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u23新政政球队怎么处理的

U23新政已显弊端 拔苗助长于球员球队都是苦果
来源:南都体育
  中超联赛开局三轮,各家球队都已经有了固定套路来面对“必须有一名U23球员首发”的政策,或10多分钟就把这位年轻球员换下,或半场换下,当然也有踢满90分钟的。
  新政的出发点是给予中国年轻球员更多上场时间,以让他们有更好的成长。但是,根据常规经验,有过人之处的年轻人,往往不需要太多时间就能征服主教练和球迷,而平庸的年轻人,给他再多时间,也依旧平庸。
  U23新政会督促各队加大力度培养自己的年轻球员吗?也许会,但在这个问题上,足协这个政策是多余的,因为各家俱乐部都有各自的更合理合情的培养年轻球员的方式。这个政策并不会让各家主教练更容易发现年轻球员的天赋,也不会让本没有天赋的球员变得有天赋。
  拔苗助长,于人、于队都是苦果
  过去三轮联赛里,那些表现抢眼的U23球员,基本上是上赛季就已经证明过自己的球员,是那些通过自然竞争就获得教练肯定的球员。而那些被新政推上场的球员,大多碌碌无为,基本没有抢眼的表现。
  三轮的时间短吗?不短了,三轮联赛,意味着这名年轻人已经以主力身份跟球队练了几个月,也踢了多场正式比赛。年轻人上位,讲的就是横空出世,要在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机会里让教练眼前一亮。否则,他凭什么用新人而不用更好的“老将”呢。
  上海上港的中场球员张华晨,算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前三轮联赛,张华晨都在开局阶段被换下。前晚上港跟恒大的强强对话,张华晨的一个回传球失误导致了上港落后,这说明博阿斯还是换迟了。张华晨没有能力在这支上港踢主力,拔苗助长的后果,对张华晨和球队而言都是苦果。
  有人说,博阿斯应该给张华晨更多的时间,这样张华晨会成长得更快。说这话的应该都是张华晨的亲朋。上港的目标是争冠,但在新政颁布之前,他没有像恒大一样储备足够有实力的U23适龄球员,所以除了尽早换下张华晨,博阿斯别无他法。
  昨天下午辽宁主场3比1战胜江苏苏宁的比赛中,后腰王峤在第28分钟被桑一非替换下场,巧合的是,第29分钟辽宁队就在禁区里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射门机会,射门打到对方手臂上获得了一粒点球。王峤在过去三轮比赛里的出场时间分别是17分钟、44分钟和28分钟。辽宁队球员的个人能力在中超赛场是排下游的,22岁的王峤面临的竞争环境比上港的张华晨要轻松,但其实决定他出场时间的不是主帅马林,而是他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有实力的,并不需要新政就能出场
  再看恒大,适龄球员徐新和陈泽鹏在上赛季已有多场首发经验,而且表现很不错,配得上身边的队友。尤其是徐新。这场比赛他在受伤下场之前证明了这一点,完全看不出生涩,也让人几乎忘掉了郑智。即便没有新政策,徐新本赛季的出场时间也不会少。据悉他可能要伤停一个月,这样陈泽鹏又将成为首发阵容里的不二之选。
  虽然李学鹏和邹正乃至张成林,实力肯定在陈泽鹏之上,但陈泽鹏还不至于像其他队的U 23球员一样明显拉低局部水准。
  如果说徐新和陈泽鹏还不是斯科拉里的真正首选,那么广州富力的中后卫黄政宇和天津权健的中卫刘奕鸣,就真的是靠硬实力而非新政策赢得一席之地的。去年刘奕鸣在中甲联赛23次首发出场,是权健冲超的绝对主力中卫,深得卡纳瓦罗信任。权健本轮迎来中超首胜,还是刘奕鸣贡献的绝杀。
  黄政宇在重组的富力后卫线上担任的是核心角色。根据其上赛季最后几轮打首发时的表现来看,即使韩国外援张贤秀能上,黄政宇也能占据一个首发名额。富力前三轮防线零失球,年仅20岁的黄政宇给人留下了沉稳、智慧的印象。这位同年龄段里最出色的中国后卫,能够在中超站稳脚跟,跟U 23新政没有什么关系。
  专题撰文:
  南都记者 丰臻
(责任编辑:吴啸天 US044)
&&&&&&</div
本次FIFA比赛日结束后,各大洲世界杯名额归属已明朗化…]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作者:张九江
&&&编辑:张九江
摘要: 这一类U23球员能够在首发阵容站稳脚跟,主要还是自身能力能够达到中超的水准。对于U23新政,国足主帅里皮就站在了支持者的行列,“今年年轻球员的参与度大于以往,这是U23政策的积极意义。”
U23新政是今年中超的亮点也是难点,目前联赛快要打完三分之一,九轮已经战罢,广州富力的黄政宇是惟一一位9场全勤的球员。对于U23球员政策,不少球队更多是一种被动执行,大多数踢了半场就撤下,甚至有些球员只能踢十几分钟。对此,国足主帅里皮怒了:这是在和规定耍心眼!里皮甚至谏言足协,&可以改成用U23换U23,这样就可以避免钻空子了。&那么,U23新政实行受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原因?
