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减肥多久见效时,肌内效贴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肌内效贴扎技术_百度百科
肌内效贴扎技术
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肌内效贴扎技术是一种将肌内效胶布贴于体表以达到增进或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常用于各类运动损伤的处理,并广泛延伸到神经康复、美容等领域。
肌内效贴扎技术简介
肌内效贴最早由日本的加濑建造(Kenso Kase)博士创用,命名来自于英语“kinesiology”的前缀,译成中文为”肌内效“,这一商品名与其主要是通过肌肉等软组织起效的产品特点十分吻合,故国内专业人士多称为肌内效贴、肌能贴等。经过多年发展,肌内效贴的贴布材质、贴扎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在欧美、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等地区的运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图1)。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以及近年来的许多大型国际赛事上,许多国家的运动员都在比赛时都应用了这种贴布[1]
肌内效贴扎技术肌贴结构
肌内效贴由三层组成,一层是防水弹力棉布,二层是医用压克力胶,三层是保护胶水的背亲纸。每平方米的弹力棉布上涂4-70g的胶水,且胶面呈水波纹状,水波纹的宽度为3.75px,间隙为8.75px,波长150px,振幅40px。
肌内效贴扎技术物理特性
肌内效贴的基本物理特性包括弹力、张力、应力、切力及粘着力等。
弹力,为贴布被拉伸后本身具有的弹性回缩力,即向心力;
张力:贴布受到外力作用时本身具有的延展性,即离心力;
应力:软组织受到贴布的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对抗力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来自贴布的垂直力量;
切力:为贴布单位面积上的横向力量,可以水平牵动皮肤皱褶走向;
粘着力:贴布的粘胶附着在皮肤上的力量。
贴布的伸缩能力:缩短5-10%,伸长130-150%。
肌内效贴扎技术专用术语
肌内效贴扎技术锚
指贴扎起端,为最先贴扎端、固定端。
肌内效贴扎技术尾
指固定端贴妥后,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一端,或称尾端;
肌内效贴扎技术延展方向
指锚固定后,尾端继续延展贴扎的方向;
肌内效贴扎技术回缩方向
指贴布“尾”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
肌内效贴扎技术自然拉力
指对贴布不施加任何外加拉力或仅施加&10%的拉力。一般来讲,淋巴贴布自然拉力为0-10%,肌肉贴布自然拉力为7-10%。初学者开始应用时,一般采用自然拉力。
肌内效贴扎技术中度拉力
指对贴布施加10-30%的拉力。一般来讲,筋膜矫正10-20%,软组织支持20-30%,瘢痕塑形30%。
肌内效贴扎技术极限拉力
指对贴布施加超过30%的拉力。一般用于关节矫正[2]
肌内效贴扎技术肌内效贴布的剪裁
根据贴扎目的及贴扎位置的解剖特点的不同,肌内效贴布有多种剪裁方法,常见的有:
肌内效贴扎技术I型
贴布不剪裁,依需求决定宽度及锚的位置。当锚贴好后,其余贴布均朝同一方向回缩,此时贴布对于软组织提供但一方向的强大引导力量,可作为引导筋膜、促进肌肉收缩及支持软组织等应用。
当锚位于贴布中点时,两端贴布向中间方向回缩,此时可针对痛点促进循环代谢;当锚位于贴布两端,此时贴布提供最大固定效果,依施予中段贴布的拉力不同,针对关节活动面或拉伤的软组织做不同程度的固定。
肌内效贴扎技术X型
贴布两端对半裁剪,中间不裁剪,四个分支的尾端贴布回缩朝向中间的锚,此时可促进锚位置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起到止痛的效果,也称为“痛点提高贴布”。
