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拍正手拉下旋球发下旋球击球点位置

对我国优秀乒乓球直拍选手马琳王皓正手拉下旋球动作的运动学分析--《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对我国优秀乒乓球直拍选手马琳王皓正手拉下旋球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摘要】:
正手拉下旋技术是乒乓球运动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之一,同时也是乒乓球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特别是对于直拍选手来说尤显重要。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动作结构方面,对优秀直拍选手的正手拉下旋动作进行了细致的运动学分析,旨在发现优秀运动员的动作结构的同异性,为建立优秀正手拉下旋动作技术动作模型提供借鉴。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乒乓球直拍运动员马琳和王皓的正手拉下旋球技术动作作了运动学分析,结合专家访问法,得出了两位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共同点和差异,并对两人的动作做了细致的动作结构对比和合理性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整个动作过程,马琳和王皓的总时间和总路程都没有显著差异,马琳的动作速度比王皓快,发力更加充分,动作幅度更大更舒展,但随挥制动比王皓长;(2)击球时刻两位运动员击球方向基本维持在矢状轴上,击球速度比最大挥拍速度稍早出现0.01秒或同时出现。两人的击球瞬间各关节速度有略微差异,马琳的挥臂和转髋速度比王皓大,而王皓右腿蹬伸速度大于马琳,两人的发力机制存在略微差异,马琳以转髋和挥臂作为动力来源,而王皓的动力来源主要体现为蹬伸;(3)两位运动员击球动作互相存在差异,与传统教材中的标准动作也有一定差异(详见结论中的各阶段分析);(4)马琳、王皓击球发力并非完全符合鞭打动作原理。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G846【目录】:
ABSTRACT6-9
2 文献综述9-16
2.1 运动学方面9-14
2.2 动力学方面14-15
2.3 肌电方面15-16
3 研究方法与对象16-19
3.1 研究方法16
3.2 测试对象16
3.3 实验仪器16
3.4 实验方法16-17
3.5 数据统计17-19
4 分析与讨论19-51
4.1 动作整体分析19-23
4.1.1 各动作阶段时间及所占比例19-20
4.1.2 各动作阶段路程分布情况20
4.1.3 各关节点全程最大速度情况20-22
4.1.4 右手各动作阶段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上的最大位移情况22-23
4.2 击球瞬间身体身体各关节形态特征与速度23-29
4.2.1 击球瞬间身体各关节形态特征23-25
4.2.2 击球高度25
4.2.3 击球瞬间右手速度25-26
4.2.4 击球瞬间右手挥拍方向角26-27
4.2.5 击球瞬间右手位置27
4.2.6 击球速度与最大速度差量及前后关系27-28
4.2.7 击球时各关节点速度28-29
4.3 各动作阶段的运动学特征分析29-44
4.3.1 引拍阶段各身体环节的运动学特征分析29-33
4.3.2 挥拍阶段各身体环节的运动学特征分析33-37
4.3.3 随挥阶段各身体环节的运动学特征分析37-40
4.3.4 还原阶段各身体环节的运动学特征分析40-44
4.4 动作全程以及挥拍阶段,各关节最大速度以及发力顺序分析44-51
4.4.1 动作全程各关节最大速度及发力顺序分析44-48
4.4.2 挥拍阶段各关节最大速度及发力顺序分析48-50
4.4.3 各关节在各阶段最大速度分析50-51
5 结论与建议51-54
参考文献55-58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旭;[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杨蕊菡;[D];鲁东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卫星,杨静宜,吴修文,张培东;[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张辉,刘淑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阮国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刘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肖丹丹;苏丕仁;胡宗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谭清川;邓力;刘冠珠;徐大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柳天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郭铮;[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黄达武;;[J];山东体育科技;2007年02期
党立英,杨春荣,杨怀英,魏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卉;[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王向东;[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肖丹丹;[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胡宗祥;[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斌;[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孟杰;[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须晓东,刘守古,周映春;[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S1期
关道权,孙春美;[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黄丹;;[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赵宝顺;;[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2期
王学生;;[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6期
阮国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贺改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郭新明,王向东;[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李今亮,赵霞,章潮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刘丰德;蔡学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向东;徐国红;刘学贞;苑廷刚;卢德明;;[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刘微娜;刘学涛;;[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陈民盛;邹晓峰;覃晓红;;[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冯维斗;陈民盛;;[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运健;[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苑廷刚;[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邹廷铸;[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刘述芝;[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