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托斯和安东尼 莫德斯如何理解他们的听众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中学语文在线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 9:59:41
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un
Hamlet(aside)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 letNot som y lordIm too much Ithe sun
HamletAct IScene II
?sunsonkinkind
Ask for me tomorrow and you shall find me a grave man.
Romeo and JulietAct IIIScene I
O serpend heart hid with a flowring face!
Did ever dragon keep so fair a Cave?
Beautiful tyrant!Fiend angelical!
Dovo― feather’d raven! Wolfish ravening lamb!
Despised substance of divinest show!
Just opposite what though justly seem’st
A dam med saintan honorable villain
Romeo and JulietAct IIIScene II
_ryet Btutus says he was ambitiousand Brutus is an honorable man(Act IIIScence II)()()
Whether’t 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HamletAct IIIScence I
slingsarrows
For I never knew SO young a body with so old a head
The Merchant of Venice Act IV,Scene I
Im Misantropos and hate mankind
Timbon of Act IVScene III
Misantropos
A domineering pedant oer the boythan whom no mortal SO magnificent!
Love Labors LostAct IIIScene I
Is there any man has rebused your worship?
The Tam ing of the Shrew
Act IScene I
rebuserebukeabuse
Gertrudetoomuchchanged()tOandfroconflicting wind and rain()bellypinched wolf
The music mads melet it sound no moremad
I11 prove a tyrant to him as for you say what you cal1 MY false Oer weighs your true
One pound of flesh()whatS done is done Most of the schoolwork robs youth of its right to play and playIt put old heads on young shouldersSo young a body with SO old a head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特点.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更多分类更多分类
[作品] 雄辩的作用:细读莎剧《裘利斯o凯撒》中安东尼的演说
雄辩的作用:细读莎剧《裘利斯o凯撒》中安东尼的演说
一言兴邦是许多文人的梦想。但文人治国,未必真有良策。“李白诗才高千古,”但他最多也就是“一纸国书退匈奴。”说“最多”,因为那故事很可能夸张了李白的翻译作用。他在皇宫里也就是个御用诗人,他的好诗还是在皇宫外写的。安史之乱后,他的政治选择亦不明智。反之,倒是政客经常利用文辞的力量煽动群氓,鼓舞愚民盲动以实现其野心。在较为民主的西方,因更需要直接获得民众的支持,尤其是这样。从古希腊到纳粹德国,讲演定国的例子不胜枚举。最精彩的,当属莎士比亚戏剧《裘利斯o凯撒》第三幕第二场中安东尼的演说。那毕竟是经过文豪加工的,相信比历史上的更有文学美,也更有煽动性。
