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无敌对泰森是不是无敌的准赢面大?

依例,先博而客之一回
:)  地址:.cn/u/    
我现在时常的觉得自己颇有点“多愁善感身”的气质,记得幼时刚接触历史的时候,每每读到英雄末路,国破身死的章节时,就总会有种想哭的冲动,现下则有很大的不同,每每读到激动处,总有一种皮毛竖起的感觉,先前一直以为是自家有皮肤过敏的原因,后来读了夏里布多昂的《阿达拉》之后才知道这位浪漫派大作家和我也一样皮肤不好,他写道:“我们沉醉在快乐中的时候,常有针刺般的感觉猛醒,好似警告我们珍惜很快逝去的时光。”    
我的好友M君曾对我说:“我一天最欢乐的时光就是晚上下班后静静的坐在电脑前看吴宗宪主持的节目。” 虽然都是坐在电脑前,但我和他却有些不同,先是因为自家的门风是绝不允许我打麻将推牌九的,加上后来在“吊膀子”方面屡战屡败,如此便少了很多打发时间的休闲活动,是以躲进书中也确是我一天之中“沉醉在快乐中的时候”。虽还远没达到“针刺般的猛醒”,但那也是我肉多皮厚的缘由吧。前些日子和一个朋友在QQ上互吹牛皮,吹到情浓处,浑不觉得鼓已三更,先是他说宋朝文人搞笑的事情很多,又问我宋朝武将里有没有类似的人物,我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党进”,便添油加醋的说了他几件轶事,朋友笑得花枝乱颤,我便小有些得意,还说党进曾把“杨家将”的大佬杨老令公打得灰头土脸,狼狈万分,朋友自是不信,嘱我写篇文章给他看看,便是这篇文章最初的由来。文章中党进的有些轶事是不能作为信史的,人物之间的对话我也有增润和删减。这篇文章也没有在兵数人物等上作详细的考证,虽是按史书来写,但多用演义的笔法,亚圣也提倡“众乐乐”,大家看了如能“乐乐”也就是我的初衷了。    
最后感谢windg2000兄关于党进种族问题的讨论和宋初三攻北汉宋太祖的战术问题以及衣冠南渡兄提供的论文资料(试论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形成)和党进兵器的讨论。:)    
拉杂一段,算为序。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一    
党进是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宋史》上说他很小就被后晋大臣杜重威收在家里为“奴”,这个“奴”和陶渊明家的“奴子”意思差不多,工作内容的大抵是侍候主子,有为人聪敏的奴还可以分派到高级一点的工作,比如收租之类。但是党进先生无疑不在聪敏的范畴之类,一直到二十多岁仍然是和杜重威的大老婆、中老婆、小老婆、婢女们一起侍候着杜重威,杜重威也喜欢党进纯朴的个性,所以很是放心的让党进和自己的娇娘们日日相处。我总以为古时妻妾成群的男人们都是节俭的,而独守空房的我,则是浪费的,是以现在的我是每日在浪费中无限憧憬着节俭。    
杜重威和党进都能算做是“代北集团”的成员,所谓“代北集团”,樊文礼先生的《试论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形成》中说:“是指从唐末以来兴起于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一带,以沙陀三部落为核心,融合奚、突厥、吐谷浑、达靼等所谓五部之众以及汉族等多种民族成分在内的军人政治集团”。陈寅恪大师曾把唐朝三百年的政治历史分成了四个集团,即:关陇集团、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长安集团和河北藩镇集团(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而“代北集团”则兴起于唐朝的黄巢大起义之后,这个集团出了许多名将和猛将,从朱邪执宜开始,到“独眼龙”李克用时期的壮大,他们四处为唐朝打击叛乱,可唐朝并不待见他们,李可用就曾上表大骂唐昭宗说:“我帮你破庞勋,退黄巢,你用我的时候,就夸我是韩信姜太公,你一不用我了,便骂我是戎羯胡夷,这样搞以后谁还理你呀?你头上带的通头冠,腰上系的白玉带,难道没我的功劳吗?”(资治通鉴 卷258)代北集团也创造了“沙陀三王朝”, 五代五朝中,除朱梁朝之外,其余四朝都四出自李克用这一系统,其势力也一直延续到了北汉和北宋初年。    
杜重威是历史上大名远扬“儿皇帝”石敬塘先生的妹婿,所以政治理念和石先生也非常相近,一味的只想傍着契丹主子的大腿,后汉的刘志远打败了他,把他的家产全部没收,只差没杀他,到了自己临死的时候对史弘肇、郭威等人说:“我最爱的大儿子没了,二儿子还小,杜重威是个大威胁,我死后你们立刻杀了他”。郭威他们等刘先生一落气,便诛杀了杜重威全家,他的尸体被挂在大街上,广大的人民群众一涌而上,吐口水的吐口水,拔胡须的拔胡须,腿长的用脚踢,手粗的用掌掴,不消片刻,尸体便一片狼藉,不复有“尸样”。 (旧五代史 卷109)可见群众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所以毛主席才会说:“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泽东选集 卷1)    
主子杜重威殁了后,党进仿佛一只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虽然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可因为自家天生好气力,长得又高又壮,而被军队看中,稀里糊涂就当了兵,到了后周因参加高平之战有功,当上了铁骑都虞候,“都虞候”是统兵官,这个官名开始于隋朝,当时为东宫卫官,称为“左、右都虞候”,就是专门负责搞警卫的(隋书 百官志 下),而“铁骑”是禁军的番号,是一支骑兵部队,它和殿前司的控鹤步军及侍卫司的龙捷马军、虎捷步军是后周军队的四大主力。到了宋朝把铁骑改名为日骑,控鹤改为天武,龙捷改为龙卫,虎捷改为神卫,称为“禁军上四军”(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18)这四军是宋朝前期禁军的精锐部队,待遇和薪水也是最好的。公元960年,赵匡胤及部下在陈桥发动兵变,披上黄袍当了皇帝,党进先生也就自然而然的改作了宋朝的官,赵匡胤和他的交情一直不错,在乾德二年把他迁做了禁军龙捷左厢都虞侯,并领利州观察使的加衔。这个利州观察使只是武官的阶官,并不管事,虽然这个阶官只有正五品,但薪水很高,是以宋人称这种阶官为“贵品”,可见赵匡胤是比较器重党进的。    
宋太祖赵匡胤年轻的时候练得一身好拳棒,身子骨非常硬朗,当上皇帝后也不消停,喜欢微服出行,京城大内四下里走走逛逛,所以当时禁军各厢的都虞侯们为了防止当今皇上突然兴趣来了,转到自己的地盘上询问治军的情况,就都特制一根木棒,把本厢兵力及武器的明细都详详细细的写在上面。党进先生也跟了流行风,把本厢的情况都写在了木棍上,日日棍不离手,刚巧赵匡胤一日里碰到了党进,就问:“老党啊,你那厢兵数现在是多少呀?有没有吃空额的情况呀?” 党进先生一时开始紧张起来,一紧张就开始发昏,流了满头满脸的油汗,一张炊饼也似的脸死命扭曲着,无奈何委实记不起来,干脆把心一横,把那支木棍从腰里别出来,大声道:“臣的兵数都写在这棍上了,官家但请看,俺不记得。”赵匡胤低头见党进举着那支密密麻麻写着文字的木棍,不觉大笑起来,事后赵匡胤越想就越觉得党进为人纯朴直率,当时赵匡胤已经把当年和自己一起打拼天下的义社兄弟们都下放到了外地,在乾德元年又冤杀了号称“禁中第一猛将”的张琼(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4记为张琼为自杀,宋史本传则记为被逼自杀,今从陈峰先生《武士的悲哀》的考证),接替张琼殿前都虞侯位置的是杨信,杨信是赵匡胤的绝对亲信,从开国前就一直在赵匡胤麾下当任裨校,他当任了铁骑、控鹤的都指挥使,并迁殿前都虞候,但在乾德四年,他突然就哑了,《宋史 本传》里说:“四年,信病喑,上幸其第,赐钱二百万。”就是他得了哑巴病,忽然之间就不能说话了,这个病确实比较怪,即便在今天也不能说哑就哑,而且尤为戏剧化的是,杨信在临死的前一天,他突然又能说话了,就象他当年突然不能说话一样,当时的宋太宗听闻后非常吃惊,亲自跑到他家里去搞科普调研,只见杨信躺在床上,口齿非常的清楚,数来宝似的说着从前赵匡胤对自己恩典,说到情浓处不禁涕泗横集(宋史本传)。赵匡胤虽然此后仍一直让杨信带兵,但提拨新的将领是势在必行的,今天遇到的党进无疑是人选之一,随后赵匡胤就把党进迁为权侍卫步军司事,乾德四年九月二十五日,皇舅,兼点检侍卫步军司事的杜审琼病死,党进就顺理成章的接过了杜审琼的位置(宋史 外戚上),不久以后再提升他为步军司都指挥使,并给了他武将的最高荣誉-节钺(彰信军节度使衔)。    
为了历练党进,朝廷便派党进去河北前线防秋,按照宋朝的规矩,赴任外地是要先过正衙,即在文德殿朝参之后,御史台再开一张明细表报告閣门,最后再入对请辞(乾德二年后顺序略有不同),党进先生虽然一字不识,可是个喜欢挑战自己的人,偏一定要按规矩办事,左右帮闲便让他把辞谢的通篇文章都背下来。可到了入队请辞那天,党进先生一进大殿,又开始紧张了,一紧张便又开始发昏,先前背的一句也想不起来,情急之中抬头瞪着赵匡胤哈声哈气的说:“臣听说上古的时候风俗恁地朴略,臣唯愿官家好生将息!”赵匡胤听了先是一愣,缓过神来后笑得直打跌,连连点头说:“知道了,知道了,爱卿还是赶紧启程先吧。”大殿中的仗仪卫士也都掩口而笑。    
党进见都笑了,以为自己说得非常高妙,遂很是得意,摇摇晃晃的出了殿,左右帮闲急急的跑上来问:“太尉(宋武将都俗称太尉),太尉,您如何想到说那两句的?!”党进一捋胡子,咧开嘴笑道:“我经常看见那些措大们(措大之说起于唐,泛指迂腐的读书人,又有醋大之辨,不在本文范围之内)掉书袋,我亦掉一两句,好让官家知道我也读书来。”(宋人轶事汇编引玉壶清话 卷8)其实赵匡胤也不见得就有多欣赏读书人,《湘山野录》便记载了有次他和赵普过朱雀门,指着门上的匾额说:“怎么不直接就写朱雀门?中间加个之字是甚道理?”赵普说:“阿呀,那是语助词呀。”赵匡胤笑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么事?”      待续。。。。。。。。:)  
  沙发和直播?
