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玻璃桥在哪里福州桥牌平时都在哪里玩,求各位桥友告知,初来此地,桥牌 精确

【个人空间】
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泡一泡,喜欢这里的氛围,可光看贴学习不给坛子浇点水也挺惭愧的,只好转个司机的帖子了
对于本站点的意见或建议,请向发邮件白驹过隙--普沱山的博客
字号:大 中 小
以下文章全部为转贴:凡未能确定其原创作者,敬请见谅.
--------------------------------------------------------------------------
就桥牌而言,美国是当今最强大的国家.历史悠久,巨星辈出,名将如云,名局名牌不胜枚举.桥牌这种游戏,特别适合美国式思维方式,特别紧扣风险投入与产出回报这种资本主义经营主题.这才使得桥牌之花,在美国土壤上开得尤其灿烂. 美国之于桥牌,犹中国之于乒乓.中国偶有失手于瑞典韩国,总体却长盛不衰,无人可抗.美国桥牌过去曾在百慕大杯上被意大利蓝队一压20年,但始终是个劲敌.当一代意大利天才年华老去之时,美国便取而代之,成为长久的头号强国,他人只能望其项背. 桥界世界杯--百慕大杯,世界诸国各自所分配到的入场券只有一张,还要为争夺各大洲出线权拼个死活.唯独美国可出两支代表队,还不受洲际限制.同属北美区的加拿大,墨西哥,百慕大三个会员国,每次还要再打预选赛,头名方有参加百慕大资格.美国实力之强,可见一斑.77年的百慕大杯,居然出现这种情形,美国两队会师决赛,一队是上届冠军,另一队是美国本土选拔赛胜者.打那以后,世界桥联针对这种情形又明文规定,一旦前四名出现两支来自同一地区的队伍,他们必须在半决赛中首先碰头.可世上只有美国可出两支代表队,因此该条规定实际就是冲美国而来. 美国的竞技桥牌,主要由ACBL(American&Contract&Bridge&League)负责管辖.实际它的统治权包括整个北美.美国本土另有一较小的桥牌组织ABA(American&Bridge&Association),但无论是水平与影响力,比起ACBL来均不值一提.每年春夏秋三季,ACBL于北美各大城市轮流举行三次北美锦标赛,称为NABC(North&America&Bridge&Championship).每次比赛均持续两周左右,吸引无数高手,为争夺头衔而来. 春季NABC,含金量最高,最引人注目的乃是范德比杯(Vanderbilt)队式淘汰赛.范德比是定约桥牌创始人,出身豪门望族,又是美国30年代铁路大王.该大赛奖杯就是他捐赠的,故以其命名.该杯赛采用单淘汰制,每场4节,每节16副,共64副IMP制. 夏季与Vanderbilt对应的,是纽约一位动画艺术家Nathan&Spingold捐赠奖杯,以其命名的Spingold队式淘汰赛,赛制与范德比完全相仿.Vanderbilt与Spingold,是美国本土两大最具荣誉感的队式淘汰赛.由于都是单淘汰赛制,每次均是场场搏杀,冷门无数. 秋季NABC,也有一项极富盛名的队式赛,称为Reisinger杯,这是为纪念为ACBL长期服务的名誉裁判长,德高望重的Curt&Reisinger而设.它的赛制最为独特,采用BAM(Board-A-Match)的方式,是IMP与MP两者的混合体.只有美国才设立BAM,但由于BAM结合了IMP与MP的特点,因此比单纯的IMP或MP又更复杂,更加考验牌手功底(因其必须同时兼顾定约安全与超墩情形),因此BAM被认为是最能反应牌手实际水平的赛制.一般在Vanderbilt或者Spingold等IMP淘汰赛上,弱旅碰上强队,有相当的爆冷机会.但在Reisinger中,弱队绝无生机. (2) NABC中,除了三大地位尊崇的队式赛,其他各类赛事名目繁多.终身大师双人赛,公开组双人赛,NAOP(North&America&Open&Pairs)双人赛,蓝带双人赛(Blue&Ribbon),瑞士制队式赛(Swiss&Teams)等等. 每年除了三次NABC,ACBL还会在各大城市举办传统的大型地区赛,而且是每周都有.一般一个大型的地区赛会持续一周左右,赛程与NABC相仿,都有一至两个水平最高的队式单淘汰赛(Knock&Out&Teams),周二至周五均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双人赛,周末两天举办大型的瑞士制队式赛Swiss&Teams.参加比赛的优胜者,会获得ACBL颁发的大师分.累计一定数目的大师分,则成为终身大师(Lifemaster). 这种制度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形,有的牌手需要大师分或者头衔,花钱雇用职业牌手陪打,包括搭档和队友.这样的搭档关系,陪打的那位称为PRO,出钱的就叫\"客户\"(Client).这里谈到的职业桥牌,严格说来就是指参加竞技桥牌的Pro-Client这个圈. 所谓的职业牌手,其实很简单,只要有Client出钱请你,你就是Pro了.能成为PRO,一般是看个人战绩,名望等因素.一旦成为PRO,几乎就意味着一年52个星期,365天,天天打比赛.对于那些已经成名的世界冠军级牌手来说,是不必这样的(即便如此他们一年打11个月也是常事).一些不怎么出名的PRO,就要不停地在每个城市间飞来飞去,打Regional,打KO,打双人赛公开组,为他们的客户挣大师分. 桥史上与克伯生,贝拉多纳等人齐名,为桥牌运动推广作出巨大贡献的查尔斯戈伦(Charles&Goren),自己就是个Client(客户),这点并不为人所共知.实际上,他的水平在那个时代,圈内人并不认为是一流的,当时真正一流的是沈更,杰科比,B.J.贝克尔等人. 还有,中国人熟悉的杨小燕,同样也是个Client.杨小燕78年夺得双人赛女子组世界冠军时,其搭档是朱迪?雷丁(Judi&Radin).雷丁是美国女职业牌手中罕见的高手,牌如其人,作风凶狠泼辣,平时只打公开组的赛事.据说杨小燕与雷丁是同性恋.90年代初,俩人关系破裂,拆档散伙.身材娇小的杨小燕不但被高大强壮如男子一般的雷丁打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并且被雷丁告上法庭,要求分享身家,闹得满城风雨......此后,杨小燕仍然是美国女子桥牌圈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再未获得世界冠军. (注:桥牌赛一般有公开组与女子组,区别是公开组实际上就是男子组,但女牌手可以参赛.就水平与竞争激烈程度而言,女子组与公开组无法相比.能够参加公开组的女牌手,是对其本人的极大恭维.并且,真正的女子高手,实际都打公开组去了,很少参加女子组比赛.) *********************************************************************************************** 杨小燕&我曾在数年前的NABC&上和杨小燕有一面之缘,&人很健谈,&也很nice.&我和搭档向她请教几副牌,&也得到满意的解释。杨小燕过了四十才认真打桥牌,如今在美国桥牌也颇有名。有钱请得起Pro&当然对自己非常有帮助,&但自身也得有相当天赋.&杨现有超过1万的大师分,&数个NABC&champinship.并非浪的虚名.&但中国国内媒体把她捧为\"世界桥牌女皇\",&显然过誉. 美国这类有钱有闲工夫的老太太比比皆是.跟杨条件相仿,拿的冠军不比杨少的大有人在. 实际上除了桥牌,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即使是专家,也分两种.有的是靠自己的天赋,才智,创造力,能人所不能.有的只是靠经年累月,踏在巨人的肩膀上,混到一定的头衔. 这就是艺术家与匠人之差别.真正青史留名的,是前者. 杨小燕当然算是个名人,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桥牌社会.她对桥牌的贡献,主要是积极牵引中美之间的交流.但客观说来,她确实排不上艺术家之行列. 台湾地区那次拿百慕大亚军,主要胜在出其不意,加上精确叫牌体系最初的推出与美国队的轻敌,使得沈君山他们成为大黑马。 但毕竟他们与世界一流的差距是极大的。决赛对意大利,打到最后意大利人已经开始漫不经心地表演起来。 杨小燕是典型的"客户"(client),40岁以后才开始学牌。不过她请的PRO都是超一流级别的,当然进步幅度跟普通人没法比。她打一年的牌所学到的东西,业余牌手10年也不一定学得全。 说穿了,职业桥牌就是有钱人有闲的游戏。闲钱闲工夫闲心思,缺一不可。 职业桥牌,是桥牌在美国赖以生存乃至发扬光大的基石.正是这么一批又有钱又有闲工夫又有闲心思的客户-client,养活了在桥牌上发挥其聪明才智的职业牌手.没有这些client,没有大师分,没有头衔,竞技桥牌在美国立刻就会消亡,桥牌最多是老年俱乐部里打打盘式,赌两手的玩艺.
