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如何在家学好左手投篮右手都可以投篮的(能作为娉鍪值

领导者的经营谋略总汇
我的图书馆
领导者的经营谋略总汇
领导者的经营谋略总汇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一、战略篇
1、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高度重视战略经营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乱纷争的年代。当时东汉政权没落,农民起义蜂起,政权迭相更替,群雄逐鹿天下,特别是逐渐强大的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政治较量,进行了此起彼伏的军事斗争。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之间,时或朋比勾结,时或互相攻讦;时或刀戎相见,时或杯酒言欢;彼此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和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任何不求进取、因循守旧、优柔寡断、模棱两可,都会坐失良机;任何心中无数、粗枝大叶、考虑欠周、仓促决断,都会招致惨重损失。可以说,举手投足之间,决定荣辱成败,关系着身家性命。因此,重视决策,善于决策,是“三国”中许多人的共同特点。《三国演义》中,明确地提出了“决策”的概念。这要比“决策”概念在西方正式提出,早了数百年之久。尤其是“三国”中的一些杰出人物,胸怀全局,目光远大,能够从全局上、长远上思考问题,善于处理大的方面的关系,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发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因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了不少战略决策成功的壮举。  刘备在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落魄不遇,屡遭挫折,不得已投奔荆州刘表,后经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与刘备首次会面时。首先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荆州和益州的重要战略地位,最后告诉刘备,欲成霸业,应该“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这便是为古今称道不绝的隆中决策。在这个著名决策中,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措施,还有实现目标的几个战略阶段。刘备闻言,茅塞顿开。正是逐步实施了这一正确决策,刘备集团才得以绝处逢生,立稳脚根,日益发展,与先期建立的魏、吴政权鼎立天下,存在和延续了四十余年。  谈到赤壁大战前后的东吴将领,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雄姿英发的周郎。其实,在东吴孙权的阵营中,战略意图最清醒的当属鲁肃。历史记载,鲁肃年轻时就抱有大志,并对当时群雄逐鹿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他虽然生长在袁术治下的临淮东城,但当他看出袁术虽然暂时强大,但终难长久时,便拒绝了袁术让他当东城长的邀请,毅然过江投奔了孙权 。《三国演义》根据史实记叙了鲁肃过江后为孙权谋划的重大战略决策。他对孙权说:“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变化)”,目前要乘北方混战多事的良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可以说,东吴政权的建立和扩大,正是执行了这一正确的战略决策的结果。后来,在刘表新死,曹操大军南下的重要时刻,又是他审时度势,及时向孙权提出与刘备“同心一意,共破曹操”的正确决策。为此,他积极奔走于孙,刘之间:先是以吊丧为名,来到荆州,向刘备陈述孙刘结盟的重要性、迫切性,旋即又陪同诸葛亮过江,共商抗曹大计,力排众议,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形成,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外交基础。东吴政权得以在危急中生存,依然是接受了鲁肃的正确决策方案的结果。之后,他为了“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使曹操多一个敌人,而东吴多一个朋友,想方设法缓和孙权、刘备以及周瑜、诸葛亮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极为敏感的荆州问题上,从中斡旋,维持了孙、刘之间的联盟。貌似苯伯其实见识卓越的鲁肃,比起急功近利的周瑜,要计高一筹。设 想一下,如果没有鲁肃为东吴制定的正确的战略决策并竭力推行,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设想必然痛遭挫折,赤壁大战的历史将会重写,已经建立的东吴政权怕早已向曹操递交了降表。 《三国演义》中的成功事例,有力地揭示了战略对于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既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又是举足轻重的大事。它可以转危为安,易强弱,变多少,化喜悲,为成功者高唱胜利的凯歌,为失误者奏起呜咽的哀乐。这些犹如晨钟暮鼓,永远值得后人警醒。  战略的重要,同样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现代企业处在科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处在广泛分工、密切协作、社会联系空前复杂的时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企业管理已经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由执行型转变为决策型,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企业再也不能等待和依赖上级而必须能动地去适应时代的变迁,自觉地去符合市场的需要,勇敢地去迎接竞争的挑战。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必须把自己的目光从内部扩大到外部,从眼前延伸到长远,系统地、发展地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必须解决战略问题。经营战略确定以后,就将规定一个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确定一个企业经营范围和规模,选择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从而从根本上影响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从整体上影响企业的工作秩序,从长远上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盛衰存亡。因此可以说,经营战略是时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通观中外,重视经营战略已经成为各国企业的趋势。  为了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企业必须搞好战略经营。所谓战略经营,不仅仅是说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和一般职工都要自觉地围绕着战略目标,进行开拓性的工作,而不能停留在维持日常的经营管理和生产上;尤其是要求企业高层次管理者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思考战略,制定战略,推行战略之上。应该明白,这正是一个高层次管理者工作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部分。  战略经营的基本因素有如下两个方面:  谋全局  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对外的开系统。从内部看,其经营要素有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其经营环节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从外部看,它要服从于市场需求,考虑竞争对手,而这些又要受政治、经济、 技术、文化、自然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现代企业的整体综合性加强,“辐射半径”延长。这就要求战略经营必须体现整体意识,宏观意识,甚至全球意识;既要有全局性,又要有层次性;既要高屋建瓴,统筹兼顾,全方位进行思考,防止顾此失彼,出现遗漏;又要分清不同层次,区别轻重缓急。《孙子兵法》中提出 “经五事”、“校七计”,就是全面地看待问题;而“五事” “七计”以“道”为首,又体现了战略思考的层次性。 诸葛亮在隆中决策中,既分析了敌、我、友,考虑了天时、地利、人和;又区分了优势和劣势因素,规划了整体战略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这里有个如何认识和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问题。全局是由一个个不同层次的局部所组成。全局制约局部,而局部又影响全局。在局部和全局发生冲突时,要能果断地舍弃局部,以抓住重点,保证全局;在局部可能导致全局失败时,又要高度重视局部,步步落实。据守荆州虽是局部,但却是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关羽后来丢了荆州,对诸葛亮的战略造成重大打击。  谋长远  现实是未来的基础,而来来是现实的发展;现实是立足点和出发点,而未来是着眼点和目标点。一个企业在制定自已的战略方案时,只有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才能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从而长期保持主动和领先,把握和赢得未来。因此,战略经营要体现出未来意识和超越意识,树立“明天即今天” 的观念。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创下了后蜀数十年江山,所以,人们称赞是“一对足千秋”。  谋长远首先要长远观察问题  春秋时期的商人计然。曾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待乏原则,就是强调不要只看眼前,而是看得远一些。可见,“谋长远”是贯通古今的经营原则。  谋长远必须作出长期安排  战略经营还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理性原则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经营战略是一种主观范畴。所谓理性,就是使主观自觉地、能动地与客观相统一。一个企业的高层次管理者,在战略经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战略制订和执行达到这个境地。战略经营符合这条原则者胜,违背这条原则者败。无数经营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企业的客观实际,包括如下一些方面:宏观的方针政策;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资源供应者的情况;自身的条件和素质等。战略经营中遵循理性原则,就要考虑符合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利益和发展;符合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和兴趣;适应不适应自身的条件和素质;能不能在竞争中领先和取胜等。还应该注意,客观情况是变化发展的,战略方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并适时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概言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顺应国家、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趋利原则  所谓趋利,就是要求本着“趋利避害”的思想,努力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遵循趋利原则,就要在战略经营中力求投入最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且所冒风险最小;争取最大的效果,圆满实现战略目标;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多的效果,也就是说效率要高。  理性原则和趋利原则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和深入。违背了前者,战略就失去了科学的依据;违背了后者,战略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2、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  ——预测是战略决策的前提  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的第一步,是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而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中国有句古语:“处事识为先,断次之” (《薛文清公从政录》),认识客观是一切正确决策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战略经营理性原则的保证。应该说,对于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来说,掌握现代的决策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全部的关键和困难在于,如何精确估计各种状态的概率值。