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孤独打篮球图片和你打球,然后打不过你,就进行人身攻击!

快进来讨论一下浅黄色地板配什么颜色墙?来自: 舒州使者 日分享至 :
浅黄色地板配什么颜色墙 欧式风格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帖子相关文章---快进来讨论一下浅黄色地板配什么颜色墙?&p&先几句话简单概括结论:现有科学证据和技术手段似乎暂时无法支持“黑人智力水平较低”这一命题。对于人种分类、人种差异、人脑和智力的研究仍然比较初步,有许多未达成共识的部分。希望大家不要给科研人员贴上“政治正确”或“种族主义”的标签,而是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空间,对学界已有共识的结论加以科普,对尚有争议的结论保持谨慎怀疑。&/p&&p&------------------------------------------------------------------------------------------------------------
&/p&&p&声明:未经作者授权,本文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对侵权行为本人保留民事诉讼的权利。&/p&&br&&p&日起,我对本回答开始第50+次修改,第2次大幅度格式重排和内容调整。希望一周内能完工。&/p&&br&&p&本次修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p&&p&1.
重排格式,让文章调理更清晰。&/p&&p&2.
对之前不同时期的版本进行统一,减少歧义。&/p&&p&3.
回应一些常见质疑。&/p&&p&4.
修正错误和不严谨的表达。&/p&&br&&p&本文的最主要目的不在于得出任何确定的结论,而是展示在相关问题上的多种可能性,学界的一些争论和疑问,同时营造一个更科学、更开放、更有效率的讨论氛围。许多类似话题的讨论往往没有任何清楚的定义,没有合适的背景,大家鸡同鸭讲,效率很低。&/p&&br&&p&本文希望帮助大家思考“黑人智商低”及相关命题到底是在说什么?这些命题的论据是否站得住脚?是否有反面论据?&/p&&br&&p&要支持“黑人智力水平低”这个命题,我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p&&p&1.
给出“黑人”的合理、客观、科学定义:哪些人是“黑人”,他们为什么被划为同一人种,他们跟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黑人”是同一群人吗?&/p&&p&2.
证明“黑人”和其他人种在智力上有差异。当然,首先也需要定义好“智力”这个概念。&/p&&p&3.
证明这些差异是有明确优劣之分的,且黑人属于劣势。&/p&&br&&p&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黑人身体素质好”这样的命题。只证明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环节虽然也有意义,值得科普,但并不能得出最终“黑人智力水平低”这一结论。&/p&&br&&p&本文涉及基因学、演化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众多领域。我在其中大多数领域并非专家,只是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初始的视角和材料,最终由大家自己做出判断。有出错的地方欢迎指正(可私信)。贴吧上流传着一篇反驳本文部分内容的文章,虽然对本文有一些断章取义和误解的地方,但至少也有些内容。由于文章的一些作者和传播者有反复对我进行人身攻击、骚扰和侵权行为的嫌疑,所以出于利益冲突我不可能对这篇文章做出非常客观的评价,但大家可以自己判断:&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解决分子人类学掩饰人种基因差异&i class=&icon-external&&&/i&&/a&&/p&&p&在这里提醒两类人可以不用继续往下看了:1. 持“所有证明种族差异的研究都被禁止发表了”之类阴谋论的;2. 认为我是外国反华势力派来的间谍,妄图通过黑人移民从内部瓦解中华民族的。不好意思,以上两点我是永远无法证伪的。如果你这么相信,谁也无法改变你的想法。&/p&&p&---------------------------------------------------------------------------------------------------------------&/p&&p&&b&我的这个回答没有想证明&黑人智力水平低&这个命题是错的,也没有想证明“黑人智商和其他种族相同/相近”这个命题是对的&/b&,只是想说明:&br&&/p&&ol&&li&支持&黑人智力水平低&这个命题的论据有一些逻辑上和数据上的漏洞,所以命题是否成立存疑。&/li&&li&“黑人智力水平和其他种族相同/相近”这个命题也有一些论据可以进行支持(但并非证明)。&/li&&li&对不同“种族”的“智力”进行讨论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进行很好定义的话题,从中推导出的结论很难说有太大意义。学术界对“种族”和“智力”的定义已经在不断的辩论中修改出许多版本了,至今未有定论,且这些定义往往与大部分人生活中用到的“种族”和“智商”的概念有较大偏差。粗暴地说句“黑人就是智商低”,简直是对近百年来相关领域的科学进步和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极大侮辱。&/li&&li&各位相信种族间有智力差异的人,我的部分讨论其实算是在帮你们指明一条如何科学地证明这个差异的途径,否则如果大家连定义和方法都没搞清楚就辩论,不管结果怎么样都没什么意义啊。你要是能科学地得出结论,欢迎科普。&/li&&/ol&&br&&br&&b&&u&1. 我们平时所说的“种族”在生物学上没有实际意义&/u&&/b&&br&&b&1.1 Quora上一些反对生物学种族主义的证据&/b&&br&&b&
1.2 所有族裔和个体都是混血&br&
1.3 从分子人类学角度看人类族裔&/b&&br&&b&1.4 基因表达&br&&/b&&br&&b&1.5 “种族”更值得讨论的是其社会、历史、文化意义&/b&&br&&br&&b&&u&2. 一个关于不同族裔平均智商的视频&/u&&/b&&br&&br&&b&&u&3. 关于“智商”:一个在学术界还远未达成共识却已被过度大众化和娱乐化的概念&/u&&/b&&br&&br&&b&&u&4. 反驳视频中的论点和论据&/u&&/b&&br&&b&
4.1 关于非洲为什么没发明出轮子&/b&&br&&b&
4.2 关于“非洲没发明出文字、日历、建筑物、机械”&/b&&br&&b&
4.3 关于为什么被殖民最多的国家现在反而好&/b&&br&&b&
4.4 关于高收入家庭黑人成绩不如低收入白人:&/b&&br&&b&
4.5 关于每个学区黑人白人成绩差:&/b&&br&&b&
4.6 关于Lahn的研究:&/b&&br&&b&
4.7 关于脑容量和IQ相关性那张图&/b&&br&&b&
4.8 关于Scarr & Weinberg的Transracial Adoption Study&br&&/b&&b&
4.9 关于最后那张两个分布曲线的&/b&&br&&br&&b&&u&5. 一些结语&/u&&/b&&br&&b&
5.1 拿种族、性别分类是人类非常原始的本能和冲动,但不一定有正当性和客观必然性&/b&&br&&b&
5.2 不要把游戏、小说、影视作品里虚构的世界观体系粗暴地代入现实&/b&&br&&b&
5.3 差异、不平等和态度&/b&&br&&b&
5.4 关于群体和个人&/b&&br&&b&
5.5 永远的不平等&/b&&br&&b&
5.6 关于Racial profiling&/b&&br&&br&&b&&u&6. 评论中的讨论&/u&&/b&&br&&b&6.1 关于黑人的“身体优势”&/b&&br&&b&6.2 关于政治正确&/b&&br&&b&6.3 有人质疑黑人自己也根据种族站队&/b&&br&&b&6.4 关于种族自身的特性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处境&br&6.5 关于“证明黑人智商低的研究都被删除和禁止发表了”&br&6.6 亲身经历vs.研究数据&/b&&br&&b&6.7 关于科学研究的“绕来绕去”&br&6.8 控制变量真的可行吗?那GDP,CPI等数据不控制变量不就没意义了吗?&/b&&br&-----------------------------------------------------------------------------------------------------------&br&&br&&br&这个问题似乎又是跳过“是不是?”,就问“为什么?”
