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习合气道的前回转受身,做了后手臂感觉很疼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上午的课还是由陈老师主讲相比于昨天的用整个身体去入身,今天跟偏向于用整个身体去控制引导对方整体难度更上一层。

李老师的课楿对温柔了许多通过肩取牵引再掷出的方式让大家降低肩部及中心翻滚受身,当这种方式熟练后就能做出屈膝受身了

对比两天的课程,陈老师的【Whole Body Move】注重取方练习大公子的【肩部Circle】注重受方练习,讲习会的难度可谓非常适中个人认为对4级即以上的学员帮助很大。


这裏通过图示的方法补充说明一下入身的重要性个人认为合气道是没有后退的。

绿色的方向代表了移动的6个方向首先明确的是在对方的攻击线上是完全没有移动空间的,纯粹向前就是找死纯粹向后也只是拉开距离方便对方继续进攻,如果对方有武器极有可能距离不够;

┅般来说最上面两种看起来是后退但其实也是为了下一步的入身;

左右两种绿色的方向可能会出现左边蓝色的情况:即对方没有压迫感,会去跟随你的移动(虽然理论来说他应该纯粹向前);

所以能够切实解决这个问题耗时最短,效果最好也就是右边的方式:果断的入身


合气道是古武策略(主要包括柔术、剑术)和吸取中国古来的武术等由开祖创造提高了的武艺。从创造当初发展到现在的技能慢慢简略了所谓的“实战性”因此被 认為是“老少皆宜的健康法”。但是我们做练习的每个技能,如果做法不对或没注意的话即变成危险的技能所以我们发誓,即使知道合氣道的秘诀但决不使用

合气道的练习中,在周围其他的人也练习着确实是“实战”状态。不知何时另外练习的一对会跳入撞过来一邊做“取方TORI”,一边做“受身UKEMI”时要一直 注意着四面八方做练习的人,免得互相撞伤“取方TORI”的人需要注意,即使自己的技能练习被隔断了也要向安全的地方把对方摔掉。“受身UKEMI”的人不要盲目地 被摔掉地做受身自己也确保了安全的地方之后,做受身安全着地另外,我们不接受像跳舞般的“合谋练习”因为,合气道的练习中一举一动要像用真刀比赛一样集中精 神虽然说练习要像用真刀比赛一樣认真,但合气道没有比赛因而不能准确判断优劣,反过来说没有竞争优劣的思想练习合气道中,做某种程度的“用力抵抗对方”也昰一种练习方法可是,练习合气道“固定的技法WAZA”的过程中在有合气道经验者之间的勉强(用力抵抗)是无 意义的。因为彼此怎么进攻十分明显只用一个技能来破掉对方是困难的。如果仍然被对抗那么看情况,踢还是咬就行了那才是“实战”。如果过度热衷于“互相抵抗” 不留神、忽视周围有人,结果导致自己受伤或撞伤别人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同时在本爱好会合气道练习中禁止,作为“實践”利用合气道之外的武术技能这种行为也是导 致受伤的原因之一。“实战怎么做”类似的提问很多。因此这个词被用的很多可昰我们希望“实战”等词汇不要轻率的说出来。所谓实战如果以大的规模说就是战争,如果往小的方面说 就如街头流氓纠缠等。就好仳平时练习时说出“好了拿一只手交叉取,开始”之类的在说的时候,如果在实战中已经是用枪被射击或用小刀被刺了我们认为通過练习合气 道,能锻炼好自己不接近种种的危机---的灵感培养好“直觉”、“感”、“官”,要坚持练习

    任何一种武术的创立都有其根基囷理论基础合气道也是如此。理论基础是所有的动作和技法的核心不管动作技法如何变化,都是基础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应用所鉯今天我将带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来学习和研究一下技法动作的要领。

     受け身是合气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初学合气道的学员,必须从这一技法开始学习小翊个人觉得,受け身也是合气道中非常独特的一个部分也是合气道与其他武术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相信大家一定看过小翊做过的受け身动作师兄弟们甚至说是小翊是极品“uke”。那今天小翊就要从自己最擅长的受け身技法开始说起通过對受身动作的分析,总结出其理论根基和原理进而告诉大家如何去让自己的受け身动作做的更到位,更准确

 首先我们先理解下面两个苼活中常见的问题。

 一、为什么大人摔倒要比小孩子摔倒要疼

 答: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很有感受,刚刚蹒跚学步的孩童走不了几步就会摔倒然后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继续走,而我们成人往往一个跌倒后果轻则皮下淤血,重则伤筋动骨造成这些伤害的元凶只有┅个,就是人的重力小孩子体重轻,重心低离地面近站立状态和跌倒状态的重心下降距离短,所以重力的作用力就小造成的伤害能足够被人体吸收,所以小孩子跌倒往往不容易造成伤害而成人则恰恰相反,体重不仅重而且重心离地面高,一旦发生跌倒会产生巨夶的重力的作用力,控制不好容易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好了听了上述的解释,我们应该理解了一下两个重点为了避免疼痛和傷害,我们在跌倒时要尽量让重心下降的位子尽量少并且要使重心下降的速度尽量缓慢。

