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雅漂流游泳池37路做到哪站

泽雅坑源村:千年红豆杉的故乡 - 网易温州
十天内免登录
泽雅坑源村:千年红豆杉的故乡
永瑞桥(火烧桥)坑源盘古爷信俗群山环抱中的坑源高高的山峦,绵延起伏,似屏障于房前屋后。山臼里,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便是泽雅镇坑源村。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村口,8棵有着700年树龄的红豆杉就是历史老人,守护山村。坑源村,分斗底、外山、山豹头三个自然村,居住着黄、应两大家族,以黄姓为主,黄氏始迁祖于宋时从福建莆田迁居于此,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的坑源村,以种植红豆杉闻名。我们在坑源村村委会主任黄权周的引领下走进这个古村。村口,高大的红豆杉群蓊蓊郁郁,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在轻风吹拂下,树枝摇曳着,微微发出“簌簌”的声音,阳光点缀在密密丛丛的枝叶上,闪着夺目的光彩。站在8棵红豆杉群的树下,举目望去,整个村子宁静如一幅水墨写意,错落有致的民房边,这里一棵,那里一丛,发着新绿的红豆杉枝叶旁逸斜出,有的高过屋顶,有的探着半个树梢,露出几片树叶,这村前屋后,有空隙的地方,就有红豆杉,“红豆杉第一村”,真是名不虚传!黄权周告诉我们,坑源村有山地面积7815亩,除了一些原始的树木和竹林外,红豆杉种植面积就有300多亩。现村里80万棵红豆杉都已基本成林。他说:“红豆杉是坑源村的标牌,现在,只要有人一说红豆杉,就知道坑源。”黄权周向我们介绍,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也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红豆杉茎、枝、叶、根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高纯度紫杉醇价格昂贵,每公斤200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是红豆杉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差,人工种植10亩仅能提炼1公斤1%纯度的紫杉醇。如今村里已建成“红豆杉生态休闲园”。这是一个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红豆杉园,坑源村把红豆杉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来这里的游客参观了红豆杉园后,可以坐下了休息一会儿,喝杯茶,在经过红豆杉净化过的天然氧吧里吸收着新鲜空气,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事呀!我们不曾想到,此行参观坑源村,居然享受到这样好的待遇。面对着明媚的春光,此时,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明媚起来。黄权周说,我们来迟了几天,要是早几天来,农历三月十五正好赶上村里的庙会。坑源庙会即为“盘古爷信俗”,在坑源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2012年被列为温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是我国历史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祖先,他竭尽殚精,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敬仰。后来人们认为盘古是自然大地的化身,是研究宇宙起源、创世说和人类起源的重要线索。而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更是人类精神的至高境界。千百年来,盘古文化在民间流传不息,不断繁衍,延续古今,传播中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村中的黄老伯对我们说,坑源村以前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坑源坑源‘周’,有天冇‘热头’” (注:这里的“周”温州话指地方小, “热头”,即“日头”,指太阳),意思是说坑源过去地方小,没有晒到太阳,环境差,住在这里的人生活很艰辛。因此,清光绪年间,先辈们期望有神灵的保佑,能改善居住环境,使生活过得好点,于是,在农历三月十五那天,人们把心目中崇拜的“盘古爷”从外村请了过来,在村头建庙,在庙里进行祭拜,此后,坑源村人的生活便逐渐好了起来。为了纪念“盘古爷”给人们带来幸福,坑源村的后辈,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都要祭祀“盘古爷”,后来发展成一年一次的庙会,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村民们说,坑源村三月十五的庙会不亚于瞿溪二月初一的集市,附近村的村民、家家户户的亲戚朋友都会闻讯过来凑热闹。那天,路头巷尾人头攒动,看热闹的,买卖农副产品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村头的盘古庙里还会做上三天三夜的社戏。这样的偏远山村里还会这么热闹?我原以为这是一个“千年不见锣鼓响,万年不见划龙船”的穷乡僻野呢!黄权周说,坑源村头的‘火烧桥’也是一个历史遗迹。“火烧桥”又名“永瑞桥”,2010年被区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永瑞桥是永嘉、瑞安互通古道上的一座桥,该桥原为木桥,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因原桥被烧,后改建为石拱桥。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黄氏宗谱记载,坑源村当年“家家效伊尹以躬耕,户户效蔡伦之制纸”。可见,手工造纸是当时村中主要的经济来源,纸成品制作好以后,要用双肩挑到外地卖掉,然后换来家庭的日用生活用品。传说永瑞桥是通往外地的必经之路,有一天,一村民天没亮就点着“火篾灯”(“火篾灯”:旧时用竹篾引火,点着照明)挑纸成品上路,一不小心,火篾灯掉到了桥上,火引着了桥上的木板,致使整座木桥被烧毁。永瑞桥也是当时的官道,当时没有汽车,瑞安国库里的库银要用人挑到京城入库,挑银库的人必须经过这条古道和古桥至青田上京都,坑源的邻村“库门坳”村就是国库的“中转站”,因此永瑞桥拿当时的情形来看,是万万不能断的。于是村民们商议捐资重建。不久,一座石拱桥就出现在原址上,后来,村民们就把这座石拱桥叫做“火烧桥”。为了一探“火烧桥”的究竟,从坑源村我们徒步20分钟,来到了村前的小溪边。“火烧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的长度约30米,高10多米,桥面宽5米,全部用石块砌成,桥洞半圆形,用方块山石呈弧形支撑,桥面非常平整,没有陡坡。我在想,在当时没有混凝土的情况下,石桥能稳稳地站立着,而且一“站”就是上百年,这真是一个奇迹呀!回来的路上,我们在村前的“盘古爷殿”里还见到了一块当年捐资造桥的石碑,石碑上刻着55位捐资造桥人的名字,捐资数额200多两银子。此时此刻,我被坑源村先民们的聪明智慧而感动,也被先民们那种慷慨解囊的精神所感动,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幕幕捐资造桥的情境……“火烧桥”尘封了多少轶闻趣事,阅尽了多少人世沧桑,见证着昔日的风光,彰显着曾经的繁华,同时也是现今坑源人的骄傲!日暮西垂,我们驱车回来。站在坑源村的村口,临别回望,似觉不舍。坑源村那古朴的民风民俗,仿佛是块高山净土,未经世风熏染;那栽满红豆杉的村前屋后,仿佛就是梦中桃园,古意沧桑。然春意盎然,充满着憧憬和希望……出行小贴士:温州市区坐7路、8路公交车至瞿溪,转12路到坑源站下车,或坐37路公交车到林岙转12路到坑源。自驾从瓯海大道高架桥或温瞿公路到瞿溪转瓯湖线到泽雅水库,从泽雅水库环库公路转五凤垟公路至坑源。
本文来源:温州网
责任编辑:wz-heruolin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温州新闻推荐
网易温州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想知道: 温州市 从广化桥路到泽雅风景区怎么坐公交_百度知道
想知道: 温州市 从广化桥路到泽雅风景区怎么坐公交
提问者采纳
等的话会很费时间,37路好像只有其中的一两班车直接到风景区的,也就是泽雅水库脚,在林岙村转;或者转12路公交车,这个车也不多的,坐37路到泽雅。进景区还是要包小七座面包车;其他的都只到泽雅镇林岙村,具体停靠点问一下那里的当地人现在10路只到藤桥,估计要50元左右一趟。如果你是去泽雅风景区的话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做10路和37路。但是要2个小时。你可以百度地图看下公交路线。
泽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泽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