梁成军;[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唐刚;[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张晓蓬;[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刘建和;[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王平;[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王向东;[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高华;[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郭成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永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马秋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熊安竹;[D];鲁东大学;2009年
戴苏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于婷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何茂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周世孝;[D];鲁东大学;2011年
李梅;[D];西南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淑芳,吴修文,张若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张妙玲,王军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阮国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陈洁,蔡继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刘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李今亮,杨辉,赵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赵霞;苏丕仁;张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郝哲;蔡学玲;郝玉娇;张晶晶;郝满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王军;蔡学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王樱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建军;刘丰德;蔡学玲;赵霞;张瑛秋;;[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丹丹;[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霞;[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杨斌;[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樊恒学;[D];苏州大学;2006年
徐大鹏;[D];沈阳体育学院;2005年
孟杰;[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林炳光;[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申燕燕;[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魏芳亮;[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庞赓;[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王海燕;[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凯;[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葛平厚;[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3期
,顾正平;[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孙卫星,杨静宜,吴修文,张培东;[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侯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张辉,刘淑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刘学贞,王向东;[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单信海,严政,张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张妙玲,王军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阮国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赵芳,周兴龙,王宇,王艳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卉;[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闫松华;[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斌;[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乒乓世界;2007年12期
黄健;;[J];可乐;2007年11期
李晋;赵晖;边玉翔;;[J];乒乓世界;2007年12期
杨洪芳;;[J];教师博览;2006年01期
一清;[J];新体育;2001年04期
吴影;;[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0年01期
晏学宁;[J];乒乓世界;1999年09期
后稷;;[J];爱情婚姻家庭(特别观察);2010年10期
晓洲;;[J];家教指南;2007年01期
李晓东;[J];乒乓世界;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应可净;;[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吴金民;;[A];全国医院院长高峰论坛暨《中国医院》首届编委会议专题报告材料[C];2002年
;[A];第三届全国医院经济管理博鳌峰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管理经济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郭运;;[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陈肖敏;;[A];河南省第八次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暨高级研修班资料汇编[C];2006年
方立;慈心强;余方亮;;[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王润平;;[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毛淑芝;;[A];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李茹;赵桂东;;[A];虫媒病毒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彦;[N];文汇报;2011年
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
刘国梁;[N];中国体育报;2008年
陈思彤;[N];中国体育报;2007年
黄心豪;[N];中国体育报;2008年
孙琪;[N];四川日报;2008年
代宝庆 记者