----------------------------------------------------------------------------------------
普沱山博客注:
上面有些是对杨小燕的负面评价,很有点文人圈子里的文人相轻的臭知识分子的陋习,专找别人私人的一些小道花边的东西,很有宋祖德文风。
多数对杨是正面评价很高的,总的来说应该是正面的远远多过负面的:
-----------------------------------------------------------------------------------------
杨小燕&&&&&&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tyle="CURSOR: pointer"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http://blog.gmw.cn/UploadFiles/.jpg" onload=rsimg(this,600)>
&&& 美籍华人杨小燕女士原是美国纽约一家医院的院长,她从38岁开始学习打桥牌,十年之后便取得很深的造诣,一跃成为世界冠军。之后她多次在世界桥牌赛上夺得金牌,从而跻身美国华人名流之列,成了世界嘱目的人物。&&&&&&&&&&&&&&&&&&&&&&&&&&&&&&&&&&&&&&&&&&&&&&&&&&&&&& 一&&&&&&&&&&&&杨小燕的英文名字为凯瑟琳?魏,1930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新化北渡村。父亲杨开道先生,据说与毛泽东的原配夫人杨开慧是堂兄妹。他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过两个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燕京大学社会系主任,解放后任武汉市图书馆馆长,是位学识渊博的学者,1981年病逝。杨小燕1930年在北京出生,姐妹4人,她排行第二。杨小燕从小便希望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受人尊敬的医生。高中毕业后,她考取了上海医学院,学习护士专业,并于1949年获大专毕业证书。当时中国内战接近尾声,美国对所有中国学生拒发留学签证。但曾任燕京大学校长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跟杨小燕父亲是好朋友,专门给18岁的杨小燕发了赴美签证。杨小燕因而得以考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高级护理学。毕业后,她当过护士、护士长,后来在纽约一家医院里担任院长。  杨小燕的第一任丈夫叫沈昌瑞,他哥哥沈昌焕曾任蒋介石的秘书兼翻译及台湾国民党政权的外交部长。沈昌瑞平时喜欢打桥牌,但却轻视杨小燕对桥牌的兴趣,嘲笑她说:“女人天生不是打桥牌的料,脑子不够理性。”杨小燕很不服气,就跟他打赌:要在半年内学会桥牌,同时赢得一个奖项。结果杨小燕不但在半年内学会了桥牌,而且还在纽约中国桥牌俱乐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 1967年,杨小燕与沈昌瑞离婚,并与魏重庆结婚。她的第二任丈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是美国休斯顿复康轮船公司的经理,曾任美国桥牌队队长和教练,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桥牌高手。他研究出一种简明易学,出奇制胜的“魏氏精确叫牌法”。他鼓励并帮助杨小燕学习打桥牌。一次杨小燕过生日,他问杨小燕想要什么礼物,杨小燕说想学桥牌,他说:“我请一个世界冠军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你!”他果然就请来了意大利桥牌大师葛罗素做杨小燕的桥牌老师。杨小燕在丈夫的诱导下,按照“魏氏精确叫牌法”的方法开始学习打桥牌,并很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 二&&&&&&&&&&&&&如果把桥牌当作一种消遣,当然是一项有趣而又轻松的活动。但杨小燕学打桥牌,一开始就抱有一个明确的念头,那就是想当世界冠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毅然辞去了担任17年之久的纽约肯尼迪机场医院院长的职务,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研究起桥牌技巧。有时为了研究一张牌的方法,杨小燕和丈夫早晚琢磨,以致食不知味,卧不安稳。打一场牌,有时从上午开始,一直到午夜过后才结束,其间的艰辛可想而知。杨小燕在丈夫的耐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钻研下,很快就精通了“魏氏精确叫牌法”,掌握了打桥牌的技巧。1969年世界桥牌锦标赛上,杨小燕和魏重庆担任中国台北队的领队,在半决赛上击败美国队,夺得银牌,精确叫牌法从此一鸣惊人。1971年杨小燕获得美国女子桥牌的冠军。1978年在第五届奥林匹克桥牌女子双人赛中,她与另一位女士朱迪?雷丁合作,经过五天的激烈角逐,击败十四对一流高手,一举夺得了世界奥林匹克桥牌女子双人赛冠军。当时,美国的《桥牌月刊》曾以《十年一跃为世界冠军》为题,发表了长篇述评,将杨小燕誉为世界“桥牌皇后”。&&&&在胜利面前,杨小燕并没有止步。她继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去比赛,攀折一个又一个的桂冠。仅1979年,她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各种比赛中,就获得一百多个大奖。1984年,她又作为美国奥林匹克女子桥牌队的主力,夺得了团体赛冠军,成了世界嘱目的人物。大器晚成的杨小燕,在其后二十多年的桥牌生涯中究竟获得多少胜利,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了。仅在世界桥牌赛上,她就得过五块金牌,四块银牌,并拥有数不清的北美桥牌比赛冠军及各类国际桥牌大赛冠军称号。她是世界桥联的特级大师,也是迄今为止惟一获此殊荣的华人。1984年底,美国教育部将她的事迹列入了美籍华裔巾帼英雄的图片展览。1986年,她被国际桥牌新闻联合会评选为年度桥牌风云人物。1987年,她被世界桥联评选为年度“世界桥牌名人”,并被北美桥联授予“荣誉会员”称号。1999年,她被世界桥联授予布莱克伍德奖,进入北美桥联名人堂。中国电视台曾根据她的事迹,拍摄了一部由她主演的名为《桥牌皇后》的电视片。杨小燕已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华人名流。&&&&&&&& &&&&&&&&&&&&&&&&&&&&&&&&&&&&&&&&&&&&&&&&&&&& 三&&&&&&&&&&&&&杨小燕出生于北京,18岁便离开家门独自到美国闯天下。在美国生活的数十年里,无论何时何地,她都忘不了故园的山水,故乡的人,忘不了自己是个华夏儿女,每每涌出“剪不断,理还乱”的脉脉乡思。杨小燕曾经说过,“如果桥牌能够增进中美两国或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话,我愿意成为连接友谊的一座小桥。”她关心中国桥牌运动的发展,应聘担任中国桥牌协会的特别顾问、上海桥牌协会顾问和北京女子桥牌队的教练,还应聘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杨小燕多次专程来华观看桥牌比赛,并亲自向中国桥牌运动员传授技艺。她还多次出资邀请世界一流桥牌高手来华参加比赛,同时邀请我国选手去美国与强手交锋。