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喜欢就中医,中国传统文化武术资料武术等话题发表自己的

65被浏览3,854分享邀请回答39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关于中医的点点点:作为一个中医科研人员的一些感想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290026人加入此小组
关于中医的争论向来是网络上的热点。作为一个中医内科学专业背景,现在又从事着中医临床试验工作的人员,我向来不太愿意参与到这些争论当中。或者不仅仅是我,绝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和西医临床医生都不会愿意参与到这样的争论当中去。就我而言,参与这样的争论根本无从谈起。
中医是一个及其复杂的体系,有太多难以厘清的东西,但这无碍于它在中国的实践。我的意思并非说这些模糊的地方不会影响中医的实践,而是说无论这些模糊存不存在,中医的在中国的应用实践一直是个事实,至少暂时无法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同时,中医人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至少,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学历较高的一个学术范围内,科学思想、研究手段、逻辑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些人可以认为其中的一些研究匪夷所思,但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的“中医”,在执业中医师、中药企业、中医院校、中医研究机构这个范围内的中医,和西学东渐以前的中医、民国初年的中医。已经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景象了。这并不阻碍一些人树立起自己认识里中医概念的靶子,是攻击也好,是支持也好。只是这样的争论,距离问题的根本太远太远,恐怕对中医和国家很难有太大的意义。
事实上,中医内部的学术争论恐怕远远比外界的争论要激进、激烈得多。而且这些争论真真实实的在影响着医疗卫生决策,涉及人力和经费的分配,行业的发展。而这些中医人几乎从来不会拒绝和其他学科研究人员的科学探讨,而且在许多方面展开了合作。
而对于所谓“谣言”,普通人群的医学知识中恐怕是谣言最为泛滥的领域了。中医虽然有许许多多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但同样不能免于谣言的中伤。然而有关于中医的谣言是最难破解的,因为中医的范围太庞杂,难以定义。很多时候,中医从业者自己也被一些吹捧的谣言哄的飘飘然了。成为了权威的谣言传播者。
发表以上感想,是因为看到这里确实活跃着一些具备充分的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果能够有一个大家希望的真正的理性和科学思考的环境,我很愿意加入对中医的科学探讨。但如果这里也无法维持这样的一个氛围,我宁愿闭嘴。
下边,我列出一些有关中医和医学研究的常见误解(我宁愿称为误解而不是谣言),和大家慢慢讨论。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全对,但我相信,这样的讨论是有意义的。1、中医认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
在中医的文献中,中医治疗的目标是病本,而不是表述为中医可以治本,中医也谈治标。这里的标和本都是指的治疗干预的对象,在不同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策略。2、《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圣经
黄帝内经确实是中医很重要的一本著作,这是因为这本书几乎是中医历史上有关生理病理描述的唯一专著,没有第二本可以选择。黄帝内经中有关药物治疗的内容很少。中医对《伤寒论》的依赖比对黄帝内经更甚。黄帝内经对针灸更有指导作用。3、中医的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古代认识和描述一切自然事物的方法和理论。在中医实践中有大量应用,但不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的治疗还是基于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4、中医认为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
中医可能确实没有完全把握所有药物的毒性,但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谈药物的毒性,按毒性分为上中下品。要不也不会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的说法。5、五行配五脏,或者经络是中医的核心理论
自古以来,这就是泾渭分明的两派,有些中医支持经络辨证,有些医生支持脏腑辨证。一般的来说,外感疾病用经络辨证,内科杂病用脏腑辨证。根据疾病选择方法。中医这个大体系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理论,但落实在实践中,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回事。6、中医理论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发展变化
相反,一直在变,从六经辨证为主,到脏腑辨证为主,到卫气营血辨证,加上八纲、气血津液辨证等等。选择怎样的辨证方法一般是根据疾病决定的。7、中医认为什么病都能治好
中医从来都有死症,只是在这个体系内,什么疾病都能给出治疗方案来。8、历来中医在民间
从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角度认识,这没错。但是中医发展一直是官方推动的。传说中有关的神农、黄帝是官方,张仲景传说是长沙太守,王叔和是太医令,唐代官方修本草,宋代官方修书,颁布局方等等……古代有专门介绍民间中医的书,比如串雅。9、中医反科学
自从西学东渐以来。主流的中医学术界一直想的和做的是怎样用科学发展中医,而不是排斥科学。10、中医拒绝疗效检验
主流中医学术界一直想弄清楚中医疗法的疗效所在。问题和困难出在研究技术上。中医疗效的评价方法近十年来一直是最热门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11、中医不做科研
随便上网查一下就知道这是无稽之谈。12、中医不懂RCT
自从循证医学传入中国,就在中医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的循证医学领域有大量的工作在中医领域展开。既往临床研究的薄弱和技术困难才是疗效证据不足的原因。但在理念和方法学上完全没有障碍。中医领域有专门的循证医学人才培养。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中医至少中有一大批人比方博士等要了解临床试验,并有大量实践。13、上市中药不验证临床疗效
目前除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外,所有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上市前都要经过RCT的验证。这是法规上的要求。尽管如此,在研究方法上依然存在缺陷。14、中西医结合毫无进展
业内人士对进展的期望显然和旁观者不在一个层面上。但现状是,中医医疗基本上是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医治疗。就连中医骗子们都会说“我能治愈癌症”。问题是,传统中医中没有“癌症”的概念。谁要现在说,中医可以治愈头风病,估计没有人会理睬……中医的现状就是已经和西医的诊断不可逆转的结合,连最基层的村里都一样。……
类似的东西有可能有许多许多,我难以一一列举。相关内容没有展开,大家可以就感兴趣的点讨论。我的意见无外乎是,在当前中医的争论中,在中医专业人员看来,恐怕是“谣言”漫天飞。尽管大家愿不愿意承认,但对中医学术领域相关认识的不足显然会阻碍对中医的科学和客观的探讨并得出结论。最后只能沦为针对那些没有科学素养和行业边缘的草根中医的纠缠。
这很难说真正能让人有所进步。
+ 加入我的果篮
1-8都是在讲中医理论,我是“外行”,你们对疾病的认识是阴阳五行、寒气邪气还是任督二脉之类的狗屁胡扯我不想跟你搞明白。从9开始是中医与科学的关系,我一条条批驳。9说中医不反科学。可笑,中医从来就是反科学的。去微博找找各大“名医”对于循证医学“狭隘”性的批判,对于“西方标准不能用以评价中医”的“原则”的坚持,就可以看出中医多么反科学。10号称中医不反对有效性检验,但“问题和困难出在研究技术上”。楼猪啊,你何不明说目前绝大多数中医疗法的“有效性”无法获得验证呢?11认为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的非双盲实验也是科研,我只能笑而不语。之前被发现的《福建巫医药》上刊登的指甲画十字治疗麦粒肿的神文历历在目。12是呀,中医太懂循证了,懂的连双盲都不做。13你们敢把“中成药”中之前就被验证过有效的西药成分去除掉么?14如果对治疗方法有效性的检验的制度加以严格,我相信“中西医结合”这个领域根本不会存在,中医本身就不会成为正规的医疗途径。
支持楼主,觉得很多业余的”中医粉“是在害中医,每当你谈到科学时,他总回避,甚至将中医冠以”哲学“的头衔,这真不能让人信服。。
楼主写的是果壳网最中肯的了很明显楼主和那些脑残喷子不是一类人
中医内科学博士
其他国家也有典型的传统医学,比较成体系的是印度的吠陀医学。欧洲也提“传统医学”,但指的是和他们的传统医学一脉相承的现代医学,另外有散在民间的偏方之类。非洲、南美的传统医学也会被本地人重视,整理情况我不太清楚。总的来说,比较成体系,较为完整保留,有相对较为规范的管理,从国家的层面重视,又能够拿出一大笔钱来支持研究的,并主动向外宣传的。也只有中医有这个能力了。在接受现代医学以后,中国在对本民族传统医学的保存、研究和应用方面,毫无疑问是走在最前面的。此外,我们认为的中医,实际上是人为的大了民族的烙印的。韩国的韩医和日本的汉医,从理论体系上和中医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在国际上他们主张采用东亚传统医学的名字而不是中国传统医学。由于当中涉及很多的利益,以及中医在其中的绝对优势地位。目前在国际上“中医”提法尚处于上风。国内还有民族医学的提法,比如藏医、蒙医、苗医等等,国家的政策是鼓励所有民族医药的发展,这些医学体系和中医有相通之处,但分布地域较小的民族医学有明显的当方特色,和中医的关系可能还不如韩医和汉医近。6楼的几个问题,我的意见如下:中医理论近百年来的发展是有的,但是尚无系统整理,至于是不是进步,也许目前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比较典型的是证候理论的发展。这些发展的机缘在于国家开展中医高等教育,短时间内对中医体系进行了整理,其中“辨证论治”,被当作特色强调。辨证论治这一理念虽然在传统中医中有体现,但是近代才单独提出的,也从未被高到现在推崇的位置。辨证论治的思想确实体现了中医的特色,但随即发展成为证型体系,失去了传统中医对疾病动态认识的特点。因此被一些学者诟病。目前,许多学者主张“病证结合”的体系,但这个病已经是西医的“病”了。总之,对病的关注目前重新被学界重视起来。传统中医的国学造诣是个模糊的概念,因为国学和中医一样是个不太清晰的概念。总的来说,古代中医既然能读医书,大多是文人出身。他们的学术背景对他们的医学观点有很大的影响,比较典型的如道医、儒医、佛医等等,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中医体系的一部分,但不能说谁才是正统和最重要。