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知识关于记者的知识

来源:《中国记者》2010年第03期 作者:
扫描·燃情冬奥会
▲日,在温哥华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障碍争先赛较量中,挪威选手格伦沃尔德(右一获得第三名,加拿大选手德尔博斯科(右二)获得第四名。(戚恒/摄)▲日,在温哥华冬奥会女子雪橇比赛中,奥地利选手尼娜以2分47秒。14的总成绩获得亚军。(徐家军/摄)▲日.在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比赛中,日本选手浅田真央获得亚军。(罗更前/摄)趣ZP,。年2月22日,在温哥华冬奥会跳台滑雪团体比赛中,奥地利队以1107.9分成功卫冕冠军。这是一名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戚恒/摄)血日,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朦(前)以1分29秒213的成绩获得冠军。(徐家军/摄)血201。年2月,9日,意大利选手菲尔在温哥华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比赛中摔倒。(徐家军/摄)▲日,中国选手申雪(右)、赵宏博在比赛后难抑激动。当日,在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夺得冠军。(韩岩/摄)扫描·燃情冬奥会&正&~~(本文共计2页)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记者》2010年03期
主办:新华通讯社
出版:中国记者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最新播报:
稿子里读不到的冬奥会——新华社记者感悟索契冬奥会
新华网索契2月23日电 索契冬奥会将于23日晚闭幕。也许你已经从网络、电视或者报纸上获取了海量的冬奥会信息,甚至包括一些趣闻八卦,现在,请听听新华社的记者们是如何感悟索契冬奥会的。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将近一个月,冬奥会赛场内外的一些细节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甚至还没有写进他们的稿子。
王镜宇:这是我报道的第四届冬奥会。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李坚柔在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夺得金牌了,这可是咱们的首金啊。很多人说李坚柔很幸运,因为对手都摔倒了所以得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并不这么认为。李坚柔的金牌带给我很多回忆,包括各种冷门、意外和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想起了2002年盐湖城杨扬为中国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还有2006年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张丹意外摔倒后重返赛场夺得银牌,任何离奇、偶然的事情都会在冬奥会上发生,这就是冬奥会的魅力。正如我采访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短道速滑女运动员范可新,她说:“这次我总算知道了,这就是冬奥会。”是的,冬奥会的魅力是无法预测和想象的。
赛场之外的小细节也令人难忘,比如我们工作的主新闻中心,组委会在那里进行了精心的装饰和设计,能够让每位记者都能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底蕴。还有一次在冰山滑冰中心,下午的比赛已经结束,我正在场馆里的记者席写稿子,冰场上是花样滑冰运动员们进行训练、准备接下来的比赛,突然我听到了一阵鼓掌声,我抬起头,竟然发现刚才已经空了的观众席重新坐了很多人。我一打听,原来是花滑训练也向公众开放,老百姓可以花500卢布就可以买票看训练。他们是那么热爱,我深深感受到俄罗斯冬季运动项目的力量和沉淀。
马向菲:我在索契主要报道速度滑冰项目,有一个故事让我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震撼。加拿大速滑队的朱尼奥无私地让出了参赛资格,让替补队员莫里森参加1000米比赛,因为他觉得莫里森比他滑得好,最后莫里森真的得到了一枚银牌。这个故事让人难以置信,但却真实发生在我的身边。我采访了莫里森,他特别感激朱尼奥,报道这场比赛的感觉非常美好。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张虹为中国队夺得历史上第一块冬奥会速滑金牌,我激动,也很“震惊”,因为没有想到她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自己当时兴奋又紧张,很多同事赶来增援,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报道任务。