她利用自己在世界桥牌界的特殊影响力,奔走于中美两国之间,为提高我国桥牌运动水平,使中国桥牌运动走向世界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杨小燕的热情帮助下,中国桥牌队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奋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亚洲一支强大的劲旅。其中女队还于1986年的第二十九届远东桥牌锦标赛上夺得冠军。杨小燕说,对于中国桥牌运动,“我最自豪的是我为中国桥牌事业的发展和与世界的交流出过力”,“我会继续我的事业……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桥牌选手拿到桥牌世锦赛的金牌。”&&& 杨小燕每次到中国,几乎都要与中国领导人切蹉牌艺,这已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她曾与万里委员长搭档,荣获1984年度世界最佳桥牌手奖──所罗门奖。她说,中国领导人会打桥牌很多,打牌时作风大胆。“万里打牌跟他的一贯作风一样,50年代他负责建筑人民大会堂,九个月就建成了!他打牌有将军的冲劲。丁关根是领导人中打牌打得顶好的,技术好,是世界标准。阿沛?阿旺晋美也打得不错,他很喜欢打,打桥牌可有来头了!”她回忆起与邓小平打过的三次牌时说:“邓小平打牌很有计划,很稳,技术很好,够得上专业水平,而且牌品极好。”“和他打牌,你一点也不会觉得他是个有权势的人,只觉得他像个祖父一样,态度谦逊、温和。”
邓小平打桥牌时烟不离手,兴致极高。中国也正是在他掌舵的年代,棋牌界获得了极高的殊荣和待遇,中国国象获得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中国围棋横扫日本连赢几届中日擂台赛。图为被授予棋圣头衔的聂卫平陪邓小平打桥牌。
邓小平平时和打牌时抽的蓝盒熊猫香烟
邓小平用过的牌。据说淮海战役里邓的口袋里装的是香烟和扑克牌。由于毛泽东明令战役期间将前敌总指挥权交给粟裕来指挥,所以其他几个前委除了开会商量重大事项,基本还是有一些时间的,所以休息的时候几个高级将领就会打一打。
杨小燕跟中国领导人的频繁接触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访华前夕,曾专门邀请杨小燕到白宫给他“补课”。&&&&杨小燕认为“打桥牌是一项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训练智力、洞察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还可增强记忆力。对年青人来说,适当打打桥牌对事业和学习都是有益的”。她写有《梅花大全 》、《精确2000》、《现代防守叫牌精要》、《杨小燕教你打桥牌 》等著作,并已翻译成中文出版。她还主持过一套特别的电视节目,通过桥牌介绍欧美的文化。除了精通桥牌技艺外,杨小燕还是美国商界女强人。她丈夫病逝后,她便担任了美国休斯顿复康轮船公司、海鹰商业管理公司副总裁兼董事长的职务。
重新回到原文主题-----还是说PRO 与 CLIENT
但是client也对美国队的战绩,尤其是百慕大杯与奥林匹亚队式赛起巨大影响.为什么呢? ACBL将属下分成十数个大区,除了范德比,Spingold,Reisenger三大队式赛,ACBL还设全美队式大赛(Grand&National&Teams,简称GNT).有点象世界杯,每个大区各自有预选赛,决出一支队伍打入夏季的决赛,最后采用小组加淘汰赛的方式,决出冠军.95年前,参加百慕大与奥赛的美国队是这样选拔的,四大队式冠军交叉对阵,胜方进入决赛,争夺美国一队的资格.两支半决赛的负方再打一场,决出一队向第一决赛的负方挑战,决出美国二队.一队与二队的区别是,一队参加百慕大的费用由ACBL负责,二队就自己掏钱了. 这种预选赛持续一个星期左右,每场均是128副漫长的搏杀,最痛苦的莫过于第二决赛,second&trial“s&final的负方,因为它打足了所有比赛,却在最后关头两手空空.桥史上的著名人物Sam&Stayman(斯台曼约定叫无人不晓吧?对,就是他)与其搭档Victor&Mitchell,据说输掉second&trial“s&final的次数最多. 理论上说,四大冠军赛,以Reisenger水平最高,因为BAM特殊赛制的关系,打出的队伍一定是实打实的冠军,冷门程度最小;GNT的水平最低,因为它是从\"草根阶层\"里杀上来的.也因为四大冠军队具有参加选拔赛的资格,于是这四大队式赛又称作trial“s&event. 但问题是,既然有很多client出钱组织队伍打四大冠军赛,一旦夺冠他们就有参加选拔赛的资格.所以,选拔赛选出的美国队,往往并不是由最强牌手组成的的.一支6人的美国队,通常是\"4+2\",或者\"5+1\"的方式,其中四五人是一流的PRO,一两人是\"搀沙子\"进来的client.这在美国本土打NABC,影响还不大.到了世界大赛上,client出阵的时候,美国队实力就会有严重的削弱,极大地影响了美国队在百慕大与奥赛上的成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95年开始ACBL推倒了原来的四大冠军队打trial的方式,而是单独组织另外一次trial,称为ITT(International&Team&Trial).ITT公开自由报名,任何牌手都可以参赛,希望这样能适得使那些原来被排除在四大冠军队之外的PRO,也有机会参加选拔赛,从中决出更强的美国队.但这并未从本质上改变什么,仍然有不少对夺取世界冠军感兴趣的client,出钱搜罗,垄断了最优秀的牌手,组队打ITT.99,01连续两届百慕大,都由加了client的美国队夺得冠军.尤其是2001年,美国二队由四名超一流的前世界冠军,加一名二流的PRO,再搭一位出钱赞助全队,根本不会打牌的老太太Rose&Meltzer.决赛对挪威,前半场老太太出阵,美国队已经落后了90多个IMP,硬是靠着最后四节,四位超一流牌手一点一点扳了回来,最后反胜挪威,夺得百慕大杯.Meltzer也成为历史上唯一夺得百慕大冠军的女性(夺冠那天恰好又是老太太生日,好大一份生日礼物!).美国桥牌之强大,可见一斑.& 本来想介绍一些超一流牌手。但美国超一流的实在太多,就算没有client搀和,美国也足以排出七八支具有争夺世界冠军实力的队伍。(和中国乒乓球实力相似,省队里尖子的出国也能拿各洲际大赛冠军)因此只介绍几位具有特殊魅力的人物。 Jeff&Meckstroth/Eric&Rodwell(梅克斯特罗斯/罗德威尔) 通常人们将他们两个为"Meckwell".如果要问当今世界第一对是谁,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Meckwell! 俩人在70年代末期成为搭档,一见如故。用Meckstroth的话来说,当时他一见到Rodwell,头一个感觉就是“This&is&the&guy&I&want&to&play&with”。20多年来,两人赢得无数头衔。三大世界冠军,即百慕大杯、奥林匹亚队式赛、世界锦标赛双人赛公开组,他们拿遍了(世界上共有8人,4对取得如此成就)。但是他们最吸引人的,并非他们的显赫战绩,而是他们对叫牌法孜孜不倦的探索。 Meckwell的叫牌体系,以精确为架构。精确是华人魏重庆的发明,但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演变,梅罗氏精确(通常称为R-M精确)的内容与原来的精确相比,早已面目全非。打个比方,R-M叫牌体系外观上还跟精确这座庙有几分相象,可庙里烧的香火,拜的菩萨早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了。R-M精确的笔记足足有上千页厚,而且每天还在增长!并根据对手、形势与最新叫牌思路每半年一大变!梅罗体系就如同一座大厦,不但不停地在加高,每一层的每一个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不停地被粉刷! Meckwell是一对独特的组合。Meckstroth是个实战型牌手,牌风极其凶猛,属於“战斗格”,经常主动出击。Rodwell则是位叫牌理论家,一本R-M精确,实际上就是两人的对谈录。