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术的手抄报繁体

>> 《少林三路五子拳》绝版繁体初版武术系列丁晓色华联出版1集全_价格69.0000元
《少林三路五子拳》绝版繁体初版武术系列丁晓色华联出版1集全
品种:古籍/善本-古籍/善本
属性:其他古籍,年代不详,普本,其它装帧,其它版本,,其它开本,页码不详,,,,
简介:尺寸及重量:186*130*10毫米,187克。自有书,库存旧品相。外观及装帧:书侧书斑,扉页和书侧特价书章,封皮褶痕,封底长边短2毫米。内页:未见阅读痕迹。
备注:不议价不包邮不发挂刷。★★★卖家承诺对所售图书逐页检查并提供真实图片,因买卖双方关注度不同或有忽略,对品相持异议者,请按0品购买。★★★此为二手图书,卖家无法保证正版或盗版,亦无法保证有无错别字和内容版本异同,如有疑问敬请买前沟通,售出一律不退不回复信息。每件商品都标注有重量,买家可以自行合并计算邮寄费用。★★★本件商品老顾客可享受5元优惠★★★本件商品运费按“1”公斤计算(含包装)。★★★物流方式及发书时间:(2016年元旦起新资费更优惠)...☎☎采用中国邮政快递包裹,速度快价格低。您的爱书有包装材料保护不会损坏,全国任何地区(含偏远村镇)均可和快递一样送书到家。1、2、3、4、5、6公斤资费如下(购买越多邮费越划算):.......⊙北京天津河北6、7、8、9、10、11元(请此地买家联系卖家减少邮费3元)。.......⊙内蒙古宁夏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12、13、14、17、20、23元(请此地买家联系卖家增加邮费3元,否则恕不发书)。.......⊙西藏青海新疆14、15、16、21、26、31元(请此地买家联系卖家增加邮费5元,否则恕不发书)。.......⊙大陆其余地区9、10、11、13、15、17元(拍卖默认邮费)。...☎☎受本职工作限制,一般每周二、五上午10:30发书,请买家掌握好时间,可能提前,如有延误会告知买家。...☎☎不发挂刷不发挂刷;急需用书的请拍前咨询能否发顺丰速运(运费到付);因工作受限无法收取快件的可发中国邮政普通包裹(需加收10元书费)。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店主询问!
店主 || 还未回复
商店【丁豆的书摊】“古籍/善本”目录下其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古籍/善本 >> 《少林三路五子拳》绝版繁体初版武术系列丁晓色华联出版1集全_价格69.0000元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
··········
当前位置: ->
->拳字的五行属性
拳字的五行属性
查询其它汉字信息:
拳的繁体字写法:
拳字五行属性:
拳字拼音:
拳字部首:
拳字有几笔:
简体:10笔&&&&繁体笔划:10笔&&&&姓名笔划:10笔
诚恳,恳切,牢牢地。如拳拳赤子心
拳字组词:
&&饱以老拳
&&花拳绣腿
&&摩拳擦掌
&&拳头产品
&&义和拳&&&&划拳&&&&嗔拳不打笑面&&&&嗔拳&&&&猜拳&&&&饱以老拳&&&&握拳透爪&&&&握拳&&&&擦掌磨拳&&&&擦拳磨掌&&&&擦拳抹掌&&&&拳拳&&&&拳头&&&&拳拳服膺&&&&拳母&&&&拳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拳字详细介绍:
拳quán【名】(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同本义〖fist〗拳,手也。——《说文》。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吕氏春秋》又如:挥拳;赤手空拳拳术;拳击〖boxing〗。如:拳经(谈拳术的文字;拳术);打拳;太极拳;拳技(拳击的技法);拳法(拳击的技法)通“弮”。弓弩〖bows〗士张空拳。——《汉书·李广传》姓拳quán【动】通“蜷”。屈曲;卷曲〖curl〗其棱细则拳曲。——《庄子·人间世》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颜氏家训·勉学》又如:拳拳弯弯(卷曲的样子);拳毛(卷曲的毛发);拳挛(拳曲;屈曲);拳毛(毛发卷曲);拳足(卷曲脚爪);拳发(头发卷曲)拳quán【形】勇壮〖brave〗无拳无勇。——《诗·巧言》。传:“力也。”有拳勇股肱之力。——《国语·齐语》。注:“人勇为拳。”如:拳果(壮勇果断);拳勇(勇壮);拳捷(勇壮敏捷);拳猛(勇猛);拳腕(犹勇力);拳儇(勇壮矫捷)诚挚〖honest〗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司马迁《报任安书》不胜拳拳。——《汉书·贡禹传》又如:拳拳好善(诚心诚意行善);拳挚(诚挚)拳quán【量】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水浒传》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我这一去,不得一拳儿好买卖不回来。——张国宾《合汗衫》拳棒quánbàng〖martialartssuchasshadowboxing,swordplay,etc.〗指代武术素习拳棒拳打quándǎ〖punch〗用拳猛击或好像拳打的动作一拳打在嘴巴上拳打脚踢quándǎ-jiǎotī〖beatup〗原指痛打。现在常用来比喻处理问题的强硬态度这些矛盾回敬他时,也免不了要拳打脚踢拳击quánjī〖boxing〗一项体育运动,两人戴着特制的皮手套,用双拳进击和防卫;以拳殴击拳击台拳脚quánjiǎo〖Chineseboxing〗∶拳术自幼喜好拳脚〖kickandbeat〗∶连踢带打吃了一顿拳脚拳曲quánqū〖curl〗∶卷曲,成卷或圈形的东西(如刨花)〖bend〗∶弯曲拳曲着腿拳拳quánquán〖sincere〗诚恳、深切的样子;弯曲的样子拳拳报国心拳师quánshī〖boxingcoach〗精于拳术且以教授或表演拳术为职业的人拳术quánshù〖Chineseboxing〗中国的一种徒手武术运动拳坛quántán〖boxingcircles〗拳击界;拳术界拳套quántào〖aseriesofskillsandtricksinboxing〗拳术的套路这种拳套特别刚猛凌利拳头quántou〖fist〗∶屈指卷握的手用两个拳头打人〖strongcompetitiveness〗∶比喻产品名牌、优质、具有竞争力量拳头产品quántouchǎnpǐn〖themostcompetitiveproducts〗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每个集镇的经济繁荣,有赖于其拳头产品的畅销拳王quánwáng〖aboxingchampion〗指成绩最优的拳击手
读音相同的字:
&&&&&&&&&&&&&&&&&&&&&&&&&&&&&&&&&&&&&&&&
部位相同的字:
&&&&&&&&&&&&&&&&&&&&&&&&&&&&&&&&
五行属木的字:
&&&&&&&&&&&&&&&&&&&&&&&&&&&&&&&&&&&&&&&&
笔画相同的字:
&&&&&&&&&&&&&&&&&&&&&&&&&&&&&&&&&&&&&&&&&&
更多搜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幸运吧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5
本站专注于:、及等项目,倾力为网友提供优质的内容与体验君共勉一、人體器官
以“人”“心”“辵”“扌”等爲偏旁的繁體漢字
1、人(儿)
“人”這個字比較簡單,我們就不細講。我們接下來要說“儿”。首先聲明,這個“儿”和我們現在簡化字“儿”完全兩碼事。繁體字中的“儿”僅僅是一個部首,絕不單獨使用,它讀作“人”。意思就是人。是“人”一種變形的寫法。以“儿”爲偏旁的繁體字漢字有“兒”(儿)“兄”“先”“見”(见)等等。也就是說,只要你在繁體漢字中看到以“儿”爲偏旁的漢字,基本上都和人有關係。當然,古人之所以要把作爲部首的“人”寫成“儿”,是出於藝術的考慮,因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這些字下面直接配上“人”,會顯得頭重腳輕,搖搖欲墜,非常難看。所以要把“人”寫成“儿”,這樣一來,就感覺比較穩固,看起來也很舒服。因此說,古人造字用“精雕細琢”恐怕都不能恰當形容。
我們繼續來解釋一下繁體字當中的“兒”。
這個字的關鍵在上半部分的“臼”。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兒,孺子也。從人,象小兒頭囟未合。” 意思是說剛出生的嬰兒,很多器官都沒有完全發育好,它們的頭部的頂門還沒有完全長好,沒有合攏。所以這個“臼”就表示這樣一個意思。其實我後來看了一些醫學書籍,也確實如此。按照許慎的解釋,就說明古人觀察事物還是相當仔細的。可是簡化的“儿”我們已經詳細講過了,就表示人,跟小孩子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把小孩子的腦袋都砍掉了,真是爲了簡化,連人性都可以不要。
&&& 但是,排除這些道理。大家如果被簡化字“儿”所迷惑,誤以爲“儿”就表示兒童,那你就不可能明白爲什麽“兄”“先”“見”這些字要以“儿”爲部首。只有大家把兒(小孩子)和儿(人)區分開,才能解釋“兄”“先”“見”這些字,否則只能死記。
&&& 兄:由“人”和“口”會意。表示一個人向神靈禱告求福。其實就和“祝”是同一個意思。中國是禮儀之邦,以敬祭爲長。而且在傳統禮儀當中,年幼的人要經常向年長的人禱告求福,要“祝”長者。所以,“兄”就引申爲“長者”的意思,就是後來說的“兄長”。
&&& 先:由“人”和“止”會意。“止”我們以後也會細講,表示人的腿腳。“先”就是說一個人走的快,走在前面。
&&& 見(见):繁體的“見”就是一個人用眼睛觀察事物,非常好記。
&&& 所以大家看,繁體字不僅有道理,而且有規律。可正是因爲我們把“兒”簡化爲“儿”,導致“兒” “兄”“先”“見”這些字斷絕了聯繫而且無法解釋。
下面這幾個字直接含有“人”字。
& &會意字。《說文解字》:“夾,持也。從大,挾二人。”本意是左右相挾持。由一個“大”字被兩個“人”挾持會意。而“大”就是指人張開兩手,兩腿。這個夾字就更形象了,人的兩手臂被兩人挾持住。簡化的“夹”是模仿照草書改造的,字義不明晰。當然,“夾”不僅僅表示人被挾持,後來也用來形容一些植物,它們的果實被外殼夾在裏面,或者兩個對稱生長的果實把枝條夾在中間。比方說豆類,還有水稻小麥都是如此。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植物。
&&& 會意字。本義是一種麥子,這種麥子一根麥杆長有兩顆麥穗,是一種優良的麥子。因此,“來”和“麥”是很像的。《說文解字》:“來,天所來也,故爲行來之來。”這種麥子是周朝,周天子所接受的優良麥子,他們稱這是上天賜來的。所以引申爲動詞“過來”。
由來,夊(讀“止”)會意。意思是麥子。“來”我們講過,就是麥子。“夊”,是象形字,本義是人的腿腳,在這裏表示麥子的根。簡化後的“来”和“麦”不但表意不明,而且也打亂了“夾”“來”“麥”這些字之间的規律。
&& 《說文解字》:“嗇,愛濇也。來者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嗇”的本義是愛惜。“來”我們已經講過,是一種優良的麥子。“嗇”下面的部分是會意字,表示倉庫。農夫們把優良的麥子保存到倉庫中,表示他們非常愛惜這些麥子。但是一個人如果對某物愛惜的過了頭,甚至別人想看一下都不允許,這就成了“吝嗇”。簡化字同樣是仿照草書改造的。
& 既然“嗇”的下半部分表示倉庫,那我們看。
《說文解字》:“壇,際場也。從土,亶(讀“膽”)聲。本義是祭祀的場所。而右邊“亶”的本義是穀物多,引申爲厚、信、誠。說文,“亶”的上半部分就是倉庫,所謂“宗廟粢盛,倉黃而取之”。祭祀用的穀物,顏色要黃了,就小心翼翼地把它從倉庫取出來。而我們知道祭祀絕對少不了穀物。因此整個一個“壇”就是爲祭祀而建成的一座很高的建築。簡化字把右半邊改爲“云”。難道說這個祭壇造的很高,一直建到了雲層裏面?難道“天壇“就是這個意思?
