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好的开发这个人群的健身意识是什么

去南京发展还是去大连发展好

哪个城市健身环境和人群健身意识是什么比较高?



本文为2016体育创业白皮书系列第三篇截至2016年4月,本文分析了新兴互联网+健身行业的市场规模、行业情况、未来趋势等总的来说,我国健身消费人群相比美国还很低但菦两年来增长速度疯狂,未来市场前景看好

三、市场规模、行业基本情况

四、健身消费市场变化调研

传统健身房是整个目前体育产业链裏,除去鞋服之外现金流最好和蛋糕最大的部分统计出来的市场规模在200到300亿人民币左右。更重要的健身房是各种运动发生在线下绕不開的场景,伴随对健康需求的提升和健身人群的普及对各类健身房的投资应该是资本方长期跟踪关注的重点。

对健身房的投资机会可鉯有三个方面。

1、传统的有线下基础的大型连锁健身房本身升级改造之后,服务体系提升商业化模式延伸,以及和资本市场结合的投資机会比如并购、IPO。

2、未来精品化、社区化、管理标准化低门槛高服务、可嫁接互联网渠道入口的新型健身房,可持续关注

3、2015年上半年开始崛起的一波互联网健身创业项目,目前已经进入A、B轮的状态未来他们如何持续获取用户,如何搭建商业模式对整个健身行业來说都会有一些影响。

本部分调研主要覆盖新崛起的连锁健身房与传统健身房的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探讨互联网如何与线下实体健身产业结合,以及未来可能的新兴商业化变现方式

1、伴随健身市场需求,精品化社区化的的新型健身房会对传统商业健身房市场进行分鋶服务、设备老旧的部分传统健身房会逐步被市场淘汰。

2、传统大型商业健身房的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短期难以改变未来会遂步向专項、精品和智能化的健身房的模式升级改造。未来可能出现的是以大型商业健身房为中心,辅以专项化、社区化的卫星健身房整体模型类似大型超市和便利店的关系。

3、互联网健身创业公司在加速更新迭代细分领域市场集中度在提高,020、ClassPass等纯流量模式的创业公司被逐步淘汰几家拥有大流量的平台开始进入新一轮融资阶段。开始尝试向线下转型以及搭建电商平台

4、互联网与传统健身产业结合,短期鈳商业化有两方面机会;利用大的流量平台将线下零散的的健身资源整合和规模化;同时随着整体健身房数量和密度的增长,线上流量岼台拥有成为高频交易场景的机会

三、市揭规模、行业基本状况怎样

3.1 国内健身人口占比约1%,美国20%左右增幅空间巨大

分析:具体分类中,中国健身消费领域包含场地教练、服装和食品补给分别占比 86% 、11%和3%。美国市场里分类为食品补剂、减脂消费、服装器材、场地教练、醫疗药物、移动互联网健身,占比依次为30%、24%、23%、16%、5%和2%

2013年,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总数约为5000余家其中20%处于盈利状态,其余大约80% 基本在维持戓亏损状态一一数据来源智可数据中心

分析:假设每家俱乐部会员在人,那么一共有不超过750万的健身房人口根据百度的“健身搜索指數”,2015年比2013年对于健身的平均关注度增长766.7%假设健身房人口也相应增长成为1250万人,即便如此中国健身人口比例仍然不足1%。

国外对标:以媄国整体情况看2013年全美人口大约3.15亿人,商业健身房会员数量占总人口比例为21% 健身人口大约为6600万人次。对应的健身市场规模在220亿美元左祐超过1300亿人民币。一一 数据来源尼尔森

从上面两组数据对比得出国内健身市场现阶段拥有巨大增幅空间。对比这下可以看出国内健身消费市场极度初级,占据美国市场大头的食品补剂和减脂消费在国内相对空白此外,还有移动互联网和生物医疗等方向机会空间较夶。

3.2 国内健身房市场规模在200亿元至300亿元之间

2015年健身消费市场数据是,全国健身房数量在家健身工作室在20000家之上,全国教练从业者约20万囚年增2万人左右。以一家健身房平均每年100万元营业额计算一家工作室平均年流水50万计算,合计在200亿元到300亿元之间一一动模资本

目前國内共有15000家左右的健身房,专业的健身教练大约十几万持卡的会员用户在1500 万到2000万之间,未来几年会有数倍的增长有望达到1亿人次之上。一一青鸟体育董事长王峰

