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冬奥会举办城市对承办城市地形有什么要求

·········
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后天揭晓,北京 OR 阿拉木图,谁胜算大?
|137&人阅读&&6&人回复
签到天数: 24 天[LV.4]偶尔看看III
935ed339bb8fc.jpg (34.8 KB, 下载次数: 0)
20:31 上传
c0b50adac1bd005f82b2b7d1a28783.jpg (48.89 KB, 下载次数: 0)
20:31 上传
阿拉木图这个申奥LOGO过于弱智了吧……
173ad6a20cf431ad7a5d673d4d36acaf2fdd98b0.jpg (44.91 KB, 下载次数: 0)
20:31 上传
签到天数: 24 天[LV.4]偶尔看看III
某些人喷北京都没有逻辑地乱喷,东北没有过800米落差的雪道达不到标准而正好张家口有900的,所以机会给张家口,而且东北2010年被否了也是事实,厚道不厚道不是说你穷就把项目给你,而是没有承办的能力还要多花钱搞基础设施比如鸟巢,游客酒店,键盘侠自己掏钱?最要命的是没有国际航线,到时候怎么可能给你那么多国家一起新增航线,最后没有国际游客全都得亏死,动动脑子
签到天数: 24 天[LV.4]偶尔看看III
阿拉木图。虽然是中亚城市,以此机会发展也不错。北京又办夏奥会,又筹冬奥会。中国北方符合的地形很多,北京难道要争名气建国际城市,还是要以此改善环境,劳民伤财,新年庆祝会还以冬奥会为主题,感觉这有点自私。
签到天数: 24 天[LV.4]偶尔看看III
其实就胜算来说北京胜出的可能性很大。毕竟阿拉木图作为中亚第二大城市,在名气上与北京相提并论(第一大城市塔什干都不为国人所知,这两个城市都有承办冬季运动会的条件)而且估计哈萨克斯坦的申奥官员自知也是走过场。
签到天数: 24 天[LV.4]偶尔看看III
奥运会有个规定 一个大洲也不能连续举办两届奥运会也就是说2022年奥运会举办地不是北京的 阿拉木图地理属于亚洲 属于欧洲奥委会的成员
签到天数: 24 天[LV.4]偶尔看看III
那不是浪费的问题,而在于韩国平昌申办了N次,国际奥委会也要给申办了N次都不成功的平昌一些面子,才选了平昌。什么天气寒冷是推辞,还有,明显国家并不重视东北,对东北承办大型运动会没有多少支持,这才是东北申办东奥不成功的原因。日本札幌估计不会比东北暖多少,同样可以
签到天数: 300 天[LV.8]以坛为家I
谢谢楼主~~
供应美国UL认证12V6A电源适配器
[] [] [] [] []张家口市承办冬奥会对城市的影响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中国梦,盛世中国强国梦!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9:39:11&)
4005字(189/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从京张申办冬奥看大国盛会情结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申冬奥 在行动再过些时日,北方两座城市就将迎来中考,今年7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确定2022年冬季奥运会候选城市,五选三去二,...
申冬奥 在行动再过些时日,北方两座城市就将迎来中考,今年7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确定2022年冬季奥运会候选城市,五选三去二,两座城市被淘汰出局。待到明年7月31日,第127届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会上将决定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归属。 北京和比邻的张家口正捆绑在一起,认真进行备考。他们做好了预算,他们对比赛场馆进行了布局,他们招徕了各方人才充实申奥团队,他们还计划修建一条高速铁路……
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硝烟完全消退,北京的蓝天已经被雾霾占领,国家高唱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这样的背景下,一场申办冬奥会的行动拉开了战幕。#备战#
3月份,北京和张家口已分别完成了一个百项问卷调查,合成之后交到了国际奥委会。接下来他们需要对场馆、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进行规划,此项工作也已初步完成。
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名北京市为2022年冬奥会的承办城市。11月14日,承办申请截止。11月15日,国际奥委会公布了6个申办城市的名单。2014年1月17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宣布退出申办,使申办城市减少为5个。依据国际奥委会公布的顺序,5个提名城市依次为波兰的克拉科夫、挪威的奥斯陆、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乌克兰的利沃夫和中国的北京。由于申办名单中每个国家只能出现一个城市的名字,连同北京申奥的张家口并不在其列。
2022年冬奥会申办程序分为两个阶段:申办验收程序和选举程序。第一阶段包括国际奥委会对每个申办城市进行全面考察,这些城市需要回答一个百项问卷调查,国际奥委会将对这些问卷进行研究,并帮助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选出候选城市,进入第二阶段的角逐。早在3 月份,北京和张家口就已经分别完成了问卷,合成之后提交到了国际奥委会。接下来他们需要对场馆、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进行规划,此项工作也已初步完成。 “现在我们主要充实自己的讲解,做好对外宣传。”在北京自己的办公室内,应邀担任本次京张申奥委员会委员的魏纪中,随手拿起了一本《国际公关》杂志,“一切靠你自己争取,那些有投票权的人,他的选择和偏好是可以改变的,人是变得越来越现实了,我们的信心越来越强。”
