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练习石锁高速公路背纤

&&&&&&&&&&&&&
&|&&&|&&&&
&&&&&&&&&&&&&&&&&&&&&&&&&&&&
&&&&&&&&&&&&&&&&&&&&&&&&&&&&&&&&&&&
殷巷石锁赛力竞技
作者: &&&发布日期: 00:00:00&&&查看次数:4169 次
&&&&& 石锁是南京地区民间一种传统的习武健身器具,玩石锁是南京地区民间一种传统的健身运动。
&&&&& 殷巷人玩石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男女老少都积极参与此项运动。据老艺人介绍,始于唐代,盛于清末民国初,传承至今。茶余饭后,无论是农闲还是农忙季节,村民们都有着浓厚的玩石锁的兴趣。有的是单人玩耍,有的是群体逗乐,有的则是在村头比武过招。数十公斤的石锁,在石锁艺人手中时而双锁齐发,时而单锁绕身,时而飞抛头顶,使力量与技艺得到完美的演绎。
殷巷石锁汇百家之长,一枝独秀。它既保留了大石锁以练力量的玩法,又有小石锁的花色动作。现有石锁多种,重量大小不一,从20多公斤到60多公斤的均有。套路有 &霸王举鼎&、&观音托掌&、&二郎担山&、&猴儿戴帽&、&仙人背纤&、&怀中抱月&、&大开四门&等几十种,目前仅存十余种。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下,在殷巷石锁艺人的努力下,2004年江宁区成立了江宁石锁协会,现有会员100余人。
&&&&& 近几年来,殷巷石锁协会在会长王道泉的带领下,对外活动越来越多,与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频繁交流,不仅增加了友谊,提高了技艺,而且还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和外国人的加入,使得石锁这一古老的传统健身运动得以很好的传承。
2010(C)江宁区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69号
通用网址: 英文域名: 技术支持联系电话:025-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 屏幕分辨率浏览视频: 【尚范儿瑜伽】顶级美女瑜伽导师4个锻炼背部纤体塑身视频教程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尚范儿瑜伽】顶级美女瑜伽导师4个锻炼背部纤体塑身视频教程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稍后补充视频简介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共84页 到第页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提示您:你还未登录。
没有账号?
恭喜你获得新机会
输入好友ID
本次机会已经送出,可复制一下链接给好友!发布时间: 17:16:58访问次数:字体:【
[俚语俗话]
   床头柜&开炉门&搓衣板& 南京历来是文人荟萃之地,俚语、谚语、顺口溜之类的民间俗语也毫不逊色。区境内居民时常流传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不仅琅琅上口,妙趣横生,而且一针见血,发人深省。50~60年代盛传的&床头柜(跪)、开炉门、搓衣板&即是讥讽某君惧内,又是现实生活写照,此话曾一度流传金陵。终日为妻分担家务,好友笑讥曰:&三点半钟开炉门,星期天搓上一大盆&,&夜晚跪在搓衣板上&(戏语怕老婆)。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当然一头雾水,如今做饭他们只要扭动开关,火苗立马直蹿,饭菜即刻就端。殊不知他们的父辈们都是用蜂窝煤作生活燃料,如不提前至&三点半钟开炉门&,便是火到用时方恨小,一家老小的早饭便没有着落了。至于&星期天搓上一大盆&,那时没有洗衣机,逢假日洗上一大盆衣服只得用搓衣板。现在搓衣板早就放进历史博物馆,这和目前各种先进的&爱妻型&洗衣机相比,当然是天壤之别了。
   新时代,新男人& 70年代,区境内曾流行过一首《新朝代,新男人》民谣,是描绘&妻管严&的:&新时代,新男人;早早起,天炉门;煮牛奶,喂小人;买早点,给爱人;星期天,不出门;洗衣服,一大盆;晒起来,一条绳;月工资,四十文;刚到手,交夫人;不准少一文,少了找证人,找不到证人,不许进家门。&这首民谣讽刺幽默,把一个&妻管严&表现得惟妙惟肖。
南京三宝& 70年代初,区境内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南京有三宝:油球、板鸭、钟山表。它真实地反映出当年居民生活水平及物资供应的状况。所谓油球,就是面粉里面放些豆沙馅,团成园球状,用油炸成金黄色而食用,每只卖5分钱。当时很多干力气活的市民喜欢买,一人吃4~5只油球,再喝些开水,一顿饭就解决了,既便宜又耐饿。
   板鸭,南京板鸭名扬四海,受到各地朋友的青睐,是区境内居民主要荤菜。腌制过的板鸭,经冬特香,可以长时间贮存。
钟山表,60年代初,南京手表厂研制生产的,式样美观大方,价格低廉、每只仅售26元,深受低工资收入居民欢迎。因供不应求,一段时间内还需凭手表票才能买到。
   筷子扛米去& 50年代后,一人一年一丈六尺布票,里外衣衫都在这计划里。棉毛内衣破了,换个袖领,换个半截。裤子破了补个大圆巴,还能补得不难看。油纸伞坏了修修伞骨子。连铁锅通了,也补块补丁再用。总之,家中之物都要物尽其用。
不过,碗筷似乎不在其列。小孩子捧着碗在门口吃饭,失手将碗打碎了,干脆将碗筷丢在巷子角落,免受大人斥责。端午节用筷子挑个粽子边吃边玩,吃后便扔了。做风筝,用筷子做骨架。妇女们在井边洗碗筷,难免不丢几双筷子。到了年底一看筷筒,筷子少了一大半。家中老奶奶却一挥手,笑吟吟地说:&筷子扛米去喽!&于是家家都要乐呵呵地买上一两把筷子插满筷筒,一则当然是吃饭要用,二则大约盼望筷子来年再多扛些米回家吧?
[歌谣民谚]
   过年& 过年过年,好话上前,家家门口,贴上春联。恭喜恭喜,白糖泡炒米;发财发财,元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堆得满堂屋。拜年头一磕,有吃又有喝;左手一伸,瓜子花生,右手一伸,压岁钱上身,筷子一提,咸肉咸鱼,筷子一放,五香鸡蛋。三朋四友,坐下喝酒,感情要深,一口就干,感情要浅,你随便舔舔。嘴一咂,酒就下滑。一盅两盅,勇气上冲,三盅四盅,如走云中,五盅六盅,头脑发蒙,七盅八盅,话不由衷,九盅喝了,歪歪倒倒,十盅下肚,往外就吐。昏昏沉沉爬上床,明个再赶哪一场。
   &过年过节,吃的不歇。过节过年,妈妈给我压岁钱。&&手一伸,瓜子花生;脚一翘,桂花年糕。&&娃娃欸,出来玩灯啊;玩灯的娃娃,出来啊;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只要你一根红蜡烛。&
  &腊月歌谣& 俗话说:&进了腊月门,家家忙过年。&有两首描写百姓忙年的歌谣曾在区境内流传甚广。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日,出来扭一扭。&
   &二十三,点灶灯;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去插花;二十九,去沽酒;三十,刷门;正月初一,俯着髀骨作揖。&
   冬天里的民谚& 雨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大雪纷纷下,柴米油盐都涨价。
   身上没有棉,讲话不周全。
   腰上系根线,赛如多一件。
   倒唱十字歌& 十字头上加一撇,千家万户&喜过节&;九字右边来小鸟,后园斑鸠哥哥叫;八字底下加把刀,分别时唱送别歌;七字高头加个白,皂英树角洗衣服;六字底下打个叉,交朋结友重才德;五字底下添个口,吾辈牵手向前走;四字底下多个夕,罗家媳妇去赶集;三字中间加一竖,王法如天不可惹;二字当中写人字,夫妻和睦过日子;一字中间加了字,子孙勤劳好学习;听我倒唱十字歌,家和人和万事兴。
   五十年前捐衣歌& 1954年,安徽北部地区遭受灾害,当地百姓生活十分艰难。当时南京也是百废待兴,人民群众也缺吃少穿,但依然响应人民政府号召,为皖北灾民献爱心,踊跃捐赠了一大批寒衣。为动员捐赠工作,区内居民还学唱一首《捐衣歌》,歌词是这样的:
   秋风起、树叶黄,皖北灾民缺衣裳。同胞手足心连心,谁有难处都帮忙。
   当年皖北人民支援前线,江南人民得解放。如今皖北人民有了困难,我们不把旧情忘。
   快来捐助寒衣裳,多一件衣服多一份温暖。支援灾区好弟兄,一件寒衣一份力量&&
   这首歌淳厚朴实,至今唱来仍琅琅上口,回味依然。
   老儿歌& 20世纪50年代末,区境内很时兴儿歌,十分有趣。
   《板凳歌》,&板凳板凳摞摞,里头坐个大哥,大哥出来买菜,里头坐个老太,老太出来烧香,里头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磕头,里头有个豆虫,豆虫出来爬爬,里头坐个哈蟆,哈蟆出来咕咕,咕咕回到老家。&
   《逗小娃儿》,&骑马颠颠,颠到外婆锅前,外婆还没弄饭,给我两个鸡蛋,鸡蛋还没煮,我们就打鼓,打鼓响咚咚,骑马到山东,山东出生姜,生姜辣,堆宝塔,宝塔高,磨镰刀,镰刀快,割韭菜,韭菜长,甩上梁,梁头高,搓元宵,元宵烫,急得娃娃两头转。&
   《拔河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走你门前抄一抄。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随后吃橘子的为一方,吃香蕉的为另一方,互相抱着为首的腰部就开始比赛。)&
   《新童谣》,&唐僧骑马咚呀咚,后面跟着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猪八戒;猪八戒,嘴巴长,后面跟着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老妖婆;老妖婆,真是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孙悟空,眼睛亮,高高举起金箍棒;金箍棒,一声向,打死妖婆见阎王;妖婆原是白骨精,要害唐僧罪不轻;唐僧不识老妖怪,反说悟空把人害;撵走徒弟上了当,又遇妖怪没办法;多亏悟空有忠心,仍保唐僧去取经。&
   《打铁》歌,&一摸金,二摸银,三摸四摸打手心;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我不歇,我在张家学打铁;打铁打到正月正,家家门口挂红灯;打铁打到二月二,家家门前接女儿;打铁打到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打铁打到四月四,一个铜钱四个字;打铁打到五月五,洋糖粽子桂花酒;打铁打到六月六,蚊子叮咬扇子扑;打铁打到七月上,家家门口把纸烧;打铁打到八月明,中秋月饼送人情;打铁打到九月九,家家都吃重阳酒;打铁打到十月稀,妈妈帮我做棉衣;打铁打到十一月,又下雨来又下雪;打铁打到十二月,又过年来又过节。&
   &肚子饿,心里躁,南京买米北京淘,后湖洲(现玄武湖)里挑担水,紫金山上打柴烧。&
   桐子落,童子乐& 60年代以前,南京的绿化树多为梧桐,那是一种落叶乔木,与所谓的法国梧桐(学名悬铃木)铃不是一回事。梧桐树夏季开花,呈淡黄绿色,结果分为五个分果,每个分果裂成小艇状,桐子结在边缘。取下桐子炒熟,入口清香,如此美味,特别诱惑顽童。每年到桐子成熟时,孩子们就开始打桐子。
   对付小树好办,猛摇一阵,只见小艇状的分果纷纷落下,孩子们的心也随着乐悠悠的。粗一点的树没法摇,便用石块投。一人投石,其他人散开,&嗖&的一声上去,&咚&的掉下,&小艇&便应声而下。然后必须等到&咚&的一声石块着地再行动,不然的话,有的石头卡在树上,等你急忙来拾桐子,石头忽然滑落,砸在头上,少不得皮肉受苦。
   家门口的梧桐树毕竟有限,于是相约步行到玄武湖,那里有成片的梧桐树。等到拾了一堆后,回家在煤炉上支起炒锅,听到噼里啪啦的桐子爆裂声,孩子们立马来了精神,边乘凉边吃,乐得直咂嘴,直到在竹床上倒头便睡,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多少代演绎的民俗图现再也难见。
[源于鼓楼]
