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向下抬起左治疗前臂瘢痕挛缩医院时 左手下垂是什么肌肉瘫痪

第二章&&基本手法
术手在以其着力点在治疗部位上作固定支撑的条件下,以动作的起始位为原位,并在原位两侧作来回往复周期性摆动的一类手法动作,总称为摆动类手法。
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沉肩、垂肘、悬腕,以周期性的肘关节屈伸,带动前臂与腕关节作内、外摆动,以及拇指关节屈伸的联合动作,即谓一指禅推法。(图5)
【动作结构】
本法在操作时,术者取端坐位或直立位。坐势时,要含胸拔背,腰部挺起以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弓背塌腰,双足放平踏稳,并略分开与肩等宽;站势时取丁字步。
施术上肢的预备姿势为:肩带部肌肉放松,呈自然下垂,肩关节略向前外方伸出约在15—30°左右,使腋窝有一约能容一拳大小的空间(沉肩);肘关节在肩部悬吊与着力指支撑的条件下,顺势下沉,使肘尖指向下方,且略低于腕,不要向外抬起,并保持在屈曲90—120°之间,前臂则在旋前位掌面朝下放平(垂肘);腕关节屈曲向下悬垂,使桡骨下端与第一掌骨在腕关节处的夹角在90—110°之间(悬腕);食、中、无名、小指呈自然屈曲状,使手握空拳,不要用力捏紧(掌虚);而拇指伸直盖住拳眼,以指峰或罗纹面着力,稳实地支撑在治疗部位,使拇指的纵轴线与治疗部位垂直,呈90°直角(指实)。
本法整个动作过程,可分为外摆与内摆二个阶段。操作时,从上述预备位开始,先以肱三头肌发力,使肘关节外伸,并带动前臂、腕部与拇指向外摆动30—45°;接着肱三头肌放松,肱二头肌开始收缩,使肘关节由外伸逆转向内屈,并带动前臂、腕部从外摆位向内经过预备位,再向内摆动30°左右。此时,拇指关节也从外摆时的伸展位过渡到屈曲位。肘关节在整个摆动中的伸曲范围在10—20°左右。如此,以拇指着力面为支撑点,由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交替兴奋、收缩,并带动前臂、腕与拇指在起始位的两侧,往复地以均匀节律持久进行的内、外摆动的动作即为一指禅推法。本法的操作频率每分钟在140—160次左右。
其中,以拇指端峰为着力点操作的称指峰推;操作时拇指之指间关节固定在背伸位,以罗纹面为着力点的称罗纹推。
本法操做时,首先要强调自然着力原则。因为,由于上肢环节的重量及动作过程中诸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自然地向拇指纵轴所指的方向产生足够的作用力,并以波动的形式通过拇指着力点向治疗部位传递与深透,从而发挥手法治疗的作用。所以,不要采用故意用力向下按压的方法来增加手法的力度,以免所产生的作用力滞重、生硬,甚或发生损伤。其次,在施术过程中,拇指的着力点要始终“吸定”在治疗穴点上,不得在皮肤表面滑移或摩擦。摆动时,要做到动作过渡自然、平稳,不得跳动,以使手法柔和。
【临床应用】
本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主治手法。其特点是着力点面积小,作用力压强大,深透性强,刺激量的大小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是一种持续的节律性的柔和刺激。实用时“推穴道,走经络”,既可“吸定”在穴位上作定点的点状刺激,亦可沿经络外行路线,边推边向前行进,作循经的线状刺激,做到治疗点线结合,顺逆进退自如,补泄动静相辅。并可根据病之新旧虚实,邪之表里深浅,调节手法的轻重缓急,应用平(平劲在皮肤)、浅(浅劲在肌肉)、深(深劲在筋骨)、陷(陷劲在骨缝内脏)不同的劲力,使作用力深透到皮肉筋骨以及脏腑各组织层次,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故该法适用于在全身各部经络、穴位操作。调和营卫、疏通经络、通调脏腑、舒筋活血、泻热散寒、祛积消滞等比较全面的综合功效。可治疗内、妇、骨伤、五官及儿科各种常见病证。其中,罗纹推适用于腹部,以治疗胃肠消化系统及妇科病证见长;指峰推善于治疗头痛、头晕、失眠、高血压、肝郁、痹症等内科杂病。
用拇指中峰或侧峰为着力点,以快速小幅度摆动为特点的一指禅推法,称为缠法,亦称缠推法或小步子推法。
【动作结构】
本法的动作结构与一指禅推法相同,但其动作特点一是摆动幅度小,其拇指在起始位两侧的摆动幅度在10°之内,拇指指间关节也只有微屈到伸直位之间的运动而绝无过伸动作;二是频率快,本法的操作频率在每分钟200—250次之间,整个动作快速轻巧,连贯流畅,一波未尽又起一波,持久连续,缠绵不休,故有缠法之称。再是本法在操作时,尤重术者意念的主导作用。要求术者精神集中,意念专注,以意引气,以气发力,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故有缠法施术需用“心劲功”之说。
【临床应用】
本法由一指禅推法演化而成,对人体刺激面积小,频率快,轻巧而深透力强,适宜在全身各部经穴操作。由于本法动作幅度小,所以更适合在颈前、颏下、咽喉等骨缝筋壑处及新伤红肿局部和初起痈疖之周围使用。具有活血祛瘀、生肌托毒与消散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乳痈、发际疮、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外科与喉科疾病。
用拇指桡侧着力作一指禅推法,称为偏峰推法,亦称少商推法(图6)。
【动作结构】
术者沉肩、垂肘、腕关节伸直或略屈,食、中、无名、小指向前自然伸开,成散手状。动作时,与一指禅推法一样,以肘关节的往复伸屈,带动前臂、腕及掌指部作内外摆动,拇指少商着力处在治疗部位作持续、柔和的节律性刺激。操作时,应注意腕关节要放松,随着前臂的摆动,也要作同步的内外摆动以使作用力自然地通过着力指传导到治疗部位。前臂与腕关节切忌紧张僵硬,更不要主动用力加压。其余动作要领及操作频率与一指禅推法相同。
【临床应用】
本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中常用的一种轻刺激手法,其动作结构也是在一指禅推法的基础上变化而成,其刺激特点是接触面积较大,作用力轻浅柔和。适宜于在头面五官、胸腹部及损伤红肿处应用。主治偏正头痛、外感鼻塞、口眼喎斜、面肌痉挛、失眠、高血压、三叉神经痛及眼、耳、鼻、舌、胸腹等各种五官和内脏病证。具有安神健脑、祛风解表、活血化瘀、清眩止痛、宽胸利气、健脾和胃等多种医疗效用。
以小鱼际及手背尺侧为着力面,沉肩、垂肘、立臂、竖掌,肘关节与前臂做周期性的屈、伸与内、外旋臂摆动,并带动腕关节伸、屈,使弓成半圆形的手背在施术部位上做来回滚动的手法即谓
法。(图7)
【动作结构】
本法在操作时,术者一般取站位,必要时可用高凳坐位。站势时,两下肢分开与肩等宽,或略宽于肩,双足踏稳,两腘空松;或取弓步势,步势要根据需要随时调节至适当的高度。上身保持正直,略向前倾,以利于上肢的发力。
施术的预备姿势为:沉肩,垂肘,腕关节伸直,前臂处于中立位(立臂),手掌竖起,以小鱼际肌肌腹按贴在治疗部位,手掌与治疗部位垂直(竖掌),掌指与手指关节呈自然屈曲状,第一掌骨与拇指内收,使手背弓成半圆形。
动作从预备位开始。首先由肱三头肌发力,使肘略伸,同时前臂旋后肌与肱二头肌协同收缩,使前臂旋后转臂至约45°的外摆位。此时,桡骨下端交叉到尺骨前方,并带动腕关节向前折屈,使弓成半圆形的手背,沿着其支撑面,从小鱼际尺侧1/3~1/2处,在施术部位上完成向外半周的滚动;接着,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与旋后肌群放松,旋前肌群收缩,使前臂向内作旋前转臂,经过中立位再向内摆动至旋前约15°的内摆位。此时,桡骨又回旋至尺骨的后方,腕关节亦随之由屈过渡到伸,手背的着力面在施术部位上,也从尺侧1/2~1/3处返回至小鱼际,完成了内摆阶段的半周滚动。
本法在连续操作时,内摆至外摆,外摆又复内摆,周而复始连绵不断。要特别注意,手背着力面须始终紧贴治疗部位的皮肤,不能在上面来回拖擦和滑移;力度与节律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时轻时重,或用重力硬顶;在摆动周期之间,术手不要抬起离开治疗部位,以免造成上、下起落的敲击动作;手的掌指与指间关节一直保持自然屈曲的姿势,无任何主动捏拢与伸展的动作;腕关节的屈伸交替要过渡自然,不要引起跳动。本法的频率在每分钟140—160次之间。
【临床应用】
