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磨外侧适合穿什么跑鞋,正常安踏足弓跑鞋能穿支撑型跑鞋

新手扫盲贴~~~纯干货,史上最全最详尽选鞋攻略,跑者必读!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跑者而言,一双好的鞋很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帮助你跑得更快,也能最大程度保护你的身体。你了解自己的脚型?知道如何正确给自己选一双适合的鞋?如果你有这些困扰,别着急,小编为您排忧解难,我们的宗旨是“不买最贵,只买最合适的!”常用的专业术语及基本常识扫盲pronateur=内翻过度:后掌外侧磨损前掌内侧磨损叫内翻过度supinateur=内翻不足:后掌前掌都是外侧磨损叫内翻不足三种足形:over pronation:内翻(内旋)过度&pronation:正常足under pronation:外翻(内旋)不足测量足型:每一双鞋适合不同的人,功能也不同。在选鞋之前,请先了解自己的足型。通常,足型分为三大类,每一种足型都和你的身高以及足弓有关。最快速、最简便的测试方法就是“湿脚测试”法:在浅盘中倒入少量的水将一只脚完全浸入水中脚底湿润后将脚踩在一张空白的硬板纸上深深踩下后将脚抬起观察自己脚底的形态就能清楚了解自己属于什么足型,这是选鞋首先需要做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足弓分类:正常足弓:如果你在脚印中部看到一半的足弓,那意味着你的脚型是最普遍的正常型。这种脚型的跑者通常落地时向内滚动缓冲不够,所以对冲击力的吸收减缓不明显。如果是正常足弓,你可以穿任何型号的跑鞋,一般以稳定系鞋子最佳,因为它能给你足弓中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对于轻体重、正常足弓的跑者来说,中性缓震不带任何支撑的鞋更合适,从运动力学上看,这是最高效的。低足弓:如果在纸上看到完整的脚印,且非常饱满清晰,那说明你属于低足弓,跑步过程中脚跟外侧着地,形成过度内翻,增大了关节过度损伤或疼痛的风险。你需要选一双稳定系的跑鞋,且有双密度的夹层鞋底,能给你更好地支撑效果,适合轻微的内翻跑者。如果你是一名内翻严重的跑友,建议选择控制性跑鞋,坚硬的鞋底给你更好地保护,避免减震垫太厚,同样适用于那些身材高大、大体重(超过165磅)或者罗圈腿的跑友。高足弓:如果脚印外侧狭窄,几乎中断,且足弓内部空间很大,那可以肯定你属于高足弓,最少见的一种足型。这种足型的跑友在跑步过程中脚落地向内缓冲不够,对落地冲击力的吸收不够,长期以往对膝盖的伤害很大。建议这样的跑友选择中性缓冲鞋,因为他们需要软底增强旋前肌吸收落地的冲击力,建议选择减震垫较厚的鞋。跑鞋分类:缓冲减震型跑鞋:这类跑鞋主要适用于那些不过分强调对足弓的支撑和脚跟矫正功能的跑者。如果你属于正常足型,没有严重的内/外八字的情况出现,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崴脚伤病,且跑步时习惯前脚掌着地,那这类跑鞋最适合你,给你提供舒适、有弹性的感觉。同时,这类跑鞋一般较轻,适合于体型小和初学者穿着。稳定支撑型:这类跑鞋主要适用于那些需要一定的足弓支撑和脚跟矫正的跑者。比如你跑步的时候有轻微的外八字脚或者内八字脚,或者跑步时习惯后脚掌着地,再或者你每周都至少要跑步锻炼4次以上,而且每次距离超过3公里,需要对脚部给予一定的支撑保护。那么这种鞋子应该比较适合你。