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维特塞尔在中超踢球球的有

|||||||||||
最新播报:
(中国足球)题:农村“包围”城市——玉龙雪山下的足球热土丽江
新华社北京5月1日体育专电 题:农村“包围”城市——玉龙雪山下的足球热土丽江
新华社记者郑道锦
玉龙雪山、晶莹多姿,丽江古城、阳光明媚,人们多因为这山和这城而记起这个旅游胜地,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丽江也是一片有着浓厚氛围的、盛产人才的足球热土。
  记者于4月下旬在这里的足球调研中发现,这里从城区正规的人造草皮到小学校园里简陋的沙土场,从高原农田间坑坑洼洼的泥草场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间牧马地,到处都有踢球的男女老少,不论城乡都有有组织的业余足球赛。
  足球硬件设施整体简陋的丽江,正用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新思维给中国足球带来了新启迪。丽江已经为从国少到国奥的国字号球队提供了数名人才,也为国安、申花、鲁能和恒大等职业俱乐部的梯队或足球学校输送了十几名小球员,这里若加以政策、资金和技术的重点扶持,有着悠久足球传统和浓厚足球氛围的丽江或将在足球上获得加速度的发展,并将为中国足球输送更多的人才。
  在丽江,一场中乙联赛总是能吸引1万多名观众去现场观看,这一数字超过了大多数中甲球队,以及部分中超球队的主场观众数,而4月25日的丽江嘉云昊队与福建喜攀登超越队的2015年中乙揭幕战,更是吸引了2万多名观众到场。而在城市和乡间,有条件的地方人们会踢球,没有条件的地方,人们创造条件也要去踢球,纳西族人民对足球的热爱似乎是天然的,他们的生活与这项运动紧密相连。若中国类似这样的足球热土能获得优先扶持,更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标题)雪山深处的农村足球也能输送职业人才
  丽江足球最大的特点是其兼具组织性和自发性的农村足球联赛,在距离丽江城区40分钟车程左右的玉湖村,纳西族村民们每年会自发出钱出物组织足球比赛,作为每年火把节期间的一项重头活动。记者在这个海拔3000多米的农村看到,村民们在山区农田间的一片比较平整的高地上建起一片沙土地的足球场,尽管场地上碎石遍布,但村里的大人和孩子们在这个球场上尽情嬉戏,射起任意球来那些弧线也是像模像样。
  丽江市足协主席王建民介绍说,这里每年都会举办纳西族的火把节,该村有9个居民小组,每逢火把节时期,每个组都会组织一支足球队,然后球队成员每家每户会自发你100、我200,你一箱矿泉水、我一个足球地捐资捐物,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赛,用足球赛来庆祝火把节,并在赛事结束后举行大聚餐,共享足球和节日的乐趣。
  而在从玉湖村驱车,沿陡峭山间的盘山公路大约走1个小时才能抵达的文海村,记者看到,这里的村民们更是创造各种条件来踢球。这个高原村子依山傍湖,村民们在泥草地间建起球门,孩子们在牛粪散落其间的泥地之间欢乐地踢球,他们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显得那样拘谨和羞涩,但谈到世界杯时却立即找到了一些从容,有的孩子喜欢梅西,有的视C罗为偶像,在这个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地方,一个父亲还是拿出380元、满足了孩子买一双像C罗所穿的样式的品牌足球鞋的愿望,而这孩子便穿着这双对他来说非常珍贵的球鞋在泥泞的草地上奔跑。
  在文海村湖边,村里的大人们则更为豪放地在雨中的牧马场进行比赛,他们在草地上支起简单的球门,在这高原清新的雨水和玉龙雪山的注视下尽情地展露技艺,没有边界、没有禁区、草场边是一匹匹悠闲的骏马,这里的足球是那样的纯粹。
  玉龙县体委办公室和文良说,农村的足球赛除了自发性的比赛外,还需要良好的组织和技术指导,玉龙县每年都会组织各村之间的足球赛。他们从2008年开始组建了体校足球队,然后于2010年开始委派体校的足球教练到各个村子设立网点进行足球训练指导,几年下来经过体校培训的球员数量已经达到了1000人左右。为了解决农村足球缺乏技术指导的问题,他们还主动送体校教练下乡常驻,在各村设立了十多个网点,这样可以让村民们就近得到比较专业的指导,受到了农村足球爱好者的欢迎。
