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藤县藤州镇邮编三中歌咏比赛视频直播

藤州和一中哪个高中好?_藤州中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82贴子:
藤州和一中哪个高中好?
相关的贴子换一换70556561853169971921253640相关的图贴
肯定没有藤中好
要读书在哪都好 不读书在家最好
不读书更加好
一中好看一点
心态好就行
你开心就好
嗯一中有塑胶田径场,饭堂还有荷包蛋
藤州伙食好。。
一中有社团。。就是这样
各有千秋。
县中有美美的大田径场
藤州学习氛围没有那么强烈。如果你想学的话建议去一中,就藤州和一中而论。个人意见。
来县中记得买很多笔芯
藤州高中部大多是来混日子的
自从去了一中考试就觉得藤州好得要死
想学就去一中,不想就留藤州吧(一中和藤州对比)
听说一中下届高一的要去富吉新校区
想考大学就去一中,
不读书最好
六年藤州梦吗
一中艺术生,体育生高中。管的非常严格,没有外宿,住宿条件差。藤州是藤县街三所高中放假最多的,住宿条件不差,有外宿!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数学荒岛历险记第一部,亚洲色图成人五月天图 图片
友情链接:上大学并没有什么卵用_藤州中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82贴子:
上大学并没有什么卵用
相关的贴子换一换9317233157974170338414140170相关的图贴
开不上大学,连卵都没得用
考得上大学,连卵都没了
不上大学就是遗憾。
全蛋哥好帅      ——像你这种人,最多能活两集;而像我,就能活三集
张全蛋男神
考不上大学,连卵都没有
我是奔着图进来的
为什么放我男神照片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萎粉戳进来惹_藤州中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82贴子:
【】萎粉戳进来惹
为我们的阿萎高考加油惹
吧里要参加高考中考的也要加油惹!
相关的贴子换一换5154510086945927912036063306相关的图贴
阿委,韦S,曾尼玛,都要加油
高考加油!
肯定得一本的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藤县火车站第一初级中学元旦晚会的视频播放 - 米需爱网 - 老鼠爱大米,人人需要爱!
藤县火车站第一初级中学元旦晚会的视频播放
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2014年湘东中学高三年级元旦晚会第一辑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2014年湘东中学高三年级元旦晚会第一辑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藤县 - 藤县信息网
作者:Anson&&&&更新时间:&&&&【字体:
藤县位于广西东部,东接苍梧及市长洲区,南界容县、岑溪,西邻平南,北与蒙山、昭平毗连。介于北纬23°02’35”-24°03’9”,东经110°21,00”-111°11’27”之间。东西最大横距8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2公里,总面忍3945.62平方公里,是梧州市最大的县(市)。东与梧州市区距55公里,西与南宁市距350公里。全县有2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99.2%。2000年,全县总人口916129人。2001年,全县有17个镇,3个乡。2002年4月,南安镇与赤水乡合并,设立塘步镇,至此,全县辖17个镇,2个乡。
&&& 建置政区 藤县历史悠久,秦时属南海郡。汉初属南越国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苍梧郡猛陵县地。汉永寿三年(157年)境内有人口4.2万人。三国属吴,区域仍属猛陵。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年)在永平郡安沂县。南朝属永平郡安沂、夫宁、峨安、丰城县。隋废永平郡;开皇十年(590年)置石州,十二年改石州为藤州,因境内盛产白藤得名。大业三年(607年),藤州复改永平郡,属永平、安基、防安、淳人等县,郡治永平县。隋义宁二年(618年)永平郡属梁。
&&& 唐武德四年(6对年)改永平郡为藤州。领永平、安基、武林、防建、阳安。普宁、宁人、淳人、猛陵、大宾、戎城等县,五年以宁凤县地置燕州(治所在今平南县),七年改为泰州。七年淳人更名感义;贞观时改名谭津,为藤州治所。贞观元年(627年)属容州总管府,十二年有人口5.5万多人。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感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福州,辖锋津(原永平县)、感义(原淳人县)、义昌、宁凤县。咸通三年(862年),属岭南西道巨管经略使。
&&& 五代十国及宋仍为藤州。开宝五年(972年)宁风、感义、义昌三县引人谭津县,属藤州。元代仍属藤州锋津县。明属梧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并释津县人藤州。十年五月降州为县,始名藤县沿用至今。清藤县属梧州府,清嘉庆十一年(1816年)全县设3厢、10坊6乡、33都(里)、1499村。二十五年有人口18.6万多人。民国年间,藤县先后属材州道、郁江道、苍梧道、苍梧民团区、梧州行政监督区、梧州行政督答区。16年(1927年)有32506户,25.63万人。比同治三年(1864年)增13万多人。22年,全县由问个区210个地方民团组织并为7个区68个乡2个镇,下辖683个行政村、街。对年撤区并乡,划分为31个乡镇,至解放初期。
&&& 解放后,藤县属广西省梧州专区。1949年全县有88709户,38.49万人。1950年2月,全县划分为6个区29个乡、2个镇。1951年2月划分为12个区。1951年5月划糯们归岑溪。同年7月,梧、郁专区合并改名为容县专区。1953年3月,划三堡区归岑溪县,全县设166个乡、3个镇,区为县派出机关,共10个区;乡镇为一级政权组织。1955年5月第一至第十区依次改名为城厢、赤水、浪南、大坡、大黎、象棋、金鸡、天平、渡江、太平区。日撤区并乡,全县划分为44个乡;保留大黎区(辖8个乡)、太平区(辖11个乡)。同年5月撤销区,全县调整为31个乡。7月,原梧州专区恢复,藤县属辖区内。8月撤乡镇,成立12个人民公社。1959年4月后,分出18个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年平均每年净增人口5152人。1960年,全县有104634户,人口423372人。1961年5月,全县划为6个区,区辖42个公社(称中等公社),公社辖684个大队。1962年10月,全县划为14个区、1个镇,区设乡,乡社合一,每乡一社(小公社),共200个小公社。1964年人口普查有人口453995人,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17人。1968年11月改区为公社,乡改称大队。