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精品中国象棋江湖排局第280局北国风光书法作品欣赏,第279局七星辉映。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中国象棋江湖排局《七星聚会》_百度知道
中国象棋江湖排局《七星聚会》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太多了,你要的话加我 ,我传给你
这个,好像没答案
怎么了?那个现在很好结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七星聚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象棋江湖大型排局“征西”的形成与破解(图)_综合体育_NIKE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 &gt & 正文
中国象棋江湖大型排局“征西”的形成与破解(图)
  - 周明华
  江湖排局是过去象棋艺人走街串巷,摆局设摊,赖以养家糊口的谋生法宝。其棋局有的源于古谱,有的来自民间的手抄秘本,有的则是在古局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凝练、精心改排而成的。它的特点是图势看似简单,给人以一种随手照将即可获胜的假象,实则棋路变化莫测、曲折深奥、巧设陷阱、引人入毂。著名的“征西”棋局是江湖排局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
  江湖排局“征西”是怎样形成的
  “征西”是江湖排局中的大型作品,它的雏形最早见于民间流传的抄本中。上世纪二十年代,谢侠逊编纂《象棋谱大全》时,从各地象棋爱好者提供的藏谱中校订了各种古谱和抄本,编在《初集?卷三》之“象局汇存”第五十局的“西狩获麟”(古传说周天王西狩获麟)是从吴县王守樵的藏本里选入的。《象棋谱大全》出版后,谱内各种精妙残排局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
  “西狩获麟”局排水平较高,双卒辗转腾挪,双车井然有序,弈来精彩绝妙。“脱帽”之后,形成车卒对车炮的实用残局,成为江湖棋摊热门排局之一。但盛行之后,象棋艺人也发现其变化不够复杂,攻守规律容易被人掌握,似有修改棋图之必要。如在广东、广西的岭南地区流行的“西狩获麟”局是在原局上黑方增加了一个三路底象,并改名为“大西狩”,从而使变化更复杂。广州彭树荣在1957年第6期《象棋》月刊上曾作详细介绍,结论为红先和。但由于增加了3?1位黑象,加强了黑方攻防力量,后有排局名家诠证为红先黑胜。“西狩获麟”局在上海等江南地区流行后,在原局上黑方增加了1?8位边卒,即为本文阐述的“征西”名局。关于这枚1路边卒究竟是由谁所加、以及何年所加的问题,排局界说法各异,笔者采纳象棋名家屠景明先生编写的《中国象棋词典》权威版本的说法:“1954年由上海象棋艺人汤申生(小名阿毛)在黑方1路加一边卒,使着法变化层出不穷。”又因为加卒后的图势与木刻本《蕉窗逸品》中的江湖排局“小征东”相似,但着法截然不同,故民间称其为“征西”,有的棋书冠之为“大征西”。
  为何把“征西”排局称为“王中之王”
  “征西”布局结构严谨,气势雄伟,除了一开始就有红方连弃双炮单车再进车杀局的这种假象外,它的破解着法和全局对弈一样,具有开局――中局――残局的“三部曲”过程。在开局阶段,双方呈排山倒海之势,处处设圈套,步步伏杀机,着着藏陷阱,稍微不慎,顷刻翻盘。中局时,黑方进攻机动灵活,声东击西,杀法凶猛。红方在自卫反击中,顽强拼搏,寸步不让。矛虽锐而盾亦固,可谓针锋相对、势均力敌。在残局的攻守战中,则又别具一格,着法细腻,绵里藏针。时而移步换形,时而突发奇招。每当山重水复之际,往往妙着叠出,瞬间又现柳暗花明的境地。这种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胜和之机顿时改观的局面比比皆是。同时还频频出现许多实用残局,在多形式的车炮卒对车炮相的交战中,转化出车卒对车相,车炮对车相,车卒对车炮等等巧胜、例和的定式残局。总之,“征西”局的变化极其繁复,中、残阶段几乎一步数变,极尽争奇斗巧之能事,不愧为江湖排局中的珍品佳作,中国象棋的艺术瑰宝。
