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3D版和罗曼蒂克消亡史豆瓣哪个好看

足本美版《一代宗师3D》最华丽解读(慎入)|界面新闻 · JMedia作者:灰狼
来北京读博士的一件大事就是每周跑到西土城听徐皓峰老师的视听语言课,虽然感觉他教这门课有点浪费,但总之是一些细节的东西总能被刺激到。当然听徐老师的课是一种受罪,晚上六点的课,中午之前得占位,教室里不但坐满了人,还站满了人,空气污浊如毒气室,呼吸不畅,容易憋出病来(那里的空气能杀人)。可能是徐老师习武多年,有吐纳功夫,讲完三小时,脸不变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一下正在热播的、徐老师编剧的《镖门》。下面说他拿到金像奖最佳编剧的那部《一代宗师》。
相隔两年,再看到大银幕,的确很激动,而且确实是足本的美版,叙事就基本趋近线性了,各种逻辑关系也基本一目了然。张叔平这次剪得够狠,也更符合商业需要,但是可能有观众不太认可,毕竟港版那种绵延的时间效应,时间的分岔似乎被削弱了。不过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时间是他必然的终极表达,这次只不过是分开了技巧性的枝蔓(时空交错只是个形式),绵延的时间还在,最典型的里子就是那一列长到无限的火车,伴着比武的落幕飞驰而去,将宫二和马三留在了各自的世界里。
3D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它无法克服电影里的各种浅景深的问题。作为最后一部胶片电影,王家卫是按照油画美学来做的,所以空间层次和现在的数码、3D制作不一样。所以它甚至会造成一种问题就是让一些背景更虚,却难以给电影显现更多潜在的东西。其实这部电影最适合作为胶片放映,用那种传统的胶片放映机(但是目前已经完全消失了),那样的画面,估计会美到不敢看。
说正经的,《一代宗师》的核心是&武&,从字形上看,止戈为武,所以它表述的核心并非是暴力,而是宽容。电影里说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也是这个意思。
武术高手的传说能从中国历史上找到一条脉络,上古就有后羿射日的传说,而在可考的典籍里,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秦汉三国时期的名将。在宋明时代,习武者以江湖门派的形式存在于全国各地,武当、全真、峨眉、华山都在这段时间成立。而在清代由于禁止民间习武,习武者又不得不在为医馆、镖局等形式下延续。清末、民国时期武术被尊为国术,是一个繁荣时期,出现大批的武馆,公开授徒和比武成为一时风尚。
中原武林有几个武学的集中地,包括河北沧州(形意、八极),承德-北京(八卦),天津(迷踪),河南陈家沟(太极),嵩山(少林),广东佛山(洪刘蔡李莫和咏春)。
《一代宗师》的编剧徐老师本身就是一位新派的武侠小说家,《道士下山》、《大日坛城》、《武士会》三部小说的出现,将中国武侠小说的境界又拔高了一层。在《一代宗师》中他将自己三部小说的精髓全幅灌入,确实是心血之作。这部电影剧作中的信息密度极大,可以作为一个个案研究,许多饱含深意的台词和概念,都需要在了解民国历史、武学理论的基础上方才能解其味。
《一代宗师》很明显和王家卫过往的电影不同,这也是徐老师带来的新东西,而这些东西基本是形而上的,王家卫的影像风格也令他可以接纳这一切,是一次成功的联合作业。所以影片风格还是有一种转向,是从之前以&情绪为重&变成了&台词为重&,全片几乎被台词引领和操控,所以有人声讨墨镜实际上被徐老师架空。
当然《一代宗师》所有的台词和金句,都是出自徐老师之手,境界都很高,此外影片里有各种浮动的指号,显得扑朔迷离,仅是人物名字都仿佛一个字谜游戏,功夫,一横一竖是什么概念?叶问的&叶&就有一横一竖(这种复杂的字形意象忽就指向《逝去的武林》&&关于功夫的口述史),但宫二是两横,马三是三横,所以他们最后都倒下了。叶问有两个&口&,宫二也有两个&口&,又是否是隐喻这两人之间的缘分?
