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配速跑配速和距离到底怎么跑,感觉找不对节奏

耐克上马配速员:陪你一起跑到底
2014年的上海马拉松,3万多名跑者将魔都的跑步热情推向了巅峰,而150名的专业配速员无疑是这项大型马拉松赛事的一个亮点。
优秀的配速员是优秀赛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为业余选手提供稳定的配速,帮助他们在预定的时间里完成目标,实现马拉松这个所有跑步者的终极梦想。
2015年上海马拉松延续了上一年的火爆,而耐克的配速员训练计划从招募伊始就受到了更为热情的关注。继去年400多人报名后,今年报名人数超过了600人。经过两天严格的面试和体能测试,最终2015耐克配速员的150人名单正式出炉。对于150名入围者来说,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为了给上马的跑者们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和更优质的比赛体验,今年耐克的所有配速员都要经历10周艰苦卓绝的专业训练。来自上海田径中心的中长跑教练为他们定制了间歇跑、变速跑、长距离匀速跑、身体核心训练相结合的训练项目,配合上马逐渐临近的节奏,进行由弱至强再弱的强度安排。除了每周六的集中训练外,还有公路定时跑等的&回家作业&,以保证配速员们能够熟练地控制速度,以最佳状态迎接上马。
对于150名耐克的配速员来说,每一次业余时间的魔鬼训练,每一次炎炎烈日下的挥汗如雨,都是对于上马跑步者们的行动承诺,都来自于这座城市无数和自己一样跑者拦不住的决心。
在这150名配速员中,我们挑选了其中6位的故事呈现给大家。虽然他们的年龄参差不齐,职业也不尽相同,却都活力满满,并且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上海拦不住,带你一起跑!
跟上他,今年半马跑进小时分
章文斌:上海体育学院学生
领跑配速:半程马拉松小时分
22岁的章文斌,能跑且爱跑。作为专业运动员,他一路斩获颇丰,期间曾夺得:上海田径锦标赛1500米第一名;上海田径冠军赛1500米第一名;全国青少年田径赛1500米第二名&&年少时的章文斌在赛场上追求速度,13年以后,他却没有在人生旅途上一味求快。他仍旧坚持跑步,连续三年担任上海国际马拉松半程赛速度最快的配速员,却不再是为了成绩而冲刺。
从跑步运动员到配速员
1小时30分10秒,奔跑,向前,冲线,高举着&130&的配速指引牌,章文斌带着四五个选手跑过终点,他是201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半程赛的第27名,也是第一个跑过终点的配速员。
这是章文斌第二次作为耐克配速员参加上海半程马拉松,控制速度,照顾跑者,他从容了不少。&2013年,第一次做配速员的时候,没什么经验,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有位跑者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这让我义无反顾地再一次成为配速员。&
去年上马,跟着章文斌的配速跑过终点的选手,都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绩。他特别兴奋和自豪:&我从头到尾都看着运动手表控制速度匀速地跑,给他们加油,陪伴他们跑到终点,正好1小时30分完成比赛,这种感觉比刷新自己的成绩还要有成就感。&
10岁加入体训队开始跑步,章文斌一直在跑,至今跑了整整12年。这种对跑步的热爱,大概是与生俱来的。他的体训从未间断,甚至在大腿骨折做完手术后才两个月,他就恢复了训练。
2013年退役后,章文斌几乎每周都参加耐克淮海店Run Club、&约跑&等各种跑步活动,并加入耐克上马训练营,报名成为了配速员,这让他体会到了跑步的另一种快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服务的快乐。
把配速员做成一件专业的事
&以前跑步只要分配好体力,取得最好的成绩就可以,现在还必须控制自己的节奏,照顾好身边的选手。&章文斌从去年开始加入耐克的&上海马拉松配速员训练计划&。
在挑战马拉松之前,章文斌是1500米的中长跑运动员,&中长跑和马拉松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跑马拉松时的训练量,以前是完全达不到的,需要更强的意志力。&而成为配速员后,章文斌将训练量又加强,一周有好几天都要跑到三十公里以上。
