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有8元,买羽毛球和钢笔马云够不够本买顺丰?回答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小明拿了19元钱去买文具,先用9元钱买了3支钢笔,剩余的钱够不够再买一个8元钱的文具盒?怎么做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9-9=10元10>8所以,够了。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教案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试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有: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试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运 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编排特点: 二、编排特点: 结合生活情境发现并解决解决问题, 结合生活情境发现并解决解决问题, 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 2、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注意例题与主题图的关系 、 2、选取联系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选取联系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3、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问题的方法 、 解决问题( 课 题:解决问题(例 1、例 2) 、 ) 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P1-P5) 例 1、例 2 、 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 、基础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 认真观察、 、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 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 教具准备:课件、 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一) 学前准备 、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32+13 45-6 22-7 16+23 45-7 49-22 8+42 64-20 2、看土说一说、数一数 、看土说一说、 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 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第 2、3 页,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 、 分别有多少人?数一数,说一说。 的?分别有多少人?数一数,说一说。 、教学新课 (二) 教学新课 、 1 、节假日小朋友们想去哪儿玩?小组互相说一说 节假日小朋友们想去哪儿玩? 你在游乐园玩过吗?玩过什么? 问:你在游乐园玩过吗?玩过什么?1 2、出示主题图,看图,说说有什么?能挖掘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主题图,看图,说说有什么?能挖掘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互相讨论,展示。 小组互相讨论,展示。 我们先来看木偶戏。 “我们先来看木偶戏。 ” 3、出示例1图, 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请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出示例1 “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请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22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 走了6 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 又来了13 13个 (有22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个,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看木偶 戏啊?) 戏啊?) 可以怎样解决,可以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问:可以怎样解决,可以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算法,列式,启发学生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 的看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算法,列式,启发学生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 : (1)22-6+13=29(人) ) ( 16+13=29(人) (2)22-6=16(人) ) ( ( (3)22+13-6=29(人)或 13-6+22=29(人) ) ( ( (4)22+(13-6)=29(人) ) ( 小结:对于一个实际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方法。 小结:对于一个实际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方法。 4、出示例2图,学习小括号 、出示例2 (1)显示面包房图片,说说这幅图意。 )显示面包房图片,说说这幅图意。 (2)看图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看图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面包房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小朋友买了22 54个面包 22个 又有小朋友买了 个面包, (面包房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小朋友买了22个,又有小朋友买了8个面包,还剩 多少个?) 多少个?) 可以怎样解决? 可以怎样解决? a.54 - 22=32(个) 32 - 8=24(个) ( ( b. 54 C 22 - 8=24(个) ( c. 54 - (22+8)=24(个) ( d. ………… 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两步计算) ?(两步计算 问: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两步计算) 有了小括号先算什么?(先算括号内的加减法) ?(先算括号内的加减法 师:有了小括号先算什么?(先算括号内的加减法) 小结: 用括号括起来,有小括号的,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小结:要想首先算 22+8,就要把 22+8 用括号括起来,有小括号的,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 、课堂练习 (三) 课堂练习 、 1:练习一第 1 题,出示接力赛跑图 : 男生有22 22个 女生有21 21人 16人参加接力赛 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 人参加接力赛, 加接力赛? 男生有22个,女生有21人,有16人参加接力赛,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 2、果园里一共有 90 棵果树,其中桃树 38 棵,苹果树 4 棵,梨树多少棵? 棵果树, 梨树多少棵? 、 3、看图说图意,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看图说图意,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4、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一第 4 题统计表。 题统计表。 、小组讨论, 、全课小结 (四) 全课小结: 、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看图,能自己提出问题,还掌握了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通过看图,能自己提出问题,还掌握了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而 且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解决一个问题,真棒! 且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解决一个问题,真棒! 教后记: 教后记: 课 题: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一、 教学内容: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部计算解决问题 P6-7 练习一 1-5 题 教学目标: 、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 二、教学目标:1、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2 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一) 基本练习 、 1、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2、抢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抢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3、听算:老师说算式,学生回答。 、听算:老师说算式,学生回答。 、巩固练习 (二) 巩固练习 、 1、复习: 、复习: ?(从左向右 (1)没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从左向右) )没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从左向右) ?(先算小括号 (2)带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小括号) )带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小括号) 2、练习: 、练习: 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 第 1 题:男生有 22 人,女生有 21 人。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 显示接力赛跑图 谁来说说这幅图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什么意思?指名说。 你会做吗?请小组合作写出算式。 问:你会做吗?请小组合作写出算式。 指名展示: 指名展示: 43-16=27(人) (1)22+21=43(人) ) ( ( 先算什么? (2)22+21-16=27(人) ) ( 问:先算什么? 21+6=27(人) (3)22-16=6(人) ) ( ( 22+5=27(人) (4)21-16=5(人) ) ( ( 小朋友可以先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可以先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先观察,再独立完成。 第 2 题:练习一第 2 题,学生先观察,再独立完成。 示图, 示图,请小朋友自己说说图意 指名:小朋友们在收集易拉罐, 指名:小朋友们在收集易拉罐,3 个组一共收集了 94 个,一组收集了 34 个,二组收集了 29 个,三组收集了多少个? 三组收集了多少个? 你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你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解决问题。 指名解答: 指名解答: (1)94-29-34= ) (2)94-(29+34)= ) ( ) (3)…… ) 只羊。 现在羊圈里有几只? 第 3 题:羊圈里原来有 58 只羊。走了 6 只,又走了 7 只,现在羊圈里有几只? 示图,说图意,独立解答,做为课堂作业。 示图,说图意,独立解答,做为课堂作业。 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 第 4 题:2002 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B 组得分统计表 出示表格, 球赛中的主客场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 出示表格,问:球赛中的主客场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我们先看中国球队,你知道了什么?( ?(客场 主场比客场多 我们先看中国球队,你知道了什么?(客场 7 分,主场比客场多 5 分) 那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主场 那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主场 12 分,总分是 19 分) 其它国家球队的总分你能否计算出来? 问:其它国家球队的总分你能否计算出来? 学生独立解决。 学生独立解决。 观察此表,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问:观察此表,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岁时小朋友多大? 第 5 题:小朋友今天 8 岁,爸爸今年 35 岁。爸爸 50 岁时小朋友多大? 提示:要先知道什么?(经过了多少年) ?(经过了多少年 提示:要先知道什么?