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做创意跑步活动主题口号APP

一个体育锻炼APP
为什么能够带来三大颠覆?_专栏_砍柴网
一个体育锻炼APP
为什么能够带来三大颠覆?
它要做锻炼者和教练员的连接器!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变革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O2O、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 运动,成为了这场变革的主力军。纵使互联网+ 的车轮势不可挡,但是在医疗、环保、健康运动等领域,互联网的脚步还有待加速。
不过,已经有嗅觉灵敏的企业,嗅到了这些传统产业中的巨大机会。在健康运动行业中,北京人人乐动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体育运动APP初炼,就是其中的一位。初炼的目标是要成为锻炼者和教练员的连接器,解决锻炼者受时空限制的痛点,同时也满足教练员增加收入的刚需,进而成为大众体育运动健康综合服务平台。&
不难看出,作为一个健康运动APP,初炼的野心还挺大的。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运动两端的痛点和刚需的话,就能够在锻炼者、教练员、以及整个运动健康产业这三方面实现三大颠覆。
让锻炼成为最新潮的方式
初炼作为一款公司APP,可以为用户提供羽毛球、网球、游泳、瑜伽、健身、跑步等多种运动的陪练、私教和随报随学的六人制培训服务,目前已经开拓了深圳、北京、天津、广州等多个城市,平台上的教练多达近万名。从健康运动这一细分领域切入,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或者换句流行的话,初炼到底有没有站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上?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组数据:&
今年年初的国家体育总局全国群体工作会议上透露,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3.64亿,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有望增加到5亿左右。不仅是数量极为庞大,而且经常运动的人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为运动买单、为健康买单。
不过,在中国要想群体锻炼,受制于寻找同伴、教练、场馆的难度和繁琐,很多健康运动的消费并没有真正释放出来。以场馆为例,如今我国真正可供大众使用的运动场馆,仅仅10万多点,人均真正能够使用面积只有0.2平米,而在美国这一数字是18平米。
由此,不难看出,健康运动是如今日益富裕的中国人的正有待爆发的一大刚需。初炼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教练、陪练资源,同时通过教练也有很多场馆资源,而且价格低于市场价30%的APP,可以说正准确地戳中了用户的痛点。
以往,很多人不愿意运动,并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一个人、很孤单、很枯燥&等情感层面的原因所束缚。初炼,不仅能够在基础层面,从距离、时间、服务、价格四大维度,很好地帮锻炼者解决教练员、场馆的问题。而且,那些教练、陪练除了非常的资深、专业、体贴之外,大部分&颜值&还都非常高。试想一下,在这个颜值消费的年代,如果有或帅气或漂亮的教练,陪你去运动,是不是你的运动劲头也会足得多?
不仅如此,初炼还主打&六人制&的培训服务,这就使得锻炼突破了一般理解上的&运动&范畴,而是有了&社交&的意义。一群兴趣相同的人在一起,不仅可以一起锻炼、互相鼓励,还能进一步进行志趣交友,让锻炼、运动成为最新潮、最单纯的社交方式。而基于兴趣的社交关系、基于价值认同的社群关系的引入,无疑会极大增加用户锻炼的频率,进行增强初炼APP这一产品的用户黏性。
让教练员从坐商到行商
值得一提的是,初炼除了对广大的用户也即锻炼者来说,能够在&物质&和精神层面,解决多层次的问题之外,对于广大的教练员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利好。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在我国教练员以前就是一个吃青春饭的人群。而且,由于主要靠在特定场馆&坐商&经营,以及靠学员、亲朋好友介绍业务的业务拓展方式,使得大概有30%的教练员收入在4000以下,60%的教练员收入在8000以下。收入和他们挥洒汗水的付出远远不能成正比。