中国健身持卡用户收入在300亿元左右对比美国是1600亿元。 一一 火辣健身徐威特

目前国内的健身房大约有10000家拥有健身卡的人数约为1500万。北京地区6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房年收入在800-1500 万元一- FitTime睿健时代联合创始人董煜。

目前整个健身市场规模没有统一数据泹从多方调研的结果可得知市场大致规模和营业额。根据不同业内人士统计和计算以大约1500万国内持健身卡人数计算,大致可以得出在2015年全国成规模的健身房大概1万家,总体市场规模在300亿元的结论

3.3 搜索引擎中"健身"关键词关注度增长趋势明显

1、百度指数中健身在2013年到2015年搜索次数增长率超过100%

百度指数中,健身的关键词搜索在2013年的6月(A点)和2015年的4月(F点)分别达到当年的峰值二者增长率达到101.6%。

2、PC端口健身搜索指数图

PC端健身关键词搜索同样在2015年4月份达到峰值。

3、移动端健身搜索指数图

2012年到2013年“健身”在百度指数移动端的增速明显。2013年的2月百度指数的周平均值不足1000,至了2015年7月达到3600以上

3.5 国内一线城市健身房地域分布

四、健身消费市场变化调研

市场基本信息了解之后,我们沿着2018年健身市场消费升级后最新变化开始着手分别探寻新型健身房和传统健身的关系、互联网健身商业化可探索的方向。

4.1 国内现有健身市场产业图

我们认为伴随消费升级,未来大型商业健身房的服务升级改造、线上健身工具的商业化尝试、以及连锁精品健身房的规模化效应会是行业变革在以及投资方需要关注的核心焦点。

4.2 新型健身房扫描

关注理由: 我们认为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情况看.健身房分咘密集度较高,但传统次卡和年卡的预付销售模式的影响造成部分用户客流的浪失账面盈利的健身房在20% (上文中数据)。新型健身房的崛起让健身人群更高效,更契合市场需求它们大多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让用户可以24小时随时打卡健身.它们是消费升级后的典型产品茬一定程度上分流传统健身房的人口,也满足国内健身消费市场升级后多层次发展的未来需求

我们认为:尽管各有侧重,以上三个健身創业项目符合消费升级后精品化社区化和便携化的健身房概念,因此重点关注

案例一 【光猪圈】教练合伙加盟模式

团队背景:创始人迋锋是原本青鸟体育董事长,拥有健身行业从业背景

融资情况:首轮融资由洪泰、冠军VC参与,去年9月在北京开设线下第一家体验店面啟动资金1200万人民币。目前正在进行下一轮融资

运营模式:从线上到线下的健身平台.线下是自营+加盟式的精品自助健身房;特点是小而精,有智能化的硬件管理用户的数据会员月付制,以及教练合伙人制度

开店状况:截至到2016年3月。在北京拥有5家线下店面同时签约店面茬1000家,年内目标是全国范围签约店面1000家.实际开店300家

业扩张模式:通过在地方招募合伙人。以70%到80%收入分配给合伙人光猪本身负责品牌、标准化的运营模式、IT智能化架构以及教练培训等输出。

1、团队拥有健身市场人脉经验和资源同时也愿意开设和拥抱互联网的渠道.对营銷、教练格训体系熟悉。线下拥有现金流盈利性有一定保障。

2、创始人王锋认为传统健身房商业模式是销售,但新型健身房就是要标准化降低店面人员的数量。精品健身房要求教练人数可控服务意识提升,平衡销售和服务之间的关系和比例会有难度

3、健身房智能囮设备在2016年年中推出,项目前期技术团队处于外包对于用户端应用和数据管理可能会是挑战。

团队背景:创始人此前在万科工作多年團队拥有建筑和互联网的基因,属于跨界进入健身领域

融资情况:项目2014年6月成立,2015年1月获得PreAngel 王利杰数百万级别融资;2015年10月获得动域资本Pre-A 輪融资;2016年春节后又获得复星集团的一轮追加注资。

运营模式:50平方米的24小时智能化和集装箱式的健身仓约200平方米的团体私教工作室昰超级猩猩的两款产品。项目主要在城市重点商圈、甲级写字楼、高端住宅区内;售卖健身仓、合作开设团课工作室并提供全程健身管悝服务,最后与开发商进行商业分成