(经过了多少年) 、思维训练 (三) 思维训练 、 元钱,她买一枝签字笔和一枝圆珠笔, 一枝签字笔 8 元,一枝圆珠笔 5 元。小红有 20 元钱,她买一枝签字笔和一枝圆珠笔,还 剩下多少钱? 剩下多少钱?3 (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 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 教后记 运用乘法和加法(减法) 课 题:运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运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 一、 教学内容:运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p8―9)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 法。 2、学会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3、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学会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自主解决问题。 、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自主解决问题。 4、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自主思考, 三、教学重难点:1、会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2、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 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题,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一) 学前准备 、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计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计算。 、探究新知 (二) 探究新知 、 1、例三(教材第 8 页图,电脑显示) 页图,电脑显示) 、例三( (有 组小朋友在玩跷跷板, (1)看图说图意。 有 3 组小朋友在玩跷跷板,每一组有 4 人。又来了 7 人,一共有多少 )看图说图意。 ( 人?) (2)分组讨论,列式计算。 )分组讨论,列式计算。 a. 4*3=12(人) 12+7=19(人) 人 人 b. 4*3+7=19(人) 人 c.还可以这样计算:6*2+7=19(人) 还可以这样计算: 4*4+3=19(人) 还可以这样计算 人 人 小结:用乘加和加法解决的问题, 小结:用乘加和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写成乘加的算式 2、做一做。 教材第 9 页) 电脑出示图。 (教材第 ,电脑出示图 、做一做。 ( ,电脑出示图。 老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会解答吗? 老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会解答吗? 只小鸟, 树上现在有多少只小鸟?) (树上原来有 10 只小鸟,飞走了 4 只,又飞来了 3 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小鸟?) 10-4+3=9(只) 10+3-4=9(只) ( ( ………… 、课堂作业设计 (三) 课堂作业设计 、 1、小白兔种了 7 行胡萝卜,每行 8 个。准备送给小黑兔 10 个,小白兔还剩几个胡萝卜? 行胡萝卜, 小白兔还剩几个胡萝卜? 、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 4 天,每天看 6 页,还剩 13 页没有看。这本故事数一共有多 页没有看。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 少页? 少页? 3、妈妈买来 2 盒月饼,每盒有 9 块。送给奶奶 6 块,还剩多少块月饼? 盒月饼, 还剩多少块月饼? 、 4、 个练习本, 元钱, 小力一共花了多少钱? 、 小力买了 5 个练习本, 每本 2 元, 他又买了一把尺子花了 3 元钱, 小力一共花了多少钱? 教后记: 教后记: 课 题: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运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 一、 教学内容: 运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p10―11) ― ) 教学目标: 、从具体的实际生活情景出发 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情景出发, 二、教学目标:1、从具体的实际生活情景出发,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 步骤和方法。 、熟练掌握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 步骤和方法。2、熟练掌握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 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4、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 意识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意识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会熟练掌握有步骤的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 三、教学重难点:1、会熟练掌握有步骤的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2、会自 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4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口算卡片: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2、抢算:学生抢答 、抢算: 3、解决问题 、 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一共花了多少钱? (1) )一个笔记本 8 元,一枝钢笔 13 元。小利买了 9 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一共花了多少钱? 个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2)一个篮球 7 元,一个羽毛球 4 元。小鸣买一个篮球和 7 个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 元一个, 个足球,应找回多少钱? (3)足球 9 元一个,小军拿了 100 元买了 7 个足球,应找回多少钱? ) (二)课堂练习 1、练习二(第 10 页)第 1 题 、练习二( 小熊:爸爸, 小熊:爸爸,妈妈和我都掰了 9 个玉米 熊弟弟: 熊弟弟:我掰了 6 个 熊妈妈:我们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熊妈妈:我们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2、练习二(第 10 页)第 2 题 、练习二( 兔姐姐: 行萝卜, 兔姐姐:我们种了 5 行萝卜,每行 9 个。 兔哥哥: 个萝卜。 兔哥哥:我们准备送给邻居兔奶奶 15 个萝卜。 兔弟弟:还剩多少个萝卜 多少个萝卜? 兔弟弟:还剩多少个萝卜? 3、练习二(第 11 页)第 3 题 、练习二( 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 动物园的门票儿童票每张 5 元,成人票每张 8 元,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 元钱买票够吗? 用 20 元钱买票够吗? 4、练习二(第 11 页)第 4 题 、练习二( 观察统计表,小组讨论,集体完成。 观察统计表,小组讨论,集体完成。 5、思维训练:练习二(第 11 页)第 5 题 、思维训练:练习二( (三)思维训练 1、玲玲去商店买东西,她给售货员 20 元钱,应找回多少元? 元钱,应找回多少元? 、玲玲去商店买东西, 应找回几元? (1)瓜子每袋 4 元,如果买了 3 袋,应找回几元? ) 应找回几元? (2)花生每袋 8 元,如果买了 2 袋,应找回几元? ) 如果买一个笔记本和议枝钢笔,应找回多少钱? (3)笔记本每个 7 元,钢笔每枝 12 元,如果买一个笔记本和议枝钢笔,应找回多少钱? ) 2、买 4 个玩具娃娃和一个魔方共用 35 元。每个玩具娃娃 8 元。那一个魔方多少元? 那一个魔方多少元? 、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仔细观察,同学们基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通过仔细观察,同学们基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教后记 表内除法(一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 课题: 平均分( 课题 平均分(一)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 通过观察、了解生活实例,充分参与平均分的活动。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观察、了解生活实例,充分参与平均分的活动。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重点难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学会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方法,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学会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教学准备: 四、教学准备: 情境图,正方形、圆形卡片, 情境图,正方形、圆形卡片,小棒 教 学 活 动5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 出示情境图,观察画面。 出示情境图,观察画面。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 1 、 (1)谈话并讨论: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分春游食品时要注意什么? )谈话并讨论:我们来帮助二( )班小朋友分春游食品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强调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 (2)动手分一分,明确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各小组展示分配结果。 )动手分一分,明确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各小组展示分配结果。 (3)学生发现:每分钟的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学生发现:每分钟的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2、课堂练习:课本第 13 页“做一做” 做一做” 、课堂练习: 。 分是什么意思 。 什么意思” (1)先看题,互相说题意,说一说“平均分成 5 分是什么意思” )先看题,互相说题意,说一说“ (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分成了 每份同样多。 (2)用学具代替面包分一分。 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分成了 5 分,每份同样多。 )用学具代替面包分一分。 ( ) 3、教学例 2 : 、 (1)出示例 2 :把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 5 份。 ) (2)学生动手分一分。 (3)交流,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学生动手分一分。 )交流,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 (4)小结平均分的方法:把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 5 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 )小结平均分的方法: 要使每份份得同样多。 要使每份份得同样多。 4、课堂练习:14 页“做一做” 用小棒分一分,然后展示交流。 做一做” 用小棒分一分,然后展示交流。 、课堂练习: 。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 1 题。 、 (1)动手分一分(至少设计出两种方案) )动手分一分(至少设计出两种方案) 。 (2)展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展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相互评价。 2、练习三第 2 题。 、 先明确题目要求再独立判断。 先明确题目要求再独立判断。 3、练习三第 3 题。 、 先说一说,再分一分,最后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先说一说,再分一分,最后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教后记: 教后记: 课题: 平均分(二 平均分” 课题 平均分 二)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 通过生动的画面,学具的操作,让学生逐步了解了平均分的方法,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 通过生动的画面,学具的操作,让学生逐步了解了平均分的方法,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 重点难点: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四、教学准备: 情境图、 根小棒、 方木快。 