法刺激面积大,作用力强,深透作用明显,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本法除头面、前颈及胸腹部外,其它部位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治疗时,如需加大刺激量,可将术手立起来,以2、3、4、5掌指关节处着力来进行操作。本法具有舒筋通络、祛风散寒、温经胜湿、活血化瘀、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功效,尤以治疗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见长。
手握空拳,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的突起部着力,前臂作连续的周期性内、外旋转,并带动着力点在治疗部位上往复摆动的手法,称为滚法。(图8)
【动作结构】
术者要沉肩,垂肘,前臂在旋内约45°的位置,腕关节自然屈曲约120°左右,并略尺屈,使着力部位的四个指间关节的突起部,全部贴在治疗部位上。动作时,前臂在着力点支撑的条件下,在中立位至内旋位之间作均匀的内、外摆动。每分钟摆动的频率在160次左右。
滚动时要注意,术手要握成空拳,即掌指关节要略伸约100—110°左右,四指自然屈曲,不要用力捏紧,以免动作僵硬;再是,操作时着力点要紧贴在治疗部位上,不可离开或在其上摩擦,用力要灵活,不可用强力按压。
【临床应用】
滚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中的一种常用手法。其着力部位接触面积较大,属中、强刺激量手法。常用于头部、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肌肉丰厚处,治疗头痛、偏瘫、肌肉关节疼痛等症。有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滑利关节等作用。
以指、掌根、大鱼际或肘尖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作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即为揉法。其中,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中指揉法、拇指揉法、掌根揉法、大鱼际揉法和肘揉法等。(图9)
【动作结构】
应用本法,术者可取坐位或站位。以中指端面,或拇指端面,或掌根,或肘尖部着力按压在治疗部位,在肩、肘、前臂与腕关节的协同下,作小幅度的环旋转动,并带动施术处的皮肤一起婉转回环,使之与内层的软组织之间产生轻柔缓和的内摩擦。整个动作贵在柔和,揉转的幅度要由小而大,用力应先轻渐重,术手要吸定在操作部位上,不得在皮肤表面摩擦与滑动。频率在每分钟100—160次之间。
【临床应用】
揉法作用力轻柔缓和而深透,通过揉动形成的内摩擦,可在组织深层产生温热作用,适用于在全身各部操作,是推拿临床常用手法之一。其中,大鱼际揉多用于头面部、胸腹部及四肢急性扭挫伤所致的局部肿痛处;掌根揉法多用于腰背、臀部及四肢肌肉丰厚处;指揉法可用于全身各部经穴以及需要作点状刺激的部位;肘揉法则适宜于对深层组织的治疗。揉法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安神镇惊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面瘫、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以及腰背、四肢软组织损伤等病证。
术手用着力面在治疗部位上,作圆周方向的回旋环转;或向弧线、直线方向作周期性按抚,使术手与患部的皮肤之间产生平动摩擦的一类手法动作,称为摩擦类手法。
用手掌或食、中、无名、小指掌面附着在治疗部位上,以一定的节律作环形抚摩的手法称为摩法。其中以手掌着力者谓掌摩法,以四指掌面着力操作者称指摩法。(图10)
【动作结构】
术者取坐位,沉肩,垂肘,前臂旋前,掌面朝下。掌摩时,腕略屈以全掌按放在治疗部位;指摩时,屈腕约160°,手掌抬起,四指并拢以其掌面着力。操作时,在肩、肘等运动环节的协力下,着力面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沿圆形轨迹回旋运行,周而复始。频率应平稳适中,一般在每分钟100—120周左右。
【临床应用】
摩法主要适用于胸胁、脘腹部,具有疏肝理气、温中和胃、健脾助运、消积导滞及调节肠胃蠕动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脘腹胀满、肠鸣腹痛、胸闷气滞、胁肋胀痛、胸胁迸伤、泄泻便秘、下元虚冷等病证。临床使用本法时,根据操作的力度、频率与方向的不同,可起到补或泻的作用。例如,“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又如,在少腹部操作时,顺时针方向摩运可通调肠府积滞,起到泻热通便的作用;而逆时针方向摩运则能温中止泻,发挥温补下元的功效。
以手掌掌面,小鱼际或大鱼际为着力面,在治疗部位,沿直线进行往返摩擦的方法谓擦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本法可分为掌擦法、小鱼际擦法和大鱼际擦法三种。(图11)
【动作结构】
本法操作时,术者多取站势。预备姿势为:沉肩,垂肘。掌擦时,前臂内侧与治疗部位相对,腕、掌与五指伸直,以全掌附着在治疗部位;小鱼际擦时,前臂取中立位,腕、掌与手指用力伸直,五指并拢,以小鱼际着力;大鱼际擦时,前臂取旋前位,掌面朝下,拇指与第一掌骨内收,以隆起的大鱼际肌肌腹附着在治疗部位。
操作时,以往复进行的肩关节前屈、后伸与肘关节伸展、屈曲的联合运动,使着力面在治疗部位,沿直线来回摩擦。本法的动作幅度要大,使推擦的距离尽量地拉长。在操作过程中,着力面要始终与受术部位的皮肤贴紧,用力均匀、适中,不可用重力按压,以免擦破皮肤。
【临床应用】
本法的摩擦力强,动作幅度大,故具有明显的温热效应与推荡消散作用,适用于在全身各部位施术。其中,掌擦法宜在胸腹腰背部面积较大的部位操作,可产生较缓和的热效应;小鱼际擦法,主要用于腰骶部八髎穴、夹脊穴及骶棘肌,由于其作用面积小,故可产生较为集中的高热效应;大鱼际擦法,主要用在四肢部,可产生中等的温热作用。擦法具有宽胸利气、温经止痛、祛风散寒、消肿散结、行气活血、蠲痹胜湿等功效。
本法在操作时,受术部位要充分暴露,开始几次推擦宜缓和稍慢,以后速度可稍快。每次治疗以局部发热为度,操作次数不宜太多,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造成局部过热,发烫起泡。一般每次以十次左右为宜。为防止擦破皮肤并有助于产热与增强疗效,施用本法时,一般要使用介质。
拇指外展,与四指垂直,以手掌及拇指桡侧缘着力,在施术部位上沿直线作来回推擦的手法,称平推法,亦称掌推法或推盪法。(图12)
【动作结构】
术者多取站势,预备姿势为:肩带下沉,肩关节外展30°并前伸30—45°左右,屈肘90—120°左右,前臂取中立位,内侧面与治疗部位相对,腕与掌指伸直,四指并拢,拇指外展与掌垂直,以全掌(包括掌、四指掌面与拇指桡侧缘)着力紧贴在治疗部位上。
操作时,首先肩向前伸,同时肘关节顺势伸出,使手掌沿直线向前推去。拇指也在所经过的部位上用力向前推荡,并由外展位过渡到向食指桡侧靠拢的位置。然后,肩再后伸,同时屈肘,使手掌沿原来的轨迹轻轻地推擦到起始的位置,并恢复到原来的掌式。
应注意,本法在向前推去时用实力,而往回推至原位时用虚劲,整个动作要舒展,操作路线要拉长,在发力动作时,呼吸要自然,切忌屏气。另外,受术部位要暴露,为便于操作与保护皮肤,操作时亦可用介质。平推法的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左右。
【临床应用】
本法是一种“温、力”并行的手法,故有良好的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等治疗作用。适宜于胸背及腰腹部操作。施术于胸背部时,有开胸利气、止咳平喘之功;用于上腹与两胁时,具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之效;用于腰骶及下腹部时,则能壮腰健肾。常用以治疗胸闷、胸痛、胸痹、心绞痛、肺气肿、哮喘、气短、久咳、脘腹胀痛、肝气郁滞、腰痛肾虚等病证。
用双手掌相对用力,对被挟持的肢体做快速的来回搓揉,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的手法,称为搓法。(图13)
【动作结构】
术者取马步,双腿下蹲,上身略向前倾,双手向前伸出,对称用力挟持住治疗肢体。搓动时,双手来回搓动的频率要快,幅度与力度要均匀;但上下移动的行进速度则宜稍慢,整个动作要求做到“快搓慢移”。
【临床应用】
本法是推拿常用的辅助手法之一。主要用于上肢、胁肋部,也可用于腰与下肢,作为治疗最后的结束手法。具有调和气血、理顺组织、舒筋通络与放松肌肉的作用。