中医理论的几次大发展在我看来主要包括金元时期从伤寒和外感统一天下到对内伤的重视,以及明清从外感疾病从伤寒到温病的发展,对血瘀的重视是从清的王清任开始,来源于解剖的实践,影响比较大。唐以前的医学资料存量很少,发展脉络已经不是很清晰了。可见,中医的几次理论大发展还是以对疾病的认识为脉络的。与其同时代的文化学术繁荣,提供了人才的基础。所以在我看来,中医的理论发展还是以疾病和治疗为核心的。现代其实也有很多人提出了新的理论,只是影响很局限。火神派的出现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在学院派为主流的学界基本上是持反对态度的。一部分人认可那几个代表人物的实践,但反对其扩大应用,另一部分人从根本上反对火神派的主张。十一五期间曾经给李可立项资助课题,但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我推测问题还是出在研究方法学。此外,络病学说在学界发展较快。针灸领域影响较大的是针刀,但国内外针灸界都基本认为他们属于外科的范畴了。近年来新疗法新药物不胜枚举,也有很多有相应的理论整理,但影响较大的还是上面说的这些。类似于“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相互作用的历史和机制”在科研方面算是软课题,其实类似的内容很多人都有论述,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有个确切的结论。但从现状看来,实践中被接受才可能真正对理论发挥作用。所以我的观点是:抛开现代医学的影响,发展是有的,进步很难说。顺便说一下你说的中国哲学,其实很多人都把哲学局限在学术领域了。近现代中国哲学最大的动作其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进、中国本土化和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修正,这种哲学的发展切实的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可以类比一下佛学在中国的发展,很多年以后再回头看,会是很震撼的一件事情。
中医内科学博士
五行不管有多不靠谱,需不需要定量取决于中医临床实践中怎么用。问题是中医实践中并不用五行的程度评价,所以这只能是一厢情愿。阴阳是需要用到程度评价的,比如阴虚,阳虚的概念。所以确实有人会去做阴阳的量化研究。中医科研领域内的量化研究目前比较用的最广泛的是量表的方法。临床研究领域最活跃的主题是证候研究和疗效评价研究。临床的证候研究(区别于基础的证候本质研究,现在已经没那么热了)一般使用数学方法分析临床数据,找到证候存在的依据和特征,构建量化和诊断标准。疗效评价研究就是大家耳熟的随机对照试验。对药物的研究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目前有比较明显的药物研究和临床研究脱节的现象,在圈内很受诟病。中医的疗效评价远远不仅仅是围绕草药。中药汤剂疗效评价为了质控现在一般用配方颗粒,然后就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针灸。欧洲的针灸研究十分活跃。当然,中药研究是一直是传统的热门领域。
中医内科学博士
我上边的回复应该还算清楚,中医没有拒绝量化研究。中医体系内目前量化研究使用的方法学主要是量表,还包含一部分尺度研究。之所以说中医不会进行五行的量化研究是因为中医里没有用到五行的度量,所以无从量化。中医有时后会出现比如“木亢”,这样的说法,使用木指代“肝”,肝亢又是“肝阳亢”的简写,所以可以进行肝阳的量化研究。关于证伪,可以在另外找个主题说。中成药里产西药的情况确实有,但这是中药生产企业的行为。这就是中医模糊的麻烦。你没法说这事中医临床和理论体系范畴之内,又不能说不是“中医”,在这里“中医”变成了几个相关行业的总称。而且,中药掺西药的动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容易想明白的是中药企业并不承担着证明中医合理的责任,中国的新药体系里也没有反对中西药复合制剂,但这种制剂在注册申请的过程中会增加要求,提高注册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并不掌握中药临床的知识,“有效方药”(姑且认为可能有效)的知识产权转让也需要成本。注射剂是现代医学我认可,中成药出现的很早,恐怕不能认为是现代医学的产物。另外,中成药的用量也是因人而异的,只是没有汤剂那么灵活。我想我们的讨论只针对实际情况,而不是某个人的说法。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1-8都是在讲中医理论,我是“外行”,你们对疾病的认识是阴阳五行、寒气邪气还是任督二脉之类的狗屁胡扯我不想跟你搞明白。从9开始是中医与科学的关系,我一条条批驳。9说中医不反科学。可笑,中医从来就是反科学的。去微博找找各大“名医”对于循证医学“狭隘”性的批判,对于“西方标准不能用以评价中医”的“原则”的坚持,就可以看出中医多么反科学。10号称中医不反对有效性检验,但“问题和困难出在研究技术上”。楼猪啊,你何不明说目前绝大多数中医疗法的“有效性”无法获得验证呢?11认为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的非双盲实验也是科研,我只能笑而不语。之前被发现的《福建巫医药》上刊登的指甲画十字治疗麦粒肿的神文历历在目。12是呀,中医太懂循证了,懂的连双盲都不做。13你们敢把“中成药”中之前就被验证过有效的西药成分去除掉么?14如果对治疗方法有效性的检验的制度加以严格,我相信“中西医结合”这个领域根本不会存在,中医本身就不会成为正规的医疗途径。其实我很纠结回不回你的帖子,涉及的问题很多。我先简单的说。找个机会详细解释。你说的9,涉及“中医”,名医也是中医,我也是中医,中医科学院也是中医。“名医”反科学,我不反科学,中医科学院把名字改成了“科学”。那你说中医是不是反科学?我欢迎你的论证。10 我称述的是中医没有拒绝疗效检验,所以只要有中医接受疗效检验的例子,这个论述是成立的。而与有杂志发表了怎样的论文无关。11、实验室研究为什么不是科研?非双盲试验为什么不是科研?欢迎论证。 12、循证医学和双盲试验是什么关系?什么情况下做双盲,什么情况下不做双盲?欢迎论证。13、如果你只是提了一个问题的话,我回答我敢。这有意义吗?你能证明所有上市的中成药都掺入了西药成分吗?欢迎论证。14、中医的存在是历史现实,有中医就会有中西医结合。你如果想实现的是一纸禁令让中医从世界上消失,不太现实。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宣称“中医正在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不能使中医免受攻击。中医本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医无法摆脱的“原罪”。西方近现代思想的原则就是,凡与自己不同的一概是无价值的,这一点不同于佛学。黑格尔就曾宣称中国传统思想是垃圾。(讽刺的是,当今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水平最高的,要么是旅居海外的华人,要么是西方汉学家。)西方科学学科体系的门不是这么容易进的。这背后的水有多深、八卦有多劲爆,恐怕有再多的科学社会学研究者也挖掘不完(可惜中国目前这门学科发展水平很低,大环境也差)。没有哪个学科可以避免攻击,没有必要刻意避免。我发的主帖只是想澄清几个所谓的“谣言”。中医没有必要也没有动机进入“西方科学学科体系”。事实是某些人以不在“西方科学学科体系”内而否定中医的存在合理性。此外,事实是,中医对使用西方科学方法来研究总体上是持开放态度的。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看了之后感觉中医好乱,好空洞。1、标本?就普通感冒中医看何为标何为本?2.《伤寒论》是内行圣经?信则有不信则无?3?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什么?4.神农尝百草?是真事吗?毒都是可以尝出来的吗?5.大体系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理论,但落实在实践中,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哪是不是可以再分细点呢?中一,中二……?和中国武术一样门派林立,上台都是街头流氓厮打?太长不吐了……呵呵首先,可能我说的比较乱,但如果因此判断中医比较乱,这个逻辑我不赞成。论坛上发帖,我尽可能说的内容多一点,而且也说了是简单的举例,具体的内容要解释起来,需要一些时间。事实上,我自己也觉得中医很乱,但不空洞。1、标本的解释,用通俗的话说,病因是本,结果和外在表现是标。如果用感冒,用西医打比方,上呼吸道感染,在不考虑人体免疫力的情况下。致病菌是本,症状是标。标本的说法是治疗策略的问题,“治病必求其本”在这里就是要清除病原体。急则治其标,意思就是说如果这个人一边感冒一边头疼得很厉害,但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还不清楚,可以先用阿司匹林缓解疼痛,救个急。2、《伤寒论》确实一些人摆在了很高的位置,但不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信不信都有治好治坏的时候。温病学的发展就是因为发现伤寒论的方子没效了,才发展出来的。3、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什么?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阴阳、病因、病机、简单的说就是中医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内容。4、神农尝百草,我也说了是传说,是不是真事我不知道,无据可查。毒为什么藏不出来呢?你如果非得把尝理解成尝一下味道,也是可以尝出来的。一些毒草尝尝嘴和舌头就肿了。砒霜尝尝也是要死人的。5、不分中一中二,分针灸啊、方脉啊什么的,又有寒凉派啊、攻下派啊、温补派啊什么的。不同的病也可能用完全不同的理论,完全不拘于理论的也有。6、门派林立是真的,但不像武侠小说里那样有组织有纪律,也不会像街头流氓一样打打杀杀。相互瞧不上的有很多,就像诸子百家那时候一样,留下了很多故事。现在的学界也一样,包括西医。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支持一下LZ。我一直认为中医的问题之一就是:真正做事的人,出来说话的太少了。我是持废医验药观点的,但是我也希望中医界的正统人士多发言,多澄清,让大家知道中医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这样围绕它的讨论才能健康进行,得出的结论才能靠谱。要知道,竖稻草人,批假靶子,是辩论中非常令人讨厌的伎俩。很多反对进化论的人,他们口中的进化论简直不堪入耳,与真正的进化论相差甚远。中医也有同样的问题,只不过关于中医的稻草人,大多不是反中医人士竖的,而是那些满口跑火车的假中医专家和脑残粉们竖的(猪一样的队友就是说这个)。而想要认真讨论这个问题的人,对稻草人是没有兴趣的。不过由于体系内的人发言不多,声音不大,很多人真的误以为阴阳五行、名医偏方的那一套就是中医。这篇文章改变了我对中医的一部分认知。不过我仍然持废医验药观点。不想展开说了,这里已经有人和LZ交上火了。希望双方保持辩论中的风度和冷静。另外很感谢LZ此篇分享。感谢你的认可,我发贴的目的不在于支持中医,不都说中医学院派才是中医的掘墓人吗,呵呵?我只是想澄清一些误解。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这里不是谣言粉碎机吗?我也不会想和谁交火,没那个热情、也没那个时间。那些过于激烈的人,我觉得有必要就回两句,没必要就不会说什么了。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西方科学学科体系下,各学科的边界是明确的,传统上各学科之间有一种默契,不会相互插足(也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跨学科研究”)。