抛开数据,从近年来屡屡能传出的奥运冠军、知名运动员卖金牌、地铁卖艺、当搓澡工、卖衣服、街头摆摊、看大门等等就能看出,有知名度的运动员甚至是奥运冠军尚且如此艰难,何况一般的教练员。
初炼APP的出现,对广大的教练员来说,无异于是一场及时雨。初炼作为锻炼者和教练员的连接器,可以说是在运动行业进行了一场&去中介化&的、O2O的变革,可以让教练员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坐商经营升级到行商经营,覆盖最广泛的目标人群。同时,在初炼APP的帮助下,教练员不仅可以通过进修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同时还可以打破熟人相传的传统模式,通过互联网巨大的口碑影响力,快速打造健康运动市场的个人品牌,让自己的知名度和业务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当然,提高知名度、增加收入还远远不是初炼APP给予教练员的红利终点。教练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和资源积累、人脉资源,同时发挥初炼APP在产品、技术方面的优势,在健康运动领域进行创业。比如,代理某一运动品牌、创办高端教练班、开设某一细分领域的俱乐部、建设运动社群等等,从而实现教练员、知名教练员、手艺人、创业者的三级跳。而且,这也符合当下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主旋律。
健康运动行业是否迎来了爆发点
在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靠产品说话。人人乐动公司成立不到三个月就获得了联想之星领投的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天使,半年多时间里,初炼APP这一产品,更新过的大版本已经超过20版。
如今,虎扑体育和贵人鸟股份共同发起成立的动域资本,以及君联资本、联想之星又要对初炼进行Pre A 轮投资,数额超3000万元。健康运动领域虽然初创的公司很多,除了传统的运动装备和器械代理、赛事运营之外,还有很多公司涉及垂直、运动应用、运动课程、智能硬件、场馆预定等等,但是像初炼一样,短短时间就被体育O2O风口吹起来的并不多见。
& & & 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1万亿,约占GDP的0.7%,低于发达国家的3%。而在美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占GDP高达4%左右,是汽车产业的2倍、影视产业的7倍,可见体育产业在我国还是一座尚待开采的金矿。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力争超过5万亿。
在政策利好、产业环境利好、移动互联网红利利好的多方推动下,以初炼为标杆,后续将有更多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资金进入这一领域,通过互联网+、O2O等带来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等,在锻炼者、教练员、乃至整个运动健康产业这三方面实现三大颠覆。&
就全世界而言,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健康运动将成为高频需求;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健康运动将成为一国发展的支柱型产业。2014年我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的省份达到了11个,可以预见,和旅游一样,健康运动也是消费升级后将迎来爆发的一个领域。
所以说,此前健康运动领域并不是需求不够大,而是缺少痛点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缺少对资源进行整合和连接的创业者,而初炼的不断拓展和深耕,已经开始改写这一局面,掀起了产业变革发展、全民健康运动的序幕。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此人很土,但有妖气!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
版权建议:
联系电话:400-
