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件杂货港口装卸工艺学生产的认识求大神1000字论文

港口件杂货码头生产作业线优化配置研究
Research on the Optimum Allocation of the Bulk Dock Produce Line on Port
武汉理工大学
港口装卸,装卸机械,效率,匹配,优化,配置
英文关键词
loadingandunloading,efficiency,matching,optimization,allocation
关于港口装卸机械的选型依据、港口装卸机械的单机效率、港口装卸作业线效率、港口企业装卸作业系统即多条作业线综合效率、港口装卸工艺中装卸机械的性能匹配和效率匹配以及港口装卸机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研究和理论方法还比较薄弱,港口装卸机工艺的选择、工艺系统装卸机械数量和等级的确定以及装卸机械选型尚没有成熟的理论依据。因此,探索建立一套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提高港口系统作业效率的匹配程度,优化港口设备资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围绕港口装卸生产中合理确定装卸工艺、合理匹配装卸机械以及建立基于系统效率匹配的装卸生产工艺和配机辅助决策系统,从系统分析、理论方法的探讨及系统软件开发的前期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研究,得出了一套研究此类问题的较为完整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建立了适用于件杂货、散杂货、集装箱作业的具有一定通用性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框图,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对装卸工艺和机械配备辅助决策的支持。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阐述了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概述了优化的概念和发展状况,简述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分析了港口装卸系统的特性和货物、装卸机械、工属具的特性。第三章系统分析了典型装卸机械的效率,运用木桶原理分析了装卸作业线效率和系统效率。第四章论述了货物特性、船舶条件、工属具、装卸工艺等对装卸效率的影响。第五章根据对装卸效率的分析和制约装卸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论述了提高装卸效率的途径。第六章建立基于装卸效率匹配的优化配机数学模型并给出计算方法,绘制了系统优化的流程框图,详细描述了在多种约束条件下系统优化的实现过程。第七章通过对装卸货类的分析,确定了几种占港口企业吞吐量比例较大的主导货类的最佳设备配置方案,根据几种主导货类的作业概率对装卸机械的合理拥有量进行了分析论述,给出了计算方法。第八章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展望。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ory is still wick about the foundation of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 selection, the efficiency simple loa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 the efficiency of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line, the summary efficiency of all loading and unloading lines on port, and the optimum of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ts and crafts recently. There is no a ripe theory on that above. So, this paper attempt to set up a series of analyzing method and form a theory system on i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ort and bring more benefit.This paper laid emphasis on the prop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ts and crafts, the proper allocation of equipment and employs a CAD (computer added decision) system to this difficult problem. The theories and the CAD system are fit for all types of freights. This paper includes eight parts and the first part set forth the background and the meaning of the task in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has analyzed the characters of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freights and suspend equipment. The third part has analyzed the typic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e line on addition using the 'wooden bucket theory'. The forth part has implies the effect of the characters of freight, suspend equipment and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ts and crafts on the efficiency. The fifth part comes up with the means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The sixth part sets up the optimum math model and give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seventh part decides the optimal precept of the equipment allocation about the freights on the lead through-careful analyzing. The final part gives a prospect on the research fruit of this task.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试分析如何提高港口装卸设备综合管理能力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当前我国港口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作为港口重要的生产要素,港口装卸设备的数量激增。要提高港口经济效益,各港口就必须加强港口装卸设备管理力度,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本文就如何提高港口装卸设备综合管理能力展开讨论,分析当前港口装卸设备综合管理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中国论文网 /1/view-5529174.htm  关键词:港口;装卸设备;综合管理   港口装卸设备是港口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港口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港口规模发展迅猛,“十一五”期间我国港口投资超过3500亿,货物吞吐量从34亿吨增大到65亿吨,年均增长14%。