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亚太再平衡战略 英文,现状是如何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遭遇重重挑战
& | & 来源:国际在线 & | & 编辑:李雪 & | &
  自奥巴马政府实施“再平衡”战略以来,在美国内外得到了很多正面评价。东盟国家尤其赞赏美国对东盟重视程度的提高,感到美国可以成为它们在安全方面的可靠依赖。然而,尽管“再平衡”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开始受到质疑。
  第一,毫无必要地引致了中美“对抗”,对美国自身安全利益亦是损伤。
  导致中美之间战略猜疑的加深是美国“再平衡”战略的最大负面效果。它的存在并没有促进亚洲稳定,而是使得这一地区更加紧张、更容易发生冲突。例如,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态度的转变成为近年来中美之间摩擦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极大地损害了中美合作的氛围。因此,“再平衡”战略实际上损害了美国的安全利益,而且,其代价还将继续增长。
  第二,军事方面表现突出,经济成果有限,使外界视其为一个安全战略 。
  虽然奥巴马政府一再强调,亚太“再平衡”不仅是军事方面的,而且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但国务院并没有加大对东亚事务局外交资源的投入,商务部负责亚太事务的工作人员也未见增加,这就限制了商务部充分利用新优势的能力。迄今为止,它在军事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
  2014年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多数党报告指出,在“再平衡”的各种非军事因素――外交、经济和市民社会方面,还缺少进步;在2015财年美国的财政预算建议中,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援助仍然低于前几年的水平。此外,虽然奥巴马在国会已经得到贸易快车道的授权,但是被视为奥巴马政府“再平衡”战略经济方面的重要支柱TPP,迄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美国国防预算被大幅度削减将造成其军事力量的缩减,“再平衡”战略可能成为奢谈。
  美国联邦财政存在巨额赤字的现实、两党在预算项目削减方面的分歧、国会在预算案上的拉锯战、国防预算的大幅度削减,可能对奥巴马政府战略“再平衡”造成制约。
  2010年至今,美国国防预算处于不断的削减之中。美国国防预算和国防部预算在2010年达到峰值,分别为亿美元(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分析)。抛开通货膨胀的因素,到2015年,国防部预算下降至5813亿美元,下降比例为16%。 美国国防预算占美国GDP的比例也从2009年的4.62%下降到2014年的3.37%。
  2015财年的预算可能造成“华盛顿号”航母退役,使美国航母数量从目前的11艘减少到10艘。为了节省燃油、人力和其他活动开支,美国海军的11艘巡洋舰将暂停服役;濒海战斗舰将从52艘减少到32艘。并且,国防部把海军制造舰只的预算从2014年的179亿美元减少到144亿美元,而国防部原计划扩充舰只需花费193亿美元。由此可见,如果政府削减国防预算的计划不变,美国未来的造舰目标不可能实现,海军的整体规模在缩小,会导致美国在西太平洋军事存在的减少。其结果将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第四,中东局势对美国战略“再平衡”构成最大牵制。
  中东地区由于其地缘政治重要性及其作为重要石油资源来源,历来都美国外交战略的重点。
  美国在中东遭遇复杂局面。美国仍然没有完全从阿富汗撤军;叙利亚内战仍在持续;埃及继续面临“阿拉伯之春”之后的政治动荡;伊拉克国内出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美伊核谈判正处于关键时刻;也门冲突被认为是沙特与伊朗之间争夺影响和霸权的一场更广泛的地区争斗的开始……
  如果美国在同伊斯兰国的战役中失利,将意味着美国以沉重代价赢得的伊拉克战争将前功尽弃。因此,美国国内批评说:鉴于美国在中东仍然有重要的战略利益以及中东局势现状,美国把战略重心移向亚太地区是不明智和不现实的。
  然而,虽遭遇重重困境――无论是中东的乱局还是乌克兰危机,都没有使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发生动摇。因为,美国要在未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维持全球霸权地位,离开亚太地区只能是徒劳无功的。
  同时,随着中国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不得不看到在亚太地区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及在地区和全球重大问题上必须与之合作的国家。(周琪,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资深研究员)
相关新闻v&& 15:20:55v&& 16:26:29v&& 10:00:15v&& 15:38:00v&& 17:15:26
•&•&•&•&•&•&•&•&
•&•&•&•&•&•&您的位置:>>>正文
美学者:美亚太再平衡因中日钓鱼岛之争复杂化
  【环球网报道&记者&乌元春】乔治华盛顿大学日前举行了一场钓鱼岛问题研讨会。美英学者认为,在南海和东海主权争端中采取的行动,已经在争端区域形成新的现状,这使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复杂化,也使得美日同盟面临&战略困境&。&
  据香港中评社11月22日消息,乔治华盛顿大学埃利奥特国关学院教授萨特在会上表示,奥巴马政府对亚太再接触战略空前重视,他连任后首次出访就去亚洲,虽然去3个&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国家,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公开演讲,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帕内塔打前站,这些都是非同寻常的举动,显示亚太再接触成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头等优先。&
  萨特指出,中国在南海和东海争端中对和施加的具有高度协同性的强力措施也是非同寻常的,使得美国非同寻常的亚太再接触战略复杂化。再加上日韩争端、美中外交团队尚未成型等因素,美国亚太再接触战略的实施面临不确定性。&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雅胡达认为,中方通过连续向钓鱼岛附近海域派遣海监船,可以宣告已经在争端区域形成新的现状。他强调,随着中国向海洋国家方向不断发展,美日同盟面临&战略困境&,钓鱼岛争端已成为深入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不会消退,势将全方位影响本地区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萨特表示,中国人可能普遍觉得他们在黄岩岛和钓鱼岛争端中通过严密协调的强力行动,已经获得了胜利,如现在菲律宾已经退出了黄岩岛,而且中国有可能在今后采取类似的行动,应对主权之争。他承认,美国虽然对此感到担忧,但反应却比2010年时温和,似乎对中方的做法&无能为力&。
  雅胡达认为,钓鱼岛争端只能管控,无法解决,但可以通过有关各方达成某种协议,就海上避免船只碰撞、事故处理、海上救援等达成行为准则式的共识,美国应当起幕后劝说的作用。&
  萨特称,美国尽力希望钓鱼岛之争趋于冷静,美国将台湾的行为放在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背景下来考察,不希望台湾介入钓鱼岛之争,给美国的再平衡战略添麻烦,并认为马英九的东海和平倡议与美国的政策取向是一致的。&
  他表示,针对岛屿争端,中方现在采取的是两面手法,一方面对于主权争端不手软,对争端国在经济上&施压&;另一方面谈经贸合作,谈美好前景,给予不与中国抗争的国家以经济机会。他认为,这种手法很管用,使得一些国家宁愿等待观望。美国的再平衡战略会继续实施,但美国会否站出来,对华更强硬?萨特不表乐观,他说,所有亚洲国家都不愿意与中国对抗,这是现实。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任编辑:周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1|
上传日期: 10:39: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官方公共微信反再平衡:“全球资源配置”利润最大化究竟“最利谁”?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3:44:18&)
100106字(937/1)
( 08:14:45)
27字(10/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角色研究状况述论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角色研究状况述论
||暂无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