用双手或单手拇指指面,紧贴于治疗部位,沿直线轻轻地做上下或左右反复摩擦的手法,称为抹法。(图14)
【动作结构】
双手抹时,如果朝一个方向操作,双手要沿直线一起一落地交替进行;如向左右抹时,双手要同时操作。频率要均匀,每分钟在100—120次左右。用力要适中,不可太重以免动作滞涩,又不可太轻而使动作漂浮。为防止擦破皮肤,施术时,可用滑石粉等介质。
【临床应用】
本法是一种刺激量较轻的手法,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颈项部。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安神止痛、舒筋活血等作用,对头痛、头晕、面瘫、三叉神经痛、近视及颈项强痛等病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用指面在经穴之间由此及彼地作弧形或环形的轻轻推摩,称为运法。(图15)
【动作结构】
术者用拇指侧峰或指面,也可用食指或中指指面从一个穴位开始,沿着一定的路线向另外一个或几个穴位,轻缓地摩擦输转。本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操作时,指面仅在体表轻摩,不带动皮肤运动,频率也较摩法慢,每分钟在80—100次左右。推运轨迹,一般在几个特定穴位之间,呈弧形或环形。
【临床应用】
本法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轻柔缓和,多用于手掌的特定穴位操作,如运水入土、运土入水、运八卦等。具有宣通筋络、调和血脉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寒热往来、食积不化、腹胀肠鸣等病证。
术者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无名、小指指端面着力,在受术者颞部作来回推擦的手法,称为扫散法。(图16)
【动作结构】
术者面对受术者,取站位。一手扶住其一侧颞部,另一手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无名、小指指端面着力,从另一侧颞部前发角头维穴处开始,沿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的颞部路线,从上而下,自前发际向耳后,稍用力作快速来回推擦。亦可以拇指扫散为主,而其余四指微屈用指端面同时助力,随其来回扫推。本法实际上是一种用于头部的“指擦法”。无论何种术式,操作时,要用力稍重,但重而不滞,指面要与治疗部位贴紧。向前推擦时,用力较重,回来时则稍轻。每次推擦的距离不要拉得太长,可短距离(约3—4cm)地向耳后方向边扫边向前行进,直至整个治疗部位,这可避免将头发揪拉过长而发生疼痛。频率每分钟在250次左右。
【临床应用】
本法是内功推拿的流派手法,主要用于颞部手、足少阳经经线上操作。具有平肝潜阳、祛风散寒、镇静醒脑等效用。可治疗偏正头痛、外感、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等病证。
用拇指桡侧面或罗纹面,或用食中二指指面在体表经穴上,作单向直线擦拭的手法,称指推法。(图17)
【动作结构】
术者用一手握持患肢,将得推穴位充分暴露,并固定;另一手以拇指桡侧面或罗纹面,或用食中二指指面着力,从线状穴位的两端,或二个穴位之间作由此及彼地单方向沿直线擦拭,即为指推法,亦称指的直推法。其动作要领,一是要求用力着实,故“推必用汤”,即要用介质以润滑皮肤,免遭擦伤;二是只作自此至彼,或从彼及此的单方向推动,不得来回推擦;三是推移的路线,可与人体的纵轴平行推为纵线,也可与其垂直推成横线,亦可推走斜线,但必似线行不得歪曲,即必须推成直线,“恐动别经而招患也”,故本法亦称指直推法;四是推拭频率稍快,每分钟200—300次左右。
另外,本法也可用双拇指的罗纹面,在同一条经穴线上,向同一方向此起彼落地交替直推。也可以一个穴位为起始点,用双拇指罗纹面向两侧反向推拭,此法称分推法或分法。亦可用双手拇指罗纹面,自穴位两旁推向穴中合拢,则称为合推法或合法。
【临床应用】
指直推拿是小儿推拿中最常用的主治手法之一,多用于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中的线状穴位,如推脾土、推大肠,亦可在两个穴位之间推拭,如板门推向横纹等。在某些穴位上应用本法时又以推动的方向而分补、泻,如补大肠则在大肠作向心方向的直推,而清泻大肠时则反向。本法亦可用于成人的头部、腹部,具有安神健脑、消积导滞的作用。
分推法与合推法可用于小儿推拿,如分阴阳、合阴阳等。具有调和阴阳、分理气血、行滞消食之功效。主治寒热往来、腹泻、食积、烦躁不安等病证。亦可用于成人头部与腹部,治疗头痛、失眠、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病证。
用双手食指指面与中节桡侧面,自前向后拭擦两侧太阳穴及颞、枕部的手法,谓钩法,又称钩抹法。(图18)
受术者端坐,术者在其身后取站位。双手张开,拇指在后按抵在其枕骨两侧,余四指在前自然屈曲,以双食指指面桡侧处着力,按放在其双侧太阳穴,中指紧靠食指尺侧助力。动作时,先食指自下而上,并逐渐向后上方作弧形推抹,至耳上方时,食指屈曲,着力面渐渐过渡到食指中节桡侧面,并继续向后推抹至枕骨两侧,与拇指合拢。本法操作时,用力要缓和而着实,着力面过渡的动作要自然而连续,中间不要停顿。每次治疗钩抹3—5次即可。
本法是由抹法与指推法演化而成,刺激缓和而着实,主要用于颞部,有醒脑明目、清眩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脑胀痛、高血压等病证。
能使治疗部位产生振动效应的一类手法动作称之为振动类手法。
以中指端或手掌面为着力点,用前臂伸、屈肌群小幅度、快速地交替收缩所产生的轻柔振颤,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的手法,称为振法或振颤法。以中指着力者称指颤法,以手掌着力者称掌颤法。(图19)
【动作结构】
术者取坐势或站势。操作时,上肢肌肉放松,肩关节外展约30°,并向前方自然伸出15—30°左右,前臂呈旋前位,掌面朝下,将中指或手掌自然地按放在治疗部位上,肘关节屈曲至90—100°左右。掌振时,手掌与治疗部位贴平,肘略低于腕;指振时,中指伸直,掌指关节屈曲100°左右,指端垂直放置于穴点上,腕关节略屈。动作时,前臂的腕屈肌群与腕伸肌群持续地交替收缩与放松,使手的屈、伸动作在每一次短促的振动终了时,迅速地发生逆转,于是就产生了振颤。频率约为每秒钟8—11次。振法的动作形式,有平直型与起伏型二种。当术手振动时,上肢的按压力量保持稳定,为平直型振法;如果同时伴有规则的节律性按压动作的,则为起伏型振法。
本法在操作过程中,术者要精神集中,呼吸调匀,气沉丹田,并用意念将气从丹田提起,沿术手内侧运引至掌中劳宫穴或中指端。做到以意引气,以气生力,以力发振,动作自然、流畅、协调、统一。切不可闭气用强力“硬屏”而发振,这样不但手法不能持久,而且,久之必损正气造成自伤。本法需要长期训练方能运用自如。技能娴熟者,一次发功可持续振颤半小时乃至1—2小时而轻松自如。
【临床应用】
本法可用于全身各部经穴,尤其适用于头面部与胸腹部。具有镇静安神、明目益智、温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肠胃蠕动等功能。对失眠、健忘、焦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失调、运动员赛前紧张等有显效。
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的手法,称为抖法。(图20)
术者取马步势,上身略向前倾,两上肢自然向前伸出,屈肘约130—160°之间,两手握住腕部或踝部,将患肢牵引至自然伸直位。抖上肢时将患肢固定在外展45—60°位;抖下肢时,将患肢抬起至约离床面30°处,再缓缓作连续不断的小幅度上下抖动。应当注意,固定患肢的双手不要捏得太紧,不要将抖动的肢体牵拉得太紧,颤动的幅度要由小而大,频率要快。
本法主要用于四肢,常在搓法之后使用,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具有调和气血、放松肌肉与理顺组织的作用。也可用于腰部,操作时,令受术者伏卧,术者将其双下肢同时提起,用强力牵拉抖动,使产生的振动力直达腰部。故此法又称“抖拉法”。该法主要用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拉宽椎间隙,促使突出的髓核还纳,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粘连,以缓解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用抖法抖动肢体,每次操作十几次;抖拉腰椎时,每次做3—4次即可。