  众所周知,影响大、流传广的“七星聚会”被古谱列为四大名局之首,誉称“排局之王”。“序战”以后,是一则车卒大斗车兵的高深残局,数百年来经久不衰。然而,目前象棋界一致公认,“征西”排局的着法深度和变化广度以及各种实用残局的难度大大超过“七星聚会”。正如“排局特级大师”、著名排局家朱鹤洲先生在《江湖排局集成》一书中所说的:“一些棋友问我,在所有的江湖排局中,哪一局棋的着法最深奥、变化最繁复,我说就是这则‘征西’局,甚至连排局之王‘七星聚会’的难度和变化也远不如此局。它堪称是江湖排局中的王中之王。”
  “征西”排局是如何被破解的
  “征西”排局在上海等江南地区流行后,引起了象棋艺人和排局界人士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引起了曾编著《民间象棋排局选》的排局名家杨明忠先生的高度关注。他开始了探讨、摸索,因增加一枚边卒,加强了黑方的进攻力量,红方已不可能像原来那样轻易地谋和了。由于棋路拓宽,变化更为繁复,究竟正变结论是胜是和还是负成了研讨“征西”局的中心课题。
  杨明忠经过多年的解析,整理的着法常常被新的变化所推翻,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难题又出现,忽而巧胜,忽而妙和,经过无数次的反复,仍难定论。当时正值“文革”初期,大街小巷贴满了政治运动的流行标语:其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坚持群众路线的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等使杨颇受启发。杨明忠意识到,仅凭个人的单枪匹马、闭门造车难以驾驭“征西”局错综复杂的庞大变化系统,攻克“征西”难关应走一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正确路线”。从此以后,凡遇变化多端、疑窦丛生的局势,杨诚邀同好,相聚一堂,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抑或迳向各地棋友虚心请教,书信征答,鸿雁传棋。就这样长年累月,群策群力,聚精拔萃,反复验证,在无意间发现了“二路炮”唯一谋和的途径后,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逐渐掌握了“征西”局构成“正和”的规律,最后取得了“设身海底几经险,夺得骊龙颌下珠”的历史性成果。
  前后参加研讨的棋友很多,主要有:上海杨明忠、瞿问秋、肖永强、梁传初、蒋权、唐家安、唐至诚,北京刘文哲、江苏周孟芳、朱炳文、储增镗、浙江裘望禹、周瑞宏、广东彭树荣、崔鸿传、厦门郑德丰,哈尔滨陈维垣、兰州王和生等等,其中尤以排局名家杨明忠、瞿问秋、周孟芳和象棋国手刘文哲对“征西”局的研究达到了不遗余力、呕心沥血的地步,为最终的和谐结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征西”排局破解镜头之一
  如图是“征西”局弈至第28着后形成的棋图,以下着法极其深奥复杂,黑方略占主动。红方主要有四种着法:
  一、炮四进一;二、炮四平一(俗称“一路炮”);三、炮四平三(俗称“三路炮”);四、炮四平二(俗称“二路炮)。演变第一种着法黑胜,在演变“一路炮”着法时,仅几个回合红边相即被捉去而负,在演变“三路炮”着法时,认为红炮平三路是最好的选择,可与边相联手,利攻利守,虽经过红顽强应变仍为黑胜。杨明忠和肖永强在试演“二路炮”着法时,当时的想法认为红炮自塞相田,棋形甚劣,一定也是黑胜,但着法是否有精妙可取之处呢?如果平淡无趣,则无需画蛇添足了。演变一番后,不料双方别有洞天,步入曲径通幽之佳境,“天堑变通途”,开辟了一条唯一谋和的新路,而后引伸了大、中、小退车的三繁复变化,最后都归于和局的理想结果,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征西”排局破解镜头之二
  一天晚上,周孟芳在所拟的着法被推翻后,苦思冥想,另求新变,排演之中,捻须吟哦七绝一首:“征西残局属神奇,静夜沉思索变棋。往日绝招今不见,深更惋叹局输时。”瞿问秋曾因一个变着的成立与否和杨明忠相互验证达21天之久。杨明忠在“一盘棋左右推敲,几个子来回摆弄”这种集体研讨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整理、归纳工作,积累的资料卡片近千张,终于在1973年获得了“正变”和局的结论。杨感慨万千道:“征西一局棋,破解十万字。”“胜和一着间,‘长考’二十年。”“征西棋残势未残,人间沧桑在枰间。”在通信解折中,刘文哲的邮件很多,他对棋友们所拟的着法可以说是“百般挑剔”、精益求精。对“征西”局的胜和定论极表关切,当杨告诉他结论已定后,他的回信以快慰的语气表示“如释重负”。象棋名宿、兰州王和生曾赋贺诗一首:“兹局迄今竟结晶,其间诀窍尽穷精。千秋继起惊奇迹,切记群贤启久扃。”