情境图、24 根小棒、15 个方木快。 教 学 活 动: 一、准备活动 1.把 6 个小圆片分成 3 份,有几种分法 有几种分法? . (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指名板演,展示结果。) 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 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 指名板演,展示结果。 第一种分法: O OOOO 第一种分法:O6 第二种分法: OO OOO 第二种分法:O 第三种分法: OO OO 第三种分法:OO 2.上面三种分法中哪一种是平均分 .上面三种分法中哪一种是平均分? 3.把 12 根小棒平均分成 6 份,每份有几根 学生动手操作,互相检查。) 每份有几根?(学生动手操作 互相检查。 学生动手操作, .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 3。 . 。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 我们来看看这些春游的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我们来看看这些春游的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 我们来看看这些春游的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2)呈现租船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租几条船”的问题。 呈现租船情境图, 呈现租船情境图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租几条船”的问题。 (3)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教师加以强调说明: 每条船限乘 4 人”“24 人租船” 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 人租船” 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 教师加以强调说明: “ , 。 (4)分小组讨论:要租几条船呢 (可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 分小组讨论: 可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 分小组讨论 要租几条船呢? 可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 (5)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明确“ 个人一组租一条船, 条船。 明确“每 4 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 人可以分成 6 组,就要租 6 条船。 ” 2.课堂练习。课本第 15 页“做一做” 做一做” .课堂练习。 。 (1)呈现出小动物准备就餐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学生互相说一说图意。 呈现出小动物准备就餐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图。 呈现出小动物准备就餐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图 学生互相说一说图意。 (2)师:有几个小动物准备就餐呢 一双筷子是几根 现在有多少根筷子 够不够 一双筷子是几根?现在有多少根筷子 师 有几个小动物准备就餐呢?一双筷子是几根 现在有多少根筷子?够不够 分呢?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 分呢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 (3)交流结果,提问:12 根筷子分成了几双 够分吗 交流结果, 够分吗? 交流结果 提问: 根筷子分成了几双?够分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 4 题。 . ,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明确“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明确“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和“按每只小兔几个萝 卜来分” 让学生独立“圈一圈” 最后交流结果。 卜来分” 让学生独立“圈一圈” 最后交流结果。 。 。 2.练习三第 5 题。 . 学生观察画面,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 学生观察画面,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 3.练习三第 6 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同样多” )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同样多” . 。 四、课堂小结 教后记: 教后记: 课题: 除法( 课题 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认识除号 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认识除号,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2、认识除号,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除号,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 从活动入手,引出新知,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突破难点。 从活动入手,引出新知,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突破难点。 重点难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 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 难点: 平均分”活动与除法算式的联系。 难点: 平均分”活动与除法算式的联系。 “ 四、教学准备 个小圆片、 根小棒。 学生每人 12 个小圆片、16 根小棒。 教 学 活 动: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图: .出示图: 判断哪幅图是平均分,为什么。 (判断哪幅图是平均分,为什么。 ) 2. )把 16 根小棒分成 4 份,每份有几根? (1) 每份有几根? . ( 可以分成多少份?(动手操作、互相交流。 ?(动手操作 (2)12 根小棒,每 3 根分成 1 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动手操作、互相交流。 ) 根小棒, ) 3.导入: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熊来分东西吗? .导入: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熊来分东西吗?7 二、讲授新课 教学例 4。 。 1.出示例 4: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个盘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 : 2.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指名板演。 .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指名板演。 3.交流结果。 .交流结果。 4.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 5.教师板书 .教师板书&12÷4=3”这个除法算式。学生讨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 ”这个除法算式。学生讨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小结: 小结:表示把 12 个竹笋平均分成 4 份,每份 3 个。 6.学生动手把 12 个竹笋平均分成 2 份、3 份,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 7.认识除号,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让学生读一读算式。 .认识除号,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让学生读一读算式。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 18 页“做一做” 观察图后,写除法算式,互相交流,并读出所写的除法算式。 做一做” 观察图后,写除法算式,互相交流,并读出所写的除法算式。 . 。 2.练习四第 1 题。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算式,是怎么看出来的。 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算式 是怎么看出来的。 么算式, . 3.练习四第 2 题。先弄清题意,明确要把 6 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小熊。如果学生能直接说 先弄清题意, 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小熊。 . 出结果可以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直接填写出除法算式,并说出除法算式的含义。 出结果可以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直接填写出除法算式,并说出除法算式的含义。 4.练习四第 3 题。先请学生看图,互相说说图意,再独立写出除法算式。 先请学生看图,互相说说图意,再独立写出除法算式。 .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教后记: 教后记: 课题: 除法( 课题 除法(二)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让学生体会除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让学生体会除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 通过活动,自然引导学生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通过活动,自然引导学生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认识了除法 各部分名称,至此学生对除法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各部分名称,至此学生对除法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四、重点难点: 重难点: 根据题意写出算式。 重难点: 根据题意写出算式。 五、教学准备 情境图、除法算式卡片、 个小圆片。 例 5 情境图、除法算式卡片、学生每人 20 个小圆片。 教 学 活 动: 教学例 5。 。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除法算式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 读出除法算式。 .出示除法算式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 读出除法算式。 , 2.昨天我们帮助小熊猫分了竹笋,今天小熊猫又遇到了问题,大家愿意帮助它吗 .昨天我们帮助小熊猫分了竹笋,今天小熊猫又遇到了问题,大家愿意帮助它吗? 二、课授新课 1.出示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图。 .出示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图。 2.学生观察画面,互相说一说图意。 .学生观察画面,互相说一说图意。 共有多少个竹笋?每盘里放几个 每盘里放几个? 师:共有多少个竹笋 每盘里放几个 3.让学生用小圆片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 替竹笋, .让学生用小圆片代替竹笋 动手分一分。 4.交流结果。 .交流结果。 5.师:我们能不能用算式来表示呢 我们能不能用算式来表示呢? . 6.明确可以用除法算式 .明确可以用除法算式&20÷4=5”来表示,教师强调算式所表示的含义:20 个竹笋 按每 4 ÷ ”来表示,教师强调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个竹笋,按每8 个放一盘,可以放 个放一盘 可以放 5 盘.。 。 7.引导学生抽象出 20÷4=5 的实际含义 把 20 按每份 4 个一份平均分 可以分成 5 份。 的实际含义:把 个一份平均分,可以分成 . ÷ 8. 教学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 教学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20 ÷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对各部分名称详细说明. 对各部分名称详细说明 三、巩固练习 1. 课本 19 页“做一做” 做一做” . 。 分小组活动,用小圆片摆一摆。 同桌互说。 第 1 题:分小组活动,用小圆片摆一摆。第 2 题,同桌互说。 2.练习第 4 、5 题。 . 利用题中实物图,让学生用画圈圈分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利用题中实物图,让学生用画圈圈分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完后 独立写出算式并交流。 独立写出算式并交流。 3.练习四第 6 题。 . 