   解铃还须系铃人& 金陵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才子云集。千百年来孕育了无数的成语典故,如:东山再起、破镜重圆、徐娘半老、坦腹东床、龙盘(蟠)虎踞、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等,都源自金陵为人们所熟知,至于&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一典故源于鼓楼就鲜为人知。
   据宋朝惠林《林间集》和明朝瞿汝稷《指月录》记载,区境内清凉寺泰钦禅师自幼悟性过人,然而不为人知。有一天,法眼禅师在讲授佛法时,有意考验一下众僧徒的悟性,便问道:&虎的脖子上系有一只金铃,谁能把它解下来?&众僧徒无人回答出来。这时,恰好平时少言寡语的泰钦禅师来了。法眼禅师便问泰钦,泰钦回答道:&系铃的人能够解下来!&泰钦的妙答令众人从此对他刮目相看。
   根据这一典故,后人常常以&解铃还须系铃人&或&解铃须用系铃人&来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须由谁去解决。
   乌纱帽& 提及&乌纱帽&,很易让人联想到官职的标志。乌纱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帽子,东晋时,建康(南京)宫廷的人都戴着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北朝时,这种帽子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以后,乌纱帽就成为人们常戴的一种便帽。
   乌纱帽被正式定为官帽则始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规定,文武官员上朝和办公时,必须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此外,有功名而尚示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亦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逐渐演变为现职官员、官位的代称。
到了清朝时期,官员们的乌纱帽变为红缨帽,但人们仍习惯地把乌纱帽作为官职的代称,一直沿袭至今。
   露&马脚&& 有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尤其是弄巧成拙的事一旦败露,人们就说是露了&马脚&。&马脚&一词来源于金陵,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妻子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这位马姑娘有一双未经缠过的大脚,女人脚大,这在封建社会是一大忌讳。朱元璋登基后,深居后宫的马皇后在人前从不敢将脚伸出裙外。一日,马皇后游兴大发,乘坐大轿在京城金陵街头游逛,大胆的行人都想瞧瞧皇后的仪容,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皇后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露在众人面前,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轰动民间。从此,露&马脚&流传于后世。
   棋盘文化& 20世纪50~60年代,在区境内踏三轮车、拉黄包车、挑剃头担子的平民百姓,闲下来都爱下棋&杀一盘&,棋盘一开,便围一群人观战。每当一方处于弱势,总有人在一旁帮腔,有时下棋人不急,观棋的却吵起来。实际上下棋的人是图个清静、消遣和娱乐,并不喜欢旁观者插嘴弄舌。有人嫌烦,便在自制的棋盘上书写&河边无青草,不养多嘴驴&。但是棋下到关键时刻,观棋者不管驴不驴的照样插嘴。到了70年代,棋盘上有了新意,最流行的便是&观棋不语真君子,落手无悔大丈夫&,告示下棋人、观棋者都应注意棋风、棋德。80年代下棋人文明多了,棋盘上多出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类似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韵味。90年代以来,下棋人少见用自制的棋盘,印制棋盘上多是&楚河、汉界&将双方分隔。
   也许,楚河、汉界是棋盘文化的始祖,自古以来,类似于&河边无青草,不养多嘴驴&等文字千差万别,但有一条肯定的是,只要有下棋的,就会有多嘴的,有了多嘴的,才有了棋盘文化。
   &老虎灶&与&水文化&& 30多年前,遍布新街口、鼓楼、三牌楼一带街头专卖热开水的&老虎灶&如同农村的大厨房,用土砖砌成灶台,上面支撑着两三个大铁锅,拧开灶上的自来水龙头,将铁锅水放满,锅下面烧稻糠、稻草或木柴,水烧开后就可出售。当时每一水瓶开水收费1分钱,打水者多是附近大、中学校的住校生和居民。从早晨五六点钟到晚上十一二点,&老虎灶&生意都挺红火。有不少&老虎灶&是街头澡堂的&副业&,大灶烧热水供浴室洗澡,小灶烧开水供临街茶馆卖茶水和供应附近居民使用的开水。过去,市民家庭没有洗浴条件,因此街头澡堂的生意都很好。人们早晨上茶馆,吃早点,聊时事;每到夜色降临,又三五成群地来到澡堂泡澡。于是有了&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南京谚语。当时南京城北的热河路,城中的鼓楼街,城南的夫子庙、马道街、蔡板桥一带是水文化的集中之地,澡堂、茶馆、&老虎灶&星罗棋布,可谓十分贴切民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南京&老虎灶&的数量逐渐减少,到90年代几乎完全消失。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老虎灶&是什么意思。但进入20世纪末,消失多年的&老虎灶&又出现在南京大学、药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附近,市民和在校生拎着热水瓶打开水的情景又在大都市闪现,再现江湖的&老虎灶&与过去的土老虎灶天壤之别,圆圆的大铁锅变成了不锈钢大桶,有的还漆上了颜色,形象美观多了。&老虎灶&的开水卖1角钱一瓶,生意还不错。
   旧时店铺字号& 旧时鼓楼区新街口一带经济繁昌、商店林立。商家们总是希望招财进宝,一本万利,在店铺字号上特别注重别出心裁,大做文章,多取吉利用语。对于这些多姿多彩的店铺字号,有人将其吉利字面归纳成一首&诗&:乾昌瑞祥章大新,康泰洪福万顺兴,发源茂盛美德恒,庆丰裕隆利聚金。这首&诗&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每个字面却全是吉利用语,只要取其一二个字即可组成一个店铺字号。如菜馆有&马祥兴&,米店有&王乾盛&,五金店有&合兴隆&,钟表店有&亨得利&,酒店有&老万金&,南北货店有&泰生祥&,板鸭店有&韩复兴&,绸布店有&老大纶&、&老久章&,药店有&张泰和&、&王泰和&,鞋店有&三聚&,银楼有&宝庆&、&宝兴&等。店铺字号中也有以老板姓名标榜的,如&马庆康罐头食品店&、&吴良材眼镜店&、&李顺昌服装店&。另外还不一些折射出文雅书卷气的店铺字号,如 &菜根香& 饭店,&一乐也&理发店,&乐天池&、&华清池&浴室,&精益& 眼镜店等。
   区境内的店铺字号中还有不少以地名标榜的,如&老广东&、&杭州酒家&。南京曾是国民党首都,因而有些店铺字号就借此炫耀,如&中央商场&、&中央医院&、&中央饭店&、&中央大舞台&。电影院则有&首都&、&新都&。还有&首都公共汽车公司&、&首都国货公司&等名称。
   因受西洋文化的影响。因此,还有一些带有西洋文化色彩的名称,&世界&、&五洲&等西药房,&瑞士&钟表店,&华盛顿&、&爱皮西&服装店和&太平洋&西菜馆等。
   闲活江南幌子& &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这是唐代诗人张继描述的店家幌子。
   幌子,原指布幔,进入商业贸易就表示店招。它标志着商店的名称,也塑造着商店的形象。幌子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形象幌,把一些实物挂在店铺门口。如卖木炭的挂一根木炭,卖麻的悬一束麻,修车的挂一只橡胶轮胎。著名张小泉剪刀店店堂里悬挂着一把剪刀,高八尺,重一百来折,路人无有驻足观望。还有的用形象物来代替,如乐器铺的店幌为一琵琶形的木板,高约尺余,中间书写店铺字号,旁注&音乐老号&;钟表店门前挂一大木表盘,上书&精修钟表&;酒店挂葫芦、酒坛;客栈挂笊篱、扫帚;饭店挂蓝穗布条的为回民饭店。这些店铺因不宜以出售物的形象直观展示,便借用与经营项目密切有关的物象作标记。在长期商业实践中,这些幌子得到人们的公认,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特定标志物了。第二类是标志幌,也就是旗幌。杜牧有诗曰:&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廊酒旗风&,它告诉人们这里是酒家,有酒喝。封建时代,幌子颜色虽多,惟不可用黄色,因是宫廷专用色。而今店铺由以黄绸作幌,要是在百年前的话,那就纰漏玩大了。以旗作幌,在民国年代还见于理发店、饭店、绸布庄。饭店挂幌有讲究,挂一面的是小吃店;挂两面的有炒菜;挂三面的就是大酒家。如今,许多饭店也不懂这一套了,店门口挂百十面幌子的也有,要是搁在旧时,人家就认为是&世界中心酒家&。第三种是文字幌,是一种挑在店门口的招牌,如酒店,就写有:&太白遗风&;绸布店写有:&七襄曜彩&;南货店写有:&山珍海味&;酱园店写有:&调和鼎鼎&;粮行写有:&钱谷流通&;茶叶店写有:&卢陆停车&;纸店写有:&价重洛阳&;国药店写有:&寿域同登&;板鸭店写有:&家凫精品&等。这些文字幌颇有讲究,一般是标志该行业的有关典故或颂扬商店特色,用词确切,典雅堂皇,既装潢了店面,又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商业文化。不过,像现在少数店家写出的文字招牌,如&红尘热浪&&女人世界&&开心一刻&&大地震&,就有别于旧时了。幌子表现行业属性,门前悬挂一排红漆金字的长条木牌,下缀幌绸,每块牌上写着&龙凤喜饼&&重阳花糕&&大小八件&&中秋月饼&等。而茶馆多是在屋檐下挂一排白漆小长木牌,上书&毛峰&&银针&&龙井&&明前&&雨前&等茶叶品名,使光顾者一目了然。
   好些店家在形象幌上写几个表示字号诚意的字,如&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等等,表示店铺的经营宗旨。有些带字号的店家逐步演变成&老字号&,如天福布店、韩复兴板鸭店、鹤鸣鞋帽店、杭州酒店&&都是闻名石城的&老字号&商家。然而,在现代商家中的门口贴有&概不退换&&偷一罚十&之类,让人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新时小区命名& 80年代,区境内旧城改造后都以地名为小区命名,如湖南里小区、娄子巷小区。90年代开始,注重文化氛围用典雅名词命名,其中:以园(苑)命名的有:天福园、天和园、天禾园、金陵园、金地园、紫竹园、四季园、花开园、芳草园、世纪园、聚福园、柯航园、港宁园、港龙园、腾飞园、碧瑰园、雅瑰园、蓝天园、白云园、军魄园、江景园、金川雅园、华阳佳园、裕顺雅园、金川雅园、金陵世纪园、苏宁创业园、宾纷家园、利德家园、宁乐新苑、金川苑、天顺苑、莺歌苑、凤栖苑、鹭鸣苑、凤鸣苑。以花园命名的有:怡景花园、金城花园、金湾花园、金舟花园、金信花园、金星花园、银城花园、银轮花园、白鹭花园、五台花园、佳盛花园、龙凤花园、锦江花园、世纪花园、东宝花园、长阳花园、龙江花园、虎啸花园、康怡花园、凤凰花园城及清凉山庄、五台山庄、金厦山庄。以公寓命名的有:九九公寓、宁工新寓、宝苑新寓、闻涛公寓、宁西公寓、望江新寓、高教新寓、清河新寓及鼓教新村、工人新村、明华新村、古平北村、实业村、长江之家。还有用能显示社会地位的名称:典雅居、汇贤居、裕华名居、郎晴名居、金陵名人居,标志跨世纪的华泰世纪等。
   朱偰抢救&鬼脸城&& 在南京众多的名胜古迹中,南京古城墙最为突出。它于明朝初期建成,周长33.65公里,平均高达19米,有13个城门,规模雄伟壮丽,堪称世界第一大城。遗憾的是,解放前后这些古迹不但没有得到保护,反而被一些单位任意拆除。