边界明确,一个人属于“圈内”还是“圈外”一目了然,这样就容易形成攻守同盟,“圈外”人士想要质疑一个学科的某些基石性的东西,必会招来围攻。所以这样干的人很少(但也有,上世纪末西方学术界爆发的“科学大战”就是一个最近的例证)。中国自古就没有学科边界的概念。五四以后效仿西方强行对传统学术进行划界,但结果有目共睹,至少就中医而言,要想把它从中国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单独划出来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中医目前是没有明确边界的。这就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江湖骗子可以随意标榜自己是“中医”,二是任何自认为对中国传统思想有认识(至于这种认识是从哪里得来的,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的人都可以没有顾忌地发表评论,根本不用担心这会招来什么反击。再加上二者目前在国内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所以中医面临的处境非常复杂,可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医体系是开放的,而它所面对和迎接的却是一个封闭、排他的体系。这也是中国传统学术境况的一个缩影。这个观点我不太赞同。西方科学学科体系边界也不是很清晰,交叉学科很活跃。可以随便举一些例子,比如和临床研究相关的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又比如概率论、统计学、信息学、数据挖掘。如果说大学科的边界,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他们不会相互攻击彼此根本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根本,比如数学。此外,离得比较远,比较新兴的学科也可能受到攻击,比如心理学、管理学等。但总的来说,毕竟在同一个文化下成长出来,主要是研究方法上的抨击,我以我觉得还是在科学的范畴之内。文化的冲突是最复杂的,尤其是这两种文化处于不同的阶段。中国文化和中医面临的困境背景就是如此。中医有自己的问题,当他没有一个统一的学术体系的时候,比如一个全国性的学会来商定某些事情(不是现在的中国中医药学会在短短的几十年就可以完成的),无人充当学术裁判和协调学术争议。另外,传统的中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研究方法学,这些都制约了他的发展。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也对这种肆无忌惮的批评和混乱的学术氛围(包括业内)感到无所适从,但后来想通了。这是学术活跃的体现,正因为中医是中国原创的学术,众说纷纭比死气沉沉好,否则这个学科就真的完了。关键是要最终形成一个达成共识的机制。不仅中医,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还在进行着,比如我昨天提到的中国哲学。这个三千年才遇到的大变局,不会是短短的几十年就能完成的。就像欧洲文艺复兴,持续了几个世纪。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3、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什么?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阴阳、病因、病机、简单的说就是中医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内容。这里我抱有疑问哈 说的不对请见谅1腑脏,有人说中医的腑脏不是解剖学上的腑脏你怎么看?2经络 如何证明经络的存在?事实上中国人研究经络上千年了 但是目前确凿证实存在的文献屈指可数,这是何故?3阴阳 问题同上基础上的东西如果都是疑问重重的话 不得不让人对这座地基都不牢靠的大厦心生疑窦了。你的疑问很能理解,我今天没有时间细说,先简单回几句。在我看来,医学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是人、疾病和治疗手段,中西医皆如此。医学的一切都建立在这三者之上。否则是空谈。脏腑最开始指的是解剖学上的脏腑(不是现代解剖学的脏腑,西医的名称翻译是近代的事)。后来脏腑演变成了体系,现代中医的认识是“脏腑”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体系,比如说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就是对体系的描述,然后是功能与体系的对应。类比西医可以这么理解,西医把人体脏器分为几大系统,比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等。西医是以功能为系统命名的,但不意味着消化系统中的脏器只有消化的作用,而别的脏器不参与消化。而中医的这些系统是以核心脏器命名的。受限于观察手段,中医对单个脏器功能的了解肯定不准确,但是这些生理功能本身是存在的。而且相互影响。2、经络在中医内部也是一个谜,中医自己的文献没有说清楚过,我个人的观点它是对一些生理现象的推测(比如一个姿势久了手脚发麻的现象,又比如外周神经病变的麻木症状),后来不断在功能上理论化。3、阴阳是中国哲学概念,这个说起来会更复杂。但是可以简单的类比一下。有观点认为中医的阴阳大体对应现代医学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确实有一定的类似。及初步确定但却是指在应用和实践,并且认为有效。是因为我最上边说的原因。大家都认为习惯和简单的认为是理论指导实践,其实是具体的客观实在在指导实践,理论只是一个中介。指导医学的客观实在是人、疾病和治疗手段。
中医内科学博士
64楼,72楼,75楼提了很多问题,恐怕需要花点时间阐述。晚上到现在一直在忙。我先各挑三位几个不太麻烦的简单解释一下,其他的慢慢来。先挑64楼的几个问题说说4、关于广告中对副作用的宣传。那是广告词,不是学术表述。也很难说“害群之马”,因为很难说他们和中医是同一群。广告夸大宣传的事情太多了。5、先回答一半信息不对等,病人很难鉴别医生说得对不对,看西医的时候也一样。不用说中医,西医也无法保证自己给出的是最合适的治疗。指南会每年更新,国内滥用抗生素,过度治疗很常见。这个事情可能只能说暂时无解。6、简单的举个大概的例子伤寒用六经辨证,温病用卫气营血辨证,杂病(现在的各种慢性病)用脏腑、气血津液辨证,针灸肯定是经络辨证,八纲辨证是基础。不同类型的病用不同的辨证方法,理论也不太一样。7、古代可以不治,现在不行了。西医也不让安乐死。关于疗效评价的问题以后专门来谈。72楼的问题1、3比较复杂,之后细谈2也比复杂,可以先简单的说说。“用自己的理论修正”不知道是不是“修正自己理论”的意思,温病学说是典型的对伤寒学说的修正和发展,起因是发现疾病和伤寒论描述的不一样而且伤寒论的方子不管用了,这个将来可以细说。我理解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会不断地调整的,但这不见得和它存在的意义有关系。75楼的问题1、先讨论一半。火神派的争论还没有上升到RCT的高度,火神派爱用附子,而且量很大,中医一直知道附子是有毒的,而且处方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反对的理由一是觉得这样对病人太危险,而且一方一法应付百病不符合中医的基本原则,另外是理论的争议。2也是和评价有关的,之后专门谈一下。这两天会比较忙,上网没准点,回复可能不会那么及时。关于疗效、安全性评价、FDA的问题比较集中,之后专门讨论。早上要正常上班,上边的几个问题浅尝辄止,抱歉。
中医内科学博士
抽空简要回答两个问题:86楼:最常用的依据是药典,药典规定了常用中药用量。超量使用如果出了事吃不了兜着走。但药典的规定很多时候和传统实践相悖。但现在以药典为准。诊疗规范路径是有的,但不是有效的法律文件。做不了法律依据。中医医疗事故除了超药典用量用药,常见的还有不认识西医疾病而误诊延误治疗。87楼:《思考中医》和作者本人的观点在主流中医范围内是反对意见居多的。虽然不可否认书中有部分积极的地方。89楼的试验欢迎大家作,并把结果发上来。93楼:1、在临床研究领域,双盲不是总能实现,所以视为疗效评价金标准的RCT强调随机和对照,盲法只能尽可能的实现。西医领域的研究也一样。2、双盲是为了避免实验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可重复性原则和双盲没关系。相关内容将来用专帖介绍。有兴趣的人可参考ICH指南E9 STATISTICAL PRINCIPLES FOR CLINICAL TRIALS。国内的文献可以参考《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中医内科学博士
降降火。争论可以,没必要争吵。分歧很明确,就事论事就好。文字游戏无助于得到答案。研究采用怎样的设计取决于研究目的,II期临床试验中,不要求双盲,甚至不一定采用随机对照。中医有没有做过双盲研究也很好解决,上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上查一下就知道了。
中医内科学博士
先回答64楼的问题1、中医如何描述和解释一个疾病1)首先是对病因的认识,中医把病因归为3大类,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具体的内容如下:外因一般是指的外感六淫,六淫的基础是六气,分别问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六气指的都这六者。这一病因理念是,六气是外界的自然存在,当这六种自然存在处于过度状态是,会导致人体的疾病。六淫就是外邪。导致的疾病叫做外感疾病。内因一般指的内伤七情,七情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中医认为情绪过度也会导致人体疾病。不内外因指的上面两种情况以外的病因,常见的有饮食不节、金创外伤、房劳过度、蚊虫叮咬等等。看起来内因和外因定义明确,但实际上不内外因导致疾病是很多的,相比之下内伤七情较少。2)病机简单地说是疾病发展的机制,相当于西医的病理,但使用中医概念描述的。3)对疾病过程发展的认识发病以后,疾病可能发生传变,笼统地说可以从一经传到另一经,一脏传到另一脏。一般不会说一经传到另一脏。中医经和脏是有联系和对应的。所以经络学说以经络威刚,脏腑学说以脏腑为纲,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他们是不同的理论,中医的脏腑是系统的原因。4)对证的认识其实这是一个疑点。中医现在严格的区分证和症,但在古代医术里头没有那么明确。但现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可能导致不同的疾病表现的共同的病理机制的概括。对证的认识现在很有争议(也可以理解为认识混乱、也可以理解为学术争议,文字游戏而已),所以现在证候学研究非常活跃。证其实也好理解,比如西医中细菌感染可以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导致肺炎、可以导致腹泻,还有很多别的。这不同的病有共同的机制,而且有共同的治法。在中医中类似的机制就叫做证。但是要强调证还是阶段性的。用西医类比,感染、失血、过敏等最后都可能导致休克状态(不是俗称的休克,俗称的休克是医学里的昏厥),这也是阶段性的。类似的现象,西医没有单独作为概念提出来,但现代中医是作为重要概念关注的。以上是中医对疾病的描述的几个基本概念。举个例子:古代一个人受凉感冒然后加重成了肺炎,发烧,咳嗽、气喘,甚至咳出了部分血丝,进一步加重出现昏迷、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在伤寒论,用六经理论描述可能是外感寒邪,从表(太阳经)入里(少阴经),然后死亡。如果在后来脏腑理论描述可能是外感寒邪袭表,发热,然后传到肺,导致肺气上逆出现咳嗽,然后邪犯心包,进一步加重导致气脱,阴阳离绝而亡。在温病学派,可能是寒邪侵犯卫分,然后出现气分大热,然后热入营血,阴阳离绝。这是用中医中三种不同的理论和辨证方法来描述和解释同一个过程。可以看到,里边有一种出现了阴阳,三种都没有出现五行。病是由于外感寒邪导致的,成为外感病。在治疗上中医理解为要“祛邪外出”。所以治疗策略是在疾病的第一个阶段,阻断外邪从表传入肺,如果已经到肺了,继续阻止向下一个阶段传变。阻断传变,驱邪外出可以说是治疗外感病的一个基本策略。如果外邪入里太深,可能就赶不出去,只能等死了。这个可以结合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理解。你举例的“火盛”指的六淫中的火,不是五行中的火。气虚和阴阳五行没关系,滋阴和阴阳有关系。以上作为例子解释中医对疾病和治疗的解释和描述。涉及三种理论。但在治疗上,中医只需要知道,遇到一个受冷外感发热的人,有什么症状的时候,用什么方子治疗,就可以处方了。方子有疗效是经验的积累,用方指征是疾病、阶段和症状。理论用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还解释药物为什么有效。但很有可能完全不干涉判断与治疗。阴阳五行更多的是用于描述中医的生理学以及对疗效的解释。在诊断、治疗中一般很少体现。这一段完全是为回答64楼
