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很方便记录的软件,风格贴近生活的那种,印象笔记用了但是觉得有些生硬的反义词?

除了印象笔记,大家还在用哪些帮助自己记忆的产品? | 第二大脑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9244人加入此小组
我用“todo”todo+evernote,是我所有的外包记忆
+ 加入我的果篮
开源的pnotes
桌面上放了一大堆便签..
苹果自带的提醒事项,云同步,so easy
3M便利贴。。。
应用数学硕士
尽管用了icloud 但身边习惯便利贴的存在了~
一直用安卓的jorte很好用~但是无法插入图片链接等~同搭pocket
路桥工程师
嗯,todo是啥软件,科普一下撒。另外,这回复里搞点表情嘛,生动一点,气氛也就活跃一点。
微电子专业
记事本(pc上用)+clear顺便说说clear的心得。我在ipod中尝试过差不多20中todo或者任务管理的软件,没有一个比得上clear。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其他软件都需要我填时间,天啦,我哪里能知道那么具体的时间,几点钟,几个小时,太难了。而且,我有可能忘记打开这个软件,我有可能在计划上花费的时间比在执行上的更多todo 就是一堆task 标明优先级,然后去做就好了。
遗传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三本本子一本随便写,想写什么写什么一本是to do list那种格式一本是日程表拿支笔在纸上写东西是最不容易分心的方法
医学硕士生
本子、废纸……
医学硕士生
的话:记事本(pc上用)+clear顺便说说clear的心得。我在ipod中尝试过差不多20中todo或者任务管理的软件,没有一个比得上clear。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其他软件都需要我填时间,天啦,我哪里能知道那么具体的时间,几点钟,几个小时,太难了。而且,我有可能忘记打开这个软件,我有可能在计划上花费的时间比在执行上的更多todo 就是一堆task 标明优先级,然后去做就好了。android没有……网上发现有人自己写了个类似的,先装了一下,效果良好=w=
医学硕士生
的话:android没有……网上发现有人自己写了个类似的,先装了一下,效果良好=w=
随手记,记账软件,PC、安卓、ISO三平台同步……
GTD产品是Moleskine日程本,放在办公桌上,记录工作相关的内容……日程本相对软件的好处是开会拿着显得比较认真,如果往手机里记,别人会以为你在玩手机……
Omnifocus, Any To Do. 一个复杂,一个简单,相得益彰
personal brain 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的话:GTD产品是Moleskine日程本,放在办公桌上,记录工作相关的内容……日程本相对软件的好处是开会拿着显得比较认真,如果往手机里记,别人会以为你在玩手机……哈哈哈...无法反驳的观点
mindnode,todo对我毫无意义,因为如果我做了某事根本就不会打开app圈掉的浪费时间
Google Tasks,还有TN笔记本
现在用evernote和本土的有道云笔记
还可以有没有免费的iphone软件推荐啊
发现todo收费的。。。。。。。。。。。
Catch很好的满足了自己的记录需求,也可以起到todolist的作用。
个人觉得坚持吧,evernote用好就不错了.用的多了,会有重叠,反而会影响效率.todo也是一款不错的任务管理软件.用好其中一款吧....ervernote的分类和标签用好了.也可以任务管理的.分享自己的分类和标签
前一阵下载过印象笔记,但是给删了,原因是什么谁知道。+=+ 用有道云笔记但是它的分类不够详细。
大连圣亚企鹅驯养师
chrome用插件Quick Note 1.4.2 因为经常翻的说 用这个感觉快捷 最主要就是能支持离线编辑
印象笔记、wunderlist、挖财