以术手的特定部位着力,在治疗穴点上反复抑压的一类手法,总称为按压类手法。
以指端、指节、掌、掌根着力,先轻渐重,由浅而深地反复按压治疗部位的手法称按法。根据其着力部位不同,可分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指节按法、掌根按法与叠按法等。(图21)
为了便于发力,轻按时术者可取坐势,重按时则应取站势。施术时,术者要呼吸自然,不得屏气,用力平稳,由轻而重逐渐加力。当达到一定深度,患者有明显的疼、胀、麻、放射等“得气感”时,停留约5~10分钟左右,再将手慢慢抬起。本法在需要大力度与反复多次操作时,宜用叠按法,即以双手拇指,或双掌重叠(一手拇指或手掌按放在治疗部位上,另一手拇指或手掌重叠按放在其背侧),双臂伸直,上身向前略倾,在治疗部位反复做自然支撑样的按压。此法利用自身重力来施加压力,手或臂无需主动用力,故作用力强而术者省力。
按法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法,其适用范围很广,可在全身各部操作施术。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穴,可“以指代针”发挥针刺样的治疗作用,故又有“指针法”之称;掌按法主要用于腹部;掌根按宜用于腰背及臀部面积较大肌肉又丰厚的部位。
本法具有安神镇静、解痉止痛、开通闭塞、舒筋活血、蠲痹通络与壮筋养肌等作用。常用以治疗头痛、失眠、胃痛、痹症、肢体麻木、疼痛瘫痪等证。
以拇指与食、中二指,或其它四指,缓缓地对称用力,将治疗部位挟持、提起,并同时捻搓揉捏的手法称为拿法。其中,以拇指与食、中二指操作的称三指拿法;与其它四指操作的谓五指拿法。(图22)
本法施术时多取站势。沉肩,肩关节外展30~45°,前伸30°左右,屈肘约90~110°,腕关节略屈,拇指与其余二指或四指各指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屈曲约110~120°,以指面挟持住治疗部位的筋腱或肌束,然后提起,并同时捻揉,刺激数次后再放下。如此反复操作。
操作过程中,各动作环节要协调,并富于节奏,提拿的劲力要深重,但加力要缓慢柔和而均匀。另外,提拿的部位主要是人体深层的肌腱、韧带与肌束等条索状组织,故不要仅挟持表皮。更不能用指甲着力抠掐治疗部位,以免引起疼痛等不适感。
本法刺激深重而柔和,主要用于颈项、肩背、侧腹部及四肢部肌肉、肌腱等条索状软组织部位。具有开窍醒神、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解痉止痛等功效。临床使用时,根据需要,可单手或双手拿。双手拿时,两手要交替地做提拿与放松动作。
用拇指或中指的指峰,或中指、食指、拇指屈曲后的近侧指间关节的突起部为着力点,用重力按压人体深层组织的手法,谓按点法或称点法。其中,按其着力部位不同,又分别称为拇指点法、中指点法和指节点法。(图23)
本法是由按法演化而来,其动作结构与按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法的刺激量强,故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对着力指的护持。如中指点时,中指掌指关节屈曲,指关节伸直,要用食指与拇指指面分别护持在其远侧指间关节的前、后方,以加固中指,使之在用力按点时增强稳固性与坚挺力,避免在发力时关节突然疲软而发生扭伤。在施用拇指点时,也要注意周围的手指来护持、加固,以保证其安全操作,并使手法作用力稳实而有效。
本法是一种强刺激手法,施术时,术者往往要用较强的臂力,故要注意不可常用屏气发力的方法,以免日久招致胸闷、胸痛等症的发生。用力要由轻渐重,务必达到一定的强度与深度,使受术者产生强烈的快痛感觉效果。
本法的作用点小而集中,作用层次深,刺激效应明显,常用于肌肉或骨缝深处的硬结组织或压痛点,具有良好的“以痛止痛”效果。临床主要治疗脘腹挛痛、肢体顽痹、陈伤疼痛、麻痹瘫痪等病证。
用拇指与食、中二指指面,或用拇指指面与屈曲成弓状的食指中节桡侧面用力,将治疗部位的皮肤挟持、提起,并捻搓前移的手法,称为捏法。(图24)
在用拇、食、中三指指面捏时,拇指在下;用拇指与食指中节桡侧面捏时,拇指在上。操作时,受术部位的皮肤要充分暴露。可用滑石粉等介质,以保护皮肤。挟持的力量要松紧适宜,不能捏挤太紧,以免引起疼痛。双手操作时,要一捏一放交替提捏捻搓,并沿直线前移,不得歪斜与拧转。
本法适应范围很广,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滞、疳症、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症。应用于小儿保健,则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对成人的消化道疾患、月经不调、痛经等症以及神衰不寐等各种病证均有良好疗效。具有调和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功效。
用拇指与食指挟持住受术者的指、趾等治疗部位,并相对用力做来回搓揉的动作,称为捻法。(图25)
本法挟持受术者指、趾的手势有三种:一是用拇、食二指指面,二是用拇指指面与食、中二指指面,三是用拇指指面与屈曲成弓形的食指中节桡侧面。捻动时,动作要灵活,稍快,相对指的搓捻动作要配合默契,用力稍重但要均匀而适度。
本法主要用于手指、脚趾小关节及指端末梢。具有滑利关节,消肿止痛,舒筋活血的功效。可主治指、趾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与扭伤等病证,也可作为辅助手法治疗颈椎病、肢体瘫痪、麻木等。可在关节周围反复操作,也可自指根,边捻边向指端慢慢移动。
用肘尖,或双掌,或掌根部着力,先轻渐重地对治疗部位的深层组织,作较强的按压刺激的手法,谓压法,又称按压法。其中以着力部位的不同,又分别称为肘压法、掌压法及掌根压法。(图26)
肘压时,术者屈肘以尺骨鹰嘴的突起部按压在治疗部位;掌压时一般用双掌,一掌在下按压在受术处皮肤,另一掌在上按压在下面那个手的手背上;掌根压的手势与掌根按一样。压法的动作结构与按法基本相同,其特点是压力大,作用层次深。在操作时,要掌握由浅入深,渐渐加重刺激量的原则,务必做到重而不滞,刚中含柔。
本法是一种作用于人体深层组织的强刺激手法,所以主要用于肌肉丰厚坚实的腰、臀部。治疗紧张性肌炎、强直性脊柱炎、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有效。另外,应用本法治疗各种局部的顽固性疼痛症状,往往可取得“以痛止痛”的奇效。掌压或掌根压法,对脊柱侧弯、后弓畸形,有矫形整复的作用。施用本法,以达到使受术者产生强烈的疼麻胀痛感,但同时又觉得舒适、痛快,可以耐受的程度为宜。切忌用暴力骤然硬压,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与损伤。
用拇指爪甲按压的方法称掐法,又称爪按法或切法。(图27)
“爪按为掐”,故本法的动作方式与按法基本相同。施术时应注意动作平稳,缓缓加力。当受术穴位得气后,略停片刻,掐后再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之感,使整个动作做到实而灵巧,刺痛而无损肌肤。
本法为一种刺痛性的强刺激手法,具有开窍醒脑、提神镇惊、解痉止痛、祛风止搐、行气活血、发汗解表之功,是治疗昏迷、晕厥、惊风、中暑、感冒、发热、头痛等病证的效法。临床施术时,可单用掐法,也可与揉法同用称为掐揉法,小儿推拿常用此法。
用单手或双手挟持并挤压治疗穴点处皮肤的手法,称为挤法。(图28)
单手挤法时,先用一手食、拇二指将治疗穴点处的皮肤轻轻挟持提起,再相对用力挤挟。反复几次,使局部皮肤发红产生瘀斑即可。
本法在操作时,要稍用力,但又不能用力过猛。
本法刺激量中等,使用时受术者仅感轻微刺痛。多用于小儿推拿治疗腹泻、发热、中暑等。对成人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痛经等病证也有良效。另外,配合其它手法可治疗关节肿痛、筋结、腱鞘囊肿等。
以拇、食、中三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相对拿紧一定位的肌束或肌腱,用力提拉,当筋肉被提拉到一定高度后,再迅速放开,使其弹回,如拉放弓弦之状者,称为弹筋法,又称弹提法。(图29)
