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骑游川藏线骑行死了多少人没什么可怕的,一位老骑友

216被浏览125612分享邀请回答90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9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北京骑友殒命川藏线 专家提醒骑行应该避开雨季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被称为天路的川藏线,如今已成为一条户外运动爱好者自行车越野骑行的黄金大道,但这条世界著名的公路,却是美景与凶险并存。7月21日,在川藏公路通麦天险路段,一名26岁的北京男骑友在骑行中被飞石击中头部,不治身亡。刚从川藏线骑行归来的成都骑行专家吴仲阳介绍,通麦路况凶险,雨季常有山体滑坡飞石。
  川藏线通麦天险,俗称排龙天险,位于波密到八一之间,从通麦镇算起到排龙乡结束,共14公里(该路段又叫帕隆峡谷道)。这里号称“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有“死亡路段”之称,路段一侧为帕隆藏布江。
  骑行川藏线
  从成都出发,经新津到雅安名山县、天全县、到达甘孜州泸定县、康定县、康定县新都桥镇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经过甘孜县、德格县到达西藏昌都。南线经过理塘县、巴塘县、进入到西藏芒康。无论选择哪条线路,都需要翻过二郎山、折多山等高海拔的山峰。
  山体滑坡时
  他冲在最前面
  6月28日,来自北京的骑友李翔与同行伙伴一行11人,从全国各地赶到成都一起出发,沿川藏线骑行。7月21日,这批骑友抵达通麦路段。据一位河南女骑友介绍说,他们11人分成两拨先后出发,准备骑行穿过通麦天险,她和李翔等5人在一个小队。
  通麦天险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降雨量丰富,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
  从通麦出发骑行约7.5公里后,他们就遇到了山体滑坡,冲在队伍最前面的李翔被落石击中。骑友王先生转述李翔同伴的说法称,李翔所在小队的队长还曾提醒大家要按队形骑行,但李翔并未听从劝告,自己一人冲到前方骑行。骑行中,虽然李翔佩戴了头盔,但飞石还是夺去了他的生命。
  骑行川藏线
  最好避开雨季
  高原骑行,骑友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二是高原反应等身体挑战。这也是众多自行车越野爱好者在高原地区遭遇最多的致命危险。7月9日,一名温岭的骑友为追赶队友,坐车直接到了格尔木附近海拔4000多米地方开始骑行,因没有进行充分的身体准备,加之有轻微感冒,导致第二天高反并引发肺水肿,被送进格尔木医院时,昏迷了5天多。
  60岁的吴仲阳是成都地区的自行车国家一级裁判,并且有丰富的川藏线骑行经验。本月初他刚与几名老伙伴完成了川藏线骑行,平安回到成都。他在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川藏线风景虽好,但骑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他特别提醒,“在通麦路段,要尽量靠山一侧骑行,而且最好避开 7月、8月雨季。”
  华西都市报记者文乘武
  温馨提醒/
  扎堆骑行进藏 注意安全哦
  成都大学的大一学生杨绍成,今年19岁,想在20岁生日之前做点不一样的事。于是,暑假开始后,他和同学一行三人决定骑行进藏。7月10号出发的他们,昨天已经走到了安久拉山。“一路上骑行的人特别多,有时候会遇到200人的队伍。”还在路上的杨绍成向记者介绍,一路风景美,感觉很棒。但是,路遇难走路段,情况也比较凶险。“听说通麦那里刚出了事,我们现在也挺担心。”