doit.im,感觉功能比较完整,很多其他todo貌似太简洁了除了evernote,还用zimwiki,因为支持插件,甚至可以输入输入公式、乐谱,支持git版本控制,配合graphviz可以有类似思维导图的功能,笔记之间连接很方便(很希望evernote有这个功能)。最近对各种名字里有tracker的软件感兴趣,比如说用ios的fathm或者linux的hamster-time-tracker看看自己上果壳上了多长时间,(囧),或者用ios的daily tracker记录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喜欢那些统计图
1:工作的记事写在办公桌笔记本上(只有自己懂得简称)2:关系重大的事每天抽固定时间,反复巩固,并思考。3:琐碎杂事,随机。4:日常习惯不需要记。
以前用Google Calendar, 现在老登不进去
google的各项服务登入都很艰难。之前试图把手写笔记和电子版本相结合,不过OCR在手写字体面前完败!手写笔记就是不好搜索,存成图片也没法搜索,手机软件输入又麻烦,还在纠结中~
如果说有道词典。。。是不是感觉自己弱爆了。。
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我是“收集、阅读、整理、分享、回顾、总结”的过程,这里面用到下面的工具:收集基本上是google reader(订阅)和上网,这个阶段是初步筛选,有不错的东西都会发到pocket(在reader和chrome上发内容到pocket很方便),pocket可以用instapaper和readability替代;找固定的时间阅读pocket,值得记录的会发送到evernote;定期整理evernote,通过自己的文字记录感想,为文章分门别类和添加标签;
记得豆瓣以前有个活动就是分享你的笔记分类什么的,看到好多好心人真的用的很好,自愧不如啊……
的话:Any.Do正在使用
我在用有道云笔记, 有没有很逊? 因为可以用原来的账号所以就用起来了
电力电子博士生,文史爱好者
NearMe.主要在手机上用。
Google calendar
百度贴吧。
的话:本子、废纸……看到废纸,我表示:超市购物小票背面很好用的。
有人介绍了onenote,用了几天感觉没有evernote好用。可是evernote在没有网络的机器上根本没法工作啊~~~~onenote倒是可以不依赖网络。为什么我会担心与网络同步的evernote官方是不是可以获得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医学硕士生
的话:看到废纸,我表示:超市购物小票背面很好用的。啊?可是我一直是出门右拐扔进垃圾箱的……
Any.Do + 印象笔记
刚开始用这类应用,因为是mac所以装的是growly notes,也装了印象笔记。打算两个一起用。
苹果自带的 Reminders,美味书签()
用astrid和onenote和xmind,最好用的mindmanager不稳定,经常完工后就不保存,实在伤不起
的话:有人介绍了onenote,用了几天感觉没有evernote好用。可是evernote在没有网络的机器上根本没法工作啊~~~~onenote倒是可以不依赖网络。为什么我会担心与网络同步的evernote官方是不是可以获得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onenote为啥不好用,我到感觉evernote除了联网搜索就不怎么好用,可能是不怎么用吧
哪个软件可以画图?为什么印象和有道云都不能导出WORD文档呢
引用 的话:onenote为啥不好用,我到感觉evernote除了联网搜索就不怎么好用,可能是不怎么用吧不好意思,onenote刚用,还不熟悉的时候写下了onenote不好用的话。之前是觉得直接双击屏幕右下方的onenote图标是打开新便签,要打开原来的便签要经过好几步操作。刚刚发现应该右键选“打开onenote”就很快捷的。我说错话了,见谅~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49667人关注)
&(33455人关注)
&(2158人关注)
&(731人关注)你放弃用印象笔记的原因是什么?
一直在用印象笔记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写日记,知识存储等,但是工作方面我用为知笔记,为知笔记PC端比起印象笔记实用性好不少,印象笔记是购买了年费,我才一直用下去,很多问题都像印象笔记反馈过了,但是实在是没有一个很好的答复,准备弃用印象笔记,想请问一下知友们用什么笔记呢,你弃用印象笔记的原因是什么呢?