的第一个问题。不涉及论证其中的科学或合理性。
中医内科学博士
继续 64楼 第2个问题已经简单地回答过了。一般传统的印象是西药副作用多,中药副作用少。如果从不良反应上报的数据看也是这样的。但其中有几个问题。1、中医认识到了一些副作用,也提出了一些副作用的解决方法。复方治疗在这一点上是有所考虑的。比如:服用传统的阿司匹林,出现了胃肠道刺激。西医会记录为一个不良反应。中医也认识到一些药物有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但他没有定义“不良反应”。而是把药定义为性寒,一方面主张少用,否则会伤胃。另一方面,用其他药辅助克制,最常用的是甘草。对甘草的描述可能是“和中(中指的中焦脾胃)”、“调和诸药”。所以中药的一些不良反应,在中医体系中是以药性而不是不良反应出现的。2、药物不良反应数据主要来自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西药全世界都在报,中药基本上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报,而且中国医师不良事件报告意识没有欧美强。所以即使数据上体现西药不良反应多,也无法说明两者差异。这个命题的真实情况也无法考证。所以如果广告说“中药的不良反应少”也不能说没有依据,但与中药是天然药物、中药用了几千年关系不大。第3个问题学习过程不能只理解为理论学习的过程。医学领域,临床医师的临床实习很重要,而且种临床经验而非理论掌握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传统中医体现为跟师侍诊,现代医学体现为临床实习。中西医中都有复杂的理论,作为普通人,没有必要去深究,有兴趣好奇的,了解一下就行了。作为病人,应该普及与配合治疗相关的。对于疾病知识的认识,中医的是古人的认识,现在只对中医大夫看病有用,病人应该学习最新的疾病认识。普通病人不可能从专业角度去辨别医师的好坏,一般都只能建议去正规的医疗结构,用正规的药物。适合的治疗问题我之前简单回答说无解,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再理论上是有解的。就像我们现在的医保政策,超范围用药和超量用药医保拒付,从大夫工资里扣,以确保大夫给出合适的治疗。所以这种确保不是由患者,而是由其他机制发生作用的。但医保机制的前提是医保对合适治疗的定义是合适的。考虑到指南经常更新,且医保政策不仅仅从学术角度考虑制定。往往导致的是患者得不到合适的治疗。这就是实践中无解的原因。我说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往往是类似的情况,也不是说理论和实践无关。
中医内科学博士
64楼的第4个问题就像我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的举例。不同的理论可能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一般来说,不同的疾病会采用不同的理论,这个基本上已经是套路了。但考虑到治疗手段本身可能来源于经验而不是理论,尤其是因为不同的理论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有的时候只是思维习惯)。所以会出现同一个病用不同的理论解释的情况,可能会开出不同的方药,可能会都有一些效果,可能都不是最优的方案。补充第5个问题的回答,死症是定义,在临床实践中要看医师的判断,而且人体是复杂的,有死症,但没有绝对的死症。所以提前放弃治疗是违反伦理的。同时,一般安乐死的指征并非是“死症”,因为人总是要死的。安乐死的指征应该是那些治疗只是给患者延续痛苦的情况。比如说,患者被诊断了肝癌晚期,但没有太多症状,我们知道是必死的,但是只是延续几个月生命的治疗是有意义的。如果患者是一个已经植物人,呼吸机支持的患者。但是没有其他任何问题。继续维持呼吸机下去,他可能能活很多年。但是他需要家人照顾,自己也谈不上有质量的生活,这种徒增家庭负担和患者痛苦的情形才是安乐死争议所在。第6个问题每个人对于中医是否有效的认识,取决于其对于“有效”这个概念的认识。“中医是否有效”本身是个伪命题,只能是中医的某个治疗方法治疗某个疾病是否有效。医学临床研究的结果是去伪存真,自然是有些有效,有些无效的。所以单纯的讨论中医有没有效没有意义。传统中医对有效这些的认识仅仅体现在症状减轻、消失乃至于不再复发。现代医学认识到了表面疗效中自然病程、自愈、安慰剂效应的情况。所以很大一部分中医疗效的争议是概念差异引起的。同时还有疗效指标的问题。在临床试验中,疗效指标是个关键。比如普通人只会说对慢性肾病有效没效,但治疗其实是多方面的。临床大夫会关心是对肌酐?对尿素氮?对尿蛋白?还是对消除水肿有效没效。对其中任何一个指标的疗效都是有效,但意义不太一样。很多时候会关心最重要的那个指标,而在临床上患者关心的是自己指标异常最明显的那一项。所以,对那个指标的疗效都是有意义的。对于患者来说,有没有效取决于有没有解决他的问题。假设一个头痛病人,在几个西医哪里都没看好,到一个中医大夫那里缓解了,药吃完了,他继续找那个中医大夫开方子,结果大夫出差了,换了一个中医,调了个方子,效果很快不明显了,继续疼。回到原来的情况,直到等到原来那个中医大夫回来,又换回原来的方子,又缓解了。后来完全不疼了,再也不疼了。我们看看全过程,中医解决了他的问题,他就会认为中医有效。你跟他说安慰剂效应,不成立,因为安慰剂效应在这些中西医大夫那都有,他可以除外。你跟他说自然病程,为什么换方后反弹了?用原方又有效了?你跟他说是巧合?几率确实很小,临床试验也是看P值的。没有临床试验,基本可以除外安慰剂效应,自然病程也不太符合,和他长期头痛的经验不符。巧合?如果统计学认为概率小于5%的结果就可以认为不是巧合了。在他看来,绝对心里认定P&0.05了。而且有随访数据,最重要的是解决了长期困扰他的问题。没有临床试验,随机对照双盲科学性什么的离他太远。他很难不认为中医有效。这种情况看来匪夷所思,其实在辗转求医的慢性病患者中十分常见。甚至可能之后他介绍另一个头痛的朋友去看那个大夫没效,他可能也会认为那个大夫其实水平也一般,是碰巧治好的,但不会推翻他中医有效的观念。可见,学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有效”和个人认识的“有效”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的有效可能对后者无意义,而后者的有效是个例,无法证明疗效,甚至因为个体差异无法推广应用。但是对其个人来说,100%解决了问题,是有效的。
中医内科学博士
64楼最后一问上市药不是指的在市场上流通的药物,而是指通过向药监局注册获得生产上市许可的药物。我们在药店买的,回去煎服中药一般称为中药饮片。传统医学对药物(现在最常见的是中药饮片,中成药也需要注册上市)的疗效和安全性认识一般来源于经验的积累。饮片不会需要注册的基本原因是,第一,中医很少但用一种中药治病;第二、饮片很多是个体采收的,没有人会投入经费注册;三、饮片很多是药食同用的,不见得以药的形式流通,注册没啥意义。中药饮片最大的问题是,很多确实是有毒的,但基本上像非处方药一样,能随便买。这是管理上的一大缺陷。西药理论上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前者凭医院处方,后者不需要处方自己可以买。这个规则在我们国家执行不是很严格,但毕竟很多有毒西药根本不走药店的途径。但饮片不一样,没有严格规定,自己滥用的情况很多。这是一个管理的问题。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确实天生有不同的特点,注册要求的临床试验也不一样,这个后边再介绍。
中医内科学博士
回答一下 中医一开始就是标本同提的,而且主张“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这是内经中的话。我理解是,治病一定要找到(或解决)根本原因,而根本原因是阴阳。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这里的阴阳是人体的阴阳,中医虽不知道细菌病毒,但至少已经知道疾病可以由外界因素引起,为什么还要说根本是人体的阴阳呢?原因是,中医的疾病观一直是人体和外界相互联系的疾病观。对于外感疾病,或者气候变化,哪怕说是现在的细菌和病毒,如果出现流行,为什么有的人病,有的人不病,有的发病早,有的发病晚呢?中医最终认为这还是取决于人体,有的人体内阴阳失调,所以抗病能力差,容易得病;有的人阴阳平衡,所以抗病力强,所以不容易得病。这样,中医把自己的健康观定义成了“阴阳平衡”而不是没病。那么对于一个感冒,中医的治疗思路不是把症状好了,外邪或者细菌病毒清除了,没病了,就结束了。因为阴阳失调可能还是没解决,所以应该继续调整平衡。中医重外在表现,是因为当时的观察手段只能观察外在表现,内在阴阳的本是通过观察外在表现推测的,这叫做“司外揣内”中医对于不同疾病的区分很有意思。中医的病名一般是主证,很模糊,比如感冒,但是证候很复杂,只要疾病表现有所不同,就可能辨成不同的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伤寒论》,严格的说疾病的疾病都在伤寒这一名下,但涉及到几百种不同情况,用不同的方子。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诸病源候论和古书上的病名记载也很复杂,但是后来逐渐倾向于以证统病,而不是以病统证。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果像现在西医一样,发现一种病原体就定义一种疾病,或者发现一个不同的疾病过程就定义一种疾病,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但无论如何,人体才是重点,中医本来就重视人体,在人体病理机制基本是有主线的,比无限制的定义疾病名称,定义这些病理机制范围要小得多。新的疾病会很多,但新的病理机制不会那么多。今后出现了新的疾病,只要看病理机制,那怕不需要知道病因,就能给出治疗。这就是中医重证甚于病的原因。这时来讨论邪气入侵就好理解了。邪气只是一个概括,驱邪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发汗、泻下,不同的邪也有不同的驱法,比如风邪从发汗,湿邪从利小便等等。我说的13中病因中,外感多,内伤的少,但是不内外因比较多。病因相同,导致的结果可能不同。与所在位置有关,比如同一个寒邪,在表、在里、在肺、在胃、在关节等等,都会是不同的疾病表现。还可能相兼为病,湿热、寒湿、风寒。两个或者几个一起上就对了。还会产生病理产物痰、气郁、血瘀等。这样就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现,使用不同的治疗。就这样,也确实发现解释不了的很多疾病现象,然后对这个体系进行了修正(好像有谁问过中医理论体系的自我修正来着?)。后来认为风寒暑湿燥火不仅可以从外来,也可以体内自己产生,于是分化出:内风、内火、内寒、内(痰)湿、内燥,但没有内暑。后来发现了传染现象,又产生了疫毒的概念。理论上确实人体正气足够就不会感染了,所以“阴阳充足平衡”很重要。这就是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成了中医调理的基础。但是由于病不仅从外来,还从内生,所以脏腑自身的阴阳平衡也很重要。这样脏腑和气血阴阳结合了起来,形成了新的病机。同时强调情绪的调理。进一步导致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还有五行,谢谢实际上五行一般只用来解释脏腑之间的关系,有些医家会用来推理治疗方案,有效的就记在医书上,没效的估计就不说了。现在管这叫发表性偏倚。总之大多数医家一般不用。