  据成都某驴友协会提供数据,进入6月份以来,进藏骑行驴友多达万余人。武侯区双丰路上的一家自行车专卖店老板张先生告诉记者,最近生意有点好,上个月大概卖了500多辆,比平时多两倍。
  对于扎堆入藏的现象,有过多次进藏经验的资深驴友老迈提醒大家,“要跟随有经验的骑行队伍,戴好安全帽,听从领队指挥不要擅自行动。遇到险路,要提前做调刹车等准备。”
  昨天,雅安市公安局宣传科王科长告诉记者,“今年的骑行者有所增多,但目前来说并没有发生骑行者与机动车之间的车祸情况。”不过,王科长表示,雅安夏季雨水丰富,318国道两侧多为悬崖,雨水过多容易引起塌方。“因为道路比较难行,大量的自行车涌入会给在此线路上行驶的汽车,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他提醒各位骑行者,道路上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危险,在行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华西都市报记者许冬琳见习记者李昶
  记者视线/
  天赐黄金路
  安全要加强
  无限风光在险峰,毫不夸张地说:川藏线是世界最美的风光大道,黄金大道!没有之一。
  正是因为川藏线的无穷魅力,每年骑行、自驾川藏线的好“摄”之徒,趋之若鹜。成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川藏线这条黄金大道的起点,成为骑行者、自驾者们的大本营。
  2009年,本报记者有幸因采访川藏线骑行,进出川藏线两次。而现在的川藏线,骑行者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每年从5月至9月,川藏线上的骑行者们,如蚂蚁搬家络绎不绝。据川藏线上的一些骑行客栈老板统计,高峰时期,每天有200多名骑行者从成都出发。保守估计,每年骑行人数至少在3万人以上(不包括自驾者)。
  西藏鲁朗地区已经意识到川藏线的黄金价值,他们从2009年就开始大力开发藏家住宿。据吴仲阳介绍,鲁朗地区经营好的藏家,每年还被政府免费送到北京参观学习。
  不过,由于地理原因,每年7至8月骑行的高峰时期,这里正是雨季。由于一些大学生无时间可选,而且大多年轻人又喜欢冒险上路,追求刺激,他们的这种冒险骑行行为,为这条黄金大道的开发和运转,带来新的挑战。
  川藏线本来就地处高海拔地区,虽然挑战自然是年轻人的天性,但骑行爱好者还是首先应该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工作。一旦安全有了保障,相信这条黄金大道,还会被激发出更大的潜力,成为旅游产品、户外运动真正的黄金大道。
  华西都市报记者 文乘武
  两位成都资深骑友 打造骑行安全手册
  吴仲阳和肖军,两人均为成都资深骑友、自行车国家一级裁判,有多年长途以及川藏线骑行经验。两人针对骑行的一些安全常识,总结出骑行川藏线的安全手册和注意事项:
  一、避开 7月、8月雨季;
  二、提防高反、做足攻略准备计划;
  三、每天检查自行车车况;
  四、自行车刹车系统应能经受低温、风雪考验;
  五、骑行路上勿洗头洗澡,更不能泡温泉。即便不会感冒,泡温泉后,身体会过于疲乏,不利于骑行;
  六、要具备骑行的基本技巧,提前热身;
  七、通麦等路段尽量靠山骑行,不仅提防飞石,还得当心路段外侧突然塌方;
  八、盘山路段下坡时,需控制车速、需提防摔车;
  九、要有足够吃苦的心理准备,骑行路上勿勉强;
  十、最重要一条,骑行过程中不能摘取头盔。
  华西都市报记者文乘武
(责任编辑:王N)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帖子主题:川藏线骑行技术及训练攻略
共&425&个阅读者&
军号:1778473 工分:91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川藏线骑行技术及训练攻略
文章提交者:lijun644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296-0-1.html