形聲字,從毛,亶聲。本義是毛毯。《说文解字﹒注》(即&段注&):“亶之本義為多穀。引申之義爲厚也,信也,誠也。本義是形容穀物堆積的很多。引申爲很多,很厚,很誠實之類的意思。比如擅長,膻味,氈房都有一種很濃厚的意思。
& &好。由“夾”所引申出來的漢字。就說道這裏。我們還是回到“人”。
&&& 本義是強烈的爭辯或角逐。從字形可以明確地看出是兩個人在爭鬥。如果像簡化後的“竞”只剩一個“人”,還有什麼好角逐,好爭辯的呢?難不成是想“獨孤求敗”?我們現在很多學生總是分不清楚“竟”和簡化的“竞”。只好死記,“竟然的竟有一橫,竞賽的竞沒一橫。”像念繞口令一樣,念着念着就暈了。如果不簡化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競(竞):表示两个人在争辩角逐。
竟:由音和人會意,表示演奏音樂的人突然停止演奏。引申爲完了。如畢竟,竟然。
&&& 所以說繁體字字形字義雙管齊下,一舉兩得,學起來非常清晰明白。而簡化字毫無條理,隨意簡化。實際上增大了我們學習漢字的難度。
&&& 在繁體漢字當中有這樣一個符號——“亼”,這個符號讀作“集”。“亼”就是集中、集合的意思。所以我們看集合的“合”,上面也是一個“亼”。
&&& 由“亼”,兩個“口”,兩個“人”會意。本義是與眾人說話。引申爲“合”。簡化仿照草書改造的。那麼像“檢”“撿”“劍”等字都是以“僉”爲聲旁。
&&& 由“亼”和“冊”會意。“亼”就是集合。“冊”就是古代的竹簡。《段注》中說:“聚集簡冊,必依其次第,求其文理。”我們知道魏晉以前,人們大都使用竹簡寫書。竹簡就是一根根的木條,用繩子將其穿起來,整理成冊。如果有一根穿錯了,整個竹簡就亂了。因此“侖”的本義就是指按照順序編次竹簡,引申爲有條理,有規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倫理”。後來造的“倫”(伦)就专门表示倫理道德和人的情緒。但簡化后的“伦”把“冊”改爲“匕”,改爲了兇器,在兇器面前有幾個人能講什麼規矩,講什麼倫理呢?
&& 《說文解字》:“合也。從亼,從曾省。曾,益也。”本義是會合,會聚。“亼”表示集合,“曾”的原意是增加。這個“曾”字我們以後會細講。“亼”與“曾”組合便成了會合的“會”。因爲開會本來就是很多人集合在一起,人不斷地增多。但是你看簡化的会,是模仿草書改造而成。
&&& 好了。與“人”字有關的繁體字我們就講完了。但是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爲我們人體的各種器官,比如手、腳、目、口等等都在繁體漢字當中得以充分體現。可惜,這些人體器官到了簡化之中竟蕩然無存。
我們來說“心”。因爲“心”這個字在中國文化中絕不僅僅指心臟,它實際上可以等同於“思想”或者“精神”。這與我們人類早期原始社會之時,認爲心臟就等於一個人的生命和靈魂的這種思想有關。雖然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分析,并不科學。後人也知道真正能夠思維的是大腦,但是作爲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心”的特殊含義一直保留至今。我們的成語以及俗語當中,凡是帶“心”的,基本上都是指人的思想感情。比如“心有靈犀”“掏心窩子”“用心”等等。所以說,在繁體漢字當中,凡是帶“心”的字,也基本上都和人的思想感情密切相關。
愛(爱)&&&
這個字在楷書中原本是由兂(頭上插有簪子的人,古人頭上都要插一根簪子),心,夂(腿腳)三字組成。後來繁化爲“愛”。本義是指人行走時徘徊的樣子,因為內心對某物有所牽掛,所以才會徘徊。後來引申為對某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客觀的說,這個“愛”字也有一些訛變,但不管怎麼說,這個字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心”啊,這個部分繁體字沒有隨便刪減。可是簡化的“爱”字是仿照草書而改造的,它偏偏把最關鍵的心挖掉了,代之以“友”,把愛情變成了友情。
&&& 會意字。這個字原本寫作一個“頁”下面加一個“心”。本義是內心的痛苦表現在面容上。“頁”表示人的頭部或者面部。後來人們將這個字繁化,用“憂”來表示。從字形的角度來看,也能表達出人內心的不安表現在臉上。不過我在這裏必須說明,“憂”這個字的本義,也就是最早的意思是指一種猿猴。猿猴是通人性的。我們讀《西遊記》,作者爲什麼稱孫悟空爲“心猿”呢?就是說明猴類和人類都是情感非常豐富,而且思維非常接近的生物。不過我們所迷惑的是,爲什麼後人會捨弃原來的那個相對而言比較簡便的寫法(頁下面加一個心),而借用“憂”
呢?這個問題我翻閱的很多書籍也沒有找到比較合理的解釋。因此我也只好模仿許慎,把這個問題提供給大家,希望如果有些學識淵博之“高手”能夠把這個問題的答案提供給大家,供我們一同學習繁體字。雖然說這個“憂”字還有一些令人迷惑的地方。但是它的本義是指“猿猴”這一點還是很清楚。
& 《說文解字》:“優,饒也。從人,憂聲。一曰倡也。”倡是古代樂舞雑戲的演員,又叫“優伶”。我們現在也經常把一些非常著名的演員稱爲“名優”。我們剛才說“憂”是一種猿猴,這種猴子很會表演,大概就是耍猴了,或者就是像《封神演義》裏面的白猿一樣又會唱又會跳?那麼人們在“憂”的旁邊加了一個“亻”,就是指像猴子一樣會表演的人,即古代的樂舞雜戲演員,被稱爲“優”。因爲這些演員演得很好很棒,而且長相肯定是“絕色”,所以後來這個“優”就逐漸引申爲“美好”“優秀”之類的意思了。
&&& 從扌,憂聲。由於“憂”後來借用來表示“惆悵”,所以這個打擾的“擾”就不難理解了。
&&& 《說文解字》:“態,意也。從心,從能。”由能,心會意。本義是神情,姿容。“能”是象形字,就是一種熊,我們將它倒轉九十度就看出來像熊。因爲“能”這種動物身體特別雄壯,所以“能”在後來逐漸引申為能力,才能。而“態”就是指人的外貌像“能”一樣神情姿容非常雄偉,引申爲姿容,神情。簡化字其意完全喪失。
&& 在講下面這幾個字之前我們先看這樣一個字。
由囪,心會意。本義是形容心中好像長了一個煙囪在冒煙一樣,非常繁亂急促,匆匆忙忙。引申爲雜亂,匆忙。所以像聰、璁、驄、蔥、總都含有這樣的意思,都以此聲旁。
&&& 《說文解字》:“聰,察也。從耳,悤聲。”由耳和悤會意。本義是洞察。就是說通過耳朵聽,消除心中的雜亂,使內心得以明晰。也就是說,在傳統的東方哲學中,“耳”是非常重要的器官,所謂“兼聽則明”“言多必失”。孔子也強調“多聽”“寡言”。一個人可以看不見,說不出,但只要有耳朵,能夠明辨是非,這個人就是“聰明人”。可是這個字簡化以後,我們很多人把簡化的“聪”亂解釋爲耳、眼、口、心這么多器官綜合運用,就是聰明。這樣牽強附會的解釋能是“聰明,智慧”的表現嗎?從另一個角度看,“总”是“總”的簡化字,如果“聪”中的“总”被解釋爲“眼口心”。那麼單獨一個“总”又如何解釋呢?顯然說不通。
《說文解字》:“總,聚束也。從糸,悤聲。”本義是用手把頭髮凝聚在一起,然後用絲帶扎起來。我們大家都看過古裝劇裏面的小孩子們把頭髮扎成像兩個羊角一樣,這就是“總角”。後來這個“總”就引申爲 把一些雜亂的東西整理的有條理,也就是統領,總綱,總理之類的意思。因此,糸(讀“密”,指絲線)不可省略,沒有“絲”,頭髪就“總”不起來,何況簡化字也不形聲。
&&& 《說文解字》:“憶,念也。”本義是思念。“忄”,“意”聲。也是會意字。那麼我們就來解釋一下“意”究竟是個什麼意思。《說文解字》:“意,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從心,從音。”本義就是心中的聲音,而非口中說出的。引申爲心思,心中的想法。回憶的“憶”要以這個“意”爲聲旁,就非常好理解了吧。但是簡化字是現代人改造的形聲字。改造成了“乙”。“乙”是象形字。本義是植物破土而出的萌芽形狀。與“憶”的意思相差甚遠。
《說文解字》:“億,安也。從亻,意聲。”本義是安樂,滿意。引申爲滿足,富足。它之所以要以“意”作爲聲旁,無非是強調內心的滿足。所謂“億萬富翁”其實通過這個字就可以體會出爲什麼它會成爲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就是因爲人們認爲如果擁有很多的財富,就一定會有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因此“億”由滿足,富足這個意思就引申爲數量非常龐大的意思。簡化的“亿”表意不明。
有關“心”的漢字我們就講到這裏。
這一節我們來討論人的身體。也就是與人的軀體有關係的漢字。首先我們當然要說說“體”字。不過我發現很多人一談到簡化字“体”的時候往往會稱歎道:我們的古人造字多巧妙,人之本不就是身體嗎?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妙妙妙,妙個屁!人性才是人的根本啊!當然即使有對我的說法人會有不同意見,但是古人造的這個“体”字它讀作“笨”,意思就是“笨”。《廣韻.混韻》:“体,粗貌。又劣也。”“本”的意思就是樹根,所謂根本嘛。所以這個“体”就是指一個人長的像樹根一樣,思維也像木頭疙瘩似的很“木”,很蠢。再說,人的本來面貌,最原始的狀態,未經教化,比方說原始人,就是一種很愚笨,很粗劣的形象。現代人不知怎麼想的,非要把這個“体”字當作身體。真是“笨”到家了。所以我們就必須解釋繁體字的“體”。
“體,總十二屬也。從骨,豊聲。”本義是人和動物全身的總稱。它是以骨作爲形旁。繁體字當中,以骨爲偏旁的漢字基本上都和人的軀體有關。比方說“放浪形骸”的“骸”就是指人的身體。因此本回,我們就圍繞“體”這個字,將它拆爲“骨”和“豊”。分別講述與之相關的兩類漢字,然後大家就可以明白繁體字“體”爲什麼要這樣造了。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豊”。“豊”的下半部是“豆”。那“豆”又是什麼呢?“豆”是個象形字,本義是盛肉用的器皿,有點像高腳杯。這一類器皿基本上都是圓鼓鼓的。所以,“豆”既用來表示圓形的器皿,也用來表示一種圓形的樂器,這種樂器就是“鼓”。你看,“鼓”的下面也有一個“豆”。所以我們來看“豈”字。