  破解“征西”排局的象棋谱有哪些
  笔者是一位藏谱爱好者,尤喜收集残排局作品,据我所知,目前发行出版破解“征西”的象棋谱有如下这些:
  1、1980年上海水产学院发行由杨明忠编写的《民间排局――征西》,分上、中、下三册小本子,共166页。当时仅刻印两百套,赠送各地棋界友人,本人有幸搜觅到一套。这套近10万字的油印本是目前所有“征西”作品中,“正和”结论最早得出,阐述变化最为详尽,编写体裁设计最佳的“征西”专集。以后,杨明忠和排局名家陶诒谟在合编《江湖排局大全》时,对“征西”专集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将其列为《江湖排局大全》中的重点篇章,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这部巨著终于完稿,原出版社计划分上、下两集出版,后因故取消。如今仙人乘鹤西去,遗稿尚未变成铅字,棋友闻之无不扼腕,甚憾!
  2、1991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周孟芳、朱鹤洲合编的《象棋排局欣赏》,该书第60局用16页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征西”局的各种变化,尤其对黑方“中退车”的着法进行了深入演变。
  3、1993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丁章照、杨明忠、陈建国合编的《象棋流行排局精选》,该书第92局用55页的篇幅,对“征西”局的着法作了详尽的阐述,对黑方大、中、小退车的着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浓缩了油印本“征西”专集中的精彩篇章。
  4、1994年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由蒋权编著的《江湖百局秘谱》,该书第100局用19页的篇幅介绍了“征西”局的各种变化,作者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即对该局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颇有心得。
  5、1999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由朱鹤洲编著的《江湖排局集成》,该书第59局用34页的篇幅对“征西”局作了详细分析。作者博采众长,又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研究体会,是破解“征西”局中的上乘之作。
  6、2004年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由陈广仁编著的《江湖流行残棋解秘》,该书第37局用27页的篇幅介绍了“征西”局的各种变化,作者是一位业余排局爱好者,演变实用,注释清晰。
  还有1987年第1期《棋友》杂志、2001年第7期《棋牌世界?象棋》杂志以及1996年出版的《中国象棋排局名谱精编》第24卷第14局、1996年出版的《江湖棋摊残局揭秘》第22局等,都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征西”局的各种变化,本文不作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征西”作品有2006年第1期的《棋艺》杂志王首义先生对“征西”局中的“小退车”变化发表了新解着法和2007年出版的《江湖混盘棋秘谱》第31局黄政先生对“征西”局作了全面综合整理。
  综观破解“征西”的象棋谱,演变详尽,各有千秋,巧胜妙和,难穷其变。但愿和期待当今的排局名家,撷采诸家之长,集合各谱之优,精雕细刻,一丝不苟,整编和出版一部着法更为完善,变化更为详尽,体裁更为新颖的《江湖排局“征西”专集》。
  最后以《古今中外象棋名局荟萃》象棋谱中的一首小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江湖秘局叫“征西”,阿毛加卒妙趣添。老将明忠来整理,弈林珍品世所稀。(本刊今后将继续对“征西”排局进行介绍,敬请关注)- 周明华