  和文良说,他们会送体校的教练去参加中国足协组织的培训班,大约一年两次,这些爱好足球的年轻人们学得非常认真,而在他们的指导下,这些雪山下的村子里已经送出去十几个足球人才,其中有的去了申花、鲁能、国安等中超俱乐部的梯队,有的入选了恒大足校,来自山村的和丽龙还入选了国奥队。
  和文良表示,他希望能够继续扩大体校教练进农村的网点,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农村足球活动,开发农村的足球人才。
  (小标题)白龙潭小学的沙土足球场走出国奥前锋
  丽江城区的校园足球条件也很艰苦,为国安队和国奥队输送了和丽龙的古城区白龙潭小学,至今还是只有一个7人制大小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简陋沙土足球场。而据该校培养了和丽龙的杨玉鹏老教练介绍,古城区有7个小学参加区里的足球赛,其中只有一个有人造草皮的足球场,而其他小学都是像白龙潭这样的沙土足球场,他们只有在参加区里的比赛时才能踢上比较好的天然草足球场。
  不过条件艰苦的地区往往有足球天才藏龙卧虎,不管是贝利还是马拉多纳,都有着在贫民窟街巷上踢球的童年,而在这大城市学校里已经非常罕见的沙土场上,在没有职业或专业背景的教练的辅导下,也能走出和丽龙这样能入选国奥队的球员。
  白龙潭小学另一名教练张国海介绍说,该校目前有40名孩子参加足球训练,他们一般在每天下午下课后组织训练,这些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对足球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学校的球队在古城区实力较强,尤其是和丽龙在时他们曾连夺三届古城区的冠军,此外他们也为古城足校输送过十几名小球员,但在市里则高水平球队更多。
  谈到困难时,杨玉鹏表示,除了场地等硬件设施很差外,他们最缺的就是统一的、比较科学的足球训练指导教材,此外就是资金支持。记者在该小学看到,参加训练的几十名孩子并没有统一的训练服装,也没有多少训练辅助设备,球鞋也有不少橡胶底的帆布鞋。但这些孩子对足球十分投入,传球和射门也是有板有眼。
  (小标题)体育、教育和企业“三合一”办足校的典型
  足球不能脱离教育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共识,这需要体育、教育部门以及社会企业的大力支持,而丽江的古城足球学校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足协副主席林晓华表示,这样的足校充分体现了目前国家鼓励的体育、教育、社会“三合一”模式,保证了孩子们接受正常的文化课教育的时间,很有特点,值得借鉴。
  古城足球学校就在丽江嘉云昊足球俱乐部的主场旁边,其训练场地由古城区体育局提供,而教委则帮助将该校的学生协调进就近的两所重点小学福慧小学和实验小学,而当地一家餐饮企业伟驰则为该校赞助资金和基本运营费用。该校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开始招收好几个年龄段的学员,白天孩子们去附近的小学上课,等下午下课后和周末再进行训练,这样孩子们等于没有脱离校园,做到了教育和足球两不误。
  据介绍,该足球学校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丽江本地,其中有不少来自山区农村,学校对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给予了相应的学费减免,以及为山区孩子提供住宿就读,该校总投资大约2000万,而每年的基本运营费用约300万,该校的足球队从去年开始已参加中国足协主办的U系列比赛,还从足球发达的东北请来了更加专业的足球教练,希望能为国字号培养出更多人才。
  古城区体育局局长杨竹红表示,古城足校解决了孩子们的9年制义务教育的问题,而在足球上还和西班牙的比利亚雷亚尔俱乐部建立了友好联系,对方也表示会来这里考察、挑选合适的小球员去西班牙训练。此外,据介绍,当地还考虑实行新政策,在9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后,让足校的孩子们有升入云南省体育职业院校接受中专和大专教育。
  (小标题)4家企业合办的嘉云昊俱乐部火爆中乙