   解放初期,朱偰任文化局副局长,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教授,是《金陵古迹图考》的作者。他对南京的一草一木都很关注。有一天,他接到秘书的紧急报告:中外驰名的石头城被人借口&适应市政建设&而拆毁了一大部分。朱偰听后十分焦急,火速从城东的清溪里赶到城西的石头城。只见鬼脸城以北,直到草场门,已被拆去1000多米城墙,幸好作为石头城最有代表性的部分&&鬼脸城尚未拆除。
   朱偰对这种无知行为极为痛心。他向南京市政府提出批评,并建议不要随意拆除南京古城墙。不料,竟因此种下祸根,在反右期间,他被错划成右派。
   &文化大革命&运动之后,逐渐拨乱反正。日,国务院批准了《南京市总体规划》,明确指出:&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建设和改造,一定要保护文化古迹和城市特有风貌。对城市风貌的保护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南京古城墙,应该说是南京&突出特色&的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修复南京古城墙,南京有关单位作了周密的规划,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的古城墙砖,都一一收回,用以恢复南京雄伟古城,使它再现光辉。
   朱偰热爱南京名胜古迹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鼓楼拾梦]
   玩石担& 掷石锁& 玩石担、掷石锁是50~60年代区境内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可上练臂力,下练腿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一时,区境内蔚成风气,是街头一大景观。
   所谓&石担&,是用青石凿成两只圆饼形(磨子状),中心打一圆孔,装在竹杠两头。两石饼间距一般为1.6~2米之间。练功者以单手或双手握扛,抓起石担做各种动作;也可整个人仰面躺在地上,双脚跷起,由另一人把石担放在他脚心上,时而慢慢转动,时而沉下挺上。玩石担的动作名称很多:顶花、推举、穿花、单臂举、仙人背纤、风摆荷叶等。石担的重量不等,一般都在40~100公斤之间。
   &石锁&也是以青石凿成长方形石块,长边上侧凿一圆形手柄,形如旧时锁状。与石担相比,石锁较轻,一般都在15~20公斤。玩时是以单手抓起做各种动作。其练习动作也有不少花样:单龙、双龙、托塔、顺锁、倒锁、架肘、背纤、外对月等。石担、石锁还有二人对练、四人对练,多人集体练等动作。
   70年代,石担和石锁渐渐被现代体育器材哑铃、杠铃、拉力器等所替代。
   街头木偶戏& 50年代以前,徜徉在区境内大街小巷,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民间艺人表演有趣的木偶戏。这些艺人多半为北方汉子,在街头巷口寻找一适合点,支起一个小型舞台,艺人则藏身于舞台下的蓝布帷之中。表演时,手口并用,以娴熟的技巧,一面敲打着锣鼓,一面操动布袋木偶,再加上说唱,可谓手口不闲。木偶戏的舞台小巧玲珑,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恰似一座小小的宫殿。
   在那缺少娱乐的年月,街头木偶戏给城市居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特别是娃儿家,对它更是感到神秘好奇,还真以为那些栩栩如生的木偶是有生命的小精灵呢。只要一见木偶登场,都不约而同地围上去看热闹。看到那满台的小人披红戴绿。有说有唱,大家无不喜笑颜开、乐不可支。常见的木偶戏剧目有《猪八戒招亲》、《白蛇传》、《济公》等。当表演至精彩引人处时,艺人往往戛然而止,向围观人群收钱。每遇此际,只有耐着性子等待。
   半个世纪过去了,木偶戏虽然在偏僻的乡村间还有流传,但大城市里已看不到了。
   儿时玩洋画& 过去所说的洋画不同于现在孩子们玩的精制画片,是印在薄薄的马粪纸上,如火柴盒般大小的彩色画,一套约四五十张。画面虽小,但画上的人物个个生动。如桃园结义、杨志卖刀、黛玉葬花,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民间故事里的人物人们个个耳熟能详,洋画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洋画片好看也好玩,玩的方式常见的为&飘&与&拍&两种。飘洋画,就是在墙上找一条基准线,将平展齐整的画片上沿与线平齐,用食指按住,自然放开,画片从里向外翻滚着,轻轻地飘落在地面,看谁的离墙根远谁就是赢家。但最为孩子们喜爱的玩法还是拍洋画了,两个小伙伴各自从手心或衣兜兜里抽出几张来,合在一起摞在地上,谁出的张数多谁先拍,洋画片中翻过几张,这几张就属于你的。
   小娃儿第一次拍洋画时,拿出了吃奶的力气,小巴掌狠命地往青石板上拍去,&啪&的一声,洋画一张没翻过来,手心却肿得连筷子都握不起来。而大点的孩子个个精通此道,只需轻轻一拍,二三十张全翻过身被他们赢去了。大孩子们虽说精,心却善,留下几张能凑成套的,其余还是全还给小娃儿。一套套洋画片曾给娃儿们描述过一串串动人的故事,还凝聚了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和真诚。&
   娃儿的纸手套& 60年代,南京的冬天特别冷,屋檐下都结了长长的冰凌子。那时的孩子,因为没有手套戴,个个手冻得又红又肿,像根胡萝卜,连字都无法写。慈爱的母亲为上学的孩子发明了一种纸手套。先用水泥袋纸剪成手套样,然后用针缝合,最后在外面罩上一层棉布。这种纸手套虽然御寒效果差,但多少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孩子们戴纸手套都很仔细,进了教室,就脱下来放在课本里夹着。天再冷,打扫卫生时都舍不得戴,怕弄坏了,只是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戴戴。就是这种纸手套,戴的人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还是光手。
   捉虫做风扇& 60年代以前,市民家庭是用不上电风扇的,农村还基本上看不到电风扇。那时,每到夏天,小孩子们每天都要捉几只金刚虫,做成小风扇。
   这各金刚虫外壳坚硬,它喜欢停留在一种叫做&油树&的树干破口处,因为那儿流着浓浓的树汁。当人捉它的时候,它并不飞。孩子们捉住它,用一根细小的竹篾插在它的脖子上,它就开始飞了。飞时翅膀扇动速度极快,用小竹篾撑着它靠近脸庞,会有一丝丝的小风,虫风扇就这样做成了。孩子们一般每人要捉两只,靠在脸两旁扇风。现在条件好了,再也不用捉虫做扇了,但仍有大人不时地捉上一两只,在它脖子上插上牙签,给孩子当玩物。
   扒冬瓜子卖钱交学费& 60年代,中药房每逢夏天都贴出布告:&大量收购冬瓜子,干货每500克0.40元。&多有寻常人学的孩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靠扒冬瓜子晒干卖给中药店攒钱交学费。许多小伙伴一起,挎着篮子利用暑假时赶早市扒冬瓜子。由于&僧多粥少&,那时只要见到有人买冬瓜,立马就会有几个娃儿同时争上前,口中&大妈&直喊,为的是多有收获。买冬瓜的人同意给扒冬瓜子,其中一个孩子才能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冬瓜内壁把瓜子掏出。如不同意给,一群孩子就作鸟兽散,再寻下一个机会。
   一个暑假下来,最走运的孩子扒冬瓜子攒的钱不但能交足学杂费(50~70年代小学1-6年级学杂费平均3元),还能买一件&府绸衬衫&。
   冬令游戏& 50~60年代,南京的冬季很冷。腊月时的娃儿整日里冻(动)手冻(动)脚,只有经常活动,才能感到暖和些。主要游戏活动有:
   &挤油渣&。一个娃儿双手操袖,背倚墙上,其他娃儿一右一左,一左一右地靠上去,单肩顶着前面的人。里面的娃儿一个个被挤出来,又一个个接在两边。&挤油渣挤油渣,挤出油渣摊粑粑&大家挤着唱着,唱着挤着,没有赢家输家,个个都变成热乎乎的&油渣儿&。
   &包剪锤&。两个娃儿面对面,边蹦边唱&包剪锤&。音落在&锤&字上,各自把腿展开,两脚横叉为&布&,一前一后为&剪&,并拢为&锤&。布包锤,剪裁布,锤砸剪,&包剪锤&温文尔雅,是女娃儿们的&专利&。
   &吃颠子&。看哪个娃儿&讨人嫌&,就请他吃&颠子&。四五个娃儿把他捺倒,面朝天,背着地,各拎着他一只手或脚,随着一、二、三,把他的小屁股向地面结结实实地颠下去,直到他告饶为止。&吃颠子&,并非恶作剧,更不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而是以此练身取暖,噎戏玩耍。
   &扳手腕&。双腿撑开,右手相握,慢悠悠地你推我拉,如练太极推手,舒展自如。会玩的娃儿把全身的&气&运到手臂和脚跟上,臂能屈能伸,脚稳健如山,就像金庸笔下柔中寓刚、含威不露的小师傅,使出四两微力,顺势一扳,就把力有千钧的大力士撂到一边去。
   &斗鸡子&。娃娃们双手抱一条腿,另一单脚立地,用翘起的膝或顶或挑,直到把双方斗到双脚着地为止。斗,除了靠气力更得靠胆略,大娃儿&鹤立鸡群&,昂首挺胸,不可一世。小娃儿&利爪探玉徐,瞋目含火光&,要么轮番着上阵,捉对厮杀,要么一哄而上,群起攻之。一场&鸡&斗下来,人人血脉畅通,筋骨舒展,周身暖洋洋的。
   &马上操&。一娃儿作&骑&,一娃儿作&将&,作骑的人高马大,作将的瘦小轻盈,马驮将纵横驰骋,将骑马英姿飒爽。两军对垒,阵中各闪出一员骁将,&快报上名来,俺不斩无名之辈&,&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竟出此狂言,先吃咱一刀&。喝声未绝,拍马向前,两将一回合一回合地过招儿,推、拉、扯、拽,待一方败北,另一方一拥而上,一场混战下来,娃儿们个个头上热气直冒。
   跳绳的&花头&& 跳绳是区境内青少年在冬令游戏中的&艺术体操&,一根绳可悠出&千姿百态&,一双脚能跳出&万种风情&。它的玩法可分为:
   &单人跳&。一娃儿两手各握住绳的一端,或大臂甩,或手腕悠,或两臂交叉着荡,方向可向前、向后。跳,双脚、单脚,也可左右脚转换着跳。有的娃儿甩一圈绳跳一下,有的甩两圈跳一下,有的则跳两下甩一圈。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玩得好的娃儿,不停地改变甩绳方式,脚跳的步伐,或两者交织变换。令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
   &双人跳&。一娃儿跳着,另一娃儿猫着腰、颠着步,边喊着&带我一个&边瞅准空档,倏忽钻进绳圈。两双小脚齐齐跳起,刷刷落下,和谐默契,神情交融。
   &集体跳&。两个娃儿面对面牵着绳子甩。其他娃儿从一个甩绳娃儿身后鱼贯入圈,跳一下跑出来绕到另一个甩绳的身后,当最后一娃儿跳出圈,头一个再从另一边跳起,如此反复。这一类绳有正跳、反跳之分,绳从右向左甩,左边是正面,从正面跳入为正跳,反之即为反跳。哪个娃儿若绊住了绳,就替换原先一个甩绳的,要起跳,直到下一个娃儿顶替你。另一种玩法是,先钻进圈内一个,再钻进一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八个娃儿抱成团,脚落地砰然有声,绳甩得呼呼作响。这种&绳&跳起来气势浩大,扣人心弦。但最饶有趣最有魅力的要数跳&双绳&,娃儿甩的是两根长绳子,一根由左向右,一根从右向左,两绳一上一下,一里一外,发出劈啪劈啪的响声,甩绳的全神贯注,跳绳的快速敏捷。
   娃儿们的六把枪& 过去区境内的娃儿们什么季节玩什么枪。
   &橘皮枪&。秋季,橘子一上市,就玩橘皮枪。将鹅毛管两端往鲜润的橘皮上戳两下,两头嵌上皮。用小棒一捅,管前的橘皮被管内压缩空气顶了出去,&啪&的一声响,听了很开心。橘子皮不常有,萝卜皮常有,用萝卜皮时,枪还叫橘皮枪。
   &弹弓枪&。用粗铁丝弯成(枪体也可用冰棒棍粘接),枪头做成弹弓状,两耳拴上牛皮筋,&纸弹&套中牛筋上拉拉紧,扣在&V&形卡机上。扣动扳机,卧在槽丫丫里的机尾向上一挑,&纸弹&脱口而出。
   &水挤枪&。用烧红的钢丝在竹节中间捅个洞,制成枪管。用布一层层裹缠在筷子上,再用线扎紧,这就是&挤子&。挤子拉,水吸进来;推,水挤出去,如同医院用的针管。赤日炎炎的夏季,&公鸡头&(南京话,指小男孩)人手一枪,干起仗来,你追我逐,我喷你洒,人人周身被水浇得湿漉漉的,个个开心大笑。大人们见了&骂&道&又抽疯啦&!
