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没有羽毛球赛事即将播出的韩剧?哪个台,什么时间?

(共1个回答)
本报南宁讯&(记者王冲)喜欢羽毛球的朋友注意了,一项覆盖全区的羽毛球团体赛就要打响。近日,记者从自治区体育局获悉,2009年广西“真龙杯”业余羽毛球俱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 向你推荐一个网站 中羽在线论坛 每次大赛前都有网友们的讨论 包括那个电视台的直播 几点很详细 更新新闻很及时 注册一下 可以发表观点 赛后还有
广州亚运会羽毛球和乒乓球男团,男单,男双决赛A票 - 100元
羽毛球男单决赛和混双决赛 11月21日(星期天)19:30 天河体育馆 A类票 2张(单
1.汤姆斯杯赛
即世界男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1948年举行第一届比赛,现为两年一届,在偶数年举行。比赛由三场单打,两场双打组成。
2.尤伯杯赛
汤姆斯杯(世界男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
尤伯杯(世界女子团体羽毛球竞标赛)
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比赛)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世界羽毛球大奖赛
大家还关注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2015年羽毛球赛程表 2015羽毛球赛程(赛事)时间表 - 邯郸在线直播频道
当前位置:&>&&>&
2015年羽毛球赛程表 2015羽毛球赛程(赛事)时间表
2015年羽毛球赛程备受关注,小编整理了2015年羽毛球赛程时间表,以供球友方便看球,与以往相比,2015年羽毛球赛程最大的变化是1月份不再设有首要超级赛或超级赛,2015年羽毛球赛程从今年的6个月增加到7个月,韩国将和日本构成一个超级赛亚洲月。
2015年羽毛球赛程表
马来西亚大师赛
黄金大奖赛
印度大奖赛
黄金大奖赛
德国大奖赛
黄金大奖赛
全英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瑞士大奖赛
黄金大奖赛
印度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马来西亚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新加坡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中国大师赛
黄金大奖赛
新西兰大奖赛
黄金大奖赛
苏迪曼杯团体赛
澳大利亚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印尼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美国大奖赛
黄金大奖赛
台北大奖赛
黄金大奖赛
世界锦标赛
日本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韩国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9.29-10.04
泰国大奖赛
黄金大奖赛
10.13-10.18
丹麦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10.20-10.25
法国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10.27-11.01
萨尔布吕肯大奖赛
黄金大奖赛
德国萨尔布吕肯
11.03-11.08
韩国大师赛
黄金大奖赛
11.10-11.15
中国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11.17-11.22
香港公开赛
系列赛超级赛
12.01-12.06
印尼大奖赛
系列赛超级赛
12.09-12.13
羽联系列赛总决赛
系列赛总决赛
上一篇: 下一篇:
今日直播在线
最新体育前瞻
邯郸在线直播频道 - 提供网民最喜欢的体育直播及体育资讯 |
邯郸在线声明:本站所有视频均来自互联网搜集自由分享代码发布,本站不参与视频的制作与上传,仅提供视频分享地址。如需删除,请邮件通知。站长邮箱:2015中国羽毛球公开赛本周在榕城打响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报作者:
球迷可电话、网络、现场三种方式购票青运盛会刚刚散场,福州又将迎来一场羽球盛宴,2015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将于11月10日至15日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体育馆激情上演,这是继2014年后,该项赛事第二次在榕城举办。据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透露,由于本次中国公开赛是里约奥运积分赛的重要一站,所以包括林丹、谌龙、约根森、内瓦尔在内的各单项世界排名前十运动员都将悉数登场。最受关注的男单方面,赛会三号种子,福建选手林丹与老对手李宗伟同被分在下半区,“林李大战”很有可能首次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上演。两人此前在世界羽联赛事中交锋34次,林丹25胜9负占据优势,包括世锦赛、奥运会这样大赛的决赛上,林丹多次战胜李宗伟问鼎。李永波表示,他也十分期待“林李大战”提前上演。&四夺丹麦公开赛冠军的福建名将谌龙被分入上半区,如前两轮取胜,他极有可能在1/4决赛中面对丹麦名将阿塞尔森。作为中国队的当红新星,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谌龙已在今年的世锦赛上为国羽打破了尘封26年的“塞纳扬魔咒”,在印度尼西亚的塞纳扬体育馆夺得男单冠军,无疑成为本届中羽赛男单夺冠的大热门。此外,在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的比赛中,当今世界羽坛排名前十的选手将同场竞技,每一场比赛的精彩程度和含金量都值得期待。五个单项的四分之一决赛将在本周五打响, 11月14日(周六)13:00将进行半决赛,决赛将放在 11月15日13:00,谁能笑到最后的悬念也将解开。想要到场观战的市民和球迷,可拨打号码百事通114电话购票,也可登录赛事官方指定售票渠道大麦网和永乐票务进行购票。无法赶到现场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体育频道每天下午的赛事直播连续关注。&F 本报记者 杨欣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票价预赛、正赛:180元/80元/30元四分一决赛:380元/200元/80元半决赛:880元/580元/480元/380元/180元/80元决赛:1280元/880元/680元/480元/200元/100元
媒体链接:
Copyright @ 2014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版权所有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7201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闽ICP备
Addr:福建省福州市西环南路128号 Post:350004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穿行于欢乐盛事间的奇妙旅程——2015苏迪曼杯前线记行
穿行于欢乐盛事间的奇妙旅程
&&&&&&&&&&&&&&&&&&&&&& & & & & & & &——2015年东莞苏迪曼杯前线记行
“纵使最微茫的星辰,也终将于梦想的感召之下,闪耀光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题记
&写 在 前 面
孔子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掐指算来,今年苏迪曼杯的决战之日,眼下已然过去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几天来的时光冲刷不长不短,但好在还不至于销尽那些值得回味与珍藏的记忆片段。难得又迎来一段平静的日子,也许在此时把那些有关苏杯之行的万千点滴细细归拢然后娓娓道来,应当是再合适不过了。
那么,既然决定要道出这些林林总总,又该从何讲起呢?
毕竟,小山我此去一行的种种见闻,几乎可谓是遍及场上场下、赛前赛后。有些关乎球员、教练,也有许多是围绕着和我一样平凡却又幸运的现场球迷,甚至因为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我还得以记录下了一些自己与裁判、志愿者、后台工作者乃至电视转播团队之间的邂逅或是发生的故事。以上提及的所见所闻若当真要一字排开的话,想在其中理出一条清晰的头绪,怕是却也不易。
好在这些回忆尽管略显纷繁复杂,但也未必意味着我们就要按照一定之规去逐一讲述。至少在笔者看来,将这些经历整理成许多段斑驳之间自成一体的大小故事,或许倒应该是向大家展示它们的最好方式。
所以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笔下文字的指引,去一同回首我们一周之前所刚刚经历过的,那令人百感交集的40个小时罢……于天津市西青区=================================
1.意料之外的开始
这一次的苏杯之行,从一起初就注定不会如同我们在出发前所计划好的那般顺利无虞。由于气候变化和原定时间安排之间的种种不期而至的冲突,我们的旅途比既定方案足足晚了5个小时才真正拉开序幕,也正是这5个小时的时间差,换来了自己足足将近一个白天的纠结与挣扎。
而所有的一切都始自于我们在预定登机时间——5月16日早晨8:00抵达机场登机口时所听到的,那一道在当时对我而言不亚于当头一棒的通知:航班由于广州方面出现雷雨天气而遭到延误,起飞时间延迟至当天中午13:30。
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到大无数次的飞行经历当中,这约莫是自己第一次遭遇航班晚点的窘迫境况。过往历次飞行当中悄无声息攒下的“人品”这一次却没能在关键时刻敌得过老天爷无情降下的倾盆大雨。而就在我们一家还在为航班晚点懊丧无比的同一时间,当天中午中国队出战印尼队时所祭出的那份可谓极尽凶险的对阵名单,已经悄然传遍了整个网络并且很快地被转发到了我的微信上。
于是,在接下来度日如年的漫长等待当中,机场候机大厅一层原本舒适惬意的VIP休息室,之于我而言几乎变成了令人如坐针毡的刑房——航班晚点至13:30起飞,不仅意味着我们的旅行计划被迫推迟,亦会令我错过原定的日程表当中与天南海北而来的球迷伙伴们尽情欢聚的第一次机会。而远比这些还要严重的是,当天中午那场我原本设想中会亲临现场目睹的、充满无限可能的中印半决赛之战,如今自己竟然被迫只能在万米高空的云端一无所知地默默祈祷。这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我所能预料到的最糟糕的局面!