7月份三大候选城市揭晓后,申办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候选城市需要在他们的申办材料中详细阐述他们的奥运计划,并为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的参观考察做好准备。评估委员会将对每个申办城市做一个详细的技术风险评估,并及时起草一份报告,递交给国际奥委会所有成员。 除了邀请此前参与北京夏季奥运会申办工作的功勋元老之外,本次京张奥申委还吸纳了其他力量,譬如,国际奥委会委员、网球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玲蔚担任奥申委副秘书长;3月底,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著名体育学者易剑东前往奥申委报到,担任总体策划及法律事务部副部长;4 月下旬,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副主任兰立等人也正式调至奥申委工作。 “这次申办的班子是新老结合,老的知道怎么做但没有权力,新的有权但不知道怎么做,理想的做法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最后的结果取决于我们的主观努力。”魏纪中说。#布局# 现计划启用12个竞赛场馆,其中需要新建3 个场馆,包括在北京建一座速滑馆和在京郊延庆新建两个雪场。
2013至2014赛季冰上项目的最后一项国际赛事,是男子冰壶世锦赛,承办比赛之地是首都体育馆。四条赛道依次铺开,4月的第一周,12支队伍在这里打得热火朝天。 这是亚洲迄今为止举办的最高级别的冰壶赛事,国际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 凯斯内斯女士对北京极尽赞美之辞:“本届世锦赛的场馆和设施绝对是第一流的,我非常满意,而且我很高兴有这么多观众来看比赛。我觉得北京有很大的优势,因为你们举办过非常成功的夏季奥运会,北京奥运会给全世界和国际奥委会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劣势可能在场馆设施方面,不过这是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家都需要为冬奥会建造新的设施。可能挪威的奥斯陆将是和北京最接近的对手,因为挪威是一个冬季运动的国家。” 实际上,去年在同一片场地,就举行过世界冰壶公开赛,“包括比赛场地的各项条件都很山寨。”采访过那次比赛的记者说。相比之下,本次男壶世锦赛的规格要高得多,有电视转播,有INFO(信息即时查询)系统,多名志愿者在场边收集采访直接引语,迅速地输进系统之内供人查阅。前几日比赛每天都有数百名观众,决赛当天还组织了几百名学生前来观赛,他们统一着橙色校服,整齐坐在主席台对面,声势浩大。决赛之后,赛事组委会还举办了盛大晚宴,京张奥申委有高层领导出席。这是一场演练,在7月份决出三大候选城市之前,尽量让冰雪项目各大国际单项协会感到满意,是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京张奥申委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都体育馆承办排球比赛,已经过奥运烽火的检验。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它是中国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支国家队训练的场所,近些年多次举办国内国际冰上比赛。京张奥申委已经完成了场馆布局,现计划启用12个竞赛场馆,其中需要新建3个场馆。其余场馆改建后均可满足赛事需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首都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将作为冬奥会四个冰上项目(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球、冰壶)的举办场地,开闭幕式拟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由于速度滑冰项目对场馆内部空间有特殊要求,北京还需新建一座速滑馆。当然,它要在申办成功之后才会动工。 京郊延庆则要新建两个雪场。雪上项目集中于京郊与张家口,位于北京市西北部、距离市区约90公里的延庆县小海坨山区域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用做雪车、雪橇和高山滑雪比赛场地。而张家口的崇礼县太子城区域承担跳台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北欧两项、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项目的比赛。根据专家鉴定,崇礼的雪道比较成熟,不过需要按照冬奥会要求进行改建。 雪上赛事办赛经验不足,是目前北京和张家口强健躯体上的一块软肋,据了解,今年11月将在张家口举办“远东杯国际滑雪邀请赛”,其中包括高山速滑和超级大回转两项赛事,这是申奥工作的又一举措。 #效应# 无论申奥成败,京张高铁肯定会因此而提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会有一个飞速的发展。而借着申奥的东风,张家口旅游业或将迎来较大发展。