这种跑鞋的重量一般比缓冲减震型的鞋要重一些。PS:缓冲减震型和稳定支撑型是目前最常见的两类跑鞋,适用于大部分的跑者,无论你是初跑者还是资深跑者,这两类鞋的性能区别也比较小。控制型:如果你已经证明自己跑步的时候有内八字脚现象(比较严重),或者你的脚踝力量比较差(比如曾经崴脚受伤),或者你的体重比标准体重偏重,或者你跑步姿势习惯全脚掌着地,那这种跑鞋应该比较适合你。它能提供比其他种类跑鞋更 多的对足弓和脚跟的支撑和步姿矫正,从一定程度上防止意外受伤。不过,相对于缓冲型和稳定型跑鞋,控制型跑鞋的重量更大,这与它对脚步的保护 和震动的缓冲是成正比的。越野型跑鞋:如果你经常在小河边的泥泞小径,在郊区的山涧小路上跑步,那就选择越野跑鞋。外底的纹路粗大,鞋底较硬,上部材料一般防水泼,考虑到野外路面情况复杂,多石头、沙子、泥水,需要更结实和坚硬的鞋底, 同时鞋表面有一定防水功能,另外,还要避免鞋带被树枝、草棍等挂到的危险。如果你在水泥、沥青路面跑步,不建议你穿越野鞋,因为这种跑鞋的外底纹路往往过于突出,造成局部压强增加,在平坦路面上, 反而无法起到足够的缓冲作用。竞速型跑鞋:这一类鞋通常为竞速、追求卓越成绩而特别设计,目的为专业运动员在比赛时最大程度发挥潜能取得好成绩。重量轻、簙、反映快是它最大的特点。这类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的,如果你不是专业的跑者,不建议选择,因为技术不够反而会造成受伤。专业马拉松鞋专门给那些职业运动员设计的马拉松专用鞋,从材质、重量上都是从最轻的原则来设计。通常来说这样的鞋子寿命不长,可能一双鞋就用一场比赛。如何判断鞋子的类型:&越野鞋和路跑鞋:&越野鞋底纹路明显比较夸张,甚至有类 似足球鞋底鞋钉的构造。路跑鞋的特点是明显比较轻,材料很簙,甚至鞋带都很细。减震缓冲型/稳定性/控制型:减震缓冲型跑鞋比较轻,中底一般手感柔软,而且基本为一整块发塑胶做成。相反,稳定支撑性和控制性就不同,考虑对足弓和脚跟的额外保护和纠正功能,中底一般都采用两种以上的专利技术或者不同密度的发泡塑料。控制型跑鞋鞋底一般做的比较平,而稳定型跑鞋往往在足弓部位和后脚跟部位的外底处明显收缩,并用硬塑料垫支撑。如何购买一双合适的鞋?1.&一双合脚的跑鞋穿起来后脚跟应该非常贴合,但不紧绷。尝试系上鞋带但不绑紧,你的脚应该可以轻松从鞋里套出。将鞋带穿过最小的那个孔,绑紧后你的脚不会感到不舒服。注意,任何一点点细小的不舒服感在长时间的比赛中都会被无限放大。2.&合适的鞋子的鞋帮应该是非常紧实的,且非常贴合你的脚背。在试穿鞋子时,很多人会抱怨鞋子太紧,脚掌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除非有另一双非常合适或者松紧度恰到好处的鞋子,否则在换另一双鞋之前,先尝试换一种系鞋带的方式,或许就能解决问题。3.&你的脚在鞋的前脚掌部分,应该可以在不需要越过鞋垫的情况下左右移动,前脚掌的鞋垫要比脚掌宽。用手指挤压鞋帮的左右两侧,最合适、理想的宽度是在鞋子最宽的地方留出大约0.6厘米的空间。如果鞋子太窄,你的小脚趾位于鞋子的边缘,且会感到明显的挤压感。4.&跑步过程中,尤其夏天,脚会出现轻微肿胀的现象,所以确保当你穿上鞋子,最长的脚趾与鞋子顶部之间留有一个拇指的空间。一双合适的鞋,当你系紧鞋带站立时,双脚不会感觉压力,你的脚趾可以自由灵活上下摆动。5. 在穿上鞋子之前,你可以这么做:握住脚跟,然后把脚尖在地板上压。鞋子的弯曲和这周必须和你脚的行动一致。如果不一致或者不对称,很容易引发足弓疼痛或者足底筋摸炎,当鞋子缺乏足够灵活的柔软度时,会导致跟腱疼痛或小腿拉伤。6. 