李嘉:我在冬奥会期间主要负责报道冰壶项目,情人节那天,编辑部派我和几位同事去雪上赛场增援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当时中国队是很有希望夺得金牌的。老将李妮娜最后一跳摔到地上,当时我们都很替她担心,别人把她扶起来后,她摘下帽子,竟然在镜头前露出灿烂的微笑,这个镜头很震撼。我从她身上感受到了奥林匹克精神。还有那天的卫冕冠军、澳大利亚人拉斯拉也让我深深感动,她在决赛中的最后一跳动作难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系数,那甚至是一个从来没有在正式比赛中出现过的动作难度。可惜的是,拉斯拉在落地的时候也失去了重心。其实,她大可不必做这么难的动作,说不定还能得到金牌,但是她就是想冲击一下难度,她说她为跳出这个动作而感到骄傲。我认为这也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雪上赛场的氛围和冰上赛场很不一样,很热闹,大家更加放松,能够更多地感受到冬奥会的独特之处。
张寒:我主要负责报道花样滑冰。来到索契之前,我很担心索契冬奥会能否顺利举行,到了索契还有一点小失望,但是随着比赛的开始,我觉得这里的组织工作真的很棒。这届冬奥会比较平静,没有出现特别大的事件,但是我觉得这届冬奥会平静但并不缺乏激情。
邹大鹏:我主要负责雪上项目的报道,因此主要住在雪上赛场的媒体村。俄罗斯人很热情,我们在赛场上遇到困难,志愿者都很主动地帮助我们,这让我们的工作也变得非常开心。冬奥会和夏奥会相比,更让人放松,在这种放松的氛围下,我们反而工作更有干劲。当然,报道雪上项目还是很辛苦的,由于很多项目都在不同的山上,我们每天跑上跑下,找各种班车上山,有一次完工都凌晨两点了,班车等了很久都没有来,我们背着电脑下了400级台阶才到山下,采访冬奥会真是考验体力。我都瘦了两、三斤了。
在雪上赛场,因为经常在雪地、雪坡上行走,很多外国记者都是自己带着雪板滑雪去采访的。但我们中国记者没有这样的。我由此感到,咱们中国什么时候能在冬季运动中取得特别好的成绩呢?那要等到咱们中国记者也能自己滑着雪板去采访的时候。这么说有些夸张,但至少说明,那时我们的冬季运动群众基础足够强大了,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冬季运动氛围,那时,中国在冬奥会的成绩必然会实现更大的突破。
刘阳:这是我采访的第三届冬奥会,这次主要报道短道速滑比赛。除了赛场的种种惊心动魄外,我更享受在赛场外的采访,感受人物在大起大落后的平静,那种平静蕴含着巨大的力量。短道速滑全部比赛结束后,我采访了中国短道速滑队主帅李琰,她终于可以在比赛结束后放松地和记者畅谈。她说到王濛受伤后,大家如何发狠训练,一边说一边流泪;说到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女儿,她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说到自己的信仰,她又是那么的虔诚。这样一个鲜活而具有女人味的李琰,和在赛场上指挥战斗的“铁娘子”太不同了,这样的反差同样是体育的魅力。
索契是一个不大的城市,我们记者都统一住在媒体村。我从房间的窗户就可以看到雪山,走廊的另一侧就可以看到大海,这里的空气非常洁净、新鲜,让长期生活在北京的我感到呼吸到这样的空气是如此珍贵。北京正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我特别希望北京能够申办成功,更希望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能够尽快得到解决,不仅让运动员,更让我们老百姓在蓝天白云下感受体育的魅力。
[责任编辑:北京冬奥申委答记者问:空气治理不是为了冬奥会_综合体育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北京冬奥申委答记者问:空气治理不是为了冬奥会
&&&&在昨日下午的媒体吹风会上,北京冬奥申委副秘书长、新闻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惠就北京申办冬奥会的优势、如何改善空气质量等热点进行了回应。
  新京报讯 北京冬奥申委昨日表示,3月22日至29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将来华对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进行实地评估考察,包括听取北京冬奥申委的主题陈述,实地考察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竞赛和非竞赛场馆等。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由19人组成