1969年8月,从城关分出白沙,金鸡分出新庆,大黎分出宁康,垠南分出同心,藤城镇改称藤城人民公社,共19个公社。1971年11月,梧州专区改称梧州地区。198O年8月,太平公社又分出太平镇公社。1982年有125466户,67231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0人。1984年8月,南安公社分出赤水。月,各人民公社改称乡、镇。11月,白沙改称津北乡。1987年月,太平乡和太平镇合并称太平镇。1990年有人口772357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6人。1997年城关乡改称潭东镇,新庆、同心、津北、东荣乡改称镇。同年4月,隶属梧州市。2000年总人口916129人。2001年,全县辖藤城、南安、浪南、津北、金鸡、象棋、同心。岭景、新庆、天平、漾江、和平、太平、古龙、东荣、大黎、潭东17个镇,赤水、宁康、平福3个乡;村民委员会266个,居民委员会13个。2002年4月,南安镇与赤水乡合并,设立塘步镇,至此,全县辖17个镇,2个乡。总户数229326户,总人口927847人。县有定居国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68492人。
&&& 自然环境与资源 藤县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呈长方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马鞍形,西部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总的是西北向东南倾斜。清江大致沿北回归线自西向东横贯中部,把藤县分为南北两片。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和盆地占比例较小。其中丘陵占81.73%,低山占1.16%,平原和盆地占17.11%。全县主要山峰211座,其中海拔800米以上3座。400-799米67座,399米以下141座。大黎镇西北的六练顶,海拔844.10米,是全县最高山峰。浪南镇驻地西南的尖峰顶785米为南部最高点。
&&& 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得江段。以清江为主流,其一级支流14条,最大为北流河、蒙江;二级支流37条;三级支流25条,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12条。全县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总长1596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40公里。
&&& 得江在县境河段又称藤江、剑江、潭江,从天平镇新马村入境,流经天平、漾江、津北、潭东、藤城、南安、赤水7个乡镇,从赤水大元相出苍梧县。境内流程74.3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971亿立方米,正常基流1500立方米每秒,自然落差7.50米,境内河面平均宽1100多米。
&&& 北流河。又名绣江,是清江在县境最大支流。源于北流,经容县,从象棋镇富祝村青草洲头入境。流经象棋、金鸡、潭东,于藤城注入清江,境内流程82.5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73.gi亿立方米,自然落差32.5米。主要支流有泅罗河、黄沙河、黄华河、义昌河、古刁河等匕条。
&&& 蒙江。源于金秀,经蒙山,从东荣镇塘劝村入境。流经东荣、太平。和平,于谦江注入清江。境内长88.7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6.3亿立方米自然落差51米。主要支流有大同河、平福河、马河等20条。
&&& 境内气候温和。清江以北的宁康、大黎、东荣、平福、古龙5个乡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余各乡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日长冬日短,年日照1721.90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9T-41℃,极端最低气温一4.10℃平均气温21℃,无霜期320天。年降雨毫米之间,北部多于南部,西南最少,平均年降雨量1470.90毫米,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75%,5-6月为最高峰。境内春夏季多吹偏南风,水气重,湿度大;秋冬季多吹偏北风,相对湿度小,气候干燥。
&&& 全县土地总面积591.84万亩,以林地和耕地为主。2001年末林地面积429.225万亩,占总面积72.53%;耕地面积99.26万亩,占16.77%。其中水田40.25万亩,旱地9.27万亩。1980年土壤普查,全县土壤527.19万亩,分为水稻土、旱地土、自然土三大立类,15个亚类,53个土属,90个土种。其中水稻土42.02万亩,旱地土88.36万亩,山地土476.34万亩。水田上占总面积的7.97%,以储育性水稻上、潜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为主;旱地上占总面积的1.68%;自然上占总面积的90.35%,以红壤、赤红壤、紫色土为主。境内矿产资源有黄金、白银、钛矿、钒钛磁铁矿、铅矿、锌矿、高岭土等30多种,已开采的有20多种。黄金、钛矿、钒钛磁铁矿、高岭土。花岗岩、石英石储量较大。以清江为界,北面多黄金,南面多钛铁。黄金以脉金为主,砂金为辅,问个乡镇均有矿点发现,以平福乡的矿点较多。钛矿分布于藤城、潭东、塘步、浪南、同心、赤水等9个乡镇,远景总储量约1000万吨。钒钛磁铁与钛矿伴生,远景总储量在400万吨以上。全县水资源总量33.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正常年径流量26.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7.42亿立方米。此外,清江、蒙江、北流河、泅培河的客水共1945亿立方米,可供提汲、航运和水能开发利用。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不含清江)15.86万千瓦,可开发7.40万千瓦,电能3.10亿千瓦时。
&&& 县境属亚热带季雨林植被区。除荒山、草地和部分疏林山地外,均为人工植被。人工植被分森林、园林和农作物3类。森林树种有49个科148种,其中马尾松最多,分布最广;园林植被以果类为主,主要有荔枝、龙眼、沙田袖、柑、橙、芭蕉等;农作物植被以水稻为主。
&&& 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兽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甲壳类、昆虫类,共225种。植物主要为木本、藤本、草本、菌藻4类,共94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600多种,有鸡骨草、黄枝子、金银花、佛手、大良姜。鸡血藤、山芝麻等;油料植物80多种,有山苍子、蓖麻、乌相等;纤维植物100多种,主要有色芒、山棉皮、地棉皮、山姜麻等;淀粉植物80多种,主要有黄狗熊头、金刚根、上获茶等;化工原料植物80多种,主要有野漆。牛甘木皮等。