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资源需要日益增大,而作为大宗资源运输主要载体的海运船舶逐渐大型化。基于上述现状,我国港口装卸设备进入与之相适应的发展阶段,提高港口装卸设备综合管理能力也成为我国港口高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现代港口装卸设备的基本特征   第一,设备大型化。由于船舶吨位大幅度的提升,相应的港口装卸设备也在外形、尺寸、性能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目前我国已经投入使用的桥式卸船机最大型号可达前伸距53米、自重2400吨。   第二,设备高效化。我国已投入使用的最大卸船机的工作能力已达到3500吨/小时,配置2台2500吨/小时和4台2750吨/小时的桥式抓斗卸船机的日照港曾于2010年12月创下过9786吨/小时的平均卸率。   第三,设备智能化。我国目前在港口装卸设备智能化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07年全球首个“无人码头”在长兴岛试运行,有关专家表示其生产效率至少提升50%,且大大降低运行费用及污染排放。   2.提高港口装卸设备综合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2.1.严把设备选型采购关   为了提高港口装卸设备的综合管理能力,在选购设备时就要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技术、经济、生产以及环保节能等指标。   第一,技术方面。在采购设备时,考虑的首要条件是设备所具备的性能,即其技术规格。设备必须要能够满足港口的作业需求,需要从以下两点因素来考虑。(1)使用寿命,指购买时到报废时所经历的时间,就是设备在港口使用的年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设备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2)成套性。在港口开展生产操作流程需要几个设备成套使用,如果设备使用不配套,则会降低工作效率;由于港口建设周期长,设备的采购必须考虑到设备之间使用功能的连续性,以便日后的衔接使用及保养。   第二,经济方面。采购设备属经济行为,在选购设备时,要注重其投资的经济效益,因此选购时不能仅关注其单纯的购买价格,而是要将设备在使用寿命内将产生的各项费用均考虑在内。在其它指标都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保证设备周期内产生的总费用达到最小,其因素有以下几点:(1)采购成本。即购置该设备及配件的整体费用。(2)资金回收期。该项指标主要是对该设备的投资收益以及港口对其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回收期越短,说明收益越好。(3)投资收益率。即所购买的设备在作业过程中,每年创作的收益与在购买时所付出的投资之间的比值。   第三,生产指标。购置设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港口生产作业,因此其生产效益必须着重考虑的,主要包括两点:(1)港口货物特点。是注重于散货、油品、件杂货或集装箱,根据港口主要货种的不同配置专用的装卸设备,从而提高装卸效率(2)港口运营特点。针对港口本身的规模及定位,合理适度超前地进行购置,勿求新求全。   第四,环保节能指标。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能耗大户的港口装卸设备必须在环保、节能方面以持续改进,以资源集约化、环境友好型的标准进行升级、演进。这一方面是经济因素的要求同时更是一个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2.2.制定标准化、制度化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设备管理人员要根据设备的保养类别,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保养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将保养计划的具体内容落实到位,对保养情况进行检验,将其与港口生产目标一同落实和考核。港口装卸设备的维修管理要体现其经济性和有效性,应对各类设备故障发生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将其作为各类设备的技术档案。   2.3. 加强综合管理,降低港口装卸设备使用成本   由于当前港口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港口企业面临这提高装卸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诸多压力,因此,港口装卸设备管理必须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设备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港口装卸设备的运行效率,才能降低港口装卸设备使用成本,从而保证港口装卸设备维修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2.4.加强培训力度,优选管理人才   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需要港口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熟悉和了解港口各类机械设备的各项性能并对常见问题有判断、解决的能力,掌握行业动态,对港口生产的新技术、新设备有同步了解。港口单位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体管理及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使其能够在港口建设发展的不同时期成长积累,从而满足港口机械设别综合管理的实际需求。   2.5.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设备综合管理水平   设备是港口企业的生命,尤其是现代化的大型港口企业,设备种类、数量繁多,价格昂贵,各类设备产生的信息量较大,给信息收集、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设备本身越来越趋向大型化、自动化、精密化,要视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性能,就必须及时掌握设备的动态信息,因此,加强设备综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科技成果,运行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港口装卸设备进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立规范的设别管理机制和体系,理清设备管理业务历程,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后果;收集并管理丰富的数据信息,为设备管理与决策提供服务;同时信息化管理能便捷的为企业实现报表、统计汇总与分析业务;管理效益数字化,使设备管理组织与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得到公正的评价与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港口装卸设备高效、可靠的运行是港口生产作业的基石。对此,应进一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当前发展形势,不断创新港口装卸设备管理手段和方法,确保港口装卸设备稳定、持续地运行,从而促进港口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德刚.港口装卸设备管理技术创新与实施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   [2]高胜军.基于标准化原理的港口装卸设备管理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2(3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散货、件杂货港口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及其实现.pdf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港口作为国际物流链中的重要环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