  职业俱乐部往往会有合作伙伴,但是像丽江嘉云昊这样由4家当地企业联手合办的非常罕见,这家由丽江市物资公司、丽江正龙实业集团、丽江太和集团和丽江纳西文化产业开发公司4家企业合办的俱乐部,目前已是中乙联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人气球队。
  嘉云昊俱乐部的董事会成员、丽江市物资公司董事长和荣耀介绍说,这家俱乐部成立于2012年,在2013和2014年分别取得了乙级联赛的全国第6名和第7名,俱乐部今年从绿城俱乐部请来了王政挂帅,希望可以取得更好成绩,让足球真正成为丽江的一张名片,而古城足校未来也可为俱乐部输送后备人才。
  丽江赛区最引以为傲的是这里的超高人气,2014年他们获得了中国足协杯最佳赛区和全国乙级联赛最佳赛区奖的荣誉,去年联赛嘉云昊队的主场场均上座率超过万人,火爆的球市位居全国乙级联赛首位,而记者在今年新赛季中乙揭幕战中充分感受到了这个“人气主场”的魅力,2万多人的现场观众助威十分卖力,从集体高歌、到统一的口号,到赛后与球队的互动都比较像样,客队在这里要遭受不小的压力,而当嘉云昊队在补时阶段依靠蔡楚川的一个点球绝杀对手时,现场一片沸腾,这样的主场氛围的确连一些中超球队都赶不上。
  云南省体育局局长何池康表示,足球在丽江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历史传统,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足球,这里的旅游城市名片也能留得住足球人才,体育局会尽力推动这个“足球之乡”的进一步发展,希望嘉云昊队能够努力在3年内打上中甲,如能实现他们还会给予全方位的更多支持。(完)
[责任编辑:赵震:高原上的纯粹足球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赵震:高原上的纯粹足球
  对于一个中乙联赛的开幕式来说,丽江的场面有些特别。一场中乙的比赛涌进21000多名球迷并不算罕见,少见的是开幕式上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球队,有村里的纳西农民球队、有小学的球队还有大妈们的妇女球队。“这是你们临时组织的吧?”对于我们这样的问题,当地的丽江人只是笑而不语。
  转过天来,我们就知道了淳朴的当地人笑容里的含意。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这几年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景点,村子有点像大理的双廊,保留着纳西民居的特色。整个村子建在山坡上,从山脚下可以骑马到村里。村子里最大的一块平地,被弄成了一块足球场。每年的火把节期间,也是玉湖村联赛的赛季。联赛的经费除去村里的办公费,余下的就是以时下最流行的“众筹”来完成的,在村委会门口还贴着过去两年里出资的光荣榜。那上面有捐几百块钱,更多是100、50元的,还有的捐一箱可乐或者鞭炮的。
  我们来的时候,天正下着小雨,但这并没有影响村民们的兴致,一场比赛正在赛前热身。整块场地都是砂土地,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这几年村里的旅游生意好了,曾有人提议把这块村里难得的空场改为停车场,结果被大家一致给否决了。在这里踢球哪都好,就是得注意控制脚法,否则一个大脚很可能就踢到山坡下面去了。因为玉湖村在玉龙县农民联赛的成绩不错,玉龙县已经拨款决定把这块球场改建为人工草皮场,等到夏天的时候,这里的比赛就可以在草皮上进行了。
  3100米海拔的文海村紧挨着一片大海子,海子边是一大块草场,这里是天然的马场,夏天时草场上会吸引到很多来露营的人们。这片天然的草场也是村民们的足球场,球门是他们自己焊的,当然并不标准,甚至他们没有合适的运动服,就装着平时的衣服踢球。草场上到处都是马粪和牦牛粪,但一抢起球来,几乎没人会注意这些。当地的村民对我们说:“这里的牛粪和马粪都不脏。”
  文海村小学外面还有着另外一块足球场,这是专属于这个村小学的场地。一群孩子正在上面踢球,14岁的和松云脚上穿着一双和C罗同款的耐克鞋,在孩子们当中显得很乍眼。他说:“我最喜欢的球星就是C罗了,这双鞋是爸爸花了380元给我买的,是我最好的礼物。只可惜我球踢得还不是太好。”