而我们一家三口——尤其是我自己——就是带着这样迷茫而焦急的心境在预定启航时间过后的第5个小时,最终登上了那一班迟滞了许久才打开舱门的A320客机。临近机门关闭前最后短短五十多分钟的时间里,风云两局怅然脆败交出第一盘,紧随其后登场的李雪芮戏剧性地扳平,而这些也就成为了这场半决赛在我脑海中最后留下的“实时情报”了——在前方的同伴传回了两队团体总分定格于1-1的消息之后不久,我也就不得不“忍痛”关闭了自己的手机。
在那之后,又是长达3个多小时的飞行,这一路上比起先前在候机室中的等待,就更令我感到像是新一轮加重的酷刑——等候起飞时的疲惫,飞行过程中的不适加上唯恐前方战局节外生枝的忧心忡忡,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与身体感觉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在临近降落前的几十分钟里,全身上下几乎都没了气力。一向在世界大赛关键时刻之际容易在直播画面前心跳加速的我,已经无法想象当时是如何在得不到任何消息的情况下度过的那一段昏天黑地的空中远征。
幸而在重归大地母亲的怀抱后不久,火线之上捷报传来——中国羽军将士在四盘苦斗过后3-1反败为胜,有惊无险地杀进了第二天的冠亚军决战。而历经波折最终迎来胜利消息的我,也总算在踏出舱门的那一刻,多少恢复了几许原本的平静与期待。
事后,当回忆起从候机到飞行的整个过程当中的种种波折时,实话说来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绝对算得上是整个旅途当中X因素最多的几个小时——因为假如当那架推迟了5个小时起飞的飞机在蓝天白云间穿行之际,远在目的地所进行的半决赛战局真的滑向了对中国队不利的方向,那么我们此行意在见证国羽苏杯六连冠的目标就毫无疑问将提前落空。如此这般一来,纵然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不至于无球可看,在失望中降落到目的地的我们亦多半会感到兴味索然。
好在,这些灰色的假设,并没有真正发生。在目的地迎接我们的,终究是期待之中的好消息……
(5月16日上午8:00,首都机场T3-C航站楼C21登机口,获悉飞机晚点时紧闭的廊桥大门)
(国航VIP休息室的电视,正式登机广播响起前的最后一分钟,风云VS亨德拉/阿山的半决赛首盘较量还在进行时,而我们本该早已身处现场……)
(下午17:40,历尽周折终于抵达深圳机场,却已错过了一场激动人心的较量……)
2.韩日大乱斗
虽说错过了中印半决赛一战,但我们全家一行三人还是有幸先于另一场半决赛的开球时刻之前飞抵了目的地。本着再不可浪费任何一次观赛机会的心理,加之前一天就已多少预料到韩日相争精彩可期,大家依然决定即刻动身赶赴赛场,在夜幕降临前后去看上一场。一路上自行驱车前往场馆的途中,由于人生地不熟而引发的波折自不待言,但好在还不至于耽误了太多时间。四处寻了一番路径之后,一家人最终在男双比赛开赛刚过半局的节骨眼上,还算及时地抵达了比赛现场。
说起来,这场没有中国队参加的半决赛,从轰动效应和群众关注度上来看似乎有些“外冷内热”的味道——场馆门口的黄牛们对于收购本场的球票似乎兴味索然,更多的精力都着重放在了决赛门票的倒买倒卖上。但当我们步入场馆之内,情况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当晚的现场气氛丝毫不亚于中国队登场亮相时的盛况,四面看台几近座无虚席,观众席的上座率粗看之下就几乎超过了八成,而且前来观赛的球迷朋友们几乎个个都是看得出门道的铁杆羽毛球爱好者,场上运动员每打一个回合,场下的观众们就会相互品评议论一番。尽管这些评头论足的言语之声往往是普通话和粤语相互夹杂,我也并非能够尽皆听个明白,但仅凭动辄便时常冒出口来的几句行话术语,便足以判定他们“真球迷”的身份了。
这场“大乱斗”的精彩程度以及最终赛果的震动指数,应当说一个在情理之中,一个则在意料之外。素来以意志品质坚韧顽强而闻名的韩日两队在苏杯半决赛这样事关至高荣誉的大场面上狭路相逢,明眼人都能猜得到十有八九要打进五盘决胜,但在赛前,我相信同样没有人会怀疑韩国队在最后两盘的女双与混双比赛当中,单论纸面实力都要优于日本队一筹乃至几筹的事实。然而竞技体育的魅力恰恰在于它无穷的不可预知性,开赛前被人认为十拿九稳、横竖都能打进决赛再度挑战国羽将士的韩国队最终折戟半决赛,竟然恰恰就是栽在了以往面对除中国队之外的任何一支球队时都绝不会失手的女双和混双两个单项上。而且两场比赛的进程毫不夸张地说,几乎都可以用“惨败”二字加以形容。
先表女双,单纯从双方的阵容上看,郑景银/张艺娜VS松友美佐纪/高桥礼华这样的对阵,想必任何一位分析家或是预言家都会一口咬定是一场五五开的比赛。纵使日本队的组合拥有固定配对经验丰富与高居世界排名第一的利好,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谈不上是什么压倒性优势。可随着比赛的进行,场上的形势竟一步步脱离了人们预期当中的轨道而且越偏越远——韩国队全场从一开始几乎就根本无法夺取主动权,原本堪称拿手好戏的牛皮糖式防守反击差不多没过两三个回合就退化成了漫无目的的消极防守,开局之后郑/张组合的唯一一次比分占优居然是拜现场记分牌显示出错所赐的一个“3-2”的泡沫领先,而从计分装置重新校正完毕开始,韩国队就再没获得过任何起势的可能,如果说第一局打成17-21的终局比分还能证明两位韩国女将多多少少作了一点挣扎和抵抗的话,那么第二局干脆从一开场就直接变成了碾压式的血腥屠杀,昔日威风八面的韩国女双最后甚至吃到了堪称耻辱的个位数局分,而韩国队意欲进军决赛的希望之火,其实也已在此刻被浇熄了大半。
此时此刻,假如再算上这对女双在小组赛两场当中屡屡出现加分局的险情,以及在8进4再战马来西亚时一度被许嘉雯和温可微逼上爆冷边缘的糟糕表现,她们本届苏杯的成绩单,无疑已经直接可以被判为不及格。
面对这样颇令人讶异的结果,我身边的一些球迷不由得怀念起了两年前初出茅庐便惊艳四方的“希望之星”严慧媛。两年前在天河体育馆的世锦赛之战当中,同样是与张艺娜合作出战的严慧媛一路连战连捷,不仅在半决赛以一场完胜阻击了志在实现主场全满贯的奥运冠军田卿/赵芸蕾,而且在决赛中面对身为卫冕冠军的昔日“无敌组合”于洋/王晓理也毫无半点惧色,在中国队全场紧逼的压迫性态势之下硬是凭借出众的攻防基本功与堪称飘逸的手法虎口夺食,成功地将那场决赛拖入了三局大战。可惜的是,从上一个赛季的后半段开始,这位韩国女双曾经的“天才少女”就悄然隐遁了形迹,除却去年中国公开赛临时搭档柳延星在决赛中与张楠/赵芸蕾激斗三局的表现还属亮眼之外,其余各项大小赛事当中,她都已经难见踪影,今年的苏杯更是“按惯例”未能入选韩国队的大名单。
如果单纯只是谈论这一场半决赛的话,严慧媛的存在与否或许并不一定就足以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因素之所在,然而这名才华横溢的新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迅速归于沉寂的现实,折射出的却是眼下韩国女队双打形势上的低潮以及在用人方面的迷失。尽管我承认我并非韩国队的支持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这支队伍有些反感。但三五年前还能凭借女双项目上的强势睥睨天下的前尤伯杯冠军之师,如今竟然沦为日本对手的刀下鱼肉,诚可谓呜呼哀哉!不知彼时客居日本队总教练之职的一代双打天骄朴柱奉,看到祖国球队曾经的优势项目——女双在人才问题上遭遇如此窘境,又当会作何感想?