广州富力黄政宇是惟一一位9场全勤的球员。
足协初衷 培养年轻本土球员
2017赛季中超、中甲联赛实行U23政策,即&上场运动员名单列入至少两名23岁以下(U23)国内运动员(日后出生),其中一名U23球员应为首发。&
按照中国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执行局局长马成全的话说,这是基于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的加大青少年球员培养等方面要求进行的调整。马成全表示,实行U23政策是为增加中国本土年轻球员的上场机会,给他们平台进行锻炼。
可以说,足协的初衷是好的。近年来金元足球盛行,各队加大投入的同时,造成&高价外援比比皆是,本土球员很难冒头&的现状。在国家队的前锋线上,甚至出现了无人可用的尴尬。
作为国足主帅,里皮就抱怨说,&在中国联赛中,鲜有20岁或者21岁的球员出场,这是足球人才挖掘方式的缺失。&
上有政策 中超各队都有对策
对于U23球员政策,不少中超球队出于成绩上的压力,更多是一种被动执行:大多数踢了半场就撤下,甚至有些球员只能踢十几分钟。
中超第9轮,共有26名U23球员出场,其中21人首发。出场人数和首发人数均创造本赛季新高,但平均出场时间仍维持在45分钟左右,和前几轮相比没有实质性提升,首发U23球员平均出场时间51.2分钟,较之第6轮首发U23球员平均出场60分钟的最高纪录差距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第9轮比赛结束,河南建业派出过6名U23球员,使用U23球员的数量和时间均是各队之首,主帅贾秀全对于年轻球员的使用和提拔值得称道。
相对来说,竞争没有中超激烈的中甲球队更敢于使用年轻球员。中甲第9轮7场比赛(北京人和VS大连一方的比赛延期),共有29名U23球员出场,首发球员23人,平均出场时间67.8分钟,首发平均出场时间达到81.5分钟,创了赛季新高。相比中超U23球员平均45.1分钟的出场时间,中甲要高出22分钟。
新政受阻 青训不作为惹的祸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什么中超各队排斥U23新政?其实,U23政策在中超赛场受阻的背后,是中国足球前些年在青训方面的不作为。
从目前来看,对于U23球员的使用,主要分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球队中没有优秀的年轻球员,作为主教练只能派上&打酱油&的U23球员应付。踢个10至20分钟就换人,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对足协新政的变相讽刺。
另一种是年轻球员在足协新政提携下能够在球队战术体系中站稳脚跟。其中,广州富力的黄政宇,河北华夏幸福的高准翼,贵州恒丰智诚的闵俊麟就是代表人物。这一类U23球员能够在首发阵容站稳脚跟,主要还是自身能力能够达到中超的水准。
不过,这种能够站稳脚跟的球员太少了。中超打完第9轮,有且只有广州富力的黄政宇一名U23球员能够9场全勤、打满810分钟。之所以出现这种惨状,是中国足球前些年青训不作为结出的恶果。
有网友表示,U23新政不能解决&造血&问题,真正解决&造血&问题的还是青训。
猛药去疴 里皮谏言贯彻到底
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有人反对,就会有人支持。对于U23新政,国足主帅里皮就站在了支持者的行列,&今年年轻球员的参与度大于以往,这是U23政策的积极意义。&
对于新政受阻,里皮表示,这是各队在和规定耍心眼。他甚至谏言足协,可以改成用U23换U23,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人钻空子。里皮认为,教练员提前换下年轻球员的行为会影响到球员的信心,&球员的建设是全方面的,不仅是技战术,还有心理。一名主教练开场不久就把年轻球员换下,传递了主帅对他们没有信心的信号,主教练对他们没有信心,球员何来的信心?&
与里皮一样,U19国青队主帅、德国人伊塞克也对U23新政持肯定态度,&中国足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不太完美的地方。如果一名年轻球员只打十多分钟就被换下,那还不如不上。如果在其他档次低一些的赛事中打满90分钟高质量的比赛,锻炼价值大过中超这十多分钟。&伊塞克也给足协支了一招,&如果U23球员在没有受伤的情况下上半场就被换下,能不能对球队进行处罚?比如换一次罚100万人民币?反正现在有些俱乐部愿意花钱。用这笔罚款成立一个基金,用于中国草根足球的发展,或者给青训教练增加工资、做校园足球培训等,这样行不行?&
信报记者 张九江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Special Reports
Information鲁媒:U23新政为球队带来无形财富 并非不能接受_网易体育
鲁媒:U23新政为球队带来无形财富 并非不能接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超U23新政赛季总结:更年轻的身影或带来新希望)
