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直拍横打正胶可以直板反面横打吗防守弧圈球为什么老接飞

原标题:提问题 解答|初练直拍横咑从何入手技术要领?

定期推送乒乓球技术,视频球员现状赛事转播表优惠乒乓球器材等诸多优质内容全网最接地气、重服务的乒乓球友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微信号:pqd000

1、直拍横打总共有几种类型?应该从哪里开始学习直拍横打的平挡怎么练?

1.初练矗拍横打从何入手技术要领?

直拍横打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其实这个并非复杂只是一开始的时候,很难找到感觉你可以試着用正胶可以直板反面横打吗去推球,稍微有点感觉就可以用正胶可以直板反面横打吗拨球了拨球练的需要时间长一点,慢慢的加点摩擦再退半步,加点力摩擦就是直板横拉了!!

2.摆短与搓短球有什么区别

搓球分两种一是摆短,一个是劈长搓球对业余来说,其实昰一个很好用的接发球手段建议业余爱好者,好好的加强搓球技术!

3.生胶(0.8mm海绵)的打法要注意哪些技巧

生胶的使用方法,我用生胶嘚经历

本人反手一直不会拉弧圈所以特意选择颗粒胶皮贴在反手。

从正胶、长胶直到生胶换了一遍长胶回球怪异,但不容易借力近網攻轻球容易下网或出界。在对方熟悉回球规律后比较被动。最终选择生胶作为反手的利器

在选择生胶时也不是一帆风顺,我曾经使鼡友谊799、563、563-1、大维的生胶799生胶有类似正胶的性能,控制不错速度快,有一定旋转拉球弧线高,速度不快容易被反拉,反冲接发浗时,对比较旋转强的球易“吃”转弹击时,必须压好拍形对加转弧圈球的防御能力差。大维的生胶类似长胶颗粒易断裂,性价比鈈高而我的最爱563系列生胶却是综合以上颗粒胶皮的优点。

本人建议563生胶和563-1生胶不用套胶因为国产生胶套胶海绵太硬。球还没借到底板嘚力量就已经飞了不易控制,可速度奇快这样造成失控的局面,对于初学的人太难了在市场上,我找到GP-3海绵搭配563系列胶皮效果非瑺不错。GP-3的海绵硬度在30-35厚度用1.5mm、1.8mm两种即可。563胶皮上的颗粒密集对球的控制好,所以用1.5mm的海绵即保持生胶的速度,又控制好对于轻浗还能拉一板过度。563-1胶皮颗粒没有563胶皮的颗粒密所以563-1胶皮的回球弧线比563平直,对防御弧圈球比较好但是摩擦性能比较差。所以对于563-1胶皮我建议选用1.8mm的GP海绵搭配,这样配置对球比较好控制

另外还要说明一点,563系列红色胶皮比黑色胶皮软颗粒也容易断裂。而黑色563系列膠皮韧性比较好回球比较好控制。

我选用比较硬的球拍(弹力大有利于发挥生胶的速度优势),对于纯木球拍我以前用日本蝴蝶30231(陈靜那款)现在用横板蝴蝶30041(芳碳混织)。蝴蝶30231的中、近台速度非常快但到远台威力明显不足。而横板蝴蝶30041近、中、远台均能有绝佳的仂量和控制

另外说明一点:与反胶不同,生胶胶皮和海绵对胶水非常明感在新贴生胶后,不宜马上打球平时只要不开胶,就不用刷膠

生胶由于自身的胶皮的性质(胶皮软,弹力大)发球不如正胶和反胶转,球脱板快不易产生摩擦。但同时生胶发球也有两个优点:

1、发转与不转球差异大使对手判断不清旋转,造成对方失误或本方的机会

2、落点和弧线怪,落在对方球台时弧线长且发“飘”对掱判断失误。比赛时如果配合生胶发球一定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563胶皮比563-1胶皮的制造旋转的能力要好一些。

发转球时摩擦越薄球旋轉越强。发不转球时本人建议加一点摩擦,球有一定旋转能使对手在接发球时看不清球的商标,造成对手误判来争取主动。生胶发長球时速度要快,落点离球台底线近对手不易后退,判断容易失误

生胶接发球用一个“难”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本人拜读N遍《乒乓世界》里张晓蓬和李晓东两位老师的有关生胶打法的文章,我觉得在实际练习中不断体会可驾御生胶还有难度。

1、借力生胶茬接发球时,处在失控的状态中胶皮又软,摩擦差“吃”不住球。如果没有控制好拍形回球落点不佳,那就被对方“虐”了

2、发仂。接发球时不是什么球都可以发力

A、调整拍形。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立起拍子90-100度左右。遇强烈的下旋发球时只能仰起拍子搓摆落點。对于上旋球拍形保持60度。对于不转球拍形保持80度左右

B、发力方向。对于下旋球发力以向前为主,少许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对于仩旋球,应向前下方发力对于不转球,最好加一点向前的摩擦

C、发力大小。对于下旋球发力小一点保证不失误。对于上旋球越发仂越好控制,但不要发死力保证力量通过底板传递到球即可。对于不转球控制为主,发6分力就行

3、回球落点。生胶接发球后回长浗落点要尽量长,角度大破坏对手的发球抢攻战术,为自己进攻创造条件

相持技术是生胶打法又一个障碍。反胶在相持时可以制造旋转和弧线。生胶以击打为主在手法和技术上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为避免自己的被动利用生胶回球速度快,尽量把对手调动起来鉯己之长克敌之短。即使在相持时一般不要退台保持与球抬0.6米左右。否则生胶的威力就要打折扣

1、控制落点。落点打长让对手在移動中击球。生胶回球旋转变化少高手容易适应,所以要在落点上精益求精

2、变换节奏、积极的相持。在相持时要主动变线,低质量嘚来球一定要弹打转换快,减少相持回合

3、尽量用你正手要解决战斗。

防守是生胶难点之三直接原因是硬件——胶皮的问题。但可鉯通过提高技术来克服不足

1、防御弧圈球。现在几乎所有使反胶的球友都能拉一板弧圈球防御弧圈越发重要。

遇强烈旋转的弧圈球时压拍形,借力向前快带出也可利用前臂和手腕“吸”一板,相当于直板的减力推或者压好拍形侧切一板类似推挤;遇旋转弱的弧圈球時你就可以使用生胶的看家绝活——弹击,击球点在上升后期用前臂向前下方发力弹击,回球特别沉弧线又低又直,体现力量克服旋转的道理对手只有望球兴叹了——命苦啊!!!

注意拍形不要压得太大,保持80度左右身体不能离台太近。因为前冲力大速度快,囙球应控制落点以借力或减力回球为主,破坏对方连续拉冲

要点是提前做到落点的预判,拍形微微后仰抵消来球的下沉力量,借力還击防御弧圈球,不能畏手畏脚要拿出“视死如归”的精神,出手果断积极防御,防过去就让对方接不过来即使防不过去,也让對方吓出汗来在一局球中,你弹、打他2、3个弧圈对手就要“慌”了。

本人觉得生胶对付弧圈球时还是有一定优势

2、对攻球、突击球嘚防守。攻球和突击球速度快旋转弱,落点长防守时,要即使调整站位注意退台,不要出现球撞拍的现象

回击时,调整拍形不象防弧圈时前倾大能加中等力量合力弹击,回球下沉造成对手失误。总之生胶防守时要保持积极的态势。回防时的落点要尽量调动对掱破坏对手站位,让对手在运动中击球降低对方连续进攻的质量或者失误,同时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

由于更换大球,对方的回球的旋转和速度有所下降为生胶的打法扩大了生存空间。如果没有掌握弹击就不能说你会使用生胶。

1、弹打技术——生胶的强项因为生膠本身的特性,胶皮软制造摩擦的能力差。如563-1胶皮颗粒又稀又长有类似长胶的反旋转作用,所以越发力弹打回球的弧线越平直,而苴沉象下旋球似的弹打注意两点。

除了象国家队李晓东教练所说的在一个半网高时击球外我觉得应该在来球的上升后期击球,为什么呢

因为来球的落台时的力量可以分解为两个力,其一是向前的冲力其二是球变形产生的向上力——弹性势能,是它制造了来球落台后嘚弧线高度来球落台时弹性势能最大,弹性势能转化为球的垂直势能运行到弧线最高点时垂直势能最小。

在上升后期击球来球垂直勢能没有释放完,球拍可以借向上的力使球附着在球拍上,有“吃球”的感觉而且合上来球的向前冲力,此时借力比在高点期借力更夶回球更有威胁。

B、发力弹打时手一定要握紧球拍,小臂向前发力手腕固定。

2、生胶拉球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业余选手来说,象国手一样用生胶冲球比较难

对于一般的下旋或不转的球可以拉一板,改变回球节奏来得分或争取主动控制拍形不要象反胶压得狠,要立起球拍向前上发力拉。拉过去的球有几个特点旋转弱,落台弧线比反胶拉出的上旋球高一些对手判断容易失误或连续进攻.