這個字本讀“凱”。由山,豆會意。《說文解字》:“豈,還師振旅樂也。”本義是凱旋。豆就是鼓。山是鼓上面的三根羽毛,是用來裝飾的,被稱爲“崇牙”。“山”在這裏就不能理解成“高山”。因爲我以前講過,中國漢字是以象形字爲基礎的,由於很多事物長的比較接近,所以用符號來表達的時候,難免也會有一些雷同之處。話說回來,“豈”這種鼓是一種軍鼓,用來慶祝軍隊凱旋。後來人們用“凱”來表示凱旋,而“豈”則借用來做副詞,表示難道,是否之類的意思。讀音也發生了變化,讀作“乞”,比如“豈敢”,“豈可 。簡化字是仿照草書改造的,其意完全不能理解。也就是說“豆”和器皿以及鼓有關。後來借用“豆”這個字表示“豆類植物”。當然,爲什麼會用“豆”表示“豆類植物”,說法很多,有人認爲“豆子”也像那種器皿一樣是圓圓的,所以用“豆”來表示。當然這種解釋仍有爭議,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 說完了“豆”我們來說“豊”(讀“里”)的上半部分。在說這個字之前,我們先來看“豐”。
&& “豐”和“丰”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我們現在把二者混爲一談,非常不應該。我們先說“豐”。《說文解字》:“豐,豆之豐滿者也。”就是在“豆”中插滿了很多麥穗。它的上半部分就像盛滿了許多穀物,這才叫豐收嘛.也指豐滿。回頭再看一下簡化的“丰”就剩了一根小麥穗, 這哪叫豐收嘛,分明是欠收。實際上“丰”是另一個字。《說文解字》:“丰,草盛丰丰也。”本義是指長的很茂盛很美麗的樹。引申爲丰姿,丰采。用來形容女孩子的丰姿。因此“豐”表示多,而“丰”表示美。二者完全不同,不可混用。當然,由於《說文解字》中對“豐”的解釋并不到位,沒有明確指出“豆”裏面究竟裝的是什麼,從小篆字體來看,確實很像麥子。但是現代的諸多文字專家認爲,“豐”裏面并不是麥子,而是“王”。
“王”這個字很有意思,它本身是形容像斧頭一樣的兵器,上面的一橫是斧頭柄,下半部分是斧身。這種斧頭是權力的象徵,所以用其來表示帝王。不過,後來由於受孔子、董仲舒等人的誤導,他們認爲“一貫三爲王”。因爲在漢字當中“一”表示土地,“二”表示天地,“三”表示天地人。按這種邏輯,孔子,董仲舒等人認爲所謂“王者”就是掌管天地人的這麼一個明君。這種解釋確實非常流行。
&&& 不過還有一個字是“玉”這個“玉”早期和“王”字一模一樣。我們學古文,很多時候“王”就表示“玉”。而且我們的漢字當中,凡是以“王”爲偏旁的漢字,這個偏旁都應該讀“玉”而不是我們現在亂叫的“王字旁”。因爲“王”(玉)它是形容把若干玉環用繩子穿起來,當作裝飾品,就跟項鏈一樣。從側面看去,這些玉環就成了一條直線。再加上中國人以“三”爲多,所以造了一個“王”字,表示用一根繩子將很多玉環穿起來。但是這個字就和我們剛才講的“王”字一模一樣了。所以後來人們只好在“王”旁加一點表示“玉”。而“王”就繼續表示帝王了。
&&& 那麼我說這個“王”字的目的是什麼呢?因爲我剛才說,現代文字專家通過考證認爲,豐里面的東西應該是“王”,也就是“玉”。所以說“豐”是指“豆”中裝有許多玉器。這就是“豐滿”。那麼“豊”和“豐”意思基本一樣,也是在器皿裏面裝有許多玉器。所以我們看繁體字的“艷”(艳)就是形容美麗的太過頭了,太豐滿了,這就是“艷麗”“妖艷”。我們通常說一個人化妝畫得過頭,就說他“濃妝艷抹”,所以大家想一想爲什麼“艷”(艳)要以從“豊”而不從“丰”了吧。但是人們用“豊”這個東西幹什麼呢?我們就要講到“禮”。
&& &禮既是形聲字,也是會意字。從示,豊聲。其左邊爲“示”,意思是用來展示給人們看的東西。右邊的“豊”與“豐”相似。古人在祭祀時經常用器皿盛滿玉器以表示敬重,正所謂“犧牲玉帛”。用珍貴的玉器表示對“天”的感謝和尊重。(注:本人在視頻播客《繁體字通俗演義》中誤解釋爲以“穀物示神”,後甚覺不妥,故特此更正,望見諒。)所以什麼叫做“禮”啊,從這個漢字,從這個漢字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出,“禮”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而簡化後的“礼”則完全無禮。完全喪失了“禮”所代表的基本含義。用一個簡單的“豎彎鉤”將禮儀“一筆勾銷”。雖然早在戰國就有一個俗體字類似我們今天簡化字的“礼”。但是爲什麼這個俗體字後來被廢棄不用了,大家通過我剛才的講述應該能明白。人們常說,現代的年青人缺乏基本的禮節。常批評以“禮儀之邦”而聞名的中國早已名不符實。或許,簡化的“礼”字巧妙地諷刺了我們今天的現狀。
形聲兼會意字。因爲《說文解字》中對“豐”字還有另一種解釋。也就是所謂聶氏《三禮圖》所云:“豐,罰爵,象人形。豐,國名也。坐酒亡國,戴盂戒酒。”而我們剛才說過,“豐”和“豊”的意思是一樣的,是同一個字。所以,我們就懷疑,古人以“豊”作爲“體”的聲旁,不知是否和“禮”字有關,是否認爲一個人的體態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修養。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繁體字當中,身體的“體”和禮儀的“禮”非常接近。所以從這些漢字當中,我們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古人如此重視“禮儀”了吧。
&&& 當然,學習漢字千萬不能用一一對應的原則。因爲我以前反復講過,漢字是以象形字爲基礎,許多事物由於外表相似,在漢字當中就往往用同一個符號來表示。比方說“豊”我剛才說它上半部表示玉器。但是如果你看到繁體字“農”就萬萬不可理解爲“玉”。
&&& 會意字,本義是耕種。它的上半部分表示田野,人們就在這裏耕種作物。那什麼是“辰”呢?“辰”的本義是一種農業害蟲,像什麼地老虎、螻蛄之類的。“厂”(讀“緩”)的本義是懸崖或者石洞,在這裏仍然是由這個意思引申的,就表示這些蟲子在地下挖一個洞,然後藏在裏面。所以“辰”就是形容這類藏在地下吃莊稼的蟲子。我們知道,農曆三月被稱爲“辰”,就是形容這個時候,春天來了,各種農業害蟲就要蘇醒了,要開始啃莊稼了,也就是我們說的“驚蟄”。所以這個時候就是“民農時也”。大家要開始種地,要開始除蟲了。因此這個“農”字就充分表現出農業活動的兩大重點——耕田和除蟲。土上種植物,土下除蟲。這就是農業。而且如果你明白了“辰”表示蟲子驚醒,那麼“晨”“震”的意思也就很好理解了,都含有驚醒的意思。簡化字模仿草書改造,意思不明而且看起來像“衣”,只能理解爲衣服。
&&& 我們還是回到身體。前面我們一直在講它的右半部分“豊”。現在我們講它的左半部分“骨”。以“骨”爲偏旁的漢字基本上都和身體有關。
&&& 我們先看“骨”的上半部。
&會意字,從口,冎(讀“寡”)。本義是指口歪斜不正。而“冎”是“骨”的上半部分,是個象形字。就好像把肉割完以後,剩下的骨節部分的形狀。因此,“咼”也表示割肉的意思。“過”“鍋”“剮”都是以此爲聲旁。簡化爲“呙”就體現不出原意了。
&& 《說文解字》中沒有,是許慎之後才有的字。這個字由於簡化的緣故,使得今天的人們產生了諸多誤會。包含兩個完全相反的意思。
&&& 骯髒。形聲字,讀(kǎng zǎng )。本義是形容人剛直倔強的品質。所以用“骨”爲偏旁。比如《紅樓夢》中妙玉的曲《世難容》“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
&&& 肮髒。讀(āng zāng)。形容人的品行不佳,也有身體不幹凈,不整潔的意思。
&&& 從肉,藏聲。讀“葬”。是形聲兼會意字。本義是內臟,就是藏在肉體里面的器官。它和“髒”完全不一樣,我們現在把它們用“脏”兼并,實在荒唐。
與之相似的一個字是“赃”。
&&& 從貝,藏聲。也是形聲兼會意字。本義就是盜竊所得之物。由貝,藏會意,是把偷來的東西藏起來,這就是“贜物”。
&&& 說到“贜”字,它的左半邊是“貝”。所以我們下一回就暫時把人體器官放一放,來講一講和“貝”有關的漢字。本來這一類漢字應該放到“生活用品”一類字中。可是由於上一回結尾我們已經提到了繁體字“贜物”(赃物)的“贜”。所以我們就順帶講一講“貝”。雖然我一直認爲這樣安排有些不妥,無奈事以至此,再加調整恐不易爲也,故只好將就了。我們先來說“貝”字。
&&& 象形字。說實話,這個所謂繁體的“貝”字已經夠簡單了。上半部的“目”像貝類動物的外殼,中間的兩橫表示貝殼上的花紋。簡化的贝,仿照草書改造,以其取代“貝”字大可不必。中國早期社會,人們用貝殼作爲通行的貨幣,把龜甲當作寶物,正如《說文解字》所云:“古者貨貝而寶龜。”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貝殼這種東西因爲太廉價了很容易到,所以人們就選用其他一些東西作爲商品交換的媒介和符號。比如布匹。
&&& 貨幣的“幣”是一個形聲字。從巾,敝聲。而且這個“敝”的本義是指舊衣服,後引申爲衣服。因此漢字中凡是帶“敝”的字大都與衣服有關係。這個“幣”就是指送給別人作爲禮物的絲織品。後來就引申爲財物,因爲尤其是先秦時期,絲布不是一般人穿的起的,普通人能穿麻就不錯了。正所謂“以珠寶爲上幣,以黃金爲中幣,以刀布爲下幣”。 因此“貨幣”“人民幣”的“幣”字就是從這兒來的。
&&& 當然,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布匹也變得廉價了。因此金屬是最適合作爲貨幣的。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使用的錢幣形狀都不一樣。有的是鏟形,有的是刀形還有圓形,條形等等。比方說兩。
&&& 兩就是指兩個長條形的的錢幣相并。我們平常都說“一兩等於二錢”。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因爲一錢就是指一個長條形的錢幣,那麼一兩就是兩個長條形的錢幣加起來。從繁體字“兩”這個字的字形上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是兩個長條形的錢幣合起來,就表達了“一兩等於二錢”這個意思。後來“兩”就用來指“并列成對的兩個事物”。
&&& 那什麼是“錢”呢?剛此我們說,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使用的錢幣形狀都不一樣。所以這個“錢”字是指鏟形或刀形的貨幣。
&&& 錢本來是指一種鏟形的農具。注意,“錢”的右半邊是“戔”,它的意思是殘害。“戈”最早也是一種鏟形的生產工具,後來演變爲一種兵器。那麼“錢”的本義就是指這種鏟形的農具。早期社會,農具也是一個人非常珍貴的財物。所以,人們也用“錢”這種農具當作等價交換的物品,也把它當作貨幣使。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再直接用農具經行交易,而是用金屬模仿“錢”的形狀來鑄造,比如說我們熟悉的鏟形幣,刀形幣。人們就稱這種東西爲“錢”。直到秦始皇一統天下,“廢貝行錢”。刀鏟幣才停止使用。但是“錢”這個名稱一直使用至今。知道了“錢幣”的造字來源,我們以後還用“死記漢字”嗎?