   &纸折枪&。暑、寒假一到,把废旧作业簿一页页撕下,就开始叠纸枪。将两张纸分别折成两指宽的纸带,一条对折,另一条离对折处下点地方缠绕上去,折成&凸&形纸块,上边左右通畅,下面留有间隙。用纸搓成枪管,再折个小的做准星,可组合成手枪、盒子枪。
   &钢丝枪&。用板车轱辘上的钢丝弯成,钢丝帽口朝上,另一端钢丝头下对帽口。把火柴头上的磷屑填入帽内,用手一挤,在钢丝本身与牛筋双重弹力作用下,磷屑受击&劈劈啪啪&砰然作声。
   &木头枪&。把木头挖成长枪模样,在填弹处钉块小铁皮,前面加一弹簧片。枪栓前也蒙上铁皮,中间钉颗钉,钉头就是撞针,将牛筋套在枪栓后横槽里,拔开枪栓,把火药放在铁皮与弹簧片之间,拇指一顶,枪栓脱卡,火药在撞针的撞击下发出爆鸣。当年的张嘎子能有这种枪,真要兴出一头核子(核,音读忽,南京俚语,很得意的样子)哩!
娃儿打弹子& 区境内娃儿喜欢打玻璃球弹子,玩法常有:
   &互弹法&。一娃儿将弹子弹出,另一娃儿即用弹子发击,击中者赢对方一枚,未击中,由对方发击。此玩法,不受场地限制、简便易玩。
   &格盘法&。在地面画上&田&字。在线的各交点摆上弹子,由玩的娃儿均摊,公平合理,大小无欺。在格盘前三四米处画道横线,或掷、或弹,依弹子离线近远定出上、下家,压线与越线者只能是下下家了。在线的外侧,手不逾线,或蹲,或立,向田字格盘上的弹子发射,击出一枚得一枚,倘若未能将其击出或自己的落入盘内,轮下家来。有技艺娴熟者,一轮下来,满盘弹子,尽收囊中,赢者心安理得,输者无怨无悔。
   &五连洞法&。按正方形四角和对角线交点分别掘挖大小如拳的洞坑,洞面洁净光滑,四顶角与中间的依次为一至五号洞。从数米外的始发线,向右边一号洞口发送弹子,循序渐进,由一至五。若其绕过或跃越某一洞口,即停在原处。下个娃儿若能将弹子连续送进五洞,便得到&尚方宝剑&可进入任何洞内向洞外邻近弹子发射,被击中的更名易主。再者,一弹子未入第五号洞前,进入前某一洞内,先可将离它近的击远,以增加其再次入洞的难度&&&五连洞&阵法诡谲奇特,玩法也往往新招迭出,但万变不离其宗。
   打弹子,指法有二:一是左手拇指与中指捏住弹子,用右手中指击发;二是食指尖和拇指关节顶着弹子,用拇指将其弹出。何种指法宜人,因人而异,顺其自然。只要有悟性,肯学习,勤演练,无论用哪种指法皆有上乘表现。有的娃儿两法混用,左右开弓,数米之外,弹无虚发。最令人称羡的就是所谓&定弹&即把对方的弹子击开,自己的停在原先弹子位置上自行打着旋儿。修炼到这份上,已不是玩童而是玩家,不是技术而是门艺术了。
   娃儿们弹杏核& 杏核儿是玻璃子的&孪生兄弟&,玩法颇为相似。过去,弹杏核与&掉&杏核也是区内娃儿在春夏季节常玩的游戏。现在娃儿玩具多了,很少再玩弹杏核了。
   &互弹法&。一娃儿把杏核弹出,另一娃儿将自己的放在地面,趴在地上用手的中指弹射,击中对方的赢一枚,未击中,由对方发射。
   &掉格子法&。在水泥地或青石板上画上半尺见方的格子,中央放些小杏核。捏着个大、沉实的大杏核,娃儿们称作&头子&,瞄准小杏核,手指放开,头子掉下,以重击轻,以大击小,以一击众。被击出格外的归你,反之轮下家&掉&,倘若头子坠入格中,停一次或罚一枚,是停是罚,因势而定。格中的小杏核若由娃儿均摊,用&划蒙儿&(几个娃儿同时伸出手,手心手背,与众不同者为先)和&包剪锤&决定玩的顺序。若以杏核出数多少定前后,则是由娃儿围成圈,把各自的藏在手心窝,随着一、二、三,小手展开,多者为先。&掉格子&时头子放在胸前,手要自然放开,掉单个小杏核时,击它的边缘,小杏核易被弹出,头子也不易坠入格内。
   &三进洞法&。在平整地面掘出大小如拳的小圆洞,洞前三四米处画道直线。站在洞边,把杏核放在掌心,用另一手指将其朝线弹去。离线近者为上,远者为次,越线者再次之。返到线的另一侧,把杏核放在线边,对准洞口,边弹边唱:&一弹弹、二连簧、三进洞、四拿钱&。&三进洞&是指在三弹之内,须把它送入洞内,方可向未能入洞的杏核发击。所谓&四拿钱&即自信击中对方能&赢钱&了。每个娃儿可连续弹射四次,前三次进不了洞,只有挨打的份了。
   小巷吆喝声& 80年代以前,区境内还没有大规模改造,老平房多,所以巷子也多。而巷子深处时常传来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它方便着人们的每日生活,为普遍市民的平凡生活也增添些许色彩和生机。&磨剪子喽镪菜刀!&仿佛《红灯记》磨刀人的再版,吆喝声过后,那磨刀老人便自顾自坐在板凳上,抽着烟斗,不过两三分钟光景,张家大妈、王家大嫂便拿出了自家的菜刀与剪子走向磨刀人,磨刀人也不言语,拿出磨刀石,粗糙的大手往铁皮桶里蘸些水,洒下来,那刀与磨刀石便仿佛出了许多的油,只消一会儿,锈了的剪子和钝口的刀都锋得无比了,手工费也相当便宜。而最令孩子们开心的则是&炸炒米&的吆喝声,炸炒米的像会变戏法似的,生米经过了那一声爆响,就成了白花花、香喷喷的炒米。有人家拿了长长的大口袋去装那雪白的炒米,贪吃的孩子便将头套进口袋中去吞食炒米,直到他们嘴上、鼻子上粘满了炒米,才笑着将脑袋拿出来。声音最高的吆喝声要数弹棉花的了,他们的吆喝声响过之后,就要摆开宏大的场面,像柳椰琴一样的弹弓往地上一搁,就有好事者上前,不断地拨弄那上面一根根粗壮的弦,老奶奶抱出陈年的破棉絮,不消一个上午,弹棉花的便将破絮整理成了一床崭新的棉被。修伞的、挑担收破烂的叫声、打着竹板卖酒酿的喊声、卖蔬菜的吆喝声在巷子里彼此起伏,汇成一首交响曲。
   现在,人们住进楼房,一回家便&躲进小楼成一统&,以至于楼上下邻居照面都不认识。那些极具平民化的吆喝声,那曾为人们生活带来方便与快乐的吆喝声已很少听到了。而住在江东街道地区的人们还能经常听到磨刀、炒米花、卖酒酿、收旧货的吆喝声。
   回梦渊声巷& 渊声巷东起中山北路,西至鼓楼四条巷。相传此处低洼,雨天泥泞不堪,行人往往&怨声载道&。久之,谐音成地名。当年渊声巷只是鼓楼岗北侧一条很不起眼的百米小巷,平房多,楼房少,断断续续的鹅卵石路。一家烧饼油条店,一爿小小杂货铺。早上,沿巷屋檐下,刷马桶的成排,生煤炉的摆棋盘,味道不好闻,声音也刺耳,生煤燃烧的气息,袅袅漫漫,呛得人眼睛淌泪嗓子辣。没有深潭,没有&九重之渊&,自然难得&千金之珠&;所谓&其心塞渊&的&渊声&,&才壮风云,又深渊海&,也十分牵强,因为渊声巷里既无高等学府,又无鸿学儒馆,难得孔孟的高雅。
   渊声巷背靠鼓楼岗,就是现在作为南京景观路之一的北京西路。从东到西,黄土漫漫,树木寥寥。站在黄土高坡上,南京大学宿舍,一览无余。朝迎爬上钟山的旭日,晚送坠入大江的夕阳,常常可以听到从鼓楼亭下传来骆玉笙唱大鼓、高元钧演山东快书、侯宝林说相声的琴歌鼓韵,悠扬婉转,煞是诱人。
   渊声巷28号(现江苏武警总队)的维庆里是国民党达官贵人的公馆,有扇小门,门上镌刻着&维庆里&三个字,灰白的水泥墙,一共三座三层楼的楼房,小院落,很逼仄。解放初期,这里住着人民解放军某部。每天早饭后,门口总有很多白发妈妈、中年大嫂或者青年姐妹,拎篮捧箩,挤挤拥拥,争抢着向子弟兵打招呼:&解放军同志,衣服快拿来洗。&洗一件军上装五分钱,衬衫三分钱,裤头二分钱。常常是稍不注意,她们就会多洗少计件少收钱。这是军纪所不许的,如果发现了,第二天准会如数补上,还赔礼道歉。也有论月包洗的,月价不过三角。洗了,又浆又熨,叠得平平整整,恭恭敬敬递到面前,清新的香气里,笑着送上一句话:&袖口补过了。&或者是:&掉一粒军扣,配不上,去军人供应社买一粒来,我再给你缀上。&军人供应社只面向军人,军扣上有军徽标志,不卖给老百姓。
   渊声巷东北口现在是绚丽锦族的花坛,那时是一片空地,有篮球场那长大,除了马车,就是三轮车,挤得密密麻麻。马车夫穿黄马甲,手执短马鞭,三轮车工人,大多手扶车把,笑吟吟面对过路人。那时的南京,一身黄军装是陆军,白海魂衫、蓝裤子是海军,黄上装、蓝裤子是空军。街上老百姓很少。只要军人一露面,马车夫、三轮车工人,都蜂拥而上,一叠连声地喊:&解放军同志,去中山陵、新街口快上车。&礼拜天、&五一&、&八一&、&十一&,他们都不收解放军的车费,大家都不肯坐,躲避不及地拒绝:&我们不去中山陵、新街口。&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上车,随便去哪儿都行。&上级发现后,就告诉大家,节假日不走东北口,改走渊声巷西口。哪里知道,当我们走到西口时,马车、三轮车又挡住了去路:&解放军同志,你们太见外了。&说着,叫着,连拉带拽,苦苦求情。如愿的,蹬车打铃、扬鞭催马、好不得意;失望的,垂头丧气一脸沮丧,那模样实在令人同情。事隔几十年,依然清晰记得。
