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武术队中考武术占多少分

江苏省初中武术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扬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江苏省初中武术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武术不仅练习方式丰富多样,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形体美学、中医保健等融合了多种学科的思想,文化底蕴深厚,且富有哲学。武术作为学校体育课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传播武术、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但是,初中武术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北、苏中地区的5所城市为代表,对已开设武术课的20所初中武术教师及学生进行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初中武术教学成效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中武术教学的建议,为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一热一冷”,社会上文化交流中武术很热,但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却很冷,究竟现状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中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中国印迹”——为此,对目前江苏省已开设武术课的初中体育老师与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武术教学现状、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初中学校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武术课教学模式陈旧、内容单一、与学生求知的需要脱节;江苏省初中武术任课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龄低、教学经验缺乏,对教学把握不太全面;武术课对教师注意力要求高度集中、体力消耗大,因此导致一部分武术任课教师应付式教学或者不愿教授,武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武术任课教师对于武术的教学而言,只是完成了套路教学,对于武术内在的原理,大部分教师没有或者很少结合武术所蕴含的攻防技击来教学,所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习武兴趣也大大的减弱,容易使学生以为武术只是花架子,对学生的正确认知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对防身自卫价值的认知较低,而学生认知较高,这一现象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武术防身自卫的价值,由于学生对武术认知更多的来源于电视媒体,小说等,所以更多的学生认为武术就是防身、搏击的技能,两者认知的偏差可能直接影响教学与求知矛盾的产生的根源;其中教师、学生对武术课改革期望的内容存在差异性:教师、学生对于武术课加强防身自卫的技能、武术的对抗性意见分歧较大。因此提出:加强师资建设,努力提高武术任课教师认知水平及专业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全方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武术课的教材内容的安排要既注重形式又注重武术的内涵。以培养学生习武兴趣为目标,增加简单的机械套路和实用性的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武术理论课课时,提高学生对武术认知;增加对练及师生互动,提高武术的实用性及对抗性教;增加武术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习武热情。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G633.96;G852【目录】:
中文摘要2-4Abstract4-81 问题的提出8-17 1.1 选题依据8-9 1.2 选题目与意义9 1.3 文献综述9-17
1.3.1 武术教学的研究现状9-10
1.3.2 全国及各地区武术教学一般现状10-17
1.3.2.1 武术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11-12
1.3.2.2 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12-13
1.3.2.3 武术教学的功能及价值13-15
1.3.2.4 学校武术教学指导思想15
1.3.2.5 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15-17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7-19 2.1 研究对象17 2.2 研究方法17-19
2.2.1 文献资料法17
2.2.2 问卷调查法17-18
2.2.3 数理统计法18
2.2.4 逻辑分析法18-193 结果与分析19-35 3.1 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19-23
3.1.1 武术理论课开设情况19
3.1.2 术科内容开设情况19-20
3.1.3 初中武术教师年龄、教龄结构分析20-21
3.1.4 初中武术教师性别情况21
3.1.5 初中武术任课教师武术基础情况21-22
3.1.6 教师对武术教学效果自我评价22-23 3.2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23-28
3.2.1 学生对武术课内容的喜好情况23-24
3.2.2 学生对武术课内容和方法的评价24-26
3.2.3 学生对套路掌握情况自我评价26
3.2.4 学生对防身自卫技能掌握情况自我评价26-27
3.2.5 学生对武术课内容的难度评价情况27
3.2.6 学生对武术课内容所含技击性和对抗性评价情况27-28
3.2.7 学生学习武术知识的渠道28 3.3 教师问卷、学生问卷的对比分析28-35
3.3.1 教师、学生对武术价值评价对比分析28-30