的作用。目前国内的港口大多数是散货、件杂货港口,散货、件杂货
在港口装卸量中比重巨大的情况下,对散货、件杂货港口的生产进行
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地发掘港口生产的潜力、提高港口生产的社会和
经济效益,对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港口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描述,针对广州
港务局新沙港务公司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散货、件杂货港口的生产业
务流程和信息技术利用现状,提出了新沙港的信息化需求,并对信息
化的可行性从技术、社会环境、管理机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简
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沙港信息化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将方
案逐步细化到生产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及生产管理分系统。论文重点对
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进行分析,设计了生产管理分系统的模块结构,并
结合此模块结构分析了主要的数据流程。同时,对信息化的系统设计
应用的主要策略进行了说明。
论文针对港口生产管理的决策支持要求,对到港船舶排队及泊位
安排、港口作业资源调度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生产调度模型和
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和方法进行辅助决策。另外,对生产数据的自动
采集和生产过程的计算机可视化监控进行了简要说明,结合数据采集
的主要对象和技术设计了数据采集方案,提出了可视化监控模型的主
要思路。最后,对港口信息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散货、件杂货港IZl;生产管理;信息化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港口件杂货仓库储位与排船规则优化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论文)管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港口件杂货仓库储位与排船规则优化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散货、件杂货港口生产管理信息化研究及其实现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散货、件杂货港口生产管理信息化研究及其实现 摘要摘要
港口作为国际物流链中的重要环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港口大多数是散货、件杂货港口,散货、件杂货在港口装卸量中比重巨大的情况下,对散货、件杂货港口的生产进行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地发掘港口生产的潜力、提高港口生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港口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描述,针对广州港务局新沙港务公司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散货、件杂货港口的生产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利用现状,提出了新沙港的信息化需求,并对信息化的可行性从技术、社会环境、管理机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沙港信息化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将方案逐步细化到生产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及生产管理分系统。论文重点对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进行分析,设计了生产管理分系统的模块结构,并结合此模块结构分析了主要的数据流程。同时,对信息化的系统设计应用的主要策略进行了说明。
论文针对港口生产管理的决策支持要求,对到港船舶排队及泊位安排、港口作业资源调度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生产调度模型和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来源:淘豆网[/p-5122485.html])辅助决策。另外,对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生产过程的计算机可视化监控进行了简要说明,结合数据采集的主要对象和技术设计了数据采集方案,提出了可视化监控模型的主要思路。最后,对港口信息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关键词:散货、件杂货港口;生产管理:信息化ABSTT ZACTABSTRACT
Port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worldwide supply chain plays a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For present, mostports in China are bulk or general piece cargo terminals, and these cargosshare a great proportion in the total loading quantity. In this circumstances,promote informat(来源:淘豆网[/p-5122485.html])ion process in port operation management can tap theports' potentialities, improve social and economic profit, and drive the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actuality information process in internal andexternal ports. Analyzes the main business flow in the case of GuangzhouPort Xinsha pany, brings it's requirement for informationprocess, and briefly states the feasibility of information process fromaspects of tech(来源:淘豆网[/p-5122485.html])nology, social circumstances, organization and developingtrend. Describes the Xinsha information process blueprint, and details pany Opera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Operation
Management
Sub-system.