  江湖排局是过去象棋艺人走街串巷,摆局设摊,赖以养家糊口的谋生法宝。其棋局有的源于古谱,有的来自民间的手抄秘本,有的则是在古局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凝练、精心改排而成的。它的特点是图势看似简单,给人以一种随手照将即可获胜的假象,实则棋路变化莫测、曲折深奥、巧设陷阱、引人入毂。著名的“征西”棋局是江湖排局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
  江湖排局“征西”是怎样形成的
  “征西”是江湖排局中的大型作品,它的雏形最早见于民间流传的抄本中。上世纪二十年代,谢侠逊编纂《象棋谱大全》时,从各地象棋爱好者提供的藏谱中校订了各种古谱和抄本,编在《初集?卷三》之“象局汇存”第五十局的“西狩获麟”(古传说周天王西狩获麟)是从吴县王守樵的藏本里选入的。《象棋谱大全》出版后,谱内各种精妙残排局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
  “西狩获麟”局排水平较高,双卒辗转腾挪,双车井然有序,弈来精彩绝妙。“脱帽”之后,形成车卒对车炮的实用残局,成为江湖棋摊热门排局之一。但盛行之后,象棋艺人也发现其变化不够复杂,攻守规律容易被人掌握,似有修改棋图之必要。如在广东、广西的岭南地区流行的“西狩获麟”局是在原局上黑方增加了一个三路底象,并改名为“大西狩”,从而使变化更复杂。广州彭树荣在1957年第6期《象棋》月刊上曾作详细介绍,结论为红先和。但由于增加了3?1位黑象,加强了黑方攻防力量,后有排局名家诠证为红先黑胜。“西狩获麟”局在上海等江南地区流行后,在原局上黑方增加了1?8位边卒,即为本文阐述的“征西”名局。关于这枚1路边卒究竟是由谁所加、以及何年所加的问题,排局界说法各异,笔者采纳象棋名家屠景明先生编写的《中国象棋词典》权威版本的说法:“1954年由上海象棋艺人汤申生(小名阿毛)在黑方1路加一边卒,使着法变化层出不穷。”又因为加卒后的图势与木刻本《蕉窗逸品》中的江湖排局“小征东”相似,但着法截然不同,故民间称其为“征西”,有的棋书冠之为“大征西”。
  为何把“征西”排局称为“王中之王”
  “征西”布局结构严谨,气势雄伟,除了一开始就有红方连弃双炮单车再进车杀局的这种假象外,它的破解着法和全局对弈一样,具有开局――中局――残局的“三部曲”过程。在开局阶段,双方呈排山倒海之势,处处设圈套,步步伏杀机,着着藏陷阱,稍微不慎,顷刻翻盘。中局时,黑方进攻机动灵活,声东击西,杀法凶猛。红方在自卫反击中,顽强拼搏,寸步不让。矛虽锐而盾亦固,可谓针锋相对、势均力敌。在残局的攻守战中,则又别具一格,着法细腻,绵里藏针。时而移步换形,时而突发奇招。每当山重水复之际,往往妙着叠出,瞬间又现柳暗花明的境地。这种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胜和之机顿时改观的局面比比皆是。同时还频频出现许多实用残局,在多形式的车炮卒对车炮相的交战中,转化出车卒对车相,车炮对车相,车卒对车炮等等巧胜、例和的定式残局。总之,“征西”局的变化极其繁复,中、残阶段几乎一步数变,极尽争奇斗巧之能事,不愧为江湖排局中的珍品佳作,中国象棋的艺术瑰宝。
  众所周知,影响大、流传广的“七星聚会”被古谱列为四大名局之首,誉称“排局之王”。“序战”以后,是一则车卒大斗车兵的高深残局,数百年来经久不衰。然而,目前象棋界一致公认,“征西”排局的着法深度和变化广度以及各种实用残局的难度大大超过“七星聚会”。正如“排局特级大师”、著名排局家朱鹤洲先生在《江湖排局集成》一书中所说的:“一些棋友问我,在所有的江湖排局中,哪一局棋的着法最深奥、变化最繁复,我说就是这则‘征西’局,甚至连排局之王‘七星聚会’的难度和变化也远不如此局。它堪称是江湖排局中的王中之王。”
  “征西”排局是如何被破解的
  “征西”排局在上海等江南地区流行后,引起了象棋艺人和排局界人士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引起了曾编著《民间象棋排局选》的排局名家杨明忠先生的高度关注。他开始了探讨、摸索,因增加一枚边卒,加强了黑方的进攻力量,红方已不可能像原来那样轻易地谋和了。由于棋路拓宽,变化更为繁复,究竟正变结论是胜是和还是负成了研讨“征西”局的中心课题。
