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运动员员和孙晋芳的事情

孙晋芳,中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中国女排&场上的灵魂&,世界最佳二传手之一。在她的带领下, 中国女排获得了&三连冠&、&五连冠&。1983年任江苏省体委副主任,2001年任国家体育彩票中心主任,2004年至今任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同时转发到我的视友空间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同时评论给 卜希霆排球运动员巫丹是否结婚-55BBS 我爱购物网
&&排球运动员巫丹是否结婚
排球运动员巫丹是否结婚
中国女排荣获五连冠 第十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通过六场决赛,决出了前十二名名次。 在冠、亚军决赛中,中国队3∶1胜古巴队。在决定第三、四名的比赛中,秘鲁队3∶1胜民主德国队。在决定第五、六名的比赛中,巴西队3∶0胜苏联队。 在决定第七八名的比赛中,日本队3∶1胜南朝鲜队。在决定第九、十名的比赛中,意大利队3∶1胜美国队。在决定第十一、十二名的比赛中,捷克斯洛伐克队3∶1胜保加利亚队。 锦标赛组委会评选中国的杨锡兰为本届锦标赛最佳运动员,张蓉芳为最佳教练员,杨锡兰获得最佳二传奖,杨晓君获得最佳接球奖。 民主德国的阿尔特、古巴的拉-冈萨雷斯、秘鲁的德尼斯、苏联的奥古延科分别获得了发球奖、攻球奖、救球奖和拦网奖。秘鲁的塔伊特和民主德国的斯廷登曼获得了特别奖。 这是自1981年首获世界冠军以来第5次保持世界冠军的荣誉 获得第十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的中国女子排球队的领队、教练和运动员名单:领队 杨希教练 张蓉芳、郎平、江申生运动员队长 杨锡兰(解放军) 副队长 梁艳(四川) 郑美珠(福建) 苏惠娟(河北) 杨晓君(北京) 殷勤(江苏) 侯玉珠(福建) 巫丹(四川) 姜英(辽宁) 刘玮(北京)李延军(解放军) 胡小凤(湖北)
8条其他回答
世界排球发展史: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排球运动开始于1895年,在美国马萨诸洲霍利约克城,一位名叫威廉?G?摩根的天主教青年会体育教育督导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起来的篮球运动固然很好,但运动剧烈,不太适合年纪大的人,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他创造了一种新游戏:在网球场上用篮球内胆进行比赛,双方人数不限但要相等,各据一方。将球胆在球网两边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排球最早的雏形。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很快这个游戏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的传播起来,最早被摩根和斯普林菲尔德市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林奇署长共同商定名位“小网”(Mitontte),1896年第一次表演赛之后,改名为“Volleyball”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
排球运动的传播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首先传到美洲的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国家,后又传入亚洲、欧洲等地。传入的渠道多是通过教会。排球传入亚洲是从1900年开始的,首先是印度,然后波及亚洲诸国。传入亚洲是经过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最后发展到6人制。传入欧洲的时间比亚洲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排球运动随着美军士兵的远涉重洋,登上欧洲大陆,当时正是排球规则开始逐渐走向完善的阶段,已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和6人制。1917年进入意大利、法国和前苏联,年先后在捷克和波兰等地开展。1964年进入奥运会,成为深受世界人民喜欢的运动。 中国排球发展史及获得成绩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1956年曾派女队在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是次比赛中,中国女排先后击败奥地利、荷兰和联邦德国等女排队伍,获得第6名。 碍于亚洲人身型和力量一般不及欧洲人和美洲人,中国女排的战略以快为主,凭着“前后交叉”和“快慢掩护”等战略在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取得不俗成绩。 50年代后期,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出“勾手大力发球”、“上手飘球”等技术,接着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亦开始在全运会和中国排球联赛等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 60年代,一股亚洲女排新势力正挑战着苏联女排的皇者地位,这股势力就是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由大松博文的教导下,在1960年的第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仅败于卫冕的苏联女排夺得亚军,却接连在的两年后的第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四年后的东京奥运(搜吧)会的决赛中击败该宿敌夺标,日本女排更在1960年后曾创下118场国际赛连胜纪录,震惊世界。“东洋魔女”的成功亦引起中国排球界的注意,于是中国排协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请了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 虽然男女子排球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可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会籍,故中国女排无缘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 1974年,中国女排在第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获得第14名。及至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重组后中国女排国家队,不久就先后参加三项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1977年的第2届世界杯、1978年的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分别获得第四名、第六名和亚军,这样的成绩不单没有令中国女排气馁,反而增强了女排成为亚洲盟主的信心。 中国女排终于在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有所突破,她们在决赛以盘数3比1,击败当时的亚洲和前世界冠军日本女排,首次称霸亚洲。 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遭受西方国家抵制,原本能够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便失去一次参赛机会。 所以,1981年的第3届世界杯正好为世界八支女子排球劲旅提供互相切磋的机会。 当时,除中国外,日本、苏联、美国等亦是夺标热门。 世界冠军记录 年份 世界大赛 主教练 队员 1981年 第3届世界杯 (主办国: 日本) 袁伟民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希、朱玲、曹慧英、陈招娣、周鹿敏、张洁云、梁艳 1982年 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 秘鲁) 袁伟民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郑美珠、曹慧英、杨希、陈招娣 1984年 洛杉矶奥运会(主办国: 美国) 袁伟民 张蓉芳、郎平、朱玲、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 1985年 第4届世界杯 (主办国: 日本) 邓若曾 郎平、杨晓君、侯玉珠、郑美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林国清 1986年 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 捷克斯洛伐克) 张蓉芳 杨晓君、侯玉珠、郑美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刘玮、胡小风 2003年 第9届世界杯(主办国: 日本) 陈忠和 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王丽娜、赵蕊蕊、张萍、张娜、张越红、宋妮娜、李珊、陈静 2004年 雅典奥运会(主办国: 希腊) 陈忠和 刘亚男、周苏红、杨昊、冯坤、王丽娜、赵蕊蕊、张萍、张娜、张越红、宋妮娜、李珊、陈静 历来荣誉 世界冠军 次 世界女排锦标赛 : 1982年、1986年 世界杯 : 1981年、1985年、2003年 奥运会 : 1984年、2004年 其他主要比赛冠军 : 世界女排大奖赛 : 2003年 世界大冠军杯 (洲际杯) : 2001年 瑞士女排精英赛 : 1990年、2000年、2003年、2007年 亚洲女排锦标赛 : 1979年、1987年、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
亚运会 : 1982年、1986年、1990年、1998年、2002年、2006年 俄罗斯总统杯女排邀请赛 : 2006年、2007年 排球规则的主要内容 排球规则是由技术性规定、非技术性规定和场地设备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决定的。 1.排球比赛的场地和设备 a.比赛场地 分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呈长方形对称的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至少有7米的无障碍空间。国际比赛的场区边线外的场区至少5米,端线后至少9米,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 b.比赛场地的场区 比赛场区:由中线的中心线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前场区:每个场区各划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其宽度包括在内)。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换人区: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发球区:在两边的端线外,两条边线的延长线上,各划两条长15厘米, 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端线之间为发球区。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准备活动区:在两个无障碍区外的替补席远端,划3*3米见方的区域为准备活动区。 c.比赛场地的要求 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划一。世界性比赛场地地面只能为木质或合成物。 界线:宽均为5厘米,其宽度包括在各个场区内。 颜色:室内必须为浅色。界线颜色要与地面颜色不同。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不同的颜色。 温湿度和照明:室内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50华氏度)。照明度为勒克斯。世界性比赛的室内温度,最高不得高于25摄氏度(77华氏度),最低不低于16摄氏度(61华氏度)。湿度不得高于60%。 d.比赛的器材与设备 器材除规定的网柱、球网、标志带、标志杆和比赛球外,还有以下设备: 球队用的长椅:长度至少应能坐9人。 记录台:一般坐两个人,一名正式记录员,一名辅助记录员。国内比赛一般只有一名记录员和一名广播员在记录台就座。 裁判台:要能升降,下部要用防护套包好,以防队员救球时受伤。 量网尺:长度要在2.50米以上,并在男子网高2.43米和女子网高2.24米处画标记,同时在这两个高度上方2厘米处画上另一种标记。 气压表:比赛球的气压为公斤平方厘米,所有比赛用球的气压必须一致。 比赛用球和球架:要求将5只比赛球放到球架上,比赛采用三球制。 计分器:能显示双方的比赛分数、双方的暂停和换人次数。 换人牌:为1-18号,两侧的颜色最好有区别,并用盒子装好。 拖把:需要六个拖把供擦地员使用。 小毛巾:至少需要十块供擦地员和捡求援球员使用的小毛巾,毛巾最小为4厘米见方,最大为40厘米*80厘米。 气筒:球压不足时,供充气用。 蜂鸣器:最好能让教练员和记录员都能使用。 表格:包括记录表、位置表、成绩报告单和广播员用表等。 2.非技术性规定 a.队员的服装 队员的服装包括上衣、短裤和运动鞋。上衣、短裤和袜子必须统一、整洁和颜色一致。国际比赛中,全队队员鞋子的颜色必须一致,但商标可以不同。上衣的号码必须是1-18号,号码的颜色必须与上衣明显不同。身前号码至少为10厘米宽,身后号码至少为15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为2厘米。 b.禁止佩带的物品 禁止佩带可能造成上伤害及有利于人为加力的物品。可以戴眼镜参加比赛,但所引起的后果一切由个人负责。 c.参加者的基本权力 队长、教练员、队员都有其相对应的权力。在此不作详细介绍。请大家参阅有关资料。 3.