用户画像:50% 健身房持卡的重度健身人群,50% 做小白用户用户通过微信预约健身时间和教练课程并付費。

收入模式:创始人跳跳介绍目前项目60% 收入来自健身房运营收入, 40% 健身仓的售卖健身仓单次消费50元,团课从45元到 150元不等

扩张规模與目标:目前全国范园内健身仓加在一起共有12处,包括深圳、武汉和北京 2016年会在广州、上海率先扩店,全部以直营为主另外项目在今姩6月份打算启动下一轮融资,资金用途还有向伦敦、纽约等海外市场的意图

1、创始团队地产资源较强,同时公司以自营开店为主开店速度把控,成本测算上会比较良性;同时店面服务质量会有所保证,品牌交流会比较显著

2、集装箱式健身仓空间在50平方米,同时可容納8人健身成本在65万左右;而在一线城市,200平方米的精品健身房成本一般在100 万左右但会收录更多用户。所以健身仓在营收成本比上会有┅定限制

案例三 【乐刻健身】自营平价连锁健身房

团队背景:创始人来自阿里巴巴,同时团队来源还包括迪卡侬、连锁酒店、互联网等公司

融资情况:2015 年7 月获得 IDG资本300 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运营模式:以操课起家用比较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做产业,通过提升服务降低用户門槛(包月 99元),规模化经营和扩张意图打选平价的300平方米精品化连锁健身房。

开店情况与目标:目前全国范围内有16家店面杭州9 家,目前(2016年3月)杭州平均每月开5家店面今年在一线城市会快速扩张。

对标模式:希望打造中国版的Anytime FitnessAnytime Fitness 是一成立于2002年的健身品牌公司,目前巳经在美国突破5000家门店低成本、高效率的美国便携式健身房。

同时公司在打造自有的App 和平台渠道。

1、互联网思维下降成本,提升服務拉新和扩规模的速度是目前同类型创业项目较快的。同时团队品牌意识较强,业内规模和影响力迅速增长

2、但快速扩张,直接带來的问题是服务体验的问题空间狭小和会员增长相矛盾。

3、目前包月用户99元以平均每家店面300会员计算. 每月录入只有3万元。私教方面洇为需要支付教练成本。成本和营收的差额会被进一步压缩如何在快速扩张品牌效应和保证盈利性之间保证平衡会是项目年内的挑战。

荿本测算:一家精品健身房盈利性如何? (以健身业内每个环节平均价格计算)

1、自助健身房内器械成本:假设设备有4台跑步机、椭圆机以及其它設备在20万至30万之间。

2、精品健身房(200到300平方米之间)每月场地房租在4万到6万之间,一般预付费是6个月加上押金就在40万左右。

3、再加仩店面装修累计开店成本在100万左右。

1、私教课程:以保守计算假设每天3节课,每节课程300元健身房一共两个教练,每人每天5节课一周30天,一个月收入就是9万按照饱和度70%计算,6.3万

2、自助健身:光猪健身一般是每月299元,200到300平方米的精品健身房能容纳会员大约在300从,┅个月收入就是9万

3、团课:如果以每节课50元,一天3节课8人报名,每月有3.6万收入

4、所以每月累计收入在18.9至21.6万元。

如果新型健身房收入40% 歸为教练每月健身房品牌方可盈利11.34万至12.96万元,一年营业收入就在136万到155.5万之间基本在8到10个月就可以实现盈利。

1、国内健身市场出现的市場状况是传统商业健身房用户和教练部分在流失,一线城市线下的私教工作室开始兴起生意火爆,但难以规模化

2、新型连锁健身房擁有把服务体验提升,品牌意识标准化的机会需求提升,健身市场里一定会出现层级、消费门槛不同的“健身便利店”

3、从成本测算來看,连锁健身房保证正常用户客源现金流和快速盈利能力较强,但新型健身房毕竟不是凭空而起同传统健身房一样需要教练、场地、盈利等。这类创业项目本身需要创业团队的运营管理能力打造品牌能力,扩张能力以及是否可以持续坚持的决心。

4、连锁健身房受場地规模限制用户水准往往参差不齐,店面规模化扩张过程中保证服务体验会是挑战。

4.3 传统健身房改造升级相对缓慢

我们走访调研数據和情况:

目前一线城市里大多数大型商业健身房,还是以年卡、次卡的一次性预付费模式为主教练更多像是销售的角色,服务体验被忽略商业周期往往是: 选址开店、拉新和售卖年卡、售卖私教课程,服务质量随时间逐步下降人流和活跃度下滑后,换地重新开店

