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属于2017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吗

拍了几张中国式摔跤比赛的照片()    周末去看了北京市中国式摔跤比赛,顺便拍了一些照片。中国式摔跤属于中国传统武术之一,算起来能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引用网上一段文字说明一下什么是中国式摔跤。  “  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周代把摔跤、射箭和驾 车三者列为军事训练项目。到了汉代,摔跤还作为表演项目演出。晋代,多在元宵节举行摔跤比赛。唐代多在春秋两季举行比赛,也作为宫廷娱乐的项目。五代时 期,摔跤技术强调轻便敏捷,名手辈出,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讲摔跤的书——调露子的《角力记》。宋代还出现了女子摔跤。民间有摔跤组织角抵社。这一时期的摔跤 比赛分三个回合。比赛中间不许抓住裩儿和拽起袴儿,但可以拽直拳,使脚剪,拳打脚踢都行,这与日本的相扑从场地、仪式到规则都基本上近似。比赛结束 ,获胜者可得银碗等奖品。清代设有善扑营,专门训练清朝贵族青年摔跤,他们常为王公贵族表演,或与蒙古族、回族摔跤手比赛,这叫官跤,摔跤手和教练员都是 终身职业。华北等地民间摔跤叫私跤。摔跤者穿特制的短上衣(叫褡裢),系腰带,穿长裤,衣、带可以抓,全身可以握抱,但不许抓裤子,不许击打,不许使用反 关节动作,三点着地(两脚加一手一膝着地)为失败,三跤两胜,没有时间限制。练习或比赛由有技术权威的年长者主持,充当教练和裁判。  ”  这个运动相比拳击技巧性更强,除了力量之外智慧更是融入其中,因此看起来更好看。    更多的照片欢迎到我的博客来做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继续发图片
  继续努力
  继续上。    
  最近喜好摄影,水平不高大家凑合看,哈哈。
  等没事继续上传照片。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转载]吴老师茶话之武术精神
中秋国庆前夕,抽空去吴焕庭老师处蹭茶,听老师讲古。
一如既往的收获多多,看上去海阔天空不经意的聊天,因了吴老师丰富的学识阅历,只言片语间就带给我很多的裨益和惊喜。
到吴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笔记本电脑上整理资料,看到很多罕见的本市武术界前辈的老照片,吴老师一一介绍,让我对本市武术界的门派、高人有了个全新的认识。可惜很多前辈已经作古,令人叹息。如果能把这些前辈的生平事迹、所历所学整理出来,将是武术界一笔宝贵的财富。
从武术界前辈讲起,谈到当今的人物,又谈到传统武术的传承。印象深刻的是,吴老师对中国式摔跤的深厚感情和了解。和我的印象一样,吴老师认为中国式摔跤是传统武术中少有的训练体系完整健全、竞赛规则科学规范,适合现代竞技体育推广要求的一种项目。面对当前传统武术难以进入国际竞技赛事、散打项目难以展示传统武术特点的局面,大力推广中国式摔跤,应该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保定,是传统中国式摔跤四大跤城之一,带动了整个河北的摔跤运动,目前本市仍有不少国内顶尖级摔跤竞技和教学高手,如果中国式摔跤得到推广和发扬,本市武林将大有可为。吴老师少年时代就经历过系统的摔跤训练,说到兴起,吴老师还现场给我讲解了中国式摔跤麻花掰里变脸的技术要求,和一些秘不外传的小手,令我大开眼界。
之后吴老师又细致给我讲解了太极起势的细节要领,尤其是两手起落间横圆、立圆的轨迹,以及何谓“五趾抓地”,脚掌究竟该如何放松、如何保持重心……解开了我很多以前不清晰的认识。
要说这次最大的收获,还是在武术精神方面的认识。对于武术精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习武之人应该都有自己的感悟。这次在吴老师处,他启发我认识到武术精神一个新的层面。
