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为什么是圆的足球》

《足球经济学》读书笔记:“为什么你们还没垮?”(上)
94回复/10亮 13282浏览
《经济学》(【英】西蒙.库珀&&史蒂芬.西曼斯基著)是一本号称“用经济学观点看足球”的书。对不懂经济学的球迷,比如我,读这书的主要乐趣在于书里有大量的史料和八卦。我觉得书的第一部分最好玩,讨论的问题最具体,八卦和段子也最多,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学家、商业精英从他们的专业角度对足球这个行当的集中吐槽,各大俱乐部纷纷中枪。以本书两位作者看来,市面上这些大球队,如雷贯耳牛气轰轰的,其实基本都是在胡搞!总结一下大概有这么几条:一、人事制度一塌糊涂“世界上没有一个足球俱乐部设有人力资源部门”――看到这我呆了一下,想想:咦,真的呢。伴随着这一标志性事实,足球界用人方面的各种混乱滚滚而来:1.买球员瞎买本书分析了英格兰几十支球队历史数据,得出两个结论:球队在转会上花多少钱,对成绩影响不大;球队在球员工资上花多少钱,对成绩影响很大,工资水平越高,球队成绩越好。这不是否定好球员的作用,而是说明转会市场是一个低效市场。换言之,能在各支球队里拿高薪的通常都是好球员,但转会市场上身价高的人,真实水平就不一定。&市场的水本来就深,加上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比如新教练上任三把火,喜欢买进“自己”的球员,甩卖前任留下的球员,也不管这些人买来花了多少钱(例子太多);比如高估重大国际赛事上冒出来的新星(例子太多);比如追捧某种国籍的球员:最时髦的国籍是巴西、荷兰。某美国门将跟记者抱怨,说范布隆克霍斯特在踢得不好,跟脚就去了巴萨!只有荷兰人可以这样。要是个美国人,只能送回华盛顿特区联队!有些经纪人专门往法罗群岛或者冰岛这种地方贩资质平庸的巴西球员,没办法,人家就认巴西这块牌子。这些现象单拎出来说很傻,但整个行业风气就是这样,大伙儿都这么想。作者说这叫“系统失灵”,不是个人错误,是整体偏离理性。书里反复嘲笑了纽卡斯尔和在转会上的的冤大头表现,但华彩段落属于:我们熟悉的大Bobo维耶里1998年那次创记录的500亿里拉(1700万英镑)身价的转会。据埃里克森本人爆料,涉及这么多钱的大买卖,决策过程大概是这样:埃里克森:我要大Bobo克拉尼奥蒂:他太贵!埃里克森:我知道克拉尼奥蒂:拿人跟马竞换行不?埃里克森:不行,那些球员我也要克拉尼奥蒂:那咋办?埃里克森:我要大Bobo克拉尼奥蒂:好吧。――然后价都没还,直接过去付了500亿里拉。过没多久,跑来找拉齐奥要买维耶里。克拉尼奥蒂:咱们跟他们要多少钱?埃里克森:两倍吧,1000亿!克拉尼奥蒂:这事我做不出来……埃里克森:厚道点,900亿!于是欢天喜地把钱一放,抬着大Bobo就跑了。本书评论:“没有最傻,只有更傻。”然而在这本书的范围内,转会市场的“最傻”已经有主了,当当当,那就是我大米兰。1983年米兰用100万英镑,在当时绝非小数目,从沃特福德队购买一名黑人球员。买来之后发现人搞错了,看中的是一名天才前锋,买的是他队友、另一位小黑哥……这事成了全意大利的笑话,该球员的名字“路德-比利赛特”成为一群无政府主义作家喜欢使用的笔名。一年之后米兰半价把可怜的小哥退了货。2.选教练乱选这本书认为足球俱乐部招聘主教练的方法也是既缺乏理性又毫无逻辑。在其他“正常”行业,招个CEO,得过几轮面试吧?候选人至少要写个商业计划书,准备一个演讲吧?但是在足球界,俱乐部给经纪人打个电话就算好了!人选是老板拍脑袋定,和其他行业相比,审查期短得过分,媒体和球迷还急得在旁边上蹿下跳,生怕速度太慢。不少人上岗原因是因为“看起来像教练”,或者正好闲着,能马上接手。直到2003年欧足联才要求当教练必须有资格证。