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奥男足名单征召的年龄段

国足1∶1新西兰国奥1∶1韩国&&两支国字号一样在磨合
本报记者 陈晨曦
&&&&来源:&&&&
&&&&&&字号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11月14日,中国男足国家队和国奥队同时迎来热身赛,对手分别是新西兰国家队和韩国国奥队。国足是为明年1月打响的亚洲杯足球赛磨合阵容,国奥则在亚运会惨败后终于凑齐了备战里约奥运会的主力,两场1∶1的比分并不重要,球队尽快捏合成型才是备战的第一要务。
  国足&郑智无人可替代
  在南昌,34岁的郑智以国足队长身份踢满了90分钟比赛,并以一记精彩远射攻破新西兰队球门,这已经是他回归国家队后连续两场为球队建功。
  郑智近来已经参加了国家队的两期集训,经历了3场比赛,从因伤无法上场,到80分钟被队友换下,再到以中场组织者的身份踢完整场比赛,国家队主教练阿兰?佩兰对广州恒大队队长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佩兰在赛后表示,“郑智的经验对球队很有帮助,尤其他在中场的作用太大了。主教练的一些指令都需要他传递给队友,我觉得他做得相当不错。能在这样一个年纪里给球队帮助,这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和郑智搭档的4名中场球员分别来自4家中超俱乐部,配合稍显生疏在所难免,但在郑智的串联下依然打出了几次精妙配合。目前,郑智的角色尚无人可以替代,至少在亚洲杯上,他仍将是佩兰治下这支国家队的核心。此外,于汉超和张呈栋这两位边前卫有伤在身,让山东鲁能队球员蒿俊闵有了首发机会,他的出色发挥,也成为国足在本场比赛的一大收获。
  选择新西兰队热身,检验的是国足的防空能力和对抗能力,因为亚洲杯小组赛中,沙特队和乌兹别克斯坦队都深谙此道。这一战也确实暴露了问题,新西兰队身高超过1米9的中锋伍德两次头球攻门一次中柱、一次破门,让中国队在终场前丢掉了胜利。
  11月18日,中国队将在西安对阵洪都拉斯队,后者14日刚和日本队踢了一场比赛,结果以0∶6大败。
  国奥&倚仗鲁能队球员
  中国国奥队在武汉迎来了阵容最为齐整的一次集结,不仅国内俱乐部的优秀适龄球员(1993年以下年龄段)悉数被征召,在海外踢球的徐新、李源一等也回国助战。能在四国赛上与韩国、澳大利亚和巴西这3支国奥队交手,对于中国国奥队的锻炼价值不言自明。
  山东鲁能队在亚运会前的“抢人”事件,让国奥队的实力大打折扣,随后也受到了中国足协的处罚。鲁能俱乐部随后发表道歉信,表示以后将全力支持国家队。国奥队此次招入了5名鲁能队球员,除了中超最佳新人刘彬彬因伤离开球队之外,国奥主教练傅博在对阵韩国国奥队时将吴兴涵、糜昊伦、王彤和王灏全部排入首发名单,足见他对鲁能队这些球员的看重。鲁能队球员也没有让傅博失望,吴兴涵为球队打入扳平一球,糜昊伦和王彤在左、右边卫位置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整场比赛,中国国奥队在射门数和控球率上都占据优势,未能拿下比赛殊为可惜。这自然有韩国队多名主力因忙于国内联赛无法抽身有关,但鲁能队球员的回归,的确让球队的传接更加流畅,实力有所提升。
  接下来,国奥队还将与澳大利亚队和巴西队过招,傅博将通过这次四国赛确定球队的主力框架,这其中,必将有鲁能队球员的位置。
  《 人民日报 》( 日 11 版)
(责编:袁勃、熊旭)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体坛酷图|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国奥前瞻:四国赛检验成色 奥预赛前重要练兵
13:29:02.0 来源:腾讯体育
(国奥主帅傅博带领球员武汉练兵 图片来源:腾讯体育)
腾讯体育11月10日讯 北京时间11月11日、13日和15日,国奥将征战武汉四国赛,分别同哥伦比亚国奥、摩洛哥国奥和韩国国奥展开热身。国奥征战的这项比赛,也是备战奥预赛之前的重要热身。对手的实力不俗,国奥面对强敌时能够有何种表现,冲击里约奥运的成算如何,也将通过这次比赛给出答案。
比赛时间和对阵
11月11日19时30分VS哥伦比亚
11月13日19时30分VS摩洛哥
11月15日19时30分VS韩国
比赛地点:武汉体育中心
直播地址:CCTV5+
国奥战四国赛为冲击里约奥运练兵:北京时间11月11日-15日,国奥将同哥伦比亚、摩洛哥和韩国展开三场较量。国奥正在积极备战明年1月举行的第二届U23亚洲足球锦标赛决赛(暨里约奥运会预选赛亚洲区决赛),大战即将来临之际,这次四国赛也将是国奥检验自身实力的重要热身。国奥能够在这次比赛里,展现出什么样的水准引人关注。
对手实力不俗:此番征战四国赛的三个对手,实力皆颇为不俗,这也令国奥这次比赛的锻炼价值非常高。韩国在2012年夺取U19亚青赛的冠军,此番征召了93-96年龄段的精英出战。摩洛哥在今年土伦杯上获得亚军,且曾以3-0轻取国奥。哥伦比亚作为传统的南美劲旅,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五大海归挑起国奥大梁:国奥征战四国赛强将尽出,聚集了陈哲超、杨挺、徐新、李源一和张玉宁这五大海归,可谓尽遣主力出战。其中陈哲超和张玉宁这两将跳级升入国奥队,他们究竟能有什么样的发挥,亦是引人关注。
傅博:此次比赛对手全部是强队,我们希望通过三场比赛检验球队的真实实力。国奥队将通过比赛,尽可能安排不同组合,让队员身体、心理上得到锻炼和适应。
谢鹏飞&:韩国队派遣全部精英参赛,和去年的二队阵容有所区别,这是好事。三年前的亚青赛,我们就和韩国队踢过,当时0比1告负,韩国队后来夺得冠军,且进入世青赛8强,算是93年龄段的亚洲一流强队。这次交手,也是检验一下我们能否和亚洲强队抗衡,待明年1月奥运会预选赛,可以做到心里有底。
门将:张一诺
后卫:糜昊伦、石柯&、金洋洋、王彤
中场:吴兴涵、赵宇豪&、冯刚、廖力生&、刘彬彬
前锋:谢鹏飞
(编辑:雪风)
8月22日至29日,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在北京举行,看中国田径健儿为国争光。
17日,足球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出炉。足协正式与体育总局脱钩。一尘繁花落秋红(中国职业足球评传之一)  
——写给中国足球的92一代  作者:独孤雁  
  2002年冬天,尚在苏州读书的我接受了某合唱组合的兼职音乐人的邀请,为他们创作流行歌曲。12月4日,我的新歌〈〈岁月〉〉在苏州天雷歌厅举行首唱式,也就是在那天晚上,我从〈〈体坛周报〉〉上得知了鲁能泰山队队长宿茂真告别足坛的消息。报纸的头版是那张熟悉而泪流满面的容颜。〈〈体坛周报〉〉某记者在报道中意味深长的说:宿茂真的离去,标志着中国足球以徐根宝92年国奥队为班底的球员已全面告别了职业联赛,中国职业联赛在经过了漫长的新老交接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台上的乐队的演出正到达了最高潮,耳边回旋着〈〈岁月〉〉里那段最让人心碎的旋律:岁月是空,一尘繁花落秋红,淡淡一阵香,化在沉沉烟云中。    
我的心刹那间似一只小鸟,飞过中国联赛交织着希望与迷茫的路程,落在1992年马来西亚默迪卡那片熟悉的草坪上。那片体育场曾经在遥远的1992年承担了全中国球迷的希望和梦想,那片体育场上曾经拼搏过的人物,是带着深深的愧疚和难以追忆的耻辱离开这片伤心的土地的。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在日后伴随着中国职业联赛艰苦成长的十三年里,以他们精湛的技术和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如火炬一般点燃了整个中国足球的热情,他们随着中国足球1993年的改革浪潮披荆斩棘,开创了中国职业联赛真正的黄金时代,身为球员的他们在各个地方队担当起了领袖的角色,为无数足球的贫瘠地播种下希望的春天,而做为国脚,他们又一次次担负起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的神圣梦想,在国际赛场上发起了一轮又一轮悲壮的冲击。他们为我们留下的或幸福或痛苦的记忆,如天边灿烂的星辰一般,照亮了我们对于中国足球漫长黑夜的所有寄托与希望。    老球迷们一定会深深的怀念1992年的春天,怀念那时只有48岁的徐根宝,怀念他麾下那一串串流光异彩的名字。1992年的徐根宝所发出的“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现,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壮语豪言,在之后很多年里一次次被各级国家队教练所沿用。也让中国球迷的心伴随着一次次失败从热血沸腾到渐渐麻木,从愤怒的斥责到无奈的苦笑。站在今天的角度看,92年的这支国奥队,可以称得上是整个中国足球最具特色,最具个性魅力的队伍。这样的评价不止因为这支球队强大的实力,更来自于他们多样的技术特色和丰富的人格魅力。92年的郝海东只有23岁,他已经是全亚洲瞩目的希望之星,路透社曾送给他一个亲切的雅号:“小野马”。而92年时代的范志毅只有22岁,他火暴的脾气和天生的领袖气质已注定他将在未来的十年里成为中国足球的旗帜性人物。还有身材矮小却技术精湛的彭伟国,永远留着一头刺眼的金发带着懒洋洋笑容的胡志军,身为左边后卫却后来成为中国国家队主力前锋的黎兵。以及当时常常被抛弃在大名单外成为看台常客的的替补宿茂真,高峰,马明宇等人。所有的这些曾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今天已经用不同的方式告别了足坛,但他们在整整十年的中国职业联赛里,成功扮演了他们所在球队的领袖角色。他们以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荣誉的热爱,在十年甲A的舞台上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灿烂纷呈的对决。也正是在这系列火星撞地球的对决里,中国联赛迎来了中国足球建国以来最为精彩火暴的局面。没有英雄的时代是可悲的,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则是永远让人神往的。他们正是中国足球最早的英雄,在他们精彩演出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球迷回到了足球场,让原本空旷的看台日益彩旗飘舞,锣鼓震天。让大连,申花,国安等队以独特的魅力纵横赛场,让中国联赛最初的战国争霸格局渐渐形成。中国联赛在90年代中期的全国性浪潮,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开创的。而中国职业联赛,也一度被看成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典范。