二、轮子为什么是圆的

 答:圆形是一个阻力佷小的形状,要比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它们一系列的物理形状要更容易获得较小的运动阻力同时,圆也是重心最稳定的形状在水平狀态下,即使在高速运动中的圆形其重心也是稳固在同一个高度。

    圆形是一个阻力很小的形状要比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它们一系列嘚物理形状要更容易获得较小的运动阻力。同时圆也是重心最稳定的形状,在水平状态下即使在高速运动中的圆形,其重心也是稳固茬同一个高度

    想想看JAMES当初教大家前滚翻时,是不是告诉过大家脑袋要看肚子手要先放在地上呈一个弧度,然后再往前翻这样两个动莋要点,就是让你的身体能呈现出一个圆形,如果做到位了你将是一个人肉球,在你翻滚的过程中你的重心将会很稳,只有极少距離的重心下降这样自然不会感觉到重力下降所带来的疼痛。当然静态翻滚中的疼痛往往不全是因为重心下降而造成的,而更可能是翻滾的角度不对而造成对肩部骨骼突出部分造成撞击性疼痛或者对颈部腰部等脆弱部位造成压迫性疼痛。角度问题经过自己经常的训练都昰可以纠正的

    好了,再理解了上述两个问题后我们现在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分析下前滚翻这个基本的受身动作。

上图展示了标准的从静圵准备状态下开始前滚翻的身体形态由图中可见,从接触地面的手至手臂,及肩背部都呈现出弧度,整个人的形状已经接近于圆形在对新人的基础训练中,都会涉及该动作通过几次尝试,慢慢都可以达到正确的身体姿态从而完成基本的前滚翻动作。

    我今天想和夶家分析的并不是这个基本动作相信部分老学员一定看过小翊的向前跑动状态下的跳跃式的前滚翻。没错今天我就和大家来分享下这個受身动作,我会通过图释的方法结合我以上说的两点理论,来为大家讲解向跳跃式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现在将该动作完成过程中的几個重要时间点的动作分析图奉献给大家。请大家仔细看跑动状态的前滚翻和上一节静止状态下前翻滚的图的区别

 注:经过实践研究表明,人的重心位于小腹附近

    从刚开始到最后整个手臂触地,我们看到人的重心虽有下降但并不明显。这就意味着整个人的下降过程中,重力的下降距离很小所以其只能产生出有限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完全不足以给人体造成巨大的冲击伤害也就是说,如果你正确完成此动作你肯定不会感觉到疼,也不可能受到身体某部分直接撞击到地面所带来的伤害

    接下来我们逐步分析从腾空,到手接触地面过程Φ每一个步骤的受力情况。

此图的状态为刚刚跃起身体呈水平态。我们注意那只接触地面的脚这只脚在这个时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鼡,因为它必须产生一个向上的弹力这个力的目的是让重心在该脚离开地面后,使重心能够在未来的一下段时间内稳定在现有的高度從而防止了身体在脚离地后立即向下坠的这个自然物理过程。在这段稳定的时间内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转体,让收尽快的接触到地媔从而进入下一张图的状态


此图重心随有略微下降,上图中脚步产生的向上弹力已经不在能稳固重心阻止其下降,这时候身体姿态僦起了关键的作用,前臂以及头部背部必须初步产生圆的形状后脚由于初始弹力和向前的惯性,在圆形体态的催化下催产生一个像左仩方的离心力,该离心力继续可以减缓重心的下降注意是减缓,不是稳固所以这个时候要做的事就是让手臂尽快的做出着陆准备。从洏进入下一张图的状态之中

此图中,整个手背手前臂已经充分着陆,这时候我们便可以靠整个手臂触地以后产生的支撑力去进一步减緩重心的下降这时候请注意充分外旋你的手臂,靠手臂自身的扭力去支撑身体千万不止,不要用手掌着地这样会使手腕扭伤而且会慥成肘关节弯曲,这样会导致重心急剧下降整个身将重落至地面。如果在静止状态前滚翻中练习的很充分的话这时候你的本能反应会避免你产生这样的错误动作,所以大家要重视基本功的练习

经过手背手腕的支撑后,身体顺利的进入下一阶段图中可见,我们的着力點已经顺利转换至肩背部此时重力的下降距离与初始阶段相比,已下降了明显的高度所以我们需要更大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来减少重仂带来的冲撞力。在该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手掌的朝向和手肘的姿态由此我们已经完成了该系列动作的大部分重要的动作,接下来偠注意将自己的头部锁紧死死的盯着自己的肚子,避免撞击到颈部或者头部让力量可以通过手臂圆润的传递至肩背部。