文章来源:原文地址:& && && & 一个一米八多个头刚毕业的学生骑着一辆17英寸的自行车。吃饭的时候,我跟他讲:“你的车小了,标准的数据应该是腿长乘以0.885。”这位小哥一副受不了刺激的样子嚷嚷:“别跟我说数据!”不说就不说吧,我觉得他可能受够了上学的苦,我也是这样过来的,理解——但是,一个做工程技术的人讨厌数据,是不是让人不放心呢,会不会楼歪歪呀!后来,讨厌数据的小哥从青岛出发,去了拉萨,原来他和我们骑行不过是练兵呢——连基本自行车尺寸都不愿弄明白,就这样去了川藏线。从前一起骑行的同伴十分关心他的QQ空间动态,谈到他时,一脸兴奋的样子,仿佛自己去了西藏!我没有理会,反而替他担心起来:车子不合身,会不会影响骑行效率或增加受伤的机率呢,长途呀,这可不是在家门口耍!川藏线的骑行技术攻略& & 有一次跟骑友说起自行车的5大核心技术,骑友十分好奇,问:“除了踩踏,还有什么?”我说就逗他说,还有刹车,好像还有转向——骑友笑了,但当我说到还有平衡和观察这两项的时候,骑友不笑了。你没有很好的观察路况,你就不能很好的骑行自行车,顶尖选手可能会关注公路的交汇处(很远的地方),而我们甚至不关心15米的地方和周围的情况。我的骑友连我停在路边休息都没有看到,只是埋头骑行自行车,就像耕地的黄牛。我笑了,说:“你要放轻松,累了就休息,骑行自行车就要看路上的标记,刚才我告诉你在这里(17公里路标处)休息的呀!”& & 有人说爬坡是不能看远方的,这是某些骑友的看法。骑行自行车应该看着你要去的地方,就算团队骑行也是这样,否则太危险,尤其是随着速度的加大,你还要调整视线要稍微看远一些。如果去一趟川藏线,你只是门头骑行自行车只关心脚下的路,还不如在家听着音乐在骑行台上健身呢!& & 长途骑行和一般休闲骑行的区别很大,从自行车设定到姿势和发力方式都大不一样,转向和刹车及平衡我们就不说了,只说核心中的重点:踩踏。台湾功学社谢校长认为应该借助体重踩踏,应该要“浮”在车座上,而不是像普通通勤骑行那样将体重“浪费”在座垫上,但这个要领在川藏线似乎并不常用。可以作为不同姿势调整一下身体,休息一下,但主要还是要靠变换档位进行骑行。世界顶尖车手在山地赛可能10秒就要变换档位,在川藏线骑行如果不会正确应用档位节省体力,那么就真的是骑着“单速车”走川藏——传说中的怪人啦!& & 川藏公路上的坡不大,美利达勇士550爬坡性能稍好一点,实际捷安特ATX670也完全够用,关键还在于合力变换档位,我就见过一个骑友,他都没用过自己那辆勇士550的一.1档,因为那个档位齿轮比落差较大,不太好挂上去——这就是他经常推车的原因。川藏线虽然坡多,但没有陡坡。环意赛的陡坡连职业车手也要推车,川藏线都可以骑行,如果你掌握变速技巧的话。在家里训练的时候,一些初学者说这个坡上不去,可是换个档位都上去了,并没有远远看着那么难。& & 初学者能让人们看出新手的地方,一是动作不自然,二是踩踏过于用力,三是踏踏动作不标准。脚部外八或内八自己就可以看出来,膝盖外八或内八自己也可以看出来。还有就是别人看不出来的动作,比如有人骑行自行车是一脚一脚的大力踩踏,这样容易堆积乳酸,也就是说容易产生疲劳,不如顺畅地飞快划圆来的更有效率,道理简单,只是初学者容易忽视这种区别。还有就是上身放松,手臂和肩部要放松——这样说初学者也大惑不解,他们认为会一放松就倒了,他们不知道如何用力。实际爬坡时,面部表情绝对可以和平路一样。同样道理,手臂用力但不是紧张而僵硬的用力,不是时刻紧握车把,就是我们放松状态。初学者的动作都是明显而僵硬的,但经过长久训练,慢慢就会自然很多。但是,也不能否认人的适应性,如果用错误的骑行方式进行川藏线这样的长途骑行,问题更明显一些。& & 川藏线的上坡和下坡的技术应用比较多,潘塔尼摇车一路上山的动作就不要学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在车座上吧。下坡的动作可以看一下坎切拉拉那段著名的下坡秀,教科书一般的动作可以让人铭记在脑海。& & 下坡的危险除了怎样使用刹车之外,还要注意速度的控制及弯道技巧,因为直线行驶就算速度稍快或刹车不当,一般也不会出现弯道那样的令人心惊肉跳的险情,还有就是路况不熟,不了解前方的情况,也是造成悲剧续演的原因。