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小球下落弹簧过程分析过程中在什么位置动能最大

知识点梳理
1、机械能守恒:与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动能可以转化成势能,势能也可以转化成动能。在只有动能与势能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规律总结:在只有、引力、弹力做功时,机械能是守恒的,其他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如图所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下列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相似的试题还有: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造卫星在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时,伴随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B.电源种类很多,工作时都是不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汽车发动机熄火后,在继续前进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奥运冠军刘翔在110m栏比赛的奔跑中,不断将他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蹦床运动员由空中下落与蹦床接触后,继续向下运动,到运动员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合力为零
B.实心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其减小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一定增加
“蹦床”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蹦床”的床面弹性很大,运动员可在上面反复弹跳.从高空落下的运动员刚好与水平床面接触的点为A点,能到达的最低点为B点,如图所示.请分析运动员从高空落下到B点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知识点视频
校园号本地优质教育机构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1-4题问题新鲜、刺激、好玩、安全的蹦极运动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如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假设弹性绳索长20m,劲度系数为1000N/m,人重60kg,运动员从距离地面45m的高台子站立着从O点自由下落,到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C点加速度为零,D为最低点,然后弹起.运动员可视为质点,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从O→B→C→D的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在(  )A.B点B.C点C.D点D.BC之间某一点【考点】.【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抛动竖直方向是自由体运动,竖方向根据△y=g2求出时间单位.对于水平方公式v0=求出初度.由ac间竖方向位移和时出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运用速合成,解b的速率.【解答】解:设相邻两的时间间隔为T得:T=代入据解得:v=2m/&b点方向分度为:vy==水平方向:0==2故本题答是:2,2m,2.5m/s【点评】本题是频照片问题闪照相每隔一定间次相关键是抓竖直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由y=aT2求间单位.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gzwl老师 难度:0.78真题:0组卷:1
解析质量好中差
&&&&,V2.26119题号:4486907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引用次数:64更新时间:16/10/10
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提示: 下载试题将会占用您每日试题的下载次数,建议加入到试题篮统一下载(普通个人用户: 3次/天)
【知识点】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60cmB.40cmC.20cmD.10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橡胶、塑料、玻璃、水和空气都是绝缘体B.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内部没有电子C.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D.纯净的水是导体,因为水能电解
小明家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灯(相当于电阻很大的灯泡)若插座开关和指示灯用S1、L1表示,台灯开关和灯泡用S2、L2表示,小明断开或闭合S1、S2时,记录如下表,则符合事实的电路图是(  )A.B.C.D.
暂时无评论暂时无评论
“天宫一号”中的宇航员在太空和家人通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的声音是靠超声波传回地球的B.宇航员的声音大约以340m/s的速度传回地球C.家人能根据音色辨别出宇航员的声音D.家人听到宇航员的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音调很高
热门知识点相关推荐: |
你当前的位置: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
辽宁省-鞍山市 市级优课]
地区: 辽宁省 - 鞍山市 - 岫岩县
学校:岫岩满族自治县药山镇中学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初中物理 & & & 人教2011课标版
知识技能1.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2.初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 & &观察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一、研究学生情况& &&& & &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倾向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数学、学生与课堂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开放、宽容的教学氛围。是保证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二、强化学习过程& & & &物理教材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在教材所搭建的探究活动平台上展开物理学习。我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强化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究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创设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轻松地学习,并且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索。三、加强合作学习& & & &“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 & & &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做实验、记录、总结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重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难点能量守恒的理解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机械能及其转化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活动2【讲授】机械能及其转化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
活动3【讲授】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
活动4【活动】机械能及其转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实验2:单摆实验。
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顺便指出像单摆这种往复的运动,在物理学中叫做振动。