我们来看看“黑人脑子笨”是否成立。(其实黑人“体形美、性能力强、节奏感好”这样的论断其实也是有问题的,但本文不进行过多探讨)&br&&br&&br&&b&&u&1. &/u&&/b&&b&&u&我们平时所说的“种族”在生物学上没有实际意义&/u&&/b&&br&&br&对,“种族”只是一个社会、文化、政治、历史概念。在生物学上,人类很可能根本没有“种族”,只有“梯度变异”(不确定中文叫啥)。&br&&br&研究“种族差异”有两种不同的逻辑:一种是根据差异定义种族(比如肤色、体能、智力),一种是根据现有种族(黑白黄之类的)分类然后寻找差异。两种研究逻辑都有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种要解决的一个的问题是差异达到什么程度能够称为不同的种族,以及如果不同方面的差异不同,比如按肤色可以把人类分成ABC三类,但按体能却可以把人类分成与ABC并不重合的DEFG四类,那到底应该按照哪一个方面划分?第二种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最常用的种族分类(肤色)不一定是最合理的,另一种种族分类也许更适合研究某个问题,那是否要换?比如你把植物按照颜色分类,也许不同颜色的植物的确在某些方面会有差异,但显然这么分类远不如生物分类学(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等)的定义合理和严谨。不先仔细思考这些问题的话很难得出有意义的答案。&br&&br&&b&&u&1.1 Quora上一些反对生物学种族主义的证据&/u&&/b&&br&&br&上一篇Quora的 &a href=&///?target=http%3A///What-scientific-evidence-is-there-to-disprove-biological-racism%23step%3D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at scientific evidence is there to disprove biological racism?&i class=&icon-external&&&/i&&/a& 答案中引用了至少二三十篇论文,数据控考据控准备好纸巾。&br&&br&不过这不是我的专业,所以不多说,只简单概括一下链接里的答案:&br&&ul&&li&“种族”的非连续类别性和人类基因差异的连续性从本质上是矛盾的。把人类强行分成几个种族没有意义。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远小于其他物种内部的基因差异,但人类却偏偏执着于无限放大这些细微的差异。&br&&/li&&li&大多数试图证明种族主义正确性的研究都很不严谨,至今未能提出什么令人信服的证据。文章对一些比较有名和典型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纠错。&br&&/li&&/ul&知乎上也有一个相关的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种族主义是错误的?&/a&,比较简练,但意思差不多。&br&&br&&b&&u&1.2 所有族裔和个体都是混血&/u&&/b&&br&&br&再上一篇知乎答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国外都有那些族群是古代中国人的后裔?&/a&从答案可见,这个星球上几乎所有人和所有族裔都是混血混得一塌糊涂。&br&&br&&b&&u&比如各族裔的基因构成其实大致是这样的:&/u&&/b&&br&&img src=&/d11cf5f2b20bdd8f6d421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d11cf5f2b20bdd8f6d421_r.jpg&&&br&&b&&u&而世界地图差不多会是这样的:&/u&&/b&&br&&img src=&/dcc0a2e22f0bb1cad50218_b.jpg&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dcc0a2e22f0bb1cad50218_r.jpg&&&b&但其实这些示意图也只是很粗糙的,虽然直观但不严谨。因为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东亚基因”或“阿拉伯基因”,所有的基因在所有的人群中都是有一定的出现概率的,只不过有些基因在一些人群中出现几率更高,或某个人群出现某些基因的概率较高。所以基本不存在某个基因定义了某个种族或某个种族由某个基因定义的情况。&/b&&br&&br&&br&&b&更严谨一些的图大概会长成下面这样。这还只是Y染色体的一个单倍群的图,要是把所有单倍群和所有染色体都考虑进来,那整个人类几乎就是一锅粥。&/b&&br&&br&&br&&img src=&/f95fb0a4bda00a74a97d9c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f95fb0a4bda00a74a97d9c_r.jpg&&&br&&br&&b&控制肤色的基因只在某个染色体上,一个黄皮肤的人有可能有着跟大多数黑人比较接近的基因,想用肤色来概括一个人或者一个族群的特征和性状,实在是。。。&/b&&br&&br&肤色的欺骗性也造就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打脸事件:一个白人种族至上主义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血统纯正”,接受了检验,结果发现自己有一小半黑人血统,在一个电视节目上被当众打脸,真是莫大的讽刺……&br&&b&&a href=&///?target=http%3A///read/a-white-supremacist-finds-out-hes-black-twi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White Supremacist Discovered He's Part Black on a Talk Show&i class=&icon-external&&&/i&&/a&&/b&&br&&br&&b&&u&1.3 从分子人类学角度看人类族裔&/u&&/b&&br&&br&关于更多分子人类学的知识,请关注polihedron的博客:&a href=&///?target=http%3A//.cn/s/articlelist__3_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人類學雜記_polyhedron_新浪博客&i class=&icon-external&&&/i&&/a&。同时也推荐大家看一下他的这个科普视频:&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TcwNzU1NzE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人類學、族群、姓氏和Y染色體&i class=&icon-external&&&/i&&/a&。提炼视频结论中与本文相关的几个要点:&br&&br&&ul&&li&Y染色体不能用于个人或家族的族裔分类,因为每个民族的混血都是非常多而复杂的,且每个民族的各单倍群比例(之前那些饼状图)都只是概率而已。族裔不仅是靠血缘,还靠文化来维系的。不能说Y染色体测出个O3就说是汉族,也不能说测出个C就说是蒙古族。&br&&/li&&li&人体基因组DNA总共有30亿碱基对,而Y染色体上只有6000万,且其中有大量垃圾序列,真正有用的只有1000万左右。目前看来,Y染色体上除了带有男性生育方面的部分基因外,我们不确定Y染色体上带有任何决定形状的信息。研究Y染色体仅仅是因为它比较方便研究罢了(父系单传,容易识别个体间血缘关系),所以就算通过Y染色体知道了某两个个体或两个族群之间的遗传距离较短/较远,也不能由此推断出他们的肤色、相貌、体质、智商等性状的差异较小或较大。&br&&/li&&li&Y染色体所能得出的只是父系祖先,而这仅仅是你2^n祖先中的一个。你其他的2^n-1个祖先也都把基因传给了你。&br&&/li&&li&分子人类学不能替代文化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等。他们只能互相促进和印证。&br&&/li&&/ul&&br&所以,从生物学角度提“黑人”“白人”这些概念本来出发点就有问题,没有多大意义。&br&&br&&b&&u&1.4 基因表达(有专业事实错误请指出):&/u&&/b&&br&&br&既然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在许多情况下无法证明不同种族在基因上的差异,一些人就希望从基因表达的角度来证明种族差异。下面的某个回答和一些评论就主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并认为我是故意忽视基因表达。但有意思的是,我也一直想从基因表达的角度来支持我的观点,只是没时间写。&br&&br&先说下基因表达是什么。&br&&br&生物的“遗传表达”其实分两部分:遗传和表达。前者是基因型,后者是表现型。基因型简单来说就是基因本身。但不是所有的基因都会被表达出来,相同基因型的个体最后的表现型往往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基因,在一些个体上得到了表达,而在另一些个体上没有被表达。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同卵双胞胎也会有不同的地方。具体点说,比如两个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BCDEF,也就是都有表达这6个基因的潜力,但一般来说这6个基因不会被全部表达,比如在小王身上表达了ABCF,而在小李身上表达了BCDE,于是这两人的长相、能力、身体素质、智力等都有可能表现出一些差异。&br&&br&也就是说,基因本身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没这个基因那肯定表达不了,但这些基因却被一系列的“开关”控制着,这些“开关”决定某个基因在哪些个体上表达、什么时候和在什么环境下表达。而研究这些“开关”的学科就叫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这是遗传学比较年轻的一个方向,最近二三十年才比较迅速发展起来,被认为潜力极大,比如研究何种情况下某些“致病基因”会被激活和是否可以把激活的基因重新关闭。但因为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对表观遗传学的理解还非常初级,许多的机理还完全不清楚。&br&&br&好了,回到种族差异问题。一些人认为,虽然不同种族的人类99.9%的基因都相同(这其实是他们给的数据,但我不清楚出处),但不同人种的基因表达非常不同,也就是说黑人和其他人种虽然基因也许非常相似,但最终表达出来的结果相差很多(比如黑人有“聪明”的基因,但表达不出来,于是就表现出智商低)。这不是不可能,但我觉得这样想有些过于简单了。&br&&br&我想问的是:是什么决定了不同种族/人群的基因表达不同?这里最重要的辩论就是:&b&1. 控制基因表达的因素是否是纯生理的(不受环境影响),2. 控制基因表达的机制是否能通过遗传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稳定地进行积累。&/b&之前提到的那些人的结论只有在1和2都为肯定的前提下才可能成立,但如果是这样,epigenetics感觉就变成了另一种基因,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br&&br&现在比较被接受的理论是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营养、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压力等等。但这恰好能支持我的观点:种族差异的基础更多的是环境和社会的,黑人相对较为恶劣的社会环境导致他们的基因表达不同:营养不良、买不起健康食品、医疗和医保的缺乏、更多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孕妇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对胎儿发育的影响、较差的幼年教育、较差的基础设施、更多的环境污染等影响了他们的基因表达。也就是说,如果黑人能够拥有和白人黄种人一样的环境和条件,他们的基因表达也可能会跟白人黄种人很相像。也就是说,贫穷和不平等不仅在经济社会层面有影响,甚至还可以在基因表达的层面上造成差异。把两个同卵双胞胎放到两个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过几年你就可能发现他们不仅在行为、思想、价值观上不同,甚至连他们表达的基因都不同。也就进一步支持了我所说的“是不平等导致了差异,而不是差异导致了不平等”。所以说,表观遗传学有一部分研究的其实是个体和环境间的互动,先天和后天的互动。