&&& 工业 藤县手工业发展较早,南宋时期中和窑所产瓷器能与景德夜的宋代影青瓷媲美。清末至民国时期以铁器、木器、缥丝、纺织。竹藤到织。酿酒、碾米、砖瓦、石灰、采矿等行业为主。太平、和平等地的铁匠.曾制造了上七九步枪和土八驳壳手枪及子弹,金鸡出产的斧头,津北安宁出产的直利小刀,天平堡步头出产的界砖都很有名气。石灰曾大量出口转澳。解放后,藤县的工业逐步发展。1949年12月,国家接收广西绥靖主任公署在桃花山“八桂金矿”所属的8个矿场,为县境出现的最早国营工业企业。年,兴办天平煤矿、农机修理厂、化工厂、电器修连厂、水轮机厂等,至1959年底共有国营企业18个,产值534.5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7.17%。20世纪60-70年代,工业企业蓬勃发展,关后兴办丝绸厂、麻纺织厂、松脂厂、水泥厂、农机二厂、农机三厂、锅头厂。酒厂、综合加工厂、木材加工厂、东胜矿、磷肥厂、农药厂、氮肥厂、太平糖厂、三坡矿等。至1980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91个,工业启产值8687.08万元。80年代,允许个体户办工业、矿业,同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厂。县陆续兴办第二化工厂、钛品厂、西江钛白粉厂。有机化工厂、南方淀粉厂,磷肥厂改为化工厂转产钛白粉,逐渐形成了以松香、钛白粉为主的龙头工业企业。1990年工业总产值8210万元。同年,BA01-of涂料钛白粉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1991年三环牌松香在全国林化优质产品评比中总分名列第二名,获国家林业部优质产品奖。1995年工业总产值18.99亿元,2001年为20.90亿元,翌年,22.90亿元。&& 名优产品有钛铁,是广西主要产区。精矿含二氧化钛大于48%,硫、磷均小于0.02%,全铁等于34%40%,三氧化铁小于13%,以质优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20世纪80-90年代产量5万一6万吨。以钛矿为原料生产的搪瓷钛白粉和涂料钛白粉,为藤县的拳头工业产品,2002年,产量4.02万吨。产品具有含二氧化钛高,着色力和遮盖力强,白度和细度好等特点,1990年10月获广西优质产品奖。畅销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
&&& 农业 农业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次之。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是油料、甘蔗、瓜果等。1950年统计,全县有耕地545890亩,其中水田484890亩,旱地61000亩,农业人口人均有耕地l.47亩,粮食总产量84267.55吨。20世纪50年代初实行土地改革,分田分地到户经营。人民公社成立后,农业生产由公社统一计划和指挥,当时大搞深耕、改土、积肥、兴修水利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年平均粮食产量达到吨。60-70年代,掀起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共建成引、蓄、提水利工程6377处,灌溉面积37.88万亩,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期间不断推广使用新的农业耕作技术,进行水稻品种良种培植。推广。1966年基本实现了水稻品种矮秆化。1975年始引进水稻杂化品种并逐年推广种植,1979年早稻种植杂优品种占水稻总面积的76.50%,晚稻占水稻总面积的44%,平均亩产为445公斤,最高亩产达789公斤。粮食总产量吨,是1970年的1.40倍,1960年的1.99倍,1950年的2.55倍。1980年后逐步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加强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90年代是全县农业经济增长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期间执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方针,农产品西瓜、香芋、粉葛等在自治区内享有声誉,行销“两广”市场,远销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及港澳地区。90年代末期,全年粮田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1999年粮食总产量35.37万吨,平均亩产sll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吨粮县”。2001年农业总产值27.205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61%,比1995年增长1.54倍,比1990年增长3.35倍,比1985年增长8.8倍,比1980年增长23.9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695元。2002年,全县耕地面积49.18万亩,粮食总产量294657吨,农业总产值289866万元。
&&& 名优土特产品有:无籽西瓜,是全国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基地,年种植约4.65万亩,产量12.40万吨,年,每年的出口量均占全国无籽西瓜出口总量的70%左右,以其外形美观、瓜瓤鲜红起沙,汁多渣少。_爽脆蜜味,皮薄而坚韧和耐贮运等优点多次在全国性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1984年获中南5省评比名列第一,还获国家外经部颁发优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和平香芋,历来出口港澳,深受客户欢迎,是广西三个香芋出口基地之一;三黄鸡,出口港澳享有盛誉;黑脚鹅,是广西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是当地传统的出口产品;此外,还有太平猪花、同心米粉、大楼萝卜、江口咸酸菜、橡江大头菜、金鸡绿茶等。