  人呢?好文啊
  掌柜加油~
  快些码字啊~等着看呢~~~
  好啊,掌柜兄从大宋开头写起了。    感觉掌柜兄写东西有散打味,文武都来,爽啊。        
    掌柜又开新作了~~~~  继续等待好文中
  这个红脸算是预支的……
  呵呵,楼主是婉约派宋粉。    好文章啊。顶个
  要继续写哦
  党进的几个笑话还是比较有名的.
  期待中...
  畅快,好文字。期待......
二    
宋帝国开宝元年七月,北汉主刘承钧病死,其养子刘继恩即位。赵匡胤抓住这个时机,八月,命昭义节度使李继勋,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为正副都部署,宣徽南院使曹彬为都监,棣州防御使何继筠为先锋部署,怀州防御使康延沼为都监;建雄节度使赵赞为汾州路部署,绛州防御使司超副之,隰州刺史李谦溥为都监,兵分东西两路攻北汉。(继资治通鉴长编 卷5)朝中的掌权派郭无为乘机派人暗杀了刘继恩,迎立刘承钧的另一个养子刘继元,并暗通北宋,主张投降。郭无为走的是张三丰路线,长相又很有雷公的气质,早年在武当山做道士,后周郭威为帝时,差一点就聘用了他,不料被人谗间,便被fire了。此后隐居在太原郊外的抱腹山中。刘钧即帝后,听说此人甚有才干,于是三顾茅庐一样把他请到了朝中。郭无为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为刘氏一脉着想的,自己是因为出于爱护北汉才这么做的。就正如抗战时期,有个烟厂出产了一种“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并在上面郑重其事的写道“凡我大中华爱国之同胞应一致改吸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如烟草商来想,他们也自是在爱国。在这祭奠先人的日子里,我也很是愿抽一抽马将军牌的香烟,只是恐怕得要“上下而求索兮”了。    
刚即位的北汉主刘继元听闻宋帝国的已经出兵的消息后,马上派刘继业(即杨老令公杨业,为行文方便,以后都以杨业称呼)、冯进坷等出兵驻守在前沿阵地团柏谷(今山西太谷西南),一边连忙派使者到辽国求援,杨业部的监军马峰和李继勋部的先锋何继筠相遇,何继筠也是宋初的名将,从小就爱布阵,守边二十多年,死时赵匡胤流着泪亲自参加他的追悼会,并把他生前最爱的佩剑和介胄一起下葬。何继筠部大破马峰部,光斩首就有二千余级,获马五百匹,擒其将张环、石斌。击溃马峰后,宋军遂一路直逼至太原城下,十一月,辽国的南院大王塔尔南下救援北汉,李继勋、曹彬、党进当即撤兵。    
如按照赵匡胤的用兵习惯和指挥艺术来分析,这一次攻击北汉,固然有北汉内乱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我觉得应是赵匡胤的一次试探性攻击,借这一次攻击来摸清北汉的实力和辽国援兵的路线及达到北汉所需的时间等等,所以辽军的援兵一赶到战场,党进、曹彬等人便马上撤军了。而仅仅三个月过后,宋太祖赵匡胤宣布亲征北汉,命李继勋、赵赞、曹彬、党进等部先赴太原,并对彰德节度使韩重赟说:“辽国必然知道我这次行动,也一定会再次派兵来救援北汉,他们也还是会认为我们会象第一次攻击北汉那样在河北的镇州、定州方面不防备,你可以为我领兵马上赶赴此二州,出其不意,击破他们。”遂命韩重赟为北面都部署,义武节度使郭延义副之。再命何继筠为石岭关部署,防守从山西阳曲方面下来的辽军。一定布置妥当之后,宋太祖赵匡胤亲率主力,于二月十七日从开封出来,折西越过太行山,在二十八日进驻潞州。    
北汉方面再次遣使去辽国“哭庭”,仍是再次排出杨业和冯进珂进驻在团柏谷的老套路,看来刘继元先生应是一个诚恳的人,也是一个纯粹的人,从来不做变化,“由你几路来,我就一路去”,便是他的人生信条。杨、冯等人安营以后,命卫队指挥使陈廷山带着几百游骑兵在附近侦探宋军,陈先生运交华盖,印堂黑得发亮,才刚走出几里路,就碰上了李继勋、党进浩浩荡荡的本部大军,陈廷山见黑云一样的宋帝国大军,二话不说,拍马就飞速迎将上去,驰到宋军前阵时,一个鹞子翻身迅捷的翻身下马,“扑”的朝地上一跪,动作干净利落,然后大叫道:“投降拉,投降拉,不许杀我哦,不然我就不要活了”。杨业、冯进珂听闻陈廷山临阵投降以后,连忙撤兵赶回太原城。宋军遂一路长驱直入,围在太原城下。    
三月初,赵匡胤大军赶来,当天就紧急召开了一个小型军事会议,决定了围城打援的战略方针,第二天,命李继勋军于城南,赵赞军于西,曹彬军于北,党进军于东,为四寨以逼之。安营扎寨,在军事行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谷霁光先生说:营垒未立,往往难以布阵,不立营垒而布阵,亦往往陷于险境,这是行军临阵的通例(谷霁光《古代战术中的主要阵形-方阵》)所以一般双方攻战时,是一定不会轻易就让对方安心舒适的安营布阵的,象三国的曹操和马超打仗,马超先生便什么事也不干,就是每当曹军要安营布阵时,就用西凉骑兵一阵猛冲,不然他安心干好。北汉方面自然也不会轻易的就让宋军在自家城下安营布阵,先是北汉乘着阴天强攻宋军赵赞西寨部,赵赞被打个措手不及,正欲上马指挥,一箭射来,贯穿了自己的脚面,一时间象载木头一样被钉在地上,动弹不得,看着如潮水般涌将过来的北汉兵,赵赞先生心中叫苦不迭,要把脚硬拔出来吧,箭又很长,一路拔将出来,委实是痛得很,要自家脚砍了吧,估计自己会晕过去,结局更坏,自己正急得发昏的时候,党进部的监军李谦溥带着兵来助拳了,原来他正领着兵在西山上砍木头,听见杀喊声,连忙下山赶到赵赞的西寨,两军合力才击退了北汉军。    
党进见李谦溥带兵去伐木头半晌也没回,不由得一阵焦躁,穿戴整齐,单身骑马到寨前观望,才一立定,便见正前方一团黄云飞奔前来,当头一个满脸杀气,身体绷直得象射出的箭一般紧紧的贴在马上,身后百余骑兵也都彪悍魁梧,形成一个小型突阵直冲而来,在古代军事战争中,突阵基本都是临时组合,人数一般在数百到数十人之间,最擅长这种战法的强人无疑就是三国时期的吕布先生了,他在常山和张燕万余大军对垒,仅带着成廉、魏越等十多骑反复驰突张燕军阵内,杀将进去再杀将出来,一天之内可以这样玩上三四次,打得黑山飞燕先生又重新做了老本行-山贼。这种战法固然需要战将和战士非凡的胆识和勇气,同时也能起到震慑敌军,扰乱其阵形的巨大作用。(后汉书 卷105)同时杨业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破坏城东面党进的营寨。党进身边的小校说:“太尉,打头那个是北汉的杨业,号称无敌。我们快回去喊人先。”党进大喝一声,道:“来得好!老子打一辈子的战,就从没见过无敌的人,孩儿们,我们上去先搠翻几个贼鸟。!”翻身上马,仅领着身边几个兵士就迎将上去。杨业见宋军一魁梧大汉风驰电掣的冲了过来,满脸煞气,双目如电,头发胡子都直竖了起来,如神人一般,胆气便先泄了一半,又见党进几骑迎面冲过来,以为党进军中早以提防,遂提着长枪虚晃一招,勒过马头就开溜也。党进单骑直接杀入杨业的突阵中,杨业突阵兵如破开浪裂般被党进冲杀成两片,不复成阵,四散溃逃,一北汉兵一边低着头奋力的跑一边惊呼道:“好一条大虫!!!”另一北汉兵马上接过话来说:“你才知道呀,就是党大虫!!!是个玩命的主,喂!前面那谁?!别挡我的视线啊,如果我被宋军拿了,我做鬼都不放过你!”    
杨业见自己的兵散作满天星,左右不是头,便死命朝自己城中逃去,党进紧追不舍,在后面大叫道:“兀那无敌的,你若有胆,便折回来和我打!”杨业马快,甩开党进一段距离后,飞也似的躲进一条长壕里,屏住了呼吸一会,暗自祈祷了一会,就呆在壕里不动了,党进追丢了杨业,勒住马在原地打圈,大呼道:“你出来!出来!出来!”声若奔雷,徐徐不散。杨业在壕中撇了撇嘴,朝壕外翻了一个大白眼,也不再理会党进的聒噪,百无聊奈中,便抄起长枪在沙地上画起圆圈来。待到杨业画了一个大圆中间又夹了三个小圆之后,北汉的援兵已经开始列队出城,杨业听到鼓声,象只中了箭的兔子一样迅速的奔到了城下,大叫道:“你们快放绳子哎!宋军那个大虫不是耍子。”卯足了劲,双脚很有节奏的一伸一缩的渐渐爬了上去。党进远远的看见杨业沿着绳子爬上了城,狠狠的啐了一口,才慢慢的勒马走向营中,边大笑道:“痛快!委实痛快!”    
