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期刊帮助发中文核心期刊是否可靠?

如何看待某大学研究生院要求部分社科类学科的研究生都必须要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才能毕业?
再次精准了问题。刚刚已经有朋友在下面的回答中说了,工科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4000包写包发。但是某些社科类的核心光是版面费到上万,而且还需要第一作者必须至少是教授或副教授级别。而大部分这样的导师,一年自己可能也就只能发1—2篇。跪求各位回答者写文对题,不必来秀你们的专业有多容易发核心论文,自己国内的学术环境有多糟糕,在这个问题下说这些都没什么意义。谢谢!—————————————————————给各位不由分说就来骂矫情的跪了,大家能好好看完问题描述再发言吗?研究生努力提升学术能力争取论文发表自然是必要的,但问题是现在这项规定之前都没实行过,到这一届临毕业了才说要启用这个规定。请问正当性与合理性何在?而且,各个学科之间论文发表的要求并不相同,问题描述中也说明了,很多客观原因限制连可行性都存在问题(再一次强调要回答请好好看完问题描述),&b&因为有的学科因为资源和门槛等原因就是只有极少人才能发,把这样的要求作为毕业的普适规定未必是恰当的?&/b&那么这个规则的制定是不是本身就存在问题?&br&另外,只是就事论事仅讨论这项规定的操作合理性与否,请不要牵涉到学校评价。动不动就说学校水的,即使你发了论文是一等一的学霸,其眼界与心胸之狭隘也不会让人太看得起你。还有那些说这个问题是在抱怨的,看回答您自己倒更像是在抱怨。还有那些一来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学生是因为不努力发不了论文的,我也只能再一次说:劳烦您走走心好好看看题目。&br&&b&最后申明利益相关:非湖大学生。&/b&只是最近在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恰巧今天又听朋友说了这件事,所以发到知乎上来讨论一下。&br&&br&———————————————————————以下是最初的提问———————————&br&1,从执行力上看。虽然入学时看到研究生手册上已有发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但该规定制定以来从来没有执行过。往届的学生都是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就顺利毕业了,在12届临毕业前突然强行要求是否合理?&br&2,从执行可能性上看。C刊和核心期刊的资源非常有限且紧张,很多学院的导师一年也许也只能发一两篇,而研究生发核心又必须要以导师(且必须是教授副教授级别)为第一作者。而且其后研究生院又在5月初临时更改说不发C刊发北大核心,是否是规则制定者自己也发现标准定太高而朝令夕改?最关键的是,即使更改了标准,就算学生已有写好的符合质量的论文,也不可能赶在毕业前发出。这是否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湖大研究生院管理和通知的疏漏?执行不能和执行不善是否都应归责于学校的管理问题?&br&3,从硬性执行可能引发的效果上看。时至5月,大多数毕业生都已经签好了就业协议,若因为此时无法如期毕业,所造成的违约责任及学生的其他损失是否应由学校承担?另外,是否还会因此促使某些人采取不法手段或其他不正当途径购买版面发表论文,而以此造成论文质量普遍低劣甚至大规模的学术造假?&br&4,从执行动机上看。众所周知,湖南大学今年因17名研究生转学的新闻获得不少负面影响。今年突然如此强调发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是否是针对之前的负面新闻而特意洗白?这样做对这一届毕业的研究生是否公平?&br&5,从发论文的必要性来看。其他各高校都已经陆续取消了必须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a href=&/n//?v=3&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span&&span class=&invisible&&v=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湖南大学必须发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是否真的是有存在必要的?&br&---------------------------------------------------------------------------------------------------------------&br&所有回答者请注意是指&b&社科社科社科社科&/b&专业。请不要跑偏找优越感