女双人才处境上的困局,也不可避免地祸及了韩国队在混双领域的实力厚度。最后的决胜盘当中韩国队派出的主力混双高成炫与金荷娜,在之前小组首轮迎战马来西亚的比赛当中就已经一度被视为“最不稳定一环”——当时,在同陈炳顺/吴柳萤的那场被球迷戏称为“女神对决”的决胜盘较量当中,韩国女将金荷娜的表现差不多可以用“业余”二字来形容,面对马来西亚队两名选手殊死相搏的气势,已经不能算是缺乏大赛经验的金荷娜在场上竟然成为了活靶子一般的存在,从攻防两端到中前场争夺,一概被隔网而立的对手完全制住。尤其是中局的几次攻在吴柳萤手上的回球,几乎可以说是被对手的反击打了个“颜值扫地”,其场外“女神”的形象由此可谓是瞬间蜕变成了场上的“女神经刀”,一度为无数球迷诟病不已。
而到了这场事关生死的半决赛决胜场上,金荷娜的表现仍然看不出丝毫的起色。除却第一局上半节在一度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凭借偶尔几拍灵光乍现的发挥和搭档不遗余力的飞天遁地而实现过短暂的11-10的反超之外,整场比赛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她依旧处于狼狈不堪的被动挨打地位上,尽管还不至于出现在面对马来西亚队时全场被人追打的惨状,但其所表现出的疲沓和仓惶绝不亚于前者。而当双方的对抗步入后半程,日本队逐渐开始在气势上占据绝对上风之后,面对难以挽回的败局,本就已经无所作为的金荷娜甚至险些就在比赛进行期间当场哭了出来,其心理承受力之软弱由此可见一斑。
摊上这样十足“猪队友”特质的搭档、进而在场上差不多等同于以一敌三的高成炫,纵使身怀世锦赛男双冠军级别的高强武艺,到了最后时刻也不免被带离节奏自乱阵脚,乃至一度被对方女将栗原文音的攻势所杀穿。乍看之下近乎耻辱,实则却尽是无奈。
而最终,14-21,15-21这样的终场比分也宣告了韩国队不得不吞下再度无缘苏杯决赛的苦果。尽管从客观上看,收获一枚铜牌不能算是空手而归,但明显低于心理预期的最终战绩,对于在苏杯赛场上堪称豪门劲旅、夺冠总数仅次于中国队的太极虎军团而言,其实也就根本无异于失败。
除掉这最后两盘令人大跌眼镜的双打争夺之外,另两场不得不提的比赛便是女单和男单的对阵。尤其是女单比赛,依笔者之见着实值得大书特书一番。这场从比分上看(11-21,21-17,21-14)平淡无奇的三局逆转,实际的进程却极富戏剧性且令人击节叫绝。年仅20岁的奥原希望在第一局不曾觅得半点机会的困境之下,凭借不可思议的强悍挣扎能力和异常坚韧的拼搏精神,从第二局开始逐渐攫取了比赛的话语权。在顶住成池炫临近第二局局末的戮力反扑、保住来之不易的生机之后,奥原在决胜局不但从战术上完全主导了比赛走势,而且在“战略上”亦是成功策动了全场球迷的倒戈(不可否认在此之前由于民间一贯弥漫的仇日情绪,致使这场半决赛从开场之后到女单第一局,现场观众几乎一边倒倾向于为韩国队加油助威),最终既赢下了关键的一分,也赢得了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敬意。在事后对于半决赛的回顾当中,更有许多人将之视为了全部五盘对抗里最经典的一盘乃至整场比赛真正的根源性胜负手之所在。
而男单比赛当中虽说亮点不多,但最后一分球诡异的结束方式却成为了许多球迷至今各执一词且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题——上田拓马挑起那一拍高球之后突然自行离奇缴械的原因究竟是因为听到了裁判的制止,还是自认违例放弃抵抗?如果说裁判确实作出了触网违例的判罚,那么在这样事关胜负的大分上又是不是一次严重误判?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为了赛后大众争议的焦点之一。然而,唯一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无论上田拓马最后的挑球违例与否,从挑出的回球质量上看都已经是一拍确定送分的半场球,假如比赛继续进行,也许孙完虎只是会换成选择以一记钉地板式的全力重杀解决战斗,最终的结果说到底也未必能有太大的改变。
至于为韩国队打响头炮的男双,其实相较之下反而无需多表。李龙大和柳延星的组合毕竟身为当今男双世界排名第一,虽说小组赛首轮意外惜败马失前蹄,但他们此后再也没有踏进同一条河流。半决赛头阵一役面对硬实力明显弱于自身的日本队二双桥本博且/平田典靖,整场比赛两人打得游刃有余也无甚悬念,几乎从开头就可以猜出过程和结局。只不过,在全队团体总分2-3落败的背景板面前,即便是这不容有失的第一分,事后看来也保得有几分苍凉罢了。
比赛结束后走出场馆的一刻,整理着手机当中刚刚留下的照片,阅读着赛后各方的新闻评论,我仿佛在突然间意识到,自己第一次有幸亲临苏迪曼杯现场观赛,就得以见证了苏杯赛史26年来中韩两队首次未能聚首淘汰赛的一届比赛。球迷们与“中韩大战”这个苏杯赛上此前的保留节目失之交臂,却见证了日本队在世界羽坛的正式崛起,究竟该算是幸运,还是不幸呢?对于当下的韩国队而言,答案毫无疑问应是后者,但如果用整个羽毛球世界的眼光来看待的话,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有一个明确的回答……
(首盘男双,那个时候一切看上去都在韩国队的掌握之中……)
(孙完虎VS上田拓马,“腰眼”位置上的关键一分,赢得了暂时的领先却没能保住期望中的最后胜利……)
(葬送太极虎全局的混双决胜场,令人欲哭无泪的金荷娜……)
3.与教练员们的奇遇
在韩日大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同时,主力部队几小时前已经鸣金收兵的中国羽军也并没有闲着。尽管大多数国羽将士在天黑之后已经相继返回酒店休整,但现场仍有一支中国队的“侦察分队”坚守在第一线,以便收集决赛潜在对手的动向。而这一队侦察员的主要人手构成,自然正是国羽各个单项组的教练员们。
凭借着前方小伙伴们提供的可靠消息,我们也很快得以定位到了留守现场的国羽教练组成员们所在的位置——南侧看台处的115A座位区。依靠情报和运气的同时帮忙,我和几位幸运的球迷一起,没费太大的力气就成功地在看台出口处“活捉”了两位行色不算太匆匆的教练员。于是,签名合影自然是一个都不能少,不过好在几位教练即便在繁忙的赛事进行时期间,也依然是一如既往地和善,待人接物几乎没有半点架子,这不禁令我们这些来自基层的普通球迷们也感到轻松了许多。
在同这几位教练员的接触当中,最有趣的当属邂逅陈其遒指导时的情景了——从来都低调行事的陈指导在被我们“逮”到之前,尽管从头到脚穿齐了一整套国家队服装,但由于只有独自一人在体育馆走廊里来往穿梭,因而几乎在每一处路过的地点都被擦肩而过的行人们当成了毫不起眼的普通球迷而轻易放了过去!
不过即便是如此低调的陈指导,仍然没能逃过被我这个“草根赛事通”的“火眼金睛”一眼认出来的命运。而当我抢在一起蹲守于115A区出口处的几个小女生身前,一把冲上去拉住陈指导请求签名的时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陈指导居然一脸天然呆地反问了我一句:“你们知道我是谁么?没认错人吧……”。这个“呆萌”气质十足的回答把在场的所有球迷一下全都逗乐了,我见此情景也赶忙向他解释说我们早已认出他是陈其遒指导。陈指导听罢此言,似乎总算是搞明白了这些一拥而上的球迷们并不是些胡乱堵人的无头苍蝇,这才笑逐颜开,一一接过了我们递来的票根、海报和记事本,逐一留下了自己的签名,并在随后欣然应允了大家与他合影留念的请求。
而在此前后,我们还相继遇到了男单主教练夏煊泽指导、女双组的潘莉指导以及女单组的张宁指导等等几位教练员。在这几位教练当中,有一些对球迷来者不拒,也有些行色匆匆地拒绝了所有围上前来的粉丝。不过,尽管每一位不同的教练员对待球迷的态度有冷有热,但他们高度敬业的精神却都没有半点差异。也正是因为拥有着这样一支认真负责、不辞劳苦的教练员团队,才能换来中国队的运动员们在场上所向披靡的神勇战绩。
无独有偶,在第二天的决赛开始之前的几个小时里,我又得以在酒店大堂的酒吧里邂逅了即将亲临一线督战决赛的日本国家队主帅、前韩国男双王牌主力朴柱奉指导。在决赛打响之前的那段时间里,和紧张备战的中国队教练组成员们一样,朴指导也同样在大后方为本队的决赛前景而劳心劳力。以至于尽管是同别国球迷所留下的一张十分放松的合影,也不曾见到他的脸庞之上有太多笑容。或许正是因为身居总教练这一要职,时常要为全军将士运筹帷幄,才令像朴柱奉、李永波等等这几位高级教练员们的眉宇间,比起常人更少了几分轻松惬意吧。
(我与潘莉指导的合影)
(我和其他蹲守在115A区出口的球迷们与陈其遒指导的合影)
(陈其遒指导的亲笔签名)
(在酒店大堂与朴柱奉指导的合影,仿佛两个人都很紧张……)
4.岭南印象
实话说来,此番有幸远赴香都一睹羽坛众星风采,非但是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时隔7年再一次获得现场感受羽毛球世界大赛氛围的机会,而且也同样是人生中第一度踏上南粤大地。虽说笔者自从高考之后游遍天南海北,不到三年来早已经涉足过华夏之内的无数风水宝地乃至东瀛与美利坚两处异邦,可对于历来被誉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岭南沃土,却着实很是陌生。如今终于有幸光临,虽说时间紧迫,但多少还是能在行宿之间记录下些许印象。
先说说我们此行下榻的酒店。别称“东莞之门”的康帝国际酒店在宣传资料里一度被誉为东莞市中心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而事实上这栋高达30余层的酒店大厦也确实担得起这样的名号,整个酒店从内到外都透出了一股扑面而来的“土豪金”式的奢华感,大到厅堂之类公共区域的构型,小至每一间客房的空间举架,无不显示出十足的张扬与金碧辉煌。虽然不似一些一线城市的国际酒店的装潢那样富有深邃感与文化韵味,但其华丽、气派之程度绝对不可小觑。也难怪世界羽联的裁判员团队以及赛事工作人员专门选择了这里来当作今年苏杯官方酒店使用。只不过,对于原本一心想要在球员酒店偶遇各国健儿的我来说,由于情报上的轻微偏差而住进了相距不远的官方人员下榻之所(运动员营地偏巧在一个路口以外的会展中心酒店),多少难免会感到有几分剑走偏锋后的哭笑不得。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外地“错住”进了官员酒店也并非全无利处,鉴于不便离题太远,关于”歪打正着“一事此处权且按下不表,稍后笔者自会逐一话来。
说完了住处再来简要讲讲行路见闻。从康帝酒店所在的市中心区到比赛场馆所需的路程约莫15公里左右,这一路的距离虽然不算太长,不过恰好覆盖了东莞全城由市至郊的各个地带。驱车行驶间望向窗外,莞城之市井万象皆能尽收眼底。尤为值得一提的便是东莞市内的公路景观,近年来长期号称建设“花园城市”在绿化方面所取得的建树如今看来确实不俗,市内的主干道快速路旁无不是种满了各类温带与热带植物,而且据当地人说,由于气候适宜,这满眼望去的成片碧绿几乎常年青翠欲滴,行走期间时的感受不仅不似一处我们传统概念上的国内三线城市,反倒与一贯以绿植遍布山野而广受游人好评的美国东部地带颇有几分形似。
而除却这些令人心怡的“风土”之外,东莞这座城市对于羽毛球运动的“人情”也同样炽热——东莞的大街小巷之间,常能见到来往行人身背球拍球包乃至练家味道十足的全套羽毛球装备,而据我们在当地的友人所透露,东莞市内羽球训练设施的建设情况更是几近达到了五步一馆、十步一场的繁荣程度。从这点点滴滴之中,我们全然能够看出,作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羽毛球先驱者们最先播种的处女地之一的广东,如今已然位列于全国上下羽毛球群众基础最为深厚的几大地区之中。国家队训练基地在此的设置以及苏迪曼杯和世锦赛等国际大赛频繁落户岭南的缘由,至此便也不难理解了。
(我在康帝酒店大堂正门附近矗立的苏迪曼杯大型宣传牌前的留影)
5.险些上了黑名单的“普罗米修斯”
不错,这一节故事的小标题所形容的“胆大包天”之人,正是笔者本人。有些不明就里的读者看到我所写下的这般夸张的小标题之后,或许会如是相问:你区区一个球迷究竟干了些什么,才敢给自己安上这等唬人的名头?