按投票排序
因为它万能,但它不好用。我干什么事情都能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何必用印象笔记呢?原来在《》里写过这个原因:打字、写东西的时候,速记用
/ 自带备忘录,日记用 ,两个体系都能在所有设备上同步。你不用应对印象笔记纷繁复杂的界面,点开图标0.1秒就能开始写作,或是 Day One 能够自动处理条目,添加位置、天气,按照合适的方式展示所有日记……印象笔记提供的是一个通用方案,但是通用就意味着不专精。 手写笔记,你可以用 ,或者传统纸笔+扫描软件。Evernote 收购了 Penultimate,后者每次更新都比前一次更卡顿,我记得有一个版本每次落笔都会卡0.5秒,直接在心里给拉黑了。Notability 还有录音和音画同步回放功能,比印象笔记好用多了。稍后再读用
/ ,印象笔记的官博介绍过他们自己的稍后再读功能,但是你读完能方便的归档么,能标星号么,突出一个不好用。还是同样的原因:通用但不专精。GTD 用 Reminders / (如果都用上
了你肯定也看不上 Evernote 的管理功能)。印象笔记的提醒功能偶尔用用还好,但你想要成体系的去用,就太厚重了。另外,一个专注 GTD 的应用开发商可以根据操作系统的更新添加新的功能,比如 iOS 8 的通知快捷操作,但是想要让印象笔记开发者功能,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共享文档用
/ 百度云可好?分享文章用
可好?协同工作有
/ ,随便哪个不比 Evernote 舒服?原来国内没被封锁的时候,分享印象笔记内容给朋友是我留恋它的少数理由之一,后来他死了。当然也许印象笔记是不少人的通用云,是你什么都愿意往里放、不愿意维护更多云服务账号的选择,其实印象笔记这个特性对不少人还是有必要的。对 Windows 和安卓的现状了解不多,但是苹果的生态下,跨平台同步的好产品太多了,只要能让我随时能拿到、看到所有的文档和工作进度,我就不在乎所有产品是不是同一个平台进行同步的。当然如果平台下的好产品不多、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印象笔记这种万能但不好用的东西,还是比别的玩意儿好用的。
那阵还叫Evernote,我的帐号至今还是Evernote international,那阵这货的安装包65.xM,那阵子我还在用教育网学校的免费账户上网,更新软件要么慢慢下(由于是国外的服务器很多时候下到一半就没了,同步笔记到云也是如此),要么等ftp上有人下好了上传。而这时,wiz出现了。那时候wiz还不叫为知,那时候似乎就老魏一个人在做,那时候wiz的安装包只有2.5M,那时候wiz还很丑,和我写的程序长得差不多,而Evernote要漂亮多了。本着支持国产软件的想法,使用了wiz,在功能上二者差距不大,但是wiz网页剪辑的能力远胜于Evernote,而且支持将Evernote笔记导入,就这样,在安装包大小的诱惑下,在剪辑能力的勾引下,我换到了wiz。当然Evernote变成印象之后,中国大陆用户能享受到的服务好多了,我一直也没完全弃用Evernote,阅读与摘抄相关的内容我依旧使用这只大象,而从网页摘录保存的技术性的内容都在wiz。这两个是我生活与工作感性与理性的记录。完蛋,再不起床我要迟到了,我去。
用上了onenote...再也不想理印象了。。。
写作:我有ulyeese/有MOU时间管理:我有Omnifocus资料收集:我有为知笔记稍后阅读:我有pocket哪一个都比印象笔记好,请问我为什么要用?