  此次来华考察的国际奥委会2022评估团由19人组成,其中评估委员会成员共有12名,由国际奥委会委员亚历山大?茹科夫(俄罗斯)担任主席,还包括巴里?迈斯特(新西兰)、亚当?宾吉利(英国)、竹田恒和(日本)等三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和8名国际奥委会有关领域专家。除评估委员会成员外,评估团成员还包括国际奥委会工作团队。
  评估委员会对候选城市进行实地考察,是奥运会申办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规定程序,是在认真审阅候选城市《申办报告》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技术层面的考察交流。国际奥委会对候选城市的评估考察工作有严格的规定,在北京和张家口考察的日程和工作安排都由国际奥委会制定,评估考察期间将听取北京冬奥申委的主题陈述、进行现场勘察,并通过回答问询、沟通交流等环节深入了解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情况。
  主题陈述包括愿景、遗产与参与,总体理念,体育和场馆,奥运村等14个主题。评估委员会成员还将实地考察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竞赛和非竞赛场馆。
  《评估报告》6月初反馈给候选城市
  昨日,北京冬奥申委副秘书长、新闻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惠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这次评估委员会对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的考察,是国际奥委会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后,对候选城市的首次考察,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新闻媒体都十分关注。北京冬奥申委对此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认真做好主题陈述、场馆考察以及所需技术资料等准备工作,将向评估委员会真实、客观地展示申办理念、条件、能力、意愿和信心。
  结束对北京考察后,评估委员会将综合审阅《申报报告》和评估考察情况,形成《评估报告》,上报国际奥委会,并于6月初反馈给候选城市。
  北京申办冬奥优势有哪些?
  王惠:北京的优势有几个方面。北京办冰上运动可以充分利用奥运会的遗产,用奥运会举办过赛事的场馆进行冰上运动比赛。奥运会留下的经验、专家和人才、办赛理念和程序也能节省经费、降低成本。
  如果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可以带动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对国际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北京中小学生的冰球队已有96支,超过2000多人参加,这还只是一个冬季项目,其他的滑冰、滑雪项目也在快速发展。
  申冬奥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王惠:空气质量是当前北京要下决心解决的问题。我希望大家关注北京市政府的决心和行动,并支持我们。我引用市长王安顺的一句话,他说我们用的是壮士断腕的决心。我们现在采取的措施是最严厉的,目前启动了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市财政直接投资400多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7600亿元来治理大气。
  空气治理首先不是为了冬奥会,是为了让城市的每一个人呼吸到他们希望的好空气。申办冬奥可以促进我们治理空气,治理空气又能帮助我们申办冬奥会,更重要的是我们申办冬奥、治理空气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可以说这也是民生工程。
  气象条件能否满足办冬奥?
  王惠:首先,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到北京不只是考察冰和雪,他们有一千多项内容需要考察。实际上对我们近十年的空气、温度、降水量、降雪量都有详细的调查,可以为评估提供很多依据。
  另外,去年的7月到11月,7个单项组织已经来过北京和张家口,对我们场地的降雪情况、环境都进行了考察,并给予认证证书。这个依据也是非常重要的。
  申办冬奥给市民带来什么?
