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转会新政的新政要是执行,真不知道还有几个人看

京媒:足协新政伤害赞助商,个别队支持不负责任
建业和权健在年轻人使用上颇有心得
昨天晚上,足协连发两个重要通知引爆了中国足球圈。
首先是下赛季关于U23球员登场的新政,从通知来看,从2018赛季开始,比赛中登场的U23球员要与外援人数相同。
而第二个通知则针对的是“外援”引援的限制,大意就是凡是亏损的俱乐部,在引进外援的时候,要征收一个与外援支出同等“引援调节费用”用于中国足球发展基金。
也就是说,亏损的俱乐部要支付双倍的价钱去引援,一半给外援的俱乐部,一半给足协的基金。
体育广播足球评论员赵宇表示,这两个足协新政纰漏很多,甚至会伤害中超以及中甲的赞助商利益,而个别俱乐部盲目表态无条件支持足协新政也是不负责任的!
新政让赞助商的利益如何保证
五个外援+五个U23行吗?
昨天晚上,足协新政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各中超、中甲俱乐部:
为进一步通过职业联赛锻炼年轻球员,鼓励俱乐部加大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力度,经研究决定:从2018赛季起,中超、中甲联赛俱乐部在参加中超、中甲联赛、中国足协杯赛的过程中,各俱乐部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U23国内(港澳台除外)球员,必须与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
中国足球协会将制定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希望各俱乐部提早准备,届时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新规定中只提到了U23累计出场人数,并没有强调首发,替补登场的U23球员也算在累计之内,比如按目前规定,首发三外援加一个U23球员,可以在比赛中用U23替换U23,进行两次换人,即可符合规定,但这样就相当于变相浪费两个换人名额。
当然,球队也可以选择上双外援,加两个U23,或者上单外援加一个U23的模式,最极端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选择全华班,这样也不用再考虑U23和外援的情况。
过去中超球队都适应了外援占据主要位置的打法,本土优秀球员主要就集中在两三支球队里面,很多球队还是靠着外援打天下。
新规定下,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家拼全华班,那么中超会向两个极端发展,强队更强,弱队更弱;二是大家依旧启用三外援,硬着头皮上三个U23,比赛会受规则所限丧失观赏性,而且不难预计,在未来的比赛中会更多的出现短时间内用U23换U23的闹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
外援身价变double?
除了新的U23新政外,足协还公布了关于限制外援的政策,而这个政策将从本赛季夏窗开始执行。
各中超、中甲俱乐部:
为限制职业足球俱乐部追求短期成绩、盲目攀比、高价引援、哄抬价格的行为,维护职业足球联赛市场秩序,促进职业足球健康、稳定发展,经研究决定:自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起,对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征收引援调节费用。
对于有关俱乐部通过转会引入球员的资金支出,将收取与引援支出等额的费用,该项费用全额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用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社会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动。各俱乐部应当从中国足球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规范引援行为,理性投入,依法管理,按照要求做好引援合同管理和备案工作,严禁通过签署阴阳合同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
中国足协将制定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希望各俱乐部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中国足球协会
在昨晚新政出台之前,相信很多俱乐部已经酝酿好了二次转会的名单,无论是更换外援,还是引进内援,各家俱乐部都有了一个小九九,哪怕不是为了今年的二次转会,也要提前为明年的转会未雨绸缪。
但是,一道新政突然来临,很多俱乐部不得不重新掂量一下自己的腰包口袋了。因为以现在各俱乐部的收支情况来看,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家俱乐部不是处于亏损状态的。
这就意味着,只要再买人,无论是内援,还是外援,只能掏出双份的转会费,一份给对方俱乐部,一份上交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俱乐部势必会暂时停止原来的引援计划,因为这直接涉及到各俱乐部的引援预算,引援费用直接翻倍,投资人是否能够承受得起,相信很多人要打一个问号,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足协这么调皮你家里人知道吗?