马琳;[N];菏泽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葛会忠;[N];中国体育报;2011年
王戎;[N];中国体育报;2003年
肖苑玫;[N];中国体育报;2007年
邢巍;[N];中国体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瑜;[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楚简;[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庞赓;[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张敏;[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杜旭;[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屈传波;[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王楠;[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徐括;[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杨喜惠;[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张茺;[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直拍横打接侧上/下旋球(摘自何老的回帖)
来源网站: &
发表时间: 10:33
【您可能关心这些器材】
直拍横打接侧上/下旋球(摘自何老的回帖)
加盟博乒,成就你我!博乒网全国联盟分站/俱乐部招募火热进行中
博乒网赛事记者招募中。。
&(摘自何老的回帖)一、侧上快球直板横打应对侧上旋快球时较理想的方法是反撕、其次是快带、最后是平挡,这是直板守近台的常见手法。另一种回击方法就是中近台先过渡一板后再进入中远台相持:首先要改变回击上旋球只能薄摩擦、直接向前发力的传统近台观念,应先及时适度稍后移、以稍立的拍型、触球中部或略上,以体前的相对小幅的动作先档后送、发力中向上的成分大于向前的比例,相持中用这样的第一板反拉,不仅弧线容易控制,而且不易漏球,稳定性也会大幅提高,然后再适当移位后进入相持。二、如何接速度快、长、强侧下旋发球。
对方发这种球的后续衔接有二种可能,一是侧身抢冲,直板常用;一是反手快撕快带或侧身抢攻,横板常用,所以要根据对方的直、横打法、即时站位、技术特长及自己地技术特长来综合考虑并确定自己的回球方式。
如果对方是直板,直板横打不是强项,推挡必然很好,他在发球后的还原站位仍偏于反手位,因为你会横打,那么他侧身抢攻
的可能性要大于快推的可能性,这时你可以快推或快带其正手位直线长球,也可以快撕其反手位并准备侧身强攻,这时用挂或拉都有可能被对方侧身用正手回击而处
于被动。还有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用正或反面"侧切"一板,因为你突然改变击球节奏,对方会不适应,即使对方已经侧身,他正手的回球质量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如果对方是横板,发球后的还原站位是左半台的中间,那么他用反手打相持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这时你能突然"挂"一板弧线
较高、落点近端线的长球到其反手位大角度,对方会很难受;如果他发球后的还原站位仍偏反手位,那么他侧身的可能性较大,你可以用快撕抢速度并准备正手相
持、或抢前点快撕快带至其正手并立即准备扑正手,或者也可以"切"一板加转长球至其反手位并立即准备侧身,如此等等的方法很多。
如果你用横拉回接,在近台时的回拉效果不会好,也会给对方留出时间做充分准备;如果对方发球时你已有所准备并已经适度退台,那么在中或中近台的反拉效果要相对好得多,反拉后可侧身、亦可衔接反撕后再侧身。
提示:急长下旋发球的旋转是以侧旋为主的,回球时要注意用拍面朝向结合发力方向来控制出球方向及落点。
三、短侧下
接"太短太低的侧下旋"发球最稳妥地方法是用快搓回短,首先要抢到上升期以便借力,其次要注意将拍面适度朝向对方的正手位以克制来球中的左侧旋,同时用顺转或逆转地摩擦方法控制落点,回球时球稍高点没关系,只要让对方感到回球速度快、落点短且位置别扭、球转就可以了。
一般情况下这种球大多会选择回直线,这样回球的落点会是对方的中路偏正手,对方也只能回搓,横打的机会就来了!也可以
用适当加大顺转或逆转摩擦发力地方法控制落点、如撇接,但那需要很高地手感,需要专项练习才能掌握,不过你也可以试着接几个体会一下,也许你会很自然地就
会这种方法,这种潜移默化地情况也是很多见的。试一下!1、上升期符合快搓地用借力与自发力形成合力制造旋转的原理,还可以降低过网弧线的高度,所以会更利于"短"。
2、用正手搓接是为了衔接正手,用反手正面搓接可利于衔接横打,二者的步法不同,但都要拍头在前。
3、撇接也是正手搓接地一种方式。建议你重视用正手接发球地各项技术,以逐步达到正、反均衡无漏洞地高级标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0:48:43编辑过]
多谢楼主。
急下旋球直接打会下网,哈。有人发的急侧下很转的,如小鱼儿。
以下是引用jiyaochen在 10:33:00的发言:&(摘自何老的回帖)一、侧上快球直板横打应对侧上旋快球时较理想的方法是反撕、其次是快带、最后是平挡,这是直板守近台的常见手法。另一种回击方法就是中近台先过渡一板后再进入中远台相持:首先要改变回击上旋球只能薄摩擦、直接向前发力的传统近台观念,应先及时适度稍后移、以稍立的拍型、触球中部或略上,以体前的相对小幅的动作先档后送、发力中向上的成分大于向前的比例,相持中用这样的第一板反拉,不仅弧线容易控制,而且不易漏球,稳定性也会大幅提高,然后再适当移位后进入相持。二、如何接速度快、长、强侧下旋发球。
对方发这种球的后续衔接有二种可能,一是侧身抢冲,直板常用;一是反手快撕快带或侧身抢攻,横板常用,所以要根据对方的直、横打法、即时站位、技术特长及自己地技术特长来综合考虑并确定自己的回球方式。
如果对方是直板,直板横打不是强项,推挡必然很好,他在发球后的还原站位仍偏于反手位,因为你会横打,那么他侧身抢攻的可能性要大于快推的可能性,这时你可以快推或快带其正手位直线长球,也可以快撕其反手位并准备侧身强攻,这时用挂或拉都有可能被对方侧身用正手回击而处于被动。还有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用正或反面"侧切"一板,因为你突然改变击球节奏,对方会不适应,即使对方已经侧身,他正手的回球质量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如果对方是横板,发球后的还原站位是左半台的中间,那么他用反手打相持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这时你能突然"挂"一板弧线较高、落点近端线的长球到其反手位大角度,对方会很难受;如果他发球后的还原站位仍偏反手位,那么他侧身的可能性较大,你可以用快撕抢速度并准备正手相持、或抢前点快撕快带至其正手并立即准备扑正手,或者也可以"切"一板加转长球至其反手位并立即准备侧身,如此等等的方法很多。
如果你用横拉回接,在近台时的回拉效果不会好,也会给对方留出时间做充分准备;如果对方发球时你已有所准备并已经适度退台,那么在中或中近台的反拉效果要相对好得多,反拉后可侧身、亦可衔接反撕后再侧身。
提示:急长下旋发球的旋转是以侧旋为主的,回球时要注意用拍面朝向结合发力方向来控制出球方向及落点。三、短侧下
接"太短太低的侧下旋"发球最稳妥地方法是用快搓回短,首先要抢到上升期以便借力,其次要注意将拍面适度朝向对方的正手位以克制来球中的左侧旋,同时用顺转或逆转地摩擦方法控制落点,回球时球稍高点没关系,只要让对方感到回球速度快、落点短且位置别扭、球转就可以了。
一般情况下这种球大多会选择回直线,这样回球的落点会是对方的中路偏正手,对方也只能回搓,横打的机会就来了!也可以用适当加大顺转或逆转摩擦发力地方法控制落点、如撇接,但那需要很高地手感,需要专项练习才能掌握,不过你也可以试着接几个体会一下,也许你会很自然地就会这种方法,这种潜移默化地情况也是很多见的。试一下!
1、上升期符合快搓地用借力与自发力形成合力制造旋转的原理,还可以降低过网弧线的高度,所以会更利于"短"。
2、用正手搓接是为了衔接正手,用反手正面搓接可利于衔接横打,二者的步法不同,但都要拍头在前。
3、撇接也是正手搓接地一种方式。建议你重视用正手接发球地各项技术,以逐步达到正、反均衡无漏洞地高级标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0:48:43编辑过]
很有价值!
多谢楼主!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直拍怎么发下旋球?_百度知道
直拍怎么发下旋球?
