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灌输有子曰信近于义无耻的教育

本月排行TOP10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
【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是提升还是沉沦,就看有多少人在阅读;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侄子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答不出来,我帮他查找资料,所以到现在我都记得,是打到现在的匈牙利附近?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它的题目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弗罗伦斯的文艺复兴?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盎格鲁&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
教师一看&棒,分析得好。&但他们没有分数,只有等级A。其实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总是和我们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书。
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就开打!?
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我看其他学生的判断,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磨擦会从东海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 2015年至2020年之间?
这种题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
撇开政治因素来看这道题,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
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嘛!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怎样!?
人家是在培养能力,而我们是在灌输知识,这是值得深思的部份!
看外面的教育,再看我们的教育?
老妈去参加我侄子的家长会,带回了两套侄子的考试试卷,我很好奇,拿过来看了现在小学生的试卷后,我震惊了!这是什么教育?这样的教育有希望吗?下面给大家详细说说我看到了什么?
侄子在本市某著名小学读书,有这么几道题。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我看到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把大大的X,我就奇怪了,我也是想到的这2句。好奇的问侄子,这个不对??那答案是什么?侄子说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哎,这就奇怪了,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是这句有春风的???要这个思念故乡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准确。再扯远点,思念故乡,一千个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样的诗,这个也可以有标准答案的么?
接下来是默写,题目是:我们学过《桂林山水》一文,请将下面句子默写下来,然后就是整段的要默写,这有什么用?死记硬背别人的文字有什么用?
还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一把好大的X。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就更奇怪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么?为什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不能喜欢?就一定要喜欢&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是&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才对!?
再看别的试卷,更莫名其妙了,比如请说出阿拉伯数字的来历,是哪个国家创造的?侄子不知道,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好去搜一下,才知道是古印度人发明的。莫非我吃块猪肉,还一定得知道它是哪个养猪场养出来的?
最后有个题目让我彻底崩溃了:请用一句话说明&的含义。侄子回答&的含义是圆周率。竟然打的是X,这就奇怪了,正好我老婆大学说读的是理科,我马上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圆周率啊。两个人狂汗,问了侄子半天,标准答案大概是,&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如果你也觉得这种教育很无耻,就请转发吧,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呼吁改变,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别让孩子聪明伶俐地进去呆若木鸡地出来!
(来源:赵正亮的教育博客)
【字体: 】【】【】【】
没有相关内容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转载)_ 电子菜鸟园
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转载)
作者:微漪之塘 发布日期: 13:31:00
作者:lasaha 回复时间: 14:14:46
作者:judy1727M 回复时间: 16:34:02
作者:wuguobau 回复时间: 19:20:34
作者:帝无天 回复时间: 19:35:24
作者:帝无天 回复时间: 00:04:58
作者:fmcmdf 回复时间: 17:39:26
作者:Maitri 回复时间: 10:16:36
作者:OCandyLeeO 回复时间: 10:32:57邢台123:反观《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
反观《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
&网友&&& 9:11:00