因为刚见面时说到最近生意上一些困境,吴老师本身事业就做的很大,加之人生阅历丰富,为了启发我思路,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想当年吴老师参军到部队,是带着功夫去的。因为自幼习武,到了军队这个讲究实力的环境,自然脱颖而出,一时很出风头。当时吴老师所在连队的连长,是山东人,不会武术,但是体质强健,军事素质过硬。在连队的军事比武中,与吴老师各擅胜场,射击连长优于吴老师,格斗吴老师胜过连长。因为年轻气盛,加上当时的队伍提倡军事技能竞赛,于是两人又相约了一场对决:拼刺刀。(拼刺刀是当时步兵传统的五大技术之一,训练时用特制的木枪进行拼刺演练,枪头有胶皮或石灰布团,对练时,佩带全套护具,很多旧电影里有这样的镜头)。定下赌约后,吴老师很自信,因为从小是刀枪棍棒摸爬滚打练过来的,面对这样的实战对练根本没有压力。而连长却很当回事,正式比试之前,天天加班训练,并且只反复操练一个突刺动作,事后据说当时他练到肩膀都肿了。
比赛当天,场面隆重而短暂,精彩又意外。因为几乎刚一开始,就结束了。双方持枪相对而立,裁判刚一说开打,两人举枪对刺的一霎那,就听啪的一声,吴老师手里的木枪落地,然后就被一枪顶出,向后跌了出去。一枪出手,胜负已分。
原来连长用的就是那反复操练的一手突刺,双方交手的霎那,连长的木枪先是向前向下刺出,快而有力的出击、一下震落了吴老师手中的枪,紧接着毫不停留,直刺吴老师前胸,把他顶了出去,按照规则,吴老师已经“阵亡”,比赛结束了。
根据吴老师的讲解,这事当时还有后话,年轻气盛的他,第二天爬起来,还曾去“找场子”,凭他的功夫,准备充分的话,不应该是这个水平,因为只要一个回合过后,连长就没有别的招式了,接着打下去,吴老师绝对有自信可以完胜连长,但是当他第二天去找连长的时候,连长一句话就把他打发回去了:“在战场上,你已经死了,还来干什么?”
是啊,实战不是打游戏,没有那么多假设,也不容你replay。一次失败,就没有下一次机会了。所谓反败为胜、东山再起之类的美好愿望,都只有在生存下来这个大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的第一个道理是,遇到挑战和困境,先生存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故事告诉我的第二个道理,同样是吴老师那天反复强调的,是武术格斗的一个原始的、容易被当代人忽视的原则:“要不就不出手,出手,就要让对方知道痛!”
现在很多人解析“武”字,说是止戈为武。不错,自古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但还有一句话,叫做“弱国无外交”,从大的层面,以国与国之间来举例,止戈的前提是战胜,任何公平的契约,都是在武力证明实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不战而降的弱者,或者战败亡国的一方,是不可能与对方达成有利或公平的协议的。那么具体到个人,在与外界的交往、冲突中,尊严体面和优越姿态,恐怕也是在实力的基础上才有的谈。所谓器而不用,是指我有战胜你的实力,而不和你计较,并不是我打不过你,却口口声声让着你,强撑面子的不和你一般见识。
反过来说,一旦真的触犯到底线,或者威胁到安全,不得不出手的时候,就要全力一击,一下打怕他为止。现代武术和军事,以消灭对方为目的的杀人技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战略威慑作用。打击对方的自信,争取战略主动才是首要目的。尤其越是乱局当中,缠斗恋战最不可取,攻其要害,一下撂倒,打疼对方,从容退走,才是最好的方案。
说到这里,我个人感觉,我们在某岛的归属问题上,过于绕嘴饶舌不痛快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欢迎光临神州网
当前位置: &
“推行中国摔跤是我一生的信仰”——专访济南非遗“谭式摔跤”嫡传人谭强
本刊记者 &李晓倩
中国跤,又称中国式摔跤。据文化史料记载,早在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摔跤活动。中国摔跤,作为比武术历史更悠久的运动,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散发着中国人的刚强气质,更代表着中国人的骄傲和尊严!