在这个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从来没有哪个足球俱乐部找教练咨询过猎头公司的!管理层的聘用和教练也差不多。书中提到,很多年以来,只有会从“正常”的行业里雇佣有经验的经理人员。3.招工作人员招傻冒作者讲亲身经历:联系某俱乐部的媒体官员,明明可以发电邮,非要他发传真。发了好几次,对方老说没收到。一个月之后好歹联系上了,一见面,果然发现对方是个漂亮的傻妞。――果然的意思是,足球俱乐部通常招女的办公室人员就看长相,找男工作人员就看是不是踢过球,或者是某人的队友之类,不太考虑其他行业看重的日常工作能力。――这样搞能有好?作者愤愤表示。书里说每年有大拨念过MBA的青年才俊,响应爱的召唤,宁肯拿低薪进球队工作,全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学生仔们苦求:实习期里免费打工,行吗?球队:不行。――因为这一行的规矩是能力不重要,忠诚才重要。可能出于“工人阶级占多数的足球行业对教育的不信任”,业内人士觉得念书太多的小白脸没良心,靠不住。有趣的是,球员可以转会,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很少去敌对的球队工作,因为会被视为“不忠”。――读到这里,顿时想起我米的后勤人员是世袭的,一朝米兰人终身米兰人,还献完青春献子孙……在这样一种文化中,办事能力灵不灵光,确实不是什么重要指标!二、管理水平一塌糊涂首先一个问题是换帅带来的财政黑洞。教练这个职位的特点决定他不在乎浪费钱:考核他是用球队成绩不是用财务报表,俱乐部赚了钱又不跟他分红。就像有人问埃里克森,你们拉齐奥这么乱花钱是不是有毛病啊?埃里克森说是不正常……但我们赢得了一切。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老板砸钱败家教练才开心呢!作者觉得这管理体制必须得改啊!他们推崇法甲里昂俱乐部的做法:转会由包括教练在内的管理层集体讨论,由技术总监最后拍板。技术总监常任,正是为了抵消教练岗位不稳定带来的短期行为的风险。&本书集中吐槽了球队对新进球员的管理。作者难以理解:如今许多大公司针对跨国、跨地区的员工流动,都有一整套接待安置的成熟做法,为什么足球俱乐部花那么多钱买来一个外国球员,之后就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举了两个负面例子特别搞笑。一个是皇马和阿内尔卡。1999年大皇马花2200万英镑买了阿内尔卡,当时他才20岁。格小朋友性格内向、孤僻,社交能力、语言能力都不好,但是他皇把人弄过来就不管了!阿内尔卡去球队报道第一天,连个带他参观介绍的人都没有,更衣室也没有给他分一个柜子。好几次他以为某个柜子没人用,把自己的东西放里面,很快过来一个地头蛇说这是大爷我的!可怜的娃只好把东西搬来搬去,搬了一个上午。――看到这里我喷了!是不是故意的,大噶港?他皇系列宫斗剧的热身段落,下马威,掂掂新人的分量。总之阿内尔卡一亮相就露了怯,后来就过得比较悲惨了。赛季中他跟记者倾诉,说在球队里“非常孤独”,没人可以说话,俱乐部也不关心他生活上的问题。在皇马踢进第一个进球的时候,“队友们的神色十分阴沉”。有视频拍到了这一幕,他企图拿去给教练看。――喷了!要不要这么不会做人?小学生都知道,跟老师告状,在同学这边能有好果子吃?之后当然更完蛋:教练拒绝看他的视频,队友不给他传球,最后被球队禁赛了45天。他在皇马只待了一年。对这场失败的转会,本书十分唏嘘:如果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帮他适应和融入,也许后来的恶性循环不会发生。为什么俱乐部要对年轻球员这样放手不管?买台机器都需要调试呢!就算看在钱的份上你们也不能这样啊!另一个例子是和。