  杨明忠经过多年的解析,整理的着法常常被新的变化所推翻,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难题又出现,忽而巧胜,忽而妙和,经过无数次的反复,仍难定论。当时正值“文革”初期,大街小巷贴满了政治运动的流行标语:其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坚持群众路线的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等使杨颇受启发。杨明忠意识到,仅凭个人的单枪匹马、闭门造车难以驾驭“征西”局错综复杂的庞大变化系统,攻克“征西”难关应走一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正确路线”。从此以后,凡遇变化多端、疑窦丛生的局势,杨诚邀同好,相聚一堂,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抑或迳向各地棋友虚心请教,书信征答,鸿雁传棋。就这样长年累月,群策群力,聚精拔萃,反复验证,在无意间发现了“二路炮”唯一谋和的途径后,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逐渐掌握了“征西”局构成“正和”的规律,最后取得了“设身海底几经险,夺得骊龙颌下珠”的历史性成果。
  前后参加研讨的棋友很多,主要有:上海杨明忠、瞿问秋、肖永强、梁传初、蒋权、唐家安、唐至诚,北京刘文哲、江苏周孟芳、朱炳文、储增镗、浙江裘望禹、周瑞宏、广东彭树荣、崔鸿传、厦门郑德丰,哈尔滨陈维垣、兰州王和生等等,其中尤以排局名家杨明忠、瞿问秋、周孟芳和象棋国手刘文哲对“征西”局的研究达到了不遗余力、呕心沥血的地步,为最终的和谐结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征西”排局破解镜头之一
  如图是“征西”局弈至第28着后形成的棋图,以下着法极其深奥复杂,黑方略占主动。红方主要有四种着法:
  一、炮四进一;二、炮四平一(俗称“一路炮”);三、炮四平三(俗称“三路炮”);四、炮四平二(俗称“二路炮)。演变第一种着法黑胜,在演变“一路炮”着法时,仅几个回合红边相即被捉去而负,在演变“三路炮”着法时,认为红炮平三路是最好的选择,可与边相联手,利攻利守,虽经过红顽强应变仍为黑胜。杨明忠和肖永强在试演“二路炮”着法时,当时的想法认为红炮自塞相田,棋形甚劣,一定也是黑胜,但着法是否有精妙可取之处呢?如果平淡无趣,则无需画蛇添足了。演变一番后,不料双方别有洞天,步入曲径通幽之佳境,“天堑变通途”,开辟了一条唯一谋和的新路,而后引伸了大、中、小退车的三繁复变化,最后都归于和局的理想结果,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征西”排局破解镜头之二
  一天晚上,周孟芳在所拟的着法被推翻后,苦思冥想,另求新变,排演之中,捻须吟哦七绝一首:“征西残局属神奇,静夜沉思索变棋。往日绝招今不见,深更惋叹局输时。”瞿问秋曾因一个变着的成立与否和杨明忠相互验证达21天之久。杨明忠在“一盘棋左右推敲,几个子来回摆弄”这种集体研讨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整理、归纳工作,积累的资料卡片近千张,终于在1973年获得了“正变”和局的结论。杨感慨万千道:“征西一局棋,破解十万字。”“胜和一着间,‘长考’二十年。”“征西棋残势未残,人间沧桑在枰间。”在通信解折中,刘文哲的邮件很多,他对棋友们所拟的着法可以说是“百般挑剔”、精益求精。对“征西”局的胜和定论极表关切,当杨告诉他结论已定后,他的回信以快慰的语气表示“如释重负”。象棋名宿、兰州王和生曾赋贺诗一首:“兹局迄今竟结晶,其间诀窍尽穷精。千秋继起惊奇迹,切记群贤启久扃。”
  破解“征西”排局的象棋谱有哪些
  笔者是一位藏谱爱好者,尤喜收集残排局作品,据我所知,目前发行出版破解“征西”的象棋谱有如下这些:
  1、1980年上海水产学院发行由杨明忠编写的《民间排局――征西》,分上、中、下三册小本子,共166页。当时仅刻印两百套,赠送各地棋界友人,本人有幸搜觅到一套。这套近10万字的油印本是目前所有“征西”作品中,“正和”结论最早得出,阐述变化最为详尽,编写体裁设计最佳的“征西”专集。以后,杨明忠和排局名家陶诒谟在合编《江湖排局大全》时,对“征西”专集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将其列为《江湖排局大全》中的重点篇章,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这部巨著终于完稿,原出版社计划分上、下两集出版,后因故取消。如今仙人乘鹤西去,遗稿尚未变成铅字,棋友闻之无不扼腕,甚憾!