有这样一代球员的存在,既是中国球迷的幸运,也是历史馈赠给中国足球发展壮大的机会。相信在1995年的体育场里观看联赛的球迷,绝对不会想到今天的职业联赛进入了一个如此萎靡惨淡的局面。    平心而论,92年之后任何一代中国国家队的实力,都无法超过92一代中国国奥队在当时亚洲的位置。虽然那一年他们在黑色三分钟的惨剧里惜败韩国,无缘巴塞罗那。可是他们精彩的表现却让经历了太多失败打击的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崛起的希望。在当时的那一次奥运会预选赛里,他们成功的淘汰了当时亚洲最强的朝鲜队。在激烈的六强决战中,他们一球惜败给当时的亚洲冠军卡塔尔,郝海东更是踢丢了一个原本可以改写比分的点球。之后就是让人们没齿难忘的黑色九分钟。在打平就可以出线的大好形势下,年轻的范志毅付出了成长的代价,他的低级失误送给了对手一个锁定胜局的点球。具有巧合意义的是,当时的那代韩国国奥队里的许多人,在之后的十年里,与他们一次又一次在国际大赛里相遇。也许是因为那场失利留给了我们太多的阴影,中国足球逐渐形成了“恐韩症。”但是那次奥运会预选赛依然留给了我们许多胜利的喜悦。特别是2:1战胜由三溥知良领军的日 本国奥运队的胜利,不止是六强赛里中国队打出的最为经典的比赛,更是日 本足球走向振兴和强大的里程碑。由于那支从巴西整队留学归来的日 本队的失败,使日 本足协清醒的看到了日 本足球与中国足球的全方位差距,从此放弃了豪赌国家队的出线政策,转而将工作放在建设本国联赛和大力培养基层后备力量上,使日 本足球在之后的几年里迅速成为亚洲一流劲旅。不知道面对这一事实,至今仍把中国足球的命运赌在2008奥运会上的中国足协会有什么感想。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这是一句连孩子都懂得的西方谚语,偏偏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永远不懂。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进步和壮大,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政策,都必要要建立在自己国家联赛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的。即使是以输出球员为主要手段的巴西等国家也是如此。土耳其足球正是凭借着自己国内职业联赛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自己国家俱乐部在欧洲冠军杯上的卓越表现,迅速锤炼出一支世界一流的国家队。一跃由欧洲末流球队成为世界杯第三名。希腊国家队能在2004年欧洲杯上扮演黑马角色,也同样得益于自己国内豪门俱乐部的发展壮大。更不用说我们东亚的近邻日本和韩国。今天的中国球迷念念不忘恐韩症。事实上中国足球从来没有恐韩症,连战连败并非心理的因素,而是由于两国足球水平差距的不断拉大。1986年以前,中国国家队在与韩国队的比赛里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胜率,但是随着1986年韩国政府痛下决心举办职业联赛,两国的足球水平就在不断的拉大。从1989年世界杯预选赛开始,中国足球就连战连败,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许多人都反思其中问题的症结。但对比两国在亚洲俱乐部赛事上的成绩,我们就可以清晰的找到答案。韩国俱乐部夺取过五次亚洲俱乐部杯的冠军,六次亚洲优胜者杯的冠军,而中国俱乐部只有大连队获得过两次亚洲俱乐部杯亚军,一次亚洲优胜者杯亚军。虽然大连队屡次在亚洲赛场上屡屡上演击败日韩球队的好戏。但片刻的辉煌难以掩盖两国足球联赛在整体实力上的差距。如此看来,以中国联赛球员为主组成的国家队,又有多大的可能不败给韩国呢!    而对比土耳其,韩国,日 本以及众多国家职业联赛的发展里程,我们可以得出其中一个共同而有趣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联赛的发展壮大,既需要本国足协良好的经营策略,也同样需要各个国家涌现出的球星人物的引领。土耳其联赛是在哈坎苏克这一代从德国回归的球星的号召下从无到有,发展壮大。韩国联赛是在金铸成等一批旗帜性人物的带领下从暗淡走向辉煌。日 本足球则是以一批退役的世界级球星和本土球员三浦知良的精彩表现,在当时足球尚不是第一运动的日 本,掀起了席卷全国的职业联赛浪潮。这样一类球员的存在,对于各个国家的联赛来讲,都是无比珍贵的财富,他们所具备的独特人格魅力和精彩的球技,可以在联赛的草创时期产生巨大的人气和号召力,使萌芽阶段的职业联赛可以迅速走向火暴,为本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起到开路先锋的神奇作用。所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本国球星,对于各个国家联赛来说,都是一件煞费苦心的重要事情。日 本足协为了打造出三浦知良这位偶像级的日 本巨星,在职业联赛初创的1993年里几乎花费了一亿美圆的广告费。韩国联赛的金铸城等明星球员的迅速窜红,也同样离不开大宇现代等企业的重金打造。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他们的联赛可以顺利度过最艰苦的初创阶段与瓶劲时期,走向今天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与他们相比,中国足球是无比幸运的,或许是因为上天的眷顾,历史赐予了我们92一代这批独具特色的球员。他们未经刻意的商业打造,就已迅速成为各个俱乐部的旗帜性人物。范志毅和郝海东二人一南一北,被看做十年甲A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而宿茂真直到今天依然是山东足球一面不倒的旗帜。黎兵的成功使他贫苦的贵州家乡也汹涌起了足球热潮。还有做为四川足球代表的魏群马明宇,开创广东足球黄金时代的彭伟国和胡志军等人。今天他们所在的俱乐部虽然都在走向衰落和毁灭,但是那里的球迷们依然不会忘记他们的姓名。最让人可敬的是今天已经撤编的八一足球队,他们在中国职业联赛的发展史上扮演了播种机的作用,虽然他们不断的更换主场,但大王涛和郝海东的存在使他们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了自己的职业足球,无论是云南红塔曾经的辉煌,还是陕西国力的昙花一现,都是建立在他们打下的巨大的足球人气基础上的,这样一代魅力球员仿佛天生就是为中国职业联赛而生的,他们的诞生是中国足球的幸运,而今天中超联赛惨淡的现实,却是他们深深的悲哀。      作为球员,92一代无论是中国足球旗帜人物的郝海东范志毅,还是作为地方性旗帜人物的宿茂真等人,都无疑是极其幸运的。他们应该感谢职业联赛,是职业联赛的举办使计划经济体制培养起来的他们有个更加广阔的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使他们不必象他们的前辈一样靠微薄的工资过活。更为幸运的是,以92一代为班底的中国国家队,终于在日完成了他们先辈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也正是这一成就,使92一代终于可以无遗憾的告别中国足球了。但是整个中国足球的今天,面对着他们,却只有着比没能冲出亚洲更加痛心的遗憾——为什么我们有这样一代优秀的球员,为什么我们有这样一个曾经火暴的联赛,而我们的足球今天依然在原地踏步,我们曾经勾画出宏伟蓝图的中超也渐渐走向梦幻的破灭。      有的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们都有资格去解释这个问题。所有的中国足球决策者们却至今都没能清楚的解释这个问题。反复的专家论证挽救不了中国足球。04年闹剧一样的“中超革命”也挽救不了中国足球。中国足球成功的道路只有四个字——联赛为本。也许职业联赛的第一代创始人们并不承认职业联赛的失败,可是面对中国国家队至今停滞不前的事实,即使是再有辩论才华的人也会哑口无言。92一代以他们精彩的表现开创了中国联赛的黄金时代,但是他们所效力的联赛并没有得到中国足协真正的尊重。中国足球最大的矛盾,是落后的足球管理体制,官本位的足球管理思想与日益走向市场化职业化的中国联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但需要中国足球管理者们真正具有商业足球的思维,真正放弃官本位的管理思想,真正能够象朱容基总理机构改革一样,在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下拿出大无畏的魄力和勇气。然而这样的幻想对于目前的中国足球而言,实在是如水中花一般可望不可及的,因为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口号,振兴中国足球的理想成为了政客们手中赌博的筹码。从这层意义上说,92一代无一例外的扮演了中国职业联赛的悲剧性人物,无论是远走英伦的范志毅,还是黯然漂泊云南的魏群,都无一例外的成就了中国职业联赛共有的悲剧。他们的付出与努力,他们对于理想执着的追求,非但没有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联赛,反而让他们自己见证了联赛由辉煌到没落的无情过程。也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宿茂真,虽然他含着眼泪离开,但是他曾誓死效力的鲁能泰山队今天依然走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魏群,马明宇,彭伟国,胡志军以及一系列球星们,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球队走向经济的破产和球市的萧条,纵然洒尽满腔热血,也终是螳臂当车,难挽大厦将倾。但这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他们为中国足球自己的职业联赛贡献了全部的青春和激情,但身为上层的足球管理者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为了个人的政绩牺牲联赛,打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遍一遍重复着杀鸡取卵,挖肉补创的悲剧,让这一代绿茵场英雄的心血终于付之东流。1995年,因为面对黑哨的愤怒,92一代里的个性人物高中勋发出了悲怆的怒吼:中国足球没戏了。现在想来,他的警言依然振聋发聩。      有人会说92一代的告别是完美的谢幕,因为他们终于在2001年完成了几代中国足球人的心愿。