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力

体育教学中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有效方法的研究
禹城市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申报表
一、课题名称及主要参加者的基本情况
小课题名称
体育教学中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有效方法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不超过2人)
纪爱红& 陈文敏&
二、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我校自开展“先学后教、训练矫正”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课堂模式的不断普及,我们发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这其中主要体现在上课小动作较多,在队伍里交头接耳,左瞧右看,不听从教师的课堂组织,注意力集中时间太短等等,而教师的现有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并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发生。
意义:对于低年级的体育教学来讲只有真正在思想层面解决了学生的注意力问题,我们的体育教学才能取得实效,没有学生的配合,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行,学生真正的把注意力放在了课堂教学内容上之后体育教学才会出现应有的效果。
课题研究的内容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调查研究现在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现状
2、调查研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3、对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4、调查各种文献资料,拓宽资料采集的范围
5、对低年级各班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6、寻求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办法
7、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措施整理成册
1、我校教研气氛浓厚,学校领导及同事都积极的从事小课题的相关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准备了合适的环境。
2、在实施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需要有课题组成员的辅助与支持,包括对于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观察、记录等。
3、针对不同班级有可能出现的研究效果差异,因此在研究阶段,可以就阶段性的成果进行更换班级的方式,再次实施论证研究,最终进行总结性的报告。
4、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配合学校的赛课机制,进行课堂研究,制作相应的影像资料上传至解放路小学教科研博客平台。
5、过程性的资料将会以研究随笔、研究反思、教学案例、研究论文等形式进行记录。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特点与创新之处
1、多人合作,积极进取,不断的研究调查,群策群力。
2、各司其职,精细分工。
3、依托我校赛课体制,为课题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平台。
4、依托互联网,利用微信、QQ、博客等对过程性资料进行讨论总结。
5、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调查研究,既方便又扩大了调查范围,在时效上有了保障。
创新之处:
1、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研究,获得的调查数据最真实。
2、利用不同班级对已有的结论进行论证,达到科学客观的要求。
3、利用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班级以相同的方法进行论证,求得已有结论的有效性是否真实。
4、在校际之间进行交流,互相进行结论的验证。
&三、课题研究步骤、进程
四、审核意见
学校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公章&&&&&&&&&&&&&&&&&&&&&&&&&&&
&&&&&&&&&&&&&&&&&&&&&&&&&&&&&&&&&&&&&&&&&&&&
&&&&&&&&&&&&&&&&&&&&&&&&&&&&&&&&&&&
&&&&&&&&&&年& &&月& &&日
乡镇校办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
年& &&月& &&日
市教科所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公章&&&
&&&&&&&&&&&&&&&&&&&&&&&&&&&&&&&&
&&&&&&&&&&&
&年 &&月& &&日
【说明】1、小课题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最多不超过3人; 2、本表上报
一式2份 ,经学校和乡镇校办审阅后方能上报,否则不予立项和结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咨询热线:400-675-1600
1-3秒快速咨询
【摘 要】
&正&运动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人体对于客观事物进行走向反射的一种心理活动,它能保持人体清晰地感受周围环境的刺激,使人体能做出相应的反应。"注意"同其它认识活动中的"注意"一样,也是由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大类组成的。在体育课上,注意力的集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反映在教学时学生有没有仔细听老师讲的细节,以及技术动作的关键,还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机体反应迟钝是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时段。所以,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与否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呢?
【分 类】
【关键词】
【收 录】
|体育课堂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共1页
重要说明: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本站文章仅向科研人员提供!