  直拍正手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而且拉好弧圈球的三个要素就是腿、腰、手;三者要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弧圈球的最大威力。  1、准备动作。拉球之前,站位一定要合理。一般来说,站位距球台边缘1、5米左右。左脚前,右脚后,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尖于左脚脚窝的位置平齐,以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两腿弯曲,含胸,重心放低,身体与球台边缘的夹角大概为45度左右。  2、拉球。拉上旋球时,右肩略微下沉,同时横向转腰,右臂自然放松,靠横向转腰动作完成引拍的过程。此时,以右脚为轴,重心放到右腿上。然后,右腿蹬地,腰部横向回转,并带动右臂,注意此时右臂仍为放松状态。待腰转到基本与球台边缘平行的时候开始收缩前臂,击球。重心由右腿转移到两腿上,两肩持平。  3、击球。击球时间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上升期是指来球即将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下降期是指来球从最高点刚刚下落的时候。一般来说,来球位于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离时击球感觉最好,可以发出力。击球时,要注意摩擦球,主要向前发力。击球后要注意大臂、小臂立刻放松还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直拍发纯下旋球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在此略谈一二。直拍发下旋球根据触球大致可以分为两中,第一种为用拍头向前触球,第二种是用拍头的侧面切入触球。(王皓的这一技术非常成熟,顶尖高手能够灵活应用各种触球方式以控制下旋发球的旋转,因为经常结合侧下共同使用,现在给你照不到王皓的视频,在以后的直播比赛中你注意下肯定能看到的)给你说说几点要注意的,首先拍面很重要,触球前拍面要充分后仰,在触球的一刹那,拍面要尽量保持水平切入。这样发过去的下旋力量会大大增强。其次,抛球后,要充分向后上放引拍,以增加力量。还有要充分利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加转的时候要尽最大可能用前臂带动手腕发力。摩擦球的中下部或者底部。侧下发球拍面要(略微)的直立,摩擦球的侧下方。最后再说一点,触球之后,手臂要感觉有一个向前推送的动作,一般好的下旋发出来都会有这种感觉。总之,下旋发球要经常结合不转,侧下配合使用,发球也不是一时的工夫,要勤加练习,如果条件不支持多球练习,可以再比赛中有意识的去发,这样提高起来就会很快。持之以恒,才是根本。以上是我的一点个人意见,祝打球快乐,技术进步。 这个是唐建军的侧下发球视频,讲的很不错,你可以看看。 侧身发球,膝盖半蹲成七十度左右,拿拍子的手成九十度左右的角,手上臂靠近身体(不要贴在身上,不然会影响手的动作),球拍是对着桌子的,至于球拍朝上朝下,看你个人喜欢。拿球的手,将球微微抛起,在球下落的时候,拿拍子的手前臂往桌子或球的相反方向运动,然后往回收,在靠近球的时候,手腕发力,利用手腕的瞬间加速对球体造成摩擦(当然,是摩擦球的下面),也就是沿着横向略微往下斜切球体下部,要尽量切得深,也就是让球面与拍面的摩擦时间尽量的长,如果放慢来看的话,也就是从球拍的一边摩擦球,到球从球拍的另一边离开。 你去看看,是不是这个?
其他3条回答
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下旋球及发下旋球的原理,再练习一下就能掌握了。用球拍摩擦球的底部就可以产生下旋了,要获得够强的旋转,就必须控制好瞬间肌肉的紧张,即通常所谓的爆发力。在接触球之前手臂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当接触球的一霎那,肌肉紧张起来,这样发力就集中,球也就更转了。要多练习
切球的正下方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直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吴家骥直拍正手发下旋球_标清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头衔: 版主(技术版顾问)
从“对方反手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谈台内“多元化拧拉技术”
本帖最后由 h51860 于
16:01 编辑
从“对方反手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谈台内“多元化拧拉技术”
本文是原文,经首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学术报告会专家组评审已被会议录用,录用论文将被收录进由世界学术出版社出版的《首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摘& & 要:反手拧技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从《乒乓世界》杂志看到原国家队教练曾传强指导在向国家乒乓球女二队运动员介绍“对方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常常令对手难以适应。当时很多人对这句话难以理解,笔者经过深思并且尝试很多方法去研究,可幸最终有所触悟:对方运动员 “拧拉”出“违反常规”的下旋球其实就是常规的搓下旋来球→下旋回球,不可能是上旋球。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出其它种类的拧拉技术(多元化拧拉技术)。
关 键 词:乒乓球;旋转轴;科贝尔式香蕉球;王皓式拧拉;对方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直板正手背面台内拧拉
引言& & & &&&
反手拧拉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初捷克的运动员科贝尔最先在大赛中使用,马琳、庄志渊、郭跃等人也用得比较早,基本上沿袭了科贝尔式的加转“香蕉球”, 主要立足于把下旋球变成上旋球。在科贝尔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拧拉技术。例如:王皓的前冲式台内拧拉把原来的控制球变成对攻球,然后再结合个人的打法形成衔接,使用率和成功率相当高。在王皓的基础上,当今乒坛,张继科在使用反手拧拉时加入了更强的旋转,使该项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得分又得势的主要手段。有些人能用直板正手背面拧拉正手小三角位的球,形成直板真正意义的四面攻。甚至有些运动员可以拧拉出让人们误以为是“上旋球”的下旋球。为什么会拉出这种“违反常规”的下旋球来呢?
