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可以使冰川变为

中国太空天眼:地表动几厘米都能看见!
10:41:04 来源:新浪综合
  来源:快科技  我们的卫星在距地面750公里的太空,能够监测亚厘米级地面沉降,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高分三号(GF-3)卫星于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2017年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已获取近10万景C频段多极化海洋和陆地SAR影像,为国内外资源普查、台风预警、灾害评估、作物估产、极地考察等众多应用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最新消息,该集团五院张庆君研究员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李振洪教授团队,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取了高质量重轨干涉SAR试验数据,生成了我国第一幅卫星干涉SAR影像,并从影像中提取到亚厘米级的地面沉降信息,实现了我国卫星SAR影像干涉测量零的突破。  InSAR是一种通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干涉相位信息获取地表三维模型和地面沉降信息的差分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同一卫星在不同时刻获取同一地区两幅SAR影像,进行差分处理,去除地形起伏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后获取地表形变信息。  InSAR测量可大范围高密度地提取亚厘米级精度的地表形变信息,既能快速响应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又能广泛应用于地壳运动、冰川、滑坡、城市/矿区地面沉降和人工建筑物的稳定性等长期监测。  长期以来我,国InSAR形变监测研究完全依赖国外雷达卫星,制约了我国民用InSAR形变监测的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高分三号卫星总指挥兼总师张庆君表示:现在,我们首次实现了我国雷达卫星影像干涉测量,这是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GF-3卫星干涉测量的成功实现和应用标志着中国雷达卫星达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我国自主雷达卫星InSAR形变监测的新进程。” 图解:上海地区GF-3卫星雷达干涉影像(70310): (i) 时间基线: 116天; 空间垂直基线: 598米; (ii) 贯穿整幅影像,平行的干涉条纹主要由卫星轨道精校正前的粗轨误差引起; (iii) 红色长方形区域有明显地表形变信息(2个条纹,约5.6cm地表形变 ),可能由地下水开采引起。  750公里外,亚厘米级精度  高分三号卫星总指挥兼总师张庆君如是评价说:“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C频段多极化SAR卫星,GF-3卫星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多模式陆海兼顾成像技术、整星机电热一体化设计技术、多极化相控阵天线技术、高精度SAR内定标技术、大型相控阵SAR天线展开机构技术、大热耗SAR天线热控技术、脉冲大功率供电技术、大挠性星体条件下的卫星控制技术等九项关键技术。卫星的姿态控制精度、轨道控制精度、系统标定精度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这为我们获取亚厘米级干涉测量精度提供了保障。”  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李振洪教授表示:“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GF-3卫星SAR影像成像质量稳定,空间分辨率高,即使空间基线长达600米,时间基线近4个月,其相干性仍旧较高水平,干涉图像质量也比较高,说明中国的SAR卫星研制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图解:河北黄骅地区GF-3卫星雷达干涉影像(70318): (i) 时间基线: 29天; 空间垂直基线: 250米; (ii) 相位已解缠并转化至形变量,红色表示地表远离卫星(即地面沉降),蓝色表示地表移向卫星(即地面抬升); (iii) 红色椭圆区域位于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有明显地面抬升信号。
  (来源:新浪综合)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1.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于发布起15个工作日内发送邮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来源:科学人公众号  原标题:中国