现代教育科学 2013年4X期 文档列表
作者:刘宇 何金福
作者:刘启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东光学校
作者:张金良 孙超 孙锡武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东光学校
作者:张静媛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王增科 颜廷云
 单位:山东省潍城经济开发区中学
作者:武新宇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乡第一中学
作者:董桂英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教科所
作者:商志民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大榆树中学
作者:孙玉梅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七中学校
作者:李美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六中学
作者:张志萍 张平
 单位:吉林省靖宇县职教中心
作者:张明
 单位:江苏省东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毕国峰
 单位:吉林省洮南市安定镇中学
作者:孔祥飞 王卫星
 单位:吉林省扶余市弓棚子镇第一中学
作者:杨笑笑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抚民镇中学
作者:王秋菊 刘亚红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八中学
作者:贾语波 陈艳茹 曲希山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 吉林省德惠市职业技术学校 吉林省德惠市第四中学
作者:卯雄
 单位:甘肃省渭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孟凡波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学校后勤管理中心
作者:李美花
 单位:吉林省龙井市第五中学
作者:张蕾
 单位:吉林省辽源市农村实验中学
作者:吴伯威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第八中学
作者:张建功
 单位:山东省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刘立冬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
作者:李世昌
 单位:山东省胶南市第一中学
作者:马志强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中心学校
作者:李琦
 单位:吉林省实验中学
作者:张雪平
 单位:吉林省孤儿职业学校
作者:崔茜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现代服务学校
作者:方维
 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孙丽影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五中学
作者:袁向东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
作者:李青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
作者:刘娟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作者:张采凤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现代服务学校
作者:马海波
 单位:江苏省淮安县中欣国际实验学校
作者:徐广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酒泉中学
作者:冯建锋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甲中学
作者:王君艳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沙田广荣中学
作者:赵云云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二中学
作者:耿新颖 邢志文
 单位:吉林省扶余市弓棚子镇第一中学
作者:刘军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作者:张洪嘉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楼街中学
作者:杨济芳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作者:郭延发
 单位:吉林省汪清县第一职业技术高中
作者:程凤
 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韩冬梅 刘晓杰
 单位:长春教育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
作者:曾湖贤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泰和中学
作者:王春兰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郎新艳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六中学
作者:杨红军
 单位:肇庆学院文学院
作者:兰端炳
 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作者:郑政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高级中学
作者:李应聪
 单位:吉林省梅州市梅县新城中学
作者:李勇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体育部
作者:郑大伟
 单位: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作者:黄丽媛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中
作者:王艳
 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二道镇二十中学
作者:唐兆江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第二中学
作者:冯根水
 单位:浙江省玉环县教育局教研室
作者:张冠梅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甲山中学
作者:李瑞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楼街中学
作者:郑花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五中学校
作者:李月香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六中学
作者:姚艳勤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刘竞辉
 单位:河南省汝南县双语学校
作者:王荣
 单位:河南省汝南幼儿师范学校
作者:吴淑静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梁直
 单位:河南省汝南幼儿师范学校
第100-100页
作者:王彦慧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三中学
第101-101页
作者:郗爱群
 单位:北京市商业学校
第102-102页
作者:张银年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
第103-103页
作者:张慧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第104-104页
作者:张国荣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永康中学
第105-105页
作者:李霞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永康中学
第106-106页
作者:郑松 吴梅花
 单位:江苏省涟水县外国语学校
第107-107页
作者:熊飞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第108-108页
作者:丛士辉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安恕第一中学
第109-109页
作者:穆俊山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云顶中学
第110-110页
作者:李艳波
 单位: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安石二中
第111-111页
作者:刘峻辰
 单位:吉林省辽源市第一职业高中
第112-112页
作者:张玮峪
 单位:吉林省安图县职业教育中心
第113-113页
作者:杨玉娟
 单位:山东省济阳县济阳街道办事处中学
第114-114页
作者:刘桂梅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楼街朝鲜族乡中学
第115-115页
作者:宋世一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五中学
第116-116页
作者:刘燕琴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中学
第117-117页
作者:裴莉莉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第118-118页