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郝海东,范志毅们为成功出线而欢呼拥抱时,他们曾经的队友彭伟国,姜峰们却只能在电视机前默默的祝福着队友。混乱的联赛秩序让大多数的92一代选择了过早的告别。这其中既有黄益等后来混迹于新加坡联赛的边缘角色,也有高峰,胡志军等英才人物。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梦想,是多少中国球迷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对于92一代来说,01年的出线只是一个迟到的成功。那一次的辉煌属于米卢教练,属于所有的国家队成员,属于所有的中国俱乐部,但惟独不属于中国足协。是他们霸道的管理和糊涂的作风使92一代完美谢幕的同时,更多的人才却被浪费和践踏。从客观角度讲,01年冲出亚洲时的中国队,实力甚至比97年十强赛时的中国队还要弱一些。因为97年时候的范志毅,郝海东和马明宇都处于职业生涯的颠峰期。01年时候的他们已经处于了职业生涯的末期。而01年国家队的新人也尚不能完全挑起大梁。这样一支国家队最终却能够出线,不能不说是对中国足球的讽刺,也值得所有人为97年的惨败进行再一次的反思。实事求是的说,01年的国家队能够成功,原因在于教练米卢是个外国人,他不必太多的介入中国教练与足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但是在97年,身为国家队主教练的戚务生,却要独自艰苦应对所有场外的事情,最终还不幸成为了中国队出局的替罪羊。就象清政府将甲午战败的责任推卸到李鸿章和北洋水师身上一样,92一代也在那场悲情的预选赛里扮演了类似的角色,从1997年到2001年,这重新发起冲击道路的四年,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是卧薪尝胆的四年,但对于92一代来说,却是青春和职业生涯被严重挥霍和浪费的四年。范志毅是幸运的,他陪伴中国队走完了圆梦的所有路程,他可以毫无遗憾的流下欣喜的泪水。江津也是幸运的,他出色的发挥造就了中国球门的钢铁长城,也使他洗雪了当年黑色九分钟的耻辱,但是他们背后更多的则是广大92一代球员的失落。是他们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留恋。以他们实力本来可以在97年就完成的梦想,却不得不交付给他们的队友在四年后完成。从1992年的黑色九分钟到2001年的五里河狂欢。肩负冲出亚洲梦想的92一代整整奋斗了九年,在几番轮回之后终于完成了沉重的理想。感想米卢教练,如果不是他的神奇,也许所有的92一代都要面临无奈而痛苦的告别。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1997年我们止步十强赛,那并不是戚务生和92一代的错误,而是中国足协对中国足球的犯罪。      其实92一代最让人难以忘记的人物,并非那些叱咤风云的球场英雄们,而是这支队伍的真正缔造者——徐根宝。虽然他始终没有成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可他的弟子们却成为了之后三代中国国家队的脊梁。1994年广岛亚运会的中国国家队,中国队主力阵容里92一代成员多达9人。这是之后任何一代中国国奥队都没有在几年后国家队里所占据到高比例。之后的97十强赛92一代占据了8人,那是92一代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即使在01年的十强赛上,范志毅,马明宇,郝海东和江津四位92一代的老将依然构筑起中国队的中轴线。从这层意义上看,根宝是对中国联赛贡献最大的教练。这个说法是毫不过分的。      尽管现在依然有人对于徐根宝的执教能力和指挥能力颇有怀疑,但是从成绩上看,他无疑是国产教练里面最好的。他两次拿到中国联赛冠军,即使执教甲B,也将刚刚降组的松日队成功带回甲A行列。这一点是国内其他教练都做不到的。他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备个人魅力的人。他的敢作敢为,他的快人快语,为当时一片混沌的中国足球留下了一道闪亮的风景。他的用人能力和选材能力依然让国内同行汗颜。被国内其他教练斥责为“流氓”的范志毅,在他的锤炼下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了中国足球的领袖人物。因为身体单薄而被山东队无情抛弃的郝海东在他的调教下成为中国第一前锋。说两位中国足球的旗帜性人物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这是毫不过分的。虽然他也曾有过弃用维艾拉的笑话,但这对于保守落后的中国教练来说并不是希奇事情。话又说回来。连徐根宝这样的国产教练佼佼者都能犯类似的错误,那中国每年有多少天才球星被无情抛弃,我们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在选拔青年球员方面,徐根宝依然在做着自己默默的贡献,他在大连发现的严嵩胡兆军等人,以及他的上海有线02队的杜威等曾经的小将,今天已经成为中超的栋梁。历数这一些,我们有理由说:感谢徐根宝教练,因为你的一双眼睛,才使今天的中超联赛多了一分精彩。      可是这种对徐根宝的赞扬,对他所亲手缔造的92一代的深深缅怀,却也是建立在对中国足球深深的质问和愤怒里的。职业联赛到今天为止已经11年了,我们却不能不遗憾的看到。在今天的中国联赛里,我们已经无法找到一个范志毅或者郝海东的替代者。我们再也看不到那如马明宇一样惊艳的远射,如彭伟国一样的精灵一般的突破与传球。如高峰一样追风似射门与狂欢。那一切如一幕经典的黑白电影,只能长留在我们关于中国足球的记忆深处了。计划经济的培养体制也许有众多漏洞,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依然可以培养出92一代这般独具特色的球员。如果说职业体育更有利于球员水准的提高,那我们不禁要质问:十一年的中国联赛,我们究竟在培养球员方面都干了一些什么!是啊!十一年中国职业联赛,我们到底都干了一些什么,上个世纪90年代初,没有整队的国外留学,没有足协一掷千金的豪赌,没有漫长的职业联赛锤炼。徐根宝却在全国8支甲级队的挑选中成功锻造出了92一代中国国奥队。时光过去了十多年,今天的中国青年球员却越发的显得平庸,以至让兴冲冲前来观战的外国球探摇头叹息。我们今天的球员只会一个动作的跑位和射门,只有一种表情的呆傻眼神,他们唯一可以值得骄傲的,或许只有他们比92一代更加强壮的身体,然而足球不是摔交,一身的肥骠是无法决定比赛胜败的。与92一代喝自来水拿十元津贴相比,今天的青年球员已经是幸福无比了。可是他们的技术水准正在逐渐的倒退。待遇的增加没有换来技术的进步。反而让他们的职业素质日益低下。92一代的球员里,郝海东桀骜不逊,范志毅性情火暴,姜锋的踢球风格比较脏,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足球运动深深的热爱和高尚的荣誉感使命感。范志毅可以说是中国国家队国际比赛表现最卖力的人,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他都会拼到比赛的最后一刻。郝海东虽然与范志毅性情不合,但在冲出亚洲荣誉的感召下,他们一次次上演并肩战斗的好戏。他们在01年成功出线后激情相拥的感人场面,成为中国足球永远的美谈。更让人敬佩的是,联赛十多年球员负面新闻无数,但很少有类似偷懒,泡吧等丑事发生在92一代球员的身上,他们刻苦训练的作风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他们的后来人做出了表率。可是在他们身后是更加糟糕的情况。2002年亚洲青年锦标赛上海的四名球员为了留存体力打联赛,而在比赛里出工不出力,直接导致中国队以2:4残败西亚弱旅叙利亚。这是中国球员素质日益低下的冰山一角。我们球员的职业素养就在联赛的混乱里不断的蜕化,他们已经没有了老一辈足球人强烈的责任心,在金钱的诱惑下一次次做出违背足球精神和践踏中国足球尊严的丑事。如果说这样的情况是由足球的职业化造成的,那么没有人会相信,欧洲的球员拿着比我们更高的薪水,却体现着比我们更高尚的体育精神。      92一代走了,虽然范志毅还在上海中邦,郝海东还在英甲,但是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话适合于任何行业,却无法适合于中国足球。中国足球以目前的状况,至少十年之内是无法出现超越他们二人的杰出人物的。即使有,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也许唯一的希望在鲁能泰山,这个良性循环的俱乐部是中国足球的另类状态,也承担了中国足球的希望。但是我们有一个昏庸的足协,有一个混乱的管理体制,这样的前提之下,所有的希望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中国球星,对于中国足球实在是算不得什么的,最多,不过是刺激一下中国足球人麻木的神经,让中国足球不至于暗淡一片。92一代走了,也许他们走的没有遗憾,但他们离去后,留下的一个英雄匮乏,更加混乱的中国足球。几个好球员,好教练,甚至好俱乐部都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自上而下的。幸运的是,今天中国足球并没有死,因为依然有着众多爱他们的球迷,有着起到表率作用的俱乐部,有着虽然困顿却也日益好转的中国联赛。还有着北京奥运会的机会和承担了我们梦想的08之星。中国足球从来没有缺乏过希望,但是,为了92一代的遗憾和悲剧,为了我们枯木逢春的联赛,为了所有痴心球迷深深的爱,为了今天依然在困顿里挣扎的中国足球,请不要再挥霍希望了,哪怕只是一点如星火一样的希望。我们会重新拥有自己的范志毅和郝海东,我们的未来还有许多的幸福值得期待,这一切的关键是:我们的中国联赛,一定要学会好好的生活。一尘繁花落秋红,淡淡一阵香,飘在深深烟云中。让92一代的落红成为新绿萌芽的土壤吧,相信中国足球曾经让我们悲喜交集的往事,已经是记忆画框里一道苍凉的景色,他们的感慨与遗憾,将为后来人的心中,埋藏下永远值得期待的种子。    写下此文,为远去的92一代,为远去的中国足球人。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占坐等看宿茂臻
  后面有很多部,我会慢慢发
  不小心坐了沙发。当年在宿舍听收音机,听到宿茂臻退役的消息真觉得不可思议,那是他虽然竞技状态下滑的有点厉害,但是山东说扔就把他扔了,感情上还是接受不了。唉,竞技体育就这么残酷啊。记得有个海报,点评中国几个足球队的旗帜人物时,老茂是泰山金鼎,还记得马明宇是中场发动机,别得就忘了。另一个印象很深的就是延边的高钟勋了,这家伙技术相当不错了。那个年代是最好的中场之一了吧。曾经有个记忆是姚夏进了个世界波,是不是他来着。那球进的真漂亮啊。还有山东的李霄鹏,感觉他踢球真的有点rui costa的味道,当然比鲁伊差远了。呵呵。
  坑是不小,楼主强人啊,一晚上这么多帖子!