&反观《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12:15:54)转载标签:&军事&教育& 分类:&八、我思我在望先哲&&&&&&一早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一篇转发的文章《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看了一看,和一般的转发链接有同样的问题,就是打眼一看,很对,振聋发聩,但仔细一想,经不起推敲,因为写得太浅。我很少转发链接,尊崇原创,要转发也是自己读过了把一些感想题上。手机上写很多字较为费力,于是耕耘下本博。&&&&&&本人一般不大容易人云亦云,不知道是不是读了外哲的缘故,我很喜欢有这样思维方式的自己,并再次由衷的感谢陆老师。&&&&&&&写出这些文章、质疑教育方式的原也是在此种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人,可见,这种教育体制并非不培养怀疑精神,并非培养的都是流水线产品。我总有种认识,觉得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或者世态,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都曾经出现过。之前和人谈到流行的东西为什么不必追,我的观点就是热点太多,追不过来;热点退潮,再看当初的追就更加的没有意义。比如“吐槽”这种网络语言,可能唐朝人就已经流行过,但说着说着,大家就觉得没意思了,因为这些实在没什么营养,所以还是那些高华雅致的语言留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的话语方式;又比如食材,祖先从树上下来(当然现在古猿进化也被怀疑,就不是本文讨论的了),茹毛饮血,什么没吃过?慢慢的就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然后就固定下来一套吃饭的方式留给我们。现代人大约是更觉得唯我独尊,想必认为祖先都是些土包子,出来一个新鲜的东西就以为创造人类新文明了,其实,都是先人玩剩下的。一样,为什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样的历史知识,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教育体制,当然它是有很多问题。教育是开启民智,但是别忘记了还有一条,是要把人口中最活跃的又是数量极多的年轻人拉到教室里,让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度过他们躁动的青春。每年大学毕业的学生有几百万,要给这些人找到工作岗位年年都是很难的事,以至于我的本科辅导员在听说我辞职马上就说“找工作很困难,赶紧回去上班”,我并不觉得他迂腐,因为他在学校里每年都要面对这个头疼事。那还有数倍于这个几百万的还在学校里的学子呢,加起来是多么庞大的数量。我小时候就曾经想过为什么小学要上6年,因为表姐是5年制的小学生,我看不出她和我有什么区别,但后来我就自己明白了:对于个人来说可能希望早点脱离学校以便能有年龄优势,但对于社会来说,血气方刚的一大群年轻人涌到社会上从来不是什么好事,学校就是控制这部分汹涌的青春的场所。当然,也有过青春热情不必控制、想干什么干什么的年代,1966年,红卫兵运动让年轻学生把平常仅在脑子里闪念过而本应在现实中永远不敢干的事情都做了,结果就是天下大乱,红卫兵们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乱够了,一声令下,上山下乡,在荒蛮的所在,在凄寒的夜里,糊涂的红卫兵对着北斗星,哭了。就这个下场。&&&&&&&中国是有着最长历史的老大帝国,很多令人生厌的劣根性、社会现象是今天才有的嘛?不是,以前全有,八股取士的时候也是不要你阐述什么个人观点,只要把前人之述说明白,上千年读书人都被禁锢在这一点圣人之言上,他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当然有啊,读书人可以通过这个考试进入士农工商的社会层级的第一层,现在到很多偏远穷困的地区,都能看到昔日耕读兴盛的印记,到今天再怎么拼爹,读书深造依旧是寒门子弟最切实的进身之阶,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风气,你不能因为他们读的书如今看起来陈腐不创新就抹杀这种文化遗存。&&&&&&立国几百年的欧美国家当然是现代精神的渊薮,他们的一切看起来都令老大帝国的子民开眼进而否定自身,但这几百年的经验就能一直引领未来的成百上千年?我看未必。比如日本,对于中日之间何时再战的少年式回答不觉得熟悉吗?甲午战争之前日本的小孩子在街头玩的游戏都是打沉北洋水师那几艘先进的铁甲舰,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教育需要学习吗?而且这种事本身也并不能持久,并不能给自己的国家人民带来什么利益,相反,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爆炸的就是日本的人民。日本这样国家有着最忠于职守到近乎刻板的公司员工,上班时候西装领带一丝不苟,下班了却一头扎进色情服务中,又可称得上最变态的民族,这有什么可学习的吗?反过来,如果中国学生真的需要也在回答这种问题的过程中得到A或者C,那么网络上那些永远在说在骂的人一定首先就要得A,因为他们经常或者始终关注着这些问题,首先有个学习态度问题。&&&&&&比如我们看青歌赛,非常简单的问题选手们答不出,如果问一个知识都欠缺的人有什么立足于这些知识上的独立观点,那么答案可想而知。你以为很多知识简单到闭眼也能说对,其实不是,什么也不知道的人有的是,这就是中国,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也将是。大声疾呼固然也需要,切实的努力改善更重要,20年前,白岩松说电视的作用不是让观众从本科达到研究生的水平,而是让大多数人从小学四年级达到小学五年级。教育一定要培养独立精神吗?教育首先是普遍的,义务教育尤其是,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培养独立精神可以有其他途径,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惊觉独立精神太多多到人人独立、旁逸斜出,那时倒需要一些普遍的教育了。今时中国的教育不是培养独立的精神,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若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独立创新性,可能比大多数人都平庸更加可怕;若大多数问题没有唯一答案,那么你将用什么标准来给出分数?如果大多数人都得不到一个确切的分数,那么高考凭什么做出选择?如果连高考都没有办法选出谁能上大学,那么寒门子弟将更加无进身之阶。以前部门领导的儿子从小就看CNN,13岁说起巴以之间的事情能写一篇10万字论文,估计让他回答中日之间何时再战的问题也能得A,但如果问一个农村的孩子呢?会怎么回答?如果这俩孩子一起参加高考呢,是不是后者就只能名落孙山?&&&&&&在这个教育体制下长起来的人,貌似也并没有变得呆若木鸡,一个乌泱泱的看着闹心的老大帝国,倒比任何一个别种文明都存活得久,擅长思辨的雅典城邦和极端优胜劣汰的第三帝国都消亡得飞快,永远有危机意识准备战争的日本除了给别国带来伤害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建树,若非对古老中国有各种藐视,日本岂敢悍然多次发动战争?