(诸位看官看到这里,可能会要啐我一大口,把杨老令公写得如此之不堪,而且还如此之夸张其事,可史书实实在在是这么记载的,象长编的卷十云:劉繼業復以突騎數百犯東寨,党進挺身逐繼業,麾下數人隨之,繼業走匿壕中,北漢兵出援之,繼業緣縋入城,獲免。夸张是有,但黑杨并没有 :),不佞也粉爱杨家将的:)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杨老令公也不会因为这一场败战而堕了声名)    
我犹记得自己初中时很胖,因和一个瘦子争夺MM的物理笔记时,而起了争执,我昂起了头,用自己那双层下巴对着他说:“那我俩单挑吧,谁赢就谁抄!”瘦子表示了不屑,让我很是受伤,从此我便开始了三年脂肪燃烧的岁月。数年后,同学相聚,他因多金而发福,我因情殇而消瘦,正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呜呼,荀子诚我不欺哉!古来也有很多演义小说中双方大将互相单挑,有从上午挑到下午,也不嫌困的者,也有从城中一路挑到乡下,也不嫌累者,但这是小说艺术的形式,唐末五代至宋初,是我国武风很烈的时期,双方大将阵前相斗的记载也非常多,比如后唐李嗣源和燕将元行钦两人就在阵前斗得天昏地暗,两人对射了大半天,元行钦的命很苦,射八箭才中了李先生一箭,而李嗣源射八箭倒是有七箭都结结实实的扎在元先生身上。(资治通鉴 卷269)而宋帝国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更是单挑的个中好手,《东都事略 卷1》中记载,后周显德三年,赵匡胤随后周世宗出征,唐将皇甫晖、姚凤领兵十五万固守清流关,赵匡胤夺下清流关后,一路追击皇甫晖,皇甫晖狗急跳墙,大叫道:“我俩各为其主,你今天领兵打败我不算本事,如今玩得就是刺激,玩得就是心跳!我要和你玩命!你敢是不敢?”赵匡胤大笑,自己单骑出列,对着双方士兵大叫道:“你们都不要干预,我就和皇甫晖单挑,你们不是我的对手。”两人遂在阵前骑斗,不消片刻,赵匡胤就生擒了皇甫晖。所以阵前两人的PK,是要靠很多种因素来引发的,在战场中,如果双方都是圆阵或方阵,那么两军武将有一定的“骑斗”几率,但如果一方以防守型的月阵,那就很难打起来,又或是一方在野战中有制高点,而布下抢山竖阵,那么就更难引发。而且也不一定是开战就打,而大部分的例子是双方混战以后或追击战中才引发。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楼主写得好文,急等续篇。
  下痢一样,把掌柜拖出去,桀桀桀
  下痢一样,把掌柜拖出去,桀桀桀
  比如后唐李嗣源和燕将元行钦两人就在阵前斗得天昏地暗,两人对射了大半天,元行钦的命很苦,射八箭才中了李先生一箭,而李嗣源射八箭倒是有七箭都结结实实的扎在元先生身上。(资治通鉴 卷269)    出自新旧五代史个人本传。再拖:目
  楼主快快更新!!!!
  掌柜的真利害,新作又上了。读起来很有味道,加油!
  杨家的名声九成半都是吹出来的,有宋一代的武将的日子过得确实是憋屈,所以杨家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之后被捧上了天
  小说戏曲中的杨家将,和历史中的杨家将,两者之间只是有个交集罢了,各自有独立的部分。  我更喜欢历史中的杨家将,绵延数代,名将辈出,抗辽抗金抗蒙,名副其实的世代忠良啊,呵呵。    我认为,对杨家将,不是夸大了,而是挖掘得还不够……
  妙处横生,呵呵  顶好文章。
  顶  留记号
    哈哈,一相兄说我有散打味啊?我使用双截棍,哼哼哈西
:)  谢谢江版的青眼咯 ,预支就预支吧,后面写得不好不会真的要收回去吧?~!~  问好流水兄和红花兄,嘿嘿,那谁是豪放型的宋粉啊?  日月兄,不下里也没人顶瓦没人顶
:)  谢谢星日生兄及诸兄的鼓励和看帖,坑很小,几日之内就完工鸟。:)
  写写狄青啊,他好惨的。
  作者:maxvell 回复日期: 12:43:52 
    杨家的名声九成半都是吹出来的,有宋一代的武将的日子过得确实是憋屈,所以杨家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之后被捧上了天  ------------------------------------------------------------  放P。  杨家的战绩在北宋将领中排不进前5。  你可以不知道,但不知道就少出来放P!
  还没更新?继续顶。
  更新的速度有点慢啊。
三    
经过两败后,北汉也不再主动出击,日日龟缩在城中,诚心诚意的等待起辽国的援兵来。王曾瑜先生的《宋朝兵制初探》中说宋太祖赵匡胤是“军事天才”, 还说“他命将出师,只在临行前作简要的指示和告诫”。先前他出征北汉时,就派何继筠镇守在阳曲以防备辽国的援军。此刻,前几日被赵匡胤征召的何继筠也日夜兼程的赶到了太原赵匡胤的大营,赵匡胤简略给何继筠分析了辽军动向以及行军的路线后,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再辛苦一点,吃了这碗麻浆粉就马上赶回阳曲,明天正午,我什么事情都不干,专等你的捷报。”第二天中午,赵匡胤便登上北楼,就见何继筠的儿子何承睿领着一队人马前来报捷,说何继筠部大破辽国在阳曲方面的援军,斩首高达一万多级,擒武州刺史王彦符,排阵使王破得,获得马匹盔甲无数。赵匡胤非常兴奋,这可是继何继勋在辽州之战中大破辽、北汉联军之后的有一次大捷!而另外一支镇守在定州、镇州的韩重贇早就在嘉山布下了大阵,盼星星望月亮的等待着辽军,四月,辽援军果然从定州南下,和赵匡胤先前所预计的完全一样,辽援军压根就没有想到宋军会在这里阻击自己,所以看到韩重贇的嘉山大阵之后,不战自溃,韩重贇一路猛追,斩首三千多级,擒首領二十七人。    
得知两路辽国援军被击退之后,宋军又决开了汾河开始灌城,我们知道,用水攻城,必然要水源高于被攻的城池,水才会灌入城中,所以测量水高是最紧要的事情,古代军事中测量水高之工具有三,一叫水平,二叫照版,三叫度竿,至于宋军当时用的那一种已不可考,总之是筑渠以后决开了汾水,灌入了北汉太原的瓮城,水攻之后,宋军的内外马步军都军头、横州团练使王廷义不戴盔甲,坐在舟上亲自敲鼓领兵进攻太原城,王先生敲出来的tempo和啤酒一样顺口,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可正当他敲得眉飞色舞之间,太原城中一箭射来,“扑”的一声,射穿了他的脑袋,当下就扑到在船上,不省人事。几天后不治身亡。殿前指挥使都虞候、袁州刺史石汉卿同样也是乘舟强攻太原,但他比王廷义精细,穿戴得非常整齐,将要接近城墙时,几枚流矢都射中了他,石先生先是小叫了一声然后说:“我不会游水!”便一头栽进了水中,去聒噪龙王了。    
宋和北汉战况愈来愈激烈,而北汉的郭无为先生则四处表现他的行为艺术,有次竟当着北汉主及群臣的面上演自杀的闹剧,在使尽浑身解数后,郭无为见北汉的本土势力仍然是非常顽强,遂放弃了继续玩“无间道”,打算自己领兵去投奔宋军,便自告奋勇的要求在夜间突袭宋军,刘继元非常感激他,当下就拨了一千精锐给他,并派杨业和郭守斌两人做副手。并亲自一路送行到延夏门,郭无为在大风大雨中一路踉踉跄跄的走到北桥,开始召集军队准备出击。谁知杨业先生因为崴了脚,也不打报告,就领着一部分兵去医务室了,而另一位副手郭守斌先生是一位非常有方向感和责任感的人,在走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后,他就竟然领着大部分士兵在自己的城池里迷路了!郭无为非常的生气,自己琢磨着这样狼狈的去投奔宋军,一定没有什么好的待遇,便又气急败坏的领着病回了城中。北汉的宦官卫德贵早就对郭无为有怀疑,见今晚他带着兵东转西转,忽进忽退,遂暗中四处打探,得到消息后向刘继元报告了郭无为里通外军,企图投奔。刘继元震怒之下,马上把将郭无为斩首示众。    
就这样,双方一直僵持到闰五月,引汾水灌城已经开始显出效果,汾水从延夏门的瓮城开始灌入,穿过外城后开始直接进入到城中,北汉连忙派兵抛沙袋,挖深堤,宋军就大吼“风”!“风”!“风”!然后一阵箭雨射出,射得北汉兵哭爹喊娘,滚做一团,可城中毕竟有聪明人,他告诉大家把干草都扔进水里,大堆的干草顺着水流从高朝低流动到外城的水闸和水口,完完全全的把城中水闸、水口都堵住了,一时间水患大为减弱。战斗又日日胶着,天气又非常闷热,赵匡胤一时间很是着急,第二天,殿前指挥使都虞候赵廷翰率诸班卫士在赵匡胤的营外叩头,大声道:“陛下,臣愿率诸班先登急击,以尽死力!”赵匡胤急忙走出营,扶起赵廷翰,长叹道:“你们都是我亲手训练的,无不一当百,我是要留着你们备肘腋,同休戚的呀!我宁可不得太原,也决不能让你们白白冒险!」赵廷翰和诸班卫士感动得无以复加,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便再次下拜高呼万岁。赵匡胤时的诸班,都是直接继承了后周的,后周世宗在高平之战因侍卫亲军的表现实在是太差,所以公开召募天下豪杰,不管是绿林好汉还黑道人士,只要武艺高强,就可以选进殿前诸班。(《五代会要》卷12《京城诸军》)。    
赵匡胤之所以说诸班都是他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是因为当初后周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下台之后,自己正是接任了张的位置,也正是凭借殿前诸班这股强大的军力,赵匡胤及部下才有胆量在陈桥玩兵变。所以他把殿前诸班看得如同心肝宝贝一般。他为了历练他们,曾一次把三十个御马直(殿前诸班之一,宋太宗太平兴国时改名簇御龙直)送到一代名将郭进的麾下历练,结果他们在郭进军中耍打牌,摆臭脸,谁知郭进也不告状,在半个时辰之内就连续斩了十多个御马直,军中刑刀手都斩得手都软了,死命劝郭进买赵匡胤一个面子。余下的御马直也忙不迭的磕头求饶,郭进这才作罢。当时正在武便殿开大会的赵匡胤得到消息之后,气得脸都绿了,在殿中大叫道:“我的每一个御马直,都是从一千多个好汉中选出来的!就违犯了那么一点军规,郭进就这样滥杀!那天下的好汉都不够被他杀的!哎哟!可心痛死我了!”待到自己气消了之后,又偷偷派人到郭进军中说:“朕知道他们这些人仗着宫中的势,肯定是不服从你的调教的,你杀非常得对”。    
赵匡胤拒绝诸班求战之后,战争仍是没有一点进展,而且得到可靠消息,辽国正在集结部队,准备再次派援军南下,天气也越来越闷热,军中渐渐有很多人感染了痢病,疫情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我国古代医学不甚发达的情况下,瘟疫和疾病是军队中的大灾难,象汉朝的马援将军南征交趾时,就遭受到了“瘴疠”的严重打击,自己军中士卒先后感染,军队的死亡率竟高达了40%-50%。郭霭春先生的《中国医史年表》就说正是这次战役马援军给中原带回来了恶性疟疾。在这种多重不利的情况下,赵匡胤开始计划撤军,太常博士李光赞、宰相赵普也先后上章请求班师,至此,长达一百多天的太原围城战结束。宋军徙太原民万余家于山东、河南。宋帝国开始采取了在经济上困绝北汉的政策,《宋史 本纪第二》中记载:“己未,命兵士迁河东民万户于山东。”和《长编》的记载有出入,顾吉辰先生的《宋史比事质疑》中有详细的分析,开宝二年的迁徙北汉百姓应是分别安置在山东和河南两地,并非只是在山东一地。    
赵匡胤自从开国平定李重进叛乱开始,就从没失败过一场战役,开宝二年这次亲征的失利,他是念念不忘的,开宝九年,在灭掉最大的敌人南唐之后,赵匡胤决定再次进攻北汉,开宝九年八月,他派出党进、潘美、牛思进、米文义、杨光义(这个人宋史没有立传,《宋史记事本末中》这个人记载为“杨光美”。《长编》中记载为杨光义,今从长编)分五路进攻北汉,党进部再次直接进逼太原城下,并在城下大败北汉军,斩首数千。同年十月,赵匡胤去世,继位的太宗马上召回了五路兵马。党进也奉命开始撤回京师,最宠爱自己的宋太祖赵匡胤就这样去世了,做为掌握侍卫司马军、步军长达十多年的党进是否也曾在回军的途中思考一下自己的将来呢?      (说一说题外话,嘿嘿。关于石岭关一战,几本基本史料记叙这一战是完全不相同,《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作者李焘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两个数据,即《宋史 何继筠本传》的斩首数千级说和《宋史 孔守正本传》斩首一万五千级说,并说这两条其中一说是有问题的。我便老老实实的翻了几天书,《辽史》讳败是众所周知的,石岭关一战辽方的指挥官《长编》中记载为“契丹南大王沙相公”,这个“沙相公”应该就是辽穆宗应历年间的南府宰相耶律沙,而无论是《辽史》还是《契丹国志》对一战都基本没有描述。昨晚便求救于windg2000兄,他提示我应该还是在宋史里寻找答案,并要我去看《宋史 张思钧传》,在windg2000兄的指点下,我的疑团也逐渐解开,张思钧传中记载为:“尝从战于石岭关,斩首万五千余级。阁门祗候齐延琛、苗昶陷军中,思钧鼓劲骑突入,夺还。”这就说明张思钧当时是参加了石岭关一战,而且此战他表现得非常出色,利用突阵冲击辽军,救回了陷在敌阵中的宋将。再翻阅《宋史 孔守正传》里面也有和《宋史 张思钧传》互相呼应的记载,即:“开宝中,太祖征太原,守正隶何继筠麾下。会契丹遣兵来援晋阳,守正接战于石岭关,大败之,斩首万级,获其将王破得。时宋师之陷敌者数百人,守正以骑军驰之,尽夺以还。”由此,基本可以断定,石岭关一战应是获得了大胜,在完全击溃辽军后,宋军获得了打扫战场的权利。这一战是辽州大捷之后的有一次大捷!再次,也感谢windg2000的指点迷津 :)  龚自珍写诗给常州学派的今文大师宋凤翔中道:“万人从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表达了他对宋先生学术上的惊讶,今借一下表达自己的意思,哈哈,非马屁!    