中国济南非遗“谭式摔跤”嫡传人谭强先生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式摔跤国家一级裁判,一个为中国式摔跤无怨无悔矢志不移的人,立志要把中国跤推广到奥运会上。在这个出生于摔跤世家、为摔跤而生而活的跤王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摔跤在未来道路上的新希望。
谭强与获奖的弟子赵广峰
出生摔跤世家,造就一身刚强热血
认识谭强老师,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年近50岁的谭强先生,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精气神和自信幽默感,顿时被他这种刚强气息和豪爽气质感染和折服。
可以说谭强是名副其实的为中国跤而生而活的人。1964年谭强出生在“中国四大跤城”之一济南的一个摔跤世家,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和中国跤有了不解之缘。谭强的祖父谭宝龙是清末民国年间山东武术摔跤名家,父亲谭树森自幼师从民国时期山东省国术馆馆长兼民国省政府武术教官的神跤赵云亭先生,后拜京津摔跤名家宋振甫为师,一生致力于摔跤事业。谭强深受家族熏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中国式摔跤和硬气功,先后师从“中国一代跤王”王恩信先生、“不倒翁”杨子明先生、中国式摔跤一代宗师满宝珍先生、中国式摔跤健将李宝如先生、山西摔跤名家高书文先生、北京摔跤名家徐茂先生、高书文先生、崔富海先生、宋保林先生、山东名家孙凯义先生、米国纯先生学习中国式摔跤,经多位名师指点,谭强潜心揣摩,深得中国式摔跤精髓。谭强热爱中国跤,四十余年的青春年华都和中国跤密切纠缠在一起,他把整个青春岁月都献给了中国跤。如今,谭强已经是一名有着一身摔跤好技艺和刚强热血的一代跤王。
一代跤王 谭树森
父亲是我心中那个永不朽的英雄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济南是当时的“四大跤城”之一,而济南能成为四大“跤城”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有个被称为“神勾子”的谭树森。谭树森于1947年获得华东地区中国式摔跤轻量级冠军,1948年获中华民国第七届全运会中国式摔跤中量级亚军。
说起“神勾子”父亲,谭强很自豪:“神勾子”动作干脆利落,优美大方,包括单撒手反挂门勾子、散手勾子、中心带勾子、大领勾子、脚把勾子、吊腕勾子、舵腕勾子等几十个谭家绝活。其中散手勾子系用一条腿挑起对方裆部,干脆利落地把对方摔倒在地。”谭强说,此项目目前前仅他一人掌握。
谭强心中的父亲,不仅是英雄,更是指引他的启明灯。谭强说,他对父亲的严谨、行侠仗义、勇敢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充满敬意。“作为一名摔跤手,我父亲结交了全国的许多演艺界名人,像中国最早的‘四大须生’之一的李盛藻,以及孟丽君、袁金凯、李万春、侯宝林、王富虎、盖叫天、金少山、蒋少奎、孙少林、王凤山、方荣翔、鲜樱桃、李幼麟等都跟他是好朋友。”除了演艺圈,还有像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雕塑家、画家韩美林先生,中国著名书法大师、国学大师欧阳中石先生等都是跤王谭树森的生前好友,谭树森凭着正直人品以及一身摔跤好技艺得到二位大师的信赖和肯定。
由济南作家杨树和谭强合著的小说《洋片人生》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神勾子”谭树森与草根英雄们的事迹。谭强说,父亲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摔跤,为此呕心沥血直到1980年去世,他决心将父亲的心愿一直传承下去。
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只为心中那个信仰
谭强先生与好友京剧裘派表演艺术家、传人孟广禄及中国表演艺术家唐国强
曾获得“中国式摔跤传承贡献奖”的谭强被外界称是“中国跤最热心的传承人”,对此谭强说,他骨子里流着中国式摔跤的血液,最害怕的就是古老的摔跤失传,他决心要把中国跤推广到奥运会上。为了推广中国跤,四十余年他付出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已经无法计算。天道酬勤,他所付出的收获了一些成效: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武术名人堂冠军赛上,他获得中国式摔跤85公斤以上级冠军。他自费带领自己的爱徒代表济南队(山东队)征战全国的中国式摔跤比赛,为山东乃至为中国争得了无数的荣誉。值得铭记的激动时刻:1997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式摔跤国际邀请赛上,国家队获得团体冠军,谭强当时是国家队教练,他的两个弟子获得了两个级别的冠军,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的徐寅生亲自为谭强颁发了全国优秀教练员奖;2001年,谭强的弟子赵广峰在国家体委主办的中国式摔跤全国锦标赛上获得57公斤级冠军,并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健将”称号,填补了山东的中国式摔跤自1956年以来没有冠军、没有健将的空白。正是由于谭强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才为济南市、山东省获得了无数荣誉,并得到各位领导的赞赏。
看着谭强今天取得的一些成绩,听着他回忆这半生的中国跤的经历,他自强刻苦的另一面也让人动容。谭强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年幼的他没有经济来源,我们都知道摔跤训练最不能缺乏的就是体力。谭强清楚地记得一次参加市级比赛的经历,比赛间隙看着别人吃巧克力补能量他却只能用冷水加点糖充饥,争气的谭强却得了第一名。拿着奖杯的他第一时间就是去父母坟前跟父母讲这个喜讯,他跟父母保证,“儿子一定给你们争大气!”也就是那一刻,谭强立志一定要将中国摔跤继承下去,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摔跤。
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谭强说,推广和复兴中国式摔跤需要资金支持,但是山东一直没有中国式摔跤的专业队,所以政府也不会拨款,中国式摔跤成了无人关注的冷门项目,更没有企业会出资支持。无奈之下,谭强想到了自己先挣钱再搞事业的办法,他决定利用自己的中国式摔跤特长到北京演艺圈发展。