官方客服QQ:
微信公众号:ikanchai《为什么一个跑步App能融资1800万美金?读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悦跑圈在北京优客工场公布了 B 轮融资额的具体数字 1800 万美金,其实之前这一轮投资方动域资本已经爆过料了:通过一波媒体报道和悦跑圈千万用户的口碑传播,我们已经知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跑步工具软件,而是专注于深耕线上线下马拉松比赛。而且是为数不多的在这个霾气沉沉的冬天融到钱的体育创业公司!虽然昨天在北京这美妙仙境聊跑步而且还是聊马拉松,让我感到肺部有些不适:但刚好悦跑圈就是一家想教用户“科学安全地跑步”的公司,它显然不会鼓励你这样出去跑步的,反而希望你在跑步之前了解跑步的本质。当然这也是跑步创业的大前提。被悦跑圈做火的线上马拉松简单说就是你在悦跑圈 App 上付费报名它在某个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比如上海,但无论你在北京还是广州或任意城市,都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参赛跑完里程,并通过悦跑圈 App 记录轨迹,领取悦跑圈发给你的一枚奖牌。从 2015 年 1 月 3 日厦门第一场开始,悦跑圈今年共举办了 9 场马拉松,每个城市都有些不同的玩法。它还很擅长给用户制造惊喜,比如跑满五场的用户,收到了奖牌形状的月饼:一年下来,CEO 梁峰昨天宣布悦跑圈有 1500 万用户了。然而,悦跑圈并不想简单地做个跑友社交圈子。梁峰对悦跑圈的定义是:不是纯互联网公司,也不是做 App 的,而是一家由 IT [diao]丝和狂热运动份子组成的体育公司,用互联网手段去提升用户的体育体验。第一代跑步工具软件其实比较倒霉悦跑圈创立时是 2014 年 2 月,当时市场已经有不少跑步工具,咕咚、乐动力、Nike+ Running、益动等等。咕咚、乐动力都积累了数量不小的用户,尤其是咕咚很好地教育了用户用手机来记录跑步。但说起来相当一批成立于 2012 年前后、做工具的创业公司实在有点倒霉,虽然那时候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工具是个很好的入口。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些垂直领域火不起来,也就谈不上做社交和圈子。跑步就是。其次,当时也鲜有人意识到工具是非常容易被取代的。即便意识到了,一批工具基因的团队去转型社交也免不了会走弯路。今天我们去数移动互联网工具转型社交灰常之成功的案例,除了美图秀秀怕是也数不出来几个了。而在跑步这个领域,咕咚做了两年硬件手环,2014 年 10 月它开始转向社交。直到现在也还是有一些极其小众的跑步产品,仍然在一门心思做工具和搞硬件链接。看上去市场再多一个悦跑圈也没什么不同。但悦跑圈做跑步时,正是马拉松刚刚开始火的时候。四位在篮球场上认识的联合创始人之前已经有过几次蛋疼的体育创业经历。负责产品的齐宇和负责运营的吴文业曾做过一个未能成功的项目叫爱运动,这俩人还在创新工场孵化过其他项目(创新工场后来成了悦跑圈的 A 轮投资方);CEO 梁峰和负责商务资源的路嘉曾经为 SP 商做过运动场馆的预定,手里有不少体育资源。但这反而误导了他们,以为手握大把资源做啥都 No Problem,操作起来却发现寸步难行。这次创业他们不想涉及政府、机构力量过强的领域,而刚好此时符合条件的跑步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吃一堑长一智,在做悦跑圈前,团队决定想清楚再干活。比如节奏上的,到了什么程度就要开放什么功能;还有定位上的,悦跑圈诞生起就要做社交、做圈子,因为梁峰意识到人的关系重要过工具本身。跑过北极马拉松的悦跑圈 CEO 梁峰另外,梁峰还收集了几乎所有手环设备去研究,最后认为穿戴式、腕带式的手环硬件都是伪需求,真正运动的人(不是计步数的人哦)并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悦跑圈一开始就确定了三件事:1.不做硬件;2. 不做跑步奖励红包之类的补贴;3. 永远保证用体育精神去诠释产品。教你跑步的正确打开姿势何为体育精神?――公平、礼让、参与感、胜利感。而且,马拉松是唯一一个不奖励前三名,而是奖励“完成”的比赛,所以在尊重这些元素的前提下去做产品,在梁峰看来非常重要。然而现在跑步在很多地方已经太乱了:这一类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人为跑步做赛事标准把赛事做得如此糟心,因为多数赛事活动方是半路出家,看上跑步够热,又和健身一样门槛够低,更有甚者拉上志愿者把路一封就组织开跑;当然也有资深跑者去做赛事,但其实用高阶跑步思维去服务普通用户也是很危险的。