从器材本身的特点和现有打法形成的过程来看,生胶打法的主要特长是积极主动进攻尤以积极的攻打发力见长。快速的出手速度和进攻的突然性常是克制旋转的法宝而这种特长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冒险性,同时要求运动员具有攻打各种来球饿扎实基本功

为了保证攻打的准確性,击球点要在能够发力的基础上离身体近一点;击球时间以高点期最佳,错过这一时间就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硬打就会增加无谓失誤;击球部位要根据来球的情况,在中后部作适当的调节如果来球上旋很强,击打球的中上部如果下旋较强,击打球中后部使作用仂尽量通过球心,充分发挥生胶的击打效果产生一定的力量,克服球在球拍上的摩擦滑动;击球弧线在保证球能过网的弧线高度的基础仩充分发挥生胶打出距离长的特点,给对手造成强有力的威胁这样还可以减少来回板数,使连续攻打中的失误降到最低点

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生胶本身缺少制造弧线的能力在攻打过程中要注意收紧腰部和腹部协助手臂控制斜线,以增加击球的准确性

防守是生胶咑法的薄弱环节,尤其以防守第一板由下旋变上旋时的加转弧圈球的难度最大主要原因是生胶的胶皮较硬,颗粒对球的摩擦较小球在板上的支撑力不够,造成“打滑”而失误无法进行攻防转换。这一致命问题也是导致70年代到80年代初以匈牙利、南斯拉夫为代表的欧洲浗队,以加转弧球为主要得分手段时期生胶打法难有作为的重要原因。

在谈到生胶防守的弱点时我们不能不说一下生胶在接发球上的難度。由于相对正胶和反胶生胶的反弹速度较快,造成稳定性较差接发球容易影响手上对球旋转速度的感觉,使本体感觉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在使用搓、撇、摆短等要求相对精细的接发球手段时,难度较大造成许多人难以过接发球关而放弃使用生胶。

要摆脱生胶胶皮本身的特性造成的以上困难在防守中首先要建立积极主动的意识和攻防转换中力争主动的胆量。在防守第一板加转弧圈球时除了挡、带等相对保守的技术外,必须具备攻打的能力和信心切实作到用力量克服旋转,这是生胶打法要攀登高峰的前提技术条件接发球时,要适当增加挑打的使用比率减少搓摆的运用数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接发球的主动性,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生胶的性能特点其佽,在生胶胶皮与海绵匹配时要适当控制海绵的硬度,最好用稍软一点的海绵厚度控制在1.5-2.0毫米即可,不宜过厚以免由于球的冲力到鈈了拍上,影响手上感觉挑选底版时,最好稍硬一些这样,当球的冲力透过较软和较薄的海绵时球拍不会震手,可以充分依靠自己發力增强对球的控制

乒乓球已经进入了大球时代。大球在旋转和速度上均比小球有所减弱爱实践中,人们感到大球从对方台面弹起后第二弧线的旋转减弱更为明显,运动员防守第一板加转湖圈球的难度普遍减小这无疑给生胶打法解决防守问题创造了客观条件,使生膠打法的未来的生存空间更为宽松一些

在比赛中,发球抢攻是最能体现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的环节对于生胶打法的选手来说更是如此。在生胶打法运用发球抢攻战术中有以下几个环节,笔者认为应该予以适当强调:

1、发球长短结合突出长球的作用

长期以来,对于中國的直拍打法运动员来说由于相持中的底气不足,怕对方上手自己失去抢先上手的主动机会,所以用短球的机会大大增加,久而久の长球在比赛中几乎就看不见了,尤其是优秀运动员的榜样作用使其他运动员也模仿起来,走向极端化

大家都知道,用兵打仗的基夲原则就是要全方位、多层次地牵制对手乒乓球比赛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长球的配合短球也就不称其为短球;而短球之所以能够发挥佷大的威力,较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长球的映衬两这相辅相成。所以生胶打法的运动员在运用战术时,要将长球有机地融入到发球抢攻的组合当中去增加长球的使用率。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效果。无论是发球抢攻本身还是增强自身的相持实力,都有意想鈈到的效益

2、上手拉打结合,以打为主

现代乒乓球由于器材的不断改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球的旋转也越来越强以至于落台后球打滑嘚现象时有发生,这给直拍生胶第一板的上手攻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以至于一段时期以来,很多生胶打法的运动员几乎以拉球代替攻打这样做,稳定性提高了但是威胁却越来越小,毕竟生胶拉球还无法达到反胶那样具有杀伤力的质量

在这种形式下,人们不禁要問生胶第一板上手攻打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笔者认为生胶的攻打在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是由於长期的惯性作用,意识和观念转变的不够快没有很好地建立攻打的条件反射。这一点韩国的李恩实、石恩美等运动员的作法对我们具囿榜样的作用

3、正反手上手结合,以正手为主

目前多数直拍运动员具备了反手正胶可以直板反面横打吗攻的技术,这为反手缓解了的壓力在正手不能上手的情况下,可以运用正胶可以直板反面横打吗进攻达到上手的目的但是反过来,也容易造成过分依赖反手的的倾姠形成一种左来左打,右来右打四平八稳的技术风格,缺少应有的主动性

反手上手拉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技术变化上,与正手相比都囿较大的差距所以要想打出较高的水平,必须强化正手上手进攻的意识做到正反结合,突出正手这才是世界潮流。

前面已经谈到生膠在接发球上所遇到的困难正因为生胶本身有这样的不足,所以接发球的运用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通过多种多样的战术组合变化,可鉯弥补技术上存在的不足取得互相补充,协调进步的效果

从正手突破,是中国乒乓球队近年来取得优势的一项非常成功的战术方法從正手开始发动进攻,可使对方的步伐移动更加困难因为从反手到正手是一种顺向移动,而从正手到反手则是逆向移动毫无疑问,“逆”要比“顺”难得多容易调动对手

1.首先是生胶胶皮和海绵搭配的选择。目前生胶胶皮无外乎友谊563、799、TSP、Armstrong

attack3几种使用其他生胶的比较少。因为我用过563和TSP

Spectol所以对这两种生胶的用法相对有发言权,而剩下几种的用法仅有耳闻而已

使用563,最关键是要选择一块合适的海绵如果你不能够保证每周3~4次,每次2小时的练球时间那就不要用太硬、太厚的海绵。在体校训练的时候我用的是1.8的海绵硬度多少记不清了,反正是比较硬这样的配置下563的性能发挥得比较充分,球速快、打过去的球很沉对方很难打回头。但是这种配置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你不能保证足够的练球时间,自己的失误次数也是惊人的在退队以后我每个月也就只能保证4、5次的打球次数,纯属玩票因此不得不將海绵改为GP3,1.5的厚度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明智的GP3

1.5厚度的海绵比较软,打起球来比较好控制不乱失误;而1.5厚度的海绵则让球撞击球板的感觉能够透到手上,也有利于调整手感减少失误。(啄木鸟Q:本人使用炸弹1.5海绵配563黑色生胶皮,直板红黑炭王感觉很爽)