动作时,其相对的食、中二指或四指伸直,掌指关节屈曲90°,以拇指与其余二指或四指的指面(罗纹面)着力,将条索状的筋、腱组织挟持,并用力提起,当提拉至一定程度后,即快速放手,如提拉弓弦之状。
提拉筋腱时,用力要轻重适度,不可用指尖抠以暴力硬拉。施术时,受术者仅有强烈而舒适的疼胀感,绝无难忍的不适感。
本法刺激性较强,有解痉止痛、舒筋散结、松解粘连等功效。适用于在呈条索状结构的肌束、肌腱等部位施术,常与其它手法配合治疗多种运动系统疾病。如弹提胸锁乳突肌、颈项肌肉及韧带。配合
法、一指禅推法、捻法、颈部扳法等,可以治疗颈椎病、落枕、肌性斜颈、环枢关节半脱位等病所致的颈项酸痛、活动受限等症。弹提三角肌、肱二头肌腱、岗上肌等肩部肌群,配合按法、肩部摇法、拔伸法、搓抖法,可治疗肩周炎、岗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等疾病所引起的肩臂疼痛、活动不利等症。弹提背、腰、骶部肌肉、肌腱,配合
法、肘推法、拨络法、肘点法、湿热敷法等,可以治疗风湿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筋膜炎、肥大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慢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所引起的腰背酸痛、活动受累加重,伴腰椎活动不利等症。弹提四肢肌肉或肌腱,配合提拿法、揉点法以及活动关节等手法,可以治疗四肢肌肉拉伤、扭伤、中风偏瘫、帕金森氏综合征、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所引起的四肢关节肌肉疼痛、行走不便,或筋脉拘急、麻痹萎缩等症。
医者用手指按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作肌纤维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其状如弹拨琴弦,又名拨络法、弹拨法、指拨法、伸法等。(图30)
本法操作时,根据需要可用拇指指峰的桡侧端,或用拇、食、中指任何一指的指端,也可将食、中、无名三指并拢,用三指的指端着力。先将术指按放在条索样筋腱组织的隆起中央(肌腹),然后稍用力按压并沿着与筋腱纤维行走相垂直的方向来回推揉,如弹琴时拨动琴弦的样子。拨动的频率要均匀、适中,一般在每分钟拨动200~300次左右为宜。用力要轻重得当,太轻则力浮,只能揉动皮肤起不到对筋腱的刺激作用;过重则力死,使动作滞涩并产生不适感。另外,不能用爪甲着力操作,以免损伤皮肤。
本法刺激量较强,主要施用于颈、肩、腰、背、四肢等部位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具有剥离粘连,调理筋膜,消散结聚,解痉镇痛的功效。临床弹拨肩部周围肌群,配合
法、按揉法、运法、肩关节摇法等,可以治疗肩周炎、岗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肌腱损伤等疾病所致的肩背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诸证。指拨颈项部肌群,配合提拿法、推法、颈椎扳法,能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外伤等病的颈项酸痛、上肢无力、手指发凉、发麻诸症。弹拨腰背部肌群和上下肢肌群,配合
法、按法、棒击法,可以治疗中风偏瘫症、腰背筋膜炎、肥大性脊柱炎。弹拨腰骶及臀、下肢肌群,配合牵引法、肘压法、斜扳法,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3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病的腰臀及下肢疼痛、行走不便、肌肉萎缩等,亦可用于治疗各种风寒湿痹之症。
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插入肩胛胸壁间隙的手法,称为插法。(图31)
患者取坐势,将左臂(或右臂)后伸屈肘置于腰背部。医者立于其后偏于左侧(或右侧),右手(或左手)食、中、无名、小指伸直并拢,掌心向上,指尖从肩胛内下缘之膈关、譩譆穴处向斜上方插入,直入肩胛胸壁间隙内约2至3寸。同时左手(或右手)掌心抵住患者同侧的肩前处,两手同时相对用力呈合拢之势。这样约1至2分钟,患者自觉胃腑有上提感,再慢慢收回插入之手,如此反复进退3~5次。
插入时,医者食、中、无名、小指要稍用力伸直并拢,掌心向上,也可向下,动作要缓和轻柔而有连贯性,用劲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插入和突然放松退回,并防止患者立起和上身前俯。患者要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切勿迸气。
本法是临床治疗胃下垂的主要辅助手法,仅适用在肩胛胸壁关节间隙部施术。具有升提胃腑,舒筋活血,宽胸理气,疏理中焦等功效。临床上配合摩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托法、热敷法等手法,以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脘腹坠胀食后益甚、体质羸瘦、大便秘结、四肢乏力、头晕、头痛、心悸、不寐等症。亦常配合
法、拿法、抓法、按法、弹筋法、拔伸法等手法,以治疗肩周炎、岗上肌劳损、颈椎病、肩峰下滑囊炎等筋脉痹阻所致的肩背疼痛症候群。
以屈曲的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相对面紧夹住患者的手指(或足趾)根部,并用力向指(趾)端方向迅速撸出,称为拑法,又称勒法。(图32)
本法操作时,术者一手握住受术者腕(踝)部,以固定患肢;另一手食、中二指屈曲呈“夹钳状”,将患指(趾)根部挟紧。在向指(趾)端拔时,要保持挟钳的力量,当最后滑移至指(趾)端时,还要稍加钳力,以加重对指(趾)端末梢的刺激,并加快滑移的速度,使之迅速通过指端。此时往往可听到“嗒”的一下拔指声。
本法是一种主要用于四肢指趾末梢的辅助性治疗手法。具有舒筋活血,调和气血,滑利关节,消麻止痛等功效。临床上常配合
法、提拿法、捻法、理法等其它手法,以治疗指(趾)关节外伤、颈椎病、臂丛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雷诺氏病、肢端感觉异常症、肩——手综合征、末梢神经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踝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跖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中风偏瘫等疾病所致的指(趾)关节酸痛、肿胀、变形、麻木发绀或屈伸不利等风寒侵袭经络、气血淤阻不通等所致的各种病证。
本法实用时要注意,指(趾)关节损伤24小时之内,肿胀明显者,或有骨折、肿瘤、结核、皮肤破裂及皮肤病者禁用。
用五指指面抓拿头顶部督脉,及左右足阳明经及少阳经的手法,谓五指抓拿法,又称拿顶法、拿五经。(图33)
受术者端坐,术者位于其侧后方,取站势。术手掌指微屈,五指朝前并分开,中指指面按放在前发际正中督脉之神庭穴,食指、无名指指面分别按放在左右阳明经,拇指与小指则分别按放在左右少阳经,整个手掌和五指掌面与头皮贴紧。操作时,用力使五指末节屈曲,如鹰爪抓拿头部五经,并边拿术手边向后行进,直至后枕部止。每次治疗如此自前向后循沿五经经线抓拿3~5遍即可。本法在操作时,整个手掌要与头部扣紧,向后移行不要太快。
本法是内功推拿的一种特殊手法,主要用于头顶部,一手同时作用于五条经脉。具有安神定志,健脑益髓,解表止痛,降压清眩等功用。可用于治疗外感、头痛、失眠、神经虚弱、高血压等病证。
用单足或双足的足掌或足跟,踩踏肢体的一定部位,并作各种动作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为踩跷法。(图34)
病人俯卧,胸部和大腿部各垫枕头数只,使腹部腾空,离开床面约10厘米左右。医者双手要攀住预先设置好的扶手上,以调节自身重量和控制踩踏的力量。踩踏时以足掌前部着力于治疗部位,足跟提起,运用膝关节的一屈一伸使身体一起一落,对腰进行一弹一压的连续刺激。患者要配合弹压起落,张口一呼一吸,即压下时呼气,弹起时吸气,切忌逬气。
本法可用于治疗某些顽固性腰腿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紧张性肌炎、腰肌劳损。对功能性脊柱侧突或后突畸形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实用时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踩踏的力量和次数要适可而止,不能勉强。对诊断不明特别是疑有脊柱结核,或骨质疏松时应禁用本法。对老年体弱者也不宜使用。