3.3.2 教师、学生对武术加强防身自卫技能的重视情况对比分析30
3.3.3 教师、学生对武术课加强技击性和对抗性的重视情况对比分析30-32
3.3.4 教师、学生对武术课加强套路的重视情况对比分析32
3.3.5 教师、学生对武术课教学增加对练动作认可情况对比分析32-33
3.3.6 教师、学生对增加武术理论课开设情况对比分析33-34
3.3.7 教师、学生对武术课注重坚强勇敢意志品质情况对比分析34-354 结论与建议35-37 4.1 结论35-36 4.2 建议36-375. 参考文献37-39附件一39-41附件二41-44致谢44-4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占军;赵敬华;;[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3期
李龙;虞定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董英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李松;;[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刘鹏;;[J];体育学刊;2008年04期
曹庆华;;[J];搏击·武术科学;2005年11期
桑全喜;;[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02期
王逸群;卢玉;;[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05期
田芳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张峰;闫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曲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方文利;席玉宝;刘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春潮;蔡广;项和平;;[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姚依民;张成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雷震;[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任天平;;[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6期
蔡广;项和平;春潮;唐赵平;樊贤进;;[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3期
虞臻;朱德龙;;[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陈曙;;[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施仙琼;;[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振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刘颖;闫琪;师玉涛;周晓东;;[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谷长江;梁承谋;王长生;刘改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张娜;;[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孙青;张力为;;[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姜春平;曲桂兰;支二林;;[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张立国;王慧勇;龚斌;孙红;洪树兰;;[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章小辉;张璋;林通;余志健;;[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施洪飞;范福远;;[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秦剑杰;高斌;;[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五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学森;[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传友;[D];苏州大学;2010年
谷化铮;[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王岩;[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张连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吕韶钧;[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邓今朝;[D];浙江大学;2011年
薛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曾庆涛;[D];河南大学;2011年
田旻露;[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哲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刘松;[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黄传婷;[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李晖;[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徐晓明;[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洪娥;[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谭明礼;[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陈莉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赵金华;[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淑玲;[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傅维利,王维荣;[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王玉芬;;[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王淑英;范红哲;刘志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洪涛;张英;;[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王晓东;王建华;高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邱丕相,马文国;[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蔡仲林;[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司金鹏;刘振宇;张玉明;;[J];教育与职业;2006年35期