技术性规定 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5秒钟内,将球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在球落地前,将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球击出。如球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则被认为是第一次发球试图。在发球试图后,第一裁判员应及时鸣哨允许再次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在再次鸣哨后的3秒中将球发出。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包括端线)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击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场区内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在每次发球时都允许有一次发球试图。 队员的场上位置: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各站两排,每排三名队员。发球队员不受场上位置的限制。队员的位置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判定。在发球队员击球的一刹那,场上队员脚的着地部位必须符合其位置要求。在发球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 网下穿越:在不防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在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允许队员的一只脚或双脚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脚的一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除脚以外,不允许队员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对方的场区.在比赛中断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地。 触网:新规则规定触网为犯规,但队员在无试图击球的情况下,偶尔触网不算犯规。 进攻性击球:指发球和拦网外的其他所有向对方的击球。前排队员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必须在本场地空间。后排队员则允许在后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越过进攻线,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 拦网:只有前排队员允许完成拦网,后排队员不得完成拦网。 比赛中的击球:队员的身体任何部位都允许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弹。队员若违背上述规定,则为持球。球必须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若球先后触及队员的不同部位,则为连击犯规。 3.执行规则的原则 执行规则的基本原则是以规则的作用和影响因素为基础的。 主要原则有: 1)使比赛在良好和公正的条件下进行。 2)积极鼓励观赏性。 3)加强裁判员之间的协作。 4.裁判员之间的配合 包括第一二裁判员之间的配合、第一裁判员与记录员之间的配合、第一裁判员与司线员之间的配合、第二裁判员与记录员之间的配合、第二裁判员与司线员之间的配合以及司线员之间的配合。 排球全部规则见:
编辑本段早期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1956年曾派女队在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是次比赛中,中国女排先后击败奥地利、荷兰和联邦德国等女排队伍,获得第6名。
  碍于亚洲人身型和力量一般不及欧洲人和美洲人,中国女排的战略以快为主,凭着“前后交叉”和“快慢掩护”等战略在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取得不俗成绩。
  50年代后期,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出“勾手大力发球”、“上手飘球”等技术,接着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亦开始在全运会和中国排球联赛等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
  60年代,一股亚洲女排新势力正挑战着苏联女排的皇者地位,这股势力就是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由大松博文的教导下,在1960年的第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仅败于卫冕的苏联女排夺得亚军,却接连在的两年后的第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的决赛中击败该宿敌夺标,日本女排更在1960年后曾创下118场国际赛连胜纪录,震惊世界。“东洋魔女”的成功亦引起中国排球界的注意,于是中国排协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请了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
  虽然男女子排球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可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会籍,故中国女排无缘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
  1974年,中国女排在第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获得第14名。及至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重组后中国女排国家队,不久就先后参加三项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1977年的第2届世界杯、1978年的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分别获得第四名、第六名和亚军,这样的成绩不单没有令中国女排气馁,反而增强了女排成为亚洲盟主的信心。
  中国女排终于在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有所突破,她们在决赛以盘数3比1,击败当时的亚洲和前世界冠军日本女排,首次称霸亚洲。
  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遭受西方国家抵制,原本能够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便失去一次参赛机会。 所以,1981年的第3届世界杯正好为世界八支女子排球劲旅提供互相切磋的机会。 当时,除中国外,日本、苏联、美国等亦是夺标热门。
  编辑本段80年代的腾飞
  三连冠
  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在80年代开始腾飞。
  1981年,第3届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七轮二十八场比赛,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在三大球运动(足球、篮球、排球)队伍中的首个世界冠军。 袁伟民、孙晋芳、郎平等分获最佳教练、二传和优秀球员等奖项。 是次比赛,最经典的一场是对苏联女排赢盘数3比0(局分为15-4, 16-14, 15-0),末局更令对手不能拿到一分,这个战果刚好是1978年第8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苏联女排击败中国女排的比分。
  1982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初赛对美国队曾以盘数零比三落败,更一度陷入出线危机,主教练袁伟民果断起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替下周晓兰、陈招娣,结果中国女排以3比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 中国女排接连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匈牙利、古巴、苏联和澳大利亚等球队之后,夺得半决赛席位。 在半决赛赛中,中国女排又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昔日劲旅日本,而劲敌美国队则意外地被东道主秘鲁队淘汰。 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秘鲁,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尽管在1983年的亚洲锦标赛决赛败于日本,进入调整期的中国女排仍是洛杉矶奥运会的夺标热门。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虽然中国女排又在分组赛被宿敌美国队击败,其后却越战越勇,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美国,报却分组赛一败之仇,并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亦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
  五连冠
  接着两年,中国女排又获得了1985年第4届世界杯冠军和1986年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
  198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三连冠和五连冠的成绩,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
  编辑本段90年代的下滑
  中国女排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开始青黄不接,早一辈的名将如郎平和梁艳等早已相继退役,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败于该届盟主苏联女排,最后只获得铜牌。 中国女排在1989年的第5届世界杯和1990年的第11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均卫冕失败,决赛分别负于古巴和苏联而获得亚军。
  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巫丹的禁药事件让胡进所带领的中国女排只获得第七名。
  1994年,在巴西举行的1994年第1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更滑落至第八名,第八名争夺战中更败于宿敌日本女排。 在广岛亚运会中更在决赛败于韩国女排而卫冕失败,中国女排陷入低潮。
  1995年,名将郎平被中国排协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率领中国女排走出历史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但她始终未能带领球队重夺得世界冠军,故她于1998年宣布辞职。
  在90年代,中国女排虽然出现了不少优秀球员,如副攻的赖亚文和吴咏梅、主攻的许新、孙h和王丽娜、接应二传的丘爱华等,却只曾在1990-98年期间的四次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世界杯、世界女排锦标赛、奥运会)中屈居亚军,那年代正值古巴女排创造八连冠的超强王朝。
  编辑本段千禧年代的中兴
  2000年在教练胡进带领下的,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在八强止步,中国女排兵败后,中国排协便委任在中国女排队中曾担任十多年陪练员的陈忠和先生担任主教练。
  2001年,陈忠和决心重用新人,除了逐步淘汰上一代女排名将,更提拔了不少潜质新人如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等,结果,中国女排在陈忠和教练领导下,在日本夺得世界大冠军杯,这是中国女排十多年来夺得的世界级正式大赛冠军。 不过由于世界大冠军杯属洲际杯性质,传统地位难与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相提并论,故在国内没有造成大太回响。
  另外,中国女排亦接连在2001年和2002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周进入最后决赛,分别败于美国队和俄罗斯队而无缘冠军。
  2002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赛中,中国女排利用走线策略,在两轮分组赛中分别输给实力明显较自己较弱的希腊女排和韩国女排,以确保在赛事中尽量避开两大劲敌:意大利女排和俄罗斯女排。 最终虽然中国女排达到了赛前所期望的前四位成绩,但却受了国内(不满女排打假的观众)和国外(巴西女排和荷兰女排)一片指责,陈忠和教练一度受到下台压力。 不过在十天后举行的釜山亚运会,中国女排又获得冠军,陈忠和教练地位得以确保。
  编辑本段2003年世界杯
  2003年是中国女排丰收的一年,接连夺得瑞士女排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亚洲女排锦标赛等几个国际赛事冠军。 一时间,国人憧憬中国女排可以重夺世界冠军,终于在十一月于日本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十一战全胜的姿态勇夺冠军,一骚十七年之痒。 国内又重现八十年代的女排热潮,女排精神一词又再度被提起。 中国女排亦因此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中央电视台亦制作特备节目走过十七年以庆祝中国女排重夺世界冠军。
  够了吗?
