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习时要使劲吗

太极在格斗时有用吗?
来源:爱福清网综合
  太极现在几乎成了全民健身运动,但是作为一种武术,太极拳在格斗和实战中的效果怎么样?自卫没问题吗?
  问:太极在格斗时有用吗?
  观点1:我参加过一个成人街头防身术培训班。我的教练说过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忘掉你学过的所有功夫,因为你不是职业的,功夫最后都是化繁为简,只有快速使对手丧失进攻能力以便自己抽身而退才是最实用的。平时走路脚跟着地,有意平均每步距离,上楼梯加快速度,养成手腕脚腕经常活动的习惯,这样能有效调整身体状态。街头遭遇战,不以力量压制,以速度压制,一触即收即可。半年的培训班,学了两个月的人体神经丛分布以及人体关节活动轨迹。(一个月8节课)。剩下的一半时间学习各种打击弱点的手法脚法,一半时间学习被击倒后起身的方法。全部课程4800。以我的经验来看,街斗的话现代搏击术明显更加实用和有效。太极真那么牛逼的话,世界顶级的格斗为什么没有用太极的?我本身也是武术爱好者,学过两年的侠拳有人听过吗?但是半年的防身术学习真的让我大开眼界,难道太极会用眼睛,后脑,睾丸来卸力吗?就别提卸力拉,就是推手,遇到一触即收的刺拳也是无能为力,要知道,人体弱点只要稍微一点力量就可以造成非常痛苦的感受。就一般的所谓练太极的人,我还真不服。
  观点2:太极在平时格斗中真的没什么用,不是太极不行,是太阴毒了,太极里面有大量的技击技法大多都是反关节运动,再加上借来之力,能活着的人也会受到很重的伤。在平时的电影电视里面,用太极格斗的场景中,很多都有实战的影子,一旦中了招,一般人是活不了的,绝不可能爬起来继续打。以前我遇到过一个玩太极的人,他伯父天天嘲笑他练女人拳,最后在走亲戚的时候,他伯父当着很多人的面又挖苦他,最后他没办法跟他伯父过招,他本人一米六不到,他伯父最少一米八,结果一上场,他就把他自己的亲伯父摔出了好几米远,最后大过年的,很多亲戚把他伯父抬进了医院,他伯父全身十几处骨折,还断了好几根肋骨,出了院了也落了残疾,到现在腰都直不起来,整个人完全废了。
  观点3:太极拳格斗当然有用。比如王占军,如果街头格斗,几十个人是进不了身的。但如果和一流的散打选手对垒,估计打不过。但这不能否认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又有几个传统武术习练者能打得过一流散打选手呢?也没有几个人有上擂台的机会吧?太极拳练对了,对于健体防身自卫是足够了。为什么老是有人说太极拳是健身操,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练对。太极拳家各有各的绝招,但本质上就两条,身体同动与腰胯拧裹。太极拳的招式主要不是为了见招拆招,它练的是气血,气血足了,自然出功夫。身具功夫的表象有二,一是抗击打,二是击打具有爆发力和穿透力。在此基础上,稍加训练,一般的格斗胜算是非常大的。意拳大成拳的训练方法是站桩和试力。太极拳行拳相当于意拳的试力。很多师傅教徒弟见招拆招,没有用的。同样一种方法师傅用就行,你用就不行,差别就在于功力。二十年前,我拜访我弟的同学,他是王选杰的一位徒弟,我俩以同样的姿势抓住对方的手臂,然后同时互相推(我俩身高体重相当)。我被推的腾空而起,砸在离身后三米左右的床上,如是七八次都是如此。后几次我耍赖,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使劲抓住他的衣袖,结果还是一样,如今想来仍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功力的差距。内家拳不练功力,还不如体操呢。练功力是不太讲究外在的动作的。看到有太极拳老师几厘米几厘米地纠正学员的动作,就感到可笑。这就是在为赚学费而磨时间。当然不排除老师自己也不懂。
  观点4:我首先问,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吗?如果你认为街头那种摆摆架势推推云手就是太极拳的话,那我告诉你,别说格斗,你连体院毕业的任何一个体育生打你都打不过。