&&& 林业 民国期间,藤县森林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25.28%,多是无一然林,由于运输不便,林业收益低微。20世纪50年代初,政府重视林业生产,开始营造国营林场,并鼓励个人造林。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飞机播种造林,共播种5次,面积100万亩。8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玉桂、八角。竹子等经济林种植。在积极营林的同时,加强了林政管理,实行封山育林、护林防火、严格采伐运销制度。1987年,全县有林面积418.8万亩,占土地面积的70.86%,活林木蓄积量570.对万立方米。藤县成为全国年产松脂万吨县之一,也是主要玉桂生产基地县之一,所产西江桂(皮)曾获国家外经部荣誉证书。此外,还有竹子是大宗的出口商品。1990年,林业总产值286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34%。90年代开始,不断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以发展玉桂、八角及荔枝、龙眼、沙田袖等名优水果林种植为主,提高林业产值。1991年实现“造林灭荒达标县”。1994年,全县有林面积372.6万亩,森林覆盖率70.10%,活林木蓄积量691.71万立方米,当年实现“全海拔绿化达标县”。1999年,全县林地面积429.3万亩,林地利用率达96.9%,森林覆盖率69.6%,活林木蓄积量739.77万立方米。2000年,藤县获“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玉桂之乡、全国林业生态先进县、选林绿化百佳县等”称号。2001年,林业总产值2.39亿元(当年价),占全县国民生产总的8.48%。名优产品有:三环牌松香,年产量3200余吨,产品优于国家标准,特点是颜色浅,软化物高,不皂化物低,机构杂质少(不溶物低)。1990年10月获广西优质产品奖,1991年获国家林业部优质产品奖;松脂,为全国万吨采脂县之一,年产量1万余吨,油脂纯净,含脂量高,油质多;八角,以颗粒饱满,色泽大红,含油多,纯醒味浓著称,有相当部分红花柔校八角更为优良;桂皮桂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所产桂皮称“西江桂”,所产挂油,含桂醛量超过80%,这两种产品1983年均获外经部颁发优质出口荣誉证书;江口荔枝,是广西荔枝中的一个优稀品种,果壳嫣红,核退化成焦,果肉腊白如脂,置于易吸水的薄纸而不湿润,清甜带蜜香,以迟熟独占市场;黑叶荔枝,味蜜肉脆,品质优良;沙田袖,是广西生产基地之一,产于象棋镇的无核沙田袖更是抽中之上品,瓤肉润泽,晶莹似脂,蜜味浓郁,清爽可口,1989年在梧州地区水果优良单株评比获第一名,自治区水果评比获优,金鸡产的尚书袖1996年、1998年、2000年分别在全国第四、五、六次抽类评比中获金杯奖。2002年,全县有林地面积393.43万亩。
&&& 畜牧水产 畜禽饲养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狗、兔、猫等。以猪、鸡为大宗,其中尤以“三黄鸡”最具特色,历史上藤县为“三黄鸡”出口基地。年饲养量100多万只,年出口量50多万只。1960年生猪存栏6.96万头,1970年末生猪存栏14.70万头,被定为广西活猪出口重点县。此后,不断进行生猪品种改良,1978年,全县19个公社畜牧兽医站均办起种猪场,共养良种公猪62头,年人工授精配种母猪6667窝次,覆盖面21%。1985年饲养良种公猪199头,杂交配种覆盖面95%,其中推行人工授精覆盖面为69%。1990年末生猪存栏29.77万头,家禽存栏191.02万羽,当年“三黄鸡”饲养数占全县养鸡总数的70%。1994年肉类总产量7.14万吨,肉类量在全国百强县排名67位。1995年畜牧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4.82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65.80%,是1985年的8.04倍,是1990年的6.50倍。2001年末生猪存栏34.10万头,家禽存栏523.10万羽;当年肉猪出栏51.04万头,****出栏955.44万羽。全县可养鱼水域25914亩,占水域面积的8.50%。1950年总产鲜鱼14.30万公斤。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县鱼种场进行人工孵化鱼苗试验,1970年获得鲢鱼人工孵化成功。此后陆续对嘴、草、酸、胡子沈(塘角鱼)进行人工孵化繁殖,均获成功。1980年县鱼类品种人工孵化技术分别获梧州地区渔业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委四等奖、国家外经部科研成果三等奖。1980年、1990年、2001年,鲜鱼总产量分别为121.08万公斤、240.20万公斤和1075.20万公斤。
&&& 乡镇企业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手工业合作社。1958年,全县各公社先后办起农械厂、木器厂、化工厂、钢铁厂。畜牧场、养蜂场、药场、果场、鱼种场、林场等一批社队企业。1970年,中央发出大办小矿山、小水电、小五金、小化肥、小农药等五小工业的号召,乡镇企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71年总产值607.76万元,比1961年增长3.24倍。197g年后,国家对社队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同时允许私人开办企业,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1985年底,全县有乡镇企业8319个,其中乡镇办203个,村街办854个,联户办154个,个体户办7018个,从业人员24230人,总产值6671万元,企业利润329万元。此后,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筑、运输、小矿山、造船等骨干企业逐渐增多。1990年乡镇企业已发展至15622个,从业人员35863人,总产值16775万元。1995年有乡镇企业。34783个,总产值47.65亿元,营业收入50.34亿元,实现利润l.62亿元。2001年,全县乡镇企业2刀57个,总产值51.86亿元。2002年,乡镇企业27743个,总产值58.13亿元。
&&& 商业 清嘉庆年间(年),藤县有圩市18个。民国时期发展23个,有商店400多间。外销商品有生猪、家禽、蚕丝、栓皮、荔枝。抄田袖、香菇、柴、竹、炭、砖瓦、石灰等,部分远销港澳;购进商品以食盐、煤油、日用百货、药材等为大宗。1950年成立国营贸易公司,1952年建立供销合作社,商业经济以国营、集体、私营三种所有制形式出现。1956年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绝大部分私营商业参加公私合营。合作店组。20世纪60-70年代,对商品流通管制措施多,曾一度限制几至窒息农贸市场。50年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平均1222万元,60年代3000万元,70年代4861万元。80年代后,在流通领域中鼓励个体、集体和国营齐头并进,尤其大力扶持个体商业和服务业发展,1990年,全县个体商业达6126户,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300万元,有圩市38个,圩市贸易额8942万元。1995年共有商业网点11798个,从业人员16811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13亿元,比1985年增长3.69倍,比1990年增长2.8倍。2001年有个体商业户12035户,集体商业网点发展到996个,商品销售总额13.57亿元,其中商品零售总额11.31亿元。