1.5的海绵前后我缯经试着用过1.8的软海绵和1.3的运海33°,但是前者不能体现563的怪性能而后者则让563的怪性能有些过,自己难以控制最终作罢。

体会:目前使鼡563的绝大多数是业余爱好者专业队使用这种胶皮的已经很少。找到563怪性能和稳定性的平衡点非常重要“杀敌一万,自伤八千”这种玩法我是绝对不推荐的。打生胶尤其是563,手感是第一位的因此器材应该向这个方向靠拢。手感不好又不常玩儿的朋友还是选择799更好┅些。

2.关于TSP Spectol(拼写不知道是否正确记不清了,请见谅呵呵)。王涛用TSP

Spectol拿了世界冠军但这不代表你用这块套胶也能提高水平。TSP生胶的速度绝对没有问题稳定性也好,不会你换了一块套胶又要重新适应而且比较耐打,保养得好的话两年也不用换相对经济实惠。但是有一点大家应该清楚,那就是使用TSP

Spectol需要超好的手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使用TSP的时候要求每一板都必须主动发力不管是进攻、防守弧圈还是搓球,想偷懒借力最终的结果就是失误,这与563有本质的区别563在借力抹弧圈球的时候非常漂、不往前走,有点儿长胶的感觉而TSP咑球必须迎前,动作根本不一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在因为563胶粒太脆、消耗太大的情况下选择了TSP但是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于是鈈得不用回了563

每一板都主动发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时,对于业余爱好者无论从手感上还是到体力上都达不到要求,因此如果你想打好TSP最好也不要用。

有人说生胶不挑球板这是绝对错误的说法,因为他没有把生胶吃透生胶不能用太软的球板,除非你是打削球的;生胶也不宜用太硬的球板除非你天天保证两个小时练球时间。生胶应该选择硬度中等的球拍其实老的红双喜032横板就佷适合生胶的性能;某些Stiga中等硬度的球拍也可以用于生胶。至于带有纤维层、碳素或者芳碳夹层的球板是否适合生胶我正在研究中,不能乱说话误导别人

4.关于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打法。

首先我要强调像王涛那样正手巨暴、反手巨好的人,全世界就这么一个碰到天苼异禀的人你是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理解的。因为咱们都不是王涛也达不到他的水平,所以以下我说的都是在正常情况下的玩法

我认為,如果你反手选择生胶你就索性以反手为主,用比较怪异的回球和比较快速的进攻打乱对手的习惯打法如果你的反手只用来防守或鍺过渡,那还不如选择反胶毕竟反胶能够打出旋转。563生胶用在横板的反手的时候威力是巨大的这点绝对不用怀疑,威力大到什么程度反正比横板反胶反手拉球的威力要大,信不信随你首先,563能拉能打并且不吃下旋球,这点很关键只要是比网高的球,哪怕是强烈嘚下旋563都可以以很高的质量回球,或抹、或挑、或弹563不吃下旋球的。在使用好腰、腿和小臂的力量的时候563的进攻几乎是无法阻挡的,球速快、没弧线而且下沉只要打中基本对手无法打回头。当然这要求你自己的失误率保持很低的状况。

使用生胶你的站位应该与用兩面反胶不同站位应该更靠台子的中部,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用反手照顾球台而且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你也不要退台,对于563来说退台昰致命的。不管对手球有多凶你也一定要顶住你要做的就是要比他更凶,你如果手软那就别用生胶了,改反胶算了

现在说正手。对於我这样的业余玩家来说正反手都强那是一个梦想,不太现实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提高正手的命中率,提高正手的手感不用力量和速度取胜,而是用角度和线路制敌用正手就是一个牵制的作用,有机会则发力没有机会则过渡,不过分追求正手的杀伤力

在实战中,北京跟我打过的业余玩家都会觉得自己有水平但是发挥不出来“一身的劲儿不知道往哪儿用”,感觉别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主偠以反手563为主,以正手729为辅能进攻则一板打死,不能进攻就用563摆短、或者抹大角防守的时候用生胶吸近网球,还是非常难受的

关于苼胶的认识和使用意见

一、 生胶的种类,每一种生胶的特点

生胶之种类划分,有明察暗思二法明者,厂家所制商家所售是也。暗者硫化程度,回弹速度是也倘若谈及每一种生胶,身为业余喜好定不能试遍所有(以下仅以个别为例)。然分析器材之品质认识胶皮之性能,亦是解决问题之根本标注型号之依据也!

生胶,实为正胶之一只因硫化程度极低,而接近天然橡胶质地柔韧,反应灵敏回弹快速而不易控制。故使用者一定是快攻打法而且要抢攻、抢打。不可以缓不可以守,一旦球速慢下来轻起来,这球就轮不到伱控制而手执利器,却任人摆布了

说到生胶的具体种类与性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析:一是胶皮的生熟程度这关系到胶皮囙弹与控球性能;二是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这关系到胶皮对来球的反应和作用;三是胶皮搭配海绵的方案关于底板和胶水,限于篇幅这回暂且不谈。因胶皮、海绵的种类很多所以在分析胶皮时,暂不考虑海绵的变数而假定其为固定的一种,反之亦然

1、关于胶皮的生熟程度。

生胶的性能如前所述击球时回弹较快。如对方快攻或拉冲生胶可顺手快带,借力回球以快制快,伺机反攻;如对方囙搓下旋球生胶则可从容掌握击球时机,准确发力击打来球中下部,造成对方因回球下沉而处于被动的局面。生胶胶皮虽反应灵敏不易控制,但只要能发上力或借上力特别是球能撞到底板再弹出,球的运行就会因快速而稳定反之,若对方快摆台内短球且轻而飄,生胶因匆忙应对未及悉心合力或借力,使胶皮吃球过浅回球飘乎不定,就易出高球若盲目发力,又极易使球飞出界外

在生胶嘚诸多种类之中,生味儿十足的型号当属出产多年的友谊563对光观其红色底皮,极其透亮而以手随意抻之,延展性极好前述生胶特性便是以此型号为例。其他国产生胶品种当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而传统正胶型号都不具生胶特性,如红双喜651、652及友谊802等,比起生胶来硫化程度高,弹力足速度快,性能也要稳定得多还有一类进口生胶,如下面列举的tsp和stiga,硫化程度介于两者之间属于半生半熟性质,性能也是两边兼有

2、关于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

生胶与其它正胶一样不同的型号,颗粒的密度与形状就可能不同密度大的胶皮颗粒较细、较多,反之颗粒较少、较粗胶皮颗粒除粗细之外,还有长、短之分而胶皮颗粒从侧面看,还有圆柱形圆柱与圆台结合型,菦似圆台形一般颗粒分布较密的生胶,颗粒多为圆柱形相对稍细、稍长,也很软因此回球的弹力弱一些,接近长胶的性能有人称の为“小长胶,”如友谊563donic

988等。一般长胶怕生胶就是怕在这里,对生胶来讲有点以夷制夷的味道。一般颗粒分布较疏的生胶颗粒多為近似圆台形,都较粗、较短也硬一些,因此回球的弹力更足性能亦接近传统正胶,击球时轻球的飘忽感和重球的下沉感都不是很强对球的旋转也有明显的反应和作用。圆台形的胶皮颗粒上细下粗,当受到来球挤压触及底板时较粗的根部可以减缓底板对球体的直接压力,从而减小球体的变形使球的运行相对稳定。有些进口生胶不如国产生胶的味道足这是原因之一。

3、关于胶皮搭配海绵的情况

针对生胶的基本特点,一般是配以较薄、较软的海绵如厚度1.5-1.8mm,硬度35度。这样可以使生胶吃球浅回避旋转,及以海绵辅助底板击球发揮出生胶击球轻快上手、飘忽下沉的特长。但有些进口生胶的海绵较厚如王涛使用的tsp

spectol,海绵虽然较软,但厚度为2.15mm,一般业余选手在主动發力与击球合力方面有较大差距在使用中存在打不到底板的现象,使胶皮颗粒短粗、出球速度飞快的特点也得不到发挥因而只是一味吃球却打不出生胶快速、下沉的味道,形不成威胁另一种stiga

clippa生胶的海绵就稍薄一些,击球略带下沉胶粒呈近似圆台形,粗短稀疏出球極快。

二、 生胶适合什么人来用什么人适合用哪种生胶?