作者:李明珍
 单位: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
第119-119页
作者:韩树森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第十三中学
第120-120页
作者:赵莉莉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
第121-121页
作者:刘媛
 单位:山东省禹城市第一中学
第122-122页
作者:王辉禹
 单位:山东省即墨市第二中学
第123-123页
作者:尹训霞 鞠凯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奇山中学 山东省烟台市第十中学
第124-124页
作者:龚辉 闫秀平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第四中学
第125-125页
作者:程晓红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七中学
第126-126页
作者:王金兄
 单位: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
第127-128页
作者:周朝霞
 单位: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新校区
第129-130页
作者:彭文静
 单位:河南省汝南县园林学校
第131-131页
作者:周玉玲 常立华
 单位:吉林省扶余市弓棚子镇第一中学
第132-132页
作者:石博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林海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133-133页
作者:季凤华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楼街中学
第134-134页
作者:李晓英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九中学
第135-135页
作者:李忠文 姜树红
 单位:吉林省靖宇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吉林省靖宇县赤松学校
第136-136页
作者:田超华
 单位:河南省平舆六中
第137-137页
作者:尤航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中学
第138-138页
作者:刘凤玲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石岭职业高中
第139-139页
作者:赵雪梅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八中学校
第140-140页
作者:申耀霞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高级技工学校
第141-141页
作者:姜小涓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六中学
第142-142页
作者:邵影杰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第143-143页
作者:廉炜
 单位: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教育实业集团广华中学
第144-145页
作者:霍云龙
 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八中学
第146-146页
作者:史向忠 马德欣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巴吉垒中学
第147-148页
作者:鲁守舟
 单位:吉林省安图县两江中学
第149-149页
作者:张崇
 单位:河南省汝南幼儿师范学校
第150-150页
作者:李文奎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云顶中学
第151-151页
作者:宁春梅
 单位:陕西省商业学校
第153-153页
作者:张晓慧
 单位:河南省方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第154-154页
作者:丁俊波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白泉中学
第155-155页
作者:汤贵清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二中学
第156-156页
作者:王梅
 单位:吉林省长岭县前进乡中学
第157-157页
作者:金燕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六中学校
第158-158页
作者:金晓月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新前中学
第159-160页
作者:汪静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七中学
第161-161页
作者:耿梅生
 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夏格庄中心中学
第162-162页
作者:王新香
 单位:吉林省长岭县流水镇第一中学
第163-163页
作者:李建滨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
第164-164页
作者:李素玉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七中学
第165-165页
作者:孙丽艳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滨江中学
第166-166页
作者:邓学红
 单位: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
第167-167页
作者:冯兵
 单位:安徽省亳州幼儿师范学校
第168-169页
作者:车延鹤
 单位:上海市桃浦中学
第170-170页
作者:李刚
 单位:吉林省辽源市第一职业高中
第171-171页
作者:张春梅
 单位:吉林省辽源市第一职业高中
第172-172页
作者:左建
 单位: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第173-173页
作者:王静
 单位: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第174-176页
作者:吕亚昆
 单位:吉林省长岭县北正镇实验学校
第177-177页
作者:孟范月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第三中学校
第178-178页
作者:陈伟红
 单位:吉林省汪清县第四中学
第179-179页
作者:刘启
第181-181页
第184-184页
现代教育科学杂志分期列表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省教育科研管理学会
出版地方:
快捷分类: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22-1339/G4
邮发代号:12-325
创刊时间:2007年
发行周期: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625
综合影响因子:0.101
热门期刊推荐
400-675-160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
(仅收市话费)
免责声明:本站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收集整理互联网学术资源信息,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若需要删除请联系我们 蜀ICP备号-13赞助商链接
论文分类导航
经济管理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医药卫生论文:
法学研究论文:
文哲艺术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电子信息论文:
农业科学论文:
对小学生体育课上注意力特点的研究
注意,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人们的智力活动,甚至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参加,才能得以顺利而有效的发生、发展和形成。反之,如果没有注意参加,那么人们不仅无智力活动可言,甚至连情感、意志都不能产生和维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越集中,那么学习效果就越好。课堂注意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在课堂上对某一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内容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分散又叫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交头接耳、摆弄手指、目光呆滞、望向窗外等外部表现多是注意力分散,一般是由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的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集生的注意力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那么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就会清晰且领悟得好,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那么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位学生的心理活动都能指向或集中于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他们注意观察所学习的技术动作,完成课堂上所需完成的动作,而不注意其他活动,合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生课上注意力特点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北京图书馆查阅有关教学中集生注意力的书籍和相关期刊,在掌握一定知识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