罗马文化很多是从希腊继承来的,包括演说的艺术。说服人,要凭借三条绝技:权威、逻辑、情感。1&&现代的法庭辩论最体现这三条。首先,要找专家来验证并说明死者是你老婆,她身上有你的血迹。专家要是弄错了或者被收买了,你就惨了;陪审员通常会相信撒谎的专家,而不会相信说实话的文盲。其次,检查官要论证你有动机、有时机,要把前因后果讲得清清楚楚,无懈可击;要是碰上一位能把死人说成活人的善辩者,你就更惨了;你那公家指定的律师连三段论都还给老师了,话也说不利落,怎么替你辩白?最后,控方还一定要描述受害者多么可爱,多么聪明;虽然陪审员明知即便受害者是丑八怪、二百五,也不该被杀害,但还是因其美丽、聪明而认为你罪必当诛。反之亦然,有钱请大专家、请好律师,就可能买到无罪释放。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三条绝技是怎么应用的。在安东尼讲演前,布鲁托斯已经对公众说了,杀死凯撒,“并不是我不爱凯撒,可是我更爱罗马。”2&&他说服听众,使用的仅仅是权威。因为他的家族曾因捍卫罗马共和国立下过汗马功劳,他是元老院名望最高的成员,他的高贵品质举国皆知,他具有说一不二的权威。他问道:“你们宁愿让凯撒活在世上,大家作奴隶而死呢,还是让凯撒死去,大家作自由人而生?”没有人想到还会有第三种可能,即让凯撒活下去,大家照样做自由人。他又问道:“这儿有谁愿意自甘卑贱,做一个奴隶?要是有这样的人,请说出来;因为我已经得罪他了。这有谁愿意自居化外,不愿做一个罗马人?要是有这样的人,请说出来;因为我已经得罪他了。这儿有谁愿意自处下流,不爱他的国家?要是有这样的人,请说出来;因为我已经得罪他了。我等待着答复。”众市民同声高喊:“没有,布鲁托斯,没有。”当然不会有,不仅是因为他们慑服于布鲁托斯的权威,而且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卑贱、野蛮、下流”3,但这种演说仅仅是一时封了众人的嘴,没有运用逻辑和情感,很难真正说服人。
安东尼则首先运用逻辑来推翻布鲁托斯的权威,他反复声称布鲁托斯是个正人君子,但每恭维他一次,便立即举例说明凯撒如何慷慨、仁慈、谦逊,反证布鲁托斯并非正人君子:“他[凯撒]曾经带许多俘虏回到罗马来,他们的赎金都充实了公家的财库;这可以说是野心者的行径吗?穷苦的人哀哭的时候,凯撒曾经为他们流泪;有野心者是不应当这样仁慈的。然而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布鲁托斯是一个正人君子。你们大家看见在卢柏节那天,我三次献给他一顶王冠,他三次都拒绝了,这难道是野心吗?然而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布鲁托斯的的确确是一个正人君子。我不是要推翻布鲁托斯所说的话,我所说的只是我自己所知道的事实……唉,理性啊!你已经遁入了野兽的心中,人们已经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了。原谅我;我的心现在是跟凯撒一起在他的棺木之内,我必须停顿片刻,等它回到我自己的胸腔里。”
市民们听出来安东尼演说讽刺的语气和真实的含义了。他们也不是一点儿脑子都没有,所以安东尼停顿下来让他们想想。市民们议论道:“我想他的话说得很有道理。”
“仔细想起来,凯撒是有点死得冤枉。”
“你们听见他的话吗?他不愿接受王冠;所以他的确一点没有野心。”
对于普通百姓,理性的力量远不如情感,尤其在讲演这种时间性很强的活动中。安东尼深谙此道;他知道三个理由足够了,再制造个悬念就该用情感来打动听众的心了。他提了一下凯撒昔日的辉煌,又说:“你们大家知道,他们都是正人君子。我不愿干对不起他们的事;我宁愿对不起死人,对不起我自己,对不起你们,却不愿对不起这些正人君子。可是这儿有一张羊皮纸,上面盖着凯撒的印章;那是我在他的卧室里找到的一张遗嘱。只要让民众一听到这张遗嘱上的话——原谅我,我现在还不想把它宣读——他们就会去吻凯撒尸体上的伤口,用手巾去蘸他神圣的血,还会乞讨他一根头发回去作纪念……作为传给后代的一项贵重遗产。”
市民们自然想听遗嘱,但安东尼故意吊他们的胃口:“你们不能忍耐一些吗?你们不能等待一会儿吗?是我一时失口告诉了你们这件事。我怕我对不起那些用刀子杀死凯撒的正人君子;我怕对不起他们。”
此时,市民已经被安东尼捏在手心里了,立即喊出他想听到的话:“他们是叛徒,什么正人君子!”但他知道火候还未到,他还要深入人心。他说:“那么你们一定要逼迫我读那遗嘱吗?好,那么你们大家环绕在凯撒尸体的周围,让我给你们看看那写下这遗嘱的人。”于是安东尼走下讲坛,深入群众。他让市民们观看凯撒那被刀剑洞穿的斗篷,说道:“凯歇斯的刀子是从这里穿过的;瞧那狠心的凯歇斯割开了一道多深的裂口;他所深爱的布鲁托斯就从这儿刺了一刀进去,当他拔出那万恶的武器的时候,瞧凯撒的血怎样汩汩不断地跟着它出来,好像急于涌到外面来,想要知道究竟是不是布鲁托斯下这样无情的毒手……这是最无情的一击,因为当尊贵的凯撒看见他行刺的时候,负心,这一柄比叛徒的武器更锋锐的利剑,就一直刺进了他的心脏,那时候他的伟大的心就碎裂了……”
市民们被打动、被激怒了:“啊,伤心的景象!啊,尊贵的凯撒!啊,不幸的日子!啊,叛徒!恶贼!啊,最残忍的惨剧!我们一定要复仇。”