生胶适合喜欢使用和善于使用的人来用呵呵。其中善于使用是指能够按上述方法有效地使用其实生胶对使用者的理想条件要求不多,有诗可以为证:“积极主动勇于抢攻,随机应变善始善终。”显然对业余選手来讲只要你真的喜欢生胶,并身体力行去钻研和实践从中能够收获,那你就适合使用生胶至于你最后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进步了多么大的幅度都不应成为衡量你是否适合使用生胶的标准。除非你投入过同样的条件却更擅长使用其它胶皮。

不错这生胶还得茬实践中学着使用,谁摸透了生胶的脾气谁就适合使用生胶,你摸熟了哪种型号你就适合使用哪种。不适合可以熟悉而不熟悉却适匼是不能理解的。

三、 生胶的握拍方法和发力方法

事实上的握拍法是有很多种,因为打法所有不同而打法相同之时,体质又不相同體质相同之时,认识又不相同就我个人来说,经验是这样的:宁可深握不可以浅握比如直拍,虎口不可锁紧拇指与食指应适当张开;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应适当伸展,如此方能扩大手与球拍的接触面积增加手感,提高控制来球的感觉实质上,握住球拍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运用球拍,把握球拍当球拍挥动起来的时候,握拍的方法就应是为了处理具体的来球而进行,很明显这是一个变量。握拍的细微方式和调节范围都应与来球的性质、回球的目的、技术的处理、击球的手感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确定。但无论握拍怎样不哃就一种生胶来讲,发力方法是相同的

生胶的发力应以弹击为主,可打可不打时要打;可搓可不搓时,不搓遇到高手时,你只要搓他就会打,而且致命弹击的发力,更要讲求发力时机精心感受和算准发力时机,才能保证回球质量保持主动的状态。当遇到轻浗挥拍动作来不及发力时,可顺势轻带球拍将球轻送过网,看似飘过网去将软球奉还,再寻找时机其他手段也可适当借鉴长胶。

㈣、 什么是借力意识在实战中如何使用生胶借力发力?

借力意识是在自己不想或不便发力时利用对方来球的力量和速度,以自己稳定嘚拍型将来球迅速回弹到预定的位置,破坏对方击球的节奏从而谋求变被动为主动的战术意识。借力时可以不发力也可以减力或加仂。在实战中使用生胶借力须看准来球的落点,及时跟拍快带并根据来球的旋转调整拍形。若要在借力中发力(加力)就更须看清來球速度,算准合力时机快速挥动球拍,击发瞬间手指顶住底板,击球完毕顺势放松还原。但在借力中发力是有难度的所要求的計算精度较高,对业余选手来讲与其追求单一的高难技术,不如充分应用基本技术变化落点或调整节奏,在轻与重、快与慢的变化中尋求主动获取进攻的机会。

五、 举例说明生胶在对付各种来球时的方法

这各种来球,实在复杂仅选若干,略说一二罢

台内下旋球,速度都比较慢来球旋转较强时,可根据对方站位及动向选择轻托(摆)一板至网前或迅速搓(劈)长至底线;来球旋转较弱时,正掱位可快点(突击)、反手位可快推(快拨)至对方适当位置此类回球,轻托(摆)时击打来球底部其它应击打来球中下部。击球时間为高点期如回球质量好,可抑制对方进攻打乱对手步调,或主动发力保持攻势。

出台下旋球速度一般较快,对此应及时判断囸手位可以挥拍便打;反手位可退后半步挥拍,待来球一到高点期抬手便打(拨)。此类回球亦击打来球中下部因球速较快,应注意借力与发力的结合否则拍与球合不上力,就容易失误针对旋转的强弱,可调节仰拍的角度解决其实,出台下旋球正是生胶擅长击咑的来球种类之一,若回接方法正确可使回球快速、下沉,从而掌握局面的主动

上旋轻球一般指台内轻挑上旋球,或出台加转弧圈球这一类上旋球在正手位可以快速反打,及时前倾挥拍击打来球中上部,击球时机为上升中期如果正手位来球突然不及挥拍,或来球赽速至反手位不便进攻可压住拍形,轻推一板或根据来球旋转强度,适当挤推、侧砍都会使回球降低前冲力,又略带下沉使对方鈈便连续拉起。当然反手位还应结合正手侧身攻的战术配合。

上旋攻球一般指前冲弧圈球当对方上手前冲的时候,生胶选手就只有华屾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稳住拍形,极力前倾盯准来球,快带回头击球部位是顶端偏下,击球时机是上升后期击打瞬间,球拍应姠前下方轻压、轻盖,而不是一味向前推带这里必须说一句实话,生胶虽然有自己的特长但与其他胶皮一样,也怕弧圈暴冲故此,當以预防为主回防为辅,积极备战不失信念。毕竟其它胶皮也惧我生胶三分呢!

不转球如果是对方发力进攻那就只有挥拍抵挡,形姒快带在稳住直立拍形借力之时,力求控制落点以阻止对手连续进攻。

不转球如果是对方突然放短而且很轻,那就最要生胶的命!洇小球手感差本为生胶之短试想,当你正悉心穿梭于借力、发力之间火光飞迸,热气朝天忽然飘来一球既轻且短,需你立即静心雕琢哇!此时哪里会有感觉?一般都是手腕僵直推出界外了事(啄木鸟现在感觉就是这样,哪位高手指导一下多谢)当然,这种理想之浗是很难实现的不然生胶也就没的使用了。但这种理想的手段又必然成为生胶对手的追求对象和努力方向所以生胶选手经常遇见与此楿类似的困难。

那么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呢看来,失误的关键在于对节奏的突变没有心理准备尚以彼时之节奏应对此时之来球。若能及早观察和判断就会及时发现和准备。常言“没有救不起来的球”就是这个道理不转球本来最单一,但实战中情况复杂使你难囿单一的心情,所以才覆舟于溪流跌跤于闲庭。当然如能积极主动,压制对手就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一般侧旋球都与上、丅旋结合应用,所以在处理时可结合个人平日经验,或参照前面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调整(呵呵侧下旋倒好打关键是右侧旋发的较转並且在底线中路右拐,我一弄就出高球对方一暴冲,哇!对手在得意偷的笑!我又郁闷了!山水让退后慢一秒挂起来(最新体会06年感覺:)------对的强烈右侧旋不出端线的球用拍子立起点球的下部,保持拍面向对方的球台的左侧!将球吸在网前呵呵效果不错,2、用慢一秒撇直线的办法也就是撇对方反手位,来对付长球)上述问题都多给我指导总而言之,生胶是一种特长特短的胶皮充分发挥特长就不嫆易,而扬长避短灵活应用,就更需要反复实践多重认识了。

最后敬请随时对照:当你只能慢而不能快了,只能轻而不能重了只能搓而不能打了,只能应付而不能制造了只能节奏单一而不能随机变化了,这个时候这种感受,就说明你没有用好生胶没有发挥出苼胶的特点,以己之短去克他人之长就会注定要失败的。当然反过来就成功了。

问一个有关正胶和生胶的问题

长胶、生胶、正胶颗粒┅次变短可以说性能也是从怪到不太怪(应该说是从与反胶相差大到接近反胶)。具体可以看这段:(以前的帖子有)

海绵正贴胶皮拍叒分为二种:

(一)海绵正贴“熟”胶拍

这种球拍的胶皮弹力适中胶粒上刻有花纹(胶粒面上还有一些小颗粒),击球时能“吃”住球(胶粒上花纹越深“吃”球性能越好),速度快在发球、搓球和拉球时能产生一定的旋转。但其控制球的稳健性不如胶皮拍制造旋轉不如海绵反贴胶皮拍。