战线几千公里直接到南洋?日本一直是这样,却从未真正成功过,因为真正的人性不支持这个。中国是历史发展未曾间断的见证者,所以早就明了了人性,神定气闲。难道你真的愿意自己的孩子要在课堂上考虑中日之间何时一战的问题吗?我想那个能给出A答案的日本少年,让他回答问题是一回事,等到战争爆发让他上战场,我敢说,肯定要躲。&&&&&&网络上曾经流行“神马都是浮云”,现在没有人再讲这个话了吧,可并非所有和浮云有关的都过气了,那就联想到一句陈毅的诗“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雷”,还有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转载】网络文章《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侄子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答不出来,我帮他查找资料,所以到现在我都记得,是打到现在的匈牙利附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它的题目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弗罗伦斯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盎格鲁―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教师一看“棒,分析得好。”但他们没有分数,只有等级A。其实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总是和我们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书?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就开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我看其他学生的判断,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磨擦会从东海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种题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撇开政治因素来看这道题,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嘛!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怎样!?人家是在培养能力,而我们是在灌输知识,这是值得深思的部份!&看外面的教育,再看我们的教育?老妈去参加我侄子的家长会,带回了两套侄子的考试试卷,我很好奇,拿过来看了现在小学生的试卷后,我震惊了!这是什么狗屁教育?这样的教育有希望吗??下面给大家详细说说我看到了什么?侄子在本市某著名小学读书,有这么几道题。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我看到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把大大的X,我就奇怪了,我也是想到的这2句。好奇的问侄子,这个不对??那答案是什么?侄子说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哎,这就奇怪了,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是这句有春风的???要这个思念故乡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准确。再扯远点,思念故乡,一千个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样的诗,这个也可以有标准答案的么?接下来是默写,题目是:我们学过《桂林山水》一文,请将下面句子默写下来,然后就是整段的要默写,这有什么用?死记硬背别人的文字有什么用?还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一把好大的X。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就更奇怪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么?为什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不能喜欢?就一定要喜欢“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是“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才对!?再看别的试卷,更莫名其妙了,比如请说出阿拉伯数字的来历,是哪个国家创造的?侄子不知道,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好去搜一下,才知道是古印度人发明的。莫非我吃块猪肉,还一定得知道它是哪个养猪场养出来的?最后有个题目让我彻底崩溃了:请用一句话说明π的含义。侄子回答π的含义是圆周率。竟然打的是X,这就奇怪了,正好我老婆大学说读的是理科,我马上问她,π是什么意思,她说圆周率啊。两个人狂汗,问了侄子半天,标准答案大概是,π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如果你也觉得这种教育很无耻,就请转发吧,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呼吁改变,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别让孩子聪明伶俐地进去呆若木鸡地出来!
1楼回帖: 回复:反观《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
网友&&& 9:54:00
不知道该怎么说
2楼回帖: 回复:反观《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
网友&&& 14:45:00
3楼回帖: 回复:反观《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
网友&&& 8:16:00
你还反观,!&&以愚人为乐,以少数小聪明培多数麻木为荣。恬不知耻
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
发表回帖:
图片上传:
(一次可传三张,可在回复中继续传,没有图片此处不用填写)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请输入右图中的验证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imx趋近于无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