1.拉球的本质
1.1科贝尔式拉下旋来球的过程
& & & & 我们都知道,围绕上下旋转轴运行的是侧旋球[1]。当对方的来球是正下旋球时,本方拉加转“香蕉球”(接来球)的过程是在对方原来左右旋转轴的基础上改变为上下旋转轴。这样侧拧过去的球是侧上旋球(即拉下旋来球→侧上旋回球,不可能是侧下旋球)。
1.2王皓式拉下旋来球的过程
& & & & 我们都知道,围绕左右旋转轴运行的是上下旋球[2]。当对方的来球是正下旋球时,本方拉上旋球(接来球)的过程是在对方原有旋转的基础上制造旋转(顺旋)[2]。由来球前进方向的左边看,对方击来的下旋球与本方拉回的上旋球都是顺时针旋转的。这样拉过去的球还是上旋球(即拉下旋来球→上旋回球,不可能是下旋球)。
2.搓球的本质
2.1搓下旋来球的过程
& & & & 如对方的来球是正下旋球时,本方接球用搓球。由于胶皮与球表面磨擦力的作用,会首先使得来球的旋转被抵消,从而成为不转球,然后才产生本方搓出的下旋球[3]。由来球前进方向的左边看,对方的下旋球是顺时针旋转,而本方搓回的下旋球却是逆时针旋转,也就是说本方搓下旋来球的过程是在反转对方原有旋转的基础上制造旋转(反旋)。这样搓过去的球是下旋球(即搓下旋来球→下旋回球,不可能是上旋球)。
以上三段分析可见,当对方的来球是正下旋球时,本方拉球是侧上旋球(科贝尔式),其后双方对攻就形成上旋球的相持;对方的来球是正下旋球时,本方拉球是上旋球(王皓式),其后双方对攻就形成上旋球的相持;对方的来球是正下旋球时,本方使用搓球接,搓出去的球是下旋球,其后双方对搓就形成下旋球的相持。那么,有些运动员为何能拧拉出让人们误以为是“上旋球”的下旋球呢?为何人们都把它当着上旋球来打(推或拨下网),而吃亏之后又感到他“拉”出“违反常规”的下旋球来呢?接着便来分析这个问题。
3. 对方台内“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的技术分析
反手拧技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从《乒乓世界》杂志看到原国家队教练曾传强指导在向国家乒乓球女二队运动员介绍“对方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常常令对手难以适应。当时很多人对这句话难以理解,对方运动员拧拉下旋球时,为什么拧拉过去的球不是上旋球而变成下旋球了呢?对于这个非常有趣且具挑战性的问题,笔者经过深思并且尝试很多方法去研究,可幸最终有所触悟并熟练掌握了该项技术。
根据本人在练习中得到的体会,对“曾传强教练所介绍的对方运动员拧拉过来的球为什么是下旋球”作进一步技术分析:
首先脚入台迎球。当球跳至已方球台时,持拍手已等在台内,注意手臂应保持自然弯曲,持拍手自然下垂向内轉180度使拍面(反手背面)与球的右切面平行。此時肘关节朝外略上扬(有利於手腕內旋)並高于手腕。
其次,击球。当球从己方球台弹起时,在球台上升后期或高点期,球拍背面(拍头)摩擦球的右後侧中下部。手腕先横向接触球产生侧下旋,再翻腕。动作要一气呵成,此时肘关节的位置即刻朝下,手腕朝上,完成整個技术动作。
其实拍头与球摩擦这个部位(右後侧中下部)就是正手发下旋的部位(摩擦方向和旋转效果兩者都是一样的下旋球,不同的是一個球拍背面,另一個是球拍的正面触球。)只不过对方很难看到产生下旋球的动作(前半段动作),能看到的只是(很像上旋动作的)上旋球的翻腕动作(后半段动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误认为对方运动员“拧拉”出“违反常规”的下旋球的原因(其实就是常规的搓下旋来球→下旋回球,不可能是上旋球)。这种拧拉方式相当隐蔽、突然,令对手一时难以觉察,从而破坏对方的前三板,达到争取主动、甚至直接得分的目的。这种球较短,威胁性极大。因球落台后不往前拱,对方借不了力,如若推当或快拨球就会下网。
破解的方法只有正手侧身发力前冲效果最好,反手迎前发力拉次之。请注意协调性和突然性。最关键的是上手前的预备动作:即充分向内扣腕的同时抬肘(朝外)作好预备,仓促迎前去拧命中率会低很多;其次是握拍要松,要有“吊拍”的味道,充分运用手指的灵活性调整好拍形,这样才能更好地展腕发力。最后一点,触球瞬间感觉跟发下旋球很相似(磨擦较薄)。
4. 科贝尔式台内拧拉過来的球是侧旋球與直拍正手台内背面拧拉過来的球是上旋球的技术分析
4.1手腕“弧线”与手腕“直线”拉球原理