2004年德罗巴以2400万英镑从马赛转会切尔西。去了之后遇到的主要是生活上的困难,他车也是不管。想给孩子找学校,不管;想找房子住,俱乐部给他一个房产中介的电话就算完事。房产中介一看羊牯来了,很高兴,拿个房子想卖他1000万。德罗巴只好靠自己,每天训练完,用仅有的几句英语到处找房,跑了几个星期。队里同期的外国球员都是这个待遇,互相开玩笑,“你还住在酒店里吗?”书里举了一个“朽木可雕”的例子,阿贾克斯。阿贾克斯,啊,大家知道,著名的童工队。有年他们从南非扒拉来两个小孩,都不到20岁,从没独立生活过,忽然背井离乡,来到地球另一边寒冷的大荷兰,住在小公寓里,可想而知会怎么样。小朋友根本不会照顾自己,和邻居的关系也很糟。阿贾克斯派了个女性工作人员过去看究竟咋回事,原来他们把音响直接放在地板上,噪音很大,难怪邻居不满。工作人员建议他们把音响放在桌子上,问题解决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小朋友你不教他们就是不懂啊!从那以后阿贾克斯就雇佣了一名全职员工,专门负责新球员的安置。整个足球业界,这方面能作为正面例子的球队可谓凤毛麟角。但还是有的,当当当!那就是我米。有很多米兰球员都夸过,本书里的赞誉来自大荷兰的岑登老师。岑登老师说(好话必须照录):米兰在这方面是足球界最好的俱乐部,AC米兰的组织工作井井有条,完全超乎想象:他们什么都替球员想到了。一到达,你会立即有一个住处,那里经过全面装修,可以从五辆车中任选一辆,简直是周到无极限。他们还会说:我们替你照顾好一切,你只需确保自己在球场上的表现就可以了。然而遗憾的是,在许多俱乐部,你必须自己处理那一切……有时你刚到一个俱乐部就会发现,俱乐部的人们已经蠢蠢欲动,渴望在你身上赚大钱了。他老人家可是见过世面的,跑了四国码头,待过利物浦、切尔西、巴塞罗那,奇怪的是并未曾效力米兰。以上这些情况他怎么知道的?当然是听别人讲的――可见我米在球员群体里已经做出牌子来了,对不对!&再说到足球俱乐部对日常事务的组织能力,作者觉得也不行。大皇马此处勇中第二枪:有个美国娱乐公司的头头,费老大劲约到了皇马主席,要面谈商务合作。到了开会那天,忽然轰的一声,皇马(又)换帅了。整个俱乐部顿时陷入球迷很熟悉的一片人仰马翻、四处放炮的混乱中,美国公司的头头被忘在了脑后,没人去开会……一次正式的商业会议就这样儿戏地化为泡影。“那就是足球界的现实。”――此处可以看到作者们的白眼!&三、经营决策一塌糊涂本书提出一个观点:迄今为止,各种在足球上赚钱的点子,基本都是足球行业以外的人想出来的。各足球俱乐部永远后知后觉。先说球队收入里举足轻重的一块:电视转播权。90年代初默多克刚搞了天空体育,想把英格兰联赛送上卫星电视。这种天大的好事,送钱上门,居然还要他老亲自跑去各大俱乐部游说。更早一点,直到1982年,英格兰的球队还拒绝电视直播任何比赛:他们担心球迷在电视上能看,就不来现场看球了。这想法当然是错的。真实的市场规律恰好相反:什么东西曝光率越高,在人们心里就越金贵。本书第二部分讨论足总杯的衰落,也指出足总杯比赛电视转播太少是最大原因。因为曝光率低,所以不红,因为不红,在球迷心目中就沦为“劣等商品”,反而导致现场观众减少,人们宁肯多花钱看票价更贵的联赛。然而搞足球的这伙人开窍慢啊!非要等拿了很久的巨额转播费之后,他们才醒悟过来:啊,原来是这样。&再说赞助商代言。书里写到上个世纪70年代,阿迪达斯这种公司实在太爽了。他们所谓的赞助,就是为知名球员免费提供几双球鞋。这些球员一点没意识到是在给人做广告,乐滋滋穿着就走了。各家俱乐部更傻,每年向体育用品公司买球衣、买鞋子、买各种行头――也就是说帮人免费做广告,还倒给钱!只有一种情况要付广告费。那时候电视台不放联赛,重大的国家队比赛还是直播的。比赛开场前,阿迪达斯的公关人员跑到球员房间里,往鞋子上现贴三叶草标志,因为这些鞋子待会儿会出现在电视镜头里。给多少钱?