张书豪在怒江72拐的问题应该是没有掌握好速度,速度快,你刹后轮会左右漂移,刹前轮要重心后移,前后混刹有人说前9后1有人说7:3,却都不说使用条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个比例,不超过30公里的时速前后刹车力量比例为6:4左右,前面的刹车力并不需要很多,并且进入弯道就不要刹车了,进入弯道之前控制住速度。& & 基本的骑行技术没有掌握,会影响到川藏线的骑行。我们可以在提前拉练,没必要在川藏线上硬撑的,硬撑或苦苦挣扎都不代表意志,意志应该是一种自信和良好的训练。骑行川藏线前的体能训练& & 经常运动要好于不运动,但是,不运动的受伤几率要小于错误的运动方式。自行车骑行用于旅行,是体育娱乐项目中要求较高的类型或项目,与平常周末骑行方式有区别,川藏线这样的旅行类似于自行车赛事中的多日赛,在自行车比赛中,能够称霸古典赛和CX赛的选手,和三大赛的优秀选手并不是同样的运动员,多日赛的要求更高一些难度更大一些。同样道理,川藏线骑行也难度更大一些。台湾谢校长说的333制式或3312制式优质自行车锻炼方法,也许不够,可以视情况加大训练频度,并找一些有坡度的公路进行针对性训练。可能我们一辈子只去一次川藏线,为什么不好好准备自己的体能呢?人们过多关心装备上的物品了,对于体能和沿途风景知识的掌握得也不能太少。& & 长沙学生辛晨14天完成了川藏线骑行,但是他的体能训练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辛晨说他在校时,每天去附近海拔500米的黑糜峰上山下山3次。绵阳43岁交警何伟在挑战川藏线之前几个月,就每天锻炼2小时——“下班后,我到富乐山后去骑行自行车,那里有山路。”何伟和队友只用了12天的时间,每天骑15小时平均200公里左右。这两位骑友都谈到的山路,就是一种针对性的训练,当然,大多数人骑行川藏线不是挑战和比赛,而是休闲、娱乐或好好看看风景,只是旅行也要有好的身体作保证吧,如果要选择自行车长途旅行,还是要认真得练习一下自己的技术和体能,而不是跑到川藏线上临时抱佛脚。少了看风景的心情和感受到的几乎都是劳累,或者回来之后再也不骑行自行车的厌烦——难道骑行自行车不是一生的运动和一生的快乐么,为什么一次长途就将身体累垮掉!川藏线上的体能恢复是决定性的因素& & 年纪轻,无疑具有体能恢复较快的优势,但是这种年龄优势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按照美国教练老乔(台湾人翻译为乔福瑞)的说法,只能排在第四位。休息、饮食和正确的运动方式也决定了你的体能恢复的好坏,进而决定了你是否可以坚持到拉萨布达拉。& & 休息&&途中的休息分为单日的途中休息和整个旅程的休息,休息和骑行一样重要,你不能因为没时间,就将整个28天中5天休息调整日取消,你可以在某些路段搭车,也不能取消休息,良好的休息让你恢复体力。过去的观念是骑行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身体经常性的疲惫不堪,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难道需要的不是一个舒适的旅程,而是痛苦的的坚持吗?这太不符合基本常识!人不过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并不是超人。& & 如果我们提出休息的原则,一定有人会问多久休息一次,多久呢?一般是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但是有的时候可能半小时都困难,那就要看情况了,在你根本骑不动的时候,你一定要找找原因吧,综合考虑身体、自行车或天气路况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是天气或路况太恶劣,就下来推车吧,别骑了。推车和搭车我们都可以看作自我保护行为,如果体能下降,这种休息的方式不错呀!& & 有人搭车会影响骑行的人的休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大概只有单独一个房间才能更好的休息,否则只能讲道理,请搭车的人让自己睡个好觉。