  真正的太极拳,是综合了擒拿,摔跤,拳术,指数,掌术,柔术,步伐的集大成者。刚柔并济阴阳结合才是宗旨。所谓的柔,包含了卸力,收力,勾手,云手等缠术,所谓刚,是发力的方法,如何在最短时间爆发最强力量。打个简单比方,假如对手直拳打你,你一侧身收腹含胸就能把他力量卸掉大半,然后出招迅速快捷将其擒拿制服,凶恶一点的直接能伤筋动骨,伤人性命。这是太极格斗的正确用法。然而街头的太极大师,打的无非是太极的体操而已,用这种东西来格斗,无异于学了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就以为自己是学会了武术一样肤浅。
  所有格斗术都是凶险的,不要以为太极拳很温柔。温柔的这一面只是它比其他武术有更悠久的生命力的原因,所有杀伤性的招数都已经被禁止流传了。
  还有一种错误理解是太极只是老年人用来强身健体的养生操。大错特错。太极的确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不过如果想真正学习太极拳还得从小入门,十年修习,二十岁到达巅峰,至少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在格斗中使用太极的奥义,而不是练了就能变强。现代人那么功利,哪有可能从小练习,加上太极基本已经失传,只在一些古籍中记载了只言片语,我也是十八九岁的时候看书知道的,并不是真正太极门徒,其言有所不对敬请谅解。
  观点5:首先讨论太极有没有用之前,必须解开一个误区。看了一下答案,绝大多数都是些不懂装懂的,完全不懂太极究竟是什么。你说公园里老爷子练的是太极,那也没错,但是那个叫套路太极,只具有表演健身性质,不带实战功能,真正的太极是一种运力方式,没有特定的招式,所以也无从谈什么有没有用,因为只有练过才能懂得怎么运用。由于具体内容非常庞杂,我就不多赘言,知乎上就有专门的人开了一个专区讨论太极功法。中国武术一般都是这样,很多没有固定的招式,只有特定的技巧,比如各种关节技击技术。这些技术绝大多数是为了杀人存在的,实战中如果不是搏命,说实话,还不如跆拳道柔道擒拿术方便,因为力道控制不好轻则伤残,重则毙命,即使是军队中,也只有特种兵和部分战斗兵员会学习实战武术。
  观点6:十年太极三年拳脚一年散打半年摔跤,也就是说你要出事先至少学十年太极拳,而且是正宗陈家沟陈氏太极,当然别的太极也可以,但这不包括老年人健身那种套路,如果你20才去学迟了,你练十年30了,你体力各方面都开始走下坡路,而太极拳才学个入门,所以说成年人就别学这个了见效太慢,但是你50岁了,练散打拳击的50岁和你打你就占便宜了,但是50岁谁还去打架呢,综上所述,太极适合从小练到老,半路出家见效慢,但练好了绝对是彪悍。
10月19日下午3时,随着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正式启动,总奖池有高…
2017天猫淘宝双十一狂欢日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推出了红包雨活动…
火炬红包稀有红包是天猫双11推出的另外一种模式,据说价值111元红…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要到来了,抢红包是小苏最期待的环节,听说今年…
今天就来一个简单粗暴的吧,首先直接来个双十一超级红包的淘口令…
天猫2017双十一密令红包是目前天猫推出的活动,玩家们可以参加活…
等了快一年的双11购物狂欢节终于来了,准备好剁手了吗?为了迎接这…
双十一 距离“双十一”是越来越近了 往年这个时候 大家的购物车…
今年的天猫双十一已经到来,红包活动以开启。下面带来双十一的攻略…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跟着这几个要点来练习太极拳,提升太极拳水平指日可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现今练习太极拳的人,大都是跟着老师学完套路后自己练。也有一开始跟着碟子学,学会后自己练。  这样习练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较长一段时间不见进步的现象,总觉得缺点什么,可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找不出问题所在,再练就是盲目地瞎练,甚至可能越练越糟。  冷静下来,对照规范的榜样检查对比一下,就会发现问题不在大形大架,而在于细微处和转折处。很多动作只有笼统的空架子,而缺少细微充实的内容。岂不知一套拳或一套器械,每一个动作并不是定势好就算好,而在于它充实细致的内容。