   现在每走一趟渊声巷,耳畔总响起曾经的呼唤,隐隐约约,像逝去的梦:&不要怕看过去,过去也有美丽!&
   老摊贩市场& 60年代以前,在新街口邮政局大楼后面有一个摊板市场。占地约五六千平方米,被一排排低矮的草棚和旧木屋分割开,市场里有旧五金电器行、旧书店、杂货行等。还集中了几十家小吃排档,有卖糖粥藕的、卖炒甜粟的、卖油大饼的、炸臭豆腐干的、煎锅贴的&&十分热闹,哪怕阴雨天,下雪天,摊贩市场内也是拥挤不堪,闹哄哄的。偌大的市场内秩序井然,打架斗殴的事极少见到,人们&敲锣卖糖,各干一行&,互不干扰。这也可以看出人们进入新社会渴望稳定安宁的心态。
   记得最吸引人的是在小空地上搭起帐篷表演杂技和魔术的草台班子。也有唱扬剧、黄梅戏、京韵大鼓等民间戏剧班子来摊贩市场内&安营扎寨&,连演上个十天半月再离开。票价很便宜,每一场五分钱左右。像扬剧《白蛇传》、《玉堂春》、《临江驿》之类,为市民阶层年喜闻乐见。
   1986年,鼓楼区人民政府在原摊贩市场上投资350万元,建成一座六层5500平方米的招商市场,专为私营业主和个体户提供租赁经营,时为全省第一家上规模的招商市场。内设营业包间30个,柜台及货架123套,年营业额达3000万元,上交税金400多万元。
旧时的&鼓楼花园&& 如今房产广告中出现众多&&&花园&,让人目不暇接。看到&花园&二字,就使想起上50~60年代的&鼓楼花园&,尽管此花园非彼花园,但它的魅力着实让人着迷。
   鼓楼花园就是鼓楼之西、市消防总队以北的那块绿地,面积虽不大,但名声不小,是鼓楼乃至全市闻名的文化娱乐场所。鼓楼花园无植物之花,却有艺术之花。花园外圈是一处摊贩市场,有小人书摊,和如今夫子庙夜市差不多。不同之处是夫子庙夜市热闹,而鼓楼花园白天也热闹,尤其到元旦、春节,这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花灯彩球,各种民间工艺品,打扮得鼓楼花园五彩缤纷、流光溢彩,应其&花园&之名。
   鼓楼花园的中心绿地是各地民间艺术展示才华的场所,越剧、扬剧、杂技等轮番表演,让人耳目一新。每当一个剧团到来,就在绿地上用木桩和绳网围起一个大圆圈,中间用支架和帆布搭起一个篷子即可鸣锣开张,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吸引众多观众花上一二角钱买票进去观看。无钱买票的孩子们忍不住就想着法子钻进去看戏。70年代道路拓宽,&鼓楼花园&消失,只剩下一块绿地了。
   难以觅寻的老日用品& 火刀火石。在解放前的农村火柴很难买,更谈不到打火机了。只好用原始的土法火刀火石点火。先找一块黑灰色坚硬无孔的燧石,然后敲出棱角。再找一块约3寸长、1寸宽的铁火刀,还需备好纸卷和一段竹管。纸卷必须有一端是烧过的留有未烧透的黑灰色灰烬,俗称&煤子&,因为这种灰烬遇着火星容易着火。打火时左手拿着火石和纸卷,灰烬靠近容易冒火星的地方,右手拿火刀自上而下往火石棱上用力打击磨擦,使之迸出火星,火星落到煤子上就着火了,不过这时还是&呆火&&死火&,还要用嘴吹出火焰来。火点着后,把纸卷倒插在竹管里,使其熄灭,保存灰烬,以备下次再用。
   袜底板&铜鞋拔。旧时新袜买来,常用布缝上一双袜底,故当时人家都备有袜底板。那是用木板锯成脚底形,再在木板前后各钉一块与脚形相合的木块,用木条连接起来。缝底时,把底板放进袜内,撑起袜子,固定不动,就可准确地缝袜底了。如再在脚趾和脚跟处各缝一块布,这就非常耐穿了。
   过去在商店里可以买到铜制的鞋拔。鞋拔约四五寸长、一寸多宽,上小下大,自上而下微向一面凹进,大的一头渐向凸面伸出。当把鞋穿起,后跟拔不上时,可把鞋拔顺势放在脚与鞋之间,脚用力向下、手提鞋拔向上,较容易地就把鞋后跟拔上了。
   &歪歪蜜&。现在的护肤品越来越高级,然而在过去,老百姓却十分钟爱&歪歪蜜&,亦即&蛤蜊油&。因其价格低廉,有治手、脚皲裂特效,城乡各处的小百货店都有出售。&蛤蜊油&为何又叫&歪歪蜜&?因南京人称河蚌为&歪歪&,用蛤蜊壳装的专治皲裂的护肤油,南京土话即叫&歪歪蜜&。深受城乡百姓欢迎的&歪歪蜜&原产于中华门外西街的一家小厂,主要原料即凡士林,再加一些药物和香料,包装物为蛤蜊壳,包装好后贴上菱形商标。老百姓一看就说这是老牌子&歪歪蜜&,尽管放心购买就是了。蛤蜊壳出产于苏北沿海的一个小集镇。蛤蜊壳两片一合,滴水不漏,&歪歪蜜&装在里面绝不会漏出来。
   竹壳热水瓶。竹壳热水瓶,是50年代初的产物。竹壳代替铁壳,是热水瓶外包装的更换,热水瓶胆是不变的。制作竹壳,选择毛竹是关键,一般采用皖南毛竹,它的大头直径约十一二厘米,竹节之间相距约30厘米左右。毛竹在清明前砍伐,从水路运来,有专人主持进货、下料、配料。中华西门内有条街,过去叫篾街(今称塘坊廊),这里的篾匠最多,手艺特好,产量特高的技工,每月可收入近90多元,一般工人也有30多元左右的收入。
   竹壳热水瓶有它的缺点:在使用中,竹壳常常被热水浸蚀,竹丝及底壳易发黑损坏,牢固性差。50年代中叶,工厂开始生产塑料壳,从而代替了竹壳。塑料壳热水瓶一直延用至今。
   书包带&裤脚带。书包带类似裤带,比裤带窄一些,帆布制品,有红红绿绿的图案花纹,文具店里有售,价格很便宜。家境贫寒的学生买不起书包,就用一根书包带,将书籍、簿本和铅笔捆扎在起代替书包用。尽管条件较差,同学们的学习却很用功,成绩也很好。
   裤脚带,从前南京的冬天比现在要冷,常常是大雪纷飞,滴水成冰。那时人们生活条件差,外面穿上了棉袄棉裤,里面只是单衣单裤,叫作&空心棉袄&、&空心棉裤&,风吹起来进朝里面钻。于是人们就在腰间系根腰带,在裤脚处系一副裤脚带,这样就暖和多了。
   中储券& 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为了进一步压榨和剥削沦陷区人民,于1941年成立了伪中央储备银行。该行发行的中央储备券,简称&中储券&,当时被老百姓喻为&短命券&。据史料记载,中储券票面有10元、5元、1元、2角、1角、5分和1分七种。为怕中储券在市面上遭到拒用,汪伪政府还颁布了《妨害新币治罪条例》,其内容无非是拒用和破坏中储券信用者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中储券使用之初允许和旧法币兑换,100元旧法币可兑换中储券77元。但不到一年,100元旧法币仅可兑换50元中储券。由于经济不景气,在中储券发行仅一年多,伪财政部又宣布禁止旧法币的兑换和流通。中储券发行后物价不断上涨,货币贬值,汪伪政府于是滥发纸币,钞票面值遂出现了1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因通货膨胀,民不聊生,以致老百姓把钞票比喻成连草纸都不如。为苟延残喘维持政权,汪伪政府曾多次向日本政府借款,其中最多的一次有4亿日元。尽管如此,仍无法挽回失败的命运。结果中储券和汪伪政权一样,成了短命鬼。
   腌菜趣事& &大嫂手香腌菜香&、&姑娘手臭腌菜臭&。因此,旧时区境内居民从不让姑娘家腌菜。只有出嫁到婆家成了小大嫂时,才有腌菜的&资格&。
   其实老人们心里清楚,姑娘家的手并不臭,偶尔有姑娘家将菜腌坏了,不过是因为初次腌菜时,没掌握到腌菜的要领罢了。腌菜的关键是:菜不能晾得太干,腌入缸的腌菜必须使菜卤汁漫过菜,才能算大功告成。不掌握此要领,无论谁来腌菜都会&臭&的。老南京人为何有不让没过门的姑娘腌菜的习俗呢?关键是因那时女性的防护皮肤用品少,姑娘家摆弄大盐搓揉腌菜,将白皙的嫩手&腌&成了&苦妈妈&的手,到时&难嫁&出去。可见,&姑娘手臭腌菜臭&一说,其实是在保护尚未出嫁姑娘的嫩手呢!