恢复的方式不见得就是泡个温泉,可以听听音乐,可以自己做一下按摩,可以写写骑行日志......都算一种休息的方式。川藏线上最让人莫名其妙的装备是记号笔,据说掏出来在石头上乱涂乱画,可以解除一路上的疲乏!& & 饮食&&在周末骑行的时候,如果你吃一些零食,有人会笑。川藏线上提到吃的事情的时候总是说吃不饱,但是也不能吃饱吧。人吃八成饱就好了。行走川藏线也不该吃得撑着,为了防止每次都吃撑着了我们应该采用多餐少吃的策略。饮水也是这样,不能一次喝个够,而是每次休息都要记得喝水,不要说自己不习惯喝水——如果你知道饮水和饮食都关系到你的身体恢复和体能,你是不是会更加重视饮食,而不是路上简单的馒头榨菜来应付。骑行前半小时要喝足水,骑行后两小时要吃点东西,还有就是& &要注意睡眠的质量和时间。这些内容川藏线上的骑行者很少提起,似乎也过于大意一些。& & 运动方式&&2009年,在巨大集团董事长刘金标的京骑沪动骑行活动中,你可以看到大量他们热身活动的照片,而我们的川藏线骑行活动中这样的事情还是闻所未闻。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可以减少运动伤害并提高骑行效率,正规比赛运动员也会进行热身,并且是抓紧时间热身。我们是怎样唤醒自己的身体的呢,是想象么——想象也是有用的,早晨想一下一天的安排也好。只怕我们盛行的是一种错误的运动方式。人们会显摆自己不吃早餐,会炫耀自己用高档位爬坡,会拿自己裆部需要垫着卫生巾来证明自己意志坚强......实际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如果骑行姿势和车座调整到位,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这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你可以穿骑行裤或抹凡士林,就是不该使用女人用的卫生巾,这太不专业了,这样的资深骑行者,很难令人信服。& & 能够组织大家开始骑行的时候进行热身,在骑行途中不可以长时间休息或者立即坐下来,而是随意走走活动一下更好。除了热身和整理运动之外,也可以在开始或结束的半小时适当放缓运动强度,而不是像一个初学者,看见别人在一天骑行结束前减速时,乘机偏要显示自己的体能——这个真的让人觉得外行。平常周末骑行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有“骑王”之称的丁涛已经是第11次挑战川藏线了,他认为在高原上一时猛冲会让体力透支,他骑着公路车在挑战8天的川藏线纪录。& & 除了乱扔垃圾之外,川藏线骑行最让人诟病的就是骑行技术,看越多的帖子和游记,就会发现他们几乎不谈技术,照片倒是很多,但想看到对于名山大川的描写也比较难.....讨厌数据的小哥建议别人上网看一些帖子,不知是什么意思?侯小勤在自己的文章《追风散集》中对这样的骑行者十分不屑,认为他们的水平只相当于自己小学六年的水平。讨厌数据的小哥回来后再也没有参加我们的周末活动,真的不知道他说的看帖子应该怎么看。川藏线不过是一条国道,失业者、退休者和一些放假的学生和老师等基本都可以去,为什么被炒得这样热呢?!美国垮掉一代的最主要作品《在路上》被拍成了电影,导演加入了一句原著没有的话:我是一个年轻的作家,渴望飞翔!我们不是作家,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但我们依然渴望,渴望用自行车在大地上书写传奇——技术么,谁会在乎,我们有的是青春可以挥洒!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川藏线骑行技术及训练攻略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川藏线骑行技术及训练攻略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想一个人去骑行川藏线,但骑行经验不丰富。想听听老鸟们的建议!