五、布置作业 教后记: 教后记: 课题:除法( 课题:除法(三)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 通过动手、游戏等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动手、游戏等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重点: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难点: 感知乘、除法的内在联系。 难点: 感知乘、除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四、教学准备: 文字卡片、题目卡片、小圆片学具。 文字卡片、题目卡片、小圆片学具。 教 学 活 动 一、复习导入 个小圆片,动手摆一摆。 学生拿出 10 个小圆片,动手摆一摆。 1、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有几个? 每份有几个? 、 2、 10 个小圆片,每 5 个一份,分成了多少份? 个小圆片, 个一份,分成了多少份? 、 根据回答,板书: ÷ 根据回答,板书:10÷2=5 10÷5=2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二、课堂练习 1、 练习四第 7 题。 、 教师把写有文字的卡片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独立试写,互相交流。 教师把写有文字的卡片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独立试写,互相交流。教师板书 出相应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出相应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 练习四第 8 题。 、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实物题, 份胡萝卜,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实物题,引导学生说出有 3 份胡萝卜,每份有 5 根,再让学生试写出乘 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指明说一说,老师板书。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含义。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含义 ) 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指明说一说,老师板书。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含义。 ( 3、 练习四第 9 题。先背诵乘法口诀表,出示题卡,通过抽卡游戏练习。 先背诵乘法口诀表,出示题卡,通过抽卡游戏练习。 、 4、 练习四第 10 题。 、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弄清小朋友划船的具体情况: 条船, 个人。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弄清小朋友划船的具体情况:有 4 条船,每条船有 3 个人。再让学生9 独立在书上填写。最后集体订正。 独立在书上填写。最后集体订正。 5、 22 页思考题。 页思考题。 、 第一小问题是学生明确□表示加数, 第一小问题是学生明确□表示加数,4 个□连加等于 8 ,就是 4 个相同加数连加等于 8,同 , 数连加可用乘法计算: 数连加可用乘法计算: )×4=8 或 4 ×( )=8,所以( )里填 2,□=2 ( ,所以( ,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教后记: 教后记: 课题: 除法计算( 课题 除法计算(一)用乘法口诀求商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 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除法的初步计算。 重点:除法的初步计算。 难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 四、教学准备: 情境图、教具(信箱和信) 卡片。 情境图、教具(信箱和信)每个学生准备 12 个 O 卡片。 教 学 活 动 一、复习 1、把下面的乘法口诀说完整。 、把下面的乘法口诀说完整。 三三得( ( )二得二 三三得( ) 三( )十五 ( )十二 ( )二十 四( )十六 2、口答,说说是用哪句口诀想出来的。 、口答,说说是用哪句口诀想出来的。 2 ×( ) = 6 5 ×( )= 5 ( )×6=12 4 ×( )=8 ( )× 4 =12 ( )×8= 8 学习新课、 二、学习新课、教学例 1 1、出示情境图,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出示情境图,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2、提出第 1 个问题:12 个桃,每只小猴分 3 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个问题: 个桃, 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 3、同桌交流,列出除法算式,板书:12 ÷ 3。 、同桌交流,列出除法算式,板书: 。 4、 引导: 前几节课, 我们都会动手帮助猴妈妈分一分, 如果不动手操作, 能算出结果吗? 、 引导: 前几节课, 我们都会动手帮助猴妈妈分一分, 如果不动手操作, 能算出结果吗? 你 5、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6、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各小组探讨出的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 、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各小组探讨出的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 并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并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7、出示例 1 第 2 个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 个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 、 8、让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是几,然后指明回答,说说运用了哪句口诀。 、让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是几,然后指明回答,说说运用了哪句口诀。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一题。先互相说图意,再计算,指名回答怎样求出商的。 、练习五第一题。先互相说图意,再计算,指名回答怎样求出商的。 2、练习五第二题。 、练习五第二题。 先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填出: 只鸽子, 个鸽房,再让学生想: 先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填出:有 15 只鸽子,3 个鸽房,再让学生想:这导题实际是求什 ?(把 每份是多少?) 么?(把 15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多少?) 学生独立填写完除法算式后,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想出商的 是用哪句口诀想出商的。 学生独立填写完除法算式后,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想出商的。 3、练习五第三题 、 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让每位学生当邮递员, (让每位学生当邮递员 投进“ 要求 :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让每位学生当邮递员,把“信”投进“信 (10 ,检查每个信箱中的信是否正确送达,并想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 箱” 检查每个信箱中的信是否正确送达,并想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教后记: 教后记: 课题: 除法( 课题 除法(二)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求商思路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 、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求商思路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 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讨论交流等自主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讨论交流等自主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重点难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 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 乘除法的关系。 难点: 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四、教学准备: 情境图, 情境图,口算卡片 教 学 活 动 一、复习 1、把下面的乘法口诀说完整。 、把下面的乘法口诀说完整。 五( )二十五 ( )十六 ( )三十 三( )十二 二( )得八 六( )三十六 ( )六二十四 ( )十八 ( )十五 2、用乘法口诀求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 9÷3= 12÷4= 5÷12÷2= 8÷2= 3÷3= 3÷1= 5÷5= 6÷2= 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教学例 2 1、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谈话导入,引导观察画面,找出已知条件。 、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谈话导入,引导观察画面,找出已知条件。 2、收集信息: 每行栽 4 棵” 可以栽 6 行” “可以栽 、收集信息: “ “ 。 3、根据两个已知条件提出问题。4、交流,解决“一共栽了多少棵?”这个问题。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交流,解决“一共栽了多少棵? 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需要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小组讨论: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需要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5、互相交流,教师小结。 、互相交流,教师小结。 棵树, 可以栽几行?( ?(24÷ ) (1)一共栽了 24 棵树,每行栽 4 棵,可以栽几行?( ÷4) ) 棵树, 每行栽几棵? (2)一共栽了 24 棵树,栽了 6 行,每行栽几棵? (24÷6) ) ÷ ) 7、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解答,求出商。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解答,求出商。 8、指明回答,说出求商的过程,教师加以小结:可以根据“四六二十四”这个乘法口诀求 、指明回答,说出求商的过程,教师加以小结:可以根据“四六二十四” 出商。 出商。 9、小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 、小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 式中的商和除数。所以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式中的商和除数。所以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三、巩固练习 1、 课本 24 页“做一做” 做一做” 、 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求商,再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 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求商,再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实际上都用了同 一句口诀。 一句口诀。 2、练习五第 4 C 6 题。 、 四、课堂小结11 教后记: 教后记: 平均分的初步认识 (一)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建立 平均分 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平均分&的概念 、使学生建立&平均分 的概念, 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4、是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分,求一分是多少用除法。 、是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分,求一分是多少用除法。 