&&&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希望大家明白,中國早期社會是以“貝”爲貨幣的,所以,含“貝”的漢字基本上都和貨幣,經貿,財產,寶物有關。
會意字。由貝,斦會意。“質,以物相。贅從貝,斦。本義是以財物作抵押。“斤”是一個會意字,就像一個小斧頭在砍木頭,所以“斤”的本義就是“斧頭”。後來人們借用這個字表示計量單位。那麼“斦”(讀“銀”)就表示兩把小斧頭。而“質”就是指兩把斧頭相交換相抵押,就是原始的商品交換。而“人質”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古代社會,包括外國也一樣,一個國家的君主爲了得到敵方的土地,或者求和來保住自己的國家,往往會把自己的太子或公主送到敵方陣營中,換取自己想得到的土地,這些被送走的太子公主就是“人質”,同樣表達了一種“交換”的意思。那麼,我們繼續來說,從這個國王的角度來看,太子和領土,他最想要什麼呢?顯然是想要領土,否則他怎麼捨得兒子呢?因此領土是這個國王原本想要的東西,他用自己的兒子爲人質去換自己原本想要得到的東西。因此這個“質”就引申爲“原來,原本,本體”的意思。比如“本質”“質量”就是如此。你看,只要你理解了這個繁體字的字形,理解了爲什麼這個字要這麼造。你就能明白這個漢字的本義
,也就是“最早”的意思。知道一個漢字的本義對我們學習漢字有什麼幫助呢?我們知道,許多漢字它往往都含有許多看似不同的意思,比方說“質”,它含有交換,人質,本質這幾個看似不同的意思,由這些看似不同的意思又可以分別造出不同的詞語。所以說漢語能不複雜嗎?可是,不要怕,這些意思看似不同,實際上我們細分析一下,這些看似不同的意思之間都是有聯繫的,都是由這個字的本義引申而來的,都是本義的引申義。所以只要我們理解了這個字的本義,所有看似不同的引申義我們就都能理解了。
賣買(买卖)
&&& 這兩個字就沒有什麼好講的了。做生意,做買賣怎能沒錢?沒有“貝”沒有錢如何做生意?當然“買賣”的上半部分我們此回先不展開討論。後面的章節自然會解釋。
《說文解字》:“價,物直(值)也,從人,賈。賈亦聲。”本義就是一個物品的價值。賈就是“商賈”,就是做買賣,都是和做生意,和商品交換有關。而今天簡化的“价”(讀“介”)其實是另外一個字,意思是身穿鎧甲的小兵,供役使的人。“介”和“价”的意思差不多。所以“價”和“价”這兩個字完全不一樣,不可混爲一談。
&&& 形聲字。從“王”(玉),“貝”“缶”聲。也可作爲會意字來理解。整個字由“宀”(讀“棉”),“王”,“缶”(裝酒的陶器),“貝”,組合而成。本義是屋中有玉器,陶器,金錢,這些東西就是珍寶。又因古人發“缶”音與“寶”接近,故以“缶”爲聲旁。而簡化的“宝”僅以玉來概括,實在有些淺薄。寧可沒有玉,缶,也不能沒有貝。我們看這個“貝”字在整個字中所占有的空間最大。因爲貝是財富的象徵,簡化字非要把“貝”刪除,敢問不值錢的東西,沒價值的東西怎能稱作“寶物”?
&&& 本義就是富裕。《說文解字》:“實,富也。從宀,從貫。貫,貨貝也。”上半部的“宀”表示屋子,下面是“貫”。貫在古代表示貨幣。因爲古人把銅錢(貝)用繩子穿成一串,这一串就是“一貫”。比方說《水滸傳》楊志賣刀,他的喊價是“三千貫,不還價”。 這個“貫”就是錢的意思。“宀”和“貫”組合起來就是說屋裏充實着貨幣,你說它能不充實,能不富裕嗎。然而簡化後的就很可笑了,居然改成了“头”,還是簡体的“头”。難道是說人頭腦比較實誠嗎?
客觀的說,繁體字“虜”已經發生了一些訛變了。因爲早期這個繁體字中“男”中間的一橫是要出頭的,就和“貫”是一樣的。意思是形容打仗以後,士兵們把那些戰俘的兩只手捆起來,然後用一根木條從中穿過去,使其無法脫身。而“虍”就是指看押戰俘的人像猛虎一樣凶惡。可惜的是,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男”字中間的一橫由於誤傳誤寫,就沒有出頭了,就訛變成了現在的“虜”
字。所以說我一直都強調,繁體字也并非十全十美,無懈可擊,它仍然有一些失誤的地方。但是首先,這些失誤的數量不是很多;其次,大家注意,這叫做失誤,是在漢字流傳過程中的誤寫造成的,就如同剛才說的“虜”。它絕不等同於我們現在的簡化字是大規模的,“故意”亂寫亂改。有些人說繁體字也有許多失誤嘛,所以簡化字出現了諸多不合理的地方也是可以原諒的嘛。這種說法只能是“狡辯”。通過我剛才的講述大家能夠明白,繁體字之錯乃是“無意犯罪”,而簡化字之錯乃是“故意犯罪”。二者的本質是不同的。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記得《五十年內廢除簡化字如何》之作者王干先生提出“漢字的發展應是擇優而非簡化”。這一點非常正確。我們對繁體字中出現的錯誤應該是去糾正,使其更加完美,更有利於大家學習漢字,而不是像簡化字一樣一錯再錯,最終只能是把漢字改得越來越糟,越來越難學。比方說這個“虜”字,我們現在如果恢復它以前的寫法,這是上上策,因爲“男”字出頭最有利於人們理解,學習以及記憶這個漢字; 繼續保持“虜”的寫法是中策,雖然有些訛變,但是整體差異不大,仍然有辦法解釋;那麼簡化爲“虏”則是下下策,這樣一來完全無法解釋這個字爲什麼要這樣寫了,只能死記,是最不利於人們理解,學習以及記憶這個漢字的。
&&& 由宀,止,貝會意。本義是敬重的客人。“貝”表示禮品,是客人送給主人的。“止”也就是“賓”中間的部分是“止”的變體。比如“步”這個字,是會意字,由兩個“止”組合而成。表示人的兩隻腳一前一後。因此“賓”字中間的部分就表示人的腳。“宀”(讀“棉”)就是房屋,主人的房屋。整個一個“賓”字就是比喻一個人走到主人的屋下,手上再拿些“貝”送給主人,這個人就是“賓客”。
&&& 讓我們再看看簡化後的“宾”。真是嚇死人啊,下半部竟改成了“兵”,究竟是主人手握兵器下逐客令呢,還是客人手持武器強行入室呢?除了迎合形聲原則,一點意義也沒有。可怕,可怕。所以我們現在的許多“賓館”用這個“賓”字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爲你要去走進去住宿,肯定要向賓館“送錢”的嘛。但是“宾馆”二字充滿殺氣,八成是“龍門客棧”,肯定是黑店,相當不吉利。所以還是改成“賓館”比較恰當。&&&&&&&&&&& &&&&
以“貝”爲部首的漢字我們就講完了。
我們還是言歸正傳,重新來講與人的腿腳有關的漢字。我們講到“賓”中間的部分是“止”,而“止”就是指人的腿腳。因此我們首先看和“止”有關的漢字。”止”,《段注》的說法是指人的腳趾。
&&& 《说文解字》:“歲,木星也。越曆二十八宿宣遍陰陽,十二月一次。從步,戌聲。律曆書名五星爲五步。”我們知道,太陽系中有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在中國文化中,這五顆行星的名字分別是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由於後來產生了“五行”思想,所以人們就根據這五顆星的特徵,分別將其對號入座。古人以木星停止的位置作爲紀年的標準。木星運行一圈停止到原來的位置需要十二個月。因此一歲就是十二個月,也就是一年。按許慎的說法,“歲”是一個形聲字,“戌”是聲旁,“止”是形容木星在“運行”在“走路”。
&&& 但是現代專家認爲,“歲”是會意字。是由“步”和“戌”會意。“戌”是一種農具,像斧頭的形狀,中國漢字中,“戊”“戌”“戍”“戉”這些字意思比較接近,都是指像斧頭或鐮刀一樣的農具,後來都演變成兵器。因此,“歲”的本義是指人們手持“戌”這種農具,邁“步”收割糧食。因爲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耕種收割是一年中最大的事,一年收割一次,所以用“歲”代表一年。後來人們借“歲”來指代木星,表示木星運行一圈需要一年。無論那種解釋正確,我們都離不開繁體字“歲”它基本的字形。可是簡化字“岁”如何解釋呢?完全不可理解。
&&& 《說文解字》:“歷,過也。從止,厤聲。本義是經過,走過。現代學者對“歷”的解釋:“止”爲腳,“禾”表示禾苗。本義是人在田地中行走,巡視禾苗。引申爲“經過,經歷”。所以無論怎麼解釋,“歷”必須要有腳,歷史就是人一步步走出來的。簡化字改爲“力”,不可想像。
&&& 因此,漢字中凡是有“止”的字,都是指人的腿腳。還有一類字,是“彳”。
請大家注意,“彳”(讀“赤”),由於我們現在亂解釋,把它叫做“雙人旁”,結果大家都誤以爲凡是代“彳”的漢字都是指“兩個人”,真是誤導啊。使人們學起漢字來根本不理解只能死記。那麼這個“彳”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彳,小步也。象人脛三屬相連也。凡彳之屬皆從彳。”許慎認爲“彳”就是形容人的腿腳,像腿上的肌肉。而且“彳”是指人小步走路。比如“行”“徐” “徒”“徊”。因此我們再來看“辵”(讀“輟”)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辵,乍行乍止也。從彳,從止。”這個字在小篆中用的非常多。從這個字的字形上我們看出,它像人的大腿。但是到了隸書和楷書中,這個字的使用率就大大降低了。都以“辶”代替。“辶”一般是形容“走遠路,走一段路,休息一下。” 比如“遠”“進”“逝”“運”。
&&& 我在視頻播客《繁體字通俗演義》中是按照許慎的說法進行解釋的。不過,我也看到過很多現代的文字專家通過對甲骨文和金文的考證否定了許慎的說法。他們認爲這個“彳”“實” 際上是“行”的左半邊。“行”在甲古文中寫作“╬”,就是十字形的街道。那麼,這個街道的右半邊後來就寫作“亍”(讀“觸”),而它的左半邊就寫作“彳”(讀“赤”)。由此,“彳”也就不是許慎所說的是指人的腿腳了,而是指用來行走的街道。同理,“辶”或者“辵”也應該是說人在街道上行走。當然,無論哪種解釋正確,這個“彳”首先它絕對和“雙人”無關。其次,“彳”無論是表示腿腳也好,還是表示道路也罷,總之,“彳”一定是表示人走路,這一點毫無疑問。所以,由於視頻播客的長度限制,我只能按許慎之說,將“彳”和“辶”解釋爲人的腿腳。現在我把現代專家的觀點補充上去,將兩種觀點融合一下,凡是“彳”“辶”都解釋爲“走路”。
&&&& 我們先來看一看以“辶”爲偏旁的漢字 。
&&& 《說文解字》:“選,遣也。從辵,巽(訊)。巽遣之,巽亦聲。”也是會意字。“巽”的意思是順從。因此“選”的本義就是放逐。因爲一個人如果不順從又怎能輕易被人放逐呢?然後由“放逐”引申為“派遣”。因爲派遣必須要選一個最合適得人,因此又引申爲挑選,選派,選拔。簡化爲“选”,就完全不可理解了。
&&& 本義是向上攀登,移動。是會意字。右半部分就像是兩個人將重物抬起來的樣子。再加上“辶”,就是搬遷。簡化爲“迁”,不可理解。
我們再來看以“彳”爲偏旁的漢字。它讀作“赤”,表示人走路。
&&& 繁體字中,“徵”和“征”完全不同。
&&& 我們先說“征”。要明白“征”,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正”。所謂“正”就是由“止”和“一”會意。甲古文中寫作“止”和“囗”。意思是向一座城市進發。後改爲“一”。“一”表示“土地 。也就是說,“正”的本義是朝一個地方有目標的遠行。“征”也是如此。所以說“征服”“遠征”“征討”只要和“遠行”的意思有關的詞語,都用“征”字。