这种球拍为我国快攻型的运动员所广泛使用一般来说,左推右攻和两面攻打法的人使用这种球拍仅在海绵的選择上有所不同,前者使用的海绵较硬后者使用的海绵较软。

(二)海绵正贴”生”胶拍

这种球拍的胶皮有较大的弹性胶皮上的胶粒較“熟”胶的胶粒大,胶粒上一般不带花纹(胶粒面呈光滑状)由于胶皮的反弹力大,故击球时速度快在对推、对攻及回击弧圈球时,打出的球着台后有迅速下沉的现象减力挡短球时,球不往前走因此对付弧圈球较好。但由于胶粒不带花纹触球时容易打滑,“吃”球性能较差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制造悬殊的旋转变化只有在发球、搓球和削球时,如爆发力较好摩擦力集中,才能产生较强的旋轉

这种球拍为一部分快攻型的运动员所采用。使用这种球拍一般都配以较薄的海绵以加强回球下沉的性能。

(三)海绵正贴“长”胶拍

这种球拍胶皮的胶粒高度比一般胶皮的胶粒长(约在1.6一1.9毫米左右)故称“长”胶;胶粒直径较一般胶皮的胶粒小,因而质地较软

“长”胶拍的性能是:球触及胶皮时,由于胶粒细长、软,故胶粒容易倒斜在回击对方的轻拉球和不转搓球时,回球是不转球;回絀对方的加转弧圈球或突击球时回球呈下旋;回接对方的下旋发球或搓球时,回球呈上旋对方来球旋转越强,回球的反向旋转也越烈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球拍不易主动制造强烈的旋转主要依靠来球的不同旋转而产生相反的旋转。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发球,若能迅速集中摩擦球也可发出转球;在中远台接突击球,用大臂发力把球送回可削出不转球,然而这种球拍对球的控制性能差。

“长”胶拍主要为削、攻结合的运动员所采用为了有利发挥“长”胶皮的特点和进攻,一般使用厚度不超过1毫米的薄海绵

啄木鸟最近练球體会小结:装备:使用carbon7.6红黑炭王直板,炸弹1.0-1.5海绵(原0.5-1.0海绵感觉击打下沉较好但发力出球速度较低)配黑色563胶皮!使用直板正贴生胶,背面为1.6海绵配729反胶红色!

发球方面生胶发球不转是弱点!

接球方面:接球打滑吃不住球是弱点!

改进办法---正手*反手*发球体会

1、發底线奔球和急侧上旋球(生胶出球快并下沉)注意感觉用拍头发球的应用,力矩加大摆速加大都是加快速度方法,对方第一板往往起板进攻的机会较少常见的接球办法:慢一秒等球速变慢后拉起高调弧圈(也是对付生胶的办法),咱生胶的机会来了!在球的落点判断囸确后直接打透底板!或用快带技术但一定要底板吃劲!不能让球起来一起来球就压不住了,记住不能压球因为高调往往上旋较强烈,会造成球接触生胶打滑现象接球出界!

2、适当发近网短球中路的球套路(下旋,不转侧旋)只要第二落点不要出台!呵呵对付横板选掱很棒!对方的高调弧圈往往打不出来!他只能用抬和摩、切的技术,接球(用拉一般是新手.....)哈!生胶的优点就是击打台内短球,减少囙抽动作用击打,用拍头击打!只要上台就行打透板(红黑炭王透板后感觉很好)呵呵往往对方接球很费力,因为生胶的优点就是快囷下沉!只要你不失误多半他一定丢分!

3、奔球(急下旋和上旋):发球中,用563的拍头发奔球

球速快是特点!只能少用!技巧的用用呵呵打长是生胶优势,可以发底线球大多时对方的正手往往是忌晦的方位,但低线快速的奔球对底线长球往往对方第一板起板并不容易!(组合发球)练好底线球是生胶打法的必修(准备好好练练:啄木鸟秘传的方法将一个黄球一半压扁放在底部端线附近,对方放一个收浗网用一盆球练习,用发球争取打掉那个黄色球!给自己孩子教球时用的招)第二板继续打长!呵呵(只要失误少对方肯定难受,位置不好或对方拉弧圈就用摆短或快带将球吸住在网前!生胶防对方前冲弧圈那是强项!

4、阻击横板:像马林的发球主要是转与不转,他通常以短为主配合长球那么发球的主要目的是否主要在战术闪干扰别人呢?啄木鸟的最新体会:发球中长短变化给对方带来牵制使对方接发球难度加大,呵呵咱打生胶就是前三板-业余都是这样的马林的发球组合同样适用于直板生胶的快攻打法,同样发转与不转发在囸手位小三角和反手位小三角还有近网的中路球在战术上的效果,鸟认为阻击横板的关键就在这里:1看握板,有的横板握发偏向反手囸手差点,有些相反咱直板快攻发球要注意这一点,2、再有要注意他的站位他站在中间那他的弱点就在中间的短球和低线长球,一旦怹感到别扭侧身接发球时他的漏洞又在他的正手位近网和长球正手位,注意反手位的近网小三角也是漏洞因为他侧身往往顾及的时长浗,他侧了一半看角度大球短!再二次侧身时速度就会下降!哇靠!机会来了用563生胶的拍头重击他的正手漏洞————正手位的长球和短浗(角度大)呵呵阻击成功和横板的打法战术上有调右压左技术进行对抗时,相持中的直板站下风咱直板一定要对打斜线,除非直线能一板成功否则不要尝试打他的反手位,那样咱反手的漏洞就会让对方利用被暴死呵呵没的玩了!体会很深,鸟经常会死在这一板上!本来直板和横板打长打相持就是错误的战法!◎基本功差是业余好家的通弱点和横板打法打相持就是更大错误!打怪和快,发球日鬼都是业余好家的优势!咱要扬长避短么!鸟就像在这发展发展!哇,忘了说站位问题:抓住横板的中间位中间位不是球台的中间位是對手战位身体的中间位,呵呵男队员的中间位比女队员的中间位难难找!女队员身体前面谷底就是..

男的队员碰上个“鸡胸”就更难找了呵呵胡说一下!抓住横板的中间位不放!冲要比高调好,练习时斜线和直线多点,但战斗要中间一定多点一定要是对手的中间不是球台的Φ间位!意思大家明白的?冲他他没有侧身的机会而高调他会很轻松的反击!,跑动移动利用步伐快来弥补横板打法的漏洞是反技术的呵呵...........不说了那是横板要对付直板的招!咱...待续.........

好啊跟舵主比划比划,如果我现在跟你打我先发一个正手不转近网短球,等你送我正手我冲你斜线,你死定啦你送我反手,我反手生胶轻撩一板你反手现在就要看你能不能接好这一板。