各位看官切莫心急,且待在下于后文之中,将这一段略显奇异的经历一五一十地为诸位讲来。
事情的缘起还要追溯至韩日两队半决赛之战的结局水落石出之际。其实在那天晚上,作为中国球迷的一员,特别是林丹的铁杆支持者,身为“现场党”的我和其他的一些身居大后方的球迷朋友们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倾向性的,虽说日本队最终凭借非凡的勇气与拼搏所创造的、具有历史性突破意味的胜利的确赢得了我们的掌声,但这却不是我们内心深处想要看到的结局。究其原因,有意在现场亲眼见证又一次中韩大战这一“苏杯传统戏码”的心态固然是其中之一,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李永波在中国队胜出之后向记者放出的一条难言虚实的军情——倘若韩国队稍后杀进冠亚军决战,国羽就会点将林丹披挂上阵,反之若面对日本队则派遣谌龙迎敌。如此这般的表态在前,加之日本队当晚最终得以晋级决赛的现实,在当时无疑相当于变相告知所有球迷“林丹已无可能在决赛亮相”。
身为死忠丹迷千里迢迢赶到现场,却无缘目睹偶像在冠亚军决赛中上阵立功,笔者当时的遗憾之情显然可想而知。然而,由于同时考虑到中国队本届苏杯各场比赛的变阵都毫无规律可言,因此即便得到了这条在当时几乎可谓是板上钉钉的坏消息,我也并没有像身边其它的那些在失望中慨叹的球迷朋友们一样马上放弃希望,而是将最终的结论依旧寄托在了第二天正式公布的官方名单之上。
从半决赛结束的夜晚到决赛日的清晨,十个小时出头的时间似乎过得特别漫长,这期间包括我自己在内,所有的球迷都在失望与忐忑相交织的情绪当中度过了黑漫漫的一夜。而等到第二天上午8:30,此前各轮日场比赛公布名单的惯例时间已过,赛事官网和各大新闻平台依然毫无动作的时候,在许多按捺不住急躁情绪的球迷当中,流言猜测已经是满天飞了。
恰在此时,中日两队派往组委会驻地的代表,竟然各自手执一份官方文件样式的纸张双双出现在了离我们只有一面屏风之遥的酒吧里。凭着一对“顺风耳”,我很快便从这些人同裁判组以及技术人员的交谈当中听出了他们此时前来的目的——这两人正是负责向组委会和裁判员团队递交最终出场名单的人员!
捕捉到这些关键信息的我几乎是大喜望外,天赐良机无疑近在咫尺!既然这几位官方人员是在这样无遮无拦的公共场合直接完成了名单交换,也就意味着他们对此事的保密戒备其实并不严密。言外之意,如果我能设法看到双方递交的纸质名单,或是有机会接近技术人员用来登录赛事官网和发布双方决赛阵容的笔记本电脑,我就完全有机会成为在决战日第一个看到名单或是部分名单的普通球迷,不仅如此,这份从官网后台经我之手而传出的最终名单,也完全有可能打消身在大后方关注苏杯战局的其他球迷朋友们的诸多担忧。
然而,这样多少带有“剧透”性质的行动毕竟太过于冒险,且不论整件事情本身从操作方式上讲就有很高的难度系数(既不能直接上前询问,也很难从远处偷看到端倪),即便是趁几位工作人员一不留神的空当成功接近到名单,如果稍有不慎露出马脚,暴露了真实意图,也难保会因为涉及“泄密”嫌疑而给自己惹上麻烦,甚至是反而招来让自己登上“黑名单”的严重后果。一想到这些,种种顾虑和冲动便一股脑地涌上了心头,如此“前景未卜”的一票,干,还是不干?
恰逢此刻,在我纠结再三的当口,正在附近忙着登录官网填写决赛对阵表的裁判长与几位技术人员竟然向站在一旁的我主动抛出了求助的橄榄枝——原来,这会儿忙得不可开交的他们也碰上了令人抓狂的事情: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康帝酒店的公共无线网络居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莫名其妙地关闭了对境外IP地址的访问许可,这样一来,试图通过酒店大堂Wi-Fi直接登录到服务器设于海外的Tournamentsoftware赛事信息网后台的他们便屡屡在尝试登入的过程中吃到了闭门羹,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向我这个距离最近的路人提出了求援。
这点麻烦对于整日在学校和时好时坏的Wi-Fi网络环境“战斗”的我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事实上遇到类似情况只要不是国内明文界定无差别屏蔽的境外站点譬如YouTube一类,那么只需通过手机热点连接上网,一般就能轻松搞定)。但由此我所能换来的机会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打着帮助工作人员解决技术难题的旗号名正言顺地接近那台写着双方对阵名单的电脑,而不用担心自己的真实目的会因为他人眼中的“可疑举动”而显露端倪了。实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于是,在确认了这几位工作人员的确是在向我求助之后,我便毫不犹豫地欣然应允并假借帮他们检查电脑故障的名义主动凑了上去,旋即将我早已猜出八九不离十的“故障原因”和盘托出。紧接着,趁技术小哥和裁判长专心摆弄手机热点的几十秒钟时间,我悄悄转过头来,目光顺着电脑屏幕向下一扫,不费吹灰之力便发现了早已填写停当只待上传的决赛对阵名单——在第三盘男单比赛的位置上,先前一度被我们推断为不会登场的林丹此刻赫然在列,而中日决战的出场顺序也和前一天我由于航班晚点而未能看到现场情况的中印半决赛一样,由两队的男双选手打响头炮。
很显然,所有之前令我们忧心和失望的坏消息基本上都已经打消干净。“偷”出了名单的我也不再多做耽搁,趁着还能压住自己的兴奋劲,马上同几位工作人员匆匆告别,接着回身来到大厅的角落里将刚刚套到手的情报迅即分享给了大后方的球迷团。而官方的技术人员似乎也在我离开之后,及时地按照我给出的提示顺利解决了之前的疑难问题。约莫45分钟过后,赛事信息站点成功发布了最终对赛名单,林丹、傅海峰、张楠和李雪芮四位偶像实力派奥运冠军选手云集前三盘,而我先前惊鸿一瞥之际所看到的一系列零散却重要的信息,也都在这份官网所正式公布的决赛名单当中,无一例外地全部得到了印证。
那么,大家这时候或许会问了:我这个乍看之下颇为“危险”的举动,事后究竟有没有真的上了黑名单呢?不消多说,自然是没有了——或者更准确地说,也许当时邀请我前去帮忙的几位技术人员原本就没有在乎名单会不会被提前泄出之类的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套双方都已经不会再做任何改动的出场阵容迟早要昭告天下,所以无论被谁提前看到,也都没有什么泄密一说可言。而对于我这个突然出现并“施以援手”的过路人,或许他们现在连感谢都还来不及,又如何会想到追究我的“泄密”责任呢?