了解自己的足弓类型,这不是全部,接下去你需要精准地选择适合自己足弓的鞋子。试穿鞋子时,不能以站立时的感受为准,穿上鞋尝试小跑一下或者在店铺里的跑步机上跑一下,尝试各种情景,例如人行道,上下坡等,这能带给你全方位的感受,让你适应各种情况。避免五大选鞋误区对于刚刚接触跑步的新手来说,在选鞋、买鞋的过程中或许会犯错或进入受到旁人的误导,小编为大家总结了新手最容易进入的5大选鞋误区,请大家避免!1. 看样式买鞋。一些跑者太追求时尚,选择跑鞋时也不例外,希望大家不要抱有这样的思想误区。有时候,当你看到一双非常酷炫的鞋,但几个月后或许你将发出类似“这双鞋穿得很不舒服,导致我的脚受伤。”这样的抱怨。当你买鞋时,请从舒适感以及功能性来考虑,而不是时尚。2. 不问就买。当你准备付钱时,别忘了询vsk入跑步俱乐部是否有折扣。大部分大品牌专卖店都会给会员10%-20%不等的优惠。3. 宁小勿大。如果鞋子过度紧绷,将引发水泡或黑指甲这样的情况。通常女性喜欢买鞋时选择非常紧的尺码,因为她们对于鞋子的尺码非常敏感,在别人面前会因为自己鞋子看上去太大而感到害羞。小编想说:“用你的脚趾去弹钢琴。”意思是合适的鞋子必须在前脚掌留出足够的空间,差不多1.2厘米左右。4.&时间错误。很多时候,人们早晨来到商店,对着店员说:我要这双鞋。随后第二天返回商店说:“昨天下午5点我穿上鞋,发现尺码太小了。”早晨你的脚开始轻微膨胀,时间持续到下午4点,那时脚的大小早已和早晨不一样。所以建议选择晚上去买鞋。5.&主观假想尺码。这个问题很多人跑友都会犯,例如主观认为耐克穿8号,换成NB也是8号。事实上,虽然都是跑步鞋,但不同品牌不同款式,尺码都会不同,包括不同脚型不同鞋帮都将影响鞋子的尺码。当你买鞋时,不要偷懒,亲自试穿每一双鞋,因为穿在脚上的感觉是不会骗人的,是最真实的。
[&此帖被davidwen在 11:36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不错的文章,可惜很多好的跑鞋在国内的价格太贵了,而海淘的跑鞋在性价比上会更有优势。
不错的文章,可惜很多好的跑鞋在国内的价格太贵了,而海淘的跑鞋在性价比上会更有优势。
这篇文章把performance shoes和racing shoes描述的太邪乎了,仿佛有多高不可攀一样。
其实只要有点经验的跑者都可以穿上这类鞋追求一下速度。被那么多人推崇的adizero就是performance shoes,难道非职业选手还不建议穿了?
我自己穿的就是图中的那双wave sayonara,我不是职业选手,但这双鞋很适合我。
引用2楼 @ 发表的:
这篇文章把performance shoes和racing shoes描述的太邪乎了,仿佛有多高不可攀一样。
其实只要有点经验的跑者都可以穿上这类鞋追求一下速度。被那么多人推崇的adizero就是performance shoes,难道非职业选手还不建议穿了?
我自己穿的就是图中的那双wave sayonara,我不是职业选手,但这双鞋很适合我。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那些刚刚跑步的新手,个人不建议初跑者选择竞速鞋,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不同,新手驾驭不了很容易受伤。
引用2楼 @ 发表的:
这篇文章把performance shoes和racing shoes描述的太邪乎了,仿佛有多高不可攀一样。
其实只要有点经验的跑者都可以穿上这类鞋追求一下速度。被那么多人推崇的adizero就是performance shoes,难道非职业选手还不建议穿了?