生理和环境/社会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体系,而是互相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br&&br&当然很多相关领域的问题现在都还没定论,我们应该更谨慎地下结论。&br&&br&欢迎专业人士回答以下问题:&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人类基因的表达受到哪些因素影响?&/a&&br&&br&这里有两个关于表观遗传学的科普视频,但都是YouTube的:&br&&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kp1bZEUgqVI&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kp1bZEUgqVI&/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JTBg6hqeuT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JTBg6hqeuT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u&&b&1.5 “种族”更值得讨论的是其社会、历史、文化意义:&/b&&br&&/u&&br&大家知道社会学里和人口普查时的“种族”是如何定义的吗?是self-identified race/ethnicity(自我认同的种族/族裔),也就是你觉得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我完全可以填自己是黑人或白人,这跟我的基因和肤色没有半点必然联系。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大家填的种族都跟肤色吻合,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属于多个种族,或者明明肤色很浅却坚持自己是黑人或肤色很深但认同自己是白人,有些人根据文化、家庭、宗教、历史原因选择种族,甚至在一生中会改变自己的种族。所以说种族是个文化历史概念,跟生物学没什么关系,强行拿肤色和基因套没有什么意义。在美国,多种族认同的人群是近10-20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类别之一,再过几十年,可能有20%的人都有多种族认同,而基因上的融合更是复杂,没有人会是“纯种”白人或黑人。&br&&br&其实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也能看出为什么“白人”、“黑人”之类的词都是相对于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而言的。中国人大多都认同“白人”“黑人”“黄种人”这样的分类,但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就根本不存在“黄种人”这个词或概念。你对他们说&yellow people&他们一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对他们而言,有Asians(其实这个词更多指的是东亚、东南亚,跟我们理解的亚洲人也不太一样),Indians,Arabs,middle easterners等等,但就是没有“黄种人”这个概念,而他们用的这些词也往往不是互斥的,有很多重合和模糊地带。相对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brown people,也就是各种肤色的混血,光看肤色根本没法归入“黑白黄”。再说远点,你如果去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他们可能就无法理解“黑人”这个词:“黑人”难道不就是人吗?世界上不就是一群像我一样的人和一群跟我不一样的人组成的吗?所以他们会有一套完全不同的认知范式和词汇系统。&b&所以“黑白黄”等等这些粗糙的定义都只是特定地区、社会的人对周围环境和现实进行认知的结果,换一个社会、地理环境,这些词和概念就会变,所以想为这些分类找到生物学基础实在是从第一步就错了。从基因角度对人类分类不是不可能也不是不可以,但绝对不是按照肤色分类。&/b&&br&&br&&b&不过我们暂且考虑一下“种族差异”这个命题吧。以下内容是根据我之前在网上和别人的讨论整理而来。&/b&&br&&b&&br&&u&2. 一个关于不同族裔平均智商的视频&/u&&/b&&br&&br&&b&先说点背景:对方坚定认为黑人生来智商就低,并引用了这个视频作为论据:&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TY3NDA3NDA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不同族裔的平均智商差异&i class=&icon-external&&&/i&&/a&,然后我对这个视频中的证据进行了反驳。建议大家先大致看一下这个视频。&/b&&br&&br&&br&&b&&u&3. 关于“智商”&/u&&/b&&b&&u&:一个在学术界还远未达成共识却已被过度大众化和娱乐化的概念&/u&&/b&&br&&br&IQ是个模糊而片面的指标,只不过因为出现得早而恰好被公众所熟知罢了。在学术研究中,IQ的成绩到底说明了什么很难说,比如40%泛自闭症障碍患者的IQ达到平均甚至高于平均水平,但他们在现实中处理大多数事物的能力非常有限,这究竟如何解读?所以在大多数研究中,用的都是技术更先进定义更严谨的专业测试。比如各类认知能力测试,记忆力测试,任务完成型测试等,而视频中将这些全都忽略了。比如黑人的working memory(认知和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比白人好(Nijenhuis et al., 2004),为什么不比这个呢?就像人们说男人比女生身体素质好,那只是力量和爆发力方面,为什么不比柔韧性、协调能力对身体控制能力、忍受疼痛能力等两性相对平衡甚至女性占优的方面呢?所以说这些所谓的标准测试大都只是social construct,不具备客观性必然性。另外,IQ测试的设计本身也很难说是否对所有社会、文化、语言背景的人都公平,比如美国的SAT就被研究发现更有利于白人答题 &a href=&///?target=http%3A//hepg.org/her/abstract/76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hepg.org/her/abstract/7&/span&&span class=&invisible&&6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关于IQ测试的各种误解和误读请看:&a href=&///?target=http%3A///index.php%3Foption%3Dcom_content%26view%3Darticle%26id%3D52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ace, Intelligence and IQ: Are Blacks Smarter than Whit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YouTube上的科普频道Crash Course Psychology的最近两集讲的就是“智商”这个概念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的历史发展、争议和现状。大家有条件的可以看看,我有空的话来翻译一些。&br&上集:&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9xTz3QjcloI&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9xTz3QjcloI&/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下集:&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75g4d5sF3xI&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75g4d5sF3xI&/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退一步讲,就算比较IQ有意义,且平均来说白人整体IQ高于黑人,那也得考虑环境变量(教育、父母收入学历职业、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孕期营养健康状况等等)。没有控制变量这一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结论都不用看了。&br&&br&再退一步,就算控制所有环境变量后白人IQ还是比黑人略高。那我们会发现种族内部的差异比种族之间的差异明显得多,大部分黑人和大部分白人IQ没有明显差异,但黑人内部和白人内部IQ高低的差距极大,那为什么要纠结于种族间的那一点差异呢?为什么不同样剥夺IQ低于80的白人的平等权利和机会呢?以种族为基础把人分类有意义吗?&br&&br&考虑到很多人看不完文章,我就把下面5.3的内容提上来吧:&br&&br&许多人执迷于种族间那点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的差异。但于此同时,种族内部差异,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制度性差异如此地明显而切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为什么要选择性忽视,把教育、资源、环境、政策造成的差异推给生理差异,不寻找问题的结构性症结,只怪罪于黑人天生笨,并因此得出他们不配进入社会上层,他们现在的境遇是他们活该的结论?这是标准的避重就轻,怪罪受害者,希望维持现状,维持不公平。&u&有时并不是因为生理差异所以导致不平等,而是因为不平等所以才想发现或发明各种生理差异来正当化不平等&/u&。差异不一定代表优劣,假设智商有ABCDEF六种,白人在ABC方面占优,黑人在DEF占优,那么做好一件事可以是通过ABD的组合进行实现,也可以通过BEF的组合实现,本质上没有优劣,只是组合不同,路径不同。只要你有足够的创造力和自由,做任何一件事,完成任何一件工作,追求任何一种职业都是有不止一种方法的,只要能完成目标就是平等的。相关链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种族有优劣之分吗?&/a&&br&&br&既然种族间差异远小于种族内部差异,那种族这个标签所包含的信息量其实是很小的,比如你在招工或录取时,按照种族标签来判断一个人的特性是效率很低的,你应该直接看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或者你想测IQ那就直接测。你只看种族的话,最后只会招进来很多不合格的白人,但淘汰了很多合格的黑人。例子:你要招10个人,假设你的标准比较原始,就是IQ&=100,假设应聘的100个A人种里50个IQ&=100,50个&100,B人种里60个IQ&=100,40个&100,你如果只按种族看,那你会招10个B人种,这10个B人种的人里智商有高有低,平均6个满足你要求,4个不满足。而如果我不看种族,而直接看IQ,只要IQ高,不管什么种族一律都要,那结果我就招到了这200个人里智商最高的那10个人,那你说哪种策略效率更高更合理?另外,把群体特征和刻板印象强加于个人也是很残忍的,比如因为“河南人都是小偷”之类的理由不招河南人,不让河南小孩上学,你要是河南人你怎么想?最理性合理的方法不应该是直接评估你关心的特征吗?你关心智商你就测每个个体的智商,你关心学历就看每个人的学历,然后不管种族、性别、国籍,只要符合标准一律可以吗?拿肤色这种没效率的标签不是双输么...&b&&u&某老人曾经说过:“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里道理也一样简单,白人黑人能胜任的就是好人。如果当年中国仍然执迷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这样的标签,把某种主义不分好坏一棍子打死,能有深圳和改革开放吗?这效率的差距是明摆着的&/u&&/b&。&br&&br&再举个例子,北方人平均身高高于南方人,这大概不太有争议,但如果你因此而在招篮球队的时候歧视南方人;如果你还因此告诉所有南方小孩他们反正长不高,打篮球没戏,就别练篮球了;如果你把这种差异和歧视制度化,不在南方开篮球课,不在南方建篮球架,不在南方组织篮球比赛,那不是神经病吗?更值得指出的是,这样的不平等对待其实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南方人不适合打篮球”的思维长期霸占话语权,渗透到文化和制度的各个角落,那么不用多久你会发现南方人的确篮球打不过北方人。这就是“不平等造成了差异”,而不是“差异造成了不平等。”&br&&br&既然无法证明有差异也无法证明完全没差异,更何况这问题本身就不是个好问题(以肤色来武断的将人类分层种族没什么意义,且会越来越没意义)。