如今,联赛只有一名U23球员上场,还不至于使得联赛精彩程度受到太大影响,但是已经有一些俱乐部收到了成绩上的影响。但如果从明年开始,按照现有外援政策,就意味着必须有3名U23球员上场,这对于很多俱乐部几乎是灭顶之灾。
各个俱乐部U23球员的储备大多不多,如果登场外援人数和U23球员相同的话,极度有钱任性的俱乐部可能选择“5+5”,而国脚比较多的球队可能选择全华班。而更多的球队则处于上外援也不是,不上外援也不是的尴尬局面。
如果政策实施,首先受影响的并不是外援,而是本土的非U23球员。
按照现有政策,大多数俱乐部可能选择“3+3”的出场方式,这也就导致只有5名本土非U23球员可以登场,一些年龄偏大的有能力的老将可能因此无法获得足够的出场时间。
而如果采用在比赛行将结束的时候再派出U23球员的“小花招”,那么无异于浪费了全部的换人名额,这对于任何俱乐部来说都将是打击,球员伤病,红黄牌停赛都可能直接导致球队成绩受到影响。
其次就是U23球员本身受到影响,本赛季的U23政策下,迫于球队成绩压力,很多球队都不得不提前换下U23球员,很多球队的U23球员成为了“摆设”。
早早被换下这种遭遇不仅会打击球员自信,更会让球队的氛围受到影响。毕竟足球是靠着能力说话的运动,如果强行用政策去左右,只会让不堪的局面受到更大的影响。
而最受到影响的其实是中超的赞助商,中超联赛刚刚获得了中国平安未来5年10亿的赞助,各方面对于中超联赛的美好前景正在憧憬之中,结果突然袭来的新政不知道会让多少赞助商、投资人凉透了心。
从对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考虑,积极培养年轻球员,加强年轻球员的登场时间,让他们有比赛可打是正确的。绳子适当控制外援引入,合理化外援价格也是对中国足球负责任的做法。
但正因为要从长远考虑,要为中国足球负责,才应该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去探讨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而不是一股脑的将政策退出。
在两个通知后面都注明了关于规章制度的细则会更加深入的探讨并在稍后公布,希望足协能够充分的听取个俱乐部的意见建议,更科学的规划和制定政策的细则,让这些政策能够,最少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好的联赛,真正的惠及中国足球的未来。
文章来源: 新浪体育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凤凰号出品
中国足协U23奇葩新政出炉,看看黄健翔等足球人是怎么说的
昨晚十点,中国足协突然发布一纸公告——调整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出场政策的通知。这份通知一出,业界哗然。看看现在执行的U23政策,感觉弱爆了,原来游戏还可以这么玩。在制定当初的U23政策就可以预料到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而现在发布升级版的U23政策同样也能预料到以后各种奇葩的换人场面,但中国足协就喜欢这么搞,我们来听听足球媒体人是怎么说的吧。足球报记者赵震:足协的新规咋说呢都不是懂不懂足球的问题了,是懂不懂逻辑的问题。让各家俱乐部俱乐部发展青训,然后又要对亏损的俱乐部转入球员收取与转会费等额管理费,那其实就是堵住了有钱俱乐部引入球员的口子。那么请问中小俱乐部青训培养出来的球员卖谁?不卖人他们哪来的青训启动资金。这不又回到职业化之前的体工大队了吗?这不是在开倒车吗?国际足联要是有这政策,阿贾克斯早黄铺了。央视足球评论员贺炜:新政策下,很多球员是不是24岁就可以退役了?著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中国足球做不到。央视记者刘思远:太狠了!中超外援卖方市场大崩盘,买方市场直接缩水百分之五十!你说吧好的U23球员得翻多少倍?三队中超球队亚冠同出线局面,估计得等好些年了!央视解说邵圣懿:纯技术探讨~我能上五个U23,然后上五个外援吗?足球报李璇:我很难想象,U23球员会溢价成什么样子!别说U35,U25都被嫌弃了好吧!体育媒体人陆洋:24岁在国内不值钱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去一些中资的英超意甲球队瞎混混。北京国安球员张晓彬:绝妙锦囊,给各个俱乐部提个醒哦,请大家看清楚,政策是累计,所以明年终于可以正常踢比赛,只不过会在伤停补时阶段一气换上3名U23球员来应付政策,别谢我,请叫我雷锋。(完)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足协新政引发各界热议 超U23球员普遍情绪悲观
  中国江苏网讯 中国足协关于职业联赛新政出台已有两天多的时间,但相比以往出台的政策,此条关于U23以及外援的新政影响巨大,且发酵时间更长。昨天,本报几位记者也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对于新政的观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新政,足球人还有很多的奇思妙谈,让我们来罗列一观。
  媒体人抱怨:24岁就可以退役了
  贺炜(央视解说):新政策下,很多球员是不是24岁就可以退役了。
  黄健翔(主持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中国足球做不到。
  刘思远(央视记者):太狠了!中超外援卖方市场大崩盘,买方市场直接缩水百分之五十!你说吧,好的U23球员得翻多少倍?三队中超球队亚冠同出线局面,估计得等好些年了!