  楼主快点啊。我可是从初中开始看的甲A啊。刚开始很讨厌球赛(开始我们省台下午一般放电影,有时候也放球赛) 可是在我哥哥的影响下,开始看足球。哈哈。希望楼主能唤起我心底的激情
  高人。。。。
  还要看一看楼主的国安三驾马车,最成功的外援组合了吧。我们泰山的门将萨沙,哈哈,让足协规定不得引进门将外援,哈哈
  牛帖留名,还是前排
  徐根宝?  河南老球迷有几个不狠他?
  即使执教甲B,也将刚刚降组的松日队成功带回甲A行列。这一点是国内其他教练都做不到的。他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备个人魅力的人。他的敢作敢为,他的快人快语,为当时一片混沌的中国足球留下了一道闪亮的风景。他的用人能力和选材能力依然让国内同行汗颜  ----------------------------------------  这是真的  想想他当年的那句话吧  谢天谢地谢人
  哎,我当年的最爱,邓乐军,不知道有没有同好  还有申思刚出道的那会,真是惊艳啊  无敌怀念,再后来能让我激动一下下的,就是辽小虎们查点完成的凯泽式的丰功伟绩。
  作者:怀念汴京烟 回复日期: 22:43:53 
    徐根宝?    河南老球迷有几个不狠他?    我的祝福河南冲超的文章&&河南升超,中国足球你脸红吗&&,在回顾河南被陷害的往事时曾愤怒抨击过徐根宝,但是一个人的功过要一分为二的
  中国足球评传之二  失落的森林---------写给中国足球的77一代    失落的森林(中国足球评传之二)    ——写给中国足球的77一代    作者:独孤雁    
想为77一代写一点东西,大概是源于4年前的一件很有意思事情,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大学生,在坐火车去火校报道的路上,结识了对面座位上一位自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算命先生。此君神秘昔昔的悄声告诉我:据他夜观天象推算,中国足球每隔八年轮回就会有一代明星球员诞生。我对他的这番言论一笑置之。但不久以前查阅一份资料,却不禁暗自吃了一惊,中国足球的旗帜性人物范志毅和郝海东都是出自1969年,而曾经承担了我们所有梦想的健力宝留学军团,其成员则大部分是1977年出生,现在被我们寄托以郝海东接班人的董方卓以及承载了08奥运会希望的中国青年队,其成员却大多出生于1985年,算来算去,每一代恰好相隔了八年。难道这真的是中国足球的轮回。    
关于由1969年出生球员为主干组成的92年中国国奥队在中国足球发展历史上的贡献,我在中国足球评传第一部里已经点评过,这里就不做更多的赘述。如果说这一代球员留给中国足球的只是关于中国联赛运做方式和发展轨迹的反思的话,那么1977年左右出生的那一代球员则成为了更加不幸的一批,他们更多的是印证了一种成长的悲剧,是关于中国足球球员选拔和培养问题的深刻教训。许多人把这一代球员称为“健力宝一代。”但是我宁愿以77一代来做为对他们的代称。因为印证了这种成长悲剧的,是所有在这个年龄段里出生的球员。    
如果说1969年出生的92一代球员是在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那么“77一代”的情况却要显得复杂的多,他们的年龄段恰好经历了专业足球和职业足球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式。在普通国家足球发展过程里,这样的情形并不奇怪。韩国球星车范根以及日 本球星中田英寿的成长过程也恰恰经历了这样一个轨迹。一般看来,一个国家的足球体制由专业化向职业化进行转轨的过程,对于黄金年龄的球员来讲是一场莫大的灾难,因为技术特点已经定型的他们若要想重新适应职业足球的要求,必然要经历一个异常艰苦的自我斗争过程,与这一过程相对应的是大批黄金年龄的专业球员在优胜劣态的斗争中过早的告别足坛。老一代中国国脚马林,段举,唐尧东等人在职业联赛的第一年或者第二年就纷纷退役,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然而,这一过程对于年轻球员来讲是一个莫大的契机,因为技术特点尚未定型的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机遇来适应这种职业足球的要求,并在职业联赛的磨练下迅速走上成熟。土耳其“77一代”青年队球员正是以土耳其职业联赛为机遇,迅速占据了国家队主力位置,并成功的在02年世界杯上杀入四强,日 本国家队目前的阵容,也是以他们99年世界青年锦标赛亚军的那一批球员为班底的。然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却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老球员的纷纷淡出,但是另一方面确实年轻球员技术水平的长年停滞不前。在10年甲A最佳新人奖的评选里,77一代一共有四人获得过此项荣誉,分别是1996年的孙继海,1997年的黄冬春,1998年的温志军,还有1999年的白广海。但是我们今天放眼看去,除了孙继海以外,其他的三人我们还能去哪里找寻他们的身影。孙继海的成功固然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说是国家倾力刻意培养打造的结果,但是其他三人虽然没有这么幸运,也不应当如此早的淡出球场。    
无独有偶,当年“健力宝”青年队的张然,常巍巍等人,也在去年夏天宣布退出了足坛,加上更早些时候引退的常辉等人,77一代的告别,成为了一个几乎与比他们年长8岁的92一代告别同时开始的过程,如果说92一代的离开尚且是更新换代的自然规律的话,那么77一代的离去只能用“夭折”来形容,对照一下93年赴巴西留学的77一代球员的名单,再看看今天中超赛场的情况。当年留学巴西的阳光少年们,今天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仍然活跃在中国赛场,即使是这三分之一仍然现役的球员,活跃在中超联赛的却还不到一半。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出现的奇特情况,是中国足球的一大特色,却也是一大耻辱!    
有位上海著名体育评论员曾经颇具阿Q精神的评论说: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 本相比,中国77一代球员的培养可以说是极其成功的。因为当年韩国曾派出了百人多的留学大军,最后未曾出现一个有影响力的球星,日 本80年代末期的超大规模巴西留学军团里,也只不过打造出了三浦知良一个人。而我们“健力宝”青年队尽管成绩不佳,但毕竟打造出了李伟峰,李铁一批具备有影响力的球星。由此看来,“健力宝”留学培养模式还是非常成功的。这是一种对于足球极其无知的说法,我不知道这位体育评论员与中国足协有什么关系,但是我想他显然适合去做中国足协的新闻发言人。“健力宝”留学培养模式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现在先暂且不讨论,但是以这种对比方式来论断我们的模式是否成功,那显然只能让人笑掉大牙。确实,日 本韩国的留学大军并未打造出多少球星,但是这些留学生在归国后很快就在本国职业联赛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本国职业联赛里的主体阶层。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日 本韩国留学生的成材率几乎接近百分之九十,而我们,也就不过是一个注了水分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年“健力宝”培养模式的实际操作者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而不是大言不惭的辩解。    
既然说到了那支当年的“健力宝”足球队,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俱乐部——深圳健力宝。尽管这个俱乐部目前内忧外患,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尽管这个俱乐部和大连一起大造派系,把中国足球弄成了乌烟瘴气,但是健力宝公司对于中国的无私贡献,我们还是应该持肯定态度的。深圳健力宝俱乐部在职业联赛历史上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当年曾经留学巴西的“健力宝青年队”的大多数成员尽数招纳到了深圳,比如原俱乐部已经破产的李伟峰,厮混在甲B的郑斌,陈永强,以及几年没能踢上球的郑智等人,这些人在深圳很快焕发了青春,并且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高峰。从这一点上说,健力宝俱乐部甚至张海,他们对于中国足球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因为如果不是这一举措,那么今天已经在国家队担当主力位置的这些球员们,他们的下场无疑只有一个,那就是球技荒废直到最后黯然退役,如他们已经挂靴的队友鲍文杰等人一样。从这点意义上说,所有爱中国足球的球迷们都应当感谢他们。但是请注意,这些感谢与今天的深圳队和他们的新老板无关。    
平心而论,当年那支“健力宝”青年队乃至77一代,虽然在世界青年锦标赛和奥运会上的战绩不佳,可是他们毫无疑问是当时全亚洲最优秀的一批青年球员。在对于这一批球员的培养上,中国足球曾经走在了亚洲甚至世界的前列。“健力宝”青年队曾经在巴西青年比赛里保持着百分之七十的胜率,而他们的对手则是如圣宝罗,福拉明戈等巴西豪门的二线球队。这样的成绩确实是非常珍贵的。由当年“健力宝青年队”选拔中裁撤下来的球员所组成的中国国家青年队,在96年亚洲青年锦标赛上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他们战胜了当时由中田英寿领军的日 本队,虽然最后0:3败北于韩国,但是由于这支中青队只是具备了“健力宝”一半的水准,因此输给韩国并不丢人。由此可以看到,当时的77一代,是毫无疑问的亚洲王者。在97年的世界青年锦标赛上,虽然由“健力宝队”组成的中国青年队两平一负小组遭淘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当时同组的加纳和爱尔兰队都打入了当年世青赛的四强,即使是小组第三的美国队也杀入了八强,能在与这三支球队的比赛里取得两平一负的成绩,已经足够说明“健力宝队”是具有世界一流青年队水准的。可惜,只看成绩而不看过程的中国足协并不明白这一点。虽然之后这支球队在土伦杯上战胜了由球星戈麦斯领军的葡萄牙队杀入四强,但是足协依然做出了彻底肢解这支球队的荒唐决定,也正是这个决定拉开了77一代毁灭的序幕。    