放弃 EverNote ,因为找到了更佳替代品。我是国内最早/最深度 EverNote 用户+推广者,已转为 WizNote 深度用户+推广者,原因如下:一、个人实用方面多级目录是必备功能① 从过程看:严肃的、伴随终生的知识管理,一定是树状进化的。甚至,树(或者称为级次)是生命、宇宙的演化形式。② 从目标看:你更希望拥有什么呢?(A)2000万字的资料库,每条都“很重要”;(B)一个只有2万字,但有层级结构符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体系之外还有字数更多未进化的笔记,但你知道它们可有可无,因此也懒得关心它们的字数和相系关系)为知笔记可管理更多、更重的信息① 早期产品定位和表现,Evernote适合管理大量的“零散片段”信息,单条内容过长会性能下降,于是我换到了为知,长篇笔记性能仍然出色。这就意味着我在Evernote中的零散笔记,在Wiz中更容易合并成一条笔记,编辑、整理。而“整理”,才是笔记管理价值提升的核心环节。② 数据库增大后的性能:
网友提到10G数据库在Evernote中卡顿,换Wiz后解决。为知笔记有更大的功能潜力随着使用渐多,会有很多新需求。为知笔记无论现有功能,还是对新功能的预期,都是最强大、最灵活的。比如,笔记置顶/标题样式/模板/源码编辑/外部编辑器,markdown,代码支持、思维导图,Latex公式,各种插件,导入导出,共享发布,集成博客,信息加密,集成日历/任务列表/待办事项……PS. 对某些IT爱好者而言,可能仅凭“支持语言代码、原生支持markdown”就锁定为知笔记。二、志愿推广方面对不准备付费的用户,为知的免费版是足够用的,Evernote免费版则局限较大。早期宣传Evernote,是因为它那时作为国外产品在国内知名度很低,中文支持都成问题,中国市场策略也朦胧不清;现在已经是明星产品,我心愿已了,就不再锦上添花,而应该推广国产、务实、优秀的为知笔记了。三、其他重度用户的案例 (这篇文章非常细致,比如为知markdown在支持图片方面,比任何其他同类工具都快捷方便) (高度DIY精神的人,加高度DIY的工具,就是自由境界)附图:我的为知笔记截屏   (左下有个“Evernote导入”目录,当时有3000条笔记,现消化至1000条左右)
自从发现了Emacs里的Org-mode, 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完美的日志记录, 时间管理, 笔记系统... 如果你有技术背景, 强烈强烈推荐你先试用一下Org-mode
抛开功能,从软件可使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来看,还是印象笔记更靠谱。看看有道云笔记,Win版客户端已经半年多没有更新了,作为网易这个多元化业务平台的组成部分,不盈利就弱化甚至关停是常有的事,所以,作为综合性互联网公司的非主营业务,如果长期不能和其主营业务有契合的话,关停的风险很大。不得不承认,为知在功能上非常优秀,对客户的响应非常及时,但从另一方面看,能将功能用到极致的毕竟是少数人,而这个群体的付费意愿可能并不是特别的高,或者说即使愿意付费,客户量太小,很难实现较高的盈利,最后可能陷入产品越做越尖端,适用人群越来越少的矛盾之中。而客户量的增长空间不足导致公司很难继续成长,在互联网行业,资本也很难对一个用户数量与行业第一差距过大的企业感兴趣,毕竟未来也很难再实现高增长。反观印象笔记,功能中庸,虽然很多比较极客的功能无法实现,甚至连简单的Markdown也要借助外挂,但基本使用还是能保证的,虽然产品使用中会客户有不爽的痛点,但不至于痛死,还是能忍受,同时,Evernote公司目前只有笔记类软件一项主营业务,必然要不断完善更新。此外,印象笔记在全球拥有笔记类软件最大的客户群体,在这个老二非死不可的互联网时代,剩者为王。最后,笔记类软件中能够剩下来的有很大可能是印象笔记。笔记类软件的使用者一般都是一个长期使用的过程,如果使用的软件由于种种原因维护水平下降甚至关停,对于使用者来说再进行软件转换的成本可能是巨大的。因此,长期看,还是用印象笔记更靠谱一些。个人认为,Evernote和Onenote差异很大,前者主要是资料收集的数据库,后者主要用以资料的分析或信息的记录,两者基本不具备可比性。
啥时候有http分享 https分享肯定不指望了 铁定墙
看过好多关于Evernote Wiz Onenote比较的文章,也都有长时间的试用体验。最终还是选择了Wiznote。原因:1.Evernote不支持多级目录,如果想比较好的分类整理资料还是Wiz方便一些2.iOS版的Evernote太臃肿,不愿意打开用。当然也可以说iOS版的Wiz功能不够多3.Onenote功能太多太杂4.Onenote字体太乱了,在Win上整理的资料到iPhone上看就会变成宋体,而且还有字号等好多坑...在富文本方面的功能太多,太自由了,换到另一个平台上使用你不确定会变成什么样子- -!剩下的想到再补充...所以Evernote用来收集,Wiz用来整理归档。Onenote可以用来记录学术相关,生活方面还是不太适合。
买了surface用上onenote之后就没需求了呀。现在只在印象上面编辑以前的旧文档了……
Onenote出了iOS版。
用了为知笔记。
容量根本不够用
界面太复杂了。我想要个简洁点的
可能因为我曾经信誓旦旦在上面记录的真心,在现实的这一刻显得那么刺眼,每每想起就难过。
刚开始用印象笔记,个人认为比较方便的就是搜索和标签吧,从有道过来的
1、为知笔记支持多级目录;2、为知笔记免费版流量更大,限制更小;3、为知笔记从EverNote和OneNote导入都很方便;4、EverNote启动时有卡顿,OneNote同步是问题;5、为知笔记编辑功能比EverNote强太多!