综述实验1、2,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验3: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演示课本图1—7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实验可分两步做。首先手持着木球将弹簧片推弯,而后突然释放木球,木球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内运动。让学生分析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步实验,让木球从斜槽上端滚下,让学生观察木球碰击弹簧片的过程。然后,依据课本图1—7,甲→乙图和乙→丙图分析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其中有一些比较直观,例如:物体从高处落下、瀑布流水等这些事例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有些事例比较复杂,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条曲线(抛物线)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呢?(板画足球轨迹,依图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足球离地面的高度的变化,这是判断足球重力势能变化的依据。很明显,在上升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接着再分析足球的速度。足球在最高点时不再上升,说明它向上不能再运动。所以,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又逐渐变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下降阶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人造地球卫星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围绕人造卫星,同学们还有许多的谜没有揭开。例如: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转而不落下来?在人造卫星内失重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只讨论卫星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图)现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例,它离地球最近时(此处叫近地点)离地面439公里,离地球最远时(此处叫远地点)离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它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离地面最近,重力势能最小。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直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卫星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在卫星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活动5【练习】机械能及其转化
1.皮球落向地面时,&&&&&&&&&&&&&&&&&& 能转化为&&&& 能;撞击地板时,&&&&&&&&& 能转化为&&&&&&&&&&&&&&&&&&& 能,恢复形变(未离开地面)向上弹起时,&&&&&&&&&&&&& 转化为&&&&&&&&&& 能,离开地面向上弹跳时,&&&&&&&& 能转化为&&&&&&&&&&&&&&& 能。
2、学生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d点,b点是橡皮筋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由a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2011·广州)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4所示,则运动员【&&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3、(2011·广州)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4所示,则运动员【&&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A、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增加B、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小石块经过b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D、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4、(2011·桂林)图5是小明在体育考试中测试“引体向上”时的示意图。关于“引体向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身体悬挂不动时,势能为零B.身体上升时,重力做功,势能减少C.身体下降时,重力做功,势能增加D.身体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势能增加
4、(2011·桂林)图5是小明在体育考试中测试“引体向上”时的示意图。关于“引体向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身体悬挂不动时,势能为零B.身体上升时,重力做功,势能减少C.身体下降时,重力做功,势能增加D.身体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势能增加
活动6【测试】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及其转化
1、起重机在匀速向上提升货物
机械能及其转化
1、起重机在匀速向上提升货物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_______,势能_______,物体的机械能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时弓的_______转化为箭的_______.
2、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到_______作用从树上自由落下时,它的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机械能将_______(不计阻力).弹簧门被拉开后,弹簧由于被卷紧而具有_______能,放手后,这些能转化为门的_______.
3、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 __,势能__&& ___,机械能____ 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乒乓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势能转化成___&& ____能,与地面相碰的过程中,动能转化成__& ____能,从地板反弹起来的过程中___&&& __能转换成__&& ____能,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5、运动员进行跨栏比赛,在跃起身体上栏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当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这是由于&&&&&&&&&&&&&&&&&&&&&&&&&&&&&& &&&。
6、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要落回到地面,是因为它受到了     的作用;下落的过程中,足球的   能转化为    能;
7、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8、当自动扶梯做匀速运动时,站在上面的乘客,具有的(&&&&& )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保持不变,机械能将发生变化
9、下列过程中属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B.直升飞机匀速上升
C.滚摆在下降过程&&&&&&&&&&&&&&&&&&&&&&&&& D.火箭发射升空
10、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 B.雪撬从山坡上滑下
C.弹簧门在推开后自动关门& &&&&&&&&&&&&&&&&D.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11、跳高比赛时,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 A.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 B.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 C图4.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 D.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12、下列情况中机械能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汽车刹车后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滑行&&& B.抛向空中正在上升的石块(不计空气阻力)
C.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 &&&&&&D.用滑轮组把物体匀速提高
13、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物体高度,②物体质量大小,③物体所处地理位置。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首先决定对因素①进行验证.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1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1)该同学依据&&&&&&&&&&&&&&&&&&&&& 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2)本实验的结论是&&&&&&&&&&&&&&&&&&& ;
(3)若想对因素②进行验证,你认为实验中应控制相等的变量是&&&&&&&&&&&&&&& 。
活动7【作业】机械能及其转化
完成课后题,认真复习及预习下一课。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机械能及其转化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活动2【讲授】机械能及其转化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
活动3【讲授】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
活动4【活动】机械能及其转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实验2:单摆实验。
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顺便指出像单摆这种往复的运动,在物理学中叫做振动。