&&& 风味食品有太平烧猪肉、太平较油鸡、明炉烤鸭、五香兔扣、糕点。耀粑类等。
&&& 财税金融 解放前财政收入以田赋为主,解放后主要来自生产和流通领域,有农业税、工商各税、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农业税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年降低,1950年占85.54%,到1990年仅占16.98%;工商税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大,1950年占14.4%,1990年占73.18%。1979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财政支出除正常的干部职工工资外,集中财力进行经济、文教卫生建设及行政管理。文教卫生一般占财政支出的40%左右,最高超过50%;行政管理支出则逐年减少,1950年占70.54%,到1990年仅占总支出的11.53%。1951年、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1年,财政收入分别为207.24万元。548.75万元、475.49万元、1003.6O万元、4240万元、17921万元;财政支出分别为27.61万元、628.39万元、625.53万元、1229.14万元、5419.18万元、24036万元。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19768万元,支出28506万元。清末,县城和较大的圩镇有典当小铺。民国期间由于日军侵略,广州沦陷,许多舶来品移至县内经销,使县内商业兴盛,金融业也相应发展。先后有广西银行、湖南省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梧州广东银行等金融机构,均在藤县设立办事处,各地也办起了农民借款会、互助社。合作社等金融组织。抗战胜利后,除广西银行藤县办事处外,其余金融机构先后撤销。20世纪50年代,基本上实行中国人民银行藤县支行独家经营的单一银行体制,其他金融组织先后实行公私合营或歇业停业。此后的40多年,基本上形成了以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藤县支行为领导,中国农业银行藤县支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藤县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藤县支行(199年9月8日撤销)、中国银行藤县支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藤县支公司,集体所有制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电储蓄所等。中国农业银行藤县支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电局在各乡镇均设立有营业所。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1年银行存款余额分别为68万元、83.60万元、608.30万元、11117万元、147340万元。90年代起,银行业务向电子化发展,各行均建立有计算机中心,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开通全区通存通兑及电子汇兑业务,储户可以在省内任何一个营业网点存取现款,跨省跨地区的汇款,第二天可以兑付。
&&& 交通 全县有大小河流112条,主要河流有清江,流经县境74.30公里,可通500吨级船舶。溯江西上,客货轮可达贵港、南宁、柳州,东下可达梧州、广州直至港澳,日通过船只约600艘次。北流河流经县境82.50公里,是古代中原南下通往北部湾、雷州半岛、海南岛的主要通道。蒙江河流经县境88.75公里,北上可通蒙山县,是北部乡镇连接得江的水上通道。1990年,全县有客轮3艘,座位930个,机动船1288艘,运载量5.74万吨,是广西水上运输较发达的县份之一。2001年,全县有机动船583艘,运载量达对万吨。解放前,全县仅有公路59公里。解放后陆续增修扩建公路。1964年,成立藤县汽车站时尚无专营客车。1969年底始购入客车4辆。此后逐渐增添购买。1978年后公路运输业蓬勃发展,1985年有大客车119辆,营运线路35条,里程3866公里,靠停点392个,全县18个乡镇、98个村公所通客车;县外达广州、桂林、柳州、南宁、资县、玉林、梧州、平南、昭平、蒙山、荔浦、容县等地,年客运量98.14万人次。有货车174辆,。年货运量4700吨。1990年有公路40条,总长692.90公里;有汽车496辆,其中客车110辆。1998年12月增开县城至梧州直达快班,1999年5月增开县城至南宁直达快班。藤县至梧州仅需1小时,至南宁仅5个小时到:公路总里程叨0公里,有汽车19万辆,其中客车605辆,年,货运周转量9390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对.89亿人公里。翌年,全县境内有公路里程972公里,客、货车有1160辆。
&&& 邮电 解放前,在主要圩镇间有单程步班邮路7条共261公里,电话只通到乡镇政府驻地。1955年,邮政、电话通到各小乡(后为大队、村公所)。1976年7月,开办藤县至容县的自办汽车邮路110公里,当天往返接发玉林至梧州邮运汽车邮件,加快了进出口邮件的传递。1985年后,电信事业有了飞速发展,当年共安装电话1169部,邮电业务总量69.29万元。1989年,统一了县城与各乡镇间的电话网,全县各乡镇间的电话可互通直拨。1991年9月开通国际国内长途全自动电话通信,有权用户可直拨沟通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电话。此后,陆续开通移动电话、无线电寻呼。传真、数据通信、磁卡电话、电话信息服务等一批电信新业务。1994年12月与梧州电话网并网。1995年开办“特快专递”业务。1997年开办电子信函业务。2001年,全县有固定电话用户4.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万户,磁卡公用电话亭85处,邮电业务总量5041万元。2002年,有固定电话用户5.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0万户。全县电话机拥有量每百户23台。