每个球员几十英镑,即使在当时也不算什么大钱。球衣之类的周边生意也是一样。“只有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格兰足球俱乐部才发现,竟有人愿意花钱购买他们的复制队服。那时他们才知道,他们的行头就算对他们本身也是有价值的。”所以当足球界的人遇到其他行业的人时,“一般来说,足球界人士都会遭到剥削,因为其他行业的人更懂得如何做生意。”――各路奸商:惊呆了!太傻了!说到这想起前一段讲的球员转会安置问题,书中写到,有时在俱乐部袖手旁观的情况下,耐克、阿迪达斯反而会专门派人去照顾为他们代言的转会球员。――从这里也能看出不同行业的水平差距,是不是。然而一切已被三德子颠覆再说球场设施。对各支球队来说球票是一项重要收入,但他们似乎从没想到要学百货公司那样翻修店面吸引球迷。直到上世纪80年代英国发生两起看台惨案,催生了著名的《泰勒报告》,出于安全考虑要求改造球场,取消站席。各家俱乐部迫于无奈,才把球场整修了一番,结果惊讶地发现了一个良好效果:来看球的观众增加了。也是在数了很久的钱之后,足球界才想明白这一层:修一个漂亮的体育场和吸引更多观众之间有密切联系。――这不废话么,环境好,顾客当然来的多呀!&以及对新技术的使用。“在互联网诞生了好几年之后,像利物浦这样在全球拥有好几百万球迷的俱乐部还没有一个自己的网站。”看到这里不禁想到我大米兰官网。成绩最辉煌、颜值最高的那十年,官网上的照片永远只有300像素,好像用最便宜的诺基亚拍的。前几年有一回为庆祝欧冠晋级,官网商店好像日子不过了,打折促销大狂欢,朋友们很高兴,都买了不少。拿到手一看,不是缺货就是发错,整单搞错地址的也有,总之没有一单是对的。市面上最差的网店都不会犯那么多错误。还有那个什么米兰“亚太官网”,不知道包给哪家大兴的公司在搞,居然有其他球队的周边卖!&请注意,本书主要讨论的对象还是欧洲范围内公认最发达、最商业化的英球。其他几大联赛的经营状况,要是让作者了解了,不知道会吐槽成什么样。历数足球俱乐部在商业上的拙劣表现之余,本书多次露骨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还是因为傻”“主要是智商问题,是吧”。怎么讲,感觉实在很难反驳,对不对。未完待续&
如果你喜欢
的文章,可以。& & & &
赞助了 20虎扑币 赞助了 10虎扑币已有JRs , 赞助了 81虎扑币
这些回帖亮了
实体书已经买不到了,电子书可以有这里这里~
西蒙库珀是足球作者中少有的鬼才,他的作品都是偏戏谑向乃至阴暗向的,瞄准的对象也是比较负面的东西,带有很明显的揭露色彩。
这本足球经济学略看了一些内容还没买,另一本football against enemy看完了,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发自手机虎扑
这本书的作者有个很牛逼的预言,伦敦的球队一定会夺得冠军杯(此书出版时间应该在2005年之前)。当然,我觉得他们对于各个俱乐部的蠢行的批评,实在是有理有据,简直有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大家觉得很多球队的作为跟傻X一样,相信你的判断,旁观者很多时候真是更清楚的一方。
回过头来再看会发现:国米学精明了,你毛还是那个叛
早就说过,球员的能力值=年薪+转会费/合约期限。不说年薪都是扯淡
这本书确实揭露了很多事实,也从新的视角去看足球。比如说:为什么英格兰每次大赛总是表现惨淡?其实英格兰的表现和他们的实力是相当的,错的是每次都高估他们的球迷。还有,英国足球水平低下的一大原因是各个层次的球员和教练没文化(英格兰这几代的球员只有小老虎一人出身中产阶级,大多数球员中学都没毕业。而欧陆各国球员的文化水平明显高一档次,甚至学霸辈出)并以没文化为荣。本来地理位置就限制了与欧洲大陆的交流,自己还不主动吸收先进理念。还有,诺丁汉森林凯泽斯劳滕的故事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不可能了,足球成为经济人口etc的较量。中心城市(伦敦巴黎)的球队将垄断冠军。不过中文版翻译得略渣。建议读英文版,思路会比较清楚(&密码: 9mrc原来的颜色果然太不明显,还是改了吧)&[ 此帖被ozilhasnotwi在 11:52修改 ]