安东尼知道,市民的看法可能会随着政客的如簧之舌轻易转变,他还须进一步煽动他们的激情,他讽刺道:“干这件事的人都是正人君子;唉!我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私人的怨恨,使他们干出这种事来,可是他们都是聪明而正直的,一定有理由可以答复你们。朋友们,我不是来偷取你们的心;我不是一个象布鲁托斯那样能言善辩的人;他们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允许我为凯撒公开说几句话。因为我既没有智慧,又没有口才,又没有本领,我也不会用行动或言语来激动人们的血性;我不过照我心里所想到的说出来;我只是把你们已经知道的事情向你们提醒,给你们看看亲爱的凯撒的伤口,可怜的、无言之口,让它们代替我说话。可是假如我是布鲁托斯,而布鲁托斯是安东尼,那么那个安东尼一定会激起你们的愤怒,让凯撒的每一处伤口里都长出一条舌头来,即使罗马的石块也将要大受感动,奋身而起,与叛徒们抗争了。”
安东尼声称自己不会说话,只是在摆事实。但实际上,他做了最有煽动性、最有说服力的讲演。群情鼎沸了,市民们要暴动,要去烧布鲁托斯的房子,完全忘记了还有遗嘱那么回事。此时,安东尼才打出最后一张王牌,把他编造的遗嘱念给市民们听:“这就是凯撒盖过印的遗嘱。他给每一个罗马市民七十五个德拉克马……而且,他还把台伯河这一边的他的所有的步道、他的私人园亭、他的新辟的花圃,全部赠给你们,永远成为你们世袭的产业,供你们自由散步、游息之用。这样一个凯撒!几时才会有第二个同样的人?”话音一落,这些市民们便行动起来,用焚尸的火烧了叛党的房子,“布鲁托斯和凯歇斯像疯子一样逃出了罗马的城门。”
在演说中,安东尼堪称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那些市民玩弄于掌股之中。我说那遗嘱是他假造的,因为他在剧中根本没有到凯撒卧室里找过东西。他不在刺杀现场,也不可能知道谁是从哪儿刺的。这些无非是他运用逻辑和情感的手段。市民们跑去施暴后,安东尼冷笑道:“让它去玩坏吧。坏招,你已经满地跑了,愿意跑到哪儿,就跑到哪儿去吧!”4 这“坏招”我认为总的来说是指他的演讲,具体则指那假遗嘱。安东尼说他自己不象布鲁托斯那么善于言辞,但他推波助澜、收放自如,把讲演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而且我们若看看英文原著就知道,布鲁托斯的演说是散文体,而安东尼的演说是抑扬格五音步的诗体,节奏铿锵有力,是莎士比亚话剧中最精彩的演说。
莎士比亚描绘的市民显然是一群愚民。这在他其它剧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人们在欣赏这文学美的同时也意识到雄辩可以如何令人智昏理丧,可能起到什么样的煽动作用和暴乱后果。修辞作为有效使用语言的一门学问,虽然仍是人们学习的课程,但是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其危害,尤其是用在政治上。如今rhetorical这个词已经类似于中文的巧言令色。当年我的英语还是半吊子水平时,我曾经称赞一位朋友的讲演极具修辞美,用的就是rhetorical 这个词。惹得人家恼怒,以为我讥讽他的演说华而不实。回想起来,他的演讲,以及我听过的所有国情咨文,其实全都华而不实。人们若不学会批判地阅读、冷静地分析,若不会运用逻辑和清醒的头脑,而热衷听演讲,一味让情感支配理智,是很容易受安东尼这类政客利用的。
1&&原文是ethos, logos, pathos, 相当于 credibility, logic, passion. Ethos通常译作可信度或信誉,但不合此文。我译得未必准确,请指教。
2 《裘利斯o凯撒》,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之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3&&“自居化外”的原文是so rude,如此野蛮。当时罗马自认为是文明的中心。
4 原文是:Now let it work. Mischief, thou art afoot, / Take thou what course thou wilt! 朱生豪的译文是:“现在让它闹起来吧;一场乱事已经发生,随它怎样发展下去吧!”因对其不满,自译。
看到1,2,3,4的注释,想问:莎剧,也是廖兄当年论文研讨的一部分?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硕士论文是关于莎士比亚。
本帖最后由 土干 于
12:06 编辑
我喜欢读廖康的这类文章。
领袖都具有演说能力,可以煽动人们为了一个目标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这线回复廖康。我写《大地》读后感时不知道你曾研究过赛珍珠,我这不是撞到枪眼儿上了吗?
