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肌肉萎缩恢复通过中医治疗是真的可以恢复正常吗

中医辨证治疗肌肉萎缩:肌萎缩患者希望的春天【疑难杂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186贴子:
中医辨证治疗肌肉萎缩:肌萎缩患者希望的春天收藏
肌萎缩缩为痿症,痿症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症。调畅肢体气血,恢复肢体功能活动是痿症调护的关键。中医认为治疗肌肉萎缩要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肝肾同源,所以要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是主要的治疗原则。经过长期的实践证实,中医治疗肌肉萎缩的方法能使萎缩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康复,防止肌萎缩等。   中医是如何治疗肌肉萎缩的?  对于肌肉萎缩这种严重的疾病,中医对其也有独特的见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肌肉萎缩的?  强调身体亏弱:把肝、肾、脾、胃的虚损当做重点,是后期肌肉萎缩继续发展的主要病机,身体越虚弱病情越重,病情加重身体更虚,形成恶性循环,故应及早治疗为主,这是抵御此病的根本。  重视外邪为患:本病为外邪侵袭,精血津液运行受阻,故致肌肉神经损伤,只有祛除外邪,才能保证津液不至枯竭,生化有源,肌肉萎缩才可以恢复。  整体观念:《内经》中有关肝主筋,肾主骨,气血濡养经络骨结等论述,是临床的理论基础。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亏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说明人体的损伤必然影响到整体,因而整体治疗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开通经络:活血化瘀是治疗肌肉疾病的原则,治疗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经络不通,经络不通则肌肉失之营养。   肌肉萎缩病因复杂,壬九馨康中医治疗肌肉萎缩优势在哪里?  由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外来损伤、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肌无力、肌肉萎缩等症。肌肉萎缩这类痿证病因多样,病情复杂,所以临床治疗上应注意灵活多变,辨证论治,方可有效治疗肌肉萎缩。  壬九馨康中医专家说到,辨证论治是反映疾病全过程中,而针对某一阶段的临床诊断并确定治疗,具有相对的灵活性。我们通过大量临床数据观察发现痿症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肌肉萎缩以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病机为肝肾亏虚、肝风内动、脾气虚弱、痰瘀互结。中医辨证虽有肝风症、肝肾两虚症、脾虚症的偏重不同,但反应到每个病人则三者往往相互兼夹,很难区分为单一的证型。所以,我们采用辨证与辩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了肌肉萎缩这一主要环节,遣方用饕,具有协调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突破了西医治疗的传统疗法。能够达到活血通络、祛瘀清毒、扶正培元、修复生新、强筋生肌、激活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从而有效治疗肌肉萎缩的功效。   周围神经损伤致肌肉萎缩:周先生 51岁 湖北荆州人   周先生于一年前电锯切割伤造成了他肢体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现在不光干不了木匠活,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双手感觉消失,感觉不到痛和温度,肌肉萎缩得相当明显,独自站立困难,肢体活动笨拙……四个月时间,老周整整瘦了30斤。后来,在北京治疗的一家医院的神经内科老专家向他推荐了北京壬九馨康中医。  经过为期16天的中医治疗后,老周从不能自主端碗吃饭恢复到现在已经能够尝试一只手用勺子另一只手端半碗米饭轻松地吃饭了,他的食欲大大地提升,住院不到十天的时候,老周的体重就上升了3.6斤。从前对痛、温觉毫无感觉的老周现在也能在端碗的时候知道烫手的痛感了。肌肉萎缩情况也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皮肤开始有了光泽和弹性,身体肌力在不断地上升,现在可以独立行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樊金玲医生讲述:中医如何治疗肌肉萎缩
药物治疗是治疗肌肉萎缩的传统方法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药物对肌肉萎缩都有的,所以在治疗肌肉萎缩的问题上,方法选择的合适性非常重要。而中医认为,肌肉萎缩属痿症疾病,治疗上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病症施治。那么,得了肌肉萎缩到底该怎么治呢?以下是北京华科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痿症科专家对此的具体分析,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一、中医治疗进行性肌肉萎缩详情