信仰自己,改变自己。
如题:&&&& 想一个人去骑行 川藏线,但是骑行经验不是很丰富。想听听老鸟们的建议!!&&&& 其实很早很早都想要去骑行&&川藏线 !!看过很多攻略,看过很多人的游记,每一次都深深触动我的心。我发现我已经不能再逃避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了。&&&& 这次想一个人去是因为这一次的意义比较大,我想把它当做自己的一个心理历程。
----------------------------------------
我的生命,精彩!!
信仰自己,改变自己。
有没有比较好的 一个人 骑行经验的链接呢?有没有危险需要注意的呢??? 求助Ing ~~~~~!!!!
----------------------------------------
我的生命,精彩!!
出发就行了
----------------------------------------
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
一个人骑行太危险了,不建议这么做;如果硬要也不妨尝试;建议3-5个人为伴比较合适。
----------------------------------------
自从得了精神病,感觉整个人精神多了。
人是铁,范儿是钢,一天不装憋的慌!
每当哥看见装B的人哥总是默默的低着头,不是哥的思想有多高尚,哥是在找砖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站在天安门却看不到毛主席,而是打开钱包确实没看到毛主席。
哥不戒烟理由:爷爷抽烟、爸爸抽烟,到了我可不能断了香火。
川藏南线318,每年的6——8月,沿途很是热闹,你根本不用担心没有骑友。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加入骑行队伍,即使你是独行,每天骑行,沿途你也会遇到几拔骑行队伍的。住宿、吃饭、搭车等等——318线,早就形成了一套比较配套的服务,我两年前(2010)骑行318时,就是因不喜欢热闹,而从新都桥分路到——塔公、八美镇进入川藏北线317,北线不仅安静,还有很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没有什么可怕,上路就是了,如果怕抢劫,就与队伍同骑就是了,说不定,还会意想不到的奇遇呢?
5楼说的对,如果你在适当的季节骑行318,想独行都很困难。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好&&小队也有小队的好
----------------------------------------
上坡多少,下坡就有多少,出来骑,总是要还的。
信仰自己,改变自己。
古河 wrote:川藏南线318,每年的6——8月,沿途很是热闹,你根本不用担心没有骑友。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加入骑行队伍,即使你是独行,每天骑行,沿途你也会遇到几拔骑行队伍的。住宿、吃饭、搭车等等——318线,早就形成了一套比较配套的服务,我两年前(2010)骑行318时,就是因不喜欢热闹,而从新都桥分路到——塔公、八美镇进入川藏北线317,北线不仅安静,还有很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没有什么可怕,上路就是了,如果怕抢劫,就与队伍同骑就是了,说不定,还会意想不到的奇遇呢?之前最早接触的就是&&小迁 的游记了!!后来看过两个说在318路上遇到抢劫的。也许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才让未来这段旅行变得更有意义!!!
----------------------------------------
我的生命,精彩!!
信仰自己,改变自己。
yhm wrote:5楼说的对,如果你在适当的季节骑行318,想独行都很困难。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独行!因为没什么骑行经验的人,我想自己慢慢骑!不需要太赶,给自己多一点点的时间去欣赏沿途的风光!!!
----------------------------------------
我的生命,精彩!!
信仰自己,改变自己。
icac66 wrote: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好&&小队也有小队的好如果能找到和自己想法 一样的人,我还是挺愿意的!两个人左右的!一起出发!也许真的有意想不到发生呢!团队有团队的思维,也许更吸引人!!
----------------------------------------
我的生命,精彩!!
骑车吧,趁年轻。
是不是看了电影 转山?
----------------------------------------
我想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多呆会儿
信仰自己,改变自己。
笔画多 wrote:是不是看了电影 转山?没看 转山&&哦!!好看吗?&&我都是逛BBS的 潜水员!&&今天终于冒泡了!!!!哈哈! 因为这个时候 看到更多的人发起的&&川藏线 约伴!!!!我心中的小宇宙 要爆发了!