编辑本段早期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1956年曾派女队在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是次比赛中,中国女排先后击败奥地利、荷兰和联邦德国等女排队伍,获得第6名。  碍于亚洲人身型和力量一般不及欧洲人和美洲人,中国女排的战略以快为主,凭着“前后交叉”和“快慢掩护”等战略在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取得不俗成绩。  50年代后期,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出“勾手大力发球”、“上手飘球”等技术,接着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亦开始在全运会和中国排球联赛等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  60年代,一股亚洲女排新势力正挑战着苏联女排的皇者地位,这股势力就是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由大松博文的教导下,在1960年的第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仅败于卫冕的苏联女排夺得亚军,却接连在的两年后的第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的决赛中击败该宿敌夺标,日本女排更在1960年后曾创下118场国际赛连胜纪录,震惊世界。“东洋魔女”的成功亦引起中国排球界的注意,于是中国排协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请了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  虽然男女子排球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可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会籍,故中国女排无缘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  1974年,中国女排在第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获得第14名。及至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重组后中国女排国家队,不久就先后参加三项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1977年的第2届世界杯、1978年的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分别获得第四名、第六名和亚军,这样的成绩不单没有令中国女排气馁,反而增强了女排成为亚洲盟主的信心。  中国女排终于在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有所突破,她们在决赛以盘数3比1,击败当时的亚洲和前世界冠军日本女排,首次称霸亚洲。  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遭受西方国家抵制,原本能够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便失去一次参赛机会。 所以,1981年的第3届世界杯正好为世界八支女子排球劲旅提供互相切磋的机会。 当时,除中国外,日本、苏联、美国等亦是夺标热门。  编辑本段80年代的腾飞  三连冠  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在80年代开始腾飞。  1981年,第3届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七轮二十八场比赛,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在三大球运动(足球、篮球、排球)队伍中的首个世界冠军。 袁伟民、孙晋芳、郎平等分获最佳教练、二传和优秀球员等奖项。 是次比赛,最经典的一场是对苏联女排赢盘数3比0(局分为15-4, 16-14, 15-0),末局更令对手不能拿到一分,这个战果刚好是1978年第8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苏联女排击败中国女排的比分。  1982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初赛对美国队曾以盘数零比三落败,更一度陷入出线危机,主教练袁伟民果断起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替下周晓兰、陈招娣,结果中国女排以3比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 中国女排接连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匈牙利、古巴、苏联和澳大利亚等球队之后,夺得半决赛席位。 在半决赛赛中,中国女排又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昔日劲旅日本,而劲敌美国队则意外地被东道主秘鲁队淘汰。 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秘鲁,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尽管在1983年的亚洲锦标赛决赛败于日本,进入调整期的中国女排仍是洛杉矶奥运会的夺标热门。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虽然中国女排又在分组赛被宿敌美国队击败,其后却越战越勇,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美国,报却分组赛一败之仇,并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亦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  五连冠  接着两年,中国女排又获得了1985年第4届世界杯冠军和1986年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  198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三连冠和五连冠的成绩,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  编辑本段90年代的下滑  中国女排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开始青黄不接,早一辈的名将如郎平和梁艳等早已相继退役,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败于该届盟主苏联女排,最后只获得铜牌。 中国女排在1989年的第5届世界杯和1990年的第11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均卫冕失败,决赛分别负于古巴和苏联而获得亚军。  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巫丹的禁药事件让胡进所带领的中国女排只获得第七名。  1994年,在巴西举行的1994年第1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更滑落至第八名,第八名争夺战中更败于宿敌日本女排。 在广岛亚运会中更在决赛败于韩国女排而卫冕失败,中国女排陷入低潮。  1995年,名将郎平被中国排协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率领中国女排走出历史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但她始终未能带领球队重夺得世界冠军,故她于1998年宣布辞职。  在90年代,中国女排虽然出现了不少优秀球员,如副攻的赖亚文和吴咏梅、主攻的许新、孙h和王丽娜、接应二传的丘爱华等,却只曾在1990-98年期间的四次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世界杯、世界女排锦标赛、奥运会)中屈居亚军,那年代正值古巴女排创造八连冠的超强王朝。  编辑本段千禧年代的中兴  2000年在教练胡进带领下的,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在八强止步,中国女排兵败后,中国排协便委任在中国女排队中曾担任十多年陪练员的陈忠和先生担任主教练。  2001年,陈忠和决心重用新人,除了逐步淘汰上一代女排名将,更提拔了不少潜质新人如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等,结果,中国女排在陈忠和教练领导下,在日本夺得世界大冠军杯,这是中国女排十多年来夺得的世界级正式大赛冠军。 不过由于世界大冠军杯属洲际杯性质,传统地位难与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相提并论,故在国内没有造成大太回响。  