中医治疗进行性肌肉萎缩主要以辨证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辨证分型为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两虚型、痰凝血瘀型,常采用综合疗法,如药物治疗、药浴治疗、按摩及针灸治疗。
1、药物治疗:患者可根据病情选用滋补气血、补益肝肾、温肾健脾、化痰祛瘀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有地黄、山药、枸杞子、牛膝、龟板、鹿茸、当归、赤芍、菟丝子、补骨脂、地龙、全蝎等。
2、透穴按摩和针灸推拿治疗:按摩与推拿可改善人体生理机能、消除疲劳和防治伤病,其操作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患者不同的症型选用推拿与按摩手法,常用十七种手法为推法、擦法、揉法、揉捏法、搓法、按法、摩法、拍击法、抖法、运拉法、拿法、滚法、刮法、掐法、弹筋法即提弹法、拔法、理筋法。
3、药浴治疗:循经药浴为中医治疗方法之一,经络具有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抵御病邪、修复机体的作用。人体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通过温热的药液直达络脉和经脉,从而达到温通经脉、化痰祛瘀、疏通经络的作用。
二、中医治疗阻塞性肌肉萎缩详情
1、开通经络:活血化瘀是治疗肌肉疾病的原则,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为主,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经络不通,经络不通则肌肉失之营养。
2、强调身体亏弱:把肝、肾、脾、胃的虚损当做重点,是后期肌肉萎缩继续发展的主要病机,身体越虚弱病情越重,病情加重身体更虚,形成恶性循环,故应及早治疗为主,这是抵御此病的根本。
3、补益脾肾:脾肾是子母之脏。脾主气血,肾主藏精。肾精必须依赖气血的滋养,精气血是相互贯生的,脾主四肢充肌肉,肾主骨,通经络,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
4、重视外邪为患:本病为外邪侵袭,精血津液运行受阻,故致肌肉神经损伤,只有祛除外邪,才能保证津液不至枯竭,生化有源,肌肉萎缩才可以恢复。
专家表示,中医始终坚持“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的治疗原则,有的作用。西医疗法虽然见效快,但却不能,甚至还会产生,因此,在肌肉萎缩的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具体施治,不可盲目。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多年临床一线的实践,拥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对各类心脑血管病的治疗。
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各种肾脏疾病,曾受邀做客北京卫视《健康向上》栏目。
今日搜狐热点中药能调理好身体,能恢复精神和心理么?能恢复受损的神经么?
全部答案(共12个回答)
是一个整体,精神与心理属于我们常说的情志范畴,神经则是人身整体的一部分,通过中医药的治疗在这两方面都有着很好的作用,而且前人也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大可放心的运用中医药治疗此两类问题。
神经细胞的再生能力微弱。神经细胞的轴索受损,在神经细胞存活的情况下可以再生,但再生后的轴索有时会杂乱无章,常与增生的结缔组织一起卷成团,形成所谓 创伤性神经瘤,可发生顽固性疼痛。
损伤细胞能否顺利再生,除了取决于该细胞的再生能力外,还依赖于局部损伤的程度与范围。不知道你的臂丛神经伤得怎么样,是拉伤还是离断伤,不过,神经术后一般都会 顽固性疼痛或和麻痹。神经细胞的再生能力微弱。神经细胞的轴索受损,在神经细胞存活的情况下可以再生,但再生后的轴索有时会杂乱无章,常与增生的结缔组织一起卷成团,形成所谓 创伤性神经瘤,可发生顽固性疼痛。
损伤细胞能否顺利再生,除了取决于该细胞的再生能力外,还依赖于局部损伤的程度与范围。不知道你的臂丛神经伤得怎么样,是拉伤还是离断伤,不过,神经术后一般都会 顽固性疼痛或和麻痹。
脊髓神经损伤合并截瘫,发病早期西医手术只是恢复了椎管口径免使神经再度受损导致病情加重,但受损的神经仍出于麻痹休克状态而不能恢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除自身修复外,需...
您好,对于您说的症状腕部的酸痛考虑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神经损伤后多是出现功能障碍以及感觉障碍的。
指导意见:
是没有什么的,建议您局部按摩以及热敷,应用...
腱鞘炎是骨髓炎中的一种,一般来说,化脓性腱鞘炎多因外伤和刺伤引起(如鱼刺),而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时也为大肠杆菌或链球菌,其症状表现主要是手指或手掌疼痛...
答: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生姜。
四神丸不宜久服,尤其是不宜单方服用过久。原因是五更泻差不多都是由肾虚、营虚证引起,从根源讲,要治好五更泻不补虚情,...
答: 中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着必然的关系。 强烈突然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都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 血阴阳失调而发病。情志刺激可能导...