PS:2000兄正在开始着手写宋辽的全面战争,福音啊!呵呵,喜爱宋朝和军史的朋友和我一起期待吧
:))  
  龚自珍写诗给常州学派的今文大师宋凤翔中道:“万人从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表达了他对宋先生学术上的惊讶,  …………………………………………………………………………………………………………………………  我倒,写错字了,是敬仰,不是惊讶!呵呵。    PS:本文第二章最后一段关于,赵匡胤和皇普晖的清流关之战,非常惭愧,没有做仔细的分析,在看了顾吉辰先生的《宋史比事质疑》之后特此改正,清流关一战,唐军应为一万至一万五千人,而不是《东都事略》中记载的一十五万人。
  下次写个长篇来看看哎,不过瘾哦~
  那石汉卿正是谗杀张琼之人吧,此番战死太原,也算是罪有应得。    
  看完了,继续顶。
  党进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武将  好像和五代很多武将一样  也是个文盲吧
  一定要继续期待咯
  呵呵,动作蛮快啊,就写出来了。
  好!读起来非常有味道,还有没啊
    赵匡胤和赵光义,真是龙兄鼠弟!  
  好文!
  流水兄说得对,呵呵,当时众多将领士兵听说石汉卿淹死在太原城下,无不拍手称快
:)    因需对最后一章做比较大的改动,所以更新得缓两天了,对不住大家了,道个歉先
  夹带私货,把掌柜和飞云都拖出去:目
  古代军事中测量水高之工具有三,一叫水平,二叫照版,三叫度竿,    ~~~~~~~~~~~~~~~~~~~~~~~~```  挑点小刺。    一叫水平,二叫照版,三叫度竿是一个测量体系,三个工具要一起使用才能测量出高度,而不能分开使用。    PS:    咱家的“衣冠南渡”被封鸟,真奇怪。    
  作者:常山日月 回复日期: 11:45:36   
    夹带私货,把掌柜和飞云都拖出去:目    ~~~~~~~~~~~~~~~~~~~  他们已经入阉党了,不用再阉一次。    做个广告:    这几天是阉党成立一周年,想入党的都可以来报名。        
    谢谢衣冠兄的指正。:)估计是有人告状了  日月兄,后面那个“目”字是啥意思?再拖俺俺就买你的牙拉,灭哈哈啊
  掌柜的宋诗不写了?
  掌柜在阉党里的ID是什么?  大白兔应该是禹兮吧。
       作者:金盏银台 回复日期: 14:17:10 
    掌柜的宋诗不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问啊,掌柜的宋诗贴好久没更新了。
  作者:任凭年华似流水 回复日期:  掌柜在阉党里的ID是什么?  ==============================  我来猜一猜,从行文风格看,掌柜的是不是那个什么“勇猛肥佬窦神宝”?(偷笑)
  原来红花也在那里混啊
  NO,NO,只是是顺着天涯上的一个链接去过一下而已,太好玩了,一大堆宦官啊!就赶快出来了……
  瓦哈哈,俺就是勇猛肥佬窦神宝,嘿嘿。  宋诗还是会写了,不过会更新得比较忙了,请各位原谅。:)
  红花真是好眼力啊......
  靠~~  来顶一下,顺便做个广告,咱们阉党一岁鸟,也要修史鸟挖~!!    阉党童氏传    序    史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查也。《礼记》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概知修史其自来有本,我华夏正朔所生生,天授正权以济济也。    昔暴秦之灭六国,焚百家之典;螨清之略中土,漫华夏之籍,何也?暴侵无道,而惩其强也!故有言曰:“欲灭其国者,先亡其史。”此常理也。故有识之士无不私书之,口诵之,以期传史后世,达听后人。    我大兔朝开鼎,兴不期灭国,继往来绝世,救苍生汤镬,拯万民水火。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与斯一年矣;黄龙频现,凤凰来仪,天降符石,举国丰获,与斯亦一年矣。    目下编纬能继,耳目犹接,当此盛时,胡不修史?    故成阉党童氏传一卷,记往年故事,发思古幽情,以飨同仁。        /topicdisplay_safe.asp?TopicID=1929290&Page=1&BoardID=215
  靠~~    来顶一下,顺便做个广告,咱们阉党一岁鸟,也要修史鸟挖~!!  -------呵呵,原来如此。原来天涯几个著名id都是阉党的说。
  不过阉党好像需要引见才行。
  童王阉的不净,状魁梧,伟观视,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    拖出去,桀桀桀:目
  LZ文章好,马屁也正。
  来顶下~~~~~~~~现在好像进步了啊,白字少了很多嘛
  作者:windg2000 回复日期: 22:08:52   
    作者:maxvell 回复日期: 12:43:52       杨家的名声九成半都是吹出来的,有宋一代的武将的日子过得确实是憋屈,所以杨家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之后被捧上了天    ------------------------------------------------------------    放P。    杨家的战绩在北宋将领中排不进前5。    你可以不知道,但不知道就少出来放P!  -------------------------------------------------------------  一个P把你这不懂人语的崩了出来确实是不该
  LZ怎么还没更新啊?望眼欲穿  
  ddddddd  等待。。。
  刚看了一个开头,觉得LZ语言比较符号我的阅读习惯,先做一个记号
  刚看了一个开头,觉得LZ语言比较符号我的阅读习惯,先做一个记号
  杨家将根本就是被人胡吹的,其实杨家将根本不堪一击,被辽军活捉,杨业要投降,结果因为伤重不能吃东西死了。被宋人说成绝食而死。宋人无耻啊!  