(酒店大堂一侧的苏迪曼杯主题花坛,“盗取”决赛名单时所在的酒吧就位于这座花坛的斜对面)
6.裁判也疯狂
前面的内容里已经提到,我们此行所下榻的康帝国际酒店同时也是世界羽联以及本届苏杯组委会方面所选定的官方酒店。因此在酒店的公共区域经常能够看到身着羽联工作服或是佩戴BWF标志的公务人员穿梭走动。而由于情报偏差之故无法“活捉”各队运动员的我们,在这里所能有机会邂逅到的人数最多的名人群体,自然也就是那些在场上扮演着重要配角的裁判员们了。
决赛日当天清晨,在自助早餐厅还尚显冷清的时候,被选中执裁本届苏杯决赛的几位裁判员们就已经早早地来到了餐厅就坐,一边品尝着自助早餐一边聚坐于一处,互相探讨和准备着即将前去完成的重要任务。而在同一时间下楼来到早餐厅的我,也幸运地在餐厅的各个角落相继遇到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于是,本着“碰上一个名人算一个”的心理,我照着前一天晚上在赛场内外邂逅中国队教练员时的行动方式如法炮制,只要见到能够叫出名字的裁判员统统都不放过,在礼节性的寒暄过后一概扑上前去拿下签名合影。凭着中学时代在外教课堂上熏陶出来的一口还算过得去的英语社交辞令,这一招着实“得逞”了那么几次。
不过令我感到始料不及的是,虽说这些裁判员在我们这些球迷看来无一不是羽毛球赛场上的重要角色和名流人士,但他们每个人仿佛都并不认为自己有着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强烈的存在感。尤其是以埃迪·鲁菲恩托先生和闫琳娜女士等人为代表的几位东南亚籍的裁判,在见到我迎上前去索要签名合影的时候几乎都先是愣神半晌,直至我准确无误地道出他们的尊姓大名之后,方才露出笑容并应允我的请求。这样的反应和前一天观看韩日半决赛时低调的陈其遒指导几乎如出一辙,但其背后的心理动机似乎相对之下就要好理解得多了。
在我当时遇到的所有裁判员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刻映像的毫无疑问当属一位丹麦籍的秃顶大叔裁判——雅各布·辛德伯格先生。之所以对这位来自欧洲的裁判记忆犹新,第一点是因为他是我此行当中唯一一位在不同时间分别邂逅了两次的裁判,第二点则是源于他对自身执裁水平的高度自信和在评价那些吃到他判罚决策的苦头的明星球员时,丝毫没有嘴下留情的犀利态度。
笔者此行第一次邂逅辛德伯格先生的时间地点和另外几位裁判一样,都是在决赛日当天的早餐期间。或许是因为西方社会相对比较开放的文化气质之故,他完全不同于其他那些来自亚洲的裁判们见到球迷时的生疏和拘谨,而是一上来就非常主动地做出自我介绍。不但如此,当他发现我预先带在身上的签字笔因为用尽了油墨而写不出字迹的时候,不仅没有显出不满之色,而且还十分轻松和大度地与我开起了玩笑,甚至丝毫没有介意我在绕了一大圈找到服务员借来一支好笔之后再回来找他签名的请求。尽管对于曾经畅游过美国大地、并同欧美友人屡有接触的我来说,西方人士这样热情好客的表现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这一切仍然令我对这位颇有名气的丹麦“法官”有了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
而我第二度邂逅辛德伯格先生,则是在决赛结束后当晚返回酒店房间时的电梯里,结束了本届比赛全部执裁任务的他此刻已经换下了那套庄重的裁判服,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件生活气息浓厚的酒红色休闲T恤。在一众人等的谈笑风生间,我们很快又一次认出了彼此。而在这趟稍显熟络之后的闲聊当中,我也得以有幸了解到了这位资深裁判内心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众所周知,本届苏杯上关于发球裁判判罚尺度的争议是一个引发了大规模讨论的热点话题。而反映出这一争议问题的两场最具代表性的比赛——甲级队D组首轮马韩之争中吴伟申/陈炜强挑战李龙大/柳延星的交锋与中日冠亚军决赛上张楠/傅海峰对阵远藤大由/早川贤一的较量均由辛德伯格先生担纲发球裁判员一职,而这两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被判发球违例的总次数加在一起约莫有十余次之多,尤其决赛中早川贤一在关键分屡屡被判违例的情形甚至一度逼得日本队教练组冲向技术台施压。不夸张地说,争议的缘起和最大规模的发酵都和这位北欧大叔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干系,那么,对于这些在球迷圈子里几乎炸开了锅的判罚,当事人自己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They really should practice their services a little bit more!(他们确实应该好好去练一下自己的发球)”
一点不错,上面的这句英文就是辛德伯格先生在电梯轿厢里对这些有关发球判罚的问题所作答复的原话。虽说这话究竟有多少成分是真心话、多少成分是玩笑话还很难说,但从他不假思索就直接如此答复的情形来看,至少他应该并不对这一系列非议颇多的判罚问心有愧。
而能够得到这样的答复,似乎也印证了我之前对于裁判的一些猜想确实有些道理,那就是或许在某些欧洲裁判的羽毛球概念里,对于规则细节的理解与认知可能和亚洲人的观念截然不同,很多在亚洲选手、裁判和球迷看来无伤大雅甚至毫无错处的技术动作,放在欧洲人眼中也许就是赤裸裸的“践踏规则”。对于这样的理解差异,我们其实很难评判孰是孰非,而在世界羽联真正有意为现行国际竞技规则当中的这些模糊化的判罚事项重新制定清晰的量化标准之前,或许大家也只能用“文化冲击”这样无可奈何之下的托词来勉强解释这一切了。
但无论如何,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裁判和我们在理解规则意义的时候有着多么南辕北辙的差异,对于这些尽职尽责的裁判员们在历届大赛上辛勤的工作,我们所应该做的仍然是报以尊重和敬意,而非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就无原则地加以口诛笔伐。
当然,至于那些占据极少数的、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出卖裁判员职业操守大吹黑哨的败类,则决然不在此列。
(笔者同埃迪·鲁菲恩托先生合影留念)
(同马来西亚籍主裁判闫琳娜女士的合影)
(与雅各布·辛德伯格先生第一次邂逅时的合影)
(雅各布·辛德伯格先生的亲笔签名)
7.五湖四海皆朋友
此行来到苏杯现场的种种见闻之中,有一支独特而优秀的团队我在此不可不提。这支由60余人组成的球迷队伍,成员遍及九州各地。尽管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讲着不同的口音,就读于不同的学府、院系或是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大家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林丹全国球迷会苏杯助威团。
笔者自己也同样是这个优秀团队当中的一员。而大家若想要对这支卓越的团队的前世今生有所了解的话,就请暂且允许我借着这篇游记成文的契机,在此向大家细细讲来罢——
林丹全国球迷会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中国男队黄金一代崛起之初的2004年,当时的面貌还只是少数球迷自发组织的一个草根社团,组织结构十分松散也相当名不见经传。在北京奥运周期三四年间不断的沉浮与变迁过后,从赛季开始,经过一系列重组和洗牌之后的球迷会团队开始确立起了一套正规化的运作机制和构架,并由此初步呈现出了如今的气象。在担任会长的北京女生yoyo以及国内各个省市分舵的负责人的努力之下,这支新生团队的口碑和声誉亦自此与日俱增。
2010年之后,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信息平台类型的日趋丰富和兴盛,球迷会也得以依靠这些新兴技术手段的力量更加及时准确地传播资讯并服务于每一个球迷,与此同时,实名制会员注册制度的适时启用和实施,不仅在网络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有效地保证了球迷会在管理和组织上的井然有序,也为来自祖国各地的球迷朋友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提供了充分的便利。
同样恰巧是从这一年开始,以“林丹全国球迷会”的名义所组织的正式性赛事前线助威团日渐活跃了起来,并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各项羽毛球大小赛事和国内体坛部分重大事件的新闻背景板当中,成为了千千万万中国球迷队伍里的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大到三大杯、世锦赛,小到每年举办的中国公开赛、大师赛乃至羽超联赛,只要有林丹参加的国内国际赛事在中国举办,看台上总会时常出现一条精心制作的浅蓝色横幅与遍布观众席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而凡是在这条横幅所跃动着的位置,就永远同样伴随着“林丹全国球迷会助威团”这支球迷群体当中的生力军的存在。
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球迷会所组织的助威团甚至第一次走出了国门,作为中国体育迷行列当中的一支“主力部队”在英伦三岛为超级丹和其他国羽将士振臂高呼。更不用说最近五年来的历次国际大赛之中,只要这支队伍出现在比赛现场的观众席上,那些替林丹和一众中国羽军成员呐喊助威的最嘹亮的声音,也基本都一直源自这个充满活力的阵营。
