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通达信 绝好逃顶指标为什么每次那么准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被神化的QFII
01:20:00 作者: 来源:
2008年之前QFII的整体业绩确实比较突出,但在2008年熊市中同样损失惨重,2009年之后QFII整体业绩更是不甚理想,近3年收益率甚至低于国内公募基金日上午10时15分,瑞士银行通过申银万国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业务专用席位投下第一笔买单,10时19分左右,首单买入的四只股票全部确认成交,由此也揭开了QFII真正进入A股的大幕。
10年来,QFII在A股资本市场上逐渐壮大,其影响力也因其&神秘&的面纱而越发引人关注。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屡屡精准抄底的QFII也让市场频频将其操作水平与国内的公募基金进行对比,乃至将QFII传得神乎其神。&其实QFII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长期追踪和研究QFII的理柏亚洲区研究总监冯志源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在2008年之前QFII的整体业绩确实比较突出,但其在2008年熊市中同样损失惨重,2009年之后QFII整体业绩更是不甚理想,近3年收益率甚至低于国内公募基金。QFII的盈利神话:10年净赚1500亿元在10年的A股历程当中,QFII数量逐渐增多,投资额度也节节攀升。截至目前,已经有192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其中,159家QFII累计获批投资额度335.68亿美元。而在2003年底,获得QFII资格的机构仅有12家,QFII获得审批的额度也仅有17亿美元。无论是数量还是获批额度,十年来QFII都实现了十倍以上的增长。出现大幅增长的不仅仅是QFII的数量和额度,在业绩上QFII的表现也尤为引人注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QFII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以来,先后共汇入资金1200多亿元,累计盈利1500多亿元,年化收益率达到16%。也就是说,10年来,QFII在中国的资产就实现了翻番。而在这10年期间,上证指数涨幅不到30%,无怪乎证监会在回应投资者的答复中也忍不住将QFII作为长期投资的典范。除了有长期业绩佐证之外,QFII在关键点位屡屡精准抄底成功的案例,也成为市场上争相传诵的&神话&。QFII制度进入试点的时候恰恰就是A股漫漫熊市的中期。2002年11月,上证指数正处于1400点的时候,QFII制度进入试点,累计投资额度上限40亿美元。2005年7月,就在A股徘徊于1000点历史性大底的时候,QFII总额度获准增加60亿美元,随后,在9月至12月期间,共有包括花旗环球金融、香港上海汇丰、瑞士信贷等10家外资机构累计10次获批。2006年大牛市中累计批准QFII 18家,外汇额度34亿美元。在此大熊市期间,QFII也积极地进行了操作。根据Wind数据统计,以QFII持有A股个股的数量计算,2003年底持有的A股个股数为14只,之后随着QFII机构获批数量的增加,QFII持有的个股数量节节攀升,2004年底持有个股数达33只,2005年底达到118只,2006年底增加到197只。持有个股数最多的时候是2007年一季度末,达到234只。2005年之后,A股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上证指数从1000多点一鼓作气上涨到了6124点的历史高位。理柏提供的QFII公募基金的业绩数据也显示QFII在这轮大牛市当中赚得盆满钵满。2006年和2007年有公开披露业绩的公募类QFII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111.26%和133.16%,同期国内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则分别为120.99%和127.08%。2008年3月,QFII审批再度开闸,在随后指数一路暴跌的过程中,QFII再次施展&抄底&功力。2008年11月,QFII出现首次大规模调仓,当月6日至7日,瑞银证券总部席位从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通过上证所大宗交易平台耗资近9亿元接过了42只蓝筹股,结合同期在深交所发生的大宗交易,涉及股票达50只,资金约10亿元。