所以就是个默认态度的选择问题了:没有证据证明犹太人是不是劣等民族,要不要屠杀呢?当然是不要;没证据证明男人是不是比女人优越,要不要男尊女卑呢?当然是不要;没证据证明黑人比其他种族笨,要不要去到处传播黑人笨的谣言,企图正当化不平等和不正义,歧视黑人,剥夺他们的正当权利和机会呢?当然是不要。&br&&br&&p&&b&&u&4. 反驳视频中的论点和论据&/u&&/b&&/p&&br&&p&首先说说视频里的那个人有多不靠谱吧,Jared Taylor创立了The New Century Foundation,是公认的白人至上主义极端组织,那个组织跟3K党和新纳粹都有联系。&/p&&p&&a href=&///?target=http%3A//www.splcenter.org/get-informed/intelligence-files/groups/american-renaissan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merican Renaissance&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archive.adl.org/Learn/Ext_US/jared_taylor/default.asp%3FLEARN_Cat%3DExtremism%26LEARN_SubCat%3DExtremism_in_America%26xpicked%3D2%26item%3Dtaylo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ared Taylor/American Renaissance&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当然给人贴标签没啥意义,反驳其论点才有用:&/p&&br&&p&&b&&u&4.1 关于非洲为什么没发明出轮子&/u&&/b&&/p&&br&&p&简单来说是因为撒哈拉以南缺乏能够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a href=&///?target=http%3A///question/50558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何有些历史上曾经的文明没有发明轮子?&i class=&icon-external&&&/i&&/a&文明和技术的演进不是简单线性的,无法机械地对比,跟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形式等有很大关系,其他民族基本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学到的四大发明,难道说明中国人智商高于全世界?&/p&&br&&p&&b&&u&4.2 关于“非洲没发明出文字、日历、建筑物、机械”&/u&&/b&&/p&&br&&p&完全是无知和偏见。&/p&&p&&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science_and_technology_in_Afric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frica&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s%3A//www.asbmb.org/asbmbtoday/asbmbtoday_article.aspx%3Fid%3D3243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reat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ncient Africa&i class=&icon-external&&&/i&&/a&&/p&&p&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天文、数学、通信、建筑、医药、航海、冶金、工程等各方面有着卓越成就,一些技术的出现时间还早于欧洲,技术水平也甚至超过欧洲。&/p&&br&&p&人们之所以觉得非洲向来是科学技术的荒漠是因为很强的选择性偏差(selection bias):比如查阅史料会发现,陨石总是落在有人居住的地方,这概率不科学啊,但其实是因为只有落在了人类居住地附近的陨石才被发现和记录下来了。非洲给人感觉落后是因为很少有人去进行考古和系统研究,多年殖民统治、人口掠夺和战乱让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都流失。类比中医,中医总说自己博大精深,只是最近才衰落了,但事实表明古代的中医和同时代其他地区医学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或者更低。但中国人不了解这些也不愿去了解这些事实。相关链接:&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中医为什么会衰落?&/a&当年清朝皇帝也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认为洋人是低端物种,这都是源自无知、傲慢和自我中心。&/p&&br&&p&&b&&u&4.3 关于为什么被殖民最多的国家现在反而好&/u&&/b&&/p&&br&&p&欧洲人之所以长期殖民那几个国家就是因为那些地方资源多地理条件优越啊,而埃塞俄比亚落后可能因为山地太多,又不靠海,利比里亚的确没被欧洲殖民,但被美国殖民了,它在最近两次内战之前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内战的原因也跟当年美国殖民埋下祸根有关。&/p&&br&&p&文明的演进往往是爆炸性的,比如一百年前看看南美和亚洲部分地区,完全看不到任何进步的可能啊,跟欧洲差距一直这么大,还整天内乱,肯定是因为他们智商低啊。但现在南美和亚洲发展得都还可以。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也不是没有机会,而且最新数据显示,非洲现在已经是发展最快的大洲了(&a href=&///?target=http%3A//www.afdb.org/en/news-and-events/article/africa-is-now-the-fastest-growing-continent-in-the-world-1210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frica is Now the Fastest Growing Continent in the World&i class=&icon-external&&&/i&&/a&),最近一年全世界GDP增速最快的10个国家里,非洲占了4个(&a href=&///?target=http%3A///blogs/worldviews/wp//these-10-countries-are-set-to-be-the-fastest-growing-economies-in-201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se 10 countries are set to be the fastest-growing economies in 2014&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u&4.4 关于高收入家庭黑人成绩不如低收入白人&/u&&/b&&/p&&br&&p&家庭收入只是环境的一个部分,环境因素至少还有父母学历、父母职业、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社区环境、校园文化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学常识),没有控制剩下的这么多变量,光谈收入,结论无意义。&/p&&br&&p&&b&&u&4.5 关于每个学区黑人白人成绩差&/u&&/b&&/p&&br&&p&在中国,民工子弟学校的成绩远低于其他学校,在同一个班里的民工子女平均成绩也低于其他孩子,所以是因为民工子女智商低?还是没控制环境变量的问题,这种不科学的对比没有意义。另外,现代的种族不平等不是因为有个别种族主义者在故意捣乱,而是因为偏见和不平等完全被制度化了,种族偏见深入到了文化之中,人们在无意识中固化了差异。参见Serpell et al. 2006 和 &a href=&///?target=http%3A///Racism-without-Racists-Color-Blind-Persistence/d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acism without Racists: Color-Blind Racism and the Persistence of Racial Inequality in America: Eduardo Bonilla-Silva&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u&4.6 关于Lahn的研究&/u&&/b&&/p&&br&&p&这算是整个视频里引用的等级最高的研究了,发表在Science。但随后就被其他至少三个研究反驳,其中一篇还是Lahn自己写的。&/p&&p&&a href=&///?target=http%3A//www.natcom.org/CommCurrentsArticle.aspx%3Fid%3D90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End of Biological Racism&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u&4.7 关于脑容量和IQ相关性那张图&/u&&/b&&/p&&br&&p&相同脑容量但IQ差异显著足以说明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再者,脑容量这个比较粗糙的标准也未必是认知能力的最佳指标,大脑皮层表面积、神经元数量等都可能是更好地选择,但视频里根本没提到。脑容量并非越大越好(见&a href=&///?target=http%3A///5890414/the-4-biggest-myths-about-the-human-bra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4 Biggest Myths About the Human Brain&i class=&icon-external&&&/i&&/a&),且脑容量与认知能力的相关性也被其他研究发现主要来自环境(家庭)因素&/p&&p&&a href=&///?target=http%3A//www.pnas.org/content/97/9/4932.full.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nas.org/content/97/9/4&/span&&span class=&invisible&&932.full.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u&4.8 关于Scarr & Weinberg的Transracial Adoption Study&/u&&/b&&/p&&br&&p&视频曲解了他们的结论。Scarr自己就写道:&The results of the transracial adoption study can be used to
support either a genetic difference hypothesis or an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