&&& 人民生活 解放前,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绝大多数农民常以木薯。芋头、红薯等杂粮充饥。住的多是蔑壁茅屋,少数中上之家夯土为墙,以瓦盖之。衣着多为自纺自染的棉麻土布,衣服破烂又钉补。解放后,经过清匪反霸,退租退押等运动,社会安定,土地改革后农民每年有粮300-400斤。1955年人均有粮254公斤。年,受“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影响,粮、油、肉菜奇缺,农民生活暂时困难。1962年后,允许发展家庭副业,开放自由市场,农民生活逐渐好转。1965年农民人均有粮273公斤,人均分配收入40.81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关闭自由市场,限制多种经营和家庭种养,生活处于徘徊不前状态。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生产和经营自主权,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放开农副产品流通市场,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1979年农民人均有粮353公斤,人均收入73.87元。1985年农民人均有粮31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46元。1995年农民人均有粮31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12元。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95元,人均储蓄存款1418.69元,电话机拥有量每百户19.39台。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 城镇居民职工生活,在解放后与农村生活有明显区别。解放初,县内国家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1951年改为包干制,企业实行工分制。次年机关事业普遍实行工分制。1955年7月,实行工资制,职工年工资一般360元,干部480元,高的700-1000元。1960年困难时期,物价飞涨,生活遇到困难,3年后,物价逐步回落,生活有所改善。年,虽经数次工资调整,但物价也跟着上浮,生活改善不大。1985年工资套改后,年平均工资全民所有制职工985.48元,集体所有制职工766.61元。1990年全县干部职IZ.40万人,年平均工资2022元。1995年人均工资3720元。2001年职工年人均工资6403元,翌年,7115元。
&&& 教育 藤县古代的学校有州学、县学、书院、社学、义学和私塾等。州学建于唐宋,县学始建于宋,书院在明代为私学。最早的书院为明景泰元年(1450年)创建的三元书院,比较著名的还有解元、凤山、南麓。友仁、藤州、经古等书院。明洪武八年(1375年)社学有南山、仁寿、登俊、涧西、城南等5所。清代兴办义学,为私学,主要有藤邑、和平、太平七里义学,民间还有私塾(蒙馆、大馆)。清光绪末年县学停办,二十八年(1902年)兴办新学,同年藤州书院改为藤州中学堂。三十一年开办藤县小学堂。清末有中小学堂19所,职业技术学堂1所。民国时期,兴办平民学校,推行全民教育,民国元年(191年),学堂改名学校,县内陆续开办中学、小学。1949年上半年,县有中学4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3所),学生1302人,教职工90人;小学336所,学生对751人,教职工1377人。&&&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逐步接管各学校。1952年春,全县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636所(教学点),在校学生共41068人,教职11756人;乡村小学经费,一律由县人民政府拨给。1956年藤县中学恢复高中招生,重新办成完全中学。1957年,藤城、太平创办民办中学,1958年全县中学发展到42所,学生9420人。同年发展民办小学,次年小学增至733所。1961年小学调整为511所,以后逐步发展。1964年推行半工半读制度,兴办耕读小学。1966年夏,有藤县中学及太平、漾江、金鸡、大黎4所初级中学,共58个班,学生3029人,其中高中9个班,407人;初中49个班,2638人,教职工223人。1968年在“读小学不出村,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口号影响下,每个自然村均设教学点,大队小学普遍附设初中班。1969年1月,撤销中心小学,公办小学下放给大队办,同年全县小学”增至1263所,在校学生72056人。全县除城关、白沙公社外,其余17个公社兴办高中。各社还办了一些初中。次年,调整高中完全中学,逐步撤销大队附设初中班。全县有独立初中47所,学生14028人。1978年恢复中心小学和设置重点小学。学年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07%,学年巩固率98.93%。1990年全县有小学275所,教学点590个,在校学生99786人。学年度,全县有初中45所,完全中学2所,高中4所。1992年秋进行了调整,太平、漾江、金鸡高中增设初中成为完全中学。年撤销了一部分联中初中。1998年4月通过自治区政府“普六”和扫盲工作验收。20世纪90年代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上线人数由1991年的249人上升为1999年的489人。中考录取中专、中师人数由1991年的215人上升到1999年的1309人。高考和中考每年上线人数均居原梧州地区各县和市辖县(市)首位。1999年通过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20m年全县有小学275所,在校生138582人,教职工3599人。普通中学39所,其中高中6所;在校生41058人,其中高中4075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991人,教职工2185人。2002年,有小学275所,在校学生139966人,普通中学40所,在校学生共有47888人。
&&& 卫生 民国前,藤县西医短缺,主要以中草药治病。民国初,县政府设红十字会,年余撤销。民国25年(193年),设县诊疗所(今县人民医院前身),27年改为卫生院,下辖乡镇医务所8所。民国35年,县卫生院有工作人员11人,病床14张,下辖乡镇医务所7所,每所有西医1人;全县有私营西药店5家,中药店104家。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县卫生院(1971年更名县人民医院),并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和建设。1952年设太平、漾江、大黎、浪南卫生所。年设金鸡等12个卫生院。&&& 1956年建立县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1958年设立县皮肤病防治院。年,全县各大队相继办农村合作医疗。采用社员出部分,集体出部分的办法解决医疗基金,实行免收挂号费、报销部分药费,做到‘小病不出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问药。年增设白沙、同心、新庆、藤城卫生院。至此,各公社均设立卫生院。1980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合作医疗自行解体,村卫生室由个体医生承包经营。1982年成立县中医院。1986年8月太平中心卫生院改为县第二人民医院。1989年12月成立县精神病院。1990年全县有10个县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19个乡镇卫生院,其他部门卫生所(院、室)40个,村级医疗点对个,卫生技术人员2573人,病床529张,集体经营药店(含中西药)47间,私营68间。1996年全县通过了自治区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收。1999年全县达到“爱婴医院”标准4个,爱婴卫生院6个;全县有2个镇,5个村,被自治区授予“卫生镇”、“卫生村”称号。另外计生医疗网络亦在20世纪80.90年代建立健全,有医疗服务所20个,开展生殖健康和计生“四术”服务。2001年,全县有卫生系统医疗机构27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7所,中心卫生院2个,全系统卫生技术人员1241人,病床635张。全县有医疗点408个,卫生技术人员2184人。县人民医院被评为二甲医院,可做胸腔、肝肾、泌尿等难度较大的外科手术。县内还有一甲医院2个,一甲妇保院1个。2002年,县、镇医院23所,卫生技术人员共有1145人,病床671张。