本帖最后由 хω 于
22:42 编辑
最近读年鉴学派的新史学,非常符合我胃口。我以为人们为一个目标流尽最后一滴血,倒未必是言辞的煽动。如TS. Eliot说,言辞可以作很好的催化剂。
宏观上来说,一个经济(商品,工业,金融三段式),一个人口(过多繁殖,资源与经
济力都平衡不下),方是战争与革命的源动力。我现在对中国1800后的革命也是持这
两点看法,有点达尔文吧。政治领袖个人顶多是这里的一丝铂金而已。
但言辞在关健时候还是能起催化剂的作用。读了廖康这篇,我把两部安东尼的古罗马
悲剧都读了一遍。安东尼这演说是布鲁图斯允诺在其后的,相对来说还是承权了布
鲁图斯的心胸坦荡。从悲剧的结局来看,布鲁图斯更是这部悲剧的英雄。
而另一部安东尼的戏,安东尼简直荒诞可笑,不能跟凯撒和布鲁图斯并提,更不能
跟渥大维,小卡图,西赛罗并提。安东尼跟凯撒一党,却没有渥大维亲系来得正统。
安东尼许多性格跟凯撒坑脏一气,只没有凯撒的威信。
一般历史书都不把渥大维宣染,但我还是象维吉尔一样觉得他扎实,有当年英国政治
对,在这出戏里,凯撒和布鲁托斯是悲剧英雄。我在另一篇中有些讨论。
土干,你对赛珍珠的介绍很好。我们学校里还有一个研究赛珍珠的老师,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她做有关赛珍珠的讲座上。她参考过我的书。我们很惊奇,全世界研究赛珍珠的本不多,却有两个在同一学校。
我根据那电视剧《罗马》写过一组诗,还没有写完。后来放下了。
屋大维的确是很冷静。
是缪斯们给我带来了荣誉:
他们教会我他们的手艺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雄辩的作用:细读莎剧《裘利斯•凯撒》中安东尼的演说
  一言兴邦是许多文人的梦想。但文人治国,未必真有良策。“李白诗才高千古,”但他最多也就是“一纸国书退匈奴。”说“最多”,因为那故事很可能夸张了李白的翻译作用。他在皇宫里也就是个御用诗人,他的好诗还是在皇宫外写的。安史之乱后,他的政治选择亦不明智。反之,倒是政客经常利用文辞的力量煽动群氓,鼓舞愚民盲动以实现其野心。在较为民主的西方,因更需要直接获得民众的支持,尤其是这样。从古希腊到纳粹德国,讲演定国的例子不胜枚举。最精彩的,当属莎士比亚戏剧《裘利斯•凯撒》第三幕第二场中安东尼的演说。那毕竟是经过文豪加工的,相信比历史上的更有文学美,也更有煽动性。
  罗马文化很多是从希腊继承来的,包括演说的艺术。说服人,要凭借三条绝技:权威、逻辑、情感。1
现代的法庭辩论最体现这三条。首先,要找专家来验证并说明死者是你老婆,她身上有你的血迹。专家要是弄错了或者被收买了,你就惨了;陪审员通常会相信撒谎的专家,而不会相信说实话的文盲。其次,检查官要论证你有动机、有时机,要把前因后果讲得清清楚楚,无懈可击;要是碰上一位能把死人说成活人的善辩者,你就更惨了;你那公家指定的律师连三段论都还给老师了,话也说不利落,怎么替你辩白?最后,控方还一定要描述受害者多么可爱,多么聪明;虽然陪审员明知即便受害者是丑八怪、二百五,也不该被杀害,但还是因其美丽、聪明而认为你罪必当诛。反之亦然,有钱请大专家、请好律师,就可能买到无罪释放。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三条绝技是怎么应用的。在安东尼讲演前,布鲁托斯已经对公众说了,杀死凯撒,“并不是我不爱凯撒,可是我更爱罗马。”2
他说服听众,使用的仅仅是权威。因为他的家族曾因捍卫罗马共和国立下过汗马功劳,他是元老院名望最高的成员,他的高贵品质举国皆知,他具有说一不二的权威。他问道:“你们宁愿让凯撒活在世上,大家作奴隶而死呢,还是让凯撒死去,大家作自由人而生?”没有人想到还会有第三种可能,即让凯撒活下去,大家照样做自由人。他又问道:“这儿有谁愿意自甘卑贱,做一个奴隶?要是有这样的人,请说出来;因为我已经得罪他了。这有谁愿意自居化外,不愿做一个罗马人?要是有这样的人,请说出来;因为我已经得罪他了。这儿有谁愿意自处下流,不爱他的国家?要是有这样的人,请说出来;因为我已经得罪他了。我等待着答复。”众市民同声高喊:“没有,布鲁托斯,没有。”当然不会有,不仅是因为他们慑服于布鲁托斯的权威,而且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卑贱、野蛮、下流”3,但这种演说仅仅是一时封了众人的嘴,没有运用逻辑和情感,很难真正说服人。