   &八野&香& &南京人一大怪,不爱鱼肉爱野菜。&这是外地人对南京人的一句戏语。的确,区境内居民和老南京人一样都爱吃野菜。
   八种野菜是指八卦洲的芦蒿、江心洲的马兰头、沙洲圩的荠菜,加上菊花脑、马齿苋、枸杞头、茭儿菜和苜蓿头等。品种多、产量高、销路好,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人们对这一现象又惊又喜,称之为&八野奇观&。&八野&之中,最为推崇的是芦蒿。这种曾被北京和上海人称为&水草&的植物特别吃香,身价百倍,年间,曾卖到80~100元1千克的天价,这些年价格不断回落,每千克2元即可买到,烂市时一元钱可以买到3千克。即使如此,菜农们还是乐于种植,不少人因种芦蒿而发了家。一盘碧绿的素炒芦蒿,看起来青翠欲滴,吃起来脆嫩爽口,常常是筵席上备受青睐的一道菜。
   芦蒿具有保健作用,春天食之可以清心火,消寒气,化痰止咳,有的台胞来宁探亲,指名要吃家乡野菜&芦蒿&,足见其扎根于南京人心中。不过,人们喜食野生的,不喜欢人工栽培的。
   自制小麦酱& 阳历5月底、6月初是小麦收获季节。60年代以前,区境内几乎家家有院子,不少人每年都在院子里种一小块小麦,这并非为了磨面蒸馒头烙饼,而是供自己做小麦酱。收割下的麦子,因城里无乡村的打麦晒场,人们便用洗衣盆、搓衣板,一粒粒将小麦粒搓下来。然后用簸箕扬去麦皮麦眼,再将小麦淘洗晒干。等黄梅天过去后,开始做麦酱。
   先将麦粒淘洗一遍,放入蒸笼中蒸熟,趁热放入器皿中,盖上盖子。用旧棉胎包裹好,使其严严实实。一星期后,小麦粒发霉,霉得越透越好。将霉透的小麦取出,放在太阳下晒透为止。以后,大人就会喊娃儿轮流推小石磨,将霉麦粒磨成粉。这是个苦差,娃儿们嫌麦粒霉味呛人,一般磨蹭个把星期才磨完。随后是大人的事了。大人先烧一大锅开水,等开水冷凉后,将水与霉麦粒粉搅拌后放进缸内,放入炒过的食用盐,再用纱布盖住缸,把缸抬到院子里晒就行了。遇晴朗夜间,不用在缸上加盖,让酱缸吸收露水,吸的露水越多越好。
   立秋后小麦酱即能食用。由于是当年的新小麦,酱味透鲜,除当下稀饭小菜,还可当酱油用。烧出的红烧肉、红烧鲫鱼,色香味俱全。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区境内做麦酱的历史已经结束,而今40岁以下的人根本没见过。
   难忘的雪花菜& 雪花菜是过去冬令时节区内人家制作的一种&沾点荤气&的小菜,其主料就是价格低廉的豆腐渣,因似雪花故名。
   将新鲜豆腐渣盛入纱而口袋,沥净黄浆水以减少豆腥味,再将刚腌过咸肉的老卤加盐、加葱姜香料,回锅煎熬,撇去血沫,连袋投入浸泡,然后淋去卤汁,摊在席上晾晒,入坛储藏。
   食时抓上两把,浇勺素油,蒸于饭锅头,开锅时趁热撒些青蒜花,挑点稀辣椒,似玛瑙缀于碧玉般的豆腐渣之间,赏其色,闻其香,哪能不嘴馋;入口散酥酥,香喷喷,有股腊肉味儿。
   &曹操倒霉遇蒋干,萝卜干倒霉遇稀饭&。其实是&倒霉&的要数雪花菜,味美可口,欲罢难舍,还得再添碗稀饭。春天,捉些小草虾,虾米炒&雪花&,小菜兼大菜,下酒又下饭。夏天偶尔想起雪花菜,手伸坛底两把,六月天吃&雪花&&&佐餐一绝。
   &关门作&& 解放前,区境内曾有过一种饮食行业叫做&关门作&,老板无须租用门面房在厨房里做菜,在店堂里供应客人吃喝。而是厨师(兼老板)在自己的家里准备好菜,然后带着东西到客人家里去现做现吃。大凡&关门作&人员一般不多,一两名厨师带几个助手即可干起来。但厨师技艺要高,做菜口味要好,才有客户上门。有钱人家操办红白喜事、过生日、孩子满月&&都会向&关门作&订几桌酒席。接到订单后&关门作&的人员就要忙碌起来了,全部出动去菜市采购所需的各种荤素菜。回来后家里老小也要全部动手帮忙。冷盘需做成成品,有的要做成半成品,炒菜则要事先配好,由伙计用竹箩筐挑着送到客户家里去。这种竹箩筐一般人家用不上,系圆筒状,直径约60厘米,高约70厘米,孔眼较大,以便透气。&关门作&供应全套餐具、酒具以及可坐12人的大圆桌面和红台布。餐具在向瓷厂定做时就烧上了&关门作&的名称,可算是商家的广告了。到了客户家后,先在院落里燃起大汽油桶做的煤炉,搭起案板,需炒、炸、煎、煮的就地加工,现做端上酒席现吃,自然十分鲜美。
   解放后,这一行业渐渐消失了。但最近有厨师上门到客户家中代做年夜饭,也算是&关门作&的一种翻版吧。
   给人梳头的大妈& 解放前,区境内中老年妇女都喜欢梳巴巴头。就是把长长的头发经过梳理,然后盘结在脑后,用发夹嵌住,有的做成馒头形,有的则梳理成麻花式。这样经过梳理盘结成的巴巴头,头发不会随便散落下来,显得清楚、干净、利落、美观,并且便于做家务事。
   那时,有些家庭妇女不方便给自己梳头,而且也为了节省时间,街头就出现一种专职给人梳头的大妈,她们年龄都在四五十岁左右,有的来自农村,有的就是本地人,她们都有各自的老主顾,每天早晨梳五六个头是不成问题的。她们梳头式样很多,收费甚少,很受一些主妇的欢迎。
   给人家送水的担夫& 50年代前,区境内大多数居民都是用河水洗衣煮饭。虽有自来水但很难通到居民家里,要用自来水就得去卖水点自己挑。离卖水点远的人家就得花钱请担水夫送。
   每个卖水点都有几个担水夫,扁担和水桶都是自备,每个担水夫都有自己固定的送水人家。给这些人家送过水后,就守在卖水点,等揽活计。他们都是些中年汉子,有一身力气,他们就以给人家担水来维持一家的生计。
   不分严寒酷暑,他们都在给要水的人家担水,这份营生是卖苦力的累活。而且送一担水最远的人家也只挣二分钱,有时一天只有毛把钱的收入,日子过得艰难。中午饭都是自带家做的馒头,去小饭馆讨碗涮锅水,就此来填肚皮。
   送水人很懂礼貌,送水时从不走堂屋,宁愿多绕路从后门把水送进屋倒进水缸。送水人很守信用,不管刮风下雨,都准时把水送到。
   包月倒马桶& 60年代前,区境内居民几乎户户有马桶,一大早倒马桶、洗马桶、晒马桶是当时社会一景。普通人家自己&倒马子&,有条件的人家便请人包月倒马桶。那时专司&倒马子&的都是40岁左右的家庭妇女,也有农村来市区投亲靠友的。这些人体力好、能吃苦,每水能包揽三四条街的马桶。解放初期,&倒马子&的都用扁担挨家挨户去挑,一担最多能挑八只,如此往返把粪尿倒入公侧,然后就地清洗马桶。待洗干净了再送到每家门口支起桶圈、桶盖晾晒。后来,&倒马子&的人为了省力,便自做简便的轴承平板车,牵拉着倒马桶。
   包月倒马桶的人在当时月收入有60元至90元左右,收入虽不少,但有办法的人家是决不会去干这种苦差事的。这是因为长年累月弯腰出力,最后十有八九都留下脊柱侧弯或驼背等残疾。
   铲搓衣板&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过去的木匠不仅会打家具、箍捅,还会铲搓衣板。凡搓衣板齿路磨光滑的人家,便请来木匠铲搓衣板。到了后来有了专铲搓衣板的手艺人。这些人有专门的支架和V型凿刀,一旦有了生意,他们把搓衣板横在支加上,接着双手握刀,以肩膀顶、手臂推,对旧搓衣板的齿槽依次铲推,这样搓衣板还可以使用一段时间。这是纯体力活,每次收费在一块五毛钱左右。不久有了塑料搓衣板,接着又有了洗衣机,铲搓衣板这一行随之销声匿迹。
   糊骨子& &文化大革命&前,城里有一种职业叫作糊骨子,就是将旧衣服剪成一块一块的布料,然后将这些大小不一的布料,用浆糊粘结并反复加厚,形成一张约长80厘米、宽60厘米、厚2毫米的布垫,拿出贴在墙上晾晒,晒干取下就是一张做布鞋底的骨子。做成的骨子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出售给鞋厂做鞋底。在那个年代 ,塑料底鞋还没有生产,皮鞋人们又嫌贵穿不起,橡胶球鞋闷脚不透气,只有布底鞋穿着舒适又价廉物美,深爱老百姓欢迎。后来塑料底鞋逐渐上市,皮鞋也开始普及。由于布底鞋完成是手工制作,费时费工,制作企业和商店微利经营,糊骨工逐渐被淘汰,现行的职业中也不再有&糊骨子&这个岗位了。
   难忘&白局&& 白局是南京地区土生土长、风格淳朴的民间艺术,&文化大革命&以前,区境内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听到艺人们在唱白局。
   &白局&原名叫&百曲&,因曲种声调很多,故名。后又因&百曲&与&白局&字间相近,故&白局&之名广为流传。白局曲种起源于六合乡村的吹打班子,成长于云锦织造业工人之中,发展到市区街巷,遍及秦淮沿岸。白局的演唱形式简单,原先仅以二胡、唢呐伴奏,后逐渐增添了多种乐器伴奏,唱者不用化妆的不要舞台,且用南京地方方言演唱。
   解放后,白局作为一种说唱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艺人们编演了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如《赵小妹》、《柳下路》、《尤三爷治&棍子&》等。
   难忘曙光电影院& 位于鼓楼广场西侧的曙光宽银幕电影院建于50年代后期,于日开业,它是我国当时少数新建的宽银幕电影院之一。随着旧城改建,曙光电影院已列入拆迁单位之中。作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项目,当时该影院由江苏省勘测设计院及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师生联合设计。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彭冲及其他市领导也非常重视,影院的图纸设计、外观色调、经营功能等方面均由他们亲自审查把关。该影院施工地址原是一座荒芜的小山丘,施工队进驻后,平地整坡,清理了很长时间并在此基础建造完成了曙光电影院。