本来同时看中了EverNote和为知笔记,喜欢EverNote的界面,觉得为知笔记很丑。但是,当时想着也许以后会升级成付费用户,觉得EverNote好贵,就果断用了为知笔记,结果一用就停不下来,后来也不觉得界面丑了,甚至还推荐了好多人用
我还是用印象笔记,一方面是我是付费用户,二是但就人性化体验来说,我觉得印象比为知好太多了。印象现在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改进缓慢。但是我相信从换ceo来看,印象也在积极改进,期待中……
因为我有为知笔记了~_~如果不用印象笔记(Evernote),哪款笔记软件最有可能代替它?
原问题: 印象笔记(Evernote)面临倒闭,接下来哪款笔记软件最有可能取代它的地位?列出原因: 不然很多答案看着和题目不符,
原始问题描述(有煽动性文字)请查看. 下面是新的描述:看到一篇:(文章已确认多处不实)只是假设,那家有这个实力?----------------------------------------------------------顺便请教各位如何把印象笔记中的资料迁移到其他笔记?
按投票排序
114 个回答
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问的是 印象笔记快倒闭了,我们换哪个来用比较好。当时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就我个人对印象笔记的印象来说,应该远远没有到要倒闭的程度。然后我去阅读了原文,感觉到明显的不实宣传。随后我开始刨根问底。以下是为刨出来的。希望我们的媒体有点良心,不要让我们读者这么累,看篇文章还要去刨半天。9月18日,Syrah的创始人Josh发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对evernote看衰。他的利益相关:Syrah公司开发了一款收费网络编辑的工具。以下是这篇文章:里面列举了一些他认为印象笔记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以及可能导致无法ipo的地方。文章标题的来源是,有位高人说过2015年会有至少一个估值10亿美元的unicorn倒闭。他认为印象笔记可能就是这个unicorn。大概两天以后传到国内,标题已经变成了我们先不讨论原文有哪些错误。(事实上错误有一大堆。通过放大纵轴来说明evernote在app store排名的不稳定我也是觉得没话说了。这已经属于文字欺诈了)翻译文章大量节选了原文,然后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然后按照惯例,来源是互联网。要点脸行么?印象笔记会倒闭么?有可能。苹果都有可能倒闭。是不是有很大可能一年内倒闭呢?1.他有几千万的免费用户,以及百万的付费用户。2.他没有像twitter、facebook一样在中国被禁,他在中国开了新的应用,也有了千万级用户。你们啊,不要见得风识得雨。你们对消息也要加入自己的判断,要不然将来报道上出了偏差,你你你等于你也有责任。识得唔识得?