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一横一竖,佛山沦陷的时候,叶问穷困潦倒,吃不上饭,开始卖大衣,开始砍桩当柴烧,此时是人生低谷,等于一彻底的个失败者,所以就成了那个&横&。
叶问在香港找到教拳的工作,因此又成了竖。一横一竖,是胜负,也是人物的状态或者心境。
一般来说外家拳练艺讲究由外及内,重姿势,讲劲力,靠惯性。但咏春是个个案,它动作幅度小,讲求速度和频率。这可以追溯到它的起源,创立咏春的是五枚师太,由于男人和女人体格的不同,拳路当然也不一样,但不管外家拳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靠收缩肌发力。其实从整体来看开篇的武打戏拍得很不容易(30个夜晚),但是处理的并不好,王家卫的调度和他的摆拍能力还是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镜头都剪得很碎。墨镜老王的摆拍能力是天下第一,镜头怎么长了打那可能得看候掰掰的《聂隐娘》了。听说多才多艺的震哥又学会了近身剑术,好期待。
特写怎么拍?听说吴宇森知道拍特写拍不过王家卫,再拍章子怡已经没有超越性的可能了,于是就一个劲地拍乔妹。可惜,《太平轮》里那么多乔妹特写,都拍成牛奶广告了,到头来还不如王家卫这一个镜头。
内家练艺由内而外,重养气,讲存神,意动而神发。形意拳有十二形,从动物动作中象形取意而出的拳法,他们奉岳飞为祖师,却不怎么拜岳飞,而是拜达摩。有一种说法是形意乃从达摩到张三丰一脉传下来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宫二最后&拜佛奉道&。
形意拳有钻、劈、炮、横、崩五种打法,崩拳讲究用小步,手臂崩紧如箭,步子小可以令身体随意旋转,出手力道最大。一代宗师李存义当年便是&半步崩拳打天下&,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一大区别是他们用舒张肌发力,上臂和前臂的舒张肌的连线即是一杆&枪&,所以有&脱枪为拳&的说法(详见相关拳谱)。
&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原句是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存。见徐皓峰《逝去的武林》)出自形意拳的心法,意思是不要有后退回旋的念头,只要一退,立刻被追上打倒,退无可退,但是马三错解了意思,拉低到实用主义的层面。
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于少林为外家&&。&
内家拳包括形意、八卦和太极。是道家阴阳学说的实践,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不同,是对身体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同。两点之间运动关系为外家拳,运动走直线,看后打前,也就是电影中说的&眼前路&;两点之间外撑外拨运动关系为内家拳,看前打后,也就是&身后身&(见相关徐皓峰访谈)。内家拳中,太极是太极图中的S形曲线,八卦是太极图的圆周,形意是阴阳鱼的眼睛,三大内家拳正好组成一个太极图。这也是为什么内家拳可以被统一,历史上李存义统一了形意和八卦,孙禄堂则统一了形意八卦和太极。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著有《电影1:运动》和《电影2:时间》)曾经在他的《什么是哲学》里提到道家的太极图(阴阳图)是内在性平面,包含了所有生命运动的可能性。一些学者在这个方向研究的时候,也曾用中国功夫来阐释其中的概念。中国哲学果然是博大精深。
眼前路,身后身,也指影片中的叶问和宫二,这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一种人眼睛永远都是望着前面,而宫二是永远看着后面,到最后她宁愿留下,因为她的一生都在回头,她的人生是闭合的,而叶问的人生则是完全开放的。