  尽管只有一支乙级球队,但是丽江这块土地上纳西族人对于足球的热爱已经开始让他们有了自己的明星。已经入选了国奥队的和丽龙在当地的名气很大,他的老家在金沙江边,很小的时候就和父亲到丽江打工。他就读的白龙潭小学正是丽江当地足球发展最好的学校,北京国安梯队后来选中了和丽龙,他不仅入选了国青、国少,还入选了傅博率领的国奥集训队。当地的教练还是有些惋惜地说:“和丽龙还是出去晚了,如果早几年能够出去,他现在的水平还要更高。”这次中乙开幕式期间,中国足协联手胜利联盟专门为和丽龙的母校白龙潭小学捐献了一块人工草皮的场地,从此之后孩子们再也不用在沙土地上练球了。
  在丽江市体育中心的外场,已经有一所专门的足球学校。白天这里的孩子们在附近的中学上学,下午回到这里接受专业的训练。学校的投入非常大,专门从沈阳请来了刘锡满出任总教练。当年作为助手,刘锡满辅佐张引培养出了辽小虎,李铁、李金羽、张玉宁这些人都是他的弟子。对于丽江的足球环境,刘导羡慕地说:“这里对足球的热情和各方面的支持早已经超过了沈阳啊,在沈阳想找踢球的孩子都难了啊。”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超球队已经盯上了丽江这块足球热土,高海拔的高原环境让这里的孩子天生身体素质就非常好,而艰苦的生活环境也让这里的孩子更能吃苦。国安的三线队里已经有了6名来自丽江的孩子,上海申花今年也接收了5名来自丽江的孩子在梯队试训,山东鲁能足校也计划到这里来选材。
  丽江唯一的一支乙级队嘉云昊也是以一种“众筹”的方式生存的,除去大股东外,当地的各级政府和企业都会出资赞助球队的比赛,每场比赛都有杯赛的冠名卖出。今年云南省体育局还专门与嘉云昊俱乐部订下了军令状,省体育局每年给俱乐部拨款500万,条件是三年后俱乐部要冲上中甲。
  一直是旅游圣地的丽江还计划着开展全新的足球主题旅游项目,让喜欢足球的人们在高原的美景当中踢一场别具一格的比赛。“你带着我,我带着球,让我们去丽江,踢一场足球。这里有最简单的热爱,有最纯粹的足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更值得一提的是绿地申花,之前已经三轮不胜的申花,面对去年曾经在虹口战…
勇士在外线屯积精兵,“水花兄弟”、巴恩斯、巴博萨都是进攻利器,灰熊的…
角旗杆幸福而夸张地倒向了一边。这是卡希尔的第7场中超联赛,前六场比赛的…深度-追逐云海深处的黑白精灵 神秘的丽江足球_国内足球-其他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深度-追逐云海深处的黑白精灵 神秘的丽江足球
丽江的足球少年
  一次放弃京鲁大战的考察
  丽江。提到这个城市,几乎所有人想到的是风景如画的玉龙雪山,丽江古城鳞次栉比的各色酒吧。旅游,无疑是丽江的代名词。但这一次的丽江之行,与旅游无关,短短的两天完全奔波在各个学校与乡村之间。因为,这里的足球、这里爱足球的人的确需要被外界所知……
  一周之前,接到中国足协新闻办的通知,希望能够在4月25日前往丽江报道中乙联赛开幕式。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26日有鲁能和国安的比赛,京鲁大战当然更有关注度。所以,乙级联赛就算了。
  中国足协显然也知道中超焦点之战与中乙联赛的份量孰重孰轻,“除了中乙联赛开幕式之外,真心希望媒体能够报道一下丽江地区的足球发展,从校园足球到业余足球,开展都如火如荼,而且绝不是最近几年才开展的,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这样的典型需要宣传。”足协新闻办主任黄诗薇这样说到。
  丽江足球?丽江居然有足球,而且已经开展了很久。当地群众热情格外高,青训开展时间非常长,但丽江足球成绩却一直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决定首先把自己的关注点从中超赛场暂时挪开,来探访一下这座旅游之城的足球渊源。也许,在全国,有着很多类似丽江足球的地区足球,他可能从来不被外界所熟知,但却在自己的土壤里执著地生根、发芽。如果连我们媒体自身都“轻视”这些草根足球或青训足校,又何谈让观众与读者能够把目光转向这里。
  两天的考察很短,但已经足以感受到丽江人民对于足球的爱,这里甚至可以配得上“足球之乡”的称号,虽然这一切与成绩无关。但也正是通过丽江足球发展的了解,也解开了一个曾经困惑我的问题:发展足球,到底是以成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所以,希望能够把丽江足球的发展简单描述给外界,如果中国能够有更多的城市、地区像丽江这样发展足球。不仅仅是追求成绩为主,也许中国足球收获果实的一天也会水道渠成、顺其自然的到来。