通常新东西总是Rodwell加进去的,Meckstroth对此不置可否。同伴灌多少新鲜的,他照单全收就是了。 有趣的是,尽管两人的叫牌体系如此超卓精细,他们却经常叫出联手只有22、23点的3NT,就是靠着高超的技巧和奇准无比的猜断,在看得令人透不过气来的情况下摇摇晃晃地让定约回家。这种情形被称为Meckwell&3NT。所谓Meckwell法则,一个近乎笑谈的幽默是,他们俩之中,只要其中一个叫牌了,另一位拿着13&张牌(不是13大牌点!)&,就“应该”叫上局。 别担心,同伴永远会叫的:-) 既然R-M体系如此精细,必然引起无数牌手的极大兴趣,一欲管窥而后快。然而,非常遗憾的是,R-M体系是不外传的。每一位跟R-M打牌,学习R-M体系的client,都必须保证,不将所学到的外泄。据说,Meckwell曾作声明,他们退休的那天会将R-M体系出卖,标价10万美元。 为什么要这么做?首先,这并没有任何不合法之处。每次大赛根据比赛规则,Meckwell都必须将体系提供给大赛组委会,供对手研究,叫牌过程也会有完整的解释。并不存在桥牌道德方面的缺陷。也就是说,R-M并没有私下商议的秘密武器,通过密约制胜。其次,这是一种知识产权。R-M体系是两人合作20余年的心血结晶,其中很大一部分属於专家级牌手的范畴,普通牌手不具备那样的理念思维与技术水平,并不懂得如何理解运用。用个武侠小说中的比方,不具备那样的内功底子,乱翻九阴真经,反而是有害的。除非是特级大师的水平,他们的体系对於绝大多数牌手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 实际上,梅罗叫牌的一些思维乃至约定叫,已经泄露出来,并被专家级牌手广泛使用,比如如支持性加倍/再加倍,“浓厚兴趣”3NT,“最后一班克拉茨村的火车”。被实战证明是成功的战略,如9-12迷你无将开叫,“每副进局”的凶猛风格,也为他人所接受。也许未来某一天,R-M体系真的会出书,不过可以肯定是,只有极小一个圈子的人才会购买,一百个人中也不会有一个.& 再说几则关于R-M的小故事. 95百慕大杯决赛,在Nickell队与加拿大队之间进行。Meckwell,尤其是罗德威尔与加拿大多位成员,Kokish,Gitelman等人相当熟悉(罗德威尔本人成长于多伦多),可以说亦师亦友。其中一副牌,Gitelman使用了一个约定叫,他的同伴忘了提醒,因此裁判按程序对加拿大队进行扣分,加拿大提出上诉。但有一个问题,如何证明该约定叫是存在的,并且合理合法地被使用呢?说来有趣,该约定叫的发明人不是别人,正是罗德威尔本人!而且,这套约定叫正是罗德威尔教给Gitelman的!加拿大队并没有该约定叫的详细笔记,可它的发明人有!于是,加拿大队请求罗德威尔,在“桥牌法庭”上担任证人。罗德威尔并没有义务这样做,这是百慕大杯决赛,他的证词将不利于本队!但他做了,加拿大队最终上诉成功,赢得8个IMP. 想象一下,在世界冠军的决战中,你的对手使用了你发明的,并且你教会给他们的武器,还得通过你来向裁判解释,使其作出己队输分的裁决!这件事情显示出罗德威尔,这样一位真正的大师,是怎样地全身心地投入桥牌。比起赢分来,他更注重的是桥牌真理。 某次Meckwell两人防守对方一个花色定约,该定约成败取决于庄家对将牌Q的猜断,是飞还是敲。当庄家从明手打出一张小牌时,出于对整手牌的思考,罗德威尔陷入了沉思。但既然他长考了,庄家就飞了牌,此时梅克斯特罗斯持Q拒拿!因为他不愿意从这种事情上得利,不愿意以这类方式赢牌。既然庄家“飞进”了,就摊牌声称打成。 有趣的是打完了以后庄家还半信半疑,问两人“将牌Q在谁手里?”,梅胖子淡然一笑说,“你不是飞到了吗?” 贝奇?罗杰斯是位很平凡的老太太. 说平凡可能太过,当然她的桥牌打得比普通人好,就好一点点.她从未拿过任何NABC冠军.但她却拿到了一个世界冠军. 2002世锦赛前一年,贝奇与梅胖子约定,打世锦赛的混双.刚开始,梅胖子给了她一套"简化"的R-M体系版,体系笔记"才"一百多页.打了几回以后她说受不了,梅胖子便改打简单2盖1. 世锦赛开始后,在梅胖子的鼓励带动下,老太太发挥出最佳水平,前几轮两人一路领先,越来越多的旁观者来到他们打牌的桌子,老太太开始有压力了,哆嗦上了. 倒数第二轮的最后一副,有局,老太太拿了很普通的6,7点牌,双张草花,第一家,不知怎么想起来开叫1C. 梅胖子的叫牌是何等凶猛?没几下噌噌蹦到3NT,还好,有局没加倍,下仨.所有的其它对子,都拿到很普通的120.不消说,光蛋一个. 显然,这个极其愚蠢的1C很可能使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领先优势化为乌有.打完牌,梅胖子一言不发,起身离座而去.虽然他什么也没说,但一看就知道,胖子发火了. 贝奇呆坐着,眼前一片黑暗,感觉是世界末日. 梅胖子毕竟是梅胖子!不一会儿他回来了,紧靠着老太太,轻轻地说,"贝奇,那牌你还是开叫1D吧." 一个多么伟大的搭档!!! 一下子,紧张气氛没了,老太太情绪舒缓了.最后一轮,他们打出了惊人的70%,无可阻挡地拿下冠军!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以这样的方式存在:改变历史进程,能够长久地在人们心目中刻下自己名字的人物,并不是处在塔尖上.&伯根(Marty&Bergen)之于桥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差不多在82年左右,ACBL忽然冒起了一对年轻人,几次在NABC重大的锦标赛上节节胜利势如破竹,这对年轻人,一位是Marty&Bergen,&另一位是Larry&Cohen(寇恩).从终身大师双人赛,蓝带双人赛,到范德比,Spingold,这两位几乎是一路横扫下来.最重要的,是他们那种超凶猛,完全打破传统方式,简直是"蛮不讲理"的阻击叫风格,一下子让其他牌手不知所措,束手无策,引起极大恐慌. & 82年的范德比杯赛上,伯根甚至创造了这么一项纪录,他带著一位刚刚学牌不久的女学生,才入门没几天的client,竟然一路杀退诸多劲敌,打进了决赛!真可谓空前的奇观. & 导致伯根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就是他那种主动出击,富于冒险的阻击叫.尤其在双人赛上,他的这种阻击方式,以大量的-50,&-100牺牲掉对方的110,140,为他带来极为可观的顶分.他的成功,彻底打破了建设性的经典叫牌理论,从而大大加剧了叫牌竞争激烈程度. & 由于Bergen-Cohen两人体系中的"弱二"完全推翻了传统开叫陈腐的束缚,加上两人实在太锋芒毕露,84年ACBL甚至专门针对他们这种协议开了会,修改了裁判法.ACBL判定:一个花色套少于5张,大牌点少于5点的二阶阻击(这称为伯根-寇恩5-5协议),将被视为特殊的约定叫,ACBL禁止比赛中使用5-5协议.这完全就是冲著伯根-寇恩两人而来,很多人相信ACBL这么做就是为了阻止两人所向披靡的胜利.但是蔑视传统的伯根,区区几条桥牌法律是根本压不住他的.你不是不让我拿这种牌在二阶开叫吗?&好,现在我拿这牌,在三阶上开叫!& 伯根-寇恩叫牌的成功,得益于他们对总墩数原理的深刻研究.后来,伯根因为健康原因,退出了竞技桥牌.而寇恩于92年写成《叫,还是不叫》一书,全面阐述分析了总墩数原理,披露他们过去获胜的秘诀.这本书,在桥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叫牌理论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的精华,就是伯根-寇恩两人共同合作的心血结晶.不夸张地说,伯根-寇恩改变了现代桥牌的演化过程.& 牌艺上,伯根并非超一流,而且由于他已经不打竞技桥牌了,也很难再回到从前那种巅峰状态.但他著书立说,深入浅出,让业余牌手受益非浅,在广大牌迷心目中地位尊崇,远远超过一些只顾跟client低头扒分,对理论毫无建树的PRO.伯根的冠军也许没有他们拿得多,但是几十年后,大浪淘沙,那些冠军不会有人记得住,伯根的名字却会长久地流传下去.