去像是直着腿在跑步,这会增加大腿后群的负荷和各个关节损伤几率。
这里粗略地和大家探讨了一下跑步新手容易忽视和常犯的错误动作,希望这些内容对提高大家的跑步效率和预防损伤有所帮助。
(文/美国注册物理医疗师、运动医学硕士李昕)
(责编:王珂园(实习生)、张希)
桃子和西瓜一起吃会致命吗?
盛产谣言的朋友圈最近又出现了新的刷屏消息:“千万记住桃子不能和西瓜一起吃。医生说一起吃会马上丧命。”两种都是夏季常见的水果,虽然听起来比较无稽,但仍有人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而觉得忧心忡忡。
持续降雨 涉水而行会染“毒”上身?
最近持续降雨,很多地方都产生了积水,一些市民不得已时会卷起裤腿涉水而行,殊不知涉水也会惹“毒”上身。59被浏览13,693分享邀请回答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a./o/simple.jsp?pkgname=com.hp.run.activity (二维码自动识别)4、假设用有氧耐力跑配速跑到第十分钟的心率为A,持续跑90分钟维持配速不变,假设90分钟后心率升到B;5、尽量维持在有氧耐力配速区间(要求中途一定要喝水,但每次补给不能停超过30秒);6、心率漂移值计算:(B-A)÷A×100%,就可以得出心率上升的比率,那么下表就给出了一定的比率等级来判断目前基础体能水平,只要能够维持在10%之内算是优秀,在5%之内达到精英级别。Step2::明确自己该练什么强度前面也强调过:只有专注在特定的训练强度,持续训练一段时间之后身体才会产生适应,身体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那么,该练什么强度就需要结合自身的体能水平、成绩目标、赛事时间与训练的进度来进行,对于普通跑者想搞清楚这部分的内容得了解周期化训练理论过于复杂,为了方便大家对于训练计划安排的理解对周期训练做了简化。如下图所示训练中不管我们的目标赛事为何,首先要确保基础体能部分打牢固了,当基础的部分打牢固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通常第二阶段的训练要大于比赛的强度,例如间歇跑、抗乳酸跑等。最后一阶段的训练目的很明确,找到自己的比赛强度使身体习惯,提升比赛信心。举例来说,如果某位跑者的目标是10km的比赛,10km的比赛强度在心率强度区间3~4之间,因此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要以1~2心率区间的强度训练为主,接下来进入到5~6心率强度区间训练为主,最后再专注到3~4心率区间的训练为主。当进入到下一个强度区间训练的时候,前一区间的训练强度不能不练,每周至少还要保证一次训练来维持之前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那么,每个强度的训练具体训练多久是一个非常艺术化的内容,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这里没有完全统一的答案,但为了让大家有标准可循可以参考以下原则:三、LSD到底练多久随着基础阶段有氧能力以及跑力的提升,很多跑步爱好者会越发沉浸在跑步的乐趣当中,因此会导致训练时间越发增加,有时一跑便是3到4个小时,那么就算累计了这么多跑量身体也不一定都能消化的了,还很有可能给身体带来负担,久而久之造成运动损伤。跑圈里流传着马拉松赛前一定要进行一次30km或35km拉练,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奥运选手在进行LSD训练也最多只练习2.5小时;而大众精英选手一场马拉松通常完赛时间3~3小时20分左右,赛前30~35km 的拉练可以在2.5小时内可以完成。那么,对于初跑者或者普通入门跑者来说,进行一次30~35km 的拉练时间将超过2.5小时或3小时以上,这样的训练量身体是吃不消的。同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无法进行正常训练,因为身体在大强度训练后需要调整休息。我只是普通的熊因此对于跑者训练建议:训练的勤快一点,量少一点,进步慢一点,既安全又容易坚持。若你的目标是全马,赛前一次LSD拉练最长只要练习2.5小时就够了。训练的原则是规律、循序渐进靠累计来完成的,少量多餐才是训练可取之道,突然增加跑量、暴饮暴食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也容易消耗运动热情产生厌倦训练。四、LSD可以分开训练吗?如果对于普通跑者来说一次完成20km的LSD拉练可能难度较高,可以选择早上完成10km,晚上再完成10km,虽然训练效果会差一些,但对于身体的压力会小一点,也易于开展运动。训练效果和训练压力是一把双刃剑,效果好表示压力大,效果低表示压力小。在进行LSD训练的时候,如果是一名从业老司机尽可能还是一次性完成的好,因为在进行训练的前30min身体还属于热身的过程,之后的时间里才能锻炼到肌肉的有氧能力,若分开进行,训练等于要重复启动两次热身的过程效果会差些。举例说明目标:锡马目标306(厦马317完赛)周期:7周心率强度区间范围:1、马拉松备赛前体能水平测试:测试地点:南京市玄武湖有氧耐力跑配速区间:4’30~5’00测试时间:90min测试设备:suunto Spartan以4’30~5’00配速跑10分钟之后测得的心率为164bpm,90分钟之后测得的心率为172,心率漂移:(172-164)÷164×100%=4.9%。也就是说10min之后的心率为164,90min之后心率漂移4.9%心率增加8bpm,心率漂移到172。根据上方图标可知心率漂移5%,体能水平为9级可以进入到第二阶段以高强度间歇训练为主。2、马拉松备赛强度训练:训练内容:800m*10组心率强度:5~6心率区间(188~198bpm)备注:800m/2’40”,组间休息2’40”共计10组3、模拟马拉松强度训练:全马目标:3小时06(马拉松配速4’25”)训练内容:赛前30km拉练,配速训练4’26”心率强度:2~3心率区间(156~174bpm)4、目标达成:无锡四、抵达PB的“术”1、先确定目标:目标赛事、目标成绩(目标赛事是用来算周期的,目标成绩建议在原有的最好成绩减6~15分钟左右)2、想要达标的理由:详细把为什么想要达成这个目标的理由列出来(跑进300,去波士顿朝圣)3、达到目标的步骤与方法:把每个周期的小目标列出来,分的越细越容易达成。4、计划执行与打卡备注:R(跑步训练)、T(拉伸训练+力量训练)许多人梦想无法实现的原因就是太大,不够具体所以不知道从何做起。那么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从你会做的简单事情开始,而不是从自己能力范围边界的困难事情做起。困难的事也不是不做,但不能常常做,因为困难的事情需要动用太大的意志力,刚开始意志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时候很容易放弃。所以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虽然在自己的眼里还是一样简单,但做久了就会达到不简单的境界,习惯也慢慢培养出来意志力比之前更加坚定,再去做困难的事就不需要动用较大的毅力。作为普通人只要方法对了,勤奋训练3小时是可以实现的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暂时没有找到,您可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有必要穿紧身裤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