在随后的12月1日至3日,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相继与国泰君安证券总部、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进行了多达60笔、总额达20.63亿元的大宗交易,而且涉及的30余只个股基本都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大多集中在金融和能源行业。当月24日和29日,也分别有64次和50次大宗交易。在2008年三季度,QFII的持股数量就较第二季度增加了22.92%,且其增仓的板块中多数与当年陆续出台的政策导向相吻合。随着4万亿政策的落地,A股从1664点开始进行了一波报复式反弹,根据理柏的数据,在2009年上证指数上涨79.98%的情况下,QFII公募类基金当年平均收益率达到82.56%,超过国内股票型基金71.36%的平均收益率。一位曾经在QFII基金做过投资工作的私募基金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QFII抄底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高仓位运作。&在2005年熊市的时候,当时我们的仓位被要求不能低于90%。&该私募基金经理指出,因此,虽然在2005年的熊市末端吃了亏,但是2006年股市涨起来的时候,由于重仓操作,因此在随后的牛市中取得了惊人的业绩。&你永远不知道股市的最低点在哪里,永远猜不着牛市的起步点,只有在那个时候是重仓的,才能抄到绝对的底部。&该基金经理说,而QFII屡屡抄底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判断精准,更多是因为他们鲜于择时,保持重仓。熊市中的QFII:跌幅超过国内公募基金,海外遭遇赎回&在2005年起步的牛市当中,QFII的整体业绩表现确实比较突出,这得益于它们在时间点和对板块的掌握上面,QFII在大多数时间都是重仓操作,配置上又倾向于选择蓝筹股,恰好踏准了2005年~2007年的大牛市的节奏。&冯志源说,但在熊市当中,QFII的弱点也暴露出来了,特别是在近3年的熊市之中,QFII公募类基金的业绩反而不如国内公募基金。在2008年大熊市当中,QFII&逃顶&的能力远远不如其&抄底&精准。理柏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当年上证指数下跌65.39%的情况下,QFII公募类基金亏损幅度几乎和指数同步,平均亏损幅度达到62.83%,而同期国内股票型基金则平均亏损了52.4%。在其业绩遭受重创的同时,QFII抄底的言论也并非每次都那么精准。早在2008年4月初,QFII抄底声音就络绎不绝,先是汇丰银行关于中国政府可能救市的报告。紧接着,摩根大通发表报告认为,大部分坏消息已经于一季度得到消化,现在是买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基金的时机,此时中国香港市场的ETF出现异动。差不多与此同时,花旗银行中国研究部门主管薛澜认为,中国股市可能不会不理会救市的呼声。她认为,沪市A股指数最低可能会跌至3000点,而最高可能升至4000点。虽然外资投行猜中了中国政府救市举措,但猜不到的是,3000点还远远不是这轮熊市的底部,随后,指数一路下跌到1664点才停住了脚步。而截至目前,指数距离3000点也仍然遥遥无期。&QFII在投资中比较注重资产配置跟板块的配置,更喜欢流动性好、业绩稳定的股票,这让他们在2007年的牛市中占尽先机。但是,2009年之后,近3年的熊市当中蓝筹股的表现并不理想,这也让QFII业绩落后于国内的公募基金。&冯志源说。理柏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QFII公募类基金每年的收益率都不如国内股票型基金,2010年和2011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0.35%和-25.25%,同期国内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则为-0.03%和-23.94%。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QFII公募类基金也平均亏损了4.82%,而国内股票型基金平均亏损幅度仅为0.93%。&随着近三年QFII的持续亏损,部分海外投资者已经对QFII失去了耐心。&冯志源指出,在这段时间,QFII公募类基金遭遇赎回的状况比较明显,由于亏本,已经导致一些QFII基金的规模出现了明显萎缩的状况。&在国外来讲,投资中国市场的QFII基金也不像三四年前那么受欢迎了。&冯志源说。QFII投资风格解析:奉行价值投资,更注重资产配置&QFII在中国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虽然业绩有起有伏,但是QFII很多投资思路还是值得国内投资者借鉴的。&冯志源说。