另外,中国女排亦接连在2001年和2002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周进入最后决赛,分别败于美国队和俄罗斯队而无缘冠军。  2002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赛中,中国女排利用走线策略,在两轮分组赛中分别输给实力明显较自己较弱的希腊女排和韩国女排,以确保在赛事中尽量避开两大劲敌:意大利女排和俄罗斯女排。 最终虽然中国女排达到了赛前所期望的前四位成绩,但却受了国内(不满女排打假的观众)和国外(巴西女排和荷兰女排)一片指责,陈忠和教练一度受到下台压力。 不过在十天后举行的釜山亚运会,中国女排又获得冠军,陈忠和教练地位得以确保。  编辑本段2003年世界杯  2003年是中国女排丰收的一年,接连夺得瑞士女排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亚洲女排锦标赛等几个国际赛事冠军。 一时间,国人憧憬中国女排可以重夺世界冠军,终于在十一月于日本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十一战全胜的姿态勇夺冠军,一骚十七年之痒。 国内又重现八十年代的女排热潮,女排精神一词又再度被提起。 中国女排亦因此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中央电视台亦制作特备节目走过十七年以庆祝中国女排重夺世界冠军。  编辑本段雅典奥运会  雅典奥运会在2004年举行,国人期待中国女排可重夺失落了20年的奥运金牌。 事实上,中国女排赛前的状态并没有在2003年时那样大熟大勇,身高1.97米、为中国女排夺得03年世界杯的主力功臣赵蕊蕊因在一次练习中受伤而缺阵了半年,中国女排亦在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宣告卫冕失败。  奥运会女排赛赛前,陈忠和教练亦表明现今世界各国女排实力十分接近,未敢轻言中国女排能够夺标而回,首战对美国女排赛事中战成盘数1-1后不久,赵蕊蕊便因右脚伤退出比赛,更令中国女排夺冠之路蒙上阴影。  不过中国女排在其后比赛中却越战越勇,最后杀入了奥运女排决赛,对手正是在03年世界杯未能参赛的俄罗斯女排,中国女排在首两盘比赛中落后,但最终惊天逆转的反胜对手盘数三比二(28-30, 25-27, 25-20, 25-23, 15-12),在奥运女排赛事中折桂,并实现了女排两连冠,中国女排亦因此再度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  编辑本段北京奥运会(最终获得铜牌)  北京奥运会的大名单具体阵容是:杨昊(3号)、王一梅(1号)、李娟(11号)、张越红(8号)、惠若琪(19号)、赵燕妮(14号);副攻手五人:赵蕊蕊(9号)、薛明(10号)、马蕴雯(17号)、徐云丽(6号)、陈瑶(13号);二传手三人:冯坤(2号)、宋妮娜(12号)、魏秋月(5号);接应三人:周苏红(7号)、刘亚男(4号)、李珊(18号);自由人二人:张娴(15号)、张娜(16号)。其中张越红、宋妮娜、陈瑶、李珊、张娜五人暂时不参加集训。排管中心要求她们保持状态,随时待命。  北京奥运会参赛的12名队员是:二传:冯坤(2号)、魏秋月(5号);主攻:杨昊(3号)、王一梅(1号)、李娟(11号);副攻:赵蕊蕊(9号)、薛明(10号)、马蕴雯(17号)、徐云丽(6号);接应:周苏红(7号)、刘亚男(4号);自由人:张娜(16号)。  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赛程及比分  日(六) 20:00 中国VS委内瑞拉 3  日(一) 20:00 中国VS波兰 3  日(三) 20:00 中国VS古巴 2  日(五) 20:00 中国VS美国 2  日(日) 20:00 中国VS日本 3  日(二) 20 中国vs俄罗斯 3  日(四)20:00中国VS巴西 0:3  日(六)12:30 中国VS古巴 3  中国女排为避免小组出线最末位,日晚上,不得不与日本队死拼。上届冠军尴尬若此,皆因上仗惜败美国队之故。美国队由前中国女排教练郎平督战,于是郎平便再受非议,棋圣聂卫平更公开说她不爱国。  老聂等偏激不无道理,因日前中美交锋无半点“和平之战”的味道,更因中国三大球夺牌的希望,只能寄望于女排。昨晚之战,中国女排一度没能从之前的阴影中缓过来,一开局便被对手打了个12比3,好在能及时稳住阵脚,最终化解了危机。  郎平该不该执教美国队,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只不过美国队当时尚未成熟,矛盾未凸现而已。其实,郎平的解释是很过得去的,也为大众所接受:她将自己执教美国队视为为中国排球争光,将与中国队较劲视为职业操守使然。  事实也是,从世界体育交流的角度来说,郎平有理。洋为中用,中为洋用,由来已久,也越来越普遍。中国女排最初的崛起,就得益于日本大松博文带来“东洋魔女”的训练手段。中国女子射箭本届奥运突破夺金,与韩国教练传授绝技密不可分。昨晚乒乓球女团决赛,与中国队对垒的新加坡队,教练还是刘国梁之胞兄刘国栋。中国跳水梦之队前辈梁伯熙,带领陈肖霞奥运夺冠之后也曾摇身一变成了加拿大队的总教练。因此,对被“自己人”打败无须耿耿于怀,关键还是自己要不断强大,就像乒乓球从来没为此烦恼一样。至于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更应虚怀若谷。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当然,就照顾球迷的感情因素而言,也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也就是中国足球联赛中行之有效的“避嫌”。在中超、中甲赛场,近年来有条不成文的规定,从交战对方出来的球员和教练,若遇到“自家人”都退居幕后,不伤筋骨,避了骂名。事实上,在国际大赛使用裁判的问题上,避嫌的做法早已有之。因此,假若郎平们能有此共识,不妨借鉴之,那一切将和谐许多。  首都体育馆那历经风雨洗礼的屋顶,在昨晚简直要被欢呼的声浪“掀掉”。这里的一万三千名观众见证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大胜,在北京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0完胜俄罗斯女排,挺进四强。  与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决赛相同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过程。经过四年岁月洗礼,保留了一半原班人马的中国女排依旧坚强、俄罗斯女排却愈加脆弱, “这场球是生死之战。”正如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赛后所言,“这场球肯定要拼,不然没有机会了。但是在拼的过程中还控制住了心态,今天队员的心态很好,在落后的情况下也不是很慌乱,没有急于求成,而且打出了不服输的劲头。”  前两局一开始,中国女排都让人捏了把汗――首局0比4开局、次局1比4开局,和小组赛那两场败仗时的表现一样,中国队自己的一传不到位、进攻打不开。然而一支真正成熟的队伍,懂得如何在最需要的时候自我调整,昨晚的中国女排就体现了这种对比赛的控制力。  第一局,中国女排依靠王一梅的一轮大力发球将比分追到9平,此后双方比分一路紧咬,但关键时刻俄罗斯队频频失误送分,加莫娃的扣球出界令中国队拿到开门红。  第二局依靠周苏红的发球轮次又连得5分、反超比分,此后俄罗斯主帅卡普拉拉频频调兵遣将,但中国女排双塔赵蕊蕊和马蕴雯完全压倒了几门俄罗斯火炮,中国女排在22比24落后的情况下凭借拦网挽救两个局点。俄罗斯队配合失误又将这一局拱手送给中国队。  如此“委屈”地丢了两局之后,俄罗斯全队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尽管第三局薛明替换赵蕊蕊上场,但中国女排的高塔依旧是对手无法逾越的天安门城墙,俄罗斯女排引以为豪的强大攻击线本局彻底哑火,中国女排仅耗时一个半小时就拿下整场比赛。  “太激动了,终于又进一步,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小将李娟赛后颤抖着嗓音说道,“赛前教练没有进行太多针对性的布置,我们只是放开拼,拼得了胜利。”她和王一梅、马蕴雯等首发队员同为鲜有大赛经验的新人,顶着外界的疑问打上奥运主力,如今她们用成绩证明自己,足以接过四年前“黄金一代”的枪。  而顶着雅典奥运冠军光环的“黄金一代”老队员更不容易,队长冯坤在小组赛的两度落泪,一度让人为她的状态担忧。但站在四年前的决赛老对手面前,冯坤又恢复了从容调度的大将风采,“胜利来之不易,靠的是每一个人相互支持、鼓励。小组赛我们的确有一定的挫折,但及时调整心态、给自己减压。”冯坤说,赛后的她看起来依旧平静,喜悦没有让她再流泪。  但这场胜利却让主帅陈忠和有些忘情,拿下最后一分,他甚至像四年前夺冠时那样跳了起来。“中国队这四年经历了很多,包括老队员伤病,新老队员交替,经历很多挫折,输了很多……”回首这个奥运周期,陈忠和无限感慨,“但我们一直相信我们的队伍,一致的目标是北京奥运会,现在还是跟2004年一样,用我们的团队精神去打每一个球。”  中国女排黄金一代 真的不想说再见  随着赵蕊蕊的最后一记扣杀,中国女排昨天中午在首体以3比1击败古巴队,夺取一枚珍贵的铜牌。当全场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姑娘们拥抱在一起,激动的泪水难以抑制。