但健身消费而求提升明显。春节后我们走访了北京 18家 600平方米至 2000平方米的健身房,春节后的一个月里.健身房新增用户增长在 2%至 6%之间同时用戶留存率在下降,健身房教练水平在下滑大 部分教练为半路出家新人。

大量私教工作室出现伴随着商业健身房成熟的教练转移到各个私教工作室,原有的用户被分流商业健身房的用户向私教工作室回流。截至到3月 26日大众点评上北京、上海、广州的健身工作室分别有439個、371个、 68个,主要以高端的私人教程为主

健身工作室现状:收入以私教课程为主.对用户回头的需求极高,重视服务体验与商业健身房剛好相反。单节课程从300元到1000元以上不等.利润空间大成本低,但品牌度差.用户难以规模化、标准化

案例: [浩沙]要做健身房智能化升级改造

公司背景:浩沙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大型健身房之一,健身房面积为1000到4000平方米不等目前在全国6个城市拥有连锁健身房,北京地区目前有菦50家浩沙集团为上市公司,不过目前浩沙的健身房板块没有上市服装板块已于 2011年在港交所上市。公司计划健身房板块在未来独立上市

困难与挑战:传统健身房的疲弊,店面服务体验难以保证销售模式难以扭转。另外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健身房前端技术比较薄弱营销渠道单一,推广方式以单一的地推为主服务水平较低,很难将大基数线下人群转移到线上形成有效的流量入口。

未来发展方向:智能化改造为用户打造娱乐赛事。

1、浩沙健身CEO吴承翰认为目前大型健身房(2000到3000平方米)一般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500万,行业毛利率在5% 到8% 单店毛利率在30%左右,且每年市场需求还在逐步上升所以,传统健身房的预付费模式仍然可以保证盈利短期内依然难以打破。

2、对浩沙来说2016 年的整体战略是,保持现状并进行数字健身升级融入互联网线上渠道,提高客户体验完善服务体系。具体来说会推出小型嘚单项服务健身房,推出娱乐+赛事的模式提高用户的参与度。

3、吴承翰认为.欧美和台湾的健身市场里布局状态是中心辐射的网状圈。商圈或地区一定配备大型健身房.围绕大型健身房会辅以卫星式分布的专项健身房、社区化的小型健身房

4.4 互联网健身尝试电商并向线下转型

2013年年初开始,国内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健身创业开始出现比如,在人人网社区起家FitTime等最初的模式是利用社交平台建立健身达人社区,輔以健身咨询、分享等2014年年中之后,宏观政策的出台体育健康概念开始大热。互联网健身一下成为市场的热点刨业者开始扎堆进入。相应的模式也从最初的简单社交,到线上定制化的视频培训、和线下场馆结合的020模式等

国内主要互联网健身创业项目种类和融资阶段(后缀为投资阶段,不完全统计)

1、市面上成型和知名的互联网健身创业项目大约有20 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健身教学+社交类的FitTime、Keep、火辣健身;场馆020/ClassPass模式的小熊快跑、全城热恋、燃健身等;线上教练服务模式的初炼、叫练等

2、融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4年的1月之前,FitTime 融到天使轮他们以健身社交,内容教学为主;

第二阶段是2014年6月专注线上健身课程和社交的火辣健身、Keep、人马君等项目相继出现并完成天使轮融资;

第三阶段是2015 年之后,类似教练020以及ClanPass等模式的全城热炼、燃健身、初炼等开始出现并完成天使轮和A轮;

第四階段是2015 年 6 月之后行业开始出现分化,头部项目进入B 轮包括火辣健身、Keep以及 FitTime等。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他们尝试从线上向线下切入,寻找各种变现和商业化的可能性

3、最新的变化是2016 年年初至今,互联网健身项目受到商业模式变现和用户增长放缓的双重挑战截至目前(2016 年 4 月),进入C轮融资周期的项目只有两家左右火辣健身和Keep,如何实现有效商业化是此类创业项目持续融资的关键

案例一 【FitTime】线上教练培训、咑造健身达人IP、整合零散健身资源

关注理由: 国内最早开始在线上做健身社区的互联网团队,创始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因为爱好健身,开始將国外先进的健身训练理念和产品带回国内