再次精准了问题。刚刚已经有朋友在下面的回答中说了,工科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4000包写包发。但是某些社科类的核心光是版面费到上万,而且还需要第一作者必须至少是教授或副教授级别。而大部分这样的导师,一年自己可能也就只能发1—2篇。跪求各位回答者写文对题,不必来秀你们的专业有多容易发核心论文,自己国内的学术环境有多糟糕,在这个问题下说这些都没什么意义。谢谢!—————————————————————给各位不由分说就来骂矫情的跪了,大家能好好看完问题描述再发言吗?研究生努力提升学术能力争取论文发表自然是必要的,但问题是现在这项规定之前都没实行过,到这一届临毕业了才说要启用这个规定。请问正当性与合理性何在?而且,各个学科之间论文发表的要求并不相同,问题描述中也说明了,很多客观原因限制连可行性都存在问题(再一次强调要回答请好好看完问题描述),因为有的学科因为资源和门槛等原因就是只有极少人才能发,把这样的要求作为毕业的普适规定未必是恰当的?那么这个规则的制定是不是本身就存在问题?另外,只是就事论事仅讨论这项规定的操作合理性与否,请不要牵涉到学校评价。动不动就说学校水的,即使你发了论文是一等一的学霸,其眼界与心胸之狭隘也不会让人太看得起你。还有那些说这个问题是在抱怨的,看回答您自己倒更像是在抱怨。还有那些一来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学生是因为不努力发不了论文的,我也只能再一次说:劳烦您走走心好好看看题目。最后申明利益相关:非湖大学生。只是最近在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恰巧今天又听朋友说了这件事,所以发到知乎上来讨论一下。———————————————————————以下是最初的提问———————————1,从执行力上看。虽然入学时看到研究生手册上已有发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但该规定制定以来从来没有执行过。往届的学生都是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就顺利毕业了,在12届临毕业前突然强行…
按投票排序
之前忙着论文、考博,许久没有写文章,没想到动笔开始写的第一篇就是牢骚文。事件的起因是学院今天下发的通知:从12级开始,学术型硕士毕业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才能申请答辩。有网友马上把这个话题发表在知乎上,少数网友包括题主对此要求持抵触态度,大多数网友斥责没有发文不能按时毕业的同学矫情,甚至有直接辱骂H大太水的。我觉得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分为两个层面来看待:第一个层面,应然层面。作为在国内享有较高声望的H大的学术型研究生,以一篇核心作为毕业要求过分么?完全不过分。笔者对研究生不专心研究生学术,多以研究生三年为跳板找工作的现象也是早已深恶痛绝。作为学术型的研究生,既然挂着“学术”的名号,完全应当以科研为第一要务,不能吃着国家的饭(奖学金),砸了国家的锅(搞自己的小九九),三年时间以一片核心论文作为毕业要求并不过分。笔者仍记得邱兴隆老师写过的一篇关于回忆自己硕士时期论文答辩情形的回忆文。文中邱师说道过他们几届的师兄师姐答辩的情形,几位现在在法学界大有名气的学长前辈,在当时的硕士论文答辩中也是碰了一鼻子灰。4人准备硕士毕业,2人还没有参加答辩就因为论文不过关而被答辩委员会直接拒绝,1人答辩后被否决,唯一一名通过答辩的学长在答辩过程中也是以微弱的赞同票通过,答辩组的评阅导师意见分歧严重,可以说最后通过也甚是艰难。邱师回忆道,当时他们的论文写作,不像我们此时,任何一个人完成硕士论文,都必须在校图书馆进行公示展览,供全校师生考评。