不要再推荐有道笔记了,我是有道一生黑。本人曾经是有道重度用户,后来发现mac版有道有个严重的bug导致我根本无法使用,你知道每当自己急着找当年的备忘资料时居然发现笔记用不了,顿时就觉得有道是陀shi。我本着你行你上,你不行就滚蛋的原则,开始着手把自己的笔记全部转移到印象,却发现有道支持印象导入却不支持印象导出,WTF,(曾经是支持的),这让我觉得有道不只是产品烂,而且人品也差,简直是流氓。这让我更加坚定了逃离有道的信念。没办法,后来我是一篇一篇含着泪用复制粘贴把笔记全部转移到印象,包括格式的错乱和数据的遗漏让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搞定,这种不愉快的体验使得我成为有道一身黑,感觉还是自己建个私有云笔记靠谱,妈妈不用再担心自己的笔记被别人鱼肉了。
谢邀,首先这篇所谓的唱衰文章论据并不充分,看了国外的原文,对比之下发觉翻译的并不贴切,加入了一些主观的解读。虽然这种二次解读是人家的自由,但就文章本身来说,不够说服力。但要说evernote是高枕无忧,也并不确切。当下无论是平台,还是软件,都在根据用户需求调整自身。Evernote遭遇这种负面报道,有其产业缘由。目前来看,有实力说“代替”它的软件还并不清晰。Evernote的被唱衰,不是因为竞争者后来居上,而是这个类型软件在功能开发上的困顿。谁能在软硬件的开发上率先突破,谁就能获得先机。如果Evernote能先走一步,那么会进一步强化领先优势。我自从买了iPad就开始使用印象笔记,个人觉得,就Evernote和它的中国版软件“印象笔记”来说,主要问题有以下3点1.产品更新太慢,功能进展不大。这是最根本的原因。虽然Evernote采取了非常有策略的方式,创建了一个中国品牌印象笔记,完全中国运作。不过这个本土化产品并未根据中国的本土应用需求进行针对性开发,基本跟着国外的步调走。2015年的Evernote和2012年的没多大差别,印象笔记也一样。期间,Evernote开展了一些小规模收购活动,但却没有哪次收购对它的核心产品产生重大影响。它没有勇气做太大的改变,核心产品以稳妥为主,重点放在周边外延的拓展,做各种集成合作,但效果不能说乐观。以竞争对手Slack为例,Slack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平台;它记录了企业里发生的事件的历史,具有真实性、实时性,可以分类和搜索,通过频道来排序。它之前曾经只是一个共享笔记软件,现在却可以支持多种类型的媒体、参与者和文件,远远比Evernote更加开放和实时。像Slack这样的工具提供了额外的开放性,但对于Evernote来说,改进的脚步太慢。原CEO利宾自己也曾说过“如果我们失败,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我们不再继续打造出色的产品了;如果我们有了防守心态,我们的重心就会从质量上偏移开。”显然他自己也意识到了产品迭代过慢,过于保守的问题,但目前来看,他也没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下台。2.产品臃肿:就中国用户而言,印象笔记此前因为自己良好的设计以及方便的相关性,能够帮助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记录、积累。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吐槽印象笔记产品过于臃肿,打开速度太慢,界面过于复杂,挤占内存空间,内容管理不够人性化……其实就产品本身来说,这些问题不算致命,但问题在于,这是一款收费软件,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免费思维还是占主导,如果不要钱,有些毛病也都能忍,一旦花钱了,心态立刻转变。产品臃肿这个毛病被吐槽了都一年多了,至今没有得到有效优化,对于花了钱的人来说,这很难接受。3.企业用户拓展不力:对于这种偏文档处理的软件来说,抓不住企业用户,那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特别是当下移动办公如此兴旺,我这种背着个iPad成天开会的人,如今宁肯在邮件页面上直接写内容,完了发邮件抄送,也懒得多此一举用印象笔记了。要知道开始我可是很喜欢用印象笔记办公的,但如今卡顿的不行。这又是针对移动办公功能优化不力的结果。而Evernote最终也认识到,真正要想赚钱的话,它就需要有企业客户。而要发展企业用户就需要地面有销售团队。但根据彭博社的数据,Evernote现在的用户大约是1.5亿,其中付费用户大约有50%的比例,而其中的企业用户仅有40%多,也就是说,企业付费用户大约是整体用户的20%左右,这并不是个理想的数据。利宾承认他对建立销售团队没有激情,可这不是有没有激情就能决定的。美国是个市场导向的国度,企业应用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大多数企业客户已经在使用其他产品,已经充分解决了他们在笔记上的需要。