用术手的特定部位,或用特制的器械,在治疗部位上反复拍打叩击的一类手法,称之为叩击类手法。
各种叩击法操作时,用力应果断、快速,击打后将术手立即抬起,叩击的时间要短暂。击打时,手腕既要保持一定的姿势,又要放松,以一种有控制的弹性力进行叩击,使手法既有一定的力度,又使受术者感觉缓和舒适。切忌用暴力打击,以免给受术者造成不应有的伤痛。
本类手法的技术动作,往往应用鞭打动作的原理来完成。其特点是:施术上肢做挥臂击打动作,好像一条鞭子,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自肩、肘、腕一直到指关节,大小关节依次发力进行运动,一个环节最大活动速度都是在前一个环节达到最大速度之后获得的。因此“鞭子”的末端——叩击的最后着力部位——的运动是一个合速度,它由近端环节动量的依次传递和速度叠加而成,所以造成末端环节的击打动作快速有力。要完成此种打击性的鞭打动作,关键在于做动作时各环节的肌肉要放松,各关节依次发力运动,从而使各环节的动量传递与积累的效果更大。切忌整个上肢僵硬同时发力,像棍子一样地用蛮力击打治疗部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痛。
用虚掌拍打体表的手法,称为拍法或拍打法。(图35)
术者可取坐位或站势。操作时五指并拢,手指伸直,掌指关节略屈,使掌心凹成“虚掌”。先将术手抬起,对准治疗部位以一种富有弹性的巧劲向下拍打后,随即“弹起”,并顺势将术手抬起到动作开始的位置,以便于进行下一个拍打动作。本法的刺激量也有轻、中、重之分,其动作结构与击点法相似。
本法主要用于肩背、腰骶与大腿部,轻拍也可用于胸腹部与头部。强而长时间的拍打具有镇静止痛、活血祛瘀、解痉及强壮等作用;轻而短时间的拍打有清脑健神、兴奋神经、调理肠胃、宽胸理气等功效。本法常用于治疗各种风湿痹痛、陈伤劳损、新伤血瘀、肌肉萎缩、感觉减退、胸闷胸痛、头昏头沉以及气功偏差所致的大动不已等病证。
用拳背部击打穴位及特殊部位的手法,为拳击法,亦称震击法。(图36)
术者四指屈曲,拇指内收在拳眼处虚掩合拢,将手握成空拳,腕关节伸直,前臂呈旋后位,以拳背侧向外对准待击部位。操作时,先抬臂,屈腕,使拳背离开待击部位一定距离,继而,上肢相继伸肘、伸腕,以鞭打式动作将拳背击打到治疗部位。务使拳背的弧形凸面与治疗部位的生理前凹相吻合,故震击大椎时要使拳面朝上,用竖拳击打;震击腰骶或八髎要使拳面向左(右手操作时),用横拳击打。动作时肩、肘、腕各运动环节相继发力,使作用力最后蓄聚到拳背(鞭梢),以对治疗部位实施富有弹性的重实而巧捷的有效击打。切忌用蛮力猛打。每次治疗在一个部位击打不超过三次。
本法为内功推拿流派手法。其震击力重实但着力面积较大,故作用力强而压强小,对作用部位可发挥较强的震激深透作用,但绝对不会损伤局部肌肤与引起疼痛不适。临床主要用于大椎穴与腰骶部命门、阳关、八髎等穴。震击大椎可通调一身之阳气,震击腰骶各穴能壮肾阳,补元气及引火归元,具有振兴精神,激越阳气,活血祛瘀,舒筋通络等作用。
用掌心击打治疗部位的手法称为掌心击法。
本法主要用于击打头顶部的百会、囟门、风安等穴位,也可用于击打拳面。前者称击顶法,后者称掌击拳面法。
击顶时,需令患者正坐,或用少林内功站势站稳,含胸拔背,双目平视,牙齿咬紧,舌抵上腭或平放于口内(不要放在齿间),头如顶物。术者站于其前方,用左手护握住受击者的后项部,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外展,腕、掌指与各指间关节略屈曲,使整个手掌弯成一浅凹之弧形,用掌心略靠掌根处的凹陷部对准待击穴位。操作时,先将右手该处按放在待击穴位上,整个掌指与其头顶密切接着,以使手掌的弯曲程度与受术者头顶的生理弧形相吻合。然后,抬臂,伸腕,使手掌离开待击穴位一定距离,继而右手顺势而落并保持上述掌形,将掌心击打到治疗穴位。着力的瞬间要使整个手掌同时“落地”接触到头顶的全部受击部位,使震击作用力沿人体的纵轴垂直向下传导。击顶每次不超过三次。
掌击拳面时,先令患者将手握成实拳,术者用一手护握住其患肢的腕关节,并将其在外展位或前屈位上举起拉直(举起约120°左右),使其拳面向上,并与腕、肘、肩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手用掌心从上而下沿着患者的纵轴方向击打拳面,使作用力从掌面顺着整个上肢传递到肩腋的根部。每次治疗击打3次即可。
施用本法时,要求落点正确而着实,用巧妙的“脆”劲果敢迅捷地击打治疗部位,务使震击的力量快速地沿躯干或肢体的纵轴通过。切忌用暴力盲目地捶击,以免击伤颅脑与肢体。
本法是内功推拿之特色手法。其特点是,作用力重而不滞,实而巧“脆”,如顽石击水震击力能迅速地波及头脑、脊髓与任督二脉,直至传递贯穿全身。使浊阴下降,清阳上升,给人以一种激越振奋的快感。具有安神定魄,愉悦精神,宣畅气血,平肝熄风,潜阴降压的功效。临床治疗头痛、失眠、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萎靡、颈椎病、肢体麻木、萎软等病证有效。对身体过分虚弱及老年患者要慎用。同时,术者的操作技术如不纯熟也请不要轻率应用本法,以免造成损伤。
运用掌根处击打患部的手法,称为掌根击法。(图37)
施用本法时,术手四指并拢,拇指外展呈自然屈曲状,腕关节背伸约45°,使掌根部突起对准待击部位。动作时,先将手臂抬起,腕关节由伸渐屈,使掌根部内凹蓄势并离开治疗部位一定距离;继而上肢顺势下落,肩、肘、腕依次发力。腕关节再由屈渐伸,将臂力聚蓄到掌根部,最后恢复至伸腕45°位,将突出的掌根部有力地击打到治疗部位,随即“弹起”,并顺势将术手抬起到刚才的高度,以再行下一次击打。其动作要领与拳击法相依。每次治疗在一个部位连续击打10次左右即可。
本法刺激强度较大,击打力量重实而深透,属中、强刺激量手法。适宜于在臀部、大腿等肌肉厚实部位,以及梨状肌等深层组织部位的体表投影区上操作使用。具有活血祛瘀,解痉止痛,疏经通络,强筋壮骨等作用。常用于治疗下肢肌肉痉挛、萎缩、瘫痪、深层肌肉顽固性疼痛、及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等病证。
术者用手掌尺侧小鱼际处击打治疗部位的手法,称为小鱼际击法。本法又称“侧击法”、“切法”、“切打法”或“剁击法”。(图38)
本法操作时,术者手指、掌及腕关节伸直,拇指自然外展,四指并拢,前臂与手掌取中立位,用小鱼际的尺侧面着力,以单手或双手有节奏地交替叩击治疗部位。本法可在治疗部位上连续使用。叩击频率在每分钟250~300次左右为宜。
本法刺激富有节奏,缓和而舒适,轻柔而深透。适用于肩背、腰骶及大腿、小腿各部。具有愉悦精神,放松肢体,解痉止痛,舒筋活血之功效。对运动后身心疲劳、肌肉紧张、肢体酸痛无力等证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术者采用桑枝制成的治疗棒,击打体表治疗区的方法,为棒击法。(图39)
使用本法时,病人一般要在练习少林内功的基础上进行,并要由轻而重地循序渐进,慢慢地增大棒击的力量。
本法适用于全身各部。施术时患者需先根据受击部位选取少林内功的一定档势,如击打头顶时要取站档势,并舌抵上腭,咬紧牙关,双目平视,运气于头顶百会穴或前囟穴;又如棒击小腿时,则要取弓步势等等。
操作时,术者用手握住桑枝棒之一端,用另一端对准待击部位,以施术手臂的挥鞭式动作,将棒端击打在治疗部位上。击打时要注意棒的纵轴要与被击部位的肌肉纤维行走方向平行,腰骶部则要与脊柱的纵轴相垂直。另外击打时棒的接触面要尽量的大,不要用棒尖,也不打出头棒。打击的力量要富于弹性而有控制,使击声清脆响亮,患者感到有较强的震撼力而绝无皮肉难耐的痛楚。每个部位一般每次连续击打3~5次即可。
本法的特点是力量大,刺激强,有较强的震动深透作用。可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部,也可用于头顶部。治疗肢体麻木、浅表感觉迟钝有较好疗效。临床应用时在一个疗程,甚至几个疗程中击打力量要由轻渐重,由少渐多地循序递增。可达到壮筋强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与身体素质的目的。
【桑枝棒的制法】
用细桑枝十二根(粗约0.5厘米),去皮阴干,每根用桑皮纸卷紧,并用线扎紧。然后把桑枝合起来用线捆扎牢固,外层再用桑皮纸层层卷紧并用线绕好,外面用布裹紧缝好即成。要求软硬适中,具有弹性,粗细合用,直径约4.5~5厘米,长约40厘米。
以中指端,或拇、食、中三指,或五指捏拢后的指端,在施术部位进行击打点穴的方法,称为击点法或点法。其中,根据着力部位不同,又分别称中指点、三指点与五指点。(图40)