  2、1991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周孟芳、朱鹤洲合编的《象棋排局欣赏》,该书第60局用16页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征西”局的各种变化,尤其对黑方“中退车”的着法进行了深入演变。
  3、1993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丁章照、杨明忠、陈建国合编的《象棋流行排局精选》,该书第92局用55页的篇幅,对“征西”局的着法作了详尽的阐述,对黑方大、中、小退车的着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浓缩了油印本“征西”专集中的精彩篇章。
  4、1994年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由蒋权编著的《江湖百局秘谱》,该书第100局用19页的篇幅介绍了“征西”局的各种变化,作者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即对该局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颇有心得。
  5、1999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由朱鹤洲编著的《江湖排局集成》,该书第59局用34页的篇幅对“征西”局作了详细分析。作者博采众长,又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研究体会,是破解“征西”局中的上乘之作。
  6、2004年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由陈广仁编著的《江湖流行残棋解秘》,该书第37局用27页的篇幅介绍了“征西”局的各种变化,作者是一位业余排局爱好者,演变实用,注释清晰。
  还有1987年第1期《棋友》杂志、2001年第7期《棋牌世界?象棋》杂志以及1996年出版的《中国象棋排局名谱精编》第24卷第14局、1996年出版的《江湖棋摊残局揭秘》第22局等,都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征西”局的各种变化,本文不作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征西”作品有2006年第1期的《棋艺》杂志王首义先生对“征西”局中的“小退车”变化发表了新解着法和2007年出版的《江湖混盘棋秘谱》第31局黄政先生对“征西”局作了全面综合整理。
  综观破解“征西”的象棋谱,演变详尽,各有千秋,巧胜妙和,难穷其变。但愿和期待当今的排局名家,撷采诸家之长,集合各谱之优,精雕细刻,一丝不苟,整编和出版一部着法更为完善,变化更为详尽,体裁更为新颖的《江湖排局“征西”专集》。
  最后以《古今中外象棋名局荟萃》象棋谱中的一首小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江湖秘局叫“征西”,阿毛加卒妙趣添。老将明忠来整理,弈林珍品世所稀。(本刊今后将继续对“征西”排局进行介绍,敬请关注)
  枰上春秋等闲过
江湖冷暖人自知
【】【】【
】【】【】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的新闻
<FONT COLOR=#8f-1-16 14:29
<FONT COLOR=#8f-1-16 14:27
<FONT COLOR=#8f-1-16 14:26
<FONT COLOR=#8f-1-15 21:23
<FONT COLOR=#8f-1-15 15:31
<FONT COLOR=#8f-1-15 15:24
<FONT COLOR=#8f-1-15 15:23
<FONT COLOR=#8f-1-14 21:32
<FONT COLOR=#8f-1-13 10:03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江湖八大排局:七星聚会(1)
江湖八大排局:七星聚会(1)&&()
------------------------------------------------------------------------------