中医内科学博士
你说的这个实际上涉及医学史的研究了。其实很有意义,但是我觉得很难有突破。原因在于,研究医学史和考据的不搞临床,搞临床的不太关心考古。所以最后的意义是在医学史研究和文献的意义,很难影响现在的中医临床。我关注过马王堆医书和史记里仓公的诊籍。马王堆医书是文物,史记一直没有逸失。这两者应该很接近汉代医学的真实情况。《黄帝内经》虽成书于汉,但文献不见得是汉代的,且是后来重新发现的,不足以代表汉代医学。伤寒论内容上像汉代,但也是后来整理的,可能有很多文字错误。总体感觉,马王堆医书、诊籍、伤寒论完全像不同的医学体系。五十二病方基本上是疾病对方药,有经脉的文献,诊籍有脏腑辨证的痕迹,伤寒论完全是六经辨证。有不同医学流派存在的痕迹。虽然黄帝内经被人吹捧,但对中药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确实很有限。早期中医文献其实很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可靠资料,这可能对远流研究影响更大。
中医内科学博士
中医一直讲究平衡。对证的关注是通过观察疾病表现,这些表现不是症状,而是症状与体征的结合,一些现代医学看来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面色、外形、饮食、出汗、大小便、舌苔脉象、病程、伴随症状等等。所以同一个症状,比如咳嗽,也分很多种用不同的方法治。症状类似,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病,也有可能归做同一个病,但细分很多不同的证。不过说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完全是个误会。扶正的药太多了……中医的正气,大体被分为气血阴阳,补益药是中药中最庞大的一个群体了……还用举例吗?人参等一大堆带参字的、黄芪、附子、地黄、山药、枸杞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扶正。更有一批其实中医临床不太用但民间视为名贵的灵芝、雪莲、虫草、鹿茸之类的……研究也作了很多,主要看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在实验动物上药物试验来是现代医学的一种方法,西方怎么认为我不知道。但大概是因为过分执着于发现中医的科学原理,有一段时间中医的科研以动物实验为主,以至于中医学界一些老先生很反感,提出了“小白鼠点头中医就科学了吗?”的质疑,他们认为应该重视临床,从而对科学心生厌恶。实际上,老先生们的质疑没有错。那时还没有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方法学也还没有传入国内。动物实验有他的意义,但和人体肯定是不同的,动物有效人没效,人吃有毒动物吃没读的情况很常见,所以现在中医对动物试验不是很热情了,相反对临床试验比较感兴趣。但是处于初学阶段。动物实验是药物上市前研究很初级的阶段,叫做临床前阶段,然后是才后边烧钱的I、II、III期。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中医的动物实验热是老先生们很反感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大多经历了那个阶段,觉得要在动物身上验证在人身上用了几千年的东西,太没道理了。
中医内科学博士
提出的问题中医怎样开展正常的学术讨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我根据中医的历史分为两部分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时间上不用特别确定,要分开表达的原因是“现代中医”在做学术讨论时已经把现代研究和现代医学认识融入进去了。我想你更关心的在没有现代科学支持的前提下,中医是如何进行学术讨论的。进行学术讨论至少是需要有可供判断的依据,在以前,这些依据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自然观察2、临床实践3、文献记载4、一些业内普遍接受的公理(或基本原则)其中以临床实践为最终评判自从中医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就会有人不断的尝试从理论的角度推理出新的观点,然后应用于临床实践。或许现在看来这种个人假说直接应用于临床的过程很是冒险,但在医学伦理学发展到近现代之前,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总之,无论一个医家说什么,最后都可以通过在临床上实践来检验。与现在不同的是,在古代没有现在的相对完善的方法学,所以这种实践就是通过一个个单个的案例来进行的。比如说,如果是在疾病和人体认识的领域,某个医家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如果其他医家很容易能够找到自然和临床的观察事实来反驳,那么很可能引发不同意见的争论。如果是涉及治疗,一个医家夸耀自己发现了某种治法多好,其他医家有可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去,如果效果也很好,那么会成为支持者,如果效果不好,可能会成为反对者。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使用后疗效不好一种可能确实是疗法本身的问题,另一种可能是使用方法不当。这当中常常也会引发争论。有的时候,提出来的观点和既往的文献记载相左,也很可能导致争论,通过实践后可能会认为文献记载有误。但在这一点上,需要说明一下。由于中医直接学的是文献,而不是教科书。古代文献是不可能进行修改的。所以只能通过后来的新的文献来修正。比如在后来的文献中说,某某书上的某某之说不足为信。我原本觉得中医是没有所谓公理的。但是仔细想想,有一些原则确实是中医在理论体系中难以证明但已经被普遍接受的内容。可能不适合称之为“公理',但确实起到这样的作用。比如治疗要“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天人相应(中医一般用天人相应而不是天人合一的描述,意思可以大概理解为人体和疾病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变化有关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用毒药衰其大半即止”。从这些内容很理解“火神派”为什么会被主流中医反对和部分认可。无论何种疾病,如果说均为“阳虚”“内寒”病机,和大多数医家在实践中的认知是矛盾的;均使用热性药物治疗和中医“三因制宜”是相违背的。而且主药附子的用量现在的药典有明确规定,实际上是在鼓励超药典用药。而会得到一部分的人认可是因为,据说他们在临床冒险使用了类似治疗方案后,得到了比从前自己的治疗更好的疗效(他们所认识的经验疗效。)无论是火神派还是古代中医,谈不上学习和使用RCT的数据。但现在的很多中医已经懂得RCT,会尝试着在有资料的情况下参考RCT数据。但考虑到RCT本身在中医中应用的一些问题(比如难以双盲,无法很好地实现辨证论治,辨证标准的模糊),目前RCT在中医学术内的证据强度很难体现。而火神派本身的争论并没有上升到RCT的层面,对附子的药物研究有很多,临床目前仅停留在经验总结的阶段。设计相关的RCT也恐怕难以实现,因为超药典用药,几乎不可能通过伦理审核。第二个问题,关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关于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发现,现在有很多错误认识。这个需要一点一点说明。总体来说,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也取决认识手段本身。比如肾损害,一般是慢性、肉眼不可见。如果没有长期观察和对肾脏组织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的技术,是很难确定的。所以这种不良反应,在传统中医中受技术限制,几乎是不可能被发现的。其实,除了观察手段的进步,对不良反应的发现并没有方法学上的突破。不少人喜欢说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了大量不良反应的发现,其实不是。科技的发展确实扩大了不良事件的观察水平。但不良事件的发现,是通过全国性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系统来实现的。临床医师在用药过程中,发现了可能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上报。当这个系统中发现关于某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集中报告,必要时向行业和社会发出警告。临床试验也观察不良反应,但实际是基于对不良事件的观察(关于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区别,有兴趣的人可以上网查相关资料),病例数远远不足以支持不良反应的发现和确定。现在对于上市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同样在这个体系的管理之下,接受同样的监测。而所谓的4期临床研究,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不是必须的。只是对上市后药物临床试验的一个阶段性描述。关木通不良反应的事件,反映了很多问题,但中医学界认为归咎于中医很冤枉,可能也有人说过。首先,龙胆泻肝丸中本来用的是木通,而不是关木通。实际上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药物。因为各种原因,厂家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组方。其次,龙胆泻肝丸用在中医中认为是寒凉的药物,如果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基本上不可能长期使用,而且是作为保健用。而这两点直接导致了事件的发生。不可否认,中医以前由于观察的局限,对马兜铃科植物(包括关木通等一系列中药)的毒性认识是不足的。但不良反应的本身定义也是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发生的不良临床事件。中药处方和市场的管理问题,包括中药的滥用自然会导致对人体的伤害,这些不能归为不良反应。但普通老百姓不管这些,总之都是中医中药的错。而在中医学界看来,这是一次典型的中药滥用导致伤害,而不是中药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现在的一些所谓科学人士有很明显的将“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毒副作用)”和“药物毒性”混同的倾向,不管是刻意还是无意,都应该纠正。此外,中药本身的问题确实可能导致从前认识不到的毒性的出现。比如:1、用法的改变同一种药物,水煎、酒浸、打散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理过程,可能导致吸收成分的不同,古代史料中往往只记载正确的使用方法,现在一旦扩大应用,很可能失效或产生毒性。比如,有些药物有毒,但有毒成分不能直接吸收,加热后毒形成分变为可吸收的成分,古代可能用作丸剂,现在用被煮成汤剂。2、环境污染、重金属和农药残留。3、种属定义混乱,混入了新的有毒的种属。现代医学(包括中医)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比从前有很大进步,而且现代药学行业对安全性的关注更甚于对疗效的关注。一般会通过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等各个渠道关注所有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说来,作为药物通过注册上市的,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是足够安全的。自行购买的中药饮片、未经医师指导应用的,即便是毒性不大的药物,也难保因为滥用出问题,中西药都一样。