美版和港版不同的是影片的第一场戏,上帝视角转为了第三人称视角,视点变换有一个承接过渡,在港版之中,这场雨战和之后的情节几乎是脱节的,也未能引出宫羽田和叶问之间的关系。当然美版这样的设置是相对俗套的,但它能够作用于观众,依靠这三个&剪影&呈现出偷窥的效果(有没有点黑帮片气质?),并由这个镜头介绍主要人物宫羽田的出场。
这场戏在言说南方武林和北方武林的矛盾,在港版中,这段话肯定就是赤果果的挑衅了。但在美版里,由于引入宫羽田的偷窥视角,这个人选就指向了叶问,勾连了人物关系。因此这里面美版相对于港版的倾向已经变了,港版是一种强龙压地头蛇的斗争架势,美版里表面上仍是挑衅,则似乎是有意捧叶问出头。宫羽田所说的&五虎下江南&曾经出现在徐皓峰的短篇《师傅》(见《刀背藏身》)里,是说北方武林中的五大高手去南方示威的故事,民国期间南北武林呈现北强南弱的局面,南方武林一直处于忍气吞声的状态。因为这些元素的融入,徐老师给墨镜带来了一种由虚转实的强烈的时代感,这是墨镜之前的片子不曾有过的。
&习武者管刀刃叫天,刀背叫地,刀锷叫君,刀把叫亲,因为刀是张扬的形状,所以刀鞘叫师,取接受师傅管束之意。&&&《逝去的武林》
&刀的真意,不在于劈杀,而在于隐藏。你只有先平静地坐在他们身边,才能在日后击败他们。&&&徐皓峰《大日坛城》
一般的师父都喜欢收稍微愚钝些的弟子,很多时候怕他们居心不良、胡作非为,对太锋芒毕露的弟子都要打压,所谓是强枝必剪,才能维护本门的平衡。这也是影片中宫羽田对马三的态度。
许多马三特写的构图几乎都是集中于画框的一个上角,画框上沿齐眉横切,造成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哎,孽子啊,心术不正啊。
老要颠狂少要稳,老年人死盯着规矩,小辈人就很难做了。&&《逝去的武林》&章同学的特写总是那么美。
单换掌是单刀,双换掌是双刀,步法一掰一扣,有六十四种变化。徐皓峰开启的教学模式看似脱离电影,其实仍处在整体叙事之中,电影中三个人物,老鸨、账房、杂役实际代表三种武功:八卦、形意和洪拳。三个人都是金楼的人,虽然前两位是来自北方的落难者(说普通话),但作为金楼成员,他们已经属于南方武林。三个人出手给叶问示招,一方面是暖场摆面子,另一方面则是给叶问提供尽可能多的身体信息,让叶问熟悉宫羽田的功夫路数。&八卦手黑&,是指八卦的招数阴毒,如下面这个八卦撩阴掌,直取叶师傅的&&。
咏春有三套功夫,小念头、寻桥和标指,叶问以小念头对付老鸨,以寻桥对付账房(为什么账房先生说是&咏春听桥&呢?&听&是指感知,用手臂来感知对方半步崩拳的劲力,代表了一种习武者身体的敏感性。)用标指打败杂役(刘家良的弟弟刘家勇扮演)。在这三场戏中,叶问基本呈现了咏春拳法的精华部分。
高手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比武功,比想法,这个点子其实真不错,像我们写博士论文基本就是比想法了(偏偏又没想法)。但这场戏实际上又是比武功,宫羽田用的是太极的&鸟不飞&,饼在他手中没有着力点。所以叶问两番尝试都没有办法,叶问最开始掌心朝上,叫&阳手&,意思是两人比武点到为止,第二次掌心朝下叫&阴手&,指动手出招就绝不留情。(见徐皓峰访谈,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解释没啥意思)
但是这里徐皓峰处理得比较笨,最后又弄成搭手直接比武了。
叶云表让李存义掰饼,历史上不知是不是确有其事,但叶云表的确是第一任中华武士会会长,名誉会长则是冯国璋(相声演员冯巩的爷爷),中华武士会依附于北洋政府,是用暴力惩治混混的机构(详细情节见徐皓峰小说《武士会》)。
两人摆好架势,叶师傅闭上眼开始用&听桥&,这个高逼格的比武按徐皓峰的话说就是&重力是无形的太阳&。数个回合后叶师傅感知到了饼的位置。但只把住边缘边缘,他还是没法掰开这个饼,另一端在宫羽田手中,他可以随时用&鸟不飞&化去饼上的力。在这里,宫羽田是太极推手,叶问是咏春黐手,不断周旋,直到叶问抓住时间膀了一下,其实是利用两人肩膀接触的一瞬间借力震开了这个饼。这个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震开的缝隙也恰到好处,给宫羽田留了面子。所以这次比武,无论比想法还是比武功,都是叶问赢了。
叶问得胜后一组蒙太奇切换到个人表情,一个比一个嘚瑟,像扬眉吐气,也证明了南方武林和北方武林由来已久的矛盾。以及南方能压过北方的来之不易。功夫,一横一竖,不容易哇!