跑者也没有受到科学教育,小白一被拉进去开跑就可以晒朋友圈扮资深;穿着旅游鞋迈开腿就可以跑的大有人在;跑前跑后不拉伸、不放松的也大有人在;梁峰甚至听到不止一次有专业教练对入门级跑者说:跑上一个月跑够300公里,你就知道怎么跑了。但跑步这小妖精并没有那么好欺负,当你真的啥也不懂就敢闷头跑上300公里后,很可能你的身体已经被跑步狠狠报复了。所以,悦跑圈在初创期就确定要做四个标准:跑者标准:悦跑圈有一套设计给跑者的“进阶系统”,小白用户刚加入时是一级跑者,逐渐可以升到二级跑者、超凡跑者,而超凡跑者被鼓励着做志愿者去服务更多跑步用户;志愿者标准:用日本、欧美国家的志愿者标准去比照,使他们更科学地为跑者服务;跑团标准:悦跑圈现在有9000个跑团落户,它主张每个跑团不超过50人,因为梁峰发现这是一个最佳范围,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大跑团实际上都已经拆分成了一个个子跑团去运营;以及这三个标准服务的核心――赛事标准。费这么大劲无非两个目的:让用户安全地享受跑步,让用户感觉到悦跑圈赛事和其他赛事的不同。体育离钱很近,但也得认真做梁峰说悦跑圈目前现金流不错,很多为未来盈利做准备的商业合作也都已经展开,六成业务都在线下(后面会慢慢说到)。但它还真不是一个挖空心思琢磨变现的公司。因为梁峰一再强调,体育本身就是个特别接近钱的行当。无论小白用户还是资深用户都要产生消费,买装备、请教练、去外地甚至外国参加马拉松……但是,仍然需要创业者认真做好这件事,然后等着时间去检验。悦跑圈希望用户也一样认真,甚至愿意为了坚持这份认真而跟用户较劲,请看这个栗子:悦跑圈其实是付费线上马拉松的发起者第一次举办线上马拉松时悦跑圈也对用户免费,十几万人报名,但真正跑完的只有几万人,梁峰发现免费赛事不被用户珍惜,悦跑圈很快推出付费赛事,对付了钱但没跑或跑了没付钱的用户,悦跑圈都不会补奖牌。以大部分人对互联网产品“免费”的理所当然,和跑马用户对奖牌的极度渴求,一开始当然不买账,但现在嘛也被虐习惯了,同时线上付费马拉松也已经很普遍了。它还是目前唯一有反作弊机制的跑步软件,因为它要通过 App 沉淀真实的用户数据。悦跑圈已经迭代过 30 多个版本,最近半年几乎每一次更新都要优化反作弊机制。你肯定知道那个“小狗替我跑步拿第一”的微信运动梗吧,悦跑圈也遇到过荒唐的用户行为,比如反作弊机制用身高体重去测算一个人的正常步频,但有人把身高设成两米五,这样“正常步频”就变得很大,大到可以骑自行车完成跑量。其实我很费解,悦跑圈又不给补贴,非要挑一个有反作弊机制的软件在其中作弊是图什么呢?“因为我这里沉淀了真正跑步的用户,在哪儿刷成就都不如在这里更有成就感。”梁峰说。&悦跑圈官方给出的数据表明,它的 DAU 现在达到 50 万。不过,梁峰认为,现在跑步还大有市场,目前这个群体的比例仅仅相当于美国上世纪 60 年代的比例,预言哪个跑步软件能一家独大还为时太早,甚至在未来也不可能一家独大。然后他说了句极有情怀的话:你只要爱跑步用什么软件都可以,我不要求所有人都喜欢悦跑圈,但我要服务好所有喜欢悦跑圈的人。那你 B 轮之后准备干点啥呢?悦跑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耕马拉松赛事,跑者进阶到一定水平后,无非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跑越野,二是跑铁人三项。这当中包括引进国外马拉松赛事 IP;另外因为它的用户基数已经很大,还会通过尝试一些新玩法来打造自己的赛事IP:比如主打 MM 用户的“粉红闺蜜跑”,从明年开始哪个城市要求举办这项活动的女性多,悦跑圈就会去这个城市开启这个活动;又如往顶级路线走的“括苍论剑越野赛”,(投黑马www.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把两岸三地的越野高手邀请到括苍山做一场技术难度高的赛事。还可以和赞助商合作马拉松赛事,特步已经是合作伙伴之一。哦对了,悦跑圈最早做线上马拉松的灵感其实就来源于和特步的合作。另外还包括但不限于――链接运动硬件:注意这不是指手环。悦跑圈说自己不做硬件,但会把硬件部分交给专业的公司,目前它已经接入了松拓,推出过一批“悦跑红”运动手表,和其他运动手表品牌的合作也即将展开;和专业跑鞋商合作:悦跑圈现在是 Under Armour 在中国唯一的合作伙伴;另外它的 App 中有个跑鞋功能,现在有超过百万用户通过添加跑鞋贡献了 400 多万双跑鞋的数据;营销:通过“悦跑说”去传播跑步心得,让跑者讲故事,这其实更像是一种情感投资。“体育是怎么赚钱的,我们就怎么赚钱――赞助、广告、装备、快消品、硬件、医疗……都有可能去做。”梁峰这样总结。梁峰说现在悦跑圈所有和品牌合作的项目都还没赚钱,因为它目前选择的合作伙伴有不少是大品牌。悦跑圈在努力提炼它们和自己相同的气质,比如 8 月和可口可乐玩的“双红会”,调性是年轻、活力;而找宝马、雷克萨斯合作,是想强调坚持、毅力。如果乐观地看,一个理解体育、懂互联网、顺便还会玩品牌营销的公司,不必为变现而发愁,而是应该考虑哪一种变现方法更好。它手握千万用户大可以简单粗暴地导入广告,但现在没这么做,反而把摊子铺得更开,目的还是继续做重和做大自己在线下的品牌,大概说明两件事吧:第一,想挣更有情怀的钱;第二,抵御巨头。