中医内科学博士
这个帖子更新的太快了。大家的问题也很多,以我的时间和速度根本没法及时处理。但我会尽量把这些问题翻出来一个一个回复。
中医内科学博士
245楼“(从原始人-清朝)中医都是反对数学这个问题上是公认的 缘何?任何一部中国所谓的医书上面基本都没有见到过对于病情病例病理的数值化分析方案。所有的解释都是模糊的,范范而谈,和稀泥倒是一等好手。”抛开文字游戏的成分,我觉得这说的有点过了。1、古代中医可能数学不好,或者在中一种数学用的比较少。但不用数学、不懂数学和反数学应该完全不是一码事。2、我相信,在现代科学能够实现对体内物质的定量分析之前,西医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用数学。3、现在能够对很多生理病理现象定量了,中医也一样用。就好比37.5度以上认为是发热,中医并没有什么不同。4、阴阳现在确实有定量研究(量表),而五行经络,中医不用其程度概念,所以不会去做量化研究。 就好像现在乙肝抗原抗体完全可以实现定量,但因为做诊断依据的时候只要知道阴性阳性就够了,用不到定量。所以没必要出具体数量结果。
252楼“这个比喻只是你的想象,没有数据可以证明并不能证明中医有代替抗生素治疗的更好办法。或者现在中医发现了比抗生素更好的方法我不知道,两位专业人士能否解答?”西医的抗生素是很大的一类药物,中医有一些药物在体外研究中确实发现具备抗菌或者抑菌作用(不完全是指清热药物,而且现在认为清热药物抗菌抑菌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笼统的比较没有太大意义。中医治疗感染从理论上确实是从免疫力和感染两个角度考虑的,和西医只用抗生素不太一样。由于耐药现象的出现,很多抗菌素的力量逐渐的打折扣。从临床的一些情况看,一些抗菌素完全耐药的感染患者,对中药治疗有很好的反应。从这一点上看,中药在有些时候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有些人认为是因为中药不容易产生耐药。但我觉得在目前中药的应用范围看来,不能判断如果中药也抗生素一样滥用,会产生怎样的耐药。临床试验的证据我现在没有掌握。
257楼“姜葱蒜萝卜绿豆金银花防感冒……”中医用他们治感冒(除了绿豆,绿豆书中更多的是解毒的记载,可能用于感冒清热,但很少用。),但但一般不说用他们防感冒。中医预防感冒一般是从慎起居、避风寒这些生活方面,以及扶正补养身体角度考虑。还有对于一些芳香避秽的药物放在家里之类的,我理解是希望起到一些空气消毒的作用。做成香囊是一种引申,但我觉得在室外意义不大。对于经常感冒,中已有一个最经典的方子叫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前两位药是补气的,后一味药一般用来疏风。257楼“既然现在的中医更热衷临床的,那那帮老先生的论文都发到哪里去了……”老先生讲的临床是指的临床病例观察之类,那时候国内基本上不懂临床试验。中医以前有很多病例报道,发表在各种中医杂志上。现在做的临床试验比较多。现在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里,没有太多方法学考虑的临床病例序列也确实比动物试验(循证医学基本上不考虑动物试验)更有参考价值。从这一点上,老先生们虽然不懂,但意识是对的。需要说明的是,动物实验的研究目的并不是证明疗效,动物实验有他另外的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肯定是有关的。
290楼“你在回复中多次提到,中医师很重视临床实践,我也了解到了中医是如何判别和描述疾病的。但中医是如何知道一个人确实患病,并且在治疗后知道病人确实痊愈的呢?即便对于西医,疾病的判断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误诊常有发生,特别是对于完全没有表面症状的病人。你在正文中提到,现代中医都是靠西医方法来做诊断,但中医是丝毫没有办法吗?而对于病人痊愈情况的评估,正文中提到RCT的困难,所以我认为中医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是这样的吗?如果单纯用中医的方法,如何判断一个病人已经痊愈呢?病人感觉良好这种标准肯定是不行的吧?”问题越来越多很正常,就像那个著名的画圈圈的说法。在实践中,一个人有主诉才会去看病,尤其在古代。所以肯定是有症状或者体征才会认为身体出现了异常。现在的异常范围扩大到了实验室检查。但即使是现在,疾病是怎样产生的,没有症状时又是怎样发展的,很多是不清楚的,也没有条件研究,研究对象几乎都找不到。疾病好了古人的判断也是很简单的。1、异常的症状和体征消失了;2、没有复发。有一些异常的体征虽然存在,但是因为没出现不良影响,也不去管它了。在这一点上,理论上(尤其是西医)一直是纠缠不清的,但在临床实践中,满足患者的需求反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没有太多不适症状(而不是没有任何症状),除非可能导致很严重的结果。中西医可能都是不处理的。知微见著在任何学科都是很玄妙的事情,但在医学领域,对于不重要的问题过分的处理,往往带来的是过度医疗。其实是不利的。你甚至可以这样理解有些所谓的“养生”。但必要的养生是应该鼓励的,尤其中医认为阴阳失衡导致疾病易患。但中医传统讲的养生也一定是在生活中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也就是说如果通过低成本的手段,比如说调整生活习惯,做操,调整日常饮食能够避免很多将来的疾病,延年益寿。从而减少个人和社会的成本,这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将养生理解为“吃什么”、“用什么”。反而增加了成本。理论上就说不过去。现实中显然就是另外一件事了。对疾病的评价在中医中确实是一个技术难点(西医中也是,中医中尤甚)。其实没有什么单纯的中医方法,西医也用临床事件,比如症状体征缓解、发病率、复发率等等临床事件作为评价治标,而且现在基本上是模拟量化的,比如VAS视觉评价。
中医内科学博士
一直关注中医理论量化和模型化的各位,可以了解一下这本书:《中医药数学模型》我刚拿到一本,还真有人在琢磨这些事情……以我有限的数学知识,恐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消化。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几个问题1. 作为医学,为什么中医要推崇几百年前的文献呢?中医如何证明几百年前的文献中的内容是正确的,是可以用来作为一种医学的理论基础的呢?如果不能,那么为什么要相信几百年前的文献并按照其上面记载的内容来治病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暂时无法找到一个比较明确的解释,只能说可能与下边几个因素有关。说说我的想法,供参考。首先需要明确是,“中医推崇几百年前的文献”这个现象客观存在。1)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学科任务至少有三个方面。1、使用传统医学进行医疗卫生服务;2、对传统医学的整理、挖掘、继承;3、在2的基础上发展进步提高。而现代医学或者西医的学科任务只有1、医疗卫生服务,2、在目前的发展进步提高。中国传统医学进入现代社会不是渐进式的,而是突然的。而且带有明祖遗产的特征。如果说不管中医是否科学,他有挖掘研究的价值,那么挖掘研究的对象必然来自于两个方面,既往文献,中医临床。这和西医是渐进式的发展到现代医学是不一样的,他的文献发展没有断层,所以也不存在对既往文献的挖掘,而是重在对最新进展的关注。所以,中医对传统医学的整理、挖掘和继承这一特殊的学科任务决定了中医必须关注古代文献。2)中国文化确实有“崇古”的传统,但有人也论证过,中国文化中的崇古其实是“托古”,是借古人的名义来说自己的观点。在现代科学领域,这有点像文献引用,论文作者在写论文时,会参考权威的文献和数据来佐证自己的结论。如果在现代研究中,引用的文献一般是最新的文献。但在古代,学术交流不发达的时候,引用古代文献的现象很常见,也往往“托古”“托圣”来显示权威。无论是引用什么样的文献,在作学术研究时,严谨的学者不会随便相信引用数据,因为歪曲原意引用的现象太常见了,现代也一样。所以,严谨的学者一定会做的事情是根据引用说明查找原文来看。现代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非常普遍,但在古代文献和传统医学中,这种引用追查下去,必然是越追越古。最后可能发现,原文根本不是这样说的,其实是引用者断章取义。这样,中医的医理文献最终都会追到黄帝内经(其实引用的文献有很多,但中医生理病理方面早期文献只剩这一本了,其他的原文查不到了),药物文献都追到神农本草经,治疗文献都追到《伤寒论》《金匱要略》,等等……3)虽然追查引用原文可以查到一部分古书,但因为这些古书都曾经遗失后重新整理,不同年代语言文字习惯也不一样,于是会出现你即使查到原文,但是需要重新解读的情况。这就好比现在读到论文,人家引用的是英文文献,有能力和条件的会学好英文,查来原始文献,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中医就去学好古文,查对原始文献,看看引用的到底对不对。这样一来,各自对原始文献的理解发生冲突,现代文献出现这种情况还能联系作者,古代文献就只能争来争去了,然后不断的注解、争论、提出观点,甚至怀疑原始文献的真实性,唯一没法做的就是推翻文献,因为人家是引用,原始文献本身已经是客观存在了。为了提高这种原始文献的解读和辨识能力,中医学者需要重视古文,对这些文献十分熟悉,相互引证。避免被不负责任的医家忽悠。4)以上这些现象被浅薄的学者和医生认识,自然会理解为古代文献才比较重要,从而只读古书,不读后世的书。从而高唱崇古,瞧不上自己时代的医家。5)中医说崇古,并不是说只看古书,实际上即便是古书,中医学习的时候也一般先从现代的注解看起的。所以有人说黄帝内经多重要,每天看,看得其实是现代人注解的黄帝内经;如果觉得文献有问题要追溯,也不过能追溯到黄帝内经历代的注解,最早也就能追到当代王冰注解的《素问》,再往前就没有了。而那本经过整理后的黄帝内经是不是原书(引用的那篇原始文献),已经是个迷了。如此,《伤寒论》也一般从现代的伤寒论注解看起,追述到最流行的《注解伤寒论》,而伤寒论被历代医家整理过许多次,原样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同时,没有哪个中医不会关注所在的年代的人写的书的,关注古代原始文献和现代人的文献其实是同时的,只是被“崇古”的口号一喊,变得突兀了。6)以上可以解释学术和文献研究中的崇古情况,但无法解释临床中医大夫的崇古现象。实际上,中医临床大夫在读书的时候,除了很关注现代医学的进展(因为中医医院里的大夫是中西药同用的),对古书上的方子也会十分重视。这也和“引用”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是在其他学科,引用错误可能只是导致一篇不那么严谨的文献,但在临床上,如果参照的是古书上的治疗方法,差之毫厘,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治疗无效、耽误病情、甚至加害于患者(就好象屠呦呦如果不是注意到青蒿在肘后方的原用法是“水渍绞汁”,还将在提取有效成分上走弯路)。所以中医临床大夫在参考古法的时候,甚至会比基础和文献研究人员更加注意查证原文。上边的描述是现代中医还会很专注古书的原因,供参考。中医对古书上的记载,一般都是通过临床上的治验来验证的。伤寒论之所以被奉为圭臬,正是因为历代医家在照方抓药后发现有效。当然这个有效和现代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是两个概念。但对于古代医家以及现代临床医师来说,久治无效的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换方后情况好转,这样的病例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中医内科学博士