四    
党进撤军回朝之后有什么具体的行状,不能确切的知晓,但宋太祖赵匡胤的去世应对他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因为党进是一个非常顾念旧情的人,他从小就被杜重威收养,杜重威被诛以后,他的后代子孙混得非常不好,一没有低保可以吃,二没有工会可以加入,所以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党进寻到他们以后,就把自己的工资分成两份,自己拿一份,杜家的子孙拿一份。    
宋太宗即位后,即不按照常例在赵匡胤死的当年就宣布改元,同时大赦天下,跟着便先后赏赐薛居正、沈伦、卢多逊三位宰相钱五百万,银三百斤,枢密使曹彬、楚昭辅,钱五百万、银三百斤。宣徽南院使潘美、北院使王仁镐,各赐钱三百五十万、银二百斤。赐齐王廷美绢万匹、钱五百万,武功郡王德昭绢五千匹、钱五百万,兴元尹德芳绢三千匹、钱三百万。赐殿前都指挥使杨信、马军都指挥使党进银各六百斤,殿前都虞候李重勋、马军都虞候李汉琼、步军都虞候刘遇、神卫左右厢都指挥使杨美银各三百斤。如此大规模的奖赏钱财是非常罕见的,而且数目比赵匡胤奖赏开国将领的数额还要大。党进虽然领了奖赏,但估计并不太开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里,党进仍在家喝着闷酒,宋朝的酒大都都是酒精含量不高的黄酒,所以党先生怎么喝也不醉,遂站起身来在房间来回的踱着步,似有所感的说了一句:“天气不正啊!”。谁知在房外站岗的一小兵高声应道:“小人这里天气却正得很!”(宋人轶事汇编引宋稗类抄),由此可见,这个小兵一是非常有反抗的精神,二是他应该是跟随党进已久的心腹,也颇得了党先生“耍宝”的真传。      
宋太宗如何上位的,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但宋太祖在位时期,宋太宗赵匡义利用自己晋王和开封府尹的身份,委实培植了一大批的势力,我今就《宋史》的记载和邓广铭先生《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辨析》一文罗列出一些被宋太宗收罗在自己旗下的武人:    
元达,身高八尺还有余,他的特长是好箭术和好力气。曾经喝醉以后一剑砍倒一棵大槐树,元先生长期而稳定的职业是山贼,后归于宋太宗帐下,太宗上位后,当任御龙直队长。    
戴兴,太宗府下第二号小巨人,七尺余,美男子,敢于任事,在家乡开封雍丘拥有众多的MM粉丝。太宗上位后,任御龙直副指挥使。  王超,太宗府下第三号小巨人,十几岁便有七尺余,太宗上位后,隶御龙直。    
此三人可以算作“晋王府身高小虎队”,元达先生耍剑如雷霆霹雳,实在可算为“霹雳虎”,戴兴先生眉目如画,又长得一脸的好胡子,当“小帅虎”委实是实至名归。而王超以后在真宗朝的表现,算做“乖乖虎”也并不为过。另外还有:    
王汉忠,太宗府中一号单挑小王子,太宗上位后,补殿前指挥使    
尹宪,太宗府中二号单挑小王子,不过他经常打输,临到老了,还要和人单挑,结果仍是输,最终气死了。太宗上位后,擢为殿直。    
傅思让,身高很高,力气很大,擅长骑在马上射箭。长期在家乡耍横,后归于宋太宗帐下,太宗上位后,补亲事都校。    
郭密,全身的muscle异常发达,完全有资格参选健美先生,在知瀛州马仁瑀的推荐下,归于宋太宗帐下,太宗上位后,补指挥使。    
李斌,高大魁梧,归太宗帐下,太宗上位后,补御龙直副指挥使。    
王继升、王昭远两父子,继升擅长指挥骑兵作战,太宗上位后,迁军器库副使。昭远诨号“铁山”,箭术高超,从小就和恶少们混在开封大街上,太宗最喜欢他,一直都只叫他的小名,太宗上位后,补殿前指挥使。    
王宾,擅长射箭,特长是怕老婆,太宗上位后,任东头供奉官。    
安忠,他是跟随太宗时间最久的心腹之一,文盲,会制作弓箭,擅长骑射。    
王能,有非常浓重的左倾思想,擅长建造军事工程,太宗上位后,迁殿前左班指挥使。    
王凝,太宗府中箭术第一人,太宗上位后,补殿前指挥使。    
李重贵,军人出身,年轻时在王审琦帐下,擅长剿匪,后归太宗帐下,太宗上位后,补殿前指挥使。    
刘用,小有名气的音乐家、歌唱家,擅长骑射。太宗上位后,迁散都头都虞候。    
杨琼,少年时期跟随冯继业,生平最恨神仙,天生神力,后归太宗帐下,太宗上位后,迁神勇指挥使。    
这些武人共通特点大抵有二,一是有身高,宋朝招募士兵,身高是第一条件,禁军上四军对士兵的身高要求尤其严格,如天武第一军的身高要求是5.8宋尺,如按一宋尺为31厘米计算的话,即身高要达到1.80米,二是大都很会射箭,宋朝的武器以弓箭为主,《翠微先生北征录》卷7《弓制》中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当时一个好汉武艺高不高强,第一是要他能开多少石的弓,二是看“射亲”技术(射亲即射箭的准确率)。象岳飞先生,不到20岁就能开三百宋斤的弓(1宋斤为1.2市斤),破了开弓的记录。而且这些资料尚只是太宗当时收罗各色人物的冰山一角,而且还没有包括府中的文人及术士等。由此可以窥见当时的晋王赵匡义在开封是有很大的势力,所以宋太祖赵匡胤晚年才会有迁都洛阳以避开赵匡义在开封势力的想法,宋太宗不光收罗各种人物,而且还把触角伸到到了太祖的禁军将领里,据《宋史》卷260记载,太宗曾有次派人无缘无故的送酒和烧烤给当时是御马军使的田重进吃,田重进道:“你替我谢谢晋王,这些东西我不会吃的,我老田只知道天子,别的一概不知!”结果自讨了没趣。    
至如太宗有没有送烧烤给另一位禁军大将党进先生吃,则找不到相关的记载,但是党先生曾经是和太宗有过一次间接的亲密接触,当年赵匡胤曾让党进领兵在京城戒严,党先生带着兵从大内一径走到开封大街上,别的事情他都不管,只看街面上的店铺有没有做贩卖国家保护动物的,凡是有的,立马带人冲进他们店面,当场就把那些笼子里的鸟儿、猴儿、猫儿、狗儿都一律放走,并恶狠狠的说道:“你们买的肉不去给自家的爹妈吃,反而精心饲养这些畜生?”刚巧当时还是晋王的赵匡义的随从提着一只鹰走过,党进马上喝住了他,让他赶紧把鹰放生,这随从斜了一眼党进,慢吞吞的说:“我养的是晋王的鹰。”党先生一听,马上挤出了一个笑脸,整个大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以左手三指握右手的大拇指,右手四指伸直,稍近胸前,叉着手(宋朝叉手说话表示认真、尊敬,用在这里也许并不合适,只为追求效果耳 :) )道:“原来是晋王的鹰啊,那你可得小心的呵护着,别让它被别的小动物欺负啦!哟,你看它多可爱啊,真是一支好畜生,刚还冲着我笑呢!”在一旁围观的百姓都哈哈大笑,党进也无羞愧之色,大声道:“笑个甚?早晚收拾你们这些泼才,散了,散了,让晋王的人先走。”    
我幼时曾读过一本发蒙的书,名叫《幼学琼林》,书中卷二的身体部分里有“党进虽然大腹,非多算之人也;李纬徒有好须,不足齿之伧欤。”这么一句话,说得是党进虽然肚子大却没有货,不会算计,开始总觉得党先生颇有点鲁智深的气质,但从这件轶事看来,无疑他并没有鲁先生的聪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虽然给人以粗豪耿直的印象,但细细一品位,其实可以发现鲁智深是个做事情非常有条理的人,象他在打镇关西之前安排金氏父女的和动手之前的挑逗都是一步一步按着自己的步骤来进行的,只是三拳就打死了镇关系在计划之外,但他看出郑先生已经快要死掉的情况下仍然朝围观的群众说这厮是诈死,足见他处变不惊和颇有算计的一面。而党进虽是性格比较直,但做事情很是蠢,因为他这样做,一是坏自己的声名,二是这样做既不能讨好到赵匡义,而且这事如果传到赵匡胤那里,赵匡胤也不会太高兴。    
到了太平兴国二年,也就是太宗上位七个月后,他的第一刀挥向了宋帝国的四位宿将,即安远节度使向拱、武胜节度使张永德、横海节度使张美、镇宁节度使刘庭让,太宗把向拱和张永德转为左卫上将军,张美专为左骁卫上将军,刘庭让转为右骁卫上将军,罢去了他们的节钺,而授予这些诸卫上将军的虚衔,下发的文件里是说“不敢以藩领之任重烦旧德也。”而实际的意思大家心里都明白,那么宋太宗接下来的对象是谁呢?会是宋太祖朝的三位禁军大将杨信、李重勋和党进吗?  
  继续~继续~掌柜加油~
  作者:windg2ooo 回复日期: 18:29:02 
    杨家将根本就是被人胡吹的,其实杨家将根本不堪一击,被辽军活捉,杨业要投降,结果因为伤重不能吃东西死了。被宋人说成绝食而死。宋人无耻啊!  ……………………………………………………………………………………………………………………  哈哈,这位先生真搞笑啊,弄了这么个名字,和2000兄打擂台啊?  兄如果对杨家将有意见,可以开个贴谈谈,小弟我一定勉力奉陪的。  :)
  呵呵,这位恍惚跟“小乔家大院”一个风格的……
  作者:maxvell 回复日期: 15:05:21 
    作者:windg2000 回复日期: 22:08:52            作者:maxvell 回复日期: 12:43:52         杨家的名声九成半都是吹出来的,有宋一代的武将的日子过得确实是憋屈,所以杨家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之后被捧上了天      ------------------------------------------------------------      放P。      杨家的战绩在北宋将领中排不进前5。      你可以不知道,但不知道就少出来放P!    -------------------------------------------------------------    一个P把你这不懂人语的崩了出来确实是不该  ------------------------------------------------------------------------------------------------------------------------  你对自己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嘛!知道好还知道你自己不懂人语。  又是个只会磨牙的SB!
  杨家将是三分真实,七分艺术。但不管怎么说,已经是一种英雄人物的化身。真实的杨家将事迹,特别是杨业的后人,除了一个儿子外,历史上记载不多。
  作者:windg2000 回复日期: 22:15:49   
    作者:maxvell 回复日期: 15:05:21       作者:windg2000 回复日期: 22:08:52               作者:maxvell 回复日期: 12:43:52           杨家的名声九成半都是吹出来的,有宋一代的武将的日子过得确实是憋屈,所以杨家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之后被捧上了天        ------------------------------------------------------------        放P。        杨家的战绩在北宋将领中排不进前5。        你可以不知道,但不知道就少出来放P!      -------------------------------------------------------------      一个P把你这不懂人语的崩了出来确实是不该    ------------------------------------------------------------------------------------------------------------------------    你对自己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嘛!知道好还知道你自己不懂人语。    又是个只会磨牙的SB!  -------------------------------------------------------------  哦?原来你专门进化了个奸屄出来赚个仨瓜俩枣儿的么?  哎呀!了不起呀,还有进化了一个贱屄既当备用,又玩儿薄利多销,外带打打广告,省得久旷了  你丫自己是睁眼瞎,就别瞎扑腾了
   哦?原来你专门进化了个奸屄出来赚个仨瓜俩枣儿的么?    哎呀!了不起呀,还有进化了一个贱屄既当备用,又玩儿薄利多销,外带打打广告,省得久旷了    你丫自己是睁眼瞎,就别瞎扑腾了    ~~~~~~~~~~~~~~~~~~~~~~`  哈哈哈哈。    这厮已经不会被修理得说人话了。    都别理他了,文章继续吧。        
  又是一部好作品!