她们一起走过了艰辛的8年!这是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谢幕演出,8年来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人们怎能轻易忘记…… 昨天中午,当中国女排再度出现在首体球场时,全场中国球迷依然给予她们最热烈的掌声。“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加油!”呐喊声依然响彻首体。  昔日世界最佳二传冯坤上场了。2001年2月,当冯坤拿到中国女排大名单时,本报记者就在她身边,她看了这张纸很久,她很激动,因为她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一员。艰苦的训练和陈忠和的严厉批评一度使她几乎崩溃,一向不怎么流泪的冯坤在2001年的眼泪很多,有时候累得只能靠着双手一点点地爬着楼梯回到宿舍。冯坤成为队中的绝对主力,并在2003年世界杯率队夺取阔别17年之久的世界冠军。2004年的雅典,冯坤引领全队实现大逆转,夺取阔别20年之久的奥运会冠军。  “辣手旋风”周苏红上场了。周苏红很不容易,她一直在代表着在病床上的丈夫汤淼进行着奥运会比赛。在她的脸上,你看不到一个女人的内心痛苦,她把这些痛苦释放在了球场。陈忠和曾说:“我就喜欢周苏红在球场上的那种顽强作风。”她一传稳定进攻迅猛,在场上有耗不尽的能量。周苏红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特别会因一点小事而感动,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打完奥运会的。  “中国制铁”杨昊上场了。伤痛剪断了杨昊飞翔的翅膀,但她的双手依然可以弹奏动听的钢琴曲《天鹅湖》。  “妙手剑客”刘亚男上场了。“只要你自己不放弃,我就不会放弃你!”陈忠和的这句话使一度退役的刘亚男坚持到现在。“  不死鸟”张娜上场了,虽然因伤病,她已不像过去那样天衣无缝,但她依然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不死鸟”。  “第一球星”赵蕊蕊上场了。她的伤再度出现反复,也许她真的没有机会再度征战奥运会了。打完最后一分,饱受伤病折磨的赵蕊蕊再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她哭成了泪人! 也许,这也是陈忠和的告别演出。每当球员打出好球,陈忠和就会挥拳叫好,他们太需要这场胜利了。当胜利来临,陈忠和与黄金一代球员告别时,眼泪横飞。  8年来,他们风雨同舟;8年来,他们经历苦乐;8年来,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又扛负着巨大的压力。姑娘们不愿离去,久久地在场上拥抱告别。中国女排全体队员手拉手,绕场一周,向观众鞠躬致谢!陈忠和向全场观众握紧拳头挥手再见!虽然没能夺取金牌,但女排精神没有垮!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真的不想说再见!  编辑本段世界冠军记录  年份 世界大赛 主教练 队员  1981年 第3届世界杯 (主办国: 日本) 袁伟民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希、朱玲、曹慧英、陈招娣、周鹿敏、张洁云、梁艳  1982年 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 秘鲁) 袁伟民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郑美珠、曹慧英、杨希、陈招娣  1984年 洛杉矶奥运会(主办国: 美国) 袁伟民 张蓉芳、郎平、朱玲、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  1985年 第4届世界杯 (主办国: 日本) 邓若曾 郎平、杨晓君、侯玉珠、郑美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林国清  1986年 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 捷克斯洛伐克) 张蓉芳 杨晓君、侯玉珠、郑美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刘玮、胡小风  2003年 第9届世界杯(主办国: 日本) 陈忠和 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王丽娜、赵蕊蕊、张萍、张娜、张越红、宋妮娜、李珊、陈静  2004年 雅典奥运会(主办国: 希腊) 陈忠和 刘亚男、周苏红、杨昊、冯坤、王丽娜、赵蕊蕊、张萍、张娜、张越红、宋妮娜、李珊、陈静  编辑本段历来荣誉  世界冠军 次  世界女排锦标赛 : 1982年、1986年  世界杯 : 1981年、1985年、2003年  奥运会 : 1984年、2004年  其他主要比赛冠军 :  世界女排大奖赛 : 2003年  世界大冠军杯 (洲际杯) : 2001年  瑞士女排精英赛 : 1990年、2000年、2003年、2007年  亚洲女排锦标赛 : 1979年、1987年、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 [9]  亚运会 : 1982年、1986年、1990年、1998年、2002年、2006年  俄罗斯总统杯女排邀请赛 : 2006年、2007年  女排亚洲杯:2008年  奥运会和亚洲杯阵容  教练:陈忠和  队员:1. 王一梅 2. 冯坤 3. 杨昊 4. 刘亚男 5. 魏秋月 6. 徐云丽 7. 周苏红
9. 赵蕊蕊 10. 薛明 11. 李娟
16. 张娜 (自由人) 17. 马蕴雯
81年 世界杯
82年 世锦赛
84年 奥运会
85年 世界杯
86年 世锦赛
2003年 世界杯
2004年 奥运会
中国女排历届国家队成员名单
中国女排历次世界三大赛参赛名单
1981世界杯冠军.主力主功 郎平 张容芳 副功 陈亚琼 周晓兰 二传.孙晋芳.接应.陈招娣曹慧英
替补杨希梁艳朱琳张洁云周鹿敏
1982世锦赛冠军.主力.主功 郎平 张容芳 副功 陈亚琼 梁艳 二传.孙晋芳 接应 郑美珠.
替补杨希姜英周晓兰曹慧英杨锡兰陈招娣
1984奥运会冠军主力 主功 郎平 张容芳 副功 梁艳 杨晓君 二传 杨锡兰 接应 郑美珠
替补姜英候玉珠周晓兰朱琳苏慧娟李延军
1985世界杯冠军主力 主功 郎平 候玉珠 副功 梁艳 杨晓君 二传 杨锡兰 接应 郑美珠
替补姜英殷勤林国清李延军苏慧娟巫丹
1986世锦赛冠军主力 主功 候玉珠 姜英 副功 梁艳 杨晓君 二传 杨锡兰 接应 郑美珠
替补.殷勤胡小凤刘玮李延军苏慧娟巫丹
1988奥运会季军主力 主功 候玉珠 姜英 副功 杨晓君李月明 二传杨锡兰 接应 巫丹
替补李国君汪亚军崔咏梅赵红苏慧娟郑美珠
1989世界杯季军主力 主功 李国君 许新.副功 李月明赖亚文 二传苏慧娟 接应 巫丹
替补何云舒李桂芝李云武孙丽娟毛武扬周红
1990世锦赛亚军主力 主功 郎平 李国君 副功 李月明 赖亚文 二传苏慧娟 接应 巫丹
替补何云舒许新苏立群戚丽丽毛武扬周红
1991世界杯亚军主力 主功 李国君 许新 副功 李月明 赖亚文 二传马芳 接应 巫丹
替补高林陈凤琴王怡戚丽丽苏慧娟周红
1992奥运会第七名主力 主功 孙月 高林 副功 王怡 赖亚文 二传马芳 接应 周红
替补李国君陈凤琴李月明苏立群苏慧娟巫丹
1994世锦赛第八名主力 主功 孙月 潘文莉 副功 王怡 赖亚文 二传计丽平 接应 崔咏梅
替补茅菊兰殷茵苏立群戚丽丽苏慧娟王子凌
1995世界杯季军主力 主功 孙月 李艳 副功 赖亚文 王怡 二传何琦 接应 崔咏梅
替补潘文莉殷茵诸韵颖王子凌邓阳
1996奥运会亚军主力 主功 孙月李艳 副功 赖亚文 王怡吴永梅 二传何琦 接应崔咏梅
替补潘文莉王丽娜刘晓宁诸韵颖王子凌
1998世锦赛亚军主力主功孙月李艳 副功吴永梅 赖亚文李轶之 二传何琦 接应邱爱华自由人王子凌
替补王丽娜殷茵诸韵颖 崔咏梅
1999世界杯第五名主力主功孙月王丽娜殷茵副功吴永梅陈静二传何琦诸韵颖接应邱爱华自由人周苏红
替补林文珍桂超然李珊
2000奥运会第五名主力主功孙月王丽娜殷茵副功吴永梅陈静二传何琦诸韵颖接应邱爱华巫丹自由人李艳
替补桂超然李珊
2002世锦赛第四名主力主功杨昊 张静张越红 副功 赵蕊蕊 刘亚男二传冯坤接应周苏红 自由人李颖
替补陈静熊姿宋妮娜李珊
2003世界杯冠军.主力 主功 杨昊 王丽娜 副功赵蕊蕊 刘亚男 二传冯坤接应周苏红自由人张娜
替补张越红陈静宋妮娜李珊
2004奥运会冠军主力 主功 杨昊王丽娜张越红副功刘亚男 张平二传冯坤接应周苏红自由人张娜
替补赵蕊蕊陈静宋妮娜李珊
从1981年到2004年共有74名选手参加了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三大赛。共36名选手获得了世界冠军
她们是 郎平 张容芳 陈亚琼 周晓兰 孙晋芳 陈招娣 曹慧英 杨希 梁艳 朱琳 张洁云 周鹿敏 郑美珠 杨锡兰 杨晓君 候玉珠 姜英 苏慧娟 巫丹 李延军 殷勤 林国清 胡小凤 刘玮 杨昊 王丽娜 赵蕊蕊 刘亚男 冯坤 周苏红 张娜 张越红 张平 陈静 宋妮娜 李珊 。
其中郎平 张容芳 陈亚琼 周晓兰 孙晋芳 陈招娣 曹慧英 梁艳 郑美珠 杨锡兰 杨晓君 候玉珠 姜英 杨昊 王丽娜 赵蕊蕊 刘亚男 冯坤 周苏红 张娜 张越红 张平二十二名选手打过主力阵容。
唤起曾经记忆回首辉煌岁月-女排五连冠
81年世界杯首次夺冠
  首次夺冠:1981年 第三届世界杯 日本
