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是阴阳师怎么玩看不懂啊的,看不懂

今天和老外打斯诺克,被虐的不行,老外还一口一个NB的夸我,说的我不好意思。
回来后细想他表情不像是夸我的,查一下英语词典,总算长见识了,newbie(菜鸟)&&&
今日已看00001条笑话
超过了1%的哈友
推荐于 11-18 19:14 推荐于 11-18 18:30 推荐于 11-18 18:18 推荐于 11-18 18:10 推荐于 11-18 13:02 推荐于 11-18 11:14 推荐于 11-18 11:00 推荐于 11-18 10:58 推荐于 11-18 09:32 推荐于 11-18 09:30【奥沙利文杆法精解】不懂斯登,你就不懂斯诺克。
我的图书馆
【奥沙利文杆法精解】不懂斯登,你就不懂斯诺克。
【前言】如果你不是狂热的斯诺克爱好者,请绕道;本文系笔者根据职业选手、教练、球友及自身训练理解梳理而成,如有纰漏错误,敬请批评指正;本文的训练或调整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仅供参考,读者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特征或喜好稍作调整。本文建模的曲线为大致模拟,均为更好地理解概念,实战中不必拘泥。笔者微信号:shmeof,文中的错误全部属于我。【简述】球杆:球杆重量及其影响、球杆弹性及其影响、皮头弹性及其影响、皮头选用、球杆选用姿势:姿势的重要性、标准姿势、建议姿势、姿势问题调整方法握杆:食指握杆、中指握杆出杆:把力打透定杆:精准定杆推杆:推杆打点拉杆:拉杆打点斯登(stun):stun、stun draw、stun follow力道:力道训练原理、力道训练方法走位:精确走位原理、精确走位训练刹车:刹车球原理、刹车球出杆方法加塞:加塞原理、加塞作用、加塞训练方法、修正绒毛效应:绒毛效应原因、绒毛效应影响、绒毛效应避免、绒毛效应利用静电(KI):静电原因、静电避免【球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球杆重量及其影响(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球杆重:出杆更易稳定,轻发力难度更高球杆轻:出杆更难稳定,轻发力难度更低球杆弹性及其影响任何物体都有弹性,球杆也一样;弹性的好坏,是球杆好坏的重要标准。球杆弹性分两类:纵向弹性、横向弹性。纵向弹性:沿球杆的方向,球杆被挤压后复原到原始位置的弹性系数。纵向弹性的影响:在击打(注意后文所说的击打都是指水平击打)白球中点的瞬间,球杆纵向会发生挤压形变,再往前击打一段距离后,此时如果握杆的手瞬间停住不动(迫使球杆不往后缩),球杆因为已经发生纵向形变,会产生复原的纵向弹性力量,继续冲击白球,这个冲击白球的力量大小可以衡量球杆的弹性大小,而这个冲击白球的力量大小的变化曲线,可以衡量球杆的弹性性质。(假设发力一定的情况下)球杆纵向弹性强弱的影响纵向弹性好:弹性更好,更容易打出发力透(这个需要后面才能解释)的球。纵向弹性差:弹性更差,更不容易打出发力透的球。横向弹性:沿球杆横截面方向,球杆前端掰弯后复原到原始位置的弹性系数。横向弹性的影响:在击打白球非中点的瞬间,球杆在横截面方向发生弯曲形变,再往前击打一段距离后,此时如果握杆的手瞬间停住不动(迫使球杆不往四周摆动),球杆因为已经发生横向形变,会产生复原的横向弹性力量,与此同时,球杆的弯曲让白球产生了更多侧方向旋转。球杆横向弹性强的影响:横向弹性差(习惯说法是“球杆更硬”):更硬,出杆准度更容易稳定,但更难出旋转。横向弹性好(习惯说法是“球杆更软”):更软,出杆准度更容易不稳定,但更易出旋转。