肌内效贴扎技术Y型
贴布一端对半裁剪,另一端不裁剪。此时两分支尾端贴布的长度及夹角会影响回缩向固定端的回缩分离。该型贴布可调整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代谢,适用于放松紧张肿胀的肌肉,或促进协同肌收缩,或包绕特殊结构时使用。
肌内效贴扎技术散状型
即爪形贴布,贴布剪裁为多支分支,借由较多分支贴布牵动皮肤所产生的池穴效应,以及贴布皱褶产生的方向性,将组织液引导向最近的淋巴结,用于消除肿胀,促进淋巴液、血液循环。尾端贴布需包覆水肿的肢体或局部,可以重叠较差的网状贴扎强化引流效果。
肌内效贴扎技术O型
贴布两端不裁剪,中段对半裁剪,也就是两个Y型的合体,由于贴布两端均为固定端,故稳定效果良好,中段对半裁剪的贴布则能维持肌肉张力,促进循环代谢。
肌内效贴扎技术灯笼型
贴布两端不裁剪,中段裁剪为多个分支,也就是两个散状型的合体。由于贴布两端均为固定端,故稳定效果良好,中段散状型裁剪的贴布则能促进淋巴引流,有效改善局部水肿或瘀血。
肌内效贴扎技术贴布的生理效应
通过粘贴时的胶布的密度差牵动皮肤的走向,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进而影响到皮下筋膜组织的流向,让筋膜系统能够有足够的通透性与流通,促进淋巴及血液循环。
使用前和使用后
肌内效贴扎技术贴布的临床作用
(1)缓解疼痛:根据闸门控制理论,由于触觉传入神经(Aβ纤维)的直径大于痛觉传入神经(Aδ和C纤维),在传导速度上也较快,因此增加触觉传入神经的感觉输入,能够抑制痛觉输入,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2)改善循环:当贴布于皮肤密合时会自然产生皱褶,这些皱褶具有方向性,可改变筋膜及组织液的流向趋势,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减轻水肿:借由散状型贴布产生的池穴效应,以及贴布皱褶产生的方向性将组织间液引导向最近的淋巴结,从而减轻水肿。
(4)支持软组织:当贴布的自然回缩方向与被贴扎的肌肉收缩方向同向时,也就是说贴布的锚位于肌肉的起点,其余贴布朝肌肉走向贴至肌肉终点位置,此时贴布协助肌肉收缩[3]
(5)放松软组织:当贴布的自然回缩方向与被贴扎的肌肉收缩方向相反时,也就是说贴布的锚位于肌肉的止点,其余贴布朝肌肉走向贴至肌肉起点位置,此时贴布能减缓肌肉紧绷或痉挛,适度放松被贴扎的肌肉与局部筋膜。
(6)训练:借由贴扎对于局部皮肤的触觉感觉输入,如同专业治疗或训练人员的手部接触引导,能赤血长时间给予该处软组织一个诱发动作的信息,能有效提升训练效果,达到肌肉再教育的目的。
(7)矫正姿势:调整主要控制姿势动作的肌群的张力,促进肌肉协调能力,或进一步利用加大张力的贴扎方式将关节固定在对线良好的位置,提供局部关节本体感觉输入,能有效矫正不当的姿势。
(8)增强关节稳定性:可防止因不正常肌肉收缩所造成的关节异常,能调整筋膜,使肌肉机能正常化,并增加关节活动度。
肌内效贴扎技术贴扎操作要点
肌内效贴扎技术操作流程
a.评估—解决问题—选好扎贴技巧—熟练手法
b.告知目的—解释作用—提示注意事项
c.医疗上需配合其它康复技术,如理疗、手法和运动
d.体育上需配合其他绷带、手法和冷疗等。
肌内效贴扎的核心理论是贴扎与人体之间的力学互动,贴扎的方向和施加在贴布上的拉力是贴扎技术的关键。
肌内效贴扎技术贴扎的摆位
摆位是指贴扎部位在贴扎时所摆放的体位。肌内效贴扎的主要机制与其力学效应有关,如要想放松软组织时,应该使肌肉处在拉长的状态,贴布回缩的方向应与肌肉收缩的方向相反。贴扎时肢体的摆位可有多种方案,常用的有:在拉伸软组织的状态下贴扎;在软组织的自然状态下贴扎;在缩短软组织的状态贴扎。贴扎时的摆位是影响疗效的及其重要的因素。这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应用贴扎技术的差别所在,也是贴扎技巧极为重要的一环。
肌内效贴扎技术贴扎时间
据报道单次贴扎最长可达5天,一般持续贴扎1-3天,过久贴扎贴布弹性下降会导致作用减退,在夏季、大量出汗、对材料过敏或贴于暴露在外面的部位时,也应适当缩短更换的周期。有时出于特殊的需要,贴扎时间可更短,如在竞技运动中,当场使用促进贴法,运动后即换成放松贴法。