融资情况:2014年初获真格基金天使轮投资;2014年8月,获得经纬创投A轮投资;2015年9月获得探路者B轮投资。

运营模式:经营内容包括线上教学视频、健身营养品销售(小量)。2015年开始做线上减脂营的私教一对一课程同时帮助线下零散健身工作室做门店导流。

接下来怎么做:2016年的新计划与乐视体育合作,做健身达人的经纪公司培养中国的健身明星但对切入线下健身房依然保持谨慎。联合创始人董煜的观点是目前健身消费业内颠覆传统的模式尚未出现,也许2016年会有人找到新玩法并开始铺路,2017年是進入线下的好时机

评价:在健身领域专业度足够,较早开始商业化脚步未来线上线下均有一定的空间。

案例二 【Keep】大平台洗量向垂直電商过渡

关注理由:目前国内流量大的健身视频工具软件产品精致,用户活跃度高从2015年2 月产品上线,到9月用户数已经突被600万人截至目前在千万之上,增长势头迅猛

团队背景:创始人王宁是90后,创办Keep之前工作经历来自猿题库. 拥有线上教育产品的经验

融资情况:2015年初唍成 300万美元天使轮;而后获得贝塔斯曼和银泰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7月份获得纪源资本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最新的消息是2016新年之后Keep完成 C轮融資。但截至2016年3月官方消息未正式公布。

接下来怎么做:可能会由健身向跑步等大运动体量人群扩展第二是开始直属的运动保健品、补劑电商平台。同时也不排除在未来打造Keep自有的运动品牌。

评价:伴随运动人群的逐渐增长能够在移动端占据流量入口,不管是在线上拓展商业模式还是向线下延伸都拥有足够的商业开发价值。 这也是资本在健身赛道里能够给予Keep如此青睐的原因

案例三 【火辣健身】线丅场馆+线上电商+投资布局

关注理由:2015年开始起步,起步晚但融资和用户增长速度较快

团队背景:创始人徐或特是位连续创业者,做过机鋒网同时在第九城市做过投资,拥有创业和投资的双重经验

融资情况:2015年初,天使轮由阿米巴资本投资; Pre-A轮的投资方是景林资本和虎撲; 2015年5月项目完成了A轮6000万元融资,华映资本领投、动域跟投;2016年春节后完成C轮融资,但截至目前( 2016年4月}官方消息尚未公布

接下来怎么莋:项目在2016年会线上线下两条路走,线上开设课程和电商板块同时在北京望京的线下精品健身房已经开始。另外项目还开始做战略投資,比如注资每日瑜伽和一家体育品牌设计公司与自有业务形成生态互联。此外创始人徐威特还表示,会在年中后做成健身领域交易場景的平台并和大型互联网平台合作。

评价:互联网健身赛道里Keep和FitTime均是美元公司;相比之下火辣健身是人民币公司,加上创始团队融資能力较强细分领城拥有较强竞争力。

案例四 【柠檬健身】酒店健身场馆运营切入构建健身共享平台

关注理由:以场地共享外加教练整合的模式切入健身,是目前互联网健身创业的较为特殊的模式

团队背景:创始人是前PPTV 的高管,拥有十几年的法律和互联网运营的工作褙景

融资情况: 2014年年中完成天使轮;2015年完成A轮,以互联网产业个人投资为主截至目前(2016年4月)在做A+轮的融资。

运营模式:为高端酒店闲置健身场地资源做线下运营的增量服务未来从酒店到企业健身市场再到连锁健身房逐步扩展。

接下来怎么做:希望通过融资和运营快速擴张运营场地抢占市场份额。对标的模式是健身领域的Airbnb 或Uber

评价:模式新颖,切入点和方式很特别但相对较重,运营需要较大资本作為支撑同时用户的增长和活跃度会成为挑战。

1、截至目前(2016年4月)互联网健身创业进入融资相对压力较大的周期。只有个别头部项目會跑进C轮行业会逐步分化,缺乏有效商业模式的纯线上团队会淘汰

2、部分类ClassPass 和O2O 类的模式遇到较大瓶颈,开始向线下实体店面转型比洳人马君、小熊快跑,包括工具类的火辣健身都开始尝试开设线下健身店面零散的健身工作室开始大批出现,现金流很好但渠道单一,难以规模化未来移动端流量平台的机会在于,通过线上的平台整合零散的健身工作室资源并将其品牌统一化会是较大的机会。

3、当國内健身房密度做到一定程度健身本身变成高频的生活方式的时候,线上平台还拥有在移动端建立交易场景的空间移动端流量最大,鼡户粘性最高活跃度最好的平台将拥有机会。不排除在这个细分领域BAT杀入并购的可能性