& 这里举两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伯根式的"弱二"会被禁了. 83年Spingold决赛,东西有局,东发牌 &&&&&&&&&&&&&AQ953 &&&&&&&&&&&&&K75 &&&&&&&&&&&&&972 &&&&&&&&&&&&&Q3 &-&&&&&&&&&&&&&&&&&&&&&&87642 &Q642&&&&&&&&&&&&&&&&&&&J93 &J108654&&&&&&&&&&&&&&&&AK3 &J86&&&&&&&&&&&&&&&&&&&&104 &&&&&&&&&&&&&KJ10 &&&&&&&&&&&&&A108 &&&&&&&&&&&&&Q &&&&&&&&&&&&&AK9752 西&&&&&&&北&&&&&&&东&&&&&&&南 Cohen&&Hamman&&&Bergen&&&&Wolff &&&&&&&&&&&&&&&&2D(!!!)&&&2NT PASS&&&&3NT&&&&&PASS&&&&&&PASS PASS 伯根坐第一家,开叫2D,表示"弱二黑桃"!!!有局!!!!!! 沃尔夫争叫了一个揣摩性的2NT,哈曼加叫到3NT.寇恩倒是想首攻同伴有局的"弱二"花色,可他攻不出来了啊!结果只好首攻"普通"的方块J,守方一上来连拔6墩,南北下二,东西正100分. 在另外一桌,南北叫到了6C.西家Goldman首攻方块J,&坐东的Soloway吃住,正确判断同伴缺门,回攻黑桃,下一,东西正50分. 大家看到了,这桌的南北叫到了次佳的6C,这牌的最佳定约是铁打不宕的6S.可你能责怪哈曼-沃尔夫在对方开叫了"弱二黑桃"以后没有叫到6S吗?& 如果你持 &A53 &A &AK542 &A965 同伴开叫表示"弱二黑桃",你会怎么想?&这牌局是肯定了,乐观点的还会冲贯吧?&不是吗?&6墩黑桃,4墩边花大牌,再加一两墩红心将吃,或者做起第5张方块. 85年Team&Trial,东发牌,双有局 &&&&&&&&&&Q64 &&&&&&&&&&KQJ943 &&&&&&&&&&J83 &&&&&&&&&&J &A53&&&&&&&&&&&&&&J10872 &A&&&&&&&&&&&&&&&&87652 &AK542&&&&&&&&&&&&Q6 &A965&&&&&&&&&&&&&7 &&&&&&&&&&K9 &&&&&&&&&&10 &&&&&&&&&&1097 &&&&&&&&&&KQ108432 西&&&&&&&北&&&&&&&东&&&&&&&&南 Cohen&&Martel&&&Bergen&&&&Stansby &&&&&&&&&&&&&&&&&2D(!!!)&&&PASS 2H&&&&&&PASS&&&&&2S&&&&&&&&PASS PASS(!)&3H&&&&&&&PASS&&&&&&PASS DOUBLE&&PASS&&&&&PASS&&&&&&4C DOUBLE&&PASS&&&&&PASS&&&&&&PASS 伯根坐第一家,开叫2D,表示"弱二黑桃"!!! 寇恩的2H是问叫,伯根再叫2S表示低限(对了,在伯根-寇恩体系中,2H接力问叫后,99%的时候同伴会答"低限"),寇恩竟然就PASS了!!!可见他深知伯根的"低限"可以低到什么样的程度!!!&马特尔是见识过伯根的"低限"的,平衡叫了3H,这倒是很合理的.被加倍以后斯坦斯比逃叫到4C,这同样很合理,他也见识过伯根的"低限".结果,4C被加倍,宕1100.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border=0 src="http://www.13p.net/images/newsuitline.gif" width=250 height=15>
每项运动,都会有明星运动员。对於桥牌来说,如果它被视为一门运动的话,那么当今世上最受牌迷喜爱的牌星,无疑就是齐亚?穆罕默德(Zia&Mahmood)。 齐亚是巴基斯坦人。他的名字第一次为世人熟知,是81年的百慕大杯。那届名不见经传的巴基斯坦队获得亚军,齐亚主打的一副6H荣获年度所罗门最佳做庄奖。此后齐亚和许多外籍职业牌手一样,进军美国,成为美国职业桥牌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1987年,齐亚与另外三名牌手,Jaggy&Shivdsani,Billy&Cohen,Ron&Smith组队,第一次参加Reisinger,竟然一举击败众多高手,夺得冠军。四名牌手中,齐亚是巴基斯坦人,Jaggy是印度人,Cohen是来自加拿大的犹太人,Smith则是黑人。就是这样一支奇特的队伍,写下了美国桥坛一段历史性的佳话。桥牌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了多元文化多姿多彩的一幕。 此后,牌艺高超,风趣幽默大度的齐亚,很快就融入美国本土,成为美国牌坛灸手可热的人物。今天,齐亚已经不被视为“外籍”了,人们已经把他当成不折不扣的美国牌手。 齐亚为什么能够获得众多牌迷的衷心爱戴?&一个字,诈。 桥牌是一门既讲究技术,更讲究心理的智慧运动。心理战,就成为这个游戏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诈叫诈打等各类骗招在牌桌上屡见不鲜。一旦对手坠入陷阱之中,那种斗智所带来的征服感,快感对牌手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每个桥牌爱好者在初学入门的时候,都会从书上学得一两手。但是真正临场运用,尤其是用得恰到好处的机会不多。齐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牌迷的这种心理。 齐亚的牌风,飘逸诡诈,充满想象力,经常性地出奇制胜,不按步就班,设下圈套,使出艺术性的骗招,让对手上当。几乎每次大赛公报,都会登出齐亚通过诈术胜利的牌例,令人钦佩赞叹不已。可惜,由於与各种机会失之交臂,齐亚迄今尚未获得一次世界冠军。不过,在千万牌迷的心目中,他的地位要远远超过许许多多“真正”的世界冠军。 不过,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齐亚名声太大,骗人太多,跟他打牌的对手,都是十二万分的小心。即使是齐亚在叫牌打牌中作出“正规”的举动,也令人狐疑。而且,桥牌是两人合作的游戏。齐亚有过许多搭档(都是特级大师乃至世界冠军级别的牌手),受不了齐亚那种一骗三的风格,拂袖而去。 有回在NABC上,齐亚与印度高手雅基?谢夫达萨尼(Jaggy&Shivdsani)搭档。其中一副牌,在防守时雅基持A忍让了一下,庄家此后挣扎了半天,最终还是得丢一墩给雅基手里的A,定约一下。打完之后,雅基洋洋得意地对旁观者们说,因为齐亚在该花色上打出大小信号,让他获悉了该花色的分布,因此作出了“正确”的防守。这时齐亚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咆哮起来,“我随便几张都有可能,我打大小什么也不保证!你能不能简单拔掉你的A,让我们省掉五分钟的麻烦?!” 当今世界第一高手哈曼(Bob&Hamman)在与齐亚搭档过一次之后就曾经说过,齐亚在他最喜欢的搭档名单上排第二位。那么谁排第一呢?哈曼的回答是,其他任何人! 齐亚的不规矩,也许源自于他的祖国。“齐亚式扣叫”,已经向大家介绍过了,听说过“巴基黑木”吗?是这样的。齐亚从前在巴基斯坦队的搭档艾哈迈德,经常喜欢拿弱牌作极轻的开叫,可在同伴4NT问A时,他又经常因为忧虑自己的轻开,喜欢藏一个A不答。结果巴基斯坦队竟然流传这样的约定叫,4NT问完A以后,任何新花(非将牌)是再问同伴是不是藏了一张A! 有一回,某位专家在齐亚又一次地诈叫之后,终於忍无可忍叫了裁判。裁判过来,听完该牌手喋喋不休的抱怨之后,指着齐亚对他说,“你知道这位是谁?你知道他平时是怎么叫牌的吗?” 那位牌手嗫嚅着,“谁都知道,可是……” 还没等他说完,裁判早已转身,扬长而去!& 附: 这是当初齐亚荣获所罗门最佳做庄奖的那副6H。试试看你会怎么打? S&J1043 H&J32 D&QJ7542 C&-- S&AK2 H&AKQ108 D&-- C&AQ974 线索是,你的右手曾经在方块上作过示攻性加倍。现在左手首攻D8,明显是双张, 你计划怎么打? 齐亚交叉将吃,手里吃两次D,明手吃3次C,SAK仍未砸下SQ,但他AKQ吊三圈将后以小黑心脱手,正好首攻人持3325牌型,SQ兼CK,惨遭投入.最后两张被迫引入齐亚草花的AQ圈中.