ManagementSub-system is the emphasis of this paper. It designs the module structureof Operation Management Sub-system, and analyzes the top-level dataflow. Explains the basic project apply strateg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来源:淘豆网[/p-5122485.html])port's operation management requires decision-making support toanalyze the problems of the berth arrangement and resource scheduling,founds scheduling model and import the theory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addition, it mentions the data automatic acquisition and visible inspect&control system. It designs the data acquisition scheme according to themain objects and technology, conceives the visible inspect& controlmodel. As an end, the pape(来源:淘豆网[/p-5122485.html])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noticed in the port information process.KEYWORDS:
TOperation M Information ProcessY585902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本人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方交通大学或其他教学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起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签名: K I日期:ZOO生年兰月r0日宗华舀件号、详结i一 ii-引言1.引言1.1.选题背景
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共同认识,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利用能力正在成为衡量发达程(来源:淘豆网[/p-5122485.html])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
在社会进入电子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企业运营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需要人们及时、准确地处理和分析,如果象以往那样单纯靠手工来完成各种信息的处理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就迫切需要企业建立起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
港口作为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各种货物的集散地,也是信息交换的中心。港口信息动态性强,具有共享性。集装箱港口普遍信息化水平比较高,采用 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共享;但是对众多的散货、件杂货港口,大部分工作还在依靠手工完成,如果能够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及时、准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这类港口经营管理的水平、应变能力以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同时亦为路、航、贸和口岸等单位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从而充分体现港(来源:淘豆网[/p-5122485.html])口信息系统的共享性和开放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进出口总额从 1980年的 378.2亿美元,增长到 2002年的 6207.5亿美元,增长了16.4倍[[11o 2003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为6063.0亿美元,同比增长 36.2%,比去年同期加快 17.9个百分点。在外贸进出口良好增势的带动下,1-9月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 7.0亿吨,同比增长23.1%,增速提高了5.7个百分点[[2l。根据((2002年公路水路交北京交通大掌颇十学位论文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尸1, 2002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8.。亿吨,比上年增长 16.6%。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 7.8亿吨,比上年增长 18.4%。图 1-1反映了自建国以来,我国主要港口的吞吐量增长趋势。」备里姑巷口月争tLj盼峋妇兑越」乡以卜飞犷六绷姗热潮确- 食物总吞吐坛(忆晚,1- 核能砚叱叩一姚桥书叶用‘为1七L)
J,.盆物总祥吐食 心飞外员台物吞吐旦Y一 -{一{} (来源:淘豆网[/p-5122485.html]) A
¥。1盆砰t年1。R心年万,卜才年刀钻R污年}1助讯3年1归鹉1年 廿J介年1曰卜刁卜年
图1-1我国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长趋势[41
截止 2002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 33600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 835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通用件杂货泊位244个,通用散货泊位 105个,专用泊位441个;专用泊位中,原油泊位57个,成品油及液化气泊位 63个,煤炭泊位 102个,粮食泊位 32个,集装箱泊位98个[31