  介个介个,maxvell同学有点脏了,这样对骂就木意思了啊。:)
  不错,读得很顺口,文字很好,该收尾了吧
  下文啊下文
  来给掌柜的扛扛帖
  作者:神武大将军 回复日期: 19:36:05   
     哦?原来你专门进化了个奸屄出来赚个仨瓜俩枣儿的么?      哎呀!了不起呀,还有进化了一个贱屄既当备用,又玩儿薄利多销,外带打打广告,省得久旷了      你丫自己是睁眼瞎,就别瞎扑腾了        ~~~~~~~~~~~~~~~~~~~~~~`    哈哈哈哈。        这厮已经不会被修理得说人话了。        都别理他了,文章继续吧。    ------------------------------------------------------------    你先看清楚起因再说,那个什么2000连对杨家是褒是贬都没弄明白就开始当疯狗了
  你先看清楚起因再说,那个什么2000连对杨家是褒是贬都没弄明白就开始当疯狗了    ~~~~~~~~~~~~~~~~~``  实事求是的说,杨家将的战绩在北宋属于比较一般的将领。    比他强的有N多。    不要以为北宋没有名将,如果没有名将的话,宋辽二十年不会打成那种样子了。      
  作者:神武大将军 回复日期: 20:48:07   
    你先看清楚起因再说,那个什么2000连对杨家是褒是贬都没弄明白就开始当疯狗了        ~~~~~~~~~~~~~~~~~``    实事求是的说,杨家将的战绩在北宋属于比较一般的将领。        比他强的有N多。        不要以为北宋没有名将,如果没有名将的话,宋辽二十年不会打成那种样子了。    ---------------------------------------------------------  所以才说他们的名声九成半都是吹出来的,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话怎么就踩到了WINDG2000这条疯狗的尾巴,顺便又把它的百叶儿也呛着了  另外楼主可能以为我是来闹事的,其实不是的,要是没那条疯狗在这儿乱咬的话,这帖子还真挺对脾性的,难得看着点儿好东西,结果被这么个玩意儿坏了胃口,可惜,可惜了
  北宋的武官们吃够了越级指挥的苦,兵者诡道也,可惜的是北宋的皇帝以为战场是阅兵场,不按阵图打仗就是赢了还得被扣个抗旨的帽子    这叫什么狗X世道
  作者:新开铺掌柜 回复日期: 20:54:24   
    介个介个,maxvell同学有点脏了,这样对骂就木意思了啊。:)  ---------------------------------------------------------------  实在是不好意思了,碰上了那么个玩意儿一时没压住火儿,败坏了各位看帖子的雅兴
  这个兄可能误会了,2000兄的宋史水平是公认第一的,兄可以看看以前的一些争论,2000兄的水平是如何的。呵呵,俺也没有认为兄是来闹事呢,兄来看我的帖子肯定是高兴的,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喜欢有人来看,发表自己的意见么。:)  不管杨家将战绩如何,杨老令公一生忠烈,也是值得我们崇敬的古人。至于阵图的问题,我觉得兄也是误解了,这个玩意儿在宋朝尤其是北宋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如果说稍微长一点,也就是太宗和真宗两朝有这个现象。按阵图打仗输了的战役也几乎没有,而且阵图这个玩意并不是北宋皇帝怎么怎么样,太宗时期他是自己喜欢搞,但到真宗时期是有一些不敢负责任的武将,他自己先搞阵图,然后交给真宗,这样,他打输了就可以不负责。在仁宗之后,这个玩意就基本不出现了。所以不能说明北宋的问题。:)  
  还有战场上虽然变化多端,但布阵绝对是第一要事,就如我文中引用谷先生那篇论文所说的那样,所以阵图也不是一味的消极作用,凡事都有两面,这个问题俺也说不太清楚,等待2000兄、衣冠南渡兄和falcon兄、禹兮兄这些军史达人出现。 :)
  等着看楼主的文章,这篇儿揭过去了    这股邪火怎么就烧到了我头上了?这是我最费解的事情,点解呀,点解得很呀    算了,算了,不说了,不说了    
  呵呵,这就好啊,谢谢兄捧场啊,以后还要多捧捧牙 :)))  就剩一点了,本来这个星期就完工了,昨晚去/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no05&idArticle=63270&flag=1  这个帖子里吵岳王的事情去了,结果自己的事情也没干成,很快会把坑填了。:)  
  和战幽云,结盟澶州  
北宋自立国之始,便与辽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公元975年宋辽通和。979年,北宋在  按照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战略削平南方诸国后,移兵进攻依附于辽的北汉。辽出兵援  助北汉。  
该年三月,宋军在白马岭(今山西盂县北)大败辽援军耶律沙、塔尔部,辽军败退,  不能再出兵援救北汉。五月,北汉降宋。至此,各割据政权都被削平,收复幽云便被提  到了议事日程之上。  
公元979年六月,北汉平定后,宋太宗赵光义在事先毫无思想准备和军事准备的情  况下,不顾宋军经过数月的艰苦攻战,士卒疲乏;兵力消耗颇多,战胜后又未获得例行  的赏赐;士气松懈,天气炎热的不利因素,企图乘战胜之威,立即攻取幽蓟。诸将因师  疲饷匮,皆不愿行。只有崔翰认为时不可失,机不再来,如能乘此破竹之势,下幽州如  探囊取物。  
赵光义遂决计在镇州(今河北正定)集结兵力,出发进攻幽州(今北京)。  
六月十三日,宋太宗没有等北伐大军全部抵达集结地点,便迫不及待地率军北上。  十九日,宋军进入辽境。次日,宋军在沙河(今河北易县易水北)击败辽军。辽东易州  刺史岐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守将刘禹以州降宋。二十一日,宋太宗进至涿州(今河  北涿县),辽涿州刺史刘原德降宋。二十三日,宋军抵达幽州城南,击败驻守城北的辽  军1万余人。二十六日,赵光义命宋偓,崔彦进、刘遇、孟玄喆等率军四面攻城。辽南  京韩德让和耶律学古一面安抚军民,一面据城固守,以待援军。耶律斜轸等部则屯驻清  沙河(今北京昌平境内)北,以声援幽州。六月末,辽发五院军,以耶律沙和耶律休哥  为将进援幽州。宋军攻城十余日,虽一度乘夜登上幽州城垣,但旋即败退,未能攻入城  内。  
七月初六,耶律沙率辽援军进抵幽州城下,与宋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  边。辽军初战不利,少却。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军及时赶到,分左右翼横击宋军。幽州  城内的辽军也开门出击。宋军大败,赵光义中箭负伤,仅以身免。辽军乘胜逐北,追至  涿州,缴获大量的军械资粮,挫败了宋军的第一次北伐。  
赵光义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原因在于宋军进抵幽州前已历经苦战,消耗颇多,又未得  到充分的补充,部队的战斗力已有所削弱。辽军则兵强马壮,战斗力和士气并未因白马  岭一战而大伤元气。宋太宗昧于知己,又不能知彼。在平定北汉后即忘乎所以,犯下了  轻敌的错误,竟希冀能轻而易举地一举扫平幽云诸州。在遇到辽军的坚决抵抗后,宋军  既缺乏足够的攻城器械和攻城决心,及不部署充足的阻击敌援军的兵力,占据阻扼敌援  的战略要地。当辽援军毫无阻挡地进至幽州城下后,宋军就只能抽调业已疲劳不堪,正  在攻城的部队匆匆应战。其结果也就只能是在辽军的内外合击下,大败而归。  
高梁河之战后,辽军曾数度越界南下。982年,辽景宗去世,辽军即停止南侵。双  方处于休战状态。不过在此期间,宋太宗一直在准备二度北伐,以收复幽州,报仇雪耻。  
986年,宋知雄州(今河北雄县)贺令图等上言,说辽主少国疑,母后专权,宠臣  用事,国人怨疾,建议乘此机会,直取幽云。其实这时辽统治集团君臣协和,政治贤明,  并不存在什么可乘之机。
  但赵光义却信以为真,不顾参知政事李至的反对,不顾粮草、  军械缺乏、北伐准备不足、开战胜算不多的实际情况,不和宰相商量,即决定对辽用兵,  兵分三路,大举北伐。  
宋东路军以曹彬为主将,崔彦进为副将;另一支以米信为主将,杜彦圭为副将。共  拥有十余万兵力,是北伐的主力。  
全军由雄州直指幽州。  
中路军以田重进为主将,由定州(今河北定县)进攻飞狐(今河北涞源)、蔚州  (今河北蔚县)。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出雁门(今山西代县),进攻云  (今山西大同)、朔(今山西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应(今山西应县)  诸州。  
宋太宗的战略是,东路军一面扬言进攻幽州,一面持重缓行,吸引辽军主力,使其  无暇西顾。待中、西二路攻占山后诸州,东进与东路军会师,再合力攻取幽州。  
辽军的战略部署是以南京留守耶律休哥部抵御宋东路军,以耶律斜轸部抗击宋中路  和西路军,以勤德部守卫平州(今河北卢龙),保卫侧后方的安全。辽圣宗和萧太后则  率战略预备队驻幽州。其战略是以偏师牵制宋中路、西路军,先以主力击破宋东路军,  再逐一击退另二路宋军。  
战事初起,宋中、西二路军进展顺利,势如破竹,连下飞狐、蔚、寰、朔、应、云  诸州。东路军于三月初攻克固安、新城(今河北新城东南),并于十三日占领涿州。耶  律休哥避免与宋军决战,仅以小部队骚扰宋军,阻断其粮道。曹彬至涿州,持重不前。  十余日后,因粮草不继,退往雄州。  
赵光义得报后认为大敌当前,回军就粮乃兵家所忌,立即下令东路军不得后退,亦  不准再进,并命曹彬率部沿白沟与米信部会合,待中路、西路攻占山地之后,再会师北  上。但曹彬所部诸将听到中、西二路连战皆捷的消息后,唯恐落他路之后,无不积极求  战,力主北上。曹彬无法控制,只得再次率部北进。宋军沿途迭遭辽军阻击,且战且行。  时值天气炎热,将士体力消耗颇大,抵达涿州时全军上下均已疲乏不堪。  
这时,与曹彬正面抗衡的是耶律休哥部,萧太后、辽圣宗所率辽军已从幽州北郊进  至涿州以东25公里的驼罗口,攻占固安。曹彬所率宋军粮草将尽,难以固守拒战,又面  临辽军主力合击的威胁,向西南方向撤退。五月初三,辽军在岐沟关追上宋军,大败曹  彬、米信军,并乘胜追至拒马河,宋军溺死无数。余众奔高阳,又受到辽军骑兵的冲击,  死者达数万之众,遗弃的兵甲堆积如山。  
辽在岐沟关一役后,即移兵西向,攻克飞狐和蔚、寰、应诸州。宋将杨业重伤被俘,  不屈而死。山后诸州又落到辽的控制之下。  
  宋太宗第二次北伐失败的原因,仍然是昧于知彼和准备不足。辽在萧太后摄政时期,  正处于国势强盛的阶段。宋太宗看不到这一切,不愿认真作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未能建  立一支拥有众多骑兵的强大军队,并依靠这支军队去摧毁辽军的主力,而只想凭侥幸取  胜,以步兵对抗骑兵,其结果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他的分进合击的战略虽然可行,但  选择曹彬这样缺乏足够军事才能的庸将来实施这一战略,又没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的支  持,他的失败乃是必然的。  
辽军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协和,兵强马壮,指挥正确,能在宋军合击的态势形成  前集中兵力,把握战机,在平原开阔地带利用己方的骑兵优袭,攻击战斗力已大大削弱  的宋军,并敢于勇猛追击,以扩大战果。  
辽军在再次挫败宋军的进攻后,又一次转而采取攻势。  
999年,辽军大举南下,前锋抵达邢(今河北邢台)、洺(今河北永年东南)、淄  (今山东淄博南)、齐(今山东济南)一线。  
1004年闰九月,辽军在萧太后和辽圣宗的统率下再度大举南下。辽军在侵入宋境后,  即派出使者请和。十月,辽军在击败部署在边境一线的宋军主力后,移兵东攻瀛州(今  河北河间)。宋知州李延漏率众坚守。辽军围攻多日,昼夜猛攻,死者达3万余人,城  仍固守不下,只得移军南下,同时又遣使请和。十一月,辽军进抵澶州(今河南濮阳),  大将萧挺凛中伏弩死。辽军一面屯兵澶州城下,与宋真宗所统宋军主力对峙,一面与宋  方谈和。此时,辽军虽已击败宋军第一线的主力,长驱直入,攻克祁(今河北安国)、  德清军(今河南清丰)和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三城,但广大的河北地区仍在宋人之手。  辽军前有坚城大河及宋军主力,后有伺机而动的宋河北军民,全军已陷入腹背受敌的困  境,加以瀛州一战后,辽军损失颇重,大将身死,锐气受挫,虏掠又无所得,战败则全  局不堪收拾,也就不敢在胜算不大的情况下孤注一掷,与士气高涨的宋军新锐决一胜负,  而只想通过和谈解决争端。宋人也因争战多年,无法击败辽军,取得最后的胜利,而决  意议和。  