当时的学术条件也很艰苦,没有我们现在这么良好的搜索工具可供使用,于是搜集资料便是头号的难题,只得从图书馆的一个角落翻阅到另一个角落,许多重要的论述和片段都必须手写摘抄。即便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邱师还是养成了阅读英文原典的好习惯,从“系统论”中吸取了思想精华,后来形成了有关刑罚功能的论文思路,顺利通过了答辩。当年的学术环境真是让人心驰神往啊,笔者觉得,邱师那一代人,包括我现在的导师,才是真正踏实在做学术,才是学人的楷模。相比之下,三十年后,同为法学硕士的我们,以一篇C刊作为硕士论文的毕业要求,实在不为过。包括知乎上痛骂我们本校和学生水的,我们也应该大方承认,相比我们的前辈,我们确实太水了。但是,我还是要说但是,第二个层面,实然层面。邱师所处的时代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三十年前,大学生是“天之娇子”,硕士生更是凤毛麟角,硕士生毕业一般都是可以申请在本校留任的。三十年后,国家为了缓解应届生的就业压力,大学和研究生大肆扩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说硕士研究生毕业在高校留职,就连名牌高校的博士毕业生,想在一本的重点大学留职任教也是难上加难,往往是往三代查历史,本科、硕士、博士都必须是985,至少是211高校毕业,有的还附加海外留学的经历。就笔者所知,现如今,H大本院聘请的教师必须有海外留学背景,笔者毕业的本科学校(二本),也早已是往上三代查历史,且博士阶段必须毕业于北大、大人、武大等国内顶尖院校才有可能任职。如此竞争的压力,更多没有足够资本的硕博士毕业生只能将目光转向二三本学校,这就又进一步加剧了学历学位的贬值。扩招的状况是,三十年前每一名导师可以只带一名硕博士生,甚至不招,而现在,专业型硕士不计,往往是学硕就需要每届带2~3个,三届就是9个,如果是博导,还需要加上所带的博士生。导师平时的科研、学术会议、教学工作也相当繁忙。笔者曾经有幸成为导师的助研,亲身经历过没到年底各项指标对导师工作的考评。我想问,在如此严苛的考评体制之下,即使是非常严格、认真负责的导师,又能有多少精力对其所带的学生科研进行一一指导?甚至,笔者听闻的一个故事,在笔者所在的高校附近不远处也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在答辩的过程中甚至出现过这样一个笑话。答辩的导师因为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太差,予以大声呵斥:“这样的论文也敢来答辩,你的指导老师是谁?”学生战战兢兢地回答:“就是您”。三年的时间,如此众多的学生,导师忘记自己所带的学生,在当下的研究生教育环境下并不是天方夜谭。一方面是大肆扩招,教学科研缩水,另一方面是是市场上文凭贬值,科研无门。身处这样的环境中,难免让广大学子 心浮气躁,难以安心科研,为自己找一条后路,增加未来就业的砝码,也是形势所逼,不得不为。如果硬要说H大水,H大的学生水,那么相比三十年前的学术状况,从质量与比例的角度,是所有高校都”水“了,并非H大一家。再说核心期刊这个东西。因为不同的专业,核心期刊的数量不一致,发表的难度也有高有底,笔者仅以笔者学科(法学)为例说明。国内承认的法学类C核期刊,也就二十来种,如果加上北核类、大学学报,综合类,可能比较可观,但如果与全国高校在读的法学研究生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前十类C刊,如果没有教授职称或者国家课题,博士生基本上无缘,更逞论硕士生;其他北核、学报、综合类核心期刊,也基本上要求第一作者必须拥有博士学历,少数刊物或者文章极端优秀,也可以破例。也就是说,硕士生想要发表上述核心刊物,如果没有导师的帮忙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也许是笔者见识浅薄,在笔者周边所知的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硕士生能够单独署名发表核心刊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导师平均一年带3个学硕型研究生,那么光这一届,导师必须在三年内发表三篇核心期刊。如果带三届,就是9篇。