5、是学生初步学会用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是学生初步学会用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 、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 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 &除法的初步认识 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得 每分同样多 实例 除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 每分同样多&实例 除法的初步认识 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得&每分同样多 和活动情景,让学生建立&平均分 的概念。第二,再建立&平均分 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 平均分&的概念 平均分&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 和活动情景,让学生建立 平均分 的概念。第二,再建立 平均分 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 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宜被学生所了解,教学是应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感知,教学时, 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宜被学生所了解,教学是应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感知,教学时, 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1)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他们买了一些食品,请大家看一看,有许多的矿泉 )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他们买了一些食品,请大家看一看, 面包、橘子、火腿肠、糖果、香蕉、巧克力等食品,现在,要把这些食品分给二( ) 水、面包、橘子、火腿肠、糖果、香蕉、巧克力等食品,现在,要把这些食品分给二(1) 班的每一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好吗? 班的每一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好吗? 出示情景图,观察画面。 出示情景图,观察画面。 新授: 二、新授: 1、教学例 1。 、 。 友分春游食品时应注意什么? (1)谈话并讨论: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分春游食品时应注意什么? )谈话并讨论:我们来帮助二( )班小朋友分春游食品时应注意什么 强调每种商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应该每份同样多&) (强调每种商品 应该每份同样多 ) (2)动手分一分,明确每一份要分得一样多,各组展示分配的结果。 )动手分一分,明确每一份要分得一样多,各组展示分配的结果。 (3)说一说。 )说一说。 请学生口述操作过程,你是怎样分的? 请学生口述操作过程,你是怎样分的? (4)想一想。 )想一想。 同桌一人那一份,怎样拿才公平? 同桌一人那一份,怎样拿才公平? 平均分& (5)总结:象这样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就叫 平均分 )总结:象这样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学生自由发言 (6)延伸:你还知道那些现象是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发言) )延伸:你还知道那些现象是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发言) 2、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 (1)先看题, )先看题, (2)互相说说题意, )互相说说题意, 平均分成五分是什么意思。 (3)&平均分成五分是什么意思。& ) 平均分成五分是什么意思 (4)用学具代替面包分一分。 )用学具代替面包分一分。 (同桌检查) (5) 同桌检查) ) 同桌检查 ( 平均分& (6)什么叫 平均分 )什么叫&平均分 3、教学例 2。 、 。 (1)出示例 2:把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 5 份。 ) :12 (2)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3)动手分分。 )动手分分。 (4)互相交流, )互相交流, (5)说说是怎样分得。 )说说是怎样分得。 小结:平均分的方法: 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 小结:平均分的方法:把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 5 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 每份分得同样多, 个橘子。 每份分得同样多,每一份是 3 个橘子。 4、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讨论,动手分,汇报情况) (生讨论 把 12 瓶矿泉水平均分成 3 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讨论,动手分,汇报情况) ( 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学生动手分,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评论。 练习三 1、2、3 题。学生动手分,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评论。 、 、 讨论:你觉得平均分物体是应注意什么? 讨论:你觉得平均分物体是应注意什么? 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五、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的分, 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的分,几个几个的分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 平均分 的含义。 平均分&的含义 、进一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平均分 的含义。 2、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除法的含义。 、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除法的含义。 3、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熟练的进行平均分。 、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熟练的进行平均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初步感受 平均分 再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平均分&再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感受&平均分 再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在大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在大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分析教材学生: 分析教材学生: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恰到好处的提供了春游时需要租船的情境,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恰到好处的提供了春游时需要租船的情境,又是从情境 入手,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在活动中为学习除法打下了基础, 入手,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在活动中为学习除法打下了基础, 春游 “ 租船”这个过程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租船”这个过程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强调了从学生亲身体 验出发,更好的认识除法。 验出发,更好的认识除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 学具盒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那里春游?(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畅所欲言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那里春游?(学生畅所欲言) 出示春游租船的问题情景图) 小朋友也在春游了,请仔细观察画面, (出示春游租船的问题情景图)瞧,小朋友也在春游了,请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 么信息? 么信息?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学习例 3。 出示例 3 情景图。 (出示例 情景图。 、 。 ( ) (1)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13 几条船&的问题 (2)明确要租 几条船 的问题。 )明确要租&几条船 的问题。 (3)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 (4)交流解决的方法的结果。 )交流解决的方法的结果。 还有别的办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别的办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 条船。 小结:这个问题实际就是求 24 里有几个 4,24 里有 6 个 4,就是租 6 条船。 , , 联系生活 学以至用。 联系生活,学以至用。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它们有事邀请我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它们有事邀请我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课堂练习。 页的做一做。 课堂练习。课本 15 页的做一做。 (5)呈现活动图, )呈现活动图, (6)学生互相说一说图意。 )学生互相说一说图意。 (7)师;有几个小动物准备 ) (8)就餐呢?一双筷子是几根?现在有多少根筷子, )就餐呢?一双筷子是几根?现在有多少根筷子, (9)够不 )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 (10)够分呢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 )够分呢/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 (11)交流结果, )交流结果, (12)提问:12 根筷子分成了几双?够分吗? )提问: 根筷子分成了几双?够分吗? 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三第四题。 练习三第四题。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明确&把多少个罗卜平均分给小兔 把多少个罗卜平均分给小兔&和 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 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明确 把多少个罗卜平均分给小兔 和&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 练习三第五第六题。 练习三第五第六题。 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平均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今天我们用平均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我相信,我们都能很好的解决。 我相信,我们都能很好的解决。 五、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六、板书设计。 平均分 问题一: 人要租几条船? 问题一:24 人要租几条船? 问题二:每条船限成几个人? 问题二:每条船限成几个人?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活动, 、通过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1、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2、体会除法的含义。 、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学具的准备: 不同的卡片、红花、 不同的卡片、红花、智慧星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设置问题,引导参入。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入。 1、谈话, 边讲边出示情景图) (边讲边出示情景图 、谈话, 边讲边出示情景图) ( 小朋友,谁知道我们的动物国宝是什么? 小朋友,谁知道我们的动物国宝是什么?14 现在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京京是一只十分可爱的熊猫。 现在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京京是一只十分可爱的熊猫。今天邀请同学们去它家做 于是一大早就去园中挖了好多的竹笋(贴竹笋卡片) 他要把美味的竹笋分给同学们吃, ,他要把美味的竹笋分给同学们吃 客。 于是一大早就去园中挖了好多的竹笋 贴竹笋卡片) 他要把美味的竹笋分给同学们吃, ( , 他的朋友花花、 亮亮、红红来了。