答: 我今天也?檫@事鬧心呢!
一看我的回答,除了過期的就是已撤消的!都?馑懒耍。。?
尤其,今天我回答的?????題都被撤消了。火大得很啊!!!
啥心情都?]有了!...
PSP的mir典型表现主要为中脑及桥脑萎缩 第3脑室和脚间池变宽 侧脑室扩大 部分患者可见散在低密度灶.
注意排除下脑炎 parkingson及药物副作用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肌肉萎缩、肌无力的中医药治疗――三部六病医学网
&www.sblb.net
【&&疑难疾病&&】
肌复灵治疗肌肉萎缩疾病概况
&&&&&肌肉萎缩:肌肉萎缩疾病属于肌病和运动神经元病,是目前世界上难以医治的一类疾病,这些病常因肌无力和肌肉萎缩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能力甚至引起死亡。肌肉萎缩疾病包括的疾病较多,其中常见的有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神经根炎,周围神经炎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神经肌肉萎缩,都属此类病症。
&&&&近二十年来,山西三部六病中医研究所在临床中逐渐探索出了治疗肌肉萎缩疾病的方法,刘惠生所长在分析了肌肉萎缩的致病原因及发病机理,采用中医健脾胃,益肝肾,补气活血,疏经通络的原则,组成了治疗肌肉萎缩症的方剂──肌复灵。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已治疗2000多例,患者遍布除西藏外的全国各地。现将临床应用于多种肌肉萎缩类疾病的概况分述如下: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原发性的横纹肌变性的肌肉萎缩疾病,属中医痿症范畴。大多数患者有家族史与遗传性,多发于青少年。常见受累部位有肩胛带、骨盆带或面肌萎缩。亦有四肢肌萎缩,青少年患者多伴有假性肥大,以腓肠肌为多见。由于骨盆带肌无力,走路呈&鸭步态&,俯卧起立时有高韦斯现象(双手必须扶膝或扶物才能起立),无锥体束征和肌束震颤,感觉正常,智能亦正常;尿中的肌酸增多,肌酐减少;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醛缩酶或乳酸脱氢酶均有所增加,但CPK增加更为明显。肌电图和肌活检更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我所1988年以来,共诊治这类病人180例,男151例,占83.9%,女29例,占16.1%,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3岁,患者经过半年以上的治疗,病情达到控制、好转、或明显好转者占84.9%,其中显效率,即患者经半年以上的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活动与常人无明显差异者占19.5%,无效者15.1%。
  典型病例:
  李景伟,男,4岁,安徽省阜阳地区医院,日初诊。患儿一年前走路摔跤,走路易跌倒,上下楼困难,较同龄儿童易疲劳。感觉、智力正常。双下肢小腿肌肉肥大而硬。CKP(血清肌酸磷酸激酶)410u/L(正常值&45u/L)。日来电,患儿服药后摔跤次数明显减少。日又来电,患儿已不再摔跤,可以自己上下楼梯,已上幼儿园。日来电,走路较前好,可以跑步了。日来电,病情较前更见好转,家长满意。
  刘莉,女,16岁,山西太原市河西区义井炭矿厂。日初诊。患者于1988年冬季出现下蹲后起立困难,走路易疲乏,逐渐加重,上下公共汽车十分困难,有时走路摔跤,感觉与智力正常,双下肢腓肌硬而肥大。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日复诊,服肌复灵两月,病情明显好转,下蹲后起立无困难。1989年冬季,可以与同学一齐滑冰。日家长来谈,患者已上班工作,与常人相比无异常。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也有人认为是胸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胸腺素分泌过多,使神经轴突末的乙酰胆碱产生减少而引起的,本病在临床上常见两型,即眼肌型和全身型。共诊治这类病115例,其中男56例,女59例。眼肌无力型53例,全身无力型62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62岁。用肌复灵治疗三个月为一疗程。通过治疗大多在一疗程内取得显著效果或基本治愈。但也有长达一年以上治愈者。眼肌型有效率达98.3%,治愈率达95%。现摘抄两个病例如下:
  李姝,女,16岁,山西省太谷中药厂子弟。日初诊。患者从2岁开始双眼睑下垂,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先后在北京等地治疗,除吡啶新斯的明外,其它中西药均无效。经服肌复灵一月后,双眼睑下垂时间明显缩短,日来诊时,双眼睑完全恢复正常,至今。
&&&&&王欣,女,47岁,哈尔滨医科大学三院医师。日将病例寄我所函诊服药。病历记载如下:四肢无力一年多,有眼睑下垂7月余,伴有呼吸困难,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急住哈医大,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诊为重症有无力全身型。治疗效果不佳,又去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经中西药治疗三个月好转,后间断上班,时轻时重。1992年10月开始服用我所中药肌复灵,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病人的日来信摘录如下:&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药物反应,每天三次服用,现在吞咽困难、呛咳症状都消失了。眼睑仍有轻度下垂,比过去强多了。全身无力现象也大大减轻了,除非是超出一定限度会感到全身无力,一般情况下,坚持上班工作没有问题,我每天坚持八小时工作。患病初期,15分钟的路程我要走45分钟中间还要休息3-4次。