曾经简略的看了一下这本书,只是觉得对英国足球的评论好像是有一些道理,毕竟他自己是英国人,对英国的情况相对更了解,他说的英格兰足球挫是因为以来足球圈都是反智的存在,这点比较新鲜,不过我还觉得挺有道理的,不然为啥总有那么多人吹嘘断腿。曾经,其他欧陆国家应该大都也是这样,不过以近年来看,至少德国正在大幅度提升从业球员文化水平,甚至球场文明程度提升不少,与英格兰相差比较远。
对于其他国家足球的评论,我觉得不能参考太多。
引用1楼 @ 发表的:
这本书的作者有个很牛逼的预言,伦敦的球队一定会夺得冠军杯(此书出版时间应该在2005年之前)。当然,我觉得他们对于各个俱乐部的蠢行的批评,实在是有理有据,简直有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大家觉得很多球队的作为跟傻X一样,相信你的判断,旁观者很多时候真是更清楚的一方。
我X得@A言K不算高明吧。。。05年之前阿森{也算是如日中天,切西起步,期待一W冠也]啥大}吧?
谢谢楼主分享推荐!看到这本书突然想起来,巴萨曾经的财务总监萨拉伊马丁是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念书期间用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他是作者之一,但好像在财务总监这个位置上建树也不太高的样子,具体等巴萨球迷来科普
有点意思。当吐槽看
有点意思。当吐槽看
虎扑梅西讨论区:/messi
西蒙库珀是足球作者中少有的鬼才,他的作品都是偏戏谑向乃至阴暗向的,瞄准的对象也是比较负面的东西,带有很明显的揭露色彩。
这本足球经济学略看了一些内容还没买,另一本football against enemy看完了,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发自手机虎扑
庞培在谈到凯撒时,言语中充满了敬意;反之亦然
挺有意思的
挺有意思的文章。
早就说过,球员的能力值=年薪+转会费/合约期限。不说年薪都是扯淡
我记得这样一句话,能进入这个圈子的都是有实力的人,只要你给他足够的信任和权力,每个人都能发挥出高于这圈子平均的水平。只要是你给不给他这样的权力和信任。
这本书的作者有个很牛逼的预言,伦敦的球队一定会夺得冠军杯(此书出版时间应该在2005年之前)。当然,我觉得他们对于各个俱乐部的蠢行的批评,实在是有理有据,简直有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大家觉得很多球队的作为跟傻X一样,相信你的判断,旁观者很多时候真是更清楚的一方。
看起来是不错的书啊,可惜几家网站都没得卖了
范布隆霍斯特那个例子怎么看都不合适……发自手机虎扑
回过头来再看会发现:国米学精明了,你毛还是那个叛
晚上20点30分的时候,亚特兰大领导人告诉我说:去加利亚尼那儿吧,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将请扎卡尔多吃饭。
实体书已经买不到了,电子书可以有这里这里~
这算不算大英足坛奇葩说啊发自手机虎扑
00年开始看曼联,就此开始一日为红,终身为红。
10月某天初中同学聚会,一个兄弟笑说:你现在都成曼联铁粉了。我说:你才知道,铁了13年了。打算这辈子就这样铁下去。
感谢莫耶斯为曼联付出的一切。范总,加油!