2. 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后,中医是否有用自己的理论进行过合理的自我修正?还是对中医的修正都是通过现代医学来完成的?如果一套理论体系无法进行自我修正,那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实际上现代的中医学是在建国后为了构建中医药高等教育,整理形成的一整套体系。中医作为一个行业,存在了几千年,但如果说中医作为一个真正的学科体系存在,只有短短的60多年时间。成为学科后,中医在教材编撰过程中,可以说是重新进行了学科的界定和梳理。所谓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就是在这个阶段提出来的。这其实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教材当中内容的选择和表述,可能不完善,但也是经过了当时的学者的慎重考虑,而之后的每一次教材编撰,都是一次重新的整理和表述。其中有很多的修正,现在可能很难判断是否合理。此外,很多医家在自己的领域都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观点。但是这些理论尚未被整个学术界接受,也许永远不会被接受了。现代医学确实给了中医理论很重要的补充,但没法完全取代。有些人认为中医中医的定义即建立在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超出这个范围就不是中医了。这样就让中医发展走入了一个怪圈,理论不突破,是落后;理论突破,就不是中医了。这种定义其实把中医定在了历史的十字架上,永世不得超生。在我看来,这种修正必然会继续下去,只是站在学科发展的角度,会是一个很细微很缓慢、也很有争议的过程。3. 如果国内上市的中药都经过RCT验证,那么为什么这些中药无法通过FDA的验证,而其他上市的西药都可以呢?是中国的规定中,对中药验证和西药验证的标准不同造成的吗?为什么有些中药上市了可以不公开其配方(保密)?为什么有些中药在副作用、禁忌都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可以上市并用于临床?FDA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的简称,只有在美国上市才需要通过FDA,在中国上市需要通过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局,常简称为FDA。如果企业没有打开美国市场的计划,当然不会去考虑FDA的事情。西药也不是都通过FDA,如果在欧洲上市的西药,也是通过他们本地的药品管理机构。如果是美国产的西药,一般先在美国上市,在引入中国。既然他们在美国上市,自然会需要通过FDA。这和对中药和西药上市注册的不同要求无关。中药上市也要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说明处方,但信息不对外公开。因为需要保护生产厂家的知识产权。实际上所有的药物在上市并应用于临床的时候,副作用、禁忌都不是很明确。上市只要需要提供临床试验阶段的足够安全的数据。有些禁忌症可以通过理论来推测,中西药都一样。但大多数副作用都是在临床应用以后通过不良反应报告的形式发现的。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能否各自解释一下呢?今儿跟一中医粉聊的时候听到的。感觉没有想到很合理的解释:上火:不说什么热性食物吃多了(方舟子说成是口腔卫生有点道理,不过说美国人无此一说更可以解释为美国人没这上火的概念所以有此症状也不去求医),而是说例如在户外活动一天感觉口干舌燥嘴角起泡(但不是脱水、已经随时不断摄入了肯定远大于蒸发量+排泄量的水、甚至有时候是游泳、有时候去沙漠)。如果游泳能用微生物而不是脱水解释、那沙漠又没有微生物只会脱水、怎么产生一样或者高度类似的症状。然后吧,西医解释的时候,把疲劳尤其是过度疲劳、口干舌燥嘴唇发麻的情况、补充维生素C。桔子富含维生素C吧,这种状况,一吃桔子,完了,“上火更厉害了”……因为“桔子性热”……呵呵,谁有兴趣帮释疑一下你的描述我有点没看明白……有人说,“上火”的说法是民间的说法,不是中医的说法,也对。但是现在的中医有时候确实会跟患者解释说,你这是上火了。中医中的火有“内火”和“外火”之分。但你说的情况,比如脱水,中医中应该叫“津亏”或者“伤阴”。阴亏了阳气会相对偏盛,产生“虚火”。这是火的一种,但却是很小范围的一种。如果治疗也不是泻火,而是滋阴或者生津为主。如果是在沙漠里,确实有外火,但也是通过“津亏”或者“伤阴”来发生作用的。你举的例子一般不会出现疱疹(所谓嘴角起泡)。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对于第二点,我一直抱有疑问。“中医”这个名称在学术领域真的那么重要,必须保留和使用吗?如果不用这个名字,那些有价值的医疗理念(比如整体观,比如辩证施治)就不能保留了吗?如果用了生物学、化学来观察世界,观察病人,那些有价值的药物就不能用了吗?我们没有“中数学”“中物理”,照样出了华罗庚,钱学森。我们照样学的勾股定理,照样在说祖冲之的圆周率呀。中医这个学科,是为了什么而被“中医”这个名字所束缚住的呢?我们一定要说,“中医的成就”,而不是“中国古代医学的成就”吗?一定要区分“中医”和“现代医学在中国”吗?这个名称有多重要我没有仔细考虑过。但是目前中医治疗的用药指征确实是一套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体系。我觉得单独列出来实有必要的,至于叫什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我说过,日本韩国主张叫传统东亚医学。在西医刚刚进入中国时(那时还没有成为现代医学),中医和西医(可能也包括其他的比如拉阿拉伯和印度医学之类),确实成为了不同的利益团体,但总体而言,外国医学在中国的应用是很局限的,所以中医那时候吸收了很多外来医学的东西。而西学东渐的时候,西医真正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而且随着革命浪潮在中国传播,代表着新思想和科学。但从医学本身的角度,那时候虽然发生了废止中医案,但那时的西医还很难称得上是现代医学。那时的西医现在看来存在着太多的问题,那时西医还没有很有效的抗生素,更谈不上严格的临床试验,仅仅有解剖(而且是对死人的观察)和动物试验是不足以说服中医学者的。现在看来很有意思的是,中西医之争在西医真正成为现代医学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所以那个阶段,确实是中西医之争而不是中医和现代医学之争。但必须看到的是,那个时候,西医已经走向了现代化的方向,而中国却走向了长年的混乱和战争。已经无法假设,倘若这种大规模的接触是发生在和平的年代,中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实我以为,中国的医生就应该中西医兼修,为何不像别的学科发展,中国的医学分裂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没有考证过。但是恰是因为这样,我个人会觉得那些同时使用中医西医的现在的中医,才更能代表中国现代医学。现在的西医与中国的医学史是断档的,既没有传承中国医学,另一方面把西医也仅仅当做技术引进再应用实践,对西医的人文部分也没有传承(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想要将西医背后的人文传统一并接收过来恐怕很难,西医的引入和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这甚至可能是现在中国整体医疗体系人文缺失的部分原因。学科名称的形成可能有其历史原因,这导致了许多人在文字上转圈圈,纠缠不清。但我依然相信会是实践而不是学科名称决定中医的发展方向。名称可能有束缚,但学者的思想和创造力,以及社会对医疗的需求是不会那么容易被束缚的。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最终都要朝着满足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涵化一般有下列几种常见模式:同化现象,只当一个族群进入另一个主流族群中,外来文化适应主流文化,逐渐合并进支配性文化中,不再作为一个分开的文化单元。整合现象,指保持了原有文化的特征,又吸收异文化因素,把两种文化融为一体。混合现象,指不同文化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的文化混生状态。分化现象,指拒绝接受以文化的传播,保持原有文化要素。边缘化现象,指既无意保持原有文化,又没有吸收异文化,出于两种文化的缝隙中。”不知道中医界人士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什么。我反正是感觉不容乐观。如果从学术的角度考虑,科学和文化毕竟是不一样的。在融合的过程中,两个学科都在往前发展,甚至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医领域好像没有提出具体的目标。事实上,中医融入现代医学的可能性更大,但中医领域的人好像不太愿意这么说,提得比较多的口号是中医现代化,但怎样才叫现代化的中医?具体目标是模糊的。我个人倒认为发展的方向必然是适应现代社会,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这不是谁设定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这个角度上,神秘化玄学化的中医确实也是相当一部分现代人的心理和实际需求,当然更多的需求是实用化和科学化的中医)。容不得谁喜不喜欢,将来的样子只能接受。:)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关于李可的课题研究,楼主方便介绍下吗?中医里只强调正面案例,不提负面案例是个顽疾我并没有看到原始文件,掌握的信息是二手的。是一个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课题,总结了一些学术思想,制定了一个大剂回阳救阴法治疗心衰危重急症方案,可能还有一些医案的整理。没有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内容。另外,中医不是不提负面案例,历代中医对于失败医案的记载都是有的,相反近现代的中医这方面要少一点。实验和临床研究阴性结果的瞒报是有的,但在各个学科研究领域都有,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专门有一个词“发表性偏倚”来描绘这种现象。
中医内科学博士
“是不是说:正经的中医研究绝大多数是研究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而不是附会中医理论?”中医研究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各种中医疗法,中药生药、炮制、药理、毒理、药剂等等,还有证候,诊法。也有针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当中有些研究确实可以称得上“附会”。 回答521楼