章文斌半程马拉松的最快纪录是1小时10分,但作为2015年上马&130&的领跑员,他每次都要看着运动手表控制步伐,放慢节奏。为了让自己更好地为了适应这个配速,章文斌会进行的1000米间歇训练:6个1000米为一组,每1000米间仅休息90秒,不断重复。
使他改变自身心态,将配速员做的越来越专业的原因则在于团队的力量,&作为运动员,我是为自己而战,单枪匹马;作为配速员,我是为了跑者们取得好成绩而奋斗。前者是个人,后者是团队,团队让我更有热情。&
除了上马的配速员,章文斌今年还担任了Nike+ Run Club的配速员并带领今年&上海马拉松配速员训练计划&的配速员们进行训练。基础素质训练、场地匀速跑、公路定时跑、间歇跑&&虽然把所有空余的时间都献给了训练,但他很开心:&做配速员让我接触着不同的人,能用我的专业让普通配速员更好地突破自己极限。虽然现在的训练的强度很大,但在陪跑的过程中对自己也是一种训练和提升。&
对于章文斌来说,成为一名专业的配速员已经成为人生的全新挑战,而这种挑战的乐趣,丝毫不亚于一次次地刷新自己的PB(Personal Best:个人最好成绩)。
备注:Nike+ Run Club(简称NRC)由Nike+社区延展而来,有机地融入了以实体店铺为基地的线下跑步团体与服务体验, 及Nike+ Run Club微信服务号,打造了一个面向所有跑者的会员制跑步生态体系,为各种不同水平的跑者与NRC教练、配速员、训练计划以及所有NRC运动社区的会员们之间搭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
Nike+ Run Club跑步生态体系体系将囊括:线下实体跑步课程,Nike+ Running ,Nike+ Training应用程序,NRC教练及配速员,NRC店铺服务,NRC指定合作伙伴以及依附于和Nike+ Run Club 的微信线上服务及相关路跑赛事。
跑步年,她从来没有受过伤
陈黎悦:体院行政人员
领跑配速:半程马拉松小时
跑步对陈黎悦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本能,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跑步的这十年里,她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跑步犹如一位良师益友,陪伴着这位上海姑娘一步一步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跑着跑着心就大了
初秋的正午,直射在头顶上的太阳依旧有些毒辣。刚刚参加完耐克配速员训练的陈黎悦脑门上还渗着汗珠,正坐在场边休息。因为坚持跑步的关系,这个29岁的上海姑娘线条挺拔,身材纤瘦而紧实。
10年前可不是这样。陈黎悦从小就长得娇小玲珑,身体也比较娇弱,感冒发烧是家常便饭。
2005年,一次偶尔的机会,在朋友的鼓动下陈黎悦开始了跑步,舒畅流汗的感觉让她觉得十分愉快。23岁时,陈黎悦第一次参加了半程马拉松比赛,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比赛的时候,第一次和那么多人一起跑,整个人很high。&如今她每年都会参加四五个比赛,平均下来一个季度一个半程马拉松。
大学时,陈黎悦喜欢喊寝室的同学一起到操场上跑步,工作后,她也会找同事一起锻炼,但她们往往跑了几天就放弃,于是陪她跑的人一直在换,只有她还在坚持。
&她们觉得在操场傻跑很累,可我就喜欢,一圈一圈地刷,边跑边想事情,纠结的事也能想通透,跑着跑着心就大了。&陈黎悦觉得,日常的生活环境很嘈杂,跑步能让她真正地静下来,更加淡然地面对人生的纷纷扰扰
2小时,希望能够照顾好更多的跑者
一开始,和大部分跑者一样,陈黎悦也喜欢刷PB(个人最好成绩),直到有一天它突然意识到PB是没有止境的。她想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28岁时,她报名成为了上海国际马拉松的耐克配速员。
2小时的配速相对于陈黎悦平时的速度还是有些偏慢,但她觉得这样自己能够照顾到更多缺乏经验的跑者。&很多跑半程的人都是第一次跑马拉松,不太有经验,很多开跑前的拉伸,不到5分钟就跑出去了,跑的过程中,又根本没法控制速度,一开始跑很high,后面就容易岔气,更容易受伤。&&
陈黎悦认为,防止受伤的关键是跑步前后的拉伸运动,所以比赛前她会带着周围的参赛者做足20分钟甚至半个小时的热身和拉伸。比赛途中她也会观察身边的跑者,提醒他们调整呼吸和动作。
&今年耐克配速员的训练中,还安排了急救的培训内容,就是希望配速员们可以在帮助跑者顺利抵达终点、提高成绩的同时,也能够保护他们的安全。这份使命感让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重要的事情。&陈黎悦说。