one (because the children have visible African ancestry)” 也就是说他们的结果既可以被基因决定论和也可以被环境决定论解释,也就是说可能当初实验设计得不完善不严谨(毕竟是七十年代的研究了)。&/p&&p&&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Minnesota_Transracial_Adoption_Study%23cite_note-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nnesota Transracial Adoption Study&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u&4.9 关于最后那张两个分布曲线的&/u&&/b&&/p&&br&&p&还是没控制变量(至少是教育水平吧)的问题,如果控制变量后会发现,黑人白人的差异是很小的,大多数黑人和大多数白人的IQ没有明显差异,反倒是黑人和白人内部的差异十分明显。&/p&&br&&br&&br&&u&&b&5. 一些结语&/b&&br&&/u&&br&&b&&u&5.1 拿种族、性别分类是人类非常原始的本能和冲动,但不一定有正当性和客观必然性&/u&&/b&&br&&br&所以基本可以说,至今为止所有的生物学种族主义都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更何况这条路从理论上讲就没有什么意义。&b&人类之所以喜欢拿性别、种族分类,不是因为这些分类从客观上合理,仅仅是因为这些分类很方便,用眼睛看一眼就行,但这其实仅仅是一种很原始的本能。&/b&把人类分类的方法可能有成千上万种:按身高、体重、毛发多少、居住纬度、地域、头发颜色等等标准都能把人分成不同的群体,那为什么要纠结于肤色呢?这些分类都没有太大意义,只是人类一种原始的心理需求而已。&br&&br&&b&&u&5.2 不要把游戏、小说、影视作品里虚构的世界观体系粗暴地代入现实&/u&&/b&&br&&img src=&/bfdc1ef757fd_b.jpg& data-rawwidth=&535& data-rawheight=&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5& data-original=&/bfdc1ef757fd_r.jpg&&&br&看了一些评论后,忽然觉得&b&一些人的世界观可能有些过于“游戏化”&/b&了。许多游戏(也包括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里都是简单粗暴地把角色和人物分为不同的“种族”、“职业”等等,同时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独有的“天赋”、“特性”,有不同的初始数值和升级路线(比如一些种族是力量型的,一些种族法术型的,等等),“种族”之间在各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和优劣势,外观也很不一样。这种世界观很直观很方便,很符合一些人的直觉,也很符合人类简化现实寻找规律的冲动。但这些只是为了游戏的可玩性和娱乐性而人为设计和虚构出来的,这样的种族观世界观其实是完全脱离了现实的。现实远比游戏和小说来得复杂、多变和模糊。游戏和小说中如果包括了现实中的哪怕1%的细节,那就会完全丧失趣味性和可操作性。&b&但对于现实社会政治话题,对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对于某些人群的切身利益和命运,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游戏化的态度进行探讨和分析,必须直面复杂而沉重的现实。&/b&&br&&br&&u&&b&5.3 差异、不平等和态度(这段之前已提到,可跳过)&/b&&/u&&br&&br&许多人执迷于种族间那点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的差异。但于此同时,种族内部差异,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制度性差异如此地明显而切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为什么要选择性忽视,把教育、资源、环境、政策造成的差异推给生理差异,不寻找问题的结构性症结,只怪罪于黑人天生笨,并因此得出他们不配进入社会上层,他们现在的境遇是他们活该的结论?这是标准的避重就轻,怪罪受害者,希望维持现状,维持不公平(参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百度贴吧「广州黑人吧」? - 陆雨奇的回答&/a&)。&u&有时并不是因为生理差异所以导致不平等,而是因为不平等所以才想发现或发明各种生理差异来正当化不平等&/u&。差异不一定代表优劣,假设智商有ABCDEF六种,白人在ABC方面占优,黑人在DEF占优,那么做好一件事可以是通过ABD的组合进行实现,也可以通过BEF的组合实现,本质上没有优劣,只是组合不同,路径不同。只要你有足够的创造力和自由,做任何一件事,完成任何一件工作,追求任何一种职业都是有不止一种方法的,只要能完成目标就是平等的。相关链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种族有优劣之分吗?&/a&&br&&br&既然种族间差异远小于种族内部差异,那种族这个标签所包含的信息量其实是很小的,比如你在招工或录取时,按照种族标签来判断一个人的特性是效率很低的,你应该直接看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或者你想测IQ那就直接测。你只看种族的话,最后只会招进来很多不合格的白人,但淘汰了很多合格的黑人。例子:你要招10个人,假设你的标准是IQ&=100,假设应聘的100个A人种里50个IQ&=100,50个&100,B人种里60个IQ&=100,40个&100,你如果只按种族看,那你会招10个B人种,这10个B人种的人里智商有高有低,平均6个满足你要求,4个不满足。而如果我不看种族,而直接看IQ,只要IQ高,不管什么种族一律都要,那结果我就招到了这200个人里智商最高的那10个人,那你说哪种策略效率更高更合理?另外,把群体特征和刻板印象强加于个人也是很残忍的,比如因为“河南人都是小偷”之类的理由不招河南人,不让河南小孩上学,你要是河南人你怎么想?最理性合理的方法不应该是直接评估你关心的特征吗?你关心智商你就测每个个体的智商,你关心学历就看每个人的学历,然后不管种族、性别、国籍,只要符合标准一律可以吗?拿肤色这种没效率的标签不是双输么...&b&&u&某老人曾经说过:“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里道理也一样简单,白人黑人能胜任的就是好人。如果当年中国仍然执迷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这样的标签,把某种主义不分好坏一棍子打死,能有深圳和改革开放吗?这效率的差距是明摆着的&/u&&/b&。&br&&br&再举个例子,北方人平均身高高于南方人,这大概不太有争议,但如果你因此而在招篮球队的时候歧视南方人;如果你还因此告诉所有南方小孩他们反正长不高,打篮球没戏,就别练篮球了;如果你把这种差异和歧视制度化,不在南方开篮球课,不在南方建篮球架,不在南方组织篮球比赛,那不是神经病吗?更值得指出的是,这样的不平等对待其实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南方人不适合打篮球”的思维长期霸占话语权,渗透到文化和制度的各个角落,那么不用多久你会发现南方人的确篮球打不过北方人。这就是“不平等造成了差异”,而不是“差异造成了不平等。”&br&&br&既然无法证明有差异也无法证明完全没差异,更何况这问题本身就不是个好问题(以肤色来武断的将人类分层种族没什么意义,且会越来越没意义)。所以就是个默认态度的选择问题了:没有证据证明犹太人是不是劣等民族,要不要屠杀呢?当然是不要;没证据证明男人是不是比女人优越,要不要男尊女卑呢?当然是不要;没证据证明黑人比其他种族笨,要不要去到处传播黑人笨的谣言,企图正当化不平等和不正义,歧视黑人,剥夺他们的正当权利和机会呢?当然是不要。&br&&br&&u&&b&5.4 关于群体和个人&/b&&/u&&br&&br&尊重、宽容和发现个体差异,而不是把人强行归入一个个群体和分类,这应该是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br&&ul&&li&近几百年来,人类的预期寿命大大增加,意外死亡率大大降低。人类个体的“单兵作战能力”,或者说脱离群体独立存活的能力大大增强。个体不一定需要严格归属于依附于某个特定群体来谋求生存,个体的利益也不一定需要完全让位于群体利益,个人特点不一定要去适应群体的需求。不同群体间“非我族裔,其心必异”的严格界限也慢慢地有所化解。个体不再仅仅是某个群体的一员,而可以是独立存在的、独一无二的、拥有个性和人格的个体。于是对“人”的发现和再发现,对“人”脱离于群体存在的意义的思考就有了萌芽的机会。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体特点和能力,而不是他们作为集体一员的身份或功能。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与这一大趋势相关。&/li&&li&同时,人类的交流形式和信息传播技术呈爆炸式增长,人类现在有许多途径和技术去了解其他群体,从而可以不需要仅仅依靠一个个标签去猜忌和代表某个群体。原先,人类没有获取大量信息的渠道、技术和资源。于是一些简单粗暴的标签,比如“A部落的人都很坏”,“B国的人都很好”,就能够比较有效地指导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虽然这样的标签会忽略大量的群体内部差异,甚至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但在缺乏其他信息的情况下,仍然可能是一个群体存活下去的最佳策略。但到了21世纪,如果还是把所有群体和人标签化,执迷于各种刻板印象,而不去利用大量的信息资源和渠道,尝试走出自己的小世界,那真是很可惜的。&/li&&/ul&在这种大趋势下,过分关注差异只会造成误解、偏见和隔阂,应该更关注每个人真正的特点,而不是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br&&br&&b&&u&5.5 永远的&i&不&/i&平等&/u&&/b&&br&&b&&u&&br&我认为,人,生而 &i&不 &/i&平等,生理上有差异,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层面更是有着巨大的不平等和不公平。&/u&&/b&但一定程度的平等和公平是人类的理想,也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根基,所以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创造。 但是,以种族这种很模糊的指标作为分类标准,在对“智商”没有认真严肃的定义的情况下,希望从生物学角度找到不同种族间社会经济地位和科学技术水平差异的原因,则有着巨大缺陷,且意义甚微。 我认为相关研究不能执迷于种族这样模糊粗糙但又哗众取宠的分类。种族是社会文化历史概念,应该放在相关的语境中进行研究和讨论。&br&&br&&u&&b&5.6 关于Racial profiling&/b&&/u&&br&&br&提醒一句,大家到了美国如果见到黑人就问:你篮球应该打得很好吧,你说唱肯定很牛吧... 不要以为你是在称赞和恭维他,这叫racial profiling。首先这是stereotype,其次犯了以全概偏的谬误(ecological fallacy),把群体特性强加于群体中每个个体,这是对个体的不尊重。(补充说明:因为群体内部有巨大的差异,所以不能把群体平均特征投射到个体上。“你应该会打球吧”(“You must be good at basketball”)一般情况下不是问句,而是判断句。比如“你应该是个强奸犯吧”“你应该很喜欢打人吧”,从语义上讲的确可以有问句的意思,但从语用角度看,现实中没有多少人会觉得这是真诚的问句。所以如果你与某个黑人不熟,只能先问“你喜欢体育吗?”,得到肯定答案后再问“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但如果他在之前聊天中已经提到一些关于篮球的话题,那就可以问一句“那你篮球打得好吗?”因为这时你不是从他的肤色推测他的特征,而是根据对话的语境推测。)这也同样适用于问亚洲人“你数学很好吧”,问印第安人“你很喜欢大自然吧”,问澳大利亚人“你很喜欢袋鼠吧”,都是同样的不尊重人,甚至会被认为是种族主义。&br&&br&------------------------------------------------------------------------------------------------------------------------------&br&&br&把评论中的一些讨论也搬上来作为补充:&br&&br&&u&&b&1. 关于黑人的“身体优势”:&br&&/b&&/u&&br&评论里很多人说:“那照你这么说,黑人之上不一定比其他人种低,但黑人的身体素质又显而易见高于其他种族,那黑人岂不是最优秀的人种了?”&u&我的回复是:&/u&身体素质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含了成千上万个不同方面:爆发力、耐力、协调力、平衡能力、恢复力、抗击打能力……这些不同能力再跟全身上百块肌肉和肌群排列组合一下,再加上身体和大脑的互动,实在是很复杂。一些人只看短跑、长跑、篮球等少数几个项目,就得出“黑人身体素质优于其他人种”这样的结论。而且体育本来就不能很客观地体现“身体素质”,毕竟现代竞技体育往往都商业化娱乐化了,那些我们熟知的运动项目大多都是高观赏性的,比如强调爆发力的一些运动。这就出现了一个选择性偏见,许多“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观赏性不够或不适合竞技,被人们忽视。身体素质甚至还包含了一些更加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比如:抗病能力,抗饥饿能力,抗旱抗寒能力等等,但我们一般不会想到这些身体素质的方面,因为这些能力很难从外表上直接看出来,也没有关于这些身体素质的体育比赛,但这些身体素质对于一个族群的生存和延续来说可能比单纯的爆发力之类的更重要。而像抗病能力这种身体素质你能粗暴地说一句黑人比白人强?