人的传统思维,总要发掘出一个“世界最佳”,“天下第一”来。任何团队集体运动,概莫例外。桥牌虽是合作游戏,出成绩的是两个人,习惯上人们还是会找出这么个第一。华山论剑,桥界的中神通,当世第一高手,这个头衔,只能属於哈曼(Bob&Hamman)。 哈曼坐这个位子,世界桥联(WBF)大师分排名第一,差不多快20年了。这个位子还要延续多久,谁也不知道。(附带说一句,有朝一日哈曼从这个位子上退下来,坐上去的必然是大胖子Meckstroth) & 所谓性格即命运,哈曼的成功,得益于他性格中那种永远对获胜充满渴求的强烈欲望。跟普通人看桥牌书,与人带打入门学牌不同的是,哈曼一开始打的就是高赌金的盘式。那种盘式俱乐部里,一群顶尖高手,nickle&a&point,甚至quarter&a&point,一晚上动辄成百上千的进出(这可是六十年代的数目!),对於刚刚步入社会不久,腰间还不怎么充实的年轻人,是种极大的刺激。你被逼在这种氛围下激发出你的全部潜能,不然一个晚上你就可能带著空瘪的腰包回家。哈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炼就了极其坚强的神经。 八次百慕大杯冠军,一次世界双人赛公开组,一次奥林匹亚队式赛,30多次NABC冠军,从60年代开始,一长串的头衔……今年“才”65岁的哈曼,一点也没有衰退的迹象。即使从73年开始,连续27年冲击范德比杯失败,也没有让哈曼失去斗志信心。终於在2000年,又一次夺得成为他生命中“魔障”的范德比杯。 & 哈曼喜欢刺激,喜欢挑战。他最得意的一次胜利,是85年为挑选参加百慕大的美国队所举行的Team&Trial。哈曼的队伍在领先100多IMP的情况下竟然倒输回去,反落后40来个IMP。最后关头他们奋起直追,终以极其微弱的优势获胜。同样,87年的Team&Trial,一直打到加赛的最后一副牌,哈曼的搭档沃尔夫(Bob&Wolff)打成3NT,而在另一桌,对方停在1NT上被打宕!哈曼的队伍这才险胜。 & 91年,Nick&Nickell和Richard&Freeman邀请哈曼与他的老搭档沃尔夫,再加Meckwell组队。93年起,这支实力超强的队伍开始震惊世界。迄今他们夺得93至96年间Spingold四连冠,93-95年Reisinger三连冠。97年失手Spingold,98年立即在决赛中以1个IMP的最微弱优势,重新夺回冠军。并于99年蝉联。此外他们还于95,00年两夺百慕大杯。其中2000年对巴西队的决赛,竟然打出506-288的超悬殊比分,创百慕大杯50年纪录。 97年是这支队伍的低潮。他们在Spingold大赛上的统治地位被终止,而且在百慕大杯决赛上败与法国队,几年内第一次两手空空,一个冠军都没拿到。对法国队的失利,导致哈曼与其30多年的老搭档沃尔夫关系破裂,两人宣告分手,沃尔夫退出该队,哈曼另找一名超一流牌手索罗威(Paul&Soloway)作为搭档。可是沃尔夫是怎样一名牌手?&他与哈曼自70年代中叶开始合作,30多年里拿遍百慕大,奥赛,世界双人赛三大世界冠军,与数不胜数的NABC头衔。哈曼之性格为人,其求胜心之强,可见一斑。& 今年百慕大杯,哈曼他们又会代表美国一队卷土重来。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是最大的热门。有意思的是,沃尔夫所在的队伍,同样获得了百慕大参赛资格,将代表美国二队。也就是说,也许我们会有机会,看到哈曼与被他“赶走”的30年老搭档,沃尔夫之间的私人较量了!&& 世界上的桥牌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理论型与实战型。 前者包括罗德威尔,伯根(据说伯根与寇恩分手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寇恩实在受不了伯根对人工性叫法病态般的迷恋),加拿大国手、前中国队客席教练Kokish,已故前《桥牌世界》主编卡普兰,现任主编鲁本斯等人。但是实战型在数量与成绩上远远超出理论型,以哈曼,梅克斯特罗斯等人为当然代表,注重实际问题,并不追求完美。桥牌这个游戏,毕竟充满着人为的错误,一旦被这些实战型高手抓住机会,他们就如同噬血的猛兽一般咬住不放,最大限度地让敌人付出代价。这些实战型高手的特点是,在类似《桥牌世界》的两个王牌栏目--“挑战冠军”叫牌比赛与“大师俱乐部”叫牌探讨中,实战型往往得分极低。Meckwell数次参加这样的叫牌赛,在拥有世上最精细体系的情况下很少获胜,而且得分率严重偏低,与他们的身份地位极不相称。相反他们的客户弟子Johnson-Simpson使用原版的梅罗体系,却在“挑战冠军”中取得相当不俗的成绩。同样,哈曼-沃尔夫,哈曼-索罗威的参加栏目赛的成绩也并不理想。尽管Nickell队目前聘请Kokish担任该队教练,但哈曼-索罗威看上去仍然是两位独立的高手,而不是配合融洽的一对。有一次在ACBL网站的表演赛上,哈曼-索罗威居然当着万千牌迷的面,叫到了一个缺将牌AK的小满贯!(理论上铁定下二),解说员不禁幽了一默,说Kokish这个教练是怎么当的,也许该炒掉他了。(不过,那个小满贯最终还是以喜剧收场!索罗威持将牌QJXXX对着明手10XXX,从手里出Q,其中一位防家恍惚中扑上K,撞死了同伴的单A!!,实战型又一次胜利了!!) 世界上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桥手不多,大部分新约定。新处理手段,是一些著名高手身体力行,在成绩的推动下,大家逐渐接受,慢慢推开的。而大部分的实战型高手,相信靠他们的盘面感觉,经验技巧,即使未能尽善尽美,也能通过不断给敌方制造压力获胜。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过往经验,毕竟桥牌是结果说话的游戏。一切看结果,成王败寇是永远的真理。哈曼就留下一些著名的口诀,比如“选择成局定约时如果其中一个是3NT,那么选它总是对的”。这话理论上有什么依据没?有什么道理没?没道理!没依据!&完全是他个人的经验之谈。还有象什么“好的满贯就是能打成的满贯”,这话说了等於没说。但因为他是哈曼,人们自然就会把他的话奉为圭臬。 哈曼的这种观点,在他的自传中有充分的流露。