现在不用了。我是搞妇产科的,不太相信中药能治病,但我得的病西药也没有特效,除了激素治疗外,就是手术,而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我觉得肌复灵效果很好,又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决心再服一段时间&。
  进行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属运动神经元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四肢的肌肉萎缩和无力,晚期可以合并延髓麻痹而出现构音困难,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检查常表现为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肌电图多报告为神经源性损害,中医辨证也属痿症范围。我所共诊治这类病人110例,其中男74人,女36人,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2岁,有效率86.7%。
  李云莲,女,30岁,山西定襄县智村人,1981年出现四肢软弱无力,伴有上肢肌肉萎缩,逐渐加重,1988年春,又出现说话不利,嘶哑,饮水呛咳,有时走路摔跤。日初诊,服肌复灵15天后停药。日再次来诊,患者生活已不能自理,消瘦,构音困难,喝水呛咳,舌肌和双手大小鱼际肌明显萎缩,走路摇摆,常摔跤。又开始服肌复灵治疗。日,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说话较前清楚,喝水呛咳消失,走路不再摔跤。日,其母来诉,患者生活可以自理,说话基本清楚,面色红润,体重增加,至今病情稳定。
  张志宏,女,15岁,山西临汾地区财政局。日初诊。患者无意中发现舌肌左侧萎缩,无构音困难和呛咳,在山医一院神经内科检查,舌肌震颤明显,左手大小鱼际也出现轻度萎缩,诊断为侧索硬化。日,服药40天,舌肌萎缩部分开始变厚,舌皱折基本变平,日再诊,舌肌基本恢复,大小鱼际也恢复正常。舌肌震颤明显减轻。患者基本治愈后至今健康。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也属于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开始,从远端向近端延伸,伴肌束颤动,肌力减退,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锥体束征阳性。本病共治125例,男性94,女性31,有效率76%。现举两例典型病例如下:
  连更虎,男,21岁,司机,山西省夏县水头乡水头村。1988年3月出现右臂麻木酸困,之后发现右三角肌萎缩,右臂活动受限,不能开车,逐渐发展至右前臂肌、大小鱼际肌、右手骨间肌萎缩,肌力下降至四级,腱反射减弱,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山医一院诊断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经肌复灵治疗三个月后,肌萎缩未加重,右臂活动较前好转。治疗六个月后,大小鱼际肌、三角肌、骨间肌较前丰满,治疗一年后,可以继续开车,肌肉丰满,肌力基本恢复正常。随访四年病情未复发,可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
&&&&王效斌,男,23岁,技术员,太原平板玻璃厂。日就诊,可手肌束震颤一年,不能正常绘图,不能写字,伴有右前臂肌、右手骨间肌萎缩和大小鱼际肌萎缩明显,肌力减弱至四级,腱反射减弱,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诊断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肌复灵治疗三月后可以握笔写字,但不规整,六月后绘图、写字基本正常,大小鱼际肌、肌间肌明显丰满。随访五年病情稳定,可进行正常工作。
  脊髓空洞症是在脊髓内部有胶质增生及长形的空洞形成,引起受损节段的痛、温觉缺失或明显减退,同时伴有肢体瘫痪和营养障碍。在中医属痿症和痹症类。我所共诊治这类病人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6岁,有效率83.3%,无效率16.7%。现摘抄病例如下:
  王忠义,男,28岁,辽宁省锦西市邮电局。1985年患双上肢及手肌肉萎缩,伴有手部与前臂烫伤。先后在沈阳、 北京等八个大医院诊断为脊髓空洞症。在北京曾被人认为是不治之症,家人为之痛苦万分。1986年经我所治疗,40天后温、痛觉明显恢复。三月后,温、痛觉基本恢复。上肢力量明显曾强,经八个月治疗,肌肉明显恢复与正常人活动无异样,并上班工作至今,未见病情发展。
  赵喜珍,女,56岁,太原市铁路宿舍。日初诊,双上肢发凉6年,右上肢活动不灵便2月,右手背部肌肉萎缩2个月,伴有温、痛觉消失,右手呈爪型手,手指不能伸直,不能拿筷子吃饭。左上肢有类似症状,但较轻。服肌复灵治疗,日温痛觉明显好转,手指可以伸展。日再诊,右手可以使用筷子,而且右手可以和面、持刀切菜等。日双手活动较前灵活,双手握力增强,可以操持家务,与病前干活无明显差异。
&&&& 刘惠生,主任医师,男,生于1940年,山西省襄垣县人,1966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现为山西三部六病中医研究所所长,其父刘绍武先生是山西四大名医之一,三部六病学说的创立者。