肌内效贴扎技术贴扎常见问题及处理
肌内效贴扎技术洗澡与出汗问题
肌内效贴布有较好的防水性,洗澡时若水温不高、使用淋浴且时间较短,浴后可用毛巾、纸巾吸干表面水分,无碍贴布的正常使用。但出汗属于内生水,加上温度上升,容易导致凝胶变性和脱胶,故大量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贴布。
肌内效贴扎技术贴布过敏性问题
贴布的过敏性与个体体质有关,也与贴扎部位、方法、贴扎时间与贴布的凝胶种类有关。如为过敏体质,建议贴扎层次不易过密,单次贴扎以24小时为限,且使用低敏系列的贴布。如发生明显过敏应暂停使用。
肌内效贴扎技术毛发过多的问题
原则上在有毛发处贴扎时,应剃除毛发后再进行贴扎。
肌内效贴扎技术贴布脱落的处理
将贴布两端剪成圆形可有效预防贴布角的掀起。若贴布尾端掀起,可将掀起部分剪掉,重新修剪尾端与皮肤贴合。若贴布的锚掀起,贴布失去力学固定点,应重新贴扎。
肌内效贴扎技术影响贴扎疗效的因素
包括贴扎者对患者的评估、局部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分析;贴布的剪裁形状,病人的摆位;贴扎时贴布延展的方向;贴布回缩的方向、施加在贴布上的拉力、多层贴扎的次序等。另外,局部皮肤状态、皮下脂肪厚度、贴扎环境等也会影响贴扎疗效。
肌内效贴扎技术常用贴扎顺序
· 淋巴引流(散状型或灯笼型贴布)
· 痛点提高(X型或固定端在中点的I型贴布)
· 放松软组织(Y型贴布)
· 促进肌肉收缩及支持软组织(一端为固定端的I型贴布)
· 固定软组织(I型或O型贴布)
· 提供旋转力矩的螺旋形贴布或强力矫正关节的I形贴布
肌内效贴扎技术常见疾病贴扎举例
肌内效贴扎技术颈椎病
长期低头工作者,引起颈肩疼痛。
解决:正确姿势、缓解疼痛。
肌内效贴扎技术外踝扭伤
肌内效贴扎技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
肌内效贴扎技术高尔夫球肘
高尔夫球宙
肌内效贴扎技术肱二头肌肌腱炎
肱二头肌肌腱炎
肌内效贴扎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肌内效贴扎技术膝骨性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
陈文华主编.软组织贴扎技术临床应用精要——肌内效贴即学即用图谱.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15.
郑悦承.软组织贴扎技术.台湾合记出版社,.
余波,冯能,祁奇等.肌内效贴短期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的疗效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56-58.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肌内效贴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肌内效贴是一种将有弹性的胶布贴于体表以达到保护骨骼肌肉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肌内效贴疗法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运动损伤的防治,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发展,逐步延伸至康复医学领域。故拟综述肌内效贴在康复医学科中应用,主要包括肌内效贴在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的相关内容。
作者单位: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上海,200940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肌片的功效和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