&b&再举个例子:一些女生不痛经的能力或是对痛经的耐受力较高的能力。你说这算是“身体素质”吗?肯定是啊!你让女生在爆发力、耐力等等身体素质里面选一个,大多数人会选不痛经的能力吧,但大多数(男)人和主流文化一般都不会考虑到也不会谈起。&/b&智商也是一个道理,智商很可能包含了比身体素质更多的种类和组成部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各类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模仿能力、想象力、信息处理能力、计算能力、空间能力、抽象思维、具象思维、艺术思维……这些能力再跟不同的场景和作用对象排列组合一下,种类实在太多。而且不同的社会、不同的职业所认同和需要的“智商”都可能不同。&b&如果要控制变量,比较各个单项“智商”,那也许还有可行性,但如果是笼统的说“智商”,那就实在不知道能下什么结论了。&/b&&br&&br&&u&&b&2. 关于政治正确:&br&&/b&&/u&&br&&p&既然评论里“政治正确”的标签乱飞,那我们就来说一下政治正确:&/p&&ul&&li&一些人滥用“政治正确”的标签,只要是自己不喜欢但又驳不倒的观点,就给别人扣个“政治正确”的帽子,把原本正确的东西偷换成是“政治”正确,还搞得好像自己被迫害了一样,这实在是很low。原本错误的东西,被人用政治正确强加到别人头上,那是可鄙的,但本身是正确的东西,就算被政治化也可能是无可厚非的。&br&&/li&&li&在一些问题上,一定程度的政治正确也是不可避免甚至需要的。毕竟历史上真实出现过黑奴贩卖、种族隔离、种族屠杀等等极其操蛋的事。这些对我们来说是历史,对受害者和他们的后裔来说,是有可能重演的历史。就像犹太人对一切反犹言论非常敏感并且把一切都极其政治化一样,黑人也会对“黑人是劣等人种”之类言论的引申含义非常敏感。更何况,以色列现在仍然被周边阿拉伯国家仇视,时不时天上还掉个火箭弹,而黑人到现在还在各个领域遭受歧视、偏见、区分对待,时不时还来个议员什么的说“我觉得黑人还是做奴隶的时候比较开心”这样的话,他们敏感一点要求政治正确也是很自然的。在一个理想世界,人类都很天真很和平很友善,大屠杀什么的从来没出现过,那政治正确就没必要了。但事实是,人类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是腹黑、冷血、残忍的。既然一次又一次地干出各种操蛋至极的事,那就别怪受害者们有时敏感一点,戒备一点。如果你想说“这些事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没必要这么纠结了”,那你先试着跟南京人说这话吧。这种深深刻入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疤痕是没那么容易消退的。&br&&/li&&li& 我这篇文章并不是说因为我相信人人平等,所以我要得出某个结论去支持和证明这个立场。而是想说明,在无法得出确切结论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坚持自己的默认立场。我的默认立场就是:尽量去保证人的机会平等,不论ta的种族、性别等标签。当然,有些人的默认立场也许是白人至上或者黄种人至上,或者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那我也无法用现有证据驳倒或说服你,我只会感到非常难过。&br&&/li&&li&下面这点不完全跟政治正确有关,但只是想说明一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美国制药公司在药品研发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三轮临床人体试验。最后一轮是在各种不同种族和族裔人群身上做实验。某个药品即使对于大多数人群而言有完美的疗效且无副作用,但只要它在某个人群身上的效果远低于其他人群,那就有可能被一票否决,而几年的研发过程和上亿的研发投入就可能白费了。那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看似很低效、违背大多数人利益的措施呢?其中一个考虑就是&u&防止给种族灭绝提供机会&/u&&u&&b&。因为一个只对特定人群无效的药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对特定人群有效的基因武器。&/b&&/u&如果有人能让这种疾病大范围传播,那结果就是其他人群都能被治愈和存活,但某个人群就被灭绝了。即使这种情况可能性极小,但种族灭绝的严重性要求我们格外谨慎,哪怕这会让我们付出效率的代价。所以这事情变成这样应该怪谁?怪政治正确保护弱势群体?我觉得还是应该怪人类操蛋的互相猜忌、不信任、排斥异己和把这些态度转化为战争和屠杀的习惯。&/li&&/ul&&br&&u&&b&3. 有人质疑黑人自己也根据种族站队:&br&&/b&&/u&&br&黑人种族站队恰好说明种族是社会文化政治概念。黑人支持奥巴马不是因为他在基因上或智商上或生物学特征上跟他们更接近,而是因为他代表了一种政治力量,社会变革的希望,种族平等的梦想。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种族在可预见的未来会一直存在着,因为人类总是会跟自己相似的人抱团,产生认同感。但种族跟肤色并不一定划等号,也不一定跟生物学特征相关,且之间的重叠会越来越小(种族间的融合会越来越多,人们的种族认同也会越来越多样和多变)。&br&&br&&u&&b&4. 关于种族自身的特性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处境:&br&&/b&&/u&&br&每个族裔自身的特性都是中性的,但同样的特性在一些社会中会被认为是“好”的,在另一些社会反而会是“坏”的,比如中国人“中庸”“内向”之类的特性。但往往一个族裔的境况好坏与他们的特性关系不大,而跟历史社会因素有关,比如黑人遭受了几百年的奴役和歧视,这种几十代人积累下来的包袱和扎根于社会每个角落的结构性压迫是任何一个族裔都无法轻易克服和战胜的,换成是白人或黄种人遭受黑人历史上的待遇,命运都会差不多。说简单点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很难处理,只能靠几代人的努力来纠正和解决。&br&&br&&u&&b&5. 有人说证明黑人智商低的研究都被删除和禁止发表了:&br&&/b&&/u&&br&这种无法证伪的阴谋论就算了吧,用这种逻辑,一些人还能说“证明全球变暖是骗局的报告都被删除了”,“证明进化论是错误的研究都被禁止发表了”,“证明转基因有害的报告都被屏蔽了”,“证明永动机可行的民科都被打压了”……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个结论但又辩不过它就动用阴谋论,然后给本来正确的东西扣上“政治正确”的帽子。这样一来讨论就一下子没意义了。&br&&br&&u&&b&6. 一些人试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反驳研究数据:&br&&/b&&/u&&br&这事情还真得靠数据说话,个人经历没太大意义,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差太多,比如我身边的黑人个个都非常优秀,但这些都没有代表性。就像你不能用“我认识一个老大爷抽了几十年烟身体还很好”来证明抽烟无害。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研究要整天纠结于样本的代表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而不是随便拉几个人过来让他们随便讲故事。&br&&br&从另一个回答评论里截的:&br&&img src=&/c9a82c78a82e12c4e3b2f_b.jpg& data-rawwidth=&357& data-rawheight=&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如果拿数据说话是圣母的定义,那我就是圣母好了,谢谢。&br&&br&&u&&b&7. “非常赞成Lisher Po的观点,以及他旗帜鲜明的,干脆的行文,这和陆雨奇的绕来绕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br&&/b&&/u&&br&科学研究从来不鼓励“旗帜鲜明”吧...“旗帜鲜明”这种词实在太违和了,总让我脑补出“教廷旗帜鲜明地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于是干脆地烧死了布鲁诺”的场景......现实中的研究课题往往不是能“旗帜鲜明”和“干脆”地解决的,往往要反复地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寻找最佳的研究方法和切入角度,最后还很可能得出一个并不100%确定的答案,于是看起来就是你所说的“绕来绕去”了,但为了严谨,只能这样。&br&&br&&b&8. 控制变量真的可行吗?那GDP,CPI等数据不控制变量不就没意义了吗?:&br&&/b&&br&GDP,CPI之类的指标的确很片面啊,你以为经济学家就整天盯着几个指标做研究做预测,国家相关机构就根据几个指标制定宏观政策?又不是玩战略游戏...计量经济学整个学科的目的基本就是想办法控制变量,寻找因果关系,就凭这个出了一堆诺贝尔奖得主。媒体和民众平时看看GDP,CPI什么的就行了,但科学家学者就要用到更严谨的研究方法。社会学许多研究基本整天就是在吵到底是否控制了足够的变量以至于结果足够可信。
先几句话简单概括结论:现有科学证据和技术手段似乎暂时无法支持“黑人智力水平较低”这一命题。对于人种分类、人种差异、人脑和智力的研究仍然比较初步,有许多未达成共识的部分。希望大家不要给科研人员贴上“政治正确”或“种族主义”的标签,而是给他们…
谢不妖,楼上讲的太复杂,李叫兽出马,7页PPT教你写互联网风格产品文案。&br&&br&&p&用互联网思维写文案—小公司也可以颠覆大品牌。&/p&&br&&p&小米、凡客、雕爷牛腩、皇太极煎饼,无数打着“互联网思维”的小公司0成本营销,逆袭大品牌,其“互联网味”的文案功不可没。&/p&&br&&p&那么如何写一个互联网思维的文案呢?&/p&&br&&p&&strong&1,分解产品属性&/strong&&/p&&img src=&/43f41228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3f41228f_r.jpg&&&br&&p&互联网初创公司无不把产品分割成一个个独立属性。小米先是给我们普及了CPU、GPU等,到了小米4,竟然开始给我们普及材料学知识—“小米4,奥体304不锈钢,8次CNC冲压成型”。&/p&&img src=&/182d8ea465e530dce8df97fc3f995814_b.jpg& data-rawwidth=&589&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9& data-original=&/182d8ea465e530dce8df97fc3f995814_r.jpg&&&br&&br&&p&就连跟雷军取经的凡客陈年也不甘示弱,在衬衫的发布会上普及化学知识—如何让衬衫不皱,在纤维素大分子间增加横向共价交联。&/p&&p&(没错,下面不是化学老师的PPT,而是陈年产品发布会的PPT)&/p&&img src=&/2b4eba83a2b74eae87d747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b4eba83a2b74eae87d747f_r.jpg&&&br&&p&&strong&为什么互联网文案需要分解产品属性?&/strong&&/p&&p&因为这有助于它们弥补和大品牌的劣势。&/p&&br&&p&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有两种模式—&strong&低认知模式&/strong&(不花什么精力去思考)和&strong&高认知模式&/strong&(花费很多精力去了解和思考)。&/p&&br&&p&大部分时候,消费者处于“低认知模式”,&strong&他们懒得详细了解并比较产品&/strong&,更多的是简单地通过与产品本身无关的外部因素来判断—“这个大品牌,不会坑我,就买这个!”“这个德国产的,质量肯定比国产好,就买这个!”&/p&&br&&p&&strong&在这种情况下,小品牌是打不过大品牌的&/strong&,因为消费者直接通过“品牌”来推测产品质量,而不是详细比较产品本身。&/p&&br&&p&&strong&怎么办呢?&/strong&&/p&&br&&p&应该把消费者变到“&strong&高认知模式&/strong&”,让他们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来比较产品本身,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品牌和产地来判断。&/p&&br&&p&而“分解产品属性”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消费者由一个“模糊的大概印象”到“精确地了解”。