  贾岩峰(足球报记者):关于累计上场人数相同,可以理解为你上三个外援,就得有3个U23人次跟着,因为前阵子里皮看了中超后有提建议,上几分钟U23就换下来这真不好,最好是出台只能U23换U23才能真正执行到位。这个政策有点那个意思,但是又不完全一样。那么如果不用外援呢?是不是就不用上U23?如果想多上一个U23?也不行?
  郝海东:有没有和参与者协商?
  郝海东(前国脚):你要先弄清它怎么出台的,怎么能直接出台,咣咣这么一放。他不能出台,谁让他们可以出台的?怎么他就有权力出台了?是不是要各个俱乐部、参与者一起协商一下呢?中国足协?谁?限购?房价降了吗?摇号?不堵车了?限制出行?雾霾没有了?愚昧,有病。
  超U23球员普遍情绪悲观
  陈涛(前国脚):下一步是不是取消升降级?
  张晓彬(国安球员):绝妙锦囊,给各个俱乐部提个醒哦,请大家看清楚,政策是累计,所以明年终于可以正常踢比赛了,只不过会在伤停补时阶段一气换上3名U23球员来应付政策,别谢我,请叫我雷锋。
  李帅(申花门将):U35政策还没来吗?
  张耀坤(卓尔球员):珍惜吧,马上就变成U23联赛了。
  黄博文(恒大球员):祝中国足球队早日进入世界杯,晚安。
  国外经纪人大呼愚蠢,U23球员需加油
  皮尼-扎哈维(世界足坛著名经纪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规则,对有钱的俱乐部更有利。没有人会为任何球员付出双倍的钱。
  高天意(苏宁球员):不能光靠政策,还得自身努力加油!
关于版权: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或者提供合理报酬。联系电话:025-,联系邮箱:.cn。
标签:退役;媒体人;u23责任编辑:
投稿信箱:
热线:025-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苏ICP备号
国新网许可证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当前位置:
【浏览字号:
[来源]:腾讯体育
今日,中国足协下发给各个中超、中甲俱乐部一份关于《2018赛季中超、中甲联赛外籍球员注册报名人数规定》的征求意见通知,通知中强调明年中超联赛累积上场外援人数不得超过3人,中甲联赛上场最多两人,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
中国足协下发的通知中强调,这样的政策也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正确处理好外援与本土球员培养的相互关系,减轻俱乐部的引援压力。
根据新政策规定,2018赛季每个俱乐部俱乐部累积注册和报名外籍球员人数,中超不得超过6人,中甲俱乐部不得超过4人;
赛季首次报名及中期补报后,中超俱乐部每队报名外籍球员最多4人,中甲俱乐部最多3人;每场比赛每队外籍球员累计上场人次,中超俱乐部最多3人次,中甲俱乐部最多2人次。中国足协在通知中强调,希望各俱乐部能够认真研究讨论,并且将意见反馈给中国足协。中国足协也将统计各俱乐部意见,然后再看这项政策是否要在新赛季执行下去。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
爱上海爱申花微信公众号
[选稿]:排山倒海
[] [] [] [] [] []
图片推荐:
·····
·····
爆料电话: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沪网文[8号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服务举报电话:-客服部媒体人质疑足协新政:行为艺术 自己都没弄明白呢_中超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媒体人质疑足协新政:行为艺术 自己都没弄明白呢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足协又成热议
  稿件来源:第12人APP
  昨天晚上,亚冠赛场首次中国德比战结束不久,中国足协就接连发布了两条重磅消息。
  第一条是关于2018年U23球员使用的政策:
  为进一步通过职业联赛锻炼年轻球员,鼓励俱乐部加大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力度,经研究决定:从2018赛季起,中超、中甲联赛俱乐部在参加中超、中甲联赛、中国足协杯赛的过程中,各俱乐部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U23国内(港澳台除外)球员,必须与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中国足球协会将制定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希望各俱乐部提早准备,届时认真贯彻落实。
  本赛季中超实行U23新政,每队必须有一名U23球员首发登场,替补名单也必须有一名U23,不过在我们中国历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在新赛季中超赛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名U23球员出场十几分钟便被换下,说实话,这十几分钟的出场时间对球员有什么锻炼的意义?假如该球员正好23岁,下赛季就24岁了,很有可能直接从首发球员变成预备队球员。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新政同样锻炼出了诸如黄政宇,胡靖航,张修维,闵俊麟,刘奕鸣,建业青年军等一批年轻球员,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没有新政,这些球员该出场的仍然会出场,该成才的仍然会成才。
  第二条新政是关于球员转会的:
  为限制职业足球俱乐部追求短期成绩、盲目攀比、高价引援、哄抬价格的行为,维护职业足球联赛市场秩序,促进职业足球健康、稳定发展,经研究决定:自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起,对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征收引援调节费用。对于有关俱乐部通过转会引入球员的资金支出,将收取与引援支出等额的费用,该项费用全额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用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社会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动。各俱乐部应当从中国足球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规范引援行为,理性投入,依法管理,按照要求做好引援合同管理和备案工作,严禁通过签署阴阳合同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中国足协将制定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希望各俱乐部认真贯彻落实。
  昨天新政一出,足球圈内可谓是异常热闹,各大媒体人都表达了自己关于新政的看法,网友们也都脑洞大开帮助各队支招。
  媒体人对新政的看法:
  央视解说员贺炜:新政策下,很多球员是不是24岁就可以退役了?