皮头弹性及其影响皮头弹性:皮头主要有纵向的弹性,横向弹性很小可以忽略,故说皮头弹性时指的是其纵向弹性各牌子皮头弹性对比(硬度从大到小,硬度越低,弹性越好):1、美国飓风:黄色、摩擦力稍差2、Master: 深蓝色、摩擦力稍差3、鹿头:浅蓝色、可焗(即加热会变硬)4、美国蓝钻:中蓝、不可焗(因为内部结构,需2-3天打硬)皮头选用:选用不同硬度的皮头,可以在不换球杆的情况下,调整球杆的整体弹性。球杆选用:1、球杆重量:需要结合个人习惯和喜好;2、球杆纵向弹性:理论上是弹性越大越好;3、球杆横向弹性:需要结合个人技术喜好和缺陷来选取(球杆越硬,越容易发力,也越稳定;球杆越软,越容易出旋转,但也越不稳定);4、球杆前枝:常见的有白蜡木和枫木,暂不细说;5、球杆后手:后手粗细,依然需要结合个人习惯和喜好;6、球杆插花:从插花可以看出这根球杆是来自于一棵树木的哪部分(当然仅限于靠谱的手工杆)7、球杆重心:依然需要结合个人习惯和喜好;【姿势】万丈高楼凭地起。关于斯诺克标准姿势的讨论,这里不做赘述,只强调两点:1、好的姿势,会少走更多弯路,技术也更稳定,技术天花板也会更高;2、不好的姿势,除了第1点提到的,等到遇到瓶颈再来调整,那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不要再问为什么姿势不好也能打高分的问题了,你不知道他吃了更多的苦,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遇到瓶颈,也许他就正在纠正姿势,也许他已接受了他的瓶颈。)标准姿势没有绝对的标准姿势,但是有绝对的标准原则。每个人的身体特征(其中以身高、胖瘦、臂长、手掌大小的影响尤为明显)不尽相同,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姿势。任何姿势的建立或调整,都只为一个目的或原则,那就是出杆更准,发力更透。斯诺克职业球员的姿势,从以前到现在,也是在演变进化的;各球员的姿势都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到,世界顶级球员的姿势都大同小异;于是,本文则仅介绍世界顶级球员的姿势供参考。建议姿势(右手持杆)第1步:找击打方向投影。找到所要击打的方向的直线L0,垂直投影到地面上为直线L1;第2步:出右脚。右脚绷直垂直(La)踩在投影线上,右脚脚尖指向所要击打的方向(可略微朝向右前方,目的是为了侧身时右脚不那么别扭);第3步:出左脚。过右脚脚尖,作直线L2垂直于L1,左脚和右脚分开,与肩同宽(不同身材可能略有不同,一般身高越高,宽度越宽;目的都是为了调节角度a),左脚脚掌刚好跨过直线L2(不同身材可能略有不同,有的人可以不必完全跨过L2;目的都是为了调节角度a),角度a(注意角度a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身体趴下时侧身,避免出杆时手触胸时的产生的其他问题)约为45度;左脚脚掌在Lb上,平行于L1(左脚脚尖可略微朝向左前方),左脚弯曲(Lc);第4步:俯身形成“四点一线”或“三点一线”。此步骤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出杆更直。采用“四点一线”或“三点一线”的职业球员都有,目前大部分球员采取“四点一线”。运杆时,保持这四个点在一条直线上且接触点固定不动,这样击打出去之后,球杆有参照点,可以更稳定地打出直线。形成“四点一线”或“三点一线”时,手臂会形成一个角度b,这个角度与个人身高和手长有直接关系,没有严格要求。但腰部(注意不是背部)要尽量直一点,让倾斜腰背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更长。手臂M0垂直于地面,球杆尽量保持水平,这两点非常重要。 A:杆与手的固定接触点 B:杆与胸部右侧的固定接触点 C:杆与下巴的固定接触点 D:杆与手架的固定接触点 四点一线:A、B、C、D 四个点都接触 三点一线:A、C、D 三个点接触,B点不接触第5步:预杆出杆。