综述实验1、2,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验3: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演示课本图1—7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实验可分两步做。首先手持着木球将弹簧片推弯,而后突然释放木球,木球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内运动。让学生分析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步实验,让木球从斜槽上端滚下,让学生观察木球碰击弹簧片的过程。然后,依据课本图1—7,甲→乙图和乙→丙图分析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其中有一些比较直观,例如:物体从高处落下、瀑布流水等这些事例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有些事例比较复杂,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条曲线(抛物线)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呢?(板画足球轨迹,依图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足球离地面的高度的变化,这是判断足球重力势能变化的依据。很明显,在上升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接着再分析足球的速度。足球在最高点时不再上升,说明它向上不能再运动。所以,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又逐渐变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下降阶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人造地球卫星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围绕人造卫星,同学们还有许多的谜没有揭开。例如: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转而不落下来?在人造卫星内失重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只讨论卫星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图)现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例,它离地球最近时(此处叫近地点)离地面439公里,离地球最远时(此处叫远地点)离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它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离地面最近,重力势能最小。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直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卫星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在卫星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活动5【练习】机械能及其转化
1.皮球落向地面时,&&&&&&&&&&&&&&&&&& 能转化为&&&& 能;撞击地板时,&&&&&&&&& 能转化为&&&&&&&&&&&&&&&&&&& 能,恢复形变(未离开地面)向上弹起时,&&&&&&&&&&&&& 转化为&&&&&&&&&& 能,离开地面向上弹跳时,&&&&&&&& 能转化为&&&&&&&&&&&&&&& 能。
2、学生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d点,b点是橡皮筋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由a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2011·广州)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4所示,则运动员【&&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3、(2011·广州)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4所示,则运动员【&&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A、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增加B、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小石块经过b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D、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4、(2011·桂林)图5是小明在体育考试中测试“引体向上”时的示意图。关于“引体向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身体悬挂不动时,势能为零B.身体上升时,重力做功,势能减少C.身体下降时,重力做功,势能增加D.身体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势能增加
4、(2011·桂林)图5是小明在体育考试中测试“引体向上”时的示意图。关于“引体向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身体悬挂不动时,势能为零B.身体上升时,重力做功,势能减少C.身体下降时,重力做功,势能增加D.身体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势能增加
活动6【测试】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及其转化
1、起重机在匀速向上提升货物
机械能及其转化
1、起重机在匀速向上提升货物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_______,势能_______,物体的机械能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时弓的_______转化为箭的_______.
2、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到_______作用从树上自由落下时,它的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机械能将_______(不计阻力).弹簧门被拉开后,弹簧由于被卷紧而具有_______能,放手后,这些能转化为门的_______.
3、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 __,势能__&& ___,机械能____ 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乒乓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势能转化成___&& ____能,与地面相碰的过程中,动能转化成__& ____能,从地板反弹起来的过程中___&&& __能转换成__&& ____能,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5、运动员进行跨栏比赛,在跃起身体上栏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当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这是由于&&&&&&&&&&&&&&&&&&&&&&&&&&&&&& &&&。
6、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要落回到地面,是因为它受到了     的作用;下落的过程中,足球的   能转化为    能;
7、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8、当自动扶梯做匀速运动时,站在上面的乘客,具有的(&&&&& )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保持不变,机械能将发生变化
9、下列过程中属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B.直升飞机匀速上升
C.滚摆在下降过程&&&&&&&&&&&&&&&&&&&&&&&&& D.火箭发射升空
10、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 B.雪撬从山坡上滑下
C.弹簧门在推开后自动关门& &&&&&&&&&&&&&&&&D.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11、跳高比赛时,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 A.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 B.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 C图4.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 D.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12、下列情况中机械能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汽车刹车后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滑行&&& B.抛向空中正在上升的石块(不计空气阻力)
C.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 &&&&&&D.用滑轮组把物体匀速提高
13、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物体高度,②物体质量大小,③物体所处地理位置。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首先决定对因素①进行验证.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1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1)该同学依据&&&&&&&&&&&&&&&&&&&&& 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2)本实验的结论是&&&&&&&&&&&&&&&&&&& ;
(3)若想对因素②进行验证,你认为实验中应控制相等的变量是&&&&&&&&&&&&&&& 。
活动7【作业】机械能及其转化
完成课后题,认真复习及预习下一课。
Sorry 暂无符合的数据!
精品导学案
Sorry 暂无符合的数据!
中小学教师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