可是,京京该怎样分竹笋给他们? 瞧!他的朋友花花、盼盼、亮亮、红红来了。可是,京京该怎样分竹笋给他们? 2、提出问题:京京把 12 个竹笋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请大家帮京京想一 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 、提出问题: 想。 3、展开活动,解决问题。 、展开活动,解决问题。 个盘子里, 平均 是什么意思? 平均&是什么意思 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平均 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可以有不同的摆放顺序,但无论怎么放,结果都是一样的, 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可以有不同的摆放顺序,但无论怎么放,结果都是一样的,再每 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 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个盘子里,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 3 个) 二、新授 1、引入除法。 、引入除法。 小朋友真能干,通过刚才平均分的活动,帮助京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用 小朋友真能干,通过刚才平均分的活动,帮助京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用 一种方法直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种计算方法。 板书:除法) (板书 一种方法直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种计算方法。 板书:除法) ( 个盘子里, 每盘放的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 3 个,每盘放的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除法计算。 这样就可以用 除法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以前我们学过加、 乘法,它们都有自己的符号+、 、 , 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自己的符号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个新的 符号,他就是除号,介绍写法和读法。 符号,他就是除号,介绍写法和读法。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12 个竹笋可以有什么不同得分法。根拒不同得分法列出除法算式,并读一读。 个竹笋可以有什么不同得分法。根拒不同得分法列出除法算式,并读一读。 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1、18 页做一做。 、 页做一做。 提问: 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除法算式?( ?(要分的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除法算式?(要分的 个人, 饼干是 18 块,除号前面写 18,平均分给 3 个人,除号后面写 3,每人分 6 块,等号后面写 , , 6。 。 ) 学生读一读除法算式。 学生读一读除法算式。 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把 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 18 平均分成 3 份,每分是 6) )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外两小题。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外两小题。 2、挑战园地。 、挑战园地。 第一关&魔法卡片 魔法卡片&: 第一关 魔法卡片 :练习四第一题 :练习读法 第二关&小帮手 练习死第二题: 小帮手&: 分一分, 算一算。 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第二关 小帮手 :练习死第二题:分一分,算一算。 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 学生列式,讲述意义。 就是分成 2 份。学生列式,讲述意义。 ) 第三关&分西瓜 分西瓜&:练习四第三题 (学生讨论后列式) 第三题。 (学生讨论后列式 第三关 分西瓜 :练习四第三题。 学生讨论后列式) 全课小结。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 还学会了它的读法和写法。 除法,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除法,还学会了它的读法和写法。在今 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地学习除法,希望大家能象今天一样表现出色! 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地学习除法,希望大家能象今天一样表现出色! 板书设计。 五、板书设计。 除法 + × ÷ 加 减 乘 除号 写法: 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写法: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15 第四课时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教科书 19 页。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知道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分, 求能分成几分用除法计算。 让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知道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分, 求能分成几分用除法计算。 让学生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书写除法算式。 让学生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书写除法算式。 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 通过活动逐步掌握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 通过活动逐步掌握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促使学生 对除法产生亲切感。 对除法产生亲切感。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除法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除法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除法,明白了除法的意义及读写法,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除法,明白了除法的意义及读写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 认识。 认识。 个五角星。 教师出示 8 个五角星。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 (教师把 个一组, 个同学)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 教师把 8 个五角星 2 个一组,分给 4 个同学) ( 学生小结。 学生小结。 思考: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互相说说。 思考: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互相说说。 二、新授 1、 出示例五:学生观察。老师提问:每 4 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分是 4 个竹笋) 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每一分是 个竹笋) 、 出示例五:学生观察。老师提问: 实践操作: 个竹笋, 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实践操作:用学具摆一摆 20 个竹笋,把 4 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学生交流自己的分发。 学生交流自己的分发。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 个放一盘 求能放几盘?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 4 个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 个分一份,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个分一份,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指导算式的写法。 、指导算式的写法。 这是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个放一盘, 竹笋的数量是 20 个,这是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 4 个放一盘,就是每份 4, , 写在除号的后面, 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右面。 写在除号的后面,分得结果是可以放 5 盘,5 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右面。 板书: 板书:20 ÷4=5 学生讨论,说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学生讨论,说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 就是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 求能分成多少份, 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 就是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 求能分成多少份, 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名称。 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名称。 3、练习:课本 19 页做一做 1 题。 、练习: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 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学生说过程,并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学生说过程 )指名说一说除法算式 师:怎样列除法算式?(学生说过程,并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指名说一说除法算式 ) 各部分的名称及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各部分的名称及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4、课本 19 页做一做第 2 题。 、 学生自己说,同桌互相说。 学生自己说,同桌互相说。 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16 课本练习四的 4、5、6 题。 、 、 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在列式计算。 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在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四、板书设计。 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9 页例 3。 。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每几个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接 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 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受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受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感知对数学的兴趣,逐步 让学生感知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的情境,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材在这里创设了 15 人做游戏” “ 人做游戏” 的情境,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 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在理解图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分析、判断、 ,并能尝试运用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在理解图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分析、判断、 并能尝试运用 ,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呢?你看他们玩的多高兴呀。 