M0是平衡位置,此时球杆皮头尽量接近白球但不触碰白球,在保持身体其他部位不动的情况下,右手手臂沿直线L0往后拉回球杆,拉回的距离大概是5个球直径(球直径5.25cm),此时线段长度B0B1=C0C1,约25-30cm(这段距离在后面力道训练中有重要意义),手臂到达位置M1;出杆时,沿L0往前击打,到达平衡位置,此时皮头开始接触白球;球杆继续往前运动,手臂到达位置M2,此时右手开始触胸;一般不需要发比较大的力道的球,到达M2位置就已经足够了,如果需要更大力量及球杆延伸的球,手臂会到达M3位置,但右手在M2时已触胸,无法继续往前,所以在M3位置时,右手手臂的下沉会更加明显(手肘到达点A3)。我们用线段M0(线段A0B0)、M1(线段A1B1)、M2(线段A2B2)、M3(线段A3B3)表示右手手臂,整个过程如:M0-&M1-&M0-&M2-&M3,由于手臂长度不变,而右手又必须在L0直线上,于是观察职业选手在这个过程中右手臂手肘的高度,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规律:A0(平衡位置)-&A1(相对于A0下沉了一点)-&A0(相对于A1又回升了一点)-&A2(相对于A0下沉了一点)-&A3(相对于A2又下沉了一点)。这些细节需要在平常训练过程中仔细体会,而非所谓的A0点严格保持在一个水平高度上不变,这样会导致球杆的上下摆动、撞胸明显、出杆时球杆皮头往台面上戳等问题。常见姿势问题调整方法【握杆】常见的握杆方法有两种:食指握杆、中指握杆,其他握杆方法本文不讨论。笔者以前使用的是食指握杆(戴维斯标准教程的方法),后来发现火箭的中指握杆方法更适合自己(觉得更容易把力发透),于是花了比较多功夫调整成了中指握杆。食指握杆:手握住球杆后,拇指扣在食指第一个关节上,拇指与食指形成的环(即虎口位置)包住球杆不留一点空隙。其他手指只要轻贴在球杆上握着球杆即可,在球杆运动过程中,除了拇指与食指形成的环一直包住球杆,其他手指只要贴着球杆即可。中指握杆:手握住球杆后,拇指扣在中指第一个关节上,拇指与中指形成的环包住球杆不留一点空隙。其他手指只要轻贴在球杆上握着球杆即可,在球杆运动过程中,除了拇指与中指形成的环一直包住球杆,其他手指只要贴着球杆即可。此种握杆方法,会发现食指基本就像握着一把手枪一样的感觉,读者可以观察火箭的右手或自己体会。二者结合:以上两种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即拇指同时口在食指和中指第一个关节上,其他细节保持一致。对于不同人,可能适合不同的握杆方法,没有严格的对错,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就是把力发透,把杆出直。至于如何练习把力发透,后面会详细解说。【出杆】把力发透,可以让杆法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个概念有点抽象,笔者试图以比喻来解释。把白球想象成一个鸡蛋,出杆时,要求你把鸡蛋瞬间击穿,并且击穿后要求鸡蛋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最高境界是,鸡蛋纹丝不动;次高境界是,鸡蛋动了一点;再次的境界是,鸡蛋往前移动了很多;最差的境界是,鸡蛋都没击穿,还往前移动了)。粗略的比喻,这种发力,就叫把力打透。短时间内(0.5秒以下)把球杆皮头坚定地从A点送到B点,并且到B点后,保持不动一小段时间(不能再往前,也不能往后缩;建议看到这里时回顾一下前面提到的球杆纵向弹性的相关内容,出杆后,右手保持不动的目的,是为了让球杆的纵向弹性产生实质作用)。所谓坚定,就是击打白球的过程中,球杆因为纵向形变或横向形变的原因,导致球杆后节会对握杆的手有前后上下左右的作用力,迫使握杆手发生前后移动或偏移,而此时握杆手需要保持住不让球杆移动或偏移,迫使球杆的弹性作用效果更多地体现在球杆的前半节,也叫出杆时右手硬一点。这点非常重要,是杆法是否能高效体现出来的关键。