因为决策是面对未来的,对未来的事态只能估计和预测。如果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料掌握得比较全面、准确、及时,如果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实事求是而又符合逻辑,那么对未来的预测就会相对精确,对各种状态的概率估计就会基本符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所作出的决策承担的风险就会较小,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作为一部艺术作品,《三国演义》以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种种活动,将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形象化和艺术化,给后人留下极为深刻的教益。  诸葛亮是善于决策、精于决策的人物,但是他那经天纬地之才并非是毫无底蕴的即兴之作。《三国演义》 “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什么他善于夜观天象,料事如神等,这一切对于现代人类来说,已经没有多大诱惑和感染了。人们更多注意的是,诸葛亮的每次正确决策,都是建立在充分、准确、及时地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在许多次战斗之前,他或者派出“细作”、“探子”,或者利用降将俘兵,或者亲历实地调查敌方兵力部署,探听敌方将领的素质、本领、心理,观察地势地形,然后制定有利的作战方案,从而击败敌人。赤壁大战前夕,正是在曹操南下荆州的过程中,经历了和曹军几次战争的实践,他才准确地把握了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因而做出了曹操必败的正确预见。隆中决策之所以对天下大事分析得精辟而中肯,其中凝结了诸葛亮巨大而长期的劳动。胸怀大志而暂隐山林的诸葛亮,注意以各种方式,从各个方面搜集信息,了解社会、政治、军事的种种动向。他平时刻苦读书,而且读书方法是“独观其大略”因而涉猎较广,领悟较深。他注意交际,颍州的石广元,博陵的崔州平,汝南的徐庶和孟公威,都是他过从甚密的朋友。经过他们,他又与号称“凤雏”的庞统,道号水镜的司马徽相交。其兄诸葛瑾在东吴参与朝政机密,其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都是博学多识、思想敏锐的非常人物。诸葛亮与这些人或书信来往,或聚首畅谈,形成了一个如现代所云的情报网络。有志于天下的诸葛亮,则正是这个网络的高级贮存、处理中心。诸葛亮还十分喜好云游,借以勘察山川地理、关梁扼塞,了解风俗民情、气候物产等。 因而,诸葛亮未出茅庐是假,已知天下却是真。这不是什么先知先觉,正是反映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论真理。当徐庶挥泪别离刘备,径直至卧龙岗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诸葛亮虽然表面推辞,其实是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此后一段时间,他连日云游不归以至刘备、关羽、张飞两顾茅庐未果。他要进一步补充最新的信息,要反复思酌斡旋天地的大计。当他高卧草堂等待刘备、关羽、张飞第三次到来时,他那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已经是勾划完整成竹在胸了。否则,那西川五十四州挂图从何而来?诸葛亮又怎能如数家珍似地笑指其中?他又怎能刚刚出山到了新野,就向刘备提出了他的第一条重要建议:“曹操于冀州作玄武池以练水兵,必 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过江探听虚实”呢? 任何决策的对象都是—个复杂的系统。系统是内部诸要素和内外环境间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有机整体。 因此,决策不是对信息资料的简单汇总,而是要实现认识的飞跃,它需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对客观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这种分析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是要全面系统,相互比较  官渡之战前夕,为消除曹操的顾虑,多谋善断的郭嘉指出:“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路线、法治、气量、谋断、道德、仁爱、明察、用兵等,几乎涉及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一切方面。正是这样对敌我双方详尽的对比分析,澄清了对形势的错误认识,消除了曹操的一些疑虑,才使曹操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赤壁大战前夕,孙权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召回周瑜帮助决断。东吴的和、战双方在朝堂之上展开了辩论。主降派的代表张昭认为:曹操在政治上“挟天子而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名”,占据主动;军力上“近又得荆州,威势愈大”;同时江东的地利条件已失:“吾江东可以拒曹者,长江耳。今曹朦艟战舰,何止千百?水陆并进,何可当之?”因此,东吴的出路只有一条——投降。周瑜针锋相对指出:政治上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而孙权是为国家除残去暴;军事上,曹操犯了兵家四忌:一是后方不宁,马腾、韩遂为其后患,二是曹军多为北人不熟水战,三是隆冬盛寒马无蒿草,四是士卒不服水土多生疾病。于是得出结论:曹兵“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周瑜比较全面的对比分析振奋了孙权的精神,初步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此后,诸葛亮又指出:孙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 “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必须进一步“以军数开解, 使其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于是周瑜又夜见孙权, 详细分析了曹操的兵力:曹声言“水陆大军百万”,其实 “以实较之:彼将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止七八万耳,尚多怀疑未服”。然后信心十足地表示:“周瑜得五万兵,自足破之。愿主公勿以为虑。”(第44回)至此,孙权的一切疑虑才得消除,下定了与曹操决战的决心。  以上事例说明,在分析研究已有的信息情报时,唯全面系统才能不失于偏颇;唯注意比较,才能揭示差别和矛盾,突出双方的优势和劣势,降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度,提高预测的精确性。  二是注意变化,动态分析  彞陵之战初期,陆逊看到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于是下令乘高守险,不许出战,“以观其变”。任蜀军在阵前“辱骂百端”,甚至“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陆逊只令“塞耳休听”,视而不见,采用了战略退却的方针。这就促使刘备及其蜀军向骄傲、焦躁、疲怠、松懈、轻敌的方面转化,直至刘备 “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余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战争的形势转向了有利于东吴的方面。这时,被双方都讥笑为孺子、懦怯的一介书生陆逊,一反常态,抓住反攻的太好时机,雷厉风行,调兵谴将,实施火攻,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成功。战场的辩证法说明,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对立面,要注意研究优劣、利害、得失、进退、动静等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并及时做出合乎时宜的决策。静态的分析,一成不变的方案,是适应不了动态的系统和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 三是注意特殊性,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  在罗贯中的笔下,描写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争,没有任何两次是雷同的。“火烧赤壁”,“水淹七军”,一是火攻,一是水攻,各自采用不同的战术。即使是诸葛亮一人所用的火攻,也是各具千秋。《三国演义》的回肠荡气,正是在于作者以他丰富的想象和摇曳多姿的笔锋,揭示了一个个矛盾的特殊性,反映了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第85回描写的“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最是匠心独运,发人深省。曹丕发50万大军,五路并进,攻打蜀汉,蜀汉政权朝野震动,刚刚继位的后主更是惊慌失措。这时,诸葛亮杜门谢客,托病不出,经过具体的分析,了解敌人每路将领的才能、特点、心理以及他们内外部的种种关系,还有各路的地形地利,然后派遣不同的将领,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措施,兵不血刃而化险为夷。这一战例说明,只有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出针对性最强、最有成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如果不去研究各个事物的特殊性,满足于一般了解,停留在泛泛分析,就找不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把事情弄坏。军事教条主义者马谡,忽视实际中的具体因素,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公式,结果丢失街亭,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四是上下反复,慎之又慎  所谓反复,就是说决策者即使有了自己的初步考虑,也还要摆一摆、想一想、听一听正面和反面的各种意见、特别是反面的意见。即使没有反面意见,也要自己设想出可能的反面意见,自我诘问,这样经过反复思考研究,步步深入,把情况确实弄清。  这方面,孙权在赤壁大战之前的决策,应该受到嘉许。当刘表新亡,刘备新败,曹操大军南下之时,鲁肃提出以吊丧为名,往江夏游说刘备“同心一意,共破曹操”, 孙权“喜从其言”;当张昭等人主张降曹时,孙权暗地里对鲁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当孔明假意劝他降曹时,他“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可见,孙权思想上一直是倾向于抗曹的。那么,他为什么一直不做出决断呢?因为对于号称“雄兵百万,上将千员”的曹军,东吴还不知虚实。因此,他希望通过不同意见的激烈争论,深入弄清各种情况,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及其理由。于是,在公开场合下,不论是对鲁肃的主战言论,还是对张昭等人的主降言论,他只是“沉吟不语”从来不置可否。后经诸葛亮、周瑜从各个方面揭穿曹军势大的谎言,分析曹军的许多致命弱点,他才最终明确表示“亲与曹贼决战,更无他疑”。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这些情节,意在责孙权没有谋略,其实不然。当强敌压境,事关东吴存亡之际,在做出决策之前,孙权反复探究,慎之又慎,应用“对演法”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作者的言外之意是:理当如此!  《三国演义》中所揭示的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应该说普遍地适应于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现代企业的战略决策。  企业在战略决策之前,首先要尽可能全面而详尽地掌握与决策有关的情报信息。比如企业外部的环境:资源供应者的情况,顾客用户的情况,与本企业争夺供应者和顾客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本企业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国内的,又有国际的;既有自然的、经济的、技术的、产品本身的,又有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再如企业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种经营资源,诸如人力、物力、财力、自然条件、信息获取能力、技术专利的多少、商品信誉的好坏等。其次,要对掌握的情报信息进行比较加工,以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深入具体的动态分析,弄清外部因素的可能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士气,企业实际能够发挥出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管理水平,各种因素的主次关系以及互相间的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强度、时间。从而在整体和动态中清晰地了解决策背景,准确地预测未来。  重视决策前的信息收集和系统分析,是国内外一切企业成功的共同规律。&
3、“三分割据纡筹策”,“先取荆州后取川”