1.2.2 实地观察法 根据对生的代课实践经验以及所见所闻所问进行了总结归纳。
1.2.3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北京市两所的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问卷475 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475 份,有效回收率100%。
1.2.4 访谈法 通过对30 名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了生上课注意力的情况,并记录数据。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相关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归纳、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注意力的特点
2.1.1 生注意力在年龄上的特点 由表1 可知,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中7 ~ 8 岁的学生绝大多数上课期间注意力不集中,8 ~ 10 岁的学生达到注意力较集中和集中的人数接近50%,10 ~ 12 岁的学生达到注意力较集中和集中的人数为50% 以上。通过笔者在课堂上的观察与总结和对教师进行访谈,结果证明了以上结论,说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状况安排教学任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尽量安排简单的教学任务以及生动有趣的游戏来集中注意力,而且教学进度要适当放慢,以照顾大多数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每节课要尽量多地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任务和动作难度上可以适当地提高,因为年龄越大注意力越集中,对动作的理解程度越高。
2.1.2 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由表2 可知,在导致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中所占比例最多的是聊天、乱动、看风景,其中聊天和乱动占65%,看风景占13.4%。这表明,在众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中,聊天、乱动、看风景这些无意识的表现都是自控能力差引起的,而这些原因都与学生年龄小有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制定一套足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游戏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教师的言行举止走,心无旁骛。对于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教师应该区别对待,以游戏的方式来促使他们参与到课程中,让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得到运动,并慢慢地爱上运动。在课堂上有3.2% 的学生会打瞌睡,这说明教师的课程设置极其不科学,急需改进。
2.1.3 生注意力在课堂上保持时间的特点 由表3 可知,各个年龄段学生在上课的前15min 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尤其是7 ~ 10 岁的学生,在上课的前15min 注意力最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10 ~ 12 岁的学生在上课的前15min 注意力较为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力会更集中,但是很快会变得不集中;7 ~ 8 岁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得快分散得也快,上课后能很快地集中注意力,但是很快地会变得不集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这说明在期间的课上,学习新内容的时间应该尽量安排在每节课的前15min,复习内容和练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注意力相对集中的第15 ~ 30min,最后10min 应安排放松练习或游戏。对于10 ~ 12 岁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调整课程安排,前15min 安排热身和体能训练,第15 ~ 30min 安排学习和复习。
3 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3.1 口令引导法
口令引导法是指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口令来代替动作名称引导学生运动。此方法利用生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的特点,将某些训练方法用形象的口令表达出来,当下完口令后学生们会以好奇心思考动作并尽力地模仿出来,此时心理和身体上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并相互配合。例如,螃蟹爬、鸭子步、青蛙跳、蝎子爬等。口令引导法不仅能达到训练的目的,还能在无形中集生的注意力。
3.2 倒计时或比赛激励法
为了充分利用生极强的荣誉感和好比心理,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教师可以尽量多地安排游戏比赛或者利用倒计时来提醒学生。例如,在课堂的最后10min 也就是每节课学生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时间段,可以安排游戏比赛代替枯燥无味的体能训练,这样既能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也能集生的注意力;在队形混乱时,教师可以下口令让学生几秒之内回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回不到就要接受惩罚,此时学生会在教师口令下完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自己的位置,保持队形整齐。
3.3 回答问题积分法
此方法适用于课前热身或课后放松。以跑步为例,在跑步过程中教师可以出各种问题供学生回答,告诉学生回答问题多的将获得什么奖励或者回答问题最少的将接受什么惩罚,这样学生在跑步过程中,不仅身体在运动而且脑力也在不停地转动,注意力会很集中,而且气氛也会空前的活跃。
3.4 积分换礼品督促法
此方法适用于课堂的始终,只要看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可以拿积分来激励学生。但是,这种方法一定要公平公正,且要有礼品兑换的活动,否则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
3.5 利用器械集中注意力
课堂上要适当地借助器械进行运动,生天生好动而且喜欢玩,如果经常徒手训练,不可避免地会有些枯燥,所以在课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器械,辅助学生进行身体锻炼。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而且能有效地集生的注意力。
4 结论与建议
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并正确对待学生的注意力,合理运用各种方法集生的注意力。在期间,学生的注意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强,注意力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但是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都在刚上课或者前半节课,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准备。
课上集生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教师来说,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情绪和情感特点,深入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注意教材的直观性、内容的新颖性,加强对学法的研究,不断改进组织教学的方法,真正获得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 1 ] 卜婧. 北京第二实验学生课上调皮行为特点分析[ D ]. 北京:首都学院,2014.