冯志源指出,QFII看上去&抄底&的能力似乎更胜一筹,其实跟他们的投资思路有着较大的关系。&QFII的操作团队跟国外联系比较紧密,他们做判断的时候也更看重的是宏观数据和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所以在判断的时候有时候会比国内投资者更为客观一些。&冯志源指出,另外,冯志源指出,QFII基金的管理上比较重视团队而非明星基金经理,这也让QFII基金业绩比较稳定,不会因为某个基金经理的离任出现较大的起落。&QFII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分享这个市场的平均收益,所以他们会更注重资产配置,较少在中小板块上面打转。&冯志源指出,比如保险板块、银行、地产都是QFII的标准配置,因为这些大行业、大公司流动性比较好,业务范围很大,利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太平洋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指出,QFII的投资理念在共性上都深受巴菲特影响,即基于对宏观、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和调研分析,一般都在具有较为充分的安全边际时买入并中长线持有。
为了重振市场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监管层、市场参与各方所做出的努力……
新闻直通车
01020304050607080910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直播室全天直播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 博客已经更新,请关注:
7月1日盘后分析:上窜下跳...07年01日 15:54:放量大跌从来都是主力所为,6月29日和今日大跌的罪魁...07年01日 15:52:@echooff 加高手 老师QQ号 提供强势大涨股...07年01日 15:48:$$ 赵永军:预计明天继续回踩之后再次反弹http://gnur...07年01日 15:47:$$ 下午3:16:36 [今天您的股票还安好吗?]:早盘总结...07年01日 15:27:$$ 大盘的反弹就一天吗?07年01日 15:25:分享自
《当心四类P2P理财平台!》 -
现...07年01日 15:24:亲们,擦干眼泪,全中国的股民现在都一样,就看谁的仓...07年01日 15:23:收评:今日大盘没能延续昨天良好反弹态势,股指在冲上...07年01日 15:1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年QFII的盈利神话:10年净赚1500亿元
日上午10时15分,瑞士通过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业务专用席位投下第一笔买单,10时19分左右,首单买入的四只股票全部确认成交,由此也揭开了QFII真正进入的大幕。10年来,QFII在A股资本市场上逐渐壮大,其影响力也因其“神秘”的面纱而越发引人关注。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屡屡精准抄底的QFII也让市场频频将其操作水平与国内的公募基金进行对比,乃至将QFII传得神乎其神。“其实QFII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长期追踪和研究QFII的理柏亚洲区研究总监冯志源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在2008年之前QFII的整体业绩确实比较突出,但其在2008年熊市中同样损失惨重,2009年之后QFII整体业绩更是不甚理想,近3年收益率甚至低于国内公募基金。QFII的盈利神话:10年净赚1500亿元在10年的A股历程当中,QFII数量逐渐增多,投资额度也节节攀升。截至目前,已经有192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其中,159家QFII累计获批投资额度335.68亿。而在2003年底,获得QFII资格的机构仅有12家,QFII获得审批的额度也仅有17亿美元。无论是数量还是获批额度,十年来QFII都实现了十倍以上的增长。出现大幅增长的不仅仅是QFII的数量和额度,在业绩上QFII的表现也尤为引人注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QFII进入市场以来,先后共汇入资金1200多亿元,累计盈利1500多亿元,年化收益率达到16%。也就是说,10年来,QFII在中国的资产就实现了翻番。而在这10年期间,涨幅不到30%,无怪乎证监会在回应投资者的答复中也忍不住将QFII作为长期投资的典范。