我的导师在学界也是有小名气的科研大牛,最近刚刚揽下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就是笔者导师的资质,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发表的核心期刊数量,如果以上述标准,都很难达到。更不论其他默默无闻,没有雄厚人脉关系和科研实力的硕导博导了。再说审稿期,一般核心的审稿期如果没有特殊关系,重大国家课题,最快也在3个月以上;见刊时间就更晚。如果在5月投稿,前十类的C刊至少等到来年才能见刊。以上还只是学生的视角。要知道,发核心的不光是硕士生群体,博士生毕业,导师评职称,年底考核,评优,一切的一切,都首先与发文挂钩。应然上应该发,实际上又很难发、发不了。那想要毕业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动用导师甚至家庭的所有关系,以金钱开路,这又极大地加重了学术腐败和学术浮躁之风。 不管文章写的怎么样,不管是谁写的,不管动用了多少关系,砸了多少钱,只要见刊,就是胜利。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么?可能正是出于上述原因,就笔者和同学所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各大重点院校的法学院,对法学硕士毕业是没有核心论文的发文要求的,或者只是要求发文,不要求核心。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这些国内重点大学都不需要法学硕士生发表核心才能毕业。所以说,不是不想发,是我即便有实力,也发不了。说了这么多,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是H大程序上的失职。 即便我承认你发文要求合理,而事实上我们也应当发,发的了。实际上,H大早在10年研究生入学手册上就声明,学术型硕士生必须要发表C刊才能毕业,可以说是已经是早已明确说明。先不论此项不分专业统一要求的标准是否合理,但在执行中却是问题多多。我们在进校时,就此标准也多方询问过学院和学长、学姐,得到的答案都是模棱两可,有的说必须发才能毕业,有的说可以不发。因而,在校的同学都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以至于90%的同学都没有发表核心期刊(也发不了)。而在先我们两届的学长学姐那里,是不以发文要求作为答辩申请前提条件的,虽然他们的答辩是在学校出台的办法之后。也就是说,至少在两年的时间内,学校是没有执行这项规定的,偏偏在我们申请论文答辩时,学校明确而坚决地提出了此项要求。这个时间点也很关键,这个阶段,大家都已经完成了硕士论文的撰写,有的考取了博士,有的找到了相关工作,已经签了三方协议。如果你早一时通知,一年哪怕半年时间,我们还可以再努力发刊。现在重申此项要求,完全使得我们的同学面临着博士就读无望、工作违约赔偿等问题。著名的法学家富勒先生曾经提出过“程序自然法”的概念,一项规范应该有其内在的道德,包括使得规范的对象明知可知、内容清晰明了、稳定性等等,H大的上述作为,至少在上述几项上都有瑕疵。可贵的是,虽然制定政策的是学校的领导,但是本院的老师一直在向学校反映问题,一直在为学生争取利益,这使得我们在寒心之余稍感欣慰。说的更为严重一点,一个学校的未来并不在于每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少文章,而在于你培养的学子是否对您心怀感激,在校期间受益匪浅,凭借着学校的熏陶在社会成为可造之才,在回忆起自己母校时充满温暖与骄傲。作为法学院的学生,我们深爱着我们自己的母校,但我们也深受法学教育多年,深谙“权利意识”,王泽鉴先生说过,权利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权利只能靠自己去争取。从这个意义而言,属于我们的权利,我们也会义不容辞去争取。PS:本文请勿转载、分享、传阅。事件也在内部协调和解决之中,笔者胸中积郁,不吐不快,但笔者和其他H大同学一样,深爱着自己的母校,不希望给母校造成不好的影响,不希望此事闹大,希望此话题就此打住,谢谢体谅。