[ 2 ] 魏玉萍. 生课堂注意力分散及其干预研究[ D ]. 烟台:鲁东,2013.
[ 3 ] 王称丽. 中生注意力发展及培养研究[ D ]. 上海:上海师范,2011.
[ 4 ] 王称丽,贺雯,莫琼琼.7 ~ 15 岁学生注意力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J ]. 上海科研,2012(12).
上一篇:   下一篇:查看: 1087|回复: 4
谈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谈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摘要:对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客观因素、教学层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目前;体育课堂教学;问题;建议;
一、前言:
两年来,笔者有幸作为“国培计划”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的辅导老师,经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育的问题。同时也注意观察了一些学校的常规体育课教学,在观摩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笔者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些体育课除了列队点名,就是所谓的“自主”学习;有些时候一块篮球场四、五个班在“上课”;有些课干脆连队都没排,就直接活动;有些课学生下来三三两两…笔者总在感叹中叩问自己,学校的体育教学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是一种没有技术技能学习合作与探究?是一种听之任之的自主学习课?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已对小学体育教育造成了影响。
二、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这几年自己参加的各种活动的体会和结合日常的观察,把自己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梳理后,笔者发现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2.1 客观因素的问题
& & 2.1.1学校现实的因素
& & 现在虽然是说要求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可是在现实中,考试成绩依然是排在首位的,外围的压力不允许学校不重视考试成绩。社会盯着学校的毕业考试及格率和“三A”率,家长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体和智之间取舍,当然是更加的关心成绩,而体育则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体育课要给其他考试科目让路,有时体育课被占用,学生想玩不能玩。
2.1.2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新颖、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或事业重心不在体育课教学上等问题。而其他任课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象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学生同他们一起认为,学习体育是没有用的,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
2.1.3家庭因素
由于一些家长不喜欢体育锻炼,也不喜欢过问孩子的体育活动情况。而且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认为:体育锻炼会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无心向学,倒不如多的看书为好。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中有好的表现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和引导,甚至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运动产生消极的作用,从而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厌学。
2.1.4学生个人因素。
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势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意志品质弱,因此学生在体育课中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
2.2教学层面的问题:
2.2.1教学内容陈旧,形式老套。受场地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内容陈旧,形式老套的现象。基本上就是跑步,玩沙包,踢毽子,跳绳,打羽毛球,篮球等几个传统项目,较少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创新,教学形式也主要是灌输式和命令式。
2.2.2教学内容的开发过于广泛。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统领内容,为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在教学中,有些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一味地追求内容的广泛性,或者一味满足学生的兴趣,认为内容选择的越广越好、越新奇越好,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技能学习有所淡化,甚至不要。这种现象说明了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认为新的体育课就是“兴趣第一”、“快乐第一”、“安全第一”、“不要运动技术”等错误观点。如:在发展投掷能力目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引入大量的练习内容,有的是扔纸飞机,有的是扔纸团,有的是用羽毛球“打雪战”等等。这些内容的选择,虽然解决了投掷的兴趣问题和安全问题,但去忽略了教材内容的本质,往往投掷单元结束了,有的学生竟然对正确的投掷技术动作没有一点的概念和体会。
2.2.3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就目前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感觉还是较为单一的,更多时候评价中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管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学生某方面好的表现并不能体现出来,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体育课教学要求不相适应。
三、 解决对策的思考
在目前,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也是体育教育的普遍现状。但问题是如何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考虑改革现行机制;学校家长要改变意识和观念;教师要树立新理念,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有效、健康、快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3.1 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各级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国家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要利用各种机会,营造重视体育工作,尊重体育工作者的氛围。&&
3.2、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目前体育教师的现状,首先高校应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学人才负起责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专业实习等方面均要突出这一培养目标。同时行政部门要深化体育教师的继续再教育的改革;学校要强化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使培养他们热爱体育教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做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