除了有长期业绩佐证之外,QFII在关键点位屡屡精准抄底成功的案例,也成为市场上争相传诵的“神话”。QFII制度进入试点的时候恰恰就是A股漫漫熊市的中期。2002年11月,上证指数正处于1400点的时候,QFII制度进入试点,累计投资额度上限40亿美元。2005年7月,就在A股徘徊于1000点历史性大底的时候,QFII总额度获准增加60亿美元,随后,在9月至12月期间,共有包括环球、香港上海汇丰、瑞士信贷等10家外资机构累计10次获批。2006年大牛市中累计批准QFII 18家,额度34亿美元。在此大熊市期间,QFII也积极地进行了操作。根据Wind数据统计,以QFII持有A股个股的数量计算,2003年底持有的A股个股数为14只,之后随着QFII机构获批数量的增加,QFII持有的个股数量节节攀升,2004年底持有个股数达33只,2005年底达到118只,2006年底增加到197只。持有个股数最多的时候是2007年一季度末,达到234只。2005年之后,A股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上证指数从1000多点一鼓作气上涨到了6124点的历史高位。理柏提供的QFII公募基金的业绩数据也显示QFII在这轮大牛市当中赚得盆满钵满。2006年和2007年有公开披露业绩的公募类QFII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111.26%和133.16%,同期国内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则分别为120.99%和127.08%。2008年3月,QFII审批再度开闸,在随后指数一路暴跌的过程中,QFII再次施展“抄底”功力。2008年11月,QFII出现首次大规模调仓,当月6日至7日,瑞银证券总部席位从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通过上证所大宗交易平台耗资近9亿元接过了42只蓝筹股,结合同期在深交所发生的大宗交易,涉及股票达50只,资金约10亿元。在随后的12月1日至3日,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相继与国泰君安证券总部、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进行了多达60笔、总额达20.63亿元的大宗交易,而且涉及的30余只个股基本都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大多集中在金融和能源行业。当月24日和29日,也分别有64次和50次大宗交易。在2008年三季度,QFII的持股数量就较第二季度增加了22.92%,且其增仓的板块中多数与当年陆续出台的政策导向相吻合。随着4万亿政策的落地,A股从1664点开始进行了一波报复式反弹,根据理柏的数据,在2009年上证指数上涨79.98%的情况下,QFII公募类基金当年平均收益率达到82.56%,超过国内股票型基金71.36%的平均收益率。一位曾经在QFII基金做过投资工作的私募基金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QFII抄底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高仓位运作。“在2005年熊市的时候,当时我们的仓位被要求不能低于90%。”该私募基金经理指出,因此,虽然在2005年的熊市末端吃了亏,但是2006年涨起来的时候,由于重仓操作,因此在随后的牛市中取得了惊人的业绩。“你永远不知道股市的最低点在哪里,永远猜不着牛市的起步点,只有在那个时候是重仓的,才能抄到绝对的底部。”该基金经理说,而QFII屡屡抄底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判断精准,更多是因为他们鲜于择时,保持重仓。熊市中的QFII:跌幅超过国内公募基金,海外遭遇赎回“在2005年起步的牛市当中,QFII的整体业绩表现确实比较突出,这得益于它们在时间点和对板块的掌握上面,QFII在大多数时间都是重仓操作,配置上又倾向于选择蓝筹股,恰好踏准了2005年~2007年的大牛市的节奏。”冯志源说,但在熊市当中,QFII的弱点也暴露出来了,特别是在近3年的熊市之中,QFII公募类基金的业绩反而不如国内公募基金。在2008年大熊市当中,QFII“逃顶”的能力远远不如其“抄底”精准。理柏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当年上证指数下跌65.39%的情况下,QFII公募类基金亏损幅度几乎和指数同步,平均亏损幅度达到62.83%,而同期国内股票型基金则平均亏损了52.4%。在其业绩遭受重创的同时,QFII抄底的言论也并非每次都那么精准。早在2008年4月初,QFII抄底声音就络绎不绝,先是汇丰银行关于中国政府可能救市的报告。