等到毕业这一刻。才知道学校的爱如此深沉。竟要耗尽全力让我留下。————手动分割————利益相关:湖南大学,社会科学专业,学术研究生。————咯咯咯大————前面抖机灵。现在就我了解的情况来表达一下“为什么觉得现在严格执行这个规定并不十分合适”。1.先说规定过去怎么执行的。确实要承认,开学时所发研究生手册上是有“发核心期刊”的规定的。问题在于:(1)多年以来没有执行,基本已被视作原则性规定,具体操作按特殊情况来;(2)入学时并没有提及特殊注意;(3)读研期间多次向学院、学校求证“发核心是否为毕业条件”,从来没有肯定答复或正式答复;(4)直到今年4月下旬,才告知毕业要求必须发核心期刊。这种规定的合理性暂且不谈,光从执行方面就是存在非常大的问题的。无论是依照往年惯例,还是具体执行过程中,都很难给学生一种“必须发核心”的认知。2.再谈规定的合理性。刚刚看到了有一些提到其他的学校或者专业的规定要求更高,或者答主个人能力更强等内容的答案。因为不是特别了解其他学校,大概知道复旦、人大等社科类排名靠前院校并不做此项要求,其他学科的情况怎样我去补一下课再说。单单说一下,本人所在学科的核心期刊一共56本(2012年查的,来源待补),全国独立设院的高校六百余所,开设此专业的一千所以上(2012年查的,来源待补)。请各位自行换算难度。还要考虑到一些常年发文的大家,各个院校老师所占版面。不客气的说,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学术水平非常不错的老师这几年保持两年一篇核心或者三年两篇的频率,在我们学科内已经比较不错了。相较于一些期刊数量略多或者比较容易看到成果的专业的同学,发核心对我们社科类学生来说,难上加难。当然,班里有大拿和导师混的好,已经发核心了。这样我们班的毕业率还不是百分之零了。3.执行规定之外的。要毕业了,工作找了,材料交了,忽然通知要发核心,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手机打字。不足之处请多交流。
欢迎攻读湖南大学法学研究生,保证不让你毕业
我那211母校都是这么要求的
你一个985还好意思抱怨?安心搞科研
好好做数据和研究 发个核心没有你想的那么难最重要的
一定要选好大腿···
广州某211高校,必须核心才能毕业,于是乎每一届的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要花钱买版面,而且找到花钱就好发的期刊不是那么容易啊。所以我院老师说你们一届搞垮一个期刊,文章质量太差,期刊被踢出核心。
我能说什么呢??我能说这叫矫情么?发核心期刊就能毕业?这条件已经相当宽松了吧。不说核心期刊上充斥着垃圾跟抄袭,只要研究生期间稍微做过一点东西都可以写出一篇来,有人拿实验报告改一改都可以发上去。难道你两年做过的工作连实验报告都写不了?就算实在发不了,花点钱找个人帮你写一篇,很多核心期刊给点钱还是很容易上的,EI检索肯定没问题,遍地的水期刊都可以。当年保研的时候政策规定发表核心期刊可以加分,啧啧,那吃相不要太难看,好多人一到大四突然间蹦出来两篇核心期刊论文,有的人还搞了三四篇。他们怎么弄的,你也可以怎么弄啊!对于H大官方这种行为,我只能说:论文,本来只是对于研究工作的提炼和总结,写出来经过同行评议,然后发表,从而能促进学科的良性进步。但是不幸的是,在各种脑残政策的催化和中国人不懈努力之下,论文这个东西在国内已经彻底变质了,国内各种会议和核心期刊一个个乌烟瘴气。
估计明年的所有核心期刊上会有大量的湖大研究生的论文,然后湖大的排名瞬间从33到1,一时“北清华,南湖大”将成为全国人民的口头禅,挖掘机技术再也不是蓝翔强了,而早就变成了湖大。全世界受苦受难的无产阶级都在说:只有湖南大学才能救我们!无数的人想转学进入湖大读书,但是却连门都找不到,只能先从打扫厕所开始,但是像湖大这种世界名校,扫厕所的都至少有湖大的硕士文凭!多少父母和考生为了能考入湖大而默默头悬梁锥刺股,湖大的辉煌从2015年开始,从2012届研究生开始,将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学者,他们将撑起中国学术界的未来,他们将决定中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前沿和方向,他们将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前带领全世界人民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到时候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物质财富将极大丰富,大家按需分配,但只有湖大的研究生资格除外,是不是觉得很屌?你问我怎么看,我会让你跟着我一起:左手!一个慢动作!右手!一个慢动作!楼上楼下的姑娘们,一起来:千年学府,百年法学,法学无敌,所向披靡!所以题主你问我如何看待?看待你妹,滚去写论文!
