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击球时,网球拍吧飞出(离开手)击球,如果对面没接住能算击球得分么

网球拍的演变对网球击球效果和正手技术的影响研究--《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网球拍的演变对网球击球效果和正手技术的影响研究
【摘要】:网球运动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和以前木拍时代的网球相比,现代网球技术动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赛的激烈程度和参与人数更是大幅提升。获得如此大的进展,是因为与其它运动相比,网球运动史上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科技变革:球拍变革、电视转播和鹰眼技术。网球拍作为手与球作用的直接武器,对击球效果、击球动作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而目前对于此方面,国内外并没有从球拍和球拍演变的动态角度来研究这个纵向的历史过程。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归纳演绎法,对网球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网球拍以及网球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描绘了网球拍的演变之于网球击球效果、正手技术的整个详细的动态作用过程,丰富了网球运动的理论体系,也指明了网球拍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如下:
(1)在击球效果方面,网球拍的演变使击球的精准度、速度、力量和旋转得到提升,推动网球运动向“快”、“准”、“狠”、“旋”方向发展。
(2)在正手击球技术方面:
s古董木拍和陈年木拍时代,正手击球采用中间式站位,大陆式、东方式的握拍,夸张使用身体重心的前移来击球。
s现代木拍时代,动作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其中直线的挥拍大而流畅,手臂在击球中所占的力量较之前有所提高。
s金属球拍的过渡期,击球站位向开放式半开放式转变,西方式半西方式握拍逐渐增多;金属拍的出现启蒙了雨刷器式的挥拍动作。
s碳素球拍的到来开发应用了小肌肉群的力量。击球瞬间出现击球手臂的“双弯”动作:手臂不再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单元进行拉拍和前挥,此时肘关节和腕关节单独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运动单元,击球过程中小臂充分旋内,手腕包裹刷球,形成雨刷器动作。
1990s-至今,碳素球拍成熟期,形成比较成熟稳定的现代正手技术。击球的鞭打动作更明显,身体旋转的幅度更大,各环节发力更充分。击球点越来越高,到达肩部高度。
(3)球拍的演变使正手击球技术风格更加凶狠。现在看到的是更富有进攻性和爆发性的挥拍,网球的“暴力美学”取代了“温文尔雅”。
(4)网球拍今后发展重点将不是球拍的外表和形式,研究重点会朝着网球拍的结构功能、增强威力和减少对运动员的伤害这些方面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G845【目录】:
摘要5-7ABSTRACT7-111 前言11-13 1.1 选题依据11-12 1.2 选题意义12-13 1.3研究限制132 文献综述13-31 2.1 对网球拍的研究13-16
2.1.1 网球拍性能和各参数方面13-14
2.1.2 对网球拍弦的研究14-16 2.2 网球拍的演变16-26
2.2.1 网球拍的演变历程16-20
2.2.2 网球拍各参数从19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的具体变化20-26 2.3 装备科技演变对网球运动的影响研究26-31
2.3.1 场地演变因素对网球技战术的影响26-28
2.3.2 球拍演变因素对网球运动的影响28-313 研究对象与方法31-34 3.1 研究对象31 3.2 研究方法31-34
3.2.1 文献资料法31-32
3.2.2 录像观察法32
3.2.3 专家访谈法32
3.2.4 问卷调查法32-34
3.2.5 归纳演绎法344 结果与分析34-67 4.1 国际网联ITF关于网球拍规则的修订34-36 4.2 网球拍的演变对击球效果的影响36-46
4.2.1 对球速的影响(以发球为例)36-39
4.2.2 对击球准确性的影响(以发球为例)39-41
4.2.3 对球旋转的影响41-46 4.3 网球拍演变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影响46-67
4.3.1 正手握拍方式的变化47-50
4.3.2 正手击球技术动作的变化50-66
4.3.3 球拍演变对击球技术风格的影响66-675 结论与建议67-69 5.1 结论67-68 5.2 建议68-69致谢69-70参考文献70-74附录74-81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8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军;吴晓;;[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杜希岩;李炜;;[J];山东纺织科技;2007年01期
卞;;[J];体育科研;1987年10期
董传升;[J];体育科学;2004年10期
苏士强;;[J];泰山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摩卡;;[J];网球;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占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韩学民;申海军;郑兵;;[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叶菁;周志辉;冷波;;[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宫兵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宋元平,储庆桂,王淑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鲁建仁;曹宜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王艺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黄静珊,马宝林;[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汪云星,左从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庞毓恩,屈红