&&& 文化 粤剧、采茶、牛歌、木偶为地方特色的四大名戏。山歌、现代舞、歌咏、电子游戏、曲艺等,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比较重大的文艺活动多在春节、五一、国庆、中秋、元旦等重大节日举行。1950年12月成立县文化馆,1959年成立县文艺团,1965年成立县文工团。民间文艺汇演在20世纪60.70年代较为盛行。1980年有农村业余剧队493个。1985年成立县演出公司。1993年文化部授予县文化馆“标准文化馆”称号。1995年6月成立县文化稽查队和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1999年县被评为全自治区社会文化先进县。2001年全县13个乡镇建成标准文化站。电影、电视、广播、歌舞、卡拉OK、音像等社会文化活动遍及县内城乡。解放前,县内只有“藤县民众图书馆”,及创光、达生华安书局等几间书店。1950年11月在县文化馆内设借书阅览室。1952年10月县设立新华书店,经营图书发行。1960年设立图书馆。1977年6月图书馆单独建制,1988年建成新馆面积1600平方米。1992年,县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二级图书馆”。年度和年度县新华书店两届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最佳收货店”,两次在广西独占鳌头。1998年图书馆馆舍面积增至1748平方米,当年被文化部评为“三级图书馆”。有藏书12万册。2001年,全县有12个乡镇图书馆,藏书2.5万册;有图书发行网点20个,经营额310万元。
&&& 广播影视 年有省电影24.74分队在县内服务放映。1956年成立县第一、第二电影队和电影俱乐部。20世纪50-60年代相继成立了19个为乡镇放映服务的电影队。1961年3月成立县电影管理站,日改为藤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1年10月建成藤州电影院,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座位1136个。乡镇设有滚江、太平、古龙。金鸡、和平5家电影院。&&& 1951年9月设立收音站,1956年建藤县广播站,1984年6月设县广播电视局。1969年成立各乡镇广播放大站。1976年11月电视机在藤县出现,1978年筹建差转台。1983年县成立第一个录像队。1984年6月设立电视转播台。1986年6月建成了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1990年8月,乡镇广播放大站更名为乡镇广播电视站。同年全县有24个录像放映点(队)。1995年5月经广电部批准建立广播电台。20世纪90年代后,乡、镇、村相继建立电视接收站,发展有线电视。2002年全县有电视微波站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46个,电视微波信号用户4.58万户,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如.l%,有电视机用户17万户(台)。县广播电视台转播22套电视节目,3套广播节目,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4.6%。
&&& 科技 解放前,县内无专门科技机构,只有少数工程技术、农艺人员。民国32年(194年),岭南乡推广广东东党白水稻良种1600公斤,南安乡推广白谷糯16号和黑督4号水稻良种。解放后,1956年成立县科普协会,1965年成立科技工作办公室,1973年成立县科技局。1974年无籽西瓜、杂交水稻试种成功。1978年2月县科技局改称科学技术委员会。年藤县科研成果获奖项目64项,其中国家部级以上奖5项,自治区级奖10项,地区级奖18项,县级奖31项。个人自选项目获国家专利3项。获奖项目有粮食大面积增产技术、土壤普查、野生稻普查、无籽西瓜研究,以及飞播造林、桐树研究等多种内容。至1990年有县属科技研究所和民办科研机构各1个,隶属科、局管理的研究所5个;各种学会(协会)9个;乡镇级科协18个,研究会11个;各系列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共6660人。年获奖的项目有19项,其中国家部级以上奖12项,自治区级奖7项,地区级奖8项。有“杂交水稻不育系龙特浦A的原种生产及杂交稻特优63的开发利用”、“马尾松封山育林研究与推广”、“玉桂枯梢病防治技术”、“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嫁接育苗技术应用与推广”、“B101表面改性处理制取B102钛白粉”等获自治区级奖励。“藤县土地利用状况调查”除获自治区优秀科技成果奖外,还获国家土地局一等奖。1995年,藤县科协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民营科研利用生产钛白粉的废渣――硫酸亚铁研制的990.980.970三种三氧化二铁B性材料产品,经自治区鉴定合格投放市场。至1999年底全县有各种科技/员10181人,其中高级职称160人,中级职称2541人,初级职称7480人。2001年,全县有各类科技人员1刀1万人。
&&& 体育 县内主要体育活动有武术、舞狮、舞龙、游泳、赛龙舟、棋、扑克、麻将、广播体操、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太极拳、田径、游泳、拔河、围棋等项目。解放前,县内体育设施十分简陋,体育活动甚少。解放后,体育活动逐步兴起,农村在农闲、节日、喜庆担间经常举行各种体育活动,尤其篮球活动发展较快,20世纪60、70年什曾风行全县。1972年11月大黎公社代表队曾参加在安徽召开的全国农利体育工作座谈会。80年代以后,舞狮、舞龙、扑克、象棋、麻将等在农H较为盛行。1957年,县举办第一届运动会,至2001年共举办了9届运动会,6届中学生田径比赛,10届小学生“萌芽杯”篮球、田径比赛。并组织代表团参加自治区、地、市的历届各种运动会。2001年全县有篮球场310个,排球场45个,田径场6个,足球场6个,门球场2个。有12个乡镇获“全区体育先进乡镇”称号。&&& 解放以来至2001年,全县参加省级以上的各项体育比赛获一项或多项奖的运动员有176名。1980年10月和1981年9月,余建军与骆丽红(柳州市)合作,分别在第四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和第三届世界杯技巧赛中获5项第三名,自治区人民政府为余建军记二等功。1996年自治区第八届运动会,胡存勇夺得射箭4枚金牌,地委、行署进行了专门表彰。县的举重、射箭、田径队多次参加全区、全国的重大体育比赛,硕果累累。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狮、龙舟赛体育活动是县的重要体育品牌,漾江龙舟队参加梧州“桂海杯”龙舟赛四连冠。藤县榻洲武术醒狮队,从1995年成立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大赛,取得较好的成绩。1999年被命名为国家“A级狮队”;2000年获广东佛山南狮比赛第二名;同年获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南狮第三名;2001年5月获国际(福建)醒狮赛第二名;同年10月获全国农运会南北狮比赛第二名;2002年8月获全国武术精英赛第二名。