例如很多客户早就在使用谷歌企业应用套件,这个套件以Gmail为中心,把文件共享(和电子表格,以及“PPT”)捆绑到一套更大的、更有价值的产品上。其思路类似我用腾讯或者网易邮箱做笔记内容,分享和同步更便利。在企业用户的需求研究上没有做针对化细分研究,提供更有效的增值服务,长远来说这很致命。目前市场上类似功能的产品有很多,Evernotee在云存储方面的竞争对手有Dropbox、Box和 Google Drive,在web 剪切方面的对手有Instapaper和Spool,在图像编辑上有Gimp和老牌的PS。这些竞争对手的存在证明evernote在产品细分功能上做的并不到位,给竞争对手留下了足够空间,产品需要快速优化改进。 国内市场,有道云笔记,用户3500万,免费软件,本土化和系统优化做的更好,更轻更快,免费容量,云协作等功能很受用户欢迎。所以,在国内,如果说哪个同类软件能对印象笔记形成挑战,个人觉得也就是有道云笔记。产品推出之初,有道云笔记通过简单好用、跨平台同步特点逐渐建立起用户群。但随着产品形态的发展,特别是在办公化场景下的使用,云笔记正在逐渐替代传统办公软件某些功能,二者之间的整合发展成为未来此类产品发展趋势,这已经毫无疑问。而据称即将推出的有道云笔记4.6最新版本将颠覆笔记原有形态,更加强调用户的效率办公,尤其是针对文档的管理、预览、搜索、编辑等功能,同时强化了移动办公场景下的查看、分享及收藏等功能。好不好用先不说,这种敢于动大手术的勇气值得赞扬。当然,现在就说谁输谁赢,下结论还为时过早,Evernote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但我觉得,如今这个年代,在互联网行业中求生,眼前的优势并不稳妥。诺基亚当年牛不牛逼,现在如何?没有颠覆自己向前走的勇气,抱着眼前的优势过安生日子,一旦风头变了,优势很可能就成为包袱。苹果刚刚召开的发布会上,曾经被乔布斯抛弃的手写笔和键盘又回来了,很多人觉得库克是在走回头路,我倒觉得,这才是更务实的做法,不会因为过去的豪言壮语,而忽视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在移动办公上,手写笔和键盘在文字定位,图像编辑,内容输入方面的优点是毫无疑问的。库克敢走这个回头路,就是看到了目前技术尚无法完全突破瓶颈,于是不顾什么面子,把这个外设拿了回来,至少让用户有的选。这种敢突破自我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而Evernote现在缺的就是这种心态。所以未来它能不能压住有道云笔记,这并不好说。不过这个市场足够大,理论上容得下几个不同的产品,不会到你死我活的地步。PS:以上随手所写,如果哪位觉得除了印象笔记和有道云笔记之外有更好的选择,烦请推荐,最近太多时间仔细研究新软件。
本人作为多年印象笔记老用户外加某某浏览器印象笔记插件的产品经理表示:这种文章就是高级黑,印象笔记中国用户早已超过1500w,现在更加不止,而Evernote用户多为高端用户,笔记工具的活跃及粘度极高,怎么可能说倒就倒,再说盈利问题,Evernote有不少付费用户,加之工具产品做盈利的方式多种,只是做不做与怎么做的问题罢了!这篇文章是黑公关,外国原文是翻译成中文就加了很多私货!截取印象笔记前中国区总经理Amy Gu的微博:从藏族无人区休假状态被唤醒,谢谢大家转给我的好心,已经离开了,所以说话也没什么禁锢了。黑公关经常有,反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漂亮的成绩还个吧唧吧唧的大耳光回去,这几年就是这么做的,今后也会如此。黑得越厉害,越证明自身实力,印象笔记的团队加油,印象笔记的用户安心,吐吉其另外,今天跟印象笔记的一个朋友聊过,对方也表示这篇文章是故意黑,内容杜撰了不少,微信原文已经被认定为谣言~~今天网易新闻APP也发布这篇黑公关,对于一个有态度的媒体,这次真的令我失望了!当然,它家也有有道云笔记,好吧!我淡定了!
此时的你: 要淡定, 淡定, 再淡定. 恐慌容易让人失去心智!Evernote是个好产品, 也有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这个是屁话). 我很怀疑文章的真实性(只是怀疑, 懒得去考证, 也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你是因为担心Evernote倒闭而不敢使用或者尝试Evernote, 那是大可不必的.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 我几乎可以肯定的告诉你: 如果Evernote真的倒闭了, 你一定可以将笔记导出到各大笔记软件平台. 原因有二: 首先是Evernote的用户基数, 各大平台都会过来分一杯羹, 谁转换容易, 谁就能够争取更多的用户; 其次是Evernote本身公开的API接口, 足够实现这些功能.我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度各种网络内容的.