  足球记者赵震:
  足协的新规咋说呢都不是懂不懂足球的问题了,是懂不懂逻辑的问题。让各家俱乐部俱乐部发展青训,然后又要对亏损的俱乐部转入球员收取与转会费等额管理费,那其实就是堵住了有钱俱乐部引入球员的口子。那么请问中小俱乐部青训培养出来的球员卖谁?不卖人他们哪来的青训启动资金。这不又回到职业化之前的体工大队了吗?这不是在开倒车吗?国际足联要是有这政策,阿贾克斯早黄铺了。
  前央视解说员黄健翔:不服不行。瞧瞧主管部门这行为艺术,惊世骇俗!
  央视记者刘思远:
  太狠了!中超外援卖方市场大崩盘,买方市场直接缩水百分之五十!你说吧好的U23球员得翻多少倍?三队中超球队亚冠同出线局面,估计得等好些年了!
  著名解说员董路:我去!深了!
  足球报国内部主任李璇:二次转会大家都歇菜吧 。你妈有病啊,大半夜发新政,还要大改版,我日!宋卫平老板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我们唱着青训的故事,97当家富起来。
  足球报记者贾岩峰:
  关于累计上场人数相同,可以理解为你上三个外援,就得有3个U23人次跟着,因为前阵子里皮看了中超后有提建议,上几分钟U23就换下来这真不好,最好是出台只能U23换U23才能真正执行到位。这个政策有点那个意思,但是又不完全一样。那么如果不用外援呢?是不是就不用上U23?如果想多上一个U23?也不行?
  以后的意思就是,你有钱买人可以,可以拿出一部分用来青少年足球建设,你越天价球员,留给中国足球的发展基金越多。。。
  考验中国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灵活机动性时间到了。
  足协这个支出等额,不知道是否包括工资?还是纯转会费?如果纯转会费,那可以从免费租借上动脑筋,引进所谓“自由身”。苏宁可以先从国米免费租借一两个。
  足球报记者陈永:
  对于足协新政,我就想说,太扯淡了————————————那个,你要公布早公布,大半夜还让人活不活,版面全乱套了。
  上海媒体人姬宇阳:
  中国足协524新政关于u23条款解读:1、简单地说就是不管首发替补,每场比赛外援出场人数必须和u23相同。考虑到外援多数会三箭齐发,所以U23每场至少要首发一个(两个)替补上场两个(一个)。2、通知里写明明年联赛开始前会继续完善这项规定,所以具体执行还会有细则。3、各俱乐部要提前准备足够数量和质量的1995年以后出生的明年u23适龄球员,甚至可以考虑今年提前给他们锻炼机会。4、明年中超中甲全部施行这规则,适龄球员会比较稀缺。要早做打算。
  解说员袁甲:虽说重病还需猛药,但再猛的药终究是药,您不能拿点炸药出来让病人吃啊 其实我更不理解的是,足协自己似乎都没想明白呢,根本没考虑细节和执行方案呢,为什么这么火急火燎的宣布?&
  重庆商报记者:这是大半夜脑壳遭开了光吗?3个u23+3个外援=6,除去1个门将还剩4个人。另外,俱乐部花多少钱买人就得给足协上交多少,你说交就交?请问你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记者潘伟力:足协深夜发重磅!都散了吧,中超顶级外援井喷的岁月,就此终结了。权健前两天官方辟谣科斯塔,就是收到风声后的紧急自救。高层不想你们乱玩,你们就都老实点。逻辑错乱,行文草率就不说了,刚看到个神评论,分享一下吧:我首发三个U23,五分钟后用三外援把他们换下来。好吧,累计人数相等了。坐等明天足协被舆论湮没,临时工被开除。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论员王宇:奢侈税那条,还是那句话,自己作出来的,活该,既然不把钱当钱,那就顺手贡献给国家点儿呗;u23那条嘛,就是纯粹嫌中超太好看了,现场球迷和收视率都太高了,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只有越臭,而且不可能有人看,再就是,95前的球员是后娘养的被放弃的一代了,自认倒霉吧。
  新闻晨报记者甘慧:一夜之间,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好有钱啊!