  七星聚会(1):七星聚会  (着法:红先和)  象棋排局中,影响大,流传广,并被誉为“棋局之王”的“七星聚会”,亦名“七星同庆”、“七星拱斗”“七星曜彩”,依这些局名顺序,其最早刊于清代四大排局古谱《百局象棋谱》(第1局)、《心武残编》(第104局)、《竹香斋象戏谱》三集(第1局)、《渊深海阔象棋谱》(第1局)以及《蕉窗逸品》(第1局)中。这局棋的棋图由红黑双方各七子组成,结局时又多以双方合计七子组成,所以又有“七星”、“七星棋”、“江湖七星”、“大七星”等名称。  “七星”,可有三种解释:一、南方朱鸟七宿中第四宿有七星之名。如《礼。月令》:“季春之月,日在胄(二十八宿之一),昏七星中。”二、北斗七星。如《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三、古乐器名,属管乐。此局棋,双方各有七只棋子,愚意当指北斗七星为是。  大型著名古局“七星聚会”的红方一路边兵有两种摆法:一种是红兵在一?四位,如《心武残编》、《蕉窗逸品》中的便是,另一种是红兵在一?五位,如《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渊深海阔象棋谱》中的便是,两种摆法在着法方面并无多大差异,只是前一种摆法的图势略为美观一点,着法也稍微复杂一点,民间棋局都是这样子摆的。  “七星聚会”的图势美观严谨,着法深奥精妙,变化繁复多端,引人入胜,是一则车卒大斗车兵的高深排局,所以深得江湖艺人的青睐,并成为其谋生的法宝。研究这局棋,可以提高人们对车(卒)兵残棋的攻防战术在实战中的运用技巧。此局名闻中外棋坛,民国初期,来中国弈访的国际象棋家丹麦人葛林瑞(Charles,Kliene)爱好上中国象棋,曾于1916年在上海将这局棋译成英文单行本,介绍到国外。  “七星古局”,各棋谱均有收入。由于着法编排古老,阅读不便,故而人民体育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由杨官U等编著的《中国象棋谱》第三集在收入此局时,重新改编了着法,起了很好的进步作用。惜乎仍未能尽善尽美,历年来,各棋刊均有棋艺讨论意见提出。有关这局棋的所有文章中,最为全面完善的则是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由丁章照、杨明忠、陈建国编著的《象棋流行排局精选》(第31局),书中约有四万字介绍此局。笔者在整理此局时,以《中国象棋谱》第三集所编的此局着法为主体,参照各棋刊的讨论意见及棋友们和愚见之新发现,以新编着法整理之,以期能有日趋完善之效焉。  “七星聚会”是一则古局,为了保持棋局原有的特色,对于这局棋的棋规问题,这里沿用民间流传的棋规惯例来评判,即:(一)甲方一将、一解杀还杀,乙方解杀还杀,双方不变作和;(二)甲方一将一杀,乙方因解杀而还杀一步,应由甲方变着,甲方不变判负。  1. 炮二平四  卒5平6  2. 兵四进一  将6进1  3. 车三进八  将6退1  4. 车二进一  前卒平5  5. 车二平五  卒4平5  6. 帅五进一  卒6进1  黑方可以占据主动权,以后基本上是黑方进攻,红方防守。如黑方改走车5平3,则速和。详细走法可查看变着。  7. 帅五进一  车5平3  8. 兵六平七  车3平1  9. 车三退一  将6进1  10. 车三进一  次序正确。正着。    ........ 将6退1  11. 车三退二  如红方仍走车三退一,进一等(重复)着法属一将一杀,不变作负。    ........ 车1进7  12. 车三平四  将6平5  13. 车四退五  以上一段着法,为双方必走之着,它揭开了本局的战斗序幕,故称“序战”,亦称“脱帽”。此时型势,红黑双方各剩四子,红方多一边兵,黑方多一中象,双方互有攻势,总的黑方稍优。以下依据各种古谱的定名和流行于民间的惯用名称,分为三大系列变化:一、低头卒,二、高头卒,三、落底车。分述如下:    ........ 卒2平3  14. 车四平六  卒3进1  进卒,成为“低头卒”变例。  15. 车六进一  车1退2  正着。  16. 车六进五  捉象兼杀,佳着。    ........ 车1平5  17. 帅五平六  车5进4  18. 车六进二  将5进1  19. 车六平二  红车平至二路,俗称“大开车”。    ........ 车5平1  20. 帅六平五  卒3平4  21. 车二平六  车1平9  22. 车六平四  正着。    ........ 车9退2  23. 车四退七  车9退2  24. 车四进七  车9平5  25. 帅五平六  车5平4  26. 帅六平五  车4进1  27. 车四平二  车4平3  28. 车二平六  卒4平3  29. 车六平二  暗中保护中兵,正着。    ........ 卒3平4  30. 车二平六  将5平6  31. 车六退三  车3平6  32. 帅五平六  卒4平3  33. 帅六平五  卒3平4    34. 帅五平六  卒4平5  35. 车六平五  卒5平6  36. 车五平二  车6平4  37. 帅六平五  车4平3  38. 帅五平六  象5进7  39. 兵七平六  将6进1  40. 车二平三  象7退9  41. 车三进一  将6退1  42. 车三平一  车3平7  43. 车一退二  原谱3局车拉车正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国风光书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