当皮头到达B点后,球杆的纵向横向形变达到最大,此时右手切记不能往后缩,也不要再往前送,硬抓住球杆后节保持不动,才可以把球杆的纵向横向弹性产生实质性的杆法效果。最后这一刻右手最硬,这是重中之重。这个方法有一个要点,就是以坚定的态度将球杆直接击穿到B点。切记不是想着击打鸡蛋的A点,然后再思考球杆是否达到了B点;而是心里想着,出杆的目的就是直奔B点而去(就像鸡蛋不存在一样)。这样打出来的力就比较透。如果你还无法理解,那么请想象李小龙的寸劲:虽然看到的是A点,但唯一的目标是瞬间直接击穿到B点。如果到这里你依然没看懂,请重新理解一遍;如果似懂非懂,请拿起球杆来尝试。用这种方法尝试打拉杆和推杆,和平常自己的习惯对比一下(记得都上巧粉)。记住出杆时的坚定的态度与明确的目标(在你眼里,白球似乎是不存在的)。注意:后文提到的“击打”白球,均指使用这里提到的出杆方法。【定杆】记住一句话,定杆是精准走位的基础。如果你无法打出精准的定杆,就无法做到精准走位。中杆:注意区别于定杆,中杆是击打白球的中点K1,定杆是击打后的效果,一般是需要击打中杆偏下一点的位置K2才有定杆效果。击打白球点K1时,白球一开始自身没有旋转,白球从A点运动到B点,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台面对白球有向后(如图中向左)的滚动摩擦力,导致白球在B点时有向前的旋转(如图中的顺时针旋转);于是白球撞击红球后,会继续向前滚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击打白球点K2时,白球一开始就有向后的旋转(如图中的逆时针旋转),白球从A点运动到B点,台面摩擦力依然会导致白球的顺时针旋转;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旋转如果刚好抵消,则打出了精准的定杆。而这里要重点讲解的,就是如何打出精准的定杆:1、需要先掌握上文提到的稳定的姿势和稳定的出杆习惯(即对于每次击球,你的出杆方式都是一致的);2、划分好自己的力道等级,运杆到最后方停住时,线段C0C1的长度决定了力道的大小,力道训练中一般会平均划分为10个等级的力道(甚至更多),每2格的距离为1个斯诺克球的直径,力道P10为满力(满力即:在使用正确的姿势和出杆方法的基础上,发自己所能发的最大的力量击球,且姿势和动作不变形),力道1为最小力道;选择一个中等力道进行定杆训练,如下图是手臂在M1位置时,球杆皮头在力道P6的位置,发力力量为满力的6成;需要强化从不同位置出杆的不同力道;职业选手中也有球员(如塞尔比)是基本每次出杆时都从P10位置出杆,但是打出不同力道的,在熟悉了上面的训练之后,体验这种出杆方法会更加容易。3、选择一个白球与目标球的固定距离(如5个斯诺克球直径的距离,或10个斯诺克球直径的距离);4、将白球的中点往上每隔1个皮头直径做1个单位,大概往上可以划分出3个单位,往下可以划分出3个单位;5、将白球与目标球摆成直球,尝试寻找击打白球中点偏低一点的位置,使得用你习惯的中等力道和出杆习惯击打出去之后,白球正好精准的停住,即定杆;此时你需要记住,击打白球偏低一点的位置大概是几个皮头直径(按照笔者的中等力道及出杆习惯,白球与目标球距离是10个球直径时,点位是在白球中点偏下的0.5个皮头的位置,即中点O和点D1中间;熟悉了一个距离之后,需要进行不同距离的打点训练),以后用同样的力道和出杆方法,就可以重新打出精准的定杆了(当然不同球台的台面摩擦系数有所不同、空气湿度不同等因素也会有影响,因此到不熟悉的球台时,力道或打点需要略做微调)。【推杆】把上文的基本功练习熟练后,后面的杆法训练就相对简单得多了。推杆,即击打白球,白球撞击目标球后,白球继续往前滚动的效果。从【定杆】一节看,中杆也可以打出推杆效果。