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霍子文;郭义军;;[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谢云;;[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张莉清;刘大庆;;[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王三保;刘大庆;;[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林莹晓雪;;[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李竹青;;[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郭义军;刘大庆;张莉清;张斌南;;[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胡法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张霞;许奎元;徐玄冲;董德龙;;[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杜建辉;;[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阮青松;[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崔冬冬;[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舒盛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漆振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韩夫苓;[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冯瑞;[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郭芳;[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袁芳;[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张莹;[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松;[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解进;[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杨青;[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张苗;[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杨文明;[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周国魁;[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赵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李晖;[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徐晓明;[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许招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陶浩,段红杰,杨向东;[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7年04期
张文光,颜晓音,葛怡,郭曼丽;[J];产业用纺织品;1998年06期
陈惠兰;[J];产业用纺织品;1999年08期
肖巍,李芳;[J];道德与文明;2002年02期
刘南柳,高洁;[J];大学物理;2004年02期
李昌华;[J];广西化纤通讯;2002年02期
毕鸿章;[J];建材工业信息;1997年06期
王勇;;[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张今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03期
郭冲辰,陈凡;[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石;[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于晓东;[D];西安体育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莹莹;;[J];湖北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邵超;;[J];内江科技;2009年10期
张网;;[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8期
唐青;刘庆富;;[J];内江科技;2009年11期
陈航;尹少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刘伟民;;[J];现代班组;2010年01期
王海明;;[J];湖北体育科技;2010年01期
郭栋;田中玉;;[J];内江科技;2010年02期
黄建军;;[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黄文新;张华新;;[J];内江科技;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道义;;[A];百家谈养生[C];2009年
陆树兵;;[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汪烨;;[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吴松伟;;[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陈海琦;金昌龙;;[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王钊;户子悦;;[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梁成军;;[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张智;冯青山;;[A];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3年
张欣然;隗金水;潘璠;张江龙;胡大蕾;;[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周傥;邓蜀李;周志刚;;[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永红;[N];市场报;2002年
本报记者 刘枫;[N];新疆日报;2004年