&  ——谈战略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永恒主题。无目标,就无所谓决策,无所谓行动。决策就是在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行动目标之间求得动态的平衡,行动就是为了达到目标而做出的主观努力。唯有对期望目标有所贡献的决策和行动才具有价值。目标是指挥曲,可以从方向上引导一个系统的行为,在实际中指导一个系统的行为;目标是协调曲,可以沟通系统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保证内部各种力量的良好配合,达到上下左右的和谐平衡,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是进行曲,可以鼓舞组织成员的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在各种状态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战略决策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确定决策目标要体现如下一些原则:  —是进取可行原则。  二是结构合理原则。  三是目标压缩原则。  四是目标具体原则。  五是目标调整原则。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决策目标,具有了高质量目标的主要品质。  先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是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制定的两个阶段战略目标,前者是近期的、低层的,后者是长期的、最高的。两者之间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这两个目标的提出,是建立在恰当地分析了曹操不可争、孙权不可图、刘表不能守、刘璋很暗弱的天下大势以及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 的自身条件等基础上的。兴汉室、图中原是隆中决策的最高目标,提出这个目标,充分表现了诸葛亮高瞻远瞩的目光,不畏天命的胆略,披荆斩棘的进取精神。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他的几个好朋友都明确指出,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要“斡旋天地,补掇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高明之至的诸葛亮,不会看不到这种形势。但是,为了实现光复汉室的大目标,他还是知难而进地出山了。当实现了鼎足而立的第一阶段目标后,面对着强大的曹魏而偏安一方的蜀汉,需要支撑精神的柱石,需要争取政治上主动的大纛,需要以攻为守的谋略。因而诸葛亮提出了进取中原这一高难度的决策目标。他的《后出师表》,以苍凉而坚定的笔调,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矛盾;他的六出祁山,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实施和推行他的既定目标和谋略。人们为他的出师未捷而落泪,更为他的知难而进而动容。人们不会责备他的“逆天而行”,只会尊仰他的进取精神。在目标的缩减上,诸葛亮把“先取荆州为家”化为手段,从而将本来的三个目标,即取荆州、夺西川、图中原合并为两大目标。由于进取中原的艰巨性,三国鼎立的形势必将长期存在,因此在鼎足天下和进取中原之间具有长期的时间间隔和段落差别,进一步合并它们两者,就失去了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此外,在目标的表达上,“鼎足之势”,形象明确;“图中原”,简明概括,是高度 凝练的思维结晶。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不少企业以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己任,在确定战略目标时给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他们有的立志于填补国内的某项空白,有的立足于给国家多积累资金,也有的敢同大厂和名优产品争高下,更有的放眼全球,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
4、“凡事当以利害较之”
&  ——谈决策方案的选优  选优,是决策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决策就是从拟定的诸多方案中选择一最优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过程。选优的前提是多方案,选优的过程是利害相较,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如果只有一个方案,那就失去了比较和选择的余地;如果没有对每个方案的论证和评估,决策就失去了依据,决策的趋利原则就得不到保证。  《三国演义》第62回描写了这样一段情节:刘备应刘璋之请,进驻葭萌关,抗拒汉中张鲁的入侵,后来因为向刘璋借军马钱粮,受到刁难,于是“毁书发怒,前情尽弃”,两人翻脸。这时,刘备问计庞统:“如此,当若何?”庞统回答:“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 刘备又问:“哪三条计?”庞统说:“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刘备评价比较认为:“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于是,依中计而行,轻而易举夺了涪水关,然后下雒城,取绵竹,直捣成都;在此,庞统提出的是三个行动计策,加上“沉吟不去”,实际上是可供选择的四个方案,庞统可谓多谋,刘备堪称善断,两者的最佳结合,选定了良好的方案,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赤壁大战前夕,东吴统治集团内部形成和战两派,双方争论不休,在孙权没有明确表态时,鲁肃给他分析:“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孙权向:“何以言之?”鲁肃回答:“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随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 这一席话,是从孙权的切身利害出发,对投降方案的正确评估,它恰好触到了孙权的痛处,清楚地告诉孙权,抗曹是他应该选择的唯一正确出路。  《三国演义》启示人们,必须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它所反映的单凭领导和个别智囊人物的个人经验进行选优的方法,在今天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现代管理科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案评估技术,在此不作赘述。然而不论何种评估技术,最基本的是建立评价准则和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此来辨别方案的优劣。如果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不同,目标即使名义不变,而实质却可以大相径庭。比如某个企业把满足市场的需要作为目标,但却把“产值”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货不对路。作为现代中国的一个企业,应该把全面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方案的价值准则,自觉的把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把暂时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把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结合起来,并且努力使评价指标定量化。同时又要规定权衡指标的原则,以便在指标冲突时有所取舍。 &
5、环环紧扣,逐浪推进
&  ——谈决策的实施  战略方案的实施,是达到战略目标、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阶段。为了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首先要围绕着已经确定的大目标,进一步提出各阶段的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逐步逼进大目标;其次,在每个战略阶段都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做到人员落实,物资落实,时间落实,办法落实,并要拟定种种应急方案;同时,要注意信息反馈,根据新矛盾,新情况,及时地调整、修改、补充原有的决策方案。  曹操和袁绍官渡决战之前,袁绍各方面占据优势,其中一条是后方比较安定,除了困守易京的公孙瓒外,境内没有异己的政治、军事集团。他还和关外的乌桓贵族相勾结,彼此相安无事。相形之下,曹操的东边先后有吕布、刘备为患,南边有刘表、张绣相胁,常有后顾之忧。为了改变这一劣势,曹操抓住战机,采取不同措施,实施一个个子方案。他先是采纳郭嘉的建议,利用袁绍北征公孙瓒之机,挥兵东南,攻取下邳,擒杀吕布;接着,又采纳孔融的建议,招安张绣和刘表。他以政治家的胸怀和战略家的眼光,与张绣尽弃前嫌,握手言欢。张绣率部投降,刘表也保持了中立,这就粉碎了袁绍拉拢刘表,企图孤立和夹击曹操的阴谋;最后在袁绍已经屯兵官渡的情况下,他又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利用袁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土各相妒忌”的弱点,乘刘备新整军马,众心未服,亲率大军20万,兵分五路,东征徐州,击溃了刘备,纳降关羽,从此,基本靖平长江以北的大片疆土,为官渡胜利赢得了可靠的后方。  在赤壁大战中,经过外交上的折冲和政治上的审时度势,孙权、刘备两家实现了抗曹联盟。但是面对着绝对优势的曹军,必须一点一点地削弱。为此,周瑜和诸葛亮在密锣紧鼓的气氛中迭出奇谋,给曹军一次又一次打击,逐步地改变战场上的形势,终于造成可乘之机,迎来了转守为攻的日子。战争一开始,“三江口曹操折兵”,周瑜就打了一个胜仗,先挫曹军锐气,接着,又在“群英会”上运用反间计,除掉了曹军“深得水军之妙” 的水军督都蔡瑁、张允,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长处和对方的弱点,在取胜的道路上搬掉了一块绊脚石。随后,诸葛亮草船借箭,再一次削弱了曹军,加强了吴军。根据“曹操水寨,极其严整有法,非等闲可攻”的情况,周瑜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决定实施火攻。但此计急切之间也难实行,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于是,赤胆忠心的黄盖暗献“苦肉计”,诈降曹操,以便就中取事,火烧曹军。但是仅有“苦肉计”,没有人到曹营献诈降书,黄盖的挨打,也是白白受苦一场。因而,又有机智大胆的阚泽独往曹营,终于骗取了曹操的信任。 最后,足智多谋的庞统又献“连环计”,把曹军的战船锁在一起。至此,实施火攻的条件才初步成熟,在这一系列行动中,周瑜用人得当,计谋周密,环环紧扣,计计得中,充分显示了自己杰出的指挥才干。  当东风乍起,赤壁的大火燃烧在即,周瑜调兵遣将,采取一个个有力措施。他兵分六路,有的去烧曹营粮草,有的去烧曹军营寨,有的阻击曹操接应之兵,有的作为各路接应。再看诸葛亮,下得七星坛,乘赵云接应的小船直奔夏口,刘备接着后,诸葛亮“无暇告诉别事” ,便升帐坐定,调兵遣将:令赵云到乌林之西 埋伏,张飞去葫芦谷口埋伏,关羽到华容道埋伏,糜竺、糜芳、刘封三人各驾船只绕江剿擒败军,夺取器械,刘琦回武昌,陈兵岸口,捉拿曹操逃兵。可以说,他们是处处堵截,层层设伏,各种情况都在预料之中,时时事事皆有缜密安排,为曹军布下了天罗地网,尽可能地扩大了胜利的战果。  提起”空城计”,人们一般认为,那只是诸葛亮的应急之作,是心理战的胜利,没有什么缜密的安排和保证措施。其实不然。在诸葛亮布置“焚香弹琴”、“开门洒扫”之前,他已经把当时身边仅有的三千精兵,让关兴、张苞带去埋伏在山后,等司马懿退兵时,故作疑兵,鼓噪而出,以坚定司马懿“必有埋伏”的疑心,扩大神经战的效果,使敌人跑得更远,自己能更安全地撤退。否则,仅仅靠“焚香弹琴”,即使暂时骗过对方,安全撤退还谈不上。如果没有事先设伏的疑兵,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恐怕会马上醒悟回兵,完全来得及把包括诸葛亮在内的两千多人捉拿过去。此外,诸葛亮事先还派张翼去修剑阁,以备归路;令马岱、姜维断后,以防追兵;又派人分路报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撤退到汉中。连居住在冀县的姜维的老母,也派遣心腹之人送入汉中。可见,诸葛亮的退兵部署是周到而精细的。“空城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意料之中的意外,是弄险之中的保险。  在《三国演义》里,也有因遗漏某些环节,而几乎导致整个方案前功尽弃的警示。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赤壁大战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正当火攻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周瑜带领诸将立于山顶,指点曹营,哈哈大笑时, 突然一阵风吹,旗角从周瑜脸上掠过,使他猛然想起一件事来,吓得口吐鲜血,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原来,他在制定“火攻”方案时,忽略了隆冬季节没有东风这个天时情况,事到临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是好?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写下的千古绝唱所说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没有“七星坛诸葛祭风”,哪能有“三江口周瑜纵火”?周郎的惨淡苦心,恐怕会因一着遗落而全盘皆输。  根据事物的新发展和情况的新变化,适时调整甚至改变原定的决策方案,是实施决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官渡战役初期,曹操本来同意荀攸的分析:“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如果“迁延日月,粮草不敷”,因此“利在急战”。于是,刚刚到达前线,曹操便“传令军将鼓噪而进”, 结果首战大败。事实教育了曹操,袁军虽然有种种弱点和劣势,但袁绍的70万大军也确确实实是能吃人的真老虎,强弱悬殊,“急战”求胜的决策必须放弃。于是,曹操就后退一步,把兵力集中在官渡,坚守营垒。袁军堆筑土山,在土山上向曹军营中发射乱箭,曹军造了一种能发射石头的“霹雳车”还击;袁军挖地道攻击,曹军掘堑壕抵御。双方“自八月起,至九月终”,相持多日。此间,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一度想“弃官渡退回许昌”,但留守许昌的荀彧报书给他打气,曹操便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令将士“效力死守”,以便寻找战机,出奇制胜。不久,袁军从后方运来几千车给养到官渡。曹操得讯,抓住战机,派大将徐晃、史涣出击,烧掉袁军的粮草。接着,又采纳了袁绍的降士许攸的建议,亲自出马,夜袭乌巢,烧掉了袁军的全部屯粮。至此,袁绍军心大为动摇,反攻时机成熟,曹操乘机奋力出战,全线击溃袁军。由此可见,没有“急战” 到“死守”的方案改变,就不可能有曹操在官渡的胜利。 &