我自己穿的就是图中的那双wave sayonara,我不是职业选手,但这双鞋很适合我。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那些刚刚跑步的新手,个人不建议初跑者选择竞速鞋,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不同,新手驾驭不了很容易受伤。
很棒的帖子,不过我认为对于具体内容不够全面
绑定。。。。。。。。。。。。。。
好专业的帖子,收藏学习学习
4. 跑步过程中,尤其夏天,脚会出现轻微肿胀的现象,所以确保当你穿上鞋子,最长的脚趾与鞋子顶部之间、脚后跟分别留有一个拇指的空间。
——前后都留空这么多,会不会太大了一点?
mark,多学习。
引用8楼 @ 发表的:
4. 跑步过程中,尤其夏天,脚会出现轻微肿胀的现象,所以确保当你穿上鞋子,最长的脚趾与鞋子顶部之间、脚后跟分别留有一个拇指的空间。
——前后都留空这么多,会不会太大了一点?
一个拇指不算太大,根据自己情况,不管如何一定要留出一些空间。防止出现挤脚的情况。
引用10楼 @ 发表的:
一个拇指不算太大,根据自己情况,不管如何一定要留出一些空间。防止出现挤脚的情况。
一个拇指不大正常,可是前后各一个拇指啊……
引用11楼 @ 发表的:
一个拇指不大正常,可是前后各一个拇指啊……
写错了,不是各一个,是前脚掌留出空间
挺有用的 很详尽 就是跑鞋的价格还是比较高
mark!!!!!!!!!!!!!!!!!!!!!!!!!
不错。有帮助 帮顶+收藏
尺码选择 是宁大勿小吧。
好贴子 但是 测试 方面是问题
用沙子比较复杂
好贴~~~~~~~~~~~~
引用8楼 @ 发表的:
4. 跑步过程中,尤其夏天,脚会出现轻微肿胀的现象,所以确保当你穿上鞋子,最长的脚趾与鞋子顶部之间、脚后跟分别留有一个拇指的空间。
——前后都留空这么多,会不会太大了一点?
也没说大拇指还是小拇指啊,
很好,mar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25人参加团购369.00元&599.00元
320人参加团购549.00元&849.00元
117人参加团购558.00元&850.00元
37人参加团购579.00元&899.00元
408人参加团购439.00元&899.00元
234人参加团购221.00元&369.00元
618人参加团购149.00元&349.00元
68人参加团购249.00元&399.00元
1692人参加团购439.00元&799.00元
2707人参加团购518.00元&1248.00元
280人参加团购149.00元&449.00元
183人参加团购169.00元&399.00元ASICS、Brooks、Saucony跑鞋选购使用心得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ASICS、Brooks、Saucony跑鞋选购使用心得
追加修改( 23:33:13):PS:很多人纠结鞋子的宽度问题,本人的脚比较正常,我觉得D宽应该适合大部分人穿,刚穿觉得紧很正常,本身就讲究一个包裹性,这是一个适应过程。如果你真喜欢穿得比较宽松,那就选择2E、4E吧。我的跑量一个礼拜大概25-30公里,D宽的跑鞋完全无压力,所以宽度怎么选主要看大家自己的喜好。再一个就是鞋码怎么选合适,我研究了很久,欧码其实最混乱,建议选鞋时参考中国日本的CM或者MM对应的美码来选,这样会比较准。比如你的脚长260mm,喜欢非常贴脚的就选26mm的鞋,对应美码8。喜欢大脚趾少点压迫感就放大5mm,选265mm,对应美码8.5。喜欢无拘无束就放大10mm,选270mm。再大就真心不跟脚了。个人觉得靠选大码来增加鞋宽有点不可取,虽然大码宽度会更宽松些,但会但来不跟脚的副作用,反而本末倒置。所以如果你真心喜欢宽松的感觉,还是选2E、4E吧。毕竟跑下来给我的感觉是鞋宽可以适应,但是长度过长绝对不能忍。喜欢跑步,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肥,其实我也不肥,身高176cm,体重75kg,略重吧。奈何跑步多年,体重也未见少过,但跑步却上了瘾。最早跑步其实并没太在意装备,穿着阿迪、的运动鞋就奔跑起来了,后来慢慢才了解到原来还有四大(小城市,除了NB,其他三个牌子基本没见过)。于是开始了剁手之旅。本人正常足弓,根据过往的运动鞋使用状况来看,内侧磨损较厉害,故选择支撑稳定系跑鞋为主。