各位不要激动,题主只是假设。这两天确实看到多篇类似‘印象面临倒闭’的文章发出,仔细看过,应该是众小编为博点击、不负责任的标题党作为,过分夸大了印象笔记的现状。但冷静下来,这一问题其实很值得思考。虽然我们至今没有看到任何一家独角兽公司倒闭过,但并不代表它们不会倒闭。我最崇拜的创投人bill gurley在《从0到1》里有一个颠覆性观点认为,只有发掘独一无二的利基市场,形成垄断,才可能获得长久发展。印象笔记虽以“百年企业”为目标,但产品形态可复制性强,市场已出现许许多多同类产品,并不能形成垄断。一个产品并不是你说它多好用它就一定能长青。大象在产品上缺乏创新,可替代产品不断出现,加上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变现模式(在企业领域难以突破),确实都是其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回到题主假设,哪款软件最有可能代替它?从用户角度说,个人认为国内的有道云笔记机会最大。我从高中起一直是EverNote用户,一直到大一时,放弃转向云笔记。为什么?高中对笔记需求较轻,主要记录提醒事项、书摘,闲时会写几篇读书笔记,算是超轻度用户吧,所以感觉不到差别。到大学,记录需求大大增加,渐渐感觉到穷学生,特别是长于没有付费风气的你国,强行用一款不付费就寸步难行的软件实在是很揪心。虽然是当时的屌丝心态,但应该还是时下大多数人对于付费软件的心态吧。大象开给免费账户的权限太少,不能离线和限制上传流量让人哭泣。而且经常出现付费升级的提醒,感觉不太友好。所以趁笔记还不太多的时候,默默换成了有道云笔记。云笔记很良心,开给免费账户的权限大,至今没有一定要充VIP的需求(有道的人看到是不是要哭了哈哈哈)。而且界面和功能设计也比印象笔记清爽很多,让人一目了然。印象笔记说实在,小白用户不好上手,界面有点让人眼花缭乱,好多使用场景不那么多的功能依然保留着。对于学生、工作这类重度文档人群,如果不愿意付费,有道云笔记确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题主还问到如何把印象笔记中的资料迁移到其他笔记?有道云笔记是支持导入印象笔记文件的,在这里↓↓↓
你想多了,印象筆記還是有一定的市場認可度的,產品也不錯。即使真的做不下去了 也只會是被收購 不會關閉服務。極端一點真的關閉服務的話也一定會通知用戶給一定的時間轉移資料的 所以該怎麽用還怎麽用 推薦的話 就那麽一兩個 大家都說了 。
14:37:48 来源: I hin 怀疑
今年以前一直用evernote,但其不适用与于书写,只适合整理归纳,心里一直有隐隐遗憾。后来为了寻找替代word与写字板的软件而用了onenote,但onenote正好与印象笔记相反,只适合作用于单页笔记,无法归整。最近知道了为知,简直相见恨晚,一见钟情。页面简洁干净,栏目一览而明。为知除了chrome插件不好用,其他一切都符合既可代替文本文档又可做整理的文件夹的需求。
wiz,感觉国内这个做的应该是算很不错了
国内有道云,国外不好说。至于OneNote,我个人比较喜欢,但这个感觉没办法占到很大的份额。
onenote确实是好,微软这几年为数不多的成功产品了。但有道云笔记也不差的,我也很喜欢。
楼主,记住,假如evernote都倒了,那只会剩onenote长久了。我现在就是印象笔记和onenote一起用。因为主要收集资料,自己的笔记少,所以用印象笔记收集(功能强大),多了导入onenote。微软office系的比较长久。
leanote,不仅是个开源的云笔记,也可以做自己的博客系统,很棒的产品。
为知笔记也很不错啊,可以考虑一下,本土品牌
别吓唬我,好多资料存在印象笔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武怎样才能很方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