3.3加强创造良好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外部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场合向家庭、社区积极宣传体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通过新课程标准展示课向社区、家庭开放,让大家意识到,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4、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3.4.1教学设计要精确。课前教师要巧妙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各种方式、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统筹安排,即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有无违背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这是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的教学技能和素质。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实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具体的需要;第二、教学内容人具有实效性、科学性;第三,传统教学法与新型的教学法要有机结合,要注重合理性;第四,正确处理课堂中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第五,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资源。
3.4.2关注教学细节,突出教学重点,注重创设情境教学。课堂教学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从不同的情境方法与手段中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与难点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基上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根据学校都在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实际,把体育学习中的耐久跑与“消防救灾”演习结合起来,通过刺耳的“警笛”声直接导入情景,开始本课的教学,并自然过渡到逃生演习,通过用湿毛巾捂嘴、弯腰行进跨过“火坑”、爬过“火梁”、穿过“火道”等练习,既使学生学习了解了火场逃生的基本知识,又达到了耐力训练的目的,教学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3.4.3把握教学过程中的特色与亮点。一堂好的体育教学课要“出彩”,就一定得呈现出特色或亮点,但由于亮点有大有小,特色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作为授课教师,一定要观察把握课中的特色或亮点,一堂好的体育教学课一般应具有以下特色或亮点:第一,对教学内容处理比较巧妙;第二,教学组织科学合理;第三,教学策略新颖实用;第四,场地器材使用经济有效;第五,课堂教学氛围较浓;第六,教师幽默而且基本运动技能过硬等。
3.4.4巧用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引发教学灵感和学习兴趣。体育教师通过巧用生活中的自然资源,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如场地器材的变化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整合与设计场地与器材,纵观校园,学校的斜坡、台阶、各种设施场地及树木等将学校的硬件设施合理的引入到体育课堂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校园操场上,体育教师常因上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场地小,教材难以取舍。如能因地制宜,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利用和安排场地,使小场地发挥大作用,因此各种游戏孕育而生,学生的躲闪能力、跑的能力得到提高。回忆起我观摩省优质体育课的所闻所见,例如创设的“贴报纸跑、火炬接力跑、长征组歌” 等教学,以新意图、新教法,使课堂欢快无可比拟,从生活中给课堂的有效性带来新的生机。
3.4.5重视调控教学过程的评价。“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真正重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有效评价;同时评价要“师出必有名”,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批评与赞赏应相辅相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小学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是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手段。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积极性和兴趣是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大体育教育的宣传广度的和深度,加强教师基本功的锻炼,加强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灵活机动的安排教学内容,采取新型的学生成绩考核制度,使学校、家长和学生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堂的教育功效。
摘要:对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客观因素、教学层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目前;体育课堂教学;问题;建议;
一、前言:
两年来,笔者有幸作为“国培计划”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的辅导老师,经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育的问题。同时也注意观察了一些学校的常规体育课教学,在观摩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笔者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些体育课除了列队点名,就是所谓的“自主”学习;有些时候一块篮球场四、五个班在“上课”;有些课干脆连队都没排,就直接活动;有些课学生下来三三两两…笔者总在感叹中叩问自己,学校的体育教学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是一种没有技术技能学习合作与探究?是一种听之任之的自主学习课?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已对小学体育教育造成了影响。
二、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这几年自己参加的各种活动的体会和结合日常的观察,把自己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梳理后,笔者发现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2.1 客观因素的问题
& & 2.1.1学校现实的因素
& & 现在虽然是说要求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可是在现实中,考试成绩依然是排在首位的,外围的压力不允许学校不重视考试成绩。社会盯着学校的毕业考试及格率和“三A”率,家长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体和智之间取舍,当然是更加的关心成绩,而体育则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体育课要给其他考试科目让路,有时体育课被占用,学生想玩不能玩。
2.1.2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新颖、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或事业重心不在体育课教学上等问题。而其他任课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象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学生同他们一起认为,学习体育是没有用的,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
2.1.3家庭因素
由于一些家长不喜欢体育锻炼,也不喜欢过问孩子的体育活动情况。而且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认为:体育锻炼会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无心向学,倒不如多的看书为好。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中有好的表现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和引导,甚至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运动产生消极的作用,从而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厌学。
2.1.4学生个人因素。
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势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意志品质弱,因此学生在体育课中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
2.2教学层面的问题:
2.2.1教学内容陈旧,形式老套。受场地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内容陈旧,形式老套的现象。基本上就是跑步,玩沙包,踢毽子,跳绳,打羽毛球,篮球等几个传统项目,较少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创新,教学形式也主要是灌输式和命令式。