这本书确实揭露了很多事实,也从新的视角去看足球。比如说:为什么英格兰每次大赛总是表现惨淡?其实英格兰的表现和他们的实力是相当的,错的是每次都高估他们的球迷。还有,英国足球水平低下的一大原因是各个层次的球员和教练没文化(英格兰这几代的球员只有小老虎一人出身中产阶级,大多数球员中学都没毕业。而欧陆各国球员的文化水平明显高一档次,甚至学霸辈出)并以没文化为荣。本来地理位置就限制了与欧洲大陆的交流,自己还不主动吸收先进理念。还有,诺丁汉森林凯泽斯劳滕的故事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不可能了,足球成为经济人口etc的较量。中心城市(伦敦巴黎)的球队将垄断冠军。不过中文版翻译得略渣。建议读英文版,思路会比较清楚(&密码: 9mrc原来的颜色果然太不明显,还是改了吧)&[ 此帖被ozilhasnotwi在 11:52修改 ]
每次输球,第一件事就是去话题区寻找被虐的快感,这是病吗?
引用8楼 @ 发表的:
看起来是不错的书啊,可惜几家网站都没得卖了
中亚上有啊,不过只剩158的平装版,46的简装版缺货ing
引用11楼 @ 发表的:实体书已经买不到了,电子书可以有这里这里~
引用14楼 @ 发表的:
中亚上有啊,不过只剩158的平装版,46的简装版缺货ing
楼上的电子版不错,正好用kindle看,感谢推荐好书~
球迷又不是理性的经济人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引用2楼 @ 发表的:
西蒙库珀是足球作者中少有的鬼才,他的作品都是偏戏谑向乃至阴暗向的,瞄准的对象也是比较负面的东西,带有很明显的揭露色彩。
这本足球经济学略看了一些内容还没买,另一本football against enemy看完了,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不是什么鬼才的问题,人家本来就是超级学霸,父亲是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自己是牛津本科,拿奖学金去哈佛读过书,有进学术圈当知名教授的能力,无非人生选择上走了一条更自由的路线,另外一个jonathan wilson也是类似的情况
国外的足球作者都是一群大学教授级别的学霸在扛鼎,国内就不说了,从业人员整体质素太低
这爆料爆的,和想象中的很接近啊,这个暴利行业确实存在各种不规范,不是没人管,而是利润率太高,盈利模式太清晰,然后球员身价表现等水平实在很难量化,所以都不愿意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太暴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89人参加识货团购269.00元37人参加识货团购199.00元30人参加识货团购149.00元166人参加识货团购699.00元171人参加识货团购188.00元167人参加识货团购269.00元117人参加识货团购249.00元403人参加识货团购298.00元134人参加识货团购169.00元338人参加识货团购589.00元211人参加识货团购289.00元31人参加识货团购538.00元48小时热门评论
一周热点资讯
面对如此大“波”,农村人的营养怎么跟的上! 爱CF、LOL、逆战等当红游戏,不充值怎么变的牛X?
真?人间胸器呀!小编表示营养已经跟不上了... 胸大活好又能干,朋友你方便告诉我电话吗?
利用内核漏洞成功破解,但目前仅限1.76版本。 玩家大多只关心破解游戏,黑客表示“觉累不爱”。
CopyRight&2004年-年 < 游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沪ICP备号-6 | 沪网文[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球为什么是圆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