十二月,宋辽讲和,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承认边界现实,宋每年予辽银10万两,绢  20万匹。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澶渊之盟”。从此,宋辽二国维持了100余年的和平通  好关系。  
  宋(960—1279年)、辽(916—1125年)、夏(年)、金(年)、蒙元(年)是中国几个政权并存,经过战争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主要战争是北宋(960—1127年)的统一战争,北宋与辽、夏的战争,南宋与金、元的战争,辽与夏、金的战争,蒙元与夏、金的战争,农民起义战争等。火器开始应用于战争,并使之进入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大兵团骑兵作战与抗骑兵作战的战略战术均有发展。各种重砲、强弩相继出现。城池改制和山城筑城体系相应产生。武学制度的确立,拓宽了培养选拔军事人才的途径。      建隆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代周建宋时,拥有精兵20余万,据地118州,是除辽外割据势力中最强的政权。当时与宋并存的政权,北有党项、北汉及辽,南有后蜀、南唐、吴越、武平、荆南、南汉及闽,西有吐蕃及大理。辽朝实力强大,据有幽云16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控制了北方战略要地,系宋之主要边患。北汉距宋都开封(今属河南)极近,又有辽为后援,对宋颇有威胁。赵匡胤为巩固其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加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革新兵器,不断提高军队作战能力。同时针对各政权情势,采取南征北御,先南后北,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以军事进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策略,着力进行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参见北宋统一战争)。建隆三年(962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军在长江流域、岭南和河东地区,先后攻灭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割据势力(参见荆湖之战、宋灭后蜀之战、宋灭南汉之战、宋灭南唐之战、宋灭北汉之战),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    
  太宗赵光义攻太原(今太原西南)时曾败辽援军于石岭关(今山西阳曲东北),产生轻敌思想,在部队未及休整、准备的情况下,当即督军北进,企图一举夺回燕云地区(参见宋辽战争)。时辽朝已为景宗耶律贤执政,经过改革,国力有所增强。宋军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失败,全军溃退,损失惨重(参见高粱河之战)。此后辽军曾六攻宋境,均被宋军击退(参见满城之战、雁门之战、瓦桥关之战)。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再次全力攻辽,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等地被歼20余万,精锐尽失(参见岐沟关之战)。赵光义丧失胜辽信心,遂采纳谋臣张润洎“来则备御,去则勿追”的建策,在东起泥沽(今天津东南)海口,西至保州(今河北保定市)之间,构通河渠塘泺,筑堤蓄水,形成东西900里、纵深60里之水障地带,设28寨、125铺戍守,以迟滞、阻遏辽军骑兵,实施专守防御。辽则采取攻势战略,连年攻扰宋境。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辽军20万攻宋,进至澶州(今河南濮阳)北,宋真宗赵恒亲至前线督战,小挫辽军。双方均感无力消灭对方,遂签订“澶渊之盟”(参见澶州之战)。辽宋战争结束,此后120年,双方和平相处。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主元昊公开反宋,称帝自立,建大夏国,史称西夏(参见宋与西夏的战争)。宋为防御夏军,在主要防御方向上的麟(今陕西神木北)、延(今延安)、庆(今甘肃庆县)、环(今甘肃环县)各州要地,修建近百个军事据点,并挖竣深宽各1.5丈之堑壕380余里,沿宋夏边境,形成一条壕堡防御地带。三年至庆历二年(1042年),元昊三次大规模攻宋,均获胜利(参见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因争夺辽境党项部落,辽夏矛盾激化。元昊为避免两面作战向宋请和。四年,辽军10万攻夏前,宋夏签订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赐岁币22.5万,宋夏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此后夏仍不断攻扰宋边,但均属边界冲突。西夏在贺兰山(今银川西北)大败辽军,辽军于重熙十八年(1049年)再次攻夏,先败后胜(参见河南、凉州之战)。夏被迫求和,二十三年双方重修旧好,辽夏战争结束。此时女真族崛起东北,完颜阿骨打于辽天庆四年(1114年)公开反辽(参见金辽战争),攻占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北伯都讷)(参见宁江州之战),并在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大败辽军(参见出河店之战)。次年称帝,建大金国。在达鲁古城(今吉林扶余西北土城子)和护步答岗两歼辽军主力(参见达鲁古城之战、护步达冈之战)。宋徽宗赵佶不顾群臣反对,采纳宦官童贯及辽降将赵良嗣建议,联金灭辽。遣使赴金谈判。宣和二年(1120年)订“海上之盟”,约定宋金共击辽国,以长城为界,北部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等地由金军攻取,南部燕京(今北京)等地由宋军攻取;灭辽后,由宋收回原来汉地。输辽岁币予金。四年,金军已攻占东京(今辽宁辽阳)、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中京,宋军两攻燕京均告失败。当年冬,燕京为金军攻破,辽地尽为金有。金欺宋弱,宋增加岁币,金仅还宋燕、蓟(今天津蓟县)等四州。宣和七年,金军攻宋(参见宋金战争),逼近太原。赵佶禅位其子赵桓(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攻宋东京(今河南开封)不克,恐宋援军断其归路,接受宋割中山(今河北定州)等三镇及赔款条件后匆匆撤军。赵桓不修战备,当年秋金军再度大举攻宋,十一月破东京,徽、钦二帝降金,宋亡(参见金灭北宋东京之战)。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称帝,重建宋朝,史称南宋,称已亡之宋为北宋。  
五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夏四月,宋帝国的起居舍人辛仲甫对辽国进行国事访问,辛先生文武双全,长相俊美,一直走的是偶像派路线,他开始是在郭崇手下做秘书,宋帝国收复四川后,此地很不太平,太祖赵匡胤就问宰相赵普:“读书人里又有一身好武艺的人是谁?朕要派这样的人去四川。”赵普说:“左补阙辛仲甫不错。”赵匡胤就把他召了进来,辛先生便先拿着“乌漆新劲弓”表演了自己的箭术,赵匡胤再问:“能不能披甲?”辛先生更是卖了老命,全副盔甲的在赵匡胤面前上蹿下跳的耍了一回兵器,赵匡胤非常满意,便派他做了西川兵马都监。    
太宗当初就听闻到辛先生的名声,自己上位之后,就把辛仲甫升做了太子舍人,并马上派他使辽。辛仲甫到辽国之后,接到了辽景宗的当面接见,双方互相问候寒暄之后,便扯起了闲谈,辽景宗当着群臣的面问道:“你们大宋国有个叫党进的是吗?真是一员超级猛将啊!你们国家还有几个象他这样的将军?”辛仲甫说:“我们国家的名将太多了,党进虽然勇猛,但少谋略,如果光他那样的猛将我大宋国数不胜数。”辽景宗就不高兴了,不让辛仲甫回去,辛先生说:“我偏要回去,不让我回去的话,我就死给你看。”辽景宗见辛先生说得非常认真,也不再为难他,辛先生回国后,宋太宗非常高兴,夸他做事灵活,没丢面子。    
而那位声明远扬到辽国的猛将党进,则没那么高兴了,在随后的九月,宋太宗在京城西搞了一次阅兵,开始士兵的排练都是由殿前都指挥使杨信负责的,可太宗却很快的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天武左厢都指挥使崔翰负责,理由是杨信先生得了哑巴病,就是开不了口让他知道,崔翰和太宗的关系可以用亲密来形容,后来太宗灭掉北汉时,正是崔翰劝说太宗继续进兵攻击辽国的。而杨信先生也就从此开始赋闲了,其实他虽然哑,但他手下有个奴叫田玉,是和自己非常有默契的一个人,杨信无论是上前奏事还是和宾客谈论又或是指挥部下,只要回头看一下田玉,然后在自己手掌随便写几个字,田玉就能马上把杨信的意思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所以太宗的理由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再随后的十一月,宋太宗罢去了宋太祖当年义兄弟之一天平節度使兼中書令石守信的节度使职务,把他转为西京留守。    
终于,宋太宗的清理对象轮到了党进先生,《宋史》上载:“太平兴国二年,出为忠武军节度使。”(忠武军即河南许昌县治)没有理由,亦没有说明,当时党进的反应更没有记载,党进被下放以后,仍是保持他一贯的耍宝的风格,《宋人轶事汇编》里记载了他下放在地方以后,有次带兵在城中转悠,见有一个说书人正在一台上说得口沫横飞,天花乱坠,便围将上去问:“你在说甚?”那说书人见这么多兵围住了自己,惊得“腾腾腾”退了三步,说:“小。。。。。。小人在说韩信。”党进一听大怒,眼睛睁得圆环一样,大声道:“你蒙我!我是多精细的一个人!你当着我面便讲是说韩信!待到你见着韩信时,你定又会对渠讲是在说我!!!孩儿们!给我打这个两面三头的人二十军棍!”党先生的这件轶事后来还被沈从文先生拿去写了一篇文章,多有替说书人抱不平之意,按我看来,这个说书人却确是命犯太岁,遇上党进这位不晓得“韩信”是个什么人物的主。前两年我还曾风闻过某位红歌星曰过,说是伊无意中听了一首《满江红》,过后觉得这词写得特棒,四下打听后方得知这个词作者叫岳飞,便问别人可不可以让这个岳飞先生帮自家作词写歌。如此看来这位歌星是和党进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以哲人们常感叹“历史总是离我们如此的近”。    
《邻几杂志》中还记载了党先生后来终日无所无事,一日实在闲得慌,就请画师来画自家的容貌,也给后世子孙留个念想,画师画完后给他看,谁知党进当下就把画扔到地上,大发脾气,画师小心翼翼的拾起来问:“敢问太尉,小人那里画错了?小人虽不才,但也给很多达官贵人画过象,无一不夸小人画得真切的。。。。。。。。”党进怒道:“还夸你画得真切?我自己前几天没事画了头老虎,还给老虎的眼睛贴了金箔纸,人家都说我这对老虎眼睛画得好,怎么着?!我便消不得一对金眼睛?!我便消不得眼睛上贴金箔纸?!”画师听完这段高论之后,张大了嘴巴,呆在了原地。直到党进挥手叫自己退下时,才回过神来,忙不迭的收拾画具飞速的逃离了党先生的房间。所以党进以后都没有画像,到了宋神宗时,他在参观太庙的时候,突然觉得要把开国功臣的肖像都画到两厢的墙壁上,遂发下通知,要求开国功臣的后人们三日内都把自家先人的画像贡呈上来,三日后,唯有党进的后人们没呈画像,而是写了一份报告,报告上说:“我们家里没有先祖党进的画像,如果一定要,陛下可以派人到城南什物库的那尊土地像面前观摹,家祖党进的长相和那尊土地一模一样。”(麈史)    
由上面几件轶事来看,党进在地方以后,无战可打,无敌可杀,终日无所事事,脾气比较暴躁,说明他还是比较郁闷的,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当年的一起上班的同样是宋太祖的几位禁军大将如李重勋已如三月病势,杨信在五月也离开了人间,剩下了他一个人,一天他从外赶回家,见一条大蛇睡了自己床上的睡衣里,不禁暴跳如雷,大骂道:“好条长虫!!!居然和本帅抢地方睡觉!我要烹了你,我说烹就烹!”当下就叉住了蛇,叫下人煮熟吃了。几天后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一岁。    
再过一阵,即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再次发大军亲征北汉,五月初五日,北汉主刘继恩在大臣马峰的劝说下出城降宋,而他的老对手杨业也做了大宋的臣子,杨业归宋以后,是否有时会想起这位勇猛的老对手呢?而一生征战北汉的党进,是否死前仍有许多的遗憾呢?    