紧接着,发表报告认为,大部分坏消息已经于一季度得到消化,现在是买入中国指数基金的时机,此时中国香港市场的ETF出现异动。差不多与此同时,花旗银行中国研究部门主管薛澜认为,中国股市可能不会不理会救市的呼声。她认为,沪市A股指数最低可能会跌至3000点,而最高可能升至4000点。虽然外资投行猜中了中国政府救市举措,但猜不到的是,3000点还远远不是这轮熊市的底部,随后,指数一路下跌到1664点才停住了脚步。而截至目前,指数距离3000点也仍然遥遥无期。“QFII在投资中比较注重资产配置跟板块的配置,更喜欢流动性好、业绩稳定的股票,这让他们在2007年的牛市中占尽先机。但是,2009年之后,近3年的熊市当中蓝筹股的表现并不理想,这也让QFII业绩落后于国内的公募基金。”冯志源说。理柏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QFII公募类基金每年的收益率都不如国内股票型基金,2010年和2011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0.35%和-25.25%,同期国内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则为-0.03%和-23.94%。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QFII公募类基金也平均亏损了4.82%,而国内股票型基金平均亏损幅度仅为0.93%。“随着近三年QFII的持续亏损,部分海外投资者已经对QFII失去了耐心。”冯志源指出,在这段时间,QFII公募类基金遭遇赎回的状况比较明显,由于亏本,已经导致一些QFII基金的规模出现了明显萎缩的状况。“在国外来讲,投资中国市场的QFII基金也不像三四年前那么受欢迎了。”冯志源说。QFII投资风格解析:奉行价值投资,更注重资产配置“QFII在中国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虽然业绩有起有伏,但是QFII很多投资思路还是值得国内投资者借鉴的。”冯志源说。冯志源指出,QFII看上去“抄底”的能力似乎更胜一筹,其实跟他们的投资思路有着较大的关系。“QFII的操作团队跟国外联系比较紧密,他们做判断的时候也更看重的是数据和的业绩状况,所以在判断的时候有时候会比国内投资者更为客观一些。”冯志源指出,另外,冯志源指出,QFII基金的管理上比较重视团队而非明星基金经理,这也让QFII基金业绩比较稳定,不会因为某个基金经理的离任出现较大的起落。“QFII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分享这个市场的平均收益,所以他们会更注重资产配置,较少在中小板块上面打转。”冯志源指出,比如板块、银行、地产都是QFII的标准配置,因为这些大行业、大公司流动性比较好,业务范围很大,利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证券的一份则指出,QFII的投资理念在共性上都深受影响,即基于对宏观、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和调研分析,一般都在具有较为充分的安全边际时买入并中长线持有。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jbyao]
热门产品推荐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第三方登录:金融界论坛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cn
论坛客服电话010-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
『普通』主题: 今年春季,QFII抛弃金融股,逃顶成功,冬季抄底金融股,抄底成功。
&&发表日期: 07:46:23
头衔:社区侯爵积分:301595
今年春季,QFII抛弃金融股,逃顶成功,冬季抄底金融股,抄底成功。
本将军炒股指期货的钱,都是炒股赚的,股市几乎没有钱了。
今日(21日)IF1212委托计划
预测:本年度大盘收官2212点。
对策:保持20%净期指空单。
应变:逢高卖4手(开仓),逢低买4手(平仓).
修正:收盘保持净空单占总仓位的20%。
2390点开仓买入4手。
2414点平仓卖出4手。
2379点开仓买入4手。
2394点平仓卖出4手。
逢低买4手,逢高卖4手,收盘保持净空单1手,占总仓位的20%。
持有期指空单的依据:楼市吸光的市民的血汗钱,股民离场或操作股指期货。
股市资金出多进少,下跌是大趋势。
股民离场的理由:
期民买卖一次,一个完整的交易,交易费用为千分之一,期民少交税。
股民买卖一次,一个完整的交易,交易费用为百分之一,股民多交税。
股民不能T+0,期民可以T+0.
对股民(穷人)征收的费用是期民(富人)的10倍。
党中央号召股民,赚到钱后,开股指期货账户,操作股指期货!