  安东尼则首先运用逻辑来推翻布鲁托斯的权威,他反复声称布鲁托斯是个正人君子,但每恭维他一次,便立即举例说明凯撒如何慷慨、仁慈、谦逊,反证布鲁托斯并非正人君子:“他[凯撒]曾经带许多俘虏回到罗马来,他们的赎金都充实了公家的财库;这可以说是野心者的行径吗?穷苦的人哀哭的时候,凯撒曾经为他们流泪;有野心者是不应当这样仁慈的。然而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布鲁托斯是一个正人君子。你们大家看见在卢柏节那天,我三次献给他一顶王冠,他三次都拒绝了,这难道是野心吗?然而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布鲁托斯的的确确是一个正人君子。我不是要推翻布鲁托斯所说的话,我所说的只是我自己所知道的事实……唉,理性啊!你已经遁入了野兽的心中,人们已经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了。原谅我;我的心现在是跟凯撒一起在他的棺木之内,我必须停顿片刻,等它回到我自己的胸腔里。”
  市民们听出来安东尼演说讽刺的语气和真实的含义了。他们也不是一点儿脑子都没有,所以安东尼停顿下来让他们想想。市民们议论道:“我想他的话说得很有道理。”
  “仔细想起来,凯撒是有点死得冤枉。”
  “你们听见他的话吗?他不愿接受王冠;所以他的确一点没有野心。”
  对于普通百姓,理性的力量远不如情感,尤其在讲演这种时间性很强的活动中。安东尼深谙此道;他知道三个理由足够了,再制造个悬念就该用情感来打动听众的心了。他提了一下凯撒昔日的辉煌,又说:“你们大家知道,他们都是正人君子。我不愿干对不起他们的事;我宁愿对不起死人,对不起我自己,对不起你们,却不愿对不起这些正人君子。可是这儿有一张羊皮纸,上面盖着凯撒的印章;那是我在他的卧室里找到的一张遗嘱。只要让民众一听到这张遗嘱上的话——原谅我,我现在还不想把它宣读——他们就会去吻凯撒尸体上的伤口,用手巾去蘸他神圣的血,还会乞讨他一根头发回去作纪念……作为传给后代的一项贵重遗产。”
  市民们自然想听遗嘱,但安东尼故意吊他们的胃口:“你们不能忍耐一些吗?你们不能等待一会儿吗?是我一时失口告诉了你们这件事。我怕我对不起那些用刀子杀死凯撒的正人君子;我怕对不起他们。”
  此时,市民已经被安东尼捏在手心里了,立即喊出他想听到的话:“他们是叛徒,什么正人君子!”但他知道火候还未到,他还要深入人心。他说:“那么你们一定要逼迫我读那遗嘱吗?好,那么你们大家环绕在凯撒尸体的周围,让我给你们看看那写下这遗嘱的人。”于是安东尼走下讲坛,深入群众。他让市民们观看凯撒那被刀剑洞穿的斗篷,说道:“凯歇斯的刀子是从这里穿过的;瞧那狠心的凯歇斯割开了一道多深的裂口;他所深爱的布鲁托斯就从这儿刺了一刀进去,当他拔出那万恶的武器的时候,瞧凯撒的血怎样汩汩不断地跟着它出来,好像急于涌到外面来,想要知道究竟是不是布鲁托斯下这样无情的毒手……这是最无情的一击,因为当尊贵的凯撒看见他行刺的时候,负心,这一柄比叛徒的武器更锋锐的利剑,就一直刺进了他的心脏,那时候他的伟大的心就碎裂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市民们被打动、被激怒了:“啊,伤心的景象!啊,尊贵的凯撒!啊,不幸的日子!啊,叛徒!恶贼!啊,最残忍的惨剧!我们一定要复仇。”    安东尼知道,市民的看法可能会随着政客的如簧之舌轻易转变,他还须进一步煽动他们的激情,他讽刺道:“干这件事的人都是正人君子;唉!我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私人的怨恨,使他们干出这种事来,可是他们都是聪明而正直的,一定有理由可以答复你们。朋友们,我不是来偷取你们的心;我不是一个象布鲁托斯那样能言善辩的人;他们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允许我为凯撒公开说几句话。