&&& 但是“徵”是由“微”“壬”會意。《說文解字》:“徵,召也。(從壬)從微省,壬爲徵。行於微而(聞)達者,即徵之。”“壬”的意思就是“人”。是形容人伸開雙臂的樣子。“微”的意思是隱藏。整個一個“徵”
的意思就是“三顧茅廬”。就是形容一個君主去尋找和召見一些才華出眾聲名遠揚,但是行爲隱秘不肯輕易出山的人才。這就是“徵”。比如“徵召”“徵兵”“徵兆”。凡是和“尋找”“召見”有關的詞語都用“徵”。因此這兩個字是完全不同的。說到這個“徵”字,我就必須提到一個歷史名人——魏徵。就是唐太宗又恨又愛的那位名臣。我們看現在很多簡體字的史書,這個人的姓名有兩種印法,“魏徵”和“魏征”。顯然“魏徵”才是正確的。因爲古籍當中“魏徵”就是這樣印的。我們知道,中國人(外國人也一樣),他起名字,用字都是非常講究的,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用意的。當年他魏徵取名就不用“征服”的“征”,而是用“徵召”的“徵”。根據我剛才的講述,大家是否能夠猜測“魏徵”爲什麼要以“徵”爲名。所以現在有些簡體字書籍按所謂的“規範字”這麼一改,“魏徵”整個人姓名的含義就完全顛覆了。
&&& 按《說文解字》的說法:“徹,通也。從彳,從攵,從育。”意思是通順,通暢。“彳”指走路,“攵”(讀“鋪”)早期也寫作“攴”。是個指示字,表示用手(又)抓東西。“育”,從子(倒過來),肉,意思就是生孩子。以此,按許慎的說法,徹的意思是通順,通暢,貫徹,徹底。不過有專家認為,甲骨文金文中的這個字應該寫作一個“鬲”右邊加一個“攵”,比後來的“徹”字要簡單,是用手把“鬲”(古代煮肉的一種器皿)拿走,就是“撤銷”的意思。但是後來繁化,而且把“鬲”改爲“育”,解釋也就不一樣了。還有一個字是“撤”,這個字倒是沒有被簡化,它是“扌”,是指撤銷,撤退。“徹”和“撤”本是同根生,都是由以前這個字分化而來的。可是現代人非要把“徹”簡化爲“彻”,實在是一點道理也沒有。
&&& 的確,現代古文字研究者還真從甲骨文中發現了一個類似“从”的字。就是兩個人一前一後。但之所以後來使用“從”也是出於準確表達的考慮。因爲“从”可以理解成兩個人,以“從”代“从”,一方面是爲了讓“从”的意思更清楚,因爲甲骨文很多字太簡練,與其它字區也別不太明顯,後人在這個字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止”和“彳”是爲了強調走路,表示一個人跟在另一個人後面走路。所以我們說,古人爲了讓一些字的字形更準確表達字義,方便人們理解漢字,寧可把它繁化。古人用毛筆寫字都不嫌筆畫多,我們現代人一個星期連一百個字都寫不到,還有理由嫌繁體字筆畫多,想一想,這個理由真是太荒唐。
&&& 我們今天簡化的“复”它的本義是指地下室,是說一個人走近地下室。由這個意思後來分別加上一些偏旁部首,組合成新的字。
“復”加“彳”表示往返,反復。
“複”加“衣”表示像很多層衣服一樣重疊,再一次,反復,重複。
“腹”加“肉”表示肚子,腹部。
“覆”加“覀”(讀“訝”),由於“復”含有往返的意思,而“覀”的意思是覆蓋,所以這個“覆”就含有“覆蓋”和“翻轉”的意思。
&&& 大家看,這個“覆”筆畫最多,可是我們現在卻不簡化,偏要把“復”簡化掉,這樣一來,我們就無法理解“覆”下面爲什麼是“復”了。這種簡化實在是沒有經過科學的計劃和思考,隨意簡化。而且我也沒聽人說“覆”有多麻煩,多難寫。可見嫌繁體字筆畫多而拒絕繁體字只能說是一種荒唐的借口。
&&& 形聲字,從行,韋聲。也是會意字。行是行走,“衛”的本義就是兩個士兵繞著城池巡邏,就是守衛,保衛。但是“韋”爲什麼表示巡邏呢?
本義是環繞。這個字中間是一個“囗”(讀“爲”),注意,“囗”不同於“口”,這個問題我們以前也說過。表示一座城市。“韋”上下的形狀比較像人的兩隻腳。本義是一個人繞着一座城巡視。它是“圍”(围)和“衛”(卫)的本字。後來才分別加了“口”和“行”加以區分。簡化字仿照草書改造。這樣一來就無法解釋了。尤其是“卫”,完全與“韋”(韦)斷絕了聯繫,破壞了漢字之間的規律性,學起來沒有系統,非常凌亂。
&&& 說到“囗”,我們順便說一說“圖”。圖也是以“囗”爲偏旁。
&&& 會意字。按《說文解字》的說法,“圖,畫計難也。從口,從啚。啚,難意也。”也就是說“圖”的本義是出謀劃策。外面的“囗”意思是規劃,裏面的“啚”(讀“塗”)意思是困難。大家可以想像這個“圖”的含義了吧,所謂“有機可圖”,“圖謀不軌”。後來,這個字才引申出“圖畫”“地圖”這些意思,因爲做地圖也需要仔細規劃的。
&&& 但有學者認爲恰恰相反,“圖”中間的“啚”實際上是“邑”的變體,表示城市,邊邑。因此,“圖”的本義就是繪地圖,謀劃反倒是由此引申的。無論哪種解釋正確,簡化的“图”是仿照草書改造的。竟把裏面改爲了“冬”,實在是既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
“術”和“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
&&& “術”
是形聲字。《說文解字》:“術,邑中道路。從行,术聲。”它的本義是供人行走的道路。後來逐漸引申爲某種學問的門道,比如“藝術”“武術”“法術”等等。所以,簡化後的“术”沒有了“行”,“藝術”“武術”沒了可以行走的道路,就走不通了,如果這樣,藝術,武術又怎能成為一門體系,一門學問呢?實際上簡化後的“术”讀“竹”,是另一個字。“术”是個象形字,像一種草的樣子,它就是“白术”。中藥“人參白术”我們很多人念成“人參白術”;還有《說岳全傳》中的“金兀术”,我們很多人也念成“金兀術”,都是受到簡化字的誤導。
&&& 與之相同的情況還體現在“後”與“后”二字。
兩個完全不同的字。
“后”,《說文解字》:“后,繼體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厰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后也。”
按許慎的說法,“后”是指君主。但這其實是引申義。根據現代專家的考證,“后”的本義是指懷孕的婦女。由於人類早期處於母系社會,女人是整個族群的領袖,因此“后”就引申爲君王,君后。後來人類進入父系社會,男人成爲一個族群的最高領袖,所以“后”不表示君主,而表示國王,皇帝的配偶,比如“王后”“皇后”。
“後”,《說文解字》:“後,遲也。從彳,幺,夂者,後也。”意思是說,“後”就像是一個人的腿腳(夂)就好像被繩子(幺)拴住一樣,無法行走(彳),走不動,走不快,落後了。所以“後”表示“前”的反義詞,“後面”“落後”之類的意思。
&&& 所以說我們現在的簡化字隨意將兩個字形字義毫不相干的字合并,確實毫無道理,因爲二者意思毫不相干,你根本無法解釋簡化字“后”爲什麼既表示“王后”又表示“后面”。而且這種被隨意合并的字數量還非常多,我們以後還會陸續講到。
&&& 講了這麼多以“彳”爲偏旁的漢字之後。我希望大家不要再受簡化字的誤導,把“彳”讀作“雙人旁”, 應該讀作“赤”;更不能理解爲“兩個人”。當然,對於這個“彳”字的本義,無論它是指“人的腿腳”,還是指“街道小路”。有一點是共同的,也就是這兩種解釋都是爲了表達“彳”的意思是“人在走路”,都是和走路有關係。
說了“彳”,我們順便說一下“亻”讀“丹”。“亻”確實就表示一個人,它是“人”這個字的& 變體。我們來看這麼一個字。
&&& 會意字,本義是小心謹慎,引申爲戒備,準備。右半邊是象形字。像許多箭插在箭桶里。加“亻”作偏旁,意思是說士兵的箭筒裏已經裝滿了箭,準備好了。簡化的“备”,上面的部分我們馬上要講,它表示人的腿。所以這兩個部分合并,怎麼也表現不出剛才我所說的意思。
&&& 現在我們就來看“夂”。“夂”(讀“止”)這個字前面已經出現過多次,它很像人的兩條腿,所以它的意思就是人的兩條腿。
會意字,由“虍”,“処”(讀“楚”)會意。也是形聲字。本義是靜止,休息。“処”也是會意字,由“几”,“夂”會意。“几”表示是凳子(注:“几”只能表示供人休息的桌椅板凳,它和“幾個”的“幾”完全不一樣),“夂”表示人的腿。因此這個“処”字的意思就是“得几而止”也表示靜止,休息。而且“処”是“處”的早期寫法。但爲什麼後來要在“処”的上面加“虍”呢?有專家通過對金文的研究發現,“虍”是指古人頭上帶的虎皮冠。因此“處”的本義是一個頭戴虎皮冠的人坐在凳子上休息。“虍”作爲偏旁就表示“老虎”。
提到“虍”我們說一些題外話,“虎”這個字也是會意字,王筠《釋洌》:“謂其通體皆象虎蹲踞之形也。”“虎”字上半部的“虍”是象形字,像老虎面部的條紋和牙齒。下半部也是“几”,表示老虎蹲踞休息時的樣子,與“處”的意思很接近。
&&& 但是“處”簡化成“处”就沒道理了。你要非簡化不可,改爲“処”到還說的通。怎麼也不該把“几”簡化爲“卜”啊,難道是一邊走路一邊算卦?當然,有人發現,“咎”這個字上面好像有一個“处”,這怎麼解釋?實際上,這個“咎”字是由“各”和“人”會意。《說文解字》:“咎,災也。從人,從各。各者,相違也。”本義是災禍。“各”表示與自己的意愿不同,所謂“各自”正是此意。與自己的意愿不同,當然就是這個人的災禍。因此,“咎”中并不包含“处”。
&&& 還有一類字是以“舛”(讀喘)爲偏旁的漢字。“舛”的左半邊是“夂”,右半邊就是把“夂”倒過來寫。因此“舛”也是指人的兩條腿。漢字當中帶“舛”的字也都跟人的腿腳有關。比如“舞”“舜”“粦”等等。
&&& 說到“舞”,我們就應該說說“無”(无)。其實“無”就是“舞”,兩個字早期的字形字義完全一樣。表示一個人手上拿着野獸的皮毛跳舞。後來隨着漢字的發展,人們在“無”下面加一個“亡”表示沒有,加一個“舛”表示跳舞。楷書分別寫作“無”和“舞”。
&&& 還有一個字是“粦”。《說文解字》:“粦,兵死及牛馬之血為粦。粦,鬼火也。”本義是被兵器所殺的人流的血以及死去牛馬的血化作了鬼火。我們知道古人認爲“鬼火”是人的靈魂,它是會走動的,所以它有一個“舛”字。不過老實說,這個“粦”字的上半部應該是兩個“火”。但由於兩個“火”連起來寫,看起來很像“米”,因此後來就逐漸訛爲“米”。所以這個“粦”就引申爲光亮的意思。
&&& 在漢字當中,很多字都是由“粦”加偏旁延伸出來的。比如“磷”“粼”“燐”“麟”“鱗”等等,這些字都含有光亮的意思。還有幾個字,“鄰”(邻)“憐”(怜)“磷”“燐”都是互爲通假,有些時候是通用的。這裏我們要指出,“憐”和“怜”也是兩個不同的字,我們今天又按照那條非常不科學的“讀音相同,用筆畫少的代替筆畫多”的簡化原則,以“怜”代“憐”。“憐”是形聲字,表示可憐,憐惜。而“怜”讀作“伶”,意思和“伶”一樣,表示一個人非常機智靈敏。鄰居的“鄰”(邻)也是由“粦”加“阝”(讀父)造的一個形聲字。有時候也和“燐”“磷”通用。這些字都屬於一類字。
&&& 請注意,“阝”也和“彳”一樣,被我們現代人亂念,瞎解釋。絕大多數人受簡化字的誤導,把“阝”說成“耳朵”。可是大家可以翻翻字典,找一找以“阝”爲偏旁的漢字,絕對和耳朵沒有任何關係,那麼這個“阝”究竟是什麼呢?