二、交两篇
1、“贾文和料敌决胜”的启示
&  --审时度势,以变制胜  三国时代,军阀纷争:三国抗衡,政治气候险恶莫测,战场局势变化万千。可以说一会儿是平湖秋月,云淡风轻,瞬息间又电闪雷鸣,风云突变。任何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或个人,要生存、要发展、要取胜,首先要能审时度势,《三国演义》开卷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讲的就是审势;其次必须因情措法,主动谋变。  书中第18回有一段"贾文和料敌决胜"的故事,说的是曹操正在西南前线与刘表、张绣作战,荀彧从许昌来信告知,袁绍要兴兵进犯许都,曹操心慌,下令回兵。 张绣得知后就要追赶,贾诩阻止道:"不可追也,追之必败。"刘表不信,力劝张绣追赶,结果大败而回。这时贾诩却建议:"今可整兵再往追之。"刘表、张绣表示怀疑。 贾诩断言:"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张绣依言而行,果然大胜一场。刘表后来请教贾诩,贾诩解释道:"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指行军时的后卫部队--引者注),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在这里,预知敌我,以变制变,是贾诩取胜的妙诀。 《三国演义》中这样一类例子不胜枚举。诸葛亮的 "增灶退司马",是针对司马懿多谋多疑的病态心理,以弱示强;陆逊为夺回荆州,却利用关羽的目空一切,卑词奉承,以强示弱。曹操濮阳破吕布,是看准吕布的勇而无谋,使用的是"诈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依然是利用司马懿的病态心理,使用的是"诈活"。"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因敌粮多兵少,贵在以快取胜;司马懿战败公孙渊只因"贼饥我饱"要在按兵不动。  《三国演义》不仅以人物的活动和典型的正反事例,反映审时度势、以变制胜的思想,而且还多次通过 谋略家之口,正面强调这一命题。庞统在催促刘备及早进取西川时说过:"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诸葛亮在劝进刘备作汉中王时说过:"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审时度势,以变制胜,在战争和政治的角逐中是-条普遍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的经济竞争。这是因为,现代企业是一个"适应的开放式大系统"。所谓"开放式大系统",就是说企业要和整个社会环境进行信息对流和能量交换。它区别于机械的小系统或封闭式的"投入--输出"的生产系统。它要受外部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也要受内部各种经营资源和从属系统的影响。所谓"适应",就是说企业必须保持"适应者"的地位,随着特定的内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动。否则,这个系统的运动就可能停顿或中断,这个系统的结构就可能破坏和倾覆。而现今企业的内外环境,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因而"永远变化"是现今企业面临的一条永远不变的规律。拿市场的需求来看,随着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这种需求在不断地产生、变化和发展。一种需求满足了,另一种新的需求又会出现。同时,这种需求还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一个产品在一个市场上是十分抢手的畅销货,在另一个市场上就可能变得无人问津;同样的颜色、图案,在甲地大受欢迎,在乙地就可能成为人们忌讳禁售之物。更有甚者,对于同一个市场需求,众多的竞争者都趋之若骛。因此,现代市场形势真是险象丛生,瞬息万变。现代企业家应该谨记:没有普遍适用的经营策略,没有久畅不滞的走红产品。要使自己在多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掌握不断变化的需求动态,了解不同市场的不同特点,注意竞争对手的策略招数,不断采取正确的对策变于人先。如果经营思想陈腐守旧,产品面孔多年照旧,行销方式消极呆板,销售渠道狭小不变,就一定会被竞争的压力所挤跨,被市场的波澜所淹没。  先变必须先知。贾诩之所以"取胜",关键在于"料敌"料得准。一个出色的企业管理者,要象诸葛亮所吟唱的那样:"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在环境"欲变未变"之时,见微波而知必有暗流,"闻弦歌而知雅意",在顺利中预见危机的端倪,在困难时看到胜利的曙光,驾驭着企业的大舟,机动灵活地绕过暗礁险滩,驶向胜利的彼岸。有人把这样的企业家比作神话中的孙猴子:既有一双火眼金睛,又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精灵剔透,随时准备摇身一变。这种比喻倒是颇为贴切的。 &
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突出特色,以奇制胜  三国时期有这样一次战斗:公元196年,孙策为解除江南的后顾之忧,集中力量与曹操争雄,在固陵发起偷袭王郎的战争。太守王郎顽强抗击,孙策从水上连续数次进攻都未能奏效。这时,孙策的叔父孙静建议说:王郎凭借坚固工事进行防御,不容易很快攻克。查渎以南数十里处有一条重要的道路,最好从那里进攻,这就是所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呀!我愿率部队充当先锋,打垮他是毫无疑问的。孙策采纳这一建议,首先造成假象,佯示部队主力仍然集中在原处,然后利用夜暗从查渎迂回到王郎的侧后,突然发起进攻。王郎惊慌失措,兵败逃窜,会稽一带尽归孙策所有。  《三国演义》第15回详细地描写了这次战斗。虽然对历史的记载有所改动,但孙静所引用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谋略思想,依然是作者强调的中心要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孙武"权诈之兵"的精髓,是战术选择的总则。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在进攻作战发起阶段,它可以在对手失去戒备的情况下,或者以对手料想不到的时间、地点、方式,实施突然打击,在短时间里取得军事上的巨大效果,并使对方在心理慌乱中作出错误判断,采取错误行动,招致连连失败。在战争开始或进行中,它又是一种避实就虚的制胜谋略,尤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可以指导人们攻击对手意想不到的薄弱环节,从而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因此,自孙武提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原则之后,历代兵家都把它视为珍宝,推祟备至。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核心在"奇"字,关键是"创"字。它要利用对方惯性思维的弱点,捕捉对方的思想空隙,突破人们思维的常规、常法和常识,反常用兵,出奇制胜。邓艾偷渡阴平,就是这一谋略的出色运用。魏景元3年,魏国兵分三路大举伐蜀。在连连失利的情况下,蜀将姜维集中兵力退守剑阁。由于蜀军扼守险要,魏镇西将军钟会屡次进攻不能奏效,加上粮道险远,军众乏粮,钟会打算撤退了。这时,魏征西将军邓艾利用钟会和姜维相持的机会,亲率精锐自阴平经荒无人烟之地,凿山开道,搭造桥阁,涉险奔袭。一路上山高谷深,极为艰险。来到摩天岭时,峭壁巅崖,不能开凿,眼看陷入绝境,邓艾的儿子和开路土兵尽皆哭泣。邓艾于是率先以毡裹身,从高山上滚了下去,其他人有毡的依法炮制,无毡的用绳索拴住腰,抓住树枝藤条,沿着悬崖峭壁,一个跟着一个向前攀援,终于越过了摩天岭。当仅有两千的魏兵出现在蜀军面前时,蜀军惊惧奔逃,一片混乱。邓艾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江油、涪城和绵竹等城,直抵成都城下。当姜维大军还在剑阁浴血坚守时,成都的后主已经出降称臣了。  现代的企业家运用"出其不意"的谋略,就要在"奇"字上绞尽脑汁去创造。 &
3、“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
&  --兵贵神速,以快制胜  《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一些以快取胜的杰出战例。  曹操攻下并州之后,袁绍的儿子袁熙、袁尚远投乌桓。曹操排除异议,听从郭嘉的主意,率领大小三军和数千车辆乘胜远征。途中"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曹操有些后悔,意欲回军。这时郭嘉虽然水土不服,卧病车上,仍极力鼓励曹操。他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曹操又一次采纳郭嘉的建议,留下笨重装备,快速通过卢龙塞,直捣单于庭。袁熙、袁尚和单于蹋顿措手不及,仓惶应战,"兵无队伍,参差不整",被曹操一战击溃,蹋顿被斩,袁熙兄弟逃奔辽东。  曹操在西取汉中之前,曾派张辽驻扎合淝,防止孙权从东线进攻,并命庐江太守朱光驻扎皖城,大开稻 田,供给合淝魏军军需。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当争夺汉中的厮杀刚刚歇手,东吴大军已直捣合淝。吕蒙为这次进攻谋划道:"可先取皖城,然后攻合淝。"孙权同意,亲率大军攻打皖城。朱光一面派人到合淝求救,一面固守城池,坚壁不出。东吴诸将中有的建议堆筑土山攻城, 有的建议竖云梯、造虹桥攻城。吕蒙反对说,这些办法都需要好多天才能完成,那时合淝救兵一到,就不能取胜了。我军刚到,士气正盛,正可乘此锐气,奋力攻击。明天拂晓进兵,中午就可以破城。孙权照此办理,第二天五更便吃过早饭,迅即催动三军,大举攻城。东吴大将甘宁手挽铁链,冒着矢石,率先爬城,吕蒙亲自擂鼓助威,士卒个个腾踊而上。结果,刚到吃早饭时,便把皖城拿下。张辽的救兵赶到半路,得知皖城已失,只好悻然撤回。 有人认为,军队的迅速机动和闪电般冲击是真正的战争的灵魂。这话勿庸置疑。大凡用兵作战,先发制人贵速,主动攻击贵速,捕捉战机贵速。即使在战略持久的内线作战中,进行战役战斗进攻的外线作战,也贵在速战速决。这是因为:第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可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在短时间里,从军事到心理造成爆炸性的效果;第二,战场上情况变幻莫测;战机稍纵即逝,只有神速行动,才能捕捉战机,稍一迟缓,到手的胜利就会溜掉;第三,用兵是人力、物力消耗的过程,迅速的行动和进攻,就能在较快时间里解决战斗,从而减少战争消耗;第四,迅速的行动,可以在敌人来不及集结之前突袭,从而相对弥补了自己兵力的不足,常常能以少胜多,战绩显著。因此可以说,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中,"时间就是军队"。  时间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样适用于现代的经济竞争。"时间就是金钱",是概括了现代时代特征的竞争经验之谈。它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狭义来看,时间之所以等于金钱,是因为时间可以直接影响资金的价值。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同样数量的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要发生变化。  从广义理解,时间影响资金的占用和周转速度。企业的生产资金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正是这种运动才能带来增值的价值。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就是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转一次的时间越短,在一定时间内周转的次数就越多,占用的资金总额就越少,等量资金带来的增值就越多,经济效益就越好。因此企业要使等量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  时间影响机会的捕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机会常常是腾飞的转折点,是成功的开启处。只有抓住机会,企业的经营战略才能奏效。机会存在的内涵是一定的市场需求;机会存在的外延便是特定的时间阶段。因此企业必须在某种需要出现的那段时间内,迅速采取行动。  时间对于捕捉许多偶然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市场需求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必然常常以偶然表现出来。所以企业在竞争之中,经常遇到随机现象,经常和偶然打交道。就是说,会不时碰到各种偶然的机会。由于市场多变,竞争激烈,这些机会常常是珠玑一现,稍纵即逝,永不再来。如果不能迅速看准和抓住市场闪现的这些机会,反应迟钝,拖拖沓沓,就会被捷足者先登,遗恨不及。所以现代的竞争者要十分重视"机会损失"。对时间,争分夺秒;见机会,果断出击。 &
4、陆逊为什么迟迟不出战?