推杆效果的几种打法:1、击打白球中点O以上的打点(如U1、U2、U3),利用球杆击打白球产生的向前旋转,和白球与目标球之间距离产生的向前滚动,达到推杆效果;2、击打白球中点O,利用白球与目标球之间距离产生的向前滚动,达到推杆效果;3、击打白球中点以下的打点(如D1、D2、D3),使得球杆击打白球产生的向后旋转,小于白球与目标球之间距离产生的向前滚动,达到推杆效果;(此种打法可以起刹车球的效果,是刹车球的打法之一)即推杆时,需要把白球与目标球之间距离产生的向前滚动量考虑进去。【拉杆】拉杆,即击打白球,白球撞击目标球之后,白球往后回退的效果。从【定杆】一节看,打中杆时,滚动过程中会产生向前旋转;打精准定杆需要打白球中点O偏下一点的位置,假设是偏下0.5个皮头距离的位置,表示为:D0.5(D:下方,0.5:0.5个皮头的距离);那么要打出拉杆,至少需要在精准定杆的打点位置下方,才能打出拉杆效果。拉杆时,第一步是找到精准定杆的白球打点,然后根据需要选择这个打点下发的点来击打。【斯登】“不懂斯登,你就不懂斯诺克”可见斯登在斯诺克中的重要性,职业比赛中,球员也是大量用到斯登效果。stun(斯登,有时也叫登杆):白球撞击目标球的时候没有任何旋转;运动时只有横向滑动。类似【定杆】,用于精准横向走位。stun follow:白球撞击目标球的时候有少许向前旋转;运动时横向滑动且带有少许向前旋转。类似【推杆】,用于精准横向向前走位。stun draw:白球撞击目标球的时候有少许向后旋转;运动时横向滑动且带有少许向后旋转。类似【拉杆】,用于精准横向向后走位。使用正确的出杆方法击打白球不同点位时,白球产生的旋转随着力度的增加的幅度变化是不一样的。打点越偏离白球中点,越容易产生旋转,相同的力道变化所产生的白球旋转变化差值也不一样;例如:使用力道P3击打白球点U2时,白球撞击目标球后会向前再运动5个球直径的距离,那么,如果使用力道P4(增加1个力量等级)击打白球点U2时,白球撞击目标球后会向前再运动6.3个球直径的距离,白球多运动了1.3个球直径的距离;但是如果假设使用力道P6击打白球点U1时,白球撞击目标球后会向前再运动5个球直径的距离,那么,如果使用力道P7(增加1个力量等级),白球撞击目标球后会向前再运动5.9个球直径的距离,白球多运动了0.9个球直径的距离;即打点越靠近白球中点,白球旋转对力道越不敏感,即白球的前后运动距离对力道越不敏感。这也是为什么经常看到职业选手可以在很用力击打白球之后,白球却只会运动一点点距离的原因。笔者根据自己的出杆习惯实践,白球离目标球5个球直径的距离,且是直球的情况下;使用力道P6击打白球点U0.5(即白球中点向上0.5个皮头直径的位置),撞击目标球后,白球会向前跟进5个球直径的距离;(黄线)使用力道P3击打白球点U1,撞击目标球后,白球会向前跟进5个球直径的距离;(红线)如果要求撞击目标球后,白球向前跟进5个球直径,且跟进距离误差不得超过1,即白球向前跟进4-6个球直径,则红线力道范围必须在P2.4-P3.6(力道范围:3.6-2.4-1.2)之间,而黄线力道范围只需要在P4.7-P7.2(力道范围:7.2-4.7=2.5)之间即可;后者的力道允许范围更大,更不容易出错;人的触觉没有视觉精准,很难在力道控制上做到精确,但容易在打点上做到精准,stun便是扬长避短的一个经典案例。同时也可以看到,与其花大力气去苦练力量的精确发力,不让先花苦功夫去练精准的白球打点(当然力量精确发力更可以锦上添花,有些球没有精确发力仅有精准打点也是不行的)。从图中也可以看出,选择比努力重要(请读者自己体会),这也是stun的魅力所在。职业球员精准的白球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打点精准,而力道的精准控制,便是锦上添花。假设在图中划上U0.1或U0.2的线后会发现,即使力道变化很大,白球运动的范围也仅仅在4个球直径以内,这样就可以做到白球向前/向后(横向走位后面会说到如何控制和练习)的精准走位了,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够稳定一致出杆的情况下,熟悉各个力道,对应不同打点的白球运动距离,并进行记忆和强化训练。