1905年,广东南海人詹天佑开始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始自北京丰台柳村,穿过居庸关、八达岭,至河北的沙城与宣化,最终抵达张家口,全长200公里。 近110年过后,一条连接京张的新铁路即将破土动工,它的名字叫“京张城际高铁”,修建的直接动机并非冬奥会,但承办国际大赛会促使这项工程提速,尽快完工。2017年,这条高铁就将建成投入使用。 北京与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连接两地之间的交通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按照目前的普通快速列车速度,从北京前往张家口至少需要坐3个半小时的车。假如自驾车,借道京藏或京新高速公路,路上耗费时间也在两个小时以上。 对于外地观众来说极不方便。铁路提速势在必行。 “在我们申奥以前,我们国家就已经规划了一条京张城际高铁,它预计时速300公里,预计今年年底就会开工,开通之后,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将缩短到40分钟。”北京市副市长、京张奥申委副主席杨晓超说,“最为重要的是,张家口那边也在积极申请,希望这条高铁能够伸出一条支线,直接通到崇礼,这样的话,北京到崇礼雪场大概只需要1个小时。” 无论申奥成败,京张高铁肯定会因此而提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会有一个飞速的发展。而申奥效应惠及张家口的远不止于此。 从2013年11月开始,张家口市将承担主要雪上项目在各大媒体广为传播。受此影响,张家口市冰雪资源的知名度在国内外急剧攀升。据介绍,2009至2010年冬季,到张家口雪场滑雪的人数大约为50万人次。而2013年11月到2014年1月,短短3个月,来这里滑雪的人数就突破了100万人次,翻了一番。马年春节,冰雪游成为该市旅游最大亮点,全市实现旅游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22.83%.崇礼各大滑雪场内人头攒动,接待游客数量达到40余万人次。除了京津两地游客,来自内蒙古、四川,甚至广东、福建等地的车辆也络绎不绝。 三周之前,总投资达109 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滑雪场的“新雪国”项目在张家口市赤城县举行开工典礼。“新雪国”项目计划用10至15年时间,借助自然资源和邻近北京的区位优势,“种植”一个集合体育、教育、医疗、科技、养老、绿色生态于一体的京北四季宜居城市。该新城计划今年11月一期工程竣工,“新雪国”滑雪场将成为北京300 公里内唯一能在3000米长度内实现800米落差的洲际滑雪胜地。借着申奥的东风,张家口旅游业或将迎来较大发展。 申奥四问与十几年前申办夏季奥运会时相比,本次京张申奥遇到了来自民间的更多疑问,人们感到不解的是,在申奥城市的选择上国家为何不支持群众基础更好的东北?为何不将巨大投入用于改善民生而用于举办一项体育赛事?在韩国与日本相继举办冬奥会与夏奥会之后中国是否有申办成功的希望?有些答案已经存在,有些答案还没有到来。洲际轮办政策阻碍京张申办成功?A:国际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内斯上个月曾在北京说道:“如果城市本身足够好,完全可以忽略掉洲际转换因素。” 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之后,亚洲开始成为国际体坛的焦点所在———2018年冬季奥运会将在韩国平昌举行,2020年夏季奥运会将在日本东京举行。按照此前惯行的大洲轮办政策,2022年冬奥会继续放在亚洲的可能性非常小,这被认为是京张申办的劣势之一。 但国际奥委会很快就否定了“大洲轮办”一说的存在,据记者了解,在京张提出申办前,国际奥委会高层就曾明确表示,所谓的各洲轮办奥运会的规则并不存在,国际奥委会将更多地考虑申办城市能不能更好地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和推广,来决定将主办权交给谁。 而国际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内斯上个月曾在北京说道:“我相信城市本身的条件将是国际奥委会考量的重点,如果城市本身足够好,完全可以忽略掉洲际转换因素。” 从目前情况分析,北京与张家口、挪威的奥斯陆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最有可能成为最后的候选城市。京张的优势在于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的绝佳表现。最后的角力,委员们投票不会太多地考虑场地硬件条件,而且未来的举办城市能不能给国际奥委会带来更多的实惠,其实正是京张申办的优势。冬季无雪靠什么来支撑雪上比赛?A:在世界大赛中,利用人工雪来铺建赛道已经成为惯例。甚至可以说,天然雪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2013年的冬天,北京长达一百多日的无雪天气,被不少国内老百姓认为是申办冬奥会的主要障碍,但是一位冬季运动业内人士却表示,目前雪上比赛项目对于比赛场地的要求已经非常高,仅仅像过去那样依靠天然雪来完成雪上比赛场地早已过时,在世界大赛中,利用人工雪来铺建赛道已经成为惯例。甚至可以说,天然雪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实际上,从温哥华冬奥会到索契冬奥会,连续两届冬奥会比赛期间,雪上赛场都没有十分明显的降雪天气出现,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影响到冬奥会的正常举行。 目前冬奥会几个主要比赛项目,特别是对场地条件要求最为苛刻的高山滑雪项目,早就已经通过使用人工降雪的方式来搭建比赛场地。 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表示,作为滑雪项目,现在一些重要的赛事并非完全靠天气吃饭,“主要靠人工造雪完成,当然人工造雪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水源,现在张家口市有足够的水源来保证造雪系统,雪上赛道也将有足够的人工造雪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大家不要担心。”