有没有韵味,充实不充实全在于每一处的细微之处。  1  腰胯的主导作用  太极拳论中有一条真理,“以腰脊之力带动四肢运行”。其实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果认为它是皆之所有动作的真理,那就是教条,是死搬硬套。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腰和胯是两回事,有的动作是腰动胯动,有的动作是腰动胯不动。如果这两个概念不清楚,再怎么练也练不好。如云手一势,左脚向横向左迈步,上身向左扭转,收右脚向左移步。右脚横向向左移动。上身向右扭动。上身及两臂在向左、向右扭转时是以腰带胸转动两肩带臂以臂带手是180度的扭动,而两胯是下沉稳定不动的。左脚向左移动时,左胯不但不能随之扭动、反而还要微微向内(向右)合。向内向里合的具体表现就是左膝微微内扣,这样才能牢牢稳住左脚踏实稳定,不然,不论刚落地时怎样摆正左脚,也经不住胯的扭动而扭动呈外八字。同样,右脚向左移动时上身随腰而动带动两肩两臂挥手向右摆动,右膝也要微微向内向左合住才能稳住右脚是平行状。如果分不清胯和腰定和动之分,即胯不动只是腰动的关系,这个横向平行的移步肯定做不规范。  再举一例:分脚点剑一式,右手持剑,左剑指符于右腕处向身体左侧扭转反撩剑时,也是双胯稳住不动,上身只是随腰向左扭动将剑摆动左胯旁,如果双胯和腰一起向左扭动,就会带动双脚扭动。此环节一定要做成胯部以下下肢稳定,腰胸间以上带动双臂扭动。接下来右脚前踢右手持剑右后下点时,双胯稳住,腰以上先微右转胯以下和腰以上互不搅力,再挥剑下点,如果是下点剑时稍有发力,即右脚踢出时也要有同等的发力。这样动作才能稳定而舒展,不掌握这些细小的转换过程,练数年也难以把握其稳定。  2  需注意,运行中转向在肩,运化在胸  太极拳的转换处非常圆活婉转,甚至达到了天衣无缝之状,一般不易被初学者看出和掌握。如基本动作的搂膝拗步,一个拗步的搂膝推掌定势后接下一个搂膝拗步,常常在上步转身时身体摇晃不稳,一些人常常以为是由于桩功功夫不到所致。其实不然,是因为转向运作的方法不对。接上势外搂膝拗步,先以腰带脚向外摆30到45度,这时的胸腰也随之向左或右摆动30到45度,胸腰摆动的方向和脚尖膝盖的方向相一致,重心前移,后蹬腿上步时,基本上只是双肩带两臂弧形环绕,而此时的胸腰基本不再扭动,当后掌立掌在耳旁前掌按至腹前,上步之脚已着地时,再以腰带胸,转肩一掌外搂一掌向前推出。该动作的腰胸肩三者的关系应是分阶段有分工的,并不是在上步时腰动胸动肩也动,如果上步时腰身带两臂同时扭动,要不用力过大煞不住劲,要不劲小使不上劲,既不稳定也不顺畅。  野马分鬃也是这样,定势后接下一个野马分鬃,弓步的前脚掌外摆多少度,胸肩的转向也是多少度,后脚上步时是冲着脚尖和胸的方向跟上来,然后双手合抱成抱球状,再做下一步左右手分出。不注意分清胸肩转换的步骤和阶段,独撑一只脚的身体,必然动根而左右摇晃。42式剑中提膝后截剑式,首先要合住胯,腰为中轴胸向右转,右臂向右挥,左臂一定要回环,紧密配合,充分发挥两肩是一个整体的劲力,这样右膝左伸,胸肩右转的动作才能做到位。    3  需分清身体各部位劲力转换  身体各部位的劲力转换,这就是各部位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的过程转换。太极拳的用力方法是“发于根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一般理解发劲是在脚腿与腰身,领劲是在手,好像和射箭一样,箭尖领劲,箭尾发劲,实际并不那么简单。  怎么样才能感觉并做到以脚催身,以身催手呢?在脚腰共同发劲中,当脚跟先发劲时,发劲点在脚,其次膝关节的伸缩催动腰身,这时发劲点在腰身,接着腰身也参与旋转发劲时,腰身便从发劲点变成第二部发劲点,这时发劲点又从腰身向前移到肩,继之又发劲摧动臂,臂又成了领劲点,再接着,当臂也参与伸张发劲时,臂同样从领劲点变成发劲点,使劲力最后转移到手上去击达目标。在发劲与领劲的转换中,脚和腰身的发劲并没有结束,而是仍然在继续。这样,全身的发劲便紧密结合起来,连贯成一气。只不过,当中有主次不同,用力的轻重也不尽一样。  4  需加强基本功  基本动作的训练,否则提高拳艺和追求精微将是空中楼阁  要把太极拳练到外有形态,内有韵味,归根结底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太极拳的基本修练就是对基本要领,基本技术和基本素质的修练,包括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基本套路。