  (原标题:孩子在窗户外面养?看看这些史上超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据美联社4月3日报道,瑞典埃克森特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 记者 李文瑶】3月16日消息,据彭博(Bloomberg)报道,新能源公司SolarCity周二宣布,...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炎炎盛夏重返古冰川时代
气温节节攀升,酷热难耐,温度究竟降到多少度才算凉爽?浙江大溪峡激流探险风景区给出的温度数字是23℃,清凉指数五颗星。从城市火炉掉进&第四纪冰川时代&,在激流探险
良辰来 自 西 陆 军 事
气温节节攀升,酷热难耐,温度究竟降到多少度才算凉爽?浙江大溪峡激流探险风景区给出的温度数字是23℃,清凉指数五颗星。从城市火炉掉进"第四纪冰川时代",在激流探险中击水,让人感觉瞬间就被冰镇了。炎炎盛夏,就去大溪峡寻找夏日寒潮。
23℃夏日清凉
第四纪“冰川时代”
地处亚热带的浙江,恐怕很难寻觅到真正的古代冰川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与冰川遗址绝对无缘。在桐庐合村乡的大溪峡激流探险风景区,你就能一览第四纪冰川遗址奇景。
大溪峡激流探险风景区所在地为黄山余脉,为第四纪冰川遗址景观。据考证,在地球第三次大寒冷期,此地山峦为冰川覆盖,经过300多万年的地壳运动演变,脱变为风景旖旎的冰川峡谷遗址。
如今的冰川峡谷遗址,风景优美且极富特色,两侧沟壑纵横、乱石穿空,山泉湍急,时而轰鸣,时而潺潺。由于地处山区,树荫浓密,这里常年清凉透爽,夏季温度只有23℃左右,清流山泉更是沁人肌骨。
比起闷热的城市,大溪峡满目苍翠,青山环绕,空气清新,是杭州周边再理想不过的避暑胜地。而且,这里还是夏季玩水的好去处,能体验到今夏最潮的水上项目"激流探险"。长达两小时的"湿身"冲浪,让你从头凉到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冰镇"般的酷爽。
198米落差激流探险
长三角最刺激
大溪峡激流探险风景区已开放河道长4公里左右,水流量5立方每秒,平均每200米就有相当于三层楼高度的大落差,探险全程犹如置身于"勇闯"而非"漫漂"的状态,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刺激程度也是数一数二的。
探险时,沿着湍急的河道蜿蜒而下,每当看到"险滩指数"的指示牌,就会经历俯冲、碰撞、打转、掉头等一系列"探险"挑战。2小时的激流探险,带来的不仅是清凉,更是一次有惊无险的与自然搏斗的"冒险之旅"。
激流探险,安全是第一位。大溪峡激流探险全程无人工堰坝,均为天然形成的落差,河道经过疏理和休整,安全指示牌也随处可见。探险者全程需穿戴高强度的专业运动安全头盔和救生衣,"新加坡号"、"圣保罗号"、"伦敦号"等专业双人皮艇,更是色彩艳丽,个性十足。此外,沿途还有30多名护滩水手全程护航。
当然,只要严格遵守"探险者年龄须介于10周岁至60周岁之间(女,55岁),身高1.4米以上,且没有不宜从事剧烈刺激类运动的病患"等探险需知,安全问题就更不用担心了。
源于奥运会
现盛行于欧美
据了解,"峡谷激流探险运动"源于奥运会的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经大众化改良后得到推广。该运动目前在欧美国家相当盛行,拥趸众多,但在国内起步较晚。
大家所了解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漂流,是专业探险者的冒险乐园,对于普通游客来说遥不可及。大溪峡激流探险登陆浙江,填补了长三角地区探险的空白,也为大家参与此项惊险刺激的运动提供了契机。
据介绍,大溪峡激流探险项目历时两年打造而成,并提出了"探险,非漂流"的口号,以"大落差、大水量、大风景、大刺激、大格局"的特点独树一帜,将奇诡壮丽的峡谷风光和惊险刺激的探险运动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水上娱乐体验。
为了让游客玩得开心尽兴,景区还提供"免费停车,免费景交,免费沐浴"等众多惠客措施。探险过后,再去农家乐尝尝桐庐土菜,别有一番乐趣。
【温馨提示】
水急滩险,探险入水30秒以内就会完全"湿身",建议出发前自备换洗衣物。另外,为安全起见,出行前请穿好柔软的运动鞋或布鞋,勿穿拖鞋、皮鞋、高跟鞋或赤脚探险。
此外,由于项目特定惊险刺激性,探险者的年龄须介于12周岁至60周岁之间,且没有不宜从事剧烈刺激类运动的病患。
【自驾路线】
沪苏杭读者均可由杭州西转入杭徽高速,於潜出口下高速后沿S16省道至分水,右转过分水江再右转,经怡合村至合村景区,杭州至景区全程约90公里。
本栏目最新文章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词热词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冰川融化的原因
小故事网 时间: 作文字数: 600字
最近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冰川时代4》。我不禁被那绚烂而雄伟的冰川美景所吸引、赞叹,那简直就是仙境呀!现在地球上还有这么美的景象吗?