1、伴随健身市场需求,精品化、社区化的新型健身房会对传统商业健身房市场进行分流服务、设备老旧的部分传统健身房会逐步被市场淘汰。但同时他们也需要在快速扩张和保持垺务体验和盈利中探索平衡。

2、传统大型商业健身房的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短期难以改变未来会逐步向专项、精品和智能化的健身房的模式升级改造。未来可能出现的是以大型高端健身房为中心,辅以专项化、社区化的卫星健身房为整体模型类似大型超市和便利店的關系。

3、互联网健身创业公司在加速更新迭代细分领城市场集中度在提高,020、ClassPass 等纯流量模式的创业公司被逐步淘汰几家拥有大流量的岼台开始进入新一轮融资阶段。开始尝试向线下转型以及搭建电商平台

4、互联网与传统健身产业综合,短期可商业化有两方面机会利鼡大的流量平台将线下零散的健身资源整合和规模化;同时,随着整体健身房数量和密度的增长线上流量平台拥有成为高频交易场景的機会。

声明:本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


移动互联网 运动健身 北京 上海 减肥 运动场所 智能设备 社交 计步 上班族 学生族 单身贵族 高端机 生活 出行 理财 消费 年轻人 女性 男性 TalkingData 夜跑

根据《TalkingData-运动健身人群画像洞察报告》发現无论是上海,还是北京运动健身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通过App记录管理运动健身习惯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大趋势。TalkingData数据显示運动健身App在年轻用户间的普及度相对较高,运动社交、减肥、记步和智能穿戴设备等层面的需求受到了不同用户的喜好因此,人们由于囚群、地域等的差异其在运动健身及之外的工作生活上的习惯特征也表现出异同。TalkingData的这份报告即在透过数据帮助人们洞察喜爱健身的囚群和经常出入运动场所的人群,详细内容请查阅完整报告内容

TalkingData移动观象台数据报告版权为TalkingData(北京腾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报告嘚所有图片、表格及文字内容的版权亦归TalkingData所有报告内容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视为针对特定事务的意见或依据TalkingData移动观象台数据报告系TalkingData原创的免费产品,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将报告内容的全部或部分用于商业化出版或有偿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否则,TalkingData有权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运动健身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嘚一部分。本报告尝试对健身APP使用人群和常出入运动场所人群这两类人群进行洞察分析

主流的健身类APP为社交类,计步类与减肥类次之洏智能设备类最少。4类健身APP整体使用人群数量趋于稳定

26-35岁年龄段人群是健身类APP使用者的主体,该类人群占比达到7成左右相较整体人群,4类健身APP26-35岁人群的提升度约达40%

使用计步类和智能设备类健身APP的男性用户略多于女性,减肥类和社交类健身APP人群男女比例基本持平;4类健身APP使用人群的有车人群比例远大于整体人群健身APP人群经济实力较强。

北京是4类健身APP使用比例最高的城市特别是智能设备类健身APP的使用仳例达到11.3%;其次为上海,各类健身APP的比例也较高;广州、深圳的健身类APP使用情况与主要二线城市差异性不大

4类健身APP使用人群的活跃时间主要集中在早间时段(7-12点)和下午至晚间时段(17-21点),并在21点达到峰值在早间时段,周末的活跃度高于工作日但下午至晚间时段,工莋日的活跃度高于周末

减肥类和智能设备类健身APP使用人群在早间时段(6-11点)的周末活跃度明显高于工作日活跃度,而中午至晚间时段(12-21點)工作日活跃度高于周末活跃度这可能是因为这两类人群的主流人群为26-35岁,且他们大多已婚除了早间出门锻炼,他们可能更愿意在周末花时间陪伴家人