&/p&&br&&p&所以雷布斯在2011年产品发布会上,就开始巧妙地用这关键一张图来分解产品属性:&/p&&img src=&/5872f4daf01aa5bd17525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872f4daf01aa5bd17525b_r.jpg&&&br&&br&&p&这就是为什么大品牌的广告往往强调一个整体的印象(“再一次,改变一切”“极致设计”等),而小品牌往往会详细地分解产品属性,让消费者进入“高认知模式”。&/p&&br&&p&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招聘,假设一个清华的和一个武大的去应聘,HR只有10秒钟来判断要谁,那么武大的毫无机会—10秒钟只能对比“品牌”了;但是如果HR有1小时时间来判断要谁,那么就是胜负未定,看个人能力了。&/p&&br&&br&&p&&strong&2,指出利益:从对方出发&/strong&&/p&&img src=&/f0eaf91ef808bac1582a07f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0eaf91ef808bac1582a07fe_r.jpg&&&br&&p&文案进行“分解产品属性”还不够,你需要把利益点说出来—&strong&这样的属性具体可以给对方带来什么&/strong&。&/p&&br&&p&比如上面的转租房间广告,右边的说出了具体的“利益”,显得更加吸引人。&/p&&br&&p&无数销售员败在了这一步,他们详细地介绍了产品,但是顾客抱怨说:“&strong&你说的这些特点都不错,可是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strong&”&/p&&br&&p&无数的应聘者也败在了这一点,他们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但是HR抱怨说:“&strong&你的社团、实习经历都不错,可是对我们公司具体有什么用?&/strong&”&/p&&br&&p&如果想写出中国好文案,你需要转变思维—不是“向对方描述一个产品”,而是“告诉对方这个产品对他有什么用!”&/p&&br&&p&&strong&3,定位到使用情景&/strong&&/p&&img src=&/63df7f6b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3df7f6b5_r.jpg&&&br&&br&&p&当被要求描述一款产品,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p&&p&“&strong&这一个XX&/strong&”(定位到产品属性)&/p&&br&&p&有些人还会想到—“&strong&这是一款专门为XX人群设计的产品!&/strong&”(定位到人群)&/p&&br&&p&其实还有第三种—“&strong&这是一款可以帮你做XX的产品&/strong&”。(定位到使用情景)&/p&&br&&p&实际上,针对互联网产品的特点(品类复杂、人群分散),你应该更多地把产品定位到使用情景—&strong&用户需要用我的产品完成什么任务&/strong&?&/p&&br&&p&比如如果我描述“这是一款智能无线路由器!”(产品类别),你可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p&&br&&p&但是如果我说“你可以在上班时用手机控制家里路由器自动下片”(使用情境),你可能就会心动。&/p&&br&&p&所以,最重要的并不是“我是谁”,而是“我的消费者用我来做什么?”&/p&&br&&p&&strong&4、找到正确的竞争对手&/strong&&/p&&img src=&/a2f1ddd237c774df884c24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2f1ddd237c774df884c244_r.jpg&&&br&&p&消费者总是喜欢拿不同的产品进行比较,因此写文案时,需要明确:&strong&我想让消费者拿我的产品跟什么对比?我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strong&&/p&&br&&p&比如上图中,我假想的上述两种加多宝凉茶的文案,前一种是跟预防上火的中药比,虽然更加突出了“防上火”功能,但是人觉得“是药三分毒”,可能不敢喝;后者跟饮料比,增加了“防上火”功能,给人感觉“不再为喝不健康饮料而有负罪感”了。&/p&&br&&p&&strong&无数的行业创新产品都涉及了这样的竞争对手比较:&/strong&&/p&&br&&p&在线教育的竞争对手其实并不是线下培训,因为对那些肯花这么多时间和金钱参加培训的人来说,在线教育显然满足不了其对质量的要求;它的竞争对手其实是书籍、是网络论坛,因为它的客户是因为没钱没时间而无法参加培训,以至于不得不看书自学的人。&/p&&br&&p&太阳能的竞争对手最初并不是火电,因为对于性能稳定的火电来说,太阳能太不靠谱了;它的竞争对手是“没有电”—太阳能最初在美国失败,但是却在非洲首先商业化,对美国人来说,太阳能太不稳定了,但对没有电网的一些非洲国家来说,自建太阳能发电器总比没有电用要好。&/p&&br&&p&凡客抗皱衬衫的竞争对手其实并不是价值几千块的商务衬衫(像它宣传的那样),因为肯用这些商务衬衫的人瞧不起凡客;它更可能的竞争对手是T恤和POLO,因为它的消费者是那些因为害怕挤地铁把衬衫挤皱而不得不穿T恤的人。&/p&&br&&p&第一代iPhone真正的竞争对手并不是诺基亚手机,因为比起诺基亚手机,它续航不行、通话质量不行;它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华尔街日报、游戏机、视频播放器。在当时的主流观点下,作为一款手机,它有无数缺点;但比起其他视频播放器、报纸等,它却好多了,还有打电话功能。&/p&&br&&p&&strong&所以,构思好文案、好宣传,先找到你产品真正的竞争对手。&/strong&&/p&&br&&br&&p&&strong&5、视觉感&/strong&&/p&&img src=&/e19d61c9fed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19d61c9feda_r.jpg&&&br&&br&&p&你的文案必须写的让读者看到后就能联想到具体的形象,比如上图文案,如果只说“夜拍能力强”,很多人没有直观的感觉;但是如果说“可以拍星星”,就立马让人回忆起了“看到璀璨星空想拍但拍不成”的感觉。&/p&&br&&p&优秀的文案看到后能让人联想到具体的情景或者回忆,但是&strong&太多文案写的抽象、模糊、复杂、假大空,让人不知所云:&/strong&&/p&&ul&&li&&p&教育课程广告: “我们追求卓越,创造精品,帮你与时俱进,共创未来!”&/p&&/li&&li&&p&mp3广告:“纤细灵动,有容乃大!”&/p&&/li&&li&&p&芝麻糊广告:“传承制造经典!”&/p&&/li&&li&&p&男生求婚:“我们一定会幸福生活,白头到老!”&/p&&/li&&li&&p&政治演讲:“我希望追求平等,减少种族歧视!”&/p&&/li&&li&&p&面试者:“我有责任感、使命感、一丝不苟、吃苦耐劳!”&/p&&/li&&/ul&&br&&p&&strong&如果同样的意思,加入“视觉感”的描述,效果就显著不同:&/strong&&/p&&br&&ul&&li&&p&&strong&教育课程广告: “我们追求卓越,创造精品,帮你与时俱进,共创未来!”&/strong&&/p&&p&“我们提供最新的知识,以帮你应对变化的世界。”&/p&&/li&&/ul&&br&&ul&&li&&p&&strong&mp3广告: “纤细灵动,有容乃大!”&/strong&&/p&&p&“把1000首歌装到口袋里!”(来自乔布斯)&/p&&/li&&/ul&&br&&ul&&li&&p&&strong&芝麻糊广告:“传承制造经典!”&/strong&&/p&&p&“小时候妈妈的味道”&/p&&br&&/li&&li&&p&&strong&男生求婚:“我们一定会幸福生活,白头到老!”&/strong&&/p&&p&“我想在我们老的时候,仍然能牵手在夕阳的余晖下漫步海滩。&/p&&/li&&/ul&&br&&ul&&li&&p&&strong&政治演讲:“我希望追求平等,减少种族歧视!”&/strong&&/p&&p&“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来自马丁路德金)&/p&&br&&/li&&li&&p&&strong&面试者:“我有责任感、使命感、一丝不苟、吃苦耐劳!”&/strong&&/p&&p&“我为了1%的细节通宵达旦,在让我满意之前决不放弃最后一点改进。”&/p&&/li&&/ul&&br&&p&&strong&为什么视觉感这么重要?&/strong&&/p&&p&因为形象化的想象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人天生不喜欢抽象的东西。所以古代几乎所有的抽象理念都被形象化—因为“正义慈悲”太抽象,所以直接创造一个形象化人格化的神出来;因为下雨过程太抽象,所以虚构出“雷公电母”。&/p&&br&&p&心理学中有“鲜活性效应”,是指我们更加容易受一个事件的鲜活性(是否有视觉感)影响,而不是这个事件本身的意义。&/p&&br&&p&当年伊拉克战争时,美国记者不停地报道“数千美国人死亡”,但是少有美国人动容;但是一旦报道某个家庭妻子失去了丈夫的故事,整个国家反战的情绪就起来了。这不是因为一个丈夫的生命比几千人生命重要,而是因为这样的故事显得“更加鲜活”。&/p&&br&&p&所以,写文案,一定要有“视觉感”,否则别人看了不知道你到底在说些什么。&/p&&br&&br&&p&&strong&6、附着力—建立联系&/strong&&/p&&img src=&/aec7aa57ab2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ec7aa57ab2e_r.jpg&&&br&&br&&p&作为小公司,你可能会发布全新的创新产品。但是人们不喜欢陌生,从而经常不买账。这时候你就应该为文案建立“&strong&附着力&/strong&”—&strong&将信息附在一个大家熟知的物品上。&/strong&&/p&&br&&p&比如上图,假设你完全不了解电视机顶盒,它宣传“&strong&自由遥控&/strong&”,你可能没什么概念;但是如果说“&strong&让电视1秒变电脑&/strong&”,你就明白了—原来是可以像电脑一样自由操控电视啊!&/p&&br&&p&你很想让自己的产品文案流行起来,但是一个让人陌生的东西是难以流行的。为了让全新的产品或者概念流行,你需要把它同一个大家熟知的东西联系起来。&strong&比如:&/strong&&/p&&br&&ul&&li&&p&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时,并没有直接推出iPhone讲解功能,而是说要发布3个产品—1个电话、1个大屏幕iPod、1个上网设备,这3个产品都是大家熟悉的。然后乔布斯才说,实际上我们只发布一个产品,它具备上面3个产品的功能,那就是—iPhone。&/p&&/li&&/ul&&img src=&/c3efafd19c884f3b73a1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c3efafd19c884f3b73a1_r.jpg&&&br&&br&&ul&&li&&p&为了让陌生的新兴球星火爆起来,媒体往往给他们起一个外号—“智力C罗桑切斯”“德国梅西马林”。这是为了把陌生小将同知名球星联系起来,让大众更容易理解。&/p&&/li&&/ul&&br&&ul&&li&&p&同理,你知道为什么有中国科技圈的“雷布斯”了吧?&/p&&/li&&/ul&&br&&p&&strong&为什么“附着力”这么重要?&/strong&&/p&&p&这是因为人的记忆模式。&/p&&br&&p&人的大脑记忆就像高坡上的一条条河流,新记忆就像一滴水,这滴水如果滴到土地上,就会立刻蒸发;如果能够滴到河流里,就能融为一体,到达大海。同样,如果新知识无法同旧知识建立联系,人很快就会忘记它;如果和旧有的熟悉的东西建立了联系,人就容易记住它。&/p&&br&&p&所以,你需要提高文案的“附着力”,让它和旧有的东西联系起来—&strong&甚至就连电话发明者贝尔当年申请的电话专利,名字都叫“一种新型电报改良技术”。&/strong&&/p&&br&&p&&strong&7、提供“导火索”&/strong&&/p&&img src=&/e6216efb5cf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6216efb5cfe_r.jpg&&&br&&p&文案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别人的行为,如果仅仅让别人“心动”,但是没有付出最后的“行动”,可能让文案功亏一篑。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一个显著的“导火索”,&b&让别人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b&&/p&&br&&p&比如上图,假设这是在微信主页发的文章,为了让你关注该微信主页,肯定是右边的文案更有效—它让你想都不想就知道现在怎么做。&/p&&br&&p&无数现象证明了这一点:&/p&&br&&p&之前美国某大学设计了破伤风疫苗宣传手册,但是问题是每年不论如何提高手册的警示力—使用患病者的恐怖图片,都难以让学生们去打疫苗。最后问题解决了,在手册附了一张校医院地图以及疫苗时间—&strong&原来学生们只不过是懒得去网站查地图和时间而已。&/strong&&/p&&br&&p&心理学家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透明玻璃门的冰箱内放满食物,很多人去偷食物;但是给这个冰箱上个锁,在把锁的钥匙放在锁旁边,结果几乎没有人去偷食物了。因为偷食物这件事由“&strong&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怎么做&/strong&”变成了“&strong&需要想想才知道怎么做&/strong&”,就显著降低了别人做这件事的欲望。&/p&&br&&p&所以,永远不要低估“伸手党”的“懒惰程度”,必要时在文案中明确告诉别人:现在你应该怎么做!&/p&&br&&p&————————————————————————&/p&&p&&strong&更多意想不到的分析,搜索并关注微信主页“李叫兽”。&/strong&&/p&