----------------------------------------
我的生命,精彩!!
川藏,有车就行了,到处是人。能不能骑完是问题。
----------------------------------------
信仰自己,改变自己。
小西洋岛 wrote:川藏,有车就行了,到处是人。能不能骑完是问题。需不需要做一些体能训练呢??
----------------------------------------
我的生命,精彩!!
g0on wrote:需不需要做一些体能训练呢??先跑趟3-4天的线,积累下经验,和看下自己的体能,我是先跑完深圳到阳朔,后去新藏,感觉顺很多,个人的一点感觉,屁股不痛了,嘿嘿!拉萨遇到个骑友,也是318一个人走完,不要很多东西,一个小包加基本的补胎的东西,川藏很成熟了,不要带没用的东西一堆,再网上找个路书,根据体能调整自己的一天的里程,不怕就行了,抢劫的估计都是听说很骚包的人一群才出动的。推荐这个骑行帖,可以看看
小西洋岛 于
10:46:21 编辑
----------------------------------------
一个人单飞,骑行经验是一个问题,还要看你能否解决一些单车的修理问题。当然,在路上遇到困难一般都会有热心的车友帮忙,但不是出了问题就会有车友出现在你的身边。在路上,真正单飞的车友并不多,一般都会和其他队伍或个人分分合合,因为川藏线就那么一条,大家都是向着同一个目的地去的。如果你打算全程骑行,体能训练当然要做了,每天跑几公里、经常性的骑百把公里,到路上感觉就不会有多困难了。
----------------------------------------
2011,十一狼队无搭车骑行川藏线之记录
信仰自己,改变自己。
小西洋岛 wrote:先跑趟3-4天的线,积累下经验,和看下自己的体能,我是先跑完深圳到阳朔,后去新藏,感觉顺很多,个人的一点感觉,屁股不痛了,嘿嘿!拉萨遇到个骑友,也是318一个人走完,不要很多东西,一个小包加基本的补胎的东西,川藏很成熟了,不要带没用的东西一堆,再网上找个路书,根据体能调整自己的一天的里程,不怕就行了,抢劫的估计都是听说很骚包的人一群才出动的。推荐这个骑行帖,可以看看买了一本百度推荐的《骑车去拉萨》!!还没到货,正在筹备中,目前走的都是超级短途,最多都是一天内完成的!最多也是一天跑过一百一十公里左右,没做过体能训练,也没这个机会。参考您的意见,做好准备工作。
----------------------------------------
我的生命,精彩!!
信仰自己,改变自己。
夜登华山 wrote:一个人单飞,骑行经验是一个问题,还要看你能否解决一些单车的修理问题。当然,在路上遇到困难一般都会有热心的车友帮忙,但不是出了问题就会有车友出现在你的身边。在路上,真正单飞的车友并不多,一般都会和其他队伍或个人分分合合,因为川藏线就那么一条,大家都是向着同一个目的地去的。如果你打算全程骑行,体能训练当然要做了,每天跑几公里、经常性的骑百把公里,到路上感觉就不会有多困难了。对哦! 我可以利用早上的时间去跑跑步!或者早上骑骑车。恩!谢谢你点醒了哦!!!!
----------------------------------------
我的生命,精彩!!
信仰自己,改变自己。
基本的自己修车还是会的吧!就是变速器调得不是很准确,补胎嘛,小时候那种大的自行车补过胎咯!哈哈!!!!NNNNNN年前的事情了!不过我相信咱男人的动手能力!
----------------------------------------
我的生命,精彩!!
楼主去西藏了吗?如果明年去,可以结伴同行。
& 想一个人去骑行川藏线,但骑行经验不丰富。想听听老鸟们的建议!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
& 2000 - 2017 www.doyouhike.net
Version 4.7.8 -
17:42:59 +0800
粤ICP备号-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骑行川藏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