[投黑马]订阅号
[投黑马]服务号
Copyrights (C) 2016 投黑马 Tou.vc All rights reserved.[奔跑者说]伴跑利器:运动APP火爆朋友圈
&&来源:&&&&分享到:
  央广网财经10月13日消息(记者晏琴 实习记者张艺萌)据经济之声报道,记录路程和卡路里,再换算成消耗的炸鸡和啤酒……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朋友圈“晒”跑步记录。好玩有趣的APP成为跑步爱好者离不开的“利器”。
  在成都天府软件园,申波的“咕咚运动”今年再次收获6000万元融资,领投方为深创投,中信资本创投跟投。实际上,早在2011年,仅有5个人的咕咚运动,就已经获得盛大2200万元的A轮投资。在申波眼中,投资方看重的是愈发庞大的跑步大军。
  申总:我们现在的注册量是两千万个注册用户,下载量的话应该有四五千万了。
  记者:这个是用多久的时间?
  申总:两年多一点时间。
  申波介绍,“咕咚运动”2011年开发,2012年3月上线,耗资2000万左右,是国内首家采用“APP+硬件模式”的健身应用。除了具有定位、记录数据、分享成果等功能,一大特点就是“邀约跑步”,和好友一起pk。
  申波:我们核心的是基于运动的一个交友,也就是说你可以找到周边也正在运动的帅哥,你可以跟他交流跟他讨论,甚至你还可以做一些图片的分享。
  成功开发这款软件后,70后的申波除了让自己成功“掉肉”10几斤外,也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黄海平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在北京中关村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80后,以前运动量很少,现在却成了夜跑一族。
  黄海平:刚开始我是一个人跑,但通过这款软件,认识了不少附近的人,现在成了一个跑步的圈子,可以激励自己去坚持。
  更有趣的是,还有人因“创意跑步”步入婚姻殿堂的。申波说,不久前,一位福建用户跑出“嫁给我”的英文路线图,成功向女友求婚。
  是什么刺激申波要做这样一款好玩的软件?随着越来越多类似应用的出现,跑步APP能否既“好玩”又“赚钱”?
  2008年,IT男猝死的消息刺激了申波。同是IT男,申波开始关注身体健康。但很多人沉迷游戏,不愿意运动,怎样让运动变得更有趣?
  申波:什么抢车位啊,偷菜都很流行,那么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把这种游戏化和社交化的元素用到鼓励用户运动和锻炼上来,就这样一个核心思路,就开发了国内第一款可传感设备,把数据传到网站,然后给你做指导和分析,和好友去比赛。
  从12年到现在,咕咚越来越火,但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记者在某应用商城中搜索“跑步”类别,显示790个结果,不少下载次数在百万以上,比如nike+、益动gps、乐动力等,在功能上也都有记录分享等功能。万科总裁郁亮也坦言,在初跑阶段他不会固定用某一款产品。
  郁亮:我刚开始用了很多。确实这些app,对于一个初跑者来说很关键也很重要,有一个重要的改进,也便于朋友之间交流。
  如何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是申波必须考虑的。他表示,拿到数千万融资后继续升级软件和服务有了资金保障。至于盈利模式,目前还只能停留在畅想阶段。
  申总:我觉得盈利模式对我们来说可能还相对早了点,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包括做一些增值服务啦,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来收取一些费用。
编辑:李静作者: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创意的跑步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