共和在这里并不是代表革命的共和,而是武林的共和,北方武林和南方武林的共和,外家拳和内家拳的共和。叶问反对这种欺压和统治的霸权态度,而是希望武林各门派平等和谐地相处,他是唯一一个没有门户之见的人,千拳归一路,共和是其武术大同的理想。
背景音乐出自贝利尼歌剧《诺尔玛》中的咏叹调《圣洁的女神》(《2046》里就用过一次,是很大的声音遮盖王菲父女的吵架)。歌剧说的是女祭司诺玛,违背神伦,爱上了不该爱的人,这也是宫二小姐自己的心情。
第一次来金楼的时候,有人唱《四郎探母》,但这里用了歌剧的背景音乐,是要突出一种反差。这种反差即是环境和音乐的反差,也是人物的反差,这个构图大概来自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油画艺术,学艺术史的同学可以考证一下。问题在于这个画面在营造各种反差,宫二和身后一群妓女相比,她的脸上有局部打光,而且她的视线方向和妓女门也不一样,光线和视线的双重反差在这里凸出了人物,其他的差异还有衣服的色调、长袖与短袖(只有宫二是长袖)。除此之外宫二的皮鞋,写信时的钢笔,也证明她身上有一定的现代性,她在性格上相对中国传统女性是反叛的。
这很明显是拿武戏当床戏来拍的,上一次用是李安的《卧虎藏龙》,李安说这一招叫&意乱情迷&,反正就是调情,就是四目放电,之前的空间翻腾犹似颠鸾倒凤。和安叔那眼部大特写缝合的升格镜头处理相比,老王这次就逊色了。
两个人写信的内容呈现为了字幕卡,这是王家卫的箱底货。叶底藏花是八卦掌的一招,也隐喻二人的关系,叶就是叶问,而花指宫二,宫二叫宫若梅,那么梦里踏雪,就是指踏雪寻梅。叶问书信的意思是两个人一次邂逅,却念念不忘,梦见了无数次到了宫二的家门,甚至梦见两个人很亲密地在一起&&镜子里那场戏可以视为潜在的神交。宫二回复&一约既定,万山难阻&,意思也很直白了,就是让叶问找她。下一场戏就切换到宋慧乔给叶问做大衣,证明他这心意早就被看穿了,很明显两个人郎情妾意,时空距离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一个人有家庭,一个订了亲,所以&万山&不是地理上的说法,而是伦理上的说法。虽然两个人最后都想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叶问净身出户,宫二退了亲,但是两个人最后还是没能在一起。
在港版里,这个更有趣味,是叶问自己做了大衣要去东北,为了让这衣服做得名正言顺,他还顺便给乔妹做了件豹纹。这一来,叶师傅就有点掉价了,感叹!宗师也摆脱不了男人的劣根性啊!