纵观党进先生的一生,没有找到他虐杀克扣士兵百姓的事例,也没有找到他贪墨无良、陷害同僚的事迹,他虽然粗暴,但为人忠义,他身为高官后,每次见到杜重威的后人都要行礼下拜,他虽然没有文化知识,但却懂得教人孝顺父母,《宋人轶事汇编》中还记载他接待宾客和文人都非常温和,很喜欢开玩笑,当然,我估计他在那些文人面前开得玩笑一定很不好笑。若有人请他披上盔甲给大家瞧瞧,他便非常来劲,那些文士们见他穿戴盔甲以后就仿佛变了一个人,“忽擐甲胄,即髭髯皆磔竖,目光如电,视之若神人”,可见党进天生就是一块领兵打仗的料。党进的轶事在宋人的笔记中保存了这么多(相比较同时期的武将,党进的轶事应是记载得最多的一位),足见他应是一位大家都比较喜爱的将领,大抵是因为他这种天真浪漫,做人没有算计的缘故吧,而后的一代文宗东坡写了一首诗,叫《洗儿戏作》,诗为: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妄到公卿。这是他自己的心里话,东坡的这个儿子最后结局如何且不渠管他,但党进的一生,却恰恰印证了东坡的这首诗。  
  哈哈,好玩,长知识了。
  又更新了呵呵,顶下楼主    鄙视海南天使001这号祥林嫂似的发贴者
  顶一下。    终于完了。    那么我们就开始短文运动吧~~~    
   所以才说他们的名声九成半都是吹出来的,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话怎么就踩到了WINDG2000这条疯狗的尾巴,顺便又把它的百叶儿也呛着了  ~~~~~~~~~~~~~~~~~~~~~~~~~~~~  不是他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    而是杨家的悲惨结局很容易打动人。    其实论军事水平,杨家水平只能说还可以,但绝对没到顶梁柱这种程度。    李继宣、李继隆这种才是。                另外楼主可能以为我是来闹事的,其实不是的,要是没那条疯狗在这儿乱咬的话,这帖子还真挺对脾性的,难得看着点儿好东西,结果被这么个玩意儿坏了胃口,可惜,可惜了  ~~~~~~~~~~~~~~~~~~~~~~~~~~~~~~``  WIN2000是相当有水平的宋史爱好者。    我和楼主在宋史方面只配给他当学生的。    你对宋史了解太少,还是回去多了解一点再来说话吧。    顺便说一句:    阵图仅仅是被文人吹得厉害而已,其实没因为阵图打过败仗。        
  大宋版的巴顿。  为战争而生的人,当世界上不再有战争的时候,他们便觉得寂寞了……  所以,他们只好在落寞中,在讥笑中死掉了,巴顿还算是幸运的,李云龙就比较倒霉了。
       作者:东方红花 回复日期: 16:34:54 
    又更新了呵呵,顶下楼主        鄙视海南天使001这号祥林嫂似的发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说呢,到处看见这位仁兄贴这些网文,嘿嘿黑
  早上一来就读了,提一下。
  作者:神武大将军 回复日期: 17:00:46   
     所以才说他们的名声九成半都是吹出来的,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话怎么就踩到了WINDG2000这条疯狗的尾巴,顺便又把它的百叶儿也呛着了    ~~~~~~~~~~~~~~~~~~~~~~~~~~~~    不是他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        而是杨家的悲惨结局很容易打动人。        其实论军事水平,杨家水平只能说还可以,但绝对没到顶梁柱这种程度。        李继宣、李继隆这种才是。                              另外楼主可能以为我是来闹事的,其实不是的,要是没那条疯狗在这儿乱咬的话,这帖子还真挺对脾性的,难得看着点儿好东西,结果被这么个玩意儿坏了胃口,可惜,可惜了    ~~~~~~~~~~~~~~~~~~~~~~~~~~~~~~``    WIN2000是相当有水平的宋史爱好者。        我和楼主在宋史方面只配给他当学生的。        你对宋史了解太少,还是回去多了解一点再来说话吧。        顺便说一句:        阵图仅仅是被文人吹得厉害而已,其实没因为阵图打过败仗。  --------------------------------------------------------------  它是个什么者跟我没关系,它有什么资格张嘴开骂?这件事是把面子给了楼主,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多说什么    这浑水你犯不着趟,也不用给它撇清什么
  另外它德行太差,跟它也学不出什么好来
  哈哈,才看见这个铁,顶顶
  它是个什么者跟我没关系,它有什么资格张嘴开骂?这件事是把面子给了楼主,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多说什么        这浑水你犯不着趟,也不用给它撇清什么    ~~~~~~~~~~~~~~~~~~~~~~~~~~~`  不是撇清不撇清,我是好意提醒你:    你说得不靠谱。    
  记号。。  
  作者:神武大将军 回复日期: 17:27:23   
    它是个什么者跟我没关系,它有什么资格张嘴开骂?这件事是把面子给了楼主,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多说什么            这浑水你犯不着趟,也不用给它撇清什么        ~~~~~~~~~~~~~~~~~~~~~~~~~~~`    不是撇清不撇清,我是好意提醒你:        你说得不靠谱。    ---------------------------------------------------------  承情,承情,这心意我领了,事情已经过去了,来这儿不是为怄气,只是这架吵得实在是不明不白,再吵也没什么意思了,那样即使不是来闹事的也成了闹事的了,白白糟蹋了这么栋好楼,我是不乐意造这个孽,至于靠不靠谱你自己去看看看就知道了
  是中了蛇毒吗?呵呵,51这个年纪其实也差不多了。
  感觉后两半段不如前面,可能是党进没打仗记载少的缘故。
  看完了,飘过。
  呵呵呵。。。。。。。。  自顶一下瓦。。。。。。。
  帮顶~~~~~~~~~~~~  顺便吃烤鱿鱼
五代战乱,积累了一批将才,党进是,杨业也是,本来可以开疆辟土,建功立业,惜乎用之不当。    
党进的遭遇恐怕不仅是赵家兄弟之间的权力交替问题,恐怕也是有宋一代对武将的控制问题。宋太宗没有乃兄之才,只能对有为之将继续解甲,这对宋军战斗力的影响恐怕不可小视。
  宋太祖时期对武将还是很宽松的,太宗主要是得位不正才开始控制武将的
  铺兄下一步写谁?可以点菜吗?写写梅尧臣和苏舜钦等吧。书生有抱负的,一般命运都很坎坷。  
    作者:lilynatural 回复日期: 22:42:24   
    铺兄下一步写谁?可以点菜吗?写写梅尧臣和苏舜钦等吧。书生有抱负的,一般命运都很坎坷。    ~~~~~~~~~~~~~~~~~~``  /boarddisplay.asp?BoardID=215    欢迎到我们版来玩。    基本上大部分宋明历史爱好者都在这里混。    版面冷清点,但是精华在群里。          
  原来掌柜的这个系列已经写完了啊,最近忙一直没来看,惭愧。  写的很好,希望多出精品。
  好文再顶一下。
  不错  支持掌柜
  谢魏武兄和星日生兄还有法师的顶贴
  掌柜最近在忙什么啊?呵呵,很久没看见身影了,那个蔡齐MS也太监了?
  呵呵,问好排骨兄。  这下再次顶下自己的帖子,因为前几天翻文莹的玉壶清话的卷8时翻到了一条:党进者,朔州人,本出溪戎,不识一字。这里的“溪戎”,应该就是奚戎。  先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以不能确切的知道党进民族而遗憾,也是因为自家学识浅薄,读书不细的缘由。曾多次向飞云兄讨教,飞云兄当时说应该是奚族,只是一时都没找到文字资料,常山兄也曾追问过党进的民族,这次无心翻书时倒是翻到了,宋朝的藩将其实不少,不光党进是奚族,另一个大将米信也是奚族。呵呵,当记上一笔。
  好读  支持掌柜
  文章写的很对脾气,读史是个既枯燥又有趣的事情,枯燥是因为文字太多,有趣是因为可以展开遐想,我想楼主该是个开心的人吧,读出的东西也充满了欢笑,留个记号,以备查阅。
  向你学习中
  郭霭春先生的《中国医史年表》就说正是这次战役马援军给中原带回来了恶性疟疾。  ----------  什么水平呀?带回来的是天花
  党进同志还是不错的
  留个名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森是不是无敌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