我们在观赏科贝尔式台内拧拉下旋球时,发现运动员的球拍立起去拧拉下旋球,挥拍运行轨迹是“弧线”呈香蕉型,拉球技術是球拍在台面围绕着来球的右后侧引拍(大约两个球拍面积距离),然后以一个香蕉弧线挥拍摩擦球的左侧中部靠近旋转轴之处。而正手台內背面拧拉手法不一样,它通過手腕挥拍运行的轨迹是“直线”,拉球技術是摩擦球的右侧中部。從兩者手腕的挥拍运行轨迹看,一個是由球的右后侧往球的左后侧中部划“弧线”,另一個是由下向上的“直線”。根据物理学原理v=r•ω(线速度=半径×角速度)可知,乒乓球在旋转的过程中,离旋转轴越近的部位旋转越弱(线速度越慢),反之,离旋转轴越遠的部位旋转越強(线速度越快),“弧线” 拉球技术摩擦球的部位就是离旋转轴較近,“直线” 拉球技術摩擦球的部位离旋转轴较远。所以前者的旋转较弱,后者的旋转较強。假设当来球下旋的強度一样时,“弧线” 拉球技術比“直线” 拉球技术更省力。这就是运用旋转轴原理避开强烈旋转提高拧拉台内下旋短球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以上分析可见,科贝尔式台内拧拉下旋球由于“弧线” 拉球产生侧旋后会改变原来下旋来球的左右旋转轴,成为上下旋转轴。对方回击时如果按照回击上旋的方法击球的中上部——刚好是球的旋转轴附近相对较弱的部位,球就容易下网。而正手台內背面拧拉下旋球是 “直线” ,拉下旋球后旋转性质变为上旋球,对方回球时较易出界(其旋转轴没变,还是左右旋转轴)。
4.2“弧线”与“直线”拉球技术
4.2.1&&科贝尔式台內“弧线”拧拉
笔者对科贝尔式拧拉的手、步技术打法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脚入台迎球。根据来球落点使用不同的步法,一般反手位入左脚,正手位入右脚。当球跳至已方球台时,持拍手已等在台内,注意手臂应保持自然弯曲,右肩向前探出,以便于挥拍。肘关节朝外,高于手腕并与身体保持一段距离。手腕自由下垂(球拍立起)。
其次,击球。当球从己方球台弹起时,在球台上升后期或高点期,以前臂带动手腕为主,球拍背面向球的左側中部摩擦(以右手持拍为例),拍与球接触瞬间要有爆发力。挥拍运行轨迹呈內弧形的香蕉狀,摩擦方向由球的右后方向左前上方呈香蕉弧线。
4.2.2. 直拍正手台内背面“直线”拧拉
根據本人在練習中得到的體會:
首先,右脚入台迎球。当球跳至已方球台正手小三角位时,持拍手以正手握拍的预备动作开始迅速向外翻腕180度(以右手持拍为例),形成直板的背面自然下垂状(与台面呈略大于90度)的拧拉预备姿势同步迎球。
其次,击球。当球从己方球台弹起时,在球台上升后期或高点期,以手腕向內迅速翻腕,拍头由下往左前上方的方向挥拍(中指和食指為主大姆子為辅磨擦球並把直板的背面控制在与台面呈45度左右),接触球的右侧中部。
这种拉法能拉出落点在对方球台边线上的刁钻上旋球(它是受球拍角度和拧拉方向所決定的),既丰富了直板的打法(成為直板四面攻),又解決了目前最流行的反手拧拉正手台內短下旋球都无法处理的台內正手近网小三角位下旋来球(台內死角球)难打的局面。
这种拉法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单打的优点是突然性较强,稳定性优于传統正手挑打,常用于解決单打中的正手位小三角位下旋来球及调右压左战术。双打的优点是更容易上手(因规则限定了对方只能发我右半台),常常令对方两个队员相互碰撞。缺点是只能斜不能直线且受制于单打的落点,离开了小三角位比较难上手。
5. 王皓式台内拧拉過来的球是上旋球的技术分析
5.1王皓式台內拧拉原理
我们在观赏王皓台内拧拉下旋球时,发现他的球拍角度前倾去拧拉下旋球,手腕向内弯曲很大;挥拍运行轨迹较长(有半个圆的周长),拉球技術是通过手腕先屈后伸的动作摩擦球的正中偏上部,挥拍方向由后向前。根据物理学原理v=r•ω(线速度=半径×角速度)可知,乒乓球在旋转的过程中,离旋转轴越远的部位旋转越強(线速度越快),反之,离旋转轴越近的部位转轴越弱(线速度越慢)。由于,“王皓式” 拉球技术是摩擦球正中上部,是离旋转轴最远的部位。所以旋转是最强的,也是最难的。当拉到对面台时,这种强强对抗的结果是质量必然更强(对方常常吃转出界),因为板形前倾向前发力必需要有强烈的旋转来克服强烈的下旋,所以王皓式的拧拉技术是打法越难,产生的质量就越高。它是成正例比的关系。
5.2王皓式台內拧拉技术
笔者对王皓式拧拉的手、步技术打法是这样理解的:
& &&&首先,脚入台迎球。根据来球落点使用不同的步法,一般反手位入左脚,正手位入右脚。当球跳至已方球台时,持拍手已等在台内,注意手臂应保持自然弯曲,右肩向前探出,以便于挥拍。肘关节朝外,并与身体保持一段距离。手腕向内弯曲大(拍头指向腹部),板形压的较前倾(几乎与地面平行,接触球时板型会自然立一些约30-45度左右)。
& &&&其次,击球。当球从己方球台弹起时,在球台上升后期或高点期,以手腕為主前臂同时迎前发力,球拍背面向球的正中上部摩擦(以右手持拍为例),拍与球接触瞬间手腕要有加速度,前臂几乎伸直。挥拍运行轨迹略大于180度(半圆周长) 左右,摩擦方向向前为主(不是向上),球尽可能与拍接触时停留时间久一点,以便增加回球的旋转,使弧线更低,从而使回球更加稳定。这样拧拉出来的球旋转很强,是目前最先进、最具威胁的拧拉方法。