如今,在国内羽毛球爱好者圈子里多如牛毛的球迷团体、粉丝俱乐部当中,林丹全国球迷会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老字号”。而掐指算来,本次东莞苏迪曼杯的前线助威团,也已是球迷会自2010年广州亚运会以来所正式组织起的第11支国际赛事助威团了。身为球迷会的第496号正式会员以及北京总部的主要成员之一,这一次随同球迷会助威团的行动,我不仅担负了争取横幅出镜的重要任务,更有幸重逢和结识了一干新老朋友,和大家一同度过了一段永远难忘的美好时光。
来自广东顺德的小乐是我此行所遇到的第一个来自球迷会的新面孔,半决赛当天正是她连同其他几名留守晚场的男女球迷坚持等在115A出口“堵截”国羽的诸位运动员和教练。尽管在那少数几名球迷里面,小乐的性格已经算得上是开朗,但作为一个女生,之前遇到熟悉的运动员和教练的时候,她仍然偶尔会因为害羞和不太放得开的缘故而几次错过了与国羽明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而正是我当晚的出现才得以帮助她们拿下了陈其遒指导的签名合影(具体细节前文已经有所提及,此处不再重复)。除此之外,在当晚整个球馆几乎所有的食品销售点都已经“弹尽粮绝”的时刻,我也及时地给小乐递上了一杯清爽的椰汁,而这一次小小的“请客”所换来的回报,则是第二天助威团大部队在决赛前全员集合之后,她转手送上的两根新鲜的麻涌香蕉,还有我们熟络之后很快结下的一份珍贵的友谊。
另一位必须要提到的球迷则是我们队伍当中的“川妹子”静琳。来自四川德阳的静琳在两年前就已经是球迷会广州世锦赛助威团的重要成员,此番东莞之行,提前做好准备的她和闺蜜一起,赶在1/4决赛日就已经先行抵达了广州安营扎寨,可谓是助威团成员当中最早深入赛事腹地的“先遣部队”成员之一。而当16号上午我还在北京机场因为飞机晚点赶不上中印半决赛的精彩大战而懊恼的时候,正是静琳在现场手持另外一条短横幅帮助我完成了原本属于我份内的任务,也弥补了我当时由于意外因素所造成的小小失职。
严格说起来,我和静琳并不能算是对彼此一无所知的陌生网友,虽说此行之前我们素未谋面,但在贴吧和微博上已经频繁联系了两年多的时间,也都在机缘巧合之下通过照片而熟悉了各自的音容,差不多称得上是一对“熟悉的陌生人”。因而这一次来到东莞之后虽说我们之间只是第一次的面对面接触,但却完全没有一星半点的生疏感觉。一路上从决赛前夕的集合到当天下午散场后的YONEX林丹球迷见面会,每每相遇都聊得非常投机。在由于运气不佳而未能拿到林丹签名合影的情况下,我也同样是毫不犹豫地转手将需要签名的校队球衣与杂志海报直接托付给了静琳,尽管转战深圳罗湖的她也未能获得这份宝贵的签名,但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间的一颗热心肠,已足以令我十分感激。
当然,除了这两位球迷之外,助威团里其他的兄弟姐妹们也同样非常的热心和优秀。他们当中既包括了开赛前几个星期就为门票事宜在东莞和广州之间来往奔走的广州区分舵负责人小然,也有不慎遭遇小小意外、身负轻伤却在比赛现场坚持不下“火线”的大姐大yoyo,可以说这个团队当中的每一名成员都在积极地付出着一份力量。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虽然这样的说法并非有意自夸——从决赛第三盘开始直至最后颁奖仪式结束,作为球迷会团队当中为数不多的几名能够有机会进入电视摄像机覆盖范围的成员,我始终在尝试着并最终成功地帮助我们的横幅实现了一次难得的“出镜”,也算是在最后的时刻扮演好了我在团队当中所主动请缨承担起的角色。
纵观整个助威团的60多名成员,可以说来自天南海北的各个角落,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的现场观赛之旅,也许我们在彼此的生活当中至今都很难留下那怕一点点印记。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几乎完全没有必然交集的年轻人们,却因为心中所怀揣的一份共同的期待与热爱而变得无话不谈、亲如一家,这一切,不正是年轻的力量和羽毛球运动的魅力一起所共同创造的奇迹么?
(林丹全国球迷会东莞苏杯助威团大部合影,摄于5月17日苏杯决赛前1小时左右。图中第二排右起第3、4、5位分别为静琳、yoyo及小乐,左起第一位黑衣球迷为本人)
(决赛结束后不久,球迷会全体成员在YONEX球迷见面会开场前庆祝胜利时的自拍杆合影。因前置镜头像素不高导致照片画质稍逊)
(我在YONEX门店外身着球迷会统一助威服装的单人留影)
(赛后颁奖仪式录像截图,左上角观众席位置上的横幅即为此次出镜的球迷会横幅以及我当时所在区域)
8.决战时刻
经历了此前近一周的守望和期待,以及在比赛现场一个昼夜之间的重重波折,本届苏迪曼杯最后的冠亚军决赛终于到来了。而我们此行的整个旅程,也同样是从5月17日的那个下午开始,真正进入到了激情澎湃的最高潮。
这场决赛,不仅是我们此行中的第一场和唯一一场现场见证的中国队的比赛,也是所处的观众席位置距离比赛场地最近的一场比赛。在种种机缘巧合以及自身的全力争取之下,我们十分幸运地购得了西侧看台109区正对位置的VIP池坐席门票,这个区域不仅中间部位恰好位于冠军领奖台和苏迪曼杯奖杯摆放处的正后方,其两翼更是直接同运动员的入场口相邻。尽管由于媒体摄影位置挡住视线的缘故,我们并不能从这个角度上获得全方位和最清晰的观赛感受,但毫无疑问,身处这个区域所能感受到的狂热的现场观赛气氛,绝对是场馆中其他任何一个位置都无法比拟的。
继去年在印度新德里的汤姆斯杯半决赛以及尤伯杯决赛中相继遭遇之后,这一次在东莞的苏迪曼杯决赛,中国队和日本队这两支世界羽坛“新冤家”又一次聚首,可谓是完成了两队在新奥运周期团体世界大赛关键场次交锋的“帽子戏法”。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前在新德里打响的汤杯半决赛上,发挥严重有失水准的中国男队耻辱性地以0-3惨遭日本队全歼,而当时枯坐后军、眼见汤杯易手却无能为力的三员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大将——林丹、傅海峰与张楠,到了一年后的苏杯决赛上却恰巧成为了挂帅前军、力保苏杯不失的三位“关键先生”。这一切究竟该算是时光无意间酿成的巧合,还是苍天为这三位心有不甘而从未放弃的坚守者有意留下的一次亲手复仇的机会?对此我们终归不得而知。也许最适合概括这番景象的,还是当属电影《让子弹飞》中的那句经典台词:“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但无论上苍的安排如何,至少在我们看来,不仅仅是前面所提到的三员男队主将,每一位上场的中国队将士都将这场略有宿命意味的决赛,视为了对一年前汤杯惨败的变相复仇。尤其是在新规则下的苏杯赛着力强调男选手战斗力和局势掌控力的情况下,这样的意味就更为明显。从头至尾的三盘比赛,尽管不如一些观众事前所期待的那样,场场战至白热、难分难解。但纵观整场决赛,我们却无时无刻不会感觉到一股无比强有力的必胜信念与誓死捍卫荣誉的英雄气概贯穿全场进程的始终,直至胜负悬念尘埃落定的一刻。
苏杯决赛的开场大戏便是中日两队的男双角逐,事实上这也是全部五场对阵当中理论悬念指数最高的一场——因为除此之外,其余四场双方所派选手之间的H2H记录要么是从零开始的遭遇战,要么都是中国队多胜1-2场的上风球。而唯独在这场男双比赛的H2H上,纸面战斗力稍稍占优的张楠/傅海峰面对远藤大由/早川贤一的过往数据却是居于微弱劣势地位的0胜1负。也就是说,之前刚刚在半决赛开场和对手硬拼男双吃到一分失利的中国羽军,在仅仅25个小时之后的冠亚军决赛上就要再次直面可能存在的出师不利的风险,这不仅是对于整支中国队、更是之于张楠和傅海峰本人来说都异常严峻的考验。同样,对于日本选手来说,如何能够复制在上一场比赛中胜出的经验,进而帮助客场作战的本队占据至少一段时间的先机,也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毕竟上一次在福州中羽赛次轮的交手,远藤和早川也是在经过了三局苦战之后才勉强摘得了胜果。更何况在相当一部分中国球迷的心目当中,日本队即便是取得了那场遭遇战的胜利,也还并不足以说明什么决定性问题,充其量只能算作是运气帮忙下的一次爆冷而已。而正是这样一场对两对组合而言都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比赛,最终成为了双方缔造精彩的最佳舞台——对抗激烈、比分胶着、节奏紧凑、场面火爆,再加上两对组合本就不相上下的绝对实力,这场比赛完全具备了迈入年度级经典场次行列的一切资质和要素。而场上四名球员各自展现的技战术素养,也可以说都绝对值得称道。整场长达79分钟的对抗当中,最值得一提的无疑是傅海峰的发挥。距离805温布利大捷时隔三年,在风云化整为零、各自携手新搭档之后,首次重返世界大赛决赛舞台的傅海峰,是役几乎可以说是打出了他自去年丹麦站决赛完胜李龙大/柳延星夺冠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同印尼队的半决赛中与老搭档有幸重组出战却不幸遭遇颇令人郁闷的失利,但这位曾经堪称中国男团黄金一代“擎天一柱”的老将不仅没有受到任何不利影响,反而在决赛中表现得更加勇猛。尤其是在风云时期磨练出来的愈发出众的全面性,加之场上四人当中相较之下所具备的最为丰富的大赛经验,使得他在第二局和决胜局当中事关全局胜负的接连几个大分上几乎是完全凭借一己之力主宰了比赛——第二局9-6时那一记360度背身回旋勾吊,其手感堪称惊艳,除此之外,在决胜局下半局的连续几拍机警的跟进上抢亦是足以彰显奥运会冠军的英雄本色。