&  --后发制人,治气制胜  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许多企业家推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用兵原则,力争抢先行动,先变于人,从而取得巨大成功。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家,持重待机,后人而发,却也做了一番世界。可见,竞争的谋略斑斓多彩,迂腐执拗者决难领略个中风光。  在这方面,《三国演义》同样奉献给人们一些智慧之果。它所描写的后发制人的精彩战例,依然具有可贵的启迪价值。  想当年,刘备亲率七十万复仇大军,连胜十余阵,势在吞吴。陆逊走马上任之后,命令部下坚持"乘高守险","以观其变"(第83回)。刘备求战不得,退又不甘,正值天气炎热,便把四十座大营全部移到林木茂密之处。陆逊一看时机成熟,动若脱兔,一把火烧了蜀国的七百里连营。  猇亭之战的跌宕起伏向人们表明:"先发"未必制人,"后发"未必制于人。《荀子·议兵》中指出:"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子兵法·军争篇》也主张:"后人发,先人至",认为:"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可见后发制人,深为兵家所瞩目。  竞争中的后发者所以也能制人,在于它在某些方面明显优于先发先变者。比如,先发先变,前景莫测,风险迭起,容易遭受挫折;而后人而发,前车可鉴,可以做好周密安排,成功的可能要大一些。再如,先发先变,近于开拓,遇到的困难较多,前进步履维艰;而后人而发,顺势而进,可以乘人之隙,击人弱点,容易轻取疾进。还有,先发先变,一切从头做起,投入较大,产品低级,经济效益往往不佳;而后人而发,可以学人仿人,改进质量,提高技术,降低消耗,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后发制人不可拘泥一法。企业家应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时机,采取如下的一些各具特色的后发制人之术。  以逸待劳,待竭制人  古语说得好:"物速成而疾亡,晚就而善终。"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明智的企业家决不能意气用事,务争一时之高下。特别是面对强大于我的对手,更要注意避其锐气,以待其竭。  窥测方向,乘隙制人  当今市场无限广阔,并且不断变化发展,永无止境。因此先变者决难穷市场之尽。后发者则可静观变化,详加预测,抓住潜在需求,瞄准市场的"空白点",乘虚而入,后来居上。  观人成败,窥短制人  先发先变,没有前人可鉴。后人而发,则可以从别人的成败得失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取人之长,避人之短。  学人仿人,反制其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一条自然的法则。在市场竞争中后发者往往可以学习和模仿别人,节省自己的研制费用,并回马一枪,反制其人。  实行后发制人,还必须重视时机的选择  陆逊之所以后发而能制人,就是抓住了蜀兵骄躁、移营林间的大好机会。"占对山黄忠逸待劳",也是一个出色的战例。当时魏国大将夏侯渊率领人马围住对山,大骂挑战,黄忠只是不出,因为法正在山顶举起白旗。等到魏兵疲倦懈怠,锐气已惰,许多人下马坐着休息,法正才把表示进攻的红旗举起。黄忠一见信号,便带领兵士一马当先冲下山来,夏侯渊猝不及防,被黄忠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在这次战斗中,后发制胜的重要原因,在于法正居高临下,观察敌情,把握好了出击的时机。它启示现代的企业家,若要熟练掌握后发制人的谋略,还必须练就把握时机的过硬本领。 &
5、千里送人头的用心
&  --集中兵力,重点制胜  魏、蜀、吴三国的谋略家,都十分重视"伐谋"和"伐交",把"伐谋""伐交"和"伐兵""攻城"巧妙地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其目的就在于破坏敌人可能的联合,为自己争取盟友,避免敌方的"二对一",造成自己的"一对二"。东吴在杀了关羽之后,立即面临着魏、蜀两面夹击的危险。为了防止这种可怕局面的出现,孙权在密锣紧鼓中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他先是派人把关羽的首级转送曹操,目的在于使刘备怀疑东吴之杀关羽乃曹操指使,从而转恨曹操--这条移祸于人之计被曹操识破了;接着遣使入蜀,向刘备作出许多重大让步,卑词求和,企图与刘备重修旧好--这也遭到刘备的断然拒绝;最后,在蜀、吴交兵不可避免的形势下,卑躬屈膝,向曹丕"写表称臣",终于迷惑了入主魏宫不久、尚不老辣的曹丕。虽然在以后的吴、蜀之战中,曹丕没有出兵援吴,但却保持了中立。这些灵活的策略使东吴扭转了战略上的被动,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倾国入侵的西蜀。在这一点上,与孙权轾轩分明的是关羽。关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懂得"2&l"这个简单的计数知识,先是拒绝东吴求婚,断了吴蜀之好,接着就出兵攻魏,结果腹背受敌,临死前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从哲学的高度来考察,集中兵力,攻其一点,正是抓主要矛盾的一般思想方法,因而对人们的各项社会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经济竞争中,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任何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这些资源总是有限的,特别是中小企业。这就是客观允许的可能性,这就是竞争的约束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最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是竞争制胜的关键之一。  比如说,竞争需要选择正确的经营方向,高明的决策者不会面面俱到,搞小而全、大而全,而是充分发挥专业化的优势,明确自己的主要专业方向。因为唯专才能合,唯合才能大,唯大才能强。  竞争需要开发新产品,高明的决策者不会西瓜芝麻一起抓,而是有取有舍,开发数目恰当、经济效益高的主导产品,打出自己的"拳头",创出自己的"名牌",有些厂把这叫做"得有自己的孩子"。  竞争需要开拓新的市场,高明的决策者不会四面出击,分散力量,而是通过市场细分化,瞄准特定的消费者群,选择对实现经营目标最有利的市场面及市场定位,集中力量,扩大占有率,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竞争需要改造落后的技术,高明的决策者不会全盘翻新,一律引进,而是猴王霸桃,抓住关键,迅速取得效益。  竞争需要扩大规模,上新的建设项目。精明的决策者不会轻重缓急不分,把有限的资源天女散花,撒"胡椒面",而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首先抓住一个最容易见效的项目,解决急需,带动全局。 &
6、 从吕蒙不争徐州谈起
&  --趋利避害,扬长制胜  古人云:"善用兵者,违其灾而乘其利。"(明,何守法《投笔肤谈》)意思是说,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不利的条件而利用有利的条件。《三国演义》中不乏这样用兵的佳作。书中第75回描写,当关羽提兵北上攻打魏国樊城时,东吴吕蒙建议孙权乘机袭取荆州,孙权问道:"孤欲北取徐州,如何?"吕蒙回答:"今操远在河北,未暇东顾,徐州守兵无多,往自可克;然其地势利于陆战,不利水战,纵然得之,亦难保守。不如先取荆州,全据长江,别作良图。"这寥寥数语,显示了吕蒙卓越的见识。水战是东吴之长,陆战是魏国之长。与曹操在徐州争锋,无疑是"以短击长",即使一时得到些便宜,也必然背上沉重的包袱。孙权毅然采取吕蒙的主张,用兵荆州,果然取得了胜利。  趋利避害,是决策者优选方案时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在经济竞争中,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强, 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不可能占领全部市场。企业要想在最短时间里或以最小的代价,取得竞争的优势,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就是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的谋略对于企业竞争来说含有两层意义。一是从企业内部看来,要善于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和抑制自己的短处;二是对于外部,企业要防止有害的方向选择、对手选择和手段选择,善于从最有利的时、空运用最有利的策略,夺取竞争的主动权。然而由于任何事物的两面性,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利"、"害",都不是那样纯而又纯的,利害相杂、利害相依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决策者们在思考问题时,必须兼顾利害两个方面。这就是说,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因素,才能提高胜利的信心;在顺利情况下,预见到不利因素,才能预防和解决可能发生的祸患。当曹操以十分之一的兵力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一段时间后,因兵少粮缺,士卒疲惫,曾想击鼓退堂,兵回许昌。而其谋士荀彧却从不利之中看到有利,认为曹操"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袁绍的兵力已经衰竭,局面必将发生变化,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断不可失。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议,苦撑危局,加强防守,不久果然等到战机,终于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大胜。企业家借鉴这一战例,同样要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在竞争意识上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在利害相杂的情况下,趋利避害、决策定计应该遵照"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的原则。  趋利避害的最佳结构是"以己之长、击人之短",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利用了竞争对手的劣势,击中了市场的空隙。达到这种境地需要企业知己知彼,抓住战机,正确决策。 &