很明显这就是&梦里踏雪&,叶问和宫二鸿雁传书时的镜头中出现了这一组镜头,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在叶问对着镜子的想象中产生的(这就是所谓的潜在的神交)。但是现在我放弃这个看法,至于叶问有没有到过宫二家,这个问题已经扑朔迷离。当然,镜头里的两株梅花和石狮子证明这确实是宫二家。但是,这个镜头实际上应该改有两种解读,若这是叶问的想象,那么正好印证了&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暗示两个人之间前世的缘分(这样确实算是&大师影像&);另一种则是确实去过,而且是实实在在有一段缘分。或者是王家卫把这两种可能性的情节都拍了(可参见末尾剧透彩蛋),最后又极度地模糊它,反正是真亦假时假亦真,就是不让你明白。
关于电影里的光线、镜子、影子、虚镜的部分都可以写一篇论文了,但是我已经忙得没有时间了,这个问题留下回分解。
中间的椅子没了,表现和再现有木有?标准的大师影像不解释。
美版之中,丁连山放在了叶问到香港以后出现,原来关于&里子与面子&的讨论就明显削弱了。丁连山在这里也不是宫羽田的师兄,而成了太极门的人,港版里他出现在叶问到了宫二的医馆之后,老姜对叶问说:宫家还有人。指的就是丁连山。
但是吊诡的是,这次虽然是足本的美版放映,&太极&宗师又成了&中华武士会丁连山&,看来字幕的叙事能力还是不容忽视的,而且这一改动直指片尾的彩蛋。
注意本山大叔的兰花指,所有的黑道人物都是兰花指,听说这样显得手大(徐皓峰课堂语录)。嗯嗯,本山大叔就是中国第一号黑道人物,他是中国的华尔街之狼。
一线天出场完全用画外音带过,是剧作上的偷懒,但相比港版有头没头蹦出来,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强调人物的剃刀,也和他随后的职业联系起来。在徐皓峰的《大日坛城》中,日本高手世深顺造也用一把剃刀,这里亮兵器是为了引出咏春的八斩刀。
八斩刀的优势在于短平快,和咏春一样追求频率和速度,靠近刀把的部分的刀萼可以格挡对方的兵器,这也是为何叶问选择一双筷子来替代八斩刀。这一组镜头一闪而过,没让人看到对战的精髓,如筷子的真实用途,只靠销下的碎屑营造画面美感,实际上又是一场调度上的偷懒。这场戏应该算是全片设计得最差的一场戏了。
伟哥的身高问题来了,看图!5英尺6英寸,合计168cm。我一直怀疑网上174cm的数据是假的,墨镜王你太损了,再次感叹电影眼表现真实的力量。
这就是叶底藏花,这一招让马三吃了两次亏。关隘不在挂印,而是回头。用膝盖撞到对手的胸骨这一招,就叫&挂印&,这招是要死人的。马三用的是老猿挂印,但是他不懂得&回头&,露出了破绽,被一招&叶底藏花&推了出去。宫二论武功是打不过他师兄马三的,所以她一直等着用这一招,而叶底藏花就是专门用来破老猿挂印的。
形意门不传八卦,实际上就是留一手。在用这个杀招之前,宫家父女都已经受伤,章子怡的手型更漂亮些,但用得有些不大符合力学原理。
拳谱里说形意进入了高功夫,必定慈眉善目。什么是慈悲?这个人感知到天命,思维和常人拉开了距离。什么是悟性?悟性就是感天感地,把天地间的东西贯通在自己身上。所以这不是人教的,是天教的。
奉道是指奉&独行道&,一辈子就是一个人了,不留儿女,不留财产,不留绝技。徐皓峰的《武士会》中李尊吾就奉了独行道。奉&独行道&是武林中人特殊的誓约,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就可以奉道,必须是有一定地位成就的人。至于为什么拜佛,可能是从拜达摩的传统沿袭下来的。
笼统来说,形意八卦是道家拳,咏春是佛家拳,此处的拜佛,也可以理解为宫二对叶问武学大同观念的认同,不知道徐老师是不是这个意思。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三个阶段,这个论述始于道家的&三家相见&学说。《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阴阳与中和之气,指人的身、心、意相互协调。这与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三重境界&异曲同工,在克尔凯郭尔那里,三个阶段分别是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分别对应&审美的人&、&伦理的人&和&宗教的人&,在电影里可以对应&武学的人&、&伦理的人&、&宗教的人&。