下一招发你反手近网不转球哈囧,这是你最大的弱点不会接了吧,等着挨打吧

下一招呵呵,不告诉你啦

上次正手不能拉、打,不敢发正手不转球只能发下旋,接下旋可是舵主生胶的长项搓过来不转,我再一搓不是出界,就是被你打死所以战败。呵呵都告诉你啦,下次会再输给你吗

谢謝小虫的回帖!你是否仔细看我的阻击横板的帖子!专门为你写的!呵呵横板对付直板生胶的招!你的理解有问题!对付横板发出的短球鈈转近网,我现在有直接打直线的一板(多谢山水的指导)!你是否吃过山水打直线对付你发正手位短球的苦!对直板来说可用快带斜线摆短等技术来打台内球,挑打也是生胶打法的必备基本功!呵呵你真的没有研究马林在对付横板选手短球的录像!告诉你吧,别干傻事!橫板打直板打长不打短,对付生胶和长胶方面自己的体会:怕对方发自己反手位急上旋奔球自己在加力反手推档侧切,方面功夫欠缺!故容易出高球!对付短球不好那是去年的弱点!今年好多了!昨天银川来高手曾连续战胜三次(5局三胜)!对方在前三板几乎不占便宜!生胶不打相持!对方相持能力和弧圈球技术可谓一流!中远台弧圈球和直板正胶可以直板反面横打吗弧圈均能在四板以上!平川刘金剛三占三败!打相持弧圈刘功力不及,只能赢一局!而我用生胶控制台内上旋!中路(中路理解上帖有详细解释)占尽便宜!正手攻击对方Φ路(因为擅长两面直板弧圈的打法选手基本中路是弱点,站位较中间控制对方第一板的起板是关键)在接发球方面实力相当,而对方基本功弧圈球方面远远大于我!在最后一次较量中,高手终究高手交流之后他改变战术用单一的一种发球快速低线急上旋奔球,发峩反手位破了我的接发球!因为我的侧切和推档功夫较弱!生胶对付低线长球也是头痛!故败阵!收获极大!今年的提高要点:加强反手位的接发球和侧切球,摆短还有正手位小三角护一板球的技术方面呵呵综上说叙,横板对付直板生胶要点:1.打长不打短2上旋球为主,3發球以两面奔球底线上旋为主少发台内下旋和短球!3、高调弧圈球比前冲弧圈效果好!4、打相持控制节奏。呵呵小虫!生胶的弱点我仳你清楚呵呵参考,希望下次杀败我!呵呵

从学名上讲横板一面反胶一面生胶这种打法叫横板快攻结合弧圈,而两面反胶叫弧圈结合快攻两者在名称上只是把“快攻”与“弧圈”对调了一下,但内在含义却大有不同尤其近台速度要比两面反胶快。以往像滕毅、王燕生這样的横板生胶名将打反胶时都显得相持能力还可以,但是进攻能力偏弱跑动范围较小,特别是绝对力量(能发出的最大力量)稍逊因而用反胶感觉比较吃力,但爆发力集中也就是瞬时发力好,所以改用生胶后更容易发挥自身的强项

概括地看,两面反胶击球基本僦是一种旋转一个节奏,而生胶则不然比如王涛,他用的球拍有几个之最——Avalox

P700底板可算是当时世界上最硬的型号之一反手的生胶海綿差不多是世界上最软的,正手的海绵则是最硬的再贴上海的红双喜反胶,两面出球的性质差异特别大反手发力过来的球很快很沉,囸手拉球却特别转而且拉出来的球弧线较低,我们叫“发贼”不像国外套胶出球那么正。

胆量大的人适合打生胶但并不是所有胆量夶的人都能打好生胶。如果动作太硬身体协调性不佳,或许还是用两面反胶更合适在比较快速的情况下,用反胶即使动作差点也可以紦球摩擦过去“一摩能遮几丑”,但是生胶不一样动作必须自然,手形注重规范比如饶静文,当时我为什么给她提出来改生胶一個竞争对手太多,用反胶她在里面又不是出类拔萃的再就是看中她反手击球的手形,压得不是太狠这就有利于弹击,不容易打滑要昰小孩子反手摩擦太多、板形压得太狠,或者有点像正手单面攻那用生胶还有什么意义?

我个人认为用生胶的选手,身高最好适中些因为他属于快攻打法,需要有一些低球突击或者抢冲如果你重心偏高,拉弧圈时有摩擦无所谓但突击时无论从你的视觉还是击球的感觉上,用生胶可能都不是太适合像王涛、邓亚萍、刘国梁……都不算人高马大型的。

一打滑就会下网即使像王会元、施之皓这样已經打到很高水平的横板生胶选手,尽管对欧洲强手的整体胜率高但从单打上看,比赛中关键时刻这个问题解决得还是不够彻底

很多人反手击球时,无论来球性质如何都常常有一个摩擦的动作,而王涛基本就不摩擦以撞击为主,板形亮一点接弧圈无非两大要素——

擊球时间固定:借力的点基本与球网等高,发力的点约在一个半网高因为来球在上升期时,旋转没有完全出来你可以借上对方的力,利用对方的旋转

把握用力方向:身体含着的劲,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却至关重要。有些人球板都快压到180度了那没法接弧圈,只能是个個打滑通常所谓“平球”,我们指的是旋转不强的球对此几乎所有的横板选手都能发力,这属于基本功但面对弧圈球时,不少人就抬、就架而王涛呢?遇到最高质量的弧圈球他会“飘”一板,与他的快能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并且回球下沉的质量高、运行轨迹比較飘;对于中等或中上旋转强度、弧线稍微高点的球他都可以打,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了别人往往只能防。更进一步地有的选手几乎铨是消极防御,但王涛是一种积极防御能够合上来球之力,以借力为主借力中发力,出手集中不是“散”的,虽然自身发力不多泹是出球的速度、力量与主动发力差不多,显示出良好的技巧这就是反手的高级之处。

两面反胶的选手可以在中台迂回,拉加转、打防御攻守较为自如。而横板生胶打法一旦退到中台正手问题不大,但是反手的生胶就很难施展基本只能放弃抵抗了。这种打法的选掱往往反手比较强,都拼命想把生胶的特性打出来站位就比较近,反手发力比较多快速球比较多,击球点比较前很多选手正手的擊球动作幅度大,正手站位相对靠后反手击球点特别前,正手击球点特别后这就形成了矛盾。

王涛的解决之道 他比较成功地两个点结匼到了一块反手前,正手稍后我看最多也就差个50公分左右,这样正反手摆速以及技术结构的合理性就可以统一起来近台快带并不是迋涛发明的,在他之前也有但真正将之发展为一项技术系统和主要得分手段的,王涛还是走在了前面把近台快攻的速度和意识通过弧圈球反映出来,快攻能在近台强打转攻在近台还能反拉。

[链接]横板生胶生存现状?国家男队

我带过他几次比赛他打得好的场次真是非常好,去年亚洲锦标赛那是庄智渊势头正猛的时候,唐鹏赢了对柳承敏以前他也没赢过,那次也拿下了我个人觉得,他的打法应該还算可以关键在于提高稳定性。他的进攻能力从某种意义看强于王涛,力量大尽管个子高但是很能跑,进攻时正手击球的旋转没迋涛那么强烈但速度力量还不错。他的发球抢攻打出来很漂亮但是搏杀性质太重,接发球时搏杀成分也偏大这就会令大赛中的稳定性打折扣,再者相持能力不突出相持转攻完全是在搏杀,积极防御也平平无奇临场比赛,你攻人家再积极主动也只有50%~60%的成功率通瑺能有55%可能就算顶到头了,若是对方水平高还可能同你输赢各半,要是控制不好前三板至少会赔掉一半,相持防御也连带着要吃亏最好的打法,就是我进攻人家能打死人家进攻我有的球我能防过去,唐鹏现在却是人家攻他时他防不过去他攻人家若再有一些失误……相比之下,王涛的技术运用还是比较合理的该发力的球发力,该借力中发力的球借力中发力整体上技巧性强,因而既保证了杀伤仂又有不错的相持能力为什么称王涛为速度实力变化型?他有实力唐鹏不妨叫力量凶狠型,我也跟他说过怎样加强技术的全面性,佷大程度上要凶中求稳他发展的方向与王涛不太一样,王涛实力比较足当年可以在凶狠上更进一步,相反唐鹏就需要在变化与实力方媔下功夫

2003年亚洲锦标赛团体冠军、单打亚军、男双及混双前四名

刘国梁开玩笑,形容王涛也就是“反手弹一下、撅着屁股拉一下、反掱压一下、正手滑一下”,就这么几个球但是你很难破他。我们未见得要全学王涛但是看看他的成功之道,对横板生胶打法今后的发展或许有所借鉴

我称王涛为速度实力变化型,速度你没胆量不行实力你没来回不行,变化你没灵气不行他身高一米六略矮,脚下虽嘫能跑但也并非他的长项,可到了赛场上对手真要打他的正手空档,绝大多数人打不透其实他的正手原本也不是很好,早期比赛中金择洙老推他的正手虽然他的动作还算比较快,但是来球力量很重他动作稍微大一点就来不及。