2.2.2教学内容的开发过于广泛。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统领内容,为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在教学中,有些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一味地追求内容的广泛性,或者一味满足学生的兴趣,认为内容选择的越广越好、越新奇越好,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技能学习有所淡化,甚至不要。这种现象说明了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认为新的体育课就是“兴趣第一”、“快乐第一”、“安全第一”、“不要运动技术”等错误观点。如:在发展投掷能力目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引入大量的练习内容,有的是扔纸飞机,有的是扔纸团,有的是用羽毛球“打雪战”等等。这些内容的选择,虽然解决了投掷的兴趣问题和安全问题,但去忽略了教材内容的本质,往往投掷单元结束了,有的学生竟然对正确的投掷技术动作没有一点的概念和体会。
2.2.3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就目前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感觉还是较为单一的,更多时候评价中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管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学生某方面好的表现并不能体现出来,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体育课教学要求不相适应。
三、 解决对策的思考
在目前,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也是体育教育的普遍现状。但问题是如何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考虑改革现行机制;学校家长要改变意识和观念;教师要树立新理念,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有效、健康、快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3.1 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各级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国家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要利用各种机会,营造重视体育工作,尊重体育工作者的氛围。&&
3.2、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目前体育教师的现状,首先高校应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学人才负起责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专业实习等方面均要突出这一培养目标。同时行政部门要深化体育教师的继续再教育的改革;学校要强化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使培养他们热爱体育教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做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
3.3加强创造良好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外部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场合向家庭、社区积极宣传体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通过新课程标准展示课向社区、家庭开放,让大家意识到,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4、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3.4.1教学设计要精确。课前教师要巧妙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各种方式、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统筹安排,即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有无违背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这是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的教学技能和素质。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实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具体的需要;第二、教学内容人具有实效性、科学性;第三,传统教学法与新型的教学法要有机结合,要注重合理性;第四,正确处理课堂中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第五,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资源。
3.4.2关注教学细节,突出教学重点,注重创设情境教学。课堂教学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从不同的情境方法与手段中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与难点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基上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根据学校都在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实际,把体育学习中的耐久跑与“消防救灾”演习结合起来,通过刺耳的“警笛”声直接导入情景,开始本课的教学,并自然过渡到逃生演习,通过用湿毛巾捂嘴、弯腰行进跨过“火坑”、爬过“火梁”、穿过“火道”等练习,既使学生学习了解了火场逃生的基本知识,又达到了耐力训练的目的,教学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3.4.3把握教学过程中的特色与亮点。一堂好的体育教学课要“出彩”,就一定得呈现出特色或亮点,但由于亮点有大有小,特色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作为授课教师,一定要观察把握课中的特色或亮点,一堂好的体育教学课一般应具有以下特色或亮点:第一,对教学内容处理比较巧妙;第二,教学组织科学合理;第三,教学策略新颖实用;第四,场地器材使用经济有效;第五,课堂教学氛围较浓;第六,教师幽默而且基本运动技能过硬等。
3.4.4巧用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引发教学灵感和学习兴趣。体育教师通过巧用生活中的自然资源,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如场地器材的变化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整合与设计场地与器材,纵观校园,学校的斜坡、台阶、各种设施场地及树木等将学校的硬件设施合理的引入到体育课堂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校园操场上,体育教师常因上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场地小,教材难以取舍。如能因地制宜,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利用和安排场地,使小场地发挥大作用,因此各种游戏孕育而生,学生的躲闪能力、跑的能力得到提高。回忆起我观摩省优质体育课的所闻所见,例如创设的“贴报纸跑、火炬接力跑、长征组歌” 等教学,以新意图、新教法,使课堂欢快无可比拟,从生活中给课堂的有效性带来新的生机。
3.4.5重视调控教学过程的评价。“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真正重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有效评价;同时评价要“师出必有名”,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批评与赞赏应相辅相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小学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是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手段。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积极性和兴趣是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大体育教育的宣传广度的和深度,加强教师基本功的锻炼,加强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灵活机动的安排教学内容,采取新型的学生成绩考核制度,使学校、家长和学生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堂的教育功效。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