无独有偶,宗白华先生也在《美学散步》里提到这个问题,关于艺术意境的三个层次被他概括为&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性的启示&(《美学散步》P74)。宗白华先生是从&禅境的表现&来谈这个问题的,看来东西方哲学在最高层次果真是殊途同归。
中国的武者大都文化不高,练功更多靠身体经验,所以天才是可怕的,后天的反而容易对付,一般来说,艺术来自技巧,智慧来自习惯,武功则是和一个人的天性有关。见自己,就是要自知,要懂得&回头&,大道至简,最重要的是本心,于是&见自己&成了一个武者存在的基础。
天地就是变化,是社会的规律,是伦理的关系,体验过世界的辽阔,方才知道自己的微渺,有一种对天地万物的体认,这也是成长的过程,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武者必然会面临困境,于是&穷则变,变则通&,&知其白,守其黑&,不再固守一方,不再目空一切,更不再自我迷失,于是见天地,就成了一个武者在社会中的存在。至于谁成了里子,谁成了面子,都是时势使然。一个武者能把比武功当做比想法,能从一张饼中看到一个武林、一个世界,才算是见过了天地。
徐皓峰的《大日坛城》以佛陀转世的写法来写吴清源的前半生,他在棋中见自己、见天地,最后就是印证&见众生&的过程,但最后有没有悟我们也不知道。《道士下山》中的小道士何安下是个道家的&存在&,最大的特点就是&无为&,作为一个目击者,他见证着天道中偶然是必然的一环,但他也没有&见众生。《一代宗师》之叶问,同样有佛陀转世的影子(它看上去像是本尊和吴清源的合体),但见众生是一种人生极致的装填,一种至高的境界,想来只有仙佛和圣人可以达到,于是叶问的&见众生&终归是狭隘的,只能说从众生中来,到众生中去,充当了一个传灯者而已。
以下部分是彩蛋,超级剧透,慎入
1、补了赵本山大爷和叶问酒馆里的一场戏(被火柴照亮的照片里出现了中华武士会的合影),本山大爷侃侃而谈&人生最看不透的四件事,生死、是非、成败、荣辱,其实说到底只是一件事,就是我。&里子与面子的问题伴着《美国往事》的配乐又重复了一遍,看来徐老师对这个话题还是念念不忘啊。
2、一扇门的六十四手出现了。这场戏我曾在港版里仔细拉过,人物的面部轮廓依稀可以辨认出是张震(包括从身高上也一目了然不是伟哥啦)。但此次的彩蛋赫然是梁-朝-伟,一扇门的六十四手,还真见了一手,或者说有了一腿。所以真相就是这场戏的神秘人,梁朝伟和张震都演了一遍,至于谁是真的谁是假的,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幻想的各位可以自行琢磨,反正是有点意思。
作者简介:
灰狼,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电影创作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叙事学,电影剧作理论,台湾电影史。电影写作多年,为多家电影媒体撰稿人。参与创立微信公众号【映画台湾】。&微博@灰狼
版权声明:
一切转载,务必事先通过授权:
特别注明:
文章来自知名电影微信公众号:人间电影指南(rjdy2014),欢迎关注、交流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多位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的电影自媒体,提供有种的电影观点,有趣的电影专题,有品的电影八卦。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5826被浏览2979576分享邀请回答1.2K10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K10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所有人都会想知道,一代宗师重映版和之前的版本有什么区别。  其实重映版和之前最大的区别不是转3D了,而是故事结构做了脱胎换骨的调整。换句话说,这部片应该叫《一代宗师正式版》才对。而之前的版本,也许正如传言中所说,是一个因为拍了太久,迫于商业压力而不得不在不成熟情况下就“流向市面”的“试玩版”。  拍一部好电影是需要时间的。