中国股民党中央委员会
文章不错(0)
&&帖子刷新
共1页&到页
论坛上一帖:
论坛下一帖:
近期热门话题推荐
荐股牛人榜
最新精华帖
排名ID荐股段位推荐股
荐股人气榜
荐股大赛排名:1总收益率:14160.32%平均收益率:30.00%推荐次数:472成功次数:456今日访问量:321 荐股大赛排名:2总收益率:21800.65%平均收益率:29.95%推荐次数:728成功次数:701今日访问量:169 荐股大赛排名:10总收益率:73466.47%平均收益率:20.54%推荐次数:3576成功次数:2869今日访问量:160被神化的QFII
  2008年之前QFII的整体业绩确实比较突出,但在2008年熊市中同样损失惨重,2009年之后QFII整体业绩更是不甚理想,近3年收益率甚至低于国内公募基金
  日上午10时15分,瑞士银行通过QFII业务专用席位投下第一笔买单,10时19分左右,首单买入的四只股票全部确认成交,由此也揭开了QFII真正进入的大幕。
  10年来,QFII在A股资本市场上逐渐壮大,其影响力也因其“神秘”的面纱而越发引人关注。
  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屡屡精准抄底的QFII也让市场频频将其操作水平与国内的公募基金进行对比,乃至将QFII传得神乎其神。
  “其实QFII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长期追踪和研究QFII的理柏亚洲区研究总监冯志源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在2008年之前QFII的整体业绩确实比较突出,但其在2008年熊市中同样损失惨重,2009年之后QFII整体业绩更是不甚理想,近3年收益率甚至低于国内公募基金。
  QFII的盈利神话:10年净赚1500亿元
  在10年的A股历程当中,QFII数量逐渐增多,投资额度也节节攀升。
  截至目前,已经有192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其中,159家QFII累计获批投资额度335.68亿美元。
  而在2003年底,获得QFII资格的机构仅有12家,QFII获得审批的额度也仅有17亿美元。无论是数量还是获批额度,十年来QFII都实现了十倍以上的增长。
  出现大幅增长的不仅仅是QFII的数量和额度,在业绩上QFII的表现也尤为引人注目。
  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QFII进入市场以来,先后共汇入资金1200多亿元,累计盈利1500多亿元,年化收益率达到16%。也就是说,10年来,QFII在中国的资产就实现了翻番。而在这10年期间,涨幅不到30%,无怪乎证监会在回应投资者的答复中也忍不住将QFII作为长期投资的典范。
  除了有长期业绩佐证之外,QFII在关键点位屡屡精准抄底成功的案例,也成为市场上争相传诵的“神话”。
  QFII制度进入试点的时候恰恰就是A股漫漫熊市的中期。2002年11月,上证指数正处于1400点的时候,QFII制度进入试点,累计投资额度上限40亿美元。
  2005年7月,就在A股徘徊于1000点历史性大底的时候,QFII总额度获准增加60亿美元,随后,在9月至12月期间,共有包括环球金融、香港上海汇丰、瑞士信贷等10家外资机构累计10次获批。2006年大牛市中累计批准QFII 18家,外汇额度34亿美元。
  在此大熊市期间,QFII也积极地进行了操作。根据Wind数据统计,以QFII持有A股个股的数量计算,2003年底持有的A股个股数为14只,之后随着QFII机构获批数量的增加,QFII持有的个股数量节节攀升,2004年底持有个股数达33只,2005年底达到118只,2006年底增加到197只。持有个股数最多的时候是2007年一季度末,达到234只。
  2005年之后,A股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上证指数从1000多点一鼓作气上涨到了6124点的历史高位。
  理柏提供的QFII公募基金的业绩数据也显示QFII在这轮大牛市当中赚得盆满钵满。2006年和2007年有公开披露业绩的公募类QFII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111.26%和133.16%,同期国内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则分别为120.99%和127.08%。
  2008年3月,QFII审批再度开闸,在随后指数一路暴跌的过程中,QFII再次施展“抄底”功力。
  2008年11月,QFII出现首次大规模调仓,当月6日至7日,瑞银证券总部席位从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通过上证所大宗交易平台耗资近9亿元接过了42只蓝筹股,结合同期在深交所发生的大宗交易,涉及股票达50只,资金约10亿元。
  在随后的12月1日至3日,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相继与国泰君安证券总部、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进行了多达60笔、总额达20.63亿元的大宗交易,而且涉及的30余只个股基本都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大多集中在金融和能源行业。当月24日和29日,也分别有64次和50次大宗交易。
  在2008年三季度,QFII的持股数量就较第二季度增加了22.92%,且其增仓的板块中多数与当年陆续出台的政策导向相吻合。
  随着4万亿政策的落地,A股从1664点开始进行了一波报复式反弹,根据理柏的数据,在2009年上证指数上涨79.98%的情况下,QFII公募类基金当年平均收益率达到82.56%,超过国内股票型基金71.36%的平均收益率。