7、“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  --螺旋上升,迂直制胜  《三国演义》在描写曹操和马超的潼关大战时,注意突出这样一个情节:每当马超增兵,曹操便为之高兴,后来竟"设宴作贺"。诸将开始表示不可理解,后来竟暗中发笑。其实,曹操看得更远一些。他后来解释道:"关中边远,若群贼各依险阻,征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复;今皆来聚一处,其众虽多,人心不一,易于离间,一举可灭"。这便是他每闻马超添兵则喜的原因。《三国演义》在"失荆州"这场戏的幄幕降落之后,也添有这么一笔:关羽镇守荆州之初,平安无事,但当东吴求婚而遭关羽拒绝的消息传到汉中,诸葛亮马上判断:"荆州危矣!"建议刘备"使人替关公回"。可见,曹操和诸葛亮都很懂得曲中有直,直中有曲的道理。  《孙子兵法》曾云:"先知迂直之计者胜。"(《孙子·军争篇》)曲中有直,直中有曲,这是辩证法的真谛。山谷前面是峰顶,困难过后是胜利,退一步才能进两步,沿着螺旋式轨迹才能稳步上升。直径近,曲路远;近途快,远路慢,这是一般的结论。但是如果和个人的努力程度相结合,和环境的虚实、优劣相迭加,和实现长远目标相联系,就应该具体地进行分析。在有些情况下,近,成了真正的远;远,却变为实际的近。尤其在对抗和竞争之中,双方都会干扰对方的计划,滞阻对方的行动,拖延对方的时间,降低对方的效率。因此,竞争者不要幻想走径直的路。在迂直问题上要努力做到:  迂直互见  现代的经营之路依然是一条曲直平凹的路,它的前面既有鲜花、阳光、幸运和成功,又有荆棘、阴云、挫折和失败。现代企业家只有善解迂直之理,才能增加自己的战略眼光,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从而做到长远地看待问题,正确地预见未来,勇敢地对待困难,清醒地对待成绩。既作顺境中的好汉,在大好形势下莫陶醉;又作逆境中的英雄,在压力危机下不动摇。  以迂为直  高明的企业家不仅要曲中见直,直中见曲,善解迂直之理,而且要登堂入室,能够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丰富自己的经营本领。  具体地讲,迂直之计在时间上的运用,是以持久代替速胜。在时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讲究兵贵神速,速战速胜;在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时,要从长计议,在持久中保存实力,在持久中积蓄力量,在持久中等待战机。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不看条件和时机而一味求快,常常招致不必要的损失,延缓成长、壮大、取胜的进程。刘备当年寄寓许昌,为防曹操加害,就曾施展"韬晦"之计,藏而不露,在自个的后院种起白菜来了。 企业家借鉴这一典故,就要学会放眼未来,抓紧当前,把长计划短安排很好地衔接起来。 以迂为直在空间上的表现,是以退为进,兜着圈子走路。诸葛亮在第三次北伐时,司马懿在失利之后,"教大军尽回本寨,坚守不出"。诸葛亮为寻找战机,思得一计,传令全部退兵。为消除司马懿的疑虑,他故意用缓兵之计,每十天退三十里,造成"真退兵" 的假象。足智多谋的司马懿到底还是上当,同意张郃、戴陵追击,结果中了埋伏,遭到严重损失。有些企业领导,对企业整顿甚不理解。其实,整顿有利于更好前进,一次整顿往往登上一个台阶。还有的企业,采取分光花光的政策,不热心技术改造,靠拼设备往上上,这样即使一时上去了,也还会掉下来,走更大的弯路。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技术改造,才能取得持续的高速度。也有的企业,只注意生产,不注意环境保护,结果不仅危及社会,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必然要重蹈发达工业国的企业"先污染,后治理"那样一条少、慢、差、费的道路。可见,在许多情况下,某些行为表面是迂回,费事,其实是近直、快捷;看起来是后退,其实是为了赢得更大的前进。  以迂为直在手段上的运用,是欲取故予,欲扬故抑。诸葛亮之对孟获,曾经七擒七纵,表面看来延长了战斗时间,消耗了更多的力量,实际上使孟获心悦诚服,誓不复反,取得了长久的胜利,最大的战果。《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张松献地图的故事,读起来饶有风趣。刘备取西川是既定方针,但他对汉中张松却远接远迎,连日宴请,只说闲话,闭口不提西川之事。张松以言挑之,他假装糊涂,一味谦让。一直到十里长亭为张松设宴送行,他也眼泪汪汪,只叙友情。这使张送感动异常,终于把原来准备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并甘愿为刘备入川充当内应。在这里,刘备欲擒故纵,反而后来居上,比曹操抢先一步。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古代商贾和现代企业家,都总结出不少以迂为直的经验和智慧。 比如,"与人分利,予己得利","薄利招客,暴利逐客","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占了顾客便宜,坑了整个生意"等商谚,都从正面或反面,反映了以迂为直的辩证哲理。 &
8、“十面埋伏”和“犄角之势”
&  --风险分担,多角制胜  《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家,善于在广阔的场景中运转视线,驰骋想象,在构思一个个军事行动的艺术蓝图时,常常铺衬和配合以出色的政治、外交活动。刘备动辄亮出"皇叔"这个金色招牌,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曹操善于讨"诏",喊着"奉诏讨逆"的高调。赤壁大战的胜利,应该说,首先是孙、刘联盟的胜利,是诸葛亮和鲁肃外交活动的成功。在具体战术的选择和战法上,三国中一些杰出人物,也注意多向进攻和防御,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终于使吕布无法遮拦,倒拖画戟,败下阵来。还有仓亭一战,也颇具特色,程昱献上的"十面埋伏"之计,杀得袁绍的军队无处藏身。在吕布和曹操对峙于下邳时,陈宫建议吕布"出屯于外",自己"闭守于内",以便形成"犄角之势",互相照应。可惜吕布眷恋妻妾,不愿出城,轻率地浪费了这一良谋,终致失败被擒。  《三国演义》中丰富的正反战例说明,克敌制胜不仅需要善于运用一种手段,树立独立作战的思想,同时也需要发挥十八般武艺的作用,树立群威群胆、协同作战的观念。在战争中,要恰当地处理兵力的集中和分散,造成犄角之势,增加应变防御的弹性。战争的史册上不乏这样成功的例子:当正面战场僵持不下,甚至势颓兵败时,敌后战场的突然开辟,往往导致整个战局的改观。  在经济竞争中也要克服单一兵种、单向作战的思想,树立合成观念,注意建立起一个彼此照应、互相配 合,左右逢源的整体。我们说,一个企业要一业为主,并不否认在市场需要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兼营别样,扩大自已的业务范围。 多向发展新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相配合,可以采取四种基本形式:  第一是纵向多角化发展。就是说,在同一生产领域内,扩大生产不同阶段的产品。  第二是横向多角化发展,又称水平多角化发展。  第三是向多向性多角化发展,也可以叫斜行多角化发展。它是指,为了某种原料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了搞好综合服务,企业开辟新的经营领域。  第四是复合性多角化发展。工业企业生产同原有产品根本不同或没有联系的陌生产品,甚至投资第三产业,开旅馆,开饭店,设商店等。  近几年来,多角化经营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曾经使一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企业,"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找到了新的发展之路;也曾使一些企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富有灵活的适应性,增强了自己的应变能力;还曾使一些企业八方进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应该注意的是,多角化发展不能盲目扩大,要坚持多而不滥是其原则。无限度的多,无原则的多,只能削弱自己的竞争地位。限度、原则是什么?那便是所开发的多种产品要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特别是要发展那些能发挥本企业优势技术的项目。多角化经营的成功经验都说明:首先要把自身最优势的经营项目开发出来,然后在共同技术基础上再旁及其余。 &
9、 撮土成城奏奇功
&  --不辞点滴,积微制胜  《管子·形势解》中说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三国演义》中有两个故事,便是这段古训的最好注解。一个是曹操与马超相持在渭水。由于没有险要地形可以凭借,加上马超不断往来冲突,曹操一直立不起营寨,心中甚是忧虑。后来,他接受荀攸和一位隐士的建议,命令几万士兵,挖取渭河沙土,利用严寒,运土泼水,一夜间竟筑起一座土城。还有一次是诸葛亮平蛮打到三江城下,蛮兵拒城坚守,首次攻城失利。后来,诸葛亮心生一计,传令士兵:"每军要衣襟一幅,限一更时分应点。无者立斩。" 到了初更时分,诸葛亮又传下命令:"每军衣襟一幅,包土一包。无者立斩。"然后再传命令:"诸军包土,俱在三江城下交割。先到者有赏。"于是十万蜀兵皆抱土飞奔城下,将包来的土一齐倒下。功夫不大,积土成山,接连城上,然后一声暗号,蜀兵纷纷登到城上,很快拿下了三江城。  在这两个战例里,曹操、孔明所用的积少成多谋略,超越时空,对于今天的竞争者也大有稗益。企业管理的历史上,数不清的杰出人物,就是从小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终于汇成了财富的汪洋大海,筑起了事业的巍峨高山。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积小利为大利  二是积小胜为大胜 &&
10、“兵有先声而后实者”