&&& 下面我們就具體說說什麼是“阝”(左邊)。這個“阝”讀作“父”。按《說文解字》的說法,像一個土堆的樣子。因此這個“阝”的意思就是土堆,大陸。就和“阜”的意思是一樣的。引申爲土地,領土。
&& 既是形聲字,又是會意字。《說文解字》:“陸,高平也。從阝,從坴,坴亦聲。”本義是又高又平的土地。但是現代專家根據甲骨文金文中的“陸”認爲,“陸”的本義應該是很高的樓房,是“樓”(楼)的本字。引申爲又高又平的土地。但是簡化字把它的右側簡化爲簡化的“击”,這與陸地又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大家今後看到帶“阝”(左)的漢字,往往都和“土地”“大陸”這些意思有關。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精髓的“陰陽”二字。我們過去總認爲什麼“道家”“陰陽”“五行”都是什麼迷信,說得好聽點,頂多也就是一個“樸素唯物主義”。但實際上,道家的“陰陽”觀是對世界哲學做出的最偉大的貢獻之一。“陰“和”陽”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負”和“正”。“陰”主要形容物質隱晦,衰落的一面,“陽”則是形容相對而言顯達,強大的一面。用我們的現代科學來解釋,任何一種物質都存在“負”和“正”,世界就是由“正物質”和“反物質”構成。這和我們中國古代的陰陽觀是非常接近的,中國古人也認爲世界就是由“陰陽二氣”構成。而且,中國的“陰陽”思想早已超越了哲學的層面,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天文、地理、農業,甚至政治、軍事等等,可謂無所不及。我們大家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
中醫了,可以說,沒有“陰陽協調”的思想,就不會有中醫。還有我們大家熟悉的指南針,中國人發現指南針的秘密,也是與“陰陽”思想密切相連的。所以我們不要再認爲“陰陽”就是封建迷信,要知道如今西方的很多科學家們也都是熱衷於研究中國道家的“陰陽五行”,老子在老外心中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孔子。因爲“陰陽”思想的確對我們現在的尖端科學有非常大的啓發作用,何況這種理論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 既然“陰陽”觀如此偉大,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理解漢字的當中的“陰陽”二字呢?它們爲什麼要這樣寫呢?很多人認爲簡化字“阴阳”造的很好。因爲古人把“日”稱爲太陽,把“月”稱爲太陰。因此,“日”就是“阳”,“月”就是“阴”。但是爲什麼古人要把“日”稱作“太陽”,把“月”稱作“太陰”呢?如果你說不清這個問題,你也就無法讓人明白“日月”和“陰陽”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而且我們道教所說的“陰陽二氣”以及中醫當中所說的“陰性陽性”,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什麼“陽物”“陰險”等等這些詞語和“太陽”“月亮”有關係嗎?好像沒什麼關係吧。所以我們必須從這兩個字的繁體說起,搞明白“陰”和“陽”究竟指的是什麼。我們首先看“陽”。
&&& 《段注》中說,“陰陽”的本字就是去掉“阝”的“侌昜”。“陽”右半邊的“昜”(讀陽),《說文解字》:“昜,開也。從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強)者衆兒。”這個“昜”的本義包含明亮,飛舉,生長,強大的意思。因爲“日”表示太陽,“一”最初表示地平線。組合起來就是“旦”。“旦”是指示字,本義是太陽照常昇起,就是指日出。所以明亮,飛舉,生長的意思都是由此引申而來的。“勿”的本義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是一個象形字:“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也就是說“勿”像古代的旗子。我們看很多古裝劇,中國古代旗幟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有很多“游”。 幟是用於催促百姓集結的信號。所以許慎所說的“強者眾兒”表示強大的意思估計是由“勿”體現的。不過現代的專家學者認爲許慎對“勿”的理解并不恰當,他們認爲“勿”實際上是指從雲彩中射出的強烈光芒。這樣一來“昜”的意思就非常好解釋了,就是指早晨太陽昇起時從雲間射出的強烈光芒。那麼明亮,飛舉,生長,強大的意思就從這個“昜”字的字形體現出來了。
&&& 當然,爲什麼後人要在“昜”字旁邊加一個“阝”呢?因爲像“楊”(杨)“揚”(扬)“煬”(炀),等等這些字都是由“昜”的意思加偏旁發展而來的漢字。古人在“昜”字旁邊加一個“阝”,最早是用來表示朝陽的一片地域。所謂“山南水北爲陽,山北水南爲陰”。實際上“山南水北”就是形容某片地域處於朝陽的地勢。比如中國的很多城市,“襄陽”“貴陽”“南陽”等等。因此這個“陽”的本義是指一個物體朝陽的一面。那麼如果一個物體朝陽,它必然會表現出“明亮,飛舉,生長,強大”的狀態。所以,古人後來就用“陽”來指代某種物體具有“明亮,飛舉,生長,強大”的樣子。而“昜”後來就不單獨使用了。
&&& 當然我知道肯定有人不服。你說了半天,“陽”還是和太陽有關嘛。好,那我們來看看“陰”,“陰”就絕對和月亮沒有一點關係。
&&& 陰最早有兩種寫法,“霒”或“侌”。在繁體字中,“雲”表示天空中的雲彩,而“云”一般作爲偏旁,是形容雲彩的花紋,也表示雲彩。因此無論是是“霒”還是“侌”都表示“今天多雲”,按《說文解字》的說法就是“雲覆日也”。形容天空中布滿了烏雲,見不到陽光。這就是“陰”。同樣的道理,後來人們用“陰”(表示一個物體背光的一面)代替了“霒”和“侌”,用來形容一個物體黑暗,幽暗,冰冷,隱秘的樣子。所以“陰冷”“陰天”“陰性”“陰險”這些詞語就非常容易理解了。總結一下,繁體字“陰陽”二字我們只要通過它的字形就能夠體會出:“陰”表示像天空中布滿烏雲一樣,形容某種物質具有黑暗, 幽暗,冰冷,隱秘的屬性。“陽”按照現代專家的解釋,表示像日出時太陽射出的強烈光芒一樣,形容某種物質具明亮,飛舉,生長,強大的屬性。
&&& 明白了這個意思,中國文化中無論是醫學、哲學、天文學、政治學中的“陰陽”概念我們就都能夠很容易的理解了。所以要想理解中國文化中最偉大的“陰陽”思想,就必須首先明白繁體字“陰陽”二字。要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首先弘揚繁體字。
&&& 講完了陰陽,我們再來看看其他一些和“阝”(右邊)有關的漢字。
&&& &甲骨文和金文當中,“鄭”都寫作“奠”。所以“鄭”的本義就是“祭奠”。我們知道一個成語叫“鄭重其事”,就是形容對待某件事情像對待祭奠一樣隆重而嚴肅。有人會問,“鄭”爲什麼要以“阝”爲偏旁呢?因爲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鄭國”,金文當中“鄭”就寫作“奠”。但是爲了和“奠”加以區分,人們就在“奠”旁加了一個“阝”(城池領地)表示一個諸侯國的名字“鄭”。因此“奠”後來就繼續表示祭奠,而“鄭”一般多用於國名以及姓氏。
&&&&& 由邑(阝)、垂會意。垂,通陲,是指邊陲。《說文解字》:“郵,境上行書舍。從邑。垂,邊也。”古代邊陲邑站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發送文書郵件,所以說這個字已經很簡單很明白了,完全沒有簡化爲“邮”的必要。因爲“邮”在《說文解字》當中的解釋是指古代高陵縣一座亭子的名字,和傳遞文書郵件沒有任何關係 。
上述我們講的“阝”絕對和耳朵無關,都是和土地、領地之類的意思有關。而且,在漢字當中,所有與“耳”有關的漢字都是以“耳”爲偏旁。
&&& 聽是由耳,壬,直,心四字會意。“壬”我們講過,是人直立的樣子。整個一個字的意思就是聲音通過耳朵直達於心,用心領悟。所以我們看看,古人是怎麼強調“聽”的啊。用“心”啊。而我們今天所謂簡化的“听”(讀“引”)《說文解字》上說:“听,笑貌。從口,斤聲。”表示人笑的樣子,和“聽”完全是兩個字。
&&& 《集韻》:“廳,古者治官處謂之聽事,後語省,直曰聽,故加厂。”本義是官府辦公的地方。我在播客視頻中將此句話的出處錯寫成《說文解字》,實際上《說文解字》上并沒有這個“廳”字。當時在製作過程中由於疏忽,錯打爲《說文解字》,特此更正,請大家原諒。也就是說,“廳”字產生時間很晚,許慎之前都寫作聽到的“聽”。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平時拿着材料到領導的辦公室給領導彙報工作,領導要聽你講述;反過來,領導給你指示工作,你又要聽領導給你講述,雙方都是在“聽事情”。所以官員的辦公室就被稱爲“聽事”。後來在“聽”上加了一個“广”(讀“眼”,表示房屋)和“聽”加以區分,用來表示機關裏某些辦事機構的名稱,比如“辦公廳”,“財政廳”。同時也表示很大的房子,比如大廳。簡化字“厅”除了無法理解意思以外,其最不應該的地方就是把“广”改爲“厂”(讀“緩”)。因爲“厂”的意思是山崖或者石洞,怎麼能以它作爲偏旁呢?