2002年全国港口完成干散货吞吐量 15.30亿吨,比上年增长17.5%;液体散货 3.85亿吨,比上年增长 10.2%:件杂货4.16亿吨,比上年增长 6.1%:集装箱吞吐量(重量)3.40亿吨,比上年增长 33.7%;滚装车 1.28亿吨,比上年增长24.3%。干散货、液体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和滚装车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4.6%, 13.8%.14(来源:淘豆网[/p-5122485.html]).9%, 12.1%和4.6%[310
新沙港务公司是广州港务局下属企业,公司港区处于珠江水系最发达的河运网络中,并得尽铁路干线、省高等级公路及国际航空港之便,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物流枢纽。
新沙港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项目,港区一期工程前期五引言个 3.5万吨级泊位及其配套设备于 1995年 8月全面投产,年吞吐能力近千万吨。到2000年底,港区一期工程后五个深水泊位也完工投产。据 2002年的数据统计,年吞吐量己经突破 2000万吨。
新沙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新沙岸线规划可建深水泊位超过 30个,二期工程建设 11#-20#泊位,可新增吞吐能力 850万吨,集装箱10万 TEU(标准箱);三期工程建21#-30#泊位,可新增吞吐能力2229万吨,将成为华南最大的煤炭、化肥、粮食、矿物中转批发中心。
新沙港务公司是典型的以散货为主,件杂货为辅,提供货物装卸、仓储及中转服务的港口企业。新沙港务公司的信息化道路可以为其它散货、件杂货港口提供示范和经(来源:淘豆网[/p-5122485.html])验,其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本文关于散货、件杂货港口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主要围绕新沙港务公司的信息化实践来展开。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港口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在国外,港口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开始在港口和航运管理中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进入八十年代,EDI技术在全球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世界上许多大的港口都建立了为海运服务的EDI中心和网络,开发了具有 EDI功能的信息网络系统,与海关等政府部门、各种运输企业、代理等形成了一体化的服务。表 1-1简要列举的国际上巧个港口的信息网络系统,反映了国外港口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表1-1国际上巧个港口的信息网络系统概况X51系统名称一国家/地区一港口名称一。台建年份一用户/功能ADEMAR+ 法国 I勒阿佛尔港} 新加坡}新加坡港} 1984港口、贸易商、海关等/业务自动化处理、信息网络服务港口、货运代理、贸易商等/国际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五Dl服务和海运信息系统PCP80 英国费利克斯斯 托维港1984港口、海运、海关业务的集成港口信息系统IN TIS 荷兰鹿特丹港(基地)1985港口、海运、航空、陆运、海关等j国际运输信息系统LINX美国/加拿大西雅图港塔科玛港两港及贸易业务伙伴/业务处理信息系统人M S 美国南卡罗莱纳.
h}l港一一一港口、海关、贸易商等/自动化船货清单系统SEAGHA 比利时安特卫普港 1986港口、海运、航空等/货运 EDT运输服务网络系统CEDI*FIT 新西兰含各港口 1987港口、海关、海运等/信息网络服务,S 英国含伦敦南安普敦等五港1987港口、海运、航空、陆运、集装箱代理、海关等/信息网络服务TRACS 美国费城港 1989港口、海运、货运代理、海关等自动化货物跟踪与清关系统TRADEGATE 澳大利亚含各港口 1989港口、海关、运输公司、政府部门等/信息网络服务TRADELIN K
/〔ETS香港含港口 1989港口、海关、运输公司、贸易商、银行、政府部门等j信息网络服务CRESCENT 美国新奥尔良港港口、海关、贸易业务伙伴等/EDIT连网与港口业务集成化服务EDIPORT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
港1990港口、货轮代理、铁路、海关等?港口业务伙伴信息服务M ICS 美国迈阿密港 1991港口、海运、代理、海关等/国际货运自动化系统国外港口信息化的经验提供了有益参考,但大部分只是在货运单引言证及海关业务处理上采用了EDI技术,并对信息共享和网络化服务系统不断有所推进,至于对港口生产过程的控制及经营管理的数学模型方面还应用较少。下面以新加坡港为例,简要说明国外港口信息化的发展情况。
新加坡港作为国际超级大港,信息化起步较早,取得成绩斐然,其信息化道路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新加坡港务局从 1984年开始建设港口网络(),到九十年代初,全港信息服务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客户可方便地查询港务局的船舶、货物、集装箱和货运详情等数据库信息;联机系统每天 24小时每周 7天提供服务,可以是实时信息,也可以是电子数据交换处理:用户对提交单证的等待时间,并可以准确快速得到答复甚为满意。
进入 90年代,新加坡港务局和贸易发展局联合开发了海运信息系统(MAINS),把船公司、运输公司、贸易伙伴和代理服务公司之间的货运单证流集成起来,使新加坡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全部货运单证流处理的信息系统。
MAINS增强了的应用,把贸发局、海关、船公司、运输公司、贸易商、代理和港务局所需要的信息都合并到数据库中,从而使所有相关伙伴的货物船舶信息和数据的录入工作有单一的参照点,中心数据库放在港务局的主机上,信息以逐步增长的方式建立。集成化联机的系统促进了信息共享和交互功能。1.2.2.国内港口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国内港口信息化起步于 20世纪 70年代末,零散地应用于人事、生产、劳资、仓储等部门领域。20世纪 80年代末,交通部门采用模拟通信进行数据传输,把各个港口每天的生产情况上报到总部,总部根据当日水上运输的生产情况,包括船舶在港的资料进行生产调度。20世纪 90年代,港口信息化从业务生产向日常办公管理扩展。“九五”期间,交通行业选定的示范工程项目EDI基本告一段落,成功地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应用于几十个港口[61。但是大量的散货、件杂货码头现场生产数据大部分还是依靠人工记录整理,此外,在港口信息化建设的起步阶段没有从整个港口统一规划的角度来考虑,主要是进行一些分散的局部系统开发。大连港的例子就能反映国内港口信息化发展所走过的路子。