  一段鲜为人知的丽江足球史
  明代丽江土司,纳西族诗人木公,在一首名为《春居玉山院》的诗中写下了“飞红舞翠秋千院、击鼓鸣枉跳鞠场”的句子,可以看得出从那里起纳西族就有了秋千、蹴鞠的运动。至今,丽江纳西语中“踢足球”一词仍然发音为“球蹴”,一直保留了古语。
  抗战时期,丽江白沙机场是“飞虎队”中转站之一,白沙机场附近经常有美国军人踢球娱乐。据白沙老者回忆,美国军人曾多次与当地居民踢足球,有时候“美国大头皮鞋踢不过光脚板的”。抗战后期,随着国内多所高校南迁,以西南联大为中心,一部分青年教师来到丽江,这些在大学里接触过现代足球的年轻人经常聚集足球,现代足球第一次传入了丽江。
  民国后期,丽江开始出现较为规范的足球场,当时以省立丽江中学“老母鸡队”为代表的一批足球队经常进行比赛,赛前还在丽江古城的各个街巷口张贴海报,比赛时许多商家甚至闭店前往观看,场面甚是壮观。
  建国以后,以“五四队”为代表的多支球队活跃在丽江地区。丽江纳西族学生木乔考入中央体育学院,毕业后担任云南省足球队第一任教练。1964年,丽江地区开设少体校足球班,正是从那时起,丽江足球培训也一直坚持下来。到了70年代的时候,丽江县有23个公社,其中11个公社有足球队,仅白沙公社54个生产队就有19场足球场,业余足球发展传统也同样是在那个时候保留下来。直到今天,各个村小组也会成立足球队参加比赛。
女孩儿们也爱足球
  一群活跃云海深处的足球娃娃
  玉龙县白沙镇文海小学,海拔3200米。学校门前一块空旷的场上,小学生和松云和伙伴们一起在足球场上奔跑上着,比起小伙伴们的帆布足球鞋,和松云的一双耐克足球鞋格外显眼。未经世事的小松云能够脱口而出这双鞋的价格:380元。这是爸爸送给爱足球的儿子一份珍贵的礼物……
和松云珍贵的球鞋
  虽然不是很多人都能像和松云一样从小就拥有一双正品的足球鞋,但这不能阻止他们对足球的爱,云海深处,一群又一群喜欢足球的娃娃们在尽情地追逐那个给他们带来快乐的黑白精灵。白龙潭小学、玉湖小学、文海小学、美泉小学,短短两天的时间考察了4所小学,他们也可以说是丽江校园足球的一小部分缩影。
  白龙潭小学,一座完全是沙石覆盖的足球场,学生们在这里开展足球活动已经多年,每一周的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学后,都会有一批小学准时来到这里进行训练,目前有40多名孩子参加训练,其中最小的只有一年级,最大的有六年级。而在这座小学中,曾经最出色的一名学生就是已经进入北京国安俱乐部的和丽龙,和丽龙目前代表国安队参加中超预备队联赛,并且还在去年年底被国奥队主教练傅博招入帐下参加了国奥队集训。
  拉市镇的美泉小学,全校只有102个学生,但目前有70人参加足球训练,很多纳西族的女孩子也在学习踢球。五年级的小女生和佳媛说,自己特别喜欢踢球、自己不怕吃苦,所以就一直跟着教练学习踢球。然后小佳媛非常老实地说到:自己没想过以后能进国家队,只想现在有球踢就好。
  以上几个小学都是丽江市下面的玉龙县,这些学校有的在玉龙雪山脚下,有的则在雪山的裙山之中。过去没有修通公路之前,文海小学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来到山下进行比赛。而就是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玉龙县举办的萌芽杯小学生足球赛如今已经办了25届,随之而来的是下面各个镇也在组织各自的小学足球赛,以拉市镇为例,中学校主办的比赛甚至有像模像样的秩序册。
  目前,仅玉龙县体校就有1000多名小球员接受训练,全县更是有5000多名中小学生在练习足球,分布在各个学校,这些年很多中超俱乐部来到玉龙县体校选苗子。国安俱乐部挑走了9个队员去试训、鲁能选中了2个、申花选中了5个。玉龙县原体育局局长和文良说:自己曾经有一个梦,就是希望自己培养的丽江球员能够走出去打中超联赛,放在过去这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这已经并不是梦,自己相信肯定会实现。
  除了各个镇的学校足球班、县体校之外,丽江还专门成立了古城足球学校。足校请来了曾经与张引一同培养出李铁、李金羽那拔辽小虎的老教练刘锡满。前国脚张恩华也是足校的名誉教练。目前足校已经有6个梯队,与家长签协议的球员达到了107人,足校所有学生都接受9年义务教育,每天下午17点30分从学校下课之后来参加训练。足校从去年开始参加全国U系列比赛,下一步的目标力争在2017年组建以丽江球员为主的球队参加乙级联赛。刘锡满说,比起平原的孩子,生长在高原的纳西族孩子更能吃苦,敢拼敢抢,身体素质更好,特别是肺活量远远超过平原球员,只要坚持将来肯定会有一些苗子出来。