综上所述,台内拧拉技术其实就是台内拉弧圈球,技术原理与出台拉弧圈球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前者以手腕(手指)发力为主,后者以大臂和前臂发力为主)。因此球拍与球接触的位置也基本相同,主要有三个。其一,中間偏上。王皓式拧(球的后面),球拍角度较前傾30-45度左右。其二,中間。科贝尔式(左面)及直拍正手台内背面拧(球的右面)。球拍角度立起略大于90度。其三,中间偏下。“对方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球的右侧后面偏下)。
由此可见,各种不同位置,可产生不同的打法。如果理解了旋转軸原理,王皓式拧拉及“对方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打法就不难学了,前者是目前最先进、最有威胁、稳定性最好的打法;后者动作小,稳定性较高,隐蔽,突然,令对手难以适从;“科贝尔式台内拧拉”可把下旋转变为上旋,然后衔接下一板的进攻。“直拍正手台内背面拧”的打法稳定性较高和容易学习,可以制造落点刁钻的上旋球。以上多種打法的技术含量各有千秋,以王皓式的台内拧技术最为先进,其它反手台内侧拧技术可作为该技术的一种补充。
这种多元化的接发球抢攻和发球抢攻技术不仅能提高接抢和发抢的威力(节奏变化令对方难以适应),还是一项尽早地将比赛引入到相持阶段的技术。甚至可以直接得分。使该项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得分又得势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 & & 唐建军主编 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 37页)。
[2]& & & & 李永安 从“对方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谈“上旋球”.[J]乒乓世界,2011年第8期111页.
[3]& & & & 李永安 从“对方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谈“上旋球”.[J]乒乓世界,2011年第8期111页.
(220.81 KB)
下载次数:20
(271.68 KB)
下载次数:2
(252.47 KB)
下载次数:10
(270.71 KB)
下载次数:11
(125.45 KB)
下载次数:0
(212.98 KB)
下载次数:5
自信心是每一次比赛胜利的保证,而胜利又是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自信心的灵丹妙药,最终成为运动员的一种霸气。
博客.cn/u/
头衔: 超级版主(西南区专员)
高级论文!顶
溪的美,鱼知道。山的柔,风知道!
头衔: 版主(上海分舵副舵主)
头衔: 版主(技术版顾问)
运动快乐 发表于
運動快樂版主:
& & 您好!請左手持球,右手握拍(最好是直拍)擺弄一下,弄明白下面的預備動作,後面的擊球動作就能迎刃而解了。
預備動作:請左手持球,右手握拍。持拍手自然下垂(此時拍的正面向左,背面向右)向内轉180度後使剛才的正面向右,背面向左(剛好反過來了)且与球的右切面平行。此時肘关节朝外略上扬(有利於手腕內旋)並高于手腕。
擊球動作:当球从己方球台弹起时,在球台上升后期或高点期,球拍背面(拍头)摩擦球的右後侧中下部。手腕先横向接触球产生侧下旋,再翻腕。翻腕時不要向前撞球(容易下网),而是略带一點向上來翻腕才能确保成功率(球容易過网), 动作要一气呵成。其实拍头与球摩擦这个部位(右後侧中下部)就是正手发下旋的部位(摩擦方向和旋转效果兩者都是一样的下旋球,不同的是一個球拍背面,另一個是球拍的正面触球。)
迷惑對方之處:对方很难看到产生下旋球的动作(前半段动作),能看到的只是很像上旋球的翻腕动作(后半段动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误认为对方运动员“拧拉”出“违反常规”的下旋球的原因(其实就是常规的搓下旋来球→下旋回球,不可能是上旋球)。
& & 看看這樣解釋是否明白。
自信心是每一次比赛胜利的保证,而胜利又是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自信心的灵丹妙药,最终成为运动员的一种霸气。
博客.cn/u/
头衔: 版主(上海分舵副舵主)
運動快樂版主:
& & 您好!請左手持球,右手握拍(最好是直拍)擺弄一下,弄明白下面的預備動作,後面的 ...
h51860 发表于
& & 偶不是不明白这个动作,只是不明白怎样把下旋球拧拉成下旋球。反正,我是只会拧、拉成上旋球回过去。
昵称: 千佛山之鱼头衔: 超级版主(宣传发展部副部长兼山东分舵舵主)
本帖最后由 文止耳 于
11:55 编辑
写的很好,说的很准。
正反手台内来球拧拉技术很实用。
通过学习楼主文章,从原理到操作更明了,很受益,十分感谢!