与之前提到的【推杆】和【拉杆】类似,在进行stun follow和stun draw之前,需要把白球与目标球之间的距离考虑进去,选择打点时,先找到打点抵消这段距离产生的旋转,再在此打点基础上,选择打点。问题:白球与目标球距离10个球直径,且是直球,要求使用stun draw击打目标球后,白球后退5个球直径的距离。解答(按笔者的出杆习惯):由于10个球直径的距离要打出精准定杆,力道P6对应的打点是D0.5,而在白球没有任何旋转的情况下,力道P6击打目标球回退5个球所需要的打点也是D0.5,所以正确的打法是使用力道P6,击打白球D1(D1=D0.5+D0.5)的位置。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力道进行推算正确的打点。一般会先熟悉中等及最稳定力道下的不同打点的不同走位距离。当白球与目标球距离较小时(如5个球直径以下),一般可以不用考虑这段距离的影响,因为打stun时,出杆比较快,白球运动速度比较快,这段距离的运动时间短,白球所产生的向前旋转很少。问:stun follow与stun draw,分别和【推杆】与【拉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概念上,这两者似乎有严格界限,但实际中,这两者是平滑过渡的,没有明显界限。拿stun follow和推杆对比看,假设白球和目标球有一点点角度,stun follow打点是白球中点往上一点(如U0.5),白球撞击目标球后,有大部分横向滑动和小部分向前旋转;而推杆打点是白球中点往上比较多(如U2),白球撞击目标球后,有小部分横向滑动和大部分向前旋转;在上面的坐标系图中,斜率越低,越接近stun效果,斜率越高,越接近推拉杆效果。当然stun和推拉杆,在出杆发力上,也略有不同,这点读者可以回顾【推杆】【拉杆】【斯登】等章节。【力道】在进行本节训练之前,建议先练习【出杆】一致出杆。在进行本节训练之前,建议先练习【定杆】精准定杆。在进行本节训练之前,建议先练习【斯登】白球精准打点。人不是机器,在力量控制上很难做到非常精确,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技巧来辅助强化对力量控制的记忆。以下讲解精确力道的练习方法划分好自己的力道等级,运杆到最后方停住时,线段C0C1的长度决定了力道的大小,力道训练中一般会平均划分为10个等级的力道(甚至更多),每2格的距离为1个斯诺克球的直径,力道P10为满力,力道1为最小力道;进行满力训练:在正确姿势和正确出杆的基础上,进行最大力道的训练和强化,练习过程中需要确保动作不变形,如果做不到不变形,请先练习基础。如图把手臂运到M1,即球杆运到P10的位置(此时皮头和白球打点的距离C0C1为5个球直径),然后尽全力击打,直到每次发力力量基本一致;那么如何判断每次发力一致,可以考虑采取推杆/拉杆(不采用stun,是因为stun对力道不敏感)打法,看每次推杆/拉杆后白球的运动距离是否一样,这个过程也可以同步训练推杆/拉杆。直至每次满力发力力道基本一致之后,改用stun follow/stun draw进行判断,这个过程也可以同步训练stun。进行各力道训练:用上面的方法,进行P1-P9的各个力道的训练,建议先训练中等力道,如P4-P6,因为中等力道最常用,也需要练习到最稳定的状态。练习时依然是先用推拉杆练习,然后用stun练习。完成上面的各力道训练之后,需要重点进行以下训练,非常重要,也是精准走位的基础。白球与目标球摆成直球,距离5个球直径,分别使用不同的力道(如P1-P10)打出stun follow,且使得白球进袋之后白球向前跟进5个球直径的距离;然后记住对应每个力道的打点(建议只需记住减去精准定杆所需的部分,小距离的stun,精准定杆部分很少,可以忽略不计;根据笔者实践,这个场景下的打点是P6对应打点U0.5)。