  一场超过2万人观看的乙级联赛
  4月25日,2015年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在丽江市体育中心开幕。丽江政府、丽江足校、丽江嘉云昊俱乐部共同承办了今年的中乙联赛开幕式。要知道,即使是在职业足球联赛如火如荼的当下,最近几年的中甲联赛也都鲜有开幕式,由此不难看得出丽江地区对足球的重视。
  就是这样一场乙级联赛的揭幕战,现场观众达到21887人,这个数字绝对可以和很多中超俱乐部的上座率相比。比赛日当天,丽江市体育中心沿线的道路交通一度拥堵。现场由纳西族歌手自创的“丽江加油”作为球队队曲更是别具特色、令人叫好。
  出席开幕式的中国足协副主席林晓华表示,这次中乙开幕式选在丽江是推动当地足球发展的一个举措,事实证明丽江拥有很好的足球群众基础,其俱乐部建设和体育、教育及社会三合一共办的足球学校也很有特色,希望足球能在丽江获得更大的欢迎。
  嘉云昊俱乐部的目标是三年力争冲上中甲、五年力争冲上中超。云南省体育局局长何池康则表示,丽江有着足球之乡之称,这里的男女老少许多都喜欢足球和踢足球,而丽江作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对留住人才上有一定优势,省体育局希望能够嘉云昊俱乐部能够在三年内冲上中甲联赛,如能实现则体育局将给予该俱乐部全方位的支持。据了解,如果这支乙级球队能够三年实现冲甲,省体育局将扶持1500万的资金投入。
  承办乙级联赛的开幕式的丽江体育中心场地质量相当不错,备战世界杯预选赛40强首战的国家队也可能会来到这里进行赛前集训。丽江市长张泽军说:“丽江致力于打造集高原体育训练、比赛、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具有丽江特色的训练基地,希望更多的国内外体育运动队伍及体育爱好者到丽江开展训练,举办赛事活动。
  一级难以想像的众筹村组联赛
  除了大力开展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之外,丽江地区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他们搞了几十年的业余足球联赛。如果说丽江拥有最热闹、最有趣的业余联赛并不为过,因为很多村、组级别的联赛都是村民自发筹建的。
  据不完全统计,丽江现在拥有十几支业余球队。仅在古城区的运动会上就有15支的球队参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丽江业余足球的红红火火。在这些业余球队之中,有学生、机关代表队;有农村足球队、业余联赛代表队,这其中还有两支妇女足球队非常引人注目,她们是来自白沙镇的农民代表队和玉龙县妇联组织的政府机关代表队,她们普遍年龄都在30岁以上,年龄大的已经有60多岁。
  丽江雪山脚下的白沙镇玉湖村,八十年代开始村民就自发“众筹”组织村级足球联赛、全村男女老幼驾着马车搬着锅碗去看比赛,孩子们从小不会踢球会被取笑。带领中国队打入2002年世界杯的神奇教练米卢还专门来观看过玉湖村的业余足球联赛。
  就在这次考察之中,我们也来到玉湖村的场地,同样是一片沙石土场,但村民却依旧踢的兴高采烈。而就在村头的告示墙上,几张特殊的感谢信格外引人注意。原来,这是玉湖组四组足球队的感谢信,为了参加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足球赛,各位村民为四组足球队积极捐款,从100元到50元不等,有的甚至是一件饮料、一条香烟,但是能够看得出村民对自己足球队的支持。难以想像,由村民自发众筹组织的足球赛就是这样一直长期坚持下来。如果没有一份对足球的热爱,恐怕不是哪一户、哪一家都愿意自掏腰包。
足球训练网点
  一些来自政府的持续支持
  丽江市足球运动能够发展如此红火,与当地自发成立了市足协有很大关系。与省足协、中国足协尚未脱离体育局所不同的是,丽江足协完全是民间组织,协会有着严格的章程。市足协主席王建民是丽江第一位国家级足球裁判,王建民说,丽江人民喜欢足球,当年自己吹罚的一场市级比赛决赛就达到了1万多人。