他对一些防守信号(比如史密斯回声法),表现出极大的不屑,认为这种信号除了帮庄家的忙之外一无是处,反正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过,看看哈曼的“威水史”,从60年代到现在,他跟无数高手搭档过,光是蓝带双人赛与终身大师双人赛,他就先后与八个不同的搭档拿过冠军!其中还不包括跟他拿了世界双人赛公开组冠军的沃尔夫。如此赫赫战绩,别人自然是心服口服。哈曼似乎根本不存在与搭档的“磨合”问题,就因为他的实战水平实在太高了。 罗森博格这么评论哈曼:当同伴作出一个奇怪的举动时(比如某一个叫品不合常理,或者防守中突然打出一张“怪牌”),哈曼从来不会去问同伴为什么那样做。相反,他会试图从同伴的角度来看问题,最后想出同伴那样做的理由。他坚信凭他自己的水平,没有他理解不了的事情。如果他真的无法理解,那么最终他才会认为同伴犯了一个错误! 60年代初,哈曼还是个在洛杉矶俱乐部里赌钱的年轻人。当时他非常讨厌打队式赛,说“结果要取决于其他七个人犯的错误”。&但他赌钱有个特点,专找最厉害的下手。一天俱乐部里一位经常打低赌注的老手把他拉过一边来悄悄地说:年轻人,听着。也许我永远不会拥有你那样的水平,不过你该找一些“鸽子”来切,比如像我一样,足够你赚一大票的。 哈曼听罢,指著正在打牌的那些高手说:你不懂,这些人就是我的“鸽子”。 鸽子者,老美土话,广东人管那个叫水鱼,上海话叫斩葱头,北京话“傻帽儿”是也. 附: 这是2000年范德比杯决赛,第64副,也就是最后一副决定性的牌。它将关系到哈曼能否突破27年魔障,重夺范德比。 S&&K&4 H&&Q&9 D&&A&K&10&8&5 C&&J&10&7&3 WEST&&&&&&&&&NORTH&&&&&&&&&EAST&&&&&&&&&SOUTH Zia&&&&&&&&&&Hamman&&&&&&Rosenberg&&&&&Soloway Pass&&&&&&&&&2C&(1)&&&&&&&&Pass&&&&&&&&&2D&(2) Pass&&&&&&&&&3C&&&&&&&&&&&&Pass&&&&&&&&&3H&(3) Pass&&&&&&&&&3S&&&&&&&&&&&&Pass&&&&&&&&&5D&(4) Pass&&&&&&&&&5S&(5)&&&&&&&&Pass&&&&&&&&&6S All&Pass 1.2C:自然限制性开叫,草花套。 2.2D:人工性问叫 3.3H:双高花套 4.5D:缺门RKCB 5.5S:1或4个关键张 你首攻什么?& 在最后一副牌打完之前,NICKELL队领先7个IMP.这副另一桌只叫到局,因此一副成败足以扭转整个大势. 实战中,因为明手叫过5D,缺门RKCB,因此罗森伯格首攻小方块! 他看见明手是 &&&&&&&&&&&&&&&&&&&&&&&&&&&&S&&Q&J&7&6&5(明手) &&&&&&&&&&&&&&&&&&&&&&&&&&&&H&&A&K&J&10&4&3&2 &&&&&&&&&&&&&&&&&&&&&&&&&&&&D&&--- &&&&&&&&&&&&&&&&&&&&&&&&&&&&C&&A S&&K&4 H&&Q&9 D&&A&K&10&8&5 C&&J&10&7&3 明手将吃,同伴跟出D7. 接着庄家吊将,出小到手里A,然后再出小将,你K吃进.与此同时,同伴跟出将牌2,8. 你方采用常规信号.但是记住,你的同伴是齐亚,他的"信号"什么也不表示. 现在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下一张决定冠军谁属. 你继续出什么?& 全手牌是: &&&&&&&&&&&&&&&&&&&&&S&&A&9 &&&&&&&&&&&&&&&&&&&&&H&&6&5 &&&&&&&&&&&&&&&&&&&&&D&&J&6&3 &&&&&&&&&&&&&&&&&&&&&C&&K&Q&9&6&5&4 &&&&&&&&S&&10&8&3&2&&&&&&&&&&&&&&&&&S&&K&4 &&&&&&&&H&&8&7&&&&&&&&&&&&&&&&&&&&&&H&&Q&9 &&&&&&&&D&&Q&9&7&4&2&&&&&&&&&&&&&&&&D&&A&K&10&8&5 &&&&&&&&C&&8&2&&&&&&&&&&&&&&&&&&&&&&C&&J&10&7&3 &&&&&&&&&&&&&&&&&&&&&S&&Q&J&7&6&5 &&&&&&&&&&&&&&&&&&&&&H&&A&K&J&10&4&3&2 &&&&&&&&&&&&&&&&&&&&&D &&&&&&&&&&&&&&&&&&&&&C&&A 如果继续出方块,庄家将失控而宕四. 这副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议论.它让人看到了,是人就会犯错误.即使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牌手也绝不例外.尤其是在经历的整整一星期高强度高压力的比赛之后,牌手极容易出现齐亚所说的"最后一副综合症".疲劳,压力,急于出去与队友比较结果的心理......导致的这种失误,是那样令人难堪,令人叹息. 首先,索罗威没有在最后,再强调一下红心套(事后他承认他本来应该这样做),结果选错了将,打5-2不是7-2配.其次,罗森伯格在找到了精彩的首攻之后,他打了张......梅花. 于是,经过整整27年的冲击之后,范德比终于又一次向哈曼微笑了. 为什么罗森伯格会打出梅花?&难道他希望同伴梅花缺门,在将牌5-3-3-2分布的情况下给同伴将吃?&但这意味着庄家拥有8张梅花,且不说叫牌过程指出这种情形的可能相当微弱,齐亚在黑桃上的次序也并没有显示出他有强烈希望将吃的意图. 再者,齐亚从不打"忠实"的信号,在这副上或多或少地伤害了同伴.他次轮打出的黑桃8,使得罗森伯格的眼睛吹进了沙子.3在哪里? 应该提醒的是,齐亚-罗森伯格两人特别注重桥牌道德,他俩对自己/同伴的打牌速度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任何轻微的迟疑,都会引起另一方的警觉.一旦他们认为有可能从这种迟疑中得利,他们宁可打错(齐亚与罗森伯格两人的书中,均认为先长考再打信号就是作弊). 在这副牌上,哪怕齐亚有半秒钟的迟疑,也足以令罗森伯格获得一点额外的信息. 结果,罗森伯格,这位世界上个人技术最好的牌手,出现了这样"低级"的失误. 从这副牌中,最有价值的一句话也许就是罗森伯格事后说的: 没有人玩得好桥牌这个游戏,这只不过是我们到底有多差劲的问题.