十年前王家卫导演就在筹备一代宗师的剧本,这么多年,叶问都被别人抢拍烂了,擂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灯火阑珊处,一个人却还在不紧不慢的琢磨着招式与想法。  之前的版本,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你看完了不知主角是谁,也不知究竟是在说“谁的故事”,你在期待一个结局,或是一场高潮的打斗,但是它却突然结束了。  究其原因,是导演的心太大,但给他的时间却太少。叶问这块饼在别人眼中只是一个手撕鬼子拳打洋人大力士的霍元甲翻版,在王家卫眼中却是一个武林,一个世界,一段历史。  一代宗师并不仅是叶问,也是宫宝森,也是宫二,也是一线天。王家卫想讲一个武林的故事,想讲在一个烽火连天,不再需要武术的时代,那些武术家离乱飘泊的一生。  于是这部电影中叶问只能在家园沦陷时默默的忍耐,他没有也不可能用拳脚对抗鬼子的机枪。他能做的只是在日军来利诱时说一句:“我这一生没有穷过。”却看着自己两个女儿活活饿死。他对一个北方的女子许诺一定会去看她,但战争使他们分别,十数年后再相见,却早已物是人非,只能淡淡的说:“人生若是无悔,该多么无趣啊。”  没有疯狂的誓言与爱恋,所有的一切都被深埋在心底。独步天下的武功,自成一派的境界,却无法用来战胜时间,那人就在眼前,却也没力量说出一个爱字。  有太多的东西要讲,发妻、知已、宗师、劲敌、武林、南北、家仇、国恨、弹指数十年的一生,都要溶在一部电影里,也难怪即使是王家卫,也要顾此失彼。  重映版中,王家卫终于下狠心不再企图在一部电影里讲全本中国近代武术史。而是认真的精致的开始讲叶问和宫二的故事。  但我们却终于可以看懂那段历史,叶问和宫二一南一北,遥遥相望,串起了这个国家半个世纪的巨变与恩仇。他们所信仰与守护的,不只是武学,而是千年来的一种精气神。武艺再高,斗不过机枪坦克,但不能动摇的是风骨与魂魄。  宫宝森说:“武学能分南北,国家能分南北么?”  叶问说:“一口腰带一口气,要为一口气而活。”  宫二说:“这不是你还给我的,是我自己拿回来的。”  他们这一生,从未为自己而战,甚至无法为自己而活。世事变幻,他们也苍老,忘记了招式,却忘不记那传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是为一代宗师。  本文来自萤火虫电影网~~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看完好震撼 张震戏份有点少 差评
  张震好帅,梁朝伟好帅啊!基调很棒的电影,感觉民国时代的武林故事很精彩!!
  本次有幸跟随萤火虫电影网前去金逸影城观看了《一代宗师3D》重映版,感受了一代宗师叶问的后半生。整部影片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与慢镜头,通过这些镜头来彰显了叶问咏春拳的力量,影片刚开始的拳拳到肉的打斗,配合着音响效果,感觉着实让人十分激动,但是本片铺垫太长,整部影片虽然没有太大的瑕疵,但是也过于平淡,高潮部分不突出,这一点差强人意。梁朝伟不愧为影帝,整个的表演十分流畅自然,恰到好处;章子怡饰演的宫二个性也十分突出。这虽然是重剪重映版本,但是也把之前版本没有放上去的一些镜头做了替换,使本次的影片跟上次匆匆上映比起来,显然更为用心,影片也更具观赏性。王家卫导演也任性的做了一个超长的彩蛋,在我以为已经结束要起身走人的时候,突然又来了一段十分钟左右的彩蛋,也凸显了本片的主旨。本片虽然是讲叶问的后半生,但是其中的武打戏其实不多,每一次的武打戏也都经过了慢镜头与特写的处理使得每次的武打戏都十分具有艺术感和流畅性。片尾赵本山说的“生死、是非、成败、名利,不外乎就是一个字,我”,把王家卫的一贯影片作风表现了出来,看王家卫的电影,不是奔着场面、动作去的,看的就是他的哲理、韵味,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不外如是。
  和旧版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3D 效果很震撼哪,中国功夫博大精深,需要有这样的电影来传承
  虽然看得睡着了,但是3d效果真的好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曼蒂克消亡史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