  各位名记大咖对于足协新政显然是持怀疑态度的,确实众人都说出了他们担心的问题,新政如此草率,细节问题等等都需要商榷,夏转窗口即将开启,留给足协研究转会新政细节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有网友笑称,目前足协官员正在网上看评论,好多网友也已经帮他们想好了对策。
  目前网友们关于U23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种:
  1。首发上三外援,最后时刻上换上三名U23
  2。首发上三名U23,开场就被外援换下
  3。首发上实力最差的U23,然后用第二名U23换下,再用实力最强的U23换下第二名U23
  4。单外援+U23
  5。不上外援,也不上U23
  6。欢迎补充
  关于转会同样有对策:
  1。各队之间可以虚假交易,比如:绿地从苏宁引进球员,假设球员转会费2000万,可以走绿地集团和苏宁集团的帐,俱乐部之间是0转会费加盟,足协无权监管绿地和苏宁。
  2。收购国外球队操作转会。比如:苏宁看上的球员,国际米兰购买,然后再免费租借给苏宁。又或者国米先高价签下苏宁球员,因为新政下如果球队盈利就不会涉及交纳足协额外费用,比如国米6000万签吴曦,那么等于给苏宁创造了6000万的盈利,苏宁再利用这6000万引进球员,而吴曦可以租借回归苏宁。
  3。通过赞助商买球员。2015年,权健赞助泰达,并签下孙可,不过由于双方终止合作,孙可也一度到了无球可踢的地方,最终权健收购松江,孙可得以加盟权健。
  关于新政由于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细节,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新政提及各俱乐部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U23国内(港澳台除外)球员,必须与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
  那么我上两外援是不是必须上两名U23?
  我上一个外援就非得上一名U23?
  U23新政的意义在于锻炼年轻球员,足协的目标应该是志在冲击2022年世界杯,2022年世预赛93、94年龄段的球员正值当打之年,但是U23政策势必会压榨他们的出场时间,当打之年球员踢不上比赛,年轻球员联赛打酱油,可以预见,那个时候国足可选择的球员会变得更少。
  对于新政,一些现役球员和退役球员更是话里有话
  韩鹏:年轻球员要更加努力了,你们才是中国足球的希望。
  李帅:U35政策还没来吗?
  张晓彬:绝妙锦囊,给各个俱乐部提个醒哦,请大家看清楚,政策是累计,所以明年终于可以正常踢比赛了,只不过会在伤停补时阶段一气换上3名U23球员来应付政策。别谢我,请叫我雷锋。
  肇俊哲:我可以复出了,给我三个月。
  黄博文:祝中国足球队早日进入世界杯,晚安
  王永珀:我只知道咱们踢比赛的时候还叫甲A
  徐阳:如果按照这个新政,八一队不解散的话应该可以拿冠军了吧,我的理解对吗?94年甲A联赛全华班的八一队,12个U20、U21的球员,郝海东U23,年龄最大的尚青U26。对了,我们的主教练贾秀全才U31。
  恩,王永珀踢甲A的时候年仅16岁,黄博文17岁的时候也已经代表国安出场,徐阳那个年代八一队平均年龄更小,而那个年代并没有所谓的新政。
  今天凌晨的欧罗巴决赛,阿贾克斯报名球员平均年龄不足23岁,欧冠赛场表现出色的摩纳哥全队平均年龄也仅25岁,荷乙赛场有阿贾克斯、埃因霍温、乌德勒支三支青年队参赛,他们不存在升级,除此之外荷兰还有青年队甲级联赛和乙级联赛,青年队球员和可以随时接受一线队的征兆,为了打上一线队年轻球员会努力训练比赛,而我们的新政,好多球员已经有了稳定的位置和稳定的收入,特别是在收入增多以后,在这个年龄恐怕很容易忘却自我,忘却踢足球的初衷。
  中国足球发展的路还很长,中国足球大有希望。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协新政策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