轻点时,术者可取坐势;重点时多取站势。中指击点时的手式与中指按点法相同;三指击点时,拇、食、中三指指端对齐并拢捏紧,以三指指端着力;五指击点时,五指指端对齐并拢并捏紧,以五指指端着力。轻度点击时,以腕关节为中心,沉肩,垂肘,先伸腕将手抬起,接着腕关节用力顺势下落,以一种富有弹性的力,对准施术穴点做点状叩击;以中等力度击点时,整个动作要以肘关节为中心环节,沉肩并屈肘90~100°左右,操作时,先将前臂抬起,并同时伸腕,然后使前臂与腕用力,快速地顺势下落,以着力指端对准治疗穴点击打;重力型击点时,动作以肩关节为中心,先将整个上肢在肩关节处向上举起,手可高达头以上,此时,屈肘90°,腕背伸约30°,接着用力使上肢下落,在这个过程中,前臂在旋前位掌面朝下,腕关节由伸展位顺势向屈曲位过渡,当着力指击打在受术部位时屈腕约30~45°左右。在进行上述各式击点法时,手指击打到治疗穴点后,要随即“弹起”离开施术部位。
击点法有单点法与节律点法二种。单点法是以一次击点动作为一个刺激单元,一般每秒钟2~3次,每次的力度基本一致。节律点是以一组有固定频率与力度变化的节律性点击为一个刺激单元的手法,常用的有一虚二实,二虚二实,三虚二实,或五虚二实等几种型式。虚点时用力轻,速度快,实点时用力重而速度慢。
本法是由中国传统武术中的点穴、拿穴、打穴、踢穴、解穴等击技性动作演化而来。动作速捷,强劲迅猛,深透性强,刺激量大。尤其是重型击点法在其施术的瞬间,叩击力可达60~70公斤左右,作用力可迅速地传递到人体组织的深层与肢体远端引起强烈的机体反应。临诊时应注意辨证施术。一般对儿童、妇女、体弱者或初次受术者,宜先选用比较缓和的节律与轻型单点法,待其适应后,再慢慢加大手法的力度,切不可一开始就用强力猛烈点击,以免造成损伤。本法具有振奋精神,开达郁闭,发散壅阻,激发元阳,活跃气机与蠲痹镇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外伤性截瘫、脑性瘫痪、癔病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末梢神经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偏瘫、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下痿顽痛性病证。
用双手五指,以轻快节律交替叩击治疗部位的手法为
法,其状如鸡啄米,故亦称啄法。(图41)
【动作结构】
术者双手五指微屈分开成爪形,或轻轻聚拢成梅花形(如五指击点法之指形,但不要用力捏紧),各指间关节呈自然屈曲状。动作时,沉肩、垂肘,双手五指对准治疗部位,以腕关节为运动中心环节,双手此起彼落,以轻快的节律在治疗部位作定点叩击;或在较大治疗面积内作上下、左右移动叩击;或沿着治疗经线作来回往复叩击。叩击频率在每分钟200~260次左右。
动作时要注意:叩击力的方向要与治疗面垂直,要用腕部与手指轻巧的弹性动作完成手法。五指着力时,各指间关节既要有一定的挺力,又要保持一定的弹性,不要绷紧僵硬,以使作用力刚中含柔,达到一定的刺激量而受术者又感到舒适缓和。
本法着力面积较大,作用力着实刚劲而轻快柔和,是一种轻至中等强度的叩击法。适合于在较大面积的治疗部位上应用,特别在头部、背部、大腿外侧使用最为适宜。具有安神醒脑、疏通气血、激奋阳气等作用。能治疗头痛、失眠、健忘、精神萎靡、上背部肌纤维组织炎、劳损、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病症。
用中指指端,或用食指、中指屈曲后的近侧指间关节突起部为着力点,在治疗穴位或部位上有节律地叩击,称为捣法。(图42)
术者沉肩、垂肘,前臂旋前,掌面朝下,腕伸直,五指呈自然分开并屈曲,以中指端对准待击穴位。操作时,以腕关节为活动中心,用腕关节发出的富有弹性的力量来叩击穴位,犹如蜻蜓点水,点击后旋即抬起术手,不要用力太重。每次治疗捣击10~15次即可。
本法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其用力较中指击点法为轻,但应用于小儿患者时,则是一种中至较强刺激作用的手法。具有开导闭塞,祛寒止痛,镇惊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惊风、发热、惊惕不安、四肢抽搐及双目上下或左右斜视等病证。
用手掌小鱼际侧砍击指缝的手法为劈法。
先令患者将手举起并分开五指,术者用一手护握住其腕关节,另一施术手腕、掌及五指并拢伸直。操作时,以肘关节为运动中心,先将肘抬起,以手掌小鱼际侧对准待击指缝,继而前臂顺势而下,并稍用力依次砍击患者五指缝间四个指蹼处。劈力敢断,着实而有弹性,不能砍击过猛。每次治疗在每个指缝间只能砍击1~2次,不宜多次持续使用。并注意术手劈击时,另一握护手一定要将其腕关节捏紧作稳固的护持,以免遭劈力冲击时手腕软屈而致伤。
本法为内功推拿流派手法,是指间蹼肉处的专用手法。其震激作用较强,对肢端末梢的气血运行及运动、感觉功能,具有较强的兴奋与激发作用。可用于治疗颈椎病、臂丛神经损伤及末梢神经炎等引起的感觉、运动障碍。
沿着关节运动轴的方向,在关节生理运动区域与解剖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作关节无阻力被动运动的一类手法,总称为运动关节类手法。
在应用本类手法时,必须掌握人体运动解剖学特征,并按照运动生物力学原理,遵循关节运动轴原则、关节运动区域原则、关节解剖结构学原则及省力原则,充分利用人体骨杠杆系统的机械效益与力的转换原理,对各种不同结构的关节,采用相应的操作方法,以使手法动作合理、安全、无痛、省力与有效。
用双手分别握住治疗关节的近侧端与远侧端,在关节的功能运动范围内,顺着关节运动轴的方向,使关节做前后伸屈、内收外展、内外旋转、左右侧屈或环转等被动运动的手法,称摇法。(图43)
术者一手为固定或制动手,操作时握在受术者被摇关节近侧上端近关节处,使受术关节固定。另一手为主动手或操纵手,动作时握在受术关节远侧下端,根据关节运动轴的不同结构,用力使受术关节做各个不同方向与幅度的被动摇动。如肩、肘、腕、指、踝、趾等关节的摇法,即是如此操作。
但是,如果被术关节的远侧端由助手来固定,或可以由其自身的躯干起固定作用的,那么术者的双手可一同握住被术关节的远端环转摇动。如颈椎、膝、髋等关节摇法的操作方法即是。
在施术过程中,双手的动作要互相协调,用力要平稳缓和,摇动幅度要由小渐大,一般不会超越关节的功能运动范围。如果被术关节处在粘连等病理状态而运动度明显缩小时,摇动的幅度应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
本法是关节被动类的手法之一,可用于颈、腰椎及四肢等全身关节。具有滑利关节、解除粘连、舒筋解痉、增强与恢复关节运动功能的功效。对颈椎病、腰突症、腰椎增生及四肢关节的炎症或损伤所致的关节粘连、强直、屈伸不利、肿胀疼痛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术者用双手握住治疗关节两端,沿着关节运动轴的方向,作相反方向的用力,将关节由病理位扳至功能位;或从功能位扳至生理位的手法,谓扳法。
(一)颈部扳法
1.颈椎斜扳法
受术者端坐,头略向前屈约30°。术者一手抵握住受术者的枕部,另一手托握下颏部,使头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约45°左右(如果病理状态下,受术者的转颈范围减小,则旋至其能够达到的最大幅度即可),再两手同做相反方向的用力,扳动颈椎。(图44)
2.颈椎定位斜扳法
受术者端坐,头向前倾约30°,术者在其背后取站位。术者一上肢屈肘,将受术者的下颏支托在其肘窝内,手掌绕过对侧耳后扶握住枕骨部;同时用另一手的拇指顶按住受术颈椎棘突向着术者自身的一侧,然后用力,将受术者的头向自身站立的方向慢慢旋转至最大限度,再作一个快速的小幅度旋转牵拉动作;同时,另一手的拇指朝相反方向用力扳动。(图45)
3.颈椎侧扳法
受术者端坐,术者在其身后侧站位。用一手拇指按抵住偏歪颈椎凸侧的横突处,另一手用手掌按抵住颞部,然后做相反方向用力,在有阻挡的位置,作一有控制的小幅度的推冲动作,即可完成本法。(图46)
(二)胸背部扳法
1.扩胸牵伸扳法
本法主要作用于胸肋关节。受术者端坐,令其两手手指相交叉扣住,置于枕部。术者在其背后,用双手握住受术者两肘部,并用一侧膝部顶在其背后正中。先嘱受术者自行挺胸并两肘后伸作扩胸动作,待其自主动作至功能位时,术者两手作一小幅度的快速动作,将两肘向后扳动,同时,膝稍用力向前顶推其后背而完成扩胸牵伸扳动动作。(图47)
2.胸椎对抗复位法
受术者取坐位,两上肢上举180°。术者站其身后,甲手在前握住其上臂下端,近肘关节处,乙手拇指在后顶按住患部脊柱。先嘱受术者挺胸,同时,术者顺势用甲手向后扳动其双上肢,乙手向前用力推按患椎棘突,使其复位。(图48)
(三)腰部扳法
1.腰椎斜扳法
⑴侧卧位腰椎斜扳法