形聲字,從耳,呈聲。《說文解字》:“聖,通也,從耳,呈聲。”本義是指聽覺靈敏。引申爲明達事理,無所不通。具有極高的人品和智慧。因此我們再次通過繁體字證明了東方哲學認爲五官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耳”,只要一個人耳朵好使,能夠明辨是非,就是“聰慧”就是“聖人”。可是簡化的“圣”(讀“哭”)由又、土會意。《說文解字》:“圣,汝穎之間,謂致力於地曰圣。從土,從又。 本義是用手(又)挖土。和“聖人”的“聖”字完全兩碼事,而且讀音都不一樣。以“圣”代“聖”真是虧您老人家想得出。
但是有人會問,爲什麼“又”的意思就是“手”呢?這裏我們還是要重提以前反復說過的一句老話了。中國漢字是以象形字爲基礎的,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樣子可能不一樣。這也就造成了同一個事物用很多不同的符號來表達。“手”恰好如此。很多符號看似不同,其實都表示手。“手”“又”“爪”“寸”等字皆像生物爪子的形狀,只是寫法不太一樣,因爲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又”就像爪子的形狀,有時也寫作“ヨ”,而且往往形容人的右手。
&&& 形聲字,也是會意字。《說文解字》:“燦,燦爛,明凈貌也。從火,粲聲。”而“粲”的意思就是用手(又)拿着一個工具來搗米。因爲我們知道,水稻收割完後上面是有殼的,必須把殼去掉,去殼之後剩下的光亮鮮明的精米就是所謂“明凈貌也”。所以這個“燦”就引申爲潔白,光亮,光彩耀眼。還有一個字是“璀璨”的“璨”,和“燦”意思差不多。現代人既然把“燦”簡化爲“灿”,怎麼就不把“璨”也簡化呢?
&&& 楷書當中原本有三種寫法:“启”,“戶夂”和“啟”。“启”由“戶”和“口”會意。表示像開門一樣用語言來教育人。“戶夂”表示用夂(我們以前講過,“夂”表示用手抓東西)把一個門打開。“啟”就是將前兩個字合并,這樣一來既能表達教育、啓發的意思,又能表達“開門”“開啟”的意思。所以後人就以“啟”作爲正體。簡化字強行用“启”兼并後兩個,的確是非常不理智。
&&& 說完了又,我們再來看“寸”。“寸”最早的意思是指“寸口”,也就是一個人動脈的位置。它是一個指示字是在“ヨ”上加了一點演變而成的。《說文解字》:“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我們通常用“寸”表示長度單位,而一寸有多長呢?我們大家看看自己的手,從人手腕的橫紋到動脈的位置,就是一寸長。後來,“寸”也泛指人的手。
&&& 我們今天簡化的“寻”古體字中也存在,是由“ヨ”(“寻”的上半部分是“又”的變體,像手的樣子),和“寸”會意。表示長度單位“一尋”。所謂“一尋”就是將人的兩隻胳膊伸開,從右手到左手的長度,約八尺。後來人們在“寻”下加了一個工具“工” 和“口”表示丈量和探求長度。因此這個“尋”就體現出“探尋”“尋求”的意思。
&&& 會意字。“專”的上半部分就像紡錘的形狀。本義是用手轉動紡錘來紡線。引申爲繞着某個東西旋轉,又引申爲集中于某事物,進而引申爲專門,專長。所謂“文字專家”就是指這個人的一切精力和興趣都是圍繞文字“旋轉”的。簡化字模仿草書改造,就完全無法理解意思了。
&&& 和“專”的意思一樣,就是“圓”或“旋轉”以及“以某一事物爲核心的一個集體”。以“專”爲聲旁道理非常清楚。簡化爲“团”實在是太讓人費解了。
&&& 《說文解字》:“導,導引也。從寸,道聲。”本義是引導,帶領。“寸”表示手,“道”就是指引方向,指一條道路。非常好理解。
&&& 形聲字,從“帛”,“封”聲。《集韻》:“幫,治履邊也。”本義是鞋幫,也指鞋的兩側面。後來引申爲物體的兩邊或周圍立起來的部分。比如“船幫”“桶幫”。由於“船幫”“鞋幫”起輔助作用,所以又引申爲“幫助”“幫忙”。而“封”是會意字,由兩個土,寸會意。表示用手堆起一個土堆,上面種上一顆樹,本義就是邊界。“帛”是會意字,由巾,白會意。本義是白色的絲織品,也是各種絲織物的總稱。簡化的雖然注意了形聲統一,但字義就不太清晰了。
&&& 還有一類字是以“扌”爲偏旁。同樣也表示人的手。
&&& 形聲字,從扌,柬聲。《廣雅》:“揀,擇也 。”本義是選擇。也可將它當作會意字。“柬”是個會意字,它是在“束”這個字中加一個“八”。數字“八”的本義就是“扒”,表示把一個物體分開。“束”爲會意字,是用“囗”把“木”捆綁起來。所以“柬”就是把若干個捆綁好的木條(束),用手(扌)進行區分和選擇(八)。
&&& 這樣一來“揀”和“撿”(捡)就很好區分了。 “僉”(佥)引申爲“集合”或者“合”的意思。那麼“撿起來”的“撿”就是形容一個人用兩只手合起來去拿東西,這就是“撿”。同樣的道理,“煉”(炼),“練”(练)等字都是以“柬”爲聲旁。
舍(shè)爲象形字,像一座小房子。因此“舍”表示房子。比如“宿舍”“房舍”,多用作名詞。
捨(shě)爲形聲字,是“舍”加“扌”旁的分化字。表示丟棄,不要。如“捨得”“捨掉”。多用作動詞。
&&& 所以古人把這兩個音義不同的字寫作不同的形狀,實際上是有利於人們區分和理解漢字的。現在我們又把它倒回去,統統合并,又回到了先秦“通假字”的時代。使很多字的讀音和意思過多。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倒退。
&&& 形聲字,從扌,雍聲。也爲會意字,本義是擁抱。而“雍”的本義是形容鳥(隹)的聲音像環繞城池的流水一樣婉轉和諧。後來引申爲和諧,也引申爲環繞。而且“擁”最早就寫作“雍”。意思也是擁抱,環繞。後來爲了區分,才添加了“扌”。簡化字其意不明。&
&& 手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漢字當中和手有關的字數量非常多。
“ヨ”(“又”的變體)這個符號也表示手,像人手的樣子。那麼在繁體字當中有一類字都帶有“聿”(讀“玉”)。《說文解字》中說:“聿,所以書也。”本義就是指用來書寫的筆。有專家考證認爲這是說人手中握着一隻像木棍一樣的東西在寫字,木棍的末端還有分叉。但也有專家認爲這就是毛筆,應爲毛筆在書寫的過程中就會分叉。無論怎樣解釋,這個“聿”就表示人用筆書寫。所以我們來看筆。
&&& 《說文解字》:由竹和聿會意。《說文解字》:“筆,秦謂之筆,從聿,從竹。”因爲筆多用竹子作筆桿,因此以竹爲偏旁。簡化字“笔”有人說它改的非常好,因爲中國古人用毛筆寫字,帶有強烈的中國特色。但是,第一,這樣就把筆的含義變得太狹隘了,只能是毛筆了。二,破壞了以“聿”為基礎的一系列漢字的規律。如“筆”“書”“畫”“晝”。
&& 《說文解字》:“書, 箸(著)也。從聿,者聲。”本義就是寫,記載,著書立說。簡化字仿照草書改造。
&&& 會意字。按《說文解字》的說法就是指手持筆,畫出田野的形狀。簡化爲“画”不但沒有規律,而且它把最關鍵的“聿”去掉了,使人難以理解其意。
這兩個字的讀音和意思都是不一樣的。
劃(讀“畫”)
&&& 由刀和畫會意。《說文解字》:“劃,錐刀畫曰劃。從刀,從畫,畫亦聲。”就是用刀在物體上刻畫圖形。比如“計劃”“比劃”“規劃”。
划(讀“滑”)
&&&& 由“刀”和“戈”會意。《廣雅》:“划,鐮也。”《廣韻》:“划,撥進船也。”本義是鐮刀,引申爲把東西割成兩半。由于船槳有把水分開之意,故而表示划船。
&&& 《說文解字》:“晝,日之出入,與夜爲界。從畫省。”本義是在黑夜和日出之間畫一條界限加以區分,表示從這一刻起世界進入白天。後來專用作指白天。簡化字仿照草書改造。
&&& 《說文解字》:“盡,器中空也。”意思是器皿中什麼也沒了。“盡”表示手上握有一根棍子,用棍子搗火盆裏燒完的灰。表示炭火已經燒完了。引申爲完了。簡化的“尽”仿照草書而改造,表意不明。
&&& 本義是形容一個人手持船槳,在深淵中划船。引申爲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簡化字是仿照草書改造。表意不明。所以我們來看看“淵”字。
&& 《說文解字》:“淵,回水也。從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本義就是指深水中的漩渦。左邊部分的形狀可以很明確的表達出“漩渦”這個含義。簡化字是仿照草書改造,看不出來“漩渦”的意思了。
因此大家看“筆”“書”“畫”“劃”“晝”“盡”“肅”這些字都和“聿”字有關,都是一類字。是有規律有條理的。只要你明白了“聿”字的含義,也就能明白其中任何一個字的意思,可謂一通百通。但是簡化以後“笔”“书”“画”“划”“昼”“尽”“肃”這些字完全沒有任何關繫了,非常零散。大家學漢字的時候必須一個一個去學,而且像“尽”字根本就沒法解釋了。所以簡化字真的就比繁體字簡單好學容易理解嗎?
我們繼續來看和“ヨ”有關的漢字。
&&& 《說文解字》:“從女執帚,灑掃也。”意思是手持掃帚服務家事的女人。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簡化字模仿漢代草書改造。何必簡化的讓人不可理解。有人非要上綱上線,說什麼:“婦女要解放,打碎萬惡的舊社會。”拋開階級鬥爭不談,就說我們當今社會,做“全職太太”的思想是很流行的。何況西方社會,包括日本、韓國, 婦女大都是“家庭主婦”。所以說這個繁體字“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即便還是有人不服,認爲這是封建思想。那就請大家看看簡化的“妇”,“ヨ”表示手,“妇”就成“手中的女人”了,這成什麼了?豈不是更加荒唐,更加扯淡?不知道廣大婦女同胞們作何感想。
&&& 本義是指婦女出嫁。所以這個字與“婦”很像。“止”表示走路。女子出嫁以後不久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所以“歸”也表示女子返回娘家,故引申爲“返回”“回來”之意。簡化字仿照草書改造。意思完全不能理解。
&&& 由“扌”和“帚”會意,本義就是手持掃帚清除灰塵。“帚”爲會意字,由ヨ,冖(讀“密”,意思是覆蓋),“巾”會意。就是指一個人手中(ヨ)持拖布(巾)掃除(冖)雜物。而且“掃”就是“帚”的分化字,前者爲動詞,後者爲名詞。簡化字的“扫”仿照草書改造,但是“扌”和“ヨ”都表示人的手,整個一個“扫”就應該理解成兩只手啊,和“掃地”有什麼關係呢?