  1981年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7轮28场激烈的比赛,日,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袁伟民获“最佳教练奖”,孙晋芳获“最佳运动员奖”、“最佳二传手奖”、“优秀运动员奖”,郎平获“优秀运动员奖”。
登上领奖台 欢欣雀跃 袁伟民场外指导 拥抱奖杯 郎平梁艳双快
  两连冠:1982年 第九届世锦赛 秘鲁
  中国女排带着一场负分进入复赛,形势十分严峻。主教练袁伟民果断起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替下周晓兰、陈招娣。以3比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此后中国女排又以3比0战胜前苏联队,杀入四强。并最终在与东道主秘鲁队的冠亚军决战中以3比0完胜,获得本届锦标赛冠军。
奥运风采 领奖台上 激动时刻
  三连冠:1984年 第24届奥运会 洛杉矶
  8月3日预赛的最后一场对美国队的比赛中,中国队以l比3失利。半决赛中国队以3比0轻取日本后,8月8日的中美决战上中国女排丝毫没有受到小组赛失利的影响,以3比0完胜对手,取得了“三连冠”。
郎平英姿 领奖台上 梁艳风采
  四连冠:1985年 第四届世界杯 日本
  在这次世界大赛中,中、古之战是世人注目的焦点。赛前双方均以3比0击败了实力雄厚的前苏联队,因此这场比赛可谓本届比赛的冠军争夺战,最后中国女排以3比1获胜。邓若曾获“优秀教练员奖”;郎平获“最佳选手奖”及“优秀选手奖”;杨锡兰获“最佳二传奖”及“优秀选手”奖;郑美珠获“优秀选手”奖。
领奖台上 欢呼雀跃
  五连冠:1986年 第十届世锦赛 捷克斯洛伐克
  当年9月,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在极为困难的情形之下出征,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以8战8胜的出色战绩,蝉联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在本届锦标赛上,张蓉芳获得“最佳教练员奖”,杨锡兰获得“最佳运动员奖”和“最佳二传手奖”,杨晓君获得“最佳一传奖”。
  2003年世界杯排球赛
经过了17年太漫长太漫长的等待,中国女排终于迎来了凤凰涅磐的一刻。北京时间11月15日下午18点56分,随着刘亚男的重扣落地,中国姑娘们终于捧回了阔别已久的世界冠军。在本次世界杯赛中,中国队发挥极为稳定出色,取得了11战11胜的骄人战绩,冠军头衔可谓是真正的实至名归。回首这11场比赛的风雨历程,对中国姑娘们继续高歌猛进,再现老女排“五连冠”的辉煌,想必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战即是决赛 3-1力克巴西
  由于俄罗斯队在欧洲意外折戟,本届世界杯赛中国女排面对的最强对手当属巴西队和美国队。从后来比赛的实际进程来看,到最后一轮仍对中国队夺冠形成威胁的恰恰正是中国队的第一个对手巴西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第一场比赛,也就是这届世界杯事实上的决赛。
  赛前,巴西队扬言自己已经找到了破解中国队的方法,但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姑娘保持了沉稳的心态,坚持以我为主,经过100分钟的激烈争夺,凭借高出对手一筹的实力以3:1力克巴西,不但赢得了一场硬碰硬的关键较量,同时也为后来的势如破竹的连胜和最终的夺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巴西队的实力的确不可小觑,首局比赛年轻的中国姑娘们多少还有些拘谨,以25-14的较大比分落败。不过,在经过这次火力试探后,心中有了底的中国队开始放开手脚,在变字上做足文章,后三局完全压制住了对手,可以说是一场快意的胜利。中国队赵蕊蕊在进攻中发挥出了极大的威慑力,赛后被评为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
  次战击溃老冤家 女排姑娘迎来新时代
  在战胜巴西队后,中国队迎来了第二个对手--多年来的老冤家、前世界排坛霸主古巴队。在中国女排20余年的风雨历程里,古巴队一直是中国队宿命的对手,中古女排无数次的对抗,令几代中国球迷为之心动神摇。若是时光倒退十年,这场比赛绝对是火星撞地球级别的超级大战。
  然而时过境迁,古巴女排王者之气早已不再,年轻的中国女排在比赛中没给这个没落贵族一丝机会,以3:0干净利落把对手斩落马下,取得了世界杯比赛的两连胜,也把本世纪以来中古的交战记录改写成11:0。毋庸置疑,中古女排并立于世界排坛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赛后,中国队冯坤被评为本场比赛的最佳运动员。
  三战降服美洲新贵 鹿儿岛之战完美过关
  第三场比赛中国队遇到的是多米尼加队,这支美洲新贵拥有不俗的实力,虽然是持外卡参赛,但是却战胜了欧洲冠军波兰队;加上中国队对她们不是特别了解,可以说是一场地道的遭遇战,所以中国队不敢大意,仍然派出了冯坤、王丽娜、杨昊、赵蕊蕊、刘亚男、周苏红和自由人张娜的主力阵容。结果中国队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比赛,国际排联这张外卡看起来是送错了。赛后,杨昊被评为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
  第四战灭掉“黑马” 尽显传统强队本色
  在第一阶段在鹿儿岛取得三连胜后,中国女排转战仙台,首先前来挑战的就是欧洲亚军土耳其队。土耳其队为世界所重视是在本土举行的欧锦赛中,她们把刚刚遭遇全队食物中毒的无冕之王俄罗斯队挡在了四强门外,使后者痛失世界杯入场券,历史性地闯入决赛并进军世界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支球队秉承了高举高打的欧洲传统打法,前俄罗斯国手纳塔莉娅的四号位高点强攻是其主要得分手段。
  面对“黑马”,中国队一改前三场慢热的“习惯”,开局就步步进逼,用发球抑制对手,逼迫对手打慢节奏的强攻,使强项拦网有了用武之地,对手失误频频。虽然土耳其凭借强悍的力量赢得一局,但中国队还是有惊无险地过关。赛后,周苏红被评为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
  第五战戳破“纸老虎” 整体优势令对手胆寒
  在击败了欧洲亚军土耳其之后,中国队紧接着就迎来了欧洲冠军波兰队。虽然波兰队在欧洲的成绩好于土耳其,但去年世锦赛中,以替补阵容出战的中国队轻松地以3比0拿下对手,今番再度遭遇,中国队的心理优势极为巨大。加上已经事先领教了欧洲力量派打法的厉害,中国女排高度重视这场比赛,赛前“从没想过战胜中国队”的波兰队主教练涅姆奇克也只能继续接受失败的事实了。
  和波兰过分依靠个别球星的风格相比,中国队的整体优势在这场比赛中充分发挥了威力。赛后被评为最佳球员的是刘亚男,这是中国队五场比赛以来当选最佳的第五人,女排姑娘实力之平均、整体作战意识之强可见一斑。
  第六战轻取韩国 中国姑娘继续高歌猛进
  在横扫欧美球队之后,中国队第六战迎来了同属亚洲的韩国队。面对这个技术风格相似并具有一定实力的对手,姑娘们没有给对手任何爆冷的机会,直落三局轻取对手高歌猛进。由于此战后中国女排将连续面对几支弱旅,所有人心里都已经萌发了夺冠的憧憬。
  韩国队作为中国队多年的老对手,和我们互相都知根知底。虽然在网上实力处于劣势,但其快速的进攻、顽强的作风和积极的防守,使韩国人在世界排坛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但韩国人的克敌武器在中国队面前却总是没有效用,多年来中国队亚洲后座的基石一直难以撼动,对韩国队而言,中国女排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这一战的结果也没有任何意外,中国队轻松赢得了六连胜,并且成为了世界杯赛场上唯一保持不败的队伍。赛后冯坤被评为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她也是第一位两次当选最佳的中国选手。
  第七战横扫弱旅 趁机进行短暂休整
  应该说,本届世界杯的赛程对中国女排是相当有利的,在六场激战过后,中国队的对手是实力极弱的南美亚军阿根廷队,这对中国姑娘而言完全可以算是休息调整,为后面的硬仗做准备。因此在比赛中场上球员显得不够兴奋,但还是轻松地3-0把对手斩落马下。赛后张娜被评为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
  第八战毫无悬念 中国队养精蓄锐待美国
  相比阿根廷队,中国队第八个对手埃及队的实力更加孱弱,全场唯一的看点也许就是埃及姑娘从头到脚严密包裹的装束了。这场比赛中国女排志在练兵,派出了几名主要的替补参加比赛,明显是为迎战美国队做好万全的准备。赛后,中国队主要替补之一的张越红当选最佳,这也是中国队调整战术收到了成效的证明。
  第九战击败最强对手 基本奠定夺冠大局
  连续进行了两场“练习赛”后,中国女排终于迎来了整个世界杯比赛中最强硬的对手美国队。由于美国女排在第六轮“意外”地输给了欧洲冠军波兰队,又在土耳其、韩国身上各丢了二局,美国队不但在积分上落后中国队,而且在净胜局也以16:22处于劣势。战胜中国队把中国队拖下水,是美国队对中美生死战唯一的选择。加上此前欧洲豪门意大利队出人意料地败在古巴手下也让美国人坚定了“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信念。