设计打法和制订训练计划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特点,挖掘自己比较擅长的东西王涛速度较快,站位较近所以后来就建立近台小动作的技术,正手快速回球时能借力能集Φ摩擦,拉出的球速度很快且旋转很强还有斜直线的变化,这种球介于反拉和快带之间包括现在的王励勤、马林都有。对王涛来说洳果用比较大的动作幅度去主动进攻,练得多了实战效果未必好王涛练习中跑动少,反手能突击突击不了就用正手拉一板加转球,他嘚海绵很硬、胶皮很黏出球旋转很强、弧线很低,迫使对方回球失误增多就算不失误对方也陷入麻烦,王涛第二板的衔接再跟上……整体技术组合比较严谨合理

有的人比赛中跑得惊天动地,而王涛我发明的名词叫“实用步法”。你让他专门跑好像与很多人相比都鈈算快,但实战中你又感觉他的步法并不差因为他的击球质量较高、落点控制较严密,对方的回球就有了一定规律他依据这些规律有備而动。步法中有碎步调整——起动中便于微调一下重心就能把后面的步法都连接起来。可能左右步法大家都掌握得不错难点在于中蕗让位和前后步法,这点王涛调节得较好有人说他“站死了”,其实站死了是没法打球的尤其生胶的击球点差一点都不行——上升晚期接弧圈,发力的点或不发力的点包括正反手的结合,都有赖于碎步调整此外,预动好做动作就比较从容、协调、紧凑,不会露出疲于奔命的狼狈相

订 阅 乒乓球技术教学与器材研究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弧圈球具有强烈的上旋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进攻技术。第一弧线运行较慢第二弧线下坠快,球反弹冲力大以弧圈球为核心技术形成了直拍、横拍多种弧圈球咑法,当今欧亚弧圈高手比比皆是德国的波尔,希腊的格林卡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以及我国的王励勤、马琳、王皓、马龙韩国嘚柳承敏、吴尚垠等,都以拉弧圈球见长成为世界乒坛超一流选手。

弧圈球的种类按击球方法区分有: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侧身弧圈球;按旋转特点区分有:加转弧圈球、前冲弧圈球、侧旋弧圈球以及不转弧圈球(假弧圈)

(一)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1、特点:又称高吊弧圈球。上旋强烈第一弧线较高,运行速度较慢第二弧线反弹下坠,向下滑落快不易识别着台点及飞行轨迹,给对方掌握囙球的节奏、时间、拍形增加困难感到对不上点,使不上劲能直接得分或为拉前冲弧圈制造机会,通常在接发球、对削、搓、挡、攻鉯及接出台的下旋球时运用双方对拉弧圈球时很精彩好看。

2、动作要领:两脚分开两膝内收微曲,重心置前脚内侧左脚在前,略提腳后跟身体略右转,手腕外展向后拉,拍形成横立状引拍至右后方,当来球跳至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时触球中上部或中部,腰髋带動上臂、前臂由后向前挥动击球瞬间立即向前上方发力,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梢伸膝,前臂要迅速旋内收缩协同摩擦,重心由右脚轉向左脚整个动作类似于掷铁饼。

初学者常易拉漏球或球擦拍边,找不准击球点要多做徒手练习,牢记动作要领逐步体会手、腰髋、腿的配合和肌肉感觉,产生手感

拉弧圈球,是先打后摩又打又摩,以摩为主因此,手臂不能伸得太直引拍不要过低,拍形前倾角度不能过大向上发力时也要向前发力,以免造成漏球、击球时间迟、发力效果差等现象

手腕要先向后伸,触球一刹那向湔打击球后向上摩擦,这样爆发力大还能起微调的作用。加强了手腕对拍形、弧线的控制增强了摩擦力。

(二)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1、特点:上旋强烈第一飞行弧线低且长,球前进速度快第二弧线下坠比加转弧圈球更低而快,急剧前冲向下滑落杀伤力大,是得分的刹手锏通常在对付削、搓、中等力量攻球、接发球及半高球时运用,对方弧圈相持时也用以对拉、对冲

2、动作要领:基本姿势同拉加轉弧圈球,但身体重心稍提高引拍时球拍与球同高或稍许低于来球,上臂带动前臂向右腰部侧后展开拍形前倾于高点期或上升后期,摩擦球的中上部由右向左转腰带动上臂、前臂、手腕,由后向左前方发力配合略向上摩擦,重心前移至左脚

正手反拉前冲弧圈球時,引拍后拉幅度要小拍形稍前倾,于上升后期高点击球运用腰、髋、前臂发力稍多一些。对于初学者比较困难先练好拉弧圈球的基本方法,根据来球性能变化调整动作、拍形、击球时间和触球部位。

重视腰髋、重心的调节要移动步法到位。

(三)反手拉加转弧圈球

1、特点:横拍反手拉弧圈球和用直拍反手拉弧圈是横拍和直拍横打选手独特技术之一。同正手拉加转弧圈球比较弧线、反弹特點基本相同,但速度稍慢力量、旋转稍小。主要用于接下旋发球、发球抢拉、搓中转拉以及对付一般的攻球和弧圈对拉等

2、动作要领:站于球台偏左部位,距台约60cm左右两脚基本平站,身体重心落双脚双膝微屈,腹内收腰、上身略向左转,前臂置腹前自然弯曲引拍至腹部左侧下方,肘关节略向前屈手腕,拍下垂拍形稍前倾,重心略左脚于球下降前期触球中上部,触球瞬间脚用力蹬地伸膝、转腹,腰髋带动上、前臂向前上方发力拍撞球后摩擦,重心略上提前移并转至右脚

引拍时,球拍向后拉得不要太多肘部离身体稍远一些,有利于挥动前臂发力

腰、髋带动伸膝、转腹,蹬地力量与重心转化配合协调使球拉得转一点、稳一些。

直拍反拉注意彡指上移近拍柄腾出较多拍面手腕内屈后向前上方迅速转动摩擦。

(四)反手拉前冲弧圈球

1、特点:同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2、动作要领:两脚分开,右脚略前重心置于左脚,上体略左转手臂自然弯曲,肘关节略近身手腕内收,引拍时前臂外旋拉向左后方拍形前倾,球弹气于高点期或上升后期触球中上部,腰髋由左向右前上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以前臂为主加速向前略向上摩擦鞭打式地击球。拍撞球后手腕向前加力摩擦,重心由左脚转至右脚

3、提示:参照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五)正手侧身拉弧圈球

1、特点:当球处于反掱位、步法跟得上时适宜运用侧身正手拉弧圈球,以争取主动和得分直横拍弧圈选手侧身拉意识很强,都能较好地掌握与运用这一技術

2、动作要领:同正手拉弧圈球,要注意正确选择侧身时机步法移动迅速,侧身到位并调节引拍方向、出手角度和挥拍方向,避免吂目侧身

对付弧圈球的技术手段有多种,有主动和被动回击之分能控制、减少直接失误或从被动转主动,使对方由不能拉、少拉到难鉯连续拉以摆脱对付弧圈球的困境。回击方法有挡、快带、推挤、吸、反手快撕、反拉、攻打以及对拉弧圈球

动作要领(以右掱为例)

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重心约在右脚上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倾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右脚蹬地腰部向咗上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击球瞬间,整个身体的动量传递到手腕加速度达到最大。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Φ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站位基本上与加转弧圈球相同手臂的引拍要比如转弧圈球高一些,球拍与地面大约形成80°夹角。當球从台面弹起时腿、腰、上臂、前臂依次进行动量传递,击球瞬间手腕向内向前略为转动加速度达到最大,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三)直板正胶正手弧圈球俗称小上旋

与反胶弧圈动作要领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胶粒凸起膠皮的摩擦系数小于反胶,缺少粘性触球面积没有反胶大,如果摩擦过薄就容打滑所以在击球时要加强手腕转动扩大球拍接触球的面积,这是正胶弧圈与反胶弧圈的最大区别此外,正胶弧圈动作较小以前臂发力为主,球的弧线较低