不知道是足协的哪位领导做出了拆散健力宝的决定,但是从今天77一代的生存现状看,这位领导应该被送上法庭。当时的健力宝队还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童子军,这样的队伍最好的保存办法,就是以整支球队的形式保存下来并参加职业联赛,从中获得锤炼和提升。范志毅郝海东那代中国国奥队正是以整队参加全国联赛的方式迅速走向成熟。这也是为什么92一代实力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起点上看,77一代是远远高于92一代的,但是当时的足球管理者们把他们盲目挂牌转会,首先导致了一批颇具才华的球员沦落到了甲B联赛,技术水平长期停滞不前。然后是没有找到买家的许多球员从此无球可踢,职业生涯提前终结。即使是幸运的留在甲A的球员,大多数人也都难以占据主力位置,甚至被国内粗糙的技术特点所同化,失去了原来鲜明的技术特色。如果不是深圳俱乐部将部分优秀球员引进,那么如李伟峰,郑斌等今天中国队的主力球员也会提前被废。可惜的是健力宝只是一个俱乐部,它可以拯救一个李伟峰,却不能拯救整个健力宝队。今天在联赛里我们能叫上名字的当年健力宝青年队球员,仅仅剩下了郝伟,李金羽,李铁,李伟峰,郑斌五人。以十年的时间和精力,仅仅换回了五位优秀的球员,这不止是一个健力宝公司的悲剧,更是中国足球资源和人才的严重浪费。    
说到77一代,有个重要的球员就不能不提一下,那就是山东鲁能泰山队的左边后卫王超。他当年并未入选健力宝青年队,他的成功是在国内联赛的打磨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但是他今天的成就,比大部分健力宝球员都要成功。他拿到了联赛的双冠王,并且今天依然是鲁能泰山左边路的绝对主力,尽管这之中走过了一些弯路,但是今天他在泰山的位置同样不可替代。这和许多77一代球员的艰难生存状况以及无奈的告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与他同样成功的还有今天泰山队的舒畅,高尧两人,他们都是77一代的成员,也都入选了国家队,虽然当初无缘健力宝的选拔,但是他们现在比当年健力宝同位置上的球员做的更好。这真是造化弄人,今天的他们对于当年的“健力宝工程”来说,无疑是一个奇妙的反讽。同样值得反讽的是孙继海今天的成功,我至今怀疑当年“健力宝青年队”选拔的公正性,这样一个傻子都看得出有才华的球员却落选了当时留学巴西的阵容,如此的选材标准谈何公正,这样一种标准下出去的球员,又怎能保证其有太大的前途?不是说入选的球员就一定不出色,“健力宝青年队”后来的成绩也不错,可是在选拔标准已经失去公平的情况下,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无疑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说孙继海的成功还具有特殊性的话,那么王超,舒畅,高尧的成功是无疑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孙继海的成熟得益于他比较早的国家队经历和世界大赛的锤炼,那么王超和舒畅还有高尧的成功则真真正正的来自职业联赛磨练的结果和俱乐部自身的培养,他们二人今天的成就,不止是山东足球的骄傲,也是中国职业联赛和中国俱乐部的骄傲。他们是在中国联赛里一步步走向了成熟,是在山东足球先进的培养体系下脱颖而出。如果中国联赛里能多几个如山东鲁能一样的俱乐部,那么77一代过早谢幕的悲剧是至少能够少发生一些的。事实上,77一代的悲剧,与中国各个俱乐部的不思进取以及经营不善有很大的关系。前者如青岛,一直满足于保级的成绩,教练员水平平庸,严重制约了年轻球员的发展空间。青岛77一代青年队是早年的全国冠军,可是后来这些球员在低水平教练的指导下慢慢走向沉沦和黯淡。崔肖佳,马永康都曾是77一代国内球员的佼佼者。马永康还曾在与巴西的比赛里打入关键进球,可今天他们已经沦落为二流球员。后者则如辽宁队,沉重的债务负担和管理的严重混乱使原本人才储备雄厚的他们渐渐走到破产的边缘。99年辽宁夺取联赛亚军的球员,大多数都因为经济原因转会他所,有的甚至沉沦于甲B。这些都还是一些比较突出的例子,更多的事例是中小俱乐部的77一代球员们,在生存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只有选择告别。    
美国历史学者曾把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年称为垮掉的一代,事实上77一代从总体上说也是垮掉的一代。虽然他们有一万个理由不应当垮掉,可是悲剧还是无可避免的发生了。尽管李金羽等人还在以独特的表演提醒着人们他们的存在,可是大多数人都已经无奈的选择了淡出球场。是中国足协的荒唐政策和中国俱乐部的培养体系毁灭了他们。虽然我们现在还有李铁,还有孙继海,还有李金羽,舒畅,李伟峰,可是属于他们的时代未曾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中国足球在人才上面临着这样一个巨大的年龄断层,又怎么能谈健康发展。  他们毕竟拥有过青春,无数的球迷也曾伴随着他们度过了自己的青春,也许这就足够了。    
青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李金羽的惊鸿一射,意味着舒畅的稳健防守。意味着为中国足球承担使命的责任。这是英雄的青春。但青年里也有昏蛋,也有李伟峰的耳光和拳头,也有张玉宁的泡吧与车祸,他们的青春怀疑。可无论是英雄还是昏蛋,许多人都已经过早的走了。中国联赛的花名册每年都要更换,没有了他们的联赛是否会灿烂下去呢!    
突然想起了1994年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电话采访健力宝队时的情景,那边一个童稚的声音坚定的说:我们的目标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中国足球争光。那声音曾让年少的我落泪。可是中国足球却远远不是这样一句空泛的誓言。中国足球是个大染缸,这些纯洁少年的心中都已经染满尘埃,怎么上擦也擦不去。    
但我们毕竟还有鲁能泰山,还有李金羽,舒畅,王超,高尧这些77一代的留守人物,无论他们现在变换成什么样的角色,但是他们必定还将肩负中国足球的希望奋力拼杀,我们还有董方卓周海滨等更年轻的一代,他们出生于1985年,现在却已经提前登上了舞台。过早的成熟对他们是好是坏尚且不能定论,可我宁可相信那句算命先生的定语:八年轮回,中国足球又将有一批英雄诞生。    
《圣经》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来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往北转,不住的旋落,而且返回转行原到。”是呵,这就是我们的联赛,我们的足球,但愿真能如经文所讲: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也许这,就是我们对于中国足球唯一的信念了。
  是呀,那写老队员们是值得现在的年轻人记住呀!无论是在技术层面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一代不如一代呀!中国足球可悲呀!]
  孙继海落选健力宝是因为骨龄检测不合格,当时对年龄和骨骼发育水平有限制的。
  楼主论调过于悲观了哈,即使放眼世界,有技术特点的新人也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前锋,对好苗子的炒作太凶了。这不仅仅是中国的现象
  坐等楼主评说老冒。  我是老冒的球迷,看球就是始于他  还记得他被迫退役时候的泪水。诶,费力扑真汉子~
  很正式的问楼主一个问题,这几个帖子都是今晚写的吗?
  作者:看天气 回复日期: 00:55:04 
    很正式的问楼主一个问题,这几个帖子都是今晚写的吗?    不是
  好文章,我是从97年开始认真看足球的,十强赛一辈子也不会忘
  好文,厚重而煽情。  愿人如其文。兄弟我敬你一杯!    
  写的不错,赞一个。
  推荐体育频道精华选集专栏
  聚焦首页推荐
  甲A 真的很好看!!!!!!
  当初的热情早TM没了 中国足球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牛帖留名
  〈〈体坛周报〉〉某记者在报道中意味深长的说:宿茂真的离去,标志着中国足球以徐根宝92年国奥队为班底的球员已全面告别了职业联赛      宿在徐根宝的国奥队中没什么位置吧,当时的双高是蔡晟和翟飚。    徐根宝那一届出的人才我觉得有被夸大的地方。    那一届真正后来有所成就的也就郝董、范志毅、江津、徐弘,黎兵,以及后来补充进队的彭伟国。    其他徐器重的譬如冯志刚、魏意民、沈嵘、张军等等都不知所踪,很早就消失在足坛。    96年的国奥队虽然号称选择人员有限,也奉献了吴承瑛、张恩华、申思、杨晨、谢晖、于根伟、曲圣卿等后来联赛和国家队的主要力量,只不过郝董和范志毅太强了,才让人觉得徐根宝的国奥队贡献大。        ------------------------------------------------------  但是那次奥运会预选赛依然留给了我们许多胜利的喜悦。特别是2:1战胜由三溥知良领军的日本国奥运队的胜利,不止是六强赛里中国队打出的最为经典的比赛,更是日 本足球走向振兴和强大的里程碑。由于那支从巴西整队留学归来的日本队的失败,使日 本足协清醒的看到了日本足球与中国足球的全方位差距,从此放弃了豪赌国家队的出线政策,转而将工作放在建设本国联赛和大力培养基层后备力量上,使日本足球在之后的几年里迅速成为亚洲一流劲旅。不知道面对这一事实,至今仍把中国足球的命运赌在2008奥运会上的中国足协会有什么感想。  -------------------------------------------------------  这一段不同意,中国队首战反败为胜战胜了日本,不过日本队中并没有三浦知良,三浦知良已经是国家队主力成员,90年和拉莫斯、北泽豪等人教训过中国队了,在92年底的亚洲杯中更是成为了亚洲冠军。  日本足球的改革不是因为这场比赛,当时日本的J联赛已经轰轰烈烈了,三浦知良是日本人巴西留学归来的成果,我印象中这个日本国奥队没有巴西留学的经历,日本人留学巴西走的都是私人路线,而中国看到了日本人留学巴西取得的成绩开始了宏伟的健力宝计划。      
  还不错  比起当年的中国足球来,现在的中国足球那就是一阿斗
  为楼主的专业感到震撼,也为中国足球悲哀。
  we are ruined
  中国足球吗
你看看耍大牌
你管他是齐大内还是小罗
都不是咱对手
咱球场上不是人家对手
球场外 他们讲究不如咱呢
咱敢打球员裁判和教练
他们敢不?咱吸毒酗酒样样精通
  写的太好,好久没有看到强的文了,多谢楼主。    想起96一代就想起了张效瑞,当时实在是太喜欢他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退了?