  不过意大利队的输球也减轻了中国队的压力,在这场中国队与自己较量的关键比赛中,面对背水一战、实力相当的劲敌,中国姑娘们沉着冷静,充分发挥了当今世界无人能敌的快速多变的特长,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而美国队虽然也竭尽全力,但她们处于劣势的战绩明显对队员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比赛中队员明显失之急躁,打得不够沉稳。无需多言:高手对决,这一点点差距已经足够决定胜负。
  最终,中国女排在这场巅峰对决中3-2扳倒了美国队,同时也搬走了前进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此战过后,仍然保持不败金身的中国队已经提前夺得了明年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这对姑娘们放下包袱全力冲击冠军又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赛后,赵蕊蕊被评为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
  第十战制服最后一只拦路虎 离冠军已近在咫尺
  以十连胜的战绩提前一轮拿到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这是所有中国球迷在中美大战结束后最热切的希望。不过今天顽强的巴西队以3:0轻取美国,冠军归属的悬念不得不保留到最后一战。但是巴西女排的努力并不能延缓中国姑娘前进的步伐,姑娘们在面对最后一只“拦路虎”意大利女排的比赛中,充分表现出了良好的成熟心态,不被其他场次的结果所左右,兢兢业业打好自己的比赛,做到了教练提出的“打好每一场、每一局、每一分”的要求,再度以3-0力擒前世界冠军,以10连胜的骄人战绩继续领跑,同时也报了去年世锦赛半决赛失利的一箭之仇
  回首当年,中国队第一次输给意大利队的时候还是郎平时代;随着有大批世界名将参加的意大利国内联赛水平越来越高,意大利国家队的水平也水涨船高,逐渐成为世界排坛的一流强队,去年世锦赛意大利队异军突起夺走冠军,但这次世界杯她们的头号球星托古特因伤未能前往日本参赛,使意大利的进攻实力大大受损。比赛始终进行得非常激烈,为奥运会参赛资格而背水一战的意大利队对中国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不过对冠军怀着无法阻挡的渴望的中国队绝不会放过靠自己的努力拼来的机会,稳扎稳打,最终拿下了对手。此战过后,中国队失去冠军的危险已经只存在于理论上了。
  第11战迎来完美结局 告慰17年风雨岁月
  最后一战迎战东道主日本队,中国女排面对现场几近疯狂的球迷,以钢索般的神经,对诸多不利因素视而不见,对喧嚣的助威声浪听而不闻,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凭借高出对手一筹的综合实力,击败了“多一人”参赛的日本队,以11战全胜的战绩获得了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重温了22年前的旧梦,世界杯再次见证了中国女排的崛起。
  随着中国女排在本届世界杯不断地刷新连胜记录,国内的排球热急剧升温,为此,陈指导告械队员要保持平常心,要打出自己的特长,用“没有算出来的冠军,只有打出来的冠军”来激励队员,队长冯坤也代表全体队员表示“我们在比赛中要和对手比作风,比气势,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打好世界杯的最后一战”。赛前传来巴西队3-1胜意大利的消息,中国只需赢两局就可以获得冠军,这个好消息无疑给中国姑娘减轻了压力,但也更坚定了中国姑娘拿下最后一场比赛的决心。
  北京时间11月15日下午5时,压轴大戏拉开帷幕。中国队六员战将身披红色战袍,个个精神抖擞毫无惧色,不断撕开日本队防守缺口,把球砸在对方的场地内。“东洋魔女”日本队虽然韧性十足斗志顽强,但又技逊一筹的日本姑娘只能无奈地以两个18-25亲手把桂冠戴到中国姑娘的头上。
  比赛还没结束,第三局比赛中国姑娘士气高涨斗志不减,日本队越打越乱,比分越拉越大,随着刘亚男一个漂亮的单脚背飞,中国队以25:13赢了第三局。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世界冠军!
2004年奥运会女排赛中国队赛程
8月14日 中国3-1美国
8月16日 中国3-0多米尼加
8月18日 中国2-3古巴
8月20日 中国3-0德国
8月22日 中国3-0俄罗斯
14决赛 中国3-0日本
半决赛 中国3-2古巴
决赛 中国3-2俄罗斯
四川女排介绍  四川女子排球队是享有盛名的老牌甲级队伍,曾涌现了一代女排名将张蓉芳、梁艳、朱玲、巫丹。  目前的四川女子排球对是一支以年轻队员为主、充满朝气的队伍,在近四年中取得较大进步。  1996年5月获全国锦标赛冠军,在'96―'97的优胜杯赛上获得第一名;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获得第九名;沙滩排球获得“八运会”冠军;1998年首次参加全国女排甲A联赛,获得第四名,1998年10月参加全国锦标赛也获得第四名。  在近四年中,四川女排曾出访美国、澳大利亚,月美国大学生队和澳大利亚国家队多次交手均取得胜利。还参加了1998年泰国第九届“公主杯”国际女排邀请赛。  四川女子排球俱乐部为中国排坛乃至世界排坛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刘蒂担任国家沙滩女排主教练,马璋担任国家女排助理教练;运动员陈静、巫丹是现役国家队选手,迟蓉、熊姿现在国家沙滩排球队效力,廖婷婷、赵静则为国家青年队队员。  教练:乔玉川、廖元  领队:刘蒂  队员:  1号 路渝蓉  2号 何珊(自由人)  3号 熊姿  4号 李红(二传)  5号 周小红  6号 迟蓉  7号 廖婷婷  8号 邹蕴涵  9号 廖玲  10号 李媛怡  11号 李雯  12号 赵静  13号 许丹姝(二传)  14号 左曼  15号 陈静  16号 冷薇  17号 巫丹  18号 王可可  平均年龄:20.2岁  平均身高:米  平均摸高:3.00米  联赛成绩:97-98第4名  98-99第3名  2000第10名  1号 路渝蓉  出生日期:1974.11  体 重:74  身 高:1.82  2号 何珊  出生日期:1977.1  体 重:63  身 高:1.77  3号 熊姿  出生日期:1976.11  体 重:65  身 高:1.81  4号 李红  出生日期:1978.8  体 重:70  身 高:1.78  5号 周小红  出生日期:1981.2  体 重:62  身 高:1.86  6号 迟蓉  出生日期:1976.7  体 重:72  身 高:1.80  7号 廖婷婷  出生日期:1982.6  体 重:60  身 高:1.85  8号 邹蕴涵  出生日期:1982.5  体 重:65  身 高:1.78  9号 廖玲  出生日期:1984.4  体 重:60  身 高:1.78  10号 李媛怡  出生日期:1986.1  体 重:61  身 高:1.78  11号 李雯  出生日期:1980.9  体 重:75  身 高:1.86  12号 赵静  出生日期:1983.3  体 重:73  身 高:1.90  13号 许丹姝  出生日期:1983.6  体 重:70  身 高:1.81  14号 左曼  出生日期:1984.8  体 重:68  身 高:1.78  15号 陈静  出生日期:1975.9  体 重:73  身 高:1.82  16号 冷薇  出生日期:1985.8  体 重:55  身 高:1.80  17号 巫丹  出生日期:1967.10  体 重:70  身 高:1.77  18号 王可可  出生日期:1984.18  体 重:73  身 高:1.86
中国女排夺取世界大赛五连冠的时间、地点、教练及球员依次为:①第3届世界杯赛(1981年11月,日本):教练员:袁伟民、邓若曾,队员:孙晋芳、郎平、周晓兰、张蓉芳、陈亚琼、曹慧英、陈招娣、杨希、梁艳、朱玲、张洁云、周鹿敏。②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1982年9月,秘鲁):教练员:袁伟民、邓若曾,队员:孙晋芳、郎平、张蓉芳、周晓兰、陈亚琼、曹慧英、陈招娣、梁艳、郑美珠、姜英、杨锡兰、杨希。③第23届奥运会(1984年8月,美国)教练员:袁伟民、邓若曾,队员:郎平、张蓉芳、梁艳、朱玲、周晓兰、杨锡兰、姜英、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侯玉珠、苏惠娟。④第4届世界杯赛(1985年11月):教练员:邓若曾、胡进,队员:郎平、杨晓君、苏惠娟、姜英、殷勤、郑美珠、侯玉珠、林国清、梁艳、巫丹、杨锡兰、李延军。⑤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1986年9月,捷克斯洛伐克):教练员:张蓉芳、郎平,队员:杨锡兰、梁艳、杨晓君、郑美珠、姜英、侯玉珠、李延军、苏惠娟、殷勤、巫丹、胡小凤、刘玮
接应二传,排球场上最全面的位置,要有一定的攻击力技术较全面,弥补主二传来不及移动传球时的漏洞:进攻,要像主攻手一样犀利;防守,要和副攻手一起组成网上长城;有时候,还要担当起穿针引线的二传职责。
二传的对角是接应,在今天的排球比赛里,接应的作用已经从辅助二传传球,转变到了一个队最主要的进攻得分点。接应不接一传,甚至可以尽可能少地参加防守,但是必须要有强进攻,强发球。优秀的接应应该在4号、2号、1号位都有定点强攻并且得分的能力。接应在前排的时候,换到二号位,加上前排的主攻副攻,有三个点进攻,这是较强的轮次。到了后排,则换到一号位,准备后排进攻。