每年年底,ACBL都会忙碌于两件事情--评选年度最佳牌手(player&of&the&year),和统计全年大师分,通常取前500名,将排行榜登在三四月间的公报上,称为Barry&Crane&Top&500。排第一的,就成为全年大师分第一人。两者的区别是,年度最佳牌手只统计一年里在三次NABC上所得的大师分。 一般超一流牌手,对后者并不怎么在意。2000年至今,梅胖子已经连续三年在年度大师分排行榜上高居首位,但他却一再表示,他完全无意主动去赢取这个第一,排名完全是种偶然。往年一些获奖的PRO也多次表达过类似看法,比如索罗威,个人累积大师分正向六万大关进军,为ACBL历史第一人。但他却说过愿意用所有的大师分换取一个世界冠军。2002年的年度最佳牌手是那位“总墩数”寇恩,他在一年里只获得一项地位不怎么高的NABC冠军---夏季的男女混合BAM队式赛,象范德比,Spingold,Reisinger,GNT,终身大师双人赛,蓝带双人赛……这些重量级的头衔他一个也未拿到,但他凭着在这些赛事上多次名列前茅,从而超过其他牌手获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年度最佳牌手的称号在ACBL还算有点含金量。 最高大师分500人,为什么被命名为Barry&Crane&Top&500?这是为了纪念巴里?克兰,一位圈中人人熟悉,富有个性的著名牌手。 巴里克兰何许人也?用圈内人的一句话评述:古往今来双人赛第一好手。除此之外,他以他一点就炸的炮仗脾气,反复无常的火爆性格,多姿多彩的个人生活,及其自恋,粗鲁,斤斤计较,睚龇必报闻名于世。 巴里克兰是美国桥圈的一位名人,财雄势大。他本出身于有钱人家,自己又是好莱坞的制片人(据说他是个绝对令人难以忍受的老板,总是催逼着手下早点完工,好让他周末出去打牌),请得到多位冠军级的牌手作他的搭档,队友,帮助他赢得无数的大师分。在被索罗威超越之前,巴里克兰保持着ACBL的大师分纪录。 巴里克兰自己是位非常出色的牌手,特别擅长在双人赛上制造起伏,尤其是对付弱手。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可人们就是很难理解,为什么巴里克兰那些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的叫品,就是在对付弱手时能够屡屡奏效。第一届世锦标赛男女混双,巴里克兰与凯丽舒曼(现在的Kerri&Sanborn)搭档,以领先第二名五副顶分以上的绝对优势夺魁,当时连欧洲人都对他的叫牌深感震惊。 然而……生活中的巴里克兰,却是个极其难以相处的人。只要稍不称心,他会无缘无故地对同伴或是队友发怒,而且,一定要别人听他的。正因为如此,不少高手拒绝与之打牌,用他们的话说,“赢分不是一切”。 梅克斯特罗斯刚刚踏入职业桥圈时,出於对“大师分先生”的敬重,与巴里克兰打了一次牌。两节下来,梅克斯特罗斯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他与巴里克兰的约定卡撕成碎片,揉作一团,向巴里克兰扔去!&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border=0 src="http://www.13p.net/images/newsuitline.gif" width=250 height=15>
巴里克兰常年在大师分榜上排名第一,他自己也非常喜欢挣大师分,但他却有个怪癖:如果某一年他不想拿大师分第一的话,那么他会“指定”某一人去拿第一!如果另外有人也想拿那个第一,但却未得到他的“准许”的话,巴里克兰就会不惜一切手段阻止他! 怎么阻止?反正巴里克兰有的是钱,他会出钱组最强的队,不是为自己赢分,而是盯着那位竞争者,无论他打什么比赛都派人去阻击! 跟巴里克兰打牌,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他的某些“戒律”,称为巴里克兰“十戒”,其中包括:
严禁牺牲叫,用巴里克兰自己的话说,“只有上帝才牺牲”; 留神奇数阶层,即小心一,三,五阶; 不要希望他有天仙配的牌; 两节之间不许吃零食; 严禁把同伴的惩罚性加倍拉出来; 瑞士制队赛中不要叫大满贯; 首攻7一定是单张; 不要问别人“打得怎么样?”; 叫得越多,收获越大;
其中最有名的一条,就是两面猜Q时,Q永远长在高花J前面,和低花J后面。也就是说,如果你拿着AXXX对着KJ109,若是高花则先拔A,然后飞J;若是低花则先拔K,然后出J飞过。 这根本没什么统计学上的道理,纯粹就是巴里克兰的个人迷信。但如果你是他同伴,最好无条件服从,最糟糕的情形不外乎是两面猜Q时,照他的十戒打,打错的话他自己会闭嘴。否则巴里一发怒,天会塌下来。 巴里克兰死后,大师分竞赛就没过去那么热闹了,一般只有二流的PRO才会对全年大师分排名感兴趣。比如已经去世的朗?安德森(杨小燕过去的搭档,《双人赛精确》合著者之一,另著有《阻击叫A到Z》),如果他决定某年他要拿大师分第一,那么在年初他会对外宣布。安德森不象巴里克兰那么有钱,可以请很多人帮忙。他要挣大师分就只能全年不停地飞来飞去到处打。但有时其他职业高手也赢分不少,这样他们就会小心翼翼地避开他。比如梅克斯特罗斯,当初他跨入职业桥圈时得到了安德森的很大帮助,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因此安德森要拿这个大师分第一,梅克斯特罗斯绝不会“挡道”。相反他会留神,如果年中两人大师分接近,梅克斯特罗斯会故意放弃参加一些比赛,以免自己“一不小心”夺了那个大师分第一的头衔。
在美国桥牌史上,1997是特殊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里,天下第一队Nickell,拱手让出了过去几年里成为他们囊中之物的全部头衔。他们于93至95期间获得Reisinger三连冠,在96年就丢了。93至96期间获得Spingold四连冠,但在97年的半决赛中失利。全年份量最重的百慕大杯决赛,输给了法国队,并导致哈曼与沃尔夫关系破裂,30多年的老搭档就此分手。 在Spingold半决赛里终结Nickell王朝的,是“五加一”方式的队伍。5名职业牌手加全队的老板,德州一家主要做血液透析的生化实验室负责人格里亚斯,他的搭档就是格兰?贝兹。 今天要重点介绍一下格兰?贝兹这个人。他并不是超一流牌手,个人实际水平相当于强八段左右。他最出名的是,84年在巴里?克兰的默许下,一年拿到了3270个大师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一年内突破大师分三千大关,这个惊人的纪录直到99年才被另一名“好事之徒”打破。 我们来看看一些关于他的数字: 今年他69; 一年之内至少有25个星期花在旅途中,来回穿梭北美45个城市之间打比赛; 剩下的时间,他在各个俱乐部打牌,一星期至少打50小时; 再剩下的时间,他在家中上网打牌,一天至少打6个钟头,他的网络搭档付他每小时75美元; 他自称这几十年来他起码打过150万副牌; 打牌过程中,他一天喝30-40杯咖啡,抽30支雪茄;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创下过连打72小时的纪录; 在他56岁那年医生警告他对咖啡因过量,现在他已经改喝清水了; 他已经换了7个老婆; 他的现任老婆一星期“只打”10个小时; 他在旅途中利用看小说打发闲暇,麦克劳林的5本历史小说,他看了3遍; 如果你跟他谈牌,他忽然变得眉飞色舞起来。一口气说上20分钟谈他最喜欢的一局牌。谁拿什么,谁首攻了什么,谁又换攻了什么,一张张,清清楚楚。然后他告诉你,那是1969年。 他住在加利福尼亚,但他看不见加利福尼亚海滩的落日。昔阳西下的时候,他正在网上酣战。他开的桌子,有百十来号旁观者。 他不喜欢吃东西,因为他自己说,他“感觉不到食物”。 这样的生活,他已经足足过了40多年。&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border=0 src="http://www.13p.net/images/newsuitline.gif" width=250 height=15>
全美真正的职业牌手,纯粹象贝兹那样,以打牌为生的,大概齐就20来人,其实也就是每年大师分排行榜上的前20名。 贝兹的牌技肯定不是最高的,但他绝对是最出色的职业牌手,最理想的PRO,他是所有职业牌手中的模范,表率。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敬业。他是真心实意,把打牌当成他热爱的一份工作来干。其他的PRO,反正是打牌而已,松松垮垮胡子拉喳,甚至打牌的时候穿着背心也有。贝兹觉得他是在上班,所以跟客户打牌时,他一定是西服革履一尘不染,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他说,这是对客户和桥牌的尊重。 他的客户水平都不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每年的大师分增长速度。但他一定能够让他的客户搭档身心愉快,情绪放松,激发其最佳水平。格里亚斯曾经说过,我宁可跟贝兹输,也不愿意跟某些人赢。 贝兹拥有惊人的斗志和旺盛的求胜欲。97夏季全美锦标赛前,贝兹背痛发作,疼得坐立不安,他以为是肾结石,但他坚持要参赛。格里亚斯对他说,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回家休养去。贝兹答道,我不走,也许这一次就是轮到我们了呢? 真的,这一次真的轮到了。贝兹和他的队友们击败了众多高手,终结了Nickell&王朝。Spingold金杯在五年之后,终於换了主人。而这时,贝兹的医生告诉他,他得的不是肾结石,而是癌症!他的肾脏旁边,长出好大一颗肿瘤! ACBL发布的1997年Spingold冠军队照片上,队友们意气风发喜气洋洋,而手捧金杯的贝兹,目光呆滞,形容枯槁。 他终於决定暂时不打牌,不拿大师分了。在他入院动手术前两天,他第七次结婚,新娘是他在网上打牌时认识的。 2001年,贝兹获得百慕大杯元老组冠军。
什么是职业牌手?贝兹就是......(完)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http://go.10086.c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省福州杨桥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