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技术提高则会遇到障碍而停止不前。这时,只有加强基本功和基本训练才能弥补不足攻克难关。如柔韧性不够,髋关节拉不开,扣剑摆腿就摆不开130至180度的扇面。就连最基本的弓步也沉不扎实,其细致入微就可想而知了。    为此,要抓住三点进行强化训练:  1  在踢腿、控腿、劈叉等方面下功夫  基本功对拳架的作用是潜移默化,不是今天练了明天就有变化,它是一个极艰苦,又枯躁的训练,要有耐力能够静下心来,在扎实练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拳架有所变化,再练一段时间,持之以恒,你就会收到意外的收获,原来的摆腿会飞跃到标准弧度的扇形,原来的分脚蹬脚会轻松的达到一定的高度。  2  把难度、强度作为突破口专项训练  一些难度动作做不好,必然有它的原因,是功力不够还是方法不对,要不是窍门没找到。如提膝后截剑,提膝到位了,后截剑扭不到位,用力后截剑了身体又摇晃不稳。此窍门在于光有后截剑与提膝成对拉之势的相反力还不够,还要将右膝暗暗向内扣,和胸肩的前探也成对拉之势,形成外展内合,内紧外松,开中有合,合中有开的整体,否则既吃力又不稳定。  3  在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上下功夫  自己苛求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专项训练,以达到优美要求。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太极拳练习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_太极_爱学艺武术网
> 太极拳练习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太极拳练习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分享者:|更新: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下面我们讲解太极拳练习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太极拳练习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1.太极拳如何放松?  放松是各式太极拳的基本习练要求,甚至练了很久的太极拳习练者,得到老师的指点,仍然被要求继续放松。为什么要放松?如何放松?不少太极拳友对此很是困惑。太极拳是“四两拨千斤”的艺术,说明太极拳很讲究经济用力。在习练过程中,只有放松才能“周身轻灵,节节贯串”而发力精准,只有练得松沉才能感知对方“来脉”,进而快速“转关”。拳谚云:“宁打一根棍不打一条绳。”放松在太极拳中的攻防意义重大。因此洪均生先生在《太极拳三字经》中指出:“每一动,螺旋形,其要求,圆而松。”杨澄甫先生也要求“周身骨节均需自然松开”。  关于如何放松,我的体会是先学会用力,再把力卸掉就可放松。人们往往在一开始学拳的时候太僵,通过我这么多年教拳的体会,我是首先让学员用力。我们练拳的时候如何放松?肯定不是到处都放松,都放松了你就站不住,再松就躺在地上了。我是搞推手出身的,我教拳的时候讲求用劲,哪里用劲?你想让哪里放松你就先让它用劲,用劲以后才知道放松。怎么用劲?百会穴上顶,这个劲要顶起来先用力,一用劲明显升起来了,身体顶起来以后自然身体直了,直了以后你如果用劲,肯定气要向上浮,把这个劲顶住,就像用绳子把它悬起来,头颈顶起来以后从颈部往下一直放松,放松到两个脚腕。脚要有劲踩住地,感觉身体很直,顶天立地,柱子不能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全身而言,头顶不能因放松而下塌,相反需要“悬”起来,仿佛有一根绳子将头挂在空中,从脖子以下节节松开至脚即可。  有很多人练拳的时候手放松,如果要我讲,练太极拳手法非常多,讲求八法,手不能松手,一松劲就过不去了,所以手的型要保证,我们不是练指力,但是劲一定要让它过去,你的意识要达到梢节。  2.太极拳是否练气?  