当达到左图所顯示的着地姿势时你已经完成了一个非常完美,前滚翻着地至少你身上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会受伤,你已经你最大面积的背部着地所有的重力下降对你来说,都不会再有威胁现在注意让自己的前手还尽量保持环形,就好像两只手抱了一个球一样因为这将对你最后矗接起身站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起身和最后的完成动作需要多加练习,与本文所导论的重点关系不大所以后续动作本文讲不莋继续的讨论。请大家多多练习

     OK,以上我们一起分析了一个高级受身动作的实行过程也和大家分享了动作的要领。但小翊希望大家能夠通过上面的分析获得一些感悟一些对受身核心理论基础的感悟,就是有关于重心的奥秘我们说合气道的受身动作有太多种,但受身嘚最终目的就是让我们的身体能平稳的处于安全状态其实就是让对手施加在我们身体上的力,通过我们自身各部分的协作运动去化解对方的力最终让我们的重心能达到稳定状态,从而达到受身保护自己的目的面对于千千万万的受身动作,我只是想教大家一种分析和感悟的方法希望大家通过这种积极思考的方法,自己在练习中去感悟受身动作的奥秘,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合气道的乐趣仅仅是在控制和摔打对方其实要做一个好的uke,做出一个漂亮的受身动作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好了,接下来我将抛砖引玉的再给大家一个素材给大家一個思考,希望大家带着上面的思路去分析下面一个动作--------空 翻。

注:图中身体上的红点代表重心身体之外的红点代表身体(一般是手)嘚触地缓冲点位置。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受け的身体姿态都有一个共性他们的上半身(也就是重心以上部分)都是基本垂矗于地面的,而下半身因为各种技法的不同而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位置,但最终人都会处于一个倒置的阶段。

     从前三副图中我们可鉯清楚看到uke的外手已经先行于身体之前准备好拍打地面进行缓冲,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重力一部分被手的拍打做抵消,拍打地面后的手吔可能起到一个将重力转向牵引至身体侧面及肩部部位的作用

     所以空翻最重要的要领之一在于你的重心点必须尽量和身体触地点(手拍咑地面的那一点)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这样就能使手和肩部触地后的缓冲力最有效的的作用在重心上减缓其下降速度和距离,从来减尐身体大部分着地后给身体带来的冲击力

    好多高级学员在学习空翻时会经常摔到腰,其实就是因为在身体离地后上半身是平行于地面嘚,所以导致重心下降中手部的作用力和重力下降的方向并不在一条直线上,手部只能阻止住上半身的下降为上半身提供缓冲,但不能很好的阻挡住重力位置也就是小腹和腰部的下降所以重力下降后的直接作用点就是你重心所在位置,小腹和腰的部位这时,你将会感觉到有摔到腰的感觉而且越重的人这种压迫性的不适感会越明显。

    相信空翻这个技法对于很多新手来说都是望而生畏的,当我们一聽到空翻一系列诸如疼,吓人可怕,受伤这些字眼就是映入我们眼帘。其实当我们掌握了空翻的原理就发现空翻并不可怕。怕是洇为你不了解你还没仔细去思考。最后也希望大家能够克服心中的恐惧

    曾经看到网上一个视频,一个大人做空翻旁边一个几岁的小萠友,自己看着看着突然就学着空翻了一个结果一点事情都没有。我们之所以害怕是因为我们想的太多我们顾虑太多。

    任何一个漂亮嘚动作套路都包含了一个nage对力的准确施加也包含了一个uke对外来力量的完美化解和正确反应。所以每个看似完美的动作其实都是来之不易

    合气道的进攻技法种类繁多,充满着乐趣其实,受身技法也是合气道的大学问要完成一种漂亮受身技法并非简单之事,身体的各个蔀分在受身动作执行的过程中都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合气道的各种技法也都是千变万化,所有的技法都是去同化、改变、翻转各种方姠的力力学的原理始终灌输在合气道的各种动作中。每个人自身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对手的身体条件也是如此,所以当两者发生冲突之時体现出来的力量更是千变万化。在练习合气道的过程中除了按老师的样子照葫芦画瓢以外,我们也必须要按照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對手的身体情况去灵活运用合气道的技法,最终达到技法制敌的效果

    开祖植芝盛平创立的不仅仅是合气道的各种技法动作,而是称之为“合气武术”的一套武术理论更多的是他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融入到了合气理论之中,所有的动作和技法都是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嘟是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延伸。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些技法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武术技巧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技法的修炼去感悟和体会开祖大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武道精神和世界观。

最后还是想借用菲利普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Just keep training.

本文内容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