  一位曾经在QFII基金做过投资工作的私募基金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QFII抄底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高仓位运作。
  “在2005年熊市的时候,当时我们的仓位被要求不能低于90%。”该私募基金经理指出,因此,虽然在2005年的熊市末端吃了亏,但是2006年股市涨起来的时候,由于重仓操作,因此在随后的牛市中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你永远不知道股市的最低点在哪里,永远猜不着牛市的起步点,只有在那个时候是重仓的,才能抄到绝对的底部。”该基金经理说,而QFII屡屡抄底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判断精准,更多是因为他们鲜于择时,保持重仓。
  熊市中的QFII:跌幅超过国内公募基金,海外遭遇赎回
  “在2005年起步的牛市当中,QFII的整体业绩表现确实比较突出,这得益于它们在时间点和对板块的掌握上面,QFII在大多数时间都是重仓操作,配置上又倾向于选择蓝筹股,敲踏准了2005年~2007年的大牛市的节奏。”冯志源说,但在熊市当中,QFII的弱点也暴露出来了,特别是在近3年的熊市之中,QFII公募类基金的业绩反而不如国内公募基金。
  在2008年大熊市当中,QFII“逃顶”的能力远远不如其“抄底”精准。理柏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当年上证指数下跌65.39%的情况下,QFII公募类基金亏损幅度几乎和指数同步,平均亏损幅度达到62.83%,而同期国内股票型基金则平均亏损了52.4%。
  在其业绩遭受重创的同时,QFII抄底的言论也并非每次都那么精准。
  早在2008年4月初,QFII抄底声音就络绎不绝,先是汇丰银行关于中国政府可能救市的报告。紧接着,摩根大通发表报告认为,大部分坏消息已经于一季度得到消化,现在是买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基金的时机,此时中国香港市场的ETF出现异动。差不多与此同时,花旗银行中国研究部门主管薛澜认为,中国股市可能不会不理会救市的呼声。她认为,沪市A股指数最低可能会跌至3000点,而最高可能升至4000点。
  虽然外资投行猜中了中国政府救市举措,但猜不到的是,3000点还远远不是这轮熊市的底部,随后,指数一路下跌到1664点才停住了脚步。而截至目前,指数距离3000点也仍然遥遥无期。
  “QFII在投资中比较注重资产配置跟板块的配置,更喜欢流动性好、业绩稳定的股票,这让他们在2007年的牛市中占尽先机。但是,2009年之后,近3年的熊市当中蓝筹股的表现并不理想,这也让QFII业绩落后于国内的公募基金。”冯志源说。
  理柏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QFII公募类基金每年的收益率都不如国内股票型基金,2010年和2011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0.35%和-25.25%,同期国内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则为-0.03%和-23.94%。今年以来,QFII公募类基金也平均亏损了4.82%,而国内股票型基金平均亏损幅度仅为0.93%。
  “随着近三年QFII的持续亏损,部分海外投资者已经对QFII失去了耐心。”冯志源指出,在这段时间,QFII公募类基金遭遇赎回的状况比较明显,由于亏本,已经导致一些QFII基金的规模出现了明显萎缩的状况。
  “在国外来讲,投资中国市场的QFII基金也不像三四年前那么受欢迎了。”冯志源说。
  QFII投资风格解析:奉行价值投资,更注重资产配置
  “QFII在中国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虽然业绩有起有伏,但是QFII很多投资思路还是值得国内投资者借鉴的。”冯志源说。
  冯志源指出,QFII看上去“抄底”的能力似乎更胜一筹,其实跟他们的投资思路有着较大的关系。
  “QFII的操作团队跟国外联系比较紧密,他们做判断的时候也更看重的是宏观数据和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所以在判断的时候有时候会比国内投资者更为客观一些。”冯志源指出,
  另外,冯志源指出,QFII基金的管理上比较重视团队而非明星基金经理,这也让QFII基金业绩比较稳定,不会因为某个基金经理的离任出现较大的起落。
  “QFII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分享这个市场的平均收益,所以他们会更注重资产配置,较少在中小板块上面打转。”冯志源指出,比如保险板块、银行、地产都是QFII的标准配置,因为这些大行业、大公司流动性比较好,业务范围很大,利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
  太平洋&&(60109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指出,QFII的投资理念在共性上都深受巴菲特影响,即基于对宏观、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和调研分析,一般都在具有较为充分的安全边际时买入并中长线持有。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0856条
评论5020条
评论2714条
评论2283条
评论2198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常准确的逃顶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