下面我們看看以“爪”爲偏旁的漢字,“爪”同樣是指人的手。
&&& 許慎《說文解字》說這個“爲”上面是“爪”,下面是母猴子。這種解釋實在讓人不明白。現代文字學家通過甲骨文證明,下面的這個字就是“象”,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出象鼻,象腿。“爲”的本義就是用手牽着象進行勞作,此後“爲”便引申爲做事的意思。通過這個字就更加說明古代中國,大象是一種很常見的生物,可是後來數量越來越少,幾乎絕種了。難怪許慎會不知道這個字是大象的意思。而現在,象已經是世界瀕危物種了。這個繁體字所要傳達的信號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產生新的含義,所以說中國漢字(繁體)能不偉大嗎?簡化的“为”仿照草書改造,完全是一個毫無意義的符號,簡化字很多時候把中國漢字改得和古代埃及,中亞地區的符號文字差不多,而這些地區的文字早已失傳。就是因爲有些符號文字過於抽象,既不能依靠拼音記憶,也不能依靠象形記憶。所以想想我們簡化字吧,不亡才怪。
&&& 從禾,爯(讀“瞠”)聲。也可作爲會意字來理解。很多人總是不能區分簡化後的“称”和另一個字“枰”。主要原因是將“爯”簡化爲“尔”後就無法理解這個字的本義。“稱”字的本義是測量物體的輕重。而作爲聲旁的“爯”,本身就是一個會意字,像一隻手抓起一個東西掂重量,說白了就是稱量物體。簡化後的“称”是仿照漢代草書改造,把“爯”寫作“尔”,盡失其意。
&&& 還有一類字和“爯”很接近,我們順便來提一下。這類字都有“冓”字。
&&& 《說文解字》:“構,蓋也,從木,冓(夠)聲。”本義是將木材架起,交叉銜接蓋屋子。“冓”是會意字。本義是交架材料,象木頭交錯的樣子。所有帶“冓”的漢字,都與交接,交錯有關。簡化爲“构”,雖然形聲,但“勾”的意思是彎曲,鉤子,怎麼也和蓋房子沾不上邊。所有帶“冓”的漢字,都與交接,交錯有關。可現代人將其統統簡化爲“勾”,如何理解?
&&&& 形聲兼會意字。從貝,冓聲。本義是買方從賣方哪里獲取物品。含有商品的交接的意思。因而以“冓”爲聲旁。
&&& 形聲兼會意字。從氵,冓聲。本義是形容水田中交錯縱橫的水渠。因而以“冓”爲聲旁。
&&& 會意字,本義是和解。老師給學生講課,人與人之間講話都是語言的一個交接,傳授的過程。簡化爲“井”,如何理解?
&&& 右半部分是由“爪”“工”“ヨ”“心”會意。本義就是說一個人兩只手上(爪和ヨ)拿着一個工具(工)建造一座土堆,土墻(阝),作爲遮蔽物,把自己藏起來。這樣一來內心就感覺安全了(心)。所以這個繁體字非常好解釋,也非常便於人們記憶。簡化爲“隐”,請大家注意,它的右半邊是“急”,你說一個人要是心急氣躁,如何能隱藏自己?
&&&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揚場”。因爲上一回我們講過“燦爛”的“燦”(灿)。是說農民收割完稻子以後要把穀子外面的殼搗掉,剩下的就是潔白光亮的“精米”,這就是“燦爛”。但是我們都知道農民搗完穀子以後,那些大米中仍然殘留有很多穀殼,也就是秕糠。所以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就是“揚場”。在一個有微風的天氣,農民把這些含有秕糠的米用鏟子往天上一揚,比較輕的秕糠就被風吹走了,而比較重的米就落下來了。這些被除掉秕糠的米就可以被農民收集起來,安安心心的放到倉庫裏面了。正所謂“稻中秕稃揚之使聚者謂之穩”。剛才我們講過,“爪 ”“工”“ヨ”表示一個人手中拿有一個工具幹活,這裏就是在“揚場”。“禾”就是指稻米,“心”表示內心的安寧。這個字和“隱”是同一類字。簡化字“稳”仿照草書 改造。但是我們看看它右半邊仍然是急躁的“急”,急躁怎麼能安穩?太荒唐了。
&&& 形聲兼會意字。本義是用力把一個重物移動位置。簡化字既不形聲也不會意。我之所以要說這個字,是因爲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認爲:“力,筋 也。象人筋之形。”就是說“力”是指人手臂上的筋。也和手有關係。但是現代專家認爲“力”實際上是指一種農具,就像犁一樣。因爲耕地要用力,所以引申爲“力氣”。
&&& 所以大家想想,古人造字容易嗎?他們是隨隨便便幾年功夫就造成的嗎?爲什麼歷代王朝都不會輕易使用“俗體字”作爲“正體”,難道是如同很多人說的爲了壓迫人民嗎?難道是爲了搞文化專制嗎?這麼精妙而又容易理解,便於記憶的繁體漢字難道就不值得後人發揚光大嗎?請大家認真思考,簡化字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
&& 我們繼續來說和人的手有關的漢字。不過這一節我們主要是說“雙手”。看一看兩只手在漢字中是如何體現的。
&&& 這個字實際上就是指人的兩只手。篆文中的“共”像兩隻手爪子的形狀。表示人的左右兩只手合起來。隸書楷書整齊化,將彎曲的手指改爲直線,寫作“共”。所以帶“共”的漢字多半都和雙手有關。
&&& 會意字,本義是灰塵和臟東西。引申爲糞土,糞便。上面的田和米合起來是一個象形字,形容人雙手拿着掃帚掃臟東西。這個字變爲楷書“糞”後,和小篆相比意思已經有些不是很明晰了。因此就更不應該繼續簡化。簡化以後就更加讓人搞不懂這個字的字形所要傳達的含義了。
&&& “異”和“异”是兩個意思完全不同的字。“異”按《說文解字》的說法表示把一個東西分開。引申爲區分,差別。而“异”形聲字,表示推舉,舉用。
&&&&& 形聲兼會意字。《說文解字》:“樁,橛杙也。從木,舂聲。”那什麼是“舂”呢?“舂”也是會意字。“臼”像一個罐子。“舂”的本義就是雙手拿着杵向下搗米。引申為向下插,向下搗的意思。那麼“樁”就很好理解了,是指被人插入地下的木棍,也就是木樁子。簡化的“桩”完全無法理解。
&&& 本義就是用手把門推開。中間的部分就是形容人的兩只手,加上一個門栓,就使人聯想到“開門”的意思。中間的部分被我們現在用作簡化字。“門”是個象形字,兩邊是門框,中間是兩個木板,可以開合。大家注意觀察一下身邊的門就能夠明白。簡化的“门”仿照漢代草書改造,只剩門框,沒有門板。
&&& 會意字。請注意“興”的上半部分,中間是個“同”字,兩邊就像兩隻手。因此這個字所要傳達的意思就是“同心協力,繁榮興旺”。只有大家共同協起手來,團結起來,才能興旺發達。這個“興”字在我中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而個人主義,自私自利現象卻很嚴重的今天,是不是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示呢?簡化字是模仿草書改造的。
&&& 會意字,形聲字。《說文解字》:“與,黨羽也。”“與”和“興”字形接近,意思也相似。都是描繪許多人手拉手的樣子。與中間的“与”作爲今天的簡化字,當今許多專家認爲“与”也是指兩隻手。但《說文解字》中認爲是“勺子”,表示賜予。當然了,“與”“興”二字無論從字形還是字義來看,都比簡化的更明晰準確,含義也更加深刻。而且是屬於一類字,和我們今天的“輿”(舆)是一類字。
&&& 形聲字,從言,與聲。簡化字仿照草書改造。但問題是你要改造,上半部分應該簡化爲“与”才對啊,怎麼能簡化成“兴”呢?這樣就不形聲了呀。真是莫名其妙。
&&& 形聲字。舉,對舉也。從手,與聲。 本義是兩手相對而舉。所以上部是與(參見與)字。不知為何要模仿草書,簡化為簡化的“兴”字。
&&& “學”的上半部分是一個人雙手拿着一些小木棍,下半部分是“冖”(覆蓋,教導)和“子”(孩子)。所以整個一個“學”的意思就是指一個人拿着一些小木棍教孩子們算數。簡化以後完全不能理解了。
&&& 由學,見會意。表示醒悟,明白。
&&& 還有一類字中含有“丵”字。
&& “丵”(讀“卓”)是個象形字,這個字的爭議比較多。正是因爲中國字是以象形字作爲基礎。世間很多事物外表相似的太多了,漢字中有些時候同一個符號往往能表示好幾種不同的事物。
&&& 有人認爲“丵” 像掃帚。比如說“僕人的“僕”
僕&& &仆&&&
&&& 這兩個字是不同的字。
&& “僕”(pú),會意字,由亻,菐會意。“菐”像人兩手捧着個東西侍奉別人,有專家考證出這東西就是掃帚。也有專家認爲這是一種用羽毛做成的儀仗。總之,不管這個人究竟拿的是什麽,這個人的身份可以肯定就是一個“僕人”。
&&& 而“仆”(pū)的本義是用頭叩地,是生僻字。與“僕人”無關,不能將“僕“簡化爲“仆”。
&&& 剛才我們提到,“菐”有專家認爲也指雙手拿着用羽毛做成的儀仗。
&&& 會意字。由寸,丵會意。“對”中的這個“丵”是指古代一種儀仗,是在一根木棍的上端用羽毛或者其它東西裝飾。大家可以回顧一下自己看過的古裝劇,皇帝身後的宮女手上拿的用孔雀毛做成的像扇子一樣的東西,這個“丵”就類似這樣一種顯示高貴身份的儀仗。“寸”表示手。因此“對”的本義就是用手高高舉起“丵”,顯示身份高貴。而且大家是否注意到,皇帝身後一定是站着兩名宮女,一人拿一個儀仗。所以這個“對”就引申爲“兩個”“一雙”“一對”的意思。還有一個字是“叢”。
&&& 它和“聚”很像,本義就是“聚集”。現代專家認爲,“叢”的本義是形容很多儀仗聚集在一起,非常雜亂的樣子。這種樣子就很像一堆堆亂草。所以引申爲“草叢”“灌木叢”。你看,不光漢字的字形是以象形爲基礎,就連漢字的字義也離不開象形。
&&& 既然“丵”也表示像一堆亂草叢的樣子,所以它有時候也用來形容一些表面不光滑,帶有鋸齒狀的物體。我們看“業”字。
&&& 會意字。由丵,木會意。本義是指古代懸掛樂器的架子上鋸齒狀的版。大家看一看戰國時代的編鐘,那些木架子(木)上都有很多鋸齒狀的木條(丵),用來懸掛樂器。古代尤其是周朝特別重視音樂,認爲音樂能夠陶冶一個人的情操,使人變得高尚。因此音樂是立國之本。演奏音樂是一項非常隆重而嚴肅的大事。所以“業”就引申爲“重要的大事”“宏大的目標”。“事業”一詞就是這麼來的。所以爲什麼古代中國被稱爲“禮樂之邦”;爲什麼歷代皇帝都如此重視音樂;爲什麼孔子一定要給學生上“音樂課”?只要你明白了繁體字“業”,一切疑問都迎刃而解。簡化字“业”是從“丵”上面摳下來的,憑什麼它就是“業”的簡體,它怎麼就不是“丵”或 “菐”的簡體字呢?真是太莫名其妙了。
&&& 到這裏,所有和人的手有關的繁體漢字(被簡化)我們就全部講完了。大家看,我們用了三節的篇章才將這些各式各樣的“手”講完,這充分體現了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充分重視“手”的作用。也更加證明了繁體字漢字確實是我們學習中國文化所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不學繁體字,不懂繁體字,就別談中國文化。
這節我們來說說和人的頭部有關繫的漢字。
&&& 象形字。本義是頭,與“首”的形義相同。“首”與“頁”都是頭,只是強調的不同。“頁”既有人的頭,也有下半身的兩條腿;“首”專指頭,上面的兩點是人的髮髻。簡化字仿照草書改造,就看不出與“首”之間的聯系了。
&&& 形聲兼會意字。《說文解字》:“頭,首也。從頁,豆聲。”“頁”就是人的頭;“豆”我們以前講過表示圓形的器皿或者樂器,也像人頭的形狀。簡化字就完全無法理解了。
&&& “懸”和“縣”(縣)的本義差不多,“懸”是“縣”的分化字。
&&& “縣”(县)是會意字。由系,首(倒過來的變體)會意。表示把罪犯的頭用絲線倒掛起來以示眾。後引申爲“懸掛”。比如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