受术者侧卧位,在下面的腿伸直,上面的腿屈髋屈膝;上面的上肢放在身后,下面的上肢自然地放在身前侧。术者用甲手抵住受术者肩前部,乙手抵住臀部或髂前上棘部。动作时,甲手将肩部向其身后方向推拉,乙手将骨盆朝其腹侧方向推转。如此把腰椎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再双手同时相反用力,做一个小幅度快速的推冲动作,即完成本法。(图49)
⑵仰卧位长柄式腰椎斜扳法
受术者仰卧位,左侧上肢外展,同侧下肢屈髋90°并屈膝,右侧上肢自然放在体侧,下肢伸直。术者站在受术者的右侧,左手按压住受术者左侧肩前部,右手握住其左膝部。动作时,术者左手将其左肩紧压在床面,右手将其左腿向右侧牵拉,使其骨盆随之向右侧旋转,旋转至最大限度时(此时,受术者的大腿约与床面平行),右手将所握住的受术者的下肢向下做一快速小幅度的推冲动作,即完成对腰椎的斜扳动作(图50)。向左侧斜扳时,术者站在受术者的左侧,其动作、手势的方向均与上述相反。
⑶坐位腰椎斜扳法
受术者端坐,两腿略分开。术者站在其一侧,用腿挟住其一侧下肢,一手抵住其近术者侧的肩后部,另一手从对侧的腋下伸入扳住肩前部,两手再同时朝相反方向用力,使其上身旋转以扳动腰椎。(图51)
2.腰椎旋转复位法
受术者端坐于无靠背的方凳上,以向右侧旋扳为例:助手用双膝与双手将受术者左下肢固定,术者站在其右后侧方,用左手拇指按抵在其受术腰椎棘突的右旁,右手从受术者右侧腋下穿过,把握住其颈项。动作时,嘱受术者向前弯腰俯身至最大限度后,术者右手再用力将其上身扳向右侧,使其腰椎在前屈位时再向右侧旋转,旋转至最大限度时,术者右手再顺势用力做一小幅度的快速牵扳与旋转动作;同时,左手拇指发力将受术腰椎的棘突向左上方按推,待手下的棘突有动感或出现“喀”的响声后,右手立即将受术者上身扶正至端坐位(图52)。左侧旋转扳法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3.腰椎后伸扳法
⑴双腿腰椎后伸扳法
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甲手托住受术者两膝部,缓缓向上提起,乙手以手掌或掌根处按压在腰部患处。当受术腰椎后伸到最大限度时,甲手用力向上做一个小幅度的快速托举动作;同时,乙手向下用力按压使受术腰椎过伸,从而达到扳动牵伸腰椎的目的。(图53)
⑵单腿腰椎后伸扳法
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在其左侧。用右手把握住受术者的右膝部,左手掌根按压在受术腰椎的棘突上。术者右手将受术者的右下肢慢慢向上提起,左掌根紧压患椎,使受术腰椎后伸至最大限度时,右手再用力向上做一快速的提拉动作;同时,左手向下发力快速推压,使受术者腰椎过伸而完成手法(图54)。也可抬举左下肢使腰椎后伸,其动作与抬右下肢后伸腰椎法相同。
(四)肩关节扳法(图55)
1.外展扳肩法
受术者端坐,术者在其患侧,下蹲,将患肢前臂下端或肘部放置于自己的右肩上。术者双手按压在受术肩关节的上端,术者慢慢起立,使受术肩关节渐渐外展至最大限度时,突然起立至使肩外展90°的水平;同时,双手向下用力按压,使应力传递至受术肩关节,以解除关节粘连,恢复其运动功能。
2.前屈、后伸扳肩法
受术者端坐,术者甲手握住患肢前臂下端或肘部,乙手按扶住肩后部。先将患肢慢慢前屈,或后伸,至最大限度时,甲手突然用力向前屈,或后伸方向扳动受术肩关节;同时,乙手将该肩固定,并用力从相反方向与甲手扳肩的力量对抗,以加强传递到肩关节的应力,从而达到扳肩的目的。
3.内收扳肩法
受术者端坐,将手置于胸前。术者站在其背后,并紧靠其身体,用甲手扶住患肩,乙手握住其同侧肘部。乙手将患侧上臂向内收扳动至最大限度时,再用力向其内收方向做一快速的扳拉动作。
另外,还有肘、腕、指、髋、膝、踝、趾等关节的扳法。其施术原则是:在关节上、下端用一相互对抗的力量,使受术关节顺着其运动轴的方向,在生理功能允许的范围内,作过伸、屈曲、内收、外展方向及旋转扳动。
总之:扳法动作在起势时,先要稳妥、缓和,待治疗关节的运动范围达到最大病理位或功能位,即达到“扳机点”时,然后再用力扳动。扳动不要用力太早。而在扳动的瞬间双手配合要协调准确,操纵手必须动作果断而快速,且用力刚强而有控制;制动手则要有力准确地按抵住靠近治疗关节的近侧处,以保证扳动的应力直接传递到治疗关节。另外,扳动的幅度不得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扳动的方向,无论是多运动轴关节或单运动轴关节,在每一次扳动时,只能选择一个运动轴所限定的方向施术。另外,在扳法时,往往受术关节会发生弹响声,这表明扳动的应力传递到位,手法复位成功。但在临床上,不一定每个人每次都会有此反应,只要扳动的方向与幅度正确,就会有效。故不必每次都以出现声响为手法成功的标准,更不能盲目地以扩大扳动幅度来追求弹响声。否则,往往会因过度的牵拉而造成关节、韧带的损伤。
临床在做扳法时,往往先用其它手法在关节周围操作,待痉挛的肌肉放松,挛缩的韧带、筋腱软化以及痛势缓解后,再用本法整治罹病关节。这样不但可提高扳法的成功率,而且术者省力,受术者也可以少受痛苦,并避免手法造成的损伤。
本法适用于全身所有的运动关节与微动关节,特别适用于颈、腰椎及四肢关节。具有整复关节紊乱及半脱位,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矫正畸形,还纳椎间盘,恢复关节运动机能等功能。可用于主治颈椎病、颈椎失稳、落枕、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侧弯、椎管狭窄等病证。
术者在关节上、下端,沿肢体的纵轴方向,用力做相反方向的牵拉、引伸动作,从而使关节间隙增宽的手法,称为拔伸法,或牵引法、牵拉法。
【动作结构】
(一)颈椎拔伸法
1.坐位颈椎拔伸法
受术者端坐,术者站在其背后,用双手拇指顶在枕骨下方,掌跟托住两侧下颌角的下方,并用两前臂压住受术者的两肩,两手用力向上将头部托起,同时两臂向下用力压肩。(图56)
2.低坐位颈椎拔伸法
受术者端坐在无靠背的矮凳子上,术者在其一侧,取马步势。术者左肘屈曲用肘窝将受术者的颏部托住,并用上臂与前臂将其头部抱紧;用右手支托住其枕部。术者上身挺直,两手环抱将受术者头部挟紧抱住,令其全身放松,然后从马步势站直,将受术者上身提起,使其离开矮凳,利用其自身的重量,完成对颈椎的牵引。(图57)
3.仰卧位颈椎牵引法
受术者仰卧,不用枕头。术者在其头侧取坐位,两足分开踏稳,用双膝顶住两侧床腿,上身略向前倾,腰背挺直,左手在下,垫在受术者的枕部下并将其托住,右手在上,托握住受术者的下颏部。术者的左、右手分别将受术者的枕部与颏部用力握固,两上肢伸直,由腰背部发力,使上身向后仰伸,并带动两手将受术者的身体在床面上滑行拖动,利用其自身的重量完成对颈椎的牵引。(图58)
(二)腰椎拔伸法
1.卧位腰椎拔伸法
受术者俯卧。令助手固定其两腋下,或嘱受术者两手拉住床头边缘。术者用两手握紧受术者两小腿下端,令受术者全身放松,或令其咳嗽一声。此时术者与助手同时相对用力,拔伸腰椎。(图59)
2.背势腰椎牵引法
本法亦称背法。术者与受术者相背而立,两上肢后伸,用两肘套钩住受术者的肘弯部。术者用臀部抵住受术者的腰椎或腰骶部后,即令其咳嗽一声。术者趁其咳嗽的瞬间,弯腰、屈膝、挺臀将其背起,使其双足离开地面,再做有节律的伸膝、挺臀动作。同时以臀部用力,颤动或摇动受术者的腰部,使其腰椎在后伸位受到下半身自身重量的牵引。(图60)
(三)肩关节拔伸法
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用双手握住其前臂下端,令助手固定受术者身体,术者与助手缓缓地相对用力拔伸肩关节。(图61)
(四)踝关节拔伸法(见附篇[附一]伸屈伸踝法及其省力原理)
另外,还有肘、腕、指、髋、膝、趾等关节的拔伸法。其操作方法是:术者用一手握住受术关节的近侧端,另一手握住其远侧端,用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的对抗牵引的动作,牵引关节使其间隙增宽。(图62)
本法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持久,缓缓加大力量,切忌用暴力牵引;牵引力的方向要沿受术关节的纵轴进行。对畸形、僵直的关节应慎用本法。
【临床应用】
本法适用于颈椎、腰椎及四肢关节,有理筋、复位、增宽关节间隙、解除神经挤压、松解粘连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肌腱韧带扭错移位、关节囊缩窄、关节紊乱及半脱位等病证。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治前臂瘢痕挛缩烫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