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凭借着傅海峰纵横全场所发挥出的卓越水准,才得以使得中国队把握住了这一盘天王山之战的最大胜负手。而同为奥运会冠军的张楠,虽说受到感冒残余症状的困扰与兼项的心理牵制而在发挥上难言上佳,也多少在关键时刻犯下了一些不应有的低级错误,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比赛中所起到的作用总而言之仍然利大于弊、功高于过。诚然,从技战术的角度来看,较之于一贯以老辣和灵活多变而著称的“中国队长”蔡赟来说,性格相对内敛一些的张楠,其球路也多少显得有些中规中矩,但恰恰是这样不以奇制胜的作战风格使得在新组合当中升格为老大哥的傅海峰得以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利用他的经验与头脑来起到同以往更加不一样的作用。而这也正是张楠/傅海峰这个新组合既神似风云而又截然相异于风云的最关键之处所在——因为他们所达成的互补关系中,场上组织层面上的侧重质心与昔日的风云刚好相反,不在于前场组织上的活,而在于双管齐下之中的快,当然,还有一层蕴藏在快中的不可忽视的狠。至于远藤大由和早川贤一,他们于此战所留下的最大亮点无疑是那几近不知疲倦的全场紧逼。面对主场作战的卫冕冠军中国队,以及球网另一端男双&混双奥运冠军的强强联合,这对已经晋升世界冠军行列的日本队头号男双可以说是拿出了他们全部的勇气、意志力和精神力,他们不仅在第二局比赛里从几乎全程落后甚至一度面临4分分差的显著颓势当中强行顶进加分赛阶段并翻盘扳平局分,甚至在决胜局临近局末的阶段先后以12-18和14-19落后、败局几近笃定的情况下仍然疯狂反扑连连追分并一度将分差缩小到两分。受制于可谓是于己极端不利的局面,却仍能有如此顽强的拼劲和韧劲,日本队在本场所展现的精神风貌足足配得上所有人的尊重。然而,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最终仍是实力决定一切。精神力和意志力或许能左右一时的战局走势,但如果想要仅凭这两点就扭转乾坤,那么其结果终究注定只有以失败告终——为了能够在第二局全程被动的情况下拼死将比赛拖入三局死斗,远藤和早川几乎在追击、反超和加分赛的过程当中将自身的全部储备拼到了枯竭的边缘。决胜局开局之后不久,连现场观众都已经读出了他们肢体语言所传达出的那种难以掩饰的疲惫。反观此时的张楠/傅海峰,即便体能储备同样不如开局阶段来的充沛,但却几乎没有影响他们在专注度上的表现和战斗力上的输出水准,将近满格的昂扬斗志与十足的自信心更是不曾见到半点回落。
场上的种种动向演进至此,比赛其实早已定局,尽管在此之后,日本队还在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勉力追击,但在双方持久战能力上的优劣对比如此明显的情况下,这些试图挽回分差的努力固然可敬,却已经不能言之为可怕了。因为无论这样的挣扎如何持续,都只不过是难穿鲁缟的强弩之末。而对于张楠和傅海峰来说,能够赢得这一盘激战的胜利果实,其实根本无所谓幸运,是他们更胜一筹的实力与战斗精神,为自己和球队赢得了这一份理所应得的回报与荣耀。男双上的取胜,亦是奠定了中国队随后走势的基调。接下来的女单对决,李雪芮不仅同样守住了阵地,而且赢的更加干净利落——一般来讲,对阵一个过往交手记录2战全胜(截至当时)的18岁年轻小将,取胜原本就不是什么难事,更不用说雪芮在身体条件和大赛素质上都占据着相当明显的优势,这足以令她在决定性的时刻能够拥有更多的场上话语权。首局当中的山口茜的确非常活跃,在开局处于微弱不利的情况下毫无包袱、全力拼杀,整个上半局都几乎没有给李雪芮以彻底确立主动的机会。反观李雪芮一侧,开场一上来确实在战术上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一些失策,其中最令人扼腕的错误就是在两次明显的出界球上无意义地浪费掉了极为宝贵的鹰眼挑战机会,这似乎也有些影响到了她在比赛初始阶段的专注度。进入中局争夺以后,山口茜不但得以维持住了上半节的均势,甚至还一度依靠几个带有赌博式色彩的强突和李雪芮的一些无谓失误反超领先过多达3分,其抢局成功的态势,至此一度呼之欲出。不过,13-16落后之下的李雪芮,其回应则更为强势——先是以一波6-0将刚才还在向对方倾斜的胜负天平强行打回,接着在进入惊心动魄的加分大战之后,面对山口茜一度抢到局点的险境,李雪芮也没有一星半点自乱阵脚的迹象,20-21之后又是一波稳准狠兼备的连得三分,就此以领先对手半个身位的微弱优势姿态,23-21化险为夷拿下了第一局。
女单首局激战之后的告负,也就成为了日本队在他们第一次苏杯决赛之战上开始全面溃退的标志性信号。战至第二局比赛,山口茜已经不复再有几分钟之前和对手殊死相争的心力和体力,这一局上半节的7-7即成为了整盘女单进程中的最后一次平局,随后的争夺当中,李雪芮毫不客气地迅速拉开了比分差距,并将优势和主动权无情地保持到了终场。随着一拍堪称潇洒的大对角劈吊直接得分,第二局的比分定格在了21-14,中国队在决赛次盘的胜利就此锁定。而和首盘杀得昏天黑地的男双较量相比,这场胜利远远轻松得多,单纯只看仅有42分钟的场上耗时就足足比前者少却了三分之一强。过去小半个赛季里一度表现疲软的国羽女单,尽管在苏杯赛场上并没有遭遇最具威胁的对手,但通过决赛上有惊无险的取胜,却也依然证明了她们仍无愧于中国羽军一大“强项”的称号。团体总分2-0领先,留给林丹去完成的任务便只剩下了唯一一个——乘胜追击,圆满收官。对阵上田拓马的决赛第三盘男单,不仅有机会成为中国队封顶六连冠奇迹的最后一盘,而且根据世界羽联的官方数据统计,也更是林丹个人的第600场国际比赛出战纪录以及可能锁定其职业生涯第19项成年组世界冠军头衔的最完美的机会,如此微妙的一个时间节点的重合,可想而知务必是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以作最佳注脚。过往11年来在各项团体世界大赛决赛上保持不败的超级丹,是役同样没有令我们失望。尽管这第四次亮相苏杯决赛所将要迎战的对手上田拓马作为一个后生晚辈,并不具备和陶菲克、朴成焕和盖德这些曾经的决赛对手相等同或近似的知名度与实力,但林丹却完全没有因此而在准备和表现上出现任何问题,不但如此,纵观他于本届苏杯先后披挂上阵的全部三场比赛,其精力投入与战力输出的相对最高峰值,恰恰正是出现在最后的决赛上。在这彻底终结本届苏杯冠军归属悬念的48分钟时间内,林丹的发挥之出色可谓有目共睹,不仅一如他赛后对现场的央视记者亲口所言,也是全场乃至全球电视观众亲眼所见。两局对抗当中,老辣的超级丹基本全程占据主动,球路组织严密,节奏掌控游刃有余,可以说几乎没有留给对手任何机会。总览场上的各个技术环节,其在本场表现得最为惊艳的一项无疑是进攻端——全场比赛无论在哪个位置,只要林丹起板发动攻势就鲜有失手,突击得分率和杀上网成功率接近100%,单论数据就已堪称恐怖。而即便是占据着如此明显的优势和主动权,进入第二局收官阶段的林丹也仍旧保持着已经融入血液的严谨和认真:鹰眼挑战,鱼跃扑救,还有不知疲倦的全力抢攻。假如换作一般人,或许很难想象一个早早确立胜势的家伙还会在场上拿出和刚开局时别无二致的劲头来做到每球必争,可对于林丹来说,除非生理状态不允许他去“搏命”,否则全力以赴从来不需要区分场合,不论是三年前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的最后时刻波谲云诡、生死一线的激烈,还是类似这场比赛这样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的轻松,只要他站在场上,只要他的身体告诉他可以,他在直面任何对手时所付出的努力与拼搏,都永远是等量齐观的无所保留。
为整个决赛划上句号的最后一分,是以我们所有人所能想象得到的最完美的方式被拿下的——高高跃起的林丹张弓搭箭,大对角劈杀兔起鹘落,一剑封喉,一次遒劲有力的凌空擂拳过后,终场定格,3-0。所有的一切结束得干净利落,甚至似乎落幕得太快了些。那一刻的现场依旧群情激昂,只不过从呐喊瞬间转换成了欢呼,几周之前在外界观察者们看来还是那样叠嶂重峦、荆棘密布的苏杯六连冠之梦,就在这样多少有些奇幻却又无比真实的氛围中,刹那间化为了现实。没有3-2绝杀,也没有一些人所期待的先输后赢。2015年的苏杯决赛,用常规的眼光来看可能谈不上绝对精彩,却真正是足够痛快。曾几何时,我们还能够稳稳地拥有着这样的胜利,甚至为它的一次次重复上演而感到麻木或是无动于衷。可现在,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了那惊雷骤起的2014,在过去一年的团体赛里留下了太多的泪水与叹息的缘故,我们才仿佛在突然间发现,昔日的岁月里看似轻松、看似手到擒来的那一场又一场气势如虹的三盘连庄,其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多么的值得珍惜。
幸而今朝,当繁花落尽之时,我们尚能捧起那座闪亮夺目的金杯;
幸而今夜,当激战谢幕之际,我们仍能拥抱这个充满梦想的世界。(决赛开始前45分钟,我在109区VIP看台席的留影)(摆放在领奖台前等待被捧起的苏迪曼杯。这也是我与这尊象征世界羽坛混合团体最高荣誉的金杯截至目前最近距离的“接触”……)(首回合男双,张楠/傅海峰入场)(首回合男双,远藤大由/早川贤一入场)(男双第二局进行时刻)(决赛场上的纵情呐喊)(次回合女单,李雪芮入场)(女单比赛进行时)(男单收官战,林丹闪亮登场)(男单比赛进行时)(颁奖仪式,中国队捧杯时刻)