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呢?你看他们玩的多高兴呀。 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讲给你的同桌听。 师:从图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讲给你的同桌听。 生 1、一共有多少学生? 、一共有多少学生? 每组几人? 生 2、平均分成 3 组,每组几人? 、 可以分成几组? 生 3、每组 5 人,可以分成几组? 、 2、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提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 同学们表现真好,提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3×5=15 × 你能说说这样算的理由吗? 师:你能说说这样算的理由吗? *师:你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后两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师 你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后两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每组几人? ÷ 生:平均分成 3 组,每组几人?15÷3=5(人) (17 可以分成几组? ÷ 生:每组 5 人,可以分成几组?15÷5=3(组) ( *师:要求平均每组有几人,就用 15÷3 来计算,谁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你 师 要求平均每组有几人, ÷ 来计算,谁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 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 能说出 15÷3=5 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15÷5=3(组)呢? ÷ ( 学生发言。 学生发言。 如果学生没出单位,教师要引导。 如果学生没出单位,教师要引导。 *师:如果又来了 3 个小朋友,每组应有几人?把自己的酸法说给同桌听听。 个小朋友,每组应有几人?把自己的酸法说给同桌听听。 师 生独立思考后让学生代表汇报 表汇报。 生独立思考后让学生代表汇报。 我们是这样做的: 生:我们是这样做的:15+3=18 (人) 18÷3=6(人) ÷ ( 我们组是这样做的: ÷ 生:我们组是这样做的:15÷3=5(人)5+1=6(人) ( ( 3、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板书 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 我相信,一切数学问题我们都会解决。 我相信,一切数学问题我们都会解决。 4、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 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课堂练习。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 、做一做。 请学生观察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请学生观察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外呢体 并解答。 同的外呢体, 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外呢体,并解答。 2、练习六第 3 题。 、 总结评价。 四、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五、板书设计: 用除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法 每组几人? 平均分成 3 组,每组几人? 15÷3=5(人) ÷ ( 可以分成几组? 每组 5 人,可以分成几组? 15÷5=3(组) ÷ (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 图形与变换 课 题: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辨认锐角、直角、钝角,掌握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的方法。 .认识并学会辨认锐角、直角、钝角,掌握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的方法。 2.在经历认角、比较角、操作角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在经历认角、比较角、操作角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渗透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渗透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三角板、硬纸条、铅笔、白纸等。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三角板、硬纸条、铅笔、白纸等。 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一、情景激趣 的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说一说各自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出示教材 P37 的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说一说各自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二、设疑引题 上面的图中哪里有角?哪些是直角? 师:上面的图中哪里有角?哪些是直角? 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指名学生上台指一指。 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指名学生上台指一指。 问题:上面的角中,不是直角的是什么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问题:上面的角中,不是直角的是什么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锐角和钝角。 出示课题 出示课题] 锐角和钝角。[出示课题 三、概念学习18 1.出示挂图,师解释为“武汉长江二桥” 图上有直角、锐角和钝角。 .出示挂图,师解释为“武汉长江二桥” 图上有直角、锐角和钝角。 , 2.说一说图中哪里有角?(指名学生在图上指一指) ?(指名学生在图上指一指 .说一说图中哪里有角?(指名学生在图上指一指) 3.问:学些角的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些角的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不一样 . 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 用直角进行比较”的方法。 探索出“ 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用直角进行比较”的方法。 4.教师用红粉笔抽象出“直角、锐角、钝角”图。在学生认真观察后,教师归纳出:我们 在学生认真观察后,教师归纳出: .教师用红粉笔抽象出“直角、锐角、钝角” 把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把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教师边总结归纳, 把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把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教师边总结归纳,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 角去判断一个角比直角小,一个角比直角大,另一角正好与三角板上的直角重合。 角去判断一个角比直角小,一个角比直角大,另一角正好与三角板上的直角重合。 5.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里有角?你找到的这个角是什么角?日常生活中呢? .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里有角?你找到的这个角是什么角?日常生活中呢? 让学生就上面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强调: 让学生就上面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强调:可以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测量进 行比较。 行比较。 师再次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测量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师再次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测量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四、动手操作 做一做”中的实践操作活动。 完成教材 P38 页“做一做”中的实践操作活动。 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的学具,做活动角、折角、拼角、剪角等。广泛让学生参与, 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的学具,做活动角、折角、拼角、剪角等。广泛让学生参与,然后对 于学生做得好的进行展示和表扬。 于学生做得好的进行展示和表扬。 五、练习反馈 1.小黑板出示练习九第 1 题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题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 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角?并将指出的角用手势在空中比划比划。 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角?并将指出的角用手势在空中比划比划。 2.独立完成练习九的第 2 题。教师巡视,指导订正。 教师巡视,指导订正。 . 六、学习小结 本节课新学了哪些知识? ⑴本节课新学了哪些知识? 怎样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⑵怎样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教后记: 教后记: 课 题:锐角和钝角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2.能用三角板拼出角和图形来,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能用三角板拼出角和图形来,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干净、整齐的绘图习惯。 .培养学生干净、整齐的绘图习惯。 教学准备:小黑板、主题图、 把三角板、白纸等。 教学准备:小黑板、主题图、2 把三角板、白纸等。 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一、复习 1.什么样的角叫锐角?什么样的角叫钝角? .什么样的角叫锐角?什么样的角叫钝角? 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这些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这些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学习画角( 二、学习画角(练习九第 3 题) 1.尝试画角。 .尝试画角。 让学生各自拿出学具,要求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角来,并在小组内展示, 让学生各自拿出学具,要求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角来,并在小组内展示,说一说自己画的 是一个什么角?然后要求他们拿出三角板,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较一下, 是一个什么角?然后要求他们拿出三角板,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较一下,看是否是自己想 画的角。 画的角。 2.指导画角。 .指导画角。 教师用三角板或直尺画出几个角来,并强调画角的步骤。 教师用三角板或直尺画出几个角来,并强调画角的步骤。就画出的角指名学生观察并说一 说画的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学生回答后,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判断一下, 说画的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学生回答后,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判断一下,评价学 生说的是否正确。 生说的是否正确。 3.按要求画角。 .按要求画角。19 让学生拿出直尺、三角板和白纸、铅笔。教师分别要求学生画出锐角、直角、钝角, 让学生拿出直尺、三角板和白纸、铅笔。教师分别要求学生画出锐角、直角、钝角,画完 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集体展示评价。 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集体展示评价。 三、用三角板拼图活动 1.认识三角板。 .认识三角板。 教师分别拿出有一个角是 30?的直角三角板和两个锐角都是 45?的等腰直角三角板,简要地 ? ?的等腰直角三角板, 向学生介绍一下, 个三角板学会识别 板学会识别, 向学生介绍一下,然后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准备的 2 幅 4 个三角板学会识别,并摸一摸它 们的角。 