我的裸脚长度为260mm,宽度大约为90mm。适合的鞋码在265-270mm之间(美码8.5、9。欧码42、42.5)。第一双慢跑鞋ASICS GEL-Exalt 2:: ASICS Men's GEL-Exalt 2 Running Shoe: Shoes&入门系稳定跑鞋。因为我本人不算重,所以第一双自然是用入门系来试水咯。双11天猫旗舰店购入,价格295,欧码42、美码8.5、中国日本码265mm,标准D宽。第一次穿跑鞋就一个感觉,包裹性!什么是包裹性呢?其实通俗点讲,就是比较窄啦,感觉脚被包得很严实,很有安全感,鞋头部约有半个大拇指的空余距离。以前穿板鞋或者一般的运动鞋走路时间过长脚后跟就会很痛,自从穿了跑鞋以后,长时间压马路居然不再痛了,当时觉得简直太神奇了。第二双跑鞋Saucony Omni 13:&: Saucony Men's Omni 13 Running Shoe: Shoes&次旗舰级支撑稳定系跑鞋。有了一双入门级自然想试试次旗舰级。咱小城市没有门店,天猫的价格又比较贵,所以海淘咯。在尺码选择上参考了上面的ASICS,欧码42、美码8.5、中国日本码265mm,标准D宽,实践证明选择没错,到手后尺码合适,包裹性比亚瑟斯更甚,但透气性似乎不如亚瑟斯,跑完有一丢丢闷脚,鞋头部约有半个大拇指的距离。这双鞋在美亚当时是64刀入的,过了半个月发现美亚搞特价可以做到50刀,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美亚客服聊了一下保价的问题,居然真退了14刀给我。美亚,良心企业啊。第三双跑鞋Brooks Transcend:&Transcend by Brooks . Read Brooks Transcend product reviews, or select the Brooks Transcend size, width, and color of the Brooks Transcend of your choice. 值59 点评3 原创5 好价7&虽然咱体重不大,但也想尝尝顶级旗舰的感觉,抱着凑齐四大名跑的理想,于是目光瞄准了Brooks。这款Brooks Transcend属于上代产品了,所以在6pm上折扣较高,外加有额外的9折码,果断买入,入手价75刀。Brooks的鞋子内部摸起来质感好于ASICS和Saucony,穿上后跑了一圈透气性不错,不闷。买时参考了很多张大妈的评论,很多人都说Brooks的鞋偏小,于是买大了半码,买了欧码42.5、美码9、中国日本码270mm。实测Brooks确实是三家最紧凑的,但长度、宽度其实和A、S家是一样的,9码的鞋穿到脚上明显比之前的8.5长了一些,鞋头部约有一个大拇指宽度的空余距离。所以个人觉得没必要选大半码,按正常尺码购买即可。至于略紧凑的问题,只要脚不是太肥的,应该都不会有问题,何况鞋子穿穿也就撑开了。四大名跑凑了仨,NB就不打算体验了,不太喜欢NB:)感觉下来其实没太大差异,穿着都很舒服,包裹性都十足。跑完的透气性Saucony略差,但肯定不会让你都湿了。至于有人吐槽这三双鞋样子好丑,哈哈,谁让我穷呢,买鞋专挑性价比最高的款式买,样子好看的鞋基本不是断码就是价格不实惠,所以在实用和逼格之间,我还是选择实用吧。&三家鞋子的选择上,鞋码可参考国内比较多见的耐克,相差无几。D宽的规格,ASICS确实最适合亚洲人,其次是Saucony,最紧凑的就是Brooks,量下来其实Brooks的还宽点,Brooks之所以感觉最紧凑,主要鞋面整体似乎有点低,所以穿起来会比其他家的紧凑。所以要不要选大半码或者一码看你决定啦,个人觉得鞋子太长也不好,反而容易磨脚吧,毕竟跑鞋还是包裹性强一点才能起到保护作用。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海淘跑鞋时提供一点点的帮助:)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带你揭开众测黑幕
光荣使命--腾讯首款百人战术竞技手游(另有最高1000QB等你来拿)
【轻众测】云米香薰机(音乐版)
赞138评论75
赞56评论83
赞59评论193
赞859评论286
赞624评论235
赞217评论140
赞252评论267
赞411评论39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足弓 跑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