谭华,苏肖晴;[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张艳萍,葛会欣;[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昭敏;;[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李大春;;[J];中国学校体育;1992年04期
揭光泽;[J];茂名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樊六东;[J];煤炭高等教育;1996年04期
于志宁;;[J];才智;2008年01期
王军霞;;[J];内江科技;2011年03期
王莹侠;;[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朱广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钟国平;;[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09期
谢茂龙;;[J];文学教育(下);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蓬;;[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杨建营;邱丕相;杨建英;;[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康戈武;洪浩;;[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郭玉成;;[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雷鸣;;[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马伟焕;;[A];第五届全国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文稿汇编[C];2007年
曾桓辉;;[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方平;;[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蔡纲;;[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马伟焕;;[A];第五届全国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文稿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爱云;[N];中国体育报;2003年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袁博;[N];山西科技报;2002年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体校
李晓梅;[N];中国体育报;2009年
上海师范大学退休武术教师
沈荣渭 口述
笔录;[N];东方早报;2011年
孙再玲 河南中医学院
曹凤梅 河南省政法学院;[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言语;[N];民营经济报;2007年
曹彧;[N];中国体育报;2011年
慈鑫;[N];大同日报;2005年
李英 刘考勇;[N];菏泽日报;2010年
彭道明;[N];广州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松;[D];苏州大学;2011年
王家忠;[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王国志;[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龙行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薛宇;[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美荣;[D];扬州大学;2013年
张军辉;[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刘芃;[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魏培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徐媛;[D];扬州大学;2012年
刘国奇;[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乔丽娜;[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于志宁;[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李凤梅;[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毛伟伟;[D];苏州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武术成为上海中考项目》—附:2015年上海市中考体育项目成绩评分标准(选节)_清椿堂宫亚文_新浪博客
《武术成为上海中考项目》—附:2015年上海市中考体育项目成绩评分标准(选节)
据悉:武术成为上海中考项目,武术测试主要要求学生以中国武术协会编制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教材为基础,各校正陆续积极展开武术的教学和普及​
(国家体育局武管中心主任兼武术协会主席张秋平同志视察武术进校园)
学校:当务之急是“习武”。