们的角。 2.自由拼图。 .自由拼图。 幅图的思路,自由地拼一拼。启发提示学生: 让学生仿照教材 P40 页的第 4 题第 4 幅图的思路,自由地拼一拼。启发提示学生:我们可 以把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角, 个不同的三角板拼角。 以把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角,也可以把 2 个不同的三角板拼角。 讨论:同桌拼出来的角是怎样的角?并说一说:各种角的关系。 讨论:同桌拼出来的角是怎样的角?并说一说:各种角的关系。 [教师有意识地拿出各组同学中拼出的有代表性的图形进行展示, 教师有意识地拿出各组同学中拼出的有代表性的图形进行展示, 教师有意识地拿出各组同学中拼出的有代表性的图形进行展示 并适当 指出这些角之间的 关系,对拼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关系,对拼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四、生活中的数学 1.大屏幕出示教材 P40 页“生活中的数学”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生活中的数学”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 2.说一说图中哪里直角?(指名学生回答)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指名学生回答 .说一说图中哪里直角?(指名学生回答)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3.分组讨论:生活中在哪里能看到钝角、直角和锐角?向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将发现有新 .分组讨论:生活中在哪里能看到钝角、直角和锐角?向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意说得好的同学推荐到它班,向所有同学说一说。教师及时评价激励。 意说得好的同学推荐到它班,向所有同学说一说。教师及时评价激励。 教后记: 教后记: 平移和旋转( 课 题:平移和旋转(一)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2. 通过练习, 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 通过练习, 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方格纸、铅笔、自制教具、小房子卡片。 教学准备:方格纸、铅笔、自制教具、小房子卡片。 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一、情景感受 1.出示“升降机”和“观光缆车”的挂图。 观光缆车”的挂图。 .出示“升降机” 2.教师转向推拉窗前,演示推拉窗平行移动窗门。 .教师转向推拉窗前,演示推拉窗平行移动窗门。 二、交流研讨 1.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上面三幅画面说的是什么? .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上面三幅画面说的是什么? 2.启发。教师向学生指出这就是平移现象。 .启发。教师向学生指出这就是平移现象。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平移现象?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平移现象? 4.讨论:怎样的事例才是平移? .讨论:怎样的事例才是平移? 5.归纳:平移是一种运动,物体平移时,本身的方向不改变。 .归纳:平移是一种运动,物体平移时,本身的方向不改变。 活动探究(在正方格上平移) 三、活动探究(在正方格上平移) 1.观察。 .观察。 画有小房子的)幻灯片在放大了的方格纸上演示平移的过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用(画有小房子的)幻灯片在放大了的方格纸上演示平移的过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其 中主要演示向上平移和向右平移的情形。 中主要演示向上平移和向右平移的情形。 2.讨论。 .讨论。 平移是按哪两个要求进行的?(向什么方向,移动多少格) ?(向什么方向 ⑴平移是按哪两个要求进行的?(向什么方向,移动多少格) 移动多少格格不入是什么意思?(每一个点移动几格 不是中间的空处是几格) 什么意思?(每一个点移动几格, ⑵移动多少格格不入是什么意思?(每一个点移动几格,不是中间的空处是几格) 3.操作。 .操作。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和小房子卡片,按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平移。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和小房子卡片,按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平移。同桌之间互相检20 查,移得对不对,教师及进评价指导。 移得对不对,教师及进评价指导。 4.练习。 .练习。 页方格纸上的填空。 (向左平移 ⑴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 41 页方格纸上的填空。 向左平移 6 格,向下平移 5 格) ( 说一说方格纸上右图怎样平移,小房子就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⑵说一说方格纸上右图怎样平移,小房子就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四、实践操作 页上方的“做一做” 完成教材 P42 页上方的“做一做” 1.想一想:怎样才能使鸭子的移动是平移的呢? .想一想:怎样才能使鸭子的移动是平移的呢?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可在教材上的鸭子底部向右画一条横线,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可在教材上的鸭子底部向右画一条横线,以这条横 线为基准,画出的鸭子就是平移得到的 的鸭子就是平移得到的。 线为基准,画出的鸭子就是平移得到的。 2.画一画。先让学生剪下教材第 129 页上的“小鸭子” 然后平移模仿画下小鸭子图,还 页上的“小鸭子” 然后平移模仿画下小鸭子图, .画一画。 , 可让学生着色。 可让学生着色。 3.比一比。学生画完后,可让学生互相展示,比一比谁画得整齐、美观。 .比一比。学生画完后,可让学生互相展示,比一比谁画得整齐、美观。 五、练习巩固 1.独立完成教材第 43 页练习十第 1、2 题。教师及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突出检查学生对 教师及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 、 平移几格”的含义是否能正确理解,不能误角为“平移了几格”就是“ 于“平移几格”的含义是否能正确理解,不能误角为“平移了几格”就是“两个图形之间 的空将是几格” 的空将是几格” 。 2.独立完成练习十第 4、5 题。 . 、 题要突出强调物体的平移,本身的方向是未改变的, 次平移, 第 4 题要突出强调物体的平移,本身的方向是未改变的,这两题都是 2 次平移,2 次平移更 能说明这一点。 能说明这一点。 六、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记: 教后记: 平移和旋转( 课 题:平移和旋转(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体验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通过观察、操作体验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2.能说出一些生活中所见到的旋转,知道旋转是一种运动,是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具轴所 .能说出一些生活中所见到的旋转,知道旋转是一种运动, 作的圆周运动。 作的圆周运动。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自制教具、小线绳、剪刀、大头针。 教学准备:主题图、自制教具、小线绳、剪刀、大头针。 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一、学习例 2 1.出示教材 P42 页例 2 主题图三幅画面,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主题图三幅画面,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 2.说一说图说的是什么? .说一说图说的是什么? 先让学生在各小组内拟一拟,然后指学生讲一讲。 先让学生在各小组内拟一拟,然后指学生讲一讲。 3.师:上面三幅图中的物体都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 上面三幅图中的物体都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 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 . 旋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旋转现象。 旋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旋转现象。 4.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里有旋转现象? .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里有旋转现象? [先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说一说。] 先分组讨论, 先分组讨论 然后集体交流说一说。 做一做、 二、做一做、拉一拉 页下方的“做一做” 完成教材 P42 页下方的“做一做” 1.让学生用剪刀剪下教材 P129 页的三色小圆片(课前准备好也可) 指导他从用大头针在 页的三色小圆片(课前准备好也可) ,指导他从用大头针在 . , 小圆片正中心穿一小孔,双着穿进绳线。 小圆片正中心穿一小孔,双着穿进绳线。 2.让学生将绳线转成,两手拉着线的两端,用力拉一拉,就会发现快速旋转后,看到的是 .让学生将绳线转成,两手拉着线的两端,用力拉一拉,就会发现快速旋转后, 圆片变成了一种颜色了。 圆片变成了一种颜色了。21 3.教师个别辅导动手能力稍差的同学。 .教师个别辅导动手能力稍差的同学。 三、巩固练习 1.小黑板出示教材 P43 页练习十第 3 题主题图画面。 题主题图画面。 . 2.说一说图中有几幅画面?各讲的是什么? .说一说图中有几幅画面?各讲的是什么? 3.小组讨论,合作完成,集体形成判断的理由。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集体形成判断的理由。 4.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5.教师评价激励。 .教师评价激励。 四、游戏活动 1.拼一拼。 教材 P45 页练习十第 6 题活动) (教材 题活动) .拼一拼。 ( 页的学具。 ⑴动手剪下教材第 131 页的学具。 想一想,拼一拼。 ⑵想一想,拼一拼。 拼出的图形是什么? ⑵拼出的图形是什么? 2.拉一拉(教材 P45 页练习十第 7 题活动) 题活动) .拉一拉( 页的图片, 题形式做成学具。 ⑴剪下教材第 133 页的图片,仿照第 7 题形式做成学具。 想一想:有多少种搭配图案? ⑵想一想:有多少种搭配图案? 个同学一组,开展“拉一拉”活动。 ⑶第 2 个同学一组,开展“拉一拉”活动。 3.转一转。 .转一转。 个扇形圆片, ⑴剪下教材第 135 页的 8 个扇形圆片,指导学生用大头针仿照练习十第 8 题的形式做成学 具。 想一想:有多少种搭配图案? ⑵想一想:有多少种搭配图案? 个同学一组,开展“拉一拉”活动。 ⑶每 2 个同学一组,开展“拉一拉”活动。 3.转一转。 .转一转。 页的个扇形圆片, 题的形式做成学具。 ⑴剪下教材 P135 页的个扇形圆片,指导学生用大头针仿照练习十第 8 题的形式做成学具。 想一想:有多少种搭配图案? ⑵想一想:有多少种搭配图案? 转一转,看看图形错乱地搭配是否非常有趣。 ⑶转一转,看看图形错乱地搭配是否非常有趣。 新课总结( 五、新课总结(略) 教后记: 教后记: 实践活动课 剪一剪 活动目的: 活动目的: 1.通过剪纸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通过剪纸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通过亲自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通过亲自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提高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剪好教材上的各种图形;师生每人均准备剪,硬纸片( 张以上) 铅笔等。 ,铅笔等 教师事先剪好教材上的各种图形;师生每人均准备剪,硬纸片(2 张以上) 铅笔等。将学 , 生按 3~4 人一组分成合作学习小组。 ~ 人一组分成合作学习小组。 活动设想: 活动设想: 一、学剪一个小纸人 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 4 个小纸人连在一起的图案,让学生欣赏。 个小纸人连在一起的图案,让学生欣赏。 . 2.激趣。 .激趣。 图形上的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并且是并排排列的,有趣吧! 师:图形上的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并且是并排排列的,有趣吧!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 出这样的图形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剪这些图形。 出这样的图形呢?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剪这些图形。 3.教师出示一个小纸人的图形,沿中线对折,让小人重合为半个小人。 .教师出示一个小纸人的图形,沿中线对折,让小人重合为半个小人。 要剪一个小纸人,怎样剪得又快又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球购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