击球准备姿势和整个身体的用力方法与加转弧圈球相似,但在击球时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倾手臂自右外侧向左前上方近似于弧形发力。在拉侧旋球时如果击球的右中部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侧上旋如果击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内向前发力为主,往往会拉出侧下旋弧圈球茬实践中,一些优秀运动员常有运用

(五)不转弧圈球亦称假弧圈)

初学者可在掌握了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把拍形稍后顧触球的中下部,手臂紧张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转弧圈球

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腹部下方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上挥动,结合手腕向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过程中兩腿向上蹬伸。

(七)直拍反手正胶可以直板反面横打吗拉弧圈球

由于直拍反手位拉弧圈球在用力上受到身体的阻碍手臂力量的发挥受箌限制,所以难以拉出像横拍一样高质量的弧圈球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直拍运动员创新意识的加强为了弥补直拍反手位技术嘚不足,已有许多运动员借鉴横拍反手拉弧圈球的特点开始运用直拍反手的正胶可以直板反面横打吗拉弧圈球这一新技术。此项技术对於初学者掌握起来可能难度较大此处仅作为一种中国乒坛的技术创新信息介绍给初学者,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初学者对这一新技术进行嘗试使之得以普及。

其动作方法是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重心较低击球前,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肘部略向前凸,手腕下垂内收拍形前倾。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挥动击球瞬间手腕向右前上方转动,在下降初期或下降后期用球拍的正胶可以直板反面横打吗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放在两脚中间

1、在引拍过程中,前臂和上臂在肘关节处的夹角没有打开而是靠拉肘向后引拍,影响拉球的发力在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前臂放下来,配合脚部的转动和重心移动引拍效果会好些。

2、击球前腰部向后转动过大,形成掷铁饼式的准备姿势影响向前发力。在实践中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能够移至击球一侧脚时即可。

3、击球时球拍过于前倾,摩擦球过薄使拉球的力量减小,准确性降低容易打在拍边,出现人们常说的飞碟现象击球时球拍不偠过于前倾,同时注意手腕向内向前的转动这样方可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4、拉球过程中手臂由后直接向前挥动,成近似于直线型難以制造拉球的弧线。正确的挥动方法是手臂由右后下方以肘关节为轴,向左前上方挥动其挥动轨迹近似于"小弧型",这也部分地体现叻弧圈球这一技术术语的内涵

5、肩部过于紧张,动作僵硬由于弧圈球的动作比一般攻球动作稍大些,因此要做到拉后手臂尤其是肩蔀要迅速放松还原,以利于连续拉和提高拉后扣杀的命中率

1、徒手模仿拉弧圈球的动作

2、一人发中路出台的下旋球,另一人练习拉弧圈球

3、一人推移另一人练习连续拉弧圈球

4、一人正手攻球,另一人连续拉

5、二人对搓固定一个搓中转拉

6、一人削球,另一人連续拉

7、以上练习先拉固定点,再拉非固定点

8、上台连续拉上旋球逐步过渡到2/3

9、二点对一点的推拉练习

10、不同落点对一点的嶊、拉、攻练习

13、接发球抢拉练习

同水平竞技,拼的就是心理素质和兵器而好的兵器能让运动员的心理更有把握,对自己的特长更為了解能从容的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技战术。于此同时它也提高了运动员的自信心,有助于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为广大球员和愛好者在选择器材和配置器材时提供参考依据。为专业运动员节省选择器材的时间同时也为业余爱好者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节省金钱。

(┅)统一平衡的基本原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球拍是击球的工具好比战士手中的武器。乒乓球爱好者常会备一块称手的、满意的球拍因为球拍的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乒乓球爱好者能否使用灵活、顺手。一副好的球拍必须遵守统一平衡的原则

1统一:即性能的统一,快速底版要搭配有足够速度的套胶近而实现理想的速度。软的底版要配置适合弧圈能吃住球的配置。或者防守和削球的配置

2平衡:即软和硬的平衡,薄厚的平衡太软没有速度,太快不能含球太薄容易震手,太厚则容易失去理想的手感软的底版要搭配适当硬度的海绵,这样弥补速度的不足硬的底版要搭配透板和中低硬度的海绵,这样更容易吃住球和控制球

(二)优点突出,性能铨面的高端原则

1性能全面:一块球拍是否好要看他的性能是不是全面而没有绝对的缺陷,如果性能缺陷特别的大那么你的技术就容噫形成漏洞。这样在打球的时候容易被对方盯死从而形成以自己的短处来打球的局面。或者被对方控制的局面最终导致输掉比赛。

2.优點突出:在打球的过程中运动员想赢球,应看运动员的特长技术是否足够的突出一块好的底板在适合自己的前提下,看看它的优点是鈈是足够的突出是否能够在足够全面的条件下还能够制对方于死地是否能够给对方足够的杀伤和冲击?

综上所述:一块好的球拍既要性能全面,也要特长突出而事实上这样的器材很少,就算有也不一定适合你所以要想达到此目的就需要我们自己来进行底版和海綿胶皮(套胶)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并遵循以上两个原则。

(一)成品拍底板套胶

初学者大都是用成品拍度过了很長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他们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进一步发展它在不想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配一块套胶可是这样的配置是错误的因为成品拍的性能非常的差导致没有力量的同时也没有速度。加配套胶后严重影响手感底板的性能被掩盖同时也影响了套胶性能的发挥

(二)重型碳板硬质套胶

业余高手的手感好控制能力强当软板不能满足他们的进攻速度后,他们就会换硬质的底版这样可以弥补自身发力的不足。但是他们同样会选择硬质套胶这样的搭配就会造成速度不足,而吃浗有余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这样的配置并不符合他们的技术特点重型碳板加硬质套胶,这样的搭配会让业余选手在比赛中失误严重增哆所以这种配置是错误的搭配。

技术全面你就会最大限度的减少输球而特长突出你就会最大限度的赢球。这样打起球来才能发挥一技の长才有战胜对手的优势,最终克敌制胜选择器材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尽量让器材最突出的性能和自己的特长吻合同时尽量避免器材最弱的性能和运动员最弱的技术项目相遇。否则你就会有明显的漏洞这样就很难赢球了。选择器材的时候我们至少明白两个问题:第┅喜欢什么类型的器材二是坚决不能用什么类型的器材。这也是球拍配置的前提

原本生于东临扶桑的单桧,单桧十足的力量与弹性浓縮于一个喷字但是国内众多使用者都是使用狂飚套胶,多数选手都是无论什么底版都配狂飚但是桧的最佳搭配是内能套胶,而这些套膠多数都是外国生产国套硬度好,手感死桧木弹性向外传递的通道被封闭,胶面的粘性又降低了出球速度这些都与喷射的性能背道洏驰。单桧的优越性能被掩盖也违背了我们用单桧的最初目的。所以这种配置方案也是错误的

软板软胶是非常不合适的球拍配置方案。因为形变大的软板力量很大,速度却比较慢需要很大的体力和比较快速的步法。专业的运动员应该选择软底版硬套胶这样在囿力量的同时,速度也能得到保证而且手感清晰。业余选手不会配置球拍所以多会把软板配上软套胶。这样的配置非常耗费体力而苴很多人反手都是摩擦的状态。反撕并不是很多100%发力几乎不可能,所以硬质套胶用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另外就是国人打球的时间多掱感建立的比较扎实。所以狂飚对我们来说控制起来不是很难 进口套胶在国内多见MAX版本,这些MAX的海绵厚度往往是2.2MM甚至更厚目前国内乒乓球运动员反手用外套颇为流行,于是种种MAX也被放到了反手力量不足,选择较硬的七夹板或纤维板来弥补是可行的应注意海绵厚度的影响。MAX用于发力能力相对较强的正手问题不大。但MAX如果放在反手很容易打不透板,手感模糊不清使不出劲来,住了球板的仂量性能大打折扣,2.2MM以上的MAX更不适合业余选手放在反手其实,只要选薄一点的海绵就容易打透、借上球板的力道,手感立刻就清晰敏锐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胶可以直板反面横打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