   这座影院建好后在当时也算是南京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之一。该影院门头上的&曙光宽银幕电影院&八个大字是由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书写。开业时首映影片是前苏联彩色宽幕片《大马戏团》,以后又陆续放映过其他影片。这些影片当时都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电影&跑片&& 50年代,区境内&曙光&、&和平&等各电影院放电影,往往放到精彩处突然&断片子&,银幕上打出&片子未到,请稍等&的字,观众一片&噢&声。这时场内照明灯全亮,有的观众趁此机会去&方便&,刚到厕所电影又放了,场内照明灯全熄,去&方便&的观众只得忍住内急又摸黑回到座位,令人啼笑皆非。原来那年代电影院为省钱,几家共买一部片子,将一部片子分成几部分,各电影院错开时间&接龙&放映。各影院有专人去别的电影院等片子,取到手就骑车飞快跑回去,叫做&跑片&。各影院放映室均在楼上,为抢时间,便在放映室专设窗口,将刚放完的片子迅速放入篓内,用绳子吊给在楼下等候的&跑片&人。如上家未出意外,跑片人便能准时取回片子,接片子只需一两分钟,不影响放映;如遇上家延误,就会出现&断片子&情景。
   70年代,城里电影院不&跑片&了,但农村又开始&跑片&。那情景比城里电影院更有趣:一到&断片子&,照明灯亮,观众便趁机会找走散的家人或朋友,全场便&小扣子&、&二妹子&地大呼小叫;有的人等片子着急,就骂骂咧咧;等不及的人便呼朋引伴回家,可是刚走不远,遥看电影又放了,又舍不得放弃,便又跑回来。
   街头阅报栏& 70年代前,漫步街头,常见路边有排长长的阅报栏,各地报纸陈列其间,免费供人们阅览。每日一大早,那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新报纸一现橱窗,立刻吸引路人驻足阅览。长此以往,给区内增添了许多文化气息,成为街头一道风景线。每天早晨,路经新街口广场,人们总要将自行车停在一旁,挤在人群里花上半个小时浏览各种报纸,以&先睹为快&。
   那个年代,私人订报极少,街头售报亭和报贩也不多见。单位订的报纸也只是固定的《南京日报》等少数几种报纸,而想看《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外地报纸,只有到邮局或报社门前的阅报栏看了。阅报让人们及时了解到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增长知识,成为当时假日休闲的一个好去处。
   旧时公共广告栏& 60年代前,区境内街头巷尾都有一面民房墙壁被辟为公共广告栏。当年的公共栏很简单,即由居民委员会找一块临街的墙面,在上面先粉刷一遍石灰,然后用油漆画上个框框,上头书写&公共广告栏&字样就行了。
   那时的广告栏很少有商业性内容,多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公告、街道居委会的通知,以及老百姓的寻人启事、失物招领、遗失启事等。此外还有本地或外埠地方剧团、小戏班在何时何地演出海报,电影新片预告等等。
   有的地方广告栏内容比较多,有关部门就在广告栏下沿注明保留多少天,过期的广告可撕去。所有的广告内容均不收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市容市貌的整洁,公共广告栏逐步被淘汰。
   争抄《第二次握手》& 70年代,一部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让区内的中学生们痴迷,一度争相抄阅。当时课外能读到的书除了伟人著作外,就是《艳阳天》、《金光大道》、《高玉宝》、《沸腾的群山》等等。
   开始由于僧多粥少,《第二次握手》的手抄本只是在一小部分中学生之间互相传看,大多数的中学生都不能读阅到。于是没有看过手抄本的学生,便用当时很时兴的黄军帽作抵押向有手抄本的同学借读,看几天手抄本,军帽就抵借几天。借读的同学看过后都有不想还的念头,但又舍不得黄军帽,于是就用练习簿一字不漏地抄下来,再转借给其他同学。最后,连一些年轻的老师也向学生借书。曾几时何,手抄本曾作为反革命事件进行查禁,但仍未能阻挡青年学生传抄的&地下&活动。
   在那个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第二次握手》中男女主人公曲折生动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男女中学生们,享受了一回手抄本给予的&爱情食粮&。
   三十年前的娱乐& 70年代前,市面上还看不到电视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文化活动很少,到电影院或书店要花钱,那时人们的经济状况较差,没什么余钱,于是收音机播出的节目就成了人们的主要娱乐休闲内容。那时每期《广播节目报》一出来,全家人都争着看,并分别将自己喜欢的节目用笔勾出来,以防漏忘,当时电台的节目也较丰富,电影、音乐会、戏曲、说书相声等都有。还有一种节目就是&广播剧&,配音、对话都很逼真,实际就是由几个人在对话、解说,再配上背景音乐、音响效果,但很有听众。现在已经极少播出了。
   还有一档说书的节目,痴迷者甚多,有名的书目有《烈火金刚》、《武松》等,王少堂说的扬州评话《武松》就特有人缘,没到时间人们就等在收音机旁了,因为播出时间在中午,很多人就端着饭碗边吃边听,决不轻易漏一句。
   节日扎牌楼& 如今节日张灯结彩,全用彩灯烘托喜庆气氛。然而,在过去就没有高楼灯光闪耀,也无充气拱门的衬托,只有大红灯笼和彩色牌楼。
   牌楼是用长毛竹、角铁、纤维板等简易材料制成,横跨大马路,成拱门状或古代城门状。牌楼的支撑点均搭在人行道边和安全岛上,共4个支撑点,托起一大两小3个城门洞。牌楼上插上红旗、彩旗,挂上大红灯笼。
   每到国庆节,南京至少搭上10个以上大牌楼,区境内主要分布在山西路广场、鼓楼广场、新街口广场一带。这些牌楼多由市政府分配给各区、各大型企业负责搭建。每年七八月各单位接到任务后就开始筹划、设计构图、准备材料;9月份进入施工阶段;国庆节前数天,南京各条街道的牌楼先后落成,有龙凤呈祥的主题、有孔雀开屏的主题,还有科技卫星的主题&&而且一年不同于一年,一年胜过一年。留下印象最深的有鼓楼广场西侧北京西路路口的牌楼,牌楼中央一只硕大的孔雀开屏,还有大行宫座卫星升天的牌楼,体现着祖国的未来。
   国庆秧歌队& 1949年南京解放,秧歌调和秧歌舞就从解放区传来了,南京人立即配上了词,市民们争相传抄,争相学唱学跳。1950年和1951年的国庆大游行队伍里,都有秧歌队的精彩表演。几百人的男女秧歌队员,个个腰上系着又宽又长的红绸带,左右手提着红绸带的两端,露出两个绸彩球舞动,他们随着前导的锣鼓队,边跳边前进。他们跳两步,顿一下,扭一扭腰肢,再跳两步,顿一下&&个个满脸喜悦,神采飞扬。国庆大游行中的秧歌舞给南京的秧歌潮推波助澜,全市扭秧歌更掀高潮,其规模,远非后来的交谊舞、迪斯科等热潮所能比。自全民健身运动开始后,区内女居民组织多支秧歌队,活跃于各个居民小区。
   电影胶片编镜框& 60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兴起了一股用电影胶卷和五颜六色的玻璃纸编镜框的热潮,区境内的机关干部,院校学生都积极参与。&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文革&前的影片都被打成&毒草&,电影院里除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几部样板戏可以放外,其它都不准放。所以,大批的老电影胶片就一文不值,散落在外,给编镜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编的方法很简单,先用一种化学药水把胶片的&膜&洗去,它就变得透明了,再根据所编镜框大小配好四边,每边用两条胶片,中间用纸卷成的小指头粗细的圆条,并在朝外一面衬上色彩鲜艳的纸条,选用适合的玻璃丝在两层胶卷边缘的小洞中巧妙的穿插编织,再用玻璃将其连接,一个新颖的镜框就编成了。
   当时编的花样很多,光玻璃丝就有粗(空心)细(实心)两种,色彩又多,编在胶卷边上的花样也五花八门,非常好看。有人还把透明胶卷染成红色,又在反面将部分红色刮去,让它显现出各种流行的口号和图案。盛行一时的胶卷镜框不知从何时起渐渐消失了,彩色鲜艳、花样繁多的镜框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包伙、退伙& 50年代,区内中等学校食堂实行&包伙&制。住宿生包&全伙&,每日三餐,每人每月8元(原7.5元),走读生包&半伙&,每日中餐,每人每月4元。全伙星期六晚餐、星期日早、中餐不供应,住宿生回家吃;半伙星期日不供应,走读生在家吃。
   别小看当时的8元、4元钱,不少学生交不起,好在人民政府给贫困学生发&人民助学金&。甲等每月8元,乙等6元,丙等4元,丁等2元。许多学生靠助学金维持生活,维持学业。50年过去了,许多60多岁的老南京还念念不忘当年的助学金的恩情。
   全伙的早餐基本上是稀饭、馒头、小菜;全伙和半伙的中餐一们,干饭加一荤一素一汤,荤是几小块猪肉或一条小鱼,素菜&荤做&,即放点猪油或一点肉丁,味道好些,老南京俗称&老母猪放个屁&;全伙的晚餐质量比中餐差些,没有汤,它与早餐合起来,与中餐价值相等。8人一桌,实行分食制,8人轮流分食。每月的伙食,食堂均略有积余,留作过节和元旦加菜。食堂改善伙食是&蜻蜓吃尾巴&&自吃自&。尽管如此,同学们还是盼望着过节过新年。
   因事因病那一天或哪一顿不吃,可凭班主任或校医证明,在伙房煮饭前办理退伙,食堂管理员便在退伙人的桌子上贴一纸条,上写&&&&退伙&,并扣发退伙人的饭菜。8元或4元除以该月实际开饭天数,便是一天或一顿中餐的退伙费,即全伙0.31元左右,半伙0.16元左右。
   &水瓶粥&& 60年代初&用开水瓶泡粥&的事,只有50岁以上的人才有印象。&水瓶粥&做法简单,每天临睡前将一把淘过的米(有时甚至不淘洗)装入开水瓶,再兑满一瓶水,盖好瓶盖,第二天早晨倒出来就能当早饭吃。这种焐了一夜的粥,米都烂成了渣子,清汤寡水,还有一股股酸浆味,哪里谈得上口感、营养?