谢不妖,楼上讲的太复杂,李叫兽出马,7页PPT教你写互联网风格产品文案。 用互联网思维写文案—小公司也可以颠覆大品牌。 小米、凡客、雕爷牛腩、皇太极煎饼,无数打着“互联网思维”的小公司0成本营销,逆袭大品牌,其“互联网味”的文案功不可没。 那么如…
不失眠者不请自来贴一下我的助眠三宝&br&&br&第一样,是大家很熟悉的褪黑素,提高睡眠质量,倒时差利器,居家旅行必备。GNC的Melatonin 1, 樱桃味,含在舌头下面,通常还没吃完我就睡着了...&br&&im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300& src=&/6afac2b6ec3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第二样,花王蒸汽眼罩。特别适合长期看屏幕的童鞋们。从袋子里拆开来以后就会自动发热,眼部会很放松。一次性纸质的,就算睡到一半掉了也不会咯得慌。单独包装,便于携带,又是一款居家旅行必备的产品。多种香味可选,也有无香的。图片来自网络&br&&img data-rawheight=&724& data-rawwidth=&750& src=&/5d87c3e56d5d38e1c9a39b562ef5776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5d87c3e56d5d38e1c9a39b562ef5776d_r.jpg&&&br&&br&第三样,Adreage蜡烛兼按摩油。睡前点燃一会儿,卧室的味道就很舒服助眠了;然后融化了的精油可以倒出来做一个放松的按摩&br&三款可选:&br&Calm Brain: 薰衣草/依兰依兰&br&&img data-rawheight=&644& data-rawwidth=&738& src=&/6c92accf2d23a8fcc1627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8& data-original=&/6c92accf2d23a8fcc16271_r.jpg&&&br&Relax Body: 茉莉,白茶&br&&img data-rawheight=&651& data-rawwidth=&737& src=&/0a88a9dd36bc801ed3d48f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7& data-original=&/0a88a9dd36bc801ed3d48fb_r.jpg&&&br&Peaceful Mind: 玫瑰,香草,葡萄柚&br&&img data-rawheight=&611& data-rawwidth=&695& src=&/1e362eab651b9eda939bc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5& data-original=&/1e362eab651b9eda939bc2_r.jpg&&&br&&br&&br&&img data-rawheight=&258& data-rawwidth=&640& src=&/03e43fdb2b7baa76a46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03e43fdb2b7baa76a46c_r.jpg&&&br&这周飞了一万多公里,虽然不要倒时差,但是已然累劈了。睡了,晚安。
不失眠者不请自来贴一下我的助眠三宝 第一样,是大家很熟悉的褪黑素,提高睡眠质量,倒时差利器,居家旅行必备。GNC的Melatonin 1, 樱桃味,含在舌头下面,通常还没吃完我就睡着了... 第二样,花王蒸汽眼罩。特别适合长期看屏幕的童鞋们。从袋子里拆开来以…
原材料有:一只鸡,一罐啤酒,和其它调料若干。&br&&br&先把调料拌匀,这一步可以按照自己喜好来。我用了盐、黑胡椒、迷迭香(干)、辣椒粉、孜然粉和小茴香粉。&br&&img src=&/9ad24ec781f696b47c4d9b83ca53a528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9ad24ec781f696b47c4d9b83ca53a528_r.jpg&&&br&鸡洗净擦干,脖子切短,把拌匀的调料内在鸡的内外。&br&&img src=&/7d0eccea0bf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7d0eccea0bf_r.jpg&&&br&&br&&br&打开啤酒,啤酒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款,浓淡兼宜。到处半罐来,剩下半罐在易拉罐里。&br&&img src=&/0adf3b243cce475c7c322d768c46d158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0adf3b243cce475c7c322d768c46d158_r.jpg&&&br&把啤酒罐从鸡的后面塞进去,架在烤盘里。&br&XXXX从此站起来了?(ò_óˇ)?&br&&img src=&/9ac7b142bd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9ac7b142bd_r.jpg&&&br&在鸡两侧用刀划开小孔,把翅尖塞进去,成叉腰鸡状,好像傲娇的战士一般。&br&&img src=&/dd5aa389a38557edaf2ee4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dd5aa389a38557edaf2ee4_r.jpg&&&br&接着要给这个战士穿上铠甲。&br&&br&先放一条培根&br&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r&&img src=&/3558312dfb7afdcce77b844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3558312dfb7afdcce77b844_r.jpg&&&br&再放一条培根&br&马蹄南去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br&&img src=&/c42dcc5ee5bae2d3c243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c42dcc5ee5bae2d3c243_r.jpg&&&br&再放一条培根&br&好像突然有了鸡肋,也突然有了铠甲&br&&img src=&/fb033bacad5ce168b1a77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fb033bacad5ce168b1a77_r.jpg&&&br&再放一条培根&br&我要让全世界知道,这个鱼塘被我承包了ヽ( ?° ???°)?&br&&img src=&/36deea926ac61239bda81e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36deea926ac61239bda81e_r.jpg&&&br&&br&&br&鸡上面稍微撒点油,不需要太多,因为培根一烤就出油。放进预热到170度的烤箱烤70分钟,半途可以拿出来刷一次啤酒(之前倒出来半杯嘛)。&br&&br&因为有培根盖着,所以鸡的上部不容易烤焦,而原本容易烤焦的翅尖也因为“叉腰”的缘故也不会烤焦。烤制时间可以根据鸡的大小适当调节,图中这只鸡1.3千克。&br&&img src=&/c6d69dfd918dd9bdf2a2fd35a580c9f1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c6d69dfd918dd9bdf2a2fd35a580c9f1_r.jpg&&&br&烤完后从烤箱取出来切开。&br&&img src=&/f0e499b37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f0e499b37_r.jpg&&&br&啤酒罐里的啤酒可以适当倒出来一点,和烤盘底的油水混在一起,是非常美味的蘸料。&br&&img src=&/b48f107bf29a715dac13111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b48f107bf29a715dac13111_r.jpg&&&br&这个烤法的优点是风味浓郁,肉被啤酒蒸的非常有水分,不会柴,而且烤完的时候顺便也做好了一份好吃的酱料。&br&&img src=&/cc36ef4f28e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cc36ef4f28e_r.jpg&&&br&&br&(????)?这样容易做的菜,还有酒有肉,真是用来哄男朋友的不二选择。
原材料有:一只鸡,一罐啤酒,和其它调料若干。 先把调料拌匀,这一步可以按照自己喜好来。我用了盐、黑胡椒、迷迭香(干)、辣椒粉、孜然粉和小茴香粉。 鸡洗净擦干,脖子切短,把拌匀的调料内在鸡的内外。 打开啤酒,啤酒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款,浓淡兼宜。…
因为现在城市生活太舒适了,使很多人的本能都退化,懒惰,欲望,金钱,终日奔波,忽视了身体健康。我提几个建议:&br&1:戒烟,戒酒,规律房事,注意休息:烟酒的危害不用多说了,自己控制吧,性生活则是年轻人必须控制的,《花花公子》的创始人就说过:“一周三次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会让你精神放松,看起来更年轻,但你要一天三次就没有好处了,会过早把自己耗尽的。”&br&2:保持正确的姿势:大多数人都是知道什么姿势对身体有好处的,但却坚持不了,这就是必须通过肌肉的训练才能完成,肌肉力量训练又叫身体功能性训练,可以让你轻松的保持正确的姿势。因为人类直立生活,身体骨架并没有进化完美,脊椎,双腿是主要缺陷,所有背部,腿部的肌肉能力训练就成了关键。在很多方面直接决定你的健康,可不是跑跑步那么简单。&br&3:既然讲到训练了,就必须注意平衡,力量和柔韧性的平衡,身体左右的平衡,上身和下身的平衡,当然不是决对的平衡,只是尽量相对的平衡,差距太大的话自然影响骨架健康。&br&4:内脏功能的调整:心肺功能,胃肠功能,生殖功能,大脑功能,这些都决定健康,只要发现问题和警报,就要马上重视,太多的人是不能解读警报,而出先完全可以避免的“猝死”。介绍几本书给大家很有用《身体给你的66个警告》国产的,另一个是被美国《预防》杂志评为全国最优秀医生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search/%25E5%25B8%%25B2%%2596%25AF%25C2%25B7%25E6%25B4%259B%25E5%258E%%25B0%%258D%259A%25E5%25A3%25AB&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布鲁斯·洛厄尔博士&i class=&icon-external&&&/i&&/a&的《身体警报,疾病来袭时的237个信号》和《身体信号》两本书,都是让你了解身体的知识,重视和预防疾病的发生。&br&5:必须要了解自己,定期体检,测试身体能力,学习健康的知识,并去认真的完成调整和训练改善,如果只是知道不去积极去做改善,那只是就永远停留在书本上,对你还无意义。&br&6: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我希望年轻人能有点信仰,我信佛,但不吃斋,只是需要里面的哲理来开导自己,释放自己,得到修心养性目地。中国人因为没有信仰而堕落,缺少道德,良知,及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人孤独打篮球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