对于学校来说,当务之急便是对接体育局和教育局,从中国武术协会特聘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委员或专家对老师尤其是体育老师就“中国武术段位制”教材进行学习,而后就是组织学生加紧“习武”。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国家体委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体系而特别制定的。它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设晋级和晋段两部分。
(一)段前级:由低至高依次设置为:一级、二级、三级
(二)段位:初段位、中段位、高段位,由低至高依次设置分别为:
初段位:一段、二段、三段
中段位:四段、五段、六段
高段位:七段、八段、九段
好在段前级和初段位每个动作并不复杂,通过专业武术老师的集中培训,学校体育任课老师就能很快掌握动作要领和套路,而后体育任课老师可以就所学的对学生开始系统教学,学生基本都能记得住。其实,这套武术段位制中的弓步、马步等单一动作在教材中早有出现,但学生还是首次学习连贯的拳法,体育任课老师需要花较长时间指导。对武术进入中考,社会各界都非常肯定,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都比较差,学武术是个很好的选择。另外,这个项目相对简单,没有危险。目前部分学校都在忙着引进师资教学生练习武术。​
学生:相比其它,宁学武术。
本平台组织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了调研和走访,他们都对中考测试武术感觉新鲜。初三学生小叶在听说了武术项目被计入中考项目后感到很高兴。她认为学武术可以增加自我防护意识,很有好处;而另一名王同学则认为,对于平时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考武术是个利好消息。他本人体形肥胖,以前体育项目基本都不及格。有了武术项目后,自己可以拿分了;只有少数学生反映,教学进度有些快,感到学习困难。而且,平常课业紧张,习拳无疑是加重负担;但在让学生在武术和诸如单杠、双杠这样的项目中选择一项作为测试项目时,绝大多数学生都倾向于选择武术,因为“打起来简单,对身体素质要求也不高。”学生们普遍这样认为!(详见《唯有武术才能提升孩子的精气神》)​
附:2015年上海市中考体育项目成绩评分标准(选节)
【来源: - 中考体育】
一、运动技能评分标准
(一)七年级
1.武术——少年连环拳
100分—85分:熟练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准确连贯,没有遗漏和失误,精神饱满、节奏明显、劲力充足。
84分—75分:顺利完成全套动作,动作比较连贯,没有明显的遗漏和失误,精神贯注,有一定的节奏感。
74分—60分:能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正确,没有严重的遗漏和错误。
59分以下:不能完成全套动作,多次出现遗漏和错误动作,经提醒重做后,仍达不到要求。
2.支撑跳越——斜向助跑直角腾越
100分—85分:动作协调、连贯、直角支撑明显,展体充分,落地稳
84分—75分:动作较协调、连贯、直角支撑较明显,展体较充分,落地稳
74分—60分:能完成动作,直角支撑不够明显,展体一般,落地较稳
59分以下:不能独立完成动作
3.双杠——
跳起支撑摆动成右杠外侧坐——左杠外侧坐——向前跳下(女)
杠端跳起成分腿坐--分腿坐前进——前摆挺身下(男)
100分—85分:动作准确,衔接连贯流畅,姿态优美。
84分—75分:动作准确,衔接稍有停顿,不够流畅,姿态比较优美。
74分—60分:能基本完成动作或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
59分以下:不能完成动作或在保护帮助下也不能完成动作。
(二)八年级
1.垫上运动——远撑前滚翻(女)鱼跃前滚翻(男)
100分—85分:完成动作质量高,远撑明显到位,鱼跃有明显的高度和远度,滚动流畅、姿态优美。
84分—75分:完成动作质量尚可,远撑到位,鱼跃有高度和远度,滚动比较流畅,姿态比较优美。
74分—60分:能完成动作,女生有远撑,男生能跳起,但动作不够稳定,姿态不够优美。
59分以下:不能完成动作。
2.篮球——半场区域内行进间运球投篮
100分—85分:运球动作正确,上篮步法流畅,投篮时手部有明显拨球动作,并两次均将球投进篮框。
84分—75分:运球动作较正确,上篮步法较流畅,投篮时手部有拨球动作,并能投进一球。
74分—60分:能顺利完成动作,但没有进球。
59分以下:运球不协调,步伐不正确,投篮时手部没有拨球动作。
3.单杠——跳上成支撑单腿向前摆越成骑撑——前腿向后摆越成支撑,跳下
100分—85分:动作连贯,摆动充分,身体平衡稳,姿态优美。
84分—75分:动作较连贯,摆动不够充分,能控制身体平衡,姿态尚可。
74分—60分:能完成动作,有停顿,摆动不够充分,控制身体平衡不够稳,姿态一般。
59分以下:不能完成动作。
(三)九年级
1.武术——少年初级长拳
100分—85分: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动作衔接不停顿,有劲力,节奏感强。
84分—75分: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略有停顿,劲力一般,节奏感尚可。
74分—60分:独立完成整套动作,时有停顿,节奏感不足,劲力欠缺。
59分以下:不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节奏感差,无劲力。
2.垫上运动——头手倒立(男)肩肘倒立(女)
100分—85分:动作规范到位,身体挺直与支撑面保持垂直姿势并停顿三秒以上,姿态优美。
84分—75分:动作规范到位,身体基本挺直与支撑面保持垂直姿势并停顿二秒以上,姿态尚可。
74分—60分:在保护与帮助下完成动作,能脱离帮助保持身体基本挺直与支撑面保持垂直姿势。
59分以下:在保护与帮助下不能完成动作。
3.支撑跳跃——横箱分腿腾越
100分—85分:起跳正确有力,推手及时,腾越时保持直膝分腿,落地平稳。
84分—75分:起跳正确有力,推手积极,腾越时腿部稍有弯曲,落地平稳。
74分—60分:起跳正确有力,推手慢,腾越时两腿明显弯曲,落地平稳。
59分以下:不能完成动作。​
关爱家人关爱自己从健康开始
崇尚文明崇尚运动习少林武术​
清椿堂宫亚文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41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年江苏省第九届中学生武术比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
二、协办单位: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中小学校工作委员会。
三、承办单位:太仓市教育局
四、竞赛日期地点:2016年11月18-20日
五、参加单位:江苏省全日制普通中学、各武术馆校、武术传统项目学校。