如何看待某大学研究生院要求部分社科类学科的研究生都必须要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才能毕业?首先,发表学术成果在全世界的价值观里都是积极正面的,它代表了一种荣誉和学术能力。但是这种形式一旦成为了死规定和形式主义,而忽略了其中的意义和真正价值,似乎事情就又变成了另外一个故事。直白的来讲就是,它的出发点到底是形式主义还是实践主义,两个不同的出发点决定着两个不同的价值意义。比如:小学生那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初级知识,丰富个人情商以及获得快乐的能力,但是如果你要让他非这样做,造成的价值结果很简单:那便是应付和厌烦。再举一个例子:如果假设中国的学术期刊是成龙,美国的学术期刊是阿诺,试问二者在客观的对比方面有何不同?如果假设中国的学术期刊是成龙,美国的学术期刊是阿诺,试问二者在客观的对比方面有何不同?很直白,后者的肌肉质量要明显的优越于前者,也就是说二者在动作领域都比较优秀,但是回到现实世界,论起力量和格斗,前者是根本招架不住后者的。留过学的同学们都应该知道 写一篇学术ESSAY 和 发表国内的一篇论文有多么大的不同,1是严格程度上面 2是耗费时间方面 3是导师审核方面 4是国内外的学术环境方面。总结一下,发表个人的学术成果必然应该是好事,但是它不应该成为衡量学生是否能毕业的决定性指标,更不应该成为形式主义,更多的是应该加强论文的质量以及个人对知识研究的热爱。
看到有回复说发核心根本就不过分好嘛。我想解释一下。发核心的确并不过分。但是,一看你就不是学人文历史社科类的,顶着理工大光环可能发核心对你们来说并不困难。但对于社科类来说,期刊少,学生多,一年老师都发不出一篇,你们也是这样吗?你知道在经管院一个老师可以带到23个学生吗?在毕业的时候,老师可能连自己学生是谁都不认识,怎么发论文?在核心期刊资源本来就稀缺的时候,核心还加强审核了,好多期刊被踢出了核心,你可能觉得核心没有变化啊,是的,好多社科类期刊被提出了核心。那么,我们更加僧多粥少了。比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是核心,但是社科版只是省核心,根本达不到学校要求的北大核心。类似的情况很多,你能有什么办法吗?理工科是否在入学时就有老师学长或者学院大会跟你们强调哪怕是提醒,要发文才能毕业呢,是不是有强调哪怕是提醒一定要发什么规格呢?可惜我们没有,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去问,结果都是问谁谁也不知道。问师兄师姐,他们说我们也是这样规定的,但是不现实就没有执行。问老师,老师说要发呀!过一阵子再问老师,老师说不要发啊!问学院,学院直接说,这个事情不明确。问研究生院,直接不理你。打电话直接没人接。那么现在社科类学生想的办法是什么呢?满世界出钱买板面。可是,最近核心审核变得严格,核心期刊也是要地位要生存的,已经不是随手可团购的年代了。有同学反应两万五都买不到九月份的排期,两万五都只是试一试,不一定能发。请问你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我们并不是抵触发核心这件事不合理,我们说的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错,的确应当提高学术水平,但是凡事皆有度。为什么改革开放的时候要沿海先富起来再带动中西部呢?为什么用设计师没说要一起富呢?如果硬性规定西藏和上海必须统一步伐,那中国GDP就不是有水份了,早已经是浪打浪了。这样真的有必要吗?有意思吗?为什么就不能合理的要求呢?为什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要求呢?可能校领导是工科人出生,觉得这是很基本的要求,但湖大是综合性大学,并不只有理工这一类,是不是保证了理工科的质量就不管其他类别学生的死活呢?那是不是理工科好了就是学校好了呢?其他学科只不过是摆摆看呢?如果只是摆摆看的学科设置,又何必对道具们这么高的要求呢?私以为有位答者说的很好,学术成果好不代表学校真的那么好,学校的学子们对学校的口碑也很重要。昨天在朋友圈就有同学写道,虽然我周围的同事都在安慰我,但我真的不想承认我是湖大的。民心已散,又有什么意思呢?
