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对分组实验设计中既有年龄又有性别因素怎么分组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 百度文库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1、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但可以有两个或多个水平,所以亦称单因素实验设计。该设计常用于将受试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配到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各组样本例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相等时效率高。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点是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简单易行;缺点是只分析一个因素,没有考虑个体间的差异,因而要求各观察单位要有较好的同质性,否则,需扩大样本含量。
先将实验对象编号,按预先规定,利用随机排列表或随机数字表产生的随机数字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各组中去(用随机排列表进行分组时,各组例数相等;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时,各组例数常不相等,故常用前者)。
1)用随机排列表分组
例13.12 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10只小鼠随机分配到甲、乙两组。
先将小鼠按体重由小到大编号;再从随机排列表中任意指定一行,如第3行,依次将0~9之间的随机数字录于小鼠编号下(遇9以上
的数字应舍去);按预先规定,将随机数字为奇数者分到甲组,偶数者分到乙组。分组情况如下:
随机分组的结果是第1、4、6、8、9号小鼠被分到甲组;第2、3、5、7、10号小鼠被分到乙组。
例13.13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15名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
先按患者的就诊顺序编号;再从随机排列表中任意指定一行,如第21行,依次将0~14之间的随机数字录于各患者编号下(遇14以上的数字应舍去);按预先规定,将随机数字为0~4的患者分入甲组,5~9的患者分入乙组,10~14的患者分入丙组。结果如下:
随机分组的结果是第4、6、8、11、15号患者分入甲组,第3、5、9、12、14号患者分入乙组,第1、2、7、10、13号患者分入丙组。
2)用随机数字表分组
例13.14 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10只小鼠随机分配到甲、乙两组。
先将小鼠按体重由小到大编号;再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指定某行某列,如从第31行13列开始,向右抄录10个两位数的随机数字,依次录于小鼠编号下;按预先规定,将随机数字为奇数者分到甲组,偶数者分到乙组。分组情况如下:
贡献者:lzh0358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 百度文库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医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 随机化的原则
? 对照的原则
? 盲法的原则
? 重复性原则
? 均衡分配
设立这些原则的目的是保证研究结果免受已知的或未知的偏倚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结果和结论更真实可靠。
一、随机化原则
1.概念及用途
科研的任务是从总体中抽出一定数量的对象为样本进行研究,得出规律,推及总体。为使样本能代表总体,必须缩小抽样误差。
概念:随机化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均等的机会被抽取作为样本或被分配到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去进行研究。
随机抽样和分组的目的是避免人的主观性,让机遇起作用,以反映总体的客观情况。
随机化原则的核心是机会均等。
随机化的实际含义——是指在实验对象的抽样、分组和实施过程中均应随机化。
具体体现:
⑴抽样随机: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实验对象参加实验的机会相同,即总体中每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样本中来。
⑵分组随机:每个实验对象分到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机会相同,以保证各处理组间实验对象尽可能均衡一致,以提高各组间的可比性。
⑶实验顺序随机:每个实验对象接收处理先后的机会相同,以消除不平衡的实验顺序所产生的偏差。
随机不是随意和随便。
①动物分组:小鼠分组
②病人分组:外科急腹症病人分别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③病例结构变化:长期门诊观察病人
⒉随机抽样的方法
⑴抽签法:简单易行
⑵随机数字表法
随机数字表是根据随机抽样的原理编制而成的。
用途:①抽样研究和对患者、标本、实验动物等分组随机化;
②对处理因素随机排列。
表中各个数字都是彼此独立的,无论按上下、左右或斜向的顺序都是随机出现,因此可以从任意一处按任意方向的顺序进行使用。
完全随机分配举例
⑴两组样本分配
(2)三组以上样本分配
①确定分组范围:
将预定观察总样本数编号(1~N),以组数(k)去除N,求出每组样本数n=N/k;再以n划分组别,即(1~n)为第一组,(n+1)~2n为第二组, (2n+1)~3n为第三组,依此类推。
②依余数分组:
以N去除随机数字,视其余数决定分组,若可整除,则以除数为余数。若随机数小于N,则将该随机数视为余数。
⑶计算器随机数法
二、对照原则
对照的概念
对照即“齐同对比”,除了要观察研究因素外,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切条件应尽量相同,要有完全的可比性,才能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对试验观察的项目作出科学结论。
对照的意义
⑴甄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效应,排除非处理因素的干扰
⑵减少实验误差:自然环境、实验条件、遗传、营养、健康素质等
贡献者:ZYHzl4070972$8.2 分组试验设计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技术资料,转载请联系作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8.2 分组试验设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4、常用医学实验设计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常用医学实验设计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9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平行分组设汁
  在平行分组研究中,人选的病人随机分人两个或多个治疗组的一组,每组分别施予不同的处理。这些处理包括药品的一个或多个剂量、一个或多个对照,例如安慰剂或/和阳件对照。
  平行分组设计的点是:两组间的可比性强;已知或未知的混杂因素可以通过随机分配而均衡;如果严格按照人选和排除标准人选病人更能保证可重复性;该设计方法常与盲法相结合,其结果及结论将更具可靠性和说服力。
  平行分组设计一般适用于下列情况:
  一个疗程可能治愈的疾病
  疗程需要较长;
  后一种药物的效应可能会受第一种药物的影响;
  有多种治疗需要同时比较时;
  试验病例来源充足;
  有足够的研究力量和条件。
  平行对照试验最常见的是试验药物A与对照药物B(或安慰剂P)的比较。也可用于多个治疗组的相互比较,或多个治疗组与一个对照药或安慰剂的比较。还可用来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研究A和B的相互作用时,可分别设A、 B、 A+B和一个安慰剂组P。
  平行对照设计的缺点是两组病人可能具有不平衡的相关因素,有时需要特殊的分组方法,而且所需样本量较大,是交叉设计的2倍。为了克服其缺点,有人发展了&匹配配对&(matched pair)设计法。要选择两对病人,其关键因素如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严重程度等要相似。然后随机分组,分别给予新药和对照品治疗。该方法的极端情况为人选双胞胎病人。该技术的缺点是在寻找匹配的病人时需要耽误较长的时间。如果能够采用该技术,试验常会很成功。但因为难以操作而很少应用。
药品服务领域
医疗器械服务领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配对分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