因为我既没有智慧,又没有口才,又没有本领,我也不会用行动或言语来激动人们的血性;我不过照我心里所想到的说出来;我只是把你们已经知道的事情向你们提醒,给你们看看亲爱的凯撒的伤口,可怜的、无言之口,让它们代替我说话。可是假如我是布鲁托斯,而布鲁托斯是安东尼,那么那个安东尼一定会激起你们的愤怒,让凯撒的每一处伤口里都长出一条舌头来,即使罗马的石块也将要大受感动,奋身而起,与叛徒们抗争了。”     安东尼声称自己不会说话,只是在摆事实。但实际上,他做了最有煽动性、最有说服力的讲演。群情鼎沸了,市民们要暴动,要去烧布鲁托斯的房子,完全忘记了还有遗嘱那么回事。此时,安东尼才打出最后一张王牌,把他编造的遗嘱念给市民们听:“这就是凯撒盖过印的遗嘱。他给每一个罗马市民七十五个德拉克马……而且,他还把台伯河这一边的他的所有的步道、他的私人园亭、他的新辟的花圃,全部赠给你们,永远成为你们世袭的产业,供你们自由散步、游息之用。这样一个凯撒!几时才会有第二个同样的人?”话音一落,这些市民们便行动起来,用焚尸的火烧了叛党的房子,“布鲁托斯和凯歇斯像疯子一样逃出了罗马的城门。”    在演说中,安东尼堪称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那些市民玩弄于掌股之中。我说那遗嘱是他假造的,因为他在剧中根本没有到凯撒卧室里找过东西。他不在刺杀现场,也不可能知道谁是从哪儿刺的。这些无非是他运用逻辑和情感的手段。市民们跑去施暴后,安东尼冷笑道:“让它去玩坏吧。坏招,你已经满地跑了,愿意跑到哪儿,就跑到哪儿去吧!”4 这“坏招”我认为总的来说是指他的演讲,具体则指那假遗嘱。安东尼说他自己不象布鲁托斯那么善于言辞,但他推波助澜、收放自如,把讲演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而且我们若看看英文原著就知道,布鲁托斯的演说是散文体,而安东尼的演说是抑扬格五音步的诗体,节奏铿锵有力,是莎士比亚话剧中最精彩的演说。    莎士比亚描绘的市民显然是一群愚民。这在他其它剧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人们在欣赏这文学美的同时也意识到雄辩可以如何令人智昏理丧,可能起到什么样的煽动作用和暴乱后果。修辞作为有效使用语言的一门学问,虽然仍是人们学习的课程,但是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其危害,尤其是用在政治上。如今rhetorical这个词已经类似于中文的巧言令色。当年我的英语还是半吊子水平时,我曾经称赞一位朋友的讲演极具修辞美,用的就是rhetorical 这个词。惹得人家恼怒,以为我讥讽他的演说华而不实。回想起来,他的演讲,以及我听过的所有国情咨文,其实全都华而不实。人们若不学会批判地阅读、冷静地分析,若不会运用逻辑和清醒的头脑,而热衷听演讲,一味让情感支配理智,是很容易受安东尼这类政客利用的。      注:    1
原文是ethos, logos, pathos, 相当于 credibility, logic, passion. Ethos通常译作可信度或信誉,但不合此文。我译得未必准确,请指教。    2 《裘利斯•凯撒》,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之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3
“自居化外”的原文是so rude,如此野蛮。当时罗马自认为是文明的中心。    4 原文是:Now let it work. Mischief, thou art afoot, / Take thou what course thou wilt! 朱生豪的译文是:“现在让它闹起来吧;一场乱事已经发生,随它怎样发展下去吧!”因对其不满,自译。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东尼 莫德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