  只要中国仍然是官本位,中国足球永远不可能有进步。
强烈的赞同楼主的说法~~~怀念那一代的人啊~~~  又不知道要等多少个轮回了~~~~
  强帖留名                                                            
  /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6467397&key=0&idArticle=869919&strItem=free&flag=1#Bottom
  LZ的文章不错,但有些观点难免偏颇,九二年的国奥也许确实很出色,郝海东、范志毅等人也许确实能够代表中国足球的曾经的最高水平,但个人觉得,各个年代的青年军中都有不错的苗子,只是都让中国足球的大环境给糟蹋了,要么拔苗助长,要么同流合污,总之能出头的比凤毛麟角还凤毛麟角了。
  92年的时候是我第一次看国字号球队冲击世界大赛.  至今好多细节都历历在目.  比赛是在过年前打的,第一场来自湖北的锋线高快组合逆转小日本.但第二场输给了卡塔尔,当时的郝海东开场2分钟罚失点球,第三场胡志军绝杀科威特,江津扑出一个点球.3球大胜巴林后一只脚几乎已经跨进巴塞罗那.  当时如果就实行3分制的话就可以压倒科威特出线了.  还记得一些渐渐模糊的名字,蔡庆辉,高玉勇,沈嵘,曾繁钦.  那种对中国足球牵肠挂肚到极致的感受现在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工资越来月高了,
脚法越来越糙了.  待遇越来越好了,
一代不如一代了.  龙王换阎王了,
踢球的人一个也不认识了.  甲A改中超了,
离世界杯却越来越远了.  中国足球可以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写得慷慨激昂,美中不足的是,很多论据都不太符合客观事实,多少有点误导之嫌。  对于92那一届的回顾,楼主有些夸大了,当时虽然球员们身体条件是六强赛中各队最好的,但技术之粗糙、战术之业余,也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当时徐根宝要求“长传冲吊快速通过中场,实现后卫和前锋直接接头”,使得那次预选赛,中国足球从追求技术之后,真正开始决心扮演糙哥的角色。  另外,笔者和你所说的92一代当中的一些球员教练认识已经若干年了,他们其实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如何如何。有些球员退出足坛也并不是因为时光不留人,实际上是自己不自爱不自重的缘故。  至于说那个时代球员的人格魅力,这主要得益于当年媒体报道的高大全模式,如果按照现在的路数,当年那些队里队外爆发的各种故事,一个个所谓的黑幕猛料,其实一点不比现在少。    另有一些东西与客观不太相符,有些东西太拔高:  1、92国奥小组赛对手朝鲜队,绝对谈不上亚洲最强,事实上说得最多的就是和我们“五五开”。  2、当年的小日本,并无三浦,日本也没有出现过一个集体留学巴西的队伍,只是曾经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个民间短期留学巴西的热潮,一度到达2万多。三浦并未进入日本国奥,他当年曾经签约圣保罗,因为双脚技术均衡,被称为东方双枪将。  3、那次六强赛,中国队其实打得惨不忍睹,每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国内媒体都发出一阵所谓的反思,特别是最后一场之前,大家一起连呼侥幸,都说中国队虽然曙光在前,但其实积重难返。  4、中国的辽宁队曾经在1989年夺得过亚俱杯。  5、哈坎·苏克并不是去了德国,在加拉塔萨雷连续三年拿到土超射手王后,去了意甲的都灵,然后不适应,又回国了,接着又出国了转战国际米兰和帕尔马,接着去了英超的布莱克本,最后回到加拉塔萨雷效力。  6、批评中国足协没错,但完全没批到点儿上。  7、高仲勋那句名言不是1995年的产品。  8、所谓维埃拉的故事,纯属以讹传讹,呵呵,本来就是道听途说,前有贝隆、雷科巴(也都是国安人自己在说),后来又编造出了舍甫琴柯的版本,真是三人成虎,大都是胡编乱造。    对于中国足球当年健力宝集体留洋的事情,钱是健力宝掏的,球队是全国选拔的,球迷不花钱白看热闹已经很不错了,压根没有什么声音质疑。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球队出不出人才,其实跟你球迷没关系,而且又都是15岁的孩子,也不能立刻打上一线,大可不必长吁短叹。再说了,当时健力宝队的目标就是“走向2002”,当时,谁也保不准10年后会出现什么未来,长线投资呗。    职业联赛初期的火爆,是各方面条件一同促成的,决不简简单单是几个球员的功绩,再者说,他们很多人能够成为所谓的“城市英雄”,还不是媒体和球迷拿金钱和热情捧起来的(现在的cba就有这样的趋势),但是,超高收入(自然容易滋生腐败)和国际赛场糟糕的成绩落差太大,加上近年来国民风起云涌的仇富情结,以及恶性竞争的媒体自戮,使得环境自然恶化了。    我们大多数这些十年以上历史的球迷,还都是看着足球之夜和体坛周报成长起来的,时间一长,先入为主的东西有些多了,容易被混淆视听,被牵着鼻子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中国足球虽然如昙花一现,但那短暂的几年令人怀念。顶
  个人觉得,各个年代的青年军中都有不错的苗子,只是都让中国足球的大环境给糟蹋了,要么拔苗助长,要么同流合污,总之能出头的比凤毛麟角还凤毛麟角了  ------------------------------------------------------------  严重同意
  有些写得还可以  有些就是扯淡  山东队的那几个 别人说可能有感情色彩 你去看看山东球迷怎么说的  山东的后卫线 就是漏烧 如果这也叫有能力 成功的典型 拿我估计是个人都可以是球星了    搂住还忘了 北京的后腰了 他也是77一代的    另外 别拿健力宝在巴西的成绩作比较 全世界都知道 只有中国在意青年队的成绩 巴西国内的青年队是个什么情况 大家也不是部知道 人家没这么多要求 队员各自为战 表现出个体的水平才是真的 成绩无所谓的事    另外批评中国足协的转会制度 那实在特定时期内针对一系列不安定因素做出的政策 现在回头看来 的确是有利于当时的发展 不然 王俊生当值期间也不能被公认为职业联赛发展的黄金年代 正是由于它的策略 才是的联赛健康发展 没落是从sb岩石多开始的        
  提醒楼主,辽宁队拿过亚俱杯冠军,亚军各一次
  92一代赶上了刚刚职业化的好时光  成功的把甲A推荐给观众  可是制造假A、踢假球、赌博、打人的也是这帮老大起模范作用  另:恐韩证就是这帮所谓的精英留给我们的最好回忆了
  个人第一帖。  还有几个ms有问题的地方:范志毅69年的,郝海东70年的,他俩的年纪大小似乎搞反了;“中国足球没戏了”这句话是高钟勋在97年延边输给前卫寰岛时说的,而不是95年;孙继海落选健力宝,不是因为选材的问题,而是因为孙继海骨龄超标了。
  黑色三分钟,至今仍然无法忘怀。  高中时代,从生活费里面省吃俭用买票去球场看球,还在学校里面为上海申花专门成立了一个球迷会,召集会员一起去球场看球  大学时代,再也不去球场看球,偶尔在宿舍看看电视  大学毕业后,再也不看中国足球了,哪怕是电视    中国足球已经完全毁了,伤透了所有国人的心
  偶已经对中国足球伤透了心,爱理不理现在。
  作者:strong_boy 回复日期: 9:57:02   
    92一代赶上了刚刚职业化的好时光    成功的把甲A推荐给观众    可是制造假A、踢假球、赌博、打人的也是这帮老大起模范作用    另:恐韩证就是这帮所谓的精英留给我们的最好回忆了      恐韩症不是从他们身上开始的,那个时候韩国实力还是明显强于中国的,89年6强赛的时候,还没打,分析就认为必定会输给韩国。    不过对日本的落后是从他们这一批球员开始的,以前中国打日本还是颇有心得的    
  体制问题
  作者:九月平淡无聊 回复日期: 07:22:53   