赵英刚说。 相对于不下雪,我国举办冬奥会更大的弱点在于,承办雪上比赛特别是世界性赛事的经验较少,所以近几年必须积累更为丰富的办赛经验,以使自己能够在未来应对举办冬奥会比赛的要求。东北诸市为何申奥屡屡受挫?A:魏纪中的观点是:“哈尔滨的气侯条件是有破坏性的,第一太冷,第二风太大。长春和张家口的气候情况差不多,但是吉林省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北京支撑它太远。”另外,雪上赛区距离举办城市的半径都超过了100公里。 实际上,今年并不是中国的城市第一次申办冬奥会,早在2001年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就提出申办计划,但在2010年冬奥会的竞争中输给了温哥华。2005年,哈尔滨市再次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申办2014年冬奥会的报告,但总局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不建议申办。而对于2018年的冬奥会,传闻哈尔滨有意与长春一同申办,结果是长春早早退出,哈尔滨也在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之前没了声音。 中国的冬季运动,基本上集中于东北三省,尤其以黑龙江和吉林为甚,每次冬奥会为中国代表团争金夺银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东北的运动员。长春和哈尔滨曾先后举办过亚冬会和大冬会,现场观赛气氛热烈,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一度推行“北冰南展”计划,但受碍于冰雪运动的地域性,南部地区并未开展起来。两省市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以及足够的财力支撑,但为何他们屡屡受挫? 魏纪中的观点是:“为什么哈尔滨会遭到国际奥委会的否定?因为它的气候条件是有破坏性的,第一太冷,第二风太大。长春和张家口的气候情况差不多,但是吉林省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北京支撑它太远。” 另一种说法是,这两座城市都有一个致命的“内伤”:雪上和冰上项目分家。 虽然他们的冰上场馆等都很完备,但雪上赛区距离举办城市的半径都超过了100公里。高山滑雪等项目必须有足够的山体地形等自然资源保障,而另辟距离更近的雪上赛区对这两个城市都是不可能的。哈尔滨市体育局一位曾参与申办尝试的工作人员无奈表示:“奥组委官员认为雪上赛区距离举办城市1个小时的车程半径是承受的极限,他们不希望运动员参加完开幕式后还要连夜长途奔波赶回雪上赛区准备第二天的比赛,而哈尔滨至亚布力的火车在大冬会期间提速后也还需要两个小时!”雾霾影响申奥or申奥驱逐雾霾?A:北京市政府已经出台行政规划,希望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促进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而魏纪中认为,举办冬奥会将会对环境治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自2008年举办奥运会之后,北京的蓝天就一天天少了起来,最近两年,浓重的雾霾成了这座都市的主要特征之一。去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PM2.5曾经多次爆表,来自国外的参赛球员对于北京的空气问题忧心忡忡。 北京奥申委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也承认,客观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的问题,是申奥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难题的棘手程度远远超过了北京地区冰雪运动缺乏群众基础这一问题。“对于申办工作,一方面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同时也感到面临很多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大家能亲身感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空气质量的问题。在国务院的整体要求下,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个3年行政规划,要求PM2.5(数值)3年之内平均浓度要下降25%.而在今年市人代会上,北京通过了一部新的法律《北京大气质量法律条例》,希望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促进北京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杨晓超说,“同时,我觉得环境的改善不是一个地区能够实现的,需要几个地方联动。通过申办,带动我们和河北省一起改善北京周边的大气环境。” 魏纪中则寄望于通过申办奥运会来推动除霾:“治理雾霾是我们这次申办的一个主要任务,会把它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举办冬奥会也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它会对环境治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京张奥申委委员魏纪中:大国就该办大赛