张耀光;[N];中国体育报;2003年
先秦;[N];中国体育报;2003年
李安;[N];中国体育报;2005年
赵伟;[N];中国质量报;2007年
;[N];人民日报;2007年
姜野;[N];朝阳日报;2008年
王静?李自超;[N];中国体育报;2008年
李静;[N];南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成军;[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李庆有;[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刘青;[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张怡;[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林哲生;[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路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贺艳松;[D];西南大学;2011年
吴松伟;[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刘达;[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余晓妹;[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于丹丹;[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张华;[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王震;[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杨艳;[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杨晓琴;[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查看: 19449|回复: 1
对网球正手上旋球和平击球的探讨
上旋球带有强烈的旋转,前冲力大,弹跳高,跳的远,稳定性高,增加了回击球的距离和难度,造成对手被动和困难,是后场抽击和破上网截击的有力武器。平击球指的是大力平击反弹高球,击出的球几乎没有旋转,而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会产生飘动,被人成为“波动球”具有极强的攻击力。上旋球与平击球是正手击出的两种不同的球,各有各自的优缺点。
网球是一项激烈的隔网对抗性项目,是体力的比拼,也是智慧的较量,网球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心理品质,同时更需要运动员具有全面的技、战术素养。无论是高水平选手还是网球的初学者,都需要学好各项基本技术。在网球各项基本技术中上旋球与平击球的结合运用是现代优秀网球选手所应具备的基本技术之一。本文就是通过对上旋球和平击的技术分析,找出一定的理论依据,提供给广大的网球爱好者,以便能更好的掌握网球正手击球的技术,同时运用到比赛当中。
1. 正手上旋球
1.1 正手上旋球的特点
正手上旋球是球拍自后下方向前上方挥动,球拍“甜点”区域击打、提拉网球体后方,使球由后下方朝前上方前行并产生向上的转动,故叫做上旋球。由于在击球时,能使球产生快速向上旋转,从而增强球在空中的稳定性。上旋球的特点是旋转快、飞行幅度高、下降速度快,落地反弹高,前冲速度快。抽击上旋球最大的优势是即可以发力又容易对球的控制,较好地解决了网球运动中发力不稳定的矛盾。也就是说,正拍抽击上旋球是一种既能加大击球力度,又能控制好网球进入有效场区,从而减少失误的击球方法。另外,抽击上旋可以打出较短的斜线球,能把对方拉出场外而获得主动。上旋球还能飞越上网截击对手的头顶,是破坏对方上网的有效方法。
1.2 正手上旋球的技术要点
1.2.1 常用的握拍方法
正手抽击上旋球一般采用东方式、西方式和半西方式三种握拍方法。“东方式”握拍击打落地球可以给球很大的向前的力量,容易增加球的水平速度。然而这种握拍方法不易提拉击打球体,很容易把球打高大飞,因而很难让球产生强烈的上旋,“西方式”握拍比较适合在底线抽击上旋球,像纳达尔击打出的底线超级旋转球———“纳达尔旋转”,就是采用的西方式握拍方法。第三种握拍方法是当今最新流行的“半西方式”握拍法,由于这种握拍方法结合了东方式与西方式握拍方法的优点,弥补了两者的不足,同时能够保证力量与旋转的有效结合,可以把正手击球上旋球的限制性因素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1.2.2 正手抽击上旋球动作技术步骤
正确地击打出上旋球,首先,要做好击球的准备姿势。除了注意力集中、保持放松外,最重要的是降低重心的高度,在实践中很多人容易忽视这点。第二步,对来球进行快速预判并迅速移动到位。这步是较关键的一步,而且是要求很高的一步,原因是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决定要移动的方向与位置( 初学者击打固定球除外) 。第三步,后摆引拍。在移动到位的前提下,辅助手帮助持拍手摆动后引,向持拍手一方转肩,转髋带动球拍向上弧线引拍,引拍要迅速,也可以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引拍,球拍指向场后端的挡网,拍头向上稍高于手腕,辅助手然后随着侧身转体而指向前面的来球。第四步蹬腿转体、挥拍击球。击球时,用力蹬腿,转动身体,把所产生的核心力量传递至肩关节。然后肩关节制动,把力量沿着手臂逐级传递到球拍,在击打球的一刹那,手腕固定,握紧拍柄,沿着来球的轨迹前上方抽击提拉、再向前包( 裹) 压来球,注意击球点始终保持在与腰齐高的高度击球第五步,随挥跟进。球触拍后,球拍随着惯性继续向挥动至辅助手一侧肩膀前上方,肘关节向前向上,用辅助手扶拍颈,随挥跟进结束,立即恢复到准备姿势。整个动作必须协调连贯,一气呵成。
2 正手平击球
2.1 正手平击球的特点
纯粹的平击球是没有的,只是或多或少带些上旋。正拍平击抽球上有飞行路线平直,落地弹跳低,冲力大。 进攻性强的特点。在底线对拉相持中或在对攻中,如果平击球技术运用的好,不仅可以为进攻创造条件,而且有时还能直接得分。但由于平击球的飞行路线平直而缺少弧线,所以该击球法的命中率和准确性比较低。
2.1.2正手平击球的技术要点
平击击球时拍面与球接触几乎不产生分力,球沿着垂直于拍面的方向飞出(图5 为三种不同拍面、不同用力及球不同旋转方向示意图)。事实上,纯粹的平击是没有的,只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些上旋或下旋。其特点是速度快,着地后反弹较低,易于控制球路,比较适合初学者练习。在底线对拉相持中,如果平击球技术处理的好,不仅可以为进攻创造条件,而且还能直接得分。由于平击球的飞行路线平直而缺少弧线,发力击球时容易下网和出底线,一般击球点在高于球网时才比较适合打平击球。初学者利用简捷挥拍动作,通过身体的〝整体〞运动,水平〝碰击〞球即可,动作简单易学,有利于学习者球感的提高和体会网球“整体”击球的感觉,容易打出有一定速度和较稳定的击球,能有效增强学习网球的信心。随着球感和身体整体协调击球能力的提高,逐步掌握拍面、挥拍轨迹、击球点等对球的控制后,就可以学习各种旋转球技术了。