山与山长相连&&水与水长相汇
& && && && && & 云与云常相聚&&吾与尔常相逢
头衔: 版主
本文是原文,经首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学术报告会专家组评审已被会议录用,录用论文将被收录进由世界学术出版社出版的《首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学术报告会》论文集。热烈祝贺熊志超教练此论文将被收录进由世界学术出版社出版的《首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学术报告会》
昵称: 托托头衔: 版主(历史资料珍藏区版主)
当球从己方球台弹起时,在球台上升后期或高点期,球拍背面(拍头)摩擦球的右後侧中下部。手腕先横向接触球产生侧下旋,再翻腕。动作要一气呵成,此时肘关节的位置即刻朝下,手腕朝上,完成整個技术动作。 ...
h51860 发表于
& && &原来是一种使了假动作的搓球,呵呵。不过太难掌握了。
头衔: 版主
向熊志超教练学习!并祝贺你的论文将被收录进由世界学术出版社出版的《首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头衔: 版主
因为7楼曾经被审核,所以后来又祝贺了一次,呵呵
头衔: 版主(技术版顾问)
谢谢红版的祝贺!
自信心是每一次比赛胜利的保证,而胜利又是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自信心的灵丹妙药,最终成为运动员的一种霸气。
博客.cn/u/
头衔: 版主(技术版顾问)
本帖最后由 h51860 于
13:13 编辑
偶不是不明白这个动作,只是不明白怎样把下旋球拧拉成下旋球。反正,我是只会拧、拉成上旋球回过 ...
运动快乐 发表于
& & 擊球方向是手腕的自然翻腕動作先横向接触球的右后侧下部产生侧下旋,再翻腕,动作要一气呵成。你的拍頭與球接觸時是下旋的拍形就決定你拧的球带有下旋性質。這個翻腕動作不僅僅起到假动作的搓球作用,它本身就是带有上旋,即先下旋後上旋形成一個混合旋轉球。(不过这只是我的設想,在沒有儀器測試以前無法证明)。假如存在這種混合旋轉球的話,原理跟發急長下旋球是一樣的。我对学生解析發急長下旋球的分解動作是這樣的,接觸球時拍形後仰,拍頭磨擦球的中下部產生下旋,再立起球拍往前推撞。快速的連續動作是看不出兩部分動作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你的拍頭與球接觸時是下旋的拍形就決定你發的球带有下旋性質。所以對方一推或快撥就下网;一搓就冒高就是这个道理。假如不存在這種混合旋轉球的話,向前推撞就是迷惑對方的假上旋動作,實質還是下旋球。其实就是常规的搓下旋来球→下旋回球,不可能是上旋球。
& & 我今天引出一個題外話題(發急長下旋球)是想證明一下發急長下旋球是否應該還有另一種發球方法呢?就是我上述發急長下旋球有兩種拍形,先磨後推(先抑後立)。歡迎加入討論。
自信心是每一次比赛胜利的保证,而胜利又是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自信心的灵丹妙药,最终成为运动员的一种霸气。
博客.cn/u/
头衔: 版主(上海分舵副舵主)
擊球方向是手腕的自然翻腕動作先横向接触球的右后侧下部产生侧下旋,再翻腕,动作要一气呵成。你 ...
h51860 发表于
& & 这个动作对我来说是高难动作。有机会请您上个视频吧。谢谢。
头衔: 版主(技术版顾问)
行,讓我準備一下。
自信心是每一次比赛胜利的保证,而胜利又是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自信心的灵丹妙药,最终成为运动员的一种霸气。
博客.cn/u/
头衔: 版主(技术版顾问)
《从“对方反手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谈台内“多元化拧拉技术”》文中介紹的“直拍正手台内背面拧拉”這個技術已有圖文介紹,在剛剛出版的《乒乓世界》今年第12期馬教練專欄---八面玲瓏“玩”乒乓,介紹了此技術。不過標題叫“直板背面挑打”,我覺得這個標題不如我的標題“直板正手背面拧拉”來的贴切且他的專欄比我的論文迟發表。大家有興趣可买本来看看。
自信心是每一次比赛胜利的保证,而胜利又是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自信心的灵丹妙药,最终成为运动员的一种霸气。
博客.cn/u/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司照牌:1549945
商业登记署:-01-11-7
小鱼儿乒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fishtt.hk all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7.2 Copyright &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提供国际宽频接入新界.青衣.和记电讯大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发下旋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