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下面是跟腓韧带 上面是什么韧带连接着什么肌肉

问题:  &#xe6
[单选] 对胫腓骨间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两骨上端之间有胫腓关节B . B.两骨体之间有小腿骨间隙C . C.两骨下端之间有胫腓韧带连接D . D.两骨之间的运动很小E . E.胫骨下端与外踝之间有关节
下列关于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说法正确的是() A.附着于股骨内侧髁的内面。
B.附着于髁间隆起的后方。
C.防止胫骨前移。
D.阻止膝关节过度伸展。
E.在伸膝关节时放松。
引起足内翻的肌肉是() A.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B.胫骨前肌和第3腓骨。
C.腓骨长肌和胫骨后肌。
D.肌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
E.胫骨后肌和第3腓骨肌。
下列对下肢筋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耻骨结节外下方3cm处形成隐静脉裂孔。
B.最厚的部分是大腿前面的阔筋膜。
C.在小腿前方形成十字韧带。
D.在腓骨头上、下形成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E.在足部形成的跖腱膜甚薄弱。
单位工程概算是确定单位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是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部分。
按精度从高到低是:施工图预算、概算定额、设计概算、投资估算指标。
对胫腓骨间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c7eb2e385e243d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看图学习 | 踝关节韧带解剖
踝关节韧带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踝关节韧带损伤,又经常是踝关节骨折脱位创伤病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常见的韧带损伤为外踝韧带损伤,在诊断与治疗方面有其特殊性
来源:三维解剖(qm3DBody)
踝关节周围韧带根据其解剖位置可以分成3组:外侧韧带,内侧三角韧带,胫腓联合韧带。
1、外侧副韧带 Th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s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距腓前 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1.1距腓前韧带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距腓前韧带损伤常见,此韧带是限制距骨前脱位及踝关节跖屈的主要结构,此韧带与关节囊相邻,典型表现为上下两层结构(图1、图2)。中间有腓动脉穿支穿出,并和外踝动脉交通。
图1:踝前外侧面观(深层)
图1:踝前外侧面观(深层):1、外踝尖;2、胫骨;3、胫腓前韧带;4、 胫腓前韧带的一支;5、 距腓前韧带上支;6、 距腓前韧带下支 ;7、距骨外侧面;8、距骨颈;9、距骨头;10、跟腓韧带;11、跟距骨间韧带;12、颈韧带;13、距舟韧带;14、舟骨。注:上图显示典型距腓韧带分两支。
距腓前韧带起于外踝前缘(其中央部分距腓骨尖10mm,总宽度为6-10mm),向前内走行,止于距骨体外踝关节面的前面。在中立位,此韧带与踝关节面相平行;在踝关节背伸时向上倾斜;跖屈时向下倾斜。跖屈时上半部分韧带紧张,背伸时,下半部分韧带紧张。
1.2 跟腓韧带 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跟腓韧带也起自外踝前面,起点位于距腓前韧带下方。在踝关节中立位,此韧带斜行向下后止于跟骨外侧面的后方部分。
此韧带被腓骨肌腱覆盖,仅有1cm处韧带外露。
图2:箭头所示,外露部分。跟腓韧带对于距下关节稳定性意义重大。
图3:上图显示跟腓韧带与距跟韧带关节,图中1为跟腓韧带,2为距跟韧带,3为距腓韧带,4为腓骨肌结节
1.3 距腓后韧带 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距腓后韧带起自踝筋膜,位于外踝内侧面,基本平行止于距骨后外侧面。在踝关节跖屈或中立位,该韧带松弛,当背伸位时,此韧带紧张。由于此韧带呈束形,其止点不仅仅是一个特定区域。
图4:踝关节后面观。箭头示 距腓后韧带。13为踝间后韧带,与距腓后韧带起点相同
图5:踝关节后面观。4 距腓后韧带。1为踝间后韧带,2、3为胫腓后韧带。
图6:踝关节后面观。本图主示踝间后韧带及其周围解剖。.