1986年,谭强只身闯荡北京,说到唐国强、陈佩斯、朱时茂等几个大力帮助过他的好哥们以及亲如父亲的干爹陈强时他显得很激动。他说现在仍然记得第一次见陈强老爷子时的激动心情:“陈强老师特别慈祥,就像自己家的长辈一样。”北漂十余年,得到陈老先生的引荐和自己过硬的功夫,谭强在不少电影电视剧中接到了角色。到了1994年左右,谭强在演艺界已经小有名气,正当他的演艺事业渐入佳境的时候,他却选择了离开,因为他还没有忘记推广中国式摔跤的志向。回到济南后谭强在自己所住的三里庄小区一个车棚里租赁了一小块地方,铺上点沙土,买上几个旧垫子,谭氏摔跤俱乐部就这样成立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谭强指导过了数百名中国式摔跤爱好者,更培养出了众多全国乃至世界的中国式摔跤冠军。
上:谭强先生在美国跟学生摔跤训练现场 & &下:谭强与徒弟进行摔跤训练
中国跤有傲人历史和成绩 &更有无奈的现状
“我父亲的时代是山东摔跤最为鼎盛的时期,那时候大观园一带是全国著名的跤场,和趵突泉、大明湖齐名,是游客一定要观赏的项目……”说到这些,谭强有着抑制不住的自豪。无论是聊起中国跤的历史,还是这些年谭强带领徒弟取得的成绩,谭强脸上都充满着自豪、喜悦以及莫大的欣慰。然而说到中国摔跤发展传承的现状他显得无可奈何:“中国式摔跤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在观赏性上是其他类别的摔跤不可比拟的,它典雅、优美而且具有东方神秘的色彩,完全有理由在中国乃至世界进行推广。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都在全世界有了广泛的支持者,中国跤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在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中国式摔跤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然而,1993年却是最后一次在全运会上亮相,“在竞技性武术发展的同时,传统武术被关注得太少。”谭强说。他对中国跤日渐没落的现状很不理解,甚至感觉痛心疾首。我们都知道,在奥运会上有代表西方的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也有韩国人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空手道等,按理说,中国式摔跤也可以称得上是代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2008年中国也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种类繁多的运动项目里面却没有一项属于中华民族的运动,这是一件刺痛人心的事情。
说起中国功夫,那也是让世人尊崇,极具神秘东方特色的一项运动,而中国跤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国技项目,“在海外我们听到看到的也都是韩国跆拳道,日本空手道的武馆,而在美国和中国有关的只有教武术的功夫武馆,可惜没有摔跤馆,”谭强惋惜地说。“其实国外有一些对中国摔跤有了解的人还是很对此感兴趣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观看了一次中国摔跤表演之后,便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之后巴黎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中国式摔跤巴黎市长杯”国际邀请赛,并且有很多国家参与。目前在国外例如法国,美国、意大利、新加坡、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都有中国式摔跤运动的开展,可以说已经遍布全世界了。”
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谭强说,“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都广泛开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是奥运项目,扩大了影响。因此只要中国式摔跤进入奥运会,相信也同样会被世界各国接受和推崇。”这个目标很远大,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中国式摔跤流传下去,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谭强说,“推行中国摔跤走向世界是我一生的信仰和责任,如果未能将中国摔跤这项运动很好地传承发扬下去,将是我们这些中国跤传承人的耻辱,也是有失中国人尊严的事情!所以,中国跤进亚运是必然,进奥运是希望!”
身居陋室 &无怨无悔
对谭强老师的这次采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却执着而勇敢的民族文化传承人对于信仰和梦想的坚定。听到过他的亲朋好友对他如是朴素的评价:“这些年他自己负责学生吃喝生活、全国比赛等费用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要不早就住上好房子了。”虽然是调侃,却让人感觉沉甸甸的。
如今谭强夫妇为了孩子读书一家三口在北京一个筒子楼小区租了一个简单的一居室,对于自己现状,谭强无怨无悔,但是对于中国摔跤的现状,离谭强的理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对于未来,也依然是抱着不放弃的勇气。
目前由谭强参与编写的小说《洋片人生》正在筹备改编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将是中国摔跤在全国通过媒体大范围的一次展示,是中国跤的一次新希望,将是中国跤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新突破。他希望中国摔跤能被更多人接受,也呼吁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以及政府的支持,能让这项古老的民族运动得以传承和发扬,走向世界。
编辑:liuhua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武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