帝都某校边缘C系,所在学院新院长正是C系出身。新院长为了下决心打造所谓一流学院,从自己人开刀,上周突然通知C系师生,没有EI的延期,1篇EI的只能毕业答辩不能学位答辩,2篇EI的才能学位答辩。而学院其他系还按原标准执行(有1篇EI即可学位答辩,没有EI延期)。领导意志,真是没地方说理去。师兄们都奔溃了。----其实问题不在于学校水不水,而是学校办事的方式。举个例子:考试时候告诉你100分外有50分的选做题,满分100,60分及格。可是临收卷子的时候告诉你,满分改成150,选做变必答,及格线也提到90。这时候考生怎么想?尤其是对那些原本就是打算60及格的人,还有很努力地在向100对齐,却只能有七八十分水平的人来说,确实是太不公平了。所以很多答案里讽刺湖大如何水的,想想如果你是上面例子里的考生,还会心平气和地面对么?
你们啊。图样。再不努力真的完了。到学院楼顶去。拉个横幅,威胁跳.楼。(把报社的提前找一找)写信去教育厅、省纪委、领导。静.坐、游.行。不把事情闹大,你们就只能被踢出校园了。没学位、没工作。还静静无闻?
国外的学校是宽进严出,*^_^*国内的学校是宽进宽出,*^o^*顶尖的学校是严进严出,(^o^)专业的学校是严进宽出,⊙ω⊙而,我们湖南大学!!!!!!则是!!!不管怎么进来的就是不让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
自然科学发核刊确实不是太难,社会科学还是相当难的,那些自认为不算什么事的,可以去问问你们学校社科院系发核刊难度怎么样。社科院系评副教授标准才要求发两篇核刊呢。
有种自己在外出丑了回家打孩子告诉来告诉大家我很正派的感觉%&_&%
当初是你要我进来,进来就进来,现在又要用c刊把我留下来,真爱不是你想留想留就能留,让我挣开让我明白放手你的爱。p.s niubility的某些个理工科类yjs,我倒是想知道你论文是怎么发的,连题主的小前提都未弄清楚就乱咬人可以想象到你文献综述都没理清楚就写出了一篇“论文”,说别人水自个儿也请自重。
真心佩服那些努力的人凭自己的研究发表核心,或者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那是智慧的结晶,真正有益于学科发展的贡献,敬佩对学术有纯真信仰的人。而我所知道的大部分都是花几百块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在几天之内就发表出来(可能我也是这种制度下的妥协者),或者花更多的钱来发表所谓的更高级的期刊(可悲的是我也未尝不会这么做).....我觉得应该是那些期刊看到好的文章力邀作者允诺刊载并赋予作者稿酬,而不是反过来要作者来付费求刊载,真正的作者是应该不屑于这样做的。但是很多作者有科研任务毕业任务,为了苟活,不得不出卖自己....尽管心里淌血....所以刊物界一片狼藉.....我觉得应该肃清这种调调,净化学术氛围。首先,某大学就不应该逼迫学生为了毕业花巨资发文,学生毕竟没有收入,并且让学术刊物更加乌烟瘴气。如果想要提高学术水平,可以缩招,而不是一味扩招,让真心想学术研究的人认真研究发表论文,让老师有精力带学生研究,而不是一个老师带十几个学生....这场闹剧甚至悲剧的导火索就是学校扩招以及制度漏洞,某大学一开始就应该在报考时即显要说明“本学校学术研究生必须发核心才毕业”,而不是现在还有一个月时才突然要执行以前从来没有执行过的非人性化规定。(某校小文科学生已哭晕)
毕业至少两篇核心的表示很羡慕?
我觉得题主点明是哪个专业,才不会让外校理工科的同学们笑话。。。
我无法想象比中文核心更水的期刊是什么样子,作为工科研究生,最起码得搞一篇EI吧。用我老板的话说,核心基本就是工作报告的水平。
湖大在读文科类研究生……发论文的也要分是什么专业的吧……我们专业的老师一年都难以发一篇核心……这要求,基本上是让我们留校的心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文核心期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