1 腓骨; 2 外踝;3 腓骨肌腱袖; 4 胫骨; 5 胫骨后结节; 6 胫腓后韧带浅层;7 胫腓后韧带深层/横韧带; 8 骨间膜; 9 距腓后韧带;10 距骨外侧突;11 屈踇长肌腱袖;12 屈踇长肌腱支持带 ; 13 跟腓韧带;14 距下关节; 15 屈趾长肌腱;16 胫后肌腱;17 踝间后韧带 : A 胫骨止点 . B 距骨外侧突止点. C 内踝后支持带止点.D 距骨关节囊止点
图7:踝前外侧面观(浅层)
1、前距腓韧带;2、胫腓前韧带;3、跟腓韧带;4、 伸肌上支持带;5、伸肌下支持带;6、第3腓骨肌腱;7、伸趾长肌肌腱;8、腓骨肌上支持带;9、腓骨肌下支持带;10、腓骨短肌肌腱;11、腓骨长肌肌腱;12、伸趾短肌肌肉。
图8:踝前外侧面观(深层)
1、外踝尖;2、胫骨(箭头所示胫前结节);3、胫腓前韧带;4、 胫腓前韧带的一支;5、小腿骨间膜;6、腓动脉穿出处;7、距骨;8、上距腓韧带;9、 跟腓韧带;10、距跟韧带;11、伸肌下支持带;12、舟距韧带;13、分叉韧带;14、箭头是腓骨肌腱沟;15、腓骨长肌肌腱;16、腓骨短肌腱;17、跟腱。
投稿邮箱:yxjguke@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huanbala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及神经支配》
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及神经支配日期:
下肢的骨:(62块)包括:髋骨、股骨、腓骨、胫骨、髌骨、跗骨、跖骨、趾骨跗骨(7块):跟骨、距骨、骰骨、足舟骨、内、中、外侧楔骨。跖骨(5块)、趾骨(14块)。 髋骨:髋骨由坐骨、耻骨、髂骨组成 髂结节是骨髓穿刺的部位。 股骨: 内上髁的上方有收肌结节为收肌腱的附着处。 股骨的颈体夹角称为颈干角,角度为120~130度 髌骨、胫骨、腓骨: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趾骨 下肢的骨连接:骨盆 :由两侧的髋骨和脊柱的骶、尾骨组成。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线。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 骶髂关节:由髋骨和骶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的韧带:骶髂前、后韧带 ,骶髂骨间韧带。 髋骨与脊柱间连结:髂腰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耻骨联合:耻骨上韧带 、耻骨梳韧带 、耻骨弓状韧带 固有韧带:闭孔膜 骶尾前、后韧带 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和股骨头构成。髋关节的韧带:髂股韧带 、耻股韧带、坐股韧带、股骨头韧带 、轮匝带、髋臼横韧带。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的内外髁和髌骨构成 膝关节的韧带:分为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囊外韧带: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髌韧带、腘斜韧带、膝横韧带囊内韧带: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内侧半月板(C形)和外侧半月板(O形) 足关节:距小腿关节(踝关节):由胫骨和腓骨下端与距骨滑车构成 踝关节韧带: 内侧:三角韧带外侧:跟腓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 后部:跟腱 跗骨间韧带:距跟舟韧带 、跟舟足底韧带、足底长韧带、跟骰韧带、跟骰足底韧带、跟骰背侧韧带、骰舟背侧韧带、跗跖背侧韧带、跖骨间韧带、分歧韧带 。 下肢的肌肉:
下肢的血管:髂外动脉:髂外动脉沿腰大肌内侧缘下行,穿血管腔隙至股部。 髂外动脉的分支:近腹股沟韧带。腹壁下动脉:进入腹直肌鞘,与腹壁上动脉吻合。营养腹直肌 旋髂深动脉:分布于髂嵴及髂腰肌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的投影:自脐左下方2cm处至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 间的连线,此线的上1/3段为髂总动脉的投影;下2/3段为髂外动脉的投影。上、中1/3交界处即为骼内动脉的起点。股动脉:是股三角内的中心结构,有四大分支。向前发出三条动脉即: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和阴部外动脉。向后发出股深动脉 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易名腘动脉。股三角: 位于股前部上1/3,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长收肌围成。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从外向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及其分支,还有股管 收肌管:又称Hunter管。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缝匠肌深面,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由股内侧肌、缝匠肌、长收肌和大收肌围成。是一断面呈三角形,长15~17㎝的管状间隙。前壁为张于股内侧肌与大收肌间的收肌腱板,浅面覆以缝匠肌,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上口与股三角尖相通,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腘窝上角。所以收肌管又称股腘管。股三角或腘窝的炎症可借此互相蔓延。收肌管内的结构,前为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和隐神经,中为股动脉,后为股静脉以及淋巴管和疏松结缔组织。进入收肌管者为:股动脉、股静脉和隐神经;通过收肌管者为:股动脉和股静脉;途中穿出收肌管壁者为:隐神经和膝降动脉。股动脉的体表投影:在大腿稍屈和外展外旋位置时,由腹股沟中点到内收肌结节绘一直线,该线的上2/3是股动脉的表面投影线。股动脉的分支:(1)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及阴部外动脉等三条浅动脉 (2)股深动脉是股动脉最粗大的分支,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3-5厘米处发自股动脉的后外侧壁。先在股动脉的外侧,以后行于股动脉和股静脉的深面,至长收肌后方继续下行,终于大腿的下1/3(图4-7),其主要分支有:ⅰ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femoral circumflex artery发自股深动脉根部的外侧壁,在缝匠肌与股直肌深面行向外侧,分为升、降两支。升支经阔筋膜张肌深面上行,营养髋关节和邻近诸肌。降支沿股外侧肌下行,营养邻近诸肌。ⅱ旋股内侧动脉medialfemoral circumflex artery起于股深动脉根部的内侧壁,行向后内,在耻骨肌与髂腰肌之间进入深部,绕行股骨颈内侧至颈内侧到达臀部,营养髋关节及邻近诸肌。 ⅲ穿动脉多为3条,自下而上依次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穿动脉、它们分别于短收肌上方、前方和下方起于股深动脉,贴近股骨内侧向后穿大收肌至股后部,营养股后群肌。股深动脉的终支若在长收肌下方穿大收肌至股后部,则称为第四穿动脉。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腓骨前韧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