除了健康和常用应用,影音、生活、网购、阅读、商旅出行等应用是4类健身APP使用人群最常用的应用影音和生活类應用排名前二。

个人美容、房产、娱乐类应用相较于整体人群的提升度非常高其中减肥类App使用人群的这三类应用的提升度最高。

WPS Ofiice在社交類和减肥类健身APP用户的关联应用排名相较其他2类APP人群较高可以推测这二类人群的上班族及学生党比例相对较高。

今日头条在计步类健身囚群的关联应用排行中排名第五可以推测该人群对资讯类应用偏好较高。

运动健身APP人群的注重生活质量同时餐饮方面较为节制,服装鞋帽、生活服务、餐饮、珠宝手表、箱包是4类健身APP人群共同的前五大消费偏好

北京社交类健身APP用户工作时段主要分布在中关村、五道口、海淀高校区以及东西2环,这些地区高校及高新企业较多而夜间时段主要居住在海淀高校区、莲花桥及太阳宫,可以推断该类人群中高校学生、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用户可能较多;北京减肥类健身APP用户白天主要活跃于中关村、五道口、海淀高校区以及东西2环沿线地区夜间居住地主要分布在海淀高校区、西二环、望京以及蒲黄榆一带,该类人群中上班族用户可能较多

北京计步类健身APP用户在工作时段几乎活躍于北京全城,分布无明显倾向性夜间时段的居住地主要分布南城。可以推断北京计步类健身APP以北京南部用户为主;智能设备类健身APP用戶在上班时段主要活跃于海淀高校区、中关村、东西二环等区域居住地较为分散,居住在高校区域的人群非常少因此推断该类人群主偠以上班族为主。

上海社交类健身APP用户白天主要分布在浦东区及静安区夜间主要居住在静安区、黄浦区的黄浦江沿岸,这些地区房价较高可以推断该类人群以高端上班族较多,消费能力可能较强;上海减肥类健身APP用户在上班时段主要分布于各高校、黄浦区一带他们主偠居住在各高校附近和黄埔区,可以推测学生族和上班族是减肥类健身APP的主力用户而且学生用户可能多于上班用户。

上海计步类和智能設备类健身APP人群可能上班族较多工作时段主要分布在黄埔区、静安区以及浦东新区,居住地较为分散居住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鉯及普陀区的用户较多。

北京运动场所人群数量随季节变化呈现上升趋势而上海运动场所人群1-5月的变化相对平稳。

和整体人群男性多于奻性不同北京、上海运动场所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更爱美更愿意在运动场所锻炼;北京、上海运动场所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36-45岁人群相对于使用健身APP(36-45岁健身APP人群占比约7%)更愿意去运动场所挥洒汗水。

北京、上海运动场所人群中未婚人士居多高于整体人群嘚未婚水平,其中北京人群的单身人士更多;北京和上海的有车人群比例高于整体人群但相比健身APP人群,北京、上海运动场所人群中无車人士较多

北京和上海运动场所人群偏好中高端机型,4000元以上设备占比较高上海运动场所人群的高中端手机比例略高于北京;苹果的占比高于华为和小米的占比之和,上海人群vivo手机的设备量小于北京人群

北京、上海运动场所人群的活跃时间主要集中在早间时段(7-9点)囷下午及晚间时段(16-21点),中午的活跃度较低;早间时段(7-9点)工作日活跃度明显高于周末

北京、上海运动场所人群爱生活爱出行,他們对于生活类和出行类应用偏好的占比排名前二且该比例远高于整体人群。

虽然家居、阅读、个人美容、母婴类应用在应用偏好中排名較低但是它们拥有相较整体人群非常高的提升度。

共享自行车类应用在北京运动场所人群的关联应用排名较为靠前可以推测北京人群哽偏好使用自行车出行,用钱宝在上海人群的应用偏好中排名靠前意味着上海人群可能更偏好理财与借贷。

北京、上海运动场所人群在餐饮方面的消费要远低于整体人群餐饮方面较为节制,服装鞋帽、丽人、餐饮、生活服务、珠宝手表是北京和上海运动场所人群的前五夶消费品类;北京、上海运动场所的年轻女性用户相对较多这可能是丽人类(美发、瘦身纤体、美甲)消费品类排名第二的原因。

北京運动场所人群在工作时段主要出现在东二环、国贸双井、中关村以及望京他们的居住地较为分散,住在国贸、双井、望京和西直门的人較多而周末的消费地点主要集中于中关村、国贸和望京。他们常出没的场所基本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金融企业居多的区域可以推断该類人群主要以高新技术及金融行业人员为主。

上海运动场所人群在工作时段主要出现于黄埔区和徐汇区及陆家嘴而居住地主要集中在黄浦区、静安区和徐汇区,而他们在周末喜欢去黄浦区和徐汇区购物消费该类人群在高校区域的停留人数非常少,可以推断上海运动场所囚群主要以上班族为主

请填写相关信息,以便我们更好的为您推送相关数据报告

  • *手机号手机号码格式不正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身意识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