难道就像电影中所说的松鼠奎特不懈追逐松果引发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导致冰川融化了吗?我带着疑问上网查阅了资料,发现冰川融化真正的原因是:
(1)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是温室效应的结果,随着人类工业化的逐步壮大,每年都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平均气温出现异常,屡屡升高,冰川融化速度也急剧上升。201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两个年份之一,全球变暖仍在持续。研究发现,该年格陵兰冰川面积减少了8%,多么恐怖的数据呀!
(2)人为原因
我国学者对祁连山冰川研究后提出,冰川退缩除了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挖中药材,滥采地下水。导致水土大面积流失,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气候恶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冰川的萎缩。
&冰川融化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经济方面:全球90%的发达城市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如果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这些城市的话,可以想像对全球的经济会造成怎么样的损失。自然方面:海平面上升,也就是说海洋的面积大了,那海洋对大陆上气候的影响将会增大,比如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范围就会减少,大陆的水热差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文方面: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的文化遗址就会被淹没,陆地的面积就会减少,那人类生存的空间就会减少,但如果人口数量还不下降的话,人们的生存环境必然会恶化。最直接的后果是会使海平面上升,一些低洼地区会被淹没,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萎缩。再一个后果是会改变现在全球气候和大气环流,使得极地地区温度升高速率加快,出现更严重的自然灾难,有些动植物将灭绝。
所以请大家保护冰川,保护我们的淡水资源。给海洋动物们保留一个美丽的家园!
对作文的表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复习地壳运动.ppt 9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四章地壳运动复习考点16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考点17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考点35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岩石圈范围?为什么叫岩石圈?岩石是怎样形成的?有几种类型?岩浆岩喷出岩岩浆岩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三大类岩石分别是如何形成的?岩浆岩——岩浆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侵入或喷出作用沉积岩——裸露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结而形成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变质岩——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变质而成变质作用重融再生作用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点16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号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②③④岩浆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变质岩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7三大类岩石成因、位置2011全国文综读下图,完成下题。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岩浆岩喷出岩岩浆岩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三大类岩石分别是如何形成的?岩浆岩——岩浆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侵入或喷出作用沉积岩——裸露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结而形成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变质岩——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变质而成变质作用重融再生作用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火山喷发地势高低起伏奠定基本格局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地壳物质循环在地壳深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火山喷发地势高低起伏奠定基本格局风化侵蚀搬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地壳物质循环在地壳深处堆积描述每张图片中地貌的形成过程风化作用风力侵蚀风力侵蚀风力侵蚀风力侵蚀风力侵蚀作用: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台湾野柳风景区女王头石风力侵蚀瀑布河流沟谷、峡谷侵蚀地貌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表面形态—流水侵蚀作用侵蚀地貌流水的化学侵蚀作用侵蚀地貌石柱石笋石钟乳流水化学侵蚀地貌角峰——冰川侵蚀作用U形谷——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峡湾——冰川侵蚀作用海蚀海浪侵蚀作用风力堆积新月型沙丘——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冲积扇平原冲积扇堆积地貌河流冲积平原上海崇明岛崇明岛从形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唐代(618年)涨露出水面,五代设镇,宋代设场,元代建州,明清以来设县,1958年12月划归上海市。由于长江大量泥沙淤积,崇明岛的土地东、西两端淤涨很快,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近400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迁移。仅1583年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直到现代,崇明岛也是不稳定的,长江口北支水道逐渐变窄变浅,也许将来崇明岛会与苏北平原连在一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火山喷发地势高低起伏奠定基本格局风化侵蚀搬运侵蚀地貌堆积地貌使地表趋于平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地壳物质循环在地壳深处堆积风化地貌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石高山、盆地使地表高低起伏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缓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形态;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表现形式影响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1.基本形式基本形式岩层运动方向对地形的影响相互关系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岛弧、海沟等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常形成高原、断块山、盆地和平原等地貌①岩石圈被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即板块②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地运动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2.原因——“板块构造理论”(一)地壳运动(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碰撞)生长边界(张裂)陆陆碰撞陆洋碰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褶皱山脉、高原裂谷、海洋(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北美落基山脉、太平洋西岸岛屿、马里亚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