白球与目标球摆成直球,距离10个球直径,分别使用不同的力道(如P1-P10)打出stun draw,且使得白球进袋之后白球向后回退5个球直径的距离;然后记住对应每个力道的打点(建议只需记住减去精准定杆所需的部分;根据笔者实践,这个场景下的打点是P6对应打点D1,其中的D0.5是用于对应10个球直径距离的精准定杆,其中D0.5是用于白球回退5个球直径的作用,所以就记住0.5即可,即P6要产生5个球直径的运动距离,打点是0.5;而P6要产生10个球直径的运动距离,打点大概是1,那么如果要多回退5个球直径的距离,实际打点大概是D1.5;注意:这个不是完全线性的)。【走位】要学习白球精准走位,首先得了解其原理。正碰:物理学上,在一个绝对光滑平面(这样A在撞击B之前,不会产生向前旋转),两质量相同的刚性小球A、B,A速度为v,B静止,A沿着AB球心连线的方向撞击B,撞击后,A会静止,B速度会变为v,即A和B发生了速度交换。但是桌球台面并不是光滑的,为了让白球撞击目标球时等价于绝对光滑平面的情况,我们需要确保白球撞击目标球时白球是没有向前向后旋转的,这也就是【定杆】中所讲的精准定杆需要击打白球中点偏下一点的目的,即确保白球撞击目标球时白球无旋转。斜碰:如果两球是有一定角度,以精准定杆的打点击打(即白球从A1运动到A2后,在A2时,白球没有向前和向后旋转),则碰撞之后,目标球的运动方向是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BC1,而白球的运动方向是两球碰撞点的切线方向A2C3,两球运动方向成90度夹角C1BC2。运动速度和线段长度一致。这便是目标球和白球的运动规律。白球的精准走位,就是调整A2C3的白球运动方向和距离。前面讨论stun时明白,白球打点越靠近白球中点,白球的前后运动距离对力道越不敏感(即越不容易发生变化)。同样的道理,图中角度a越小,白球朝A2C3方向的运动距离,对力道越不敏感(即:使用精准定杆击打时,角度a越小,白球要再A2C3方向运动更多的距离,就越困难)。我们正可以利用这点,来控制白球的横向走位。那么如何调整A2C3的白球运动方向和距离呢?假设角度a比较小,白球横向运动距离对力道不敏感,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点来练习精准的横向运动距离控制了。原理和【斯登】的白球精准前后走位一样,下图仅为示意,距离坐标图建议读者:根据自己的出杆方式,描绘并记忆自己对应各小角度各力道的白球横向运动距离。这点非常重要,也是精准走位的基础。至此我们已经学会:白球的精准前后走位、白球的精准左右走位。而白球的实际运动路线,是这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为方便说明如何调整A2C3的白球运动方向和距离,下面举例来说明。问题:白球在A1位置,与篮球形成小角度a约18度,直线L1与L2距离为d1=10个球直径,L3与L4距离为d2=20个球直径,要求击打白球打进篮球后,使得白球运动到C3位置,C3距离L1为5个球直径,C3C2方向是底袋以方便下一步击打黑球进底袋,问击打白球的点位和力道如何求算,分别是多少?解答:按以下步骤进行推算(具体数值仅供参考)1、横向计算力道:根据角度a,和距离d2,并忽略d1(即先不考虑A1到A2的摩擦),在自己的白球精准左右走位表中,找到对应的力道,使得白球撞击篮球B后,白球运动到C2的位置,查的力道P6;(注意A2C2是白球在A1点时,打精准定杆时的运动方向)2、纵向再算打点:在力道P6固定的情况下,假设白球在A0点,击打篮球B后,白球回退到C1,以此为条件在自己的白球精准前后走位表中,找到对应的打点;前面我们实践过,10个球直径(d1)、力道P6的精准定杆打点是D0.5,以力道P6 stun draw 5个球直径(A2C1=C2C3=5个球直径)的打点是D0.5,所以这一步骤算出来的打点是D1=D0.5+D0.5。所以答案是:以P6的力道,击打白球的D1点位,白球打进篮球B后,白球即可到达C3点。