&  --树上开花,造势制胜  《三国演义》第118回写道,当邓艾偷渡阴平成功,迫降了蜀后主刘禅之后,曾上书司马昭,提出了一条富有战略远见的建议:"臣艾切谓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此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使用;宜留陇右兵二万、蜀兵二万,煮盐兴冶,并造舟船,预备顺流之计;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待刘禅,以致孙休;若便送禅来京,吴人必疑,则于向化之心不劝,且权留之于蜀,须来年冬月抵京。今即可封禅为扶风王,赐以资财;供其左右,爵其子为公侯,以显归命之宠:则吴人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当时,魏军因刚刚灭蜀而声威大震,但士卒疲惫不宜用兵,邓艾提出先声而后实,威德并用,不战而屈东吴,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少消耗、多收获的高明一招。假如司马昭采用这一良谋,一方面积极备战,造成强大的声势对东吴实行战略威慑,另一方面让刘禅暂时留在西蜀作一段傀儡,借以引诱东吴孙休,再加上外交上进行胁迫,就有可能使东吴不战而降。遗憾的是,司马昭见书后"深疑邓艾有自专之心",便挑起邓艾和钟会的火并,借钟会之手杀了邓艾,并拒绝实行这一卓越的战略计划,致使司马氏一统天下的时间整整后推了17个年头。  邓艾所提出的"先声而后实",颇似《三十六计》 中的"树上开花"。在枝头干尾,装点上许多花朵,便可以虚张声势,造成强大实力的印象以威慑对方,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谋攻篇》)的最理想的 境界。 《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家,不仅在战略上,尤其在战术上,频频运用造势之计,经常收到出乎寻常的效 果。诸葛亮从曹操手中夺回汉中,主要就是利用曹操 "平生为人多疑",虚张声势。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的"空城计",无不铺垫着设疑造势。 张飞当年来到长板桥头,先是心生一计,令左右在桥东的树林中砍下树枝,栓在马尾,在林中往来奔驰,扬起尘土,造成设有伏兵之势。否则,光靠他的一声大吼,是不能喝退百万曹兵的。 这里给现代的竞争者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启迪价值的谋略,那便是注意造势。"善战者,求之于势"(《孙子·势篇》),现代的企业家不仅要善于造成自身的"全胜之势",而且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造声势,造成先声夺人之势,造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之势。  一个商品所以能够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一个为消费者所知、为消费者所喜、为消费者所用、为消费者所信、为消费者所买的过程;消费者购买某个商品,也有产生购买动机、落实消费目标、强化购买动机、消除疑虑心理、比较购买、用后满意、进一步再买等一系列心理和行动。在这两个同时发生的过程中,"用后再买"属于重复购买行为,主要靠商品的内在质量来赢得。某种商品在开始阶段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往往不是因为商品本身,而是有效的宣传起到了作用。正因为如此,竞争者对于自己的新产品,对于将要开发的目标市场,必须做好宣传。  销售宣传可以在不同时期,根据市场状况进行有不同内容的重点宣传。一种是产品宣传,另一种是企业宣传。 还有一种是争取消费者的宣传。  销售宣传的形式,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实现多种类和多样化。  军事上的造势,总是包含着欺骗、蒙哄、恫吓敌人的意图,社会主义的企业千万不能在这一点上照抄照搬。销售宣传要具有真实性、创造性、思想性、艺术性、经济性,其中首要的是真实性。 &
11、“借”字的妙用
&  --呼风唤雨,惜力制胜  纵读《三国演义》,制胜者另一个丰富多采的谋略便是"借"!一个"借"字,在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之下变幻无穷,放射出斑斓的色彩。在这部艺术化的兵书之中,借火的有之:陈宫濮阳烧曹军,曹操奇兵烧乌巢,孔明火烧博望和新野,周瑜、孔明火烧赤壁,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孔明火烧藤甲军,……有人统计,一部《三国演义》,描写的大大小小火攻,竞有41次之多;借水的有之:曹操决沂、泗之水淹下邳,引漳河之水淹冀州,关羽放襄江之水淹七军……借水之多,可谓开兵家之先河;借天时的有之:孔明草船借箭靠的是"大雾漫天",周瑜火烧赤壁乘的是"一夜东风",曹操冰城拒马超趁的是"天气暴冷",孔明大破"铁车兵"计赖"天降大雪",……借地利的有之:或山,或谷,或坡、或林、或野,或城、或阵……凡可利用的地利,都被三国中的谋略家为我所用,借来制胜克敌的条件和力量;借力抗敌的有之:孙权、刘备的赤壁取胜,正是靠的彼此联合,借友之力;……更奇的是,《三国演义》中还精心构思了曹操"借天子以令诸侯",借王垕之头以稳军心,刘备借"荆州"之地以为立足的妙剧,从而谱写了谋借的千古绝唱。《孙子·火攻篇》中曾云:"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事实正是如此,《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家,常常靠借,弥补了自己力量的不足;靠借,强化了自己的优势;靠借,突破了那个时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局限,创造了大得多的战斗力和杀伤力,可谓高明之极。  现代的企业家,借鉴《三国演义》中的这个谋略思想,就应该在"借"字上动动脑筋,作作文章。"借" 是一支小笔,但在谋略家的手中,却可以纵横挥洒,绘制出气魄豪迈的巨画。"借"是以少胜多的谋略,是省力高效的谋略,是发展壮大的谋略。企业家呼风唤雨,才能际会风云,推波助澜,创造出超常的业绩!  一定的资金是企业家起飞的基点,是企业扩大经营的前提。您的资金有限,怎么办?不妨谋划筹借。  技术和人才是开发新产品的关键,您的技术和人才有限,怎么办?不妨也运用一个"借"字。  还应该注意的是,"借"不是"靠","借力"不能依赖、等待。 &
12、“攻心为上”,“心战为上”
&  --抓住根本,信誉制胜  在失守街亭这一事件中,罗贯中塑造了一个蹩脚指挥员的形象,那便是大话秀才马谡。马谡也因此成为后人常常引以为戒的反面教员。其实,马谡一生,功过参半。比如说,对于诸葛亮开发西南和臣服孟获,他就出过很好的主意。  据演义叙述,诸葛亮率军南征之初,马谡奉后主之命,携酒帛前来劳军。公务完毕之后,诸葛亮把他留在帐中,请他对这次"征南""赐教"。马谡回答道:"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是矣。"马谡的一席话,正好说到诸葛亮的心坎里。诸葛亮感慨说:"幼常(马谡字)足知吾肺腑也!"在以后的实践中,诸葛亮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谋略,对孟获七擒七纵,创造了攻心为上的千古绝作,终于使孟获感激涕零,发誓 "子子孙孙"永不再反,为诸葛亮挥师北上,奠定了巩固的后方。  在这里,尽管马谡的"攻心为上"是针对开发西南的特殊作战背景提出的,但与刘备、诸葛亮的一贯政治见解和策略相一致。刘备非常注意收买人心。他在许多场合,把自己装扮成"爱民惜物"的"忠厚长者",一位仁德圣明的君主。他刚刚就位新野牧,就造福于民,赢得新野百姓一片讴歌。他一到西川,便"广施恩惠,以收民心"。他文不及孔明,武不及关、张,而能被曹操称作和自己并驾齐躯的"天下英雄",被周瑜、鲁肃看成是不好对付的"枭雄",在你争我夺的乱世中平步崛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马谡的议论,刘备的所为,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治国、治军、制胜思想的精华。古人云:"得人心者 王",《孙子兵法》中有"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注意民心的向背,赢得民心,治国则可长治久安,治军则可令兵效命,制胜则可实现"兵不顿可利可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目标。"上兵伐谋",这里的"谋"是多方面的,其中谋得人心,则是伐谋中的精髓。  "攻心为上"的谋略,曾经是三国中制胜者的武器,也完全可以成为企业家竞争制胜的法宝。一个企业 家要在时代经济的风云中占据优势,必须努力赢得人心。这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内赢得企业职工之心, 二是在竞争较量中赢得广大顾客之心。  赢得顾客之心,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竞争制胜的根本原因。  赢得顾客之心,靠的是良好信誉。良好信誉的树立,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文明礼貌服务  良好的顾客印象,是促成顾客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是良好信誉的标志之一。  货真而价实  制造一个好的"顾客印象",是成交的第一步,但赢得顾客的根本是靠物美价廉,货真价实。因为顾客购买行为的目标就在于此。  全心全意为顾客  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服务,不仅能赢得顾客之心,而且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加企业的经营项目。因此,企业在经销中,要想顾客之所想,服务尽量周到;急顾客之所急,努力为顾客排忧解难。 &
13、“善进为能,善退亦为能”
&  --善败不亡,退中求胜  诸葛亮六出祁山时,联络东吴,两方在东西两条战线统一行动,东吴派30万大军进攻合肥等地。不料诸葛瑾先被魏兵劫营成功;接着陆逊定下了前后夹攻之计,写表奏请孙权,也被魏军中途劫获;加上正值酷暑,人马多生疾病,陆逊打算撤退。但他腹藏机密,不动声色,制造种种假象迷惑敌人。他让众人在营外种豆菽,自己和诸将在辕门外射箭取乐。然后又令诸葛瑾整顿船只,张扬声势,要向襄阳进发。当魏军捉摸不透,不敢轻举之际,东吴的三路大军已经安然撤回。魏主曹睿不禁感叹道:"陆逊用兵,不亚孙吴一一东南未可平也。" 宗岗在此批道:"善进为能,善退亦为能。"的确,高明的退却,也是一种本领。  当然,导演撤退艺术的大师,依然是非诸葛亮莫属。他六出祁山,六次撤退,各有特色,不落旧套,常常在撤退中变被动为主动,大量消灭敌人。他的这个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的真实。他曾经说过,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并提出"善败者不亡"的至理名言。  在政治军事的斗争中,不失时机,硬攻强取,固然是英雄本色,但审时度势,该退则退,也不失伟人之 举。 由此可见,"成功之道,羸缩为宝",进退伸缩,皆为成功的法宝。在形势于我不利的情况下,可以投 降,可以讲和,也可以退却。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是一半失败,退却则可转败为胜。所以,古代兵书认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退却在经济的竞争中,同样是个很有价值的概念。  退却,首先表现为半途而止。  退却,还表现为暂缓前进的节奏,调整部署,积蓄力量。有时发展的暂时受阻,经济效益的一时不佳,未必说明整个决策方案就是错误的。决策的目标与实际的可能存在差距,经营资源的调整和使用不尽合理,目标市场的选择不够恰当,产品结构和重点产品的确定存在问题,都可能导致失利。这时,就需要暂缓经营的节奏,调查研究,找出问题,调整有关结构,重新部署力量。须知"欲速则不达",退一步却能进两步。  退却,也表现为另觅新路。自觉的退却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辩证法告诉我们:有止才有流,有舍才有取,有减才有增。在人力、物力、财力一定的情况下,只有牺牲一部分利益,才能在新的领域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从无谓的纠缠和痛苦中摆脱出来,才能有更多精力和力量思考新的出路。  总而言之,退却可以减少损失,保存实力;退却可以重整旗鼓,以利再战;退却可以另觅新路,争取更大的胜利。赵云在第一次北伐受挫后的撤退中,独自断后,斩将立功,不曾折一人一骑,诸葛亮不仅称赞他"真将军也"(第96 回);还赏赠赵云50斤金,可见诸葛亮高度重视撤退的艺术。  退却需要勇气  退却的道理说来并不高深,但实际做起来却很困难。这是因为在此以前,已经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花费了不少心血,一旦抛却犹如割肉剜心,既会担心蒙受损失,还会害怕丢掉面子。然而,如果不坚决退却,就要中途耗尽全力,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因此,事业上的退却犹如面临死亡,只有具有舍身忘死工作精神的人,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艺术。  退却需要智慧  虽然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但是何时走,怎样走,走向哪里?这里面包含着临机决断的极大学问。退却同样需要调动一切智慧,做到周密计划,深思熟虑,忙而不乱,退中有进。 &