练气是我国传统养生的精髓,历来为道家所推崇。太极拳是以道家阴阳太极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内家拳,讲究气运周身,“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但在练习方法上是有讲究的。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据洪均生先生讲,太极泰斗陈发科先生一贯主张自然呼吸,“只要外形做得顺遂,内气自然畅通”。所以,我们在习练太极拳中不宜刻意运气,要注重呼吸自然,久久为功。如果感觉力气不够,加大呼吸量即可。倘若有意识地运气,勉强以呼吸配合动作,弄不好反而憋气,不但无益于练拳,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  3. 练太极拳要推手吗?  “拳是用来打的”。任何拳术的存在都是要有用,攻防价值是第一位的,强身健体只是它的副产品。现在我们练习太极拳,主要是练习拳架,推手学的不多。洪均生先生讲,推手是检验练架子正确与否的一种功夫,老先生在八十多岁高龄时,仍然比较喜欢和人推推手。因此,如果想让自己的太极拳水平上台阶,就一定要练习推手,无论是平圆推手、立圆推手,还是四正推手等等,通过推手来体会对方的劲力,为太极拳的实际运用打下基础。你拳的内在功力是不一样的,练拳掤劲多大、如何衡量?你实战的方法,劲用多大?捋到什么程度?向里捋还是向外捋?这些都是在实战当中体悟规范出来的。  竞赛套路,是在规格上有规定的,那么传统拳如何规定?它是必须根据一个实战的方法才可以规定动作,否则练拳就变得空洞。不管你练的推手是真正的实战还是彼此交流,都能体现你的功夫。我们的功夫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不一定非得把人打出去,能够真正地跟随对方,在太极拳中也很重要。练拳一定要学一点推手,反过来推手以后一定要练拳,它会充实你练拳的过程。  从传承、弘扬太极拳文化的角度讲,通过认真盘架子,练习推手,充分继承、发展太极拳的技法,是推动太极拳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防止太极拳沦为太极操的有效方法。我就要求我的学生,不论男生女生,一定要练习推手。  4.练架子和推手之间有什么关系?  以前练架子都是觉得练了架子以后要推手,架子就是体用结合,练架子是为了保留一些基础的东西。我是这样理解的:前人把架子给我们留下,留下的是什么东西?我们要考虑一下,为什么把拳架给我们留下?后人在教的时候教的是拳架,还有一部分叫拆招。你学的这个拳老师要给你拆,你才会有你的功夫、方法。只有能够拆拳,才能达到一定的功力。我们这次来的很多学员都练传统拳,我认为传统拳的拳法就像藏宝图一样,如果你要理解它,就要理解每个动作都有实用价值在。  传统推手和竞技推手的区别?  传统推手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有个什么样的模式?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传统推手大多数是不以胜败为目的,而是以交流为主,这种交流不会产生很多对抗、较力。我们大家应该有这样一个划分:传统推手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丰富,推手当中可以用拿法,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打法、摔法,在竞技推手当中有些方法是不能用的。现在竞技推手和以前的竞技推手还不同,前面搞了竞技推手以后,大家争议很多,有人说像“顶牛”,有人说像“摔跤”,还有人说是“相扑”,看法不一。真正的竞技推手能不能把太极拳带起来?竞技推手如何与传统推手融合?竞技推手对太极拳的发展有什么好处?我认为,如果有这么个平台,太极拳就可以更加丰富,不会很单调,会成为一个又能健身又能竞技的拳种;提到太极拳时,人们就不会再误解它是一个老年人的拳种。竞技推手如果发展得好,绝对会把太极拳带起来。大家都在一个平台上交流,交流就肯定能够促进技术提高。竞技推手一定会推动太极拳的发展,也一定会推动太极拳技术和实战技术的进步。  5.如何看待太极竞技推手的现状?  