(升国旗,奏国歌。全体起立……)9.那些可爱的“螺丝钉”们苏杯赛场,名流云集,星光熠熠。在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几天时间里,聚光灯下来来往往的大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各国健儿、教练员们或是位高权重一言九鼎的那些来自组委会或是世界羽联的官员们。在这个舞台上,全世界的目光和镜头所对准的都是他们,他们自然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但就像自古至今的任何一部戏剧一样,只有主角的舞台注定不会有足够的精彩。那些忙碌在聚光灯照射范围之外的、在人们的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默默奋战和付出着的配角们,同样是苏迪曼杯这部羽坛大戏当中不可或缺的、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这一次的苏杯之行,我也有幸接触到了几位这样的配角。虽然这些“螺丝钉”和“零件”们并不都是完全默默无闻,但每个人的工作性质都有着一处大致的共同点——隐形容于幕后,难以为人熟知。世界羽联官方赛事转播团队的首席评论员吉莉安·玛格丽特·克拉克女士差不多可以算是这些幕后配角们的代表,也是他们当中知名度相对最高的一位——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身为英格兰国家女队双打王牌的吉莉安也曾经站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扮演过赛场的主角,不仅一度在女双和混双两个单项的世界排名榜单上均位居魁首,也曾多次在国际赛事当中摘金夺银(有关吉莉安·克拉克女士的球员生涯履历,中国羽协著名裁判员李海洁同志曾在2012年汤尤杯期间撰写过一篇专访并登载于当年7月号《羽毛球》杂志上,为节省篇幅于再此不展开赘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在1/4决赛负于韩国队、获得女双第5名之后,选择退役的她开始逐步将自己的职业重心转向幕后,被她用来传播羽毛球魅力的工具也从球拍变成了耳麦——从1997年苏格兰格拉斯哥世锦赛开始,吉莉安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差不多每一年都要亲临赛场并为全球电视观众现场点评超过总数60%-70%以上的若干场国际比赛。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不可谓不漫长的18年间,她那沉稳却又不失激情的嗓音,几乎成为了全世界羽毛球爱好者和球迷朋友们最熟悉的声音之一。然而,由于体育解说员工作性质本身的限制,绝大多数球迷对吉莉安·克拉克这位在当代羽毛球赛事转播当中如同标尺一般存在的“大神”级人物的认知,基本上都只停留在“闻其声、知其名而不见其人”的程度上。也正因为如此,之于大部分在新世纪成长起来的羽毛球爱好者们来说,吉莉安仍然只是以一位幕后工作者的身份存在于他们的印象和记忆中,至多也许仅仅能算作”熟悉的陌生人“罢了。
不过,对于这份身居幕后、完全依靠声音来完成的工作,吉莉安却付出了非凡的热情与令人赞叹的严谨。单就这次苏杯来说,她不仅在比赛进行期间每天都提前数个小时对当天所要解说的比赛加以研究和分析,甚至在决赛大幕落下、大多数BWF所属的官员、裁判和工作人员都已提前收工返程之后,还仍然留在酒店同自己的解说搭档一起总结着整届比赛解说工作当中的种种得失,而且言谈神色看上去丝毫未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显然并不认为这一次的任务完成得100%圆满。直至第二天一早,她才跟随最后一批返程的工作人员同行离开,这份“站到最后一班岗”的敬业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仅值得每一位电视同行加以学习,相信也配得上所有旁观者或者说普通观众的称赞。而透过吉莉安·克拉克女士对本职工作的这份热忱,我们所能看到的更是千千万万颗供职于世界羽联和赛事组委会的“螺丝钉”们的恪尽职守,他们当中有服务于主席团成员们的秘书和助手,也有司职赛事后勤的工作人员,当然,还有负责安保工作的安检员和警官们。相较于声音还能为无数人所熟知的解说工作,这些幕后工作者们所坚守的岗位往往更不为人所知,也许直至苏杯落幕,都不会有人记得他们姓甚名谁,更不会有人知晓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我们无论如何不应忘记的是,假若缺少了这无数颗“螺丝钉”们于无声处的默默付出,东莞苏杯的赛场,便注定难有今日的精彩盛况。
如果说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所追寻着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寄托于心灵深处的梦想,那么,这些幕后工作者们所支撑起的,便是实现这些梦想所必需的舞台。而无论是这二者中的哪一个,都同样珍贵,也同样重要。(我与吉莉安·克拉克女士在康帝酒店早餐厅的自拍合影,摄于5月17日早晨)10.白璧微瑕——小小的遗憾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是绝对完美的存在。我们这一次的苏杯之行亦然如是,尽管整个过程已经可谓是足够精彩,但多多少少还是留下了一些瑕疵和遗憾。这些遗憾有些在事后得到了弥补,有些则成为了这次旅程中永远的留白。掐指算来,在所有的缺憾当中最令我扼腕的一项,无疑是我的一位挚友未能与我同行——和我一样来自北京的女生小步也是同属林丹全国球迷会北京总部的一名重要成员,我们相识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却缔结下了堪比姐弟的深厚友谊。这一次的苏杯现场之旅,她原本通过我的牵线搭桥也成功地买到了位置极佳的A级半决赛球票与VIP池座区的决赛球票,但在1/4决赛鸣锣开战的5月15日,她却不幸突染风寒,并且接连三天都没能彻底痊愈。身体上的不适使得她确信自己已无法承受远途跋涉的劳累,无奈之下只得被迫放弃了这一次现场感受世界大赛氛围的绝佳机会。
在我们此行原本的计划当中,性格开朗并且酷爱摄影的小步,原本应当在决赛日的那个下午和我一起出现在109VIP区的看台上,一起高擎着那条湛蓝色的横幅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之师摇旗呐喊,并且用她手中的那架单反照相机去记录下更多的精彩瞬间。又或许,还会有一个由全体球迷所送上的精致的生日蛋糕摆放在我们集合的地点,提前两天等待着即将年满23岁的她。可惜的是,由于那场不期而至的急病,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化为了泡影。而除却小步的缺席之外,这次旅途中我们也还有许多小事件处理得并不完美,譬如没能获得想要的球星签名、没能组织起赛后的球迷聚餐等等,甚至由于行程匆忙的原因,我自己还曾不慎遗失了一套使用了很长时间的苹果手机充电设备和两件原本计划中想要带回北京寄送亲友的赛事纪念品。凡此种种,都多少为这次颇为出彩的旅程留下了一些小小的美中不足。不过,遗憾虽有,但瑕不掩瑜。即便这次旅程不如我们预想中那样完美,也少却了很多原本期待的篇章和环节,可无论如何,我们毕竟兑现了期待、见证了胜利,亲眼目睹了我们所期待的又一个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这原本就是我们此行的最大目标,现如今既已实现,那么其它再多的美中不足,又有什么所谓呢?毕竟无论如何,此行一路上的那些美好的片段,才是真正值得留住的回忆。
更何况,有了遗憾,才会有企盼。因为在不远处的2016,又将会有一次同样的旅程等待着启航。而我也坚信,如果真的能够有下一次机会,那么我们在今天所留下的种种缺憾,都将会是令明天的旅途变得更加精彩和完美的最好的理由。(东莞篮球中心,201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赛场所在地,摄于日凌晨零点)结 束 语当所有的线索汇集至此,回忆似乎也到了该告一段落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岁月之河默默流淌,我们又悄无声息地度过了半月有余的光阴。这些天里发生了许多事,其中有好,有坏,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不好不坏。那些曾在苏杯上缔造了辉煌或是经历了失落的勇敢的人们,如今业已开始在新的赛场上,写下了属于各自的新的故事。在他们之中,有些英雄感受到了落寞,有些失利者重证了自我,也有那么一些昔日的边缘人,再度回归到了舞台的中央。只不过,无论是谁,无论在随后的日子里身处于怎样的境遇,在他们当中,都没有哪怕任何一个人停下前行的脚步,或是失去进取的决心。苏杯的印记,仿佛已在日渐淡去。但一条蕴藏着更多未知与期待的康庄大道,却正以苏杯的尘埃落定为起点,徐徐向着无限的远方延伸。希望之光,还在下一站等待。之于他们如是,之于你我亦然。生命的路,总在向前;
我们的心,都要向前。================全 文 终================林丹全国球迷会496号会员天津市羽众不同羽球俱乐部教练员团队顾问百度林丹吧小吧主云动山公元日上午09时51分 天羽空间全文完结于天津市西青区
PS:您是李海洁裁判吧?
这主意好回头看看怎么弄,其实票夹上我签了整整一版儿,几个我找去合影的裁判都签名了……
微信推送一篇都不行,必须分成了两篇,谢谢你的分享
S大过奖了,长篇小说谈不上,就怕不慎搞成了流水账。现在看来好像还没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即将播出的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