“我通过上述是想问LZ,为什么现在不断的试图用西医那套体系解释中医这套体系呢?”其实是想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自己,因为中医想进一步发展。当中借用了很多西医的研究方法,有的时候用西医解释一是为了现代的非专业人士更容易懂。回复556楼
1、现在中国中医的古籍保留有多少呢?或者说可参考的古籍有多少呢?查到真柳城在《中日韩越古医籍数据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数据库中共收集医书12637种,中日韩越四国藏古医籍约28000种,据推测展现存总数的90%左右。 2、我是外行,一直想请教号脉是什么原理呢?如何号出五脏六腑的问题呢?现在我基本上看中医为主,西医太猛烈了,而且抗生素滥用啊。号脉现在只能说是方法,谈不上原理,中医有文献记载寸口脉与五脏的定位关系(左右寸关尺分别为心肝肾肺脾肾)供参考,但中医自己诊脉的时候也不见得拘泥(比如不用脏腑辨证的时候)。在我看来,脉法更能说明循环系统(比如心脏)的问题,所以在古代遇到危重病人时会很有用。中医讲究四诊合参。而且古书上大多认为望诊才是高手做派(比如华佗、扁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脉诊被神化了。中药滥用的情况同样存在。 3、中国中医古籍中的养生方法是否有科学性呢?这个问题基本上无从说起。因为中医古籍和养生方法有很多,并不知道你指的具体哪一种。“是否具备科学性”也没有什么标准。只能说其中有些能用现代科学理解,有些不行。总的来说,养生更多的是理念,众多的养生方法是对这些理念的贯彻和实践。“养生”的概念中医里确实有,但其源流受到神仙术和道教极大的影响,彼此相互影响,就混在一起了。4、民间对于经络的治疗是否真实的呢?因为我发现某些经络按摩是有效的,但有些又很忽悠;不太清楚你指的“民间对于经络的治疗”具体是指什么。因为中医中有很多有关经络的治疗手段。总的来说,现在没有找到经络的实体,但是国内外关于经络的理论假说很多,也都有一些证据支持。从医学和科学上说,某些经络按摩有效,不能证明“经络体系”的真实存在。5、最后一个问题,纯粹好奇,中医和历代的中国哲学思想是否有关系呢?不只是单单和五行阴阳学说有关系吧?历代中医哲学思想对中医都或多或少产生过影响,尤其是在医学人文方面。但五行阴阳学说是作为哲学理论成为了中医理论基础的一部分。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很早,对整个中国科技体系和文化、思想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看了有些人的表现后觉得现代医学更像西方政治 你咬我 我咬你 互相揭短看似都不是好东西 却让大家都心存忌惮 不敢作恶看最近囧司徒的视频 人家贪了10万美元 全国在骂 领导撤职中医更像中国政体表面一团和气 宣扬和谐 平衡 “大师尽在民间“”不屑与尔等争执”内部是什么样子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应该说确实有些文化因素在其中作怪。但现代医学吵归吵,还是要讲理的。中医表面真的是一团和气吗?可能我自己身在其间感受不到吧。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请问您见过哪个中医批判另一个中医不“中医”么?没注意过吗?老先生批判后来人是中医的掘墓者;基础的批判临床的是西化;民间的批判学院的是伪中医;就连中医官媒都感慨“会用中医看病的全国不到3万人了”……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我的意思是A中医指责B中医用得方法不“中医”比如你说这味药是微寒能消热我却说是大寒会伤身 这种用中医语言的批斗。会有类似情况,可能说不合理,不合常规,但一般不会说他不“中医”。很多观点和记载本身就是不同的,比如石膏,本经上记载是微寒,后世记载是大寒,不同的医生会有不同的观点,这算是在中医体系之内的学术之争,学术的争论会很常见。一个中医看到另一个中医的治疗不当,提出异议是有可能的,但一般不会表达出来,只会默默地改方或采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治疗。在医生这个行当,实践当中,无论中西,明确指出同行的错误是个很忌讳的事情,因为一切临床决策都是根据当时的临床状况来进行的,你看到病人时和前一个大夫看到病人是的表现可能是不一样的。即便两个大夫同时看一个病人,也不会争论和相互指责。这几乎被视为一种职业道德吧。国外的医生什么情况不清楚,国内肯定是这样。学术争论和实践决策争论是不一样的。很多医疗纠纷就是因为大夫的一句不经意的对同行的评价导致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除外。但也一般避免当病人的面。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你说的是争论 这样就不会存在一个中医驳倒另一个中医但是现代医学领域 对于医生诊疗方案的评判一直都没中断过看《柳叶刀》就经常发现这一点 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打脸被打的虽然不好受,但是也只能老实承认自己错了 因为一般都铁证如山当时受限于认识可能无罪,但是为后世新诊疗方案的诞生提供了宝贵资料中医似乎很少见到这种一个中医能确实对另一个中医打脸的文章或者论文按我理解,你表达的大概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同行评议,直接以来信或者评论的方式表达对另一篇文章的质疑和反驳。另一种是直接用一个研究的报告结果去质疑另一个研究。前者基于同行评议的机制,我个人是很向往这种氛围的。我不知道其他学科,但国内的医学相关杂志好像都没有这样的类似栏目。同行评议中有力的反驳和后者都基于严谨的研究设计和准确的数据。中医在这两方面都有先天的缺陷,所以我想即便有同行评议的机制存在,中医范围内也很难真正出现这样的良性循环。因为大家都没有证据,也很难有条件获得证据。中医的杂志上有时也会出现针锋相对的文章,一般是XXX的商榷之类的,但往往流于理论探讨,对实践指导有限。
中医内科学博士
翻以前的老帖子看到了你提到的问题和对中医讨论的无奈和气馁,深表同情:)。你提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关于中医如何引入新病症和新药方”“中医是如何对一种史无前例的病症进行五行阴阳的判断的?又是如何对一个新病症辩证施治的?或者中医压根就没遇到新病症?”五行一般不会用在对疾病的认识和解释上。而阴阳对应着人体的某些特定的身体状态。所以,中医面对新的疾病,概括一个病名,同样采用辨证施治是可以操作的。中医辨证的依据是四诊获得的临床信息,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已经叙述了那些体征和针状可能是哪些证候的表现,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新的疾病,中医都可以通过的患者的四诊来判断患者的中医病机,而中医的治疗是直接和中医病机对应的,这样就能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这只是理论层面,实际上在历史上,用这样的方法应付新的疾病,有的时候是不奏效的。那么可能就会涉及到新的病机的认识和新的药物出现,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疗效。药和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方由药组成,所以不同的药物组合就会产生新的方。而中医药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古代的中医几乎把所有可以找到的东西都尝试药用了。中医的药物理论也很有意思,药物治疗的基本认识是“用药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性”,而世间万物都是有“偏性”的,所以都可以入药,差别只是正确使用和效果好坏的问题。新的药物来源一般是民间的经验,或者是国外传入(在这一点上,现在业内一些人也主张把西药纳入中医理论体系)。新的疾病的出现例子很多,远的不说,最近的就有SARS、禽流感、H1N1等。中医的应对方式是对患者现场望闻问切,归纳证候,然后根据证候与药物的对应使用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 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问中医几度秋凉》这本书。当然,仅仅是建议的啊,您是专业的,我不太懂呢。呵呵,看过了。还有幸有机会和作者本人以及作者女儿的师傅聊过。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问lz几个事关于中医理论尤其是《内经》的内在逻辑性及实践效果中医的病名命名规范的研究常见病中医诊疗标准的研究这三个方面业内是否有关注并有研究成果?个人认为这三点是评价一个独立医疗体系的关键现在中医的研究方向偏向西医下疑难杂症的解决,这是非常不利中医的健康发展。对常见病能够相比西医提高治疗效果和成本比疑难杂症强的多疾病的病名是基础,它直观的反映了医学体系对疾病的认识,西医病名下的讨论、研究,对中医的认识就更乱了你的观点我基本认同。内经的内在逻辑性和实践效果我想不会有太多人下功夫了。因为学术界已经基本认可的观点是,现在流传的这本内经是一部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汉的医学相关文献集,而且包含了各个流派的认识和观点。不像现在一人撰写或一人编纂,所以内容的相互冲突是无法协调的。在实践方面,内经中有关药物治疗的内容极少,所以在临床实践中也几乎没有应用。内经对中医的重要性体现在他对生理病理方面的认识和描述,离药物治疗的实践已经很远了。内经中关于针灸治疗的描述很多,但因为不是我的专业范围,相关研究我不是很了解。“中医的病名命名规范的研究、 常见病中医诊疗标准的研究 ”目前有大量工作,对于前者,表现为各种名词术语标准的研制,因为临床上几乎已经认同了西医诊断加中医辨证的诊断模式,所以相关研究结果几乎无人应用。而后者也有大量研究,但因为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有时候也难以被临床医师接受。ISO已经建立了中医的工作组(TC249),现在几乎从行业标准到国际标准,各层面都有相关工作在进行。听说正在编制的ICD11(国际疾病分类)中也加入了中医病名的内容,相关工作正在开展。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中医的病名命名规范的研究、 常见病中医诊疗标准的研究 ”这方面的比较认可研究成果能否指引提供下,我想看些更深入的东西“临床上几乎已经认同了西医诊断加中医辨证的诊断模式”为啥认同呢?想不通?这只能说明科班中医的不作为和思维混乱。不知我的话是否重了些,能否给深入介绍否,不方面的话,私信交流,多谢谈不上认可但却已经被执行的比如有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里边涉及了很多疾病和证候的诊断标准。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上网应该都能查到。为什么认同?原因可能有很多,无论如何已经是现状。在这种认同下,中医和西医可以更好地交流。老百姓也只需要知道一种疾病名词体系,中医的作为集中体现在对“证”认识和研究上。
中医内科学博士
的话:中医不仅在研究方法上应该现代化,在市场行为上也应该现代化啊。你举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例子,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这才是现在中医真正的问题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武术实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