  著作有《异源同流──医学的解构与重建》、《三部六病精义》,《伤寒临床三部六病精义》、《伤寒论三部六病师承记――中医临床统一论》四部书,阐述了三部六病学说医学理论体系。1986研制了&中医刘绍武三部六病电子计算机诊疗系统&,该软件1988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山西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年由其研制的治疗糖尿病的新药血糖平胶囊正式获准生产,2002年更名为“”,获国药准字批号(国药准字B)及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CN)。
  通过三十多年的中西医临床实践,在治疗诸如肌肉萎缩疾病、糖尿病、过敏性紫癜及肿瘤等疑难病方面有突出的成绩。一、治疗肌肉萎缩在中医上有什么方法
  1、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虚弱,运化不能,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养而成痿。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肌肉枯萎消瘦,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虚浮无华、舌苔薄白,脉细。肌肉萎缩的中医疗法是健脾生血,益气生肌。  2、肝肾亏虚: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去濡养而成痿。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为:下肢痿软无力,不能久立,腰脊酸软。一侧或两侧感觉障碍或痛觉消失。并伴有头昏目眩、耳鸣、遗精、遗尿或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数。肌肉萎缩的中医疗法是采用益肝补肾,滋阴清肺。  3、血虚血瘀:血虚则四肢失养、血瘀则阻脉络而成痿。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为:四肢软弱无力,手足麻木不仁,面色无华或唇紫,舌下瘀斑,四肢青筋暴露,脉涩驰无力。肌肉萎缩的中医疗法是采用补髓养血,祛瘀通络。  一、中医治疗。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由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肌无力、肌肉萎缩等。肌肉萎缩的中医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二、运动治疗。  肌肉萎缩病人要想缓解关节过早畸形,首先就要注意做好身体锻炼,避免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过度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反而不利于治疗。  三、心理治疗。  在治疗肌肉萎缩的时候,还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愉悦的情绪,这样有利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而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影响到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调节,使肌跳加重,使肌肉萎缩发展。因此患者的心理治疗很重要。  四、避免感染  病人还应该避免受到感染,肌肉萎缩做好护理方面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一般患者的抵抗力较差,所以应避免感染、风寒、感冒的发生,感冒等病会导致患者肌肉萎缩的症状加重。
二、有哪些导致肌肉萎缩的原因呢
  一、自体免疫:这是因为不明确的因子激活了我们人体的免疫力,使其对抗运动神经元,从而导致运动神经元的死亡,这就属于导致肌肉萎缩的原因之一。  二、遗传因素:造成肌肉萎缩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这类疾病的患者占全部运动神经元患者的5-10%,。  三、毒性物质:如,铅,锰等一系列诱发肌肉萎缩的原因。其中过多激活性胺基酸和自由基是会刺激到运动神经元导致其死亡。  大家对肌肉萎缩的发病原因有哪些认识呢  1、原发性脊髓前角、脑干颅神经运动核的传导途径的病变会诱发肌肉萎缩。如运动神经元疾病。其中有婴儿进行性的脊髓肌萎缩、少年进行性的球麻痹、家族性的遗传性少年型脊髓肌萎缩症等。  2、中枢神经弥漫性病变的神经元性的肌萎缩,如,海绵状自质脑病,家族性遗传性供给失调,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大脑叶性萎缩等。  3、正确的认识肌肉萎缩出现的原因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非常关键,所以大家一定要正确的认识。有先天发育畸形所导致的一些继发性中枢神经元性肌萎缩,如脊髓积水、脑脊髓膨出、脊管闭合不全、脊髓发育不全、延一脊髓空洞症等。  4、由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内分泌异常都会出现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等原因产生的面部肌肉萎缩,此外,发生肌肉变性,首先损害骨盆带肌群及腰大肌、行走困难、登楼困难、走路摇摆等表现,也有患者仅仅累及股四头肌。  5、还有就是脊髓的病变也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出现,如损害,脊髓压迫和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等。