为适应港口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大连港早在 1981年就针对当时突出的生产矛盾自行开发了“港口装卸作业与机械作业票据处理系统”,投产后,原来每天处理 600张票据需要 8-9人,而应用该系统后只需2人半天就能做好,数据处理速度与工作质量都明显提高[71
为扩大计算机应用,大连港在 1986年又引进了一套美国 IBM4361计算机(配带 60台5550工作终端),准备建设企业网络中心。由于种种原因,这套设备未能发挥作用,但微机应用却从此展开,开发出不少象劳动工资、人事档案、设备、财务、教育、计划生育、职工医院管理等“短、平、快”的应用系统。但从整体来看,计算机系统与信息化工作却处于一个松散的持续阶段。
为了使计算机应用尽快发挥整体作用,1990年大连港重新制定了计算机应用总体规划,先后引进 19台套 VAX机,并于 1991年开始着手做、VAX机群主干网络的联结。整个 VAX机群网将港口大部分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联成一体,基本上构成了大连港计算机广域网的应用平台环境。与此同时,大连港加快了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
1996年7月,大连港务局与新加坡港务局合资成立了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新建的网络系统同时投入使用。该系统选用 SUN 工作站作为硬件支撑,配置专用服务器 2台,网上联结工作站和 586档微机 70多台,实现集装箱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运作。
可以说,大连港的企业信息化历程大致经过起步、持续与发展这样三个阶段。粗略统计,20年来大连港在计算机系统基础建设上投资累计约 7000余万元,各种计算机设备总计有 600多台套,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已初具规模。
大连港从 1995年 7月开始进行 CIMS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将津弓}言设主要包括港口EDI、局级调度系统、作业区点调度系统、货运中心系统、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管理、全局数据管理、物资管理系统、企业铁路运营、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统计分析与领导查询系统、综合服务系统、支撑环境组网、财务系统等 16个“突破口”课题,并通过网络带动全局办公自动化。目前,有些项目己经投入使用,使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得到了充实和加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港口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内外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建立港口生产调度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来对整个港口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就应用较少。特别是在国内,大多数还处于各类信息系统零散开发、缺乏集成共享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行散货、件杂货港口的信息化真正实现计算机集成辅助生产、管理,实现港口资源规划一体化,需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尽早制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按照规划方案分步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信息化的效果。1.3.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对散货、件杂货港口(以下简称港口)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加快信息收集、处理的速度;在生产控制和调度指挥中,充分运用信息集成的优势,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辅助决策,以及港口生产的可视化监控;在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环境的基础上,考虑港口未来的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扩充性。
按照 cw s原理,贯彻管理指挥现代化、生产控制智能化、企业资源规划一体化、市场营销国际化的思想进行新沙港信息化建设,建成集成化开放性的港口信息系统,对港内业务能全方位,整体性地支持。包括全港信息自动采集和安全监控,即对移动对象的信息采集和监控、对调度指挥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提供;对管理和生产信息的集成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散货、件杂货港口生产管理信息化研究及其实现.pdf
文档介绍:
散货、件杂货港口生产管理信息化研究及其实现 摘要摘要
港口作为国际物流链中的重要环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港口大多数是散货、件杂货港口,散货、件杂货在港口装卸量中比重巨大的情况下,对散货、件杂货港口的生产进行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地发掘港口生产的潜力、提高港口生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带动...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口装卸设备防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