14、“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  --防间识诈,因间制胜  在纷纷扰扰的军事战场上,若要选准制胜克敌的谋略,保持自己的主动和优势,必须做到"我能知人,人莫知我"。一方面是"知彼",随时掌握可靠的情报信息,做到遇事先知,洞悉敌情;另一方面要严守机密,防止泄失,做好识间、防间和除间。实现这个双重目标的最佳所在,便是秘密的间谍战场。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史,胜利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正面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取决于特殊战场上的特殊战斗--间谍战。  按照孙武的说法,军事用间可分为五,即因间、内间、死间、生间、反间。所谓因间,就是利用敌人的同乡等关系从事间谍活动;所谓内间,是收买敌营中的某些人作为自己的间谍;所谓死间,是不惜牺牲自己的间谍,把假情报传给敌人;所谓生间,是派出间谍侦察敌人,然后活着回来报告敌情;所谓反间,是收买敌人间谍成为"双重间谍"为我所用,或者将计就计,利用敌人间谍传递假情报。其中死间,反间,是最积极主动的防间。特别是反间,是最精采、最能反映军事权谋的用间艺术。  《三国演义》的作者,以鬼斧神工的笔力,尽诡秘变幻之手法,描写了一场场扣人心弦的间谍战,展现了古战场秘密角落里光怪陆离的间谍活动。  曹操是用间防间的老手。吕布的谋士陈登,便是曹操埋在吕布身边的内间,他曾连施三诈,助曹操一夜之间连得萧关、小沛、徐州三座城池;曹操能够比较顺利地平定汉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收买了张鲁的谋士杨松;曹操先后诛杀了董承、伏皇后等人,目的在于除间。赤壁大战期间,当阚泽献上黄盖的诈降书时,书中描写,曹操"于几案上翻覆将书看了十余次,忽然拍案张目大怒",以此恫吓对方,考察真伪,表现了很高的防间警惕性。另外,曹操之派蒋干说周瑜,是在使用因间;曹操之派蔡中、蔡和诈降周瑜,意在将两人作为死间。至于结局的成败利钝,那应该另作别论。  诸葛亮是用间防间的高手。张松、法正、孟达,都是诸葛亮、刘备夺取西川的内应,是为内间;在平定孟获时,诸葛亮曾得到孟获之兄孟节的指点,是为因间; 他经常派出"细作"、"探子"侦察敌情,然后回营报告,是为生间;在布置战斗任务对,他有时"附耳低言",有时预设锦囊,嘱咐不到危急时刻不得拆看,是为了严防失密和泄密。第二次北伐开始,为了拿下陈仓这个战略要地,他明里令魏延、姜维三日里去攻城,暗地里却亲率关兴、张苞,暗出汉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成功,把魏、姜二人一直蒙在鼓里。  风流千古的反间计导演,大概是非周郎莫属了。群英会上,他假痴不癫,就坡骑驴地演出了一场"酒后吐真言,帅案放降书"的假戏,使自作聪明的蒋干如获真情,假曹操之手,除掉了曹军中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为了使黄盖诈降成功,他又以假作真, 维妙维肖地演了一出"苦肉计",利用诈降的蔡中、蔡和向曹操传递假情报,到底使老奸巨滑的曹操受骗上钩,吞了苦果。  现代的经济市场,可以说是"信息化的战场",信息的洪水四面八方滚滚而来。一个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完全应该象在军事战场上一样,一方面要随时随地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另一方面要严守自己的经营秘密和科技秘密。这是市场竞争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我国企业当然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国企业应该实行"内外有别"的政策。对内,重点在于积极正当地广搜信息;对外,则要立足于识间、防间,积极合法地用间。  应该说,故意制造、散布或向敌人传递假情报,以诱敌上当,就是一种诈骗形式。这属于情报诈骗。另一种诈骗形式是通过示形、佯动迷惑敌人,属于战术诈骗。在《三国演义》这部奇迹纷呈的战争画卷中,比比皆是战术用诈的精采之笔,充分反映了谋以诈立、兵不厌诈这条制胜的规律。  因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诈骗行为不可有,识诈之术必须通。社会主义企业在遵守经济法规和商业道德的同时,必须正视经济活动中的种种诈骗之术,在讲究信誉、寻求合作的同时,必须别具慧眼,善于识别骗子们的卑鄙伎俩,摸清对方的真正意图,谨防上当吃亏。联系经济竞争中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三国演义》中的诡诈之术,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这方面本领,肯定有所帮助。在此择其要者叙述如下:第一,示假隐真  其一是以虚示实,借以吓人。  诸葛亮草船借箭,兵微船少,全赖大雾障眼,猛擂战鼓,虚张声势,吓唬敌人。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的"空城计",无不借助于设疑造势,以虚示实。在和强魏的长期对抗中,诸葛亮的整个战略就是以虚示实,以攻为守。  军事上在力量不足时,故意显示力量有余,主要是为了震慑敌人;经济竞争中以虚示实,用意在于借以吓人,使对方深信不疑,失去戒备,步步被引入圈套。  其二是以实示虚,释人戒备。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卑而骄敌,均属此类。  诸葛亮几次和敌人对阵,故意旌旗杂乱,队伍不整,诱使对手轻敌上当。老将黄忠在攻取汉中时,用骄兵之计,连败三日,然后乘敌人尽皆懈怠,大破敌军。为了偷袭荆州,吕蒙装病辞职,起用一个未有远名的陆逊,陆逊到任后,又极其卑谨地奉承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结果丧城失地,兵败遭杀。  第二,利而诱之  将士争功,战场争利,这是军事上的一般现象。因此示利于敌,以利为饵,是军事谋略家诱敌克敌的有效手法。这里的利,一是指可能建功立业的战机,二是指财物、辎重、粮草等方面的物质利益。  袁绍的大将文丑,率军追赶曹军。曹操先是故意暴露粮草辎重,然后又令军士尽放马匹。有勇无谋的文丑逢利便争,见什么抢什么,结果队伍大乱,曹操乘机率领将士从土山上冲杀下来,大破袁军,斩杀文丑。而庞统殒命于落凤坡前,该属后者。象庞统这样与诸葛亮龙凤齐名的谋略家,完全应该考虑到敌人可能在险要山路设下埋伏,何况诸葛亮事先有书信告戒,刘备又三番五次劝阻。但是庞统想到的却是诸葛亮"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正是这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质和急于建功的狭隘动机,遮住了他谋略家的眼睛,招致了永远不能挽回的损失。  第三,因利间斗  以小的利益离间对手,使他们彼此争斗,自己坐收渔人之利,这是《三国演义》中一些高明的谋略家经常使用的诈术。如第75回写道,关羽擒了于禁,斩了庞德,又紧紧攻打樊城,曹操大惊,甚至想到迁都避祸。 这时司马懿建议派使臣"去东吴陈说利害,令孙权暗暗起兵蹑云长之后,许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这一着果然收到奇效,孙权为利而动,从关羽背后下手,樊城之危烟消云散。又如第14回提到的"二虎竞食"之计也是此理。曹操为防刘备、吕布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召集手下文武商讨计策。荀彧提出,以实授刘备徐州牧为饵,诱使刘备去杀吕布。事成则刘备没有吕布可为辅助,事不成则吕布必然要杀刘备,曹可以安收 "卞庄刺虎"之利。  第四,移祸于人  关羽被杀之后,吴魏双方在密锣紧鼓的气氛中,力图嫁祸于对方。杀人者孙权先来一着,把关羽"首级" 星夜送往洛阳,想使刘备"痛恨于操",兵指魏国,他好"观其胜负于中取事"。而老成练达的曹操岂是好欺?他守中有攻,礼葬关羽,意在使刘备"深恨孙权,尽力南征。我却观其胜负。蜀胜则击吴,吴胜则击蜀" (第77回)。真可谓各怀鬼胎,用心良苦。  嫁祸于人,自己得利,在现代的经济竞争中不胜枚举。  第五,反客为主  在老将黄忠攻打定军山时,监军法正曾献上一条 "反客为主"之计。黄忠依计而行,步步为营,向定军山逼进。急躁少谋的夏侯渊见此情景,按捺不住,果然派兵迎战,结果损兵折将,大败一场。  市场竞争和对外贸易中的诡诈之术可恶、可怕,但也可识、可防,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走闭关自守和自然经济的回头路,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进攻的态势,堵塞奸商骗子们可能利用的各种漏洞,提高自身识诈防诈的本领。
1、 只因诸葛扁舟去 致使曹兵一旦休
&  --伐交在竞争中的六大作用  若是把一支军队、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决策用谋便是人的脑,左手便是"交",右手便是"兵"。一旦这支军队、这个企业要行动,决策既定,"交"与 "兵"将相辅相成。可"以交为谋",可"以交合众",可"以交为间",可"以交攻心",可"以交造势",可 "以交反间",从而起到保证、借力、沟通、催化、缓冲和分化等作用。  (一)以交为谋,樽俎折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库里投篮右手怎么拿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