    写得慷慨激昂,美中不足的是,很多论据都不太符合客观事实,多少有点误导之嫌。    对于92那一届的回顾,楼主有些夸大了,当时虽然球员们身体条件是六强赛中各队最好的,但技术之粗糙、战术之业余,也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当时徐根宝要求 “长传冲吊快速通过中场,实现后卫和前锋直接接头”,使得那次预选赛,中国足球从追求技术之后,真正开始决心扮演糙哥的角色。    另外,笔者和你所说的92一代当中的一些球员教练认识已经若干年了,他们其实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如何如何。有些球员退出足坛也并不是因为时光不留人,实际上是自己不自爱不自重的缘故。    至于说那个时代球员的人格魅力,这主要得益于当年媒体报道的高大全模式,如果按照现在的路数,当年那些队里队外爆发的各种故事,一个个所谓的黑幕猛料,其实一点不比现在少。        另有一些东西与客观不太相符,有些东西太拔高:    1、92国奥小组赛对手朝鲜队,绝对谈不上亚洲最强,事实上说得最多的就是和我们“五五开”。    2、当年的小日本,并无三浦,日本也没有出现过一个集体留学巴西的队伍,只是曾经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个民间短期留学巴西的热潮,一度到达2万多。三浦并未进入日本国奥,他当年曾经签约圣保罗,因为双脚技术均衡,被称为东方双枪将。    3、那次六强赛,中国队其实打得惨不忍睹,每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国内媒体都发出一阵所谓的反思,特别是最后一场之前,大家一起连呼侥幸,都说中国队虽然曙光在前,但其实积重难返。    4、中国的辽宁队曾经在1989年夺得过亚俱杯。    5、哈坎·苏克并不是去了德国,在加拉塔萨雷连续三年拿到土超射手王后,去了意甲的都灵,然后不适应,又回国了,接着又出国了转战国际米兰和帕尔马,接着去了英超的布莱克本,最后回到加拉塔萨雷效力。    6、批评中国足协没错,但完全没批到点儿上。    7、高仲勋那句名言不是1995年的产品。    8、所谓维埃拉的故事,纯属以讹传讹,呵呵,本来就是道听途说,前有贝隆、雷科巴(也都是国安人自己在说),后来又编造出了舍甫琴柯的版本,真是三人成虎,大都是胡编乱造。               我们大多数这些十年以上历史的球迷,还都是看着足球之夜和体坛周报成长起来的,时间一长,先入为主的东西有些多了,容易被混淆视听,被牵着鼻子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  恩,支持这个观点.    我也觉得把92年国奥队和徐根宝提得太高了.  而且文章混淆了国奥队和徐根宝的国家二队,高仲勋\苏茂臻等人应该是属于国家二队的人物,后来为了奥运会进行了调整,国奥队出的人才没那么多,我上面说了,真正算得上牛B的就是范志毅、郝海东、黎兵,徐弘、江津等人也都算不上什么,彭伟国更是在出征前才临时征召入队,而当时徐根宝器重的魏意民、冯志刚等等都没什么出息。    徐根宝的国奥队当时打法是快速冲过中场和45度角斜传。    92国奥队出现的时机太好了,94年甲A开战的时候,他们正好作为92年国内最好的一批年轻球员,正好赶上了好时候,但竟然还有如此高的淘汰率,已经很让人失望了。至于94年国家队中出现了高比例国奥队球员,顺理成章,毕竟甲A刚刚开张,选材面有限,而90年那届国家队在打完亚运会后很多选择了退役(徐根宝91年成为名义上的国家队主帅,谁都知道徐根宝不会选高家军的人)。前面没有绊脚石,后面没有追兵,这样的比例其实不是一种骄傲,而是一种悲哀。    徐根宝对中国足球最大的贡献不是这个国奥队,我觉得倒是抢逼围战术的出现,虽然简单,但是体现了足球的对抗性,让中国足球的对抗性大大提高,真正算掀起了革命。    
  彭、胡、蔡是当时讲的“广脚”。最后一刻被徐根宝招入。还有队长徐弘、还有高老蔡晟
    作者:房后大道东 回复日期: 13:00:38   
    彭、胡、蔡是当时讲的“广脚”。最后一刻被徐根宝招入。还有队长徐弘、还有高老蔡晟      错了吧    胡志军是在小组赛阶段就被调入了,参加了小组赛的比赛,彭伟国是在6强赛才调入的。    徐弘和蔡晟是临时调入的?不会吧,我记不清楚了,不过双高双快一支都有蔡晟阿。应该是你记错了
  怀念92那一代,很多球员都个性鲜明,有自己的特点。97年十强赛多好的机会,金州赛场,永远留在记忆中,至今让人难以平静。  顶楼主!!!唤起我久违的记忆
  怀念那些人。
  这两批人当然比现在的牛鬼蛇神好的多,但是不值得lz写出这么有文采的文字。    恰恰就是这一代人,中国队开始不如日本了    恰恰就是这一代人,碰到伊朗只有被羞辱的份    恰恰就是这一代人,“二流论”彻底成了事实    什么?参加世界杯了?对不起,抽到那样的对手,就是现在的中国队,应该也有四成胜算……    中国在优秀的体育项目上大多以技巧取胜,只有足球的选材另类别致,为什么?
  怀念甲A!!!!!!
  一想到高峰被施连志飞踹的情景 我的肚子就疼啊
  目前健力宝活跃在国内联赛的还有隋东亮,张效瑞也还没退呢,这两位可是当年的四小天鹅,在97年十强赛上表现可谓惊艳。另外,马明宇也不是92国奥的。  其实96国奥也出过不少好球员,像杨晨、申思、张恩华、于根伟、谢晖、吴承瑛等,尤其欣赏97年的于根伟,可惜了!  
  还是01年打得最好,该进的球都能进,该不丢的球一个没丢,特别是主场,基本没给什么反超比分的机会,这就足够了!
   那种对中国足球牵肠挂肚到极致的感受现在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什么时候中国足球才上我不失望?什么时候中国足球才上我不伤心?
  现在的中超和92年的比起来也就是个业余学手吧
  15年发生了太多
特别是中超的成立
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远去的青春,远去的回忆
  ............
  为宿茂臻顶一次,曾经的偶像,因他而喜欢足球.他鼓舞自己坚强.他退役时很伤心.
  作者:九月平淡无聊 回复日期: 07:22:53 
    写得慷慨激昂,美中不足的是,很多论据都不太符合客观事实,多少有点误导之嫌。    对于92那一届的回顾,楼主有些夸大了,当时虽然球员们身体条件是六强赛中各队最好的,但技术之粗糙、战术之业余,也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当时徐根宝要求“长传冲吊快速通过中场,实现后卫和前锋直接接头”,使得那次预选赛,中国足球从追求技术之后,真正开始决心扮演糙哥的角色。    另外,笔者和你所说的92一代当中的一些球员教练认识已经若干年了,他们其实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如何如何。有些球员退出足坛也并不是因为时光不留人,实际上是自己不自爱不自重的缘故。    至于说那个时代球员的人格魅力,这主要得益于当年媒体报道的高大全模式,如果按照现在的路数,当年那些队里队外爆发的各种故事,一个个所谓的黑幕猛料,其实一点不比现在少。        另有一些东西与客观不太相符,有些东西太拔高:    1、92国奥小组赛对手朝鲜队,绝对谈不上亚洲最强,事实上说得最多的就是和我们“五五开”。    2、当年的小日本,并无三浦,日本也没有出现过一个集体留学巴西的队伍,只是曾经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个民间短期留学巴西的热潮,一度到达2万多。三浦并未进入日本国奥,他当年曾经签约圣保罗,因为双脚技术均衡,被称为东方双枪将。    3、那次六强赛,中国队其实打得惨不忍睹,每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国内媒体都发出一阵所谓的反思,特别是最后一场之前,大家一起连呼侥幸,都说中国队虽然曙光在前,但其实积重难返。    4、中国的辽宁队曾经在1989年夺得过亚俱杯。    5、哈坎·苏克并不是去了德国,在加拉塔萨雷连续三年拿到土超射手王后,去了意甲的都灵,然后不适应,又回国了,接着又出国了转战国际米兰和帕尔马,接着去了英超的布莱克本,最后回到加拉塔萨雷效力。    6、批评中国足协没错,但完全没批到点儿上。    7、高仲勋那句名言不是1995年的产品。    8、所谓维埃拉的故事,纯属以讹传讹,呵呵,本来就是道听途说,前有贝隆、雷科巴(也都是国安人自己在说),后来又编造出了舍甫琴柯的版本,真是三人成虎,大都是胡编乱造。        对于中国足球当年健力宝集体留洋的事情,钱是健力宝掏的,球队是全国选拔的,球迷不花钱白看热闹已经很不错了,压根没有什么声音质疑。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球队出不出人才,其实跟你球迷没关系,而且又都是15岁的孩子,也不能立刻打上一线,大可不必长吁短叹。再说了,当时健力宝队的目标就是“走向2002”,当时,谁也保不准10年后会出现什么未来,长线投资呗。        职业联赛初期的火爆,是各方面条件一同促成的,决不简简单单是几个球员的功绩,再者说,他们很多人能够成为所谓的“城市英雄”,还不是媒体和球迷拿金钱和热情捧起来的(现在的cba就有这样的趋势),但是,超高收入(自然容易滋生腐败)和国际赛场糟糕的成绩落差太大,加上近年来国民风起云涌的仇富情结,以及恶性竞争的媒体自戮,使得环境自然恶化了。        我们大多数这些十年以上历史的球迷,还都是看着足球之夜和体坛周报成长起来的,时间一长,先入为主的东西有些多了,容易被混淆视听,被牵着鼻子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  这位说的倒是很实际...