(注意A2C3是白球在A1点时,打精准定杆的基础上,往下移动打点,进行击打的运动方向,往上移动打点击打后的运动方向与此类似)对应于stun follow的计算也类似,读者可考虑下图如何解答(距离同上题)假设角度a比较大,那么就得老老实实用力道来控制了,这个难度比较高,有时还得用【刹车】的技巧来削减力道。暂不讲解。【刹车】刹车球是难度比较高的杆法效果打刹车球时,有一种搓球的感觉【加塞】一般情况下,如非必要,一定不要加塞,对准度影响很大。即使必须加塞,打点也尽量不要偏离白球中点太远。加塞有两种情况:左塞、右塞。左塞:击打白球的左侧(中线的左侧区域均可),如图的L1、L2、L3等点位右塞:击打白球的右侧(中线的右侧区域均可),如图的R1、R2、R3等点位加塞最需要关注的是球杆的横向弹性和加塞打点;球杆越软,加塞效果越明显,对准度影响越大;球杆越硬,加塞效果越不明显,对准度影响越小;加塞离白球中点越远,加塞效果越明显,对准度影响越大;加塞离白球中点越近,加塞效果越不明显,对准度影响越小;加塞需要考虑一个普遍的问题,即修正注意,加塞是在打球【姿势】形成前,还未趴下时,判断击打方向时L0时,就想好的;而不是趴下后,再去调整白球的加塞打点所以加塞的步骤是(以右塞为例,左塞以此类推):1、找到要击打的方向R0;2、根据自身条件及球杆弹性的情况,击打方向朝右一点点角度a(因为打右塞时,白球最终的运动会往左边偏一点);3、以L0为所要击打方向(最终白球的运动方向是R0),按照【姿势】一节中的,摆好姿势进行击打;至于修正的量(即上面步骤2中的角度a),与球杆的横向弹性和个人发力有关,这里无法量化,只能读者在实际中建立起球感体会调整;球杆越软,加塞越多(偏离白球中心越多),需要修正的量就越多;反之越少。加塞一般只有在白球碰到台面之后,塞才会起作用;顺塞和反塞:由于白球加塞后的旋转,目标球被白球碰撞瞬间的接触点处,白球对目标球是向前的作用力,则为顺塞;反之为反塞;在已加塞了的白球撞击目标球的瞬间,顺塞会使得击打的球有更薄的效果,而反塞会使得击打的球有更厚的效果;利用这点,顺塞可以把目标球打得更薄,反塞可以把目标球打得更厚。【绒毛效应】 绒毛效应/台泥效应:球桌的台布上的绒毛是从球桌底岸往顶岸梳的,因为这种结构,在球桌上运动的球,会有向顶岸运动的趋势(如图箭头的方向);这种趋势非常小,一般很难感知到,这种趋势会随白球在运动时的时长逐渐积累起对球运动的影响绒毛效应在45度的运动方向,效果最明显;球运动速度越慢,效果越明显;如图在下方中袋口放一个白球,用力道P1或P2,沿黑线L1方向将白球推进右上方底袋,会发现,白球的实际运动路线会沿着L2,这便是绒毛效应;不同球台或条件下的绒毛效应不一样,再新台打球需要关注一下其绒毛效应导致的偏差;绒毛效应对加塞球的作用在A点放置白球,用力道P1或P2等小力道,顺着绒毛的方向沿直线L1;打左塞,白球会往白球的左边偏,即沿着L2方向运动;打右塞,白球会往白球的右边偏,即沿着L3方向运动;(记忆:左左右右)在B点放置白球,用力道P1或P2等小力道,逆着绒毛的方向沿直线M1;打左塞,白球会往白球的右边偏,即沿着M2方向运动;打右塞,白球会往白球左边偏,即沿着M3方向运动;(记忆:左右右左)根据上面的规律,第一个图中的白球沿45度角击打时,只要加一点点左塞,便可以抵消一定的往右边的绒毛效应,从而打进右上角的底袋【静电】由于材质、摩擦、灰尘、脏东西、大发力等因素,斯诺克球在击打过程中可能会带上静电球在撞击瞬间,如果带有静电,可能会导致白球或目标球跳起静电一般会导致:本来没打那么厚的目标球走了像打得更厚的路线导致没进球,白球跳跃起时旋转被卸掉了一部分导致走位不到位,等等。消除静电需要不时擦拭白球或目标球,有脏东西时需要擦拭白球或目标球,大发力后需要擦拭白球;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明6怎么玩看不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