六、竞赛项目:
(一)展示组锦标赛:集体自选套路(8-10人);
(二)团体项目锦标赛:
1. 高中组&&集体6人拳术、集体6人棍术;
2. 初中组&&集体6人拳术、集体6人刀术。
(三)单项锦标赛
1. 甲组:
(1)高中组个人单项&&长、南拳组;太极拳组;短器械组;长器械组。
(2)初中组个人单项&&长、南拳组;太极拳组;短器械组;长器械组。
2. 乙组:
(1)高中组个人单项&&规定长拳组;24式简化太极拳组;规定刀;规定枪;规定剑;规定棍组。
(2)初中组个人单项&&规定长拳组;24式简化太极拳组;规定刀;规定枪;规定剑;规定棍组。
七、参赛资格: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2016年9月30日前已经在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中小学校工作委员会注册的运动员。运动员须持第二代身份证和注册证,以备资格审查。
(二)运动员必须是思想进步,文化考试成绩合格,经医院证明身体健康,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中学在校、在读学生。
(三)参加甲组锦标赛的学生为江苏省内正规武术馆校或在体育局已注册在读学生及武术传统项目学校学生;乙组为江苏省全日制普通中等学校学生,凡双重学籍(即运动学校、普通中学均有学籍的学生)以及借读生(即外地、外校借读的学生)均不得参加乙组锦标赛。
八、参加办法:
(一)以学校为参赛单位,每队可报领队1人,可报教练员1-2人,甲组可报运动员10人;乙组(高中组、初中组)分别可报运动员8-15人。
(二)各单位每项报名均不得超过3人,每人限报2项。
(三)各单位至少必报集体项目一项,不报集体项目的单位,不予评体育道德风尚奖。
九、竞赛办法:
(一)竞赛分个人单项赛和集体项目赛,并分展示组、甲组(高中组、初中组)、乙组(高中组、初中组)。具体如下:
甲组:集体自选套路
1. 锦标赛场地为16米乘14米、人数8-10人,时间3-4分钟。
2. 可以男女混合演练,运动员男女参加人数比例由每队自行决定。
3. 各单位参加集体项目锦标赛的运动员每少一人,在最后得分中扣0.5分,累计扣分。
4. 音乐伴奏由参赛单位自备,运动员的参赛服装不仅要符合规则的要求,还要体现项目特色、运动特色、时代特色。
甲组、乙组:
1. 集体项目:锦标赛场地为16米乘14米;参赛人数为6人;所有动作缺少一个扣0.2分;男女不限;锦标赛项目均为规定动作,由大会统一创编;出界不予扣分,队形变换不得少于3次;开始和结束可以增加过渡动作,造型自编;锦标赛时必须有音乐伴奏(可自选也或由大会安排),服装须统一。
2. 单人项目:锦标赛场地为14米乘8米;时间:长拳类、南拳类以及器械类不少于1分10秒(规定套路除外);太极拳类2-4分钟(规定套路除外)。
(二)本次锦标赛采用国家体委审定的一九九六年武术竞赛规则。同时参照江苏省中学生武术锦标赛的特殊规定。
(三)集体项目音乐由大会统一播放。音乐自选,音乐可以是CD或磁带(需录制在磁带A面开头)。CD磁带上必须注明单位、项目、出场顺序,每套音乐要有自备音乐带。
附表:中学生武术锦标赛竞赛项目一览表
十、名次录取:
(一)展示组:设一等奖、二等奖。
(二)团体项目高中组和初中组集体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成绩相同,名次并列;个人项目高中组和初中组拳术类、器械类、按名次录取,各取前八名,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成绩相同,名次并列。
(三)设精神文明运动员奖和优秀教练员奖(由中体协统一评选,原则三年一次)。
(四)设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组织奖。
十一、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时间:2016年9月30日前,请将报名表一式两份,加盖学校公章分别寄至:江苏省教育厅和承办单位,省学生体育协会联系人:黄一兵,邮箱:邮编:210024 电话:025―。
(二)报到时间:11月20日上午11:前。
(三)各参赛队在当地购买参赛队员的意外伤害险,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四)每队缴纳比赛风险金1000元,若出现违背体育道德和无理取闹的情况,大赛组委会将扣除比赛风险金并通知所在市教育局和队伍所在学校,无上述情况,比赛结束退还比赛风险金。
十二、竞赛监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和裁判员
(一)竞赛监督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规则执行。
(二)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三)裁判为国家一级裁判员以上,裁判长为国家级裁判以上,由省中学生体育协会统一聘请。
十三、本规程解释权属于省学生体育协会中小学校武术协会,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发布日期: 17:19:49来源:江苏教育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中考:四所名校指标生共900个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11:03:30
         分享到:
《2008年南京市中考指南》昨公布  
  &新华报业网讯&&&&
《2008年南京市中考指南》昨天出炉,本周将陆续分发到学生手中。该指南对今年中考招生形势、政策及各学校招生计划和收费情况等进行了权威披露,建议学生和家长认真研究招生政策,了解相关学校的招生计划,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依据。
  预计升学率超过97%
  据悉,今年南京市有6.2万名初中毕业生,其中市区5.12万人,两县1.08万人,全市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安排招生计划6.22万人,其中普通高中2.65万人,综合高中0.13万人,五年制高职(专科)0.64万人、普通中专0.08万人,职业中专1.43万人,技工学校1.19万人,职业高中0.1万人。据介绍,凡符合升学条件、有升学愿望的,将100%地满足学生的升学要求。预计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在97%以上。
  四名校指标生共900个