三、有哪些预防肌肉萎缩的常见小妙招呢
  1、点捻四白穴:  通过对穴位的按摩可以做好预防面部肌肉萎缩的措施,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2、掌揉颊车穴、地仓穴:  不同预防面部肌肉萎缩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远离疾病危害,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 5厘米),往返50次。  3、注意适量运:  患者应参加适量运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可运动过量,如果患者运动过量会加重病情,人们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运动,恢复肌肉健。而且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或者是卧床不起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按摩,以防止褥疮的产生。  4、良好的心态:  患者应有良好的心态,护理人员应注意鼓励患者,且患者本身也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减少患者的心里负担,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劳累,树立治疗的信心。  5、饮食合理:  做好面部肌肉萎缩如何预防措施很关键,中医认为肌肉萎缩与脾气亏虚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患者应注意调节饮食,不能过饥或过饱,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度,注意营养调配恰当,不偏食。忌食刺激性食物以及烟酒等。  6、预防感染:  患者还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做到起居有常,做好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患者应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注意劳逸给合。
四、出现肌肉萎缩后应该怎样锻炼
  1.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方式。 锻炼的方法很多,但为了达到尽快增加肌肉的目的,须遵循一条共同的原则:锻炼时,在不增加运动次数和运动时间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运动量,使肌肉迅速感觉疲劳,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每次锻炼以能连续做10下为准,如超过10下,就需增加器械的重量;或每次锻炼连续做二、三下,每下坚持6~10秒,超过者也需增加器械的重量。如果仅是增加运动时间,则只能增加肌肉里毛细血管的密度,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运动时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使肌肉不易疲劳,而不能有效增强肌肉。需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少病人的锻炼方法是不适宜的。如下肢肌肉萎缩,有人单用走路的方法去锻炼,以为走得越多越好,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不能有效地增强肌力,这会因肌肉松弛、关节不稳,造成关节损伤。又如有的患者采用手指滚动核桃和健身球的方法锻炼萎缩的上肢,岂不知这样做只能增强手指动作的协调及手部肌肉的耐力,而不能使手臂部肌力增强和肌肉增粗。肌肉萎缩的锻炼要有针对性,哪些肌肉发生了萎缩,就锻炼哪些肌肉。不要用健康肌肉的运动来代替萎缩肌肉的运动,例如不要以耸肩、外展代替前臂旋转等。  2.掌握好运动节奏。肌肉萎缩患者的锻炼,在时间间隔上有一定要求。肌肉有了足够的休息时间,疲劳才能充分消除,消耗掉的营养物质也才能得到充分补偿,并通过超量补偿使肌肉逐渐肥大。反之,若锻炼过于频繁,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肌力也就不能增强。因此,锻炼要讲究节奏,并非越多越好。  3.掌握好运动量。锻炼时,人们常选用哑铃、沙袋和拉簧、拉橡皮条方法。那么,应选择多少重量的哑铃、沙袋以及什么样的拉簧和橡皮条才合适呢?这应根据各人的肌力基础而定,一般应超过本人最大肌力的2/3。比如,用最大的力能举起6公斤的沙袋,并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假如原来的肌力太弱,以致不能把患肢本身举起,那么锻炼时,除了患肢本身用力外,还需外力给以帮助。如一上肢患病,可采用双手相握上举的方法,用健肢带动患肢运动。伤病的肢体在运动时,可能会出现疼痛,疼痛会反射性地使肌肉放松,使锻炼不能奏效。同时,疼痛也可能是肌肉损伤的信号,故在锻炼时应注意选择无痛的动作,并对疼痛进行积极治疗。
发布养生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肉萎缩症的中医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