平击球的握拍方法多采用东方式握拍或东西方混合握拍法,以腰的扭转带动拉拍,动作放松,手腕控制好拍面,手背与前臂成70度角。充分利用腰回转和腿部力量,整个手臂的挥动要快,用力要集中,击球时手背与前臂成30度角,球拍击球中部直接将球击出。进攻击斜线时,应击球的中右部;进攻击直线时, 应击球的中部为主。
3 分析与探讨
在网球的各项基本技术中,正手击球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击球方式,根据技术统计分析一场比赛中使用正手击球的频率占比赛的70%左右。上旋球带有强烈的旋转,前冲力大,弹跳高,跳的远,稳定性高,增加了回击球的距离和难度,造成对手被动和困难,是后场抽击和破上网截击的有力武器。平击球指的是大力平击反弹高球,击出的球几乎没有旋转,而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会产生飘动,被人成为“波动球”具有极强的攻击力。上旋球与平击球是正手击出的两种不同的球,各有各自的优缺点,
平击球指的是击球时给球施加的摩擦较小,球的飞行线路比较平直,球速较快,过网较低,落地弹跳低,前冲力量大,但同时存在容易下网和出界的缺陷。上旋球给球施加摩擦较多,使球产生强烈旋转,阻力增加,过网较高,落地弹跳较高,不易出界,安全性好,同时存在体力消耗大,低球处理难,球速慢的缺陷。
平击比较容易掌握,网球初学者多采用平击入门。平击球多采用东方式握拍(现在很多职业选手采用半西方偏东方握拍打平击,取两者中和的优势),引拍拍头较平,击球位置在腰部高度,随挥收于肩上。打平击最关键的技术要领就是拍头不要过多降于击球点,胳膊和手腕基本固定锁死,击球点靠前,直线向前挥拍
网球的击球方法有很多种,比赛过程中顺序万变,世界顶级运动员都是采用平击结合旋转的打发,根据场上的情况不用采用不同的击球方法。以上是我把平击球和旋转球的一些特点和技术介绍给大家,以便你能更好的掌握正手挥拍技术。(家教世界 王河镇)
平击与上旋均属于抽球,故平击不可能出现下旋球。
Powered by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网球拍的演变对网球击球效果和正手技术的影响研究.pdf 7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50 &&
网球拍的演变对网球击球效果和正手技术的影响研究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网球拍的演变对网球击球效果和正手技术的影响研究
Tennis is the second most popular sport in the world. Compared with
the tennis in the wooden times, the gam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and popular, and the technique has changed a lot. This is mainly because
in its evolution history, tennis has three big technological changes:
racket, TV transmit and eagle eye. Tennis racket serves as the joint part
between hand the ball, it has direct influence on shot production,
forehand techniques. But there exist no research in this field especially
from the dynamic view of tennis racket evolution.
The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video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method, specialist interview and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method to invest the tennis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period. And finally
give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ennis techniqu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ennis racket. And at the same time predic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ennis racket.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drive effect: the evolution of tennis racket greatly
enhanced the tennis drive accuracy, speed, power and spin. Leading the
game develop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fast&, &quasi&, &hard& and &spin&.
(2) In the forehand stroke technique:
s, antique wooden bat and vintage racket period,:Forehand
was played with middle stance, Continental, Oriental style of grip.
Greatly exaggerate the use of the body center of gravity moved forward
to hit the ball.
s, modern wooden period:The forehand has not changed
virtually. the linear swing is big and smooth, the arm strength in the
shot is increased than befor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网球理论考试题库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网球理论考试题库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05|
上传日期: 20:41:4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网球理论考试题库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球拍什么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