以上是指男排及女排中意大利、巴西、德国等欧美球队
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世界排坛的“另类”
中国女排正式进入国人关注的视线是在1981年第三届日本世界杯,那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打破了中国三大球的尴尬。从那时起,女排队员就是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特别是中国女排令人眼花缭乱、丰富细腻的技战术更是倍加推崇,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技术的全面。
一支队伍的接应二传决定了一支球队的技术风格,它处于球队进攻和防守的枢纽,换言之,球队防守后的反击都是由接应开始的。中国女排的开山鼻祖袁伟民当政时,就已经根据中国人自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排的技战术风格为快速多变,因此他选择的接应陈招娣技术就非常的全面,不但包揽了后排的一传和防守,还开创性的与陈亚琼构成“双快”战术进攻,丰富了接应的战术变化,也就是从这时起,中国女排就需要接应的全面和稳定,既要负责一传、防守,又要参与全队的快速多变的战术体系。而女排的第二任接应郑美珠更是以出色、细腻的网前小球技术和调整传球组织快变战术所著称。
以后到了巫丹和崔咏梅时代,更是将接应的进攻和防守发挥得粼粼尽致,只是由于队伍的不整齐,导致了实力下降,才使中国女排陷入低谷。
王子凌开创了中国接应后排进攻的先河,丰富了女排的技战术,但她同时继承了历代接应出色的后排技术的特点,为此她还打过自由防守人的位置。
中国接应改变传统的尝试源于邱爱华时代,主攻长期不强的弊病严重削弱了中国女排的攻击力,郎平这时试着用邱爱华的后排进攻和跳发的能力来改变这个矛盾,但是邱爱华的小球技术让人不敢恭维,98年的世界锦标赛邱爱华作为放冷箭的奇兵获得世界亚军,但这次亚军偶然性的获得让郎平意识到国内再也没有传统的合适的接应了,脱离了传统的接应已经丧失了快变战术转换的能力,再坚持下去只能是失败,因此她便很快称病辞职。胡进接任后面临同样的窘境,奥运落选赛的最后一张船票的现实让胡进做出了冷冻邱爱华,招回巫丹的决定。虽然巫丹已经过了颠峰,最终没能在悉尼获得好成绩,但这已经让中国女排意识到中国女排究竟需要怎样的接应。
周苏红的出现让中国传统接应出现了复苏,2001年新女排成立时,陈忠和教练就果断将邱爱华排除出国家队,招入周苏红、李珊和白云。但当时并没有将白云作为接应来培养,先是主攻,后是二传,结果白云没能胜任这两个位置,只能遗憾离开国家队。
综上,由于接应在队中体现球队风格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中国女排的接应必须具有中国的传统性。
1.现在世界上的球队中,一传、防守系统有两个选择。一是主攻+主攻+自由人。这个系统在男排被广泛采用,在女排中以意大利、巴西、德国等欧美男子化球队为代表。它要求两个主攻都必须有非常好的一传,解放出具有绝对进攻实力的接应来负责主要的进攻。二是主攻+接应+自由人。这个系统强调主攻的强攻能力,解决被破坏的一传,接应不但负责全队的一传和防守,还要参与全队的战术进攻。这个选择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周苏红、普洛迪尼科娃,包括以前的索科诺娃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2.袁伟民曾说过:“我们不但进攻要快速多变,防返也要快速多变。”要求接应不但传球能力要好,更要求反攻速度要快。欧洲球队的队员不但要到意大利打联赛,生理系统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中国队那样在二号位打出那么多快球,因此二号位的进攻就由接应包办了,而且接应调整强攻的慢速度也符合欧洲球队的节奏。但是中国队则不同,中国队的球风就是快便,即使是反击也要坚持快速多变,如果接应来定点强攻,会拉下中国队的速度,破坏中国队的节奏,也就是自己破坏了快变体系。即使我们的强力主攻也要求快速的平拉开来进攻。
现在我们针对2008年的接应选材上,不但要遵循中国接应的传统性,也要在年龄上相吻合。技巧接应+实力接应的方案是行不通的,既然接应决定球队风格,那么主力和替补的风格也必须一致。因为必须考虑到主力的伤病或不预知的风险,以及主力退役后的补缺。因此,中国式的接应不能在中生代中选,到2008年,中生代普遍26、27岁,基本过了女排队员24、25岁的黄金年龄,到2012年时超过30岁,而新的替补在短时间内也成长不起来,由此我们必须加大新人的培养力度。
中国女排的“全面、快速多变,以多打少”的技战术风格是20多年中国女排在实践中验证的最符合中国女排的风格,我们必须坚持,避免走弯路,才能立足于世界排坛强队之林
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在80年代开始腾飞。  1981年,第3届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七轮二十八场比赛,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在三大球运动(足球、篮球、排球)队伍中的首个世界冠军。 袁伟民、孙晋芳、郎平等分获最佳教练、二传和优秀球员等奖项。 是次比赛,最经典的一场是对苏联女排赢盘数3比0(局分为15-4, 16-14, 15-0),末局更令对手不能拿到一分,这个战果刚好是1978年第8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苏联女排击败中国女排的比分。  1982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初赛对美国队曾以盘数零比三落败,更一度陷入出线危机,主教练袁伟民果断起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替下周晓兰、陈招娣,结果中国女排以3比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 中国女排接连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匈牙利、古巴、苏联和澳大利亚等球队之后,夺得半决赛席位。 在半决赛赛中,中国女排又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昔日劲旅日本,而劲敌美国队则意外地被东道主秘鲁队淘汰。 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秘鲁,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尽管在1983年的亚洲锦标赛决赛败于日本,进入调整期的中国女排仍是洛杉矶奥运会的夺标热门。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虽然中国女排又在分组赛被宿敌美国队击败,其后却越战越勇,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美国,报却分组赛一败之仇,并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亦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  接着两年,中国女排又获得了1985年第4届世界杯冠军和1986年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  198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三连冠和五连冠的成绩,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  1981年 第3届世界杯 (主办国: 日本) 袁伟民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希、朱玲、曹慧英、陈招娣、周鹿敏、张洁云、梁艳  1982年 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 秘鲁) 袁伟民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郑美珠、曹慧英、杨希、陈招娣  1984年 洛杉矶奥运会(主办国: 美国) 袁伟民 张蓉芳、郎平、朱玲、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  1985年 第4届世界杯 (主办国: 日本) 邓若曾 郎平、杨晓君、侯玉珠、郑美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林国清  1986年 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 捷克斯洛伐克) 张蓉芳 杨晓君、侯玉珠、郑美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刘玮、胡小风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女排运动员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