  《指南》对各个学校的招生计划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南师大附中、金陵中学、南京一中、中华中学四所市属中学招生计划均为450人,而根据今年中招新政策,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均为本校统招生计划的50%,因此它们的指标生均为225人。《指南》中详细披露了各个初中校分配到的指标生名额。据了解,指标生计划中的70%以毕业生为基数向所有初中校(含民办初中)分配,计划中的30%再次向公办初中分配,适当向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小班化实验初中倾斜。
  今年市区有七所普通高中招收指标生。其中,市属学校南师大附中、金陵中学的指标生面向全市范围内的初中校招生;第一中学、中华中学指标生面向市区范围内初中校招生;区属学校江浦高级中学、江宁高级中学、六合高级中学指标生面向本区的初中校招生。市属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直接分配到区县及各初中校。分配到原江浦县、江宁区、原六合县、溧水县和高淳县的指标,由区县统一使用。
  录取工作仍按四批次
  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分四批次进行: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招生部门在同批次学校投档分数线上按志愿顺序投档,第一志愿档案不足时依次投放第二志愿。个别线上生源不足的学校,经征求线上未被录取考生志愿后仍未完成计划的,报市录取领导小组批准,可适当降分录取。
  今年填志愿最大变化是指标生志愿放在提前批次填报。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在提前批次志愿栏内可填报1个普通高中指标生志愿和1个普通高中科技、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志愿。其中,指标生志愿在先,特长生志愿在后。符合指标生报考资格的考生,可根据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就读初中校的情况,按照个人想法自主填报。指标生录取分数不得低于全市中考成绩排名前30%考生的最低分。根据各初中校(或全区)指标数和考生所填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在此控制线上不能完成指标生计划,则收回指标纳入统招计划。指标生计划是统招生计划一部分,考生录取后享受统招生待遇,按国家规定(850元/生?学期)标准交学费,不交择校费。指标生录取结果7月份在市招生办网站(www.njzb.net)公示。
  高中择校生免收学费
  市教育局规定,公办普通高中录取择校生应遵循“考生自愿、学校自主”的原则,严格执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规定。限人数,择校生中考成绩在本校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下20分以内;限人数,择校生比例不超过本校高中招生计划的20%;限钱数,择校费最高不超过3万元。市教育局还规定,学校在完成招生计划后方可招收择校生,但不得招收同批次其他学校第一志愿能够正常录取的考生。关于择校生政策,市教育部门专门召开会议,重申了高中扩招学校收了学生择校费后不得再收取学费。
  《指南》教你填写志愿
  今年考生填报升学志愿的时间安排在中考文化考试结束后、评卷开始前。考后估分填报志愿,考生可比较客观、准确地进行估分,根据本人实际情况选报志愿结束后,初三年级教师可以专心参加评卷。
  怎样才能填好志愿呢?《指南》中对此作了详细指导:由于中考的录取工作是分四批进行,每个批次中均有第一志愿。在每批次学校录取过程中,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人数约占招生计划的70%,所以考生须慎重填报。考生应依次排出若干所“最理想的”、“理想的”、“较理想的”学校,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分析哪所学校作第一志愿初录取可能性较大。如果将“最理想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把握不大,不妨把“理想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以此类推。往年第一志愿就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一般不宜作第二志愿。
  多年来,被非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人数约占招生计划的30%。有的学校和专业填报第一志愿的考生人数较少,从继续择优录取考虑,也愿意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因此,考生在选择第二志愿时,应对选报学校的办学水平、地理位置、专业设置、推荐就业等方面的条件充分了解,适当降低要求,抓住被第二志愿学校录取的一切机会。
  特长生加试明后天报名
  据介绍,南京市初中和高中科技、体育、艺术特色学校招收特长生加试报名时间定为本月10日、11日,报名地点为各招生学校。中考体育特长生加试报名地点在承担考核任务的学校。承担考核任务的学校为:第五中学――篮球、第三中学――排球、雨花台中学――足球、金陵中学――田径、第六中学――游泳、人民中学――乒乓球、第十二中学――羽毛球、中华中学――健美操和艺术体操、江苏教院附中(高中部)――武术,报考其他项目的中考体育特长生在招生学校报名。初中体育特长生加试报名地点在各招生学校。
  另外艺术特长生加试报名地点在各招生学校。其中,中考美术类特长生加试报名地点在南京市宁海中学。
  考生报名时须提供毕业学校出具的证明(或学生证)和本人中考建档号(初中毕业生),携带两张一寸照片、户口簿,并填写《招生报名表》。科技特长生还须提供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体育特长生须提供运动员等级证书、体育比赛成绩证明原件及复印件,艺术特长生须提供获奖证书或招生学校推荐证明原件及复印件。考生也可登录“南京市招生办网站”(www.njzb.net)下载打印《招生报名表》表格,填好后连同相关材料一并交至报名学校。
  另悉,普通高中外语专业加试的报名时间已确定。南京外国语学校加试报名时间为本月11日,南外仙林分校报名加试报名时间为本月10日-11日。考生报名地点均在招生学校,报名时须携带户口簿、学生证和两张二寸照片。
  施昭 廖福玲王 Z
  周日有三场中招咨询会
  本周日(5月11日)14:00,南京行知实验中学在海福巷校区报告厅开设传媒面试推介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系主任严翔教授讲课。5月24-25日举行面试,有意报考考生可前往听讲,并现场报名。南京13中、南航附中5月11日均在校内举行中考招生咨询会,学校领导将与考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 中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