&&& 人物 境内历代名人辈出,唐贞观七年(633年)广西首名进士李尧臣,唐太宗赐其门里为登俊;五代时有诗名扬越楚的陆赠;宋代明教大师契嵩,综述禅教源流,自立儒佛之道一贯学说,为时代所崇;冯京连中三元,为广西科举考试史上三元及第第一人,历四朝显官;明兵部尚书袁崇焕,督师蓟辽,功高宇宙,气壮山河,节比文山,冤同武穆;太平天国时期,邓立奇、钟敏和揭开天国农****动序幕;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和来王陆顺德,骁勇善战,为天国后期支柱;王数成,清末由翰林院庶吉土出任贵州省瓮安县知事兼署平越知州,清正廉明,政绩卓著,任内病故,当地人立相纪念;清末民初有苏无涯追随孙中山,发展同盟会组织,曾任同盟会广西支部长;民国苏甲荣,为国内编绘地图名家;李振亚,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身。解放后有杨纳维的版画受到国内国际推崇;文史专家莫乃群,历任广西区(省)副省长、副主席、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为广西文史事业鞠躬尽瘁。&&& 解放以来,全县获自治区级以上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生产)者称号的有200多人。2002年末,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1.02万人,其中企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4人。
&&& 文物古迹 藤县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有碑、亭、遗址、古建筑。古铜堂、古墓葬、古窑址。据文物普查统计,藤县的文物点有100多处。古龙窑址为东汉末至六朝时的陶窑;中和窑址为北宋瓷窑,窑场方圆约3公里,遍布9个山头,两处窑址均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伤处:藤城镇的浮金亭、四王亭、菊魁亭、藤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李振亚烈士塑像(一点两处)、雅瑶古遗址、龙母庙遗址;宁康乡的宁康革命烈士纪念碑;大黎的四王故里故居遗址(一点4处);平福乡的平福烈士纪念碑;和平镇的和平革命烈士纪念碑、都坡文昌阁;赤水乡的灵济寺遗址;古龙镇的授三公寺;天平镇袁崇焕故居遗址及故里纪念碑。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300多件。其中经定级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65件,国家其他级别文物339件,文物精品位列自治区前7位。
&&& 旅游景点 明清时期,藤县有新旧八景。旧八景为:剑江春涨、龙巷露台、文岭云环、谷山翠叠、鸭滩霜籁、石壁霞纹、东岗露月、赤峡晴岚。新八景改为剑江春涨、登屿耸环、龙巷露台、谷山列障、鸭滩霜籁。石壁秋风、东山夜月、赤峡晴岚。民国期间,八景多已湮没。现自然风景区有:太平镇石山,藤城镇东山、鸡谷山,金鸡镇小娘山,天平镇罗漫山、新马村。
藤县政区表( 2003年4月,辖17镇2乡)
滕城镇(6街2村):大东街、东风街、朝阳街、城南街、城东街、城西街、胜西村、白泥村
湾永棋(15村):东胜村、潭东村、礼秀村、纯平村、福善村、四旺村、中和村、古达村、新华村、大垌村、平政村、三坡村、积和村、丽新村、民生村
津北镇(10村):白沙村、河口村、谷山村、贤德村、汶塘村、永隆村、永清村、车塘村、保良村、安宁村
塘步镇(16村):南安村、汗池村、塘 村、龙安村、P洲村、古佩村、沙田村、大罗村、古祀村、金板材孔良村、石塘村、六坊村、赤水村、上赤村、大元村(2002年4月南安镇与赤水乡合并,设塘步镇)
琅南镇(13村):琅南村、新光村、马地村、双底村、泗门村、莫垠村、大?村、杨 村、洗 村、新勤村、黎寨村、界田村、界垌村
同心镇(9村):平顶村、森塘村、大梳村、真胜村、力冲村、陈底村、凤阁村、同心村、沙 村
金鸡镇(20村):金鸡村、民乐村、秀安村、龙头村、大坟村、平山村、陶塘村、旺国村、思善村、同荣村、古华村、兴隆村、交口村、新中村、镇安村、胜安村、同安村、光华村、新民村、沙冲村
新庆镇(11村):富荣村、高田村、中心村、龙山村、建新村、同敏村、庆旺村、思亥村、夏荣村、新庆村、均平村
象棋镇(l5村):新芹村、忠信村、甘 村、象棋村、共胜村、柏塘村、同乐村、洛塘村、龙风村、留 村、富祝村、河柳村、道家村、罗文村、双荣村
岭景镇(14村):篁 村、石 村、和好村、罗江村、岭景村、麦地村、都蒙树、坡塘村、南荣村、大益村、新 村、古罗村、中 村、罗算村
天平镇(20村):天平村、龙胜村、罗万村、罗平村、冷水村、罗垌村、新陈村、新马村、罗盖村、民益村、保燕村、三益村、塘冲村、满 村、石炉村、思中村、新兴村、新大村、富双村、回龙村
鹘颍1街21村):鹘帧⑼掖濉⑿掳泊濉⒌持薮濉⑿鲁谴濉⒔×即濉⑿艘宕濉Ⅰ泊濉埠痛濉⒔ù濉糁薮濉⒘泶濉⒋蟮麓濉⒅拮娲濉⒁辶即濉⒗罩翊濉⒉侍链濉⒛翘链濉⑺麓濉⒐埠痛濉⒐爬即濉⒐藕翊
和平镇(l街17村):和平街、和平村、石桥村、座垌村、新塘村、龙塘村、屯江村、榄莫村、双垌村、平竹村、陈塘村、官罗村、都坡村、志成村、木依村、新良村、新平村、思源村
太平镇(5街20村):泰州南街、泰州北街、正东街、上元街、德胜街、仁安村、柴咀村、木崖村、安福村、石夏村、浮田村、大坡村、七政村、良垌村、永良村、陈垌村、善庆村、金田村、永平村、东篁村、古秀村、罗社村、健安村、新雅村、下黎村
古龙镇(l0村):古龙村、田心村、忠隆村、合隆村、金凤村、德安村、大 村、长沙村、陈平村、木河村
平福乡(l4村):定安村、巷蓬村、留利村、社平村、思园村、仁厚村、民安村、平福村、寻 村、莫泗村、中太村、下双村、沙街村、桃花村
东荣镇(13村):坡头村、昨雅村、均常村、甘塘村、华安村、上峡村、三江村、大带村、思排村、东荣村、杨垌村、护安村、夏垌村
大黎镇(l7村):大黎村、朝林村、平安村、国安村、东安村、兴安村、古盆村、祥江村、永和村、来历村、和安村、上荣村、花洲村、理答村、白祝村、太兴村、黎田村
宁康乡(9村):宁康村、大塘村、孟塘村、永太村、新旺村、料南村、都邦村、富斗村、平桂村 
【加入收藏】【】【】
藤县信息网 版权所有
地址:广西梧州藤县藤州镇登俊路55号E_mail: 联系电话: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咏比赛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