   但当时&水瓶粥&被当成响当当的&科技成果&向社会推广。据说其优越性有两点:一是节约燃料,当时计划供应煤球,家家不敢放手烧煤;二是出饭率高,三两米煮一瓶,够二三人食用,比用其他方法煮粥多出三分之一。水瓶粥是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的一种做饭方法。
   蚕豆情结& &老南京&有五月家家吃豆鲜的习俗。60年代以前,春末夏初蚕豆大量上市时,煮的是蚕豆,炒的是蚕豆,蒸的是蚕豆,油炸的还是蚕豆。有桂皮豆、酥蚕豆、兰花豆、怪味豆、五香蚕豆、油炸蚕豆瓣等。区境内的老人喜欢把鲜嫩的蚕豆用针线串起来,放在饭锅里蒸。小孩子们把一串串蒸熟的蚕豆像戴佛珠一样挂在脖子上。边玩边吃,一刻工夫就把蚕豆吃光,只剩下一根棉线圈还挂在脖子上。真是玩的开心、吃的开心。现在糖果点心、时令鲜果很多,大人们已不需要再给小孩子挂蚕豆&佛珠&了。
   蒸饭包油条& 蒸饭包油条是鼓楼区也是南京街头上的传统早餐主食,一直经久不衰,它是中国式的快餐品种之一。它对上班族来说是很方便的,也很耐饿。蒸饭包油条是属于市民&粗茶淡饭&的那种,非常大众化,花钱不多,块把钱就能打发肚子了。虽然现在生活改善了,但多数人还是循着传统的老规矩,米饭、馒头、烧饼、油条、大饼、稀饭、面条。当然这不能说市民在这方面没有改革意识,毕竟吃早点就是要讲究个实在。农历端午节前后,乌蒸饭上市,更得到居民的青睐,那晶莹光亮粒粒似黑珍珠的米饭散发着喷鼻的清香,吃在嘴里糯糯的劲咬咬的,是一道早餐美食。黑乌饭是用一种乌饭树叶(又称墨饭草)浸泡、捣烂的汁水蒸煮而成,是南方的独特佳品,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
   旧衣打翻& 过年的时候人们都要穿得新一些,吃得好一些。但从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经济条件也都很有限。有没有一种办法,既不花多少钱又能穿到&新&衣服呢?会过日子的区境内居民自有办法,这就是打翻。所谓打翻,就是将一件旧衣服拆了重新制作。原来朝外的一面,因为时间长了,颜色和光泽都败旧了,就改为朝里面。原来朝里面的,颜色与光泽就相对好得多,就改做朝外面。这样,打翻以后做出来的衣服就整旧如新了。显然,重新打翻做一件衣服,要比用新布做件衣服费事多了。但那时为了省钱,也就不怕费时间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再也没有人打翻旧衣服了,&打翻&已成一个历史名词。
   换半截子棉毛衫& 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很多物资都极度匮乏。就拿棉布来说吧,最紧张时一人一年只能凭布票供应一尺六寸。全家老小穿的盖的全靠布票。但会过日子的人自有妙法。如棉毛衫和汗衫穿旧了、穿破了、穿得不能再穿了,就将坏的部分剪下,到店里去换新的接上。原来店家也有这样的规定:一件棉毛衫或汗衫要换只能半截子地换,上半截坏了换上半截,下半截坏了再换下半截。由于上半截磨损比较厉害,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去换上半截。但也有一些精明人,换过上半截以后,不多久再去换下半截,这样就又是一件&新&的了。
   当然,由于是换半截子,上下两部分不可能一模一样,总会有或多或少的色差。但为了节省布票,人们也就顾不了这么多了。当时山西路至鼓楼街有几家门市部经营此项任务,每天来换半截子棉毛衫或汗衫的顾客络绎不绝,有时还甚至排起了长队。
   工作服咏叹调& 50~60年代,工作服可曾是新潮服饰。那时期的工作服,布料多为劳动布(一种近似于牛仔布的料子),一些集体所有制的企业甚至发放所谓&再生布&为布料的工作服。通常在工作服的上衣左上部的口袋上方印有毛体字的&为人民服务&字样。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字样便由较为务实的&安全生产&所取代。
   工作服按工种规定不同的年限发放,还要以旧换新,当然交上来的工作服往往&惨不忍睹&。当工作服领到手以后,人们总是爱不释手,上班干活时还真舍不得穿它,崭新的工作服常常成为人们做客甚至相亲时的&礼服&。
   经济困难时期,棉布短缺,工作服的使用期限相应延长,为了保证职工的安全,竟有一些企业别出心裁地在发放的工作服的裤装上印上&上班穿,下班脱&六个醒目大字,目的在于限制人们下班以后仍然穿它,即使如此,大街上着此裤的人也并不鲜见。同为&上班穿,下班脱&,不同时期意义相悖,工作服的境遇发人深省,社会变化之巨,昭然可见。
   借衣裳& 物质紧缺匮乏时期,居民买衣服、购布料全凭布票定量供应,因而除了内衣之外,一般市民的外衣只有一套。当时社会上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穷人量米&&一升(身)头&,比喻的就是这种状况。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借服装。那时虽然物质上短缺,但精神上却饱满丰富,尤其是基层的文体活动开展非常活跃。有趣的是无论是比赛还是演出,服装基本上全靠演员自己解决。鉴于当时的经济状况,最省事、最有效的办法当然就是向邻居、同学、同事去借了。
   &借衣服&在当时很平常,借者不嫌丑,被借者也乐意。它反映出那个年代老百姓真实的生活情景,同时又反映出老百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战胜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自行车接新娘& 60~70年代,南京人结婚能用轿车接新娘的人家凤毛麟角。但结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总不能让新娘步行进新郎家门。于是大多数的市民就用自行车接新娘。路近的,新郎骑自行车带新娘;路程远的,新郎新娘一人骑一辆自行车。那时,新婚人骑行在大街小巷的自行车队,成为区境街头的一景。
   接新娘的自行车,都是崭新的上海产永久、凤凰牌自行车,代表新郎新娘&比翼双飞,永久幸福&的意思。车龙头上系着一个用红绸布打成的喜结,后座铺着一块红绸布面的布垫,这是为路近的新娘准备的。路远的,新娘骑一辆崭新的上海产凤凰牌自行车,车龙头上也系着一个用红绸布打成的喜结。除了新娘的自行车外,新郎另外还带四辆自行车,由亲戚朋友骑着,带新娘的嫁妆。其中有一辆永久加重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块用红纸包糊的长木板,是专带新婚用的两床喜被的。
   旧时纳凉夜& 南京号称大火炉。过去,区境内老百姓最怕过三伏天,因为热起来实在没有地方好躲。直到太阳下了山,才能渐渐缓过劲儿来。太阳下山后,大人首先忙着在小巷里的碎石地面上泼浇大量的井水,待地面转凉后,又忙不迭地把家里的竹床或门板搬出来,再冲得凉爽爽的。那时,几乎家家的孩子都多,而可搬至房外纳凉的铺板总是不足,故男人们很少能有躺下来瞅着星宿入睡的福气,往往只能坐在窄窄的小板凳上,一边用蒲扇重重拍打着腿上的蚊子,一面诅咒这持续的高温。女人们则只能坐在临时的床铺上,边用扇子轻轻地给孩子们送去凉风,边说些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话。此时,半大的孩子们心态出奇的好,他们大声争论着某部电影的细节,小声交流着各自心里的秘密。每当有大人来到他们的身边,催促他们快快入睡时,他们才不再言语,只是不时发出实在憋不住的笑声。
   几乎家家都是黑灯瞎火。因为夏夜的灯光会显得分外刺眼,让人们感到更加炎热和烦躁。更要命的是,无论谁家的电灯一开,那不计其数的飞虫便会从四面八方兴冲冲地飞来,叮得人满头满脸都是。于是睡不着觉的孩子便在灯下大逮蚱蜢和&油葫芦&。那时,最大的青蚱蜢竟有三寸多长,一被抓住双腿,就会频频向你&磕头&。
   改革开放后,经过旧城改造,多数人家住进高楼,安装上风扇、空调器,不用再外出纳凉了。在想起那段往事时,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声:唉,日子怎么就过得像飞一样快!
   烟熏芭蕉扇& 70年代以前,人们纳凉主要靠巴蕉扇(蒲扇)。那时,每把蒲扇卖到2角钱一把,但想做到每人一把也是很困难的,有的家庭一把蒲扇成了传家宝,所以,蒲扇也成了珍品。有人为了不想把蒲扇借给别人,就用烟熏的方法在蒲扇上印着&夏天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是好朋友,你热我也热&的告示语,有的更直截了当写上&扇子有风,拿在手中。谁人来借,不中不中。&拒借蒲扇者似乎是人与人之间很小气,其实它反映了过去那个年代的经济落后、物资贫乏。
   烧锅刮灶& 过去的居民住的是小街深巷,烧的是大灶,用的是铁锅。当时烧的是农民挑进城卖的柴禾,因此几顿饭下来,锅底就结下一层很厚的锅灰,锅灶膛里的柴灰也很满。因此必须经常扒出锅膛里的灰烬和铲掉锅底上的烟灰。
   刮锅一般在中午做饭前,把铁锅拎到院子里,反扣在地上,并用一根枝条垫在锅边,留出空隙,以便到时能提出锅来。刮锅时就用小铲从锅中间的脐眼开始往下慢慢地铲,铲后拎起锅来,地上就形成一道和锅一样大小的圆形烟灰痕迹,如果是下雪天,那雪地上的一道黑烟灰圈,还是蛮好看的。据说铲下的烟灰加点水能在地面上练习写大字,亮晶晶乌黑黑的,一下子还不容易擦掉呢!现在家家住高楼,烧煤气灶,再也不用灶膛烧饭了,那刮锅的事也就成为历史了。
   理发店的手拉风扇& 50~60年代,区境内大街小巷有不少小理发店,盛夏时,为顾客降温的工具很是特别。一根细细的竹竿上系一块布料,宽约120厘米,高约80厘米,悬吊在椅子上方。师傅理发,徒弟则在一旁手握绳子一拉一放,从而使上方的大布不停地摇摆生风。顿觉凉风习习暑热全消。现在理发店都用上电风扇、空调机,再也看不到旧时手担风扇的情景。
   芦柴厂忆旧& 芦柴厂是石头城红土山至鬼脸城以北的街名,长约一公里,紧傍外秦淮河,背倚石头城。旧时,这一带居民大多以编织芦席等为业,他们的前辈几乎都来自苏北宝应、淮安等盛产芦苇区,在此落户定居。芦柴厂则因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当地居民们组织起来成立类似加工厂的芦苇制品生产合作社而得名。每到深秋初冬时节,便有一艘艘载满芦苇秆的船驶入外秦淮河的芦柴厂一带河面依次碇泊。人们卸下芦苇,堆放在家前屋后的空地上,再装上生活日用品返回苏北。这儿渐渐成为南京最大的芦苇和相关制品的集散地,但也变成了南京的&贫民区&。50年代中期,到了冬天,在城西一带凡穿着用芦花绒垫鞋窝草鞋上学的同学必是家住芦柴厂。这儿的房屋少而破旧,沿河、沿城墙下到处是简陋的草房茅棚。而且,这儿又是&水火夹攻&之地,&水&指的是芦柴厂面对外秦淮河,每至汛期,河水上涨,这儿便成了汪洋,屋里能捞到鱼虾。&火&指的是火灾,正因芦柴厂一带的草房茅棚太集中,又到处堆着芦苇和芦席等制成品,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火灾,每年失火次数居全市之首。
   如今,随着南京城西石头城风貌景观区的开发,区境内古城墙下芦柴厂一带的动迁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芦柴厂地区数千户居民即将迁离到异地安置,尽管石头城下这片土地曾给他们留下过沉重的回忆。但是,他们对根生土长之地还很是留恋的。
   喊魂& 50年代以前,区境内贫民多,职业大都从事拖板车、三轮车、皮匠、卖早点等力气活。且家家孩子多,少则三四个,多则有十几个孩子。孩子们的父母整日为生计奔波,无暇管孩子,带孩子的任务自然全落在老人们的肩上。
   生活困难,缺医少药,孩子生病(感冒发烧)此起彼伏,最揪心的数爷爷奶奶。每当孩子因发烧而昏昏沉沉的,老人们便说:&人太小火焰低,八成野(玩)时遇见了脏(鬼)。魂已被吓散了,得把魂喊回来。&相信喊魂能把脏鬼驱跑,把孩子的病治好,于是就有了&喊魂&习俗。用一只碗,碗口用一张草纸蒙着,再找根红线把草纸扎紧,碗的旁边放一小茶缸水。待一切准备就绪,奶奶搂着双目紧闭、脸色烧得通红、嘴唇干燥的孩子,用另一只手抄起茶缸里的水,轻轻滴入碗口的纸上,看着它透过纸滴到碗里,立马喊道:&&&&(娃儿的名字),跟奶奶来家了!&这时旁边还得有人应着:&来啦。&老人用手抄水,喊啊,反复地做,直到自己忙出了汗,嗓子哑了,水透过纸全都滴到碗里,才停止,轻轻缓口气,仿佛此举已把孩子的魂喊回来了。
   在那缺医少药无钱看病的年代里,喊魂看似封建迷信,实是一种思想寄托,所以有的孩子魂被喊&回&了,有的却没有被喊&回&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锁锻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