  近几年,丽江足球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大力发展业余足球联赛和校园足球,玉龙县委书记亲自兼任体委主任,为业余足球、校园足球做出了很大保障工作。
  在支持职业足球方面,丽江政府将新建的体育中心运动员公寓和训练基地提供给嘉云昊,这支乙级球队已成为一支拥有训练基地、固定运动员公寓、大巴的俱乐部,这样的条件甚至已超过了某些中甲球队。
  中国足协也同样对丽江足球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次来到丽江考察的中国足协副主席林晓华也表示:今后会加强丽江地区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包括进行一些捐助球场。
  就在这次丽江行的考察之中,中国之队公益合作伙伴胜利联盟宣布为该小学捐赠一块人造草足球场,二是由中国足球记者联队为该小学赞助一批足球服装备。胜利联盟联合创始人任轩东表示,他们将在今年7月底之前将捐赠的人造草足球场落实到位,而中国足球记者联队赞助的装备也将邮寄到该校。
丽江小学所获的荣誉
  一个“以人为本”的足球发展思考
  正如前文所言,此次来以丽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了解足球运动发展如此火红的丽江地区,为何足球成绩一直并不是太好。终于,经过与很多当地足球人的交流,得到这样的一个思考:搞足球到底要以成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几乎所有丽江足球人都这样说:我们也希望丽江早日能有中超、中甲,希望我们纳西族的孩子能够有一天进入国家队。但,这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热爱足球的人、孩子们有球踢,这就足够了。
  前不久,和足坛元老金志扬的一次聊天中,一直在北理工队任教的金志扬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已经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身体素质格外差。还有,前几年的中日韩中小学生曾经作过一项身体机能测试,结果中国孩子占优的就是身高和体重。所以,现在搞校园足球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中国足球水平、为了国家队能够打进世界杯,更主要的还是为了中国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们强壮的体质、健康的心理。
  想一想,金志扬说的这一切,恰恰是丽江足球所正做的。足球改革方案出台之后,很多地区的校园足球一哄而上,我们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人将足球成为一副“道具”。假如,发展校园足球、发展业余足球真的被看成一种“政绩”,那么一哄而上的结果势必最终只能是一哄而散。
  所幸,丽江地区多年来的坚持正是吻合了足球发展还需以人为本的方向。不可否认,现在丽江的职业足球水平还不高,专业球员还很稀缺,但这并不影响丽江人民对足球的热爱,这份热爱与成绩、与政绩并与太多关系。而有了这份一直坚持不懈的热爱,丽江足球也终会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当全面还在提供足球从娃娃抓起时,丽江的娃娃已经早就从足球抓起。足球带给了他们天真的童年、更给了他们比很多同龄小伙伴更强健的体魄。同样,这里的老老少少、甚至是妇女们也能够在足球运动中找到特有的生活乐趣时,足球在这里,就是一种正能量。
  所以,职业足球并不出色的丽江足球更应当被外界所了解,也希望全国能够多一些像丽江这样热爱足球、发展足球的城市与地区。当然,最后还想对丽江足球说一句:搞足球很难,每个地区都有大同小异的问题,师资力量、场地问题更是突出,但是要相信足协、政府总会一点点帮助解决;搞足球要耐得住清苦与寂寞,特别是在天高云淡的地方,你们所做的事并非会每时每刻都会被人所知晓。但,苦日子都坚持过来了,还有什么可怕的。正如这两天那首纳西族歌曲最演唱的一样:丽江,加油。希望他日再来时,丽江足球会更好。 (袁野)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特塞尔在中超踢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