太极竞技推手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着力推广的一项运动,旨在传承国粹的同时,力争让太极拳进入奥运会,更好地弘扬中华武术。我很幸运参与了太极竞技推手工作,主持和参加了规则制定、比赛设计等关键环节,并在今年带领北京体育大学推手队在全国首届传统武术大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破解“顶牛”、不必要的损伤等难题,现行太极竞技推手设计了相应的比赛规则,例如手不允许插入对方腋下、被推出限定区域即为输掉等等。  从目前情况看,各方面的反映都很好,我们对太极竞技推手的明天充满信心,同时也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关心、关注太极竞技推手,共同为传承太极拳、弘扬太极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6.练太极拳如何保护膝关节,避免膝关节的损伤?  所有运动中,太极拳运动对膝盖的损伤是最小的。我们练太极拳大多是中老年开始,说句实在话,你就是不练太极拳也会膝疼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身体机能在退化。  如何保护膝盖,我有一些方法,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但是我自己十几年一直在用,方法既简单也很好,大家要是愿意我可以分享给大家。天冷的时候,应该保护膝盖,首先要多穿点衣服,然后就是训练中学会保护膝盖。我们大多数人练的时候从来不活动,来了就开始练,膝关节是凉的,应该先预热。把手搓热,敷在膝关节上,手上下搓,不要太过使劲,慢慢通过外力,把里面的滑膜预热,这样就不容易受伤了。  然后是要注意练拳姿势的正确,膝盖要与脚尖的方向保持一致并防止出现跪膝现象.即膝盖超出脚尖。  注意循序渐进练拳。不要一开始就把身法下得太低,特别是体弱、年长的习练者要先练高架,待身体健壮后再进行低身法练习。  膝关节如果磨损了,是不可修复的,所以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少做绕环,或不做绕环的动作。
论文写作技巧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猜你可能喜欢的
推荐太极专题
太极热门文章
太极最新内容练习太极拳掌握六点 心静体松用意不用力_中华养生
当前位置: &
练习太极拳掌握六点 心静体松用意不用力
导读: 太极养生是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主要是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法等结合起来配合吐纳方法,是的人体经络进行规律的运行,在有规律的腹式呼吸中进行体内按摩,轻柔运动脏腑,……
  三、练太极拳要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中正,松腰敛臀,主宰于腰而带动四肢,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根因是脊椎排列紊乱、错位、椎矩缩短等。而太极拳最基本的动作要求是撑直脊椎,背部拔长,腰如轴立,立身中正,头上顶而减轻脊椎的压力,腰部带动全身,腰肌、脊柱在运动中缓慢的进行拉伸、旋转,从而防止脊柱退化性变化,缓解颈椎、胸椎、腰椎疼痛、变形,腰肌劳损等疾患。
  四、太极拳要求屈膝开胯、重心虚实变换,裆走下弧,动作有踢腿、独立、下势等静立性动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效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发达腿部肌肉,骨密度增强,有意识的在重心变换中控制平衡,犹如&不倒翁&,从而延缓骨质疏松,避免引发骨折,有效防跌跤。大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老腿先衰,腿部有力则心脏供血能力得到加强。
太极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数据
暂时没有数据
暂时没有数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