  错了吧        胡志军是在小组赛阶段就被调入了,参加了小组赛的比赛,彭伟国是在6强赛才调入的。        徐弘和蔡晟是临时调入的?不会吧,我记不清楚了,不过双高双快一支都有蔡晟阿。应该是你记错了    不是,我记得,当年徐在国奥的时候就开始“抢、逼、围”,后来足坛有重量级的人批评他的队伍技术含量不够,徐就招入了胡、彭、蔡。具体什么时候招入的,我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好像是六强赛前。  徐弘、蔡晟是老国奥了,我指的是楼上的没有写出他们,我补充的。  还记得当年国奥对穿着一套蓝色的比赛服,阿迪的,很漂亮。  胡在对科威特的比赛中吧好像,一个世界波-禁区外一个凌空抽射,使中国队锁定了胜局,当时胡的发型也很时髦。  彭好像是在对卡特尔时进了一个球,使中国队反超。  对韩国队的比赛中,徐正源给我的印象最深,就是这场比赛,让我牢牢的记住了徐正源。刻骨铭心啊。  小组赛时,朝鲜是我们的最大对手,客场平壤时,因为没有转播,我当时是在我家平房的院子里听的收音机,郝海东打反击进了一球。  
  就是这次比赛,当国奥队打平就可以出线而又三球负于韩国时,我落泪了。  所以说,刻骨铭心。  
  纪念已经死去的中国足球~
  宿茂臻~~~~~~~    
  封了楼上的~烦躁~
  郝海东是中国难遇的天才前锋~    孙继海是一个十分出色的队员~    范志毅是个大SB,但是是个好队员~    高仲勋是个好队员~    现在的国家队? 我不认识几个人- -;
  为远去的92一代,为远去的中国足球人。  为远去的我的甲A联赛看球岁月,  为远去的我的青春时光。    啥也不说,唯有顶也。
  作者:房后大道东 回复日期: 22:16:46   
    不是,我记得,当年徐在国奥的时候就开始“抢、逼、围”,后来足坛有重量级的人批评他的队伍技术含量不够,徐就招入了胡、彭、蔡。具体什么时候招入的,我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好像是六强赛前。    徐弘、蔡晟是老国奥了,我指的是楼上的没有写出他们,我补充的。    还记得当年国奥对穿着一套蓝色的比赛服,阿迪的,很漂亮。    胡在对科威特的比赛中吧好像,一个世界波-禁区外一个凌空抽射,使中国队锁定了胜局,当时胡的发型也很时髦。    彭好像是在对卡特尔时进了一个球,使中国队反超。    对韩国队的比赛中,徐正源给我的印象最深,就是这场比赛,让我牢牢的记住了徐正源。刻骨铭心啊。    小组赛时,朝鲜是我们的最大对手,客场平壤时,因为没有转播,我当时是在我家平房的院子里听的收音机,郝海东打反击进了一球。      -------------------------------------------  年代久远,你记错了吧    彭伟国进入国奥确实是六强赛前,但胡志军在小组赛已经参赛了,当时对新加坡的时候有一个快发任意球得分,就是胡志军进的,当时还说这是那个德国老头教中国球员的。    胡志军对科威特的进球我依稀还记得,很漂亮,好像到了下半场30多分钟了。后来江津扑出对方的点球,然后报纸上开始报道江洪,说江洪才是真正的扑点球专家。另外,打巴林也是下半场30分钟后才进球,不过最终进了3个    彭伟国打卡塔尔的时候没有进球,中国队第二场输给卡塔尔0:1,那场彭伟国首次首发上场,开场1分钟,彭伟国带球进入禁区获得点球,郝海东点球罚失,那个球让我喜欢上了彭伟国。同时就是在那场比赛之前发生了影响中国10年的丢钱事件,两个大佬从此对立将近10年,直到米卢来解决。    小组赛客场打朝鲜的比赛,我看了直播阿。包括打新加坡我都看了直播。    还有,92年6强赛输给韩国还是技不如人,没什么好抱怨的,要怨也要怨输给卡塔尔,还有西亚联盟的配合让中国队受挫。
  恩,对朝鲜有直播的,晚上9、10点吧,记得好像是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      不过好像据徐回忆,要是六强赛不招入几位广脚,说不定还会取得更好成绩,意思是迫于压力招入广脚破坏了他本身制定的打法
  1:0和朝鲜 我记得很清楚 浩还懂一个弹道 然后用它标志性的动作庆祝 其实当是朝鲜也就那么回事 都是媒体到的乱 自己吓唬自己    
  高钟勋是个好球员也是个好人
      LZ说对了一件事
      中国足球缺乏偶像      没有偶像就意味着缺乏市场活力和关注度      毕竟多数人看足球看的并非某支球队而是某个人      
  光荣与梦想
  其实中国足球一直不前,甚至退步,从根本上说是足协以及体制的问题.
  我只是想顶一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中国足球评传之三,写给中国足球的81一代      
大学学的是中文,象所有读中文的学生一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疯狂的迷恋上了读诗和写诗,最喜欢的诗人则是顾城,喜欢他那句感动了一代人的名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开始的我并不明白这首诗的真实含义,那挣扎在痛苦里的沉甸甸的希望,是在我经过了许多事情,认识了许多人以后才真正的体会到的。特别是当我了解了81一代的生存状况以后,这样的感受就变得更加强烈起来。81一代球员们曾经辉煌的往事与暗淡的现状,或许恰恰是这首诗的一个生动写照。中国足球漫长的黑夜磨灭了他们的灵气和热情,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如今正在各支中超球队的替补席上苟延残喘着,而随着85一代的崛起,虽然他们实际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段,但是属于他们的足球生涯,已经明显的不多了。    
81一代的大多数人我们并不陌生,在04年的奥运会预选赛上,他们曾经点燃了整个中国足球久违的热情,中国足协也曾天真的幻想,希望用他们奥运会预选赛的精彩成绩作为中超联赛的开门红,可是所有的人都失败了,中国国奥队在主客场比赛里几乎是完败于韩国。我们甚至未曾打进韩国队一球,自己的大门却被三次洞穿。他们以一种极度耻辱和无奈的方式告别了奥运会。说耻辱,不是因为他们的惨败,也不是因为他们的不尽力。他们与韩国的比赛输的并不丢人,战胜了他们的韩国队在之后的雅典奥运会上以更大的比分击败了墨西哥等劲旅打入八强。他们确实拼尽了全力,几乎是血洒赛场。但是足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运动,仅仅有勇猛和拼劲是不够的,我们败在了技不如人,败在了中国足协荒唐的工作方法和培养模式上。这种失败其实在01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后就已经是慢慢注定了的,虽然他们那时侯是亚洲最强,可是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就仿佛是一部注定是悲剧的电影,宿命一般在经过了三年轮回以后回到我们面前。    
如果说92一代是完全计划经济培养模式上走出来的球员,77一代是经过了计划经济和职业足球两种体制交替培养出的球员,那么81一代则是完全由我们的职业联赛培养出来的一代人。与他们前辈不同的是,他们没有经过专业体校的锤炼,他们几乎都来自各个俱乐部自己的培训体制。然而这一点却并没有改变他们和前辈一样悲情的宿命。这一代人没有经过留洋巴西的经历,他们在职业联赛里逐渐的走向成熟,并一度带给了我们希望。如果这种职业化的培养方式能够继续下去的话,那么他们也必然会把2001年的希望演变成2004年喜悦的现实。可惜他们失败了,他们失败在了我们依然固执坚持计划经济体育的中国足协,以及那位刚愎自用的沈详福教练,是他们一起扼杀了这些孩子,毁掉了他们乃至中国足球的明天。    
单从技术水准和个人能力上讲,以阎嵩,曲波,高明为代表的81一代球员,并不强于李金羽,李铁为代表的77一代,甚至在基本技术和个人特点上,他们也显得有些平庸。但是81一代的优势在于,他们的完全的职业足球培养出的一代人,因此他们的职业经验与比赛素养都要远远强于几年前与他们一个年龄段的前辈们。构成81一代主干的基本是两部分球员——大连实德的6名职业球员以及上海申花有线02的球员,前者如阎嵩,胡兆军等人,基本构成了81一代国奥队的中前场,后者则如杜威,孙吉,孙祥等,构成了国奥队中后场组合。而这两部分人都来自于同一个教练——徐根宝。当年他执教大连时的大胆用人,让阎嵩等人在亚洲俱乐部杯上脱颖而出,后来回到上海创建有线02队,又培养了杜威等一批球员,如果每个中国教练都能有他的眼光,那么我们的足球将变得更加的精彩。遗憾的是中国没有几个徐根宝,中国更多的是沈详福这样的三流教练。我并否认沈详福为了缔造81一代所花费的心血,但是事实上,他不过是做享了俱乐部的培养成果而已,01年世界青年锦标赛中国队发挥出色,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这些球员的职业联赛经验,更多的时候,沈详福更象是一个毁灭人才的高手,曾经充满灵气的曲波是被他练废的,曾被看作边路天才的翟严朋是被他在冷板凳上挥霍掉青春的,他的用人思路是有很严重的问题,他偏爱那些老实,勤恳的球员,却容忍不下那些脾气虽然有些问题但个人技术特点鲜明的希望之星。追求共性,抹杀个性,这是大多数中国教练的通病,沈详福尤其恶劣。正是他的这种用人思路,使得一支充满希望的球队渐渐走向了平庸和沉沦。    
有人为沈教练辩解,认为沈教练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并拿出01年我们逼平巴西和击败阿根廷说事,事实上我们那一次能够爆冷,并非因为我们实力已经到达那一步。而是由于我们整体配合比较默契,对手则刚刚组队,磨合不利。可以说正是我们在香港3:1击败阿根廷的那场胜仗,彻底的改变了这支队伍的命运,这使得沈详福和中国足协尝到了长期封闭训练的甜头,于是将这一方式彻底沿用了下去。这样做的恶果就是让我们的这些小将们在最需要职业比赛锤炼的年龄里远离了比赛,导致他们的技术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在01——03的两年联赛里,多名81一代球员已经因为长期封闭训练导致技术退化而淡出赛场,但是沈详福毫不悔悟,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他甚至挥舞起手术刀大换血,把一批来自甲B毫无顶级联赛经验的球员充实进了主力阵容,直接导致了主力阵容战斗力的严重退化,试想一下,一批由中国甲B球员构造成脊梁的国奥队,在和韩国的比赛里有多大胜算呢!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采用飞行集训的韩国队击败了采用封闭集训的中国队,这无疑是对整个中国足球的一个耳光。    
封闭集训和飞行集训熟优熟劣,这是中国教练一直在争论的一个话题,坚持封闭集训的人拿出了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说事,坚持飞行集训的则以法国巴西等国家的强大为理由。实际上争论这个问题的人都是笨蛋。飞行集训也好,封闭集训也好,本身都是一种训练手段。只是有一个适合不适合中国足球的问题。封闭集训要求教练具有很高的训练水平,用丰富的训练课题和出色的心理调节能力将队员的状态调整到最佳。北欧的瑞典也基本采用封闭集训,可是每次世界杯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飞行集训则是对运动员自身以及俱乐部训练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对教练员临场设计战术的针对性训练提出了考验。我们的乒乓球队和女排能够通过封闭集训提高成绩,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练。可是我们的足球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可以看到,当年国奥队封闭集训的结果是队员动作机械,精神崩溃,回到联赛后状态不再。这无疑是沈详福制造的恶果。这代球员就这样被足协的急功近利和无能教练给摧毁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两种集训方式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联赛为本。我们的职业联赛才是培养年轻球员的温床,然而足协却弄错了这件事情。我们国奥队的这些小将今天都已经销声匿迹,而在目前联赛里表现最好的81一代球员,恰恰是当年落选了国奥的矫哲。在山东鲁能的培养下他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好的右边后卫,他的成功更加说明了联赛为本的道理。    
81一代毁了,85一代就来了,现在以周海滨,权雷等人为首的85一代,又被推到了一个更加残酷的位置上,他们又重新经历了81一代的风光,但是他们是否能避免81一代的悲剧,我们不得而知,现在,我们只能祝福他们好运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奥男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