2017赛季大幕落下,广州并不意外地连续7年捧起冠军奖杯。本赛季实行了包括“限制外援”和“U23球员出场”等一系列新政策,似乎中超联赛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尤其是颇受外界关注的U23新政——如今赛季已经结束,他们的现状和未来依然值得思考:下赛季的U23新政将何去何从?从阻力重重到逐渐适应U23新政的推行在整个赛季都困难重重。虽然足协意在督促各家俱乐部加强年轻球员的培养和使用,但是这种强制性规定让各家俱乐部、特别是前期人员投入较大的豪门俱乐部感到不适,也导致各家俱乐部的应对方式不同。有些俱乐部U23球员首发20分钟左右就被换下,也有俱乐部可以一口气首发超过3名U23球员。不过,从实际运行状况来看,那些能够在俱乐部获得上场机会的U23球员,在证明自己的同时,实力上也得到提升,已经能够在俱乐部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一跃成为国脚。从近期俱乐部竞争来说,U23球员出头挤占了本土其他年长球员的生存空间,或多或少削弱了俱乐部队竞争力,但在中国足球青少年人才培养过去长期不力、国字号人才青黄不接的背景下,如此带有一定强制色彩的新规,却一下子带动年轻球员的崛起与自强,给俱乐部的未来储存了一笔无形财富,让各级国字号的“输血”提高效率——从这些意义来说,新政给联赛带来的影响并非不能接受。政策升级加速更新换代下赛季,无论是增加强制首发的球员数量,还是增加年轻球员的登场次数,中超、中甲联赛的U23政策都将再次加码。由此可见,针对中国足球的未来,足协的总体思路并没有改变。
按照新政调整方案,2018赛季中超联赛每家俱乐部一队注册球员中,U23球员不少于6人,其中至少包括2名U21年龄段球员,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在培养U23球员的基础上兼顾锻炼更小年龄段的球员,将改革自上而下循序渐进。更为重要的是,为防止本赛季个别俱乐部为了球队实力不受折损,将U23球员“闪电换下”继而影响政策的质量,新规明确明年中超联赛每队每场比赛必须至少有1名U23球员在场上。这意味着各家俱乐部必须在青训投入更大力量,而不是消极应对新政。可以预见的是,下个赛季的中超、中甲赛场,U23新政将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多机遇,客观上也将加速球队的更新换代。
本文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史光明
责任编辑:张泽农_NS5732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超U23新政将全面执行 刚超龄球员要退役?
中超U23新政将全面执行 刚超龄球员要退役?
失去U23保护伞后 球员们该何去何从2017赛季中超联赛已经落下帷幕,回归这个赛季,最让我们深思的莫过于中国足协发布的两项重大决策。本赛季中超实行了包括“限制外援”和“U23球员出场”等一系列新政策,这些政策对球队有什么影响?相信对于中超的俱乐部来说,U23球员的问题会比外援的问题更加棘手。U23新政强制要求一名U23球员上场U23球员的政策推出相信让很多中超球队措手不及,就今年来说,中超比赛强制性规定至少要有一名U23球员上场,这样的要求下,尚且令到很多球队捉急见肘。按照明年的新规定,如果场上有3名外援,就意味着必须要有3名U23球员出场,这对于很多俱乐部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执行新政就只能拔苗助长。2018赛季新政策一个首发11人的大名单,1个门将,假设有3名外援登场,也就有3个U23球员,那么场上只剩下4名中生代球员。中生代球员的生存空间将被大大压缩。另外,球员年龄一旦超越U23这个保护伞,刚刚得到出头机会的他们,将不得不给新一批的年轻球员腾位置,但这批年轻球员的经验和水平还无法和中生代球员或者老将们相提并论,由此可以预料,每年都将会有一大堆24岁的球员成为牺牲品。球员一旦超过23这个年龄段,恐难有球踢于是乎,这些正处在当打之年而又无球可踢的球员,他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是等着足协出台新规解救他们,还是另谋生路呢?相信选择后者的居多。因此,这些球员或许会纷纷选择退役,从事其他行业谋求生路。看看本赛季的U23球员,也就是韦世豪、郑达伦、黄政宇等人还比较吃香,其他人真的很难获得足够的出场时间。如果以上的一幕真的出现了,新政将完全失去它的意义。想让中超联赛真正的有序发展,推动中国足球水平提高,足协必须得深思熟虑,在执行过程中合理调整、符合现实、取得平衡才是上策。每次都被绝杀?,那就请务必关注【球智库】微信公众号:qiuzk_com,每天各路大神推荐精彩稳胆,绝不收费,只求出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失败缘于忽视细处,成功始于重视小事。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23 外援新政难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