陈黎悦跑了十年,从未受伤,她爱跑步,所以更爱惜自己,她说:&一旦跑伤了,后面就跑不了。跑步还是讲究细水长流的,用科学的方法来训练,用顺其自然的心态去比赛。&她希望将这份幸运和心态带给更多的跑者,陪着他们一直跑下去。
一副哑铃是我的健身房,国道是我的跑步机
蔡诗嘉:前花剑运动员
领跑配速:全程马拉松小时
从花剑运动员到跑步爱好者,没什么能阻挡蔡诗嘉运动的步伐。一副哑铃就是他的健身房,318国道就是他的跑步机,健身和跑步,他没有放弃任何一项。
意外开启的跑&马&之路
在耐克的配速员中,蔡诗嘉的样子让人最过目不忘:超过一米八的身高,身材挺拔,肌肉紧绷而线条分明。
蔡诗嘉曾是一名花剑运动员,年退役后,在上海航空当空少飞了年,做过健身教练,现在就职于漕河泾一家公司。多年来,他没停止过体育锻炼,从未发胖,身材挺拔,肤色健康,肌肉线条练成紧绷有力的样子。
从花剑到跑步,同是运动,同样需要体能训练,但差距很大。&以前跑步只练爆发力的400米和800米,长跑训练不多,一周仅两到三次。现在,一冲出去,就跑上20公里,完全收不住。&蔡诗嘉说,&比赛时,跑步的感觉非常好,很动态,不像击剑时要带着面具,完全看不到脸。&
蔡诗嘉&起跑&的过程很顺利,却并不被人看好。年,蔡诗嘉第一次参加上海国际马拉松,报名公里健身跑。从外滩出发,沿路听着欢呼声,看着陪跑的观众,蔡诗嘉越跑兴致越高,觉得平时静默的上海彻底动了起来。到达终点上海展览中心,他完全拦不住自己的心,更收不住自己的脚,一弯腰从终点处的绸带下钻了过去,直到跑完半马,跑了两小时十分才结束。
这次比赛给他带来的冲击很大,身体没有吃力感,但精神有了新的境界,计划中的公里跑成了半程,成功来得太突然,&没想过我能做到,也没准备好我能做到。&
这次意外的半马开启了蔡诗嘉的跑马之路。他很快就报名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马拉松,很多朋友都觉得他疯了,认为他根本跑不完。但他要跑,要参赛,更要完赛,他骨子里有着与生俱来的倔性。在跑完自己的第一个马拉松后,他向朋友宣告了他的成功。
克制是一名配速员的自我修养
上航的空少需要定期参加3公里体能考核,15分左右达标,蔡诗嘉所在的团队,一批六十个人,体能有好有坏,他体能算得上拔尖,&我的速度肯定是优秀,但是为了整个团队的成绩能够整体提升上去,我就会压速度,带同事跑。&
今年,上航的同事看到耐克招聘上马配速员,立刻跟他说:这个适合你,就是你干的活。蔡诗嘉的PB(个人最好成绩)是全马4小时,他选择成为5小时的配速员:&配速员是寄托了很多人希望的工作,我肯定是要放弃一些东西,不要想着快,每公里都要控制速度。&
蔡诗嘉的运动习惯很克制,跑步保持匀速的节奏,每天三餐外不吃任何零食点心,作为配速员的能力毋庸置疑。一个月前,蔡诗嘉得知自己被选拔成为耐克配速员,为了更好地完成领跑的任务,主动停下了篮球、足球等高强度对抗类的运动,避免受伤。蔡诗嘉膝关节打过封闭,颈部、腰部都有不少老伤,他很担心对抗运动会引起旧伤的复发:&原来是一个人跑,现在穿着配速的衣服,如果跑不成,一堆人都会受到影响,不受伤是对跟我的跑者负责。&
有目标的人生,没有什么拦得住
蔡诗嘉家住青浦,每周六他都只带很少的零钱出门,完成耐克上马配速员的训练后,他就选择跑步回家。从训练基地晋元体育中心到他家,沿着国道一路跑,公里他只需跑小时分钟。他甚至会刻意绕行至宝山区共康路,从那出发跑回家,公里,跑累了就买瓶水,不坐公交也不打车。
肌肉和长跑是两项对立的锻炼:长距离的跑步会消耗肌肉,而健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肌肉量。在开始跑马拉松后,蔡诗嘉的肌肉迅速减少,整个人看起来没之前壮实。但他并不想放弃长期的健身积累,为了保持肌肉,他得付出更多努力。
现在的马拉松比赛,多的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参赛,&那些老人都在跑,我一个三十几岁的说跑不动,太奇怪了,什么也不能阻止我去跑步。& 几次马拉松的比赛下来,蔡诗嘉对人生也有了新的感悟,&人一定要有目标,逐步去坚持,不要一蹴而就,跑步如是,健身如是,人生亦如是。&&
本文来源:外滩画报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40303条
评论22254条
评论1684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间歇配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