4月7日,索契冬奥会组委会主席切尔内申科对外公布财报:俄罗斯共为本次大赛投入500亿美元,其中运营投入约70亿美元,其他为投资性支出,最终冬奥会运营利润为1.43亿美元。这届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冬奥会”,为俄罗斯赚了一笔“小钱”。 十天过后,越南政府宣布,放弃2019年第18届亚运会的举办权。其原因是“差钱”,经济衰退时期的越南无力承担办赛的巨大费用,多数民众并不支持举办亚运会。 一边是财大气粗狂飙突进,一边是捉襟见肘知难而退,随着办赛成本的大幅增长,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日渐变为大国间的游戏。前国际奥委会委员、前中国奥申委副主席、现京张奥申委委员魏纪中表示,承办奥运会是一项划算的买卖,尤其是对世界大国而言,办大赛势在必行。从长远看,办赛有投入必会有产出 南都:为什么在举办夏季奥运会之后,北京还要申办冬奥会? 魏纪中:大国就是要办大事,(一个国家)不办大事儿成不了大国。体育事业不会停止,我们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没有终止的,它需要有一些大事来推动。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延续的都是这个思路。 南都:这两座城市,或者说中国的优势何在? 魏纪中:我们的最强项是政府的支持力度大,这个政府是有财力、有能力、有魄力的。有的国家也支持,但到了具体实施阶段可能财务上出现了问题。它把宝押在一个新发现的油田上,但油田开发很慢,所以财政上困难。中国没什么问题,我们的外汇储备那么多。第二是我们政治稳定,可能领导人发生变化,但是政策不会发生变化。人家(国际奥委会)看中中国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稳定、强势。 南都:但是举办一届大型赛事耗资巨大,怎么来衡量它的投入与产出? 魏纪中:从短期来看,申办和承办奥运会都是一种支出,从长远来看它绝对是一种投入。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的思维来看,没有长期的投入就不会有后期稳固的结果。研究一种新药,你必须要有经费,不投入研究就永远不会有新药。社会发展比科学研究要复杂,办奥运会的消耗部分可以视为软实力的投入以及为营造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投入,只要有实力,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这么做。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它给国家创造了多大的竞争力!它是马上刺激了中国的经济!现在的人不去争取申办,那后来者永远没有机会。 南都:申办冬奥会有什么直接的好处? 魏纪中:我想第一是振兴体育,特别是冬季体育。冬季项目是我们中国体育的一个软肋,所以你要振兴。另外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个冬季奥运会对全国来讲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它是有作用的,特别是现在突出“京津冀一体化”,举办冬奥会就是这项大工程的一部分。我们经常说“机会成本”,当然你也可以不办,这些钱可以用在其他的地方,结果是好是坏有两种可能,现在包括基建的计划,失败的不少,盖了很多高速公路没车子跑,涉及民生的很多计划落实不了,最终受益的不是应该受益的那个人。我拿这钱去扶贫,可是那个贫困村它不愿意脱贫,这是现状。申办冬奥,提高相关项目群众基础 南都:在冰雪运动上,北京的群众基础薄弱,北京市甚至没有专业的队伍,这是否会成为一个问题? 魏纪中:中国的情况是体育设施跟不上群众的需求,现在滑雪的人不少,滑雪场的水平也在逐渐地提高,但还不够,张家口就是这样,所以说我们有这个基础,但还需要提升。再比如说,冰壶是一个白领项目,不是说人家不愿意打,而是没地方打。冰壶比保龄球有意思,早些年保龄球火过一阵子,冰壶要是发展起来肯定会超过保龄球,因为它除了有技术还讲究战略与配合,因此更能吸引白领。所以,申办冬季运动会是一个很好的抓手,能在解决群众基础问题上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南都:从之前申办和承办奥运会几十年的经验来看,您觉得这次申办可以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魏纪中:我们要明白哪些地方需要去认真学习并加以改进。冰上项目我认为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我们运动员成绩基础也好,所以设施基础就好。雪上项目有一定基础,但是水平比较低,所以现在应该花很大的工夫在雪上。 南都:申办奥运会是一项浩大工程,哪些事情是您比较担心的? 魏纪中:我没有去过张家口,但我跟他们开过会,从他们当地官员的发言里面一下就听出来了———当地改革开放的思想还不够。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一个雪场要建新的车道,他就提出来叫“双向单车道”,我说绝对不行,这就跟以前八达岭似的,一条道堵死,后面就无法通行。你至少要建“双向双车道”,也就是四条道。你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他那儿以前车少。北京的官员绝对不会提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庞大的奥运会来说,到时候两车道怎么走?因此我就说,这是软件方面的一个软肋。 采写:南都记者 徐显强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ndsports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综合体育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