  王惠:北京申办冬奥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张家口崇礼已成为滑雪的聚集地,那是自然形成的。商家发现了商机,于是在那里建了万龙、云顶、太子城滑雪场等。
  申办冬奥第一个好处是让老百姓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质量。北方的冬天比较长,很多人愿意到冰雪中锤炼意志和体魄。
  第二,张家口财政收入和北京相比少很多,申办冬奥会可以创造就业、促进产业调整,让张家口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这对老百姓是直接的好处。
  第三,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里的人和到这里的人都将受益。
  第四就是空气治理,我们会尽快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满意的空气。
  发言人否认“为评估团关停工厂”
  昨日提问环节,有两个问题都与北京空气质量有关。在回答路透社记者关于“北京空气质量对评估是否有影响”时,她看到台下坐着的一名日本记者一直戴着口罩,便询问是否因为室内空气不好。
  在得到对方“是感冒”的回答后,王惠说:“这是一个让我欣慰的回答,谢谢你。”在场的嘉宾和记者都被王惠的坦诚幽默逗笑了。
  获得最后一个提问机会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同样问了空气质量的问题。他说,这次是否会采取类似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的措施,关闭公共取暖设施、暂时关闭工厂,以好的空气质量给评估团带来好印象。
  “我相信你的推断是比较合理的,但不是事实。”王惠说,这次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来考察,想让他们看到一个自然的北京和张家口,“你刚才说的这些事情起码我没有听说。”
  王惠进一步解释,现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暖气已经停了,但并不是为了冬奥评估。按照规定,每年的11月15日至第二年的3月15日供暖,现在已经过了3月15日,所以暖气停了。
  她说,空气治理是长期的工程,任务非常艰巨。她还提到了伦敦和东京曾经的空气污染和治理经验,表示“现在我们正在经历你们经历过的那个阶段,我们也要下同样的决心甚至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到位的措施,希望我们治理的时间比你们短一些”。
  场馆规划
  北京赛区
  共有比赛场馆5个,将举办所有冰上项目的比赛,分别是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速滑馆。其中,国家速滑馆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北部,是冰上项目唯一新建的比赛场馆。
  国家体育馆:承担男子冰球比赛
  五棵松体育中心:承担女子冰球比赛
  首都体育馆:承担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
  国家游泳中心:承担冰壶比赛
  国家速滑馆:承担速度滑冰比赛
  延庆赛区
  位于小海坨山,共有2个比赛场馆,分别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作为高山滑雪比赛场地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作为雪车、雪橇比赛场地
  张家口赛区
  共有5个比赛场馆,分别是北欧中心越野滑雪场、北欧中心跳台滑雪场、冬季两项中心、云顶滑雪公园场地A和B。
  北欧中心越野滑雪场:承担越野滑雪比赛
  北欧中心跳台滑雪场:承担跳台滑雪比赛
  冬季两项中心:承担冬季两项比赛
  云顶滑雪公园场地A和B:承担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比赛
  配套服务
  三个奥运村的设置使奥运村至竞赛场馆、训练场馆的交通时间最小化,北京赛区在15分钟之内,延庆赛区在10分钟之内,张家口赛区在5分钟之内。京张高速铁路将三个赛区连接在50分钟交通圈内。
  赛时,所有持票观众比赛当天可以免费乘坐3个赛区内的公共交通和穿梭巴士。
  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拥有星级饭店576家,客房总数达116368间,确保冬奥会期间客房数量充足和价格稳定。
  北京和张家口共有医疗机构1万余家,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13.6万张,完全能够同时满足国际赛事和城市日常医疗服务的需求。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瑶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德国记者问北京无雪如何办冬奥 李士祥:人努力 天帮忙
& | & 来源: & | & 编辑:杜军帅 & | &
李士祥 资料图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付承遥3月6日下午,在两会北京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回答外媒记者关于申办冬奥会的提问时说,雪不是问题,“人努力,天帮忙”。
  会上,有德国记者提问李士祥:北京那么缺水,也没有雪,如何举办冬奥会?
  李士祥表示,雪不是问题,前几天北京就连下两场雪,而按照气候来说,这个时候不应该下雪了。他说,这是“人努力,天帮忙。”
  李士祥也坦诚说,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年缺口达15亿立方米,现在实行污水强制性污水治理,每年可换取7 .5亿立方米纯净水;此外,北京还大力推进产业节水与社会节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政法委书记杨晓超随即表示,北京与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是因为两地距离近,而且崇礼水雪资源十分丰富,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措施之一。
相关新闻v&& 17:22:25v&& 16:55:52v&& 16:52:11v&& 16:48:46
•&•&•&•&•&•&•&•&
•&•&•&•&•&•&&/&俄罗斯索契冬奥会
各国记者吐槽冬奥会
【辽宁卫视 《第一时间》】各国记者吐槽冬奥会。
你或许喜欢
我来说两句()
想先评论需要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奥会小知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